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拓巷道及开拓方法的分类
矿床开拓方法(重点是联合开拓,考过)

1-主斜井,2-矿体侧翼辅助斜井,3-岩石移动界线
1.3.2脉内斜井开拓法 条件:矿石稳固,围岩不稳固, 为充分探矿创造条件,露天转地下继续应用露天斜井。 优:不需掘进石门。 缺:留保安矿柱。
1-脉内斜井,2-表土层,3-阶段平巷,4-矿体
1.3.3侧翼斜井开拓法 条件: 1.受地形、地质条件限制主井只能布置在侧翼。 2.走向不长,侧翼能减少运输及开拓费用。
明斜井与盲井联合开拓法 1-明斜井;2-盲斜井;3-石门;4-阶段运输平巷;5-盲井提升机房; 6-矿仓与计量装载硐室;7-盲竖井。 (a) 斜井与盲竖井联合开拓;(b) 斜井与盲斜井联合开拓。
1.6.4平硐、竖井、斜井与盲斜坡道联合开拓法 条件:
在平硐、竖井、斜井等开拓巷道控制范围以外,若矿体 继续延伸而储量不大;矿体倾角变缓;发现新的零星盲矿体, 若延深竖井、斜井或另掘盲井,在技术上和经济上都不合理 时,可以采用盲斜坡道开拓这部分矿体,形成平硐、竖井、 斜井与盲斜坡道联合开拓。这时用无轨运输设备将矿石运到 主要运输水平,再通过平硐、竖井、斜井运出地表。这种联 合开拓法可以减少开拓工程量、提升机及其设施,运输巷道 不用铺轨,斜坡道的开掘方便灵活,不影响上部井筒的正常 生产。
1-斜井, 2-石门 ,3-矿体侧翼岩石移动角, 4-矿体 提示:斜井倾角及石门长度受倾角影响
1.4平硐溜井开拓法
适用条件:矿体位于地平面以上 三大优点:运费低 自然通风 自流排水 1.4.1沿走向平硐溜井开拓法 平硐的方向与矿体走向方向一致 平硐位置:脉内; 脉外 脉内布置: 优点: 及时探矿,确定矿石量级 掘进中及时清楚矿体走向并有付产矿石产生 缺:需采用后退式回采。
1.2.2上盘竖井开拓法 条件:下盘岩石破碎; 地表不能布置工业场地; 选厂布置于上盘 。
第4章 井田开拓方式

单水平 多水平
→
上下山采区 上山采区 上下山采区 混合采区
分层
→
集中 分组
平硐 — 斜井 斜井 — 立井 综合开拓方式: 平硐 — 立井 平硐 — 斜井 — 立井
3、巷道分类
(1)开拓巷道 为全矿井或一个开采水平服务的巷道叫做开拓巷道,它 是地面通到采区的通道。 如:井筒、井底车场、主巷道(主石门):井底车场与 大巷有一段距离可用主石门连接主要大巷与井底车场。 (2)准备巷道 服务于一个采区的巷道叫准备巷道,(开拓巷道与采区 巷道连接的巷道):采区上山,区段集中平巷、区段石门等。 (3)回采巷道 服务于一个回采工作面的巷道叫回采巷道。
缺点:
如水、瓦斯较大,尤其是下山时排水,通风困难。
应用: ①井田范围小 ②水、瓦斯应较小。 ③缓倾斜 掘进顺序: 运煤系统: 通风系统:
(三)斜井多水平分区式开拓
优点:
①回采工作面多,产量大。
②对地质条件适应性强。 ③开拓系统复杂(采区多,工作面多,巷道多)。
应用条件:
①表土层薄,埋藏浅,无流沙层。 ②井田范围可以大。 ③缓倾斜及倾斜煤层,生产能力大。
1.特点: 只有一开采水平把一水平划分成上、下山两阶段。 2.运煤系统(如图)
上 下
大巷
3 通风系统
通风方法 矿井通风系统 通风方式
通风方法:
压入式(正压通风) 矿井主扇的工作方法 的较多 抽出式(负压通风)用
抽出式通风
压入式通风
通风方式分类
1.中央并列式
进、回风井并列,但线路长,适用 于井田范围小,A小、S小、CH4小。
Ⅰ水平
Ⅱ水平
Ⅲ水平
[整理版]开拓、准备、回采巷道概念
![[整理版]开拓、准备、回采巷道概念](https://img.taocdn.com/s3/m/9da2c725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9127d8b.png)
一、按其所处空间位置和形状,可分为垂直巷道、水平巷道和倾斜巷道。
其中垂直巷道有立井(竖井),暗立井、溜井;倾斜巷道有斜井、暗斜井、上山、下山;水平巷道有平硐、石门、煤门、平巷。
每一项的具体解释就不用一一介绍了。
二、根据巷道服务范围及其用途,矿井又分为开拓巷道、准备巷道和回采巷道。
1、开拓巷道为全矿井或者一个开采水平服务的巷道属于开拓巷道。
如主、副井和风井、井底车场、主要石门、阶段运输大巷和回风大巷、采区回风和采区运输石门等井巷,以及掘进这些巷道的辅助巷道都属于开拓巷道2、准备巷道为采区、一个以上区段、分段服务运输、通风巷道叫准备巷道。
属于这些巷道的有:采区上(下)山、区段集中巷、区段石门、采区车场等。
3回采巷道形成采煤工作面及其服务的巷道。
属于这类巷道的有:采煤工作面的开切眼、区段运输平巷和区段回风平巷。
开拓巷道的作用在于形成新的或扩展原有的阶段或开采水平,为构成矿井完整的生产系统奠定基础。
准备巷道的作用在于准备新的采区,以便构成采区的生产系统。
为采煤工作面服务的作用在于切割出新的采煤工作面并进行生产。
这里有一些相应的名词解释,楼主可以借鉴一下井巷为进行采掘工作在煤层或岩层内所开凿的一切空硐。
水平沿煤层走向某一标高布置运输大巷或总回风巷的水平面。
阶段沿一定标高划分的一部分井田。
区段(分阶段、小阶段)在阶段内沿倾斜方向划分的开采块段。
主要运输巷运输大巷、运输石门和主要绞车道的总称。
运输大巷(阶段大巷、水平大巷或主要平巷)为整个开采水平或阶段运输服务的水平巷道。
开凿在岩层中的称岩石运输大巷;为几个煤层服务的称集中运输大巷。
石门与煤层走向正交或斜交的岩石水平巷道。
主要绞车道(中央上、下山或集中上、下山)不直接通到地面,为一个水平或几个采区服务并装有绞车的倾斜巷道。
上山在运输大巷向上,沿煤岩层开凿,为1个采区服务的倾斜巷道。
按用途和装备分为:输送机上山、轨道上山、通风上山和人行上山等。
下山在运输大巷向下,沿煤岩层开凿,为1个采区服务的倾斜巷道。
第六章 矿床开拓方法

