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备考知识点:心理发展的差异与教育
教育心理学必背考点汇总
教育心理学必背考点汇总心理发展及个别差异考点1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1)阶段性与连续性;(2)定向性与顺序性;(3)不平衡性;(4)差异性。
考点2自我意识三种心理成分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监控。
考点3自我意识的发展过程从生理自我(3岁前)到社会自我(3岁以后到少年期基本成熟),再到心理自我(青春期开始发展和形成的)的过程。
考点4认知方式的差异场独立型与场依存型、沉思型与冲动型、辐合型与发散型。
学习理论考点1学生学习的特点(1)学生的学习是以掌握间接知识经验为主的。
(2)学生的学习是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指导下进行的。
(3)学生学习的主要任务是掌握系统的科学知识、技能,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良好的道德品质。
(4)学生的学习是在学校班集体中进行的。
(5)学生的学习具有一定程度的被动性。
考点2桑代克的联结主义理论准备律、练习律、效果律。
考点3经典性条件反射的基本规律获得与消退、刺激泛化与分化。
考点4逃避条件作用和回避条件作用逃避条件作用:当厌恶刺激出现时,有机体作出某种反应,从而逃避了厌恶刺激,则该反应在以后的类似情境中发生的概率便增加。
回避条件作用:当预示厌恶刺激即将出现的刺激信号呈现时,有机体也可以自发地作出某种反应,从而避免了厌恶刺激的出现,则该反应在以后的类似情境中发生的概率便增加。
学习动机考点1学习动机与效率的关系动机强度与工作效率之间的关系并不是一种线性关系,而是倒U型曲线关系。
中等强度的动机最有利于任务的完成,即动机强度处于中等水平时,工作效率最高。
考点2学习动机的培养(1)了解和满足学生的需要,促使学习动机的产生;(2)重视立志教育,对学生进行成就动机训练;(3)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自我概念,获得自我效能感;(4)培养学生努力导致成功的归因观。
考点3学习动机的激发(1)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2)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3)充分利用反馈信息,妥善进行奖惩;(4)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
第六章 心理发展的差异与教育
一、两性的心理与行为差异 (一)智力的性别差异(以学业衡量智力水平)
1、智力发展的年龄倾向性
真正差异表现出现于童年期:女优男劣,青春 发育期趋势反转,发育结束两性智力差异平衡。 但很多研究表明:尽管学业成就存在差异(普 遍),但小学阶段的男女生之间,智力商数上没有 显著差异。 进入中学阶段,男女之间的学业能力差异扩大。
沉思型认知方式: 在有几种可能解答的问题情境中,有些 儿童倾向于深思熟虑且错误较少。
冲动型认知方式 倾向于很快地检验假设,且常常出错。
一些研究表明,沉思型学生阅读 成绩好,再认测验成绩优,在推理测 验中成绩好,而且在创造性设计中成 绩优秀;冲动型学生阅读困难,学习 成绩常常不及格,学习能力缺失。
(二)性格差异的教育意义
1、针对儿童的性格特征,采取适当的教育方法, 培养优良性格特征,克服不良性格特征。 2、善于照顾儿童的性格特点,采取灵活多变的 教育方法。
第三节
认知方式与教育
认知方式=认知风格 是个体在知觉、思维、记忆和解决问题等 认知活动中加工和组织信息时所显示出来的独 特而习惯化了的风格 。 一般而言,认知方式没有好坏之分。主要 有: 场独立与场依存 沉思型与冲动型
三、同时型与继时型
继时性认知风格的特点是,在解决问题时,
能一步一步地分析问题,每一个步骤只考虑一种
假设或一种属性,提出的假设在时间上有明显的
前后顺序;言语操作和记忆都属于继时性加工。
同时性认知风格的特点是,在解决问题时,采
取宽视野的方式,同时考虑多种假设,并兼顾到解
决问题的各种可能。
第四节
性别差异与教育
启示: 优势领域差异: 认知重构能力-人际交往能力 学习内容偏好差异: 自然、理科-人文艺术 学习方式偏好差异:正规、结构严谨-松散、讨论式 社会支持需求差异:依赖资料本身-寻求他人支持 职业倾向差异:理论研究、设计-社会活动定向
教育心理学重点知识点整理笔记
教育心理学重点知识点整理笔记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在教育情境下人类学习、教育干预的效果、教学心理以及学校组织的社会心理学。
它旨在理解学生的学习过程、动机和个体差异,以便为教育者提供有效的教学策略和方法。
以下是对教育心理学一些重点知识点的整理。
一、学生的心理发展(一)认知发展认知发展理论中,皮亚杰的理论具有重要地位。
他提出了儿童认知发展的四个阶段: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和形式运算阶段。
在感知运动阶段,婴儿通过感觉和动作来认识世界;前运算阶段的儿童思维具有自我中心、不可逆性等特点;具体运算阶段的孩子能够进行逻辑思维,但仍需要具体事物的支持;形式运算阶段的青少年则具备了抽象逻辑思维能力。
维果斯基的理论强调社会文化对认知发展的影响。
他提出了“最近发展区”的概念,即儿童实际的发展水平与潜在的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
