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楼记》教案分析

合集下载

《岳阳楼记》阅读教案及答案解析

《岳阳楼记》阅读教案及答案解析

《岳阳楼记》阅读教案及答案解析。

一. 教案1.教学目标通过阅读《岳阳楼记》,学生能够:(1) 理解文章中所传达的思想和精华,领悟古代文化的独特魅力;(2) 掌握古代散文的基本特征和表现手法,增强对于文化的鉴赏能力;(3) 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表达能力,拓展其思维视野和审美境界。

2.教学内容(1)《岳阳楼记》的整体结构和主题内涵;(2) 文章中所举的有关岳阳楼的历史典故及其文化内涵探究;(3) 文章的意象和表现手法等内容的解析。

3.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提问、故事、图片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对古代文化、散文等相关知识进行认识。

(2) 阅读分析引导学生逐段阅读、理解文章的主旨意义,分析文章所传达的精神内涵、感性意象和表现手法等。

(3) 思考探究通过提问、小组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对于文章的深层意义进行探究和思考。

(4) 总结小结精选文章中的重要语句、段落,引导学生对于文章的重要观点进行总结、概括,反思读后感受。

二. 答案解析1.《岳阳楼记》主题内涵是什么?《岳阳楼记》主要传达的主题是:“一楼高处多胜意,景尽南山更登楼。

”文章通过对于岳阳楼的描写和赞颂,表达出对古代文化的热爱和敬重,以及旷达胸怀和爱国情怀。

作者以温婉细腻的笔调表达了对于祖国大好河山的深切爱意和赞美之情,塑造了一位忧国忧民、追求卓越的志士形象。

2.《岳阳楼记》为什么被称为古代散文文化瑰宝?《岳阳楼记》作为一篇古代散文,展现了古代文化的瑰宝风采。

文章中通过丰富、自然的描写以及极具感染力的语言风格,带领读者一同感受山水之美和文化之韵。

同时,作者选材考究、构思巧妙,精细的描写技法和清新自然的语言风格,也使得文章成为古代散文中的瑰宝。

3.《岳阳楼记》中的“错落有致、千姿百态”是什么意思?“错落有致、千姿百态”是《岳阳楼记》中的一句景物描写的语句。

这句话表达的意思是,岳阳楼山水美景间错落有秩,景物造型千姿百态,充满了变化和巧妙的节奏感,如同世间奇術之一般,让人不禁为之惊叹。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岳阳楼记_》教案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岳阳楼记_》教案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岳阳楼记_》教案一. 教材分析《岳阳楼记》是北宋文学家范仲淹所作的一篇骈文,被后人誉为“千古绝唱”,是我国古代散文的典范之作。

文章通过对岳阳楼的美景描绘,表达了作者忧国忧民、舍身为国的崇高思想。

本课要求学生理解文章的背景,掌握文言文的语言特点,领会文章的主旨。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文言文基础,但《岳阳楼记》的语言较为华丽,学生可能难以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理解文言文的语言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岳阳楼记》的背景,掌握文言文的基本阅读方法,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作者忧国忧民、舍身为国的崇高思想,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掌握文言文的基本阅读方法,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

2.难点:理解文章中的一些生僻词语和句子,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等手段,为学生营造一个有利于学习的氛围。

2.自主学习法:鼓励学生自主阅读、思考,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3.合作探讨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4.情感教学法:以情促知,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与课文相关的课件,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2.资料:收集与课文相关的背景资料,方便学生了解课文的时代背景。

3.课堂练习:准备一些与课文相关的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岳阳楼的图片,引导学生欣赏岳阳楼的美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简要介绍《岳阳楼记》的背景,为学生进入课堂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教师巡视课堂,解答学生的疑问。

在此过程中,引导学生注意文言文的语言特点,如词类活用、通假字等。

3.操练(15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课文中的难点问题。

《岳阳楼记》教案:鉴赏与评析

《岳阳楼记》教案:鉴赏与评析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岳阳楼记》全文;(2)理解《岳阳楼记》的历史背景、作者简介和文本结构;(3)掌握文中重要词语和句式的含义及用法。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岳阳楼记》的艺术特色;(2)学会欣赏古代散文的美感,提高文学鉴赏能力;(3)运用文本评析方法,对《岳阳楼记》的思想内容进行深入剖析。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忧国忧民、舍身为国的崇高精神;(2)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3)学会在面对困境时,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

二、教学重点:1. 《岳阳楼记》的历史背景和作者简介;2. 文本结构和行文特点;3. 重要词语和句式的含义及用法。

三、教学难点:1. 文中蕴含的深刻哲理和作者的政治抱负;2. 艺术手法在文本中的运用和赏析;3. 文本评析方法的运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岳阳楼记》的历史背景和作者简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 自主学习:让学生朗读课文,感知文本,勾画出生字词,自主查阅注释,理解文本内容;3.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分析《岳阳楼记》的文本结构和行文特点,总结文中重要词语和句式的含义及用法;4. 艺术赏析:引导学生关注文本中的艺术手法,如对比、排比、设问等,分析其表达效果;5. 文本评析:让学生运用评析方法,对《岳阳楼记》的思想内容进行深入剖析,理解作者的忧国忧民之心;6. 情感教育:结合文本内容,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引导,培养其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7.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8. 作业布置:要求学生课后熟读并背诵《岳阳楼记》,完成相关练习题。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激发其学习兴趣,培养其文学鉴赏能力和人文素养。

