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政策常识基本知识点
民族政策常识知识整理
第一课:民族平等政策1、什么是民族平等?我国的民族平等有那些特征?答:民族平等是指各民族不论人口多少,经济社会发展程度高低,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异同,都一律平等,具有同等的地位,在国家社会生活的一切方面,依法享有相同的权利,履行相同的义务,反对一切形式的民族压迫和民族剥削。
特征:我国的民族平等具有权利的广泛性、权利的真实性、权利的彻底性、权利的完整性、权利的一致性等特征。
2、党和国家的民族平等政策主要包括哪些内容?答:党和国家的民族平等政策包括一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民族不论大小,一律平等(2)各民族在一切权利上的完全平等(3)帮助一切民族实现民族平等权利,对弱小民族的平等权利给予更多的保护(4)各民族履行相应的义务。
3、为什么说民族平等是我国建立和谐社会,促进各民族繁荣发展的重要前提?答:因为我国正在进行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不论是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保证人民安居乐业,还是早日实现成为世界强国的发展目标都需要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需要全体国民的和谐相处。
这种和谐实际上又是整个中华民族的和谐,当然离不开各个民族的平等、团结、互助与和谐。
第二课:民族团结政策1、党和国家民族团结政策的内容包括哪些?答:民族团结作为我国民族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一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反对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2)维护、促进各民族之间和民族内部的团结(3)各族人民齐心协力,共同促进祖国的发展繁荣(4)反对民族分裂,维护祖国统一2、为什么说“祖国统一、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之福;祖国分裂、民族离乱,是各族人民之祸”?答:民族团结对多民族国家来说至关重要,它关乎国家的统一和各民族的发展。
在我们这样的多民族国家,如果没有各民族的团结与合作,不仅不可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就是国家的统一甚至生存也难以保证。
各民族的团结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的前提条件,也是各民族共同发展的基础。
3、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必由之路是什么?答:各民族的团结合作,不仅推动了本民族的发展,而且促进了整个中华民族的发展,是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必由之路。
民族政策法规知识
民族政策法规知识
民族政策法规是指国家为维护和保障各民族平等权益而制定的具有法律效力的政策和法规。
以下是一些相关的常见民族政策法规知识: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对于保障各民族的平等权益具有重要意义。
宪法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
2. 民族区域自治法:该法规定了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明确规定了自治地方的自治权力和自治机关的组成、职权等。
该法保障各民族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自治权益。
3. 民族团结进步法:该法旨在维护各民族的团结进步,促进民族关系和谐稳定。
该法规定了民族团结的基本原则、民族团结的责任机关和职责等内容。
4. 民族地区人民代表大会组织法:该法规定了民族地区人民代表大会组织的原则和制度,保障各民族参与地方政权的平等权益。
5. 民族语言文字工作条例:该法规定了民族语言文字工作的基本原则和制度,保障各民族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权益。
6. 《关于加强人口统计工作,保证人民民族权益正当计算的决定》:该决定明确了人口统计工作中保护各民族权益的具体要求,确保民族人口数量的真实性和准
确性。
7. 民族宗教工作条例:该法规定了民族宗教工作的基本原则,保障各民族宗教事务的自主权和宗教信仰自由。
以上是关于民族政策法规的一些常见知识,但真实情况可能更加复杂和详细。
具体的法规内容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进一步研究和学习。
中考《民族政策常识》主要内容
中考《民族政策常识》主要内容(注:每课的课题共同构成我国民族政策的主要内容)第一课:民族平等政策1、各民族都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具有同等的地位2、民族平等是解决民族问题、处理好民族关系的一个总原则3、什么叫民族平等民族平等是指各民族不论人口多少,经济社会发展程度高低,风谷习惯和宗教信仰异同,都一律平等,具有同等地位,在国家社会生活的一切方面,依法享有相同的权利,履行相同的义务,反对一切形式的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
4、党和国家的民族平等政策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民族不分大小,一律平等(2)各民族在一切权利上的完全平等(3)帮助一切民族实现民族平等权利,对弱小民族的平等权利给予更多保护(4)各民族履行相应的义务5、我国民族平等的特征我国的民族平等具有权利的广泛性、权利的真实性、权利的彻底性、权利的完整性、权利义务的一致性等特征。
6、民族平等是我国建立和谐社会、促进各民族繁荣发展的重要前提(因为,我国正在进行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不论是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保证人民安居乐业,还是早日实现成为世界强国的发展目标,都需要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需要全体国民的和谐相处。
这种和谐实际上又是整个中华民族的和谐,当然离不开各个民族的平等、团结、互助与和谐。
)民族平等政策的地位:它是中国民族政策的基石,是我国建立和谐社会、促进各民族繁荣发展的重要保证。
7、民族平等是和谐民族关系的前提8、全国人大代表中,每个少数民族都有代表,人口较少的少数民族也至少有1名代表,这说明“各民族一律平等”9、国家强调发达地区应当继续做好对少数民族地区的对口支援(如对汶川、舟曲的对口支援)体现了党和国家的民族平等政策的哪个方面? (第三个方面:帮助一切民族实现民族平等权利,对弱小民族的平等权利给予更多保护)10、保障各民族风俗习惯的权利,也是保护少数民族的平等权利。
11、民族平等政策的核心内容:民族不分大小,一律平等;各民族履行相应的义务。
民族政策常识
民族政策常识》基础知识(2014年版)第一课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1、我国的民族概况:我国共有56个民族,中华民族是中国各民族的总称。
汉族占全国总人口的91%以上,其他55个民族的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8%以上。
汉族以外的民族相对汉族人口较少,习惯上被称为“少数民族”。
2、我国各民族人口的分布特点: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
3、少数民族地区的一般特点:地域广大,人口较少;大都位于祖国的边疆,物产资源丰富,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4、为什么说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是各民族共同缔造的?(1)祖国的统一大业是各民族人民共同完成的。
(2)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各民族人民共同创立的。
