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遗传学第九章 染色体畸变 (2)课件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业毒物
苯、甲苯、铝、砷、二硫化碳、氯丁二稀、 氯乙烯单体等,都可以导致染色体畸变。
食品添加剂
食品的防腐剂和色素等添加剂中所含的 化学物质也可以使人类染色体发生畸变, 如硝基呋喃基糖酰胺AF-2、环己基糖精等。
二、物理因素
电离辐射 电磁辐射
三、生物因素
生物类毒素
杂色曲霉素、黄米霉素、棒曲霉素等
一、化学因素
药物
抗肿瘤药物 环磷酰胺、氮芥、白硝安(马利兰)、甲
氨喋呤、阿糖胞苷等抗癌药物可导致染色体畸 变 保胎及预防妊娠反映的药物 抗痉挛药物
苯妥英钠可引起人淋巴细胞多倍体细胞数 增高
农药
许多化学合成的农药可以引起人类细胞染 色体畸变。某些有机磷农药也可使染色体畸变 率增高,如敌百虫类农药。
染色体畸变、自发畸变和诱发畸变概念,染色体 不分离;染色体结构畸变及其产生机制。
染色体畸变 (chromosome aberration )
前言 染色体畸变发生的原因 染色体数目异常及其产生的机制 染色体结构畸形及其产生的机制
染色体畸变的分子细胞生物学效应
前言
染色体畸变(chromosome aberration)是
病毒
风疹病毒、乙肝病毒、麻疹病毒和巨细胞病 毒等
四、母亲年龄
Down综合征与母亲年龄
第二节 染色体数目异常及其产生机制
整倍性(体)改变(euploid)
染色体数目畸变
非整倍性(体)改变(aneupliod)
一、整倍性改变
人体正常生殖细胞精子和卵子所包含的全部 染色体称为一个染色体组(chromosome set)。 因此,精子和卵子为单倍体(haploid),以n 表示,分别含有22条常染色体和1条性染色体。
有4个染色体组,每对染色体都增加了一条, 染色体总数为92(4n)
47,XY,+21 / 94,XXYY,+21,+21
8月,男,系第三胎早产儿。生长缓慢,智力低下;颈短,前额扁平,眼裂下, 眼距宽,内眦下斜,鼻梁低,鼻孔向上,嘴小,唇厚而外翻,张口伸舌;左手通贯掌。
整倍性改变的机制
双雄受精 双雌受精 核内复制 核内有丝分裂
(pter→p34::p22→p34::p22→qter)
②臂间倒位(pericentric inversion):一条染色体的长、短臂各 发生了一次断裂,中间断片颠倒后重接,则形成了一条臂间倒位 染色体。
如4号染色体的p15和q21同时发生了断裂,两断点之间的片段倒 转后重接,形成了一条臂间倒位染色体。
重复(duplication, dup) 倒位(inversion, inv)
臂内倒位、臂间倒位 易位(translocation, t)
相互易位、罗伯逊易位、插入易位、复杂(合)易位 环状染色体 (ring chromosome, r) 双着丝粒染色体(dicentric chromosome, dic) 等臂染色体(isochromosome, i) 插入 (insertion, ins)
嵌合体
一个个体内同时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核型 的细胞系,这种个体称嵌合体(mosaic)。 如46,XX/47,XXY、 45,X/46,XX、 45,X/47,XYY、 45,XY,-21/46,XY/47,XY,+14等。
嵌合体可以是数目异常之间、结构异常之 间以及数目和结构异常之间的嵌合。
医学遗传学 Medical Genetics
第九章 染色体畸变
【目标要求】 1.掌握染色体畸变的概念、类型和形成机理 2.掌握异常核型的描述方法 3.了解染色体畸变的研究方法 【教学内容】 1. 染色体畸变发生的原因 2. 染色体数目异常及其产生机制 3. 染色体结构畸变及其产生机制 【重点难点】
12岁,男,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
(二)重复 (dup)
21岁,女,原发性闭经。 身高155cm,体重 35.5kg,女性表型,无 腋毛、阴毛,乳房未发 育,外阴发育不良,阴 蒂稍大,子宫极小。
