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粒的性质

合集下载

空气中的微粒

空气中的微粒
➢ 有的是交通工具排放的燃料尾气等等。
➢ 此外,自然界的火山爆发、森林火灾亦 向大气中散发多种微粒。
➢ 微粒对空气的污染程度,一方面取 决于微粒的种类和浓度;另一方面 与气象条件有关。
➢ 国家规定大气微粒的最高允许值为 150μg/m3
➢ 农牧区空气中的微粒,其数量和成 分随自然环境、季节、土壤性质和 植被状况等因素而变化。
➢ 农牧区的微粒主要来自由气流扬起 的干燥尘土,这些尘土大多是无机 性的,但到夏秋之际,各种有机性 尘粒增加,如孢子、花粉、植物碎 片、腐植质等。
➢ 在畜牧场内,由于家畜在场地上活 动,可扬起大量的尘土,同时夹带 大量的干粪、被毛碎屑、饲料残粒 等。
➢ 因此,畜牧场的微粒以有机性微粒 为主。
➢ 2、畜舍微粒 ➢ 畜舍微粒一部分是由舍外进入的
➢ 雾尘为液态气溶胶,即当气温下降时,空气 中一部分污染物和水蒸汽相遇,冷凝成为极 小的雾粒,悬浮于空气中,如工业排放的二 氧化硫,与水蒸汽冷凝而成硫酸雾;空气中 的二氧化氮、烃类污染物等,经强烈的阳光 照射➢ 1、大气中微粒 ➢ 有的是由地面扬起的尘土;
➢ 有的是工矿业生产中排放出的燃烧不全 的烟尘,固体原料、燃料的粉碎、研磨、 装卸和运输过程中散发的粉尘;
➢ 如果畜舍内空气湿度较大,微粒可吸收 空气中的水汽,亦可吸附一部分氨和硫 化氢等,此类混合微粒如沉积在呼吸道 粘膜上,可使粘膜受到刺激,引起粘膜 损伤。
➢ 微粒愈小,其危害性亦愈大。
➢ 一般空气潮湿,易使固态微粒吸收水汽, 变重下沉,使呼吸道疾病减少。
➢ 5.消除空气中微粒的措施 ➢ (1)在牧场周围种植防护林带,可
➢ 另一部分是在饲养管理过程中产生的
➢ 在分发干草、粉料、刷拭畜体、翻动垫 草、打扫畜床和舍内地面时,均可使舍 内微粒大量增加,使舍内全群家畜很快 受到感染

中考化学备考 专题05 构成物质的微粒(含解析)

中考化学备考 专题05 构成物质的微粒(含解析)

专题05 构成物质的微粒一、新课标的要求:1.认识物质的微粒性,知道分子、原子、离子等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

2.能用微粒的观点解释某些常见的现象。

3.知道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

4.知道原子可以结合成分子、同一元素的原子和离子可以互相转化,初步认识核外电子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

二、考情分析:1、考查情况:化学是在分子、原子的基础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的一门基础的自然学科。

从此可以看出构成物质的微粒在化学学科中的重要地位。

构成物质的微粒是各地中考必考的一个知识点,也是中考化学的热点内容。

2、考查形式:纵观近几年的各地中考试题,不难发现该知识点考查形式有:物质的微粒性、微粒基本性质、原子的构成、三种微粒的联系与区别等。

从题型上来说,可主要有选择和填空题。

从题目形式上说,有识记形、理解形、判断正误形和推断推理形。

3、命题方向:该考点的命题方向主要是通过创设相关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等,既可以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情况;还可以去考查学生分析、解答相关的实际问题的能力等。

4、试题难度:由于该知识点涉及微观知识,比较抽象且琐碎,是学生在理解上有一定难度的知识,使得分的难度增加。

试题难度一般为中等或难等的题目。

☆知识梳理☆一、:构成物质的微粒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有三种:分子、原子和离子。

1、由原子构成的物质有:2、由分子构成的物质有:3、由离子构成的物质:注意:1、上述规律对初中的大多数物质起作用。

2、混合物的构成微粒要按其中所含物质的成分来分析。

二、微粒的基本性质:构成物质的微粒有以下性质:1、微粒很小(质量小、体积小)2、微粒时刻不停地做规则运动(运动速率与温度成正比)3、微粒间有间隔(间隔与温度成正比,与压强成反比)4、同种微粒,化学性质相同注意:1、微粒时刻不停地做规则运动,温度高时运动速率快;温度低时运动速率慢,但不是不运动。

此观点可解释扩散现象。

2、微粒间的间隔与温度成正比,温度高时微粒间的间隔变大,温度低时微粒间的间隔变小。

沪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解读课件:第3章 物质构成的奥秘(共45张PPT)

沪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解读课件:第3章 物质构成的奥秘(共45张PPT)

