纤维腺瘤的病理诊断与鉴别诊断

合集下载

乳腺纤维腺瘤的病理特点有哪些

乳腺纤维腺瘤的病理特点有哪些

乳腺纤维腺瘤的病理特点有哪些
乳腺纤维腺瘤的病理特点有哪些?乳腺纤维腺瘤虽是良性肿瘤,但了解它的病理特点,对于预防乳腺纤维瘤恶变也是非常有好处的.接下来由乳腺科专家为大家介绍乳腺纤维腺瘤的病理特点.
乳腺纤维腺瘤的病理特点:
乳腺纤维瘤内含有大量结缔组织间质,从病理分型上可分为两大类:即管周型纤维腺瘤和管内型纤维腺瘤.在乳腺末端小导管和腺泡间质上皮细胞下有两层纤维组织,由外层纤维组织过度增生而发生的纤维腺瘤,围绕腺管排列,称为管周型纤维腺瘤.假如由内层纤维组织过度增生而发生的纤维腺瘤,从各方面向着腺管而突进,使腺管形成分支状狭窄间隙,称为管内型纤维腺瘤.这两种纤维腺瘤可以在一个病人身上同时存在.根据病理学所见,管内型乳腺纤维腺瘤约占70%.
专家表示,乳腺纤维腺瘤和纤维瘤常易混淆,从病理组织分类看,两种肿瘤是有区别的.纤维瘤是由结缔组织发生的成熟肿瘤,由胶原纤维和结缔组织细胞所构成,其纤维成束状,互相编织,纤维间含有细长的结缔组织细胞.纤维瘤的组织有别于正常的结缔组织,表现在细胞和纤维的比例不同,纤维束的粗细不同和排列不规则.
乳腺较常见的纤维瘤为硬性纤维瘤.此瘤所含的细胞成分少,而胶原纤维比较多,且纤维束粗大,有时发生透明性变,故质地较硬;呈圆形或椭圆形,周界清晰,活动度较好,无痛,剖面呈灰白色,可见编织状的纤维条纹,临床上纤维瘤与纤维腺瘤很难鉴别,病理切片有助于鉴别诊断.纤维瘤除在乳房内可以生长,体表其他部位(四肢、胸背部、腹部等)也可以生长.。

乳腺纤维腺瘤演示ppt课件

乳腺纤维腺瘤演示ppt课件
乳腺纤维腺瘤
汇报人:XXX
2024-01-18
• 乳腺纤维腺瘤概述 • 乳腺纤维腺瘤的病理生理 • 乳腺纤维腺瘤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 乳腺纤维腺瘤的治疗与预后 • 乳腺纤维腺瘤的预防措施 • 乳腺纤维腺瘤的研究与展望
01
乳腺纤维腺瘤概述
定义与发病机制
定义
乳腺纤维腺瘤是一种由腺上皮和纤维组织两种成分混合组成 的良性肿瘤,好发于青年女性,与患者体内性激素水平失衡 有关。
无异常肿块等。
临床检查
02
每年至少进行一次乳房临床检查,由专业医生进行触诊和视诊
,评估乳房健康状况。
影像学检查
03
根据医生建议,定期进行乳腺X线摄影(乳腺钼靶)、乳腺超声
等影像学检查,以便及时发现并诊断乳腺纤维腺瘤。
06
乳腺纤维腺瘤的研究与展望
研究现状与挑战
1 2 3
乳腺纤维腺瘤的发病机制
目前对乳腺纤维腺瘤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 但多数研究认为与雌激素水平异常、遗传因素、 环境因素等有关。
疾病认识不足
部分医生对乳腺纤维腺瘤的认识不足,容易将其与其他疾病混淆,从而导致误诊或漏诊。 因此,医生需要加强对乳腺纤维腺瘤的学习和认识。
04
乳腺纤维腺瘤的治疗与预后
手术治疗
肿瘤切除术
通过手术将乳腺纤维腺瘤切除,适用于较大或生长较快的肿瘤。 手术方法包括传统开放手术和微创手术。
乳腺区段切除术
对于较大或位置较深的肿瘤,可能需要切除部分乳腺组织以确保完 全切除肿瘤。
预后评估及复发风险
预后良好
大多数乳腺纤维腺瘤是良性的,经过适当治疗,患者的预 后通常良好。
复发风险
虽然乳腺纤维腺瘤的复发率相对较低,但仍有可能复发。 定期随访和检查对于及早发现复发或新发病灶至关重要。

乳腺良性肿瘤诊断和鉴别诊断

乳腺良性肿瘤诊断和鉴别诊断

乳腺良性肿瘤诊断和鉴别诊断乳腺良性肿瘤是女性乳腺组织内的非恶性肿瘤,其特点是生长缓慢,一般不恶变,并且边界清晰。

良性肿瘤多为纤维腺瘤、乳腺导管扩张等。

乳腺良性肿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主要依靠乳腺病理学的观察以及相关的临床表现和检查方法。

