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练习题库(主观题)
高等教育心理学考试试卷(共六卷)
高等教育心理学考试试卷(一)一、主观题(每小题10分,共100分)1、人的心理是一种动态的活动过程,包括()、()和()。
它们从不同的角度能动地反映着客观世界的事物及其关系。
2、意识是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借助于语言对客观世界的高级反映形式,是心理发展的高级阶段,具有()两个特点。
3、简述怎样有效的促进学习迁移。
4、请论述大学生恋爱与性心理的困扰以及如何进行心理调适。
5、简述问题解决的特点。
6、个体心理是指个人具有的或在个人身上发生的心理现象、个体心理可以分为()四个方面。
7、简述社会助长和社会惰化。
8、心智技能,也叫智力技能,是一种调节和控制心智活动的经验,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o9、请阐述社会学习理论的主要观点。
10、联系实际,简述三种直观教学形式的优缺点。
参考答案及解析一、主观题1、认知过程,情绪过程,意志过程2、自觉性和能动性3、教育系统中教学的目标是使学生接受及掌握经验,以形成和发展学生的能力与品德。
而迁移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途径,也是检验教学是否达到目标的可靠标志。
因此,在实际教学中,应该掌握和应用学习迁移的规律,以有效促进迁移,提高教学成效。
(1)精选教材要想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大量的有用的经验,教学内容就必须精选。
精选的标准就是迁移规律,即选择那些具有广泛迁移价值的科学成果作为教材的基本内容。
所谓具有广泛迁移价值,就是指掌握这些基本内容后,在以后的学习或应用中,许多与之相关的其他内容无需重新教学或学习只需稍加引导和点拨,学生即可掌握。
这些基本内容具有广泛的适用性。
精选教材要随科学的发展而不断变化和更新。
虽然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具有较高的稳定性,但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原来作为学科基本内容的教材可能会失去其原有的作用,所以,应及时注意科学新成果的出现,以新的更重要的、迁移范围更广的原理、原则来代替。
因此,在精选教材时,要注意其时代性,吐故纳新,不断取舍,使之既符合科学发展的水平,又具有广泛的迁移价值。
心理学主观题
名词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发生和发展规律的科学。
观察法:在自然条件下,有目的、有计划地观察被试者的表情、动作、语言、行为等来研究人的心理活动规律的方法.实验室实验法:是在实验室内,严格地控制或创设一定条件,借助专门仪器对被试进行实验的方法。
个案研究法:是对被试在较长时间里连续进行了解,以研究其心里的发展变化。
无条件反射:是先天遗传的,不学而能的,固定的反射。
动力定型:是复杂的,巩固的条件反射系统,是对复合刺激物系统的比较巩固的刻板式的反应。
相互诱导:一种神经过程的活动引起或加强另一种与之相反的神经过程的活动,叫做神经过程的相互诱导。
感觉:是指人脑对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
差别感觉阈限:刚刚能引起新感觉的刺激物的最小差别量。
差别感受性:感觉到最小差别量的能力。
知觉的恒常性:当知觉的条件在一定范围内改变时,知觉的映像仍然保持相对不变,知觉的这种稳定性和不变性,称为知觉的恒常性。
观察:是一种特殊形式的直觉,它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主动的知觉过程。
记忆:是过去经验在人脑中的反映的心理过程。
记忆表象:或称表象,是曾经感知的事物不在面前,而在脑中再现出来的心理形式。
机械识记:根据材料的外在联系,采取多次重复的方式所进行的识记。
意识识记:是指通过对材料的理解,找出材料指教的本质联系、有因果关系或者新旧知识经验之间的联系之后进行的那种识记。
遗忘:当识记正确时,由于保持不牢固或产生干扰而不能再认或回忆,或者发生错误的再认和回忆的现象。
前摄抑制:指先学习的材料及学习活动对后来的学习产生的干扰作用。
后摄意识:指后学习的材料及学习活动对保持与回忆先前学习的材料所产生的干扰作用。
超额学习:在完全识记了材料并足以正确回忆后又继续增加学习或练习的次数,使学习的巩固水平超过能背诵的程度。
联想:由一种事物想起另一种事物的心理现象。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的概括认识。
创造性思维:用独创的、新颖的方法解决新问题的思维,是发明创造的思维方式。
教育心理学主观题专项
教育心理学主观专项根据大多数地区的考情进行总结,并不作为某一次考试的考前预测哈,大家可以作为参考资料准备。
希望大家好好努力,认真备考哈。
简答题汇总1.简述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参考答案】(1)感知运动阶段(0〜2岁)。
仅靠感觉和动作适应外部环境,应付外界事物。
其认知特点:①通过探索感觉与运动之间的关系来获得动作经验。
②低级的行为图式。
③获得了客体的永恒性(9〜12个月)。
(2)前运算阶段(2〜7岁)。
①“万物有灵论”。
②一切以自我为中心。
③思维具有不可逆性、刻板性。
④没有守恒概念。
⑤集中化思维,即作出判断时只能运用一个标准或维度。
(3)具体运算阶段(7〜11岁)。
①这个阶段的标志是守恒观念的形成(守恒性)。
②思维运算必须有具体的事物支持,可以进行简单抽象思维。
③理解原则和规则,但只能刻板遵守规则,不敢改变。
④思维具有可逆性、去集中化。
(4)形式运算阶段(11〜16岁)。
①能够根据逻辑推理、归纳或演绎的方式来解决问题。
②能够理解符号的意义、隐喻和直喻,能做一定的概括。
③思维具有可逆性、补偿性和灵活性。
2.简述最近发展区的概念及其教学启示。
【参考答案】维果斯基认为,儿童有两种发展水平:一是儿童的现有水平,即由一定的已经完成的发展系统所形成的儿童心理机能的发展水平;二是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
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
也就是说,儿童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助成人帮助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与独自解决问题所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差异,实际上是两个邻近发展阶段间的过渡。
教学应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把潜在的发展水平变成现实的发展水平,并创造新的最近发展区。
维果斯基特别提出:“教学应当走在发展的前面。
”3.简述埃里克森社会化发展理论。
【参考答案】埃里克森认为,人格的发展贯穿于个体的一生。
他认为人格的发展是一个逐渐形成的过程,它必须经历一系列顺序不变的阶段,每一阶段都有一个生物学的成熟与社会文化环境、社会期望之间的冲突和矛盾所决定的发展危机,每一个危机都涉及一个积极的选择与一个潜在的消极选择之间的冲突。
教育学心理学主观题
教育学一、境空题1.现代三大教学理论包括美国教育家布鲁纳的结构主义理论,前苏联赞科夫的教学与发展理论以及德国瓦·根舍因的范例教学理论。
2.教育目的规定了特定社会教育所培养的人的质量规格标准。
一般是指教育目的在各级各类教育机构培养目标的具体化。