知识点化学式与化合价(难点)
运用十字交叉法书写化学式:
①把元素符号按正价前,负价后进行排列: 如: P O ②在元素符号上方标出各元素的化合价:
+5 -2 如: P O
知识点化学式与化合价(难点) 运用十字交叉法书写化学式:
③如能约分,将元素符号上方的化合价按绝对值进行约分化 简。 ④把化合价的绝对值交叉标在元素符号或原子团的右下角:
• 1、“手和脑在一块干是创造教育的开始,手脑双全是创造教育的目的。” • 2、一切真理要由学生自己获得,或由他们重新发现,至少由他们重建。 • 3、反思自我时展示了勇气,自我反思是一切思想的源泉。
• 4、好的教师是让学生发现真理,而不只是传授知识。 • 5、数学教学要“淡化形式,注重实质.
6、“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2021年11月下午8时48分21.11.920:48November 9, 2021
知识点单质和化合物(难点)
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单质,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 化合物。
知识点自然界中元素的存在
地壳中、人体中以及海水中含量最多的元素都是氧元素,空气中 含量最多的元素是人体中含量较多的非金属元素是氧元素,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金属 元素是钙元素。
知识点元素与人体健康
如果人体所需的元素从食物中摄取量不足时,可通过食品添加剂 和保健药剂来予以补充。如在食品中添加含钙、锌、硒、锗的 化合物,或制成补钙、补锌等的保健药剂或制成加碘食盐,来增 加对这些元素的摄入量。但要注意,即使是人体必需的元素,也 要注意适宜的摄入量,摄入量过高和过低对人体健康都有不良的 影响。
电子在原子核外排布时,要尽可能使电子的能量最低。比方说,我 们站在地面上,不会觉得有什么危险;如果我们站在20层楼的顶上, 再往下看时会感到害怕。这是因为物体在越高处具有的势能越 大,物体总有从高处往低处运动的一种趋势,就像自由落体一样,我 们从来没有见过物体会自动从地面上升到空中,物体要从地面到 空中,必须要有外力的作用。电子本身就是一种物质,也具有同样 的性质。

构成物质的微粒

构成物质的微粒

构成物质的微粒1.微粒的基本性质2.离子(1)定义: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叫离子。

(2)分类:①阳离子:带正电的原子或原子团,如Na+、Mg2+、NH+4 。

②阴离子:带负电的原子或原子团,如Cl-、O2-、CO2-3 、SO2-4 。

3.原子结构(1)由于质子与核外电子的电量相等、电性相反,故原子呈电中性;(2)原子序数=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

4.原子结构示意图数子电的上层子电层子子原)核质子数相同的原子属于同种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一般来说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化学性质相似,但不是一定相似。

注意:氦和镁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为2,但化学性质不相同。

5.相对原子质量(1)定义:以碳-12原子质量的1/12为标准,其他原子的质量跟它相比所得的比值,就是这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符号为Ar 。

(2)表达式:相对原子质量(Ar )=一个原子的实际质量一个碳-12原子质量的1/12(3)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注意: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为“1”,省略不写,不是“g ”。

原子原子核核外电子(每个电子带1个单位负电荷)质子(每个质子带1个单位正电荷)中子(不带电)7.化学符号周围数字的意义个子粒数个团子原或子数荷电带所化(1)a :表示有a 个R 粒子(原子、分子、离子)例:2H 表示两个氢原子;2H 2表示两个氢分子;2H +表示两个氢离子。

(2)b :表示一个粒子中含有b 个原子例:CO 2中的“2”表示一个二氧化碳分子中含有2个氧原子。

(3)c :表示一个R 离子带c 个正(或负)电荷例:Mg 2+中的“2”表示一个镁离子带2个单位的正电荷。

(4)d :表示(某化合物中)R 元素的化合价为±d 价例:FeO +2中的“2”表示氧化亚铁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

【解题技巧】1. 理解和熟记微粒的基本性质及相关的知识,需要根据所给的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等结合所学的知识及自己的生活经验细致地分析推理后,按照题目要求进行解答。

微粒的性质——精选推荐

微粒的性质——精选推荐

实验八微粒的性质实验设计思想:1.通过实验帮助学生建立微观的观点,体会微粒的性质。

2.使学生尝试根据所要探究的问题提出假设,并设计实验探究方案。

3.让学生学习和体验化学从宏观现象人手探索微观原理的独特方法和乐趣。

实验原理:1.所有的物质都是由肉眼看不见的、极小的微粒构成的。

2.微粒是在不断运动的。

3.微粒之间存在一定的空隙。

实验目的:1.通过实验建立微观的观点,体会微粒的性质。

学会用微粒的观点看物质。

2.尝试根据所要探究的问题提出假设,并设计实验探究方案。

3.学习和体验化学从宏观现象人手探索微观原理的独特方法和乐趣。

4.学会对实验进行比较,根据实验结果的异同寻求科学的结论。

实验用品:烧杯、滴管、针筒、细玻璃管(约30cm,一端封口)浓氨水、酚酞、蒸馏水、酒精实验步骤:一、微粒是不断运动的二、微粒之间有空隙实验点拨:1.原理拓展(1)微粒总是在不断运动着,氨在空气中的扩散,高锰酸钾在水中的扩散及水在常温下的挥发等都是分子运动的结果。