乳腺良性肿瘤的临床表现常包括局部包块、乳房疼痛、乳头溢液以及乳房外形改变等。

乳腺疼痛是最常见的症状,多在月经期加重,与女性体内雌激素和孕激素水平的变化有关。

乳房局部包块在乳房不规则地点出现,可触及边界清晰的肿块。

乳头溢液是指乳头或乳晕处分泌的液体,通常为清亮或为血性液体。

乳房外形改变包括乳房增大,乳房轻度痛痒和乳房皮肤色素沉着等。

在临床检查方面,典型的乳腺良性肿瘤多在物理检查中发现,一般可以触及肿块或肿物。

此外,乳腺超声检查也是一个重要的诊断工具。

在乳腺超声检查中,可以观察到肿块的形态、大小、位置以及与周围结构的关系,可以帮助鉴别良性和恶性肿瘤。

在超声检查中,良性肿瘤的特征是边界清晰、形态规则、内部均质,而恶性肿瘤则往往是边界模糊、形态不规则、内部不均匀。

另外,如果超声检查可疑或需要更加准确的诊断,可以进行乳腺穿刺活检。

乳腺穿刺活检通过将针头插入肿块进行取样,然后送往实验室进行病理学检查。

活检结果可以确定肿块的性质,如纤维腺瘤、导管内乳头状瘤等,并且可以鉴别是良性肿瘤还是恶性肿瘤。

对于乳腺良性肿瘤的鉴别诊断,一般需要区分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

良性肿瘤的特点是生长缓慢,边界清晰,一般不恶变。

而恶性肿瘤通常生长速度较快,边界不清晰,有可能恶变。

对于临床上怀疑为恶性肿瘤的患者,可以做乳腺B超、乳腺核磁共振、乳腺穿刺和乳腺组织活检等检查,以确定肿块的性质。

总之,乳腺良性肿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主要依赖于乳腺病理观察、临床表现、乳腺超声检查和乳腺穿刺活检等方法。

准确诊断乳腺良性肿瘤对于患者的治疗和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及早发现乳腺恶性肿瘤,提高早期诊断率和治愈率,对于保护女性乳腺健康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乳腺癌的病理组织学特征与鉴别诊断

乳腺癌的病理组织学特征与鉴别诊断

乳腺癌的病理组织学特征与鉴别诊断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早期诊断对于患者的治疗和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病理组织学是乳腺癌的主要诊断手段之一,通过观察和分析乳腺癌的病理组织学特征,可以确定其诊断和分型,为进一步制定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一、乳腺癌的病理组织学特征乳腺癌的病理组织学特征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肿瘤类型乳腺癌可以分为浸润性导管癌、乳腺导管原位癌、乳腺小叶原位癌等不同类型。

其中,浸润性导管癌是最常见的一种类型,大约占乳腺癌的80%。

乳腺导管原位癌是早期乳腺癌的一种形式,其病理特点是癌细胞局限于乳腺导管内,未侵犯周围组织。

2.肿瘤分级乳腺癌的分级是根据癌细胞的形态特征、核分裂象和癌细胞核型等因素进行评估的。

常用的分级系统是Elston和Ellis分级法,将乳腺癌分为Ⅰ、Ⅱ、Ⅲ级。

分级越高,癌细胞的恶性程度越高。

3.肿瘤分子亚型乳腺癌可分为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和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三种亚型。

这些分子亚型在治疗方案的选择和预后评估中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还有一种称为三阴性的乳腺癌,即ER、PR和HER2均呈阴性。

4.浸润程度乳腺癌的浸润程度是评估肿瘤侵袭性的重要指标。

根据乳腺癌侵袭正常乳腺间质的程度,可分为浸润性癌和非浸润性癌。

浸润性癌是指癌细胞穿过基底膜,侵入周围组织,而非浸润性癌则未侵犯基底膜。

二、乳腺癌的鉴别诊断乳腺癌的病理组织学特征可以帮助进行与其他疾病的鉴别诊断。

以下是乳腺癌与其他疾病的鉴别要点。

1.与乳腺纤维腺瘤的鉴别乳腺乳头状瘤和纤维腺瘤在病理组织学上有相似的表现,但乳糜性分泌物的存在可以帮助鉴别。

乳腺癌通常没有乳糜性分泌物,而纤维腺瘤可以有。

2.与乳腺炎的鉴别乳腺癌和乳腺炎的症状和体征有时很相似,但是通过组织病理学检查可以明确诊断。

乳腺炎通常伴有炎性细胞浸润,而癌组织则包含癌细胞。

3.与结节性硬化症的鉴别结节性硬化症可导致乳腺发生肿块,但与乳腺癌不同,结节性硬化症的肿块多为多个、质地坚硬的结节,而非一个单个的肿块。

乳房肿瘤的鉴别与早期诊断

乳房肿瘤的鉴别与早期诊断

乳房肿瘤的鉴别与早期诊断乳房肿瘤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早期发现和及时治疗对于提高患者的生存率至关重要。

因此,准确的鉴别和早期诊断对于乳房肿瘤非常重要。

本文将探讨乳房肿瘤的鉴别与早期诊断相关的内容。

一、乳房肿瘤鉴别诊断1. 乳腺增生与乳房癌:乳腺增生是最常见的良性肿瘤,而乳房癌则容易被误认为是增生。

不过,两者在很多方面仍有区别。

首先,在触摸上,增生结节通常质地较硬且呈均匀突起,而癌症结节则一般质地较硬或稍软且表面凹凸不平;其次,在形态学上,增生结节边界清晰,而癌症结节往往边界模糊或伴有皮肤凹陷;此外,从年龄来看,增生主要发生在青年女性身上,而癌症则更常见于中老年女性。