(3)祖国的辽阔疆域是各族人民共同开拓的。
(4)祖国的多种经济是各族人民共同开发的。
(5)祖国的灿烂文化是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
第二课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我国新型的民族关系:平等、团结、互助、和谐。
我国民族工作的根本目的和长期任务:实现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
我国民族政策的总原则:要不断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民族平等民族平等的地位:是我国民族政策的基石。
民族平等的含义:一是各民族不论人口多少,历史长短,居住地域大小,经济发展程度如何,语言文字、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是否相同,政治地位一律平等;二是各民族不仅在政治、法律上平等,而且在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等所有领域平等;三是各民族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享有相同的权利,承担相同的义务。
民族平等原则的基本出发点:是反对民族压迫、反对民族歧视。
民族平等的核心:是同等的地位和权利。
国家如何保障民族平等的?国家通过宪法和法律形式进一步确认了民族平等的原则。
少数民族人民以平等地位和汉族人民一起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这是我国少数民族享有平等权利的主要标志。
党和国家在确定历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委员的名额时,对少数民族作了适当照顾。
[实用参考]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基本知识
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基本知识(一)党的民族政策:1、坚持民族平等,维护民族团结,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2、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3、大力培养和选拔少数民族干部。
4、积极帮助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经济。
5、发展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文化教育和科学技术,促进各民族的全面进步。
6、尊重和发展少数民族语言文字。
7、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
8、高举爱国主义旗帜,维护祖国统一和社会稳定。
1、处理中国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各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
民族平等,核心是政治平等。
民族团结,核心是思想团结。
各民族共同繁荣,核心是经济繁荣。
2、民族区域自治的制度的核心、优越性:(1)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概念(重点)是指在统一的祖国大家庭内,在国家统一领导下,按照宪法规定,以少数民族聚居区为基础,建立相应的自治地方,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民族区域自治的民族实现当家作主,管理本民族内部地方性事务。
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组成部分。
(2)民族区域自治的主要内容共七大内容:地位;自治机关;自治权;一律平等;语言文字自由;管理财政、经济;组织公安部队。
(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重点)有利于祖国的独立和统一;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的平等权利和当家作主、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的权利;促进少数民族的进步和发展,有利于各民族的团结、共同繁荣和发展;有利于现代化建设和国家的发展。
3、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是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
(二)党和国家的宗教政策1、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尊重和保护宗教信仰自由,是中国政府对待宗教问题的一项长期的基本政策。
宗教信仰自由作为公民的一项权利,得到了宪法和法律的保障。
1949年9月29日全国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的《共同纲领》第五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有宗教信仰的自由权。
1954年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宗教信仰的自由”。
民族政策常识知识总结 (自动保存的)
民族政策常识知识点总结1、中华各民族共同开拓祖国疆域,共同维护祖国统一,共同发展经济文化,共同创造了中华文明。
2、我国民族分布特点:以汉族为主体的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交错杂居。
3、各民族杰出人物:成吉思汗—蒙古族,统一蒙古各部落,建立蒙古政权,被称为“一代天骄”;郑和——明代著名回族航海家;马本斋——回族,组织回民支队抗击日本侵略者;关向应——满族,无产阶级革命家,1946年病逝。
4、多种多样的语言文字:5、辉煌灿烂的文学艺术诗歌:藏族史诗《格萨尔》;蒙古族叙事长诗《嘎达梅林》;彝族长诗《阿诗玛》。
民族歌曲:蒙古族《吉祥三宝》;维吾尔族:《阿拉木罕》;傣族:《月光下的凤尾竹》;土家族:《龙船调》;彝族:《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
民族舞蹈:维吾尔族:“十二木卡姆”是维吾尔族民间音乐和舞蹈完美结合的艺术瑰宝;朝鲜族:《长鼓舞》;蒙古族:《筷子舞》;藏族:《弦子舞》汉族傣族哈尼族朝鲜族6、绚丽多姿的民族风情(1)少数民族服饰:蒙古族维吾尔族藏族苗族壮族壮族朝鲜族蒙古族:皮毛袍服;维吾尔族:妇女喜欢穿色彩鲜艳的连衣裙,外套对襟背心;藏族的最基本特点是:肥腰、长袖、大襟、长裙、长靴、编发、金银珠玉饰品;壮族男装多为破胸对襟的唐装,上衣短领对襟,缝一排(六至八对)布结纽扣,扎头巾。
壮族妇女服饰是一身蓝黑,裤脚稍宽,头上包着彩色印花或提花毛巾,腰间系着精致的围裙。
朝鲜族:男装:衣短,裤长肥大,加穿坎肩,也有外着道袍或朝鲜长袍者;朝鲜族女装短衣长裙。
短衣有长长的白布带在右肩下方打蝴蝶结。
2)各民族饮食特点:蒙古族和藏族:以吃肉喝奶为主,他们一般吃手扒肉、烤肉、食用奶酪、奶皮,喝奶茶。
藏族爱吃青稞面、酥油和茶拌合的糌粑,喜欢喝酥油茶。
维吾尔族和回族:以米、面为主食。
回族爱吃油炸馓子、油香等。
回族、维吾尔族不食用猪肉,不食用自死的畜禽。
不食用动物血液。
傣族爱吃竹筒饭。
(3)各民族的住房:蒙古、藏、哈萨克等民族住蒙古包、帐篷和毡房;西北地区从事农业的汉族、维吾尔族、回族住土木结构的平顶房;南方的苗、侗、土家、瑶等族住吊脚楼;傣族住竹楼。
民族区域政策相关例题和知识点总结
民族区域政策相关例题和知识点总结一、民族区域政策的知识点(一)民族区域自治的定义民族区域自治是指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
(二)民族区域自治的原则1、民族平等原则:各民族不论人口多少、经济社会发展程度高低、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异同,都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具有同等的地位。
2、民族团结原则:各民族在社会生活和交往中平等相待、友好相处、互相尊重、互相帮助。
3、各民族共同繁荣原则:在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前提下,实现各民族共同发展、共同富裕、共同繁荣。
