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学科教学与学科核心素养融合计划
基于核心素养导向的中学历史教学探究
基于核心素养导向的中学历史教学探究引言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核心素养教育已经成为当今教育领域的热点话题。
核心素养教育强调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养,包括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合作能力、沟通能力等。
在历史教学领域,如何基于核心素养导向进行教学已成为教师们共同关注的问题。
在这种背景下,本文将以中学历史教学为例,探究如何基于核心素养导向进行历史教学。
一、核心素养与中学历史教学1. 核心素养的概念及内涵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展的基本能力和素养。
这些能力和素养包括认知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念和行为习惯等。
在历史教学中,学生需要掌握历史思维、历史知识、历史技能、历史情感等核心素养。
2. 中学历史教学的特点中学历史教学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大量的历史知识,还需要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和历史分析能力。
中学历史教学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情感和历史态度,使学生能够对历史事件和人物产生情感共鸣,并形成正确的历史观念和历史价值观。
1. 融合课程理念,强调跨学科学习在历史教学中,可以通过融合课程理念,强调跨学科学习,使历史教学与地理、政治、社会学等学科相互衔接,促进学生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多维度理解。
可以通过地理知识和地图技能,帮助学生理解历史地理情境,通过政治知识,帮助学生理解历史政治变迁,从而促进学生对历史事件的深入理解。
2. 强调历史思维,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历史思维是核心素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历史教学中,可以通过提出开放性问题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历史思维训练。
通过分析历史事件的因果关系、发展规律等,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综合推理能力。
还可以通过教学案例分析、历史实例对比等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历史思维,帮助他们深入理解历史事件的本质和内在规律。
3. 引导情感投入,培养学生的历史情感历史教学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情感。
可以通过历史故事、历史名人等方式,引导学生与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产生情感共鸣。
还可以通过参与历史研究、历史展览等活动,激发学生对历史的浓厚兴趣。
学科教学与学科核心素养融合计划通用版
独特育人功能的发挥、学科 本质魅力的发掘只有乘上 富有活力的学科教学之筏, 才能顺利抵达核心素养的 彼岸。因此,我要坚持网上 研修学习认真聆听专家讲 解,虚心请教,取人之长, 补己之短。作为一名中年教 师,我仍然做到不耻下问, 多走进同组教师和优秀教 师的课堂,多向大家学习。 积极参加每周的教研结合 网络培训专家指导不断反 思教学突发事件,教学感 悟学生的思想问题及解决 方法等与同组教师交流学 习。
学科教学与学科核心素养融合计划
姓 名
xxx
教 龄
xx
背景分析
人教部编教材《道德与法治》是新课标指导下的全新教材,对 教师的核心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时 代教师要做”四有〃好老师,即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 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对教 师个人综合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我迫切感受到个人综合素质 特别是科学核心素养的不足,为适应教材教学的新需要,同时 也为自身价值的体现,作为思政老师更要有终身学习的思想和 具体的核心素养发展规划,而不是简单的重复。注重自身创新 精神与实践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发展,使自己真正成 长为不辱使命感、有历史责任担当感的优秀思政教师,把自己 的全部知识、才华和爱心奉献给学生、奉献给教育事业,努力 把科学核心素养融合到《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之中,为实现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教育好下一代。我相信这也是每一个教 师所追求的思想境界。
定的造诣。需要增强 学科知识和不断更新 能力和教育教学能旨 力,从各方面不断完 善自己,提高自身综 合素质。
第二阶段
一个月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中学历史教学主题设计
'精m m渑t 急史栏目主持人/文欣教学参考基于学浦縫賴巾学历史教学主题设计〇梁小翠学科核心素养下的历史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历史思维和历史能力,要求教师必须要有超越教材知识的认识,深人挖掘历史教学主题的深度。
所谓主题教学,是以主题为中心,通过对历史材料信息的提取、课堂架构的重新整合以及立意建构,发展学生历史思维和培养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一种有效教学方法。
开展主题教学,不仅能帮助学生建立史料与主题之间的紧密联系,又能在此过程中渗透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具体而言,有效的主题教学设计,具备如下实际应用价值。
