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鉴赏论文
论《诗经》的审美特征
论《诗经》的审美特征第一篇:论《诗经》的审美特征论《诗经》的审美特征内容提要《诗经》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它不仅是我国诗歌创作的源头,更为后世的诗歌创作铺垫了良好的基础,历代儒学者们不断地研究它,给后人留下了许多颇有价值的观点,但却很少有人从美学的角度去审视和探讨《诗经》的内在和外在的美,本文认为《诗经》的审美特征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即韵律美、意境美、和谐美及朴素美。
它们彼此独立,又相互影响,共同构成了《诗经》的审美特征。
论《诗经》的审美特征提纲《诗经》的审美特征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即韵律美、意境美、和谐美及朴素美。
一、韵律美《诗经》的韵律美就是语言上的音乐性与结构上稳中有变的有机统一。
(一)、节律美节律就是诗的章节、行之间的关系和规律,它实际上是《诗经》结构问题。
节律的美,主要以稳中多变为特点,因此,《诗经》的节律美,就是流动的美。
(二)、声律美《诗经》的声律美,及时平仄律和押韵有机统一的结果。
《诗经》中许多诗篇都是平仄律的上上之作。
二、意境美《诗经》的意象多是现实的,并且呈现出单一而又尙未固定的特点。
它的意境的创造方式有:(一)、通过对人物、风景、风俗的细致描写,创造出意境来;(二)、通过日常生活中一些琐碎的具体事物创造出意境来;(三)、通过托物以言志来创造出较高的意境三、和谐美(一)《诗经》的和谐美,主要表现在语言与音乐的和谐统一,以及结构与内容的和谐和其与时代的和谐三个方面。
1、《诗经》语言艺术和音乐艺术的和谐美;2、《诗经》结构和内容的统一和谐;3、《诗经》与时代的和谐美。
(二)《诗经》和谐美的创造,大概有两种美学手段。
1、先创造环境的美,景与物的美,然后以环境的美衬托人物的美。
2、采用对比手法,极力塑造美的和丑的事物或一个事物的美与丑两面,以丑去反衬美,给人以鲜明的印象。
四、朴素美《诗经》的朴素美主要体现在语朴实无华;思想感情朴素自然和材料的朴实可信三个方面。
论《诗经》的审美特征2008春汉语言文学韦咏梅众所周知,《诗经》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步诗歌总集。
2023议论文全国1卷诗经范文5篇
2023议论文全国1卷诗经范文5篇2023议论文全国1卷诗经范文5篇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相信大家都尝试过写作文,如何在高考考场上写出一篇优秀的满分作文?好词好句的用法,好词好句用在文章中,能给你的文章增添色彩,并使文章得以升华。
以下是小编收集的高考满分议论文,欢迎查看![2023·新高考11卷] 23.作文(60分)请考生阅读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诗经中如《周南》《郑风》一样描写婚姻爱情的唯美诗篇数不胜数。
孔子曾以“思无邪”来评价《诗经》,程伊川说:“思无邪者,诚也”也就是说要“修辞立其诚”,要求表现真性情,也就是诗人要有真性情,在庞杂的内容中实现“文以载道”,在客观效果上“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有人说人性天然就“无邪”,也有人说“无邪”是后天教育的结果。
作一篇文章就此谈谈你对“思无邪”的理解。
要求:观点清晰,态度合理,文章题目自拟,文体自选,诗歌除外,字数不少于800字,不得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2023议论文全国1卷诗经范文(篇1)诗有时是一种神奇的东西。
诗不能给你带来很多物质上的收入,但它带来的是一种精神上的享受。
与名利无关。
名利必竟都是身外之物,平常心对待为好。
比如每朵花开都有它独特的香味。
谁也不能强迫别人去欣赏它。
能够把名和利抛在一边来写诗的人是少之又少的。
他不是去达到某种目的,它只是你内心真情的流露。
真正有才气的人都是虚怀若谷的。
诗歌也是这样的有人欣赏当然好,没人欣赏时孤芳自赏也不错。
也许这世界上会有很多人总会用钱财来衡量一切事物,开口闭口都是钱。
看到你写诗就会问你得了多少稿费。
也许是自己的水平不够吧!如果有人能靠写诗维持生计,我会很佩服。
有一些有生命力的艺术品是要经过很长时间人们才会发现它的价值的。
比如凡高的画价值连城,而他本人是享受不到。
安徒生写童话,经常受到别人的捉弄,打击。
但是他的童话却鼓舞了很多的人,这是钱无法做到的。
《诗经》里有很多优美的诗篇却没有作者的姓名。
《诗经》古诗鉴赏(优秀8篇)