教学应着眼于儿童的最近发展区,为他们提供带有难度的内容,调动其积极性,超越其最近发展区而达到下一发展阶段的水平。
(二)情感和社会性发展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描述了个体在不同生命阶段面临的主要冲突和发展任务。
例如,在学龄期,儿童面临的主要任务是勤奋对自卑的冲突,如果在学习和活动中取得成功,他们会感到勤奋,否则可能会产生自卑感。
在情感发展方面,儿童逐渐学会识别和管理自己的情绪,理解他人的情感,并发展出同理心。
社会性发展包括形成自我概念、建立人际关系、适应社会规范等。
二、学习理论(一)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经典条件作用是由巴甫洛夫提出的,他通过狗的实验揭示了条件反射的形成。
操作性条件作用由斯金纳提出,强调行为的后果对行为的塑造作用。
正强化会增加行为发生的频率,负强化则通过消除不愉快的刺激来增加行为,而惩罚是为了减少不良行为。
(二)认知学习理论格式塔学派强调学习是对整体情境的顿悟。
布鲁纳提倡发现学习,认为学生应该主动地探索知识。
奥苏贝尔提出了有意义学习,认为新知识应该与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建立实质性的联系。
山香2016年教育心理第二章 心理发展及个别差异
第二章心理发展与教育第一节心理发展概述一、个体心理发展1、心理发展概念: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得)整个生命进程中所发生得一系列心理变化。
2、个体/学生心理发展得基本特征:(1)连续性与阶段性;(2)定向性与顺序性;(3)不平衡性。
关键期(个体发展过程中,环境影响能起最大作用得时期。
注意:2岁就是口头语言发展得关键期,4岁就是形状知觉形成得关键期,4~5岁就是学习书面语言得关键期。
抓住关键期得有利时机,及时进行适当得教育,能收到事半功倍得效果。
(4)差异性。
二、心理发展阶段三、中学生心理发展得阶段特征(一)中小学阶段在年龄阶段,主要集中在童年期、少年期、青年初期1、童年期(学龄初期,6、711、12岁,小学阶段)童年期就是个体一生发展得基础时期,也就是生长发育最旺盛、变化最快、可塑性最强、接受教育最佳得时期,此阶段学习开始成为儿童得主导活动。
表现特点:①思维:开始从具体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逻辑思维,但这种抽象逻辑思维仍然以具体形象为基础。
②自我意识:儿童得自我意识增强,对自我开始有了一定得评价。
③道德:道德概念从直观具体、较肤浅得认识过渡到比较抽象、本质得认识,开始从动机与效果得统一来评价道德行为。
2、少年期(“危险期”或“心理断乳期”,11、1214、15岁,初中阶段)少年期就是个体从童年期向青年期过渡得时期,表现特点:①总体特点:半成熟、半幼稚得特点,充满着独立性与依赖性、自觉性与幼稚性得矛盾。
②思维:抽象逻辑思维已占主导地位,但仍以具体形象作支柱,并出现反省思维;思维得独立性与批判性有所发展,但带有片面性与主观性;③心理活动得随意性显著增长,可长时间集中精力学习,能随意调节自己得行动;④产生成人感,独立意识强;⑤开始关心自己与别人得内心世界,社会高级情感迅速发展;⑥道德行为:更加自觉,但自控力不强。
3、青年初期。
(学龄晚期,14、15岁—17、18岁,高中阶段)青年期就是个体在生理上、心理上与社会性上向成人接近得时期。
心理发展的差异与教育
第二章心理发展的差异与教育(一)智能差异与教育1.智能的水平差异:成正态分布。
2.智能的结构差异:①斯皮尔曼的智力二因素说。
斯皮尔曼将智力因素分为一般因素,即g因素(一种被用于许多不同任务之中的,单一的智力影响个体所有智力测试)和特殊因素,即s因素(只影响个体在某一种能力测验中的表现)。
②卡特尔的智力因素说。
卡特尔将智力分为:第一,流体智力,是指基于文化无关的、非语言的心智能力,包括空间大小、反应速度、记忆力等,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有所下降。
第二,晶体智力,是指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一个人的一生当中不断增长。
③吉尔福特的三维智力结构。
吉尔福特将人的智力分为:第一,内容,是指心理加工的信息材料,包括视觉、听觉、符号等。
第二,操作,是指心理活动或过程,包括认知、记忆分散等。
第三,产物,是指心理加工的结果,主要包括单元、类别、关系和系统等。
④瑟斯顿的智力七因素说。
瑟斯顿将人的智力分为语词理解、语词流畅、计算能力、机械记忆能力、空间能力和知觉速度七个方面。
⑤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
加德纳将人的智力分为言语-语言智力、逻辑-数理智力、视觉-空间智力、音乐-节奏智力、身体-运动智力、人际交往智力、自我反省智力、自然观察和存在智力(关于生与死的考虑)。
每一种智力都是单独的功能系统,但相互作用,产生整体的智力行为。
⑥斯滕伯格的成功智力理论(三元智力理论是成功智力理论的基础)。
斯滕伯格将人的智力分为:第一,分析能力又称成分亚理论,是指主体有意识地规定活动的方向,以发现问题的有效解决办法的能力,是唯一一个与传统智力相重合的部分。
第二,创造能力又称经验亚理论,是指超越已知给定的知识和信息并产生出新异而独特的思想能力,至关重要。
第三,实践能力又称情境亚理论,是指适应了改变了的环境以及个体解实际生活问题的能力,它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步发展,与个体隐含的知识数量有关。
3.智力发展的早晚。
个体智力发展有的先天早慧、有的大器晚成。
4.智力由于性别差异也有所不同,但无高低之分。