一、主题教学的实际应用价值1. 落实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支点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在学习历史知识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在解决真实情境中的问题时所表现出来的关键能力、必备品格与价值观念,是历史学科育人价值的概括性、专业化表述和集中体现”。
它注重对人的主体的尊重以及人的终极价值的实现。
如何落实核心素养,关键在于教学立意,它是课堂教学的风向标,而主题教学设计能把“立 德树人”的教育理念与历史学科的学科特点有机衔接起来。
2. 提升教师专业技能的重要抓手教学主题是一堂课的中心和灵魂,其恰当与否前夜社会转型的艰难,培养学生要有关注国家命运的情怀、要有愿以一己之力推动国家和社会向前发展的责任担当和宏大理想,要做一个有深厚家国情怀的有德之人。
这体现了高中历史学科基于核心素养要求下的根本任务—立德树人,也更体现了升华家国情怀过程中培育历史解释素养的教学目标。
培育学生的“历史解释”核心素养是高中历史教学的基本任务之一,需要历史教师去探寻更有效的实践途径。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不论是在基础课、拓展课、研究课的课内外教学实践中,还是在教师讲授与示范、师生共同阅读史料、教师指导学生是一堂课成败的关键所在。
它既体现教师的教学理念,还直接决定了教学内容的取舍与教学方法的运用。
教师以教学立意统领教学内容,以学习任务为驱动创设教学情境,对教学内容进行重新整合,尽力做到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从而激发自身创造性。
初中历史与学科融合教案
初中历史与学科融合教案课程目标:1. 了解古代中国在科技方面的重要成就,如四大发明等。
2. 能够将历史知识与科技知识进行融合,理解科技与历史的相互影响。
3. 提高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教学内容:1. 古代中国的四大发明:造纸术、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
2. 这些发明对古代中国以及世界的影响。
3. 科技与历史的相互影响,如造纸术对书法、印刷术对文化传播的影响等。
教学步骤:1. 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图片或视频介绍古代中国的四大发明,引起学生的兴趣。
2. 探究(15分钟):让学生分组讨论四大发明对古代中国的意义,并通过案例和实例展示其影响。
3. 运用(15分钟):设计小组活动,让学生模拟古代工匠制作纸张、印刷字画、制作火药等,体验古代科技成就。
4. 总结(10分钟):让学生分享他们的体验和感受,总结古代中国科技成就对世界的意义。
教学资源:1. 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
2. 实验器材和材料,如纸张、印刷材料等。
3. 相关书籍和资料,供学生进一步了解古代中国科技成就。
课堂作业:1. 撰写一篇小论文,探讨古代中国的四大发明对现代社会的影响。
2. 制作一份海报或PPT展示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
3. 小组讨论,在家庭中寻找与古代科技成就相关的事物或文化,分享给同学。
评估方式:1. 课堂表现与参与度。
2. 作业完成情况和质量。
3. 学生小组活动的表现和成果。
拓展阅读:1.《中国科技文明史》2.《古代中国科技史》3.《四大发明与中国文明》教学反思:在融合教学中,要尽量让历史知识与科技知识相互贯通,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和认知水平。
通过案例和实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科技与历史的联系,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识与理解。
例谈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初中历史教学设计
例谈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初中历史教学设计核心素养是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是思想、品性、知识、技巧、能力和情感等方面的高度融合,包括能判断会选择,能理解会反思,能包容会合作,能自律会自主等认知性素养与非认知性素养,具有一定的综合性。
而且,核心素养是所有公民都不可或缺的、最关键、最必要,也是最基础、最具生长性的素养。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研究历史过程中所养成的相对稳定的、必备的、具有历史学科特征的思维品质和关键能力,是历史知识、能力、方法以及情感价值观的有机构成与综合反映,主要包括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理解、历史价值观五大方面。
课堂教学是实现培养与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核心舞台。
然而,目前的初中历史教学,有两种形式比较普遍:一种是过分追求历史课的趣味性。
历史课变成历史故事课,大量的历史故事又充斥着戏说的成分,课堂仅仅停留在历史想象(故事)的层次而没有思考;另一种是为考试而教,变成一种“背历史知识”、“练(落实)历史知识的课堂,这两种都形式都不利于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培养。
同时,初中学生正处于人格成长的关键期,更需要在教学中培养和发展他们的历史核心素养,为增强我国核心竞争力,提升我国人才培养的质量,为培养创新型人才奠定基础。
因此,当下的历史教学,必须把培养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放在首位。
一、根据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为要求,认真设计每一课时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活动的出发点,而教学目标的设计则直接干系到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与发展。
