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重载运输对铁路设备的要求

合集下载

重载铁路主要技术条件及车流组织方案的研究

重载铁路主要技术条件及车流组织方案的研究

1997年12月 铁 道 工 程 学 报 December1997 第4期(总56) JO U RN AL O F R AILW AY EN GIN EER IN G SO CI ET Y N o.4(Ser.56)重载铁路主要技术条件及车流组织方案的研究朱 玲(铁道部第三勘测设计院)提 要 本文结合大秦线、朔黄线的设计实际,对重载铁路的正线数目、限制坡度、牵引种类、机车类型、到发线有效长度等主要技术条件的选定进行了研究;通过大秦线设计运输组织模式、运营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分析,对重载铁路的车流组织方案和重载单元列车的发展前景进行了论述,提出了建议。

这对于发挥重载铁路的综合效能、提高线路输送能力和社会经济效益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主题词 重载单元列车 技术条件 车流组织 综合效能重载运输不仅是提高运能的有效措施,也是衡量一个国家铁路技术水平的重要标志。

总结我国的运营实践,参考澳大利亚墨尔本研究所对数十年来世界各国重载运输铁路各项技术经济问题展开的科研和试验成果,可以认为,开行重载列车的铁路,虽然运营条件各不相同,但都具有轴重大、运输量大、货物品种单一、流向集中、重车方向明显、产销关系稳定、组织专列运输等共同特点。

因此,重载铁路主要技术条件,也有别于一般常规铁路。

下面就结合大秦线、朔黄线的设计,参考大秦线的运营经验,对重载铁路主要技术条件的选定及车流组织方案作一研究。

1 重载铁路的主要技术条件重载运输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其主要技术条件的选定,直接关系到项目的可行性,并对其线路能力、工程投资、运营费和行车安全、社会经济效益等产生重大影响。

必须针对线路具体情况,特别是运量、地形、车流特点、运能要求等因素,合理的确定,以便用最经济的投资,获得最佳的效果。

1.1 根据运量及其增长速度,确定正线数目正线数目的选择实质上是通过能力、输送能力方案的选择,应根据铁路初期运量及增长速度、工程投资等综合考虑。

本文收稿日期:1997—07—05 朱 玲 33岁 工程师 铁道部第三勘测设计院运规处 天津 邮编:300142据国内外铁路运营实际和理论计算,单线重载铁路年输送能力为2000~4000万t,如果采用双线插入段,其能力可达6000万t 。

我国重载铁路集疏运优化方案探讨

我国重载铁路集疏运优化方案探讨

FREIGHT TRANSPORT ORGANIZATION | 货运组织文章编号:1004-2024(2021)01-0037-06 中图分类号:U294.8+3 文献标识码:B DOI :10.16669/ki.issn.1004-2024.2021.01.071 我国重载铁路集疏运现状分析铁路作为环境友好型和资源节约型的运输方式,在能耗低、排放低、成本低、运量大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发展重载铁路可以促进运输能力释放、提升运输效率、改善运营指标、降低社会运输成本,推进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

重载铁路集、疏、运贯穿整个运输组织过程,集是指铁路接收客户托运需求的过程;疏是指铁路将货物卸下并送至收货人的过程;运是指铁路通过不同形式的产品,以最优路径将货物从集运地向疏运地运送的过程。

近年来,我国重载铁路呈现格局调整变化、需求集中程度增加、集疏运衔接优化、服务质量有待提高等新变化,对重载铁路集疏运提出了更高要求。

(1)重载铁路格局调整变化。

从整体运输格局来看,过去煤炭运输主要经过大秦铁路(韩家岭—柳村南)、朔黄铁路(朔州—黄骅港)等东西走向的重载铁路通道运送至港口,再经过海运或海进江的方式运送消费地,随着贯穿南北的浩吉重载铁路(浩勒报吉—吉安)开通运营,浩吉铁路将铁海联运为主的运输组织方式逐渐转变为铁海联运和铁路直达并行的运输组织方式,重载铁路集运和疏运端需求分布发生改变。

2020年,陕西省煤炭发运量同比增长21%,其中到达湖北、湖南、江西地区的运量同比增长33.2%,浩吉铁路的开通进一步增加了集疏两端的铁路运输需求。

从具体径路选择来看,浩吉、瓦日(瓦塘—日照南)铁路的开通也使得重载铁路规模和路收稿日期:2020-12-06作者简介:倪继娜 (1995—),女,内蒙古呼伦贝尔人,硕士研究生。

张楷唯 (1990—),女,辽宁阜新人,大学本科。

张巍 (1971—),女,河北石家庄人,硕士研究生。

张栋 (1993—),男,河北保定人,硕士研究生。

第7章 高速铁路与重载运输《铁路运输设备》

第7章 高速铁路与重载运输《铁路运输设备》
目前,世界上把不同速度的铁路划分为几个档次,一般定为时速在 100~120 km 时,称为常速 铁路;时速在 120~160 km 时,称为中速铁路;时速在 160~200 km 时,称为准高速铁路或快速 铁路;时速在 200~400 km 时,称为高速铁路;时速在 400 km 以上时,称为特高速铁路。
从 20 世纪初至 50 年代,德、法、日本等国都开展了大量有关高速列车的理论研究和实验工 作。1930年 10 月 27 日,德国用电动车组首创了试验速度达 210 km/h 的世界纪录;1955 年 3 月 28日,法国用两台电力机车牵引 3 辆客车试验速度达到了 331 km/h。但直到 20 世纪 60 年代, 高 速铁路技术才进入实际运用阶段。
5.通信信号
高速铁路的信号与控制系统,是高速列车安全、高密度运行的基本保证,世界各国发展高速铁 路都非常重视行车安全及其相关支持系统的研发。高速铁路的信号与控制系统是集微机控制与数据 传输于一体的综合控制与管理系统,采用以电子器件或微电子器件为主的集中管理、分散控制为主 的集散式控制方式,分为行车指挥自动化与列车运行自动化两大部分。
2.高速铁路的概念
一条铁路线是否能称为高速铁路,即高速铁路的定义,有一个产生、发展、形成的过程。1970 年 5 月,日本在第 71 号法律《全国新干线铁路整备法》中规定:“列车在主要区间能以200 km/h 以上速度运行的干线铁道称为高速铁路。”这是世界上第一个以国家法律条文的形式给高速铁路下 的定义。
1 车体结构和动力设备不断轻量化,大量采用铝合金、高分子复合材料和航空结构, 以控制自重, 尽量降低轴重,提高车体气密性。 2 不断进行转向架动力学性能优化设计,改进一系、二系悬挂系统的参数,越来越多的车型采用了 半有源或有源悬挂装置,取得良好的效果。 3 随着速度的提高,车头流线型进一步完善,车厢表面及车下设备更加平滑化,促使列车空气阻力 及噪声的有效下降,会车压力波明显降低,改善乘坐舒适性,降低能耗。 4列车控制系统向网络通信技术方向发展,采用 ATP 安全防护,黏着控制技术不断改进,设有列 车 控制、监测、诊断计算机系统,包括牵引控制,各种制动方式和防滑器在内的复合制动系统控制, 配合列车运行防护控制系统,保证了列车更安全地运行。

