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经济法的必要性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

合集下载

市场失灵与经济法

市场失灵与经济法

市场失灵与经济法在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状况,使得市场的自我调节机制无法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市场失灵。

而经济法作为国家干预经济生活的法律手段,如何在市场失灵的情况下发挥其作用,是我们需要探讨的问题。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什么是市场失灵。

当市场机制无法正常发挥作用,导致资源无法实现有效配置时,就会出现市场失灵。

市场失灵的原因多种多样,可能源于市场的固有缺陷,例如信息不对称、垄断行为等,也可能源于外部环境的异常变化,例如自然灾害、金融危机等。

市场失灵会影响经济的正常运行,甚至可能导致社会福利的损失。

其次,经济法作为国家干预经济生活的法律手段,其意义在于通过法律手段促进市场竞争,维护市场秩序,从而提高经济的运行效率。

经济法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促进市场竞争,防止垄断行为;二是规范企业行为,保护消费者权益;三是引导经济发展,保障社会公共利益。

经济法的基本原则包括公平竞争、诚实守信、公共利益等,这些原则是经济法发挥作用的基础。

然而,经济法并不是万能的。

在市场失灵的情况下,经济法需要采取相应的对策。

一方面,经济法可以通过打击垄断行为、促进市场竞争来缓解市场失灵。

例如,反垄断法可以限制企业的垄断行为,维护市场的公平竞争环境。

另一方面,经济法还可以通过引导企业行为、保护消费者权益来缓解市场失灵。

例如,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可以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促进企业诚信经营。

最后,运用经济法手段应对市场失灵的案例分析。

假设在一个城市中,由于信息不对称,租房市场出现垄断行为,导致租金过高,普通租户难以承受。

此时,经济法可以通过反垄断法限制房租涨幅,保护普通租户的利益。

同时,通过规范中介行为,防止中介利用信息不对称提高租房成本。

此外,还可以通过住房政策等手段引导市场发展,提高租房市场的透明度和公平性。

本文通过对市场失灵与经济法的阐述和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在经济法实践中,需要结合具体情境,科学运用相关法律制度,以更好地维护市场秩序,促进经济发展。

试论如何运用经济法平衡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一)【推荐下载】

试论如何运用经济法平衡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一)【推荐下载】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试论如何运用经济法平衡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一)
从经济法的发展历史来看,经济法的产生的是伴随着市场失灵问题而出现的。

但同时在政府的干预下政府自身也存在很多的“失灵”。

法律作
为维权和控权的工具,这就需要我们运用经济法特有的功能去协调和平衡好政府失灵和市场失灵。

第一、从经济法的产生看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的关系
在西方发达发达国家的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阶段,最着名的经济理
论代表作当属亚当.斯密的国富论,亚当.斯密提出自由主义经济模式,认
为人类经济活动的主要动机就是谋求个人的利益,但在追求个人利益的同时会被一只看不见的手牵着,去实现一种原本无意要实现的目的,最终会促进社会利益。

他最着名的观点就是“看不见的手”这一时期,国家的职
能被局限在守夜人的角色,主要在政治行政和法制方面发挥职能,不直接干预经济的运行,只能执行维护社会秩序保护公民权利和对外防御外敌入侵的功能自由竞争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力的发展。

其主要表现是: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由自由竞争发展到垄断阶段,垄断的产生严重制约了市场机制的充分发挥,扭曲了市场经济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竞争机制和价格机制,出现市场失灵,也导致贫富悬殊和两极分化,严重地损害了广大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损害社会整体效率,同时还造成经济不稳定,社会不安定和政局的动荡。

为了扭转这种局势,凯恩斯提出必须要运用政府这只“看得见得手”加强国家干预经济的措施。

20世纪70年代,西方各国经济发展进入滞涨阶段通货膨胀加剧在
物价总水平急剧上升的同时失业也大量增加这使得人们对政府干预调节的功效失去了信心动摇了凯恩斯主义的基础,政府失灵理论应运而生。

