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一世纪中国海防面临的问题
海洋安全存在的问题
海洋安全存在的问题中国海洋安全存在三大问题海岛问题、海上划界问题、海洋资源开发问题,是当今中国海洋安全的三大海岛问题、海上划界问题、海洋资源开发问题问题。
而这三大问题相互联系,并相互制约,其中海岛问题是基础、海上划界问题是前提、海洋资源开发是目的。
从这三方面来看,中国海洋国土安全的形势不容乐观。
海岛问题是根本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规定,一个海岛的主权归属可以决定这个岛周围以200 海里为半径的海域的主权和主权权益的归属。
一个很小的岛礁,从法理上讲,可以主张 43 万平方公里的管辖海域。
因此,在海上划界中,海岛是最直接、最基本的划界基础,海岛是海洋上最重要的领土标志和主权归属象征。
也正因此,有些处于关键地理位置的岛屿往往引发争议,甚至在无人岛上发展“地盘”试图实现“先占” ,或甚至将礁石说成岛屿。
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由于我国大量海岸线基点未最后确定,导致领海基线尚未确定, 所以无法准确地计算出内海和领海的面积,因之我国的海洋国土面积不好确定。
我国的海洋国土面临着严峻的形势:在应归中国管辖的近300万平方公里的海域中, 有150 ——190万平方公里存在着同邻国的争议。
我国是一个沿海大国,但由于种种原因, 海洋国土却屡遭侵犯, 至今仍悬而未决。
目前,关于海洋国土划分的争议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中韩黄海划界问题在这一带,中韩之间存在约 18 万平方公里的争议海域。
2、中日钓鱼岛问题东海海域最主要的是与日本有关钓鱼岛主权及其涉及海域和大陆架的争议。
3、南沙群岛问题南海海域诸岛及其相关海域面临着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尼和文莱等国的侵占。
4、岛链封锁美国在亚太地区部署的两条岛链严重制约了我国海洋发展战略的实施。
中韩黄海苏岩礁、中日东海钓鱼岛、中国与东盟的南沙群岛主权之争,使我国岛礁和领海面临被瓜分的危机。
最近的东京都捐款购买钓鱼岛事件,韩国重判我渔民事件,以及近来持续一个多月的中菲黄岩岛对峙事件。
新时期海防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新时期海防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韩宇;高新生
【期刊名称】《国防》
【年(卷),期】2013(000)001
【摘要】边海防事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海洋权益,事关边境沿海地区安全稳
定和经济社会发展,在国家战略全局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
”建设海洋强国是中华民族实现强国之梦的必然选择和唯一路径,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
新形势下,中国海防建设面临着机遇和挑战,海防建设已进入一个新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军队是维护我国海防安全的主要力量,新世纪新阶段,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推进海防建设又好又快发展,是军队有效履行历史使命的一个重大而又现实的课题。
【总页数】3页(P70-72)
【作者】韩宇;高新生
【作者单位】沈阳炮兵学院;沈阳炮兵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论江泽民新时期中国海防建设思想
2.论邓小平新时期中国海防建设思想
3.新时期海防建设必须强化"五个意识"
4.关于加强新时期边海防建设的思考
5.加强对新时期海防建设的领导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鸦片战争前的中国海防问题探究
鸦片战争前的中国海防问题探究中国是一个拥有着多面丰富文化的古老国度,其历史因其悠久而变得充满传奇色彩,很多事件也因为牵涉到了中国这一名字而成为了世界史上的重大事件,其中包括鸦片战争这一事件,该事件导致中国在此后的百年中一直处于被列强割据和侵略的状态下。
然而,在这众多的事件中,鸦片战争前中国海防问题探究却是一个不容忽视的方面。
一、前置信息在探究中国海防问题之前,我们需要对鸦片战争前的中国政治和经济情况做一定了解。
在清朝末年,由于内部腐败和外部侵略加剧,中国社会和经济开始出现衰退,同时,军队和海防力量也逐渐减弱。
在这样的形势下,鸦片战争成为了一个有迹可循的结局。
二、历史沿革在明清两朝,中国的航海发展和海防建设非常重要。
明朝时,燕骏“超必楼船”建成,成为了当时世界最大的船。
而清朝时期,为了巩固海防力量和扩大贸易,清朝不断增加海防建设,如在琉球岛、南海建立了岛屿警备机构,同时开办了许多港口和水路。
这一时期也出现了一批杰出的海军将领,如郑成功、魏琼、林则徐等。
但是,在清朝晚期,中国的海军力量逐渐萎靡不振,船只数量开始减少,对外贸易开始衰落,导致海防力量的减弱和国家经济的逐渐下滑。
三、对海防力量的忽视在19世纪初的时候,由于西方列强的崛起,中国政府不仅无法有效的维护本国疆土,而且连长期存在的传统海防力量也开始逐渐衰退。
在这段时间内,清政府大量投入建设内地的文化娱乐设施和军事工业,舍弃了对海防力量的重视和投资。
此外,中国自身的生产力和文化水平在这一时期也发生了明显的倒退。
因此,当西方列强侵入中国时,这些强大而先进的海上力量对中国的疆土获得了很大的优势。