3.小学生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方式为主,这是小学教学中必须贯彻直观性教学原则的依据。
4.教师的备课要求做好三方面的工作,即钻研教材、了解学生、设计教法。
5.历史上曾出现过两种相互对立的教学方法思想,即启发式和注入式。
6.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为教育学的发展开辟了真正科学化的道路,前苏联教育家凯洛夫的教育理论对我国建国初期的教育曾发生过重大影响。
7.“揠苗助长”、“陵节而施”的教育方式的错误就在于不顾人的发展对教育的制约,违背了人的发展的顺序性和阶段性。
8.社会主义制度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条件,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惟一途径。
9.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和受教育者已有的品德基础之间的矛盾。
10.课外校外教育的组织形式有群众性活动、小组活动和个人活动。
课外校外教育的主要特点是自愿性、灵活性、实践性。
11.洛克在《教育漫话》一书中提出了“绅士教育”的思想,充分体现了他在教育目的论上持个人本位论主张。
12.教育的两大基本规律是教育与社会发展相互制约的规律和教育与人的发展相互制约的规律。
13.体育是以身体活动为基本内容,促进人的身心发展的培育人塑造人的过程。
学校体育的基本组织形式是体育课。
14.广义的教育制度指国民教育制度;狭义的教育制度即学制,它是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总体系。
15.教师在整个教育过程中起主导作用。
“我爱我师,我更爱真理”这句名言可以用来说明我国社会主义条件下师生关系的民主平等特点。
16.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教育现象包括教育社会现象和教育认识现象。
17.人对环境的反映是能动的反映,教育在人的发展过程中起主导作用。
普通心理学主观题参考答案
普通心理学主观题参考答案一.简答题1.请简要介绍格式塔心理学的创始人以及主要观点。
参考答案:1格式塔心理学是在德国兴起的一个心理学派别。
其创始人有韦特海默(Ma某Wertheimer,1880-1943)、柯勒(WolfgangKhler,1887-1967)和科夫卡(KurtKoffka,1886-1941)。
格式塔心理学和行为主义都靠批判传统心理学(构造主义和机能主义)起家,但在一系列问题上,两派又有截然不同之处。
2.请简要介绍精神分析学派并给与适当的评价。
参考答案:2精神分析(pychoanalyi)学说认为,人类的一切个体的和社会的行为,都跟源于心灵深处的某种欲望或动机,特别是性欲的冲动。
欲望以无意识的形式支配人,并且表现在人的正常和异常的行为中。
欲望或动机受到压抑,是导致神经病的重要原因。
3所谓精神分析,是指一种临床技术,它通过释梦和自由联想等手段,发现病人的潜在动机,使精神宣泄(cathari),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4精神分析学派重视动机和无意识现象的研究,这是他们的贡献。
但是,他们过分强调无意识的作用,并且把它与意识的作用对立起来;他们的早期理论具有泛性欲主义的特点,把性欲夸大为人类一切行为的动机。
这些都是错误的。
二.论述题1.当代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取向分别有什么特点?参考答案:(1)心理学成为独立的学科以后,各派之间相互持续纷争。
从20世纪30年代以后,各派开始相互吸收、融合。
传统心理学受到猛烈的攻击,新的心理学思潮相继产生。
新思潮不是以派别形式出现,而是作为一种范式、一种潮流、一种发展方向去影响心理学的各个领域。
我们把这种能够影响学科发展方向的研究范式叫做研究取向(reearchapproach)。
(2)当代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取向包括:1生理心理学的研究取向:关心心理与行为的生物学基础,把生理学看成描述和解释心理功能的基本手段,认为我们所有的高级心理功能都和生理功能、特别是脑的功能有密切关系。
高等教育心理学精选样卷及答案
高等教育心理学精选样卷一、主观题(共10题,每小题10 分,共 100分)1、请简要阐述个体心理系统包括哪些方面。
2、简述知识保持与存贮的组织形式。
3、检验假设的方法有两种:()。
4、高等教育心理学的重要作用是()5、简述从众的意义及其影响因素。
6、大学生学习在学习方法上表现为();学习的独立性、批判性和自觉性不断增强;课堂学习与课外和校外学习相结合的特点。
7、文化相对主义认为,道德教育的任务只是让个体掌握()的那一套道德准则体系。
8、根据记忆信息从输入到提取所经过的时间、信息编码方式和记忆阶段的不同,记忆可分为()、短时记忆与()。
9、简述大学生思维品质发展的特点。
10、简述人际交往的基本原则。
参考答案一、主观题1、个体心理是指个人具有的或在个人身上发生的心理现象。
个体心理系统包括以下四个部分:(1)心理动力心理动力系统决定着个体对现实世界的认知态度和对活动对象的选择与偏向。
它主要包括动机、需要、兴趣和世界观等心理成分。
动机的基础是人类的各种需要。
需要即个体在生理或心理上的某种缺失状态的反应。
它是个体进行活动的基本动力,是个体积极性的源泉。
人有生理的需要,也有社会的需要;有物质的需要,也有精神的需要。
兴趣是一种对事物进行深入认知的需要,是需要的具体体现。
世界观是信念的体系,对人的需要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并决定一个人对客观世界的总体看法和基本态度。
(2)心理过程人的心理是一种动态的活动过程,包括认知过程、情绪过程和意志过程。
它们从不同的角度能动地反映着客观世界的事物及其关系。
认知过程是个体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过程,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和言语等。
人的认知、情绪和意志是紧密联系、相互作用的。
一方面,人的情绪和意志受认知活动的影响;另一方面,个体的情绪和意志对认知活动具有重大影响。
再者,情绪和意志也紧密相关。
情绪既可以成为意志行为的动力,也可以成为意志行为的阻力,意志可以调节和控制人的情绪。
(3)心理状态心理状态指心理活动在一段时间表现出的相对稳定而持续的状态,其持续时间可以是几个小时、几天或几星期。
大学生心理健康考试主观题
大学生心理健康考试主观题1、全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日是哪一天?()A.5月25日B.5月26日C.4月25日D.6月26日2、正确的健康概念应指()A.没有疾病B.身体状实C.不但躯体健康而且心理健康D.心理素质高3、心理健康的最终目标是()A.自我实现B.和谐人际关系C.保持人格完整D.保持协调情绪4、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主要组成是()A.心理障碍学生B.正常学生C.重度心理健康问题D.大多数学生5、学校心理辅导是学校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下列对学校心理辅导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学校心理辅导以少数有心理问题的个别学生为服务对象B.心理辅导把工作的重点放在预防心理问题的出现和促进学生潜能的发展上C.学校心理辅导侧重于学生的心理与行为障碍矫治的心理治疗D.