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医学课件
伤寒演示课件
汇报人:XXX 2024-02-02
目录
• 伤寒概述 • 实验室检查与诊断技术 • 临床治疗原则与方案选择 • 预防措施与公共卫生管理建议 • 伤寒患者护理要点及康复期管理 • 总结回顾与未来展望
01
伤寒概述
定义与发病机制
• 定义:伤寒是由伤寒沙门菌引起的一种急性肠道传染病,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 • 发病机制:伤寒沙门菌经口进入人体后,部分可被胃酸杀灭,未被杀灭的部分进入小肠,穿过肠黏膜上皮细胞
侵入肠壁淋巴组织,被巨噬细胞吞噬并在其中繁殖。伤寒沙门菌在巨噬细胞内繁殖后再次侵入肠系膜淋巴结, 经胸导管进入血流,引起第一次菌血症。此时相当于临床上的潜伏期,患者无症状。伤寒沙门菌随血流进入肝 脾肾胆囊等器官,并在其中繁殖,被吞噬细胞吞噬的细菌再次进入血流,引起第二次菌血症。大量的伤寒沙门 菌随胆汁排入肠道,一部分随粪便排出体外,另一部分经小肠黏膜再次侵入肠壁淋巴组织,出现典型的伤寒病 理改变。
06
总结回顾与未来展望
本次汇报内容总结回顾
伤寒流行病学特征
汇报了伤寒的流行病学特征, 包括发病率、传播途径、易感
人群等。
临床表现及诊断
详细介绍了伤寒的临床表现、 诊断标准及鉴别诊断要点。
治疗方法及效果
总结了目前伤寒的治疗方法, 包括抗菌药物治疗、对症治疗 等,并评估了各种治疗方法的 效果。
预防措施及控制策略
流行特征
伤寒全年均可发生,但多发生于夏秋季,卫生条件差的地区可发生流 行。
临床表现及分型
初期
起病缓慢,最早出现的症状是发热,常伴全身不 适、乏力、食欲减退、咽痛与咳嗽等。
缓解期
人体对伤寒杆菌的抵抗力逐渐增强,体温出现波 动并开始下降,食欲逐渐好转,腹胀逐渐消失, 脾大开始回缩。但本期内有发生肠出血或肠穿孔 的危险,需特别提高警惕。
伤寒课件【28页】
一、控制传染源
预防措施
患者应按肠道传染病隔离,体温正常后
的第15日才解除隔离。如果有条件,症状消 失后5天和10天各做尿、粪培养,连续2次阴
宣教、消毒、隔离、检验
❖ 做好自身防护和职业暴露
2.检测特异性抗原或抗体 均有 助于伤寒的诊断
诊断依据
❖ 流行病学资料 注意流行地区、季节、当地是否有伤寒
正在流行、既往病史、预防接种史以及曾与患者接触史。
❖ 临床表现 持续发热1周以上,表情淡漠、呆滞、腹胀、
便秘或腹泻,相对缓脉,玫瑰疹、脾肿大等。并发肠出血或 肠穿孔则有助于诊断。对不典型的轻症患者亦应注意,以免 误诊、漏诊。
流行病学
传染源 患者和带菌者(潜伏期带菌者、暂时带菌者、慢性带菌
者)为伤寒的唯一传染源。
传播途径 粪-口途经传播。通过被病原菌污染的
水、食物、日常生活接触及苍蝇、蟑螂等经消化道传 播。
人群易感性 人群普遍易感,病后免疫力持久,少有
第二次发病者(仅约2%),与副伤寒无交叉免疫。
流行特征 可发生于任何季节,夏秋多见。人群中
病原学
1、伤寒沙门菌为沙门菌属D群,革兰染色阴性,呈 短杆状,有鞭毛,能运动。
2、具有菌体抗原(O抗原)和鞭毛抗原(H抗原), 可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非保护性IgM 和IgG抗体 。 3、伤寒杆菌在自然环境中生命力较强,耐低温,在 水中可以存活1~3周,在粪便、污水中可以存活1~2 个月。其对热及一般消毒剂较敏感,60℃加热15min、 煮沸或消毒饮用水余氯达0.2~0.4mg/L时迅速死亡。
伤寒的科普知识PPT课件
如何预防伤寒? 疫苗接种
对于高风险人群,建议接种伤寒疫苗以提高抵抗 力。
疫苗可以有效减少伤寒的发生率。
如何预防伤寒? 环境卫生
改善饮用水源和环境卫生,减少病原体的传播。
政府和社区应共同努力提升公共卫生水平。
伤寒的治疗方法
伤寒的治疗方法 抗生素治疗
伤寒的主要治疗方法是抗生素,常用药物包括氟 喹诺酮和头孢类药物。
伤寒的科普知识
演讲人:
目录
1. 什么是伤寒? 2. 伤寒的症状有哪些? 3. 如何预防伤寒? 4. 伤寒的治疗方法 5. 伤寒的流行情况
什么是伤寒?
