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eam小学教学案例说课讲解

合集下载

融入STEAM理念的小学数学教学案例探究

融入STEAM理念的小学数学教学案例探究

融入STEAM理念的小学数学教学案例探究一、引言在当今社会,科技发展迅速,对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STEAM教育(Science, Technology, Engineering, Art, Mathematics)正是针对这一需求而兴起的一种教育新理念。

STEAM教育致力于通过融合科学、技术、工程、艺术和数学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跨学科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

本文将探究如何融入STEAM理念,设计创新的小学数学教学案例。

二、案例一:设计一个数学游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游戏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方式。

我们可以设计一个融入STEAM理念的数学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

首先,选择一个数学概念,比如分数的比较。

接下来,布置任务给学生:设计一个游戏,通过比较分数大小来进行竞争。

学生需要运用数学知识来设计游戏规则和计分方式。

为了融入科学元素,学生可以在设计游戏规则时考虑一些物理规则,比如利用斜面来调整难度。

这样,学生不仅需要运用数学知识,还需要了解一些基础的物理原理。

在技术方面,可以要求学生使用计算机或移动设备来制作游戏界面,展示他们的设计与创意。

工程和艺术可以在游戏设计的过程中融入,学生可以运用工程思维来解决设计中的问题,如何让游戏更有挑战性和趣味性。

同时,艺术可以在游戏界面和游戏元素的设计中得到体现。

三、案例二:制作数学模型制作数学模型是另一个融入STEAM理念的小学数学教学案例。

通过让学生动手制作模型,可以帮助他们深入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

例如,我们可以选择几何学中的立体图形为主题。

学生可以选择一个喜欢的立体图形,如立方体或圆锥体,并进行制作。

在科学方面,学生可以了解各种材料的性质,选择与所选立体图形相适应的材料进行制作,并研究不同材料对模型性质的影响。

技术方面,学生可以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进行模型的绘制和展示,培养他们的信息技术能力。

而在工程方面,学生需要运用空间想象力和创造力,解决在制作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

基于STEAM教育的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案例开发

基于STEAM教育的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案例开发

基于STEAM教育的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案例开发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将STEAM教育引入到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中,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下面是一个基于STEAM教育的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案例开发。

案例名称:设计一个小型电子游戏目标:1. 学生能够了解电子游戏的基本原理和制作过程;2. 学生能够运用信息技术工具设计和制作一个小型电子游戏;3. 学生能够运用STEAM教育的思维方式解决问题和进行创新设计。

案例内容:1. 导入环节:教师先通过展示一些著名的电子游戏,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然后与学生一起讨论电子游戏的特点和分类。

教师还可以为学生介绍一些电子游戏设计师的职业生涯,引导学生对电子游戏设计的兴趣。

2. 学习环节:教师通过PPT、视频和网上资源等方式向学生介绍电子游戏的基本原理和制作过程,包括游戏策划、游戏设计、游戏编程等内容。

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并呈现他们对电子游戏的理解和想法。

3. 实践环节:学生分组进行小型电子游戏的设计和制作。

每个小组可以选择一个自己熟悉的题材或故事情节作为游戏的背景,然后运用信息技术工具(如Scratch、GameMaker等)设计和制作一个小型电子游戏。

4. 创新环节:学生在设计和制作过程中,可以运用STEAM教育的思维方式进行创新和改进。

可以通过增加新的游戏关卡、设计新的游戏角色、添加音效等方式来提高游戏的可玩性和趣味性。

学生还可以思考如何运用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新技术来创造更有趣的游戏体验。

5. 展示环节:学生完成游戏设计和制作后,可以组织一个小型展示活动,让每个小组向全班展示自己的作品,并互相评价和交流。

教师可以邀请一些专业的游戏设计师或相关领域的人士参加展示活动,并给予学生一些建设性的反馈和指导。

6. 总结环节:教师与学生一起总结案例学习的收获和体会,鼓励学生分享自己在设计和制作过程中的困难和解决方法,并鼓励他们将这种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运用到其他领域。

STEAM课例教案(一年级)《火山喷发》

STEAM课例教案(一年级)《火山喷发》

小学一年级STEM课程《火山喷发》一、火山喷发背景1.火山喷发是怎么回事?火山喷发是一种非常壮观但也很危险的自然现象。

当地下的岩浆积累到一定的量,并且压力变得非常大时,岩浆就会冲破地壳,从火山口喷出来。

这个过程中,岩浆会带着大量的气体、火山灰和火山石一起喷向天空柱。

2.火山喷发的特点:壮观:火山喷发时,火红的岩浆、黑色的火山灰和浓烟直冲云霄,场面非常震撼。

危险:火山喷发会释放出高温的岩浆、有毒的气体和火山灰,对周围的生命和财产造成威胁。

多样:火山喷发的形式有很多种,有的像喷泉一样宁静地流淌,有的则像炸弹一样猛烈地爆炸。

火山喷发是地球上一个神奇而又危险的自然现象。

虽然我们不能直接靠近火山去看它喷发,但我们可以通过学习来了解它的奥秘。

希望小朋友们都能对火山产生兴趣,并学会保护自己,远离火山等自然灾害的威胁。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火山喷发的基本原理和现象。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 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现象,激发对科学探索的兴趣。

