空谷幽兰——寻访终南山隐士
探访终南山独居山洞的神秘隐士,他给我说隐居修行两大关的奥秘
探访终南山独居山洞的神秘隐士,他给我说隐居修行两大关的奥秘有一年我去西安探访朋友,我一位好朋友是西安人,他热情的招待了我,带着我游览西安的古迹名胜,吃了很多西安的小吃美食,在这个六朝古都,我感受到了,人可以具有的那种文化气质。
朋友说你好不容易来一次,你又是个修行人,要不要带你上终南山走一走?我一听觉得这个不错。
终南山是修行人心中的一个很特殊的地方,那上面至少有好几千位隐居修行的人,当然里面可能有的人并不是真正纯粹修行的目的,但还有一批是真正的修行人。
能够上去看看,也算是一种特殊的体验吧。
朋友于是开着车带着我就去了终南山。
因为终南山离西安市区很近,没多久就到了。
他说他上一次去也是好几年前了。
于是带着我爬山。
上了终南山,才真正体会到那一句:天下修行,终南为冠。
这座山上确实藏着许多能人异士。
这上面大概有72峪,很多人都在里面住着。
虽然路很难走,有很多是石头路山路和特别陡峭的阶梯。
可是常常走着走着就能看到一些石头垒的房子或者茅草屋。
运气好就能够探访到里面住的高人。
有些人住的比较容易找,大概是半隐居的状态,朋友告诉我,还有些人住的地方,一般人很难去到,或者你怎么找也找不到他。
比如他曾经去寻访过一位神秘的隐士,据说一个人在深山的山洞里住了很多年,从来没有下过山。
你要去找他,能不能找到他都要看缘分和运气,因为他经常在山里面云游。
我说那我就去看看这样的人吧,你带我去吧。
朋友欣然答应,带着我一路攀登,那山越走越远越没有安全感,感觉和那些旅游区的山完全不一样。
怪石嶙峋,树木生的很乱,各种植物乱七八糟,毫无秩序的生长,是一种野蛮生长的感觉。
我心想这个人如果能住在这些地方,那简直和野人没有什么区别我们走了好几个小时,爬到腿都快失去知觉了,终于来到朋友所说的那个高人住的山洞,我运气好,这个人今天居然就在。
他是一位像道士,但又不是道士的,梳着长头发发髻的一位中老年隐士。
他山洞的外面是一小片菜地,自己种的一些白菜和其他几样小的蔬菜。
《空谷幽兰》不管是大隐隐于市,还是小隐隐于山,最终都殊途同归
《空谷幽兰》不管是大隐隐于市,还是小隐隐于山,最终都殊途同归我希望它能像鼓励西方读者那样,鼓励中国读者追寻并找到生活中“独处”的乐趣-----不是离群索居,而是因为更深的觉悟和仁慈,与大家更为和谐的共处。
----比尔.波特《空谷幽兰》不管是大隐隐于市,还是小隐隐于山,最终都殊途同归初次听说《空谷幽兰》这本书,还以为是一本哲学著作,它的名字透着一种神秘和高不可攀的感觉。
当我开始阅读时,就被里面的内容深深地吸引和震撼了。
这本书的作者是美国当代作家、翻译家和著名的汉学家比尔.波特,他于20世纪80年代多次到达西安,在那亲身寻访隐居在终南山一带的现代隐士,后来在此基础上写出了《空谷幽兰》这部著作。
空谷幽兰的意思是:山谷中优美的兰花。
形容十分难得,常用来比喻人品高雅。
比尔.波特将此作为这本书的名字,最贴切不过了。
隐士本身就是隐居山野,不为世人所知的高人。
书中作者以叙事为主,将寻访问道途中的所见所闻,全部记录在内,中间还穿插一些作者个人的看法和评论。
语言朴实,风趣幽默,读起来轻松愉快。
整部作品看似是一部寻访隐士之旅,但背后隐藏着一种悠久的隐士文化。
从探寻隐士的起源,到隐居的方式,再到隐居的本质和意义,作者引经据典,记录详实,最后传达给读者一种真正的隐士精神:只要内心清静,不受欲望的困扰,不受妄想左右,那么不管你是身处闹市,还是隐居山间,都能够修行悟道。
由此看来,隐居只是一种生活方式而已。
既然是一种生活方式,就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它们代表着隐士修行的不同境界。
一、小隐隐于山的出世之人。
看破人生的人往往想过隐居生活,与世无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这是隐士境界中的“小隐”。
《空谷幽兰》不管是大隐隐于市,还是小隐隐于山,最终都殊途同归比尔.波特本身就是一个隐士,他于1972年离开美国,搬到中国台湾的一座佛教寺庙里过隐居生活。
他在书中这样描述自己的生活:天亮之前就起来诵经,夜晚听钟声,一日三餐素食,一个房间,一张床,一顶蚊帐,没有钞票。
读《空谷幽兰》有感
读《空谷幽兰》有感读《空谷幽兰》有感2篇读《空谷幽兰》有感1今天看完了入20xx年以来的第一本书,她是美国的一位作家比尔波特写的,书名叫空谷幽兰,寻访终南山当代隐士,书里清晰的描述了位居各地的隐士,他们生活的很单调,很简谱,如果硬是要以世俗人的目光来说,那是相当的困囧和贫穷,空谷幽兰读后感。