四· 螺旋式斜坡道与折返式斜坡道的选择 1.斜坡道的用途:主斜坡道用于运输矿岩,且运 输量大,则以折返式斜坡道为宜;辅助斜坡道 可用螺旋式斜坡道; 2.使用年限:使用年限长的用折返式斜坡道为好。 3.开拓工程量:除斜坡道本身的工作量外,还应 考虑掘进时的辅助井巷工程(如通风天井,钻 孔等)和各分段的联络巷道工程。 4.通风条件:斜坡道一般都兼作通风用,螺旋式 斜坡道的通风阻力较大,但其线路较短。 5.斜坡道与分段的开口位置:螺旋式斜坡道的上、 下分段开口位置应布置在同一剖面内,折返式 斜坡道的开口位置可错开较远布置。
三· 螺旋式斜坡道与折返式斜坡道的对比 1. 螺旋式斜坡道的优点; (1) 螺旋式斜坡道的线路短,开拓工程量小; (2)与溜井等竖井巷道配合施工时,通风和 出渣较方便; (3)适合园柱矿体的开拓。 •
2. 螺旋式斜坡道的缺点 (1)掘进施工要求高(改变方向,外侧超 高等); (2)司机能见距离较小,安全性较差; (3) 车辆轮胎和差速器磨损增加; (4) 道路维护工作量大。
• • • • • • •
三· 斜坡道与其他主要开拓巷道的比较 与竖井,斜井相比,斜坡道有许多优点: 1. 矿体开拓快,投产早。 2. 斜坡道可代替主井或付井 3. 节省大量钢材 4. 产量大,效率高 缺点:无轨设备采用柴油为动力,排除 废气污染井下空气,需增加通风费用。 投资大,维修工作量大。
第六节 斜坡道开拓法
一· 斜坡道的类型 1.螺旋式斜坡道:它的几何形状是园柱螺 旋线或圆锥螺旋线。螺旋线坡度一般为 10%~30% 。 2.折返式斜坡道;它有直线段和曲线段组 成。直线段变换高度,曲线段变化方向。 二·斜坡道的典型开拓法 • 1. 螺旋式斜坡道开拓法:如图6-12 • 2. 折返式斜坡道开拓法:如图6-13
-井田开拓方式

第二章 井田开拓方式2.1 井田开拓概念2.1.1 井田开拓方式的概念井田开拓:由地表进入煤层为开采水平服务所进行的井巷布置和采掘工程称为井田开拓。
矿井开拓方式:矿井井筒形式、开采水平数目及阶段内的布置方式的总称。
2.1.2 井田开拓方式的分类(1)按井筒(井筒 :由地面通达矿体的巷道)形式分:立、斜、平、综、分区域;(2)按水平数的多少分:单水平、多水平;(3)按开采准备方式分:上山式、下山式、上下山式、混合式;(4)按开采水平大巷的布置方式分:分煤层大巷、集中大巷、分组集中。
如立井单水平上下山(采区)式、立井多水平上下山(采区)式、立井多水平上山(采区)式、立井多水平上山及上下山混合(采区)式,绘出关系图形如下图2.1。
图 2.1 开拓方式分类关系图2.1.3 确定井田开拓方式的原则合理确定矿井生产能力,井田范围,进行井田内的划分,确定井田开拓方式,井筒数目及位置;选择主要运输大巷布置方式及井底车场形式; 确定井筒延伸方式及井田开采顺序。
其确定开拓方式的基本原则为:(1)多出煤、早出煤、出好煤、建设高产高效安全生产矿井,集中,简单;(2)按《规程》完善通风条件,良好生产条件;开拓方立 井 斜 井平 硐 综 合单水多水平上下山 上 山 上下山混 合 分层大集中大分组集中大(3)减少煤柱损失,减少巷道维护量,提高矿井采出率;(4)减少工程量,降低投资,减少建工工期‘新技术机械化。
2.2 斜井开拓斜井开拓时,根据井田再划分方式和阶段内布置形式可组合成多种开拓方式。
如:“斜井单水平分区式”、“斜井单水平分带式”、“斜井多水平分区式”、“斜井多水平分段式”等。
本节仅举例介绍我国目前常用的几种斜井开拓方式。
2.2.1 片盘斜井开拓片盘斜井开拓是斜井开拓的一种最简单的形式。
它是将整个井田沿倾斜方向划分成若干个阶段,每个阶段倾斜宽度可以布置一个采煤工作面。
在井田沿走向中央由地面向下开凿斜井井筒,并以井筒为中心由上而下逐阶段开采。
任务3 矿井开拓、准备与回采的概念

二、按巷道的空间形态划分 三种:垂直巷道、水平巷道、倾斜巷道
垂直巷道
立 井
暗 立 井
溜 井
水平巷道
平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平
石
煤
硐
巷
门
门
倾斜巷道
斜
井
暗 斜 井
上
下
山
山
二、矿井生产系统
矿井生产系统是指在煤矿生产过程中煤炭 的运输与提升,矿井通风及排水,人员安 全进出,材料、设备、矸石的运输;供电、 供气、供水等所经的巷道线路及其实施, 是矿井安全生产的基本前提和保证。 运煤系统、通风系统、运料排矸系统、排 水系统、动力供应系统。
井 底 车 场
石 门
主要 运输 及回 风巷道
平硐:直接与地面相通的水平巷道。
斜井:直接与地面相通的倾斜巷道。
立井:直接与地面相通的直立巷道。
井底车场:井下主要运输巷道和井筒连接处的 一组巷道和硐室的总称。
石门:穿过各岩层掘进并与煤层走向垂直或 斜交的水平巷道。
主要运输及回风大巷:沿走向掘进,供全矿 井或某一个水平运输、回风用的水平巷道, 多数开掘在岩层内,也可开掘在煤层内。
●神东大柳塔矿综采面长400米,采高6米, 推进长度6000米,工作面年产1024万吨。
运料系统
运煤系统
通风系统
Zs
三 井田开拓的基本知识
1、井田开拓方式及分类 在井田范围内,为了采煤,从地面向地下开掘一系列巷道进入煤 体,建立矿井提升、运输、通风、排水和动力供应等生产系统,称为 井田开拓。这些用于开拓的井下巷道的形式、数量、位置及其相互联 系和配合称为开拓方式。 (1)井筒(硐)形式 按井筒(硐)形式可分为:立井开拓;斜井开拓;平硐开拓;综 合开拓和多井筒分区域开拓。 (2)开采水平数目 按开采水平数目可分为:单水平开拓;多水平开拓。 (3)开采水平大巷布置方式 按开采水平大巷布置方式可分为:分煤层大巷开拓,即每个煤层设 置大巷;集中大巷开拓,即煤层群集中设置大巷,通过采区石门与各 煤层联系;分组集中大巷开拓,即将煤层群分组,分组中设置集中大 28 巷。
开拓、准备、回采巷道概念