四、缺乏海防经验和技术不仅如此,中华民族长期以来的文化阻隔和国家的孤立主义政策也是导致中国缺少海防经验和技术的原因之一。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中国的内政紊乱,外敌侵略,文化传统也遭到了西方近代文化和科技的冲击,这使得中国的海防经验和技术很难保持与国际同步。
与此同时,英法等西方列强却越来越擅长使用新技术,使得其海军和军事实力在19世纪中期非常强大。
论中国主权问题
论中国主权问题,谈中国海洋权益及其维护摘要: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
伴随着边疆险象环生的危局,中国海疆也出现“新危机”。
世界海洋中存在丰富的自然资源,是生命的摇篮和人类文明的发源地。
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海洋是人类生存发展的第二空间,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领域。
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已不再是科学家的语言,而是正在实施的先杀。
因此,世界上的144个沿海过都十分重视维护本国的海洋权益。
海洋权益是一个国家海洋权利和海洋利益的总称。
中国是一个海洋大国,目前与海上8个周边国家都有海洋争端,面积约我国海洋管辖区的二分之一。
我们必须捍卫自己的海洋国土和海洋资源,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
关键词:中国海洋权益南海问题钓鱼岛对策海权与国家兴衰机器密切。
马汉在书中提出了一个未有过的概念,即海权。
“海权即是凭借海洋或者通过海洋使一个民族成为伟大民族的一切东西”。
马汉的这一论述在最大程度上拓展了海权的内涵和外延。
他所说的海权应该包括海上军事力量和非军事力量。
前者包括所拥有的舰队,包括附属的基地、港口等各种设施;后者责包括已海外贸易为核心的,和海洋相关的附属机构及其能力,也即是国家海洋经济力量的总和。
从物质形态上来说,海权实际上是一个国家在海洋上的综合实力。
建立和发展强大的海上力量对促使国家经济的繁荣和财富的积累、夺取制海权和打赢海上战争以及维护国际政治地位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因此,海权不仅标志着一个国家利用海洋和控制海洋的总体能力,同时也决定着一个国家和民族能否成为一个伟大国家和民族的要素。
中国海权如今面临着严峻形势。
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政治经济以及科技军事都得到了较高的提升。
与此同时中国的海洋权益却面临着一系列严重的挑战:台湾问题、钓鱼岛列屿问题、东海大陆架问题以及南海诸岛问题构成了中国最为棘手的几个海权问题;中国与周边海上邻国面临着极为复杂和艰巨的海上划界冲突,不少海上疆界仍处于争议之中;中国海上国际通道由于受传统和非传统安全因素影响有时还做不到畅通无阻;中国的海洋意识、经济、科技、法律、海上军事力量等与海权强国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特别是一些海权大国对中国维护和发展海权的正义主张和行动处处从中作梗,使中国海上安全面临着严重威胁。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的国家海洋安全及其法治应对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的国家海洋安全及其法治应对作者:张海文来源:《理论探索》2022年第01期主持人:张海文(自然资源部海洋发展战略研究所所长,二级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家安全是国家生存发展的基本前提,是安邦定国的重要基石。
“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作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已写进党的十九大报告和党章中。
本专题共三篇文章,其中张海文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的国家海洋安全及其法治应对》一文,分析了我国海洋安全面临的新挑战,指出我国海洋法治建设存在的短板,提出完善海洋法治体系、加强涉外海洋法治建设能力等建议。
马方的《系统构建国家安全法治实施体系》一文,分析了新时代国家安全法治建设的新格局,梳理了当前国家安全法治实施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系统构建国家安全法治实施体系的路径。
杨郁娟的《总体国家安全观视角下的智慧侦查》一文,运用总体国家安全观的系统思维、底线思维,分析了智慧侦查的功能定位、体系架构及行动逻辑。
国家安全是头等大事,涵盖政治、军事、国土、经济、文化、社会、科技、网络、生态、资源、核、海外利益、太空、深海、极地、生物等诸多领域。
本专题从总体国家安全观视角,分别对不同领域的相关安全问题进行研究,希望能为科学把握国家安全的全面性和系统性提供学理支撑。
〔摘要〕海洋安全是国家安全的有机组成部分,海洋法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总体国家安全观视角看,我国海洋安全面临着复杂的新形势和新挑战,需综合施策予以应对,法治应对是其中必然之选。
提升维护国家海洋安全的法治化水平,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和总体国家安全观为统领,统筹谋划国家海洋发展战略,进一步完善海洋法律体系,加强涉外法治能力建设。