但是他们从来没有过不满,他们的内心宁静。
每天只是靠自己种的几分薄田来维持生计,又或者靠居士、菩萨的善捐。
即便是善捐,数目也是有限的。
每个月只有20块钱左右,在当代社会,你别说20块钱怎么怎么够用一个月,给我们这20块钱,我想能够用一天也就不错了。
但是他们这20块钱即便有,那也是可有可无,我记得书里介绍了一位女隐士,年纪很大了自己简单的搭建了个简单的棚子,用作居处,作者到屋里后,主人很客气的邀请他留下吃饭,做饭的时候,作者看见她炒菜的铲子已经磨掉了一大半。
后来经过作者的询问,才知道,那把铲子用了已经有40多年了,他师傅生前一直用,后来她的师傅涅磐,什么都没有留下,只有这把铲子,还有火化出来的一些舍利子,被按照师傅的意思放在一个塔顶,其实那不算塔,因为里面什么都没有,只是用一些石头堆积而成的.,看着外形有些形。
我忽然回想起去年回家时到山里面给我父亲上坟的那天,中午在我父亲的侄子家吃的饭,我们带过去了有2箱方便面,等等。
后来在屋里聊了会近况,我喜欢观察,那屋里的摆设和器具都是十分的古老,一个炉台他们用了有将近50年了,听他们说,这个炉台在刚建国的时候就有了。
后来我问他们是不是就在山里一直待下去?他们的儿子和女儿在城市里,有没有打算到城里去住住。
他们二老都不愿意。
不好意思,我不知道自己该如何称呼他们,因为虽然他们已经有70左右了,但是辈分却跟我是同辈的。
做饭的时候,我看见白发苍苍的嫂子,从内屋里拿出来一包火腿肠,上面落满了灰尘,我不知道有没有过期,也不知道上面为什么没有标签。
炒菜的时候加到了锅里,吃饭时,白发苍苍的哥哥从内屋拿出来2瓶啤酒给我喝,当然,依旧是落满了灰尘,他找了块布擦净了瓶身。
《空谷幽兰》读书笔记
The flowers are not to bloom, but to bloom more brilliantly.勤学乐施积极进取(页眉可删)《空谷幽兰》读书笔记《空谷幽兰》读书笔记1小隐隐于野,大隐隐于市作者沿着终南山—华山—太白山,寻访在深山中的隐士。
作为无神论者,每次遇到寺庙道观,我自然是不上香的,因为我知道我的心不诚,但是依然尊敬这些修行人。
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选择,从没有对错,有人追逐名利就有人清心寡欲,没必要效仿谁,也不需要夸贬,你只需要知道你真心需要的是什么就好。
有人说过选择信佛信道的人都有逃避心态,可能是我见过的假信徒太多,让我对佛道有种抵触感。
这本书的内容确实让我对佛道,修行人有很大的改观和更深的.了解。
对于生活在城市里的人很难想象深山老林里的修行生活之艰苦,看到书中很多位大师,为了不受人们的打扰往搬到更深的山里去住,路途艰险,生活艰苦,真的很动容。
在整个中国历史上,一直有人愿意在山里度过他们的一生。
吃的很少,穿的很破,睡的是茅屋,在高山垦荒,说话不多,留下来的文字更少——也许有几首诗,,一两个仙方什么的。
他们与时代脱节,却并不与季节脱节。
他们弃平原之尘而取高山之烟霞。
他们历史悠久,而又默默无闻——他们孕育了精神生活之根,是这个世界上最古老的社会中最受尊敬的人。
《空谷幽兰》读书笔记2本书的视角有点儿独特,美国汉学家比尔。
波特,一个外国人,不远万里来到中国,沿着终南山山脉探寻走访着遁隐深山的道士与和尚,顺便讲了讲与山脉、道观、寺庙等相关的历史故事。
这本书里提到的一些历史内容我暂时敲定不准,所以先不评论对错,但我确实因为这本书对西安以及终南山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十三朝古都确实有太多历史了,随便在哪儿挖一锹都能挖出文化,有机会得去看看。
下面着重说一下有关隐士和禅修的话题。
这就不得不抛出两个问题:“何为道”和“怎么修”。
“道”我们可以理解为万事万物的运行轨道或轨迹,或者一切客观事物存在的规律,是能够达到寂空涅碦的究竟法门,这种东西可悟不可修。
揭秘重庆道士终南山隐居生活
揭秘重庆道士终南山隐居生活探秘终南山真实隐士:寻访当代空谷幽兰读书是隐居者每天的生活之一隐居者们居住的茅舍很简陋探秘终南山真实隐士:寻访当代空谷幽兰远离尘世,隐士们之间平时也有一些“聚会”。
百名隐士山中清修行家称当前隐士风有炒作嫌疑终南山实无真正隐士冰雪笼罩下的终南山,白皑皑的一片。
除了山风吹过树丛的声音,安静得几乎可以听见雪花飘落在地面上的声音。
就在这片静寂的山林中,却常年隐居着数百名修行者。