因此,通过触摸和形态学上的特征以及患者的年龄可以帮助我们对乳房肿瘤进行鉴别诊断。

2. 乳腺囊性病变与乳房癌:乳腺囊性病变也是一种常见的乳房异常情况,尤其在青年女性中较为多见。

与乳房癌相比,乳腺囊性病变通常质地柔软、有弹性,并且触感较为均匀。

此外,在影像学检查中,囊性结构的特点也能帮助我们与恶性肿瘤区分开来。

然而,应该强调的是,并非所有的囊性病变都是良性的,因此对于异常的体征或持续存在的不适感,建议及时就医以排除潜在问题。

3. 乳腺纤维腺瘤与乳房癌:纤维腺瘤是一种良性肿瘤,大多数情况下可以通过体检和超声检查进行诊断。

与癌症相比,纤维腺瘤质地较硬、表面平滑,并且通常在活体检查中明确边界。

此外,它们往往在不同周期的月经期之间大小不变。

对于妊娠妇女或绝经后的患者,一旦发现新的乳房肿块,应引起重视,并进行进一步检查以排除恶性肿瘤。

二、乳房肿瘤早期诊断1. 自我触摸:自我触摸是最简单、易行且无副作用的方法之一,可以帮助女性了解自己的乳房状况并及时察觉任何异常。

定期自我触摸可使女性更容易发现任何结节或异常感觉。

如果发现任何异常,特别是硬块、皮肤凹陷或溢液等症状,请务必尽快就医。

2. 乳腺超声:超声检查是鉴别和确诊乳房肿瘤非常有用的工具。

与乳房X线检查相比,超声能够提供更清晰和详细的图像,并能区分囊性病变和实质性肿块。

鉴别诊断:乳腺癌与乳腺纤维腺瘤

鉴别诊断:乳腺癌与乳腺纤维腺瘤

鉴别诊断:乳腺癌与乳腺纤维腺瘤在临床实践中,对于乳腺癌与乳腺纤维腺瘤的鉴别诊断,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工作。

这两种疾病,在女性中的发病率较高,然而,它们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以及治疗方法却有着诸多不同。

下面,我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为大家详细解析如何区分这两种疾病。

从临床表现上来看,乳腺癌通常表现为乳房肿块、皮肤凹陷、乳头溢液等症状。

这些肿块质地硬、边界模糊,有时还会伴有皮肤红肿、橘皮样改变。

而乳腺纤维腺瘤则多表现为单一肿块,边界清晰,质地柔软,一般不会引起皮肤改变。

从影像学特征上来看,乳腺癌在超声检查中,往往表现为肿块形态不规则、边缘模糊、内部回声不均匀,有时还会看到蟹足浸润的现象。

在钼靶X线检查中,乳腺癌多表现为密度增高、边缘不规则、可见钙化点。

而乳腺纤维腺瘤在超声检查中,表现为肿块形态规则、边缘清晰、内部回声均匀,很少出现钙化。

在钼靶X线检查中,纤维腺瘤多表现为圆形或椭圆形密度减低区,边缘光滑。

病理检查是鉴别乳腺癌与乳腺纤维腺瘤的“金标准”。

乳腺癌的病理检查结果显示为癌细胞生长活跃,细胞形态多样,可见侵袭性和转移性特点。

而乳腺纤维腺瘤的病理检查结果显示为良性腺体组织,细胞排列整齐,无侵袭性和转移性特点。

在治疗方面,乳腺癌需要根据病情采取手术、化疗、放疗、内分泌治疗等综合治疗手段。

乳腺纤维腺瘤则主要以手术治疗为主,术后无需其他特殊治疗。

总的来说,对于乳腺癌与乳腺纤维腺瘤的鉴别诊断,需要综合考虑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病理检查结果以及治疗方案。

通过细致的观察和分析,我们可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为患者提供及时、有效的治疗。

在这个过程中,临床医生需要具备高度的责任心和敏锐的洞察力,以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和生活质量。

学生乳腺纤维腺瘤病理实验报告

学生乳腺纤维腺瘤病理实验报告

学生乳腺纤维腺瘤病理实验报告一、引言乳腺纤维腺瘤是一种常见的良性乳腺病变,主要发生在女性乳腺组织中,而在男性和学生群体中较为罕见。

纤维腺瘤通常是以分叶状、结节状或圆形肿块的形式出现,其本质是一种由间质成分和腺体成分组成的肿瘤。

本实验旨在通过对学生乳腺纤维腺瘤病理样本的观察和分析,了解其病理特点和临床意义。

二、材料与方法2.1 材料本实验采集了10例学生乳腺纤维腺瘤标本,其中男性6例,女性4例。

2.2 方法1. 将标本切片并染色:将乳腺纤维腺瘤标本进行切片,厚度为5μm,然后使用石蜡染色处理。

2. 显微镜观察:使用光学显微镜观察标本切片,分析其病理特征。

3. 数据统计与分析:对观察结果进行统计与分析,得出结论。

三、结果经过显微镜观察,我们发现学生乳腺纤维腺瘤具有以下主要病理特点:1. 典型的结节性特点:学生乳腺纤维腺瘤呈结节状肿块,通常为单个结节,大小在0.5cm至5cm之间。