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时,要深刻领会汗青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仔细研读汗青课程尺度,掌控好汗青核心素养的具体目标及其之间的内在联系,并要充分认识到,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与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不断深化的过程,不是所有的核心素养目标都能在一节课中完成的。
例如,针对“时空观念”和“汗青价值观”这二项核心素养,在设计“秦汉大一统国家的建立”这课的教学目标时,就不能简单笼统地设定为“通过了解秦汉大一统的史实,形成时空观念和汗青价值观”,应该将其设计为:“能够应用秦朝疆域图和西汉疆域图,明确秦汉疆域的四至;在梳理和概括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步伐、汉武帝开疆拓土、独尊儒术等重要史事的基础上,认识秦汉时期大一统国家的建立和巩固在中国汗青上的重要意义。
教师工作计划——提高学生历史素养,传承历史文化
教师工作计划——提高学生历史素养,传承历史文化一、引言历史,是记录人类社会发展历程的学科,对于我们了解过去、把握现在、展望未来具有重要意义。
作为初中历史教师,我深知肩负着提高学生历史素养、传承历史文化的重任。
为此,我制定了以下工作计划。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历史知识,了解重要历史事件、人物和概念。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析、评价历史事件和人物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历史思维和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培养他们尊重历史、热爱文化的态度,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教学内容与方法1.教学内容:根据教学大纲和学生实际情况,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和连贯性。
同时,适当引入乡土历史、文化历史等素材,丰富教学内容。
2.教学方法: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如讲授法、讨论法、情境教学法等。
注重启发学生思维,引导他们主动参与课堂活动,提高课堂互动性。
四、教学活动安排1.课堂授课:利用多媒体手段,如PPT、视频等,生动展示历史知识。
组织课堂问答、小组讨论等活动,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
2.课外拓展:组织学生参观历史遗址、博物馆等场所,实地感受历史文化的魅力。
开展历史主题的读书会、辩论会等活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家校合作: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与合作,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
通过家长会、微信群等方式,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共同促进学生的进步。
五、教学资源利用1.教材选用:选用适合学生水平的教材,注重教材的权威性和准确性。
同时,根据教学需要,适当补充课外资料,丰富学生的知识面。
2.教学设施:充分利用学校的多媒体教室、图书馆等资源,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
加强与信息技术教师的合作,开发适合历史教学的课件和软件,提高教学效果。
3.社会资源:积极寻求社会各界的支持与合作,如与当地博物馆、文化机构等建立合作关系,共同开展有益于学生发展的活动。
六、评价与反馈1.过程评价: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定期进行阶段性测试和考察,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和问题。
基于核心素养导向的中学历史教学探究
基于核心素养导向的中学历史教学探究【摘要】本文探讨了基于核心素养导向的中学历史教学。
在引言部分中,我们介绍了背景信息和研究目的。
在正文部分中,我们探讨了核心素养在历史教学中的意义以及核心素养与历史学科知识的融合。
我们提出了基于核心素养导向的中学历史教学模式设计,并进行了案例分析和教学实践探索。
在我们对核心素养导向的中学历史教学进行了效果评价,并展望了未来发展方向并提出相关建议。
本研究旨在为中学历史教学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核心素养、中学历史教学、导向、教学模式、案例分析、教学实践、效果评价、展望、建议1. 引言1.1 背景介绍中山中学历史教师们发现,传统的历史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学生的需求,需要进行改革和创新。
在当前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核心素养教育理念逐渐被引入到中学历史教学中。
通过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提高他们的历史思维能力和综合素质。
基于核心素养导向的中学历史教学成为一种新的趋势和挑战。
在这种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历史教师开始探索如何将核心素养理念融入到历史教学中,以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质量。