《诗经》古诗鉴赏(优秀8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资料、求职资料、报告大全、方案大全、合同协议、条据文书、教学资料、教案设计、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model essays, such as work materials, job search materials, report encyclopedia, scheme encyclopedia,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s, teaching materials, teaching plan design, composition encyclopedia, other model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understand different model essay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诗经》古诗鉴赏(优秀8篇)文字像精灵,只要你用好它,它就会产生让你意想不到的效果。
诗经之美论文1500字
诗经之美论文1500字浅谈《诗经》爱情诗的抒情美【摘要】《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录周代诗歌305首,《国风》是其中的精华,收录了十五个地方的民歌,共160篇。
国风中的爱情诗,尽管历来备受争议,却始终是诗经里最引人瞩目的部分,代表了《诗经》的最高艺术成就。
作为遗留了两千多年的一部巨著,《诗经》里的爱情诗深深吸引和打动着千百年来喜爱它的读者。
本文从写作艺术的角度谈谈《诗经》爱情诗的抒情美。
【关键词】爱情真挚自然女性形象比兴夸张心理描写《诗经》里的爱情诗,采用重章叠句的复沓结构、情境相揉的比兴手法、生动贴切的比喻和大胆的夸张,在抓住细节,刻画人物细腻微妙复杂的心理的同时,使读者感受到浓郁的生活气息和戏剧化的场景之美。
这些原始牧歌式的爱情诗,风格多样,秀姿纷呈,是《诗经》中最有美趣、最富魅力的篇章。
一、重章叠句的音韵美抒写情之绵长炽烈重章叠句的复沓结构是《诗经》传统手法之一,看似简单的重复,实际上却是一唱三叹,造成一种回环往复的美,而诗情便在这种回环往复当中得到最完美的体现与抒发。
以《木瓜》为例:“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投我以木李,报之以琼玖。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这首《木瓜》具有极高的重叠复沓程度。
前两句一字之差,后两篇二:诗经论文中国文化之《诗经》导读——读书报告姓名:李扬生学号:2 0 1 0 6 5 7 8学院:化学化工学院专业:应用化学班级:2 0 1 0 级0 3 班指导老师:张峰中国?重庆重庆大学化学化工学院《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简称为《诗》,又称为《诗三百》。
它收录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即公元前十一世纪到公元前六世纪)大约五百年间的三百零五首诗歌,按音乐之不同,分为风、雅、颂三大类。
风是带有地方色彩的乐曲,包括周南、召南、邶风、鄘风、卫风、王风、郑风、齐风、魏风、唐风、秦风、陈风、桧风、曹风、豳风。
雅是周王朝直接统治地区的乐曲,包括大雅、小雅。
品读诗经范文范文
品读诗经范文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一直以来都深深的为诗经的墨香文雅所吸引,终于在此时可以忙里偷闲来细细的品读诗经。
俗话说起名男周易女诗经,诗经的文学魅力可见一斑。
孔子曰:“不学诗,无以言。
”《诗经》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文化财富,是绽放于世界文学巅峰之上的艺术奇葩,被后人尊为五经之一、读之,可以开阔阅读视野,陶冶道德情操,提升人生品味,从这博大精深的传世经典中,真正汲取到智慧和力量。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现实主义的诗歌总集,按用途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一共三百零五篇,又被后人称作“诗三百”。
孔子曾说:《诗经》共三百零五篇,每一篇中都有一个道理,可以说相当多了,然而用一句话就可以涵盖《诗经》中的所有的义理而没有丝毫遗漏,那就是《鲁颂駉》中所说的:思无邪。
思无邪的意思是,人的思想都是从天理中生来的,而不是由私欲所扭曲的。
《诗经》不仅讽刺了统治阶级的荒淫腐朽,也描述了人民劳动生活的情景;不仅反映了劳动人民被剥削压迫的悲惨命运和他们的反抗斗争,也反映了沉重的兵役和徭役给劳动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我们可以从其中看到自西周初期到春秋中期大约五百年间的社会生活,看到中国古代东西南北的四方风土人情。
《风》包括的十五个地方的民歌,被称为“十五国风”,风的意思是土风、风谣,是民间歌谣。