山香教育心理第二章 心理发展及个别差异
第二章心理发展与教育第一节心理发展概述一、个体心理发展1、心理发展概念: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
2、个体/学生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1)连续性和阶段性;(2)定向性和顺序性;(3)不平衡性。
关键期(:个体发展过程中,环境影响能起最大作用的时期。
注意:2岁是口头语言发展的关键期,4岁是形状知觉形成的关键期,4~5岁是学习书面语言的关键期。
抓住关键期的有利时机,及时进行适当的教育,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差异性。
二、心理发展阶段三、中学生心理发展的阶段特征(一)中小学阶段在年龄阶段,主要集中在童年期、少年期、青年初期1、童年期(学龄初期,6、7-11、12岁,小学阶段)童年期是个体一生发展的基础时期,也是生长发育最旺盛、变化最快、可塑性最强、接受教育最佳的时期,此阶段学习开始成为儿童的主导活动。
表现特点:①思维:开始从具体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逻辑思维,但这种抽象逻辑思维仍然以具体形象为基础。
②自我意识:儿童的自我意识增强,对自我开始有了一定的评价。
③道德:道德概念从直观具体、较肤浅的认识过渡到比较抽象、本质的认识,开始从动机与效果的统一来评价道德行为。
2、少年期(“危险期”或“心理断乳期”,11、12-14、15岁,初中阶段)少年期是个体从童年期向青年期过渡的时期,表现特点:①总体特点:半成熟、半幼稚的特点,充满着独立性和依赖性、自觉性和幼稚性的矛盾。
②思维:抽象逻辑思维已占主导地位,但仍以具体形象作支柱,并出现反省思维;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有所发展,但带有片面性和主观性;③心理活动的随意性显著增长,可长时间集中精力学习,能随意调节自己的行动;④产生成人感,独立意识强;⑤开始关心自己和别人的内心世界,社会高级情感迅速发展;⑥道德行为:更加自觉,但自控力不强。
3、青年初期。
(学龄晚期,14、15岁—17、18岁,高中阶段)青年期是个体在生理上、心理上和社会性上向成人接近的时期。
教育心理学 心理发展及个别差异
教育心理学第二章心理发展及个别差别第一节心理发展概述一、个体旳心理发展(一)心理发展及人生全程发展1.心理发展旳感念: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旳整个生命进程中所发生旳一系列心理变化。
2.人生全程发展八个阶段:乳儿期(0-1岁)、婴儿期(1-3岁)、幼儿期或学龄前期(3-6.7岁)、童年期或学龄初期(6.7-11.12岁)、少年期或学龄中期(11.12-14.15岁)、青年期(14.15-25岁)、成年期(25-65岁)、老年期(65岁以上)人生全程发展旳重要观点:(1)个体心理发展是整个生命历程中持续不断旳变化过程,这个过程由若干发展阶段构成;(2)发展是多维度、多侧面、多层次旳;(3)个体发展由多种因素决定,且存在极大旳可塑性。
(二)个体心理发展旳一般规律(基本特性)1.持续性与阶段性;2.定向性与顺序性;3. 不平衡性;4. 差别性。
(三)中小学生心理发展旳阶段特性1.童年期(学龄初期)是个体毕生发展旳基础时期,也是生长发育最旺盛、变化最快、可塑性最强、接受教育最佳旳时期。
四年级(10-11岁)小朋友思维开始从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过渡到抽象逻辑思维为主,但其抽象逻辑思维仍需以具体形象为支柱。
2.少年期(学龄中期)大体相称于初中阶段,是个体从童年期向青年期过渡旳时期,具有半成熟、半幼稚旳特点。
这一时期,学生处在生理发育旳第二个高峰期。
也被成为“心理断乳期”“危险期”。
这一时期,抽象思维已占主导地位,并浮现反省思维,但抽象在一定限度上仍要以具体形象为支柱。
补充:中学生心理发展旳一般特点:过渡性、闭锁性和社会性。
3.青年初期(学龄晚期)相称于高中时期,是个体在生理上、心理上和社会性上向成人接近旳时期。
这一时期旳青年,智力接近成熟,抽象逻辑思维由“经验型”向“理论型”转化,开始浮现辩证思维。
对将来布满抱负。
(四)影响个体心理发展旳因素:遗传、环境、教育、主观能动性(五)中小学生心理发展旳教育含义1.教育必须以一定旳心理发展特点为根据(1)结合学生旳心理发展特点,注意学生心理发展旳个体差别;(2)注意学生旳学习准备状态(学习者在从事新旳学习时,其身心发展水平对新旳学习旳适合性,即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那些增进或阻碍学习旳个人生理、心理发展旳水平和特点)。
王大顺版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复习资料(最权威)
王大顺版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复习资料(最权威)第一章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概述第一节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任务一,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简单题)(一)学生心理发展特点与规律的研究是基础(二)学生学习过程与学习条件的揭示是重点(三)讲学生心理发展特点与学习规律应用于教学实践是目的二,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任务(论述题)基本任务包括理论建构和实践指导两方面:1,作为基础学科的根本任务在于研究、揭示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特点,教育系统中学生学习的性质、特点、类型,以及各种学习的过程和条件,从而使心理科学领域中向纵深发展。