随着外界对隐士生活的好奇,连日来大批寻访者前往终南山寻访,山野的平静终被打破。
究竟是哪些人在终南山隐居?他们为何要躲进山林过着清贫的与世隔绝的生活?隐士生活背后究竟蕴藏着怎样的文化现象?记者近日前往终南山,实地踏访并体验了隐士生活。
而有内行指出,当前已不具备产生隐士的条件。
如今社会上风传的终南山隐士风,有炒作嫌疑,终南山实际上并无真正意义上的隐士。
是谁,正在隐居山中过清修生活?厌烦工作的企业员工寻隐士之路是艰辛的,因为隐士们多数住在海拔1000米以上的深山中,必须步行,且非常崎岖。
西翠花村是距离西安郊区约60公里的一个偏僻的小山村,属于西安市长安区。
车行至西翠花村山脚下,冰雪湿滑,再也无法前行。
记者只能在树丛中小心翼翼扒开一条路,艰难地挪动。
经过两个小时的颠簸,一道柴门豁然出现在眼前。
柴门上挂着一个小牌“非预约勿进”。
推开第一道木门,第二道木门镶嵌在一堵泥墙中间。
推开这道门,一片翠绿的竹林在山风的吹拂下发出呜呜的声音。
三间茅房终于出现在记者眼前,巨大的冰凌悬挂在茅屋顶上。
今年32岁的陈伟是终南山中隐居时间较长的一位,他在终南山隐居已经有12年了。
陈伟来自湖北,祖父和父亲都是学医的。
他笑称,自己懂事很早,7岁时,母亲病故。
全家都是医生,但眼见母亲病重却束手无策,这让他触动很大,开始反思:学医真的可以治病吗?人活着的意义究竟是什么?这时起,他一边学习一边跟着祖父和父亲看医学书籍,认识各种中草药。
上完初中后,陈伟便开始了自己闯荡江湖的生涯。
《空谷幽兰》读书笔记范文(通用5篇)
《空谷幽兰》读书笔记范文(通用5篇)《空谷幽兰》读书笔记范文(通用5篇)认真读完一本名著后,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何不静下心来写写呢?可是读书笔记怎么写才适宜呢?以下是为大家的《空谷幽兰》读书笔记范文(通用5篇),仅供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空谷幽兰》里的某些内容虽并不非常“严谨”,不过反而提升了“兴趣”,毕竟只是本游记。
纵观历史有无对错呢?不好说!何说道、儒、释、佛?不说好!寻隐士不是说隐士?不能说!追寻作者的一路上,总感觉谈话刚刚开场,就因为种种因素不得不“分开”,这种让我欲罢不能的感觉,硬生生的戳破了蛰伏在我内心深处那一道道片面、浅薄和有限的知识观念、和理解,血淋淋、赤裸裸、有点过瘾!什么是隐士,各人理解不同,所谓隐士,既有内心之隐,又指涉一种生活方式。
修佛与修道虽是修心,但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心之历练,最困难之处在于排除环境的干扰。
藏之名山的修行之道对于断除杂念,与天地共鸣,无疑有着一点点“绝妙”的成效?待考虑定论!虽然那么多了不起的人好似都有过做隐士的经历,相对于做不成或也没打算做隐士的我,却也有必要找寻属于自己的那片心灵净土,保持自持修行的坚韧,遵循品德良知的告诫,浇灌智慧的甘露,等待在时间中,绽放一如僻静空谷中的幽美兰花。
丘吉尔说过愿意放弃整个印度殖民地,也不愿放弃莎士比亚;那么多人做隐士又闭关的,我选择来护关好了,因为我不想也不愿去选择做这种隐士呀!我对自己理想隐士生活的定位是:我就随意隐在我自己的一蔬一饭、一针一线、一朝一幕里!小隐隐于野,大隐隐于市。
《空谷幽兰》的作者沿着终南山—华山—太白山,寻访在深山中的隐士。
作为无神论者,每次遇到寺庙道观,我自然是不上香的,因为我知道我的心不诚,但是仍然尊敬这些修行人。
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选择,从没有对错,有人追逐名利就有人清心寡欲,没必要效仿谁,也不需要夸贬,你只需要知道你真心需要的是什么就好。
有人说过选择信佛信道的人都有逃避心态,可能是我见过的假信徒太多,让我对佛道有种抵触感。
寻访终南山隐士
寻访终南山隐士前言:记得是汶川地震的第二年,我去了一趟地震的几个灾区,回程顺道上青城山。
以前熟记于心的“青城天下幽”的名言竟被一支支摩肩接踵、喧哗连天的队伍赶得无影无踪。
有关那座山的全部联想,有关道家大师们的种种行迹,有关画家张大千的缥缈遐思,那一刻都随之烟消云散。
因为这个原因,我至今不喜欢游历名山,哪怕在西藏的阿里,途经我本命佛的道场冈仁波齐峰,我也只是遥望一眼,合十一拜,匆匆而过。
缘分终将会来。
因为与《空谷幽兰》一书的结缘,改变了我对山的偏见,有了对仙山福地的兴趣与向往,也有了五年前走进终南山的缘分与幸运。