〔关键词〕总体国家安全观,习近平法治思想,海洋安全,海洋法治〔中图分类号〕D9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175(2022)01-0005-07一、问题的提出当前,国际格局正在进行深刻调整,全球治理体系正在发生深刻变革,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进入加速演变期,和平与发展虽然仍然是时代主题,但是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更加突出〔1〕45。
关于21世纪我国东部大海洋战略的思考
关于21世纪我国东部大海洋战略的思考中国是一个陆海兼具的国家。
自古以来海洋就与华夏民族的生存与发展、国家的统一强大、社会的稳定繁荣、人民的生产和生活休戚相关。
中国位于太平洋西岸。
此一地理特征决定了海洋构成中华民族的半壁江山。
在世纪之交,国民经济和社会持续快速发展20余年,顺利收回香港和澳门主权之后,作为一个上升中的大国,如何实现江泽民总书记最近提出的中华民族在21世纪的“伟大复兴”的号召,如何设计新世纪中国的整体发展战略,如何认识建设海洋强国与实现"伟大复兴"的关系,是一个值得我们深入思考的问题。
古今中外的史实说明,凡大力向海洋发展的国家,皆可国势走强;反之,则有可能沦为落后挨打的地步。
昔日的海上强国葡萄牙、西班牙和荷兰,当年的日不落帝国英国,二战后的两个超级大国之一苏联,和现在盛气凌人、不可一世的美国,无一走的不是海上兴兵强国之路。
我们中华民族5000年的文明史,更是直接证明中国的统一、稳定、繁荣和昌盛与海洋休戚相关。
中华民族的兴衰和耻辱均与海洋密切相关。
秦朝的统一,西汉的强盛,唐朝的繁荣,明朝以后的“海禁”,清朝末期的挨打,以及近代海防危机和现代海洋权益之争,无一不折射出海洋对中华民族历史进程的重大影响。
认真总结历史经验可以看出,重陆轻海是中华民族在过去四、五百年间由强到弱,大国地位不保,以及1840年鸦片战争后的100多年间沦为一个半封建、半殖民地国家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人类发展历史上,东西方均有过各自的海洋文明。
西方海洋文明的突出特点是对外探索,冒险,扩张和侵占,其根本的目的是发现和开辟海外市场和殖民地。
换言之,西方海洋文明从本质上来说,是外向型的。
我国古代海洋文明是黄土文化和农耕意识在海洋上的延续,其特点是闭关自守,主要目的是维护和宣扬以我为主的封建统治和文化。
总之,以我国为代表的东方海洋文明的本质是内向型的。
虽然在元末明初的鼎盛时期,中国的科技,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均居世界领先地位,并且也曾一度走出国门(郑和七下西洋),但最终并未形成向外发展的有利结局。
中国海洋可持续发展面四大危机 七大生态问题突显
姓名:王培君学号:201030870111海洋生态问题之填海造房摘要:海洋生态刻不容缓,而随着房地产事业的泡沫化,房地产开始向海要地,大规模建房,加剧了人类生存隐患。
关键词:填海造房海洋生态海洋生态破坏主要是指人为原因造成的海洋生态失调。
海洋问题是日趋严重的生态课题,生活生产废水废物的排入、海洋油轮的泄漏、海洋生物过度捕捞等等,使得海洋生态系统逐渐脆弱。
我国海洋可持续发展面临着四大危机:1、近海环境呈复合污染态势,危害加重,防控难度加大;2、近海生态系统大面积退化,且正处于剧烈演变阶段,是保护和建设的关键时期;3、海洋生态环境灾害频发,海洋开发潜在环境风险高;4、沿海一级经济区环境债务沉重,次级沿海新兴经济区发展可能面临新的危机和挑战。
而目前,又一种破坏海洋生态的举动方兴未艾——填海造房。
填海造地是指把原有的海域、湖区或河岸转变为陆地。
对于山多平地少的沿海城市,填海造地是一个为市区发展制造平地的很有效方法。
我国从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始填海活动,自新中国成立至今,中国沿海已经历了4次围填海浪潮。
特别是最近10年来,中国掀起了以满足城建、港口、工业建设需要的新一轮填海造地高潮。
考虑到保护海洋环境,国家颁布《海域使用管理法》,对每年的围填海规模都有所控制。
然而,近年来房价节节攀升,个别地方过度开发,不科学地填海造地、围滩造田,尽管增加了土地资源,但对海洋资源造成了严重破坏。
(一)、填海热潮概况沿海城市开发“海景房”已经俨然成为一种热潮。
三亚、深圳、珠海等城市尤为突出。
三亚300多公里的东海岸著名填海住宅岛—凤凰岛,每平方米价格近10万元。
位于珠海吉大九洲机场附近的珠海横山洲岛,或许可以说珠海填海建房冲动下的一个缩影。
珠海之滨,不过是填海大趋势中的冰山一角。
在海南海口、辽宁大连、河北秦皇岛、江苏连云港、广东东莞、汕头,海岸线上早已在悄然中大规模地填海造岛。
(二)、填海建房驱动成因当今,部分沿海城市借国家强调发展海洋经济之名,明确提出“向海洋要土地”,兴起新一轮围填海热潮,很大一部分被用于房产开发。
当前中国海权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一个国家的全球性地位,都是随着这个国家海权的兴衰而变化的。
一个国家对海权控制的如何,在一定程度上也就真实体现了这个国家的经济和军事实力.目前我国所面临的国家海洋安全问题主要有:岛屿主权的、海域化分和海洋权益的维护。
第一,中国与周边国家海上划界问题复杂多变。
按照《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规定,可划归我国管辖的海域有近300 万平方公里。
这300 万平方公里的宽广海域为我国充分开发和有效利用海洋提供了足够的空间。
由于国家之间利益的不同或由于对国际法的解释和适用的不同也会经常发生冲突,特别是开发大陆架自然资源巨大经济利益的诱惑更使海域划界问题变得复杂。