六、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岳阳楼记》的内涵和外延;2. 利用案例分析法,以典型句子为例,讲解文言文的语言特点和修辞手法;3. 运用比较分析法,将《岳阳楼记》与其他文章进行对比,突出其独特性;4. 采用情感教学法,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5. 利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播放相关音频、视频资料,丰富教学手段。

《岳阳楼记》教案(精选6篇)

《岳阳楼记》教案(精选6篇)

《岳阳楼记》教案(精选6篇)岳阳楼记教案篇一教学目的1、朗读、背诵全文。

2、学习文章把叙事、写景、抒情和议论巧妙地结合在一起的写法。

3、理解作者所阐述的主要观点。

4、学习和积累文言词汇。

重点难点1、重点:(1)朗读和背诵全文。

(2)学习和积累文言词汇。

2、难点:(1)学习文章把叙事、写景、抒情和议论巧妙地结合在一起的写法。

(2)理解作者所阐述的主要观点。

学法引导1、学习时,学生可在听课文范读录音、看“岳阳楼胜景”(岳阳楼就在本市)的过程中,充分感受本文语言凝练、形象而富有音乐美的特点。

2、对文章表现的深刻的思想内容的理解,可在教师的启发点拨下完成。

教学时间三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预习1、查字典,读准下列加点字的拼音。

谪守(zhé)朝晖夕阴(huī)迁客骚人(sāo)霪雨(yín)霏霏(fēi)薄暮冥冥(míng)潜形(qián)岸芷汀兰(zhǐ tīng)皓月(hào)心旷神怡(yí)宠辱偕忘(xié)浩浩汤汤(shāng)2、朗读全文,做到本成诵?3、查字典,对照注释,试翻译课文。

二、导入1、作家作品简介。

《岳阳楼记》选自《范文正公集》。

范仲淹,北宋政治家、文学家。

他出身贫寒,幼年丧父,对下层人民的痛苦感受较深。

曾提出十条改革措施,因遭保守派反对罢政,于庆历五年贬放邓州,以后还做过杭州、青州的太守。

后在赴颖州任途中病死。

死后谥文正。

有《范文正公集》。

岳阳楼楼址在湖南省岳阳市西北的巴丘山下,其前身是三国时期吴国都督鲁肃的阅兵台。

唐玄宗开元四年(716),张说在阅兵台旧址建造楼阁,取名“岳阳楼”,常与文人们登楼赋诗。

2、解题。

1046年,范仲淹的挚友滕子京谪守巴陵郡,重修岳阳楼。

当时,范仲淹亦被贬在邓州做官。

滕子京请范仲淹为重修岳阳楼写记,并送去一本《洞庭晚秋图》。

范仲淹依据此图,凭着丰富的想象,写下了千古名篇《岳阳楼记》,表达了他“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

《岳阳楼记》教学设计教案

《岳阳楼记》教学设计教案

《岳阳楼记》教学设计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岳阳楼记》。

(2)理解《岳阳楼记》的文言文表达和修辞手法。

(3)了解《岳阳楼记》的历史背景和作者简介。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岳阳楼记》的结构和内容。

(2)学会欣赏《岳阳楼记》中的精彩词句和修辞手法。

(3)提高古典文学鉴赏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忧国忧民、舍身为国的政治情怀。

(2)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熟读并背诵《岳阳楼记》。

(2)理解《岳阳楼记》的文言文表达和修辞手法。

(3)掌握《岳阳楼记》的结构和内容。

2. 教学难点:(1)文言文词汇的理解和运用。

(2)分析《岳阳楼记》中的修辞手法。

三、教学方法1. 情景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等手段,为学生创造情境,增强学习体验。

2. 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思考和探究,提高学习效果。

3. 合作探讨法: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4. 案例分析法:分析《岳阳楼记》中的典型词句和修辞手法,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熟悉《岳阳楼记》的内容、背景和修辞手法。

2. 学生准备:预习《岳阳楼记》,了解作者简介。

3. 教学资源:PPT、图片、音频等教学资源。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岳阳楼的图片,引导学生了解岳阳楼的背景。

(2)简介《岳阳楼记》的作者范仲淹。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岳阳楼记》,理解文意。

(2)学生分享学习心得,讨论遇到的问题。

3. 课堂讲解(1)讲解《岳阳楼记》的文言文表达和修辞手法。

(2)分析《岳阳楼记》的结构和内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

4. 案例分析(1)分析《岳阳楼记》中的典型词句和修辞手法。

(2)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分析成果。

5. 情感教育(1)引导学生感受作者忧国忧民、舍身为国的政治情怀。

(2)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岳阳楼记》教案(精选7篇)

《岳阳楼记》教案(精选7篇)

