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子秧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幅员辽阔的中华大地孕育了多姿多彩的文化资源,彰显着地方民族风情和文

化特色,得以广泛传承。阳信县洋湖乡在2007年5月份被山东省命名为“秧歌之乡“,同时,也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秧歌之乡“称号,2009年11月,在山东省文化厅公布的首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中”阳信鼓子秧

歌“也榜上有名。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体育考古法、访谈法、实地考察法、

逻辑与实证分析等方法,对”洋湖鼓子秧歌“的渊源与项目特色进行考证,总

结与分析其传承与发展特色,皆在为我国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弘扬提供

个案参考。

1、洋湖鼓子秧歌渊源分析

秧歌是我国最具代表性的一种民间舞蹈形式,也是民间广场中独具一格的集体歌舞艺术,具有极高的健身性与观赏性。山东秧歌各处流行,风格多种多样,其中影响最大的是“鼓子秧歌“,它与”胶州秧歌“和”海阳秧歌“,并称为”山东三大秧歌“。”鼓子秧歌“流传在黄河下游的商河、阳信、惠民、无棣等县,在风格上可说与黄河中游陕西、甘肃、山西的锣鼓一脉相承。据史料记载,”鼓子秧歌“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主要流传于黄河下游的惠民、阳信、无棣、沾化以及德州市的商河一代,其演出阵容大、气势壮、刚健豪放、风趣诙谐,在阳信、惠民县称为”大“鼓子秧歌,根据道具分为不同角色,主要有伞、棒、鼓等。持伞者多位技艺较高者,一般手法指挥乐队,统一步伐、姿势,丑伞用以引导队伍超出各种阵式,持伞者多为技艺较高者,一般有四五人:棒即圆木棒,多有青年人使用,做棍、锏、鞭、枪等传统武术动作,仍保留习武演练之遗岗。鼓子秧歌是从阵式演练衍生出来的,至迟在唐代即已形成。在北宋,成为农村在打谷场上庆丰收的舞蹈。参加舞蹈的角色有伞,鼓、棒、花、丑五种,使用的道具分别有绸伞、圆形鼓、双棒、绸巾,深得人们喜爱。

2、洋湖鼓子秧歌特色分析

鼓子秧歌的主要角色有伞、鼓、棒、花四种(四种角色均以所用道具命名),最初的鼓子秧歌“伞”为帅旗,即帝王出巡的华盖;手鼓、鼓锤、棒是

有盾、矛和剑演变而来;联络人员是磅礴,演出中相互转换,各角色手持道具,扭腰跨步,形态各异,构成幅幅精彩的图案,这些既有两兵对垒又有冲锋拼搏,是兵法布阵的完美体现。舞蹈粗狂豪放,节奏强劲,场面宏伟壮观。鼓子秧歌可定点表演,也可行进中表演,定点表演称作“跑场子”亦称“跑花场”,“跑场子”分三个表演段层,首先是打场子,一般有武术、高跷、舞狮子和丑角滑稽表演,为得是扩大演出场地。接下来是按场,按场又分为文场、武场、文武场三种,文场即变换队形的跑场,秧歌队员按照表演阵形快速穿行和变换,跑动时脚下生风;武场是打斗表演,队员按照阵形原地或走动时做各种武打动作,一般常以舞蹈组合为主,如:“金龙盘玉柱”“嘶马睠啼”“八条街”等等;文武场则是稳中有动,舞蹈加打斗交替运用,为的是营造和烘托气氛,最后是收场,也叫“刹鼓子”,整个跑场子层次分明、节奏有快有慢、有张有弛,气氛对比鲜明,演出中相互转换,各角色手持道具,扭腰跨步,形态各异,构成一幅幅精彩的图案,其秉承齐鲁、燕赵古风,体现黄河三角洲人刚直豁达的文化品格和强健体魄勇往直前的精神,堪称是民间艺术的奇葩。

3、鼓子秧歌传承发展与特色分析

在明万历年间,鼓子秧歌盛行于阳信县洋湖乡并世代相传,现如今发展

是以张杨村最具代表性的,村民王学岭就是该村的秧歌专家,也是鼓子

秧歌的第八代传人,与他一起被当地尊称为“秧歌博士“的有张如信等

四位鼓子秧歌的老艺人。他们善于学习、刻苦钻研,创编出了三代头伞

等秧歌种类,其秧歌阵势也是千变万化,独领风骚。在2008年北京奥

运会来临之际,王学岭把秧歌融入了现代舞蹈的元素,把庆奥运排成”

跑五环“的秧歌场子,并为把东北二人转独特的手绢旋转方式和舞姿融

入到秧歌中,把五彩转绢代替了传统的手绢,使得鼓子秧歌以一种崭新

的形式展现在我们眼前。2007年5月,阳信县洋湖乡被山东省命名为”

秧歌之乡“称号,又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秧歌之乡“称号。在2009

年,洋湖乡的鼓子秧歌又被入选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之一。2010

年,文化部公式的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拓展名录中阳信鼓子

秧歌榜上有名,得到了很好的传承与发展,调查分析其发展现状,总结

其发展规律,可谓我国传统民间体育的传承与发展提供借鉴。

(1)政府主导全民重视与参与,项目普及率高

为弘扬和传承具有民族民间特色的洋湖鼓子秧歌,从县到村政府多方举措,重视洋湖鼓子秧歌的保护与传承,另外,县政府每年都会专门拨付

经费给予服装、道具、演出多方面的财政扶持;洋湖乡选派专业人员深

入农村,深入基层,挖掘、宣传、普及民间艺术,特别是“鼓子秧歌”

这一传统的民间艺术,不断丰富其内容和形式,增设流动红旗,表彰先

进单位,不定期地进行文艺汇演,对搞文化活动单位播发经费及奖品,

并相继出台了优惠措施和政策,在居民社区与文化健身广场上,鼓子秧

歌形成了一道靓丽的风景。

(2)从娃娃抓起,列入了校本课程

将鼓子秧歌引入校本课程,从娃娃少年抓起,培养他们从小保护与传承,优秀文化遗产的意识,使其在校园中生长结果,是“鼓子秧歌”有序传

承的重要体现。为弘扬鼓子秧歌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把其列为本校的

校本课程,使每位学生的必修课,学校请了具有高超技艺的鼓子秧歌民

间艺人做指导,对学生进行理论与实践的教学指导。学校还请到了在洋

湖乡政府带领下的优异鼓子秧歌团队到校园里面进行演出,让学生们大

开眼界,使学生深刻体会鼓子秧歌这门传统的民间艺术。锣鼓的铿锵,

舞姿的灵动,色彩的亮丽,无不显示出洋湖乡鼓子秧歌的独有特色,是

观看的全体师生叹为观止,

(3)打牢农村发展根基,注重在传承中不断创新

促进群众自发参与的积极性是鼓子秧歌发展的动力,洋湖乡的张杨村等

十几个村的群众自发捐款数万元添置了新的道具,每逢春节,到县乡及

邻村义演,展现了秧歌之乡的良好新风、新貌,带动了全乡秧歌的传承

与发展。在洋湖乡村民们都会在过年或过节的时候自发的聚在一起,相

互讨论与交流,不断创新独特的技法。

结语

鼓子秧歌是黄河三角洲区域一项艺术特色鲜明的民间体育活动,其秉承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