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穴位及经络知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什么是叫穴位-穴位的作用

穴在汉语中,是窟窿和洞的意思,穴位就是气血停留汇聚的一个个点。经络像一条线,连接各个穴位,为气血的传输提供了通道。无数个穴位,无数条经络,组成了整个人体经络系统。开始认识穴位

身体内脏腑、经络的气血输注于体表的部位就叫做穴位,又叫腧穴、穴道。穴位遍布人体,虽散但不乱。若穴位是一颗颗珠子,经络就是串起这些珠子的线,这样共同组成了一张有轨迹可寻的人体穴位经络大网。穴位大多数都分布在这张大网上,即使不在其上,也与经络有着密切的关系。

穴位是针灸、按摩、艾灸等施术的常用部位。当身体产生病痛时,通过刺激相应的穴位,激发经络之气,经气运行至内脏,会滋养各部位器官,提高人体内在的抗病能力。

穴位治病的奥秘

当头昏脑涨的时候,用手指轻轻点按太阳穴一会儿,会感到神清气爽,这就是最简单的按摩穴位调理人体机能平衡的方法和作用。

从医学研究的角度来说,穴位附近神经和血管比较丰富,刺激穴位会增强神经系统的功能,改善病变部位的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使病变组织细胞得以快速康复,从而达到治愈疾病的效果。

穴位按摩就是通过穴位这个点,将手指上或借助其他物理器具的压力与温度的刺激,产生身体能量,沿着不同的经络,传导到它相应的脏腑组织。若辅之以良好的心理关注和感觉,就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治病效果。这种身体能量就是中医里所指的身体之气,可以说是一种身体各脏腑器官的反应信息,看不见也摸不着,而且不会消失。

穴位按摩更突出的一个特色就是,它被誉为是一项纯天然零开销的物理疗法。因为它借助的是手指,从而对人体健康的损害,被尽可能地减少到了最低的程度,最多的就是产生皮肤压痕。而体内之气,却因为对穴位的刺激而发生良性改变。同时,穴位按摩还不需要交纳一分钱医疗费用,经济实用。

穴位是分布在经络上的一个个气血汇聚点。通过各种方法刺激穴位.可以疏通经络,气血顺畅.五脏六腑自然能够得到气血更多的滋养.更积极地为身体服务。

脏腑如灯泡

五脏六腑是身体的核心,其他身体组织都隶属于他们,脏腑功能失调,身体就会出现许多疾病。

穴位如开关

如果气血淤滞,脏腑这个灯泡没有能量供应也会罢工。刺激相应的穴位就如打开灯泡的开关,能量流通,气血运行顺畅。

经络如线路

若脏腑是一个灯泡,经络就是连接开关和灯泡的线路,贯通和传导气血。

意念的力量

当用各种方法作用于某一穴位上时,调动你全部的注意力关注此处,体内之气也会随着意念而汇集于此,那么穴位治病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什么是经络-经络的作用养生

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是运行全身气血、沟通人体上下内外、感应传导信息的通路。经络不仅可以运行气血,濡养机体,而且通过诊察经脉,还可以判断死生预后,诊病治病。

什么是经络?

在中国第一部医学巨著《黄帝内经》中,“经络”这个重要的概念贯穿全书。“经”指的是人体上纵贯全身的路线,称之为经脉;“络”是这些大路线上的小分支,在小分支上又有更细小的分支,“经”和“络”形成了一张人体经络大网。这张经络大网的作用就是提供人体气血运行的通道,经络内连于脏腑,外接于肢节,连贯全身,使人体组成了一个有机的、不可分割的整体。<<黄帝内经>>中说,“经脉者,人之所以生,病之所以成,人之所以治,病之所以起”。并有“决生死,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的特点。

经络的功能

经络不仅可联络人体内外上下各组织,运行气血,濡养机体,而且还可诊察经脉,诊病治病。

1.联系脏腑,沟通内外

《黄帝内经*灵枢》中说,“夫十二经脉者,内属于脏腑,外络于枝节”。也就是说,人体的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皮肉筋骨等组织器官,是依靠着经络系统的联络沟通,从而能保持相对协调与统一,完成正常的人体生理活动。

2.反映证候,诊病治病

经络内连脏腑,因此内脏有病时,相应的经脉循环部位就会出现各种不同的症状。中医在诊断疾病时,通常用切诊的方法诊察经脉。根据脉象就可以得知气血的盛衰、疾病的寒热虚实,判断疾病的轻重缓急。

3.运行气血,濡养机体

经络是人体气血运行的通道,所以,经络能像传送带一样,将营养输送到全身各组织器官,濡养脏腑,充实皮肤肌肉和骨骼。

经络系统的主要成员

经络系统通常是由经脉、络脉、十二经筋、十二皮部组成,经脉中又包括十二正经、十二经别、奇经八脉,络脉中包括十五别络、孙络、浮络,而最主要的经脉为十二正经和奇经八脉。