在受热的情况下,分子能量增大,运动速率加快,这就是水受热蒸发加快的原因。

(2)微粒间是有间隔的,相同质量的同一种物质在固态、液态和气态时所占体积不同,就是因为它们微粒间的间隔不同的缘故;物体的热胀冷缩现象,就是物质微粒间的间隔受热时增大,遇冷时缩小的缘故。

2.注意事项(1)在微粒运动的实验中要注意,水分子同样在不断的做杂乱无章的运动,只是因为氨分子运动较快。

(2)由于气体微粒间隔大很容易被压缩,因而气体的体积除了受温度影响较大之外,受压强的影响也很大。

(3)物质的热胀冷缩不是由于受热以后微粒本身的大小发生改变而引起的。

实验拓展:1.氨扩散与温度的关系在三张长条滤纸上分别滴几滴(隔一段距离)酚酞试液,置于三支试管中,管口相同位置放一团棉花。

(1)试管中棉花上滴蒸馏水,(2)(3)试管中棉花上滴氨水,(3)试管加热。

(如下图所示)结果(2)、(3)两支试管中滤纸上的酚酞由管口向管底依次变红,说明微粒在不断运动。

3.1.1微粒的性质

3.1.1微粒的性质

知识点二 构成物质的微粒
构成物质的微粒有__分__子__、_原__子___和_离_子____。
二氧 化碳分子
碳原子
铜原子
钠离子 氯离子
知识点二 构成物质的微粒
探究点二 物质是由微粒构成的 [情景展示]
阅读下列图片,思考并回答问题。
[问题探究]
知识点二 构成物质的微粒
通过上图,你对物质的构成有哪些新的认识?
浓氨水___能___ 使酚酞试液变 色
知识点一 微粒的性质
(3)在烧杯C中重新配制 甲溶液,在烧杯B中加入 3~5 mL浓氨水,用一 个大烧杯将两个烧杯罩 在一起
烧杯C中 构成物质的
的溶液变 微粒在不断
成____ 地


运动
________
[说明] 温度越高,微粒的运动速率越快。
知识点一 微粒的性质
分子、原 子和离子
微 粒
构成
物质
性质
课堂小结
微粒的质量、 体积都很小
微粒在不 断运动
温度升高,运动 速率加快
微粒间 有空隙
同种物质,状态不同,构成 的微粒间的空隙不同
课堂小结
微粒间 有空隙
课堂反馈
知识点1 微粒的性质
1.6000 L氧气在加压的情况下可装入容积为40 L的钢瓶中。这 主要说明( D ) A.微粒在不断运动 B.微粒体积很小 C.温度越高微粒运动速率越快 D.微粒间有空隙
有 ___空_气___ 的注射器 的栓塞容 易推动
在固体和液体中, 微粒之间的空隙 __比__较_小___,在气 体物质中,微粒 之间的空隙 __比_较__大___
知识点一 微粒的性质
探究点一 微粒的性质 [情景展示1]

3.1 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 背记知识点-2020秋沪教版(全国)九年级化学上册

3.1 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 背记知识点-2020秋沪教版(全国)九年级化学上册
3/8
知识像烛光,能照亮一个人,也能照亮无数的人。--培根 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一个氧分子是由两个氧原子构成的。
4/8
知识像烛光,能照亮一个人,也能照亮无数的人。--培根
第 3 课时 原子结构 相对原子质量 一、原子的构成 1.α 粒子轰击金箔实验(图示)
(1)卢瑟福的 α 粒子轰击金箔实验推翻了汤姆生在 1903 年提出的原子结构模型, 为建立现代原子理论打下了基础。
3.微粒之间有间隔 实验一:水与酒精的混合实验(提示:水中含有红墨水)
现象:酒精与水混合后体积小于二者体积之和。
1/8
知识像烛光,能照亮一个人,也能照亮无数的人。--培根 结论:实验证明微粒之间有间隔。 实验二:水和空气的压缩实验
(1)水和空气都可以被压缩,因为构成物质的微粒之间有间隔。 (2)比较是一种很好的实验探究方法,通过上图对比发现,空气要比水更易被压
第 2 课时 分子 原子 一、分子 1.分子的基本性质 (1)分子的质量和体积均很小、分子在不停地运动、分子之间有间隔。 (2)同种物质的分子化学性质相同,不同种物质的分子化学性质不同。如:氧气
和液氧均能支持燃烧是因为二者均是由氧分子构成的。 (3)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该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4)分子由原子构成,分子可以分成原子。 2.用分子的观点解释物质的变化及分类 (1)区别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缩,说明:气体微粒间的间隔大于液体微粒间的间隔。 二、构成物质的微粒
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分子、原子、离子。 1.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如氧气、水、酒精等。 2.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如铁、金刚石等。 3.由离子直接构成的物质:如氯化钠由氯离子和钠离子构成。
2/8
知识像烛光,能照亮一个人,也能照亮无数的人。--培根