心理辅导等同于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6、学校心理辅导的主要方式一般有两种,下列关于它们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学校心理辅导有团体辅导和个别辅导这两种主要的方式B.团体辅导以全体学生为对象,以预防辅导为主C.个别辅导是以少数学生为对象,以矫治辅导为主,属补救性的辅导D.经常逃学的学生、有学习障碍的学生更适合于进行团体辅导7、在心理咨询的各种形式中,最主要而且最有效的方法是()A.电话咨询B.门诊咨询C.专题咨询D.互联网咨询8、吃不着的葡萄是酸的,得不到的东西是不好的,这种心理防卫方法,称为()A.否认作用B.合理化作用C.投射作用D.幻想作用9、美国著名职业指导专家霍兰德建立了职业兴趣六角模型,其中追求权利、权威和物质财富,具有领导才能,喜欢竞争等的类型是以下哪种A.社会性B.企业型C.事务型D.艺术型10、对心理发展起主导作用的是A.学校教育B.遗传C.社会D.实践活动11、王元5岁,IQ是110,李平10岁,IQ也是110,两者的智力相比A.王元比李平高B.李平比王元高C.相等D.无法比较12、心理健康表现心理的耐受力方面为()A.过去的痛苦的体验经常浮现在自己的脑海里,但不影响日常的工作和生活B.遇到困难,能够忍受C.把克服困难当成一种乐趣,而勇敢地面对生活的挫折D.对于同事外入的议论并不在意13、我们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主观我”“理想我”“”()A.假设我B.他看我C.投射我D.实践我14、我们常常根据已有的经验或观念对某人或某一类人产生一种比较固定的看法,比如人们常常认为南方人小气,精打细算,北方人豪爽,这是一种A.刻板效应B.投射效应C.首因效应D.晕轮效应15、心理健康在社会交往中可表现为()A.经常与素不相识的人十分热情地交谈,表现为十分兴奋的状态B.对同事、好友无缘无故地表现为冷漠、漠不关心C.有自己喜欢与不喜欢的人D.接触异性时经常表现为紧张的情绪二、多选题1、在理解与把握心理健康标准时,应考虑()。
心理学主观题
1、注意的品质2、小学生注意的特点有意注意正在发展,但无意注意仍占主要地位;具体、直观、新鲜的事物易引起儿童的注意;注意集中的时间比较短;注意的广度小、分配能力比较差3、中学生注意发展的特点注意稳定性提高,但发展速度相对较慢注意广度接近成人注意分配能力还不够成熟注意转移能力缓慢增长4、注意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正确运用无意注意规律组织教学活动运用有意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提高学习的自觉性运用两种注意相互转换的规律组织教学,引导学生交替使用不同的注意形式,保持学习活动要根据注意的特点和规律培养学生的注意5、知觉的特性6、观察力的培养引导学生明确观察的目的和内容,充分的准备,周密的计划,提出观察的具体方法在实际观察中应该加强对学生的个别指导引导学生学会记录整理观察结果,在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写出观察报告,日记和作文引导学生开展讨论,交流并汇报观察成果,不断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培养良好的观察品质7、提高记忆的措施明确记忆的目的,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对材料进行精加工,促进深度理解理解材料的意义,少用机械记忆运用组块化策略,合理组织材料运用多重编码方式,提高加工质量注重复习方法,防止知识遗忘防止遗忘的方法及时复习,经常复习合理分配时间做到分散复习与集中复习相结合反复阅读与试图回忆相结合复习方法多样化运用多种感官参与复习8、情绪与情感的区别:①情绪的产生与有机体的自然需要有关;而情感的产生则与人的社会性需要有关。
②情绪是人和动物所共有的心理现象,而情感则是人类特有的一种心理现象。
③情绪产生早(个体生命开始,饥饿哭闹),情感产生晚。
(社会生产实践中产生)④情绪具有情境性和动摇性,而情感则具有稳定性和深刻性。
⑤情绪多是外显性和冲动性,而情感则具有内隐性与持久性。
8、良好意志品质的培养培养学生行为的目的性,减少其行动的盲目性;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从生活入手培养意志品质;培养学生自我控制、自我调节的能力;有意识地为学生创设困难情境,使学生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锻炼各种意志品质。
心理咨询三级考试——主观题整理汇总
1. 心理学研究的目的是什么?P2①陈述心理现象②解释心理现象③预测心理活动④调节与控制人的心理活动与行为2. 现代心理学有哪些主要的流派?P3①结构主义心理学②机能主义心理学③行为主义心理学④格式塔心理学⑤精神分析⑥人本主义心理学⑦认知心理学(1)行为主义心理学主要观点的简述由美国心理学家华生在1913年创立A.强调心理学所研究的对象是能够客观观察与测量的外显行为而不是意识经验B.说明行为不是由遗传决定的,而是在环境因素的影响下,经被动学习以后的结果,可以通过制约学习过程,使个体的目标行为出现、发展以及变化(2)精神分析主要观点的简述由奥地利精神病医生弗洛伊德在1896年创立A.用潜意识、生本能、死本能和力比多等观念来解释人的行为动力B.用口腔期、肛门期、性器期、潜伏期、性征期以及伊底普斯情结等来解释人格发展的不同阶段C.用本我、自我、超我来解释人格结构,并以焦虑和各种心理防御机制解释三个“我”之间的矛盾冲突(3)人本主义心理学主要观点的简述由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和罗杰斯在20世纪中叶创立A.强调心理学的研究应以正常人为对象,人是最重要的,其本性是善良的,并蕴藏着巨大无限的潜力B.在研究与了解人的本性的基础上,改善环境以及创设条件来充分发挥人的潜能,以满足自我实现的需要。
3. 高级神经活动具有哪些规律?P10(1)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兴奋过程和抑制过程(2)中枢神经活动的基本规律:①兴奋与抑制过程的扩散与集中②兴奋和抑制的相互诱导:A.相互诱导在时空上可分为同时性诱导and继时诱导B.相互诱导在效果上可分为负诱导and正诱导4. 什么是适应?什么是感觉对比?P12(1)适应:同一感受器内,由于刺激对感受器的持续作用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
(2)对比:同一感受器接受不同刺激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
对比一般分为同时对比和继时对比联觉:指一种感觉引起另一种感觉的现象。
5. 阐述问题解决的心理过程,以及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
心理学【主观题汇总】-16页
心理学
目录
第一章概论 (1)
第二章心理的生理基础 (2)
第三章意识与注意 (2)
第四章感觉和知觉 (3)
第五章记忆与学习 (5)
第六章思维与创造性 (6)
第七章智力 (8)
第八章动机与情绪 (9)
第九章人格 (11)
第十章人际交往与社会影响 (12)
第十一章心理健康 (13)
第十二章毕生发展 (14)
第一章概论
第二章心理的生理基础
第三章意识与注意
第四章感觉和知觉
第五章记忆与学习
联系实际说明学习的策略。
(论述题)
1.复习策略(1)复习的时间:要注意及时复习、系统复习。
(2)复习的次数:过度学习的程度达50时,效果较好。
(3)复习的方法:尝试背诵法,调动多种感官共同记忆。
2.组织策略:根据知识经验之间的内在关系,对学习材料进行系统、有序的分类、整理和概括,使结构合理化。
第六章思维与创造性
第七章智力