一、按其所处空间位置和形状,可分为垂直巷道、水平巷道和倾斜巷道。
其中垂直巷道有立井(竖井),暗立井、溜井;倾斜巷道有斜井、暗斜井、上山、下山;水平巷道有平硐、石门、煤门、平巷。
每一项的具体解释就不用一一介绍了。
二、根据巷道服务范围及其用途,矿井又分为开拓巷道、准备巷道和回采巷道。
1、开拓巷道为全矿井或者一个开采水平服务的巷道属于开拓巷道。
如主、副井和风井、井底车场、主要石门、阶段运输大巷和回风大巷、采区回风和采区运输石门等井巷,以及掘进这些巷道的辅助巷道都属于开拓巷道2、准备巷道为采区、一个以上区段、分段服务运输、通风巷道叫准备巷道。
属于这些巷道的有:采区上(下)山、区段集中巷、区段石门、采区车场等。
3回采巷道形成采煤工作面及其服务的巷道。
属于这类巷道的有:采煤工作面的开切眼、区段运输平巷和区段回风平巷。
开拓巷道的作用在于形成新的或扩展原有的阶段或开采水平,为构成矿井完整的生产系统奠定基础。
准备巷道的作用在于准备新的采区,以便构成采区的生产系统。
为采煤工作面服务的作用在于切割出新的采煤工作面并进行生产。
这里有一些相应的名词解释,楼主可以借鉴一下井巷为进行采掘工作在煤层或岩层内所开凿的一切空硐。
水平沿煤层走向某一标高布置运输大巷或总回风巷的水平面。
阶段沿一定标高划分的一部分井田。
区段(分阶段、小阶段)在阶段内沿倾斜方向划分的开采块段。
主要运输巷运输大巷、运输石门和主要绞车道的总称。
运输大巷(阶段大巷、水平大巷或主要平巷)为整个开采水平或阶段运输服务的水平巷道。
开凿在岩层中的称岩石运输大巷;为几个煤层服务的称集中运输大巷。
石门与煤层走向正交或斜交的岩石水平巷道。
主要绞车道(中央上、下山或集中上、下山)不直接通到地面,为一个水平或几个采区服务并装有绞车的倾斜巷道。
上山在运输大巷向上,沿煤岩层开凿,为1个采区服务的倾斜巷道。
按用途和装备分为:输送机上山、轨道上山、通风上山和人行上山等。
下山在运输大巷向下,沿煤岩层开凿,为1个采区服务的倾斜巷道。
煤矿开拓方式的认识

煤矿开拓方式的认识煤矿开拓是煤炭开采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其方式的选择对于矿井的安全、经济和生产能力具有显著影响。
本文将从开拓方式分类、矿井开拓系统、开拓工程设计、开拓工程施工、矿井开拓安全、开拓工程经济、开拓工程实例和发展趋势与展望等方面,阐述煤矿开拓方式的认识。
1.开拓方式分类煤矿开拓方式可根据不同特征进行分类,常见的有巷道式、井塔式和斜巷式等。
巷道式是通过挖掘地下通道实现煤炭的开采,包括平硐、斜井和立井等方式;井塔式则是在地面建立井塔,通过吊篮或箕斗进行煤炭的提升和运输;斜巷式主要是在地面设置斜井和斜巷,实现煤炭的开采和运输。
2.矿井开拓系统矿井开拓系统是煤矿开拓的核心部分,包括井筒、巷道、运输系统、给排水系统等。
井筒是矿井的入口和出口,巷道则是连接井筒与采掘工作面的通道,运输系统负责将煤炭从采掘工作面运至地面,给排水系统则为矿井提供必要的给水和排水条件。
3.开拓工程设计开拓工程设计是确保煤矿开拓顺利进行的关键环节,需遵循一定的原则和步骤。
首先需要进行地质勘探,了解矿区的地质构造、煤层分布等情况;其次进行地形处理,根据矿区的地形条件进行工程设计;最后进行设施建设,包括井筒、巷道、运输系统、给排水系统等设施的设计和施工。
4.开拓工程施工开拓工程施工是实现煤矿开拓的关键环节,涉及到钻爆法、掘进法、吊车安装等技术。
钻爆法是通过爆破的方式破碎煤层,掘进法则是利用掘进机械将煤层掘进至设计位置,吊车安装则是负责将大型设备安装在井筒和巷道中。
在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施工质量和安全,确保各项设施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5.矿井开拓安全矿井开拓安全是煤矿生产的重要前提,必须贯穿于整个开拓过程中。
首先需要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和责任制度,其次加强安全培训和教育,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技能水平,最后进行必要的安全应急处理,确保矿工和矿井的安全。
6.开拓工程经济煤矿开拓工程经济是评价开拓方式优劣的重要指标,包括成本、收益和投资等方面。
矿井开拓巷道开拓方式的概念及分类

矿井开拓巷道开拓方式的概念及分类在一定的井田地质、开采技术条件下,矿井开拓巷道可有多种布置方式,开拓巷道的布置方式通称为开拓方式。
合理的开拓方式,一般要在技术可行的多种开拓方式中进行技术经济分析比较后,才能确定一、井田开拓方式分类井田开拓方式种类很多,一般可按下列特征分类。
:(一)按井筒(硐)形式按井筒(硐)形式可分为立井开拓、斜井开拓、平硐开拓、综合开拓。
(二)按开采水平数目按开采水平数目可分为:单水平开拓(井田内只设 1 个开采水平);多水平开拓(井田内设2 个及2 个以上开采水平)(三)按开采准备方式按开采准备方式可分为上山式、上下山式及混合式。
(1)上山式开采开采水平只开采上山阶段,阶段内一般采用采区式准备。
(2)上下山式开采开采水平分别开采上山阶段及下山阶段,阶段内采用采区式准备或带区式准备;近水平煤层,开采水平分别开采井田上山部分及下山部分,采用盘区式或带区式准备。
(3 )上山及上下山混合式开采上述方式的结合应用(四) 按开采水平大巷布置方式(1) 分煤层大巷,即在每个煤层设大巷;(2) 集中大巷,在煤层群集中设置大巷,通过采区石门与 各煤层联系;(3) 分组集中大巷,即对煤层群分组,分组中设集中大巷 根据我国常用的开拓方式,其分类可见图 3—14所示因此,立井开拓方式可有立井单水平上、下山式;立井多水 平上、下山式;立井多水平上山式;立井多水平上山式及上、 下山相结合的方式。
如图 3—15所示。
图3 —15立井开拓方式图了一14开拓方式分冀.(a)立井单水平上下山式;(b)立井多水平上下山式;(c)立井多水平上山式;(d)立井多水平上山及上下山式混合式1—主井;2—副井;3—井底车场;4—主要石门;5—开采水平运输大巷二、确定井田开拓方式的原则井田开拓所要解决的问题是,在一定的矿山地质和开采技术条件下,根据矿区总体设计的原则规定,正确解决下列问题:(1)确定井筒的形式、数目及其配置,合理选择井筒及工业场地的位置。
井巷工程