纳米材料与技术-纳米微粒的基本特性

纳米材料与技术-纳米微粒的基本特性

第三章纳米微粒的基本特性一、纳米微粒的结构二、纳米微粒的基本特性热学、磁学、光学、动力学、表面活性、光催化性能一、纳米微粒的结构纳米态:物质的第?态!区别于固、液、气态,也区别于“等离子体态”(物质第四态)、地球内部的超高温、超高压态(物质第五态),与“超导态”、“超流态”也不同。

纳米态的物质一般是球形的。

物质在球形的时候,在等体积的条件下,它的界面最小、能量最低、自组织性最强、对称性也最高,有着很好的强关联性。

超微颗粒的表面与大块物体的表面是十分不同的,若用高倍率电子显微镜对金超微颗粒(直径为2nm)进行电视摄像,实时观察发现这些颗粒没有固定的形态,随着时间的变化会自动形成各种形状(如立方八面体、十面体、二十面体等),它既不同于一般固体,又不同于液体,是一种准固体。

在电子显微镜的电子束照射下,表面原子仿佛进入了“沸腾”状态。

尺寸大于10纳米后才看不到这种颗粒结构的不稳定性,这时微颗粒具有稳定的结构状态。

纳米微粒一般为球形或类球形,可能还具有其他各种形状(与制备方法有关)。

纳米微粒的结构一般与大颗粒的相同,内部的原子排列比较整齐,但有时也会出现很大的差别:高表面能引起表层(甚至内部)晶格畸变。

二、纳米微粒的基本特性1. 纳米微粒的热学性质固态物质在其形态为大尺寸时,其熔点是固定的;超细微化后发现其熔点将显著降低,当颗粒小于10纳米量级时尤为显著。

➢大块Pb的熔点为600K,而20nm的的球形Pb微粒熔点降低288K。

➢ Ag的熔点:常规粗晶粒为960︒C;纳米Ag粉为100︒C ➢ Cu的熔点:粗晶粒为1053︒C;粒度40nm时为750︒C纳米微粒的熔点降低:由于颗粒小,纳米微粒的表面能高、比表面原子数多,这些表面原子近邻配位不全、活性大,因此纳米粒子熔化时所需增加的内能比块体材料小得多,使纳米微粒的熔点急剧下降。

✍应用:降低烧结温度。

纳米微粒尺寸小,表面能高,压制成块材后的界面具有高能量,在烧结中高的界面能成为原子运动的驱动力,有利于界面中的孔洞收缩,空位团的湮没,因此,在较低的温度下烧结就能达到致密化的目的,即烧结温度降低。

微粒的性质 教案

微粒的性质 教案

第三章物质构成的奥秘
2015年10 月11 日
现象:甲溶液为无色。

滴加浓氨水后,甲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

酚酞本身是一种无色溶液,把酚酞加人蒸馏水中,只是对酚酞进行了稀释,所以溶液仍为无色。

酚酞又是一种酸碱指示剂,它有一个性质:遇到碱性物质变红色。

浓氨水显碱性,所以无色酚酞遇到浓氨水颜色由无色变为红色。

(蒸馏水不能使无色酚酞变色,浓氨水能使无色酚酞变红。

重新配制甲溶液。

在烧杯B中加入3mL~5mL浓氨水,用一只大烧杯把两烧杯的溶液罩在一起(下图),观察实验现象。

你如何解释产生的现
现象:甲溶液变红。

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呢?
烧杯中的氨气微粒运动到了装有蒸馏水和酚酞试液的烧杯中。

所以甲溶液变为红色。

说明构成氨气的微粒是运动的。

通过这个实验说明了微粒是不断运动的。

这也是物理上讲过的“世“运动是永恒的,而静止是相对的”
、微粒是不断运动的
构成物质的微粒之间存在一定的空隙,当把玻璃管颠倒数次后,酒精微粒和红墨水微粒会互相占据微粒之间的空隙,所以最后体积减小,玻
现象:吸有空气的那支注射器容易被压缩。

这现象说明什么?
为什么气体容易被压缩,而固体和液体不容易被压缩?
由于气体中微粒间空隙大,所以容易被压缩。

从上面的实验知道,状态不同,微粒间的空隙大小相同吗?
相同物质间的微粒空隙,气体>液体>固体。

2019年沪教版初三化学上册-第一节 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

2019年沪教版初三化学上册-第一节 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

第一节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第1课时微粒的性质【学习目标】1. 认识物质的微粒性:物质由微粒构成的,微粒不断运动,微粒之间有间隔;2.知道微粒运动快慢、微粒间隔大小的影响因素,微粒间隔大小与物质状态的关系。

3.能用微粒的观点来解释某些常见的现象【学习重点】能从微观上认识微粒的性质【学习难点】能从微观上认识微粒的性质学习过程一、课前学习1.下列事实中不能证明物质由微粒构成的是( )A.碳素墨水滴入一杯清水中,全杯水都变黑B.加热试管中的碘晶体,片刻后试管中充满紫色蒸气C.一袋大米中有很多米粒 D.少量蔗糖放入水中,搅拌后蔗糖不见了2.在日常生活中,如果将某些深颜色的衣服和浅颜色的衣服浸泡在一起洗,可能会使浅颜色的衣服染上深颜色,这其中主要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