品读诗经,有儒雅公子对清丽女子的追求,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国风.周南.关雎》)。
有对恋人所诉衷肠的爱情,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国风.秦风.蒹葭》)。
有对见到意中人的欢喜,风雨如晦,鸡鸣不已,既见君子,云胡不喜?(《国风.郑风.风雨》)。
也有对美人细腻美好的描述,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国风.周南.桃夭》),桃树蓓蕾缀满枝杈,鲜艳明丽的一树桃花,而这像桃花一般的女子,又何等的艳丽美好。
月月出皎兮,佼人僚兮(《国风.陈风》),月亮出来了,是如此的洁白明亮,璀璨的佳人啊,又是如此的美貌动人。
如此佳人,不禁令人心生向往。
《诗经》鉴赏小论文
宁波大学答题纸(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课号:054TSMAH0 课程名称:《诗经》鉴赏改卷教师:杨风琴学号:116030152 姓名:胡勇得分:《诗经》中的恋水情节一说到水,就立即想到了中国历朝历代的文人墨客们那些脍炙人口的诗词。
苏子的“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李白的“湖清霜镜晓,涛白雪山来”,清代査慎行的“清泉自爱江湖去,流出红墙便不还”等等。
在古代诗词中这种描写水的佳句不胜枚举。
是什么原因导致了文人对水这一意象如此的情有独钟呢?我想原因之一跟《诗经》中的恋水情节有着莫大的关系。
《诗经》以一首韵律和谐悦耳,感情含蓄婉转的《关雎》开篇,并以“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起兴。
描写了一位男子对一位正在水边采摘荇菜的女子的追慕之情。
可谓声情并茂,言有尽而意无穷,令人怕案叫绝。
并由此拉开了《诗经》恋水情节的序幕。
《诗经》中关于水描写有很多,如《邶风·柏舟》里的“泛彼柏州,亦泛其流。
耿耿不寐,如有隐忧”,《王风·扬之水》里的“扬之水,不流束薪。
彼其之子,不与我戌申。
”《秦风·蒹葭》里的“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周南·汉广》里的“汉之广矣,不可泳思。
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等等。
《诗经》中运用水的意象虽然很多,但是总的来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生活中的水、政治上的水和军事上的水。
生活上的水——水之恋我们说艺术是来源于生活,却高于生活。
而《诗经》在对于日常生活的描写更是具有代表性。
用一句很时髦的话讲,我们的《诗经》是接地气的。
诗经中的很多诗篇都是记录古代人们劳作、出游、婚恋和宴饮等日常生活的。
而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由水反映出来的情感不外乎就是血浓于水的亲情和缠绵悱恻的爱情。
我们首先来看看《诗经》里在亲情诗中的表现形态。
《小雅·沔水》“沔彼流水,朝宗于海。
鴥彼飞隼,载飞载止。
嗟我兄弟,邦人诸友。
莫肯念乱,谁无父母。
”在国家动乱,政事日非,谣言四起的背景下,既担心丧乱殃及父母,也担心兄弟朋友遭谗受害,对作乱之徒充满了憎恨。
诗经·国风论文
诗经·国风论文第一篇:诗经·国风论文试论《诗经·国风》在文学接受中的文学误读现象摘要:文学接受中的误读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
学界对于“误读”的解释有多种,但多数学者赞同乐黛云/勒·比松在主编《独角兽与龙》中关于误读的定义,在该书中作者说“误读是指人们与他种文化接触时,很难摆脱自身的文化传统、思维方式,往往只能按照自己所熟悉的一切来理解别人。
人在理解他种文化时,首先自然按照自己习惯的思维模式来对之加以选择、切割,然后是解读,这就产生了难以避免的文化之间的误读。
”本文主要是在此条对误读的定义上,论述《诗经·国风》在文学接受中的文学误读现象,及这种文学误读现象所产生的美学意义这两部分内容。
关键字:文学接受文学误读《诗经·国风》美学意义正文:《诗经》是我国第一部现实主义的诗歌总集,共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期大约五百多年的诗歌305篇,因取其整数,故《诗经》又称“诗三百”,先秦称为《诗》,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
从用途和音乐上来分,《诗经》可分为风(160篇)、雅(105篇)、颂(40篇)三大部分,其中的风是指各地方的民间歌谣,雅大部分是指贵族的宫廷正乐,颂指周天子和诸侯用以祭祀宗庙的舞乐。
《诗经·国风》中十五国风160篇包括周南、召南、邶风、鄘风、卫风、王风、郑风、齐风、魏风、唐风、秦风、陈风、桧风、曹风、豳风。
王是指东周王畿洛阳,其余是诸侯国名,周南、召南是地名。
国风中,豳风全部是西周作品,其他除少数产生于西周外,大部分是东周作品。