2,作为一门应用学科的根本任务在于研究如何应用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学生学习特点及其规律去设计教育、改革教育体制、优化教育系统、以提高教育效能、加速人才培养。
三,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作用(简答题)(一)帮助教师准确地了解问题(二)为实际教学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三)帮助教师分析、预测并干预学生的行为(四)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创造性研究学生是学习的主题,任何教学手段都必须通过学生自己而起作用。
在教育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但这并不否定教师对于学生的指导地位。
第二节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一,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简答题)(一)客观性原则:按照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来揭示而不凭臆测加以歪曲。
(二)系统性原则:用系统论来考察心理现象,把人的心理作为一个开放的、动态的、整体的系统来加以考察主要表现在整体性、层次结构性、动态性、环境适应性、自组织性上。
(三)发展性原则:把人的心理活动看作一个动态的变化发展过程的研究原则,它表明在对个体进行相关研究的过程中,应采取动态的、发展的观点来对其加以分析。
(四)教育性原则:要求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要有利于促进学生身心发展。
(五)实践性原则:要求把人的心理看作是与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密切联系的过程来考察和研究。
二,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一)观察法:在自然的生活环境或教育过程中直接观察学生的外部行为表现(言语、行为、表情等),从而对其心理活动进行研究的方法。
教育心理学: 学生个体差异与教育方法
教育心理学: 学生个体差异与教育方法导言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育过程中涉及的心理学原理和方式的学科。
在教育中,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个体,他们具有不同的能力、兴趣、学习风格和背景。
了解和应对学生个体差异是制定有效的教育方法和实施个性化教学策略的关键。
本文将探讨学生个体差异在教育中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根据这些差异来设计和实施教育方法。
学生个体差异的重要性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认知、情感和社交特征。
了解这些差异对于确保合适的教育环境和促进每位学生最大化潜能发展至关重要。
1. 学习风格差异不同的学生倾向于以不同方式获取和处理信息。
有些人通过听觉渠道更容易理解,有些人则更适合通过视觉或运动方式来学习。
了解学生的学习偏好可以帮助教师选择合适的教材、授课方式和评估方法。
2. 认知能力差异学生的认知能力也存在差异。
有些学生在逻辑推理方面表现出色,而另一些则更擅长创造性思维或问题解决能力。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认知能力来设计不同层次的教育内容和任务,以满足每位学生的需求和挑战。
3. 兴趣和动机差异每个学生对不同主题和领域都可能有不同的兴趣。
了解学生的兴趣并与其相关联,可以增强他们对学习的动机和投入度。
个性化教育方法可以根据学生喜好调整课程内容,并提供关联到个人兴趣的实际应用场景。
教育方法:个体差异的考虑针对学生个体差异制定有效教育方法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
以下列举了一些重要步骤和策略:1. 了解学生作为教师,与每位学生建立密切联系是至关重要的。
通过与他们交流、观察和分析评估结果,我们可以获取关于每位学生独特需求和风格的信息。
这样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适应学生特点,为他们提供有针对性的支持和指导。
2. 设计个性化教学根据学生的学习风格、认知能力和兴趣设计个性化教学。
例如,对于偏向视觉的学习者,使用图像、图表和视频等视觉辅助材料;对于喜欢动手实践的学生,提供实验或项目任务。
差异化的教育活动可以让每位学生在适合他们的方式下进行深入学习。
教育心理学第二章 心理发展及个别差异
第二章心理发展及个别差异1、心理发展,就是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
2、心理学家将个体的心理发展划分为八个阶段:乳儿期(0到1岁)、婴儿期(1到3岁)、幼儿期(3到6、7岁)、童年期(6、7到11、12岁,小学阶段)、少年期(11、12到14、15岁,初中阶段,青春期、危险期、心理断乳期)、青年期(14、15到25岁)、成年期(25到65岁)、老年期(65岁以后)。