《岳阳楼记》教案(精选7篇)《岳阳楼记》教案篇一【学习目标】:1、激发学生阅读和欣赏诗文的兴趣,提高在比较中鉴赏诗文的能力。

2、培养学生联想和想象的能力,进入诗文意境。

3、体会诗与散文两种体裁的异同点。

【教学重点】:1、激发学生阅读和欣赏诗文的兴趣,引导学生初步把握赏析诗文的方法。

2、体会诗与散文两种体裁的异同点。

【教学难点】:1、激发学生阅读和欣赏诗文的兴趣,引导学生初步把握赏析诗文的方法。

2、体会诗与散文两种体裁的异同点。

【教学方法】:通过对比分析,提高学生学习和鉴赏古诗文的能力。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教学内容及教学步骤】:一、复习并导入新课:1、检查背诵《诗两首》。

2、《岳阳楼记》作者简介:袁中道,明代文学家。

字小修,一作少修。

湖北公安人。

万历进士,官至南京吏部郎中。

少即能文,长愈豪迈。

与其兄宗道、宏道并有文名,时称三袁,同为公安派。

其绩稍逊于宏道。

反对复古拟古,认为文学是随时代的变化而变化的,天下无百年不变之文章;提倡真率,抒写性灵。

晚年针对多俚语纤巧的流弊,提出以性灵为中心兼重格调的主张。

二、感知课文:1、请学生根据课文注解,理解课文内容。

提示:第一段写洞庭湖水奇的原因;第二段写作者由洞庭湖上风景变幻而引发自己的的联想和感慨。

2、根据课文回答问题:(1)、洞庭湖水势浩大的原因是什么?(即“所以奇也”的原因)提示:袁中道的文章用知识为我们客观准确地回答了此问题,他在文中谈到如此盛大的水势,是由以下几种原因造成的。

第一,是“九水”,九条江的'水汇集了,才有湖的规模。

第二,是长江的水奔腾而来。

第三,二者相遇,九水不能抵挡长江的水势,水面扩大了,才“澄鲜宇宙,摇荡乾坤八百里。

”第四,岳阳楼正好在“江湖交会之间”,因而才能“朝朝暮暮”看到“吞吐之变态”。

第五,楼前有君山,在君山上观景,“得水最多”,“千里一壑,粘天沃日为奇”。

第六,在岳阳楼上看水比较少一点,但有“君山妖蒨”弥补了缺陷。

《岳阳楼记》教案分析

《岳阳楼记》教案分析

《岳阳楼记》教案分析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熟读并背诵《岳阳楼记》全文;理解文章的背景、作者及主要内容;分析文章的写作特色、修辞手法;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讨论,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学鉴赏能力;学会从生活中汲取智慧,提升个人品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作者对美好事物的热爱和追求;培养学生热爱自然、关注社会、关爱他人的品质;激发学生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岳阳楼记》的熟读背诵;文章的写作特色、修辞手法;作者的思想感情。

2.教学难点文章中的生僻字词;文章的深层次含义;对作者思想感情的理解。

三、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岳阳楼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岳阳楼的美;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岳阳楼吗?它有什么特别之处?”2.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岳阳楼记》,理解文章内容;提问:“文章中描绘了岳阳楼的哪些美景?作者表达了怎样的情感?”3.合作讨论文章的写作特色是什么?文章中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作者在文章中传达了哪些人生哲理?4.课堂讲解针对学生的讨论成果,进行讲解和点评;分析文章的写作特色、修辞手法;阐述作者的思想感情。

5.拓展延伸让学生举例说明现实生活中与《岳阳楼记》中所传达的人生哲理相关的事例;鼓励学生运用文章中的修辞手法进行创作。

强调文章中的优美语句和人生哲理。

四、作业布置1.背诵《岳阳楼记》全文;2.写一篇关于岳阳楼的作文,要求运用文章中的修辞手法;3.深入了解范仲淹的生平事迹,下周分享。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讨论、课堂讲解、拓展延伸等环节,让学生深入理解《岳阳楼记》的内容和作者的情感。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及时调整教学节奏,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参与到课堂中来。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学鉴赏能力,激发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责任感。

重难点补充:1.教学重点熟读背诵环节:可以先让学生听录音跟读,体会范仲淹的文辞韵律,再分组接龙背诵,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兴趣。

语文九年级上册《岳阳楼记》教学设计(精选5篇)

语文九年级上册《岳阳楼记》教学设计(精选5篇)

语文九年级上册《岳阳楼记》教学设计(5篇)在工作和生活中,少不了要写各种各样的文档,不论是写制度、写总结、写计划、写方案、写教案还是写其它的材料,能写出一篇好的文档,体现了一个人的文笔,也体现着一个人的能力,下面是我整理的《语文九年级上册《岳阳楼记》教学设计(5篇)》,快快拿去用吧!语文九年级上册《岳阳楼记》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疏通文句,并尝试背诵课文。

2、识记文言一些文言实词、虚词。

3、能找出过渡性的词句,体会课文叙事、写景、抒情、议论相结合的特点。

【教学重点】1、朗读、背诵。

2、体会课文叙事、写景、抒情、议论相结合的特点。

【教学过程】一、检查预习多媒体出示词句练习:1、解释词义:⑴乃重修岳阳楼⑵属予作文以记之⑶予观夫巴陵胜状⑷此则后阳楼之大观也⑸前人之述备矣⑹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⑺若夫霪雨霏霏⑻薄暮冥冥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⑽至若春和景明⑾而或长烟一空⑿宠辱偕忘⒀或异二者之为⒁是进亦忧,退亦忧2、翻译:⑴览物之情,得无异乎?⑵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⑶微斯人,吾谁与归?⑷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二、精心导入1、以赏析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导入课文。