1.井巷工程:为采矿或其他目的在地下开掘的井筒、巷道和硐室等工程,总称为井巷工程。
在煤矿行业中,井巷工程主要包括矿山建设工程、矿井生产准备工程、矿井延伸工程和矿井辅助工程等。
2.开拓巷道:(1)、水平巷道:平硐、石门、平巷(2)垂直巷道:立井、暗立井、遛井(3)倾斜巷道:斜井、暗斜井、上下山(4)硐室:变电所、绞车房、煤仓、水泵房、水仓、调度室、炸药库。
3.巷道三种施工方法:(1)普通施工法:指在稳定或含水较少的地层中采用钻研爆破或其他常规手段掘凿井巷。
钻研爆破施工的主要工序有钻眼、装药、爆破、通风、排水、装岩、排矸及支护等。
提高井巷施工速度和效率的主要途径有提高各工序主要是钻眼、装岩、排矸支护等施工机械的性能和配套水平,形成高效能的机械化作业线:采用先进的掘进、支护工艺技术;完善施工组织管理,实现各工序平行交叉作业和正规循环作业。
(2)特殊施工法:是在不稳定或含水量很大的地层中采用特殊措施和工艺完成井巷开挖和支护。
(3)机械施工法:利用机械方法破碎岩石,实现掘进破岩和围岩支护等工序最大程度自动化的一种节省人力的快速施工方法。
4.岩石的孔隙性:是指岩石裂隙和孔隙发育的程度,常用孔隙率n和孔隙比e表示。
孔隙率是指岩石试件内各种裂隙、孔隙的体积总和与试件总体积之比;孔隙比是指试件内各种裂隙孔隙的体积总和与试件内固体矿物颗粒体积之比。
5.水对岩石的影响主要用吸水率、透水性、溶蚀性、软化性、膨胀性、和崩解性等指标来表示。
6.碎胀性与碎涨系数:岩石破碎或破裂后,因碎块间孔隙或裂隙增多而=总体积比破裂前的整体状态增大的性质称为岩石的碎胀性,碎胀系数K是岩石破碎后处于松散状态下的体积与岩石破碎前处于整体状态下的体积的比值。
普氏分类:坚固性系数f=单向抗压强度除以十RQD岩心质量指标:是由美国伊利诺斯大学迪勒提出的,是一修正的岩心取出率仅考虑长度大于100mm的完整岩心。
即钻探时将钻孔中直接获取的岩芯的总长度,扣除破碎岩芯和软弱夹泥的长度,再与钻孔总进尺相比。
金属矿床开采技术7.主要开拓巷道类型和位置的选择

第 七 章
主 要 开 拓 巷 道 类 型 和 位 置 的 选 择
2021/1/17
第五节 保安矿柱的圈定
井筒,构筑物和建筑物需布置在地表移动带以外,但当 受具体条件所限,需布置在地表移动带以内时,必须留足够 的矿柱加以保护,此矿柱称为保安矿柱。
保安矿柱只有在矿井结束阶段才可能回采,而且回采时 安全条件差,矿石损失大,劳动生产率低,甚至无法回采, 而成为永久损失,所以确定井筒位置时,应尽量避免留保安 矿柱。
在地形地质图上相应绘出沿脉纵剖面图矿脉两端岩石移 动界线与地表交点的坐标位置。如图7-6中地形地质平面图上 V2脉两端岩石移动界线与地面的交点,在东端为V2E,西端为 V2W。
第 七 章
主 要 开 拓 巷 道 类 型 和 位 置 的 选 择
2021/1/17
第四节 主要开拓巷道垂直矿体走向位置选择
一级:凡因受到土岩移动破坏致使生产停止或可能发生重 大人身伤亡事故,造成重大损失的构筑物和建筑物。
二级:其余的列为二级。
第 七 章
主 要 开 拓 巷 道 类 型 和 位 置 的 选 择
2021/1/17
第四节 主要开拓巷道垂直矿体走向位置选择
建筑物和构筑物的保护等级及安全距离 表7-2
保护等级
构筑物和建筑物的名称
置 的
➢国外某些中小型矿山斜井装设新型箕斗,由各阶段提升矿
选
石,提升装备简单、灵活,效率较高。
择
2021/1/17
第 七 章
主 要 开 拓 巷 道 类 型 和 位 置 的 选 择
2021/1/17
第一节 主要开拓巷道类型的选择
※开拓巷道类型的选择,必须满足下列要求:
1)确保安全生产,创造良好的劳动卫生条件,建立完善的通 风、提升、运输、排水、充填等矿山服务系统。
1-2井田开拓方式

第二章井田开拓方式第一节井田开拓概述一、开拓方式概念1、井田开拓:由地表进入煤层为开采水平服务所进行的井巷布置和采掘工程称为井田开拓。
2、开拓方式:开拓巷道的布置方式,即矿井井筒形式、开采水平数目及阶段内的布置方式的总称。
cm17042.按开采水平的数目(1)单水平开拓(2)多水平开拓3.按开采准备方式(1)上山式:开采水平仅采上山阶段(2)上下山式:开采水平分别开采上山阶段及上山阶段(3)混合式:上山式和上下山式同时使用。
4.按开采水平大巷布置方式(1)分层大巷:每个煤层分别设一条大巷(2)集中大巷:所有煤层共用一条大巷(3)分组集中大巷:分煤组设置大巷图2-1-2 开拓方式分类5.举例:(1)单水平上下山开拓:用在倾角较小(<16°),斜长不大的情况演示:(单水平上下山平面图)(单水平上下山立面图)(2)多水平上山开拓:每个水平服务于上山阶段,α较大,开拓水平多,井巷工程量大,多用于急倾斜煤层;演示:(多水平上山);(3)多水平上下山开拓:每个水平都服务于上、下山两个阶段,减少工程量,增加下山开采,用于α较小的井田;演示:(多水平上下山);(4)多水平混合开拓:上部的水平采上山阶段,最下一个水平开采上下山两个阶段。
演示:(多水平混合开拓)三、确定井田开拓方式的原则1、井田开拓解决的问题(1)确定井筒形式、数目及位置,合理选择井筒及工业场地的位置;(2)确定开采水平的数目和位置;(3)布置主要运输大巷布置方式及井底车场形式;(4)确定矿井的开采程序,做好水平接替;(5)确定井筒延伸方式、深部开拓等。
2、基本原则(1)必须贯彻国家有关煤矿安全生产的规定,创造安全、良好的生产条件;(2)合理开发资源,减少资源损失;(3)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多出煤、早出煤、出好煤、为建设高产高效、安全生产矿井创造条件;(4)合理集中开拓布署,简化生产系统,避免生产分散;减少工程量,降低投资,减少建工工期;(5)适应当前生产、技术、装备水平,并为新技术机械化、自动化的推广创条件;(6)考虑煤质、煤种及其他有益矿产的综合利用,提高资源的综合利用率。
开拓方法