第八章动机与情绪
第九章人格
第十章人际交往与社会影响
第十一章心理健康
第十二章毕生发展。
心理学主观题
学信教师心理学、教育心理学主观题1.遵循感知规律,开展直观教学(根据感知觉规律,如何提高知识直观效果) ①灵活选用实物直观和模想直观 ②加强词和形象的配合 ③运用感知规律,突出直观对象的特点 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⑤让学生充分参与直观过程2.学生观察力的培养 ①引导学生明确观察的目的与任务,是良好观察的重要条件 ②充分的准备、周密的计划、提出观察的具体方法,是引导学生完成观察的重要条件 ③在实际观察中应加强对学生的个别指导,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习惯 ④引导学生学会记录整理观察结果,在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写出观察报告、日记或作文⑤引导学生开展讨论、交流并汇报观察成果,不断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培养良好的观察品质3.识记的规律(影响识记效果的因素)①识记的目的与任务②识记的态度和情绪状态③活动任务的性质④材料的数量和性质⑤识记的方法4.影响遗忘进程的因素①学习材料的性质②系列位置效应③识记材料的数量和学习程度④记忆任务的长久性与重要性⑤识记的方法⑥时间因素学信教师⑦情绪和动机5.依据记忆规律合理安排和组织教学(如何提高记忆的效果)①合理安排教学 ②向学生提出具体的识记任务 ③使学生处于良好的情绪和注意状态 ④充分利用无意识记得规律组织教学 ⑤使学生理解所学内容并把它系统化 ⑥培养学生良好的记忆品质,提高其记忆能力 6.依据记忆规律有效地组织复习★★★(如何进行合理的复习) ①及时复习 ②合理分配复习时间 ③分散复习与集中复习相结合 ④复习方法多样化⑤运用多种感官参与复习⑥尝试回忆与反复识记相结合7.创造想象产生的条件①强烈的创造愿望②丰富的表象储备③积累必要的知识经验④原型启发⑤积极的思维活动⑥灵感的作用8.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想象①要引导学生学会观察,丰富学生的表象储备②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有利于打开想象力的大门③引导学生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扩大学生的知识经验,以发展学生的想象力 ④注意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⑤结合学科教学,有目的地训练学生的想象力⑥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幻想学信教师9.科学概念的掌握①以感性材料作为概念掌握的基础②合理利用过去的知识经验 ③充分利用“变式“ ④正确运用语言表达 ⑤形成正确的概念体系,并运用于实践之中 10. 良好思维品质的培养 ①加强科学思维方法的训练 ②运用启发式方法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③加强言语交流训练 ④发挥定势的积极作用 ⑤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品质 11. 创造性思维的培养★★★①运用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的好奇心②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③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想象能力④组织创造性活动,正确评价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⑤开设具体创造性课程,教授学生创造性思维策略和创造技法12. 引起无意注意的条件①客观条件,即刺激物本身的特点②主观条件,即人本身的状态13. 注意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①根据注意的外部表现了解学生的听课状态②运用无意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③运用有意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④运用两种注意相互转换的规律组织教学14.情绪和情感的区别(情绪与情感的区别于联系)①从需要的角度来看情绪是原始的、低级的态度体验,与生理需要是否满足相联系,是人和动物共有的;情感是后继的、高级的态度体验,与社会需要是否满足学信教师相联系②从发生的角度来看情绪可以由对事物单纯的感知觉直接引起,具有情境性、激动性和暂时性(易变性);情感则由对事物复杂意义的理解所引起,具有稳定性、深刻性和持久性 ③从表现形式来看情绪体验强度大,往往带有冲动性,并伴随明显的外部表现;情感则比较内隐,较为深沉 15.情绪和情感的联系 ①情绪是情感的基础,情感依赖于情绪 ②对人类而言,情绪离不开情感,是情感的具体表现 16.学生情绪调节的指导★★★(如何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情绪)(简答) ①教会学生形成适宜的情绪状态 ②丰富学生的情绪体验 ③引导学生正确看待问题④教会学生情绪调节的方法⑤通过实际锻炼提高学生的情绪调节能力17. 意志品质的培养①加强生活目的性教育,树立科学的世界观②组织实践活动,让学生取得意志锻炼的直接经验 ③根据学生意志品质上的差异,采取不同的锻炼措施 ④引导学生加强自我锻炼,从点滴小事做起18. 影响人格形成的因素(简答、论述)①生物遗传因素②社会文化因素③家庭因素④学校教育因素⑤个人主观因素19.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①生理需要②安全需要学信教师③归属与爱的需要④尊重需要 ⑤求知需要 ⑥审美需要 ⑦自我实现的需要 20. 学习兴趣的培养和激发 ①丰富学生的知识 ②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的艺术性 ③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 ④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⑤帮助学生在学习中获得成功 21. 能力与知识、技能的关系 ①能力与知识、技能的联系a. 能力是掌握知识与技能的前提b. 能力是在掌握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掌握系统的知识和技能有利于能力的增长和发挥②能力与知识、技能的区别a. 能力与知识、技能具有不同的概括水平b. 在一个人身上,知识和技能的发展是无止境的,它随着学习进程的不断增多而不断丰富;而能力的发展则有一定的限度 c. 知识、技能的掌握和能力的发展是不同步的22. 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①言语智力②逻辑-----数学智力③视觉----空间智力④音乐智力⑤运动智力⑥人际智力⑦自知智力学信教师23. 影响能力形成和发展的因素(简答、论述)①遗传与营养 ②早期经验 ③教育与教学 ④社会实践 ⑤主观努力 24. 学生能力的培养★★★ ①注重对学生早期能力的培养 ②教学中要加强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和训练 ③教学中要针对学生的能力差异因材施教 ④在教学中要积极培养学生的元认知能力和创造能力 ⑤社会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能力的基本途径 ⑥要注意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25. 气质的教育意义①对待学生应克服气质偏见②针对学生气质差异因材施教③帮助学生进行气质的自我分析、自我教育,培养良好的气质品质 ④特别重视胆汁质和抑郁质学生⑤组件学生干部队伍时,应考虑学生的气质类型26. 学生优良性格的培养★★★①加强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教育②及时强化学生的积极行为③充分利用榜样人物的示范作用④利用集体的教育力量⑤提供实际锻炼的机会⑥及时进行个别指导⑦提高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