什么是伤寒?
定义
伤寒是一种由伤寒沙门氏菌引起的传染病,主要 通过消化道传播。
感染后可引起全身性症状,严重时可能危及生命 。
什么是伤寒?
病因
伤寒的病因主要是由于摄入被污染的食物或水而 导致的感染。
谢谢观看
伤寒在发展中国家尤其常见,流行情况与卫生条 件密切相关。
每年有数百万病例,主要集中在南亚和非洲。
伤寒的流行情况 地区差异
在一些发达国家,伤寒的病例相对较少,但仍需 警惕偶发病例。
旅行者在回国后也应注意监测相关症状。
伤寒的流行情况 公共卫生措施
各国政府应加强公共卫生措施,提升民众对伤寒 的认知。
通过教育和健康宣传,减少伤寒的传播和发生。
尤其在卫生条件差的地区,伤寒的发生率较高。
什么是伤寒?
传播途径
伤寒主要通过口腔传播,通常是通过食物和水, 尤其是在公共饮用水源受到污染的情况下。
人际传播较少,但仍需注意个人卫生。
伤寒的症状有哪寒的主要症状包括高热、头痛、腹痛、食欲减 退和腹泻等。
伤寒医学知识培训培训课件
➢ 肠出血 ➢ 肠穿孔 ➢ 中毒性肝炎 ➢ 其它
➢ 中毒性心肌炎、肺部感染、胆囊炎、 ➢ 骨髓炎、肾盂肾炎等。
伤寒医学知识培训
16
实验室检查
一、常规化验
血常规 WBC偏低或正常,中性粒细胞减少,嗜酸性粒细胞减 少或消失,后者对诊断及观察病情都有价值,其消长与病情相 一致。血小板也可减少。
概述
➢ 伤寒(Typhoid Fever)是由伤寒杆菌引起 的经消化道传播的急性传染病
➢ 临床特征:持续性发热、神经系统中毒症 状、相对缓脉、脾肿大、玫瑰疹和白细胞 减少
伤寒医学知识培训
1
病原学
➢ 伤寒杆菌为沙门氏菌属D族,革兰染色阴性短 杆菌,有鞭毛,能活动,无芽胞及假膜
➢ 普通培养基上可生长,含胆汁培养基生长更好
➢ 护理 皮肤及口腔护理、观察体温、脉搏、血压、腹部、大便等变化。 ➢ 饮食 给予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的无渣饮食。退热后,食欲增
强时,仍应继续进食一段时间无渣饮食,以免诱发肠出血和肠穿孔。 注意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二、对症治疗
➢ 高热 适当应用物理降温,慎用解热镇痛类发汗退热药,以免虚脱 ➢ 便秘 用开塞露或用生理盐水低压灌肠,禁用泻剂和高压灌肠 ➢ 腹泻 可用收敛药,忌用鸦片制剂 ➢ 腹胀 可用松节油腹部热敷及肛管排气,禁用新斯的明类药物 ➢ 激素的应用 毒血症症状明显和高热病人如无禁忌可在足量有效的抗
4. 缓解期(病程第4~5周)
➢ 免疫力增强,病菌从体内逐渐清除,组织修复而痊愈。
➢ 约3%成为慢性带菌,少数由于免疫功能不足等引起复发
伤寒护理PPT课件
第三部分:伤寒病的护理 及并发症处理
理论知识:关于伤寒病护理的 基本原理和知识点,如护理目 标,注意事项等
护理措施:伤寒病患者的护理 措施,如体温监测,饮食调理 ,心理护理等
第三部分:伤寒病的护理 及并发症处理
伤寒护理PPT课 件
目录 第一部分:伤寒病病因与流行 病学 第二部分:伤寒病的临床表现 与诊断 第三部分:伤寒病的护理及并 发症处理 第四部分:伤寒病的康复及预 后评估
第一部分:伤 寒病病因与流
行病学
第一部分:伤寒病病因与 流行病学
病因分析:伤寒病的病原体, 传播途径等
流行病学特征:伤寒病的流行 规律,易感人群,季节性等
患者教育:伤寒病患者康复期的自我管 理和健康教育,如饮食指导,预防复发 等
谢谢您的观赏聆听
并发症处理:伤寒病并发症的处理方法 ,如出血性伤寒的处理,重症伤寒的处 理等
第四部分:伤 寒病的康复及
预后评估
第四部分:伤寒病的康复 及预后评估
康复辅助:伤寒病康复的辅助 治疗方法,如饮食调理,运动 康复等
预后评估:伤寒病预后的评估 指标和方法,如体力恢复情况 ,生活能力恢复等
第四部分:伤寒病的康复 及预后评估
第一部分:伤寒病病因与 流行病学
预防措施:预防伤寒病的基本措施,如 个人卫生,环境卫生等
第二部分:伤 寒病的临床表
现与诊断
第二部分:伤寒病的临床 表现与诊断
临床表现:伤寒病的主要症状 和体征,如发热,腹泻,皮疹 等
实验室检查:诊断伤寒病的重 要实验室检查项目,如血液检 查,粪便检查等
第二部分:伤寒病的临床 表现与诊断
伤寒知识普及:医学PPT课件
伤寒的预防措 施
伤寒的预防措施
保持个人卫生 饮用安全的水源
伤寒的预防措施
食品加工和储存要注意卫生 接种伤寒疫苗
伤寒的并发症
伤寒的并发症
肠出血和穿孔 肝脾肿大和功能损害
伤寒的并发症
脑膜炎和肺炎
伤寒的重要性
伤寒的重要性
全球范围内仍存在高发病率 严重影响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 量