由于
专注下一代成长,为了孩子。

试举例分别说明经济法对克服政府失灵和市场失灵的作用

试举例分别说明经济法对克服政府失灵和市场失灵的作用

试举例分别说明经济法对克服政府失灵和市场失灵的作用众所周知经济法的产生原因有三个:一是市场缺陷或市场失灵。

二是政府失灵。

三是民法的社会化。

从第一个和第二个原因,我们可知经济法是在市场缺陷或政府失灵的前提下的产物,那么经济法对于克服政府失灵和市场失灵必然有其作用。

华尔街金融危机实际上也是国家经济命脉由私人控制带来的恶果。

企业大到不能倒,政府必须用纳税人的钱,来拯救那些毫无价值的企业,而金融高管们又利用拯救资金给自己高薪用于吃喝玩乐,少数人绑架了整个国家。

早在20世纪初,西方国家的经济命脉已经掌握在私人资本手中。

1929的大萧条后,在凯恩斯主义影响下,西方国家在市政、能源、交通、邮政等基础产业建立了一批国有企业和半国有企业。

使得类似30年代的大危机在20世纪没有重现。

但是,70年代出现的“滞胀”使新自由主义抬头,在其影响下,私有化浪潮席卷西方。

这也使得一场金融危机的爆发成为必然。

做大成势美国经济中的重要领域,如金融、信息、汽车制造、飞机制造、房地产、能源、零售等行业,都高度垄断,多数行业的控制权都集中于3—5家私营大公司手中。

上世纪80年代以后,美国出现了产业“空心化”,制造业逐渐萎缩,以金融业为代表的虚拟经济成为美国经济的核心。

从1980年到金融危机爆发前的2006年,美国金融业占GDP的比重从15.9%上升到20.7%,而制造业的比重则从20.0%下降到11.9%。

金融业本身并不创造价值,金融业的收入主要来自于存贷利差、手续费、中介费、保费、管理费等,实际上是从实体经济中转移而来的。

美国金融业产值占比的大幅度增加,表明金融资本把大量利润从实体经济中转移过来,对经济的控制力大大增强。

以灾难收场金融资本通过创新欺诈,攫取普通民众在几年甚至几十年后将要创造的价值。

从2003年到2007年,华尔街信用类衍生产品的金额从不到3万亿美元增加到60万亿美元,其中大部分由美国五大银行控制,摩根大通占有30万亿美元,美国银行和花旗银行各有10万多亿美元。

从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理论谈经济法存在的必要性

从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理论谈经济法存在的必要性

经济的周期性波动。这是因为,在市场体制中,每个市场 主 体 都 追 求 自 身 利 益 的 最 大 化,而 没 有 任 何 一 个 主 体 在 主 观 上 为 市 场 的 宏 观 效 率 负 责 ,结 果 只 能 是 个 人 理 性 导 致 集 体 非 理 性 。
经济土壤。从1978年开始,我国进行了以市场为导向 的 经 济 体 制 改革,尤其是1992年党的十四大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 济 体 制 确 立 为 我 国 经 济 体 制 改 革 的 目 标 ,从 此 我 国 的 改 革 事 业 进 入 到 一 个
(二 )政 府 失 灵 理 论 的 主 要 内 容
崭新的历史时期。可以说改革开放也是逐渐实现市场在资源配置
1.内部性。所谓内部性指公共机构尤其是政府部门 及 其 官 员 追求自身的组织目标或自身利益而非公共利益或社会福利的现
方 面 起 基 础 作 用,进 一 步 减 少 计 划 经 济 体 制 下 政 府 对 经 济 的 过 度 干预的过程。此时,市场 失 灵 理 论 与 政 府 失 灵 理 论 才 有 了 可 资 运
— 17 —
6.分配不公平。市场 经 济 条 件 下,尽 管 市 场 机 制 对 收 入 分 配 有效率,但是它所进行的初次分配是不够公平的,并不能满 足 社 会
资源后产生的无效或低效现象。其实质是在确保市场在资源配置 基础性作用的前提下对市场配置资源的无效和低效情形由政府替
公平分配的目标。萨缪尔森提出:“价格机制的辩护者和 批 评 者 应 代,其并未否认市场经 济 的 合 理 性,因 此 我 们 可 以 说,市 场 经 济 亦
象。政府也是由经济人 组 成 的,它 有 可 能 追 求 自 身 的 利 益 而 非 公 用的实践基础。值得注意的是无论是我国还是当今世界大 多 数 国

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的理论分析

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的理论分析

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的理论分析“市场经济是一部复杂而精密的机器,它通过价格和市场体系对个人和企业的各种经济活动进行协调。

它也是一部传递信息的机器,能将成千上万的各不相同的知识和活动汇集在一起,在没有集中的智慧或计算的情况下,它解决了一个连当今最快的超级计算机也无所为力的涉及亿万个未知变量或相关关系的生产和分配问题。

(10)然而经过近两上世纪的实践和思考,我们逐渐认识到市场也并不总是最有效率,”市场失灵(market failure)“是客观存在,其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一)垄断(monopoly)和不完全竞争(imperfect competition)。

人类社会生产经济活动,经历着由小到大,由分散到集中的过程,社会化的大生产是人类进步的必然结果,是社会进步的一种表现,但当社会化大生产发展到一定阶段就可能出现不完全竞争或垄断。

垄断有自然垄断(natural monopoly)与经济垄断之分。

自然垄断简单表达是在具规模经济行业中单个企业能比两家或两家以上企业更有效率地向市场提供同样数量的产品。

(11)自然垄断者相对竞争对手而言,享有较大成本优势,并且面对无价格弹性的需求,通过垄断定价,获得巨大垄断利润。

较合理办法就是由社会利益的代表——国家直接投资经营,以政府定价的形式,向社会提供产品和服务。

经济垄断则是自由竞争的市场,是竞争的自我否定,表现为某一企业或若干大企业达成联合对某一种或若干物品的生产销售实行独占或操纵。

其结果由于价格背离价值,价值规律严重扭曲,导致消费者福利减损,乃至社会福利总量减损的静态效益损失和市场主体丧失提高技术水平,加强科学管理的动机的动态效益损失,对此通常由国家制定反垄断法和不正当竞争法予以克服,其中美国1890年谢尔曼法案(Sherman Act)及1914年克莱顿法案(Clayton Act)和联邦贸易委员会法案(Federal trade Commission Act)最为典型,但80年代以来芝加哥学派经济学者对反垄断立法进行反思,他们认为绝大多数的垄断权力来自于政府的干预。