仅以此文怀念与终南山的一面之缘!寻访终南山隐士寇崇善终南山,横亘秦岭,东西绵延八百里,自古有“天下修道,终南为冠”之说。
“寿比南山”“终南捷径”等典故出自这里,中国佛教八大宗派中,有六大宗派的祖庭都在终南山,而道家始祖老子著书立说的楼观台也在终南山。
终南山图片寇崇善提供35年前,在通往终南山寻访隐士的山路上行走着两个人——大胡子的美国汉学家比尔·波特和他的摄影师同伴史提芬·约翰逊。
他们抽丝剥茧般地揭开了终南山神秘的山岚雾气。
他们把对终南山的热爱和向往写进了《空谷幽兰》一书里。
20年之后,一个叫张剑锋的关中儒子,受《空谷幽兰》一书的启示,孤身一人一次次走过了终南山大大小小的峪口,寻访了600多位隐士。
他也把这些白云深处隐士们的生活写进了一本叫做《寻访终南隐士》的书里。
2017年8月的某一天,我也有幸走进了这座仙山。
我不会再见到已届古稀的比尔·波特,我或许因了机缘去拜访已经是半个隐士的张剑锋和他的终南草堂,还有终南山茅棚的圣地——狮子茅棚。
寇崇善上终南山图片寇崇善提供从西安市区坐公交到大峪西翠花村,向北步行五六里到十里庙,路侧树枝出现了“狮子茅棚”的指示牌,山谷中有一座小桥,桥名“终缘桥”。
过终缘桥有一蜿蜒的小山路环山而上,这儿是终南山茅棚较集中的一条山谷,也是修行之人的朝圣之地,因为山顶有虚云老和尚当年修行禅定的狮子茅棚和他的舍利塔。
寻道终南山
寻道终南山寻道终南山2011-07-20 20:56道教,是我们中国本土的宗教,道教的教义及其所固有的文化,深深地影响着华夏大地上的每一个人。
道教,从修持的方式上,大体分为全真教、正一教。
本金莲居士,在自己博客的日志中,分有“道学”一类,基本上是传播全真教的教义及思想。
因为全真教历代祖师的教诲,对我影响很大,让我深受教益。
一次偶然的机会,看到了一篇《寻道终南山》的文章,讲的是两个北京的记者,到终南山寻访隐士的一篇记录文,其中对学佛修道的人很有收益。
我花了几天的时间,将其整理,放到我的博客上,请有道心的人,好好看看,好好琢磨一下。
为尊重原创,我不做任何的修改,原文搬过来的:一那天晚上,它们下来了。
此前,它们只是在屋顶上奔跑。
撕张纸,咬成团,塞进耳朵,唏唏嗦嗦的声音便能充耳不闻。
可它们下来了。
也不知道会不会咬我。
谁知道它们的牙齿上带着怎样的病毒、这些终南山的耗子。
第二天清晨.我被烟熏醒了。
外屋的“噼里啪啦”声格外清脆,肇火在土灶里燃烧,侯道长在做早饭。
早饭摆在院子里的小桌子上,依旧是掺加了各种豆子的小米粥,油炸花生米和腌萝卜干。
我和侯道长面对面坐着,四周依旧是绿幽幽的山谷和令人愉悦的乌叫虫鸣。
“老鼠昨晚下来了,害得我晚上没睡着。
”我捧起缺了一个角的绿色搪瓷碗喝了口粥后,向候道长抱怨道。
他朝我笑了笑,放下碗筷,进屋取来纸笔。
每次我跟他说些什么。
他总是先笑笑,再写下自己的回应。
“过去老鼠只在房上,从未曾下来.也从举偷吃东西,祖师爷要求我们醒着睡觉。
你每次一上床便打呼噜,老鼠自然要下来助你不使昏沉。
可你世间俗气太重,把它惊跑了。
’侯道长这样写道。
打呼噜了?!我并不知道。
打呼噜的人自然是不自知的,我从未听过自己的呼噜声。
“真是抱歉。
空谷幽兰
空谷幽兰核心提示:二十多年前,美国汉学家、佛经翻译家比尔波特来到中国,寻访传说中在终南山修行的隐士,因为《空谷幽兰》的问世,很多西安人才知道距离市区一小时车程的终南山中,还保留着隐居传统,有五千多位来自全国各地的修行者隐居山谷,过着和一千年前一样的生活。
三年来,35岁的西安市民张剑峰频繁进出秦岭,从华山到终南山到宝鸡龙门洞,一个山谷挨一个山谷走遍,横跨400公里,目的是寻访居住在其中的修行者,行至今天,他拜访了600多位山中隐士,自己则从一个纠缠于情爱的青春文学编辑变成了半个隐士。
他承认,自己是因为读了美国人比尔波特的书《空谷幽兰》,诞生了去寻访隐士的想法。
二十多年前,美国汉学家、佛经翻译家比尔波特来到中国,寻访传说中在终南山修行的隐士,因为《空谷幽兰》的问世,很多西安人才知道距离市区一小时车程的终南山中,还保留着隐居传统,有五千多位来自全国各地的修行者隐居山谷,过着和一千年前一样的生活。
日前,本报记者跟随张剑峰前往终南山寻访隐士,揭秘终南山传承千余年的修行传统。
寻隐者不遇2008年之前,张剑峰的身份是青春文学图书编辑。
自从走上寻访终南隐士的道路之后,他的身份变成杂志《问道》的主编,他对隐士的采访就刊登在这本杂志上。
“前几年接触文学圈、做期刊,庸俗的东西太多,感官享受的东西太多,大家在想怎么赚钱,怎么花钱,这些东西固然不错,但是人的生活视野太小、太局限了,我想看看另一种生活,修行者的生活就像我忽然发现了清澈的水源,以前的浑浊的水质就不可再饮用了。