伤寒的传播途 径
伤寒的传播途径
食物和水源污染 接触感染者的粪便或呕吐物
伤寒的传播途径
直接接触感染者
伤寒的症状
伤寒的症状
发热 头痛和全身不适
伤寒的症状
腹痛和腹泻 皮肤出现玫瑰疹
伤寒的诊断和 治疗
伤寒的诊断和治疗
通过血液和粪便样本进行实验 室检测 抗生素治疗是主要的治疗方法
伤伤寒的病因 伤寒的传播途径 伤寒的症状 伤寒的诊断和治疗 伤寒的预防措施 伤寒的并发症 伤寒的重要性
伤寒的定义
伤寒的定义
伤寒是由伤寒杆菌引起的急性 传染病 主要通过食物、水源和污染的 物品传播
伤寒的病因
伤寒的病因
由于伤寒杆菌感染引起 主要通过粪-口传播
伤寒的重要性
应重视伤寒的预防和控制
谢谢您的观 赏聆听
伤寒科普讲座PPT
演讲人:目录Fra bibliotek1. 什么是伤寒? 2. 伤寒的症状与诊断 3. 伤寒的治疗 4. 伤寒的预防 5. 伤寒的未来展望
什么是伤寒?
什么是伤寒?
定义
伤寒是一种由伤寒沙门氏菌引起的细菌性感染, 主要通过污染的水和食物传播。
伤寒在没有及时治疗的情况下,可能会导致严重 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
什么是伤寒?
疫苗的有效性和免疫持续时间因类型而异。
伤寒的预防
伤寒的预防
卫生习惯
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如勤洗手,使用安全 的饮用水和食物。
良好的卫生习惯是预防伤寒传播的第一道防 线。
伤寒的预防
公共卫生措施
政府应加强水源管理和食品安全监管,确保 公共卫生设施健全。
社区的合作和参与至关重要,尤其是在疫情 暴发期间。
病原体
伤寒沙门氏菌属于肠道沙门氏菌的一种,是引发 伤寒的主要病原体。
该细菌能够在肠道内存活并产生毒素,影响全身 的健康状态。
什么是伤寒?
流行情况
伤寒在发展中国家较为常见,尤其是在卫生条件 较差的地区。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每年约有2100万病例 发生。
伤寒的症状与诊断
伤寒的症状与诊断
常见症状
早期的干预可以显著提高治疗效果。
伤寒的治疗
伤寒的治疗
抗生素治疗
伤寒通常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如氟喹诺酮或头 孢菌素。
抗生素的选择应根据当地的耐药性情况进行调整 。
伤寒的治疗
支持性治疗
除了抗生素,患者还需要补充液体和电解质以防 脱水。
必要时,可能需要住院治疗以监测病情变化。
伤寒的治疗
疫苗接种
对于高风险人群和前往疫区的旅行者,疫苗接种 是预防伤寒的重要手段。
伤寒介绍培训课件
玫瑰疹
部分患者皮肤上可能出现淡红 色的小斑丘疹,压之褪色。
持续发热
患者通常会出现持续的高热, 体温可达39-40℃,且发热时 间较长。
相对缓脉
尽管体温升高,但脉搏相对缓 慢,与体温升高不成比例。
肝脾肿大
由于伤寒杆菌的侵入,患者可 能出现肝脾肿大的症状。
并发症情况
肠出血
伤寒最常见的并发症之 一,表现为呕血、便血
或黑便。
肠穿孔
严重的并发症,可能导 致急性腹膜炎,危及生
命。
中毒性肝炎
表现为肝功能异常,如 转氨酶升高等。
中毒性心肌炎
可能导致心律失常、心 力衰竭等严重后果。
实验室检查方法
01
02
03
04
血培养
在病程第1-2周阳性率最高, 可确诊伤寒。
骨髓培养
在病程第2-3周阳性率较高, 有助于确诊。
食物煮熟煮透
确保食物煮熟煮透,避免食用生冷 食品,特别是肉类、蛋类等。
生熟分开
在处理食物时,确保生熟食品分开 存放,避免交叉污染。
疫苗接种推广情况
疫苗种类
目前针对伤寒的疫苗主要有口服 和注射两种类型。
接种对象
主要针对高风险人群进行接种, 如旅行者、军人、食品从业人员
等。
接种效果
疫苗接种可显著降低伤寒的发病 率和死亡率,提高人群的免疫力
04
预防策略与措施建议
个人卫生习惯培养
勤洗手
经常用肥皂和流动水洗手 ,特别是在接触食物前和 如厕后。
避免接触污染物
不接触可能被伤寒杆菌污 染的水源、食物等。
个人防护
在伤寒流行区域或高风险 环境中,采取适当的个人 防护措施,如佩戴口罩、 手套等。
伤寒ppt课件
对病例进行个案调查,了解其发病前10天的活动轨迹、接触 史、饮食史等信息。
伤寒病例的防控措施
01
02
03
04
隔离治疗
对确诊病例进行隔离治疗,防 止疾病传播。
接触者追踪
对病例的密切接触者进行追踪 和管理,观察其健康状况,必 要时采取预防性服药措施。
预防接种
对易感人群进行伤寒疫苗接种 ,提高人群免疫力。
