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雪.教学反思
沁园春雪教学反思(集合14篇)
沁园春雪教学反思沁园春雪教学反思(集合14篇)作为一名到岗不久的老师,课堂教学是重要的任务之一,教学反思能很好的记录下我们的课堂经验,那么优秀的教学反思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沁园春雪教学反思,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沁园春雪教学反思1《沁园春雪》第一课时,重在用朗读训练。
通过朗读,来让学生达到当堂基本背诵的目的。
另外,在课堂上,通过批注式阅读,学生会更好的明白诗词的内容,但是也有不好的地方,学生预习的内容如果没有经过自己的脑子,没有主动学习的过程,对自己的提升还是有不利的地方。
另外在这节课的学习中,应该让学生更多的养成自己随时记笔记的习惯。
或者用批注式的阅读方式,在课堂教学中,就学生不懂或者主问题设计,这样会好些。
应该更懂学习心理学,用积极的评价来对待学生。
让学生更加自信。
另外即使学生再做错,用一种更加温婉的方式,可以接受的方式让学生懂得自己错了,还能积极投入到教学中去,会更好!沁园春雪教学反思2上毛泽东的《沁园春-雪》,两节课,完全是带着学生读下来的,将词读完,课也完毕,学生也已经完全在课堂上将文章背诵了,第一次上古诗词感觉如此满意,虽然课堂仍有不少遗憾之处,比如在点读的过程中,有一段一个班的学生就像是捉迷藏一样,无论如何品,就是读不进文字里去,想象不出诗人描绘的开阔意境。
我不得不自己介入帮助分析,这种现象对我,是不得已而为之。
一般情况下,我告诉学生,课堂是你的,你才是课堂的主演,老师是来配合你们的,不要总是等着老师像填鸭子一样去填你,这样抱着希望在周老师的课堂上不免是要失望的,我可是个懒人,不喜欢越俎代庖,所以,课堂,应该从你们开始,从思考开始,抛弃参考书,从交流开始,老师在交流过程中配合你们,交流才能产生真正的课堂智慧。
有的课,学生不愿意说或者说不出,老师和学生都要负责任的,有时是他们缺乏舍我其谁的精神,缺乏为了真理不怕“抛头颅洒热血”的精神,有的是我的设计缺乏挑战,缺乏思考,对学生的学情和教材的理解都不到位,也就是在这一块,我没有真正的“站起来”,还处于跪着教书的状态!课上到结尾,穿插一个小故事,据说蒋介石看到这首词后十分恼火。
人教版《沁园春·雪》教学反思
人教版《沁园春·雪》教学反思人教版《沁园春·雪》教学反思一一、对教学设计的反思1、问题设计遵循了整体掌握文本的原则,力图使学生经历从整体到局部的阅读过程。
提问切中了作品的要害,能牵一发而动全身,且具有清楚的层次感、上阕围绕“为什么写景产生了壮美的效果”一问展开,下阕则以对比为支点,融评价历史人物与理解“风流人物”内涵于一体。
2、鉴于作品作为词的文体特点,仍关注了一些难点词句、如“山舞银蛇,原驰蜡象"“须”“文采”“风骚”等、3、备课时也把介绍意象和“诗品取决于人品"的论点定为教学目标,意在丰富学生诗词鉴赏的基本知识。
这些知识对提高学生鉴赏水平应该说是大有裨益的。
具体操作过程也引发了有价值的比较阅读、回顾备课过程,我意识到自己根本的立场是努力回答了一个问题:我应该教给学生什么?以自己研读教材的体验为设计教学的立足点、出发点,在此过程中首先要求自己撷取精华,深刻透彻地领会作品的思想实质及表达形式,希望自己的思路能有效地启发学生,自己的收获能有效地帮助学生。
二、对学生课堂活动的反思1、除了朗读、模仿教师的范读,学生的活动主要是停留在考虑回答教师提问的层面上、不能说这种活动完全是非自主的,但至少提出问题时期的活动是非自主的、依据平常的教学实践,我也几乎认定学生估计提出的问题的探究价值是有限的,更不曾设想由此来组织课堂教学。
2、从课堂教学的实施过程看,我期待的效果是学生能认同自己研读教材的结论,而不认为学生具备自主完成较高层次的研读的知识储备、我们或许能够如此说,学生课堂活动的基本表征是学生的表达,比如提出疑问,讨论问题,展示议论或独立考虑的结果,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等等。
而由于学生的知识储备不足,我也没有让学生用较多的课外学习(如查寻背景材料)弥补这种不足,因此课堂上学生的活动好像难以展开,教师仍扮演了主角。
3、从形式上看,本节课学生的群体活动就是朗读。
由于对时间因素的考虑和对独立考虑的重视,我并没有强调合作(讨论),因此学生的探究学习过程更多地表现为“一对一”的问答。
沁园春·雪教学反思
沁园春·雪教学反思沁园春·雪教学反思《沁园春·雪》教学反思一:传统的诗词教学教师的讲授有余,学生的活动不足;理解、分析内容和含义等逻辑思维有余,而体味、感悟意境等形象思维不足。
教学这首《沁园春雪》时,我想尝试改变这两点。
首先是设计、组织形式多样的有吸引力的学生活动,调动学生的兴趣,营造主动学习的氛围,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在课堂上动起来。
“三分诗七分读”,诗词教学必须将朗读活动贯彻到课堂始终,这堂课我运用了听范读、自由读、齐读、个别读、纠正读、模仿读、分角色轮读和评价自己及他人的朗读、设计朗读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真正学会读书,读出词味,也教会学生学习诗词重要方法——诵读法。
在读中欣赏、领悟词的语言和意境,用读表现词的韵味和作者的思想感情,表达自己的理解和感悟。
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诗词的意境,很好得发挥了学生的阅读自主性,且能让学生深入诗歌内部有切身的'体会。