本文旨在深入探讨核心素养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意义,探讨核心素养与历史学科知识的融合,设计基于核心素养导向的中学历史教学模式,并通过案例分析和教学实践探索,评价核心素养导向的中学历史教学的效果,并展望未来发展方向,提出建议。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为中学历史教学的改革和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探究基于核心素养导向的中学历史教学的可能性和有效性,通过深入分析核心素养在历史教学中的意义,探讨核心素养与历史学科知识的融合方式,设计并实施基于核心素养的中学历史教学模式,从案例分析和教学实践探索中总结出有效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通过对核心素养导向的中学历史教学效果进行评价,展望未来发展方向并提出改进建议,旨在提高中学历史教学的质量和效果,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能力,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目标达成的初中历史跨学科教学设计研究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目标达成的初中历史跨学科教学设计研究摘要:本研究旨在探究如何通过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目标的初中历史跨学科教学设计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研究从学科核心素养目标的角度出发,结合跨学科教学设计原则,设计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并在实际教育场景中进行了实施。
通过教育效果的评估与反思,我们发现这种教学设计能够有效促进学生在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目标方面的发展,提高他们的综合素养水平。
研究结果强调了学科核心素养目标在教育中的重要性,以及跨学科教学设计在实现这些目标方面的潜力。
关键词:学科核心素养、初中历史、跨学科教学、教育效果、综合素养、教学设计、教育目标I. 引言初中历史作为一门重要的人文学科,既有其独特的学科特点,又需要与其他学科相互融合,使学生能够全面理解历史事件,具备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在接下来的章节中,我们将详细探讨学科核心素养目标的概念和重要性,跨学科教学设计的原则和方法,以及具体的教学设计与实施过程。
II. 学科核心素养目标与历史学科1.学科核心素养目标的概述与解释学科核心素养目标指的是在特定学科领域内,培养学生必须具备的核心素养和能力。
这些素养涵盖学科的基本知识、思维方式、方法论和实践技能,旨在帮助学生更全面地理解和应用相关学科知识。
1.历史学科的学科核心素养目标及其重要性在历史学科中,学科核心素养目标着重于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批判性分析能力以及对历史事件和过程的理解。
这包括但不限于:历史概念理解和应用能力、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理解历史文献和资料的能力、历史论证和推理能力等。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对于学生全面理解历史、理解人类文明发展和培养批判性思维具有重要意义。
III. 跨学科教学设计原则与方法1.跨学科教学设计的定义和意义1.跨学科教学的概念:跨学科教学是指将不同学科领域的知识、概念和技能有机整合,以解决复杂问题或实现特定学习目标的教育方法。
它旨在帮助学生跨越学科边界,综合应用多学科知识。
学科核心素养视域下初中历史大单元教学策略研究
学科核心素养视域下初中历史大单元教学策略研究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初中历史教学逐渐注重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培养,使学生在历史知识学习中形成良好的品质、能力,并正确的认识历史事件。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能够体现出学生的情感价值观,有助于丰富学生的历史知识,提升历史思维能力、人文素养,让学生乐观、积极的面对生活。
本文主要历史核心素养下的初中历史大单元教学策略进行阐述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学科核心素养;初中历史;大单元;教学策略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初中历史教学改革日渐推进,核心素养培养成为教育教学工作者关注的重点问题。
当前,大单元教学已经成为核心素养落实的重要教育方式,为使大单元教学的优势作用充分发挥,初中历史教师应对教学理念、方式进行优化,对大单元教学内容丰富,将核心素养与大单元教学密切结合,尊重学生的主体性,顺利构建高效的初中历史课堂,以实现良好的历史教学效果。
一、历史大单元教学概述分析历史大单元教学是一种综合性的教育教学方法,是将历史课程中的概念、事件以及主题等构成完整、统一的整体,让学习者更好地理解把握和接受历史内容的教学方式。
开展历史大单元教学,能够让学生对历史内容深入分析,将个体知识与整体知识相结合,使历史发展过程、知识构成、内在联系等融合到一起[1],让学生全面把握历史发展规律,对历史思想进行掌握,强化历史研究的质量水平。
二、学科核心素养视域下初中历史大单元教学策略1、确定单元目标,合理选择史料史料主要分为口述类、实物类、文献类等。
随着信息技术、历史学的发展,史料也日渐丰富。
从大单元教学史料实证的角度,教师要科学设置单元教学目标,并据此选择合适的史料,为培养学生的史料证实素养打下坚实的基础。
如在学习《古代亚非文明》这一单元内容时,这部分内容相对简单,主要包括古代埃及、古代两河流域、古代印度三个部分,彼此之间虽然联系不大,但是也有一定的共同点,即都是大河文明[2],丰富的水源为农耕文明的产生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核心素养教案初中历史
核心素养教案初中历史
教学目标:
1. 帮助学生掌握历史知识,了解历史事件背后的原因和影响。
2.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让他们能够分析历史事件的多个角度。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促进他们之间的互动和合作。