十二经脉是经络系统的主体。十二经脉内属于脏腑,外分布于躯体连肢节,将人体上下内外连贯起来,构成一个有机整体。

十二经脉包括手太阴肺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阴心经、手阳明大肠经、手少阳三焦经、手太阳小肠经、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足少阴肾经。

十二经脉是血气运行的通道,因此它的循行有一定的规律和方向,就是所说的“脉行之逆顺”,又称为“流注”。十二经脉的流注次序为:起于肺经一大肠经一胃经一脾经一心经一小肠经一膀胱经一肾经一心包经一三焦经一胆经一肝经一最后又回到肺经。周而复始,循流不息。

奇经八脉它们与十二正经不同,既不直属脏腑,又无表里配合,就像大路旁的各条小路,别道奇行,故称“奇经”。

奇经八脉包括任脉、督脉、冲脉、带脉、阴跷脉、阳跷脉、阴维脉、阳维脉这八条经脉。它们交错地循行分布于十二正经之间。

奇经八脉是十二经脉以外的另一些重要经脉,它们沟通了十二经脉之间的联系,将部位相近、功能相似的经脉联系起来,达到统摄相关经脉气血、协调阴阳的作用。另外,奇经八脉也可调节十二经脉气血。当十二经脉及脏腑气血旺盛时,奇经八脉能加以蓄积;当人体功能活动需要时,奇经八脉又能提供充足的气血。

十二经别从十二经脉中各分出一支经别,称为“十二经别”。经别,就是别行的正经。

十二经别的功能主要是协调相为表里的两经之间、经脉与脏腑之间,以及人体各器官组织之间的联系。

十二经别的循行,是从身体的四肢部分走入体腔脏腑深部,然后出体表而上头面,阴经的经别合入阳经的经别而分别注入六阳经脉。每一对相为表里的经别组成一“合”,十二经别共组成“六合”。分别为足太阳与足少阴经别、足少阳与足厥阴经别、足阳明与足太阳经别、手太阳与手少阴经别、手阳明与手太阴经别。

十五别络从十二经脉及任脉、督脉各分出一支别络,再加上脾之大络,称为“十五别络”。

四肢部位的十二经别络,沟通了表里两经的经气,加强之间的联系。躯干部的任脉别络、督脉别络和脾之大络,分别沟通了腹背和全身的经气。

如何准确找穴位-怎样找准穴位

定穴方法

每个人的身体都是一把尺子,各部位都可以作为量取穴位的依据。比如,我们可以骨节为标志,或以指头的宽度为基础,甚至生活中的一些小动作都可以用来取穴。

身体的穴位太多,而且也不会显现在我们身体之上,最初找穴位的时候,真是有点无从下手。我们可以先锁定大致方向,再逐个找到细小地方。

首先,既然穴位在经络之上,那么跟着经络的走向找就对了。因为穴位的分布,不是随意零散的,而是有规律的。例如,与腑相连的是阳经,那么不管是上肢还是下肢,阳经是在背侧或者后侧;与脏相连的阴经,那就应该是在前侧了。再仔细划分,太阴、阳明走在外侧,厥阴、少阳走在中间,少阴、太阳走在里侧,这样经络的位置找到了,其上的穴位就好找了。

如果多花点时间研究一下经穴知识,熟悉各种定穴方法,那么找到的穴位位置就会更准确。

骨度分寸:最常用的取穴方法

人体的每个部位以骨节为主要标志,可以分成几等份,将每一等份规定为一寸,这一寸在身体任何一个部位表示的长度都应该是一样的,是量取穴位的标准。

量取穴位的“寸”并不是生活中常用的计量单位,而是身体上的等分单位。对于不同的人来说,等分单位的长度是不同的。

如可以规定前后发际间为12寸,两乳间为8寸,外踝尖至足底为3寸。那么不管何种身材的人,前后发际间都为12寸,两乳间都为8寸,外踝尖至足底都为3寸。

体表标志:最容易掌握的取穴方法

身体上的各部位都可以作为取穴的标志,比如头部可以五官、眉毛和发际为标志。这样的话,印堂的位置就可以定在两眉之间。这一方法适用于与身体自然标志邻近的穴位。

胸腹部就可以乳头、锁骨和肚脐等突出部位为标志。如剑突与脐连线中点取中脘穴;两乳头之间取膻中穴。

背部则可以脊椎棘突和肋骨等为标志。如第7颈椎和第1胸椎之间取大椎穴。

四肢当然是以关节为标志。如阳陵泉穴在腓骨小头前下方;膝盖骨下方凹陷处下四横指,就是足三里穴;委中穴在膝后部皱纹的中央处等。

手指比量:方便又科学地找到穴位

还可以用自己手指的宽度作为标准,来量取自己身上的穴位。因为每个人的手指与身体其他部分是成比例的。一般来说,身材高大的人,手指粗太身材瘦小的人,

手指细小。所以,用自己的手指来为自己定位取穴,就能缩小定穴中可能出现的偏差。

第一种方法:中指定穴。中指弯曲时,手指第二节内侧两端纹理之间的距离作为一寸,可用于四肢和背部取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