请学生介绍词中涉及的历史人物,紧紧围绕词的内容义有所延伸,既调动了一部分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使他们产生成就感,又勾起了其余学生获取未知的探究欲和课外拓展知识面的兴趣。
其次是少点零敲碎打的分析,多一些整体的品味、感悟。
新课标培养学生“具有一定语言感受能力”、“初步具有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等要求都是从这一角度提出的。
一开始的听范读和自由读都是整体感知,促使学生通过熏陶感染和朗读实践去感受整首词完整的音美、形美和意美。
赏析的环节也是着眼整首词,引导学生品味词的准确、精练、富于形象性。
感受贴切、传神、情感充沛的语言魅力,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感受词人的情怀。
总之,在诗词教学中就是要培养学生阅读和欣赏诗歌的能力,使之能领略诗情画意,感受其意境美;通过反复吟诵,联想品味,既提高欣赏能力,也感受诗人抒发的强烈情感,同时从中受到积极思想的熏陶感染。
为实现这些目标,我在这节课中作出了一些努力,可能心太切,教学内容安排较满,节奏较快,有点走马观花。
《沁园春雪》课堂教学反思
《沁园春雪》课堂教学反思《沁园春雪》课堂教学反思身为一位优秀的老师,我们的任务之一就是教学,对学到的教学技巧,我们可以记录在教学反思中,快来参考教学反思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沁园春雪》课堂教学反思,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沁园春雪》课堂教学反思1《沁园春·雪》这一课我安排了两个课时,虽然上课的整个过程比较流畅,学生的学习情绪也比较高涨,但反思整个教学过程,还是发现了较多问题。
值得肯定的地方:1、问题设计遵循了整体把握文本的原则,力图使学生经历从整体到局部的阅读过程。
提问切中了作品的要害,能牵一发而动全身,且具有清晰的层次感。
上阕围绕“为什么写景产生了壮美的效果”一问展开,下阕则以对比为支点,融评价历史人物与理解“风流人物”于一体。
2、备课时也把介绍意象和“诗品取决于人品”的论点定为教学目标,意在丰富学生诗词鉴赏的基本知识。
这些知识对提高学生鉴赏水平应该说是大有裨益的。
具体操作过程也引发了有价值的比较阅读。
不足之处:1、除了朗读、模仿教师的范读,学生的活动主要是停留在思考回答教师提问的层面上。
不能说这种活动完全是非自主的,但至少提出问题阶段的活动是非自主的。
依据平时的教学实践,我也几乎认定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的探究价值是有限的,更不曾设想由此来组织课堂教学。
2、从课堂教学的实施过程看,我期待的效果是学生能认同自己研读教材的结论,而不认为学生具备自主完成较高层次的研读的知识储备。
我们或许可以这样说,学生课堂活动的基本表征是学生的表达,比如提出疑问,讨论问题,展示议论或独立思考的结果,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等等。
而由于学生的知识储备不足,我也没有让学生用较多的课外学习(如查寻背景材料)弥补这种不足,所以课堂上学生的活动似乎难以展开,教师仍扮演了主角。
3、从形式上看,本节课学生的群体活动就是朗读。
由于对时间因素的考虑和对独立思考的重视,我并没有强调合作(讨论),于是学生的探究学习过程更多地表现为“一对一”的问答。
《沁园春雪》教学反思精选14篇
《沁园春雪》教学反思《沁园春雪》教学反思精选14篇身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教学是重要的任务之一,借助教学反思可以快速提升我们的教学能力,写教学反思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沁园春雪》教学反思,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沁园春雪》教学反思1《沁园春.雪》这一课我安排了一个课时,虽然上课的整个过程比较紧张,但学生的学习情绪是比较高涨的,反思整个教学过程,还是发现了较多问题。
一、对课件把握不熟练,当那些该提的问题都分析完了以后,继续往下展示课件的时候,我才发现原来这些问题都可以有条理地展示出来的,问题主要是牵涉到四个方面:第一,词的上片是如何展现雪景的?第二,作者对“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成吉思汗”是持何种态度?第三,“俱往矣,数风流人物不看今朝”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怀?第四,本文是如何进行写景、抒情和议论的?第五,本文在语言表达上有何特点?你看,这四个问题就将本课的重点和难点一目了然地展现出来了。
中间再穿插着讲一讲静景与动景交替,实景与虚景搭配的表达技巧,以及那个承上启下的句子,全篇文章的脉络就明晰透彻了。
看来,备课的时候,对这个最基本的框架还没有把握好。
二、应该稍微留点空间对课文的词句理解和把握,如“惟余莽莽”、“山舞银蛇”、“原驰蜡象”、“须晴日”、“红装素裹”、“风骚”等词句。
虽然他们手头有书,但我还是应该着重提示一下的。
我想,肯定有很多的同学还没有能够充分地理解这首词吧!三、读得不够。
有言“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在他们齐读的时候,甚至没有指导一下,读本课应该饱含怎样的语气来读。
其实,我可以也让学生感悟这首词的情怀,然后让他们对比着两种不同的语气,让他们在对文本进行整体把握的基础上用饱含着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对革命必胜的决心,对自己满怀的信心来读。