且《诗经·国风》是《诗经》中的精华,是中国古代文艺宝库中璀璨的明珠。
“国风”中的周代民歌以绚丽多彩的画面,反映了劳动人民真实的生活,表达了他们对受剥削、受压迫的处境的不平和争取美好生活的信念,是中国现实主义诗歌的源头。
一、《诗经·国风》在文学接受中的文学误读现象从中学起,我们就比较多的接触《诗经》,比如我们熟知的“窈窕淑女,君子好求”“一日不见,如三秋兮”“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等等,这些美丽的句子都源自《诗经》,那在我们熟知的这些优美句子中,我们真懂了它的含义吗?下面我们具体看一下那些被我们误读了的《诗经·国风》。
古代文学诗经论文2100字_古代文学诗经毕业论文范文模板
古代文学诗经论文2100字_古代文学诗经毕业论文范文模板古代文学诗经论文2100字(一):有关古代文学《诗经》中女性美学的研究论文【摘要】《诗经》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总计305首,诗歌中经常使用的赋、比、兴等艺术手法对后代文学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诗经》中有大量的篇幅描写了女性的美丽,着重描写女性的容貌、品德与行动姿态之美。
本文将简单介绍《诗经》的内涵,并举例分析《诗经》中的女性美学。
【关键词】《诗经》;诗歌;女性美学;品德《诗经》是先秦时代的一部汉族民歌,又被称为《诗》或“诗三百”,其中大部分诗歌创作于西周初期到春秋中期。
《诗经》这部古代文学典籍以诗中有画,景情并茂著称,以其蕴涵的对人生理想的憧憬与追求以及对现实生活的热爱反映了古代社会的人文风情。
作品以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的主题构筑了古代文人雅士的精神家园。
《诗经》中有大量描写女性的篇幅,不仅写出了女性美丽的容貌,而且描写了女性的美德与行动姿态之美。
一、《诗经》的内涵春秋末期,孔子对《诗经》进行了整理与修订,并以其作为教材教育自己的学生。
《诗经》以生动的艺术形式和绮美的文学意象描写了古人的生活场景,作品分为风、雅、颂三大部分,风又称为“国风”,一共有160首,包括15个诸侯地区的诗歌,大多数诗歌属于民间歌谣。
雅分为大雅和小雅,一共105首,其中有31首大雅,74首小雅,是周王朝直接统治地区的诗歌,大多数作品出自朝廷官吏之手。
颂分为周颂、鲁颂和商颂,一共有40首,主要是周王朝和鲁国与商代统治者用于祭祀的乐歌。
作品中有对真善美的歌颂与追求和对陈规陋习的批判与讽刺,也包括对统治阶级的不满和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另一方面,《诗经》是一部拥有很高史料价值的古代文献,记载了许多关于商周时期的民间传说和重大历史事件以及民俗活动等。
二、《诗经》中的女性美学1、女性的容貌之美《卫风·硕人》是《诗经》中描写女性容貌之美的典范,诗歌第二章原文是“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
试论《诗经》
试论《诗经》【摘要】《诗经》作为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重要文献,具有极高的历史地位、文学价值和研究意义。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对其进行探讨。
文章将分析《诗经》对中国古代文化的影响,探讨其在当时社会中的重要性。
将研究《诗经》的流传和影响,以及其在艺术上的特点,内容和结构的特点,还有其独特的诗歌形式。
文章将总结《诗经》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探讨其对后世文学的影响,以及其永恒的价值。
通过对这些方面的分析,可以更好地认识和了解《诗经》,感受其独特魅力,以及对后世文学和文化的深远影响。
【关键词】《诗经》、历史地位、文学价值、研究意义、中国古代文化、影响、流传、艺术特点、内容、结构、诗歌形式、文学史、后世文学、永恒价值。
1. 引言1.1 试论《诗经》的历史地位《诗经》作为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历史地位不言而喻。
自古至今,《诗经》一直被视为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和文化意义。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也是中国古代文学的开端,代表了早期先秦时期的文学风貌和审美观念。
其内容涵盖了社会、政治、风俗等方方面面,展现了当时人们的生活状况和思想风貌。
《诗经》中所反映的音乐、礼仪、文化习俗等方面的信息,也为后世研究中国古代文化提供了珍贵资料。
《诗经》在中国文学史上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对后世文学的发展和传承起到了重要的影响作用。