三、教学内容1. 火山喷发的基本原理和现象。

2. 火山喷发实验的设计与操作。

3. 实验结果的观察与分析。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火山喷发实验的设计与操作。

2. 教学难点:火山喷发原理的理解和实验结果的观察。

四、教学准备1. 实验材料:黏土、塑料杯、小苏打、水、塑料杯、白醋、勺子、白糖2. 教学工具:PPT、火山喷发视频。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播放火山喷发的视频,让学生初步了解火山喷发现象。

(2)提问:火山喷发是怎样形成的?火山喷发会给地表带来哪些影响?2. 知识讲解(1)讲解火山喷发的基本原理和现象。

(2)引导学生关注火山喷发对环境的影响。

3. 实验设计(1)分组讨论:根据火山喷发原理,选择材料设计一个火山喷发实验。

(2)学生汇报实验方案,教师指导并完善。

4. 实验操作(1)学生分组进行火山喷发实验,观察实验现象。

(2)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小学美术《steam》教案

小学美术《steam》教案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设计的基本概念。设计是通过对物品的功能、外观、材料等方面进行有目的的规划和创造。它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使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便捷。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这个案例展示了设计在实际中的应用,以及它如何帮助我们解决问题。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生活中的设计原理、重要性和应用。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设计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小学美术《steam》教案
一、教学内容
小学美术《STEAM》教案
本节课教学内容选自小学美术教材《STEAM创意美术》四年级上册第五章《生活中的设计》,包含以下内容:
1.了解生活中的设计原理,学会观察生活中的美;
2.学习使用废旧材料进行创意设计,培养环保意识;
3.掌握简单的制作技巧,如剪、贴、折等;
4.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动手实践能力。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实验操作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生活中设计原理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五、教学反思
在今天的教学过程中,我注意到学生们对生活中设计原理的学习非常感兴趣。他们积极参与讨论,提出了很多有创意的想法。让我深感欣慰的是,通过实践活动,学生们不仅掌握了设计的基本概念,还能将这些概念应用到实际操作中。

北京小学steam课程教案

北京小学steam课程教案

北京小学steam课程教案教案标题:北京小学STEAM课程教案教案目标:1. 帮助学生了解STEAM(科学、技术、工程、艺术和数学)概念和原则。

2. 鼓励学生合作、创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提供学生实践和应用STEAM技能的机会。

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了解STEAM概念以及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2. 学生能够运用STEAM技能解决问题,并展示创造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教学资源:1. 带有STEAM元素的教材和实例。

2. STEAM相关绘本和视频。

3. STEAM相关的游戏和操练活动。

教学步骤:引入:1. 引起学生对STEAM的兴趣,通过呈现一个现实生活中的STEAM应用实例,如一个基于科学和技术的发明。

2. 提问学生是否了解STEAM,并鼓励他们分享自己对STEAM的想法。

探究:1. 分组活动: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STEAM领域(科学、技术、工程、艺术或数学)。

2. 每个小组选择一个现实生活中的问题,相关于他们选择的领域,并讨论如何运用STEAM技能解决这个问题。

3. 导师角色:教师在每个小组中充当导师的角色,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制定计划和实施解决方案。

实践:1. 学生开始实施他们的解决方案,运用STEAM技能。

2. 学生可以使用实验、操练、模型制作等方法,或运用艺术和设计的技巧来解决问题。

3. 教师提供必要的支持和指导,确保每个小组成功地实现他们的解决方案。

总结:1. 每个小组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解决方案,并分享他们在实施过程中的经验和困难。

2.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STEAM的概念和原则,以及团队合作和创新的重要性。

3. 以互动方式对学生的展示进行评估,并提供反馈和鼓励。

延伸活动:1. 学生可以在家继续探索STEAM,通过进行科学实验、参观博物馆、制作艺术品等方式。

2. 学生可以开展STEAM展览,展示他们在不同领域的作品和解决方案。

3. 学生可以参加STEAM竞赛或项目,进一步提升他们的技能和创新能力。

基于STEAM教育的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案例开发

基于STEAM教育的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案例开发

基于STEAM教育的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案例开发STEAM教育是一种以科学、技术、工程、艺术及数学为基础的跨学科教育,已经成为了现代教育的重要趋势之一。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展示一个基于STEAM教育的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案例。

这个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以游戏设计为中心,涵盖了计算机编程、数字艺术和故事创作等领域。

这个课程旨在通过游戏设计来让学生掌握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同时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