可以采用个别读、分男女生读、自由读等多种形式。
四、课堂上应该安排学生互动的环节。
我今天的课显然太过于平淡了,没有高潮,这样的课是不能吸引人的。
《沁园春·雪》教学反思
《沁园春·雪》教学反思《沁园春·雪》教学反思范文《沁园春·雪》教学反思范文(一)《沁园春雪》是毛泽东诗词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中国现代词坛的一首杰出的词作。
这首词作于1936年2月,毛泽东咏雪言志,抒发了对祖国壮丽山河的热爱之情,表达了伟大的抱负。
全词大气磅礴,写景,纵横千里,论史,上下千年,充分表现了当代无产阶级英雄和革命人民的豪情壮志。
它意境壮美,气势恢宏,感情奔放,胸襟豪迈,颇能代表毛泽东诗词的豪放风格。
根据初一学生的学情,本文在阅读理解上具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在教学目标的确定上,结合诗歌的教学要求,我确定了两个目标:一是朗读中感受形象,二是品析中接受熏陶。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的实施中,我采用了导入激趣——阅读展示——品读欣赏——角色朗读——拓展运用等教学步骤来展示教学,尤其侧重于朗读教学这一环节。
俗话说:“三分诗七分读”,从教学过程看,我将朗读教学贯彻到课堂教学的始终,并提出了朗读的三个要求:读准、读懂、读美。
按照“初读全词——个性朗读——听读全词——角色朗读”的教学思路安排朗读教学过程,引导学生真正学会读词,读出词味,领悟词的优美语言和意境,并落实教学目标。
我认为,好的朗读教学,第一要任务明确,或认读,或感知节奏与旋律,或领会感情,或品味意境,要让学生紧扣文本,用学生的声音读出作者的感情、意味来。
第二要范读准确,教师觉得自己读得不好,就利用多媒体手段带领学生读,多媒体固然好,但它不是教师的个性解读,带给学生的感受不是鲜活的。
第三要学有成效,教师要教给学生方法,让学生自我练习,达到品出意境、发展语感的境界。
因此,为了更好地引导学生朗读,我又提出了几个具体要求:一、要读出节奏、重音:初步感受读诗的感觉。
如: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要求学生在读这几个“韵脚”的时候,要打开胸腔,气发丹田,读出韵味、读出气势。
沁园春雪教学教师反思
沁园春雪教学教师反思【教学教师反思】一、教学过程回顾本次园春雪教学中,为了能够更好地指导学生理解和分析这篇经典的诗歌作品,我注重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通过讨论、合作学习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在引入教学时,我利用多媒体展示了一幅沁园春雪的图片,并以问题的形式向学生提出:“你们对这幅画有何感受?”通过这种方式,我促使学生从感性的层面了解了沁园春雪所要表达的意象和情感。
随后,我通过交流、分组合作等方式,让学生自主探究出沁园春雪所要表达的思想和感情。
在讲解诗歌内容时,我希望学生能够通过辨析诗歌的文字和情感,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思想感情。
我提出了一些问题,引导学生深入剖析诗歌的内涵。
如:“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什么?”“作者在这首诗中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和感情?”通过这些问题的引导,学生们逐渐从自身的角度出发,思考诗歌的意义和价值。
在分析诗歌结构时,我采用分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共同探讨诗歌的组织结构、音韵和修辞手法等。
通过学生之间的合作和交流,不仅增加了学生学习的乐趣,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成效。
在课堂讨论环节中,我注重了学生思维的引导和启发。
通过提问和发问,我给予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并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意见。
我采纳了每个学生的观点,并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
在课堂总结环节中,我对本次课的学习目标进行了总结,并对学生的表现给予了评价和肯定。
我强调了学生在课堂中所表现出的积极主动性和团队合作精神,鼓励他们在以后的学习中继续保持并发扬这种精神。
二、反思与改进通过本次沁园春雪的教学过程,我认识到自身在教学中的不足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首先,本次教学中,我在课堂管理方面存在着一些问题。
由于我关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合作能力,有时候在课堂管理方面稍显松散,没有对学生的注意力进行有效的调控。
因此,在之后的教学中,我需要加强对课堂管理的重视,确保学生的学习秩序和纪律。
其次,我在教学设计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沁园春雪》课堂教学反思
《沁园春雪》课堂教学反思《沁园春·雪》是毛泽东的经典词作,具有磅礴的气势和深远的意境。