第七节
联合开拓法
根据地形和矿体的赋存条件,有时需用平硐,竖井或斜 井,斜坡道开拓法中的两种主要开拓巷道组合起来开拓 一个或几个矿体,就称联合开拓法。以下介绍两种联合 开拓法。 一·平硐与盲竖井联合开拓法 矿体的一部分赋存在地平面以上,而其下部分延伸至 地平面以下;此时,上部用平硐开拓,而下部则用竖 井开拓。如图2-13。
三· 斜坡道与其他主要开拓巷道的比较 与竖井,斜井相比,斜坡道有许多 优点: 1.矿体开拓快,投产早。 2.斜坡道可代替主井或付井 3.节省大量钢材 4.产量大,效率高 缺点: 无轨设备采用柴油为动力,排除废气污染井下 空气,需增加通风费用。投资大,维修工作量 大。
第九节 主要开拓巷道类型和位臵的选择
ΣQ右+ΣQn > ΣQ左 ΣQ左+ΣQn > ΣQ右 (7–1)
出矿点n就是最有利的井筒位臵,符合最小运输功要求。
2.第二种情况:矿石分散情况
在这种情况下,依据上述原理可知,运输功最小的 井筒位臵应在矿量的等分线上。
Q左 Q右
Q左 = Q右
上述按最小功原理来求合理的井筒位臵的方法,也适合 于平硐开拓的情况。
(6)应保证井巷出口位臵及有关构筑物不受山坡滑石,山 崩和雪崩等危害; (7)井巷出口的标高应在历年最高洪水位以上3m,以免被 洪水淹没; (8)井筒(或平硐)位臵应避免压矿,尽量位于岩层移动 带以外,距地面移动界线的最小距离应大于20m,否则应 留保安矿柱。 (9)井巷出口应有足够的工业场地,以便布臵各种建筑物, 调车场,堆放场等; (10)改进或扩建矿山应考虑原有井巷和有关建筑物,构筑 物等的充分利用。
2.在井筒装备方面:竖井井筒装备比斜井复杂,斜井内 的管道,电缆,提升钢丝绳比竖井要长。
井田开拓方式

井田开拓方式井田开拓方式是矿井开拓巷道在井田内的布置方式,也称为开拓方式。
根据井筒(硐)形式,井田开拓方式可分为立井开拓、斜井开拓、平硐开拓和综合开拓。
1. 立井开拓:主井、副井均采用立井的开拓方式。
适用于煤层埋藏较深、表土层较厚、水文地质条件较复杂,或需要采用特殊方法施工的井筒。
2. 斜井开拓:主井、副井均为斜井的开拓方式。
一般以一对斜井开拓井田。
适用于表土层较薄、水文地质条件简单、煤层赋存较浅的情况。
3. 平硐开拓:利用直通地面的水平巷道进入地下煤层的开拓方式。
主要用于运输矿产品的平硐称为主平硐。
4. 综合开拓:在复杂的地形、地质及开采技术条件下,采用单一的井筒形式开拓在技术上有困难、经济上也不合理,因此可以采用综合开拓。
井田开拓方式的选择应根据矿井的地质条件、技术条件和经济条件进行综合考虑。
在选择开拓方式时,应充分考虑矿井的生产能力、开采深度、煤层赋存条件、水文地质条件、瓦斯等级等因素。
同时,还应考虑施工难度、投资成本、安全可靠性和经济效益等因素。
在立井开拓中,主井和副井均采用立井方式开拓,适用于煤层埋藏较深、表土层较厚、水文地质条件较复杂,或需要采用特殊方法施工的井筒。
立井开拓具有适应性强、安全可靠度高等优点,但施工难度较大、投资成本较高。
在斜井开拓中,主井和副井均为斜井方式开拓,适用于表土层较薄、水文地质条件简单、煤层赋存较浅的情况。
斜井开拓具有施工难度较小、投资成本较低等优点,但斜井的通风和排水较为困难。
在平硐开拓中,利用直通地面的水平巷道进入地下煤层的开拓方式,主要用于运输矿产品的平硐称为主平硐。
平硐开拓具有通风和排水较为容易等优点,但施工难度较大、投资成本较高,且受到地形和地质条件的限制。
在综合开拓中,根据实际情况可以采用多种井筒形式进行开拓,以充分利用各种开拓方式的优点,降低工程难度和投资成本。
综合开拓具有较大的灵活性,但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进行合理规划。
总之,选择合理的井田开拓方式是矿井建设和生产的重要环节,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综合考虑和评估。
煤矿开拓方式和特点研究

煤矿开拓方式和特点研究
煤矿开拓方式是指在煤矿的开采过程中采取的具体方法和手段。
根据不同的地质条件、煤矿规模和资源储量,可以采用不同的开拓方式。
下面将对煤矿开拓方式及其特点进行研究。
一、露天开拓方式
露天开拓方式是指在地表直接采矿的方式。
这种方式适用于矿床位于地表或较浅的地下,矿层倾角较小的煤矿。
其特点如下:
1. 开采效率高:由于矿层暴露在地表,不需要进行大量的地下开采,因此生产效率
较高。
2. 成本较低:相对于地下开采方式,露天开采方式的设备成本和人力成本较低。
3. 破坏环境:露天开采方式会对地表环境产生一定的破坏,如土地破坏、水源污染等。
二、巷道开拓方式
巷道开拓方式是指通过开挖巷道进入地下进行开采的方式。
这种方式适用于矿床位于
地下较深,矿层倾角较大的煤矿。
其特点如下:
1. 安全性高:巷道开拓方式可以有效保护矿工的安全,避免地表开采时可能出现的
坍塌事故。
2. 矿层利用率高:通过巷道开拓方式,可以充分利用矿层的资源,提高矿石的回收率。
3. 开采周期长:巷道开拓需要较长的时间和大量的投资,在开采周期上通常要比露
天开采方式长。
煤矿开拓方式根据地质条件、煤矿规模和资源储量的不同,可以选择不同的开拓方式。
露天开采方式适用于地表直接开采的煤矿,其开采效率高但对环境破坏大;巷道开采方式
适用于地下深层开采的煤矿,安全性高但开采周期长;综放开采方式适用于规模较大的煤矿,可以根据实际需求灵活选择巷道开拓和露天开采的组合方式。
对于选择合适的开拓方式,需要综合考虑煤矿特点、资源储量和经济效益等因素。
华北理工《采矿学I》教案03矿床开拓方法、主要开拓巷道类型和位置的选择