(三)民族区域自治的特点1、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的自治,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2、民族区域自治是民族因素与区域因素的结合,既要保障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的权利,又要考虑民族聚居地区的实际情况。
3、民族区域自治是政治因素与经济因素的结合,通过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促进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
(四)民族区域自治的自治机关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是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
(五)民族区域自治的自治权1、立法自治权: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有权依照当地民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特点,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2、变通执行权:上级国家机关的决议、决定、命令和指标,如果不适合民族自治地方实际情况,自治机关可以报经上级国家机关批准,变通执行或者停止执行。
3、经济自治权:民族自治地方在国家计划的指导下,自主地安排和管理地方性的经济建设事业;自主地管理本地方的财政。
4、文化管理自治权:民族自治地方自主地管理本地方的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体育事业,保护和整理民族的文化遗产,发展和繁荣民族文化。
(六)民族区域自治的意义1、保障少数民族的合法权益,促进民族平等。
2、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3、促进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
4、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维护国家的统一和安全。
民族政策常识.
4
(二)民族团结政策
1、民族团结的含义。(能力自测P108) 答:民族团结是指…… 2、社会主义社会各民族间的团结,是以中国共产党 的领导为核心,以社会主义制度和祖国统一为基础。 3、民族团结包括不同民族之间的团结,也包含民族 内部的团结。其实质是各民族中的无产阶级和劳动 人民的团结。(能力自测P108) 4、党和国家的民族团结政策的内容(含义)。 (能 力自测P108-109) 答: (1)(2)(3)(4)
民族政策常识
1
目录
民族平等政策 民族团结政策 民族区域自治政策
2
㈠民族平等政策
1、马克思主义民族平等观的含义。(能力自 测P107) 答: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是指…… 2、民族平等是无产阶级革命政党解决民族问 题、处理好民族关系的一个总原则。 3、民族平等的含义。(能力自测P107) 答:民族平等是指…… 4、民族平等政策包括的内容。(能力自测 P107-108) 答: (1)(2)(3)(4)
16
7、民族平等的意义。(为什么)(重要性) 答:①民族平等是无产阶级革命政党解决民族问题、处理 好民族关系的一个总原则。 ②民族平等是我国建立和谐社会、促进各民族繁荣发展的 重要保证。 ③构建和谐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一个重要目标。 在我国这样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内民族 关系的状态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方面,而民族平等又是 和谐民族关系的前提。因为,我国正在进行的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建设,不论是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保证人民安居 乐业,还是早日实现成为世界强国的发展目标,都需要整 个社会的和谐发展,需要全体人民的和谐相处。这种和谐 实际上又是整个中华民族的和谐,当然离不开各个民族的 平等、团结、互助与和谐。
中考民族政策常识考点概述
【1】民族平等政策民族平等含义:各民族不论人口多少,经济寉发展程度高低,风谷习惯和宗教信仰异同,都一律平等,具有同等地位,在国家社会生活的一切方面,依法享有相同的权利,履行相同的义务,反对一切形式的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
各民族在充分行使平等权利的同时,也要承担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义务。
民族平等是我国建立和谐社会、促进各民族繁荣发展的重要前提,是和谐民族关系的前提。
✓我国的民族平等有哪些特征?答:我国的民族平等具有权利的广泛性、权利的真实性、权利的彻底性、权利的完整性、权利义务的一致性等特征。
✓党和国家的民族平等政策主要包括哪些内容?答:(1)各民族不分大小,一律平等。
(2)各民族在一切权利上的完全平等的。
(3)帮助一切民族实现民族平等权利,对弱小民族的平等权利给予更多的保护。
(4)各民族都履行相同的义务。
✓为什么说民族平等是我国建立和谐社会、促进各民族繁荣发展的重要前提?答:构建和谐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一个重要目标。
在我们这样一个统一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内民族关系的状态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方面,而民族平等又是和谐民族关系的前提。
因为,我国正在进行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不论是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保证人民安居乐业,哈市早日实现成为世界强国的发展目标,都需要全体国民的和谐相处。
这种和谐实际上是整个中华民族的和谐,当然离不开各个民族的平等、团结、互助与和谐。
【2】民族团结政策民族团结含义:各民族在社会生活和交往中,相互尊重、平等互助,友好合作、和睦相处。
它在当合国家民族政策体系中占有重要位置,是处理我国民族关系的另一个总原则。
民族团结原则:要求各族人民热爱祖国,维护统一,反对一切破坏团结、分裂祖国的活动。
我们必须巩固和发展我国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主关系。
✓党和国家的民族团结政策的具体内容包括哪些?答:(1)反对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2)维护促进各民族之间和民族内部的团结;(3)各民族齐心协力,共同促进祖国的发展繁荣;(4)反对民族分裂,维护祖国统一。
民族政策常识知识点
《民族政策常识》知识点第一课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1、我们的祖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共有56个民民族。
中华民族是中国各民族的总称。
2、我国各民族分布的特点是什么:大杂居、小聚居、相互交错居住。
少数民族人口虽少,但分布很广。
3、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一般特点是什么:地域广大,人口较少;大都位于祖国边疆,物产资源丰富,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4、民族的语言文字:在55个少数民族中,回族、满族同汉族使用同一的汉语,有53个民族使用本民族的语言。
有文字的民族21个,共使用27种文字。
民族之间互通语言的情况十分普遍。
5、公元前221年,中国建立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
6、中国历史上虽然出现过短暂的割据局面和局部分裂,但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