2、学生明确学习目标。

三、解难答疑1、学生集体朗读课文。

2、请学生说说预习感受。

3、学生质疑,小组讨论后,教师点拨明确。

4、学生自由朗读刚才自己有疑难的语句,进一步疏通句意。

四、研读分析本文做到了叙事、写景、抒情、议论的高度融合,这是本文的一大特色:1、请同学们找出对应的语段或语句。

2、第一节的“谪守”与第二节的哪个词对应?他们被“谪”后的心情会怎样?明确:“谪守”与“迁客”对应。

3、第二节中有一个过渡句,自然地引出下文对“迁客”之“情”的描写,请找出来,读一读。

明确:过渡句“览物之情,得无异乎?”4、“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有“异”,那么究竟有什么不同呢?为什么会有不同呢?明确:“物”“异”而“情”“异”:阴冷险恶──悲;春光明媚──喜。

《岳阳楼记》教案

《岳阳楼记》教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岳阳楼记》;(2)理解《岳阳楼记》的作者背景、创作背景及意义;(3)分析并欣赏《岳阳楼记》中的修辞手法和优美词句。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岳阳楼记》;(2)学会欣赏古典文学作品,提高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情感;(2)领悟作品中所蕴含的哲理,培养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

二、教学重点1. 《岳阳楼记》的作者背景、创作背景及意义;2. 文中重点词语的解释和句子的翻译;3. 分析并欣赏《岳阳楼记》中的修辞手法和优美词句。

三、教学难点1. 《岳阳楼记》中一些生僻词语的理解;2. 文言文的断句和朗读;3. 对文中哲理的领悟。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岳阳楼记》的原文及其注释、译文;2. 准备相关背景资料,如作者简介、创作背景等;3. 准备教学多媒体设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岳阳楼记》的作者背景、创作背景;(2)引导学生关注《岳阳楼记》的意义和价值。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岳阳楼记》,理解文意;(2)学生通过注释和译文,辅助理解文本。

3. 合作探讨(1)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2)教师引导学生深入解读《岳阳楼记》,领悟文中哲理。

4. 分析欣赏(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岳阳楼记》中的修辞手法;(2)学生欣赏并背诵《岳阳楼记》中的优美词句。

5.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岳阳楼记》的价值和意义。

6. 课后作业(1)学生抄写《岳阳楼记》中的优美词句;六、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过程进行反思,考虑教学方法的运用是否恰当,学生学习效果是否达到预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等,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七、课堂评价1. 学生对《岳阳楼记》的作者背景、创作背景及意义的理解程度;2. 学生对文中重点词语的解释和句子的翻译的准确性;3. 学生对《岳阳楼记》中的修辞手法的分析能力和对优美词句的欣赏水平。

《岳阳楼记》教案设计与反思

《岳阳楼记》教案设计与反思

一、教案设计概述1.1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岳阳楼记》的作者、背景和主要内容,掌握文中的重要字词和句式结构。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怀,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1.2 教学重点(1)理解《岳阳楼记》的作者、背景和主要内容。

(2)掌握文中的重要字词和句式结构。

(3)体会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怀。

1.3 教学难点(1)文言文句式的理解与翻译。

(2)作者思想感情的把握。

二、教学过程2.1 导入新课(1)简介《岳阳楼记》的作者、背景。

(2)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入文本。

2.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大意。

(2)要求学生结合注释,疏通文意,解决字词句的理解问题。

2.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课文结构,归纳文章主旨。

(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2.4 课堂讲解(1)讲解课文重要字词和句式结构。

(2)分析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怀。

2.5 课堂练习(1)翻译课文中的重点句子。

(2)举例说明文言文句式特点。

2.6 情感升华(1)引导学生学习作者的忧国忧民之心。

(2)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三、教学反思3.1 教学效果(1)学生对《岳阳楼记》的作者、背景和主要内容有了深入了解。

(2)学生能够熟练掌握文中的重要字词和句式结构。

(3)学生体会到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怀,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3.2 教学改进(1)在自主学习环节,可以适当增加学生提问、教师解答的时间。

(2)在合作探讨环节,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提高课堂互动性。

(3)在情感升华环节,结合时事,引导学生将作者的情怀融入现实生活中。

四、课后作业4.1 翻译课文剩余部分,并做好笔记。

五、教学评价5.1 学生对《岳阳楼记》的掌握程度。

5.2 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表现。

5.3 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

5.4 学生对作者忧国忧民情怀的理解和体会。

初中文言文《岳阳楼记》优质教案

初中文言文《岳阳楼记》优质教案

初中文言文《岳阳楼记》优质教案初中文言文《岳阳楼记》优质教案「篇一」【教材分析】《岳阳楼记》是苏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一篇文言文,是范仲淹应老友滕子京之请,为新翻修的岳阳楼写的记文。