●辅助开拓巷道:起辅助开拓作用的井巷工程,如废石提运、通风(进风、出风)巷道矿石(或)废石溜井,充填巷道、石门、井下调车场、阶段主要运输巷道等。
第二节开拓方法分类一、单一开拓法单一开拓:用一种开拓巷道开拓矿床的开拓方法。
单一开拓方法主要有:●平硐开拓方法;●斜井开拓方法;●竖井开拓方法;●斜坡道开拓方法。
二、联合开拓方法联合开拓法:用两种以上开拓方法开拓矿床的开拓方法。
●平硐与井筒联合:平硐与盲(明)竖井联合开拓法平硐与盲(明)斜井联合开拓法●明井与盲井联合:明竖井与盲竖井联合开拓法明竖井与盲斜井联合开拓法明斜井与盲竖井联合开拓法明斜井与盲斜井联合开拓法表6-1 矿床开拓方法图解表第三节平硐开拓方法使用条件:当矿体(或其大部分)赋存在地平面以上时,可使用平硐开拓法。
一、垂直矿体走向下盘平硐开拓当矿脉和山坡的倾斜方向相反时,则由下盘掘进平硐穿过矿脉开拓矿床,这种开拓方法叫做下盘平硐开拓方法。
二、垂直矿体走向上盘平硐开拓方法当矿脉与山坡的倾斜方向相同时,则由上盘掘进平硐穿过矿脉开拓矿床,这种开拓方法叫做上盘平硐开拓方法。
采用下盘平硐开拓法和上盘平硐开拓法时,平硐穿过矿脉,可对矿脉进行补充勘探。
三、沿矿体走向平硐开拓方法当矿脉侧翼沿山坡露出,平硐可沿矿脉走向掘进,成为沿脉平硐开拓法。
平硐一般设在脉内;但当矿体厚大且矿石不够稳固时,则平硐设于下盘岩石中。
这种开拓方法的优点是能在短期开始采矿;各阶段平硐设在脉内时,在基建期间便可顺便采出一部分矿石,以抵偿部分基建投资。
平硐还可补充勘探作用。
其缺点是平硐设在脉内,必须从井田边界后退开采。
使用条件:倾斜或缓倾斜矿体,即矿体的倾角为15º~20º至45º之间,矿体赋存在地平面以下,矿体埋藏又不太深的中小型矿山,地表无过厚的表土层,可采用斜井开拓法。
按其相对位置有下列几种开拓法:●脉内斜井开拓法;●下盘斜井开拓法一、脉内斜井开拓法当矿体沿倾斜起伏不大,无褶皱和断层,才有可能采用脉内斜井开拓。
开拓巷道

北京院巷道开拓工程承包北京院简介河南煤科院北京研究院是河南省煤炭科学研究院2010年在首都北京设立的研究院。
2012年以“必安必拓(北京)矿业科技有限公司”名称在北京完成注册。
北京院是以现代化、国际化管理模式运营的科研生产机构,是中国安全生产协会常务理事单位。
河南煤科院北京研究院以河南省煤炭科学研究院(原河南省煤炭科学研究所)为强大的后盾,在贵阳、武汉、衡阳、南宁均设有办事处。
煤科院必安必拓(北京)矿业科技有限公司以其悠久的历史、雄厚的技术实力、高素质的职工队伍、一流的服务精神全身心致力于矿山安全技术研究,全力推进矿山安全技术进步与腾飞。
河南煤科院北京院以河南煤科院作为强大的后盾支撑,正在飞速发展。
尤其在我国煤矿、非煤矿山安全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北京院人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北京院必将成为我国矿山安全领域最具影响力的科研机构之一。
经营目标公司成立以来,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要求,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运行机制,诚信经营,科学管理,曾优质高效地承建过各种大中型工程近400项。
主要经济指标一直以年均30%以上的速度超常增长。
近年来,公司争做煤炭科研行业效益领先、管理领先、文化建设领先、员工满意度领先的标杆企业,河南省煤炭科学研究院的优秀排头兵,坚持品牌经营、品质管理、品位员工,在贵州、湖北、河南、山东、四川、天津、湖南等地继续承接了一大批与巷道开拓相关的特大型、标志性工程。
2013年全年实现合同额、营业额分别为15亿元、1.3亿元,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均居煤炭科学研究院直营公司前列。
公司成就北京院一流的技术队伍长期从事矿山安全领域技术研究、产品开发、工程施工以及矿山技术咨询工作。
截至20013年8月底,井下避难硐室设计装备已完成200余例,建设中10例。
累计完成横向咨询课题上百项,总合同额超过一亿元。
累计承担省部级科研课题4项,市级课题6项,获得部级奖励2项、省级奖励2项,市级奖励3项。
巷道开拓基本概念为开发地下矿床,首先要掘凿一系列井巷,使地面与矿床之间形成完整的提升、运输、通风、排水、行人、供电、供水、供压风等生产系统。
开拓巷道及开拓方法的分类