除了渤海是我国内海外,其它海域受到地理条件的限制都与相邻、相向的周边国家存在着海域划界矛盾,同时与一些国家还存在着岛屿主权的争端。
我国政府的一贯主张是在尊重“历史性水域”的基础上,根据新出台的国际海洋法公约,对存在争议的海域进行合理、公正、公平的适当调整,以此来解决同周边国家在海洋划界问题上出现的争端,进而维护新海洋法所赋予我国的海洋权益,并最终保持亚太周边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第二,中国海洋国土屡遭侵犯,中国海防面临着周边海上力量的威胁。
中国周边强大海上军事力量的存在及其军备竞赛,一方面增加了相关国家的危机感,并增大了相关国家爆发海上冲突的可能性,对地区整体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另一方面对中国东部沿海一带的弧形区域形成了战略挤压,从而直接威胁到中国的海防安全。
依照《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相关规定,我国拥有领海海域38 万平方公里,可划归我国管辖的海域有近300 万平方公里,在这片海域中,这些岛屿分布广泛、相互毗邻,形成了近50 多个列岛、群岛,是天然的海上屏障,对我国国防和经济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但是近几年以来,在我国海域内出现了岛礁被他国侵占、海域被分割、所属海域内海洋资源被掠夺等等极其严重的形势,而这种局势在我国南海诸岛和钓鱼岛的争端中表现的最为激烈。
现在世界范围中有很多中国军事威胁论,“强大的经济实力、综合国力会转化为国防实力”,现在所有人都在享受现实的“中国股”飞涨的利益,没有强大的海防,中国日益卷入世界的巨大的海洋利益就不会有实质性的保障,中国国内经济就会因资源进口和利润回流中断而发生危机,并由此阻碍中国的迅速崛起。
当前中国海权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当前中国海权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对策从维护和发展海权的本质来看,维护海权是确保一个沿海或海洋国家和民族的安全权、海洋空间活动自由权以及生存与发展权。
如果一个国家在一定时间内、在一定海洋区域的活动享有自由权的话,在和平时期就能够自由地在海上进行商业航行、经济开发、科学考察等活动,使本国的领海主权、海洋权益不受侵犯。
当前中国的海上安全形势比较严峻,中国海洋国土受侵犯的情况日益严重,海洋权益和资源不断受到外国侵占。
为扭转这种不利局面,就必须采取各种措施大力解决中国海权所面临的实际问题,为中国开发海洋、发展海洋经济以及走向海洋强国创造必要的前提条件。
当前中国海权面临的主要问题伟大航海家郑和曾经说过:“欲国家富强,不可置海洋于不顾。
财富取之于海,危险亦来自海上。
”当前中国海上形势极为严峻,岛礁被侵占,资源被掠夺,海道经常受到干扰,海上纠纷与争端不断,周边国家海上力量发展迅速,海洋大国又纷纷介入,向海方向成为对我安全的主要威胁。
第一,中国与周边国家海上划界任务艰巨复杂。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对领海的宽度做了明确的规定,并确定了由沿海国家管辖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的法律制度,沿海国家的海上疆界由12海里领海扩大到了200-350海里宽度的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的外缘,使世界上绝大多数沿海国家面临着与海岸相邻或相向国家海上划界问题。
另外在利用海洋的过程中,由于国家之间利益的不同或由于对国际法的解释和适用的不同也会经常发生冲突,特别是开发大陆架自然资源巨大经济利益的诱惑更使海域划界问题变得复杂。
因此海域划界是《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生效后沿海国执行该公约时突出而又艰巨的任务之一,其特点是划分海上边界的潜在矛盾表面化。
中国濒临的渤海、黄海、东海、南海的自然面积总和约为470万平方公里。
按照《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规定和历史上我国对有关海域的权利以及我国的一贯主张,我国可管辖的海域约为300万平方公里。
其中除了渤海是我国内海外,其它海域受到地理条件的限制都与相邻、相向的周边国家存在着海域划界矛盾,同时与一些国家还存在着岛屿主权的争端。
中国海权面临的挑战和对策(科大学生整理)
中国海权问题海权,对很多人来说是一个到今天仍未被充分理论消化、而在实践上又迫切需要理论回答的问题。
海权是一个客观存在,不同国家在不同的经验基础上会有不同的理解。
有一个共同点还是可以确认,这就是"海权"是一个涉及海洋的概念,这正如"陆权"是涉及陆地的概念一样。
海上权利,是"国家主权"概念自然延伸,1812年美国与英国海战是为了扞卫新生美利坚合众国的正当的海洋权利,1840年中英鸦片战争和1894年的中日甲午海战及2001年4月发生于中国东部海域的中美"撞机事件",都是中国扞卫其海洋权利的军事自卫行为。
海洋权益这个词在我国出现的时间并不长。
上世纪90年代,我国颁布两部海洋法规,将海洋权益概念引进国家的法律中。
此后,海洋权益作为一个崭新的法律概念,开始为人们所关注。
最近几年来,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快速增长,中国国家利益重心越来越由生存利益转向发展利益。
中国越来越认识到1.8万公里漫长的海岸线和超过300万平方公里的海域,恰恰是维系中国发展的重要安全屏障和资源所在。