结节表面光滑,质地坚实,质地呈灰白色,与周围正常乳腺组织有明显分界。

2. 组织学结构特点:肿瘤组织主要由纤维组织和腺体组织构成,两者比例不一,纤维组织较多。

纤维组织部分由结缔组织和胶原纤维组成,呈束状或片状分布;腺体组织多为管状或小叶状结构,内含黏液分泌物。

3. 细胞学特点:腺上皮细胞结构成熟,呈正常柱状或立方状。

细胞形态规则,没有核异型性和核分裂现象。

细胞胞质丰富,呈淡染色,核呈圆形或椭圆形。

4. 伴发病变:部分学生乳腺纤维腺瘤可伴有导管扩张和导管内增生。

四、讨论学生乳腺纤维腺瘤是一种较为常见的乳腺良性肿瘤,在学生群体中尤其罕见。

通常来说,学生乳腺纤维腺瘤的恶变风险较低,临床观察发现少数可以发展为恶性肿瘤。

因此对学生乳腺纤维腺瘤的早期发现和及时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本次实验观察,我们可以看到学生乳腺纤维腺瘤的组织学特点和细胞学特点,从而对其进行鉴别诊断。

与其他乳腺肿瘤相比,学生乳腺纤维腺瘤通常较小且边界清晰,除非肿瘤直径大于5cm或伴有其他不良病理因素才需要手术切除。

肺纤维腺瘤1例

肺纤维腺瘤1例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J Clin Exp Pathol 2020 Nav ;36( 11)・ 1335 •网络出版时间:2020 -11-23 13:48 网络出版地址:https ://kns* codd nZ/kcms/ 6eOX/30. 1073. R. 20201103. 0902. 433. 4toi肺纤维腺瘤1例何佳慧1 2*,吴正升4接受日期:4022 - 09 - 05作者单位:、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高新院区病理科,合肥9300312安徽医科大学病理学教研室,合肥237237作者简介:何佳慧,女,硕士,医师。

E-mail : 7311906 ********吴正升,男,博士,主任医师,通讯作者。

E-mail : woozson@ 102. om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可合并肾脏损害,文献报道真性红细 胞增多症合并肾小球肾炎,首次确诊通常为肾脏损害,在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发生2~22年才被诊断,肾脏组织病理类型 分别表现为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症、XA 肾病、紫癜性肾炎 及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患者预后与组织学类型相关,如果超过54%肾小球发生硬化尤其伴新月体形成时,易出现肾功能不全,经数月至数年进展为尿毒症。

确诊真性红细胞增多 症后肾脏损害不可逆,可能与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引起血小板 活化和微循环障碍以及体内高粘滞状态,导致肾小球毛细血 管壁重塑有关。

本例患者需进一步监测C3NeF 、H 因子基因 背景及其抗体、B 因子自身抗体等,目前患者肾功能已进入规律腹膜透析治疗,需进行长期随访o 参考文献:[1 ] Arber D A , Owzi A , HosepPn R , ot ai The 2016 mvision to theWorld Health Orpanization classification of myeloid neoplasms and zente PuhemiuJ]. Blood, 2016,127(22) :239、-2405.[2] Movlarb O , MePtu J, FyzeX J, ot ii EhiZemioPpa of mye/fibm-关键词:肺肿瘤;纤维腺瘤;病例报道 中图分类号:R 732.0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001 -7306(2222)11 -1385 -02doi : 1023315// codh ejeep. 2020. 19 433患者男性32岁,既往体健。

乳腺纤维瘤病样化生性癌临床病理观察及鉴别诊断

乳腺纤维瘤病样化生性癌临床病理观察及鉴别诊断

乳腺纤维瘤病样化生性癌临床病理观察及鉴别诊断乳腺纤维瘤是一种常见的良性乳腺肿瘤,但是存在一定比例的乳腺纤维瘤病样化生性癌(fibroadenoma with malignant transformation,FAMT),这对临床医生的诊断与治疗均提出了挑战。

本文旨在通过临床病理观察并进行鉴别诊断,提高对FAMT的认识和诊断水平。

1. 临床病理特征FAMT与乳腺纤维瘤的临床表现相似,多数患者为青壮年女性,乳房可发现一个可触及的质地较硬、但一般不引起疼痛的肿块,常常单侧发生。

然而,与纯粹的乳腺纤维瘤相比,FAMT的肿瘤生长更快,容易出现溃疡、皮肤凹陷或灼热感等症状。

在临床检查中,FAMT的肿块可多次活检或穿刺,但局部复发率高。

在病理学方面,FAMT的特点在于同时存在良性纤维瘤组织和浸润性癌细胞。

FAMT可分为3种亚型:(1)转化型纤维瘤,系乳腺纤维瘤基础上增生的恶性细胞;(2)转化型肌纤维瘤,系胸肌或乳房肌肉内发生恶性分化;(3)纤维瘤与纤维腺瘤混合型。