在完成这堂课的教学后,我进行了深入的反思,以下是我对这次教学的总结与思考。
一、教学目标的达成在教学设计之初,我设定了以下几个教学目标:一是让学生理解词的内容和意境,感受作者的豪迈情怀;二是引导学生欣赏词的语言艺术,掌握其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三是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通过有感情的朗读体会词的韵味。
通过课堂教学和学生的反馈,我认为在理解词的内容和意境方面,大部分学生能够跟随我的引导,领略到北国雪景的壮丽和作者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与赞美。
在分析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时,学生们也能积极参与讨论,找出比喻、拟人、对偶等修辞,并理解它们对增强词的表现力所起的作用。
然而,在朗读能力的培养上,虽然学生们进行了多次朗读,但在情感的投入和节奏的把握上,还有一些学生未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这让我意识到,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更加注重朗读技巧的指导和训练,让学生能够通过朗读更好地传达作品的情感。
二、教学方法的运用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我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
首先,通过多媒体展示了北国雪景的图片和视频,帮助学生直观地感受词中描绘的景象,这种视觉辅助手段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其次,我组织了小组讨论,让学生们围绕词中的重点词句和艺术手法进行交流,培养了他们的合作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
在讲解过程中,我注重引导学生自主思考,提出问题,然后共同探讨解决。
然而,在教学方法的运用上,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小组讨论时,个别小组的讨论不够深入,有些学生参与度不高。
这可能是我在分组和任务布置上不够明确导致的。
另外,在引导学生自主思考时,有时没有给足学生思考的时间,急于给出答案,影响了学生的思维发展。
三、教学内容的处理在教学内容上,我对词的上阕和下阕进行了详细的解读。
上阕着重分析了雪景的描写,让学生体会到作者的视野之开阔和用词之精妙。
下阕则重点探讨了作者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引导学生理解作者的壮志豪情和伟大抱负。
沁园春雪教学反思(精选26篇)
沁园春雪教学反思(精选26篇)沁园春雪教学反思篇1传统的教学教师的讲授有余,学生的活动不足;理解、分析内容和含义等逻辑思维有余,而体味、感悟意境等形象思维不足。
教学这首《沁园春雪》时,我想尝试改变这两点。
首先是设计、组织形式多样的有吸引力的学生活动,调动学生的兴趣,营造主动学习的氛围,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在课堂上动起来。
“三分诗七分读”,诗词教学必须将朗读活动贯彻到课堂始终,这堂课我运用了听范读、自由读、齐读、个别读、纠正读、模仿读、分角色轮读和评价自己及他人的朗读、设计朗读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真正学会读书,读出词味,也教会学生学习诗词重要方法——诵读法。
在读中欣赏、领悟词的语言和意境,用读表现词的韵味和作者的思想感情,表达自己的理解和感悟。
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诗词的意境,很好得发挥了学生的阅读自主性,且能让学生深入诗歌内部有切身的体会。
请学生介绍词中涉及的历史人物,紧紧围绕词的内容义有所延伸,既调动了一部分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使他们产生成就感,又勾起了其余学生获取未知的探究欲和课外拓展知识面的兴趣。
其次是少点零敲碎打的分析,多一些整体的品味、感悟。
新课标培养学生“具有一定语言感受能力”、“初步具有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等要求都是从这一角度提出的。
一开始的听范读和自由读都是整体感知,促使学生通过熏陶感染和朗读实践去感受整首词完整的音美、形美和意美。
赏析的环节也是着眼整首词,引导学生品味词的准确、精练、富于形象性。
感受贴切、传神、情感充沛的语言魅力,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感受词人的情怀。
总之,在诗词教学中就是要培养学生阅读和欣赏诗歌的能力,使之能领略诗情画意,感受其意境美;通过反复吟诵,联想品味,既提高欣赏能力,也感受诗人抒发的强烈情感,同时从中受到积极思想的熏陶感染。
为实现这些目标,我在这节课中作出了一些努力,可能心太切,教学内容安排较满,节奏较快,有点走马观花。
以对话为主体的课堂稍嫌平淡。
初三语文上册《沁园春·雪》教学反思
初三语文上册《沁园春·雪》教学反思《沁园春雪》教学反思1:发现的问题:学生不能够深入地理解诗歌中诗人所要抒发的思想感情,不能准确的体会诗歌的意境美。