4. 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让他们能够将历史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教学重点:
1. 掌握关于历史事件的基本知识。
2.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分析能力。
3. 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和互动交流。
4. 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引入历史事件,引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授课:介绍历史事件的基本知识,让学生了解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3.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历史事件对当时社会的影响,并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观点。
4. 展示成果:每个小组派代表展示讨论结果,分享各自的观点和结论,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5. 课堂总结:教师对学生的讨论成果进行总结,强调历史事件对当今社会的启示和影响。
6.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作业,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实际操作,巩固所学内容。
评估方式:
1. 教学过程中观察学生的参与情况,包括是否积极讨论、是否合作愉快等。
2. 作业的完成情况和成绩表现。
3. 学生个人的表现和思考能力。
教学资源:
1. 历史课本和教学资料。
2. 图片、视频等多媒体教学资源。
3. 小组讨论和展示的相关资料。
4. 作业布置和辅导资料。
学科教学与学科核心素养融合计划
流。
问题,找到自己的不 实自身的教学水平
足。
和专业知识。
第三阶段 11 月 在学习的过程中, 逐步完善自己
不断总结,反思自己的 的教学业务水平,
教学,做好记录。 把所学所得运用到
第四阶段
自己的教学活动
中。
12 月 认真撰写所思所
总结培训学习,
得,总结学习心得,把 让自己的教学水平
自己的看法和同事交 更上一个台阶。
活动中。
学科核心 学有所得,思有所悟。认真反思,认真做笔记,积
素养
极和同事交流,积极向专家学者请教。
分析
行动步骤 时间
行动计划说明
预期成果
第一阶段 9 月
了解网络学习内
与同事互பைடு நூலகம்交
容,做好听课笔记,向 流,弥补自己教学
同事交流学习心得。 中的不足。
第二阶段 10 月 认真结合名师讲
充实自己教学
解,对照自己教学中的 环节的有效性,充
学科教学与学科核心素养融合计划
背景分析 只要不断学习,才能不断完善自己,不断提高自己
的教学水平,。在这个看名师讲解,听专家分析的过
程中,审视自己,找到自己的不足。
课程标题
学科教学与学科核心素养融合计划
课程目标 认真听名师讲解课例,听取专家分析教学案例,反
思自己平时教学,把所学所得运用到自己平时的教学
初中历史带核心素养的教案
初中历史带核心素养的教案
教学目标:
1. 了解古希腊的政治制度及其特点;
2. 掌握古希腊的民主制度对现代政治制度的影响;
3.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分析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1. 理解古希腊的民主政治制度;
2. 掌握古希腊政治制度对现代政治的影响;
3.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分析能力。
教学步骤:
一、导入:
通过图片展示古希腊的政治制度,引起学生兴趣,激发学生对古希腊历史的探究欲望。
二、讲授:
1. 讲述古希腊的政治制度及其特点,包括城邦制度、民主政治和裁判法庭等;
2. 分析古希腊的民主政治对现代政治制度的影响,比如美国的总统制度和法国的议会制度等。
三、讨论:
让学生分组进行讨论,探讨古希腊的政治制度对现代政治制度的影响,并提出自己的见解和观点。
四、展示:
邀请学生展示他们的讨论结果,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古希腊政治制度和现代政治的联系和对比。
五、总结:
总结古希腊政治制度的特点及其对现代政治制度的影响,强调批判性思维和分析能力的培养。
六、作业:
布置作业:让学生撰写一篇关于古希腊政治制度与现代政治制度的对比分析文章,并提交下节课讨论。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不仅能够了解古希腊政治制度的基本情况,还可以通过讨论和分析,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分析能力,为他们理解历史、思考现实提供更多的可能性。
学科教学与学科核心素养融合计划
学科教学与学科核心素养融合计划合素质和教学水平。
参加聆听名师公开课和专家讲座,及时更育理念,了解最新的教育教学方法和技巧,为自己的教学掌握更多的工具和技能,提高教学质量。
注重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不仅注重学科专业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还要注重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道德修养,让学生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未来接班人。
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点,不断总结和反思自己的教学经验,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欣赏优秀教师的作品,包括疫情期间的网课,写好读书感想,不断充实自己的知识和素养,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作为一名年轻的教师,我将教育教学实践与素质和理论相结合,并在总结和反思中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我坚持网上研究,虚心向同行请教,从他人之长中汲取营养,不断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能力。