伤寒的症状与体征
症状
发热、头痛、腹痛、腹泻、呕吐、肝脾肿大等。
体征
相对缓脉、玫瑰疹、肝脾肿大等。
伤寒的诊断与治疗
诊断
根据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血培养 、粪便培养等)进行诊断。
治疗
采用抗菌药物治疗,如头孢菌素、喹 诺酮类药物等,同时注意补充营养和 休息。
02
CHAPTER
伤寒的预防
预防措施的重要性
伤寒课件
目录
CONTENTS
• 伤寒简介 • 伤寒的预防 • 伤寒的案例分析 • 伤寒的未来展望
01
CHAPTER
伤寒简介
伤寒的起源与传播
伤寒的起源
伤寒最初起源于人类与动物的接 触,由携带伤寒杆菌的动物传播 给人类。
传播途径
伤寒杆菌通过水、食物、日常生 活接触等方式传播,也可通过苍 蝇等媒介传播。
新药研究
针对伤寒病菌的耐药性问题,开展新药研究,寻找更加有效的治疗药物。
个体化治疗方案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的康复率。
伤寒防控策略的优化
监测与预警系统建设
加强伤寒疫情的监测和预警系统建设,及时发现疫情并采取有效措施控制传播。
健康教育普及
通过多种渠道普及伤寒防治知识,提高公众的防控意识和能力。
【医学课件】伤寒
目前伤寒疫苗接种覆盖率不高,且部分人群对疫苗接种存在疑虑, 导致预防效果不佳。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和展望
加强耐药性监测
01
通过加强耐药性监测,及时发现并应对耐药性增加的问题,保
障治疗效果。
提高诊断水平
02
借助先进的诊断技术和方法,提高伤寒的诊断准确性和效率,
为治疗提供有力支持。
加强预防措施
处理策略
根据并发症类型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如抗感染、纠正水电解质平衡、营 养支持等。同时加强护理,预防并发 症的发生。
04
预防伤寒措施与建议
提高公众对伤寒认识和重视程度
宣传教育
通过媒体、宣传册、讲座等多种形式,向公众普及伤寒的危 害、传播途径、预防措施等知识,提高公众的认知度和重视 程度。
健康意识
03
通过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伤寒的认识和预防意识,同时
加强疫苗接种工作,降低发病率和传播风险。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诊断过程
通过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等手段进行确诊。
治疗过程描述及效果评估
治疗过程
采用抗生素、对症治疗等手段。
效果评估
通过体温、症状缓解程度等指标进行评估。
经验教训总结和未来改进方向探讨
经验教训总结
及时诊断、合理用药、密切观察病情变 化等。
VS
未来改进方向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伤寒的认识和 预防意识;加强医疗资源建设,提高诊疗 水平;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共同应对全 球公共卫生挑战。
总结了伤寒的治疗方法和预防措施,包括抗 生素治疗、对症治疗和疫苗接种等。
当前存在问题和挑战分析
耐药性增加
随着抗生素的广泛使用,伤寒病原体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性逐渐 增加,给治疗带来困难。
精品医学课件伤寒
非典型临床表现
轻型伤寒
症状较轻,病程短,易 于漏诊。
暴发型伤寒
起病急骤,毒血症状严 重,可伴有休克、中毒 性脑病等严重并发症。
迁延型伤寒
发热持续时间长,可达 数周或数月,病情起伏
不定。
小儿伤寒
常不典型,可表现为高 热惊厥、腹泻等症状。
常见并发症及处理措施
肠出血
为伤寒最常见的并发症,表现 为便血或呕血。处理措施包括 卧床休息、暂禁饮食、使用止
血药物等。
肠穿孔
为伤寒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可 导致急性腹膜炎。处理措施包 括立即手术治疗、使用抗生素 控制感染等。
中毒性肝炎
表现为肝功能异常、黄疸等。 处理措施包括保肝治疗、避免 使用肝毒性药物等。
中毒性心肌炎
表现为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 。处理措施包括卧床休息、使
用营养心肌药物等。