第二课坚持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1、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民族间是不平等的,社会经济文化发展也是不平衡的。
2、社会主义的新型民族关系是什么: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开辟了中国各民族平等、团结、互助的新时代。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统一的民族大家庭内,各民族在一切权利完全平等的基础上,自愿地联合和团结起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3、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和根本政策是什么: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是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和根本政策。
4、民族平等与民族团结的关系:民族平等是民族团结的前提和基础,没有民族平等,就不会实现民族团结;民族团结是民族平等的必然结果,是促进各民族真正平等的保障。
5、我国的民族政策有什么好处:有利于实现各民族团结和民族平等,促进各民族共同发展繁荣。
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统一。
6、怎样实现民族平等:为了使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民族一律平等的权利不仅在政治上得到保障,而且在经济和社会生活的一切方面都得到落实,党和国家采取了许多特殊的政策和措施。
少数民族参与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利受到特殊保障,适当照顾少数民族人民代表在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中代表的比率。
民族知识政策问答
民族知识政策问答
1. 什么是民族知识政策?
民族知识政策是指国家或政府针对民族群体的文化传承、语言发展、历史研究等方面制定的相关政策和措施。
2. 为什么需要民族知识政策?
民族知识政策的目的是保护和促进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维护多样性和民族平等,加强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稳定。
3. 民族知识政策的内容有哪些?
民族知识政策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促进民族语言的保护和发展,鼓励民族历史研究和文化传承,推动文化交流与融合,提供教育资源和机会以促进民族群体的发展等。
4. 民族知识政策如何实施?
民族知识政策的实施需要相关机构和部门的支持和协调。
政府会制定具体的法律法规,推动相关项目和计划的实施,提供资金支持和政策引导,同时鼓励社会组织和个人积极参与。
5. 民族知识政策对于民族群体的意义是什么?
民族知识政策对民族群体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它可以保护和传承自己的文化,维护自身的权益,促进自身的发展与繁荣,
同时也可以增进不同民族之间的理解与交流,促进社会和谐和国家的统一。
民族区域政策相关例题和知识点总结
民族区域政策相关例题和知识点总结一、民族区域政策的知识点1、民族区域自治的含义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的制度。
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地位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3、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必然性(1)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长期存在和发展,是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历史依据。
(2)近代以来在反抗外来侵略斗争中形成的爱国主义精神,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政治基础。
(3)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人口分布格局,各地区资源条件和发展的差异,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现实条件。
4、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1)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安全。
(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得以实现。
(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利于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4)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蓬勃发展。
5、自治机关(1)自治机关是指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
(2)自治机关在行使一般地方国家机关职权的同时,依法行使自治权。
6、自治权(1)自治权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内容。
(2)自治权包括立法自治权、变通执行权、经济自治权、文化管理自治权、其他自治权等。
二、相关例题例题 1: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前提和基础是()A 让少数民族人民行使自治权B 领土完整、国家统一C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D 建立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答案:B解析: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前提和基础是领土完整、国家统一。
只有在国家统一领导下,才能保障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正确实施和少数民族的合法权益。
例题 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下列对民族区域自治理解正确的是()①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正确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②民族区域自治的地方有权自主制定自治条例,但不得与宪法相抵触③民族区域自治地方是中央政府统一领导下的地方行政区域④民族区域自治地方有经济、文化、司法等方面的自治权A ①②B ②③C ②④D ③④答案:B解析: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是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①错误;民族区域自治地方有经济、文化等方面的自治权,但没有司法自治权,④错误;民族区域自治的地方有权自主制定自治条例,但不得与宪法相抵触,民族区域自治地方是中央政府统一领导下的地方行政区域,②③正确。
民族政策常识知识
民族政策常识知识点一、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1.我们的祖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共有56个民族。
中华民族是中国各民族的总称。
2.我国各民族分布的特点:大杂居、小聚居、相互交错居住;少数民族入口虽少,但分布很广泛。
