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江经济开发区调研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wenku.baidu.com
用地现状图
由左图的基地现状图可以知道,基 地除了左下部分的已经建成电子产 业园外,大部分都属于未开发的土 地,中间的江陵东路和右边的同津 大道都处于正在建设阶段,基地北 方还有大量未拆迁的自然村
+
人口及社会需求
袁潇奕
+
电子工业园区从业人员
现有公司37家 总员工约两万人 普通员工工资在3000上下 普通员工年龄较年轻 大部分公司有职工宿舍楼 中等 部分公司内有运动场地 住宿条件
支路
道路交叉口
1.交叉口设计应保持行车安全视距,不能 有树木或其它设施遮挡交通视线。 2.为保障安全,人行横道线和停车线应明 显区别于其它铺砌图案。 3.交叉口的路口设置应强化方向感,设计 成简单的几何形状。 4.用于引导组织交通的地面线或图案必须 根据组织交通要求设计,绿化和交通需要 符合交通安全的需要。 5.支路交叉口的设计应力求简洁,但为保 持全区交叉口的一致,也宜选择特殊的材 料和图案,并能反应“亲人”尺度。 6.交叉口中心绿岛和交通导流岛设计,应 以草坪、低绿篱为主,不得布置吸引人上 前观看的花坛、雕塑、水池等。 7.道路交叉口应设明确的人行横道线和交 1.道路断面:道路规划红线宽度为20米。 2.沿街界面:沿该规划道路建筑应退后道路红线5米。 通信号灯。 3.道路绿化:沿路规划5米道路绿化带。绿地率>40%。 4.人行道:沿该规划道路两侧人行道每侧宽4米。
道路设计
主干道 次干道
1.道路断面:道路规划红线为44米。 2沿街界面:沿道路多层建筑应退后道路红 线20米,高层建筑应退后道路红线25米。沿 道路建筑的贴线率应大于70%。 3.道路绿化:沿路规划20米道路绿化带。绿 地率>70%。
1.道路断面:道路规划红线为36米。 2.沿街界面:沿该规划道路建筑应退后道路红 线10米。 3.道路绿化:沿路规划10米道路绿化带。绿 地率>60%。 4.人行道:沿该规划道路两侧人行道,没测 宽7.5米。
近期城市建设目标:围绕全面建设“乐居吴江”总体目标,以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社
会转型为主线,使吴江的城市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提升;太湖新城功能凸显;人居环境条件得 到更大改善;城市多样化交通体系基本建立;城市综合功能和区域竞争力进一步增强;率先基 本实现现代化;打造具有较强综合竞争实力、深厚文化与现代文明融合发展的乐居城市。
天堂”。将苏州建设为:“文化名城、高新基地、宜居城市、江南水乡”。
经济发展目标:稳定第一产业,提高第二产业技术水平,第三产业着力发展生产性服
务业和消费性服务业。
社会发展目标:提升教育水平,提高人口素质,加大人才资源开发力度。完善社会保
障制度,为外来人口居住、创业创造良好条件。
市域产业空间布局:苏嘉杭产业发展轴——形成一条北接苏北、南接浙北以商贸物流
户籍人口(人) 分片区 开 发 区 合计 外来人口(人) 分片区 合计 常住人口(人) 分片区 合计
开发 区
运西 同里 合计
34963
16650 43735 245055 95348
95553
80744 17003 259357 193300
130516
97394 60738 504452 288648
区位分析
基地位置
基地位于吴江经济开发区的东北片区,北邻吴淞江, 西靠苏嘉杭高速,南边是江兴东路,右邻同津大道,规划 中的地铁四号线将会穿过这一区域,将吴江区与吴中区紧 密联系起来。
江苏在中国的位置
吴江在江苏的位置
基地在吴江的位置
区位分析
高教区
吴中区
距离高教区 大约10.5km 10km 城乡结合区域,是基地与 上部城区发展区块取得紧 密关联的关键区域 高教区文化教育 资源集聚
产业发展战略:以吴江经济开发区为基础和依托,形成吴江高新产业的基地。
道路交叉口用地控制:平面交叉口处道路
缘石和红线转弯半径,主干道分别按25米、20 米进行控制,次干道分别按20米、15米进行控 制。 交叉口用地范围按红线转弯半径和停车 视距三角形控制。主干道停车视距为60米,次 干道停车视距为40米。
村名
库浜 仪塔 张塔
户数 2001年 人口
443 420 879 1550 1219 2296
外来从 业人员
25 65
2020年 人口
2000 2500
青壮年外出打工收入、耕地收入
+ 拆迁问题