1. 第一节课:游戏设计的基础知识在这节课上,学生们将学习游戏设计的基础知识,包括游戏的元素、游戏的目的、游戏的规则等等。

通过讲解游戏的基本要素,学生们可以对游戏设计有一个整体的了解,并开始构思他们自己的游戏。

2. 第二节课:数字艺术在这节课上,学生们将学习数字艺术的基础知识,包括颜色、形状、线条等等。

通过学习数字艺术,学生们可以制作自己游戏中的角色、地图和特效等。

3. 第三节课:计算机编程4. 第四节课:创意故事写作在这节课上,学生们将学习如何编写游戏场景的故事,包括故事的构成、人物的设定等等。

通过学习创意故事写作,学生们可以给他们的游戏场景赋予更多的情感和深度。

在这节课上,学生们将学习如何为游戏设计美术风格,包括背景、视觉特效等等。

通过学习游戏美术设计,学生们可以让他们自己的游戏更加有吸引力。

在这节课上,学生们将展示他们的游戏设计作品,并分享他们的游戏设计思路。

通过演示作品,学生们可以展示他们所掌握的信息技术技能,同时获得同学和老师的反馈和建议。

这个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案例是基于STEAM教育的,通过游戏设计来整合科学、技术、工程、艺术及数学等学科领域。

通过这个课程,学生们可以获得信息技术、数字艺术和创造性思维等多方面的能力,并培养出对信息技术和STEAM教育的兴趣和热爱。

小学STEAM课程之多米诺骨牌教案

小学STEAM课程之多米诺骨牌教案

小学STEAM课程之多米诺骨牌教案多米诺骨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多米诺骨牌效应的概念;2、了解多米诺在生活中的应用;3、了解和掌握多米诺骨牌的排列方法;4、尝试设计图案排列骨牌。

二、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了解多米诺骨牌的概念。

教学难点:在实践当中掌握掌握多米诺骨牌的排列技巧。

三、课前准备:课件、多媒体教室四、教学时间:1课时五、教学过程:(一)了解多米诺骨牌效应的概念教师展示多米诺骨牌的花样动态图,引起学生的兴趣,并提出问题:什么是多米诺骨牌?学生回答:推倒前面的骨牌,后面的骨牌也会跟着倒下来。

师:多米诺骨牌是一种用木制或塑料制成的长方形骨牌。

比赛时需要将骨牌按一定间距排列成行,轻轻碰倒第一枚骨牌,其余的骨牌就会产生连锁反应,依次倒下。

这种连锁反应现象,叫做“多米诺骨牌效应”。

(二)了解多米诺骨牌效应在生活中的应用教师以老师要求小朋友上下楼梯不能够玩闹、推搡,防止出现踩踏事故,因为这也是一个多米诺效应,教育学生注意上落安全,同时介绍多米诺拆桥法。

(三)探究多米诺骨牌组织两个小组上讲台进行探究实验,探究骨牌之间的距离、转弯的角度对推牌的影响,并做出总结,教师进行补充:骨牌之间的距离需要均匀,不能太近也不能太远,最佳的间隔距离是骨牌高度的一半;在摆弯路时不能转弯过急。

教师布置比赛规则:1.画设计图;2.完成目标:以“开始”口令为倒计时,限时10分钟,摆放时间结束后,进行推倒测试,以全部推倒为完成目标。

(四)课堂检验完成后,举手让教师过去,进行推倒骨牌。

教学反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_____________。

steam教育优秀语文教学案例

steam教育优秀语文教学案例

【导言】在当今社会,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教育教学模式也在不断地改变与完善。

在语文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完全满足现代学生的需求,借助STEAM教育理念进行语文教学已成为一种新的趋势。

STEAM教育以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艺术(Art)、数学(Mathematics)为基础,生动地融合在一起,使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更加注重实践性、创造性和跨学科思维的培养。

本文将以STEAM教育为视角,探讨优秀语文教学案例,探索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应用STEAM教育理念。

【正文】一、案例一:《三字经》STEAM教学案例1.学习目标- 通过STEAM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和跨学科综合能力。

2.教学内容- 以《三字经》为教学内容,通过科学、艺术等方面的课堂设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3.教学过程- 利用科技手段,介绍《三字经》的历史和作者背景,增加学生对语文的兴趣。

- 通过艺术手段,在教学过程中增加各种艺术元素,如书法、音乐、舞蹈等,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 结合数学知识,进行《三字经》中的字词统计和组词等活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分析能力。

4.效果评价- 学生对《三字经》的兴趣大大提高,语文阅读能力和跨学科能力得到了有效的提高。

二、案例二:STEAM教育与诗词鉴赏1.学习目标- 通过STEAM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情感、文学、艺术等多方面的综合素养。

2.教学内容- 以古诗词鉴赏为重点,通过科学、技术、艺术等方面的手段,增加诗词鉴赏的趣味性和实用性。

3.教学过程- 运用科技手段,在课堂上播放与古诗词相关的视瓶、音频等,增加学生对古诗词的感性认识。

- 利用艺术手段,设计古诗词的书法、绘画、曲艺等相关课程,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

- 结合工程知识,设计古诗词的创作活动,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实践能力。

4.效果评价- 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明显增加,对古诗词的鉴赏能力和综合素养得到了有效的提高。