字数不多,境界宏阔。

文章2、3、4自然段集中写景,仅162个字,却描绘了三幅景象:一是写了洞庭湖雄伟壮阔的形势;二是写了霪雨霏霏、凄凉阴森的秋景;三是写了风光明媚、恬静愉快的春景。

有总有分,有详有略,细而不腻,粗而不疏,可见作者的概括能力非凡。

对比互衬,相得益彰。

作者写秋景和春景,完全不同,运用了对比的手法。

在这篇文章中,写景是为了抒情。

为了要写“悲”,就写“霪雨霏霏,连月不开”的阴森凄凉的秋景;而秋景,正是突出了迁客骚人“去国怀乡,忧谗畏讥”的悲凉心情。

为了写“喜”,就写“春和景明,波澜不惊”的美好明丽的春色;而春景,正是突出了迁客骚人“心旷神怡,宠辱偕忘”的喜洋洋的心情。

作者以简洁的语言,先叙事后写景,进而由景入情,着重渲染了一悲一喜的情境,又因情而生发议论,在记山记水的背后,蕴含着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怀,其人格魅力,千古传唱,学习时要抓住文脉,理解警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作用。

【设计思想】本文是千古传诵的名篇,不仅立意高远,而且文采斐然,句式整齐中见变化,尤其便于朗读。

教学中要特别重视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式反复诵读吟味,引导学生体会文章的主旨,并让学生在思想上受到教育。

针对《岳阳楼记》广泛使用骈句的方法,引导他们去体会文章语言的节奏美和韵律美。

另外,对文章语言的品味和主旨的理解,是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让学生合作学习,多讨论,不束缚学生思维,发挥学生最大的才能和创造力。

【学情分析】1.学生虽已在以前学过一定数量的文言文,但是文言功底还比较薄弱,而本文又有较多古今异义、一字多义及句子成分省略的现象,因此会形成文意疏理的一定障碍。

2.学生已经接触过游记类散文和叙事性等散文,形成了相关阅读这类散文的能力,可引导学生进行能力的迁移帮助学习本文。

2024年初中语文《岳阳楼记》详细教案

2024年初中语文《岳阳楼记》详细教案

2024年初中语文《岳阳楼记》详细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积累文言词汇,理解重点词句的含义。

理解文章的内容和主题,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学习本文写景抒情、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反复诵读,培养学生的文言文语感。

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作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忧乐观,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爱国情怀。

欣赏岳阳楼的壮丽景色,激发学生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积累文言词汇,理解重点词句的含义。

理解文章的内容和主题,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2、教学难点学习本文写景抒情、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

体会作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忧乐观。

三、教学方法1、诵读法:通过反复诵读,让学生感受文言文的韵律之美,理解文章的含义。

2、点拨法:在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的基础上,教师适时点拨,帮助学生解决疑难问题。

3、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文章的主题和写作手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合作精神。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我们在之前的学习中领略了许多美丽的自然风光,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岳阳楼,去欣赏那里独特的景色,感受古人的情怀。

(展示岳阳楼的图片或视频)引出课题《岳阳楼记》。

(二)作者及背景介绍介绍作者范仲淹:范仲淹,字希文,北宋杰出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

他的作品以反映社会现实、关心民生疾苦为主要内容。

介绍写作背景:本文写于庆历六年(1046 年),当时范仲淹被贬邓州,好友滕子京重修岳阳楼,请他作记。

范仲淹借题发挥,抒发了自己的政治抱负和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教师范读课文,要求学生注意字音、节奏和语调。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结合注释,疏通文意。

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重点检查生字词的读音和理解。

(四)精读课文,理解内容分析第一段:重点词句:“谪守”“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等。

《岳阳楼记》教案设计与反思

《岳阳楼记》教案设计与反思

一、教案设计理念1.1 教学目标:本节课旨在让学生理解《岳阳楼记》的文意,感受作者范仲淹的博大胸襟和忧患意识,领会文章所蕴含的深刻哲理,提高学生古文阅读能力。

1.2 教学内容:(1)熟读并理解《岳阳楼记》全文。

(2)分析文章的结构、修辞手法和语言特色。

(3)探讨文章的时代背景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1.3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文章背景、分析文章结构、解读重点句子。

(2)讨论法:分组讨论,分享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感悟。

(3)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等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深入体会文章意境。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2.1 教学重点:(1)熟读并理解《岳阳楼记》全文。

(2)分析文章的结构、修辞手法和语言特色。

(3)探讨文章的时代背景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2.2 教学难点:(1)文章中一些生僻词语的理解。

(2)文章所蕴含的深刻哲理的领会。

三、教学准备3.1 教师准备:(1)熟读《岳阳楼记》,掌握文章内容、结构和作者思想。

(2)搜集相关资料,了解文章时代背景。

(3)准备PPT、图片、音乐等教学辅助材料。

3.2 学生准备:(1)预习《岳阳楼记》,了解文章大意。

(2)查阅工具书,提前掌握文中生僻词语。

四、教学过程4.1 导入新课(1)展示岳阳楼图片,引导学生欣赏。

(2)简介岳阳楼的历史背景和《岳阳楼记》的创作背景。

4.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岳阳楼记》,感受文章节奏和韵味。

(2)学生分享预习过程中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感悟。

4.3 课堂讲解(1)讲解文章“岳阳楼记”的含义。

(2)分析文章结构,解读重点句子。

(3)讲解文章中的修辞手法和语言特色。

(4)探讨文章时代背景和作者思想感情。

4.4 小组讨论(1)分组讨论,分享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感悟。

(2)每组选取一名代表进行汇报。

4.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知识点。

五、课后作业5.1 作业布置:(1)熟读《岳阳楼记》,巩固课堂所学。

5.2 作业反馈:(1)检查学生熟读情况,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

《岳阳楼记》教案设计与反思

《岳阳楼记》教案设计与反思

一、教案设计理念1.1 教学目标:本节课旨在让学生理解《岳阳楼记》的文意,领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和情感,提高学生的古文阅读能力。