拆迁相关法律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第十九条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按照下列原则编制:
(一)严格保护基本农田,控制非农业建设占用农用地;(二)提高土地利用率;
+
结论
电子产业园区多 为外来打工人员, 厂区缺少住宿 从业人员相对年 轻
• 考虑建设中下等级的职工集体宿舍 区
• 考虑青年人的文化娱乐需求,建立 网络中心等现代化娱乐设施
普通员工薪资水 平较低
• 娱乐、服务设施应为中下水平,满 足日常需求即可
+
北部农村拆迁区
人口数量 年龄层分布 多为留守老人和儿童 家庭收入来源 居住情况 居住条件差、房屋破旧
20km
40km
停车场:城市公共停车场(库)的面积指标应按人均1.0~2.0平方米的标准规划,同时公
共建筑、住宅等必须按有关标准配设相应的停车场(库)。
绿地:生产防护绿地——在工业区内部河道、工业区与生活区之间两侧控制15-20米宽
的防护绿带。 各类专用绿地的绿地率——行政办公用地30~35%、大专院校40%、医院30~35%、体育 中心宜大于50%、文化娱乐用地宜大于40%、广场绿地率70~80%。
业、高新技术产业和纺织丝绸业为主导的产业带。 沿江港口物流及重型产业带——建成上海航运中心重要组成港,长三角地区集装箱干线港 和江苏第一大外贸港。集约利用岸线资源,加大港口开发力度,建立以创意产业园为载体, 以基础产业为主体和临江国际产业园为依托先进制造业集聚带,建成生态良好、风景优美 的沿江风光带。
+
外来人口
2012 年底,吴江城区常住总人口 50.45 万人,其中户籍人口 24.51 万人,居住半年以上
的外来人口 25.94 万人。2003-2012 年,吴江城区常住总人口增加了 16.12 万人,年均增 长约 5.22%。其中,户籍人口增加了 2.59 万人,年均增长约 1.31%;同期,外来人口增长 了 13.53 万人,年均增长约 12.12%。
案列分析
宁波市姚江新区规划
区位:
位于长三角地区,上海南部的宁波市内。
位于宁波市的西北侧,靠近余姚市与 慈溪市。
用地现状:
总体城市设计范围:37km2 核心区范围:13km2
功能定位:
城市设计框架
空间发展策略
水路并行——一路三心,一江四湾。 轴向延展——一横两纵,一带三脉。 六区协同——一环六片,有机聚合。
近期计划:
1、“公共设施完善提升”行动计划 近期重点实施“加快促进现代商贸服务业全面发展、逐步完善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两大 工程。新建商贸设施约23处、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约46处。 2、“居住社区和谐宜居”行动计划 近期重点实施“生态住区建设、住房保障”两大工程。其中住房保障工程包含廉租住房、经济 适用房、公共租赁住房。 3、“工业企业转型升级”行动计划 近期重点实施“产业片区创新发展、加强产业集群规模、现代物流园建设”三大工程。 4、“生态城市美化优化”行动计划 近期重点建设“绿架构建、公园配套、水网畅通-水环境提升”等三大工程。至2015年,新增各 类公园绿地面积1.8平方公里,挖潜各类公园绿地面积0.08平方公里,城区绿化覆盖率45%,绿 地率38%,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3平方米。 7、“城乡一体统筹发展”行动计划 推进新农村建设,改善农村面貌,提升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加强自然生态和人文景观保护, 构建和谐城乡;围绕城市外围优良的生态和旅游资源,加大生态旅游区建设力度,发展乡村旅 游,实现生态环境与经济和谐发展。
户籍人口(人) 分片区 开 发 区 合计 外来人口(人) 分片区 合计 常住人口(人) 分片区 合计
开发 区
运西 同里 合计
34963
16650 43735 245055 95348
95553
80744 17003 259357 193300
130516
97394 60738 504452 288648
道路交通发展战略:大力发展公共交通,适度发展小汽车交通,合理引导自行车交
通发展,控制发展摩托车交通,严禁燃油助力车发展,创造条件鼓励步行交通。 步行、自行车等传统交通方式在中小城市中仍然占主导地位,规划利用次干道、支路开 辟自行车道路系统,利用滨河绿地设置步行系统。
苏州市近期建设规划吴江分册(20122015)公示
(三)统筹安排各类、各区域用地;(四)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保障土地的可持续 利用; (五)占用耕地与开发复垦耕地相平衡。