3.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主要特点是:(1)地域广大,(2)人口较少,(3)大都位于祖国的边疆,(4)物产资源丰富,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4.我国自古以来就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1)祖国的统一大业是各民族人民共同完成的(2)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各族人民共同创立的(3)祖国辽阔的疆域是各族人民共同开拓的(4)祖国的多种经济是各族人民共同开发的(5)祖国的灿烂文化是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二、民族平等1.我国目前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
2.实现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是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也是我国民族工作的根本目标和长期任务。
3.要不断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促进各民族花丛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这是我国民族政策的总原则。
4.民族平等民族平等是我国民族政策的基石,是构建和谐社会、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重要保证。
(1)含义:一是各民族不论人口多少,历史长短,居住地域大小,经济发展程度如何,语言文字、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是否相同,政治地位一律平等;二是各民族不仅在政治、法律上平等,而且在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等所有领域平等;三是各民族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享有相同的权利,承担相同的义务。
(2)民族平等原则的基本出发点是反对民族压迫、反对民族歧视。
民族平等的核心是同等的地位和权利。
(3)怎样实现民族平等:国家通过宪法和法律形式进一步确认了民族平等的原则;少数民族人民以平等地位和汉族人民一起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这是我国少数民族享有平等权利的主要标志;党和国家积极帮助有聚居区的少数民族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建立民族自治地方,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还注意从经济、教育发展和社会生活的一切方面落实民族平等原则,采取了许多特殊的政策和措施(《民》P33)。
考研知识点归纳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民族政策
考研知识点归纳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民族政策中华人民共和国(简称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拥有56个民族。
为了保护各个民族的合法权益,中国制定了一系列民族政策。
本文将对中国的民族政策进行归纳总结。
一、平等和团结原则中国民族政策的核心原则是平等和团结。
中国政府一贯坚持平等对待各个民族,保护各个民族的民族语言、文字、传统文化等,同时强调民族融合和团结。
二、自治制度中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根据宪法和相关法律,中国的少数民族地区设立了自治机关,如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等。
这些自治机关享有一定的自治权力,管理本民族地区的经济、教育、文化等事务。
三、民族语言文字保护为了保护各个民族的语言文字,中国政府采取了多项措施。
除了普及国家通用语言外,中国政府还大力发展和保护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字。
在各个民族地区,政府支持开设少数民族语言学校,提供相应的教育资源。
同时,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在政府机关、学校、媒体等方面也得到广泛使用。
四、少数民族地区发展支持为了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扶持政策。
在少数民族地区,政府加大投资力度,推动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教育医疗等领域的发展。
同时,政府还鼓励少数民族地区与内地地区开展经济合作,促进互利共赢。
五、保护传统文化中国各个民族拥有丰富的传统文化,中国政府高度重视保护和传承各个民族的传统文化。
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鼓励开展传统文化的研究、保护和传承。
同时,在教育系统中加强对各个民族传统文化的教育,提高民众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六、民族平等与法律保障中国宪法明确规定了保护各个民族平等权益的原则,并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来确保这一原则的实施。
中国政府严禁任何形式的民族歧视和偏见,依法打击破坏民族团结的行为。
同时,中国政府鼓励各个民族积极参与国家事务,共同建设美好的中国。
总结:中国的民族政策基于平等和团结的原则,通过自治制度、语言文字保护、少数民族地区发展支持、保护传统文化等多种方式,保障各个民族的权益和尊严。
民族政策知识应知应会
民族政策知识应知应会民族政策是指为促进各民族间平等、团结、互助、和谐,保障各民族合法权益,实现共同发展而采取的国家政策和管理制度。
在我国,民族政策涵盖了多个方面,以下简要介绍几点:一、坚持民族平等原则。
我国民族平等是宪法所规定的基本原则之一,各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应该享有平等的权利和机会。
同时,要保证各个民族的代表参与国家政治决策,发挥自己的积极作用。
二、保障民族团结。
民族团结是国家安定和民族发展的基础,政府不仅要积极加强各民族之间的相互了解和交流,也要扶持民间团体和组织,促进各民族之间的交错融合,共同建设和谐社会。
三、加强各民族文化保护和发展。
文化是民族发展的灵魂。
政府要通过有针对性的文化政策和措施,保护各个民族的文化资源,促进多元文化的融合和交流。
同时,应该鼓励各民族共同开展文化交流活动,促进文化交流与民族交流互动。
四、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发展。
民族地区经济落后是民族问题的根源之一。
政府要制定有针对性的扶贫政策,加大对各民族地区的投入和扶持力度,创造更好的经济发展环境。
五、保护民族传统生态文化。
各民族传统生态文化是珍贵的文化遗产,政府要采取措施保护和传承这些文化,加强环保方面的管理和指导,推进可持续发展。
同时,要采取措施加强民族固有生态环境的保护与修复,达到环境与发展的协调。
综上所述,我国民族政策正越来越体现出以人为本、保护和发展各民族共同利益的发展态势。
政府要加强政策宣传和理念传播,以促进各民族之间相互理解和促进和谐共处。
《民族政策常识》课件
国家保护和发展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支持少数民族文化事业的 发展。
加强少数民族干部培养
国家重视培养和任用少数民族干部,加强少数民族干部队伍的建设 。
03
民族政策的发展历程
新中国成立前的民族政策
民族识别
识别不同民族,确定其族称,为 民族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提供基础 。
民族平等观念
民族政策的制定需要充分考虑各民族的实际情况和历史背景,实施过程中需要注重公平 公正,加强监督和评估。
详细描述
在制定民族政策时,需要深入了解各民族的实际情况和历史背景,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和 建议,确保政策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在实施民族政策时,需要注重公平公正,避免歧视 和偏见,同时加强监督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此外,还需要不断总结经验教训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促进民族团结