简式:46,X,dup(X)(p11p22) 详式:46,X,dup(X)(pter→p11::p22→qter)
如图第1号染色体长臂的2区1带发生断裂,其远侧段(q21→qter) 丢失。这条染色体是由短臂的末端至长臂的2区1带所构成。
这种畸变的简式描述为:46,XX(XY),del(1)(q21) 详式描述为:46,XX(XY),del(1)(pter→q21:)
②中间缺失(interstitial deletion)指一条染色体的同一臂上发生了 两次断裂,两个断点之间的片段丢失,其余的两个断片重接。
这种畸变的简式描述为:46,XX(XY),inv(4)(p15q21)
详式描述为:46,XX(XY),inv(4) (pter→p15::q21→p15::q21→qter)
简式: 46,XX,inv(1)(p32q12) 详式: 46,XX,inv(1)(pter→P32::q12→p32::q12→qter)
(三)倒位(inv)
①臂内倒位(paracentric inversion):一条染色体的某一臂上同 时发生了两次断裂,两断点之间的片段旋转180度后重接。
例如1号染色体p22和p34同时发生了断裂,两断点之间的片段倒 转后重接,形成了一条臂内倒位的染色体。
这种畸变的简式描述为:46,XX(XY),inv(1)(p22p34) 详式描述为:46,XX(XY),inv(1)
简式: 46,X,t (X;14)(q24;p12)
详式: 46,t(X;14)(Xpter→Xq24::14p12→14pter; 14qter→14p12::Xq24→Xqter) 31岁,女。继发性闭经。
条或数条。 单体型(monosomy) 某对染色体少了一条(2n-1),即细胞内染 色体数目为45。
单体型——45,X
超二倍体(hyperdiploid) 体细胞中
染色体数目多了一条或数条
三体型(trisomy) 某对染色体多了一条 (2n+1),即细胞内染色体数目为47
三体型——21三体
多体型和缺体型
常见的易位方式有相互易位、罗伯逊易位和 插入易位等。
①相互易位(reciprocal translocation, rcp or t)是两条染色体同时发生断裂, 断片交换位置后重接。形成两条衍生染色 体(derivation chromosome, der)。当 相互易位仅涉及位置的改变而不造成染色 体片段的增减时,则称为平衡易位染色体。
三体型以上的统称为多体型(polysomy)。 多体型常见于性染色体中,如性染色体四 体型(48,XXXX;48,XXXY;48, XXYY)和五体型(49,XXXXX;49, XXXYY)等。
如果患者细胞中一对同源染色体同时缺失, 即减少了一对同源染色体(2n-2),称为 缺体型(nullosomy)。人类缺体型尚未见 报道,说明这种核型的个体是不能存活的。
6岁,男。系第一胎一 产,出生时体重 2.95kg,1岁时不能抬 头,2岁半才会走路。 现智力低下,不会加减 计算,发音不清,语 言障碍;身高98.5cm, 体重15.5kg,头围 52.8cm,皮肤干燥有黑 褐色斑,前额高,枕 骨突出,眼距宽,鼻 梁宽而隆起,牙排列 不齐,下颌小且后缩, 耳大位低,颈短,鸡 胸,IQ54。
染色体结构畸变的产生机制
断裂及断裂片段的重接是各种染色 体结构畸变产生的基本机制
一、染色体结构畸变的核型描述方法
有简式和详(繁)式两种: ①简式:如46,XX(XY),del(1)(q21) 在简式中,对染色体结构的改变只用断裂点所在的带
来表示。 按国际命名规定,应依次写明染色体总数,性染色体
组成,然后用一个字母(如t)或三联字符号(如del) 写明重排染色体的类型,其后的第一个括弧内写明染 色体的序号,第二个括弧写明区号、带号以表示断裂 点(即断裂点所在的带)。
简式:46,XX(XY),del(1)(q21) 详式:46,XX(XY),del(1)(pter→q21:)
②详(繁)式:
如果染色体的数目变化是单倍体(n)的 整倍数,即以n为基数,整倍地增加或减少,则 称为整倍体(euploid),超过二倍体的整倍体 被称为多倍体(polyploid)。