《苏州市人民政府征地拆迁办法》
第六条 依法征用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必须按照规定足额补偿。征地补偿安置费用, 包括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地上附着物和青苗补偿费。 第七条 征用土地的土地补偿费标准,根据所征用土地的地类按耕地前3年平均年产值 的相应倍数确定。耕地前3年平均年产值每亩不低于1800元。
+
外来人口
2012 年底,吴江城区常住总人口 50.45 万人,其中户籍人口 24.51 万人,居住半年以上
的外来人口 25.94 万人。2003-2012 年,吴江城区常住总人口增加了 16.12 万人,年均增 长约 5.22%。其中,户籍人口增加了 2.59 万人,年均增长约 1.31%;同期,外来人口增长 了 13.53 万人,年均增长约 12.12%。
旅游发展规划:以太浦河、吴淞江为东西主轴
的旅游带。
市域水系规划:吴淞江为重点保护水系。
生态廊道规划:吴淞江和300m的控制区。
吴淞江 基地
吴江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
规划指导思想:1.抓住我国已加入WTO的机遇,培育和促进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快产业结构
调整,发展外向型经济。 2.充分发挥吴江市位于苏沪接壤及苏锡常与杭嘉湖两地区交汇点的优势,确立依托上海,服务 苏州,与杭嘉湖错位发展的思路,在基础设施、生态环境等方面与苏州衔接。 3.本着集约发展的原则,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对开发区进行适当控制,优化城市整体结构。 4.以建设园林城市为目标,发掘城市特色,塑造城市形象。 5.加强区域基础设施整体协调,实现基础设施产业化。
利附 于近 人商 流业 的设 集施 聚齐 全 ,
3km
基地
可发展配套服务 设施 2.8km
高尔夫球场
3.5km 生可 活就 资近 源提 供 基 本 3.2km 4km 优秀的旅游资源
附近乡村 同里古镇
商业广场
区位分析
吴淞江
区位主要交通线路
区位主要水体
上位规划解读
1.苏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
生可 水 活为 资 资基 源 源地 、 提自 供然 足资 够源 基丰 础富 ,
基地位置
SITE
6.5km 具此 有区 较域 好内 的居 商住 业、 发商 展业 前集 景聚 ,,
3.8km 同里古镇 此区域村镇地块居多,优势 在于自然资源较丰富,可为 基地建设提供基本生活资源 供给
吴江区
区位分析
村镇区域
+ 拆迁问题
村民拆迁意愿
希望直接拿到补 偿款 按照市场房价补 偿 在原有地区建设 新房屋 希望政府分配住 房 在地价相对类似 地区建设新住房
拆迁意愿
新建住房中等级 别小区
+
电子工业园区从业人员
现有公司37家 总员工约两万人 普通员工工资在3000上下 普通员工年龄较年轻 大部分公司有职工宿舍楼 中等 部分公司内有运动场地 住宿条件
规划原则:编制本规划应遵循六大规划原则,即:资源底线原则、文化特色原则、区域
整体原则、城乡统筹原则、强市富民原则、事权明晰原则。
核心竞争力:苏州的区域唯一性资源在于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优美的自然山水环境。
城市文化和自然山水是苏州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城市发展目标:总目标是以构建名城保护为基础、以和谐苏州为主题的“青山清水,新
2.吴江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
3.苏州市近期建设规划吴江分册(2012-2015)公示
苏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
2006年9月
指导思想:为贯彻科学发展观,苏州必须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精明增长。促进苏州
市经济增长模式从外延式、资源消耗型转变为追求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内涵式、技术提升 型模式:促使苏州市城市空间布局模式由均质走向重点,由分散走向紧凑,由粗犷走向集 约,发挥自身优势,错位发展,实现精明增长。