铁道04-04重载运输

铁道04-04重载运输

重载运输技术设备
一、重载轨道结构
4.采用预防性维修体制 5.重视车辆和轨道关系 6.采用先进的检测、监测技术
重载运输技术设备
二、重载单元列车的装卸设备 装、运、卸
不更换机车、不解体的远距离运输
配套的装卸机具和站内线路
章节 PART
重载列车运输组织
重载列车运输组织
重载列车组合站运输组织 普通货物列车组合
重载运输
目录
CONTENTS
1 概述 2 重载运输技术设备 3 重载列车运输组织
章节 PART
概述
概述
一、重载铁路的标准
1.1994年
(1)列车重量至少达到5000t。 (2)轴重达到或超过25t。 (3)在长度至少为150km的线路上年运量不低于2000万t。
概述
一、重载铁路的标准
2.2005年
专业的重载列车组合站的到发线
概述
01
03
重载列车运输组织
列车重量不小于8000t。 (2)轴重达27t以上。 (3)在长度不小于150km线路上年运量不低于4000万t。
概述
二、重线运输模式
1.单元式重载列车 2.组合式重载列车 3.整列式重载列车
章节 PART
重载运输技术设备
重载运输技术设备
一、重载轨道结构
1.提高线路技术标准 2.提高基础设施的设计荷载标准 3.采用重型轨道结构

重载运输及其对铁路现有技术设备的要求

重载运输及其对铁路现有技术设备的要求

重载运输及其对铁路现有技术设备的要求吕佰铨(哈尔滨铁路局减速顶调速系统研究所,黑龙江哈尔滨 150006)摘 要:为了解决重载运输问题,要研究重载运输的意义和开行条件,明确对现有铁路设备的要求和影响,特别是对编组站调车作业的影响,进一步探讨编组站调速技术及设备的改进、创新和提高,从而满足高速重载对编组站现代化的要求和需要。

关键词:铁路编组站;重载运输;调速技术;减速顶1 重载运输是铁路跨越式发展战略的要求铁路跨越式发展战略要求全面调整生产力布局,快速扩充运输能力和快速提高技术装备水平,确保运输安全与稳定。

为了满足这一要求,充分发挥铁路运输的优势,提高铁路在国内运输业的市场份额和竞争力,在铁路旅客运输方面进行了旅客列车5次大提速,开行了大量的夕发朝至、朝发夕至等特快旅客列车,春运、暑运及两个长假增开了大量的临时旅客列车;在铁路货物运输方面,开行了大量的行包快运列车、鲜活货物直达快车等。

从上述客货运输的新变化可以看出,铁路运输正在形成新的发展格局。

在列车区间通过能力方面日益紧张。

在编组站方面表现为原有的均衡运输格局被打破,不均衡到达的车流,造成编组站阶段性能力紧张。

为了缓解紧张的区间通过能力,应对不均衡到达的车流,一是要强化编组站的功能,通过对编组站的技术设备进行改造,加强编组站驼峰单位时间内的解体能力和车辆存储能力,避免车流集中到达时造成到达场"堵塞",打乱区间的正常运营秩序;二是要借鉴国外铁路的发展经验,大力发展重载运输,提高运输能力。

从美国和欧洲铁路运输的发展经验看,重载运输是提高铁路运输能力的积极有效的技术措施。

美国最重的单辆货车总重为143短吨(约合130吨),货运列车的编组辆数达到100辆以上。

俄罗斯等欧洲国家最重的单辆货车总重也在90吨以上。

因此根据我国铁路机车车辆、线路设备和货物运输等情况,通过相应地改革运输组织方法,在一些运输能力紧张的线路上实行了重载运输(即提高机车的牵引定数或增加编组列车的长度),提高铁路运输能力。

重载运输的速度、密度与牵引质量

重载运输的速度、密度与牵引质量

重载运输的速度、密度与牵引质量方琪根1 ,郭锴 2(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线路站场设计研究处,湖北武汉,430063) 摘 要:介绍了国外重载运输的速度、密度与牵引质量。

对重载运输的速度需求进行分析,说明了重载运输的速度不宜过高。

分析了提高牵引质量对行车间隔的影响,计算出不同牵引质量可能的行车间隔时间,进而计算出不同牵引质量能达到的输送能力,阐述了重载运输行车密度与牵引质量的关系,提出了重载列车牵引质量的合理取值范围约为2~3万吨。

并提出了缩短列车追踪间隔的诸如采用大号码咽喉道岔,提高轴重等改进措施。

关键词:重载;速度;密度;牵引质量1 前言列车速度、密度、牵引质量是组成运输能力、体现运输质量和效益的三大要素。

我国《铁路主要技术政策》(2004年版)对此有专门论述,但对重载运输规定不多,仅就列车总重和轴重规定:“运煤专线可开行10000t或20000t的重载货物列车”;就轴重规定“重载货运机车车辆轴重≤25t,新建重载货运专线机车车辆轴重可大于25t。

”当前,重载运输在国内外发展迅速,国外如澳大利亚、南非曾开行过列车总重达7万吨左右的重载列车[1],我国大秦线已成功开行了2万吨的组合列车,年运量已超过2亿吨,有关部门已开展进一步提高牵引质量的研究。

重载运输是否可以将牵引质量不断提高,进而达到提高输送能力的目的,重载运输如何协调速度、密度与质量的关系,这些问题有必要进行探讨。

2国外重载运输的速度、密度与牵引质量国外重载运输线路行车速度大多较低,货车速度多为40~80km/h。

列车轴重普遍比我国大,苏、俄多为23t、少部分为25~26t,南非20~26t,欧洲22.5t、个别为25t、31t,北美洲大多30t、个别36t,澳大利亚30t、32.5t。