在第二阶段的两个月里,我将积极向同伴研究,多步领会“课改”精神,走进同组教师和优秀教师的课堂,多向大家研究。
我还将积极参加每周的教研,灵活驾驭材,及时处理教学突发事件,并与同组教师交流研究。
在第三阶段的一个月里,我将创学改革。
在教学中,我将认真分析教材,设计每一节课,探究出一种适应新课改要求的课型,并及时对每节课进行反思,形成有自己特色的、学生喜欢的教学风格。
同时,我还将认真分析课堂和班级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并及时进行反思记录,争取一学期下来能有一篇较高质量的反思和教学设计,能胜任信息化教学工作,制作出质量较高的课件、微课等,并多参加科研活动。
在第四阶段的一个月里,我将进一步提高自身的师德水准、专业能力和班级管理能力等方面都得到较大提高,能胜任班主任工作,教育教学上形成自己的风格,具有团结向上的团队意识,为打造美丽中国、美丽校园提高自己的建设能力。
作为一名教师,我将不断研究、不断进步,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成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
如何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101周刊教学创新|教学内容摘 要:随着“核心素养”的提出,使得国家教育教学工作的重心发生了改变,教师应跟随国家教育教学事业的发展和创新,在日常的历史教学中,教师应从知识本位向以培养历史核心素养为中心转变教学方式,循序渐进、潜移默化地去培养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对于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提出了更高要求。
教师要结合初中生个体学习能力差异及个性特点,积极创新教学理念,在课堂中开展多元化教学策略。
以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和课堂参与度,促进学生学习成绩及历史核心素养提升,满足素质教育需求,实现良好历史教学实效。
本文结合历史核心素养概述,具体阐述了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策略探究。
关键词:初中历史;策略探究;核心素养;课堂教学我国是有着几千年悠久灿烂历史的文明古国,所以历史学科不但是学生必修的重要学科之一,更是学生了解国内外历史进程的主要途径。
为了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实现学生核心素养能力的提升。
在以往的初中历史课堂中,大多数教师重视历史知识的传授,忽视历史对学生的教育功能。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初中历史教师要改革创新教学理念,课堂教学中开展多元化教学策略,以提高学生历史学习兴趣和历史核心素养,实现课堂教学实效。
本文将对如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教学策略进行探究,为了推动初中阶段的历史教学效果,让当前的教学不再仅仅对学生传授历史知识,还应培养以学生个人发展和终身学习为主体的核心素养。
一、历史核心素养概述本文的历史核心素养,即是指一个初中生应该具有重要品质,是学生道德品质、知识能力以及历史的情感交融,具融合特性,更是每一个中国公民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
历史核心素养是从唯物史观和时空观念,以及史料,政史,历史理解,历史价值观等方面来展开分析。
教师在历史教学中要以提升学生核心素养作为关键出发点,学生的知识获取作为教学基础,两者相辅相成,逐渐的渗透在每一课节教学活动中。
学生在学习掌握历史知识的同时,还能够提升自身综合素养,满足新时期素质人才需求,实现良好历史教学实效。
初中历史课程学科融合(含示范课课程设计、学科学习情况总结)
初中历史课程学科融合第一篇范文:初中历史课程学科融合在当今的教育环境中,学科融合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教学理念。
历史学科与其他学科的融合,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本文将探讨初中历史课程与其他学科的融合策略,以实现学科间的相互促进和学生的全面发展。
1. 引言历史学科融合是指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将历史学科与其他学科(如语文、地理、政治等)相结合,通过跨学科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综合素质。
学科融合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2. 历史学科与语文学科的融合历史学科与语文学科的融合,主要体现在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描述和分析中,运用文学的语言和表达方式,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历史。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历史文学作品,了解历史背景、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从而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
3. 历史学科与地理学科的融合历史学科与地理学科的融合,主要表现在对历史地理知识的探讨和分析。
地理环境对历史事件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如古代战争、迁徙、经济发展等。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关注历史事件背后的地理因素,从而提高学生的历史地理素养。
4. 历史学科与政治学科的融合历史学科与政治学科的融合,主要体现在对历史政治制度的分析和评价。
政治制度是历史发展的重要方面,了解历史政治制度对于理解历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关注历史政治制度的变化和发展,从而提高学生的历史政治素养。