教育心理学主观题
教育心理学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1.从当前基础教育改革的需要出发,谈谈学习与研究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意义。
提示:为教育改革提供心理学依据。
例如:提供儿童、青少年的发展特点,为教材的选编提供依据;提供教育教学方法,为教学实践提供依据;研究新的学习理论,为教育教学改革提供方向等。
第二章学习与心理发展名词解释1.学习:学习心理学界对学习尚未有统一的看法。
一般而言,学习是指以心理变化适应环境变化的过程,是经验获得和积累的过程或经验建构的过程。
它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学习是一个获得和积累经验的过程;学习可以通过行为的变化表现出来,而且这种变化是比较持久地。
药物疲劳等引起的行为变化不是学习;学习实质上是一种适应活动。
2.学习风格:学习风格指学习者在完成学习任务时所表现出来的一贯的典型的独具个人特色的学习策略和学习倾向。
这里,学习策略是指学习者在完成学习任务或实现学习目标的过程中采取的一些列步骤、方法。
学习倾向指学习者的学习情绪、态度、动机,坚持性以及对学习环境学习内容等的偏爱。
并非所有的学习策略和学习倾向都属于学习风格。
只有稳定、持久、一致而独特的学习策略和学习倾向,才构成学习风格。
简答题1、学习风格的认知因素。
(西北师大2002)学习风格的认知因素主要涉及对信息和经验进行组织加工的方式的特征。
这就是心理学家们所倾向于使用的认知风格。
典型的认知风格有:场依存性和场独立性、反思型和冲动型以及整体性和系列性认知加工方式(1)场独立型与场依存型美国心理学家赫尔曼·威特金发现,有些人知觉的时候,比较多地受他所看到的环境信息影响,他把受环境影响大的称为场依存型;有些人较多地受来自身体内部的线索的影响,他把这种不受或很少受环境因素影响的,称为场独立型。
后来,他发现这是两种普遍的认知方式。
场独立型和场依存型的认知方式,与学习有密切关系。
一般而言,场依存型的人,对人文学科、社会学科更加感兴趣,比较适应结构良好的教学。
2023年心理学练习题库主观题
基础心理学练习题(主观题)七、简答题1.人旳心理现象包括哪些方面(心理学旳研究对象有哪些)?一般把人旳心理现象划分为心理过程和个性两个部分。
心理过程是指人脑对客观现实旳反应过程,包括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三者紧密联络,统一在人旳行为活动中。
个性心理是人旳整个心理面貌,即一种人心理活动旳心理倾向和心理特性旳总和,包括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性。
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紧密联络、互相影响。
个性心理通过心理过程形成,已形成旳个性心理制约着心理过程旳进行和发展,并在行为活动中体现出来。
2.简述心理学旳目旳。
(1)描述心理现象和行为(2)解释心理现象和行为(3)预测心理现象和行为(4)调整与控制心理活动与行为3. 简述心理学发展过程中旳七个重要学派及其重要观点。
构造主义:主张研究意识,认为理解意识旳关键在于理解其构造。
机能主义:主张研究意识,应研究个体心理或意识旳功能,而非分析意识旳元素。
行为主义:认为心理学应遵照“刺激--反应”公式,反对研究意识,主张研究行为,倡导环境决定论。
格式塔心理学:整体不小于部分之和。
精神分析:强调研究潜意识现象。
认为人类旳行为源于欲望和动机,欲望以无意识旳形式支配人旳行为,欲望和动机受到压抑是导致精神疾病旳重要原因。
人本主义:心理学要研究健康旳人,人性本善,人有自我实现旳需要。
认知主义:一切源于思索,认为心理学不只是研究行为,也要研究行为基础旳内部心理机制,以心理构造与心理过程为其研究对象,探讨人类认知旳信息加工过程。
4. 意识有哪些特性?人类意识概括起来具有如下三个基本特性:①意识旳自觉性特性,它是人类意识旳最基本特性,指人对外界刺激和自身内部心理事件旳理解。
②意识旳能动性特性。
它是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旳能力和作用,体现为意识活动旳目旳性与计划性、积极性和发明性。
③意识旳社会历史制约性。
人类意识是在社会生产劳动旳实践中产生旳,并伴随社会历史条件旳变化而发展旳.5. 什么是注意?注意具有哪些功能?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旳指向和集中。
教育心理学部分主观题汇总
部分主观题汇总名词解释汇总1、教育心理学:研究学与教的基本心理学规律的科学。
2、正式的学生群体:即根据上级正式文件或学校内部正式规定而建立的各种学生群体组织。
3、非正式学生群体:没有正式规定建立,也无需任何人批准同意,由有关学生自愿组合而成的学生群体。
4、罗森塔尔效应:教师对学生的期望可以起一种潜移默化的作用,从而有助于学生学习的进步。
5、教师的期望效应:教师对学生的期望可以起一种潜移默化的作用,从而有助于学生学习的进步。
6、教学:是一个人际交往的过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传达情感和观念均依赖于师生的交流。
7、教育目标:是一个多层次的目标体系。
社会根据政治和经济需要,为各级各类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制定一般的教育目标。
8、学习目标:是对学习者通过教学以后将能做什么的一种明确的、具体的表述。
9、发展:是随着生理年龄的推移,作为经验和内部相互作用的结果而在个体的整个体系内产生的机能构造上的变化过程。
10、头一尾梯度:发展的进行有若干基本的方向。
尤其是身体运动的发展方向,具有同神经成熟的方向相一致的梯度。
从控制靠近头部的运动向着控制更远的脚部;这一进展的方向称作头一尾梯度。
11、学习:是人及动物在生活中获得个体的行为经验的过程。
12、学习(狭义):狭义的学习特指人类的学习。
潘菽认为是“在社会生活实践中,以语言为中介,自觉地、积极主动地掌握社会的和个体的经验的过程”。
13、广义的学习:包括人和动物的学习,它是动物和人类生活的普遍现象。
14、有意义学习:就是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生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知识建立非人为(非任意)实质性的(非字面的)联系的过程。
15、代表性学习:指学习单个符号或一组符号的意义,或者说学习它们代表什么。
代表性学习的主要内容是词汇学习,即学习单词代表什么。
16、迁移: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
17、遗忘曲线:首先用无意义音节为材料进行有关保持进程的研究,发现并绘制了第一个保持曲线,或称遗忘曲线。
心理学测试题目
心理学测试题目
一、当你遇到挫折时,你的第一反应通常是?