《有趣的STEAM实验探究之旅》说课稿

《有趣的STEAM实验探究之旅》说课稿
环节
说课演示文稿
说课稿
(五)
教学实施过程
第4课学习色彩的对比、推移等美术知识,自主设计奖项,并装饰,从而培养学生设计创造美的能力。
第5课,引导学生展开抽奖实验,发现中奖的规律。从而培养学生科学实验,发现科学奥秘,发展科学精神。
第6课,数学理论研究。基引导学生在数学中探索转盘中奖概率的奥秘。从感性认识到理性数字的记录,发展学生科学与数学思维。
第7课,探秘数字转盘。实体转盘的中奖概率是由区域面积决定的,那计算机中的抽奖呢?引导学生编程实现可控制中奖概率的数字转盘,从而发展学生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核心素养。
环节
说课演示文稿
说课稿
(五)
教学实施过程
制作实体、实验探究、数学学习,编程揭秘,四个步骤,7节课,也是作品制作的过程,体现了做中学,学中做。
环节
说课演示文稿
说课稿
(二)
教材与学生
基于上述分析,我们希望开展以信息技术为主导、多个学科辅助的STEM科学实验探究课程,聚焦科学探究与跨学科思维能力的培养。
(三)
教学理念
本课程主要采用STEM的教育理念,强调让学生使用跨学科的知识与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采用编程生活化的教育理念,强调生活即教育,做中学,学中做。
同时,在我们的科学实验教学中,往往聚焦于科学学科,却忽视了,生活中的很多现象,科学原理其实是数学、科学、信息等多学科的综合应用。
环节
说课演示文稿
说课稿
(二)
教材与学生
本节课选自广东省《科创与STEM教育实验教材》小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本单元主要学习使用Ardunio硬件,而本节课第三课,是一节实践课,为学生学习编程与智能硬件的结合打下基础。
环节
说课演示文稿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steam小学教学案例

steam小学教学案例

steam小学教学案例《垃圾分类·未来城市》一、设计依据未来城市缘起于美国的经典STEAM项目,通过项目制学习的方式想象、研究、设计和建造一个未来的城市,并且这个城市主要解决的一个民生问题是:垃圾分类。

这个项目的主旨是让学生了解并掌握工程设计流程和项目管理方法,同时利用两个法宝解决当今世界的核心问题,如何通过我们共同的努力,让世界变得更加美好。

二、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在注意力、记忆力、逻辑思维能力等多方面已经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随着知识的积累和生活经验的丰富,学生对科学学科的认识正初步形成自己的框架。

小学科学课堂中,应该鼓励每个学生参与到STEAM的活动中去,每位学生都能得到锻炼和学习的机会,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到每个学生的差异,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都给予不同的指导,最终学生的主体性。

三、教学目标1.能用各种工具,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2.能利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模型制作过程中的比例尺问题。

3.能够综合各科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垃圾分类问题。

4.通过本次项目,初步学会模型的设计和建构。

四、材料准备大白纸、木板若干、泡沫若干、软陶泥、超轻黏土等五、教学过程本课的教学过程主要分成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学习城市规划的相关知识并且选择合适的城市模型,第二部分是了解垃圾分类的现状并研究解决方案,第三部分是实地考察,第四部分是模型材料的选择以及比例尺的应用,第五部分是模型的制作及工具的使用,第六部分是城市描述论文的撰写。

第一部分:学习城市规划的相关知识,并选择合适的城市模型1.城市基础设施如何排布。

2.城市规划的理念和原则。

未来城市的主旨是城市建设,对小学生来说要完成这个任务,学习城市规划相关知识的基础。

第二部分:垃圾分类的现状和研究未来解决方案1.目前的垃圾分类的现状。

2.研究垃圾解决方案。

清楚目前的垃圾情况,才能有针对性的提出解决的方案。

第三部分:实地考察考察垃圾处理中心和城市规划展览馆,让孩子们对垃圾的现状有一个直观的认识,并且学习真实的城市规划是如何开展的,城市规划的模型是如何制作的。

融入STEM教育理念的小学语文教学案例分析

融入STEM教育理念的小学语文教学案例分析

融入STEM教育理念的小学语文教学案例分析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STEM教育理念在教育界逐渐得到重视。

STEM教育即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和数学(Mathematics)的综合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然而,很多人认为STEM教育只适用于自然科学领域,对语文教学似乎并不相关。

本文将通过一个小学语文教学案例,探讨如何融入STEM教育理念,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创设情境和引入实际问题,将STEM教育理念融入其中。

例如,在讲解古代诗词时,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古人创作诗歌的动机和背后的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知识。

比如,当讲解《登鹳雀楼》时,可以通过介绍古代建筑工程和测量方法,让学生了解到古人是如何计算楼高和测量距离的。

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能够增加学生对古代文化的兴趣,还能够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除了古代诗词,现代文学作品也可以与STEM教育相结合。

例如,通过阅读科幻小说,可以引导学生思考科技对社会的影响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学生可以就小说中的科技设备进行分析和评价,提出自己的想法和见解。

这样的教学活动既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又能够拓宽他们的科学知识面。

此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可以引入一些实践性的活动,让学生亲身参与,体验STEM教育的乐趣。

例如,在学习写作时,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科学实验,然后根据实验结果撰写实验报告。

这样的活动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实验技能,还能够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同时,学生在写作过程中也能够加深对科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在实施融入STEM教育理念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的角色至关重要。

教师应该具备广泛的知识储备和跨学科的能力,能够将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的知识与语文知识有机结合起来。