04
实验室检查与辅助诊断技术
杆菌感染。
肥达试验
检测患者血清中伤寒杆菌O抗体和 H抗体的效价,辅助诊断伤寒。
分子生物学检测
利用PCR等技术检测伤寒杆菌的特 异性基因片段,具有快速、敏感、 特异的优点。
辅助诊断技术应用及评价
01
免疫学检测
通过检测患者血清中的特异性抗体,如IgM和IgG,来判断感染情况和
病程进展。该方法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但可能出现假阳性和假
精品医学课件伤寒
汇报人: 日期:
目录
• 伤寒概述 • 伤寒病原学及发病机制 • 伤寒临床表现及并发症 • 实验室检查与辅助诊断技术 • 治疗原则与药物选择策略 • 预防控制措施与公共卫生意义
01
伤寒概述
定义与流行病学
定义
伤寒是由伤寒沙门氏菌引起的急 性肠道传染病。
伤寒疾病演示课件
提高公众认知度和参与度
加强宣传教育
通过媒体、社区等途径加强对伤 寒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伤寒
的认知度和防范意识。
促进公众参与
鼓励公众积极参与伤寒的防控工 作,如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注意饮食卫生等。
加强国际合作
加强国际间的合作与交流,共同 应对伤寒等传染病的挑战,促进
全球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
THANKS
中医辨证论治方法
01
辨证分型
根据伤寒患者的症状、体征及舌脉表现,可分为初期、极期、缓解期等
不同阶段,以及湿热型、寒湿型、阴虚型等不同证型。
02 03
治则治法
针对不同证型,采用相应的治则治法,如清热利湿、温中散寒、滋阴清 热等。同时,根据病情轻重缓急,灵活选用中药汤剂、中成药等剂型进 行治疗。
注意事项
伤寒的诊断和治疗
伤寒的诊断依赖于临床表现和 实验室检测,治疗主要采用抗
生素和对症治疗。
新型检测技术和治疗方法展望
新型检测技术
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未来可能出现 更加快速、准确的伤寒检测技术,如 基于生物标志物的检测方法和基因测 序技术等。
新型治疗方法
目前伤寒的治疗主要采用抗生素,但 随着耐药性的增加,未来需要开发新 的治疗方法,如基于免疫疗法的治疗 方法等。
康复期患者心理干预和营养支持
心理干预
伤寒患者康复期可能出现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应给予心 理支持,帮助患者调整心态,积极面对疾病。
营养支持
伤寒患者康复期需要充足的营养支持,以促进身体恢复。应 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的食物,如鸡蛋、牛奶、瘦 肉、新鲜蔬菜和水果等。
回归社会后注意事项
饮食卫生
伤寒患者回归社会后应注 意饮食卫生,避免再次感 染。不吃生冷、不洁食物 ,饭前便后洗手。
伤寒PPT课件
流行病学
6
伤寒
传染源 –病 人:起病后2~4周传染性最强 –带菌者:不断传播或流行
传播途径 – 粪-口途径传播 – 污染水源、食物、日常生活接触 –苍蝇与蟑螂等传递病原菌
7
易感人群:普遍易感,病后免疫力持久 流行特征
– 与居住条件、卫生习惯及教育程度密切相关 – 水源、食物被污染可呈暴发流行 –终年可见,夏秋为多 –儿童及青壮年为多见
——可长期携带,慢性带菌者
11
增生肿胀
溃疡
图 4-4-2 伤寒肠
12
病理生理
13
肠道病理改变与四周病程关系
第1周:淋巴组织增生肿胀呈纽扣样突起,内 有大量巨噬细胞增生,常见被吞噬的 红细胞、淋巴细胞和伤寒杆菌;
第2周:肿大的淋巴结坏死; 第3周:坏死组织脱落,形成溃疡,易引起肠
出血和肠穿孔; • 第4周:溃疡逐渐愈合 • 儿童淋巴组织未完全发育,少见溃疡。
53
体格检查
T40.3℃,P100次/min,R27次/min,BP14.7/9.3kPa 神志清,安静,听力似稍差,回答问题迟缓、简单 胸部和腹部依稀可见6~7个充血斑丘疹,淡红色,直
径3mm,压之褪色 腹平软,右下腹深压迫不适,肝肋下未触及,脾肋下
1.0cm,质软无触痛,肠鸣音存在
54
头孢菌素类 孕妇与儿童亦可选用
氯霉素
不推荐用
退热后继续10~14d,总疗程约为2~3周
慢性带菌者的治疗 氨苄西林与丙磺舒联合、或复方磺胺甲基
异噁唑(SMZ+TMP),连用4~6周
47
(三)并发症治疗
肠出血 暂禁饮食,严密观察,止血剂,适 量输入新鲜全血。大量出血,内科治疗无效, 可考虑手术