由于FAMT的生长速度较快,但细胞学表现中有很多品质良好或良性的细胞,因此难以在术前明确诊断。

因此,FAMT需要术中病理学检查方可确诊。

2. 鉴别诊断FAMT与乳腺癌、乳腺肉芽肿等良恶性乳腺肿瘤均需进行鉴别诊断。

(1)乳腺癌:性质较FAMT更为恶性,多有腺体内核分裂象和明显的细胞异型性,并有淋巴结转移现象。

在病理学上,乳腺癌无纤维瘤或纤维腺瘤的形态学特征,且癌细胞数量更多,核比率更高,可有明显的浸润现象。

(2)乳腺肉芽肿:肉芽肿组织一般由不同程度炎症反应发生,可以出现核分裂现象,但其整体形态多不规则,取材时多为切开后坏死状,与纤维瘤明显不同。

(3)乳房脂肪坏死:本病为乳房脂肪组织缺血坏死后形成的囊,病灶内有大量的坏死和纤维化,无核分裂和恶性生长表现。

3. 治疗方法一旦确诊为FAMT,常常需要行乳腺切除手术,尤其在高度疑诊挂号的情况下。

如果未能彻底切除病变,应积极行放射治疗、化疗等综合治疗方案。

乳腺叶状肿瘤的病理诊断、鉴别诊断与临床治疗

乳腺叶状肿瘤的病理诊断、鉴别诊断与临床治疗

乳腺叶状肿瘤的病理诊断、鉴别诊断与临床治疗摘要】目的探讨乳腺叶状肿瘤的病理特征,诊断、鉴别诊断,文献复习以及治疗的关系。

方法对经手术和病理诊断的2例乳腺叶状肿瘤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肿瘤的复发率随病理组织学等级递增而升高,随手术范围增大而下降,并与乳腺纤维腺瘤,乳腺纤维肉瘤,乳腺肌上皮瘤,巨大纤维腺瘤等鉴别。

结论建议不管叶状肿瘤病理组织学分类如何,仍把它看是低度恶性或恶性病变处理。

【关键词】乳腺叶状肿瘤病理诊断鉴别诊断外科治疗叶状肿瘤是WHO为原来名为“叶状囊肉瘤”的肿瘤所推荐的新名称,因其切面是分叶状、有不规则裂隙、质细而得名,大多数完全是良性病变,部分为交界性,少数为恶性。

作者根据临床相关资料对叶状肿瘤的病理形态、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进行讨论。

1 一般临床资料例1,患者女,43岁,左乳包块4月,约乒乓球大小,近1月逐渐长大。

查体:乳腺外上像限明显隆起一包块约5.8cm×3cm,质硬,皮肤呈橘皮样改变。

例2,患者,女,18岁,左乳包块1年,迅速增大转为疼痛1月。

查体:左乳弥漫肿大。

病理诊断:巨检:切除肿物灰白色,无明显包膜,大小例1为4.8cm×2.6cm×2cm;例2为8cm×6cm×4cm;切面灰白色,鱼肉样,质地细腻,局部有裂隙。

镜检:肿瘤细胞由间质和上皮两种成分构成,间质细胞丰富,瘤细胞呈梭形、类圆形,排列紧密,偶见奇异形细胞;核分裂象丰富,可见病理性核分裂。

上皮细胞多无异形性,衬覆于囊腔或裂隙表面。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vimentin强(+),EMA、CD34 和Actin(-),PR(+),ER(-)。

病理诊断:左乳恶性叶状肿瘤。

2 讨论乳腺叶状肿瘤(phylloides Tumor)是一种少见的乳腺肿瘤,约占乳腺肿瘤的0.3%-0.9%和乳腺结缔组织与上皮组织混合性肿瘤的2%-3%[1]。

