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地理必修一“自然界的水循环”教材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自然界的水循环”教材分析
一、本节在教材中地位和作用
本节是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Ⅰ第三章第一节的内容。主要有“相互联系的水体”和“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两部分组成。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是由水、大气、生物、岩石、土壤等自然要素组成的。水是地球上分布最广和最重要的物质,是地理环境中最活跃的因素。水循环和大气环流、地壳物质循环、生物循环一样,都是自然界物质运动的重要规律。持续实行的水循环运动将生物圈、岩石圈、大气圈、和水圈紧密的联系起来,并深入而广泛的影响着世界的地理环境。所以,该节在本章乃至全书中具有重要地位。
二、课标分析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必修Ⅰ第三章第一节“自然界的水循环”的内容标准是:“使用示意图,说出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说明水循环的地理意义。”同时给出了活动建议:用计算机设计水循环动画。
我们一般将水循环按其发生的空间范围分为海陆间循环(又称大循环)、陆上内循环和海上内循环三种。“标准”并不要求对水循环的类型作出划分,而是要求以海陆大循环为主,将三种循环的过程和环节综合在一幅示意图中,使学生综合把握水循环。
水循环的过程是指水在陆地、海洋、大气之间的转变过程;环节是指实现水的循环运动的途径、方法,主要包括江水、蒸发(蒸腾)、径流、水汽输送等。根据“标准”的要求,学生应能以示意图的形式,通过主要环节的相互联系,说出水在自然界的循环过程。
水循环的地理意义是本条“标准”要求的重点,而且“标准”对它的要求是“说明”,从水准上区别于对过程和环节的一般要求。水循环的地理意义首先是维持着地球上各水体之间的动态平衡,使淡水资源持续更新。其次,水循环促动了自然界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由此对生态、气候、地貌等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对水循环地理意义的学习应注意形成一些基本理解,如水循环将水圈、岩石
圈、大气圈和水圈联系起来;水是自然界最富动力作用之一的因子之一;水资源处在持续更新之中,但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等。
三、教材具体分析
3.1教材内容分析
新教材本节课主要讲两个方面的知识,一是“相互联系的水体”;二是“水循环的过程及意义”。
第一个框题“相互联系的水体”比较简单,对水体并没有做深入的、系统性的讲解,仅仅结合图3.1水圈的构成,主要讲述了水的三态、水体的类型及水圈的构成等基础知识,承接前面第一章第四节地球的外部圈层结构,并为水循环的学习做铺垫。
第二个框题“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是本节的重点。课文中先给出水循环的概念,然后紧紧围绕“水循环示意图”,以海陆间循环(又称大循环)为主,具体介绍了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陆上内循环和海上内循环比较好理解,所以就简单叙述了一下。课标要求学生学会看水循环示意图,从水循环示意图中理解什么是水循环,从图中提取水循环的环节。所以课文中配有有水循环的示意图(图3.3),方便学生看图、读图、绘图,切合新课标的内容标准。通过对水循环示意图(图3.3)的学习,能够协助学生掌握阅读、分析、使用地理图表的技能。
水循环的过程叙述完了之后强调了水循环的地理意义:(1)使各种水体处于持续更新状态,维持世界水的动态平衡;(2)促动自然界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对生态、气候、地貌等世界地理环境产生深刻影响。
最后新教材增加了课后活动。以“黄河断流”这个问题的分析解决来引导学生收集、分析资料,从中探讨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凸显了新课标的可持续发展观,增强学生水资源的忧患意识,树立科学的资源观,养成节约用水的好习惯;同时让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增强地理学习水平。在这块能够加入黄河下游地上河的图片,有助于学生直观的获取信息,更好的解决问题。3.2知识结构对比分析
在知识结构分析这个块,我主要通过对比老版教材的知识体系来对新教材的这个节实行教分析。
以上是人教版新老教材的关于水循环这个节知识结构图。通过对比新老教材的知识结构图,能够发现在新教材里本节内容为了切合新课标发生了以下方面的变化。
3.21位置由第五节变为第一节。
新版教材里本节内容在第三章中的位置由原来的第五节变成了开篇第一节,为后面的洋流运动和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做理论铺垫,所以这个节是本章中重点学习的内容。
3.22知识点实行了删减、改编。
新教材删减了部分内容如地表水、地下水、静态水资源、动态水资源;而我们觉得比较重要的“河流水的补给来源”这个知识点虽然没有删除,但是却由原来的叙述性课文改为活动性课文,变成了读图思考。
3.23突出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新教材在水循环的过程基础上突出强调了了水循环的地理意义。从而引出水循环的重要性,我们应该善待环境,珍惜水资源,树立科学的可持续发展观
3.3教学目标分析
根据对教学内容的分析,结合新课程标准三维目标的要求,我确立本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3.31知识与技能
1)掌握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
2)能够画出水循环示意简图,使之能够说明水循环的过程和各个环节,并且简单地说明水循环的意义。
3)学会从地理图表、地理现象中获取有用信息,分析地理问题并尝试提出解决地理问题的方法和措施。
3.32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教材中的水循环示意图,结合生活实际探究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
2)由课后活动黄河断流现象,引导学生搜集资料,分析黄河断流的原因及危害,并尝试提出解决黄河断流的方法和措施。
3.3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增强水资源的忧患意识,树立科学的资源观,养成节约用水的好习惯;2)协助学生理解和利用水循环的自然规律,能够结合生活实际、解释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学会使用辩证的观点分析、解决问题,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资源观。
3.4教学重点分析
依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材内容,我把教学重点确定如下:
1)陆地水体的相互补给关系2)水循环的形成过程和环3)水循环的意义3.5教学难点分析
河流的补给形式虽然在课标上没有明确要求,在新版教材上也把这个知识点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