3、个体心理发展的一般特征(简述学生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
)⑴连续性与阶段性;⑵定向性与顺序性;⑶不平衡性;奥地利生态学家劳伦兹在发现幼禽的印刻现象时提出“关键期”的概念。
所谓关键期,是指个体发展过程中环境影响能起最大作用的时期。
⑷差异性;4、中小学生心理发展的阶段特征⑴童年期(小学阶段)可塑性最强,接受教育最佳的时期,四年级儿童(10到11岁)的思维开始从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过渡到抽象逻辑思维为主,但其抽象逻辑思维仍需以具体形象为支柱⑵少年期(初中阶段)具有半成熟、半幼稚的特点;抽象思维已占主导地位,并出现反省思维,但抽象思维在一定程度上仍要以具体形象为支柱;⑶青年初期(高中时期)这一时期,抽象逻辑思维由“经验型”向“理论型”转化,开始出现辩证思维。
5、个体心理发展的影响因素⑴遗传⑵环境⑶教育⑷主观能动性一、心理发展的理论心理发展的理论有㈠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论;㈡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论;㈠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论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人在认识周围世界的过程中,形成自己独特的认知结构,叫做图式;而人类所有的心理反应归根到底都是适应,适应分为两种不同的类型:同化和顺应。
皮亚杰认为发展是一个建构的过程,是个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实现的。
他提出认知发展的阶段理论,将个体的认知发展分为四个阶段。
1、感知运动阶段(0到2岁)这一阶段,儿童的认知发展主要是感觉和动作的分化。
思维也开始萌芽,并获得了“客体永久性”概念2、前运算阶段(2到7岁)这一阶段,儿童的思维特征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早期的符号功能。
教育心理学心理发展和个别差异-文档资料
自然
植物学 家 猎人
空间
航海家 雕刻家
对视觉空间的精确感知能力,并 且能够对最初的感知进行修正。
对身体运动的控制能力以及熟练 的器械操作能力
身体运 舞蹈家 动 运动员
认知方式差异
认知方式,又称认知风格,是个体在知觉、
思维、记忆和解决问题等认知活动中加工和 组织信息时所显示出来的独特而稳定的风格。 认知方式差异的表现:
场独立与场依存
冲动型与沉思型
辐合型与分散型
威特金(H.Witkin)对知觉的研究
场独立(field ndependence)和场依存在(field dependence)这两个概念最初来源于威特金 (H.Witkin)对知觉的研究。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为了研究飞行员怎样 利用自身体内部的线索和视觉见到的外部仪表的 线索调整身体的位置,专门设计了一种可以摇摆 的坐舱,舱内置一坐椅。当坐舱倾斜时,被试可 调整坐椅,使身体保持与水平垂直。研究发现, 有些被试主要利用来自仪表的视线索,他们不能 使自己的身体恢复垂直。另一些则主要利用来自 身体内部的线索,尽管坐舱倾斜,他们能使自己 身体保持与垂直。
核心成分 代表性 样本 逻辑/数 科学家 敏感的辨别能力、逻辑或数字的 理 数学家 思维方式;进行连锁推理的能力。 智力 语言能力 诗人 记者 音乐 音乐家 作曲家 对声音、节奏和词义的敏感性; 对语言的不同功能的敏感性。 对节奏、音调和音质的创造能力 和欣赏能力,对音乐表达方式的 欣赏能力。 对自然物种的敏感性;能够进行 精细的感觉辨别。
威特金 (H.Witkin) 对知觉的研究 威特金称前一种人的知觉方式为场依存方式,后一
种人的知觉方式为场独立方式。 具有场独立方式的人,对客观事物作判断时,常常 利用自己内部的参照,不易受外来的因素影响和干 扰;在认知方面独立于他们的周围背景,倾向于在 更抽象的和分析的水平上加工,独立对事物作出判 断。 具有场依存方式的人,对物体的知觉倾向于以外部 参照作为信息加工的依据。他们的态度和自我知觉 更易受周围的人们,特别是权威人士的影响和干扰, 善于察言观色,注意并记忆言语信息中的社会内容。 Group Embedded Figures Test (GEFT)
教育心理学备考重点与解题技巧
教育心理学备考重点与解题技巧教育心理学作为考研心理学的一部分,是考生备考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的内容之一。
本文将介绍教育心理学的备考重点,并分享一些解题技巧,帮助考生更好地应对考试。
一、备考重点1.教育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备考时需全面理解教育心理学的相关概念,如教育心理学的定义、发展历程等。
此外,理解教育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如培养、学习、记忆、智力等方面的原理,对于解题非常有帮助。
2.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备考中需要掌握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如问卷调查、实验研究、观察法等。
熟悉这些方法可以帮助考生更好地理解和分析研究报告,提高解题能力。