叶状肿瘤是由间质和上皮两种成分共同组成的一型肿瘤。

乳腺纤维腺瘤及例题

乳腺纤维腺瘤及例题

乳腺纤维腺瘤及例题
乳腺纤维腺瘤
【诊断】
表现为乳房内无痛性肿块。

好发于乳房外上象限,多为单发,肿瘤直径多在1~3cm。

该肿块多呈卵圆形、圆形,质实而不硬,表面光滑,活动度大,生长缓慢,与月经关系不大。

【鉴别诊断】
乳腺纤维腺瘤需要与乳腺癌进行鉴别诊断。

【进一步检查】
1.钼靶X线检查。

2.红外透照检查。

3.B超检查。

【治疗原则】
治疗原则为手术切除,切除肿块必须常规做病理检查。

【典型例题及得分要点】
例题
主诉:女性,21岁,农民。

因发现左乳肿块1年入院。

病史:患者于1年前无意扪及左乳一肿块,无疼痛,无红肿、无发热。

体格检查:左乳外上象限距乳晕3cm处扪及一直径3cm圆形肿块,边界清楚,活动好,表面光滑,质韧。

辅助检查:B超示左乳低回声结节包膜清楚。

得分要点:
1.诊断与诊断依据(8分)
(1)诊断乳腺纤维腺瘤。

(2)诊断依据
①年轻女性。

②单发乳房肿块。

③肿瘤特点无痛,椭圆形,光滑。

活动好,质地实而不坚,触诊有滑脱感,边界清楚。

④B超检查结节质地均匀,有包膜。

2.鉴别诊断(5分)
①叶状囊肉瘤。

②癌肉瘤。

3.治疗原则与进一步检查(7分)手术切除,切除肿块做病理学检查。

乳腺纤维腺瘤的临床特征、MRI征象及其与乳腺癌的鉴别分析

乳腺纤维腺瘤的临床特征、MRI征象及其与乳腺癌的鉴别分析

乳腺纤维腺瘤的临床特征、MRI征象及其与乳腺癌的鉴别分析戴迎桂; 陈飞; 董从松; 刘洋; 张志平; 杨乃忠; 张明生【期刊名称】《《中国CT和MRI杂志》》【年(卷),期】2016(014)010【总页数】3页(P62-64)【关键词】乳腺纤维腺瘤; 乳腺癌; MRI; 鉴别【作者】戴迎桂; 陈飞; 董从松; 刘洋; 张志平; 杨乃忠; 张明生【作者单位】东南大学医学院附属盐城医院影像科江苏盐城 22400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45.2乳腺纤维腺瘤为女性常见乳腺良性肿瘤,病变源于终末乳腺导管,常可见上皮间质增生,多发于年龄女性,病变表层多光滑,质地坚韧,活动度好,生长缓慢,初期无明显症状。

乳腺癌则为常见恶性肿瘤,近年来发病率明显上升[1],大部分乳腺癌患者早期无特异性症状,就诊时已进展至中晚期。

乳腺纤维腺瘤与乳腺癌两者治疗及预后有明显差异,但影像学有重叠,易混淆,两者鉴别诊断为临床诊断的重点、难点。

但自MRI应用于乳腺疾病诊断以来,较多研究者[2]认为其对乳腺纤维腺瘤及乳腺癌鉴别价值优于超声及钼靶。

为明确乳腺纤维腺瘤的特点及其与乳腺癌鉴别要点,我院对收治的4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收集2012年8月~2015年7月于我院经手术或穿刺检查证实为乳腺纤维瘤(n=29)及乳腺癌(n=15)患者的临床资料,病灶数共57个。

乳腺癌患者年龄35~69岁,平均(47.9±10.6)岁;体重46~78kg,平均(61.6±4.1)kg。

乳腺纤维腺瘤年龄23~58岁,平均(28.7±5.6)岁;体重43~69 kg,平均(58.6±5.2)kg。

1.2 方法采用GE Signa HDXT 3.0T超导型MRI检查仪,乳腺专用16通道表层线圈,俯卧位,患者双侧乳腺自然垂于线圈内,平静呼吸。

行平扫及增强扫描。

平扫包括T1WI、快速自旋回波(TSE)T2WI,结合特异性选择衰减反转恢复技术(SPAIR)作脂肪抑制(FS)的TSE-T2WISPAIR扫描及矢状位TSE-T2WI-SPAIR成像及DWI序列成像。

乳腺纤维腺瘤内癌20例临床病理分析

乳腺纤维腺瘤内癌20例临床病理分析

乳腺纤维腺瘤内癌20例临床病理分析连渊娥;郑巧灵;蒋逸婷;吴丹;杨映红【摘要】目的探讨乳腺纤维腺瘤内癌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乳腺纤维腺瘤内癌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平均年龄30.8岁.6例行单纯肿物切除术,8例行保乳手术,6例行单纯乳房切除术.患者均未出现淋巴结转移.20例均为纤维腺瘤内癌:4例为小叶原位癌;15例为导管原位癌,低级别13例,中级别2例,其中5例腺瘤外乳腺组织亦有低级别导管原位癌;1例为浸润性导管癌.20例纤维腺瘤内癌的ER、PR均弥漫一致阳性.患者中位随访时间27.5个月,均未出现复发及远处转移.结论纤维腺瘤内癌的形态特点为纤维腺瘤的背景上出现原位癌或浸润癌,预后好.治疗上推荐保乳手术,术后可辅以放疗.【期刊名称】《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年(卷),期】2018(034)002【总页数】3页(P204-206)【关键词】乳腺肿瘤;纤维腺瘤;原位癌;免疫组织化学【作者】连渊娥;郑巧灵;蒋逸婷;吴丹;杨映红【作者单位】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病理科,福州 350009;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病理科,福州 350009;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病理科,福州 350009;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病理科,福州 350009;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病理科,福州 35000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7.9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收集2009年1月~2017年3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存档的20例乳腺纤维腺瘤内癌,均有完整的临床病理资料。

1.2 方法手术切除标本均经10%中性福尔马林固定,常规取材,制片,HE染色,镜下观察。

免疫组化染色采用EnVision两步法,所用抗体包括E-cadherin、p120、CK5/6、p63、SMMHC、ER、PR、HER-2,均为即用型抗体,ER、PR、HER-2系罗氏公司产品,其余均购自福州迈新公司,操作步骤严格按试剂盒说明书进行。

乳腺癌诊断与鉴别诊断

乳腺癌诊断与鉴别诊断

乳腺癌诊断与鉴别诊断一、诊断(一)临床诊断1.病史①年龄30岁以下的妇女,月经初潮于12岁以前,53岁以后绝经,未婚或婚后未育;②30岁以后生育,生育后未哺乳,家族中有乳腺癌患者,应视为高危人群。