”张剑峰这样形容这一变化。
2008年,看过比尔波特的《空谷幽兰》后,张剑峰决定去终南山寻找书中所写的隐士。
“我从南五台开始走,第一次是跟一群驴友一起,结果什么都没有找到。
”这对他来说是个教训,后来他才知道,远远看到一群驴友结队进山,隐士们就关了门,或者躲到其他地方,以免被打扰。
“寻隐者不遇”是很多人的经历,有不少读过《空谷幽兰》的读者有过去终南山寻访隐士一无所获的经历,西北大学的郭老师2009年夏天曾到终南山大峪寻访,但既没有看到隐士,也没有看到隐士居住的茅棚。
高三语文主题读写素材313寻隐者之心灵,探新时代之清欢
高三语文主题读写素材(第313期)主题:寻隐者之心灵,探新时代之清欢【作文指导】【文题在线】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隐士是中国文化中的一类特殊人群。
在国人心目中,隐士远离尘世,栖山林、居田园,“侣鱼虾而友获鹿”,是品格高洁、自由率性的代表。
《空谷幽兰》是美国汉学家比尔·波特2009年创作的一部关于中国的“寻隐之旅”。
书中写到,约有五千多位来自全国各地的修行者隐居于终南山,他们中的一些人放弃工作,远离家人,过着和一千年前一样的归隐生活。
在主流社会之外,他们与日月星辰为伴,或居茅棚,或住庙宇,或生活在原始的山洞里。
有人称赞他们的清贫和坚守,也有人觉得他们只是在逃避自己的社会责任,是应该批评的对象,你是如何看待当今社会中的“隐士”的呢?请你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新时代青年的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文题解析】从题目的材料中可以看出,隐士是我国文化中一种特殊的人群,他们远离尘世,栖身于山林田园,过着与鱼虾鹿为伴的生活,被看作是品格高洁、自由率性的代表。
当今社会中的“隐士”,人们的看法却存在分歧。
一方面,有人称赞他们的清贫和坚守,认为他们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中,能够放弃世俗的诱惑,追求心灵的宁静,这种品质难能可贵。
他们选择的生活方式,也是对现代社会快节奏生活的一种反思,对现代人精神生活的一种探索。
但另一方面,也有人对隐士的生活态度持批评态度,认为他们只是在逃避自己的社会责任,是应该批评的对象。
他们选择隐居,远离社会,看似是在追求心灵的自由,但实际上却是对社会的不负责任,对家庭的不负责任。
特别是在我国,家庭观念深入人心,隐居生活往往意味着对家庭的忽视,对亲情的淡漠,这是不能被接受的。
对于当今社会中的“隐士”,我们不能一概而论。
每个人都有选择自己生活方式的权利,这是个人自由。
但同时,我们也应看到,个人自由并非绝对,它需要在社会责任和家庭责任的基础上实现。
【word版】《空谷幽兰》读书笔记
《空谷幽兰》读书笔记《空谷幽兰》读书笔记1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隐者,沉浸在终南山的云雾深处,要么求佛要么问道,让一个对中国文化着迷的美国人在被告知可能会“不遇”的情况下开始了“寻隐者”之旅。
作者在书中引用了大量的中国古诗歌,而他在这部应该称作游记或者随笔的书中以自由随性的笔法所营造出的'意境也颇有中国古诗的素朴淡雅的味道。
其间一树一花一景一人,亦如澹泊的中国水墨画,清新扑面。
隐士在中国是一个文化概念,是脱离尘世回归自然的人或是隐修专注研究学问的士。
他们是逃遁者,是苦修者,他们渴望用更多的时间面对自己。
他们以诗意的栖居来参悟诸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的禅意,逍遥而怡然地享用一份禅定的从容和清凉。
老子作为道教的创始人,他那骑青牛,出关归隐的背影是那么的神秘又赋有深意。
司马迁《史记》中关于老子的那一句:“莫知其所踪”给了我们足够的想象空间。
这是我非常喜欢的一本书,因为它常常可以get到我的点,让我读得幸福感爆棚,我甚至不忍多读,唯恐读完了会有不舍,期待下一部《禅的行囊》。
《空谷幽兰》读书笔记2也许是因为歪果仁儿的写作习惯和中国人不同,也许是翻译原因,觉得这本书缺了点优美的韵律。
我在本书最大的收获竟然来自评论,书友们上传的每一处关于佛教、道教的知识点是我最感兴趣的,我想说书友们的补充说明支撑起了这本书的灵魂。
道教是中国的本土宗教,但道教发展至今却越来越萧条,反而来自印度的'佛教越来越香火鼎盛。