3.将滴有酚酞试液的滤纸条放在试管中,如右图所示放在实验桌上。

(1)用仪器A吸取浓氨水,滴在管口的棉花球上(约10~15滴),A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该仪器的用途是_______。

(2)实验中往往在试管下面放一张白纸,白纸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

(3)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一实验可说明_______。

1.解析:碳素墨水的分子在水分子的作用下,不断扩散到水分子中间去,导致全杯水都变黑,体现了分子的运动性质;加热试管中的碘晶体时碘分子间的间隔会变大,最终变为碘蒸气,该过程体现了分子间存在间隔的特点;大米是宏观物质,相互混合不能体现微粒的性质;少量蔗糖放入水中,搅拌后蔗糖不见了是由于蔗糖的分子在水分子的作用下不断扩散的结果,体现了分子的运动.答案:C2.因微粒是不断运动的,故混合后浅颜色的衣服染上深颜色3.(1)胶头滴管;用于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2)用作对比,突出颜色变化;(3)滤纸条上滴有酚酞试液的地方由试管口向试管底逐渐变红;微粒是不断运动的,氨分子不断运动扩散至滤纸上使酚酞试液变红.二、预习展示1、水结成冰,下列解释正确的是 ( )A.由水的微粒变成冰的微粒 B.微粒间的空隙发生了变化C.水的微粒大小发生了变化 D.水的微粒的化学性质发生了变化2、下列现象既能说明微粒之间有空隙,又能说明微粒在不停地运动的是 ( )A.人在花园中能嗅到花的香气 B.湿衣服经晾晒变干C.固体碘受热变为蒸气 D.空气受压体积变小3、为预防疾病,常喷洒某些药水对环境进行消毒杀菌,这时往往会闻到一些特殊气味,这种现象说明构成药水的微粒具有 ( )A.质量很小B.微粒之间有空隙 C.微粒在不停地运动 D.微粒是被风吹进鼻孔4、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中 ( )A.水的微粒大小变了B.水的微粒空隙变了C.水的化学性质变了D.水的微粒本身变了5、酒香不怕巷子深”这句话最能说明的化学知识是 ( )A.微粒不断运动B.微粒之间有空隙C.微粒很小D.微粒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6、铁路上的铁轨每隔一段距离就有一条很小的“缝隙”,这些缝隙的作用是。

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微粒的性质

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微粒的性质

课堂小结:
1、物质都是由极其细小的、肉眼看不见的微粒 构成的。
2、微粒总在不停地运动。温度越高,运动越快。 3、构成物质的微粒间都有一定的空隙。
①不同物质微粒间的空隙大小不同。 ②气体微粒间空隙较大,液体、固体微粒间空隙较小 ③ 一般而言,微粒间的空隙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学以致用
解释下列生活中的现象: 1、放在衣橱中的“樟脑丸”一段时间后会消
④一般而言,物质微粒间的空隙随温度的升高 而增大。
为什么物质会有热胀冷缩现象?
微粒之间的空隙与温度有关,受热时,微粒间空隙 变大,而遇冷时微粒间空隙变小,所以物质一般存 在热胀冷缩现象。
微粒间空隙还与压强有关,增大压强,微粒间空隙 减小,减小压强,微粒间空隙增大。
运用微粒的知识来解释物质三态变化的原因?
下图是电子隧道扫描显微镜观察到的苯微粒 图像,你想到了什么
1、微粒是真实存在的 2、微粒间有空隙
说明:水的微粒和酒精的微粒之间都有一定的空隙,且空隙大 小不同,混合时由于微粒的运动,微粒填充了之间的空隙。
结论:(三) 微粒间有空隙
实验探究:水与酒精的混合
实验操作
1、25mL水与25mL 水混合 2、25mL酒精与 25mL酒精混合 3、25mL水与25mL 酒精混合
笨,没有学问无颜见爹娘 ……” • “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
4
长短一尺的东西,今天取走一半,
明天在剩余的一半中再取走出一半, 以后每天都在剩下的取一半出来, 这样永远都不会分完......
世界是由物质组成的。

物质本身又是由什么构成的呢? 这些物质能被分割吗?分割到肉眼看不见时 还存在吗?糖溶于水,消失了,水变甜了。糖还在。

第1课时 微粒的性质

第1课时 微粒的性质

第1课时微粒的性质1.知识与技能(1)明白分子、原子、离子是构成物质的微粒,明白这些微粒的性质。

明白原子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的;初步了解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并会查相对原子质量表。

(2)把握元素的概念;记住一些常见元素的名称和符号;了解元素符号所表示的意义,学会元素符号的正确写法。

(3)初步认识元素周期表,了解原子的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了解原子结构示意图的涵义,并能读明白一些常见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4)了解离子的概念,认识离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初步了解氯化钠等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5)把握化学式及其涵义;明白一些常见元素和根的化合价,熟悉化合价的一样规律;能用化学式表示某些物质的组成,并能利用化合价推求化学式。