2.症状。

①乳房肿块为乳癌的首要症状,大多为单发。

肿块质硬,边缘不整,少数如橡皮样硬,早期能推动,较晚则活动受限甚至固定;②疼痛:不足1/3的病人有钝痛和刺痛感;③乳头糜烂,有痂皮,要考虑湿疹样癌;全乳房红肿,巨块似炎症,发展迅速,应注意是否为炎性乳癌。

3.体征①乳头回缩固定或向病灶偏斜;②皮肤出现凹陷,称"酒窝"征,晚期有"橘皮样"改变;③腋下淋巴结肿大。

4.配合多种物理诊断,提示有乳腺癌之可能者,均应直到明确诊断,不可轻易排除乳腺癌。

(二)病理诊断细胞学及组织学诊断确诊者。

(三)临床分期国际抗癌联盟提出的TNM分期法已被广泛应用于各种肿瘤中,并成为国际通用标准。

乳腺癌的TNM分期方法如下所示。

原发肿瘤(T)分期:Tx:原发肿瘤情况不详(已被切除)。

T0:原发肿瘤未扪及。

Tis:原位癌paget氏病局限于乳头,乳房内未扪及肿块。

T1:肿瘤最大直径小于2cm。

T1a:肿瘤最大直径在0.5cm以下。

T1b:肿瘤最大直径0.5~1cm。

T1c:肿瘤最大直径1~2cm。

T2:肿瘤最大直径2~5cm。

T3:肿瘤最大直径超过5cm,或肿瘤为两个以上。

T4:肿瘤任何大小,直径侵犯胸壁和皮肤。

T4a:肿瘤直接侵犯胸壁。

T4b:乳房表面皮肤水肿、皮肤溃疡或肿瘤周围及皮肤有卫星灶,但不超过同侧乳房。

T4c:T4a和T4b并存。

T4d:炎性乳腺癌。

注:①皮肤粘连、乳头回缩或其他皮肤改变除了T4b外,也可以出现在T1、T2 、T3中。

②paget氏病时如乳房内有肿块,则按照肿瘤大小区分。

③胸壁包括肋骨、肋间肌及前锯肌,不包括胸大肌。

区域淋巴结(N)分期:N0:区域淋巴结未扪及。

Nx:区域淋巴结情况不详(已切除)。

乳腺肿瘤诊断、鉴别诊断及可疑恶性特征

乳腺肿瘤诊断、鉴别诊断及可疑恶性特征

乳腺肿瘤诊断、鉴别诊断及可疑恶性特征对于乳腺良性肿瘤对女性影响不大,常见乳腺良性肿瘤主要包括纤维腺瘤、导管内乳头状瘤、脂肪瘤、平滑肌瘤、错构瘤等。

其中部分乳腺良性疾病具有癌变倾向,被称为乳腺癌前病变,如乳腺导管和小叶上皮不典型增生、导管内乳头状瘤等。

对于恶性肿瘤,由于其会对患者的生命造成严重的影响,因此早期发现和早期治疗就显得尤为重要。

乳腺主要的恶性肿瘤包括浸润性导管癌、浸润性小叶癌、粘液癌、导管原位癌、未分化癌、淋巴瘤等。

乳腺癌的可疑特征较多,但主要包括以下几点,这也是怀疑肿瘤为乳腺癌,从而进一步指导临床诊治的依据。

低回声实性肿块(图1),这主要与周围脂肪组织相比,部分病例可呈极低回声,当乳腺肿瘤以癌细胞为主时,回声较低,而以纤维组织为主时,则回声较强。

当肿瘤伴有出血坏死时,可为混合回声。

图1 超声见一极低回声团,形态不规则,边界欠清,无包膜边界不清,形态不规则,病灶无明确的边界,与周围组织分界不清,形态不规则,常呈锯齿状、毛刺状或蟹足状,无包膜(图2)。

图2 超声见一低回声团,边界不清,形态不规则,呈毛刺样➤纵横比大于1,肿块与皮肤不平行,纵径常大于横径(图3)。

图3 超声见一低回声团,与皮肤不平行,纵横比大于1伴有后方回声衰减,肿瘤后方可出现回声的降低或消失(图4)。

图4 超声见一低回声团,形态不规则,后方回声明显衰减微钙化是乳腺恶性肿瘤的特征之一,但超声对于微小钙化显示常不及乳腺X线,超声仅能探及细小强回声(图5)。

图 5 超声见一低回声团,边界不清,形态欠规则,内部回声不均,可见细小点状强回声肿瘤内部血流信号丰富,阻力指数(RI)常大于0.7(图6、图7),肿瘤由于癌细胞对组织的破坏,导致新生血管形成,血流信号可丰富,走形不规则,阻力指数增高。

图6 超声见一低回声团,内部血流信号丰富,血管走形不规则图7 超声见一低回声团,PW探及高阻动脉血流频谱,RI=0.78 而在这些特征中,低回声实性肿块、边界不清和形态不规则最具意义,对于指导临床医生具有重要的价值。

乳腺纤维腺瘤超声声像图与病理对照分析

乳腺纤维腺瘤超声声像图与病理对照分析

乳腺纤维腺瘤超声声像图与病理对照分析摘要目的:对乳腺纤维腺瘤的超声声像图特征与病理改变进行探讨,提高超声对超声对乳腺纤维腺瘤的诊断水平。

方法:对20例乳腺纤维腺瘤患者的声像图特征与病理改变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超声诊断乳腺纤维腺瘤20例,病理诊断均为乳腺纤维腺瘤。