同时,教师还应该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策略和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

steam小学教学案例

steam小学教学案例

steam小学教学案例Steam小学教学案例最近,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教育的改革,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尝试将STEAM教育融入到课堂中去。

STEAM教育以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艺术(Art)、数学(Mathematics)为基础,旨在培养学生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创造力和合作精神。

本文将以小学STEAM教学案例为题,分享一种成功的教学实践经验。

故事的主角是一位小学二年级的班主任老师李老师。

为了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提高科学素养和动手能力,李老师计划在班级中开展STEAM教学活动。

首先,李老师在课前为学生准备了一些简单的科学实验器材,如透明杯、小石子、草籽、水、土壤等。

她引导学生围绕“植物的生长条件”这一主题展开讨论,并向学生提出一个问题:“如果我们给一些种子提供适当的生长条件,它们能发芽吗?”。

这个问题引发了学生们浓厚的兴趣和思考。

接下来,李老师组织学生自由分组,每组3-4人。

她向每个小组提供了一套相同的实验材料,并告诉学生他们需要设计一项实验来验证问题的答案。

李老师通过提问和指导帮助学生明确实验目标和步骤,并鼓励他们发挥创造力,尽量做到多样性和独特性。

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学生们积极投入到实验设计和实施中去。

他们讨论了种子需要的土壤、水分、光照等生长条件,并尝试不同组合的实验。

有的小组选择了盆栽种植,有的小组选择了试管培养,有的小组甚至将种子粘贴在玻璃窗上,以观察它们在不同光照条件下的生长情况。

李老师在一旁给予适时的引导和帮助,确保每个小组都能顺利进行实验。

经过一段时间的等待和观察,学生们的实验结果逐渐显现出来。

一些组可以看到种子发芽了,而一些组则无法看到种子发芽。

对于发芽的种子,学生们再次进行讨论和分析,总结出影响种子发芽的原因,如水分、光照、温度等。

而对于没有发芽的种子,学生们思考可能的原因,并找到自己实验中的错误之处。

这个过程让学生们深入理解了科学实验的重要性,也培养了他们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STEAM教学案例小花灯的设计与制作

STEAM教学案例小花灯的设计与制作

STEAM教学案例《小花灯的设计与制作》东风小学林秋莉设计依据:元宵节是我们国家的传统节日,元宵节挂花灯也是一项必不可少的习俗。

通过让孩子们自己制作小花灯对他们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传承中华美德是一种很好的途径,因而我设计了这样的一节STEAM课程。

将工程技术、劳动技术、数学、科学、美术、音乐等学科相整合,并且将之前所学的学科知识进行拓展。

学习流程:自主设计小花灯,从小花灯的外观到内部结构:1.如何搭框架——运用劳动技能,把花灯扎得又结实又牢固;2.该用多少料——运用数学长方体体积、表面积公式估算需要用多少材料;3.怎么样才会点亮——科学电路帮助我们点亮发光二极管;4.如何更美观——中国传统绘画、装饰艺术可以让花灯更有年味;5.怎样更有趣——为花灯精选一个谜语,再配上一首歌曲!大家一起猜谜。

学生主要以小组合作的形式经历这些在STEAM理念下的学习来完成小花灯的设计和制作。

学习目标:通过从设计到制作小花灯的整个过程,希望学生的学会设计和探索的,培养学生小组之间的合作能力,动手实践的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适用年级:小学高段材料的准备:设计单、发光二极管、导线、电池、电池盒、铁丝、彩纸、木棒等。

教学过程:本节课的教学个过程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认识小花灯、第二部分为点亮发光二极管、第三部分为设计小花灯的外观,第四部分为安装小花灯。

其中本节课的重点为设计小花灯和点亮发光二极管。

运用到了多种学科的知识,比如科学中的电路的相关知识,以及劳动技术中如何运用电工胶布和剥线钳等一些工具的使用等。

第一部分:认识小花灯1.通过观察小花灯的外观,激发学生想要自己设计小花灯的兴趣。

2.通过观察小花灯的内部结构,老师引导学生该如何将发光二极管点亮。

第二部分:点亮发光二极管1.自主选择点亮发光二极管所需要的材料;2.观察这些材料的特点并通过电路图连接电路,使发光二极管亮起来;3.为了让发光二极管更亮,尝试点亮两个发光二极管。

小学stem教学教案

小学stem教学教案

小学stem教学教案
教案标题:小学STEM教学教案
教学目标:
1. 了解STEM教育的概念和重要性
2. 培养学生的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素养
3. 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意识
教学内容:
1. 介绍STEM教育的概念和意义
2. 探讨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的相关知识
3. 进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教学步骤:
1. 导入:通过图片、视频等方式引入STEM教育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兴趣
2. 知识讲解:介绍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的相关知识,让学生了解STEM的内涵和重要性
3.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活动,如制作简单的机械模型、设计简单的电路等,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4. 总结:让学生总结今天的学习内容,并分享他们的体会和收获
教学评估:
1. 观察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包括动手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
2. 收集学生的总结和分享,了解他们对STEM教育的理解和认识
教学延伸:
1.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多思考,培养他们的探究精神
2. 组织STEM主题的课外活动,如科技作品展、科学实验等,拓展学生的STEM 视野
教学资源:
1. STEM教育相关的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
2. 实践活动所需的材料和工具
通过以上教学设计,可以帮助小学生了解STEM教育的概念和重要性,培养他们的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素养,提高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意识。

steam小学教学案例说课讲解

steam小学教学案例说课讲解

steam小学教学案例说课讲解steam小学教学案例《垃圾分类·未来城市》一、设计依据未来城市缘起于美国的经典STEAM项目,通过项目制学习的方式想象、研究、设计和建造一个未来的城市,并且这个城市主要解决的一个民生问题是:垃圾分类。