A. 寻求他人帮助
B. 自我反思,找出问题所在
C. 情绪化地发泄
D. 逃避,希望问题自行解决(答案:B)
二、在社交场合中,你更倾向于?
A. 主动与人交谈,成为焦点
B. 观察他人,适时加入对话
C. 保持安静,尽量避免引人注目
D. 只与熟悉的人交流(答案:B)
三、面对压力,你通常的应对方式是?
A. 通过运动或放松技巧来缓解
B. 寻求专业心理咨询
C. 用工作或其他活动来转移注意力
D. 沉溺于消极情绪中(答案:A)
四、在决策过程中,你更看重?
A. 直觉和感觉
B. 逻辑分析和事实依据
C. 他人的意见和建议
D. 避免决策,拖延不决(答案:B)
五、你认为自己在哪方面最需要改进?
A. 情绪管理
B. 时间管理
C. 人际交往能力
D. 自我激励和动力(答案:D,注:此题答案因人而异,此为示例答案)
六、当你感到焦虑时,你通常会?
A. 深呼吸,尝试放松
B. 找人倾诉,分享感受
C. 通过购物、吃东西等方式来缓解
D. 独自承受,不愿打扰他人(答案:A)
七、在团队合作中,你更倾向于扮演的角色是?
A. 领导者,指引方向
B. 协调者,平衡各方意见
C. 执行者,完成任务
D. 旁观者,不积极参与(答案:B)
八、对于未知的事物,你的态度是?
A. 充满好奇,勇于探索
B. 谨慎小心,避免风险
C. 无所谓,不感兴趣
D. 恐惧不安,拒绝接触(答案:A)。
【真题】2015年312统考心理学主观题
【真题】2015年312统考心理学主观题
三、简答题
76. 晶体智力和液体智力的含义,描述二者的发展过程。
77.社会促进和社会堕化得含义,比较二者差异。
78.概念转化的含义。
波斯纳认为概念转化的条件。
79.心理学研究报告的主要内容。
80.心理旋转的含义和实验逻辑。
四、综合题
81. (1)五因素模型属于那种人格理论。
(2)简述五因素模型的形成过程。
(3)简述五因素模型的主要内容。
(4)根据上图回答N因素和C因素的稳定性和变化性。
82. (1)回答邦姆纳德的父母教养方式对儿童青少年发展的影响。
(2)儿童交互作用模型对儿童青少年发展的观念。
比较邦姆纳德与儿童交互作用模型的差异。
83.(1)求题中克隆巴赫α。
(2)求置信区间为0.95的置信区间。
(3)提高题干中信度的方法有哪些。
更多最新考研资讯请扫描上方二维码。
心理学主观题答案
-第一章三、辨析题(10分)1、学生心理发展动力中,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等起着决定性作用。
错误(1分)虽然我们强调环境,特别是教育,使学生心理发展的主导因素,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忽视学生自身的主体因素;(3分)促进学生心理发展的内部因素包括学生自身的认知因素、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3分)环境只是学生心理发展的外因,外因必须通过内因来起作用,两者是交互影响,相互决定的。
(3分)"2、心理过程和心理特征是心理发展的不同水平。
错误的(1分)。
心理从动态和稳态的角度可以分为,心理过程、心理特征和心理状态(1分)心理过程指心理活动发生、发展的过程,也就是人脑对现实的反映过程。
(2分)心理特征,就是指心理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稳定的个性特点,主要包括能力、气质、性格等。
(2分)心理过程和心理状态是密切联系的,作为一个整体存在(2分)。
心理特征是在心理过程中形成和表现出来的(1分)。
心理过程的进行受心理特征的影响。
(1分)四、问答题(15分)$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多种多样,可谓“十八般兵器样样俱全”,请从质和量的角度分别举例说明心理学当前主要采用的研究方法(15分)。
答:㈠定性的研究方法1、个案研究法:根据研究目的选择典型的个案(个体或团体),搜集其各方面的资料,加以归类整理,并从中找出具有推广意义的研究结果(2分)。
论述1分2、观察法:在自然或控制环境中观察和记录有机体的行为(2分)。
论述1分3、访谈调查法:是一种带着专门目的,采用问卷、调查表或谈话来收集有关心理与行为等信息的研究方法(2分)。
㈡定量的研究方法1、相关法:指在不试图影响变量的情况下,对两个或多个变量间的关系进行研究(2分)。
论述1分2、实验法:是指在恰当控制的条件下操纵自变量,使其按预定计划改变,并观测其改变因变量所发生的影响(2分)。
论述1分!根据回答情况,总分不能超过15分!五、举例说明(15分)举例说明心理学的研究任务说明:由于每一个大类训练有多种具体训练方法,因此,例子可以多举;在每一大类中,每个例子1分,两个或两个以上记2分。
《社会心理学》主观题汇总
《社会心理学》主观题汇总一、名词解释1.自我意识个体参与自我知觉时的一种习惯性倾向,它具有相对的稳定性,甚至可以被看做是一种人格特质。
2.自我图式马科斯提出,自我图式是指我们用来组织和指引与自己有关信息的一套自我信念,一个图式就是一个具体的成分概念,自我图式构成了我们的自我概念,它可以帮助我们分类和提取经验。
3.自我觉知是指个体把自己当作注意对象时的心理状态。
当我们集中注意力于自己时,我们会根据自己的内在标准与价值观来对自己现在的行为进行评价和比较。
4.自尊人的自我概念中与情绪有关的内容,它指一个人如何肯定与赞扬自己,是自我评价的重要维度。
在心理学家看来,拥有自尊是人格成熟的重要标志。
5.自我提升也叫做自我美化或者自我强化,它是指个体以一种有利于对自己做正面评价的方式收集和解释有关自我的信息。
从某种意义上来看,自我提升实际上是一种自利偏差。
6.自我确认是指个体寻找和解释情境,以证实自我概念的过程。
人们通过自我提升,使他人对自己有一个高的评价,从而有助于个体自尊的建立;通过自我确认,使别人对自己有一致的认识,也有助于提高自尊水平。
7.自我效能指一个人对自己有能力完成特定任务的信念,是班杜拉提出来的。
他认为自我效能主要是从成功经验中获得的关于自己能力的概念。
8.自我表演也叫自我展示,它是指人们在别人对自己形成印象时所做的显露。
9.自我障碍是指人们提前准备的、用来解释自己预期失败的一系列行为。
10.自我检控指人们在与他人交往的过程中,通过观察他人自我表演的线索来对自己的自我表演加以控制,也就是说根据别人的表现来决定自己的行为。
11.自证预言也叫自我实现的预言,它是指我们对他人的期望会影响到对方的行为,使得对方按照我们对他的期望行事。
(罗森塔尔效应/皮格马利翁效应)12.焦点效应人们在自我观察的时候,会高估自己的突出程度,把自己看成某一情景的中心,并且高估别人对自己的注意度。
13.透明度错觉人们认为自己隐藏的情绪一旦外露,就会被别人发现的错觉,实际上别人可能根本看不出来。
教育学考研教育心理学主观题及答案
教育学考研教育心理学主观题及答案1、加简述教育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实验法、问卷调查法、测验法、观察法、深入访谈法、个案研究法、教育经历总结法、文件分析法。
前三种属于量的研究方法,后五种属于质的研究方法。
2、学生社会性的开展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学生社会性开展主要包括学生社会性认知开展和学生社会性交往开展两方面。