《诗经》的历史地位不仅体现在其对古代文学的贡献上,更在于其对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上扮演的重要角色。
1.2 试论《诗经》的文学价值《诗经》作为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
它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封建时代的文学之始,展现出古代文学的初期形态和风貌。
其包含了丰富多彩的内容,涉及到政治、爱情、哲学、社会等各个方面,为后世文学提供了丰富的题材和灵感。
《诗经》的文字简洁明快,表达方式简单直接,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
其诗歌语言朴实自然,韵律优美,给人以美的享受。
通过《诗经》可以窥见古代社会的生活风貌和人们的思想情感,对研究古代社会文化和风俗习惯具有重要意义。
《《诗经》“赋”艺术探析》范文
《《诗经》“赋”艺术探析》篇一一、引言《诗经》作为中国文学的源头之一,其艺术价值与文化内涵深远而丰富。
其中,“赋”作为《诗经》的一种重要表现手法,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本文旨在深入探析《诗经》中“赋”的艺术特点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与影响。
二、何为“赋”“赋”是《诗经》中的一种重要表现手法,它以铺陈、直叙的方式,将事物、情感、景象等生动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在《诗经》中,“赋”常用于描绘自然风光、人物形象以及社会生活场景等,具有鲜明的形象性和生动性。
三、“赋”的艺术特点1. 形象性:“赋”在描绘事物时,注重细节的刻画,使读者能够清晰地感受到事物的形象。
如《关雎》中,通过细腻的描绘,将河畔的景色、鸟儿的鸣叫以及女子的形象生动地展现出来。
2. 生动性:“赋”在表达情感时,以生动的语言和细腻的情感,将情感传递给读者。
如《采薇》中,通过描绘征战的艰辛和思乡之情,使读者能够深刻感受到战士们的内心世界。
3. 情感性:“赋”往往蕴含着深厚的情感,使读者在欣赏的同时,也能感受到作者的情感表达。
这种情感表达往往与时代背景、社会环境等因素密切相关。
四、“赋”在《诗经》中的地位与影响1. 丰富了《诗经》的表现手法:“赋”作为一种独立的表现手法,为《诗经》提供了更多的创作可能性,使诗歌的表现力更加丰富多样。
2. 推动了文学的发展:“赋”的艺术特点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为后世诗歌、散文等文学形式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3. 传承了文化传统:“赋”作为《诗经》中的一种表现手法,承载了丰富的文化传统和历史信息,对于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五、结论《诗经》中的“赋”作为一种重要的表现手法,具有鲜明的艺术特点和深厚的文化内涵。
它以铺陈、直叙的方式,将事物、情感、景象等生动地呈现在读者面前,使诗歌更具形象性和生动性。
同时,“赋”在《诗经》中的地位与影响不可忽视,它丰富了诗歌的表现手法,推动了文学的发展,传承了文化传统。
因此,对《诗经》中“赋”的艺术探析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大学语文结课论文-诗经艺术手法赏析
试论《诗经》的艺术成就及特色摘要:通过课上的学习和查阅的相关课外资料,本人对《诗经》有了一些浅显的认识和理解,此论文主要阐述了《诗经》的艺术成就及特色,具体的分析了其现实主义的艺术手法、比兴的技巧及其语言形式。
关键词:诗经,现实主义,比兴1、《诗经》最突出的艺术成就——现实主义手法《诗经》产生于两千五百年前的奴隶制周王朝,是我国第一部诗集,它以丰富的内涵和深刻的思想性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无比生动的历史画卷,反映了我国从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五百年间复杂的社会面貌。
其中表现的“饮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的现实主义精神,更是开后世现实主义诗风的先河。
《诗经》中的大部分作品都生动细致地再现了生活的本来面目,揭露了生活中存在的各种矛盾。
《诗经》的现实主义特色首先体现在其丰富多彩的内容上,它以海纳百川之势吸纳几乎所有能印入眼帘,纳入耳窗的自然万物,可以说是一本生活的百科全书。
据有关学者统计,其中涉及的草有麦、黍、稷、麻等105种,木有桃、李、柏、桑等75种,兽有马、牛、羊、狐等67种,鸟有睢鸠、黄鸟、喜鹊、鸱鸮等39种,虫鱼有螽斯、草虫、鲿鲨、鲂鲤等49种。