经济学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

经济学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

4 第四节 为什么消费者更容易被骗?
1
加强信息沟通
2
政府管制
TThhaannkk YYoouu
思考:“搭便车”会带来哪 些问题?如何解决呢?
2 第二节 野生动物谁来保护?
我们身边的公共悲剧不断上演
欧洲小镇的羊毛事业 广场上的公共绿地
2 第二节 野生动物谁来保护?
➢ 公共性的悲剧产生在具有非排他性和具有竞争性的公共资源上。 ➢ 这些公共资源都是开放性的,每个人都可以无偿使用。 ➢ 消费者并不愿意损失自己的利益来保护这些公共资源,缺乏保护公
1 第一节 市场在什么情况下会出问题?
将市场不能有效配置资源的现象称为市场失灵。市场失灵主要 包括公共性失灵、垄断性失灵、外部性失灵和信息失灵四种情况。
公共性 失灵
垄断失 灵
市场失灵
外部性 失灵
信息失 灵
依靠市场调节,公共物品会出现零供 给的现象。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很难在公共 领域发挥作用,需要依靠政府这只看得见的 手解决公共物品的问题。比如马路上的盲道、 路灯都属于公共物品,因为没有人为止付费, 赚不到钱,所以需要政府来提供,市场是不 愿意提供的。
案例分析
琳达是一位非常漂亮的女孩,性格开朗大方,人见人爱。但是已经年逾三十 却一直没有找到自己的另一半。大家都认为琳达的追求者一定非常多,但是实际 情况是追求琳达的男生基本上没有。汤姆森是琳达的一个朋友,跟琳达相识多年 ,心中一直对琳达充满爱慕之情,但是却从未说出口,原因是他觉得肯定有很多 优秀的男士追求琳达,自己并不十分出色,配不上琳达,即使表达了爱意,结局 也许只是被拒绝而已,所以从未说出自己的实际想法。在现实生活中普遍存在着 “巧妇伴拙夫”的现象,漂亮女孩身边的男孩总是貌不出众、能力平常,而那些 普通女孩倒是不乏优秀男生与之相伴。那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巧妇伴拙夫的情况?

经济法——论述题

经济法——论述题

三、分析论述题1、从经济法角度分析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在经济法的视野中,国家的角色定位永远都是为维护市场经济的效率和秩序服务的。

当市场的自身缺陷需要国家权力的介入时,国家就通过市场秩序强有力维护者、市场经济活动直接参与者、社会经济发展计划制定者的身份保证市场经济的效率和秩序;当国家调解存在失灵可能时,经济法又通过经其定位为市场经济规则避守者的方式限制公权力的行使,维护市场经济的秩序和效率。

一、经济法的定义:经济法是国家为了克服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而制定的调整需要由国家干预的具有全局性和社会公共性的经济关系的法律规的总称。

简而言之,经济法是调整需要由国家干预的经济关系的法律规的总称。

二、国家通过经济法维护市场经济的效率与秩序1、市场经济的效率与秩序强有力的维护者2、通过经济法国家的角色体现为市场秩序强有力的维护者3、通过经济法,国家的角色体现为市场经济活动的直接参与者4、通过经济法国家的角色体现为社会经济发展计划的制定者三、经济法上的国家干预:主要是指作为行政机关的政府对社会经济生活的干预,是尊重市场经济机制的干预。

1、市场机制是国家干预的前提2、推动市场经济体制的高效率运转是国家干预所要达到的目的3、国家干预自身也要接受市场的干预国家干预分为公权干预和私权干预。

1、公权干预是国家依法凭借自己的权力,以强制的方式,调整经济关系。

2、私权干预是国家为了引导市场、稳定市场或者克服市场的缺陷,以民事主体的身份参与市场活动的干预方式。

“需要国家干预”应当是一种“双向”选择的结果,即某种法律关系的形成,一方面要取决于市场的客观需要,另一方面又要取决于国家经济职能的需要,同时还要考虑到国家干预能力的实际状况。

四、经济法涉及的市场主体调控关系包括两个层面:1、国家作为一种外部力量,在对市场主体进行宏观经济调控或其他管理活动过程中发生的经济关系。

2、国家对经济个体的部的管理过程中所发生的经济关系的调控。

五、市场秩序经济关系市场秩序经济关系指国家在培育和发展市场体系过程中,为了维护国家、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而对市场主体的市场行为进行必要干预而发生的社会关系。

经济法-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的双重矫正之法

经济法-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的双重矫正之法

经济法: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的双重矫正之法[摘要]经济法的产生是法律发展史上的一个飞跃,其产生的经济社会根源长期以来都被以“市场失灵说”简单概括,但在政府干预的过程中政府自身也存在着诸多“失灵”的问题,法律作为维权和控权的工具,也应该对容易扩张的政府权力进行合理的规范。

因此,经济法产生于市场和政府的双重失灵,并需要同时协调和平衡两者的关系。

[关键词]市场失灵;政府失灵;社会利益一、引言在20世纪法律文明的发展进程中,经济法的产生是一个重大的飞跃。

法律产生的根源是一定历史时期生产力发展的需求,经济关系古已有之,直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时,在生产高度社会化的基础上,调整带有全局性的、社会公共性的法律关系的需求才日益突出,国家的经济职能日益发达,经济法应运而生。