用地现状图
由左图的基地现状图可以知道,基 地除了左下部分的已经建成电子产 业园外,大部分都属于未开发的土 地,中间的江陵东路和右边的同津 大道都处于正在建设阶段,基地北 方还有大量未拆迁的自然村
+
人口及社会需求
袁潇奕
+
电子工业园区从业人员
现有公司37家 总员工约两万人 普通员工工资在3000上下 普通员工年龄较年轻 大部分公司有职工宿舍楼 中等 部分公司内有运动场地 住宿条件
支路
道路交叉口
1.交叉口设计应保持行车安全视距,不能 有树木或其它设施遮挡交通视线。 2.为保障安全,人行横道线和停车线应明 显区别于其它铺砌图案。 3.交叉口的路口设置应强化方向感,设计 成简单的几何形状。 4.用于引导组织交通的地面线或图案必须 根据组织交通要求设计,绿化和交通需要 符合交通安全的需要。 5.支路交叉口的设计应力求简洁,但为保 持全区交叉口的一致,也宜选择特殊的材 料和图案,并能反应“亲人”尺度。 6.交叉口中心绿岛和交通导流岛设计,应 以草坪、低绿篱为主,不得布置吸引人上 前观看的花坛、雕塑、水池等。 7.道路交叉口应设明确的人行横道线和交 1.道路断面:道路规划红线宽度为20米。 2.沿街界面:沿该规划道路建筑应退后道路红线5米。 通信号灯。 3.道路绿化:沿路规划5米道路绿化带。绿地率>40%。 4.人行道:沿该规划道路两侧人行道每侧宽4米。
道路设计
主干道 次干道
1.道路断面:道路规划红线为44米。 2沿街界面:沿道路多层建筑应退后道路红 线20米,高层建筑应退后道路红线25米。沿 道路建筑的贴线率应大于70%。 3.道路绿化:沿路规划20米道路绿化带。绿 地率>70%。
1.道路断面:道路规划红线为36米。 2.沿街界面:沿该规划道路建筑应退后道路红 线10米。 3.道路绿化:沿路规划10米道路绿化带。绿 地率>60%。 4.人行道:沿该规划道路两侧人行道,没测 宽7.5米。
近期城市建设目标:围绕全面建设“乐居吴江”总体目标,以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社
会转型为主线,使吴江的城市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提升;太湖新城功能凸显;人居环境条件得 到更大改善;城市多样化交通体系基本建立;城市综合功能和区域竞争力进一步增强;率先基 本实现现代化;打造具有较强综合竞争实力、深厚文化与现代文明融合发展的乐居城市。
天堂”。将苏州建设为:“文化名城、高新基地、宜居城市、江南水乡”。
经济发展目标:稳定第一产业,提高第二产业技术水平,第三产业着力发展生产性服
务业和消费性服务业。
社会发展目标:提升教育水平,提高人口素质,加大人才资源开发力度。完善社会保
障制度,为外来人口居住、创业创造良好条件。
市域产业空间布局:苏嘉杭产业发展轴——形成一条北接苏北、南接浙北以商贸物流
户籍人口(人) 分片区 开 发 区 合计 外来人口(人) 分片区 合计 常住人口(人) 分片区 合计
开发 区
运西 同里 合计
34963
16650 43735 245055 95348
95553
80744 17003 259357 193300
130516
97394 60738 504452 288648
区位分析
基地位置
基地位于吴江经济开发区的东北片区,北邻吴淞江, 西靠苏嘉杭高速,南边是江兴东路,右邻同津大道,规划 中的地铁四号线将会穿过这一区域,将吴江区与吴中区紧 密联系起来。
江苏在中国的位置
吴江在江苏的位置
基地在吴江的位置
区位分析
高教区
吴中区
距离高教区 大约10.5km 10km 城乡结合区域,是基地与 上部城区发展区块取得紧 密关联的关键区域 高教区文化教育 资源集聚
产业发展战略:以吴江经济开发区为基础和依托,形成吴江高新产业的基地。
道路交叉口用地控制:平面交叉口处道路
缘石和红线转弯半径,主干道分别按25米、20 米进行控制,次干道分别按20米、15米进行控 制。 交叉口用地范围按红线转弯半径和停车 视距三角形控制。主干道停车视距为60米,次 干道停车视距为40米。
村名
库浜 仪塔 张塔
户数 2001年 人口
443 420 879 1550 1219 2296
外来从 业人员
25 65
2020年 人口
2000 2500
青壮年外出打工收入、耕地收入
+ 拆迁问题
拆迁相关法律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第十九条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按照下列原则编制:
(一)严格保护基本农田,控制非农业建设占用农用地;(二)提高土地利用率;
+
结论
电子产业园区多 为外来打工人员, 厂区缺少住宿 从业人员相对年 轻
• 考虑建设中下等级的职工集体宿舍 区
• 考虑青年人的文化娱乐需求,建立 网络中心等现代化娱乐设施
普通员工薪资水 平较低
• 娱乐、服务设施应为中下水平,满 足日常需求即可
+
北部农村拆迁区
人口数量 年龄层分布 多为留守老人和儿童 家庭收入来源 居住情况 居住条件差、房屋破旧
20km
40km
停车场:城市公共停车场(库)的面积指标应按人均1.0~2.0平方米的标准规划,同时公
共建筑、住宅等必须按有关标准配设相应的停车场(库)。
绿地:生产防护绿地——在工业区内部河道、工业区与生活区之间两侧控制15-20米宽
的防护绿带。 各类专用绿地的绿地率——行政办公用地30~35%、大专院校40%、医院30~35%、体育 中心宜大于50%、文化娱乐用地宜大于40%、广场绿地率70~80%。
业、高新技术产业和纺织丝绸业为主导的产业带。 沿江港口物流及重型产业带——建成上海航运中心重要组成港,长三角地区集装箱干线港 和江苏第一大外贸港。集约利用岸线资源,加大港口开发力度,建立以创意产业园为载体, 以基础产业为主体和临江国际产业园为依托先进制造业集聚带,建成生态良好、风景优美 的沿江风光带。
+
外来人口
2012 年底,吴江城区常住总人口 50.45 万人,其中户籍人口 24.51 万人,居住半年以上
的外来人口 25.94 万人。2003-2012 年,吴江城区常住总人口增加了 16.12 万人,年均增 长约 5.22%。其中,户籍人口增加了 2.59 万人,年均增长约 1.31%;同期,外来人口增长 了 13.53 万人,年均增长约 12.12%。
案列分析
宁波市姚江新区规划
区位:
位于长三角地区,上海南部的宁波市内。
位于宁波市的西北侧,靠近余姚市与 慈溪市。
用地现状:
总体城市设计范围:37km2 核心区范围:13km2
功能定位:
城市设计框架
空间发展策略
水路并行——一路三心,一江四湾。 轴向延展——一横两纵,一带三脉。 六区协同——一环六片,有机聚合。
近期计划:
1、“公共设施完善提升”行动计划 近期重点实施“加快促进现代商贸服务业全面发展、逐步完善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两大 工程。新建商贸设施约23处、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约46处。 2、“居住社区和谐宜居”行动计划 近期重点实施“生态住区建设、住房保障”两大工程。其中住房保障工程包含廉租住房、经济 适用房、公共租赁住房。 3、“工业企业转型升级”行动计划 近期重点实施“产业片区创新发展、加强产业集群规模、现代物流园建设”三大工程。 4、“生态城市美化优化”行动计划 近期重点建设“绿架构建、公园配套、水网畅通-水环境提升”等三大工程。至2015年,新增各 类公园绿地面积1.8平方公里,挖潜各类公园绿地面积0.08平方公里,城区绿化覆盖率45%,绿 地率38%,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3平方米。 7、“城乡一体统筹发展”行动计划 推进新农村建设,改善农村面貌,提升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加强自然生态和人文景观保护, 构建和谐城乡;围绕城市外围优良的生态和旅游资源,加大生态旅游区建设力度,发展乡村旅 游,实现生态环境与经济和谐发展。
户籍人口(人) 分片区 开 发 区 合计 外来人口(人) 分片区 合计 常住人口(人) 分片区 合计
开发 区
运西 同里 合计
34963
16650 43735 245055 95348
95553
80744 17003 259357 193300
130516
97394 60738 504452 288648
道路交通发展战略:大力发展公共交通,适度发展小汽车交通,合理引导自行车交
通发展,控制发展摩托车交通,严禁燃油助力车发展,创造条件鼓励步行交通。 步行、自行车等传统交通方式在中小城市中仍然占主导地位,规划利用次干道、支路开 辟自行车道路系统,利用滨河绿地设置步行系统。
苏州市近期建设规划吴江分册(20122015)公示
(三)统筹安排各类、各区域用地;(四)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保障土地的可持续 利用; (五)占用耕地与开发复垦耕地相平衡。
《苏州市人民政府征地拆迁办法》