要想论之有道,须先言之有物,而《诗经》的成功之处正在于它的创作源于人民的所见所闻,这不仅丰实了文章的内容,增强了可读性,更以浓厚的生活气息描叙了当时纯朴的风貌。
《诗经》里的绝大多数诗篇,是当时奴隶制社会的生活写照。
譬如《豳风·七月》反映了当时阶级的矛盾和对立,它不仅叙述了两个对立的阶级的不同生活,而且揭示了阶级矛盾这一真实的现实。
诗中的农民一年辛苦到头,看似在为自己忙碌着,实际上多数在为他人谋幸福:打了猎要献给王公贵族;送到田间地头的饭食也要让官员来沾光;漂亮的衣服要送给达官贵人,自己则连粗布短衣也没有;除了缴纳赋税之外,还得服劳役,为官家筑室造屋。
《魏风·伐檀》更表现了严酷的阶级剥削和劳动人民对不劳而获的“素餐”的君子们的强烈不满—“彼君子兮,不素餐兮!”用讽刺的口吻,揭露它们“素餐(白吃饭)”的现实。
诗经论文范文(精选)
诗经论文范文(精选)
诗经又称《尚书》、《诗歌》,是中国古代最古老的文学作品之一,
其成书于春秋战国时期。
一方面,它是中国最早期的历史文学作品,聚焦
春秋时期的政治,社会,宗教历史等;另一方面,它也是迄今为止流传最
长久的中国历史典籍,其艺术价值受世界各国文学家的高度重视,深受中
国读者的欢迎。
本文就诗经的历史背景,文学特点,历史意义等方面进行
探讨和分析,以期获得更深入的了解。
一、诗经的历史背景
诗经是我国古代文学的瑰宝,其历史悠久。
根据研究认为,《诗经》
原系古代宗法与祭祀仪式所遵循的歌曲,最早创作于西周时期,成书于春
秋时期。
《诗经》最初的成书形式为直角式,后来又加上拐角式,其中的
诗歌又分为“项”和“仪”,一共有305首。
《诗经》反映的是春秋时期的历史,从中我们可以了解社会生活的状况,可以观察民族文化的发展。
它也是春秋时期政治、社会、经济、文化、军事方面的政治文化,反映了当时的统治者、社会分层、婚姻家庭等社会
问题。
《诗经》有其当时历史形势下的独特文化风格,它以一种深沉而不
失温暖的声音向我们传达了我国古代的文化精神,为我们传递了我国古代
社会的历史,使我们能够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诗经》“赋”艺术探析》范文
《《诗经》“赋”艺术探析》篇一一、引言《诗经》作为我国古代的文学瑰宝,流传千年而不衰,成为中国古代文化与艺术的基石。
它包含了丰富多彩的艺术表现手法,而其中,“赋”是极为重要的一种。
本文将就《诗经》中的“赋”艺术进行深入探析,旨在揭示其艺术魅力及其在中国古代文学中的独特地位。
二、何为“赋”“赋”作为《诗经》中一种重要的表现手法,指的是通过直接的叙述、描绘和铺陈来展现事物的形象和情感。
在《诗经》中,“赋”的艺术形式多样,既有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也有对人物情感的抒发,以及社会生活的真实写照。
三、“赋”的艺术特点1. 直抒胸臆:在《诗经》中,“赋”往往直抒胸臆,以平实的语言直接表达情感和思想,使读者能够直接感受到诗人的情感和态度。
2. 形象生动:通过具体的描绘和铺陈,将抽象的情感和思想转化为生动的形象,使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
3. 结构严谨:在运用“赋”的手法时,诗人往往注重结构上的严谨和条理,使诗歌具有较好的逻辑性和完整性。
四、《诗经》中“赋”的运用在《诗经》中,“赋”被广泛运用于各个篇章,通过对自然、人物、社会等方面的描绘和叙述,展现了丰富的艺术魅力。
例如,《关雎》中通过对鸟鸣的描绘来抒发情感,体现了“赋”在情感表达上的细腻和深刻;《卷耳》则通过具体的铺陈,生动地描绘了女性对远在他乡爱人的思念之情。
此外,“赋”还被运用于社会生活的描写,如《伐檀》等篇通过直接叙述劳动场景,展现了当时社会的生产和生活状况。
五、“赋”的艺术价值“赋”作为《诗经》中的一种重要艺术手法,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首先,“赋”能够直接、生动地表达情感和思想,使诗歌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其次,“赋”通过具体的描绘和铺陈,使诗歌形象生动、结构严谨,具有较好的艺术美感。
此外,“赋”的运用还体现了古代人民对自然、社会和人生的深刻认识和感悟,具有较高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六、结语综上所述,《诗经》中的“赋”艺术具有独特的魅力和价值。
它不仅是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表现手法之一,也是中华文化的重要遗产。
诗经卫风氓鉴赏作文