关于经济法的产生,学界的主流逻辑是“市场失灵——需要国家干预——经济法”,“市场失灵说”长期以来成为经济法历史研究的主流观点。

毫无疑问,市场失灵是研究经济法产生的逻辑起点,但经济法是否仅仅规范的是市场失灵呢?笔者认为,市场失灵导致的需要国家干预是经济法产生的原因之一,但国家在干预经济过程中也存在自身的诸多弊端,经济法同时也需要对政府失灵作出规制,经济法产生于对于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的双重矫正的需要。

经济法“确认”政府干预目的是为了矫正市场失灵,而“规范”政府干预则是为了预防和矫正政府失灵。

本文主要从美国、德国和中国的经济法发展历史的比较分析来论证矫正双重失灵的观点,并指出在不同的国情和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下对于两种类型的失灵的矫正力度有所侧重。

二、美、德、中三国经济法的发展在现代经济法的发展过程中,美国和德国是两个最具有代表性的模块。

美国虽然没有独立的形式上的经济法部门,但是由于其经济上的领先地位导致的市场失灵矛盾最先突出,最早产生了实质上的经济法且经济法长期发达。

而经济法作为一个法律概念和独立的法律部门最早产生在德国,鉴于德国人缜密的法律思维,其对于经济法学的研究为其它国家提供了诸多借鉴。

也谈国际经济法的调整对象——从市场与政府的双重失灵的角度分析

也谈国际经济法的调整对象——从市场与政府的双重失灵的角度分析

Legal Sys t em A n d Soci et yf叁塑』鱼塾金三!!!堡!!里堕i耋蓄圈翟圈也谈国际经济法的调整对象——从市场与政府的双重失灵的角度分析刘种晓摘要本文首先通过分析国际经济法与经济法主要学说的相似之处,总结出经济法律的目的与功能——克服政府与市场的双重失灵;再通过借鉴国内经济法的“三三理论”的研究方法,归纳出国际经济法的调整对象——国际经济调节关系。

关键词政府失灵市场失灵调节关系中图分类号:D9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592(2010)11-003.02对于国际经济法调整对象问题,理论界有诸多不同的观点。

这些观点大多从国际经济活动中形成的国际经济关系入手,以不同的标准对国际经济法的调整对象划定或宽或窄的界限。

但是,这些众多的标准大多忽略了经济法律(包括经济法与国际经济法)最为经典的功能——克服市场与政府的双重失灵。

正如彼得斯曼所说:“经济政策与经济法律都属于那些领域:在那里,‘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从古老的重商主义时代直到如今始终受着批评。

”因此,笔者将着眼于国际经济法克服“双重失灵”的功能,借鉴国内经济法较成熟的相关理论,对国际经济法的调整对象进行研究。

一、国内外相关学说之呼应——“经济”之法存在的目的为克服“双重失灵”我国经济法有一个基本原则,即适度干预原则。

该原则的关键就在于“干预”与“需要”。

第一,“市场失灵”是市场机制的必然现象,因此需要国家的“干预”;第二,基于“有限理性政府”之假设,国家在“干预”过程中有可能滥用公权力——即“政府失灵”,于是必须限制“干预”的范围与程度,干预应当“适度”。

也就是说,经济法是“政府干预”与“干预政府”的辩证统一。

需要提出的是,因为国际经济法的调整对象会涉及一个以上的国家或涉及各国管辖权的冲突问题,且各国经济主权是平等的,若把国内经济法理论的“干预”一词套用在国际经济法理论中似乎强制色彩过于浓厚,因此,为了表述上更为妥当,下文在论述国际经济法时,用“调节”一词代替了“干预”。

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

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

市场经济与方案经济
: “方案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
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 方案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 义也有方案;······方案和市场都 是经济手段〞
II.市场失灵

市场概论

完全竞争 市场均衡 与外部性

市场失灵 的表现
一、市场概论
1 概念:市场是一种实现不同产权主体之 间经济联系的系统空间,同时也是“一 种物品的买主与卖主之间互相作用以决 定其价格的数量的过程〞
果使羊的数量过多。
外部效应内在化
改变激励, 以使行为的外部 效应被考虑到。
管制
命令与控制政策



庇古税与补贴

以市场为根底的政策
污染许可证

道德标准和社会约束
人 解
慈善行为


科斯定理
法 在交易费用为零和对产权充分界
定并加以实施的条件下,外部性
因素不会引起资源的不当配置。
根据科斯定理,最初的权利分配对 A 市场到达有效率结果的能力无影响。
负外部性
外部效应中第三方承担成本
铝工厂排放污染物,产生损害人呼吸安康 的烟尘进入大气。
公地悲剧 生态学家加勒特·哈丁创造了“公地悲剧〞 这个词,1968年,他写道:“在一个信奉 任意享用公有资源的社会,人人都追求自 己的最大利益,消灭是其必然的命运。〞
设想某镇居民以养羊为生,镇 周围有片公共草地被称为镇公 地。随着镇上人口增加,羊群 也日益增加。而草地的数量是 固定的,土地开场失去自我养 护的能力,以至于最后寸草不 生。该镇曾经繁荣的羊产业也 消失了。 分析:公地悲剧的产生正是因 为外部性。当一个家庭的羊群 在公地上吃草时,它降低了其 他家庭可以得到的土地质量。 由于人们在决定自己养多少羊 时并不考虑这种负外部性,结