5. 教学实践案例以中国古代史为例,讲述秦朝的建立和统一六国的过程。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历史文献、地理著作和政治论文,了解秦朝的统一背景、地理环境和政治制度。
同时,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分析秦朝统一六国的政治、经济和军事因素,从而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秦朝的历史地位和意义。
6. 结论初中历史课程学科融合是一种创新的教学理念,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综合素质。
初中历史五育融合教案
初中历史五育融合教案1. 知识与技能:了解五育的概念,掌握五育之间的相互关系,理解五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的作用。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五育融合的背景及其重要性。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树立全面发展观念,提高综合素质。
二、教学重点1. 五育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
2. 五育融合的背景及其重要性。
三、教学难点1. 五育融合的实践方法。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播放歌曲《我的中国心》,引导学生抒发爱国主义情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五育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
3.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五育融合的背景及其重要性,分享学习心得。
4. 课堂讲解讲解五育的概念、相互关系和五育融合的背景及其重要性。
5. 案例分析分析我国历史上五育融合的成功案例,如古代的“六艺”、现代的素质教育等。
6. 实践活动让学生结合自身实际,思考如何将五育融合落实到日常生活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7. 总结拓展总结五育融合的意义,引导学生树立全面发展观念,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五育概念的理解程度。
2. 学生对五育相互关系的掌握情况。
3. 学生对五育融合背景及其重要性的认识。
4. 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实践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5. 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情况。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同时,关注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帮助学生树立全面发展观念,提高综合素质。
核心素养导向下中学历史跨学科融合教学实践分析
核心素养导向下中学历史跨学科融合教学实践分析作者:左远桥来源:《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2024年第11期摘要:核心素养导向下的中学教育要求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等综合实践能力,跨学科融合教学被认为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途径之一。
本文以《第一次世界大战》一课为例,对核心素养导向下中学历史跨学科融合教学实践进行分析。
首先探讨了跨学科融合教学的重要性以及对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促进作用。
进而围绕《第一次世界大战》这一历史事件,探讨如何结合语文、地理、政治等学科教学资源,以培养学生的跨学科思维能力。
关键词:核心素养中学历史跨学科融合教学新课改背景下,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已经成为教育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
历史的五大核心素养内容是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史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
通过核心素养的培养,不仅能够促进学生历史思维意识的形成,还能够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社会责任感。
第一次世界大战作为20世纪最重要的历史事件之一,对世界政治、经济、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中学历史教学中,通过深入研究第一次世界大战,可以使学生了解国际政治、军事、经济等多个领域的综合知识。
然而,由于历史课程本身的特点和学生的认知限制,仅依靠历史学科的教学难以全面开展相关的教学活动。
一、五大核心素养导向下中学历史教育的重要性英国文艺复兴时期著名哲学家培根曾言:“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物理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与修辞使人善辩。
”培根将读史放在首位,可见其对学史的重视。
唐太宗也曾言“以史为鉴,可知兴替”。
在五大核心素养背景下,历史教育显得格外重要,不仅仅是因为历史记载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更重要的是历史这一学科具有极强的包容性与跨学科属性。
历史兼容了社会学与人文学,在历史学习中,学生能够了解不同时期、不同地域、不同国家的风土人情,理解不同地区的文化,理清社会、民族、国家的发展脉络,从而凝练出自身对社会、人文、民族和国家的理解,这对学生民族情怀、国家情怀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初中历史教学跨学科融合(含示范课课程设计、学科学习情况总结)