第六条 依法征用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必须按照规定足额补偿。征地补偿安置费用, 包括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地上附着物和青苗补偿费。 第七条 征用土地的土地补偿费标准,根据所征用土地的地类按耕地前3年平均年产值 的相应倍数确定。耕地前3年平均年产值每亩不低于1800元。
+
外来人口
2012 年底,吴江城区常住总人口 50.45 万人,其中户籍人口 24.51 万人,居住半年以上
的外来人口 25.94 万人。2003-2012 年,吴江城区常住总人口增加了 16.12 万人,年均增 长约 5.22%。其中,户籍人口增加了 2.59 万人,年均增长约 1.31%;同期,外来人口增长 了 13.53 万人,年均增长约 12.12%。
旅游发展规划:以太浦河、吴淞江为东西主轴
的旅游带。
市域水系规划:吴淞江为重点保护水系。
生态廊道规划:吴淞江和300m的控制区。
吴淞江 基地
吴江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
规划指导思想:1.抓住我国已加入WTO的机遇,培育和促进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快产业结构
调整,发展外向型经济。 2.充分发挥吴江市位于苏沪接壤及苏锡常与杭嘉湖两地区交汇点的优势,确立依托上海,服务 苏州,与杭嘉湖错位发展的思路,在基础设施、生态环境等方面与苏州衔接。 3.本着集约发展的原则,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对开发区进行适当控制,优化城市整体结构。 4.以建设园林城市为目标,发掘城市特色,塑造城市形象。 5.加强区域基础设施整体协调,实现基础设施产业化。
利附 于近 人商 流业 的设 集施 聚齐 全 ,
3km
基地
可发展配套服务 设施 2.8km
高尔夫球场
3.5km 生可 活就 资近 源提 供 基 本 3.2km 4km 优秀的旅游资源
附近乡村 同里古镇
商业广场
区位分析
吴淞江
区位主要交通线路
区位主要水体
上位规划解读
1.苏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
生可 水 活为 资 资基 源 源地 、 提自 供然 足资 够源 基丰 础富 ,
基地位置
SITE
6.5km 具此 有区 较域 好内 的居 商住 业、 发商 展业 前集 景聚 ,,
3.8km 同里古镇 此区域村镇地块居多,优势 在于自然资源较丰富,可为 基地建设提供基本生活资源 供给
吴江区
区位分析
村镇区域
+ 拆迁问题
村民拆迁意愿
希望直接拿到补 偿款 按照市场房价补 偿 在原有地区建设 新房屋 希望政府分配住 房 在地价相对类似 地区建设新住房
拆迁意愿
新建住房中等级 别小区
+
电子工业园区从业人员
现有公司37家 总员工约两万人 普通员工工资在3000上下 普通员工年龄较年轻 大部分公司有职工宿舍楼 中等 部分公司内有运动场地 住宿条件
规划原则:编制本规划应遵循六大规划原则,即:资源底线原则、文化特色原则、区域
整体原则、城乡统筹原则、强市富民原则、事权明晰原则。
核心竞争力:苏州的区域唯一性资源在于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优美的自然山水环境。
城市文化和自然山水是苏州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城市发展目标:总目标是以构建名城保护为基础、以和谐苏州为主题的“青山清水,新
2.吴江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
3.苏州市近期建设规划吴江分册(2012-2015)公示
苏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
2006年9月
指导思想:为贯彻科学发展观,苏州必须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精明增长。促进苏州
市经济增长模式从外延式、资源消耗型转变为追求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内涵式、技术提升 型模式:促使苏州市城市空间布局模式由均质走向重点,由分散走向紧凑,由粗犷走向集 约,发挥自身优势,错位发展,实现精明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