加强民族团结教育,促进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与融合。
04
民族政策的实践与成效
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
1 2 3
民族地区基础设施建设
国家加大对民族地区的交通、通讯、能源等基础 设施建设,提高民族地区的基础设施水平,促进 地区经济发展。
民族地区产业扶持
国家制定了一系列产业扶持政策,鼓励民族地区 发展特色优势产业,提高民族地区的经济竞争力 。
要点二
详细描述
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案例展示了民族地区在经济发展和 社会建设方面的成果和经验,强调了民族地区发展的重要 性。
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案例包括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 建设的背景、目的、实施过程和效果。这些案例展示了民 族地区在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方面的成果和经验,强调了 民族地区发展的重要性。通过这些案例,可以深入了解民 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挑战和机遇,为进一步推动民 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借鉴。
民族政策法规知识宣传
民族政策法规知识宣传非常重要,因为它有助于促进民族团结和共同繁荣。
以下是一些关于民族政策法规的知识:
1. 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中国宪法规定,各民族一律平等,国家保障各少数民族的合法权利和利益,维护和发展各民族的平等、团结、互助关系。
任何民族都不能享有特权,任何民族都不得强制其他民族接受自己的风俗习惯。
2.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中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即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
3. 培养和使用少数民族干部:国家重视培养和使用少数民族干部,采取措施加强少数民族干部队伍的建设。
4. 促进各民族共同发展:国家制定优惠政策,引导和促进各民族共同发展。
政府对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给予特殊扶持,以加快其发展进程。
5. 保护和发展少数民族文化:国家尊重和保护少数民族文化,支持少数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承、发展、创新和交流。
6. 宗教信仰自由:国家尊重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
任何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不得强制公民信仰宗教或者不信仰宗教。
7. 反对民族分裂主义:国家反对一切形式的民族分裂主义,依法惩处分裂国家的犯罪行为。
以上是关于民族政策法规的一些基本知识,希望可以帮助您更好地了
解我国的民族政策和法规。
民族政策常识
P31
五、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政策
1、我国现阶段民族工作的主要任务(现阶段解 决民族问题的主要方面质和 精神生活 2、发展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的方针政策
P39
3、发展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的重要意义 (为什么“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发展 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还是一个政治问题?) P40 4、党和国家发展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社会事业 的政策和措施 P40-42
六、民族语言文字等政策 1、我国55个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 2、我国55个少数民族中,22个少数民族有正式使用的本民 族文字 3、语言文字政策(详细内容见常识课本54页) 党和国家一贯坚持尊重各民族的语言文字,坚持实行个民 族都有使用和发展本民族语言文字的自由的政策。 4、保障少数民族使用和发展本民族语言文字的自由的措施 制定一系列法律法规 建立专门的机构 为少数民族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创造条件 5、国家在少数民族中推广普通话的原因 ①普通话是现代汉语的标准语言 ②普通话既是汉民族的共同语,也是我国各民族之间相互 交流的通用语 ③普通话是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中国话” ④普通话是联合国规定的工作语言之一
八、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1、宗教具有长期性、群众性、民族性、复杂性、国际性(宗教是信仰问题和 思想问题它同政治、经济、社会、历史、民族都有密切联系) 2、我国宗教的基本情况:我国是一个有多种宗教的国家,现在主要有佛教、 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和基督教(新教)以及一些民间信仰。 3、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内容 ①我国宪法规定:公民有宗教信仰的自由 ②国家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国家依法对宗教的事务进行管理是依法治国的必 然要求。) ③坚持独立自主、自办教会的原则(我国宪法规定:宗教团体和宗教事务不 受外国势力支配) ④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广大宗教信徒拥护党的领导,坚持 走社会主义道路,他们同全国人民在根本利益上是一致的,这是引导宗教与 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政治基础) ⑤实行政教分离的原则 4、青少年在理解宗教信仰的同时应该怎么做? ①要树立正确的宗教观
民族政策常识基础点
民族政策常识基础点民族政策常识第一课、民族平等政策1.我国是一个由56个民族组成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不论人口多少,经济社会发展程度高低,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异同,都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平等一员,具有同等的地位。
在国家社会生活的一切方面,各民族依法享有相同的权利,履行相同的义务。
2.马克思主义的民族平等观(1)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是指马克思主义对民族和民族问题的总体看法和基本观点,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制定民族纲领和民族政策的指导思想。
马克思主义认为,民族不论大小,发展程度高低,一律平等。
(2)民族平等是无产阶级革命政党解决民族问题、处理好民族关系的一个总原则。
3.党和国家的民族平等政策(1)民族平等是指各民族不论人口多少,经济社会发展程度高低,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异同,都一律平等,具有同等地位,在国家社会生活的一切方面,依法享有相同的权利,履行相同的义务,反对一切形式的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
(2)党和国家的民族平等政策包括如下几个方面的内容:①民族不分大小,一律平等;②各民族在一切权利上的完全平等;③帮助一切民族实现民族平等权利,对弱小民族的平等权利给予更多保护;④各民族履行相应的义务4.我国民族平等的特征我国的民族平等具有权利的广泛性、权利的真实性、权利的彻底性、权利的完整性、权利与义务的一致性等特征。