初中历史教学跨学科融合第一篇范文:初中历史教学跨学科融合在新时代背景下,教育改革不断深入,对初中历史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跨学科融合作为一种创新的教学模式,旨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其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文将从实际教学出发,探讨初中历史教学跨学科融合的策略与实践。
跨学科融合的理论基础跨学科融合是指将不同学科的知识、方法、观念进行整合,形成一个新的知识体系,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初中历史教学跨学科融合,就是要将历史学科与其他学科如语文、数学、地理等进行有机结合,培养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
1.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要明确跨学科融合的教学目标,确保学生在学习历史知识的同时,能够掌握其他学科的相关知识。
例如,在教授《抗日战争》一课时,可以将数学中的数据处理、地理中的战争地理等知识融入教学,使学生在了解历史事件的同时,提高其综合素质。
2.设计多样的教学活动为实现跨学科融合,教师可以设计多种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开展历史故事演讲、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让学生在活动中运用所学的历史知识分析问题,提高其解决问题的能力。
3.创设情境,强化实践历史教学跨学科融合需要紧密结合实际,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知识。
例如,在教授《古代农业经济》一课时,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农业基地,了解古代农业生产的实际情况,将历史知识与现实生活相结合。
4.优化评价机制跨学科融合教学需要建立多元化、全面的评价机制,既要关注学生的历史知识掌握程度,也要关注其在跨学科方面的表现。
教师可以通过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实践活动参与度等多方面进行综合评价。
实践案例以人教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改革开放》一课为例,进行跨学科融合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改革开放的历史背景、过程和意义,培养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
2.教学活动:(1)播放改革开放时期的历史纪录片,让学生感受时代氛围。
(2)分组讨论:让学生结合地理、政治等学科知识,分析改革开放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的努力,因为这将是一
个长期的过程。
第四阶段 2020 要改变评价体系。 让学生成为课
.12
传统的评价体系中,以 堂主人,凸显学生
……
学生成绩为重。时至今 主体地位。 日,几乎每个人都认 为,我们的评价体系要 改,要注重学生的全面 发展,要对学生进行多 元化评价。因此,我们 如果可以实现评价体 系的变革,使之适应当 今学生评价的需要,我 们才能真正培养“人”。
2020
使用合适合理的教
引导学生自主
.9
学方法。要实现目标, 探究,让学生在自
方法的选择很重要。我 主探究中提升核心
们可以通过创设情景, 素养。
让学生去体味历史,升
华情感。我们可以通过
分组讨论,培养学生团
结协作的能力。而这些
方法的使用过程中,学
生可以更
第三阶段 2020 要让学生情感体
加深入了解核
行动步骤 时间
行动计划说明
预期成果
第一阶段 2020 我们要明确教学目 寻找学生最近
.8
标。教学目标是一节课 发展区,选取适合
的统领和灵魂,因此, 学生的教学方式提
我们每一节课需要确 升学生的核心素
立一个明确的、可行 养。
的、符合实际的教学目
标,将核心素养作为目
标,渗透到教学过程
中,让学生去了解。
第二阶段
初中历史学科教学与学科核心素养融合计划
姓名
任教学科
初中历史学校Fra bibliotek教龄背景分析 新的课程改革,提出了历史学科的五大核心素养:
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材料、家国情
怀。这是每一位历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
达到的教学目标.初中历史教学中需要将核心素养渗
透到课堂教学中。
课程标题 初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渗透课堂
.10—— 验。我们教学的对象, 心素养,并在实践
11
是具有鲜活情感的人, 过程中落实核心素
这就需要我们有情感 养
的教学,而不是毫无生
机、古板的教学。我们
要培养的是有血有肉
有感情的人,不是应试
机器。培养学生情感过
程中,最有效的方法是
情感体验。要让学生在
学习过程中,“情动—
体验—理解—内化”。
着需要教师付出大量
课程目标 初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包括唯物史观、时空观念、
史料实证、历史材料、家国情怀等,这是每一位历史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达到的教学目标。
学科核心 从历史学科的角度而言,这五个核心素养符合历史
素养
学科的本质和历史教育的本质要求的历史。简单而言,
分析 是时空与空间的结合。中学生学习历史,首先明确基
本史实,在了解史实的基础上,才能达到发现、理解、
分析、解决问题。
对于历史问题,由于每个人的角度不同,所处时
代不同,又会产生不同的看法。由于人的主观看法有
正确与错误之分,这便要求我们用科学的历史观作为
指导,利用已知的史料对历史进行客观、准确的解释。
作为人文学科,应对学生进行人文素养的培养。
我们的传统文化是重视“家”、“国”,我们的古代 社会是家国一体的社会,今天我们要培养的人,一定 是需要有家国情怀的人,要让学生能通过学习历史, 去感悟历史,爱家爱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