伤寒ppt课件
六、临床类型
★ ★ ★ ★ ★
暴发型伤寒 轻型伤寒 逍遥型伤寒 顿挫型伤寒 迁延型伤寒
七、复发与再燃
• 复发:指伤寒病后症状消失,体温已恢复到 正常,数日至3周后伤寒症状再度出现。
• 再燃:多在病程第2-3周前后,体温波动下降, 但未达正常时又复上升,持续3-7日,常无特 异固定体征症状。
• 复发机理:由于伤寒杆菌被吞噬细胞吞噬 后,未被彻底消灭,因吞噬细胞内不易受 血中形成的抗体作用,也不易受到药物的
• 疹子特点—为淡红色充血疹,圆形,直径 约2-5mm,高出皮肤,压退色;疹退后少数
留有色素。
• 出现率及出现时间— 为6-10日
伤寒玫瑰疹
脾、肝肿大
•发生率:30-80%不等。 •轻触痛,质软:往往肋下 2-4cm 。如肝脾发 现过大,或过硬,应考虑其他疾病的可能, 如疟疾、血吸虫病等。 •中毒性肝炎:伤寒病程中很少因肝功损害出 现黄疸者,中毒性肝炎最近报道增多。
第二周 第三周 第四、五周
病理变化
• 伤寒的病理变化主要是在网状内皮系统,突出的 是回肠末端集合和孤立淋巴结。 • 病变性质是网状细胞的增生、坏死、溃疡、修复。
简述如下:
1.肠道病变
伤寒肠道病变主要发生在回肠末段的集合和孤立
淋巴结。 髓样肿胀期—相当病程第一周,此期见回肠末段集合 、孤立淋巴结的病变 坏死结痂期—相当第二周,病程极期
H antigen
沙门氏菌抗原示意图
三、流行病学
传染源
(1)病人 (2)带菌者:恢复期带菌者(2.06%) 健康带菌者 (0.76%)
传播途径 (1)水媒传播
(2)食物媒介传播
(3)接触传播 (4)苍蝇传播
易感人群
★ ★
伤寒课件
伤寒【概述】伤寒(typhoid fever)是由伤寒杆菌引起的、经粪一口途径传播的急性肠道传染病。
临床特征为持续发热、相对缓脉、全身中毒症状、玫瑰疹、肝脾肿大及白细胞减少,严重并发症有肠出血、肠穿孔。
预防重在水源和粪便无害化管理,注意食品卫生,彻底治疗带菌者。
疫苗可减少发病及减轻病情。
【临床表现】潜伏期:7-23日,一般为10-14日。
(一)典型伤寒病程约1个月,分为4期:1.侵袭期在病程第1周,缓慢起病,发热,个别伴寒战,体温递升至39-40℃,伴有全身不适、乏力等征象。
2.极期在病程第2-3周。
主要表现为:(1)持续高热:典型者为稽留热,近年来,弛张热和不规则热较多,发热愈高,中毒症状愈重。
(2)神经系统中毒症状:表情淡漠,重听,反应迟钝,呈无欲貌,精神恍惚,以至精神失常,昏迷和虚性脑膜炎表现。
(3)循环系统中毒症状:相对缓脉,病情重者有中毒性心肌炎,心率可增快,心律不整等。
(4)消化系统中毒症状:便秘或腹泻,腹胀,回盲区肠鸣音增多,有压痛。
(5)皮疹:多见于第2病周,色淡红如玫瑰色,故称“玫瑰疹”。
皮疹数少,一般在10个以下,分布多见于胸、腹部皮肤,四肢罕见。
可分批发疹。
多汗时可有汗疹(珍珠疹)。
(6)肝、脾肿大:质软,触痛不明显,随病情康复而回缩正常。
3.缓解期病程第3-4周,体温在波动中逐渐下降,中毒症状减轻,但此时出现肠出血、肠穿孔等并发症较为常见。
4.恢复期病程1个月后,随体温正常征象消失,完全康复约需1个月,少数免疫力低下或治疗失当者可使病情延绵2^-3个月不等。
(二)其他临床类型1.轻型体温在380C左右,中毒症状较轻,病程约1-2周,有时在发生并发症如肠出血、肠穿孔时才被发现。
2.逍遥型常无明显症状而被忽视,仍照常工作、生活,往往因出现并发症而被诊断为伤寒。
3.迁延型由于治疗不及时、不规范或有血吸虫等基础病而使伤寒病情反复,病程延绵数月不等。
4.暴发型急起高热,常伴畏寒,可并发休克、中毒性心肌炎、中毒性肝炎、脑病或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等。
伤寒:ppt课件
慢性带菌者的治疗
氨苄西林:疗程6周 喹诺酮类药物:疗程6周
并发症治疗
肠出血:
禁食,卧床、监护 止血、补液 输血 镇静 手术:内科治疗无效
并发症治疗
肠穿孔:
禁食,胃肠减压 早期诊断,及早处理,手术治疗 足量有效抗生素
并发症的治疗
中毒性心肌炎:
卧床 肾上腺皮质激素 应用改善心肌营养状态的药物 洋地黄用药慎重
清淡流质饮食,少量多餐,避免过饱,有肠出血时应禁食,静 脉补充;缓解期可给予易消化的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 少渣或无渣的流食半流食,避免刺激性和产气食物,并观 察进食后胃肠道反应;恢复期可逐步恢复正常饮食,但仍 有肠道并发症发生的可能,密切观察;腹胀者给予少糖低 脂食物,禁牛奶,注意补充钾盐.(3)营养状况监测.