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政治经济以及科技军事等都得到了较高的提升。
与此同时中国的海洋权益却面临着一系列严重的挑战:台湾问题、钓鱼岛列屿问题、东海大陆架问题以及南海诸岛问题构成了中国最为棘手的几个海权问题;然而,这些问题由来已久,并且又具有明显不同于其他国家海权问题的特征。
首先,目前的中国是一个尚未完全实现统一的国家,而这些尚未统一的地区又多集中在东部中国海区。
这些地区既是中国领土,又是在实现中国海权中具有战略意义的海上支点。
比如,台湾及其周围属于中国的岛屿,既是中国进入太平洋的前沿基地,又是中国东部地区经济黄金地带的前锋拱卫。
其次,特殊的地缘政治条件决定了中国海权属有限海权的特点。
与法国的情形相似,而与美英两国不同,中国是一个陆海兼容型的国家。
英美国家属两洋夹护中的国家。
谈谈中国海权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论文题目:摘要:正文:从维护和发展海权的本质来看,维护海权是确保一个沿海或海洋国家和民族的安全权、海洋空间活动自由权以及生存与发展权。
如果一个国家在一定时间内、在一定海洋区域的活动享有自由权的话,在和平时期就能够自由地在海上进行商业航行、经济开发、科学考察等活动,使本国的领海主权、海洋权益不受侵犯。
一、关于海权内涵的理解“海权”这一概念最初是由美国海军历史学家和战略学家马汉提出来的,“从其广义来说,涉及了有益于使一个民族依靠海洋或利用海洋强大起来的所有事情”,[1]1-2即一个沿海或海洋国家认识、开发、利用、管理、控制和保护海洋的实力与能力。
现代海权是指一个沿海或海洋国家运用各种海上力量经略海洋,捍卫海岸和海岛领土主权、领海主权、海域管辖权以及其它各种海洋权益,以确保国家海上安全和利益,进而成为海洋强国。
第一,从维护和发展海权的手段来看,包括海上军事力量和非军事力量。
海上军事力量是海权的支柱和后盾,它的主体和核心是海军,“一国海军力量及其发展水平,直接影响与制约该国海权的运用与发展。
”海上非军事力量涵盖范围比较广泛,包括与海洋有关的一切因素,大体可分为两个方面:一是硬实力,如海洋经济、港湾条件、海外基地等;二是软实力,如海洋意识、海洋科技、海洋法制、海洋管理等。
第二,从维护和发展海权的内容来看,主要包括海岸和海岛领土主权、领海主权、海域管辖权和其它各种海洋权益。
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以及其它国际海洋法的规定,一个国家在海洋上有广泛的权利:一是维护海洋的和平使用权。
海洋只用于和平目的,当一个国家海洋权益受到海上武力威胁或破坏时,可行使自卫权以及向国际法院、海洋法庭等诉讼的权利。
二是在国家管辖海域中行使主权和管辖权。
其中包括:在内水和领海中拥有主权;在毗连区内拥有海关、财政、移民、卫生方面的管制权;在专属经济区内拥有对其自然资源的勘探、管理、开发的主权权利以及对人工岛屿、海洋科研、海洋环保的管辖权等。
南海争端的现状、原因及对策
吕晓伟:南海争端的现状、原因及对策海洋对于一个国家意味着边界、国防和海洋权益。
近代,清王朝用血淋淋的事实告诉了所有中国人忽略海防将导致怎样的结果。
直到今天,东海钓鱼岛、南海争端、台海问题,仍在折磨着每一个中国人。
和其他大国相比,中国的弱势显而易见,没有航母并不是最大缺憾,领土不完整才是中国最大的痛。
放眼南眺,祖先留下的蓝色海洋现在还好吗?在我国300多万平方公里的海洋国土上,有争议的有150万,其中相当部分已经被外国实际控制或蚕食分割,丢失的海洋国土面积相当于上世纪沙俄从中国割去的陆地疆域的总和。
一半海疆被明抢,中国什么时候变成了唐僧肉?这其中,情况最严峻的要属南海诸岛。
一、现状:好岛屿被周边瓜分殆尽,海疆“九段线”名存实亡目前南海诸岛的情况是,越南占了29个,占据最多;菲律宾占了8个,占据最早;马来西亚占了5个,占据得最肥。
还有印尼和文莱分别占了2个和1个。
中国实际控制9个,大陆8个,台湾1个。
现在看来此地已被掠夺得支离破碎,海域被分割,岛礁被侵占,资源被掠夺的情况非常普遍,中国版图上传统疆界九段线已名存实亡。
最近,中国南海争端又起,风云突变。
菲律宾通过《领海基线法》,将黄岩岛和南沙部分岛屿划入自家版图;马来西亚总理登陆南沙弹丸礁“宣示主权”;越南政府先是抗议我旅行团前往西沙群岛,又任命了西沙群岛主席。
美国调查船被围堵事件一波未平,驱逐舰“钟云”号赶来护航一波又起,短短一个月内,中国海疆频频告急,围绕南海岛屿、领海和专属经济区的明争暗斗,让这一海域的局势变得越来越复杂和诡异。
这一轮抢占南海小高潮的导火索,就是《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规定所有缔约国必须在2009年5月13日前向联合国提交大陆架划界方案,否则相关要求不予承认。
这就给那些非法占据我国南海诸岛的国家一个取得国际承认的机会,试图通过法律手段为自己的圈地运动抢得先机。
当人类已经从圈地走向圈海,南海就貌似是蓝色圈地的最后空间。
于是展开了新一轮的口水仗。
中国海防的文章 -回复
中国海防的文章-回复中国海防的重要性和发展历程。
【中国海防的重要性】中国作为一个拥有近沿海线9万多公里和12万多座岛屿的海洋国家,海防问题一直是中国历史和现实中的重要议题。
尤其在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海洋资源开发与争夺日益加剧的背景下,中国海防显得更加重要。
中国海防主要包括领海防御、海洋权益保护、海上交通安全保障和战略威慑能力等方面。
中国海防不仅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的重要力量。
【中国海防的发展历程】1. 古代海防:中国古代海防意识早已存在。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中国人就已经开始筑城修防,用以抵御外敌入侵。