诗经卫风氓鉴赏作文英文回答:The poem "Meng" from the Book of Songs, also known asthe Book of Odes or the Classic of Poetry, is a classic piece of ancient Chinese literature. It is one of the poems in the "Wei Feng" section, which focuses on the state of Wei. This particular poem is attributed to the poet Qu Yuan, who lived during the Warring States period.The poem "Meng" tells the story of a man who is livingin poverty and struggling to make ends meet. He is depicted as a "meng," which can be translated as a beggar or a destitute person. The poem describes his daily life and the hardships he faces, such as not having enough food to eator warm clothes to wear.One of the reasons why I appreciate this poem is because it portrays the harsh realities of life for many people during that time period. It reminds me that povertyand struggle are not new concepts and have been a part of human existence for centuries. It also serves as a reminder to be grateful for the things I have and to empathize with those who are less fortunate.Furthermore, the poem uses vivid imagery anddescriptive language to paint a picture of theprotagonist's circumstances. For example, in one stanza, it says, "He wears tattered clothes, with patches sewn on top of patches. His feet are bare, and his hair is disheveled." These details help to create a sense of empathy and allow the reader to visualize the man's appearance and condition.Moreover, the poem also highlights the importance of kindness and compassion. Despite his difficult circumstances, the man is described as being virtuous and kind-hearted. He is willing to help others and is grateful for the smallest acts of kindness shown to him. This serves as a reminder that even in the face of adversity, it is important to maintain one's integrity and treat others with respect.In conclusion, the poem "Meng" from the Book of Songsis a poignant and thought-provoking piece of literature. It sheds light on the realities of poverty and struggle, while also emphasizing the importance of kindness and compassion. Through its vivid imagery and descriptive language, it allows readers to empathize with the protagonist andreflect on their own lives. This poem serves as a timeless reminder of the universal human experiences and theenduring power of literature.中文回答:《诗经·卫风·氓》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经典之作。
诗经论文(五篇)
诗经论文(五篇)第一篇:诗经论文小论《诗经》的艺术价值及其对后世的影响《诗经》大约产生于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公元前十一世纪至公元前六世纪.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又名《诗三百》,其内容深刻地反映了中国这段历史时期各阶层人们的生活.成为了一面反映当时周王朝社会的镜子。