列车总重与我国大秦线目前1万吨、2万吨的水平相当,虽然有报道开行6~7万吨的重载列车,但不是日常开行的,带有试验性质。

国外重载铁路行车密度普遍较我国低,从完成的年运量可见一斑,各重载运输国家的年运量多为1000~6000万吨,仅少数区段年通过总重超过1亿吨[2]。

浅谈重载铁路技术_赵俊军

浅谈重载铁路技术_赵俊军

浅谈重载铁路技术赵俊军(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土建三院,四川成都610031)【摘要】简述了重载铁路的定义、标准和重载铁路的运输组织模式;重点介绍了重载铁路在机车、车辆、运营养护维修技术;总结了我国重载运输在运输组织、技术装备、运营效果等方面取得的成就;介绍了我国重载铁路技术与其它国家在重载铁路技术上的差异。

【关键词】重载铁路;标准;技术;发展【中图分类号】U239.4【文献标识码】A[定稿日期]2013-09-13[作者简介]赵俊军(1955 ),男,副总工程师。

1重载铁路概况重载铁路因运输能大、效率高、运输成本低而受到世界各国铁路的广泛采用。

特别是在一些幅员辽阔、资源丰富、煤炭和矿石等大宗货物运量占有较大比重的国家,如美国、加拿大、巴西、澳大利亚、南非、瑞典等,发展尤为迅速。

由于各国铁路运营条件、技术装备水平、发展重载运输的目的不同,采用重载列车运输类型和组织方式各有不同。

在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巴西、南非等国,是以降低运输成本、获取更大利润为目的。

这些国家的铁路网规模大,行车密度小,货运比重大,运能有较大富余。

而且货流量大,去向又集中,一般均组织由装车地到卸车地之间的单元式重载列车。

我国和前苏联铁路是客货混运,运输能紧张,为提高铁路运输能力而发展重载运输,因而多采用组合式列车。

列车重量的提高是重载铁路运输技术发展总体水平的体现。

重载铁路经过40多年来发展,列车牵引试验牵引重量的记录不断被刷新突破。

1967年10月,美国铁路在韦尔什-朴次茅斯间250km 区段上,开行了500辆煤车编组、由6台内燃机车分别分布在列车头部和中部牵引、全长6500m 、总重达44066t 的重载列车。

1989年8月,南非铁路在锡申-萨尔达尼亚矿石运输专线上,试验开行了编组660辆货车、由16台机车牵引、总长为7200m 、总重达71600t 的重载列车。

2001年6月21日,澳大利亚铁路BHP 公司开行了一列由682辆货车和8台机车组成的列车,长度达7300m ,装载82000t 铁矿石,总重达99734t 。

对我国铁路重载运输发展的建议

对我国铁路重载运输发展的建议

对我国铁路重载运输发展的建议阚凤瑛;孙洪涛;戴新鎏;丁源【摘要】分析国内外重载运输的实践,阐述我国发展重载运输的必要性,并结合我国铁路货物运输需求特征,在充分考虑铁路科技进步对到发线有效长的影响以及对牵引质量的影响等关键技术因素,提出我国发展重载运输网的规划原则,进而提出对到发线有效长与货物列车牵引质量最佳匹配以及对我国铁路发展重载运输网的建议.【期刊名称】《铁道标准设计》【年(卷),期】2006(000)0z1【总页数】3页(P35-37)【关键词】铁路重载运输;发展;建议【作者】阚凤瑛;孙洪涛;戴新鎏;丁源【作者单位】铁道部经济规划研究院,北京,100038;铁道部经济规划研究院,北京,100038;铁道部经济规划研究院,北京,100038;铁道部经济规划研究院,北京,10003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51 国内外重载运输发展状况重载运输代表了铁路货物运输领域的先进生产力,世界各国重载运输实践证明,重载运输在提高铁路劳动生产率,降低铁路运输成本,提高铁路运输经济效益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我国重载运输发展历经20多年,无论从牵引质量及重载线路规模均有了很大提高,为保证国家重点物资运输做出了巨大贡献。

2020年前,为适应我国铁路货物运量稳定增长的要求,解决铁路运输能力不足问题,铁路在建设客运专线的同时,仍将要大力发展重载运输,并要结合大宗货物流量和流向,统筹规划不同等级重载运输网,以此提高铁路运输的综合效益,为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我国于1992年底建成我国第一条双线重载运煤专线大秦铁路。

至2005年底,大秦线开行1万t和2万t(试开行)列车,京沪线、京哈线等全国铁路六大繁忙干线普遍开行5 000 t重载列车,部分线路达到5 500~6 500 t,全国5 000 t以上重载线路里程已达1万多km,占全国铁路总营业里程的15%,重载运输在我国已初具规模,其技术水平位居世界重载运输前列。

重载铁路工程特点及施工注意事项

重载铁路工程特点及施工注意事项

重载铁路工程特点及施工注意事项重载铁路是世界各国铁路货运发展的方向,是解决铁路运输能力紧张的重要举措。

我国先后修建了大秦铁路、山西中南部铁路通道等重载铁路,中国神华集团已建的神朔铁路、包神铁路、朔黄铁路及在建的准池铁路均为国家I级电气化重载铁路。

一、重载铁路标准满足以下三条中的至少两条:—列车重量不小于8000吨;—轴重达27吨以上;—在长度不小于150km线路上年运量不低于4000万。

二、重载铁路施工特点及注意事项(一)路基工程施工关键技术及控制点1、基床以下路堤及基床部分填筑应按“三阶段、四区段、八流程”的施工工艺组织,每个区段的长度应根据使用机械的能力、数量确定,一般宜在200m或两涵洞之间。

2、路堤应横断面全宽、纵向分层填筑。

路基边坡两侧超宽不应小于50cm,对于高连起,应充分考虑沉落加宽值。

3、分层填筑厚度应严格控制,一般应通过现场工艺试验确定,并实行风格法倒料。

对于基床以下路堤,采用块石类填筑分层最大压实厚度不应大于50cm,对于碎石类和砾石类填筑分层最大压实厚度不应大于40cm,对砂类土和改良土最大压实厚度不宜大于30cm。