在指导诵读时,由于学生对诗意理解不到位,所以读不出此中所表达的豪迈之情。
当第一个学生读得不成功时,我就及时地进行纠正,并指导读诗的重音、停顿、以及情感等。
要求学生细致的品味诗歌的语言,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和以往欣赏诗歌的经验,加以联想和想象,进而感受诗句丰富的表现力。
并且,老师声情并茂范读给学生,并让他们加入自己个性的阅读。
教师充满激情的教学,学生配合融洽,尤其是个性阅读时,有的学生摇晃着脑袋,有的学生挥动着手臂,更多的学生读得气宇轩昂、意气风发然后让学生听《沁园春.长沙》,找沁园春词牌结构上的共同点,学习词的相关知识,然后让学生试着填词。
课堂氛围浓厚,3班比4班效果好。
学生也学有所获,无论从知识上,还是从思想上都收获甚多.通过这节课,学生对毛泽东的此有了初步的了解,对毛泽东这个人物也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沁园春雪》教学反思2:《沁园春雪》是毛泽东诗词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中国现代词坛的一首杰出的词作。
这首词作于1936年2月,毛泽东咏雪言志,抒发了对祖国壮丽山河的热爱之情,表达了伟大的抱负。
全词大气磅礴,写景,纵横千里,论史,上下千年,充分表现了当代无产阶级英雄和革命人民的豪情壮志。
它意境壮美,气势恢宏,感情奔放,胸襟豪迈,颇能代表毛泽东诗词的豪放风格。
根据初一学生的学情,在阅读理解上具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在教学目标的确定上,结合诗歌的教学要求,我确定了两个目标:一是朗读中感受形象,二是品析中接受熏陶。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的实施中,我采用了导入激趣阅读展示品读欣赏角色朗读拓展运用等教学步骤来展示教学,尤其侧重于朗读教学这一环节。
俗话说:三分诗七分读,从教学过程看,我将朗读教学贯彻到课堂教学的始终,并提出了朗读的三个要求:读准、读懂、读美。
按照初读全词个性朗读听读全词角色朗读的教学思路安排朗读教学过程,引导学生真正学会读词,读出词味,领悟词的优美语言和意境,并落实教学目标。
《沁园春雪》课堂反思
《沁园春雪》课堂反思《沁园春雪》课堂反思《沁园春雪》课堂反思(一)传统的诗词教学教师的讲授有余,学生的活动不足;理解、分内容和含义等逻辑思维有余,而体味、感悟意境等形象思维不足。
教学这首《沁园春雪》时,我想尝试改变这两点。
首先是设计、组织形式多样的有吸引力的学生活动,调动学生的兴趣,营造主动学习的氛围,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在课堂上动起来。
“三分诗七分读”,诗词教学必须将朗读活动贯彻到课堂始终,这堂课我运用了听范读、自由读、齐读、个别读、纠正读、模仿读、分角色轮读和评价自己及他人的朗读、设计朗读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真正学会读书,读出词味,也教会学生学习诗词重要方法——诵读法。
在读中欣赏、领悟词的语言和意境,用读表现词的韵味和作者的思想感情,表达自己的理解和感悟。
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诗词的意境,很好得发挥了学生的阅读自主性,且能让学生深入诗歌内部有切身的体会。
请学生介绍词中涉及的历史人物,紧紧围绕词的内容义有所延伸,既调动了一部分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使他们产生成就感,又勾起了其余学生获取未知的探究欲和课外拓展知识面的兴趣。
其次是少点零敲碎打的分,多一些整体的.品味、感悟。
新课标培养学生“具有一定语言感受能力”、“初步具有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等要求都是从这一角度提出的。
一开始的听范读和自由读都是整体感知,促使学生通过熏陶感染和朗读实践去感受整首词完整的音美、形美和意美。
赏的环节也是着眼整首词,引导学生品味词的准确、精练、富于形象性。
感受贴切、传神、情感充沛的语言魅力,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感受词人的情怀。
总之,在诗词教学中就是要培养学生阅读和欣赏诗歌的能力,使之能领略诗情画意,感受其意境美;通过反复吟诵,联想品味,既提高欣赏能力,也感受诗人抒发的强烈情感,同时从中受到积极思想的熏陶感染。
为实现这些目标,我在这节课中作出了一些努力,可能心太切,教学内容安排较满,节奏较快,有点走马观花。
以对话为主体的课堂稍嫌平淡。
《沁园春雪》教学反思
《沁园春雪》教学反思《<沁园春·雪>教学反思》《沁园春·雪》是毛泽东的经典词作,在教学这篇作品的过程中,我有了许多深刻的体会和反思。
在教学设计方面,我最初的构想是通过引导学生反复诵读,来感受词的韵律和节奏,进而理解词的意境和情感。
但在实际教学中,我发现仅仅依靠诵读并不能让学生充分理解词中的深刻内涵。
比如,对于“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这一句,学生在诵读时能够感受到其语言的优美,却难以真正领会作者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这让我意识到,在教学设计中,除了注重诵读,还应该更加细致地引导学生去品味词句,通过对关键词语的解读来深入理解作者的情感。
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我采用了传统的讲解法和小组讨论法相结合的方式。