1.2 教学内容:《岳阳楼记》全文。

1.3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情景教学法、小组合作法等。

1.4 教学步骤:Step1:导入新课,简介《岳阳楼记》的背景及作者。

Step2: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

Step3:教师讲解生僻词语和难句,帮助学生领会文意。

Step4:分组讨论,探讨文章的主题和思想。

Step5:总结全文,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运用文章中的思想启示。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2.1 教学重点:《岳阳楼记》的文意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2.2 教学难点:生僻词语的解释,难句的翻译。

三、教学资源3.1 教材:《岳阳楼记》。

3.2 辅助材料:相关的历史、文化背景资料。

3.3 教学工具:多媒体设备。

四、教学评价4.1 课堂参与度:学生课堂发言、小组讨论情况。

4.2 作业完成情况:课后作业、练习题。

4.3 知识掌握程度:课文理解、词语解释、句子翻译。

五、教学反思5.1 教学效果:课后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教学效果,以便对后续教学进行改进。

5.2 教师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分析教学中的优点和不足,不断优化教学方法。

5.3 学生反馈:鼓励学生提出宝贵意见,帮助教师改进教学。

六、教学过程详细设计6.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岳阳楼的图片,简要介绍岳阳楼的历史背景,引出《岳阳楼记》这篇文章。

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如果你站在岳阳楼上,你会想到什么?”6.2 学生自读课文让学生自主阅读《岳阳楼记》,边读边思考,理解课文大意。

在阅读过程中,遇到生僻词语和难句可以做好标记,待会儿一起讨论。

6.3 教师讲解针对学生标记的生僻词语和难句,教师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在讲解过程中,引导学生关注作者的用词和表达方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6.4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针对课文内容进行讨论。

《岳阳楼记》优秀教案(优秀5篇)

《岳阳楼记》优秀教案(优秀5篇)

《岳阳楼记》优秀教案(优秀5篇)文言文《岳阳楼记》优秀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积累文言知识卡,疏通文意,读懂课文内容。

2.感悟名篇的描写之美、意境之美、情理之美。

3.体会学习对举的表现手法。

【教学重难点】感悟名篇的描写之美、意境之美、情理之美。

【教学过程】一、导:自古以来,多少楼台胜景令人留恋忘返。

滕王阁旁“落霞与孤鹭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美景,黄鹤楼边“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的情思,更有那岳阳楼上,范仲淹振聋发聩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如洪钟大吕时时回响在我们耳边,给我们警醒。

今天,我们一起走进范仲淹的《岳阳楼记》。

二、思活动一:检查预习,交流独学成果1.说说你对作者及作品的了解,师生相互补充(屏显)——《岳阳楼记》选自《范文正公集》范仲淹,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他出身贫寒,幼年丧父,对下层人民的痛苦感受较深曾提出十条改革措施,因遭保守派反对罢政,于庆历五年贬放邓州,以后还做过杭州、青州的太守后在赴颖州任途中病死死后谥文正有《范文正公集》。

——岳阳楼在湖南岳阳西北的巴丘山下,前身是三国时期吴国都督鲁肃的阅兵台,唐玄宗开元四年(716),张说在阅兵台旧址建造楼阁,取名“岳阳楼”,常与文人们登楼赋诗。

1046年,范仲淹的挚友滕子京谪守巴陵郡,重修岳阳楼当时,范仲淹亦被贬在邓州做官滕子京请范仲淹为重修岳阳楼写记,并送去一本《洞庭晚秋图》范仲淹依据此图,凭着丰富的想象,写下了千古名篇《岳阳楼记》,表达了他“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激励我们要以天下为己任,树立崇高的理想,要有宽阔的。

胸怀。

2.请同学展示文言积累卡,找出你认为同学可能忽略的两到三个重要的词语。

——生读课文,圈画疑难字词。

梳理出本课的古今异议词、一词多义词,词类活用词。

齐读记忆,疏通诗意。

活动二:积累美词,体会言简意赅之美1.读准字音,疏通文意,同桌逐段互译。

2.再读课文,勾画积累四字词熟读成诵,并请同桌描绘互译。

文言文《岳阳楼记》优秀教学设计

文言文《岳阳楼记》优秀教学设计

文言文《岳阳楼记》优秀教学设计岳阳楼记优秀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掌握常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认识作者、写作背景及文体特征;能够背诵课文;揣摩本文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写法;2、通过朗读继续提高诵读能力,品味意境;3、感受作者胸襟、抱负的同时、体会作者的政治理想,引发对人生的思考、对历史和传统文化的借鉴。