到了秦朝、汉朝时期,海上贸易的发展也促进了对海防的重视。
2. 近代海防:1840年以来,中国逐渐成为半殖民地,面临列强的海上侵略。
中国人民开始了为期百年的反侵略斗争,海防成为保卫领土完整的重要方面。
在这一时期,中国人民经历了太平天国运动、甲午战争、辛亥革命等一系列战争,逐渐在海防领域积累经验并树立了海防意识。
3. 现代化海防: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政府高度重视海防工作,加强了对海洋领土的维护与保护。
1950年代,中国密集建设岛礁和海岸防御设施,将海防工作提升到国家战略层面。
4. 新时代海防:21世纪以来,中国的经济、科技、军事实力迅速发展。
中国提出了"统一建设、综合合理、有效防御、科技先进"的海洋战略思想,积极推进海洋防卫和综合治理能力建设。
中国军队开始进行广泛的远洋训练和实战化演练,提高了海军建设水平。
同时,中国还积极参与国际海洋合作,共同维护海洋安全与稳定。
【中国海防的策略与举措】1. 综合治理:中国坚持将海洋管理与维权相结合,推进海上综合治理体系的建设。
通过推进海洋权益保护、海上航行安全、海洋环境保护等举措,加强海域安全管理,维护国家利益。
2. 强化军事建设:中国加强了海军力量的建设,提高了海军保卫海疆的能力和水平。
同时,还积极发展海军装备和技术,提高作战力量和信息化能力。
中国海权面临的挑战及对策
二、当前中国海权面临的主要问题伟大航海家郑和曾经说过:“欲国家富强,不可置海洋于不顾。
财富取之于海,危险亦来自海上。
”当前中国海上形势极为严峻,岛礁被侵占,资源被掠夺,海道经常受到干扰,海上纠纷与争端不断,周边国家海上力量发展迅速,海洋大国又纷纷介入,向海方向成为对我安全的主要威胁。
第一,中国与周边国家海上划界任务艰巨复杂。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对领海的宽度做了明确的规定,并确定了由沿海国家管辖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的法律制度,沿海国家的海上疆界由12海里领海扩大到了200-350海里宽度的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的外缘,使世界上绝大多数沿海国家面临着与海岸相邻或相向国家海上划界问题。
另外在利用海洋的过程中,由于国家之间利益的不同或由于对国际法的解释和适用的不同也会经常发生冲突,特别是开发大陆架自然资源巨大经济利益的诱惑更使海域划界问题变得复杂。
因此海域划界是《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生效后沿海国执行该公约时突出而又艰巨的任务之一,其特点是划分海上边界的潜在矛盾表面化。
中国濒临的渤海、黄海、东海、南海的自然面积总和约为470万平方公里。
按照《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规定和历史上我国对有关海域的权利以及我国的一贯主张,我国可管辖的海域约为300万平方公里。
其中除了渤海是我国内海外,其它海域受到地理条件的限制都与相邻、相向的周边国家存在着海域划界矛盾,同时与一些国家还存在着岛屿主权的争端。
第二,中国海洋国土屡遭侵犯。
目前应归我国管辖的300万平方公里的海洋国土依托在我18000多公里的大陆海岸线和14000多公里的岛屿海岸线上,相当于我陆地面积的1/3或相当于我20个山东省或30个江苏省的面积。
国家海防的范围由过去的38万平方公里一下扩大到300万平方公里,防御面积增大了8倍;防卫纵深从过去12海里延伸至200-350海里,一下子增大了近17倍,这是中国疆域史上前所未有的重大变化。
这不仅是一个数量上的巨大变化,而且海防要比陆防复杂得多,“陆地国界是‘硬’边界,界碑分明,容易做到‘封疆卫土’;而海上国界是‘软’边界,远而开放,维护海洋权益不易”。
中国的海洋经济与海洋安全问题
第二讲中国的海洋经济与海洋安全问题21世纪是人类开发和利用海洋的新世纪,海洋成为“太空”以外的人类要认识和进入的第二大领域,海洋已经成为人类存在与发展的资源宝库和最后空间。
如果说十六世纪的地理大发现以后主要是看谁走的更远,十八世纪的工业革命以后主要看谁走的更快,那么二十世纪的信息革命以后主要看谁走的更高更深(即太空与海洋)。
21世纪人类争夺的主要是太空、海洋、网络和极地四大领域,2001年联合国正式文件中首次提出了“21世纪是海洋世纪”。
当前,随着陆地资源的减少和海洋资源开发力度加大,海洋对全球经济的影响越来越大,海洋是国家利益拓展的重要战略空间已成为各国共识。
人类社会正在以全新的姿态向海洋进军,国际海洋竞争日趋激烈。
美国指出:海洋是地球上“最后的开辟疆域”,未来50年要从外层空间转向海洋;加拿大提出:发展海洋产业,提高贡献,扩大就业,占领国际市场;日本利用科技加速海洋开发和提高国际竞争能力;英国把发展海洋科学作为新世纪的一次革命。
国际海洋竞争将主要表现在:发现与开发利用海洋新能源;勘探开发新的海洋矿产资源;获取更多和更广的海洋食品;加速海洋新药物资源的开发利用;实现更安全、更便捷的海上航线与运输方式。
可见,海洋开发关系到国家安全和综合国力,不进入海洋、控制海洋,国家就不可能强大。
也可以说,海洋是擎托中华民族在21世纪崛起于世界舞台的综合性战略空间。
一、海洋的战略地位不断提升海洋占地球表面积的70.8%,达3.62亿平方公里,有2.5亿平方公里为国际公共海域,1.1亿平方公里为沿海国家所管辖,它被誉为生命的摇篮、风雨的故乡、五洲的通道、资源的宝库,对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600多年前,我国著名航海家郑和就清醒地认识到,“欲国家富强,不可置海洋于不顾。
财富取之海上,危险亦来自海上。
”“一旦他国之君夺得南洋,华夏危矣。