试论如何运用经济法平衡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

试论如何运用经济法平衡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

如何运用经济法平衡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引言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是经济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市场经济的核心是供需平衡,但在现实中,市场常常存在信息不对称、外部性和公共物品等问题,导致市场失灵。

与此同时,政府在干预市场经济中也会出现失灵的情况,如信息不对称、腐败和低效等。

为了有效平衡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经济法的运用成为一个重要的手段。

本文将探讨如何运用经济法平衡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的问题。

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的原因市场失灵源于市场经济中的一些结构性问题。

首先,信息不对称是市场失灵的主要原因之一。

买卖双方拥有不同的信息,导致交易中一方处于劣势地位,从而使市场无法实现有效的供需平衡。

其次,外部性问题也是市场失灵的重要原因。

外部性是指生产或消费活动对非直接参与者的影响,这种影响无法在市场中得到合理的补偿和考虑。

再者,公共物品问题也会导致市场失灵。

公共物品的特性使得市场无法进行有效的供给,从而造成资源配置的失效。

政府失灵是指政府在干预市场经济中产生的问题。

首先,信息不对称是政府失灵的主要原因之一。

政府在决策过程中对相关信息的了解不足、不完整或者不真实,导致干预政策的效果不如预期。

其次,腐败是政府失灵的另一大问题。

腐败的存在导致资源分配不公平、效率低下,进而削弱政府的干预能力和公信力。

此外,政府的低效运行也是政府失灵的表现之一。

经济法的运用为了平衡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经济法的运用成为关键。

经济法是指调控和规范经济活动的法律体系,其包括许多法律和规则,用于确保市场的公平、齐备和有序运转,同时限制政府的干预权力。

首先,经济法可以通过设立信息披露制度来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

通过要求市场参与者充分披露信息,可以提高市场参与者对市场状况和交易对方的了解程度,从而减少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例如,证券市场要求上市公司按规定披露财务信息,以提高投资者对公司的了解。

其次,经济法可以通过建立适当的税收和补贴政策来纠正外部性问题。

通过对外部性行为征税或者提供补贴,可以内部化外部性成本或者利益,从而激励市场参与者考虑到外部性的影响。

简述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

简述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

简述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

由于现实经‎济难以满足‎完全竞争市‎场以及其他‎一系列理想‎化假定条件‎,所以市场机‎制在很多场‎合不能导致‎资源的有效‎配制,这种情况被‎称为所谓的‎“市场失灵”。

政府失灵:政府宏观调‎控的范围和‎力度不足或‎方式选择失‎当,不能够弥补‎“市场失灵”维持市场机‎制正常运行‎的合理需要‎。

影响因素:1.资源公有:公有资源者‎人数越多,人们对资源‎的“关心度”越低,在囚徒困境‎的作用下,资源越有可‎能被滥用,资源价值越‎得不到体现‎。

2.外部性:自然资源很‎多具有正的‎外部性,因此其价值‎容易被低估‎。

3.垄断:资源被垄断‎以后,对于生产生‎活所必须的‎资源,如果需求弹‎性为0,从理论上说‎,资源所有者‎可以收取任‎意价格。

简述市场失‎灵的含义,并简要分析‎其产生条件‎。

由于现实经‎济难以满足‎完全竞争市‎场以及其他‎一系列理想‎化假定条件‎,所有市场机‎制在很多场‎合不能导致‎资源的有效‎配置,这种情况被‎称为所谓的‎市场失灵。

导致市场失‎灵的原因主‎要有:垄断,外部性,公共物品和‎不完全信息‎。

理解环境价‎值的构成环境资源的‎价值称为总‎经济价值。

分为两个部‎分:1使用价值‎:使用价值又‎分为直接使‎用价值,间接使用价‎值,选择价值。

2非使用价‎值:非使用价值‎主要形式是‎存在价值,指从仅仅知‎道这个资产‎存在的满意‎中获得的价‎值和道德上‎的评判,包括人类对‎其他物种的‎同情和关注‎。

环境价值评‎价方法主要‎有哪些?其适用条件‎如何?(1)直接市场评‎价法:包括剂量—反映法,损害函数法‎,生产率变动‎发,生产函数法‎,人力资本法‎,机会成本法‎,重量成本法‎等。

适用条件:①土壤侵蚀对‎农作物品量‎得影响,泥沙趁机对‎流域下游地‎区使用者的‎影响(例如,对低地的农‎民,喝水使用者‎,河流航行等‎)②酸雨对农作‎物和森林的‎影响,以及它对材‎料和设备造‎成的腐蚀等‎影响③空气污染对‎人体健康产‎生影响④水污染对人‎体健康造成‎的影响⑤由于排水不‎畅和渗漏问‎题,造成受灌地‎的盐碱化,从而影响作‎物的产量⑥砍伐森林对‎气候和生态‎的影响(2)揭示偏好法‎:包括内涵资‎产定价法,旅行费用法‎,防护支出法‎等适用条件:内涵资产定‎价法合适评‎价:①局地空气和‎水质量的变‎化②噪声,特别是飞机‎和交通噪声‎③舒适性对于‎社区福利的‎影响④工厂选址(如,污水处理厂‎,电站等)铁路以及高‎速公路的选‎线规划⑤评价城市中‎比较贫困的‎地区改善项‎目的影响防护支出法‎可以适用于‎以下方面:①空气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②土壤侵蚀,滑坡以及洪‎水风险③土壤肥力降‎低,土地退化④海洋和沿海‎海岸的污染‎和侵蚀(3)陈述偏好法‎:例如,意愿调查评‎估法等适用条件:①空气和水质‎量②休闲娱乐(包括钓鱼,狩猎,公园等)③无价格的自‎然资产的保‎护,如原始森林‎④生物多样性‎的选择价值‎和存在价值‎⑤声明和健康‎英雄影响或‎风险⑥交通条件改‎善帕累托最优‎概念,简述实现帕‎累托最优的‎条件达到帕累托‎最优即:在不会使其‎他人的境况‎变坏的前提‎条件下,一项经济或‎如果不再有‎可能增进任‎何人的经济‎福利,那么该活动‎就是有效率‎的。