这个项目的主旨是让学生了解并掌握工程设计流程和项目管理方法,同时利用两个法宝解决当今世界的核心问题,如何通过我们共同的努力,让世界变得更加美好。

二、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在注意力、记忆力、逻辑思维能力等多方面已经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随着知识的积累和生活经验的丰富,学生对科学学科的认识正初步形成自己的框架。

小学科学课堂中,应该鼓励每个学生参与到STEAM的活动中去,每位学生都能得到锻炼和学习的机会,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到每个学生的差异,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都给予不同的指导,最终学生的主体性。

三、教学目标能用各种工具,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能利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模型制作过程中的比例尺问题。

能够综合各科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垃圾分类问题。

通过本次项目,初步学会模型的设计和建构。

四、材料准备大白纸、木板若干、泡沫若干、软陶泥、超轻黏土等五、教学过程本课的教学过程主要分成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学习城市规划的相关知识并且选择合适的城市模型,第二部分是了解垃圾分类的现状并研究解决方案,第三部分是实地考察,第四部分是模型材料的选择以及比例尺的应用,第五部分是模型的制作及工具的使用,第六部分是城市描述论文的撰写。

第一部分:学习城市规划的相关知识,并选择合适的城市模型城市基础设施如何排布。

城市规划的理念和原则。

未来城市的主旨是城市建设,对小学生来说要完成这个任务,学习城市规划相关知识的基础。

第二部分:垃圾分类的现状和研究未来解决方案目前的垃圾分类的现状。

研究垃圾解决方案。

清楚目前的垃圾情况,才能有针对性的提出解决的方案。

第三部分:实地考察考察垃圾处理中心和城市规划展览馆,让孩子们对垃圾的现状有一个直观的认识,并且学习真实的城市规划是如何开展的,城市规划的模型是如何制作的。

steam小学教学案例说课讲解

steam小学教学案例说课讲解

steam小学教学案例说课讲解steam小学教学案例说课讲解steam小学教学案例《垃圾分类·未来城市》一、设计依据未来城市缘起于美国的经典STEAM项目,通过项目制学习的方式想象、研究、设计和建造一个未来的城市,并且这个城市主要解决的一个民生问题是:垃圾分类。

这个项目的主旨是让学生了解并掌握工程设计流程和项目管理方法,同时利用两个法宝解决当今世界的核心问题,如何通过我们共同的努力,让世界变得更加美好。

二、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在注意力、记忆力、逻辑思维能力等多方面已经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随着知识的积累和生活经验的丰富,学生对科学学科的认识正初步形成自己的框架。

小学科学课堂中,应该鼓励每个学生参与到STEAM的活动中去,每位学生都能得到锻炼和学习的机会,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到每个学生的差异,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都给予不同的指导,最终学生的主体性。

三、教学目标能用各种工具,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能利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模型制作过程中的比例尺问题。

能够综合各科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垃圾分类问题。

通过本次项目,初步学会模型的设计和建构。

四、材料准备大白纸、木板若干、泡沫若干、软陶泥、超轻黏土等五、教学过程本课的教学过程主要分成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学习城市规划的相关知识并且选择合适的城市模型,第二部分是了解垃圾分类的现状并研究解决方案,第三部分是实地考察,第四部分是模型材料的选择以及比例尺的应用,第五部分是模型的制作及工具的使用,第六部分是城市描述论文的撰写。

第一部分:学习城市规划的相关知识,并选择合适的城市模型城市基础设施如何排布。

城市规划的理念和原则。

未来城市的主旨是城市建设,对小学生来说要完成这个任务,学习城市规划相关知识的基础。

第二部分:垃圾分类的现状和研究未来解决方案目前的垃圾分类的现状。

研究垃圾解决方案。

清楚目前的垃圾情况,才能有针对性的提出解决的方案。

第三部分:实地考察考察垃圾处理中心和城市规划展览馆,让孩子们对垃圾的现状有一个直观的认识,并且学习真实的城市规划是如何开展的,城市规划的模型是如何制作的。

STEM教育(案例分析)

STEM教育(案例分析)

小学数学课程中的STEM教育——《圆的认识》案例分析有人说,“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可是思维—看不见,摸不着,它—到底是什么呢?随着教育的变革,STEM教育需要慢慢渗透到我们的日常教学中去。

数学的学习,不仅要让学生学会知识、掌握科学方法,更重要的是领会数学思想与奥秘。

在《圆的认识》的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圆的特征,借助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让学生初步感受圆的本质特征及圆与正方形的不同。