3.个体差异与教育:备考过程中需要了解不同个体之间的差异,如性别、年龄、智力、兴趣爱好等对教育的影响。
掌握这些知识对于理解个体在教育中的差异和相似性有重要意义。
4.学习与教学:备考时需关注学习的过程,学习的理论和影响学习的因素。
此外,理解有效教学的原则、策略、评价方法等也是备考的重要内容。
5.心理健康与教育:备考过程中需要关注心理健康与教育之间的关系,如心理障碍的预防和干预、学校心理教育等方面的知识。
掌握这些知识有助于理解学生心理状态的特点和变化规律。
二、解题技巧1.理解题意:考生在解答选择题和解答题时,首先要仔细阅读题目,确保对题意有准确的理解。
可以将题目进行拆解,理清题干中的主要信息和要求,从而更好地把握解题思路。
2.灵活运用知识:备考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教育心理学知识,在解答题目时要运用自己的知识储备,灵活应用相关概念、理论和实证研究结果。
结合题目要求,理论联系实际,给出准确、恰当的答案。
3.注意审题:解答题目时要仔细阅读问题,注意关键词和描述,避免在理解上出现偏差。
有时候题目会在问题中提示一些线索,切记不要忽略这些重要信息。
4.简明扼要:在解答题目时,尽量准确地表达观点,注意言之有据,言简意赅,突出重点。
同时在解答选择题时,要注意每个选项之间的区别,避免因为粗心漏选正确答案。
教育心理学第二章第一节心理发展及个别差异
如需购买整套,联系qq1923301957
教学应走在发展的前面包含两层含义
(1)教学在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2)教学创造着最近发展区 教学的最佳效果产生于“最近发展区”。
如需购买整套,联系qq1923301957
1. 提出最近发展区理论的心理学家是( )。 A 维果斯基B.布鲁纳C.加涅D.桑代克 2.最近发展区是指( ) A.最新获得的能力 B.超出目前水平的能力 C 儿童在现有发展水平与可能发展水平之间的距离。 D.需要在不同发展阶段掌握的能力。
如需购买整套,联系qq1923301957
2.定向性和顺序性:心里的发展总是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和先后顺序 性,而且遵循着共同的模式;且发展是不可逆的,也不可逾越。
机械记忆-意义记忆 具体思维-抽象思维 一般情感-复杂情感
如需购买整套,联系qq1923301957
3.不平衡性:一方面表现出个体不同系统在发展速度、起止时间与 到达成熟时期的进程不同;另一方面也表现出同一机能特性在发展 的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发展速率(个体内:关键期、生长高峰期)。
如需购买整套,联系qq1923301957
1、少年期是指年龄在( )阶段的儿童。 A.6~11、12岁 B 11、12~14、15岁 C. 14、15~17、18岁 D.3~6、7岁 2、心理学家通常将个体的发展划分为多个阶段,其中小学生主要 处于() A.幼儿园 B童年期 C.少年期 D.青年期
阶段 基本信任-基本不信任 自主感-羞耻感与怀疑 主动感-内疚感 勤奋感-自卑感 自我同一性-角色混乱 亲密感对孤独感 繁殖感对停滞感 自我整合对绝望感 年龄范围 0-1.5 2-3 4-5 6-11 12-18 18-30 30-60 60以后 任务 培养信任感 培养自主性 培养主动性 培养勤奋感 培养自我同一性 培养亲密感 培养繁殖感 培养自我完满感
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重点知识(第五章 心理发展的差异与教育)
第五章心理发展的差异与教育一、填空题:1、智能类型的差异表现为一般智能的类型差异和特殊智能的类型差异两大类。
而一般智能是指完成各种活动都需要的那些智能,如观察力、思维力和记忆力等,也称智力。
2、认知方式有许多钟,最常见的有三种分类:场依存型——场独立型、冲动型——沉思型、同时型——继时型。
3、信息加工时,对内在参照有较大的依赖倾向,心理分化水平较高,主要依据内在的标准或内在参照,与人交往时,不够细心、不能体察入微,这类认知方式我们称为场独立型。
4、男孩的兴趣多指向于物,喜欢摆弄物体,拆散玩具,并探索其中的微妙,积极参加小发明、小创造。
而女孩的注意多指向人,喜欢探索人生,对人际关系很注意,很敏感。
二、判断题:1、同一年龄阶段的儿童,智能发展水平是有差异的,国外是通过智力测验并按其得到的智商高低来表示的,智商在100上下者为正常,超过130者为超常,70以下者为低常。
2、小学儿童智能水平的差异给我们教育的启示是,把教育的着眼点放在部分智能超常或者低下的儿童身上,关注差异化教育。
3、感知能力上,男性视觉的空间能力优于女性,女性对于声音的辨别和定位能力优于男性。
4、记忆能力上,男性理解记忆和抽象记忆较强,女性的机械记忆和形象记忆较强。
5、思维能力上,男性偏向于逻辑思维,女性偏向于形象思维;而言语能力上,女性占优势。
6、在自我评价上,男性对自己的成绩倾向于作过高的估计,而女性对自己的成绩倾向于作过低的估计。
7、认知方式无好坏之分,教师不必去改变儿童的认知方式,但要根据儿童不同学习方式,采用不同教育方法。
三、名词解释:1、认知方式——又称认知风格,指个体习惯性的加工信息的方式。
四、简答题:1、请列举气质差异的类型,并阐述学生气质差异的教育意义。
答:典型的气质类型为胆汁质、多血质、粘液质、抑郁质。
1.了解气质类型,发展积极品质2.根据气质特点,强化个别教育3.注意和防止气质病态倾向发展2、请简要阐述两性智力发展的年龄倾向性有何差异。
教育心理学- 心理发展与个别差异
形式运算阶段:11-成年岁
现实性
把这些球放到一个盒子里: 猜猜看,拿到黑球的可能是多少?拿 到白球的可能性是多少?拿到花球的 可能性是多少?