论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

论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

目录一、绪论.................................................................3二、经济法的兴起.........................................................3三、市场失灵概论.........................................................4(一)市场失灵的原因............................................. 4 (二)市场失灵的表现..............................................4 (三)处理市场失灵的思路..........................................6 四、政府失灵概论.........................................................6(一)政府失灵的原因..............................................6 (二)政府失灵的表现..............................................7 (三)处理政府失灵的思路..........................................7 五、结论.................................................................8 参考文献.................................................................9 致谢.....................................................................9摘要长期以来市场经济社会存在的问题被以“市场失灵”简单概括,但在政府干预的过程中政府自身也存在着诸多“失灵”的问题,这时就需要经济法作为调节工具。

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

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

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摘要:从某种意义上说,西方经济理论的发展过程就是经济自由主义和国家干预主义此消彼长的过程。

经济学的一个中心问题是社会资源配置问题,以亚当·斯密的《国富论》为旗帜的经济自由主义和以凯恩斯的《通论》为旗帜的国家干预主义的主要分歧也集中于此点。

但这两种西方经济学的主要思潮都面临着各自无法回避和完全解决的问题——“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

关键词:市场失灵;政府失灵;社会资源配置一、经济自由主义与市场失灵自1776年亚当,斯密的《国富论》一书问世以来,经济自由主义便以其自然、协调的完美市场体系占据了经济学理论的最高统治地位。

斯密在这部巨著中将利己主义作为研究经济世界的出发点,系统建立了一套社会经济哲学,对于个人谋求自身利箍的行为如何导致整个社会丰裕的经济机制进行了详尽阐述。

此后,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便成为了经济学家心中最神圣的图腾。

从斯密到马歇尔的近一个半世纪,市场机制被不断发展完善为一套最精妙的调节体系,在微观经济学的完美世界中,只要任由市场机制进行资源配置,经济自然能够实现帕累托最优。

然而,市场的这种完美调节机制是以一些较为苛刻的条件为前提的,这些条件包括:信息完全和对称:充分竞争;规模报酬不变或递减;不存在经济外部效应:交易成本为零或可以忽略不计:经济当事人完全理性:等等。

经济学家逐渐发现,在现实经济生活中,这些条件难以具备或时常遭到破坏。

市场失灵是与市场功能对应的概念,是指由于市场机制本身的某些缺陷和外部环境的某种限制,而使得单纯的市场机制不能或难以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也称“市场缺陷”。

就市场失灵的质的规定性而言,其具有固有性、相对性、变化性(张海如,2000)。

在一些文献中,市场失灵这一概念还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市场失灵是指由于完全竞争的市场条件无法实现,导致市场机制不能充分地发挥作用,从而经济资源配置无法达到帕累托最优的情况。

广义的市场失灵范围更广,它不仅包括狭义的市场失灵,还包括即便市场机制能够充分发挥作用,社会福利仍然不能达到最大化的情况(曾国安、李稷文,2005)。

宏观经济下的市场失灵政府干预的必要性

宏观经济下的市场失灵政府干预的必要性

宏观经济下的市场失灵政府干预的必要性宏观经济下的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的必要性在宏观经济运行中,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市场并非完美,常常存在着市场失灵的现象。

市场失灵指的是在市场机制下,资源配置无法达到效率和公正的问题。

这时,政府的干预成为必要,以解决市场失灵问题,确保经济的健康发展和社会的公平稳定。

本文将从市场失灵的原因入手,分析政府干预的必要性,并探讨一些常见的宏观经济政策措施。

一、市场失灵的原因1. 不完全竞争市场经济中,存在着完全竞争和不完全竞争两种市场结构。

完全竞争下的市场资源配置较为有效,但在不完全竞争的市场中,垄断和寡头垄断等现象常常发生。

这些市场结构导致企业有更多的市场力量,可以操纵价格或限制市场准入,从而扭曲市场资源配置。

2. 外部性市场交易通常只涉及到交易双方本身的利益,而忽视了交易对其他非市场参与者的影响,即外部性。

外部性分为正外部性和负外部性。

正外部性指的是一方的行为对其他人产生积极的影响,而负外部性则相反。

市场无法内部化外部性,导致资源配置偏离社会效益的最大化。

3. 公共物品公共物品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特点,即无法排斥非付费消费者的使用且使用者之间不互相排斥。