”孙中山先生也针对海洋留下了警世之言:“太平洋问题,实则关乎我中华民族之生存,中华国家之命运”,列强争夺太平洋就是争夺中国的门户权,“人方以我为争,我岂能置之不知不问乎”。
中国海防现状及海洋和谐发展
我国海防现状及海洋和谐发展刘培芝靳瑜【230009 中国.合肥】摘要:海洋国土因其具有难守易攻的战略性和资源的丰富多样性而愈来愈受到各个国家的重视。
我国海洋邻国众多,海防形势不容乐观。
海防的巩固安全对海洋和谐发展及地区和平有着重大的作用,因此必须从各个方面加大我国海防的安全力度。
关键词:海防现状;现状分析;海洋和谐一、引言我国处亚洲大陆东隅,邻接太平洋。
其东部和东南部被一系列边缘海所环绕。
由北而南依次是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四海相连。
拥有300万平方公里的海洋国土。
与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多达七个。
中国海进出大洋的通道,在黄海和东海主要有:通往日本海的对马海峡和朝鲜海峡、吐葛喇海峡、冲绳海峡以及冲绳的与那国岛和我国台湾马石鼻之间的广阔水道。
在南海,主要有:东北部的巴士海峡河巴林塘海峡,东部的民都洛海峡和巴拉巴吉海峡可进入太平洋,南部的卡里马塔海峡和加斯帕海峡沟通爪哇海,西南部的马六甲海峡和新加坡海峡,通往印度洋。
这些海峡和其地理位置,使得南海具有国际性咽喉要道的战略地位。
二、海洋纷争分析随着海洋的价值的呈现,使得各国对邻近海洋主权的争夺愈演愈烈。
归咎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海洋的战略地位海洋具有难守易攻、运输方便的天然特性,加之海洋之上活动人口稀少,使得其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作用。
战争时期,海洋可以作为缓冲地带,对陆地起很好的防御作用。
此外,海上作战,其后勤供应不受第三国制约,不需要向别国借路,不担心路面、铁轨等交通设施被炸;船舶的运输量也是很大的。
因此要加强对海洋的控制权,使得其1战略地位充分的发展出来。
历史上我国倍受海洋无防的苦难,从1840年开始,日、英、美、法、德、意、奥等国的军队,从海上入侵我沿海地区竟达470余次之多,从辽东半岛的大孤山到海南岛的三亚港,几乎所有的重要港口、港湾、岛屿都遭到了敌人的蹂躏。
2.能源危机及海洋资源科技的进步,人口的增长,使得地球陆地资源捉襟见肘,已很难满足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中国南海问题之现状与对策[1]
中国南海问题之现状与对策近年来,中国南海问题不断升温,南海之争愈演愈烈。
在域外势力的干预下,越南等东南亚国家受利益的驱使,不顾历史与国际公约,不断肆意蚕食我国南海海域,肆意开采我国南海资源,牟取暴利。
在美国等“域外大国”介入下,南海问题几近白热化,一度成为国际热点。
所谓南海问题,即指中国与东南亚部分国家围绕南中国海主权归属及海洋资源开发所产生的争议。
其实质是东南亚某些国家否认我国在南海U形断续线内的主权,从而非法占据并大肆掠夺资源。
南海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领土,各种资料充分证明,无论是历史上还是法理的正当性,包括南沙在内的南海诸岛及其附属海域都属于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我国对此拥有无可争议的主权。
在《联合国海洋公约》出台及生效前,包括美、法、英甚至越南出版的地图和海图上,凡是涉及南海的,都标有中国主张的“断续国界线”。
这就证明了“断续国界线”原本就是世界公认的。
但是自从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南海发现了丰富的油气资源,此后又发现了南海蕴藏着数量可观、价值连城的“可燃冰”。
此项消息传出,立即引起了菲律宾及越南武力侵占南沙地区岛屿的动机。
真正的南海问题是从七十年代,越南、马来西亚、菲律宾利用军事手段强行占领或企图占领南海部分群岛开始的。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后,其侵略强占的企图越发明显,军事活动日益频繁,甚至公然宣布对于南海部分群岛的主权,才真正把南海问题摆到了必须解决的地步。
目前南沙被分割的基本形势是,越南基本控制了南沙西部海域,菲律宾基本控制了南沙东北部海域,马来西亚基本控制了南沙西南部海域,印度尼西亚虽没有直接占据岛礁,但其单方面宣布的专属经济区涵盖了中国传统海域线5万平方公里。
文莱也对中国的南通礁提出领土要求,企图划走3万平方公里的海域。
南海问题夹杂着太多的经济与政治利益,首先,南海拥有丰富的矿藏资源比如前述所说的“可燃冰”,岂能不引起越南等周边国家的窥视之心呢?其次,南海位于太平洋和印度洋的交界处,连接着经济增长速度最快的亚太地区和中东,非洲与欧洲,是世界上第二繁忙的国际航道,而南海西南端的马六甲海峡,更是被称作“海上生命线”。
国际公法之中国与邻国海洋划界问题
中国与邻国的海洋划界问题研究摘要:二十一世纪,海洋资源对任何一个国家都有着重要的军事和经济意义。
而鉴于我国近年来与邻国的海洋争端问题日益突出,本文将对我国海洋争端问题的现状和问题的历史背景及原因加以分析,进而浅述当代中国解决海洋问题的总体战略思想和具体策略路线。
关键词:海洋争端南沙群岛东海问题一中国与邻国海洋划界争端问题的现状1总体概况我国拥有着非常辽阔的陆地国土,960万平方公里。
同时,我国的海域面积也是相当广阔,整个海域自然地理分布范围南北跨度约38个纬度,东西跨度约24个经度。
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划定标准,我国拥有300多万平方公里的海洋国土。