在讲解词的创作背景和作者生平时,学生们表现出了一定的兴趣,但在小组讨论环节,部分学生参与度不高。
经过反思,我认为可能是讨论的问题设置不够明确或者具有挑战性,没有充分激发学生的思考和交流欲望。
例如,在讨论“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一句所表达的思想时,学生们的回答较为浅显,没有深入挖掘到作者对历史人物的评价以及对当代英雄的期待。
在课堂氛围的营造上,我希望能够创造一个积极活跃、充满思考的学习环境。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有时会出现课堂气氛沉闷的情况。
这可能是由于我的引导不够生动,或者教学节奏把控不够恰当。
比如,在讲解词的上阕描绘雪景时,我没有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力,让他们通过自己的语言来描述所感受到的雪景,导致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我的讲解,而没有主动地参与到课堂中来。
在对学生的评价方面,我注重了对学生回答问题的准确性和完整性的评价,但对于学生的思维过程和创新想法关注不够。
比如,有学生提出“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中的“风流人物”是否可以理解为普通人在自己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贡献,这个独特的观点我没有给予充分的肯定和深入的探讨,错过了一个激发学生创新思维的好机会。
此外,在教学资源的运用上,我虽然使用了多媒体展示了一些与词相关的图片和视频,但这些资源的选择和运用还不够精准。
沁园春雪课后反思
沁园春雪课后反思一、教学目标达成情况反思1. 知识与技能目标在字词学习方面,大部分学生能够准确掌握文中重点字词的读音、书写和含义。
例如,“沁园春”的“沁”字,通过课堂上的强调和练习,学生基本能够正确读写。
仍有少数学生对一些较为生僻的字词,如“折腰”的“折”字在文中的准确读音(zhé)记忆不牢,这反映出在字词巩固环节还需要加强。
在诗歌朗诵技巧方面,学生通过模仿教师的范读,初步掌握了一些节奏、重音和语调的处理。
但整体上,学生的朗诵还略显生硬,未能完全将诗歌的豪迈情感通过朗诵充分表达出来。
这可能是因为对诗歌的意境和情感理解还不够深入,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诗歌的内涵,从而提升朗诵水平。
2. 过程与方法目标在分析诗歌的意象和意境时,采用了小组讨论的方式,学生能够积极参与,提出自己的见解。
例如,对于“山舞银蛇,原驰蜡象”这一意象的理解,学生能够联想到雪后的壮丽景象,并且体会到诗人赋予静态景物以动态之美的妙处。
但在小组讨论过程中,也发现部分学生存在依赖他人的情况,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主动探究的意识。
在引导学生体会诗歌的语言特色时,通过对比阅读和词句赏析的方法,学生能够认识到本诗用词的精准和富有表现力。
如“惟余莽莽”“顿失滔滔”中“惟余”“顿失”等词的运用,很好地表现出北国雪景的雄浑壮阔。
在让学生自主发现和总结语言特色方面,做得还不够,更多的是教师引导下的分析,学生的主动性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从学生的课堂反应和回答问题来看,他们能够感受到诗人对祖国壮丽山河的热爱之情,以及诗人的豪迈气概和伟大抱负。
但是,这种理解还停留在表面层次,对于诗歌所蕴含的深层文化内涵和时代意义的理解还不够透彻。
这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结合更多的历史背景知识,引导学生深入挖掘,从而使学生真正从内心深处受到诗歌情感的熏陶。
二、教学内容反思1. 内容选择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主要围绕诗歌的朗诵、意象分析、语言特色和情感表达这几个方面展开,基本涵盖了这首词的重点和难点。
沁园春雪反思(2篇)
沁园春雪反思上《沁园春·雪》这课时,我有点儿心虚,因为有一个问题直到要上讲台了我也还没有十足的把握。
教参上倒是讲得振振有辞,但我觉得只是凌空蹈虚老调重谈。
而我自己已经有的一点儿领悟又很怪诞另类不符合常规。
这种我在教学中经常出现的状态,我戏称它为阅读的“悬崖状态”──渴望有新的跨越但是脚下又没有扎实的土地作为根基。
一切还需要靠课堂上即时的生成发展来佐证──无论是突破思维原点还是遭遇尴尬,我认为只有课堂上孩子们的反应,才有资格对此问题做出最后评判。
果然不出所料,对于我的在质疑方面已经“训练有素”的孩子,这样算不上深层次的问题休想逃过他们的眼睛。
这个问题其实并不新鲜,我们面临的矛盾是:___对古代英雄们到底持什么态度? 一贯的最简单的讲法当然是──惋惜。
传统的讲授要求教师抠住关键词“惜”、“略”、“稍”,来让学生明白:___对古代英雄主要还是肯定的,至于惋惜,只是“略略”、“稍微”罢了。
这样的解释当然是很唯物主义的,体现了___他老人家一贯强调的思维作风:实事求是、一分为二。
沁园春雪反思(2)《沁园春雪》是毛泽东的一首诗歌,通过描绘山水景色和对政治现实的反思,表达了作者关于国家前途和人民处境的思考。
这首诗歌深刻而犀利地反映了毛泽东对国家局势和人民疾苦的觉察,同时也体现了他对社会变革的强烈渴望。
以下是对《沁园春雪》进行反思的范文,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沁园春雪》这首诗歌以独特的方式思考了当时国家的政治现实和人民的疾苦。
