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审美距离和移情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审美距离和移情说
自19世纪以来,人们对美的研究,逐渐将侧重点从对美的本质的追求转移到了美感的体验和制造美感的因素上。美学的研究重点也从研究美发展成研究美感。而在对美的感受探索的过程中,人们逐渐发现了审美距离以及人的情感对美的体验的影响。不同的审美距离,不同的审美对象以及不同的审美心情都会对最终的美感造成影响。因此,很多人都将审美距离和移情说作为审美的重要手段。
人们常说:“距离产生美。”这便是说人们在欣赏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等等的审美过程中,必须保持特定的、适当的距离,如时间距离、空间距离和心理距离,否则就会影响和削弱审美主体的审美效果。而这里的距离,则是指事物和人的实际利害之间的分离。审美距离分为时间距离、空间距离和心理距离三种。时间距离指与审美主体的接触时间。有诗云:“入鲍鱼之肆,久闻而不知其臭;入幽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过于长久的接触会造成人们对审美主体的审美疲劳,从而使得美的东西也失去了他的美感。更通俗的说,人是喜新厌旧的动物,看久了的东西总是要腻烦的。空间距离则是指与审美主体处在不同的不同地点,不同空间从而产生的审美情感对审美主体的美化作用。正如对于要远行的朋友我们总会从心底生出依依不舍的情绪。诗人李白也曾在诗中写道:“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空间距离的相隔总是会牵扯人内心的牵挂,从而在不经意间美化了审美的主体。而一般来说,这样的美感总是带有淡淡的惆怅和忧伤,是一种蓝色的忧郁的情趣。此外,瑞士心理学家、语言学家布洛提出了心理距离。他认为心理距离是介于我们自身和那些作为我们感动的根源或媒介的对象之间的距离。我们观赏者对于作品所显示的事物在感情上或心理上保持的距离,这种距离由于消除我们对作品的实用态度而使美感有利于快感,因而使我们对眼前的事物产生崭新的体验。人们在欣赏美的时候,经审美主体牵引起内心的情感。心理距离一般表现为空间距离和时间距离,他们所引起的美感体验与审美者的内心感受、对审美主体怀有的关心、
怜惜、鄙夷等相呼应,从而形成了更深层次的美感,甚至是快感。举个简单的例子,人们在看到弱小的动物时总是会不由的生出怜惜之情。在人类社会中,楚楚可怜的少女也总是能引起他人的保护欲。这些都是一些心理距离的影响作用。
如果将美感比作风筝,那审美距离就是牵扯风筝的线,线长线短,决定了风筝能飞行的高度。太短了,风筝飞不高飞不远,太长了就容易短。可以说审美距离让我们拥有更深刻的美的体验。朱光潜的美学体系认为,人们从具体的审美事实出发,以美感为中心来构建自己的美学体系,享受和体验美。而这其中,距离成了形成美学态度的必要条件,人堆事物的审美态度不由满足实际需求的欲望所推动,也不导向达到功利目的的活动。距离让我们有了更好的美的体验,抑或者说距离形成了我们的美感。
如果说审美距离延伸了美感的深度,那移情说便是拓展了美感的广度。
最早由德国费肖尔父子提出移情说。移情是指直观与情感直接结合从而使知觉表象与情感相融合的过程。当我们聚精会神地观察审美对象时,就会产生把我们的生命和情趣注入到对象中、使对象显示出情感色彩的现象。“移情说”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认为人的美感是一种心理错觉,一种在客观事物中看到自我的错觉。早期的西方移情说是建立在唯心主义的基础上的,否定了客观事物本身的美感。认为一切的美都起源于人的情感。而后,人们认为,美感是人类内心情感在客观事物上的映射,以及客观事物本身的美的体验所牵引的人内心的情感的共鸣。中国文学中的“寄情于景”“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或多或少的也与此观点有所联系。客观事物本身是有其美感的,而人的情感与审美主体的美感的共通之处,使得这种美感有了更深层次的美的体验,其美学的效果也更为明显动人。正如一些诗中提到:“今宵酒醒何处? 杨柳岸、晓风残月。”“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晓风”“残月”“夕阳”这些美学的意象都牵引出作者的忧郁、无奈的感慨。他们通过诗歌抒发自己透过这些意象看到的自身的无奈和世事的无常,从而表达了他们内心的孤寂之情。有人将移情分为四类:①一般
的统觉移情,给普通对象的形式以生命,使线条转化成一种运动或伸延。②经验的或自然的移情,使自然对象拟人化,如风在咆哮、树叶在低语。③氛围移情,使色彩富于性格特征,使音乐富于表现力。④生物感性表现的移情,把人们的外貌作为他们内心生命的表征,使人的音容笑貌充满意蕴。而无论是哪一种,都使得审美主体的美感有了更多样的表现从而更吸引人们的视线而引发相应的研究。移情使人们欣赏美的过程更富有情趣,同时,通过移情的作用,也让人发现了更多的美的事物,美化了我们的生活。这也是为什么我认为,移情拓展了美感的宽度。
审美距离和移情说从两个不同方面对美感的研究起到了促进作用,引发了我们更丰富的美的体验,让我们的情感与客观事物本身的美丽引起共鸣,相互作用。从这些方面看,美感就好比扇子上的绘画,而审美距离和移情说则是扇骨和绘画用的底子。无论是西方的美学还是东方的写意,无论是移情于客观主体以映射内心情感还是“借景抒情”、“寄情于景”,审美距离和移情都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它们使物成美,使美更美。尽管东西方美的研究有着众多的差异,但是审美距离和移情都是各种美在探讨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分析对象。它们成就了美感。
11英语2班
金翠
11010810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