学生社会性认知开展包括学生自我意识的开展、学生对社会关系认知的开展;学生社会性交往包括学生与父母、教师及同伴的交往。
3、遗传决定论关于心理开展的理论核心是什么强调遗传在心理开展中的作用,认为个体的开展及其个性品质早在生殖细胞的基因中就决定了,开展只是在这些内在因素的自然展开,环境与教育只是一个引发的作用。
4、斯金纳如何用强化理论解释儿童的开展,他如何将强化理论应用到教学中斯金纳认为,人的行为大局部是操作性的,任何习得行为,都与及时强化有关。
因此,可以通过强化来塑造儿童的行为。
斯金纳认为传统的课堂教学有两个缺陷,一个是个别差异得不到兼顾,二是不能有效使用强化。
因此,他将操作性发射原理用于学校的学习,设计了教学机器,将学习的内容编成“程序〞安装在机器上。
在学生练习后,很快就告诉其结果,无论对错,学生都很快得到反响,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参与意识。
5、学优生与学差生、创造型与非创造型学生在人格方面有哪些差异学优生与学差生差异:动机差异,主体性差异,人格适应性差异具有创造性的学生相对非创造性的学生的人格特征是:低乐群性、高独立性和高自律性。
6、简要分析学习的内涵学习是人与动物在生活过程中获得个体行为经历,并由经历引起行为或思维的较持久变化的过程。
内涵:学习是凭经历产生的行为或思维的变化;学习既有行为的变化,也有思维的变化;学习过程可以是有意的,也可以是无意的;学习是指那些比拟持久、恒定的行为与思维的变化;学习的结果既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
7、简述学生学习的特点以系统学习人类的间接知识经历为主;在教师的指导下进展;是促进学生全面开展的过程8、简述认知主义学习理论的根本观点学习就是面对当前的问题情境,在内心经过积极组织,从而形成和开展认知构造的过程,强调刺激反响之间的联系是以意识为中介的,强调认知过程的重要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础心理学练习题(主观题)七、简答题1.人的心理现象包括哪些方面(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有哪些)?一般把人的心理现象划分为心理过程和个性两个部分。
心理过程是指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过程,包括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三者紧密联系,统一在人的行为活动中。
个性心理是人的整个心理面貌,即一个人心理活动的心理倾向和心理特征的总和,包括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
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紧密联系、相互影响。
个性心理通过心理过程形成,已形成的个性心理制约着心理过程的进行和发展,并在行为活动中表现出来。
2.简述心理学的目标。
(1)描述心理现象和行为(2)解释心理现象和行为(3)预测心理现象和行为(4)调节与控制心理活动与行为3. 简述心理学发展过程中的七个主要学派及其主要观点。
构造主义:主张研究意识,认为了解意识的关键在于了解其结构。
机能主义:主张研究意识,应研究个体心理或意识的功能,而非分析意识的元素。
行为主义:认为心理学应遵循“刺激--反应”公式,反对研究意识,主张研究行为,提倡环境决定论。
格式塔心理学:整体大于部分之和。
精神分析:强调研究潜意识现象。
认为人类的行为源于欲望和动机,欲望以无意识的形式支配人的行为,欲望和动机受到压抑是导致精神疾病的重要原因。
人本主义:心理学要研究健康的人,人性本善,人有自我实现的需要。
认知主义:一切源于思考,认为心理学不只是研究行为,也要研究行为基础的内部心理机制,以心理结构与心理过程为其研究对象,探讨人类认知的信息加工过程。
4. 意识有哪些特征?人类意识概括起来具有以下三个基本特征:①意识的自觉性特征,它是人类意识的最基本特征,指人对外界刺激和自身内部心理事件的了解。
②意识的能动性特征。
它是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和作用,表现为意识活动的目的性与计划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③意识的社会历史制约性。
人类意识是在社会生产劳动的实践中产生的,并随着社会历史条件的变化而发展的.5. 什么是注意?注意具有哪些功能?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指向性和集中性是注意的基本特点。
指向性是指在某个瞬间,人的心理活动或意识有选择地反映一定的食物而离开或忽略其他对象。
集中性是指心理活动或意识停留在被选择事物上的强度或紧张度。
指向和集中是同一注意状态下的两个不可分割的方面,注意不是一个独立的心理过程,它是心理过程的共同特性,是心理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具有动力性。
它具有三个功能:第一,选择功能。
它使人在某一瞬间选择具有意义的、符合活动需要的客观事物,避开或抑制无关刺激。
第二,维持功能。
它使人的心理活动持续保留在所选择的对象上,保证活动的顺利进行;第三,调节与监督功能。
它使人的心理活动沿着一定的目标和方向进行,并根据当前需要作出适当分配和及时转移,以此来适应瞬息万变的客观环境。
6.举例说明注意有哪些种类及特点?不随意注意:是指事先没有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如听到窗外的歌声。
随意注意:有预定目的、需要一定努力的注意。
如学习听课。
随意后注意:有预定目的、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如盲打。
7.简述注意的品质。
①注意的广度也叫注意的范围,是指在同一时间内,人能清楚地把握对象数量的多寡。
如“一目十行”。
②注意的稳定性,也叫注意的持久性,是指人的注意能较长时间地保持在某种事物或某种活动上的注意特征。
其标志是在某一段时间内注意的高度集中,这是注意在时间上的特征。
注意的稳定性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指注意维持在同一对象上的时间。
人在感受同一事物时,注意很难长时间地保持固定不变。
广义:指注意维持在同一活动上的时间。
虽然人接触的对象或行动有所变化,但人对整个活动的注意却保持不变。
如完成做作业的任务活动。
③注意的分配,是指人在同一时间对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刺激信息或活动的注意。
③注意的转移,是指人根据新任务的要求,主动地把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上的注意特征。
8. 简述注意的分配及注意分配的条件。
注意的分配,是指人在同一时间对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刺激信息或活动的注意注意分配的条件:(1)活动的熟练程度。
同时进行的两种或几种活动,其中最多只能有一种活动是生疏的,其余的活动必须是熟练的、自动化了的或部分自动化了的。