对于基床表层A组填料填筑分层最大压实厚度不应大于30cm,分层填筑的最小压实厚度不宜小于10cm。

4、填料摊铺应使用推土机进行初平,再用平地机进行平整,对于基床底层宜实行标高挂网人工配合整平;填层面目视平顺,并做成向两侧不小于4%横向排水坡。

5、压实顺序应按“先两侧、后中间”、“先静压后弱振、再强振”的操作程序进行碾压。

各种压路机的最大压实行驶速度宜控制在2~4km/h。

6、对于采用细料土或含细粒土成分较多的粗粒土填料填筑路堤时,必须严格控制其含水率在工艺试验确定的施工范围。

含水量较低,应采取洒水措施;含水量过大,应采取翻松凉晒措施,以保证其可压实性。

7、填筑高度小于基床厚度的路堤基床底层处理及质量检验应根据所处路堤部位的要求进行。

对于地下水位较高,应采取良好的渗水填料进行换填。

重载铁路路基结构形式及技术标准浅析

重载铁路路基结构形式及技术标准浅析

重载铁路路基结构形式及技术标准浅析发布时间:2021-06-15T16:00:48.380Z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7期作者:方玮[导读] 摘要:纵观世界交通运输体系的发展,重载化已成为未来铁路货物运输发展的主导方向,因其运量大、效率高、成本低而受到各国的广泛重视。

武汉新业人力资源服务有限公司武汉市武昌区 430063摘要:纵观世界交通运输体系的发展,重载化已成为未来铁路货物运输发展的主导方向,因其运量大、效率高、成本低而受到各国的广泛重视。

要求路基基床具有足够的强度,满足一定变形,把动变形和累积残余变形控制在允许范围内,还要使基床具有均一的弹性,因此对基床的要求要高于普通线路。

随着列车重量大幅度增加和行车密度进一步提高,对重载铁路路基基床结构的要求也进一步提高,如何提高路基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强化基床结构,减少基床病害的发生,已成为重载铁路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本文针对国内外现有重载铁路路基结构形式与技术标准做进一步深入对比研究。

关键词:重载铁路;路基基床;路基结构0 引言重载铁路具有运输能力、经济和社会效益等显着特点,逐渐成为各国货运铁路主要发展方向。

重载铁路最早于20世纪20年代出现在美国,目前已广布俄罗斯、巴西、澳大利亚、南非、瑞典等国家。

相较而言,中国重载铁路整体发展相对滞后。

1992年底大秦铁路建成通车,正式标志中国跻身重载铁路国家。

相比普通铁路与高速铁路,重载铁路“亿万次”循环列车荷载作用下路基的动力变形特性更为显着。

为保证重载铁路运营期列车运行的平稳性和安全性,对轨下系统的状态及长期使用性能提出更为严格的要求。

由于轨下系统的复杂性和不可测性,对重载铁路长期使用性能评价等问题将成为未来一段时间研究的重点和难点。

填料作为路基结构主要组成部分,其工程特性与路基长期工作性能密切相关[1]。

1 研究目的与意义重载线路与一般线路的主要差别在于其运量大且车流密度高,从而使铁路路基所承受的动载强度及疲劳作用[1]加大,基床变形、轨道恶化加快;与此同时由于列车行车间隙减小,不可能有足够的时间进行养护,因此重载铁路路基必须对其基床结构采取一系列特殊要求,在填料组成、强度、刚度、稳定性等方面高于普通线路,以满足路基的整体稳定性、平顺性和安全性。

关于重载铁路运输组织模式的探讨

关于重载铁路运输组织模式的探讨

关于重载铁路运输组织模式的探讨摘要:重载运输是当代铁路运输的一种重要运输组织方式,也是目前提高铁路运输效率的重要手段,不仅能够缓解铁路运力紧张,提高线路输送能力的目的,同时还能够较大的降低铁路运输成本,特别是对于煤炭这类大宗货物的运输,更显示出了独特的优势。

关键字:重载扩能技术要求1 研究背景国外重载直达运输具有路网密度小,运输组织简单的特点,因此研究的重点集中在线路设备、装卸设备和现代化管理设备以及机车车辆的研究上。

我国大秦铁路是第一条双线电气化开行重载单元货车列车的煤运线路,不但担负大同地区与秦皇岛港之间的煤炭运输,而且是我国山西、内蒙古等地区煤炭外运的大通道,其车流组织的复杂性、车流密度和运输强度等都远远超过国外的重载铁路。

2 重载列车类别2.1 单元式重载列车单元式重载列车时以固定的机车车辆组成为一个运输单元,并以此作为运营计费单位,在装卸站间循环直达运行的货物列车。

在机车车辆充足的情况下,采用种重载运输组织模式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运营支出,大幅度降低运输成本,但要求货源充足、类品单一,货物到发地点统一,机车车辆、线路站场、装卸仓储等设备要配套,并要采用最合理的运行图及最佳周转方案。

2.2 整列式重载列车整列式重载列车是采用普通列车的组织方法,由挂于列车头部的大功率单机或多机牵引,由不同型式和载重的货车车辆混合编组,达到规定载重量标准的列车。