二. 流行病学
❖ 流行特征:
❖ 地区性:世界各地均有伤寒病发生,以热带、 亚热带地区多见。
❖ 季节性:四季均可发病,夏秋季最多 ❖ 年龄:儿童和青壮年居多
传染源
病人与带菌者
病人:病程中均有传染性,2-4周传染性最强。 带菌者:
暂时性带菌者:持续排菌3个月以内 慢性带菌者:持续排菌3个月以上
分离到伤寒杆菌 血清特异性抗体阳性,肥大反应“O”抗体凝集
效价≥1:80,“H”抗体凝集效价≥1:160, 恢复期效价增高4倍以上
鉴别诊断
病毒感染 流行性斑疹伤寒 钩端螺旋体病 恶性疟疾 急性粟粒性肺结核 革兰阴性杆菌败血症 恶性组织细胞病
八. 治疗
一般治疗 对症治疗 抗菌治疗 慢性带菌者的治疗 并发症的治疗
慢性带菌者:伤寒传播和流行的主要传染 源
传播途径
粪口途径 水和食物污染是暴发流行的主要原因 散发病例一般以日常生活接触传播为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要并发症 肠出血 肠穿孔
伤寒杆菌
Salmonella typhi
病原学
• 沙门氏菌属D群 • G-短杆状,1~3.5 μm ×0.5~
0.8μm
• 有鞭毛、无荚膜、不形成芽孢
• 为需氧及兼性厌氧菌 • 在含胆汁的培养基上生长良好
• 主要致病因素为内毒素
鞭毛抗原(H) .外界抵抗力较强:
心肌炎、 DIC;
• 皮疹显著
• 病死率高
逍遥型
临床表现
毒血症状轻,常以肠出血、肠穿孔为首发症 状就诊
迁延型
病程迁延5周~数月,呈驰张热和间歇热,肝脾肿 大显著。 多见于患有慢性消化系统疾病或免疫功能低下者。
小儿伤寒
临床表现
• 年龄越小越不典型;年长儿病情轻、病程短;
• 急性起病,弛张热多见;婴幼儿惊厥、脉速; • 胃肠道症状突出;婴幼儿呕吐、腹泻; • 肝脾肿大明显;玫瑰疹和相对缓脉少见; • 容易并发支气管肺炎;肠穿孔、肠出血少见; • 外周血白细胞计数一般不少、甚或增多;肥达反应多阴性。 • 病情轻、病程短、病死率低。
3.中毒性肝炎:第1~3周,肝大、压痛, ALT上升,少数可有轻度黄疸,极个别发生 重度黄疸,随着伤寒病情好转,肝损害一般 在2~3周内恢复正常。
4.中毒性心肌炎:第2~3周,多见于有严 重的毒血症的患者,变现为心率加快,第一 心音低钝,期前收缩、血压下降。
5.支气管炎及肺炎:多为继发感染,常为 继发性感染,极少由伤寒杆菌引起。支气 管炎多见于病程早期,支气管肺炎以极期 或病程后期多见。
内毒素及内源性致热原
(IL-1、TNF等)
临 床 症 状
病理解剖
基本病理特征是全身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增生性反应 以回肠下段集合淋巴结和孤立淋巴滤泡最明显。
病理过程 髓样肿胀期 坏死期 溃疡期 愈合期
临床表现
潜伏期 3~21d 一般10~14d。
临床分型 轻型
典型(普通型)
迁延型
逍遥型
暴发型
伤
寒
学习要点
掌握伤寒流行特点、发病机制与病理解剖、 典型伤寒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 治疗。
熟悉伤寒的并发症及鉴别诊断。 了解伤寒的病原学及预防。
概述
伤寒 是由伤寒杆菌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 主要病变部位 回肠末段集合和孤立淋巴结 主要病理变化 全身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增生性反应 临床特征 持续高热、相对缓脉、玫瑰疹、肝脾
的病菌大量繁殖、再次侵入血流有关。
• 再燃:病后1~3周体温开始下降尚未正常,再度升 高,持续5~7天,血培养阳性,机制与复发相似。
临床表现
并发 症