通过对春雪的描绘,诗人首先给读者带来一种冷冽的感觉,这符合他对国家前景的不乐观预期。
同时,春雪也象征着对现状的不满和对社会变革的渴望。
这种强烈的意识形态和对社会变革的向往是《沁园春雪》的核心。
在这首诗中,毛泽东通过对“园中”、“花底”和“山边”等景物的描绘,展示了一个美好而和谐的自然环境。
然而,他同时也暗示着这种美好的环境很少出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
而与此相比,他描绘了一个真实而残酷的社会现实。
《沁园春·雪》课后反思范文
《沁园春·雪》课后反思范文《沁园春·雪》是毛泽东的一首词,如何把毛主席那种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豪情壮志读出来,是本科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下面为大家分享了《沁园春·雪》课后反思,欢迎借鉴!篇1:《沁园春·雪》课后反思发现的问题:学生不能够深入地理解诗歌中诗人所要抒发的思想感情,不能准确的体会诗歌的意境美。
在指导诵读时,由于学生对诗意理解不到位,所以读不出此中所表达的豪迈之情。
当第一个学生读得不成功时,我就及时地进行纠正,并指导读诗的重音、停顿、以及情感等。
要求学生细致的品味诗歌的语言,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和以往欣赏诗歌的经验,加以联想和想象,进而感受诗句丰富的表现力。
并且,老师声情并茂范读给学生,并让他们加入自己个性的阅读。
教师充满激情的教学,学生配合融洽,尤其是个性阅读时,有的学生摇晃着脑袋,有的学生挥动着手臂,更多的学生读得气宇轩昂、意气风发……然后让学生听《沁园春.长沙》,找“沁园春”词牌结构上的共同点,学习词的相关知识,然后让学生试着填词。
课堂氛围浓厚,3班比4班效果好。
学生也学有所获,无论从知识上,还是从思想上都收获甚多.通过这节课,学生对毛泽东的此有了初步的了解,对毛泽东这个人物也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篇2:《沁园春·雪》课后反思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想通过诵读入手让学生在吟诵之中自己领会诗词那种激昂、豪迈的情感并能通过多次朗诵用抑扬顿挫的语言表达到位本词所蕴含的感情。
于是在课堂的不同环节安排了五次诵读,分别是教学刚开始的跟录音磁带的跟读;了解了写作背景后带有感情的朗读;整体认识了上阕学做内容后,挑选自己喜欢的句子进行诵读,并说明为何这样读,老师进行点拨后,全班集体诵读上去阕;分析完下阕内容,学生理解下阕所抒发感情后集体诵读下阕;全诗思想感情分析完毕,指出同学们才是未来当之无愧的“风流人物”,让同学们带有这种后来者居上的豪情再诵读一遍文章。
从教学效果上来看,同学们确实通过多次阅读锻炼了自己的诵读能力,一遍比一遍感情充沛,较好的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沁园春雪》的教学反思
《沁园春雪》的教学反思《沁园春雪》的教学反思导语: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沁园春·雪》教学反思,要想教学越来越好,不仅要琢磨,更要反思,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范例一《沁园春·雪》教学反思传统的诗词教学教师的讲授有余,学生的活动不足;理解、分析内容和含义等逻辑思维有余,而体味、感悟意境等形象思维不足。
教学这首《沁园春雪》时,我想尝试改变这两点。
首先是设计、组织形式多样的有吸引力的学生活动,调动学生的兴趣,营造主动学习的氛围,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在课堂上动起来。
“三分诗七分读”,诗词教学必须将朗读活动贯彻到课堂始终,这堂课我运用了听范读、自由读、齐读、个别读、纠正读、模仿读、分角色轮读和评价自己及他人的朗读、设计朗读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真正学会读书,读出词味,也教会学生学习诗词重要方法——诵读法。
在读中欣赏、领悟词的语言和意境,用读表现词的韵味和作者的思想感情,表达自己的理解和感悟。
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诗词的意境,很好得发挥了学生的阅读自主性,且能让学生深入诗歌内部有切身的体会。
请学生介绍词中涉及的历史人物,紧紧围绕词的内容义有所延伸,既调动了一部分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使他们产生成就感,又勾起了其余学生获取未知的探究欲和课外拓展知识面的兴趣。
其次是少点零敲碎打的分析,多一些整体的品味、感悟。
新课标培养学生“具有一定语言感受能力” 、“初步具有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等要求都是从这一角度提出的。
一开始的听范读和自由读都是整体感知,促使学生通过熏陶感染和朗读实践去感受整首词完整的音美、形美和意美。
赏析的环节也是着眼整首词,引导学生品味词的准确、精练、富于形象性。
感受贴切、传神、情感充沛的语言魅力,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感受词人的情怀。