这种列车的运输特点和普通列车一样,采用一般列车的作业方法,列车到达解体、编组、出发、取车、送车、装卸车和机车换挂等作业均与普通列车相同。

2.3 组合式重载列车组合式重载列车可分为两种类型。

第一种类型组合式重载列车时由两列及以上同方向运行的普通货物列车首尾相接、合并组成的列车。

机车分别挂于原各自普通货物列车首部,由最前方货物的机车担任本务机,运行至前方某一技术站或终到站后,分解为普通货物列车。

第二种类型组合式列车时由两列及以上的同方向运行单元重载列车首尾相接、合并组成的列车,根据需要,机车有不同的联挂方式。

重载运输对线路及站场股道和站型的要求

重载运输对线路及站场股道和站型的要求
重载运输对线路及站场 股道和站型的要求
一、重载铁路等级划分
1、划分等级的依据 铁路设计需要采用一定的技术标准并满足一定 的技术要求。例如,采用一定的牵引重量和机 车类型才能满足一定的牵引定数要求;采用一 定的限制坡度和最小曲线半径才能适应地形和 满足最小速度的要求等等,而这最终才能提高 行车密度,满足近远期运量需要。 铁路等级是制定铁路技术标准的基础和依据。
重载铁路由于运输能力大,线路通过总重高, 合理和适当地划分重载铁路等级关系到铁路投 资、运输能力和运营指标以及铁路的经济效益。 根据铁路客货运量划分铁路等级是目前世界各 国广泛采用的分级方法。例如美国、前苏联、 德国、日本等都把客货运量作为划分铁路等级 的主要指标或主要指标之一。 我国建国以来历次的设计规范,基本上都是以 运量作为划分铁路等级的主要依据。
中国干线路网全部为标准轨距。一些专家学者 曾对窄轨铁路的投资、能力做过投入产出的经 济效果分析研究,指出,窄轨铁路的投资 1000mm轨距约为准轨的3/5~2/3,762mm的 投资约为准轨的1/3~2/5,而其运力则为准轨 的1/5~1/3,因而提出在中国某些特定地区, 如云南、广西、四川、贵州、西藏、青海甚至 内地某些特殊地区,修建一定数量的窄轨铁路 在经济上还是合算的,特别是它们的建设周期 可以比准轨铁路缩短一般以上。
(2)曲线半径对列车数量和重量的影响 在运输能力达到饱和的区段线路上,由于 曲线半径与列车速度关系密切,而列车速度又 与每天通过列车数量成正比;在同一限制坡度 和相同牵引能力条件下,列车速度又与列车总 重成反比。因此,曲线半径对线路每天通过的 列车数量和列车重量有相当影响。
印度B.V.Rama Rao在印度铁路用WDM2内燃机 车行驶在5‰限制坡度上试验最大运输潜力与列车速 度与总重的关系,其试验设想就是简单估计,V*Q 达到最大即可获得最大运输能力,所以V*Q达到最 大值时的重量-速度值,选为最适合的重量-速度值。

超长、超宽、超高物件及大型设备装运规定

超长、超宽、超高物件及大型设备装运规定

超长、超宽、超高物件及大型设备装运规定超长、超宽、超高物件及大型设备的装运规定因国家和地区而异,通常会根据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规定和限制:
1. 运输工具:运输超长、超宽、超高物件及大型设备通常需要专用的运输工具,如特种运输车辆、货运飞机或专业船只等。

这些运输工具需要具备特殊的运输能力和设备,以确保物件安全、稳定地运送。

2. 路线限制:由于超长、超宽、超高物件及大型设备的体积庞大,需要选择合适的路线进行运输。

部分道路可能存在限高、限宽等规定,需要提前规划和申请特殊路线或必要的改造。

3. 运输许可证和执照:为了确保在公路、铁路、航空等运输环节的合法性和安全性,通常需要获得相应的运输许可证和执照。

这些许可证和执照通常由相关的政府机构颁发,并需要符合一定的条件和标准。

4. 护送车辆和警告标志:为了提醒其他道路行驶车辆对超长、超宽、超高物件及大型设备的存在,通常需要配备护送车辆和警告标志。

这些车辆和标志通常会在运输过程中提前进行部署,以保证行车安全。

5. 安全措施和保险:运输超长、超宽、超高物件及大型设备需要采取额外的安全措施,如使用固定装置、加强支撑或采取特殊的运输方式等。

同时,也需要针对这些物件进行专门的保险,以在可能发生的意外情况下保障赔付和责任。

需要注意的是,具体的装运规定可能因不同的国家、地区和物件类型而有所差异。

因此,在进行超长、超宽、超高物件及大型设备的装运前,需要详细了解和遵守当地的相关法规和规定。

此外,还需要与专业运输公司或相关部门进行沟通和协商,以确保装运过程的顺利进行。

重载条件下货物列车速度、密度、重量对运输能力影响的分析

重载条件下货物列车速度、密度、重量对运输能力影响的分析

198研究与探索Research and Exploration ·探讨与创新中国设备工程 2018.07 (上)当下,各种运输方式竞争激烈,铁路重载运输在提高运能、降低成本方面优势明显。

因此,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发展铁路重载运输得到世界上越来越多国家的重视。

2005年国际重载运输协会制定了重载标准,即每列车的牵引质量不小于8000t,车辆轴重不小于27t,铁路线路长度不少于150km 的区段每年计费的货运量不少于4000万t。

上述条件满足其中2个,即可视为重载运输。

而在重载运输条件下,列车的速度、密度、重量的发展水平,直接影响铁路运输能力的发挥。

1 列车速度对运输能力的影响分析速度是现代交通运输质量的核心,也是其生存与发展的关键,运输市场的竞争在一定程度上主要表现在速度上的竞争。

近年来,铁路客货流的流失大多与速度有关,尤其是货物列车的直达速度,通常作为经济评价的重要考核指标。

对铁路货运而言,主要是货物的送达速度,送达速度除列车的运行速度外,还包括装卸车作业、货车中转等诸多环节的速度。

1.1 提高列车速度的影响因素提高列车最高速度的根本目的在于,缩短货物的送达时间。

最高速度越高,无疑运行速度也高。

但运行速度提高的幅度,除取决于最高速度的绝对值外,按最高速度运行的距离长短更为关键,这与线路的平面和纵断面的条件密切相关。

仅仅“瞬间”达到最高速度,往往没有实际价值。

此外,在机型已定和最高速度不变的前提下,减少列车的停站次数和停站时间,相应也可以加速货物的送达。

不过,对于货物列车来说,由于运行时间占货物送达时间的比重很小,提高其最高速度的效果相应也要小得多。

提高重载列车的速度,同提高重载列车重量一样,涉及众多的技术经济因素,主要是:(1)机车车辆:列车速度越高,其单位重量所需的机车功率越大,因而要有大功率的机车;最高速度提高,机车车辆本身的构造速度需要相应提高,尤其是数量庞大的货车车辆,其构造速度达不到标准的需要则被淘汰或改造;车辆的制动能力要与最高速度相匹配,特别是大量货车的制动问题。

铁路重载运输研究论文

铁路重载运输研究论文

铁路重载运输研究论文一、世界铁路重载运输发展概况(一)、国外铁路重载运输发展概况世界铁路重载运输是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出现并发展起来的,以开行长大列车为主要特征的重载运输开始出现;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重载运输开始取得实质性进展,美国、加拿大及澳大利亚等国铁路相继在运输大宗散装货物的主要方向上开创了固定车底单元列车循环运输方式;20世纪80年代以后,由于新材料、新工艺、电力电子、计算机控制和信息技术等现代高新技术在铁路上的广泛应用,铁路重载运输技术及装备水平又有了很大提高。