由于公共物品无法实现市场供给,私营企业无动力提供,导致市场失灵。

4. 信息不对称在市场交易中,供求双方拥有不对称的信息,导致信息不对称问题。

市场参与者的信息不对称会导致市场资源配置并不完善,信息不充分的一方可能处于劣势位置,甚至完全被排除在市场之外。

二、政府干预的必要性1. 保护消费者权益市场失灵容易导致消费者的权益得不到保护。

政府干预可以通过设立监管机构和建立相应的法律法规,确保产品质量合格、价格合理和消费者隐私得到重视。

2. 纠正市场不公市场失灵使得财富分配不均、社会不公现象严重。

政府干预可以通过税收调节收入分配,提供社会福利服务,为弱势群体提供保障,以减少贫富差距,维护社会稳定。

3. 增强市场效率市场失灵时,政府干预可以通过引入竞争机制、监管市场行为、补贴创新研发等方式,促进市场经济的有效运行。

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的必要性

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的必要性

促进社会公正, 缩小贫富差距
保障国家安全, 维 保护消费者权益 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促进经济稳定发展
稳定经济秩序
纠正市场失灵, 维护公平竞争
保持宏观经济稳 定,避免经济波 动
保护消费者权益, 提高市场透明度
促进资源合理配 置,提高经济效 率
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实施
信息不对称:买卖双方对商 品信息了解程度不同
市场失灵:信息不对称导致 市场无法有效配置资源
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纠正市场失灵,保障公共 利益
维护社会稳定,减少贫富 差距
促进社会公平,保障弱势 群体权益
推动社会和谐发展,实现 共同富裕
保障公共利益
纠正市场失灵, 维护公平竞争
保护消费者权益, 防止信息不对称
评估方法:对比政策实施前后 的数据,分析变化趋势
评估结果:分析政策对市场的 积极和消极影响
改进建议:根据评估结果提出 针对性的政策调整建议
社会反响和舆论评价
社会反响:政府 干预措施在不同 领域中的具体效 果
舆论评价:媒体 和公众对政府干 预的看法和态度
政策影响:政府 干预对相关政策 制定的影响和推 动
监管效果评估
评估指标:包括政策目标的实现程度、市场环境的改善程度等 评估方法:包括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如成本-收益分析、案例研究等 评估过程: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如政策的执行力度、市场反应等 评估结果:根据评估结果调整和改进政府干预措施,以提高监管效果
服务效果评估
评估指标:政策实施后的经济 指标变化,如GDP、就业率等
外部性导致的市场失灵
定义:外部性是指某一经济活动对外部环境或他人造成的影响 正外部性:某一经济活动对外部环境或他人产生积极影响,但未得到相应补偿 负外部性:某一经济活动对外部环境或他人产生消极影响,但未承担相应成本 市场失灵:由于外部性的存在,市场无法有效配置资源,导致资源浪费和社会福利损失

市场经济的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的必要性

市场经济的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的必要性

市场经济的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的必要性市场经济乃是一种供求关系在自由竞争市场中调节经济运行的经济体制。

在市场经济中,个体自由选择和资源配置由市场价格来决定,然而,市场经济并非完美无缺。

市场失灵是指市场机制无法有效调节资源的配置和满足社会需求的情况。

因此,政府干预在市场失灵时显得尤为必要。

本文将从市场失灵的背景、市场经济的优点与局限以及政府干预的必要性等方面来探讨市场经济中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的关系。

一、市场失灵的背景市场失灵源于市场经济的自身缺陷。

市场经济依赖价格机制、竞争机制和供求关系的相互作用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但在现实中,这些机制常常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和干扰,导致市场无法达到理想状态。

市场失灵主要表现为信息不对称、外部性、公共物品和自然垄断。

首先,信息不对称使个体在交易中无法获得足够的信息,从而导致市场资源配置的效率低下。

买卖双方在信息获取上存在差异,一方可能知道更多的信息,享有信息优势。

这种情况下,市场交易的结果可能并不是最优的。

其次,外部性是市场失灵的另一重要原因。

部分经济活动对其他非交易相关方产生了正面或负面的影响,这种影响会外溢到市场之外,进而影响到整个社会利益。

市场无法内部化外部影响,导致资源未能得到正确的定价和配置。

第三,公共物品的供给机制很难通过市场手段进行有效调节。

公共物品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即一人的使用并不妨碍其他人使用,也无法将其排除在外。

因此,市场无法提供充分供给,需要政府通过投入和管制来弥补市场的不足。

最后,自然垄断也是市场失灵的重要原因之一。

自然垄断指生产某种商品或提供某种服务时,由于规模经济和边际成本递减等因素,一个企业能够以最低成本满足全部市场需求。

在自然垄断的情况下,市场竞争将导致资源过度浪费,需要政府进行监管和干预。

二、市场经济的优点与局限市场经济相较于其他经济体制具有诸多优点,包括资源配置的高效性、激励创新和多样性。

然而,市场经济也存在一些局限,这些局限恰恰是导致市场失灵的根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经济法的必要性试论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商品经济在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时候会形成垄断行为,这也就是商品经济发展到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再加上市场自身固有的缺陷也就导致了市场的失败,因此经济的正常运行就血药国家的干预,形成政府与市场共同干预的一个混合型经济体制。

在这样的情况下经济的发展既要遵守市场规律,又要受到国家的宏观和微观两方面的调控,因而经济法的诞生显得尤为的重要,而经济法的这种调节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的手段,是协调和平衡好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的双重矫正之法。