三倍体(triploid) 患者的体细胞具有3个
染色体组,每对染色体都增加了一条,染色体 总数为69(3n)
四倍体(tetraploid) 患者的体细胞具
二、非整倍性改变
一个体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增加或减少了一 条或数条,称非整倍体(aneupliod),这 是临床上最常见的染色体畸变类型。
发生非整倍体改变后,会产生亚二倍体 (hypodiploid)、超二倍体 (hyperdiploid)等。
亚二倍体(hypodiploid) 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少了一
如2号染色体长臂2区1带和5号染色体长臂3 区1带同时发生了断裂,两断片交换位置后 重接,形成两条衍生染色体。
染色体相互易位图解 这种结畸变的简式描述为:46,XX(XY),t(2;5)(q21;q31) 详式描述为:46,XX(XY),t(2;5)
(2pter→2q21::5q31→5qter;5pter→5q31::2q21→2qter)
如图3号染色体长臂上的q21和q31发生断裂和重接,这两断点之间 的片段丢失。
这种畸变的简式描述为:46,XX(XY),del(3)(q21q31)
详式写为46,XX(XY),del(3)(pter→q21::q31→qter)。
ຫໍສະໝຸດ Baidu
46,Y,del(X)(p11.4p21.2) 46,Y,del(X)(pter→p21.2::p11.4→qter)
假二倍体
有时细胞中某些号的染色体数目发生了异 常,其中有的增加,有的减少,而增加和 减少的染色体数目相等,结果染色体总数 不变,还是二倍体数(46条),但不是正 常的二倍体核型,则称为假二倍体 (pseudodiploid)。
如46,XX,+22,-21
非整倍性改变的机制
染色体不分离(non-disjunction)
在详式中,除了简式中应写明的内容外,与简式 有所不同,即是在最后一个括弧中不是只描述断 裂点,而是描述重排(新形成的即畸变的)染色 体带的组成。
如46,XX(XY),del(1)(pter→q21:)
染色体结构畸变表达法用到的符号
①单冒号(:)表示断裂 ②双冒号(::)表示染色体断裂和重接 ③箭头(→)表示同一条染色体的区域从那里 到那里
3岁,女。第一胎, 正常分娩。不会说话, 不能走路。第四、五 并指,第五指仅有一 个横褶纹;右手通贯 掌。两下肢肌肉萎缩, 双足内翻。患儿父亲、 祖母、姑母均有同样 的倒位染色体。
(四)易位(t)
一条染色体的断片移接到另一条非同源染色 体的臂上,这种结构畸变称为易位 (translocation,t)。
④"ter"表示染色体的末端 ⑤“cen”表示有功能或有活性的着丝粒 ⑥两条染色体序号 之间要用“;”隔开, 不同染色体的断裂点也要用“;”隔开。
二、染色体结构畸变的类型的核型描述
临床上常见的染色体结构畸变有: 缺失、重复、易位、倒位、环状染色体和
等臂染色体等。
(一)缺失 (del)
①末端缺失(terminal deletion)指染色体的臂发生断裂后,未 发生重接,无着丝粒的片段不能与纺锤丝相连而丢失。
指体细胞或生殖细胞内染色体发生的异常改变。
染色体畸变
数目畸变 结构畸变
第一节 染色体畸变发生的原因
自发畸变(spontaneous aberration) 诱发畸变(induced aberration)
化学因素:药物、农药、工业毒物、食品添加剂 物理因素:射线 生物因素:生物类毒素 、病毒等 母亲年龄
受精卵早期卵裂的有丝分裂不分离 减数分裂时发生染色体不分离
染色体丢失(chromosome lose)
受精卵早期卵裂的有丝分裂不分离
减数分裂中染色体不分离
a 减数分裂I同源染色体不分离;b 减数分裂II姐妹染色单体不分离
第三节 染色体结构畸变及其产生机制
染色体结构畸变类型
缺失(deletion, del) 末端缺失、中间缺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