在教学的过程中,通过套圈的游戏让这节课的教授变得有趣和具有更大的挑战性,更容易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在数学知识的传授中,可以整合科学课程中的科学知识,例如:在生活中,为什么大多数井盖都是圆的,以此为契机激发学生探索圆特征的欲望。

在解决数学难题的同时又增加了科学素养。

在讲授这一节课的时候,还可以让学生谈谈水滴落到水里形成的涟漪为什么是圆的?了解这个问题物理背景是解决它们的前提。

从物理学科的角度引入数学问题,之后运用数学方法加以解决。

这节课需要渗透的物理知识是当水滴落到水里形成涟漪也就是形成波,波向水面各个方向传播的速度是一样的,最后再结合圆的本质特征认识到形成的涟漪是圆的。

在探究数学问题的过程中,需要科学严谨的精神,学生可通过观察、实验操作、逻辑推理、交流合作等多种手段来探索图形的性质。

在教授这一课时,为了让学生深刻体会日常生活中为什么车轮是圆形的,通过小组合作,让学生用做好的硬纸板“圆形车轮、正方形车轮、椭圆形车轮”沿直尺的边滚一滚,描出中心点留下的痕迹。

学生操作完成后教师又引导学生观察三种车轮中心点的痕迹。

思考:如果把他们分成两类,应该怎么分?根据什么标准分?通过讨论,学生会明白是按照痕迹是否直线来分。

从而比较并发现不同形状的车轮的中心在运动中高低的变化,也就是中心到地面距离的变化。

圆形车轮的车轴到地面的距离就是圆的半径,同一个圆的半径是相等的,所以圆形车轮的运动是平稳的;而正方形、椭圆形的点到中心点的距离不相等,因此滚动起来不平稳,由此引导学生理解车轮为什么是圆形的。

steam小学教学案例

steam小学教学案例

steam小学教学案例STEAM课程是科学、技术、工程、艺术与数学相互融合的课程,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已有知识,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问题解决能力等综合能力。

本文通过对两个案例——“眺望远方”和“光阴的故事”的展示和分析帮助读者体会STEAM课程的特点。

案例一:眺望远方课程目标《眺望远方》是针对四年级学生开发的STEAM课程。

课程的目标是:(1)通过观察图片,让学生了解不同塔的结构,并思考如何用最少的材料搭建出最高的塔。

(2)通过搭建高塔,了解塔的结构和材料组合的稳定性。

(3)培养学生动手及合作能力,感受建筑的魅力。

由于小学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初步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数学能力,对动手类课程有浓厚兴趣,能初步进行一些复杂结构的搭建。

因此课程以“建造高塔”为抓手,综合了技术、美术等学科内容,并启发孩子们理解平面结构和立体结构的关系,并辅以对工程成本控制的训练。

本课程以动手为核心,让同学们通过团队合作的方法,提升综合工程能力。

教学策略1. 情景引入教师首先营造情境,启发同学们从生活中提取出登高望远的经历,从而激发对制作高塔的兴趣。

2.任务引导以有限成本内的高塔搭建为任务,使得整节课的机构高度融合和统一。

3. 合作学习动手任务非一人之力可以完成,本节课引导同学们进行合理分工,并鼓励大家通力合作完成任务。

教学环境和资源牙签、泡沫球、橡皮泥、加长牙签、胶水、彩色火柴棒。

教学过程1. 任务概况阶段在课程开始的时候,教师首先展示诸如埃菲尔铁塔的高塔图片,并且从生活经验中总结出高塔所具有的特点。

随后,同学们为了使用尽可能少的材料制作一个不矮于35cm的高塔,展开分组,并进行分工和讨论。

2 .任务准备阶段分好组之后,同学们在老师的引导下,理解结构的概念、材料的使用方法,并且知道了检测高塔稳定性的标准。

随后,同学们开始制定方案,并且分享方案和预算。

这个预算很重要,如果同学们给出的预算过低,将来就很有可能超预算;如果预算过高,那么老师也不会通过他们的方案。

三年级steam教学设计案例

三年级steam教学设计案例

三年级steam教学设计案例一、项目名称一张纸的奥秘二、项目背景纸是我们学生日常生活、学习中接触最多的物品之一,本项目旨在通过生活中最常见的一张A4引导学生探索几何、力学方面的知识。

让学生通过亲自动手实验,感受到科学的神奇奥秘。

本项目设置程参考《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知识点涵盖物质科学领域中的力学知识和技术与工程领域的桥梁设计相关知识及剪刀、直尺的使用等。

采用PBL教学法,让学生分组讨论,设计一张A4纸承重的最佳方案并执行,然后通过承载重物的质量来判断获胜的小组。

并通过手握鸡蛋的实验及各类桥梁设计的优劣评价来反思学生们的设计方案。

三、项目硬件和环境要求环境要求:创客教室硬件要求:A4纸、剪刀、铅笔、直尺、书、回形针四、STEAM知识能力结构Science:知道线、面、体的关系;了解力的分解;了解燃烧条件等。