列车重量的提高是铁路重载运输技术发展总体水平的体现。

重载运输发展40多年来,一些国家列车牵引试验牵引重量的记录不断被刷新突破:1、1967年10月,美国诺克福西方铁路公司(N&、总重44066t)。

2、1989年8月,南非铁路在锡申-萨尔达尼亚间开行重载列车(编组660辆、16台内燃机车、总长7200m、总重71600t)。

3、1996年5月28日,澳大利亚在纽曼山-海德兰港间开行重载列车(编组540辆、10台Dah-8内燃机车)。

4、2001年6月21日,澳大利亚BHP公司开行重载列车(编组682辆、8台机车、总重99734t、总长7300m),全列只有1名司机,另外7台机车由GE公司生产的哈里斯机车遥控系统控制。

(二)、我国铁路重载运输发展概况同世界各国相比,我国铁路重载运输起步较晚,1984年经国务院批准,决定在北京局管辖的丰沙大和京秦电气化铁路试验开行重载列车,从此开始了我国的铁路重载运输。

我国铁路发展重载运输走两个途径:一是对既有干线铁路进行配套改造,在既有主要繁忙干线上开行5000t级整列式重载列车;二是新建能力大、标准高的重载运输专线,如大同-秦皇岛双线电气化重载运煤专线。

我国铁路重载运输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84~1990年)为改造旧线、开行组合式重载列车模式阶段。

1984年11月在大同-沙城-丰台-秦皇岛间首次开行了由两列普通货物列车合并的重载列车,随后又在沈山线、石德线和平顶山-江岸西间开行了7000~7600t的组合列车。

铁路重载运输系统效率的影响因素探讨

铁路重载运输系统效率的影响因素探讨

铁路重载运输系统效率的影响因素探讨李建兵西山煤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铁路公司【摘要】铁路是一个网络型产业,运输生产过程是在纵横交错的铁路网上进行的,每天有大量的列车在四通八达的铁路线路上昼夜不停地运行。

本文对影响铁路重载运输系统中几个重要的因素进行了初浅的分析。

【关键词】铁路运输重载轨道铁路运输的产品是旅客和货物的位移,特点是边生产边消费,不能储存,这就要求各单位和各工种间密切配合,使之协调动作,像一架庞大的联动机一样环环相扣,有节奏地工作。

下文对影响铁路重载运输系统效率的重要因素做了介绍。

一、铁路线路和站场重载列车由于纵向冲击力的增加和车辆轴重的提高,对站场股道和线路有着更高的要求,需要更高的强度、耐久性和可靠性。

铁路线路变形下沉主要是由于道床破坏所致,而道床破坏程度又与道床应力的3-4次方成正比,所以开行重载列车的线路,必须改善铁路路基,轨道的工作状态,同时由于牵引重量大,启动困难,对于轨道的平顺性和坡度要求也比较高。

重载铁路的线路应保证线路的基本参数,提高线路的平顺性;减缓线路的限制坡度;加大最小曲线半径;采用大号码的新型道岔;铺设无缝钢轨。

重载铁路站场的到发线长度应满足车站到发线有效长是决定列车牵引重量的基本条件。

对于办理始发、终到重载列车的车站应延长1-2股道站线到发线至1050m-1250m;一般中间站可延长1股道到发线;中途有列检作业的车站延长2股道。

采用缩短型C63、C61型运煤车时,1050m线路可牵引6500;若开行7000t-8000t或10000t列车,站线需要为1700m或2100m。

铁路路基是铁路线路的基础,它直接承受列车荷载,必须具备坚固、稳定、耐久的良好性能。

现在全国各处线路普遍存在的问题是重型钢轨数量不足、轨下基础薄弱、道碴质量不良、道床脏污板结严重、轨枕易于断裂、线路稳定性差。

为适应重载需要,应采用重型钢轨,承载力大的轨枕、扣件。

钢轨应向重型化、强韧化方向发展,改进钢轨的材质,提_______高钢轨的抗磨耗、抗疲劳、耐腐蚀和抗损伤的能力。

重载铁路设计规范

重载铁路设计规范

排水系统主要 包括污水、废 水及雨水的排 放,需合理规 划排水路径, 确保排水顺畅。
给水及排水系 统应具备安全、 可靠、环保及 易于维护的特 点,以满足铁 路运营的需求。
在设计给水及 排水系统时, 应充分考虑当 地的气候、地 形及水文条件, 合理利用自然 条件,减少能
耗。
通信及信号
重载铁路需要建立完善的通信系统,以确保列车运行的安全和效率。
设计速度
重载铁路设计标准 中规定的设计速度 是指列车在铁路线 路上行驶的最大速 度。
设计速度的确定需 要考虑线路的平纵 断面、曲线半径、 地质条件、环境因 素等多种因素。
根据不同的运输需 求和线路条件,重 载铁路的设计速度 会有所不同,一般 在80-120公里/小 时之间。
设计速度是重载铁 路设计中的重要参 数,它不仅影响线 路的工程规模和投 资,还关系到运营 安全和运输效率。
的安全运行。
线路坡度设计标 准:根据列车牵 引力、制动能力 和安全运行要求 进行设计,确保 列车在不同坡度 段的稳定运行。
轨道结构
重载铁路的轨道结构应 满足大轴重、高运量的 要求,采用重型钢轨和 长轨枕,并加强轨道结 构的强度和稳定性。
重载铁路的轨道结构应具 备足够的横向和纵向阻力, 以保持轨道的几何尺寸和 稳定性,减少养护维修工 作量。
线路平面及纵断面
线路平面设计标 准:根据地形、 地质、气候等条 件进行设计,确 保线路的平顺性
和安全性。
纵断面设计标准: 根据运输需求、 地形变化和地质 条件等因素进行 设计,确保坡度、 隧道和桥梁等结 构的合理性和经
济性。
曲线半径设计标 准:根据列车速 度、车辆轴重和 行驶稳定性等要 求进行设计,确 保列车在曲线段
节能减排措施

客货混跑铁路重载运输对轨道设备的影响分析及强化措施

客货混跑铁路重载运输对轨道设备的影响分析及强化措施

线路/路基客货混跑铁路重载运输对轨道设备的影响分析及强化措施王建强,杨毅(呼和浩特铁路局总工程师室,呼和浩特010010)摘要:京包铁路大包段自开行C80型万吨重栽列车以来。