教学重点:积累文言知识,背诵课文,理解文章写景抒情、对比表现主旨的特点。

教学难点:领会文章中名言警句的深刻内涵以及作者的志趣。

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具安排:多媒体课件第一课时一、猜读——创设情境说感受1、运用多媒体,播放古典音乐,出示岳阳楼图片,并提问:“同学们,你认识这座建筑吗?它有什么特点?如果你此刻站在这座高楼上,你会想到些什么?”让几位学生自由发言,说说自己的感受。

总结:大家会有不同的想法,是因为大家有着不一样的生活经历,范仲淹作为封建时代有志文人士大夫的代表,面对此情此景,他又想到了什么呢?今天就让我们穿越时空的隧道,和范老先生一起做一次洞庭之旅,真切的去感受,去聆听作者拳拳心语!2、背景资料展示。

学生展示课前收集的与范仲淹、岳阳楼相关的资料,教师补充,互相交流。

二、理读——整体感知理思路1、在预习的基础上,给学生3分钟的时间分享收获与问题,并不能解决的问题归纳列出。

2、学生自读,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自己疏通文义,画出句读。

如有问题,先在四人小组内讨论解决。

教师巡视,帮助解决疑难。

点拨:指导明确重点词句。

注意通假字(具、属)、词类活用(先、后)和古今异义(气象、微)的现象。

3、示范朗读,学生在听的过程中,在文中进行批注,归纳段意,理清文章脉络。

点拨:(1)重修岳阳楼的背景和作记缘由。

(2)描写岳阳楼周围的景色,引出“迁客骚人”登楼“览物”而产生的两种不同感受。

(3)借对“古仁人之心”的探求,抒发作者的旷达胸襟和政治抱负。

(4)点明作“记”的时间。

三、析读——品析内化读真情总结学生在上一环节归纳出的问题,以及本课重点而又不易解决的问题一并列出,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精读课文,并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思考、讨论,引导逐个解决。

文言文《岳阳楼记》教案

文言文《岳阳楼记》教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岳阳楼记》;(2)理解《岳阳楼记》的文言文特点和修辞手法;(3)掌握《岳阳楼记》中的重点字词和句式;(4)了解《岳阳楼记》的历史背景和作者简介。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岳阳楼记》;(2)学会如何欣赏和评价一篇优秀的文言文;(3)培养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和文学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忧国忧民、奋发向前的豪情壮志;(2)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继承和弘扬民族精神的意识;(3)树立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1)熟读并背诵《岳阳楼记》;(2)理解《岳阳楼记》的文言文特点和修辞手法;(3)掌握《岳阳楼记》中的重点字词和句式;(4)了解《岳阳楼记》的历史背景和作者简介。

2. 教学难点:(1)文言文中的实词、虚词的理解和运用;(2)句子结构和特殊句式的把握;(3)对作者观点和思想的理解和感悟。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岳阳楼记》的历史背景、作者简介、文言文特点等;2. 自主学习法:让学生自主朗读、翻译、赏析《岳阳楼记》;3. 合作探讨法: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分享学习心得;4. 案例分析法:分析《岳阳楼记》中的典型句式和修辞手法;5. 情境教学法:创设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岳阳楼记》的魅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介《岳阳楼记》的历史背景和作者简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朗读、翻译《岳阳楼记》,感知文本;3. 讲解分析:讲解文言文特点、重点字词和句式,分析修辞手法;4.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分享学习心得;5. 案例分析:分析《岳阳楼记》中的典型句式和修辞手法;6. 情境教学:创设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岳阳楼记》的魅力;7.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巩固知识点;8.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练习题,让学生课后巩固。

岳阳楼记教案(精选10篇)

岳阳楼记教案(精选10篇)

岳阳楼记教案(精选10篇)《岳阳楼记》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的】1、了解文章叙事、写景、抒情、议论相结合的写作特点。

2、体会对偶手法的修辞作用,并能迅速辨认对偶句。

3、正确理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深刻含义。

【教学重点】1、了解文章叙事、写景、抒情、议论相结合的写作特点。

2、正确理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深刻含义。

【教学难点】1、正确理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深刻含义。

【教学时数】三课时。

第一教时教学目标1、简介时代背景及作者,指导学生朗读全文。

2、师共同疏通课文大义第一部分及第二部分第一层。

教学过程一、简介作者及文章背景范仲淹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主张“与民同乐”。

范仲淹,字_________,_________朝_________家_________家,谥号_________,著有《_________》。

二、范读课文,注意句读三、正音,完成预习二、三谪(zhé)属(zhǔ)浩浩汤汤(shāng) 霪(yín)霏(fēi) 樯(qiáng) 薄暮(bó)谗(chán)顷(qīng) 芷(zhǐ)汀(tīng)四、齐读课文,注意句读五、学生自读课文,力争读熟,体会作者的感情六、师生共同分析课文第一段1、指名学生朗读第一段。