可能性
假设演绎思维
皮亚杰关于心理发展阶段论的观点:
1.心理发展表现为连续发展过程中 的阶段性。 2.每个阶段都具有独特的典型特征。 3.各阶段的发展次序的固定性。 4.前后相邻阶段之间具有连续性。
同一机能在发展的不同时间有不同的发展速度; 从身心总的发展来看,不同时期发展速度也不 同。
0-6岁 第一发展加
童年期 平稳
青春期 第二发展加
成人期 缓慢
老年期 下降变化
速期
发展期
速期
发展期
一、心理发展概述 3、 心理发展的普遍性和差异性
普遍性: 例如民间流传的“三翻、六坐、八爬”
发展进程:例如有的孩子先慢后快 差异性: 发展内容:例如有的孩子语言优势
发展水平:例如有的孩子发展迟缓
一、心理发展概述
4、 心理发展进程中连续性和阶段性的统一
(三)遗传与环境对心理发展的影响
1.遗传决定论
高尔顿:遗传定律 霍尔:一两遗传胜过一吨教育 詹森:智商80%来自遗传 2.环境决定论(教育万能论)
华生:“给我12个健全的形体良好的婴儿…”
3.二因素论 施太伦:遗传+环境 吴伟士:遗传 x 环境
4、相互作用论(皮亚杰)
遗传与环境相互依存、相互联系 遗传与环境相互渗透、相互 转化 遗传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受到
个体主观能动性的影响
【讨论】你是如何成为现在的你的?
二、心理发展的主要理论
(一)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二)维果斯基的文化-历史发展理论 (三)艾里克森的人格发展八阶段论
教育心理学重点知识总结完整版
教育心理学重点知识总结完整版1.生命发展和教育:-生命周期理论:人的生命发展可以划分为不同的阶段,每个阶段有不同的发展任务和特征。
教育应根据不同阶段的发展任务提供适宜的教育内容和方法。
-个体差异:每个个体在生命发展过程中有其独特的差异,包括生理、智力、性格等。
教育应关注并尊重每个个体的差异,提供个性化的教育。
-社会化: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还包括培养个体在社会中的适应能力、价值观和道德观念等。
2.学习理论:-经典条件作用理论:学习是通过刺激和反应之间的关联形成的。
例如,儿童在学校中逐渐学会通过铃声知道下课时间到了。
-操作条件作用理论:学习是通过行为和后果之间的关联形成的。
例如,孩子在学会做家务后得到奖励,从而更倾向于主动做家务。
-社会学习理论:学习是通过观察他人行为和结果的过程来获取新知识和技能。
例如,孩子通过观察父母如何解决问题来学习解决问题的方法。
3.认知发展理论:-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学习是通过个体与环境的互动和适应来实现的。
个体的知识和思维能力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发展,从传感运动期到形象操作期再到抽象逻辑期。
-维果茨基的社会文化理论:学习是社会交往和文化环境的产物。
个体通过与他人合作和参与社会实践来获取新知识和技能。
-托尔曼的信息加工理论:学习是通过接收、编码、存储和检索信息的过程来实现的。
认知发展是逐步将信息处理能力从简单到复杂的过程。
4.动机与情感:-需求层次理论:人有不同的层次需求,包括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
满足这些需求对于激发个体学习和发展动力很重要。
-成就动机理论:个体与成就的关系存在不同的动机模式,包括目标导向型、任务导向型和学习导向型。
教育应根据个体的动机模式提供适宜的学习环境和激励方式。
-情绪与学习:情绪对学习有重要影响。
积极的情绪可以提高学习动力和效果,而消极的情绪则会对学习产生负面影响。
教育应关注个体的情绪状态,提供积极的情绪支持和引导。
5.教学与评价:-教学策略与方法:教师应根据学习者的特点和目标选择合适的教学策略和方法,包括讲授、互动、合作、探究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心理学备考知识点:心理发展的差
异与教育
四、心理发展的差异与教育
(一)智能差异与教育
1.智能即心理能力,指个体在学习、思维及解决问题时,由其心理上的运作所表现在行为上的能力。
智力差异的因素主要有遗传与环境。
一般认为,先天遗传决定智力架构,后天环境影响早期大于后期。
心理学研究发现,人与人之间的智力是存在差异的,这种差异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第一,智力类型上的差异。
所谓智力包括观察力、记忆力、思维能力等。
智力的类型差异就是指人在观察力、记忆力、思维能力等方面的类型差异。
在记忆方面,有的人善于运用听觉记忆,有的人善于运用视觉记忆,有的人善于运用运动记忆。
第二,智力发展水平上的差异。
如:有的人从小聪明过人,有的人20多岁还呆头呆脑,这就是智力高低的不同。
第三,智力的差异也表现为有些人早熟,有些人晚成。
第四,智力由于性别差异也有所不同,但无高低之分
2.学生智能的差异与其本身的遗传素质和其在教育上的发展有密切的关系。
由于智能差异所形成的个别差异,是教育不能忽视的,那么如何针对学生的个别差异实施有效的教学呢?