5.民族平等是我国建立和谐社会、促进各民族繁荣发展的重要前提。
第二课民族团结政策1.民族团结是指各民族在社会生活和交往中,相互尊重、平等互助、友好合作、和谐相处。
它是处理我国民族关系的另一个总原则。
2.党和国家的民族团结政策民族团结作为我国民族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1)反对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2)维护、促进各民族之间和民族内部的团结;(3)各族人民齐心协力,共同促进祖国的发展繁荣;(4)反对民族分裂,维护祖国统一3.各民族要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各民族团结的意义?)(1)各民族的团结是我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前提条件,也是各民族共同发展的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民族政策常识基本知识点一、民族概况1、我国共有56个民族,是一个多民族国家。
2、中华民族是中国各民族的总称。
3、由于汉族以外的55个民族相对汉族人口较少,习惯上称为“少数民族”。
4、我国各民族人口的发布特点: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
汉族地区有少数民族聚居,少数民族地区有汉族居住。
少数民族人口虽少,但发布很广。
5、少数民族地区的一般特点:地域广大,人口较少;大都位于祖国边疆,物产资源丰富。
6、中国55个少数民族中,除回族和满族通用汉语文外,其他53个民族都有本民族语言。
7、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中国各民族共同创造了中国灿烂的文化、共同创造了中国的历史、共同开拓了中国的疆土、共同创造了新中国。
少数民族地区的特色经济与中原汉族地区的经济相互补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推动了祖国经济的发展。
二、民族平等政策1、实现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是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也是我国民族工作的根本目标和长期任务。
2、民族平等的含义:一是各民族不论人口多少历史长短,居住区域大小,经济社会发展程度高低,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异同,政治地位一律平等;二是各民族不仅在政治、法律上平等,而且在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等所有领域平等;三是各民族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享有相同的权利,承担相同的义务。
民族平等是我国民族政策的基石。
民族平等的核心是同等的地位和权利。
3、党和国家的民族平等政策包括如下几个方面的内容:①民族不分大小,一律平等;②各民族在一切权利上的完全平等;③帮助一切民族实现民族平等权利,对弱小民族的平等权利给予更多保护;④各民族履行相应的义务4、民族平等政策实施的意义(我国为什么要实施民族平等政策):①民族平等是我国建立和谐社会、促进各民族繁荣发展的重要前提。
②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有利于维护民族团结,保证各族人民安居乐业;③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国家经济的发展;④有利于提高各族人民的生活水平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
三、民族团结政策1.含义:民族团结是指各民族在社会生活和交往中,相互尊重、平等互助、友好合作、和谐相处。
它是处理我国民族关系的另一个总原则,是我国处理民族问题的根本原则,也是我国民族政策的核心内容。
2.党和国家的民族团结政策。
民族团结作为我国民族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1)反对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2)维护、促进各民族之间和民族内部的团结;(3)各族人民齐心协力,共同促进祖国的发展繁荣;(4)反对民族分裂,维护祖国统一3.维护民族团结的意义?(1)民族的团结是国家统一的重要保证。
只有实现了民族团结,才能维护国家统一(2)民族团结是社会稳定的重要前提。
只有实现了民族团结,社会才能安定和谐,人民才能安居乐业,国家才能长治久安。
(3)民族团结是各项社会事业发展的重要保障。
只有实现民族团结才能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促进人民生活不断提高。
4.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三原则之间的关系?①民族平等是民族团结的前提和基础,没有民族平等,就不会实现民族团结;②民族团结是民族平等的必然结果,是促进各民族真正平等的保障;③各民族共同繁荣是实现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的物质基础,也是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最终目的。
5、应当怎样维护民族团结?政府(国家)方面:①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因地制宜、优势互补”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缩小地区差距,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实现共同富裕。
②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保障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
③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打击破坏民族团结和制造民族分裂的犯罪分子,维护民族团结。
④发展先进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以开放的心态,客观、平等的态度尊重、珍惜、保护各民族优秀文化。
公民(青少年)方面:①要热爱祖国的民族大家庭,自觉拥护我国的民族政策;②要维护民族团结,反对民族分裂,多做有利于民族团结的事;③在学校生活中,各民族同学之间要互相关心,互相帮助,自觉履行维护民族团结的责任和义务,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尊重各民族的语言文字。
以实际行动自觉履行维护民族团结的光荣义务:④积极同破坏民族团结的行为作斗争。
四、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政策1、促进各民族共同发展繁荣的意义:①才能从根本上消除历史上形成的各少数民族与汉族之间发展上的差距,实现各民族的完全平等。
②只有各民族共同发展繁荣才能维护和巩固各民族的团结。
2、促进各民族共同发展繁荣的内容:①经济上的发展繁荣②保护和发展少数民族文化,发展科技教育3、党和国家发展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的方针政策(1)靠国家的扶持,如西部大开发战略及相应政策(2)组织发达地区对少数民族地区的对口支援,加强横向经济联系的方针;(3)主要依靠西部各族人民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
西部地区要因地制宜充分发挥本民族本地方的特点和优势(4)必须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大力培养各类少数民族人才。