轨道设备伤损增加,质量状态显著恶化。

通过对定点轨道设备的观测、分析,并结合铁道科学研究院的试验结论,提出大包段轨道设置的参考标准。

推荐标准为:优质75kg/m钢轨,R≤l200i n曲线采用热处理钢轨。

轨枕:直线以及R>600i n曲线地段采用Ⅲ型混凝土轨枕。

R≤600i n区段采用Ⅳ重栽轨枕。

扣件:Ⅲ型枕区段采用强化扣件,Ⅳ重载轨枕区段采用配套弹条Ⅵ型扣件,在小半径曲线地段采用弹性轨撑。

曲线超高:根据客货均衡速度调整超高。

适当减小过超高。

关键词:客货混跑铁路;重载运输;轨道;病害;标准中图分类号:U21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2954(2012)02—0026—05I m pact on T r ac k Faci l i t i es and C ont r ol M easur es of H e avy H aulT r a nspor t i n M i xed Pas se nger and Fr ei ght R ai l w ayW ang Ji anqi ang,Y ang Y i(H ohhot R ai l w ay B ur eau,H ohhot010010)A bs t r act:Si nce t he10000t o ns C80一t ype heavy haul t ra i ns r u n o n D at ong-B a ot ou s ect i on of B e i j i ng-B a ot ou R ai l w a y,t he t r ack fa ci l i t i e s a r e i ncr eas i ngl y dam ag ed and t hei r qual i t y s t a t u s a l'e det er i or at edcons i de r abl y.I n t hi s pa per,t he r ef er ence st anda r ds f or t r ack f a ci l i t i e s i n t hi s r ai l w ay s ect i on ar e pr opos e d o n t he basi s of obser v at i ons a nd anal y s i s of f i xed t r ack fa ci l i t i e s and t he exper i m ent al r esul t s pr ese nt e d byC hi na A c adem y of R ai l w ay Sci enc es.T he r eco m m ende d st anda r ds a r e f ol l ow i ng:75kg/m hi gh qual i t yr ai l s shoul d be a dopt e d,a nd heat t r eat m ent s t eel r ai l s shoul d be us ed f or R≤1200m cu r v e Packs;II I—t ype co ncr et e s l eeper s shoul d be used f or s t r ai ght or R>600m cur ve Packs,and1V-t ype heavy ha ul s l eeper s shoul d be used f or R≤600m cur ve t r a cks:enha nc ed f as t eni ngs shoul d be us e d f or m t ype sl ee pe r s,a nd V I—t ype s pr i ng c l i p f as t eni ngs shoul d be used f or heavy ha ul s l eeper s;el as t i c ra i l br ace s shoul d be us e d f or sm al l r adi us cur ve P a cks;s uper el e va t i on shoul d be adj ust ed ac cor di ng t o pa ss enge r and f r ei ght equal i zat i on s pe ed and supe r el evat i on ex ces s shoul d be r educ ed prope rl y.K ey w or ds:m i xed pa sse nge r and f re i ght r a i l w ay;heavy ha ul t r a nspor t;t r ack;di sease;st anda r d1概述京包线大同至包头段(以下简称大包铁路)呼铁局管辖正线约421km,该段铁路为客货混运线路,客车最高速度为120km/h,2007年开行载重80t级的C80型万吨重载列车,目前,每天开行万吨重载列车约50对,万吨重载列车已实现主型化,运量从2000年的0.54亿t增长到2010年的2亿t。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降低货车动力作用。可通过车辆结构合理优化来实现。如采用铰接式转向架、自导向径向转向架、无间隙
牵引杆新型结构设计、车体外形采用流线形设计、缩短车长等。
4、提高车钩强度和缓冲器容量。加强货车车钩强度,从车钩材质的选取、结构的优化等方面提高车钩强度,从行车安全角度考虑,改善车钩纵向力,提高缓冲器的容量。
机车采用交直交电传动主电路形式,可靠性高,易于维护;车体采用中央梁承载方式,便于模块化生产;转向架采用低位牵引杆,基础制动采用轮盘制动,有效提高了机车的可靠性;采用CCBII空气制动系统,电制动采用再生制动,节能环保;机车具有外重联控制功能,装有LOCOTROL远程重联控制系统,司机可以在一个司机室对两台重联机车进行控制。这款机车是由中外公司共同研发的产品之一,在被命名为“和谐”型以前,被称为DJ4。当中DJ4共有两个款式,第一款是由株洲电力机车及德国西门子研发,编号由0001起(HXD1型);另一款则由大同电力机车及法国阿尔斯通研发,编号由6001起(HXD2型)。两款机车均采用交流牵引电动机,使用交直交传动及双机重联,单机轴式为Bo-Bo,即前后各一个两轴转向架。
三、重载运输对铁路机务设备的要求
开行重载列车必须采用大功率的电力或内燃机车,牵引机车应采用电空制动方式、无线遥控同步运转的“locotrol”系统等技术方法及技术设备;同时还应具有能牵引或顶送重载列车的调车机车。
目前在重载线上主要运行的是有南车集团生产的HXD1系列机车:HXD1型电力机车是由两节完全相同的4轴电力机车通过内重联环节连接组成的8轴重载货运电力机车,每节车设有一个司机室,为一完整系统。