人对自动化了的活动就不需更多的注意,而把中心集中在生疏的活动上。
(2)同时进行的几种活动之间的内在联系。
同时进行的几种活动间形成了动作系统。
(反应系统)如司机驾驶汽车的复杂动作,通过训练后形成一定的反应系统,就可以不费力气地完成各种驾驶动作,并且可以把注意分配到其他与驾驶有关的事情上。
9.简述注意的稳定性及影响注意稳定性的因素。
注意的稳定性也叫注意的持久性,是指人的注意能较长时间地保持在某种事物或某种活动上的注意特征。
其标志是在某一段时间内注意的高度集中,这是注意在时间上的特征。
注意的稳定性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指注意维持在同一对象上的时间。
人在感受同一事物时,注意很难长时间地保持固定不变。
广义:指注意维持在同一活动上的时间。
虽然人接触的对象或行动有所变化,但人对整个活动的注意却保持不变。
如完成做作业的任务活动。
影响因素:(1)和对象本身的特点有关:内容丰富,复杂多变――易稳定;内容贫乏,单调静止――难维持稳定(如看照片与看电影)。
(2)和活动的内容及活动的方式有关:复杂而持续时间长的活动―适当变化流动的内容和方式。
性质不同的文理科,难易不同的内容适当隔开。
(3)和人的主观状态有关:意志强,善于控制,有积极态度,兴趣,目的任务明确――易保持;生病,失眠,疲劳,心境不佳――难保持。
10.什么是感觉,什么是知觉?简述感觉和知觉的关系?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的反映。
二者的关系:既有相同点又有区别,二者之间还存在联系。
(1)相同点①对象相同,都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②依赖的生理机制相同,都是人脑活动的结果,是人脑对感官接收到的刺激信息的加工处理过程。
(2)区别①内容不同。
在反映客观事物属性方面存在差异,感觉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知觉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各个属性的综合整体的反映。
②来源不同。
感觉是单一分析器活动的结果,知觉是多种分析器同时或相继协同活动对刺激物或刺激物之间关系的整合结果。
③经验的参与程度不同。
人的感觉是生理心理活动,一般知识经验对感觉的产生影响不大。
知觉则以知识经验为基础,是知觉产生的不可或缺的条件。
在知觉过程中,既包括了当前刺激引起的兴奋,也包括了以往相应知识经验的暂时神经联系的恢复过程。
(3)联系①感觉是知觉产生的基础。
感觉是知觉的有机组成部分,是知觉产生的基本条件,没有对客观事物个别属性反映的感觉,就不可能有反映客观事物整体的知觉。
②知觉是感觉的深入与发展。
一般来说,若能对某客观事物或现象感觉到的个别属性越丰富、越完善,那么对该事物的知觉就越完整、越准确。
③知觉是高于感觉的心理活动,但并非是感觉的简单相加之总和,它是在个体知识经验的参与下以及个体心理特点,如需要、动机、兴趣、情绪状态等影响下产生的。
11.举例说明你对知觉特性的认识。
(1)整体性。
如线段构成的三角形(2)选择性。
如双关图(3)理解性。
如B 和13的知觉(4)恒常性。
如看晚上的国旗。
12.简述知觉组织原则?相似原则、连续原则、闭合性、同域性13.简述知觉恒常性的种类?大小恒常性、明度恒常性、形状恒常性、颜色恒常性、方向恒常性14.什么是观察?你认为教师应该怎样培养学生的良好观察力?观察是知觉的高级形式,是指有目的,有计划,比较持久的知觉。
观察是一种有意知觉,按照个体预定的目的与计划来组织自己的知觉活动。
观察是人的实践活动所必需具有的心理活动,观察力是智力结构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观察力培养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要有明确的观察目的与任务;(2)制定观察事物的计划和方法;(3)启迪积极思维;(4)做好观察总结;(5)培养良好的观察品质15.简述记忆过程及其相互关系。
记忆过程由识记、保持、回忆或再认三个环节组成,从信息加工的观点看,记忆过程即对信息的编码、贮存和提取的过程,它们有序而完整地统一于记忆活动中。
识记是识别和记住事物,从而积累知识与经验的过程;保持是巩固已经获得的知识与经验的过程;回忆或再认是在不同情况下恢复过去知识与经验的过程。
过去经历的事物不在面前而把它们在头脑中重新呈现出来的是回忆;过去经历的事物再次出现在面前,能够把它们辨认出来的过程是再认。
记忆过程中识记、保持、回忆或再认是相互联系的,识记与保持是回忆和再认的前提与基础,再认与回忆是识记和保持的结果,在生活实践中,人们是通过识记、保持、回忆或再认的统一的记忆过程来对客观事物进行反映的。
16.简述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的特点。
感觉记忆中的材料保持时间很短,在0.5秒以内,容易被代替,这样保证新信息的摄入,容量大,具有形象性。
短时记忆保持时间短1分钟以内,容量有限5-9个单位。
)长时记忆保持时间长、容量无限。
17.什么是遗忘?影响知识巩固的因素有哪些?遗忘是指人对识记过的内容不能再认与回忆,或者是错误的再认与回忆。
影响知识巩固的因素有(1)学习材料的性质(2)学习材料的数量(3)学习材料的意义(4)学习材料的序列位置(5)学习的程度18.根据识记和遗忘的规律如何科学的组织复习?(6分)遗忘的规律为先快后慢,(1)及时复习(2)尝试回忆与反复识记相结合(3)整体学习与部分学习相互结合(4)间隔学习(5)提取多种记忆线索19.简述思维与语言的关系?(1)联系①语言具有概括性②语言具有物质性③语言是交流思想与感情的工具(2)区别①思维和语言的本质属性不同②思维和语言与客观事物的关系不同③思维中的概念与语言中的词相关,但是并非一一对应。
④思维规律与语法结构和规则虽有联系,但又有区别。
20.什么是思维?思维与感觉,知觉有哪些区别和联系?思维是是指人脑对客观事物概括的与间接的反映,它反映事物的本质特征和内在联系。
思维与感觉、知觉虽然都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但它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存在着根本区别。
从反映的内容看,感觉与知觉反映的是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整体特征表面现象及外部联系,而思维反映的是客观事物共同的本质的属性与特征和内部联系。
从反映的形式来看,感觉和知觉属于感性认识,而思维属于理性认识。
感觉和知觉是认识活动的低级阶段,是思维的基础和依据;而思维则是认识活动的高级阶段,是感知觉的进一步深化,在人的认识过程中处于核心地位。
21.简述思维的过程?分析与综合、比较与归类、抽象与概括、体系化与具体化22.什么是概念?教师应该如何促进学生有效掌握科学概念?概念是人脑反映客观事物本质特征或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是思维活动的最基本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