但是,问题恰恰就在于有些海岛远离大陆,我们的力量在多少年来无法跟上,没能有效地对这些岛礁实行实际控制和管辖,使得一些周边国家借机钻了空子,找到各种机会侵占了本应属于我们的海岛,进而采取各种手段企图让这种侵占合法化,并且加紧了对我们的海上资源的掠夺。
据专家介绍,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复杂原因,在属于我国300多万平方公里的海洋权益中,近一半存在争议,总面积达100多万平方公里。
这些海域中的许多岛屿被他国所占,情况最严峻的要属南海的南沙群岛和东海的钓鱼岛。
2南海问题现状南海诸岛是南海中中国许多岛屿、沙洲、礁、暗沙和浅滩的总称。
它们分布的范围很广,南北绵延1800公里,东西分布约900公里,共有岛、礁、沙和滩200多个。
诸岛北起海岸附近的北卫滩,西起万安滩,南至曾母暗沙,东北至黄岩岛。
自北向南大致可以分为东沙、西沙、中沙、和南沙四大群岛。
其中西、南、中沙群岛位于中国南海的西南部,由200多个岛、礁沙组成,海域面积200多万平方公里,是我国最南端的领土。
南沙群岛则是分布范围最广、岛礁数量最多的一组大群岛,国际习惯称其为“斯普拉特利群岛”。
南海问题的焦点就是最南端的南沙群岛。
目前,周边许多国家不仅对岛群提出了主权要求,而且还占领了大部分岛礁,对其附近海域进行疯狂的资源掠夺。
对新时期海防面临挑战的几点思考
对新时期海防面临挑战的几点思考
丁继明
【期刊名称】《消费导刊》
【年(卷),期】2013(000)007
【摘要】我国拥有辽阔的海域,孕育着丰富的海洋资源,进入二十一世纪,世界
海洋斗争日趋激烈,我国海上形势面临着严峻局面,海防安全亦面临严峻的考验和挑战,在当前形势下,如何发展和强化海防建设,必须以联合国《海洋公约》为依据,确立新的海防观念与海防意识,在将可能的海洋威胁方向确立为国防的主导方向的同时,以重组国家海洋局为契机,强化海洋忧患意识,构建强有力的海防力量,把我国建设成美丽、富饶的海洋强国。
【总页数】2页(P203-204)
【作者】丁继明
【作者单位】广州武警边防指挥学校基础部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新时期高校图书馆面临的挑战及几点思考 [J], 张互桂
2.上海防汛工作面临的挑战及对策思考 [J], 王梦江;章震宇
3.关于新时期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面临挑战的几点思考 [J], 贺川芮
4.我国海防面临的安全威胁与加强海防建设的战略性思考 [J], 谢豪生
5.中国海防发展面临的主要挑战与对策 [J], 高新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十一世纪中国海防面临的问题
国际海洋问题专家陆儒德教授现为我国海军某舰艇学院航海系系主任,参加过我国首次南极科学考察活动,主要从事国际海洋问题研究,建树颇多。
目前,针对近年亚太各国争相发展海军,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从目前的国际形势来看,一个坚定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中国必然成为西方世界战略目标,他们会在政治、经济、军事、科技各个领域与我们进行激烈较量。
首先面临的是周边强大的海上军事力量的挑战。
当今,裁军声浪虽然席卷了整个世界,并取得了重大进展,但亚太地区的军力却有增无减,各国都在竞相发展海军,这反映亚太形势的复杂性和军事热点已由陆地转向海洋。
美国在西太平洋部署军队13.5万人,其中日本占37%,韩国占32.9%,菲律宾占11%,对我形成战略包围态势。
日本已成为经济和科技大国,右翼势力正在为日本向政治和军事大国发展推波助澜。
1991年的日本军费总值就达319亿美元,约为中国军费的5倍,仅海军军费就高达70亿美元,超过中国军费总额,人均军费居世界第一,成为仅次美、俄的世界和三军事强国。
在90年代中期,日本作战舰艇总数达170余艘,驱逐舰规模相当美国第七舰队的3倍,反潜机相当第七舰队的5倍,并将组成4个“八八舰队”。
一支现代化日本海军舰队的崛起,对亚太乃至世界都是巨大的威胁。
泰国、菲律宾和马来西亚都在大力加速海军现代化,要建立“可与第三世界任何一国媲美的海军”,以保卫其近海石油和天然气资源。
其次,我国与周边国家存在重大海洋权益争议。
由于历史和现实原因,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我们与周边各国存在岛礁归属、海域划界和资源占有方面的争议,其实质是主权之争。
由于地位重要,利益巨大,内容复杂,矛盾交错,短期内难以找到各方可接受的解决方法,所以我们与周边国家的海洋权矛盾将通过长期的谈判和磋商解决。
图门江出海通航权问题。
我国原为日本海沿海国,后根据《中俄北京条约》,沙俄强割中国在日本海的全部国土,使中国失去了濒临日本海的唯一口岸。
但根据《巴塞罗那公约》和当时《条约》的有关条款,我国具有无可争辩的国境河流通海航行权,通过外交途径,我们已经取得苏、朝的确认。
现在有待根据国际法规和惯例与俄、朝鉴定正式过境条约,以便全面恢复我中断了52年的开发、利用图门江的正当权益。
黄海划界存有争议,中朝为共大陆架,中朝韩三方存在着划界争议。
东海钓鱼岛归属和划界之争。
钓鱼岛自古以来属于中国,1971年美日签约,美军非法将该岛的“行政管理权”移交给日本,蓄意制造事端,侵犯中国主权,成为中日间的一大悬案。
其核心问题是日本企图“占岛夺海”,不顾中日以冲绳海沟为界的事实,硬说中日共大陆架,进而以钓鱼岛为基点,与我国分大陆架,染指我大量主权水域,我国政府为此多次发表声明。
南海水域遭多国侵占。
由于南海重要的战略地位和丰富的资源,无可争辩属中国的南沙群岛,自70年代起多数岛礁被周围国家侵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