总之,在诗词教学中就是要培养学生阅读和欣赏诗歌的能力,使之能领略诗情画意,感受其意境美;通过反复吟诵,联想品味,既提高欣赏能力,也感受诗人抒发的强烈情感,同时从中受到积极思想的熏陶感染。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沁园春雪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沁园春雪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沁园春雪教案与反思第【1】篇〗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学习词的相关知识,了解词的基本特点和表现手法。
2.能够有节奏、有感情地朗读,注意重音及停顿。
3.体会诗词语言的凝练、准确和“诗化”形象的丰富内涵。
4.学会借景抒情的表达手法,能够在写作中运用想象和联想。
5、体会写景、议论、抒情相结合的写作方法,感受词精练优美的语言。
(二)过程与方法1.学生结合文中的注释,在教师的指导下,理解内容。
2.老师组织学生分组进行活动,根据词的.内容,发挥想象,以小组为单位,描绘出诗人笔下的"北国风雪图"。
3.设计问题,结合学生绘出的图画进行串讲,引导学生体会本阕词的壮美意境和诗人的豪迈情怀。
4.结合几首描绘雪景的诗词,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加深对本阕词主题的理解。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学生能够感受诗人对祖国壮丽山河的热爱之情,以及他作为革命领袖,挥斥方遒的伟大抱负和坚定信心。
2.学生能够恰当、客观地认识诗人对历代帝王的评论,教师引导学生树立客观的功过观和正确的历史观。
二、教学设想重点:1.学会词的朗诵方法,掌握正确的停顿,能够找出诗歌的重音。
2.体会诗歌语言的凝练,理解"诗化"形象的内涵。
3.领会词的意境美和音韵美。
难点:1.理解"封、飘、望、舞、驰、惜"等动词和"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含义。
2.理解诗人对历史人物的评鉴,体会他豪迈的伟人情怀,并树立正确的历史人物观教学突破:1.运用语言和画笔,在音乐的陪伴下,师生共同描绘诗人笔下的"北国风雪图"。
2.引导学生通过诗画结合,感受诗人由近及远、借景怀古、实虚结合的写作技巧三、课时安排两课时四、教学设计(一)明确目标(二)教学流程1、情境导入毛泽东这个名字,在中国乃至全世界,都是一个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名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沁园春雪》教学反思
沁园春·雪这一课我安排了两个课时,虽然上课的整个过程比较流畅,学生的学习情绪也比较高涨,但反思整个教学过程,还是发现了较多问题。
值得肯定的地方:1、问题设计遵循了整体把握文本的原则,力图使学生经历从整体到局部的阅读过程。
提问切中了作品的要害,能牵一发而动全身,且具有清晰的层次感。
上阕围绕“为什么写景产生了壮美的效果”一问展开,下阕则以对比为支点,融评价历史人物与理解“风流人物”内涵于一体。
2、备课时也把介绍意象和“诗品取决于人品”的论点定为教学目标,意在丰富学生诗词鉴赏的基本知识。
这些知识对提高学生鉴赏水平应该说是大有裨益的。
具体操作过程也引发了有价值的比较阅读。
不足之处:1、除了朗读、模仿教师的范读,学生的活动主要是停留在思考回答教师提问的层面上。
不能说这种活动完全是非自主的,但至少提出问题阶段的活动是非自主的。
依据平时的教学实践,我也几乎认定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的探究价值是有限的,更不曾设想由此来组织课堂教学。
2、从课堂教学的实施过程看,我期待的效果是学生能认同自己研读教材的结论,而不认为学生具备自主完成较高层次的研读的知识储备。
我们或许可以这样说,学生课堂活动的基本表征是学生的表达,比如提出疑问,讨论问题,展示议论或独立思考的结果,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等等。
而由于学生的知识储备不足,我也没有让学生用较多的课外学习(如查寻背景材料)弥补这种不足,所以课堂上学生的活动似乎难以展开,教师仍扮演了主角。
3、从形式上看,本节课学生的群体活动就是朗读。
由于对时间因素的考虑和对独立思考的重视,我并没有强调合作(讨论),于是学生的探究学习过程更多地表现为“一对一”的问答。
但我仍以为自己较好地引发了学生的思维冲突,虽然问题的解决较多地借助了教师的讲解和总结。
学生活动应当成为课堂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教师的“教”也应当回应学生个性化的需求。
这节课的教学设想,关注了“学生可以学到什么”,但忽视了“学生怎样用自己的方式去学”。
学生活动的质量固然不取决于课堂的活跃热闹程度,而取决于活动所围绕的核心,但教师的思维毕竟取代不了学生的体验。
教师的引导作用必须发挥但可以有多种方式,新课标想来是希望教师更“隐身”一些,希望教师的引导作用能更多地在学生活动中显示出来。
新课标强调语文教学要把握语文学科的实践性特点,倡导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活动也就必然成为一种载体。
教师也因此必须承担起学生活动设计者的重任。
从这个意义上说,我先前对自己的角色职责的认识是模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