究其原因我想,道教以长生修仙为终极追求目标,所以大都归隐深山修炼,条件艰苦苛刻,所以它注定不会发展壮大。
而佛教修的是心、修的是性,也更适合普通人修炼。
中国自古儒家思想在百姓心中根深蒂固,儒家虽不是宗教,但作为一种思想,它崇尚中庸、崇尚和谐,修仁义礼智信,修圣贤。
歪果仁一直认为中国人是没有信仰的,其实儒家思想一直藏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心中。
25年后比尔波特重访终南山隐士生活条件变了样
25 年后,比尔· 波特重访终南山——隐士生活条件变了样1989年,美国作家比尔•波特来到西安,深入终南山寻访隐士。
当时,终南七十二峪,藏着中国仅存的200 多位隐士。
2001 年,《空谷幽兰》中文版出版,在中国向往和潜心住山修行的僧侣道友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5年后,年过古稀的比尔•波特重访终南山,这次行程被纪录片导演何世平摄入了新片《隐士》之中。
【图:《隐士》片花,视频长4 分16 秒,建议wifi 】他记录下“隐”的传奇认为自己“前世一定是个中国人”的比尔•波特,大学时与中国文化结缘。
1972 年后一直生活在中国台湾和香港,以“赤松” 为笔名翻译出版了《寒山诗集》《石屋山居诗集》和《菩提达摩禅法》等作品,并萌生了探访传说中隐士的念头。
80 年代末,比尔来到中国大陆寻找隐士文化的传统与历史踪迹,探访了散居于各地深山寺庙中的隐修者,最终写成游记随笔《空谷幽兰》。
《空谷幽兰》在西方世界掀起了一轮中国文化热。
也让中国人恍然大悟,意识到身边这股不随红尘的隐秘清流,从而打开了国人的隐修探秘之门。
虽然小众,却影响持续深入、意义隽永。
波特会说一口流利的汉语,有一颗不输于中国国民的“中国心”,他近年著作包括《禅的行囊》《寻人不遇》等。
《隐士》:现在隐修生活条件已有天壤之别2011 年4 月,峨眉电影频道取得了《空谷幽兰》影视作品的创作改编权,用 3 年多时间打造了一部画风平实含蓄的纪录片《隐士》。
通过纪录隐士们的日常点滴,影片为观众展现了这个群体独特的生活方式与和人生态度。
摄制组在3 年内14 次深入终南山寻访。
全片仅使用数码单反相机的视频记录功能进行拍摄。
坚持定焦镜头,坚持固定机位,拒绝推、拉、摇、移,拒绝人工照明。
没有音乐,没有特技。
叙事平淡,回避戏剧性。
真实还原隐士的简单生活,朴素地表现其淡定的内心和静寂的气氛。
交通的改善,信众的增多以及供养,等等外缘,让现在在终南山修行的隐士们,生活条件大为改善,诚如《隐士》中的修道人所说:现在的生活条件比刚上山时,真有天壤之别,但道心反而不如前辈,因为贪图享福会影响道心。
空谷幽兰
空谷幽兰作者:安妮宝贝来源:《中国新时代》2011年第01期道教徒和佛教徒寻求的是不变的东西。
这是他们不追名逐利的原因。
寻求的只是道,就是我们生于斯,回归于斯的那个无。
我们的目标就是要与这个自然的过程融为一体比尔·波特1972年去往台湾。
在一个佛教寺庙里生活了三年。
他这样描述自己的生活:天亮前起来诵经,夜晚听钟声,一日三餐素食,一个房间,一张床,一顶蚊帐,没有钞票。
如果我的腿太痛,我就读书。
三年后,他离开寺庙,隐居在一个山村里,开始着手翻译一些中国古代隐士的著作:寒山、拾得、丰干,石屋和菩提达摩。
但最终,他决定自己亲自去寻访中国隐士,即使岁月流迁,他根本无法预知自己是否能够找到他们。
或这种与宗教联结的生活方式是否存在。
1989年,他找来自己的朋友,摄影师史蒂芬,两个人一起踏上去往终南山的路途。
后来他写了一本书——《空谷幽兰》,翻译出版是2001年,印了4000册。
曾在一本先锋杂志上见到封面。
是路途中拍下的照片。
作者拄着登山的拐杖,穿蓝布衬衣;摄影师戴斗笠,身上斜背着包袋。
两个对东方文化充满激情的成年美国男人。
旁边站着年轻的和尚,路途装束,光头,浓黑的眉,左手手腕上绑着白毛巾。
他们似乎正经过峻峭山顶的灌木丛,背后是尖耸的山峰和浓雾。
这一幅黑白照片,充满一种活力与几经互相探测的意味。
走在寻访的路中,但某种存在却神秘坚定,无所表露。
在书中有一幅照片,照片标明:同乡贺老洞的铁链和铁梯。
沿着华山正面陡峭的山崖,走过木板铺就的栈道,能抵达13世纪的道士贺元希雕凿的几个隐居处之一。
长空栈道是这座山上最危险的地方,他在书里写。
我记得去华山的时候走过这条路。
我们有一小队走过窄小及摇晃的木条,手里抓着铁链,背后就是风声呼啸的万丈深渊。
若往下看,便觉得自己完全失去重量掉下去,也就尸骨无寻。