在教育教学上可以实行能力分班和分组教学的方式。
能力分班又可分为班级能力分班、班级内部能力分组和班内再分组。
班级间能力分班是将同年纪个别差异极大的一群学生,分别编为若干能力相同或相近的班级;
班级内能力分组指在班级内按学生的能力分为几组,调整教材教法和教学进度以适应不同能力学生的需要;
班级再分组即班内按学科能力分组后学生可跨年级上课。
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加入考研大军,研究生就业问题近年来也成为热点话题。
官方发布的研究生总体就业率高达95%以上,但有的专业首次就业率甚至低至5.56%。
究竟什么才是真实的情况,也许永远也无法知道,但多几个渠道了解信息,或许能在作决定时提供帮助。
七成高校研究生就业率超95%
凯程考研以"专业、负责、创新、分享"的办学理念,突出"高命中率、强时效性、全面一条龙服务"的特色,成为考研学子选择专业课辅导的首选。
10年来已有千余位考生在凯程的帮助下顺利考取全国著名高校,引发业界强烈关注。
(二)人格差异与教育
学生在获得知识的过程中,不仅发展了智力,也形成和发展了个性,学生在个性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总会发生这样或那样的不适应的行为问题。
心理学研究人格差异,就是为了在教育和心理治疗方面为教师提供心理依据。
1.人格差异人格指学生们在校学习活动中,对人、对事、对己以至于对学校环境适应时,在行为上所表现出来的独特风格。
人格差异可分为成就动机的个别差异和自我观念的个
别差异。
2.成就动机指个人在主动参与事关成败的活动时,不惧失败威胁自愿努力以赴,以期达成目标并获致成功经验的内在心理历程。
学生的学习行为表现是动机指标,主动参与学习活动,持续从事学习,独立完成作业等。
因此,教师要更多的将学生学业的成败归于努力,将学生的成就动机与学生的学业成就联系起来,这样才有利于学生的发展。
3.自我观念即主体自我对客体自我的看法。
它是与学生的学业成就之有关与无关两类因素构成的。
其次,学生自我观念形成要经历三个层次,每个学生的自我观念各不相同。
因此,要关注学生个体自我观念的发展历程;要正确看待学生自我观念与学业成就的关系;培养学生正确的自我观念,即要会自我评价、自我接纳及自尊等。
因此,在具体的教育活动上,
首先,在教学活动中根据学生的人格差异,因人施教。
性格内向的人其心理活动是指向于自己内心世界的,很少表露自己内在的心理活动。
沉默寡言、小心谨慎、沉着稳重、善于思考、深入钻研、社交面窄、顾虑多、较孤独是他们的特点。
相反,外向人格的人其心理活动是指向于外的,总爱把内心世界展露于外。
交际广泛、独立性强、活跃和开朗、自信、果断、勇于进取、对周围一切事物都很感兴趣、统帅力强,但有点轻率。
在学习动机上,外向学生偏爱社会动机,各种奖励措施对其作用很大,因此也被广大家长和教师所用;内向学生注重内在动机,内在动机是一种内在自发的、自我激励的动机,特别是到中学阶段越来越发挥主导作用,所以内向学生的学习成绩开始逐渐超过外向学生。
在学习习惯上,外向学生虽然头脑比较灵活,但比较浮躁,不扎实。
相反,内向学生往往能严格要求自己,学习认真,持之以恒,其意志的坚韧性较强。
在学习方式上,外向学生比较喜欢探索性、归纳性、大步骤的知识讲授。
内向学生偏好于支持性的、演绎的、小步骤的知识传授方式。
其次,根据不同的人格特质,因势利导。
胆汁质生气勃勃,精力充沛,但易暴躁任性,感情用事;多血质活泼、灵活,但易浮躁,不踏实,缺乏耐力;粘液质冷静、沉着但易固执呆板;抑郁质细心谨慎,见微知著,聪慧过人,但易忧郁,孤僻、羞怯等。
对于胆汁质的人来说,教育者要发扬其勇敢进取、不屈不挠的优点,但要控制其不乱发脾气;多血质的人,应发挥机智、灵敏、兴趣广泛的优点,但要戒浮躁、粗心;粘液质的人,踏实、顽强、认真,但切忌优柔寡断;抑郁质的人,细心、坚持,但要克服懦弱、忧郁。
面对批评,不同气质类型的学生要防止出现气质的不良反应。
在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中,父母和老师出于良好目的,运用“批评”手段是正常的。
胆汁质的人,批评过轻,就感觉不到,过重,就受不了。
对此,要注意提高观察的敏锐力,注意师长所使用的暗示性批评方式,特别要防止出现逆反心理。
抑郁质的人,比较敏感脆弱,怯懦多疑,易将师长的批评视为“厌弃自己”,所以要引导学生多从积极的方向去考虑问题,防止引起消极情绪,产生自卑心理,要敢于面对自己的不足,有勇气去克服它。
对粘液质的人,改变“不撞南墙不回头”的固执,提醒他有错就改。
多血质的人,灵活多变,能接受多种批评方式,但心理不稳定,有时“左耳朵进,右耳朵出”,所以要提示他,不要犯同样错误。
关于凯程:
凯程考研成立于2005年,国内首家全日制集训机构考研,一直致力于高端全日制辅导,由李海洋教授、张鑫教授、卢营教授、王洋教授、杨武金教授、张释然教授、索玉柱教授、方浩教授等一批高级考研教研队伍组成,为学员全程高质量授课、答疑、测试、督导、报考指导、方法指导、联系导师、复试等全方位的考研服务。
凯程考研的宗旨:让学习成为一种习惯
凯程考研的价值观口号:凯旋归来,前程万里
信念:让每个学员都有好最好的归宿
使命:完善全新的教育模式,做中国最专业的考研辅导机构
激情:永不言弃,乐观向上
敬业:以专业的态度做非凡的事业
平衡:找到工作、生活、家庭的平衡点
服务:以学员的前途为已任,为学员提供高效、专业的服务,团队合作,为学员服务,为学员引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