(6)了解相对分子质量的涵义,并能利用相对分子质量运算物质的组成;依照某一新物质的化学式,围绕它来求相对分子质量、各元素养量比或某种元素的质量分数等。

2.过程与方法(1)依照科学实验结论说明微粒的性质、原子的构成,了解原子的结构及构成原子的粒子的性质特点,通过抽象的思维想象了解原子的大小。

(2)通过水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的实验事实说明水的组成元素是氢和氧,再从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而原子不可分说明水中的元素在反应前后不改变,明白得元素是具有相同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地壳中各元素的含量。

(3)通过对一些常见元素名称的造字特点认识元素的分类,了解元素周期表的编排结构;通过对不同元素的性质与其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规律的研讨,归纳总结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的关系。

(4)依照钠与氯反应生成氯化钠的过程中各元素的原子是外层电子得失情形的分析了解离子的形成;通过原子结构示意图、离子结构示意图的对比,说明离子可分为阴离子和阳离子。

(5)对比分子、原子、离子的符号特点把握离子的符号的表示方法,了解化学式表示的意义,化学符号中数字表示的意义。

(6)通过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原子有一定的数目比说明化合价的含义;利用化合价规律指导化学式的书写并通过化学式推断未知元素的化合价。

微粒的性质

微粒的性质

一、授课目的与考点分析:1、讲解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通过练习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2、这部分知识比较抽象,属于重难点,在考试中是重点,常以选择题,填空题的方式考查,需要学生好好掌握。

二、授课内容(一)微粒的性质(重点)1、物质是由微粒构成的将食盐和蔗糖放入水中,食盐和蔗糖都会逐渐消失,而“水”却变咸了或变甜了。

这是为什么?要回答这些问题,我们必须去探究物质构成的奥秘。

许多实验表明,物质都是由极其微小的、肉眼看不见的微粒构成的。

如水是由水的微粒构成的,高锰酸钾是由高锰酸钾微粒构成的,蔗糖是由蔗糖微粒构成的。

由于构成物质的微粒不相同,因此不同的物质具有不同的性质,即物质的内在结构决定了物质的外在性质。

2、微粒是在不停地运动的我们把紫红色的高锰酸钾放入水中,最后水中各处都变为紫红色;走近鲜花盛开的花园时,会闻到花的香味;以上实例都说明构成物质的微粒是在不停地运动。

构成物质的微粒是不断运动的,微粒的运动率与温度有关。

温度越高,微粒运动速率越快,温度越低,微粒运动速率越慢,例如湿衣服在夏天比在冬天干的快。

练习:娄底市一座美丽的宜居城市,到处鸟语花香。

能闻到花的香味,说明()A、分子可以再分B、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C、分子在不断运动D、分子之间有间隔3、分子之间有空隙构成物质的微粒极小,用肉眼是看不到的,只有采用先进仪器才能观察到。

尽管构成物质的微粒极小,但微粒之间仍有一定的间隔。

不论固体、液体还是气体,构成物质的微粒之间都有一定的空隙,不同物质微粒之间的空隙大小不同。

①在固体、液体中,微粒之间的空隙比较小,在气体物质中,微粒之间的空隙比较大,所以气体往往比较容易被压缩,固体和液体物质不易被压缩。

②同一种物质,随着三态(固态、液态、气态)的变化,其微粒间的空隙也发生变化。

③一般物质有热胀冷缩的现象,就是构成物质的微粒之间的空隙受热时增大,遇冷时减小的缘故。

练习:水族馆中,表演者常常携带氧气瓶在水中与鱼“共舞”。

微粒性质的实验研究

微粒性质的实验研究
A.距氯化氢48.6厘米处 B.距氨气48.6厘米处 C.距氯化氢71.3厘米处 D.距氨气60厘米处
假设白烟出现在A处,距氨气端的距离 为x,则距氯化氢端的距离为120-x
X=71.4 距氨气端71.4 距氯化氢端48.6
根据“同温同压下气体扩散速率与相对
分子质量的平方根成反比”的原理:在一 根120厘米长的玻 璃管两端分别盛有氨气 和氯化氢气体,当两种气体同时扩散,在 约什么位置相遇而生成白烟氯化铵( A )
A.距氯化氢48.6厘米处 B.距氨气48.6厘米处 C.距氯化氢71.3厘米处 D.距氨气60厘米处
实际实验中白烟产生的位置与 理论有误差,原因: 所用装置空间的大小、空气的 湿度及浓盐酸和浓氨水的挥发 程度都会影响该实验,在其他 因素近似的情况下,空气湿度 对氨气的影响较大,所以实际 值大于理论值。
因为水的密度比酒精大,当先加水后 加酒精时,酒精密度小在上面,不能 与水充分混合,当振荡混合时,两种 分子会相互穿插到分子空隙中,所以 总体积会减少较多,形成空柱长。
若先加酒精再加水,由于水的密度比较大, 倾倒过程中水分子就较快地运动渗 入到酒精分子间的空隙中,当倒满时, 水和酒精已经基本混合,所以再怎么振荡, 形成的空柱也不会很长。
NH3 + HCl == NH4Cl 白色固体
微粒的运动速率与微粒质量有关。 分子质量越小,分子运动速率越快。
根据“同温同压下气体扩散速率与相对 分子质量的平方根成反比”的原理:在一 根120厘米长的玻 璃管两端分别盛有氨气 和氯化氢气体,当两种气体同时扩散,在 约什么位置相遇而生成白烟氯化铵( )
微粒是在不停地运动的
在阳光的照射下,我们可看到尘埃 的沉浮,显微镜下可见悬浮与液体 中的小颗粒不断在运动…… 1827年,苏格兰植物学家R·布朗发 现水中的花粉及其它悬浮的微小 颗粒不停地作不规则的曲线运动, 称为布朗运动。