这种体验在我20岁的时候发生过。
危险及清醒的降临,使人最终从紧张进入一种诡异的平静。
天地就在身边。
死亡近在咫尺。
这段悬崖,它异常逼近生命的真相,仿佛是生与死之间一条贯通的小径。
西安以南30公里,寻访《空谷幽兰》中的终南山秘境
西安以南30公里,寻访《空谷幽兰》中的终南山秘境西安南五台是终南山的一处景区,它距离翠华山不远,地处终南山中段神秀之地,是著名的佛教圣地。
许多人知道南五台之名,可能因为美国人比尔·波特的《空谷幽兰》。
波特在书里记述了他深入终南山寻找隐士的经历,就曾提到过南五台。
这个周末,我们再入南五台,不为寻访隐士,但也多少怀揣着一丝关于疏菊薄酒的隐秘心事。
南五台南五台不高,沿着山势而行,谷深幽静,万籁俱寂。
冬季山风带着凉意袭来,更觉得萧瑟。
但还在运动途中立即消散了寒意。
爬行没有多久,我们便来到了紫竹林寺庙。
紫竹林古寺庙的庙门前,有一幅楹联:古寺无灯凭月照,山门不锁待云封。
沉吟许多,我们才从简单却不平淡的意境中回过神,沿着石砌的台阶拾级而上、继续前行。
山间积雪紫竹林寺大概天冷,爬山的人不多,全程几乎只有我与朋友二人。
再加上这里自隋唐以来,就是著名的佛教圣地,似乎添了几分禅意。
时而峰回路转庙宇掩映,时而山高云淡远眺无极,倒也有种别样感受。
走走停停中,我们来到最高处的观音台。
极目远望,看到依次排开的文殊台、清凉台、悬空的灵应台、舍身台,均修建于陡峭的山峰之上。
观音台上远眺灵应台观音台上有一座圆光寺,不大,只有一名师傅值守此处。
我们诚信磕了头,师傅敲响了寺庙钟声,声声入了我们的心里。
刹那间有一种时间都静止的错觉。
圆光寺从观音台下来之后,我们依次爬了文殊台、清凉台,然后沿着幽静蜿蜒山路向挺立于绝壁之上的灵应台而去。
灵应台海拔没有观音台高,但视野却极好。
置身高台之上的灵应宝殿,凭栏而眺,青峦叠嶂,若隐若现。
远处几声鸟鸣穿透群山而来,更凭添了几分清幽。
此时此刻,再无旁人。
南五台的灵秀仿佛被我一人怀抱,那是一种“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的体验。
离羽化登仙,只有一步之遥。
文殊台上灵应台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景
清风明月与茅棚蓑衣
隐士寻访者张剑峰介绍,数千年来,全球百万计隐士在终南山居住过。
1989年,比尔波特在北京、山西等地寻访后,才知道西安市区以南的终南山可能还有隐士隐居传统,比尔波特探访发现终南山大约有5000位隐士隐居其中,年龄最大的90多岁,个别隐士甚至数十年在山中居住,直到终老也未曾下山。
记者前往终南山寻访隐士时,印证了比尔波特书中所写,隐士们的茅棚零星散落在各个山谷中,往往走几十分钟山路,也看不到一个茅棚,在黄道长居住的终南草堂,虽然设备已经相对完善,但下山也需要走近一小时山路,茅棚内设备极简,只有一张书桌,一个凳子,一个书架,黄道长给自己编织了蓑衣,在雨天出行时,既可以防雨,也可以保暖。
张剑峰介绍,隐士建造茅棚很多建筑材料都是从山下扛到山里。
有些修行者直接租赁搬迁村民留下的旧房子,个别隐士居住在山洞内。
刚进大峪,记者在溪边发现一处写有“云龙洞”的茅棚,张剑峰介绍,有一位隐士居住在这里,用很长时间徒手挖了一个洞,从茅棚直通溪边,以方便取水。
隐士们需要自己开垦荒地,种植一些农作物,张剑峰说,最现实的一个问题是,如果不会劈柴种地,基本无法在山中生活,他们的食物大多要靠自己种植,这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分析
入世与出世是辩证的
除了现实的生活,隐士们的修行更多是独处,对隐士的这种独处,比尔波特认为山中隐士很像研究生,他们在攻读他们精神觉醒的博士,很多人在佛教寺庵、道观、儒家书院、大学乃至家里获得他们精神觉醒的“学士”,然后再到山中攻读博士。
在佛教和道教里,到山中修行需要经过严格的程序,道教要在师父身边待三到十年才能入山,佛教有一种说法——“不破本参不住山”,现在都市人作为田园隐居入山,是极少数案例。
对终南隐士传统,安妮宝贝在读完《空谷幽兰》后写道:“隐士是一个很重要的中介,把各种知识变成活生生的生命。
隐士用纯粹、洁净、健康的生活方式不断返照自己,这样的生存者们让我们在很好地反省着认识自我,让更多的人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恢复我们的优秀文明。
”