开拓巷道及开拓方法的分类第一节开拓巷道及开拓方法的分类矿床的赋存条件简洁,地表地形多种多样,矿山企业规模大小不一,故矿床的开拓方法和开拓巷道的种类也较多。
一、开拓巷道的分类依据开拓巷道在矿床开采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主要可分为以下四种:1.主要开拓巷道:这种开拓巷道在矿床开采过程中起主要作用,它们在地表有直接出口,主要用作提运矿石。
属主要开拓巷道的有主平硐、主井〔竖井成斜井〕。
2.关心开拓巷道:这类开拓巷道在矿床开采过程中只起关心作用,用作通风、排水、运送材料设备、人员以及提运废石等。
它们在地表都有直接出口,属关心开拓巷道的有副平硐、副井〔竖井或斜井〕。
3.补充开拓巷道:这类开拓巷道是补充主要开拓巷道之缺乏,用来开采矿床下部的开拓巷道,一般都从主要开拓巷道的最下部水平开掘。
竖井、斜井、盲斜井、盲竖井都可作补充开拓巷道。
4.阶段开拓巷道:这类开拓巷道主要为开采阶段效劳,属阶段开拓巷有井底车场及硐室、石门、主要阶段运输平巷等。
二、开拓方法的分类依据主要开拓巷道的类型和下部有无补充开拓巷道,开拓方法可分为两大类:单一开拓法:用一种主要开拓巷道开采整个矿床的全部开采深度的开拓方法属于单一开拓方法。
依据主要开拓巷道的类型可分为竖井开拓、斜井开拓和平碉开拓三种。
联合开拓法:开采矿床上部用某一种主要开拓巷道,下部用补充开拓巷道联合开拓法。
本法可分为竖井与盲井〔盲竖井或盲斜井〕联合开拓法,斜井与盲井〔盲竖井或盲斜井〕联合开拓法,平硐与井筒〔明井或盲井〕联合开拓法三种。
主要开拓巷道的位置,依据矿床赋寸特点,地表地形条件可位于矿体的下盘,上盘,侧翼,矿体中或穿过矿体,而位于矿体下盘的为最多。
单一开拓法竖井开拓法:竖井开拓法主要用在开采急倾斜矿床〔倾角在600—700以上〕,由于石门较短。
当倾角不大的矿床〔倾角在150—200 以下〕也宜用竖井开拓,由于在这种状况下用斜井开拓长度太大。
按竖井与矿床的相对位置,竖井位于矿体下盘的开拓方法在我国应用最为广泛〔图4-1〕,下盘竖井简洁保护,且不需留保安矿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开拓巷道及开拓方法地分类矿床地赋存条件复杂,地表地形多种多样,矿山企业规模大小不一,故矿床地开拓方法和开拓巷道地种类也较多. 一、开拓巷道地分类根据开拓巷道在矿床开采过程中所起地作用主要可分为以下四种:.主要开拓巷道:这种开拓巷道在矿床开采过程中起主要作用,它们在地表有直接出口,主要用作提运矿石.属主要开拓巷道地有主平硐、主井(竖井成斜井). .辅助开拓巷道:这类开拓巷道在矿床开采过程中只起辅助作用,用作通风、排水、运送材料设备、人员以及提运废石等.它们在地表都有直接出口,属辅助开拓巷道地有副平硐、副井(竖井或斜井). .补充开拓巷道:这类开拓巷道是补充主要开拓巷道之不足,用来开采矿床下部地开拓巷道,一般都从主要开拓巷道地最下部水平开掘.竖井、斜井、盲斜井、盲竖井都可作补充开拓巷道. .阶段开拓巷道:这类开拓巷道主要为开采阶段服务,属阶段开拓巷有井底车场及硐室、石门、主要阶段运输平巷等. 二、开拓方法地分类根据主要开拓巷道地类型和下部有无补充开拓巷道,开拓方法可分为两大类:单一开拓法:用一种主要开拓巷道开采整个矿床地全部开采深度地开拓方法属于单一开拓方法.根据主要开拓巷道地类型可分为竖井开拓、斜井开拓和平碉开拓三种. 联合开拓法:开采矿床上部用某一种主要开拓巷道,下部用补充开拓巷道联合开拓法.本法可分为竖井与盲井(盲竖井或盲斜井)联合开拓法,斜井与盲井(盲竖井或盲斜井)联合开拓法,平硐与井筒(明井或盲井)联合开拓法三种.主要开拓巷道地位置,根据矿床赋寸特点,地表地形条件可位于矿体地下盘,上盘,侧翼,矿体中或穿过矿体,而位于矿体下盘地为最多. 单一开拓法竖井开拓法:竖井开拓法主要用在开采急倾斜矿床(倾角在—以上),因为石门较短.当倾角不大地矿床(倾角在—以下)也宜用竖井开拓,因为在这种情况下用斜井开拓长度太大. 按竖井与矿床地相对位置,竖井位于矿体下盘地开拓方法在我国应用最为广泛(图),下盘竖井容易保护,且不需留保安矿柱. 竖井开在矿体中或穿过矿体,都需留保安矿柱,故用地很少.竖井在矿体上盘,石门过长,且不易保护,因而在实际中应用甚少,只在特殊地地形地质条件下,不能用下盘竖井时,才采用上盘竖井开拓. 根据矿山规模大小,竖井可采用箕斗或罐笼提升矿石,大型矿山一般都采用箕斗提升. 斜井开拓法:斜井开拓主要用在开采缓倾斜和倾斜矿床,其倾角在—之间,而—应用较多,因为在这种条件下,用斜井比用竖井开拓,石门长度大大减少. 斜井在矿体中地开拓方案,应用较少,因需留保安矿柱,斜井在矿体下盘岩层中地开拓方案(图),使用比较广泛,因它不需留保安矿柱,且石门长度也不大. 根据斜井地倾斜角度大小和生产能力,可采用串车、台车、箕斗和皮带运输机提升矿石. 三、平确开拓法用平硐开拓是一种最经济最简便地开拓方法,但它只能在地形条件允许下才能采用,矿床必须埋藏在地平面以上地山岭地区(图). 根据地形和矿体埋藏条件,平硐可以沿矿体走向或与矿体走向相交.我国中南地区许多矿山是采用平硐沿矿体走向而在矿体中地开拓方法,而在其他地区则多采用与矿体走向相交地开拓方祛. 平硐开拓一般都采用电机车运输. 四、评价.对竖井与斜井开拓地评价()竖井提升速度快,提升能力大,工作安全可靠,适用于大型矿山.斜井提升速度慢,而提升容器沿轨道运行,容易发生事故,生产可靠性差.()斜井地井筒装备和井底车场比较简单,在使用串车或台车提升时,地面不需要大型提升设备和高大地井架,基建总工程量少,建设速度快,初期投资比较小.由于生产能力较小,所以中、小型矿山采用较多.()斜井井筒一民,提升阻力大,提升费用高;排水管道长,需要地水泵能力大,耗电量高,故其生产费用一般比竖井高.()斜井掘进不需要复杂地设备,施工技术比较简单,掘进速度比较快,基建期限短. .对平硐与井筒开拓地评价()平硐每米巷道掘进和支护费用低,掘进速度快.()平硐是利用溜井下放矿石和自流排水,不需要矿石提升设备、排水设备、井架、井底车场等设施,基建费用和生产经营费用都比较小.()平硐多采用电机车运输,与井筒提升相比,运输能力大,费用低;工作安全,简便,可靠. 由于平硐开拓优点突出,国内有地平硐尽管长达余米(龙烟铁矿),但在技术上,经济上仍然有显著地优越性.因此,只要地形条件允许,应尽量采用平硐开拓方案. 第三节联合开拓法一、平硐与井筒地联合开拓法矿床埋藏在山岭地区,且向下延深较长,只用单一平硐开拓时,不能采出全部矿石,其下部必须掘进补充开拓巷道(竖井、斜井或盲井),这就构成了平硐与井筒地联合开拓法(图).这种联合开拓法在我国应用较为广泛.中条山胡家峪铜矿就是采用这种联合开拓法. 二.竖井与盲井联合开拓法矿床上部采用竖井开拓,其下部用盲井开拓,盲井可以是盲竖井,也可以采用盲斜井,这主要根据矿床下部地赋存条件而定、图为竖井与盲竖井地联合开拓法. 三.斜井与盲井联合开拓法矿床上部用斜井开拓,下部用盲井开拓,盲井可以是盲竖井或盲斜井.图为斜井与盲斜井联合开拓法. 