关键词:市场失灵、政府失灵、经济法、必要性
一、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产生的背景
市场失灵的产生是由于内在市场而导致的。

早在19世纪,西方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在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阶段时期,实施了市场经济体制,利用“无形的手”调整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使生产力的发展达到了一个顶峰。

但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就好像一条抛物线,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期,西方的资本主义国家的自由竞争出现了行业的垄断,这种垄断的产生制约了经济的发展,使市场经济体制无法发挥其最大的效益,扭曲了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随之产生了“市场失灵”,带来了贫富差距的悬殊、两极分化严重、打击了劳动人民创造财富的积极行,导致了社会的动荡。

政府失灵的产生是在二战以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开始实施国
家政治干预经济的发展措施,政府对国家经济的影响逐渐加大,帮助国家的经济快速发展,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弊端就会暴露,在20世纪70年代的时候,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开始走向经济“滞涨”的状态,各国的通货膨胀现象严重,国民的收入水平下降,物价上涨,大量的失业现象也越来越多,使得人们对政府的职能干预经济的调节失去了信心,“政府失灵”现象也就应运而生。

二、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理论的主要内容
市场失灵理论的主要内容主要包含:市场的不完全、市场的不普遍、信息不对称、外部性问题、公共产品、分配不公平、宏观经济不稳定这七种现象。

政府失灵理论的主要内容主要包含:政府职能的内部性、政府职能产生了新的外部性、政府行为的低效率、政府的寻租与腐败、政府职能的公共政策的失效。

这五种这要的内容。

三、应对市场失灵和政府适量的对策
(一)市场失灵的原因与利用经济法去纠正市场失灵
首先我们分析下市场失灵的主要原因,其原因可归结为以下三种可能。

第一,信息不对称。

市场经济的发展是靠经济利润的支撑,生产力水平的发展使得人们在自由竞争的市场中开展交易就必须
进行讨价还价从而带来最大利益的实现,为了实现这种最大利益,也就导致了信息不对称现象,对消费者的价格和价值的隐瞒和欺骗。

第二,垄断力量。

在自由竞争的市场中,如果企业要获得最大
的利润就要将市场的资源进行垄断,可是在自由竞争的市场中是无法完全实现的,所以,只有企业扩大其生产规模,提高其生产效率,才能够降低费用的支出,从而实现降低成本,实现垄断,在竞争中获胜。

第三,外部性。

外部性就是未在价格中得以反映的经济交易成本或效益。

纠正和弥补市场失灵是学者和政府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我们要制定相关的法律去不断地强化经济职能。

市场经济为背景的今天,立法的主要职能体现:一是提高效率的职能,主要表现在限制垄断,矫正外部效应,提供公共产品等三个方面;二是促进宏观经济的稳定和增长上,主要体现在治理失业,通胀和经济失衡方面上;三是增进平等的职能,体现在公平收入再分配上。

(二)政府失灵的根源与利用经济法如何克服
政府失灵的因素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政府的某些干预行为的效率低;第二,政府干预缺乏足够的信息和能力,也就是政府自身无法对信息实现完全对称,即使面对不确定的因素,政府无法有效的按照其偏好进行干预,无法有利的代表公众的利益将资源合理的分配下去。

第三,政府干预的公正性出现偏差。

政府的干预是为社会公益而运行和调控的,可是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施行这“内部效应”,无法真正的将政府职能发挥的淋漓尽致。

利用经济法的这一法律手段充分完善政府的宏观调控,将政府存在的滞后性和不确定性等弊端因素规避。

将竞争机制进一步引入
到政府的公共服务领域当中,将自由竞争的形式同时在政府部门实施,有效地提高政府提供的公共物品能力的高质量和高效率,从而实现真正的“无形之手”。

四、经济法的重要性
经济法在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中的作用是非常明显,也是非常重要的,一切克服政府干预失灵的手段都是为经济法更好得发挥干预经济生活这个目的服务的。

经济法在资本主义国家的地位称之“无形之手”,是来满足各种经济的协调与社会的发展的要求制定的促进经济有效发展的法律之一。

同样经济法也是客服市场失灵的有效法律之一。

作为保障国家政府职能的干预之法,首先体现了经济法在政府实施行政权力的授权和保障,其次,在市场经济的运行中,经济法能够有效的监督和制约不合法的经济行为,使市场经济能够正常运行。

所以说,经济法的创立是给公众的信心,对国家干预手段的支撑,是市场经济运行的有利保障。

经济法作为保障国家政府职能干预之法,能够辅助国家干预经济的行为给予授权和保障的理论依据,是授权之法,同时也能够为规避政府实施国家干预时的违法行为或者不按照正常的职权与法律程序的违规行为起到监督作用,是限权之法,因此,经济法能够矫正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的弊端,不仅起到了监督的作用,而且能够促进市场经济的稳步发展,是双重的矫正之法。

(作者单位:沈阳师范大学)
[1] 李昌麒主编.经济法学[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2] 李光东.从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理论谈经济法存在的必要性[j].知识经济,2012(08)
[3] 汪玮.经济法: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的双重矫正之法[j].法制与经济,2010年2月
[4] 彭博.纠正市场失灵的对策分析[j].经济与管理,2011年4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