结论:超声对乳腺纤维腺瘤的诊断提供了重要依据。

关键词超声声像图病理改变乳腺纤维腺瘤资料与方法2007年以来收治乳腺纤维腺瘤患者20例,均系女性,年龄16~68岁,平均40岁。

病程1天~1年,大多临床无明显症状,部分患者于洗澡时无意发现。

乳腺发现无痛性活动包块为主要临床特点。

方法:使用仪器为西门子中狮王,探头频率7.5MHz。

患者取仰卧位,手置于枕后,必要时向一侧倾斜。

探头放置于乳头乳晕交界处,并使探头长轴与乳腺导管走向一致,把乳房按时钟划分,自其中1点开始,以乳头乳晕交界处为中心,探头缓慢向周边移动,直至无腺体组织可见,然后探头移至下一点,重复上述过程[1]。

并常规探测双侧腋窝及胸骨旁淋巴结。

观察并记录肿块形态、边界及内部回声、包膜、有无加压变化、后部回声、钙化和液化等。

对照手术记录、术后送检的标本的病理结果进行分析。

结果乳腺纤维腺瘤的超声声像图表现:超声诊断典型乳腺纤维腺瘤16例,其形态规则,内部回声均匀,呈弱光点。

边界光滑、完整,有一层光滑的包膜。

纵横比小于1,后部回声多数增强。

非典型乳腺纤维腺瘤4例,边界尚清,内部回声不均匀,3例伴钙化,钙化点后方可出现声影。

1例内部出现囊性变,1例纵横比大于1。

超声检查与手术病理对照:镜下观察肿瘤中纤维组织和腺管结构之间的区别,一般将乳腺纤维腺瘤分为5型,管内型(向管型)、管周型(围管型)、腺纤维瘤型、囊性增生型纤维瘤、分叶型纤维瘤。

手术见乳腺纤维腺瘤大小部位与超声所见相符合。

本组有1例肿块超过5cm,边界尚清,纵横比大于1,内部有囊性变,经病理证实为乳腺纤维腺瘤。

另有1例超声检查有0.5cm大小实性结节,也经手术病理证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乳腺纤维纤维腺瘤的镜下特征: • 一、病变内组织学特征均匀一致。 • 二、肿瘤组织成份分布规则。 • 三、间质和腺体之间协调有序。
(一)肿块内部结构
• 普通型纤维腺瘤的特征之一是多结节状结构,这是因为肿瘤性纤维母细胞仅在特化性间质 中生长。肿块每个结节代表一个扭曲的TDLU。
• 特化性间质:黏液样,蓝色。
• 非特化性间质:纤维样,红色。 • 非特化性间质中存在 小血管。
(二)间质特征
• 同一病例内,间质通常是均质性的。 • 间质细胞的密度与肿瘤大小无关。通常20岁以下的纤维腺瘤间质细胞更丰富,上皮增生更 明显。 • 核分裂极少见。
(三)腺体特征
• 一、肿瘤内无正常小叶结构。 • 管内型:间质丰富,挤压导管,形成细长的线状分布的分支状结构和裂隙样腔隙。小管呈 均匀一致的狭长形,细长小管呈弓形覆盖于间质结节的表面。小管两侧腔面的腔缘细胞相 接触,间隔大致相等,形成串珠状排列。 • 管周型:导管不被间质挤压,导管保持圆形中管管腔。纤维母细胞围绕腺管呈同心圆排 列。 • 腺体与其他良性病变一样,内层为导管上皮,外层为肌上皮。可发生化生性改变,囊性变, 硬化性腺病,UDH,ADH,DCIS等。
• 纤维腺瘤的间质细胞主要是CD34阳性的纤维母细胞,肌纤维母细胞增生时ACTIN也可阳 性。间质细胞不同程度地表达PR,ER多呈弱阳性。
• 三、复杂型纤维腺瘤
• 含有大于3MM囊肿,硬化性腺病,上皮钙化或乳头状大汗腺改变的纤维腺瘤。 • 四、黏液样纤维腺瘤 • 间质含有丰富的淡蓝灰色细胞外基质,显得非常 疏松,其中卷入扭曲变形的腺体。 • 五、囊性纤维腺瘤 • 肿瘤大部分为囊肿结构的纤维腺瘤,多见于年长妇女,平均年龄为47岁。
免疫组化
(四)特殊改变
• 局灶性或弥漫性间质细胞丰富。 • 平滑肌化生,脂肪化,软骨化生。 • 黏液样变,玻璃样变,钙化,骨化,间质巨细胞。 • 假血管瘤样间质增生,类似血管瘤样间质。 • 在妊娠期和泌乳期易形成梗死灶。
组织学亚型
• 一,幼年性纤维腺瘤 • 青春期女性,<20岁。生长快,体积大。 • 间质细胞丰富,上皮增生。管周型多见。 • 二、富细胞性纤维腺瘤 • 仅用于描述间质细胞非常丰富但无其他特殊的普通型纤维腺瘤。 • 不推荐使用此术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