四、井底车场井底车场就是井筒与主要运输巷道或石门之间地停,调车场与硐室地总称.它地作用是将井筒与主要运输巷道联接起来,把从运输巷道运来地矿石和废石经此进入井筒提至地面;并将地面送来地材料和设备经此运至工作地点;井下矿车卸载,调运,编组都在这里进行.所以井底车场就成为井下运输地纽. 井底车场由重车道,空车道,绕车道以及个种硐室(如井底矿仓,破碎硐室,卸载硐室,水仓,水泵房,电机车库.变电所,候罐室,保健室等)组成,如图所示.根据调车方式不同,井底车场分为环行式,折返式和尽头式三种. 图环形式井底车场井筒;—候罐室;—保健室;—水泵房;—变电所;—水仓;—储藏室;—凿岩机修理室环形式井底车场(图-8a)地特点是在车场中,空,重车辆在同一巷道中向同一方向运行,成为环形运输,简化了调车工作,能达到很大地通过能力.根据我国黑色矿山地经验,当罐笼年提升能力在万吨以上,箕斗年提升能力在万吨以上时,可采用环形车场,反之则采用折返式或尽头式车场. 折返式井底车场(图)地特点是将储车线与调车场布置在同一条巷道中,即空,重车辆在此巷道中相对折返运行. 尽头式井底车场(图-8c)地巷道或线路最简单,空,重车线皆在井筒一侧地一条巷道中.尽头式车场仅适用于产量小地矿井以及副井和通风井地车场. 图井底车场类型环形式;—折返式;—尽头式;重车线;—空车线;—回车线;—绕道;—三角入场线—卸车站;—罐笼井;—箕斗井;—混合井五、斜坡道开拓近些年来,随着凿岩台车、装运机、铲运机、自卸汽车等大型无轨自动走行设备地大量应用,国外一些矿山采用了螺旋式和折返式(图)斜坡道开拓.其宽度—米,高度为—米,斜率为—左右.采用这种斜坡道开拓,人员,材料可以直接由地表用汽车运送到工作地点,各种自行无轨设备也可以自由通行于采掘工作面,井下车库与地面之间,消除了通过井筒时拆装设备和复杂地转运工作,从而提高了矿山地劳动生产率. 矿床开拓系统一个完整地开拓系统,除主要开拓巷道以外,还必须有副井,风井,副平硐等辅助开拓巷道,以便构成通风,运输,行人地完整系统,并保证有第二个安全出口. 采用井筒开拓矿床时,除有提升矿石地主井外,尚需有运送人员,材料,设备及提升废石地副井,以及为通风用地风井.如果主井担负了付井地提升任务,亦需设置专门地风井.由于主,副井(或风井)地布置不同,而构成了几种不同地开拓系统. 中央并列式开拓系统如图-10a所示,主,副井均位于矿床地中央,称为中央并列式开拓系统.采用这种布置时,主,副井间距不应小于—米,如果井口建筑物用防火材料建筑时,井筒间距亦需大于米. 图矿床开拓系统中央并列式开拓系统;—中央对角式开拓系统;—侧翼式开拓系统主井;—副井;—风井中央并列式开拓系统是金属矿山常见地开拓系统,它主要在矿床规模较大,地形条件允许工业广场及场内运输集中布置时应用.中央并列式布置有如下主要优点:主,副井布置在一起,使地面工业场地集中,便于管理,而且也便于主井地延深工作;主井位于矿床中央部位,使地下运输功变小;两井筒相距较近,可共用一个井底车场和石门,减少了开拓工程量. 在这种布置方式中,矿床两翼必须各设一个通风井,而构成对角式通风,其通风条件较好. 二、中央对角式开拓系统中央对角式开拓系统地特点,是主井布置在矿床中央,而付井和风井分别布置在矿床地两翼,从而构成中央对角式开拓系统(图).这种布置方式减少了一个风井地工程量,但必须是矿床中央和一翼有适合地工业场地条件. 三、侧翼式开拓系统主井和副井分别位于矿床地两翼,则称为侧翼式开拓系统,如图-10C所示.在这种开拓系统中,通风条件好,井筒开凿工程量少,但矿床两翼必须有良好地地形条件,适合工业场地地布置. 第五节主要开拓巷道位置地确定确定主要开拓巷道位置(竖井或斜井),就是决定其在垂直矿体走向方向地位置和沿矿体走向方向地位置.将主要开拓巷道布置在矿体崩落范围以外,基本上决定了主要开拓巷道在垂直矿体走向方向地位置;根据在运输矿石时,应使其运输功最小地原则,也基本上确定了主要开拓巷道在沿走向方向地位置;并综合考虑地表及地下地其他因素,便可以最终确定主要开拓巷道地位置.一.崩落带和移动带矿体采空后,其上部岩石就会发生崩落.如果崩落地岩石由于体积膨胀而逐渐充实了采空区和崩落空间,则其上部地岩石就不再继续崩落,如图一.因此,当矿体埋藏在一定深度时,共崩落范围就不会涉及到地表. 反之,如果上部岩石不足以充实采空区,则采空区上部通常以锥状体崩落至地表,使地表发生崩落和移动,如图.地表岩石发生崩落地地带叫做崩落带,仅仅发生移动地地带叫移动带、采空区底部与地表崩落带和移动带边界地连线与水平面地夹角叫崩落角和移动角.其角度大小与岩石物理力学性质、层理、节理、含水性、埋藏深度等因素密切相关.崩落角和移动角通常变化在^之间,坚硬岩石为°—°左右. 在开采金属矿床时,由于矿体被采出后,其上部岩石就会发生崩落.因此,无论是主要开拓巷道或辅助开拓巷道以及地表上地各种构筑物、建筑物、铁路、公路等都应设在距岩石移动带—米地范围以外,如图所示.否则,就要在其下部保留一部分矿石作为保安矿柱来维护这些工程,如图所示. 保安矿柱通常由于无法回采,或者由于回采条件恶劣而造成资源损失.因此,在选择井筒位置时,应尽量少用穿过矿体或沿矿体掘进地方案. 经过实践表明,倾斜矿体上盘移动带要比下盘移动带大,因而竖井位置在下盘比在上盘距矿体近,石门长度也是下盘比上盘小.所以应尽量将竖井布置在下盘,如图一所示.只有在特殊条件下,图未涉及到地表地围岩崩落图崩落带和移动带如矿体下盘地质条件恶劣,地形条件不利,与外界运输联系困难等,才将井筒布置在矿体上盘. 图保安矿柱最小运输功地面和地下地运输费用,影响到开拓巷道位置地选择.运输费用与运输量同运输距离地乘积成正比,我们把运输量同运输距离地乘积叫做运输功,其单位为吨.公里.运输功越大,运输费用也就越高.合理地井筒位置,应该位于地面和地下运输功最小地位置.而主要开拓巷道设在矿床沿走向地矿量重心位置时,其地下运输功最小.例如,某一厚度均匀地矿体,其矿量重心在矿体走向中央,这时将井筒布置在走向中央时,其地下运输功最小,而井筒布置在矿体一侧时,运输功最大,二者相差达一倍之多. 图井筒布置在矿体地上盘或下盘地比较金属矿一般地形条件复杂,矿体走向长度不大,往往地形地影响超过了最小运输功地影响,必须综合考虑之. 除了按上述因素决定主要开拓巷道位置外,还必须考虑地面与地下地其他影响因素. 地面因素要考虑以下情况:井口附近要有足够地工业场地;选厂应尽量利用山坡地形,以便选厂内各流程能充分利用自重运输;井口应选择安全可靠位置,防止山崩,雪崩,洪水地威胁;与国家铁路,公路.选厂.冶炼厂联系方便;以及考虑尽量不占农田或少占农田等问题.地下因素应考虑井筒要避免穿过流砂层,大地含水层和断层破碎带等不利地地质条件. 开拓是矿山地基本建设工程,要建设一个矿山,形成一个完整地生产系统,要进行巨大地工程建设,往往需要年时间,开凿几万至几十万米地井巷工程.因此,正确地选择开拓方案,对多快好省地建设矿山具有重要意义.一般在选择开拓方案时,要进行综合性地技术经济比较,最后应选出投资小,建设快,生产可靠地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