2、指名学生结合注释翻译课文。

重点词语:谪越具增属予。

(板书)3、教师纠正,归纳总结:第一部分(第1段):写重修岳阳楼的背景和作记缘由。

(板书)4、齐读课文第一段。

七、师生共同分析课文第二段1、指名学生朗读第二段。

2、指名学生结合注释翻译课文。

重点词语:胜状汤汤大观备然则迁客骚人得无(板书)3、教师纠正,归纳总结第二部分第一层(第2段)概述岳阳楼的胜景,并由此提出“览物之情,得无异乎”,为下文铺垫。

(板书)4、齐读课文第二段。

八、总结本节课内容第一部分属于叙事,第二部分属于写景。

九、作业1、复习本节课内容;2、背诵课文。

《岳阳楼记》教案设计与反思

《岳阳楼记》教案设计与反思

一、教案设计理念1.1 教学目标:本节课旨在帮助学生理解《岳阳楼记》的文章背景、作者简介、文章结构及主旨,培养学生对古代散文的阅读兴趣和鉴赏能力,提高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

1.2 教学重难点:重点:掌握《岳阳楼记》的文章结构、主要内容及其艺术特色。

难点:理解作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博大胸怀和崇高精神。

1.3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对比分析法、小组讨论法等,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教学内容与步骤2.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岳阳楼记》的背景和作者范仲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了解文章大意,对文章进行初步理解。

2.3 课堂讲解2.3.1 讲解文章结构:让学生了解《岳阳楼记》的引子、和结尾三个部分。

2.3.2 分析文章内容:详细讲解文章中的关键词语、句子和段落,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章。

2.3.3 解读文章主旨:引导学生理解作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博大胸怀和崇高精神。

2.4 课堂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互相交流,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和表达能力。

2.5 总结反思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收获和感受,对《岳阳楼记》这篇文章有更深入的理解。

三、教学评价3.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价学生的参与度。

3.2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课后作业,如写一篇关于《岳阳楼记》的读后感,评价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四、教学反思在课后对教学过程进行反思,总结教学中的优点和不足,不断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五、教学资源5.1 教材:《岳阳楼记》原文及注释。

5.2 参考资料:相关的历史、文化背景资料。

5.3 教学工具:多媒体课件、投影仪等。

六、教学活动与互动6.1 课堂提问:在讲解过程中,穿插提问环节,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回答问题。

6.2 小组合作: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共同完成任务,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岳阳楼记》教案分析
[教例简述]
一、导入
以一篇时文作为课文教学的导言。

教师先请一位同学朗诵这篇文章。

文章点明了《岳阳楼记》的三大优点:写景好、政论好、人生观好。

教师顺此带领学生进入课文。

二、读讲
把课文立意新(政论好、人生观好)与语言美(写景好)作为重点。

采用反复朗诵课文并当堂背诵的方法,在不断吟诵中深化对重点问题的理解。

第一节:了解写作的时代背景及原因。

第二节:欣赏洞庭湖全景。

体会转折句的作用。

第三节、第四节:把握景与情的关系,落实对字词、表现手法的理解。

第五节:理解全文的主旨。

以上教学过程中,朗读形式多样,背诵则结合讲析逐步进行;以读为主,读读讲讲。

三、辨异
罗列一些意见不一的解释性内容,让学生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去判断,去决定取舍。

如“而或长烟一空”有两种解释:①大片的烟雾完全消散;
②;雾气充满天空。

要求学生对比着结合课文分析。

四、归纳
着重从语言方面去探究,分别从词语、句式、修辞、节奏等方面去概括、归纳:
1、词语——炉火纯青,如“衔远山,吞长江”。

2、句子——精练形象,如四字句式中,有成语、对偶句、排比句等。

3、修辞——巧妙运用,如对偶,对比、排比、借代等。

4、节奏——抑扬顿挫,具有音乐美。

五、补析
教师还强调了文章开头及结尾容易被忽略的地方。

开头似乎平淡,其实包含了作者对滕子京的赞颂,对当时政治的不满,结尾既是对古仁人的爱慕称赞,又是作者政治理想的表白,也是对朋友的劝勉,情在意中,意在言外。

[评析]
此教例朴实、淡雅,似乎平淡无奇。

实际上它很讲究语文课堂教学中的组合艺术。

教者注意了如下方面的“组合”。

一、内容的组合。

教学中以教材内容为主、适当引进课外内容;教材内容中以单纯性理解为主,适当插入思辩性内容。

二、方法的组合。

教学中以诵读为主,配合以讨论法、问答法、讲析法。

新课的导入别具一格,实际上是运用了铺垫
式的先入为主法(起定向作用)。

三、程序的组合。

教学中以循序渐进的推进为主——导入、读讲、辩异归纳、解析等步骤环环相扣,同时注意适当重复和迂回——“归纳、中的内容就是“读讲”内容的深化和条理化。

四、节奏的组合,主旋律是学生的诵读、反复出现并且不断变化方式,中间插入其他各类教学活动,从而形成疏密相间、跌宕有致的和谐共振。

所以,此教例看似乎淡平淡却含有丰富的“潜台词”。

课堂教学中的组合艺术是语文教师策划水平的体现。

恰当的组合不仅能使教师完满地高效地完成教学任务,而且能有益于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能力因素的健康发展,日常教学中的只讲不读、教师单边活动、教学程序杂乱、教学无法深入等等现象,都与组合不当有关。

教师中真正从理性的角度来思考教学的“布局谋篇”的,似乎还为数不多。

从这个意义来讲,此教例提醒着我们:
请注意课堂教学的组合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