那么,重载运输对铁路线路有何特殊要求呢?由于重载运输的列车重量往往在5000吨以上,按目前每节车载重60吨计算,大约需要80多节,连接起来有1公里多长。所以停靠重载列车的车站站线有效长度基本要达到1050米,最好达到1700米。另外,重载列车拉得多,爬坡自然困难,因此线路的最大坡度不能超过8~9‰,也就是说每1000米的铁路线的上升幅度不得超过8~9米。因为载重量大,一般的轨道无法承载,必须铺设或更换每米重60公斤以上的高强度钢轨,并配套同等强度的其它轨道构件。在有条件的线路地段,尽可能地铺设全断面淬火钢轨无缝线路,采用弹性扣件、硬质碎石道床、钢筋混凝土轨枕以及强化路基等。
关键词:重载、铁路设备、运输
一、重载运输的概念
重载运输是除高速铁路以外,铁路现代化的又一个标志。重载运输是指在先进的铁路技术装备条件下,扩大列车编组,提高列车重量的运输方式。
国际重载协会认为,重载铁路必须满足以下三条标准中的至少两条: 经常、定期开行或准备开行总重至少为5000吨的单元列车或组合列车;在长度至少为150公里的线路区段上,年计费货运量至少达2000万吨;经常、正常开行或准备开行轴重25吨以上(含25吨)的列车。
1、提高车辆轴重。国际重载协会于1994年把重载货车的轴重标准从21t提高到了25t,有的国家已将货车轴重提高到25t,有的高达35t。更大轴重的货车经济性和适用性也在进一步研究之中。
2、降低车辆自重。这是提高货车净载重的有效措施,主要是通过采用耐候钢、低合金钢及铝合金等轻型高强度的车体结构材料,以及采取改进车体承载型式和优化结构设计的手段来实现。
世界上开展重载运输的国家还不是很多,只有澳大利亚、加拿大、中国、南非、美国、俄罗斯、巴西等国土幅员辽阔、资源丰富、铁路较为发达、大宗货物运输较多的国家。当然,更主要的原因还在于重载运输对铁路线路、机车车辆、行车组织等方方面面的要求比较高,一般国家目前还难以达到。正因为如此,重载运输才算得上未来铁路发展的方向之一。
五、重载运输对列车制动系统的要求
铁路重载货物列车要求其制动系统更高,世界各国都在进行技术研发和创新。随着微机控制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美国、德国、日本等国都研制了用于货物列车的电空制动装置。我国重载铁路目前已引进ECP重载列车电控空气制动系统并进行试验,动车组(客车)就采用电空制动装置。
六、重载运输对铁路站场改造的要求
这些大功率机车主要会用于牵引货运列车上,株洲制造的首辆机车已于2006年11月8日出厂,编号为DJ40001A及0001B。在出厂初期,媒体曾称之为“神龙号”。出于政治原因,首两组机车在出厂后不久,其型号被改称为“和谐型”(HXD),编号也改为HXD10xxx
四、重载运输对铁路车辆设备的要求
重载货车通常采用载重量大、强度高、自重系数小的大型四轴货车。货车车体大量采用耐腐蚀的钢结构和铝合金材料,高强度、低自重、浴盆式车体,低动力作用的转向架或径向转向架,装备新型的空气制动装置、高强度车钩和大容量高性能缓冲器。
当今世界大功率交流传动内燃、电力机车已成为世界重载牵引动力的发展趋势。重载机车交流传动采用三相交流异步电机、IGBT大功率牵引变流器和基于网络(现场总线)的控制系统等新技术。新型重载机车采用先进的列车网络控制系统、新型转向架及悬挂系统、铝合金或不锈钢车体和电控空气制动系统。重载线路养护维修采用专业化的大型养路机械,新型的轨道结构和可动心轨道岔及其他新型道岔。安全监测技术采用集成型路旁安全监测系统等。重载铁路的运营由调度集中控制中心指挥,对保证重载路网具有很高的效率和安全性
2004年12月,铁道部与株洲及西门子签约,订购180辆八轴大功率机车,合同总值73.4亿元人民币。这款机车以EuroSprinter系列作为技术平台,采用SIBAS32控制系统、SIBAC 1800 14SP2ST01型IGBT功率模块牵引逆变器、MVB及WTB等技术。受电弓使用株洲九方电器设备制造的TSG15型,其技术由西门子旗下的MWW公司提供。
重载运输的机车车辆最起码要拉得动、装得多、经得住折腾。拉得动是指牵引机车的功率要足够大,一台不够就用两台甚至三台。不过,使用的机车越多,协调越难,要求的行车技术越高。车辆要采用新材料、新结构和新工艺,尽可能减轻车辆本身的自重,增加货物的载重量。另外在车辆体积不超过一定的轮廓范围之内(即机车车辆限界)的同时,尽可能扩大车辆的容积。重载列车爬坡难,下坡也难。在长大下坡区段,只依靠机车的制动力很难将整个列车停住,这是因为数量众多的车辆下滑力大大超过机车的制动力。如果车辆仍按常规设计,列车在长大下坡地段就会发生颠覆事故。为此,重载列车中的部分车辆必须安装双管制动系统,使一部分车辆参与机车的制动,才能和其余的车辆下滑力相平衡,确保下坡地段பைடு நூலகம்列车安全。开行重载列车的目的之一就是要降低运输成本,提高车辆的运用率。因此,重载列车一般均是固定编组循环往复运行。这种固定编组循环运行列车的车辆结构必须牢固可靠,无需经常修理。
论重载运输对铁路设备的要求
摘要: 重载运输在运送大宗货物上显示出高效率、低成本的巨大优势,是铁路运输规模经济和集约化经营的典范。铁路重载运输已成为许多国家追求的现代货运方式。而铁路技术装备是发展重载运输的物质技术基础。世界各国铁路都在发展重载运输过程中,积极研究开发重载运输技术装备。铁路技术装备是发展重载运输的物质技术基础。世界各国铁路都在发展重载运输过程中,积极研究开发重载运输技术装备。
在车辆方面,目前大秦线上主要采用的C80型煤矿专用敞车:C80型煤矿专用敞车是我国专门为大秦线(大同-秦皇岛)而设计制造的专用敞车。其主要职能是运载煤矿。同时其也是为货车提高运量而设计的重载型货车。C80敞车是浴盆漏斗式卸载结构,采用了全不锈钢车体以及旋转式车钩。采用旋转式车钩。在其他既有线上,主要采用C70将及其以上的的各是车辆:C70敞车是我国新一代的敞车,C70敞车是吸收了在C64型敞车系列的优点的产品,并且增大了载量和容量,还使用了提速转向架。
为保证重载列车正常的接发、通过、办理相关技术作业,重载运输相关车站的站场配置和线路有效长度应能满足列车牵引长度的要求,能保证重载列车的停靠和作业。如整列式重载列车的到、发、解、编和途中越行及技检作业;组合式重载列车的合并、分解和途中越行及技检作业;单元式重载列车的到发和装卸作业等。
跨入二十一世纪,中国铁路迎来了她的“黄金发展期”,铁路重载运输也将取得突破的发展,为更好更快地建设和谐中国做出新的贡献!
二、重载运输对铁路工电设备的要求
1、重载运输对铁路工务设备的要求。为保证重载列车的安全运行,减少维修成本,必须强化重载线路和桥梁的承载能力,使其具有高度的耐久性、可靠性和平顺性。
2、重载运输对铁路供电设备的要求。根据重载运输的特点,重载运输要求发展完善电气化铁路。电气化铁路供电系统由“外网”(国家电力供电系统)和“内网”(牵引供电系统)两网组成。在外网供电能力充足的情况下,铁路部门要加强内网的改造,大幅度提高铁路供电设备供电能力。根据重载列车牵引重量标准、列车追踪间隔时分等对牵引供电的需求来设计变电所容量和供电臂长度,保持供电区间长度和行车区间大小的适配关系,便于运营和检修作业的配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