山中清静的环境利于修行人静思,张剑峰称,修行的本身其实是为了更好地入世,终南山的修炼本身是一个过程,在山中修炼完后,隐士们最终还是要回到红尘中,经过修炼,他们更圆融通透,抵达人生更高境界,只有极少数人会一直在山中,隐士的入世与出世是一个辩证的过程。
终南山作为隐士的天堂,山中修行只是他们生命中的一个过程。
但自古以来,终南山就不乏沽名钓誉者,“终南捷径”,一些人打着隐居的旗号,其实只是为了
捞一个修行的名声。
比尔波特接受记者采访时曾说:是不是真的修行,在山里待一个冬天就知道了。
因为山里的冬天很冷,“假隐士”会早早逃下山去。
心理
清净不是找来的
都市中的人到山中“隐居”是一个奢侈的行为,张剑峰把人们这一向往归结为“假想的清净”。
“往往住几天就受不了山里的冷清了。
可以理解大家心理的需求,但现实中,山里并没有那样舒服,需要走夜路上厕所,忍受寒冷,个别人甚至在住山后出现了心理问题,没几天就开始自言自语,跟不存在的人对话,有精神分裂的症状,因为没有人和他交流。
”他说。
虽然很多人表现出对隐居的向往,但西安大康心理保健院主任咨询师张金刚分析,真正的隐居者是到山中修炼、养生;有一部分人是因为想“回避现实烦恼”,现实生活中人们普遍遇到一些困难,他们向往隐居生活;也有一些人际关系障碍者,例如轻度焦虑者,想逃离现实生活,到没有人的地方去。
“后两种人如果去山中隐居,都是行不通的,对心理焦虑者,山中的生活,他们不但适应不了,甚至会加重病症。
”张金刚说。
“只有心无杂念的修行者才能在山中常住,他们能很圆融地处理各种问题。
因为清净不是找来的,如果懂得清净本来的含义,时时刻刻都能清净。
都市很方便,我们身在福中不知福,懂得欣赏,无处不是美景,住山的目的是看到自己内心的山水,如果在都市能够看清自己内心的山水,又何必去住山呢?”张剑峰说。
记者了解到,山中隐士也经常遇到一些危险,几年前一位隐士在茅棚死去多日才被人发现,去年一位隐士跌落山崖致死,不测时有发生。
安妮宝贝还有一句话:“对于城市中的人来说,若能保持自持修行的坚忍,遵循品德和良知,洁净恩慈,即使不置身于幽深僻静的山谷,也能自留出一片清净天地。
”
专访隐士寻访者张剑峰
隐居其实很奢侈
有两座终南山,一座有形,一座无形
记者:很多人都向往隐居生活,你怎么看这个现象?
张剑峰:如果可以,大家都愿意到自然中去生活,但这是很奢侈的。
这是一个时
代的话题,面对各种纷扰,人人都需要应对,所以很多人想逃避,去没有人的净土,如果内心有一片净土,在哪里都是一样的。
记者:在网络的议论中,一些人认为去寻访隐士会影响打扰他们的修行,作为一位寻访者,你觉得是不是如此?
张剑峰:这些隐士最大的威胁,不是那些寻访者,那些不远千里去寻访的人都很真诚,隐士们对他们一般都会欢迎。
威胁最大的是好奇的驴友,他们往往制造一堆垃圾后就走了,现在山里一到周末就堵车,因为现代人对自然有需求,但带来的却是环境的污染,现在,这个威胁最严重。
记者:比尔波特在《空谷幽兰》中说,每个人都需要学会与自己独处,来认识自己的内心,住山的目的是不是制造与自己独处的环境,进而修炼自己的内心?
张剑峰:对,山只是提供了一种环境,其实有两座终南山,一座是有形的,它是风景,另一座是无形的终南山,如果内心有终南山,终南山无处不是。
一个人如果有道德底线、有操守,无论入山不入山他都是修行人,我觉得这是修行的最根本。
其实山里所谓的美妙,你不克服一些困难没法享受。
隐士住山需克服现实困难
记者:在跟你寻访时我发现,隐居的生活并没有想象的那样舒适,一位隐士住山需要克服很多现实的困难,你觉得主要的困难是什么?
张剑峰:最大的障碍是自己的内心,很多人到山上,几天就下山了,因为受不了山中的孤独,没有人交流,一些人甚至会“着魔”,其实就是轻度精神分裂,因为他心有杂念来住山,当孤独时自己不能克服,就出现了心理问题。
记者:修行者如果要入山,需要准备什么?
张剑峰:首先,要找到自己能住的茅棚,租当地村民房子的比较多,也有人自己搭建茅棚,但这也需要与村民进行土地协商,住山洞当然没有人管,但山洞大部分很潮湿,不能住人。
饮水、种地、劈柴等问题都需要考虑,有的隐士要走两小时山路去背水。
还有安全问题,因为隐居的地方都比较偏僻,加上是独居,潜在危险并不少,曾经有一位比丘尼在山中小庙里被杀,杀人者是一个十几岁的小孩,仅仅是为了一点香火钱。
记者:隐士与当地村民之间一般是什么关系?
张剑峰:隐士与村民之间是互相滋养的微妙关系,好的修行人会在山里捡垃圾,保护环境,给村里人一些教化,因为隐士存在,到终南山旅游的人增多,停车、农家乐等也能给村民一些创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