一、构成物质的微粒的性质

一、构成物质的微粒的性质

原子的相对质量= 质子数 + 中子数 。
原子符号的书写:原子符号就是该元素的符号
(三)离子
1、离子是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离子有阳离子(带“+”电)和阴离子(带“-”电)
2、离子的形成:离子是原子得、失电子形成的
原子 失去电子 得到电子
原子
质子数 >电子数 质子数 <电子数
微粒带 正电 微粒带 负电
一、构成物质的微粒的性质
1、任何物质都是由极其微小,肉眼看不到的微粒构成 2、构成物质的微粒在不断运动,不同物质的运动情况不一样,微粒的运动 随温度的升高而加快,对气体,一般相对分子质量大的运动速度慢,相对分 子质量小的运动速度快。 3、构成物质的微粒之间有空隙,不同物质的微粒之间的间隙不同,对气体, 构成的微粒之间的间隙大,所以气体容易压缩;对固体,液体,构成的微粒 之间的间隙小,所以固体、气体难以压缩。
海水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O),其次是氢(H)
人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O),其次是碳(C)
人体中的元素: ①人体中化学元素含量的多少直接影响人体的健康。健康的生命所必需的元素称为 生命必需元素。这些元素在人体中的功能往往不能由别的元素来代替。大量的研究 表明,人体必需的元素有20多种,分为常量元素(O、C、H、N、Ca、P、S、K等) 和微量元素(Fe、Cu、Mn、Zn、Co、I、Se等)。 有些元素对人体有一定的毒害作用,如铅(Pb)、镉(Cd)汞(Hg)等。 ②人体中缺少某些元素,会影响健康,甚至引起疾病。请认真阅读P76页。 ③很多食品标签上都标有元素的含量,可以补充人体所需要的元素。
(4)化学式表示的意义 化学式的意义:宏观上表示一种物质;微观上表示该物质的一个分子(或原子)
(六)、化学式的有关计算
计算相对分子质量= 对应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对应原子个数之和