1. 肠出血:为常见并发症,多见于第2-3周(2%~8%),轻
重不一,从大便潜血到大量血便,饮食不当腹泻常为诱因。 出血量少可无症状,或仅有头晕、脉搏快;大量出血则体温 突然下降,继而回升,有头晕、烦躁、面色苍白、脉搏快、 血压下降等休克表现。大便可呈暗红色。
慢性带菌者(排菌>3个月 、数年或终生)
传播途径
易感人群
粪-口途径(主要) 尿-口途径(罕见) 水和食物污染--暴发流行 日常接触—散发流行
普遍易感 病后有持久免疫力
终年均有,夏秋季多见 遍布于全世界,以亚热带和热带 地区多见 儿童及青壮年多见
慢性带菌者“伤寒玛丽”
Mary mallon(玛 丽·梅伦),1869年生 于爱尔兰,15岁时移 民美国。起初当女佣。 后来转行当厨师,由 她引起至少10次伤寒 的暴发。她以“伤寒 玛丽” 名留美国医学 史。
6.溶血尿毒综合征:第1~3周。贫血、黄 疸、肾衰。
7.其他:中毒性脑病、急性胆囊炎、骨髓 炎、肾盂肾炎、血栓性静脉炎等。
临床表现
近年来伤寒的临床变异特点
轻症化、不典型化
起病较急者多 肝肿大者多 弛张热、不规则热者多 消化、神经症状多 并发症多 肥达反应假阳性、假阴性多 耐药、多重耐药者多
缓慢起病者少 脾肿大者少 稽留热者少 相对缓脉、玫瑰疹少 伤寒面容者少 细菌培养阳性率少 WBC、 EC下降少
临床表现
老年伤寒
• 体温多不高,热程较长,热型不规则;
• 症状多不典型;虚弱现象明显; • 胃肠功能紊乱突出; • 易并发支气管炎和心功能不全; • 恢复慢、病情迁延; • 病死率高。
复发与再燃
临床表现
• 复发:热退后1~3周,体温再度升高,血培养阳性,
称为复发;与疗程不足、抵抗力低下、网状内皮系统
临床分期
初期 极期 缓解期
恢复期
并发症 肠出血、肠穿孔、中毒性心肌炎、中毒性 肝炎、溶血尿毒综合征等
典型病例临床分期:
临床表现
一 初期:病程第1周。起病缓慢,首发症状为发热,呈梯形上升。
二 极期:病程第2-3周
1. 2.
持续高热 消化道症状
3. 神经系统特殊中毒症状
4. 相对缓脉 5. 玫瑰疹
6. 肝脾肿大
三 缓解期:病程第3-4周 四 恢复期:病程第5周
玫瑰疹
轻型
临床表现
全身毒血症状轻;病程短,1~2周恢复; 症状不典型,易于误诊、漏诊。 见于病前曾作伤寒菌苗注射;
病初应用过有效抗生素; 年幼儿童稍多见。
暴发型
临床表现
• 起病急;
• 毒血症状重:高热或体温不升。
• 并发症多而重:中毒性休克、中毒性脑病、中毒性
菌体抗原(O)
耐寒冷:水、食物中存活
2~3w、粪便中1~2M、牛 奶中可生长繁殖;-20℃ 长期保存。
表面抗原(Vi)
对光、热、干燥、一般 消毒剂敏感:日照数小
时、60℃15`或100℃立即 死亡。饮水余氯0.2~ 0.4mg/L迅速死亡。
流行病学
传染源
病人(全程均有、2-4周最强)
带菌者:潜伏期、恢复期、
潜伏期
发病机制
伤
OH-
寒 杆
口
胃 小部分
小 肠黏膜 肠
菌 H+
大
部
分
肠 道系 淋膜 巴淋 组巴 织结
原发性菌血症
胸导管
肝脾
血循环
胆囊 骨髓
肾等
髓样肿胀
单核 巨噬
细胞
系统
组织
吞噬
随胆汁排泄
繁殖
(第2-3周)
使已致敏 的肠道淋
由
巴组织产
尿
生严重的 炎症反应-
液
-- 溃疡
排
出
血循环
第二次菌血症 (第1-2周)
2. 肠穿孔:为最严重并发症,第2~3W多见(1%~4%),好
发回肠末段。发生肠穿孔前常有腹痛、腹泻或肠出血,穿孔 发生时突然腹痛,右下腹为甚,冷汗、脉快、体温血压下降, 随后出现腹胀、腹部压痛、反跳痛、腹肌强直等腹膜炎的征 象,肝浊音界缩小至消失,外周血白细胞增高伴核左移,体 温再次升高,腹部X光可见膈下游离气体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