Technology:会使用直尺、剪刀,会纸张对齐折叠等。

Engineering:了解桥梁的分类及原理。

Mathematics:学会度量,中点计算,简单除法,砝码叠加增加质量等。

认知收获:知道线、面、体的关系;了解力的分解;了解伯努利原理;了解摩擦力;燃烧条件等;学会度量和简单的计算。

能力收获:学会类比分析,能够打破常规思维解决问题,培养小组学习分工合作意识等。

五、课程基本信息年级:3年级(已掌握直尺使用及长度度量)涉及学科:数学、物理、化学学校目标:能够知道线面体的关系、知道力的分散作用、知道燃烧的条件六、材料清单A4纸、剪刀、铅笔、直尺、书、回形针、吹风机、打火机、纸杯七、课程引言一张A4纸能套下一个人吗?如何让一张A4纸承受更大的质量?一张A4纸怎么才能让它不惧火烧?这些匪夷所思看似无法解决的问题我们是否可以借助物理、数学、化学的知识来解决呢?那么接下来我们分组讨论看看你们有什么好的idea吧!八、活动任务学生分三组借助给定的材料,讨论并设计解决上述三个问题的方案并执行。

问题一学生上台演示小组方案;问题二学生执行并记录能承受的物理的重量(用同等质量的奖章、书本叠加来增重,也可通过他们的数量来比较承重);问题三学生上台演示小组方案;九、项目实施过程设计(一)课程设计1、学生分3组,每组3人;2、针对以上三个问题分别做一些知识背景讲解与类比:(1)针对问题一“如何用一张A4纸套住一个人?”常规思路下将A4纸中间扣一个洞显然是无法实现的,这时候类比生活中的一个实例“小苹果”,苹果皮再刀的“裁剪”下有一个面变成了一条长长的线,这时候把收尾连接可以围的很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s t e a m小学教学案例
steam小学教学案例
《垃圾分类·未来城市》
一、设计依据
未来城市缘起于美国的经典STEAM项目,通过项目制学习的方式想象、研究、设计和建造一个未来的城市,并且这个城市主要解决的一个民生问题是:垃圾分类。

这个项目的主旨是让学生了解并掌握工程设计流程和项目管理方法,同时利用两个法宝解决当今世界的核心问题,如何通过我们共同的努力,让世界变得更加美好。

二、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在注意力、记忆力、逻辑思维能力等多方面已经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随着知识的积累和生活经验的丰富,学生对科学学科的认识正初步形成自己的框架。

小学科学课堂中,应该鼓励每个学生参与到STEAM的活动中去,每位学生都能得到锻炼和学习的机会,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到每个学生的差异,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都给予不同的指导,最终学生的主体性。

三、教学目标
1.能用各种工具,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2.能利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模型制作过程中的比例尺问题。

3.能够综合各科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垃圾分类问题。

4.通过本次项目,初步学会模型的设计和建构。

四、材料准备
大白纸、木板若干、泡沫若干、软陶泥、超轻黏土等
五、教学过程
本课的教学过程主要分成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学习城市规划的相关知识并且选择合适的城市模型,第二部分是了解垃圾分类的现状并研究解决方案,第三部分是实地考察,第四部分是模型材料的选择以及比例尺的应用,第五部分是模型的制作及工具的使用,第六部分是城市描述论文的撰写。

第一部分:学习城市规划的相关知识,并选择合适的城市模型
1.城市基础设施如何排布。

2.城市规划的理念和原则。

未来城市的主旨是城市建设,对小学生来说要完成这个任务,学习城市规划相关知识的基础。

第二部分:垃圾分类的现状和研究未来解决方案
1.目前的垃圾分类的现状。

2.研究垃圾解决方案。

清楚目前的垃圾情况,才能有针对性的提出解决的方案。

第三部分:实地考察
考察垃圾处理中心和城市规划展览馆,让孩子们对垃圾的现状有一个直观的认识,并且学习真实的城市规划是如何开展的,城市规划的模型是如何制作的。

第四部分:模型的材料的选择和比例尺的应用
选择合适的材料来建构模型,用什么材料做房子、道路、河流等等,让孩子对模型的建设有直观的认识。

在构建过程中学习比例尺的应用。

第五部分:城市描述论文的撰写
孩子们初步接触论文,对论文的写作比较陌生,因此也需要花时间让孩子们对论文的写作掌握一些技巧。

六、教学反思
在进行授课之后,发现孩子们对这样的STEAM课程非常有兴趣,大部分时间在动手活动,让他们小组之间有合作和交流,在这样的过程中,他们也完成了自己的模型作品。

在上课过程中,我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1.工具使用不熟练
孩子平时很少接触工具,在二级管的焊接中就能直接体现出来,对导线的剥除,出现了要么用力太大,导致内部铜丝被剪断,要么不够用力,绝缘皮剥不掉。

2.思路交流不够活跃
小组在进行设计时,组内有不同的意见,小组内的同学应该是相互探讨研究,找到最佳方案,再将最好的设计方案与其他小组成员分享。

但是课堂上的交流气氛不够活跃,思考不够充分。

本课程的整体效果不错,只有经历了不完美,才能不断拓展学生的思维,经历本课程以后,孩子们的科学素养、技术素养、数学素养等都有了一定的提高,享受了成功的喜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