九年级化学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

九年级化学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

空间构型
分子中原子在空间的排列,如 直线型、平面型、三角锥型等

分子间作用力类型及特点
01
范德华力
存在于所有分子之间的一种微弱的相互作用力,其大小与分子的极性和
相对分子质量有关。范德华力包括色散力、诱导力和取向力三种。
02 03
氢键
一种特殊的分子间作用力,存在于已经与电负性很强的原子形成共价键 的氢原子与另一个电负性很强的原子之间的作用力。氢键比范德华力强, 但比化学键弱。
九年级化学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
contents
目录
• 微粒概述与分类 • 原子结构与性质 • 分子结构与性质 • 离子结构与性质 • 微粒间相互作用与物质性质 • 实验探究:观察微粒运动现象
01 微粒概述与分类
微粒定义及特点
01
微粒是指构成物质的基 本粒子,包括原子、分 子、离子等。
02
03
微粒具有极小的体积和质 量,肉眼无法直接观察, 需借助仪器才能观测。
质的最小粒子。
离子是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 分为阳离子和阴离子。
原子、分子、离子关系
原子通过得失电子形成离子,离子通 过得失电子也可以形成原子。
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分解为原子,原 子再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分子由原子构成,原子通过共用电子 对形成分子。
离子在化学反应中可以形成分子,分 子也可以离解成离子。
其他作用力
如偶极-偶极相互作用、偶极-诱导偶极相互作用等,这些作用力通常比 范德华力和氢键弱。
分子性质及其变化规律
分子的物理性质
如颜色、气味、熔点、沸点、密度等,这些性质与分子的组成和结构密切相关。例如,非 极性分子通常无色无味,而极性分子可能有颜色或气味;分子间作用力强的物质熔沸点高 ,而分子间作用力弱的物质熔沸点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微粒之间有空隙
(1) 不同物质微粒间的空隙大小不同。 (2) 气体物质微粒间空隙较大,液体、固体物质 微粒间空隙较小。
A.球内气体中微粒体积增大
B.球内气体中微粒间空隙增大 C.球内气体中微粒的质量增大 D.球内气体中微粒分解成更多微粒
知能训练,巩固知识 3、某同学在课后做如下实验:在一个玻璃容器中加入
100mL水,向水中放几块冰糖,立即在容器外壁沿液面画 一水平线,过一会发现糖溶解了,液面比原来水平线降低 了,通过这实验请你推测微粒具有哪些性质? 4、如下图:做氨分子运动实验时将滴有酚酞试液的滤纸条
运用多媒体模拟水
和酒精混合的微观
情形,通过交流讨
论,引导学生获得 结论: 微粒之间有空隙。
实验探究,探索性质
用注射器分别吸入6 mL水和6mL空气,再用手指 堵住注射器末端的小孔,将栓塞慢慢推入。
交流讨论:哪一支注射器容易被压缩?怎样解释这些现
象? 结论:气体物质微粒间的空隙比液体、固体物质 微粒间的空隙大,容易压缩。
什么没有变红呢?
结论:不同微粒运动情况不同。
【提问3】改进后的实验和课本中的实验相比,你更
愿意选择哪一种?为什么?
联系实际,应用新知 比一比:日常生活中有哪些现象可以说明“微粒是 不断运动的”,看谁举出的例子多。 【思考1】为什么湿衣服可以晾干? 【思考2】为什么夏天晾衣服比冬天干得快? 由此得出:温度越高,微粒的运动速率越快。 猜一猜:在等量热水和冷水中同时加入等量的白糖,白 糖在哪里溶解得快?为什么?
深入研究,发散思维
想一想:为什么物质有固态、液态、气态三种状态之间
的转变呢?你能否用微粒的观点解释?
固态
液态
气态
物质的“三态”变化实际上就是微粒间的空隙发生改变的 过程,但微粒本身并未发生变化。
知能训练,巩固知识
1、打开食醋瓶盖时,闻到了刺激性气味,表明微粒在_____; 物质的热胀冷缩,说明构成物质的微粒_______;在上述这 些变化中,构成物质的微粒本身_______(填“有”或“没 有”)变化,所发生的变化属于______变化。 2、乒乓球被踩瘪后,放在热水中又会重新鼓起来。 其原因是( )
放在试管里。用胶头滴管吸取浓氨水,滴在管口棉花上,
可观察到什么现象,为什么?
想一想:经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对微 粒的性质有了哪些新的认识?
五、板 书 设 计
第3章 物质构成的奥秘
第1节 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 一、微粒的性质
1、微粒是在不断运动的
(1)不同微粒运动情况不同。 (2)温度越高,微粒的运动速率越快。
第3章 物质构成的奥秘 第1节 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
(第一课时 )
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想一想:诗人为什么 在远处就能闻到梅花
的阵阵香味?却看不
见梅花中带有香味的 微粒?
实验探究,探索性质
酚酞试液
浓氨水
浓氨水
蒸馏水 (1)
蒸馏水 (2)
蒸馏水 (3) 和酚酞
观察分析,获得结论
操作步骤 1、试管①中:蒸馏水+酚酞 2、试管②中:蒸馏水+浓氨水 3、试管③中:蒸馏水+酚酞+浓氨水
实验现象
想一想:是哪一种物质使酚酞试液变红的?
某探究小组在学习分子知识后,开展下列实验:
实验I:如图1所示,让两支分别蘸有浓氨水和浓盐酸的玻璃棒靠近(但不接触), 立即观察到大量白烟.该现象说明了_______________(填分子的一条性质). 实验II:安装如图2所示的甲、乙两套装置(在玻璃管两端分别放入蘸有浓氨水 和浓盐酸的棉花团).将甲装置放在室温环境中、乙装置放在比室温高30℃的 环境中. ①实验过程中均观察到玻璃直管中偏右部位(即虚线右侧)看到白烟, 但乙出现白烟现象比甲快原因是:____________ . ②又知,分子运动快慢与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有关.根据上述现象可推知: 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分子运动速率将越慢(填“快”或“慢”).
实验探究,探索性质 体积变化情况
预测结果 总体积可能: 1、等于1玻璃管 总体积小于 测量结果
实验操作
先往玻璃管中加入滴 有红墨水的水,使其充 满玻璃管容积的二分之 一,再滴入无水酒精使 其充满玻璃管。用手指 堵紧开口的一端,颠倒 数次。
2、大于1玻璃管 1玻璃管 3、小于1玻璃管
想一想:这一实验现象说明了什么问题?
实验探究,探索性质 铁树开花(改进教材第63页观察与思考实验2,铁树上
悬挂的是湿润的酚酞试纸。)
交流讨论,探究性质 【提问1】为什么浓氨水没
有直接与滴有的酚酞的蒸馏
水接触,但是滴有的酚酞的 蒸馏水却变红呢?
结论:微粒是不断运动的。
交流讨论,探究性质 【提问2 】实验中构成浓氨水的微粒可以运动到滴有的 酚酞的蒸馏水中,使其变红,而盛有浓氨水的烧杯中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