4、发展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的重要意义(为什么说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不仅是一个重大的经济问题,也是一个重大的政治问题)(1)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直接关系到我国整个现代化建设目标的实现;(2)发展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是消除各民族间发展上的差距,促进各民族共同发展繁荣的根本途径;(3)发展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有助于充分开发和利用少数民族地区的自然资源,实现互利共赢;(4)发展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是建设边疆、巩固国防的基本保证。
(5)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发展是党的民族政策的基本出发点和归宿。
5、党和国家保护和发展少数民族文化的政策和措施①抓住机遇,加快中西部民族地区文化建设;②采取措施,加强民族地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③做好重点文化工程建设,促进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文化事业全面发展;④繁荣少数民族文艺创作,丰富各族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⑤大力培养人才,加强民族地区文化队伍建设;⑥加强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利用,扶持优秀的少数民族文化;⑦落实和完善文化经济政策,增加民族地区文化建设的投入。
五、民族区域自治政策1.地位:民族区域自治是中国共产党解决中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符合我国国情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内容,必须长期坚持和不断完善。
2.什么是民族区域自治(1)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是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在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
(2)我国民族分布具有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的特点。
(3)从我国各民族分布的这一实际情况出发,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根据人口的多少和分布范围的大小,设立自治区、自治州和自治县(旗)三级民族自治地方,最大限度地保证少数民族实行区域自治,充分行使自治权,以实现民族平等。
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意义)第一,有助于国家的集中统一和少数民族自己管理本民族本地区的内部事务。
第二,有助于把国家的方针政策同少数民族地区的具体特点有机地结合起来。
第三,有助于把国家富强和民族繁荣结合起来。
第四,有助于把各族人民热爱祖国的感情和热爱本民族的感情结合起来。
5.我国民族区域自治的主要内容建立民族自治地方(首要内容和前提)、设立自治机关(基础和条件)、行使自治权(核心)。
6.关键:培养少数民族干部7.核心: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的自治权六、少数民族干部政策1.大力培养任用少数民族干部包括各类专门人才,是我们党的一贯方针,是做好民族工作和解决民族问题的关键,是党的民族政策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民族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
2.培养选拔少数民族干部的方针政策(1)自治机关的主要领导人主要由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的公民担任(2)普遍且大量地培养少数民族干部3.培养和选拔少数民族干部的重要性(1)振兴民族地区经济的需要(2)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实现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需要(3)巩固和发展团结、稳定的政治局面的需要4、少数民族干部的特殊性:少数民族干部了解本民族的历史和现状,熟悉本民族的语言文字和风俗习惯,同本民族群众有广泛的密切的联系,能更好地体察本民族群众的感情和疾苦,反映他们的意见和要求。
少数民族干部是党和人民政府联系少数民族群众的桥梁,他们的这种特殊作用是其他民族的干部不能代替的。
七、民族风俗习惯政策1.民族风俗习惯是一种生活方式,它是人们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明确规定:各民族都有保持或者改革自己风俗习惯的自由。
2.民族风俗习惯的特点:(1)相对的稳定性(2)广泛的群众性(3)民族性(4)敏感性3.党和国家的民族风俗习惯政策主要包括六个方面:尊重少数民族的饮食习惯;尊重和照顾少数民族年节习惯;尊重少数民族婚姻习惯;尊重少数民族丧葬习俗;在大众传播媒介中,防止侵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事情发生;尊重少数民族改革自己风俗习惯的自由。
4、如何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1)要在思想上认识它的主要意义。
风俗习惯关系到民族感情,关系到民族关系能否巩固和发展。
(2)要落实到具体的行动中,要从日常生活的一言一行中体现出来。
(3)必须使少数民族享有保持或改革本民族风俗习惯的自由。
八、宗教信仰自由政策1.宗教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才会产生宗教。
我国主要有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和基督教五种宗教形式。
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2.宗教的含义和特性(1)宗教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社会历史现象,是人们的一种信仰、一种世界观。
(2)现实中的宗教,包括宗教行为、宗教活动、宗教活动场所和宗教组织等。
宗教有其产生、发展和消亡的过程,在社会主义社会中还长期存在。
(3)宗教具有长期性、群众性、民族性、复杂性和国际性等特点。
3.我国宗教的基本情况我国是一个有多种宗教的国家,现在主要有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和基督教(新教),以及一些民间信仰。
4.党和国家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尊重和保护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是党和国家的一项长期政策。
我国的宗教政策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宗教信仰自由(2)国家依法管理宗教事务(3)坚持独立自主、自办教会的原则(4)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5)实行政教分离的原则5、贯彻落实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意义(1)贯彻落实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符合宗教作为生活意识形态产生、发展和消亡的规律。
(2)贯彻落实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有利于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有利于团结信教群众。
(3)贯彻落实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有利于我国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4)贯彻落实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为构建和谐社会、进行现代化建设创造良好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