它是中华文化的优秀遗产,是祖先集体智慧的结晶,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崇高地位。
它开启了现实主义的创作传统:运用“赋、比、兴”的艺术方法,成为文学的典范;奠定了中国诗歌以抒情诗为主的发展方向,是中国文学的光辉起点,具有政治、历史、文学等多方面的价值与含蕴。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发端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然而历史发展至商周,中国文化的特殊面貌才开始形成。
周代一方面承载了前代的风俗、宗教遗存,另一方面,在因袭夏商两代文化基础上,接受前代覆亡教训,于商周社会大变动之际进行维新,逐渐开始从神本文化向人本文化过渡,并“制礼作乐”,确立了深刻影响后代的礼乐制度。
虽然形象体现周代文化的《诗经》所蕴涵的思想内容是未经系统加工的感性形式。
但它展示了整体的社会背景和氛围,构成那一时代的普遍社会心理。
《诗经》中基于原始宗教和农业文明而形成了浓厚的自然意识、人与自然之间息息相通的亲和关系。
《诗经》的305篇作品,组合成一幅多层次、多角度展现上古历史的立体画卷,对商周以来至春秋时期的社会生活与人的精神风貌、政治观念及民间风俗、社会文化心理作了形象化的展示,从不同侧面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形态。
而其中所蕴含的艺术价值更是对后世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
一、面向现实,朴实、自然的风格特征《诗经》作品主要产生与我国古代中原和北方地区。
作为文学作品,它的艺术形式体现了殷商和周代那一特定历史时期的理性精神,表现出重人事、重实际、重现实的特征。
在艺术风格上,《诗经》三百篇呈现出多样化的风格,但从总体上看,不能不说是以朴实自然的艺术风格为其基调。
这一艺术风格直接表现为真实地反映现实生活和真率地表达感情。
《诗经》赏析(最终版)
《诗经》赏析(最终版)第一篇:《诗经》赏析(最终版)《诗经》赏析一、《诗经》概说(一)《诗经》的名称、分类及篇目:、《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收集有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五百年间的诗歌305 篇,《诗》,或以诗篇的约数称《诗三百》,汉代儒者尊之为经典,始称为《诗经》。
、《诗经》所收录的都是曾经入乐的歌曲,按音乐性质的不同,分为风、雅、颂三类。
“风”是指不同诸侯国和地区的地方土乐。
《诗经》有十五国风,大部分是民歌。
“雅”是指周朝京都地区的雅正之乐。
“雅”分为大雅、小雅,“雅”诗多数是贵族文人的作品,也有一些民歌。
“颂”是祭神祭祖时用的歌舞乐曲。
“颂”包括周颂、鲁颂、商颂。
、《诗经》有标目的诗共311篇,实际留存305篇。
305篇中,包括国风160篇,雅诗105篇(大雅31篇,小雅74篇),颂诗40篇(周颂31篇,鲁颂4篇、商颂5篇)。
另有6篇有目无辞,称为“笙诗”。
“笙诗”之称,可能源于它们用笙演奏,“有声无辞”,属于“过门曲”之类。
4、风雅颂:风雅颂是指按音乐性质的不同,对《诗经》作品的三种分类。
“风”是指不同诸侯国和地区的地方土乐。
《诗经》有十五国风,大部分是民歌。
“雅”是指周朝京都地区的雅正之乐。
“雅”包括大雅、小雅。
“颂”是祭神祭祖时用的歌舞乐曲。
“颂”包括周颂、鲁颂、商颂。
(二)《诗经》的作者和年代:1、《诗经》中各篇诗歌的作者,绝大部分已不可考。
其中民歌是民间普通人的口头创作,不能确指作者为谁。
至于一些贵族文人的作品,除《鄘风·载驰》(许穆夫人)等个别篇章外,其余篇目作者已不可考。
2、《诗经》作品的写作年代,总的说来产生于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但具体作品难以指明写作年代。
一般说,周颂当产生于西周初年,鲁颂是周平王东迁以后的作品。
商颂可能是东周宋国的作品。
大雅的大部分也当产生于西周初年,小部分产生于西周后期。
小雅、国风的少数篇章当产生于西周初年,大部分产生于西周末年和春秋时期。
3、《诗经》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
以诗经中的一篇为例艺术赏析
以诗经中的一篇为例艺术赏析诗经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之一,记录着古人的智慧与情感。
其中的每一篇诗歌都蕴含了深刻的意义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本文以诗经中的一篇为例,对其进行艺术赏析,以展现其独特魅力。
篇名:《关雎》正文:《关雎》是诗经中的一篇赋,作者不详。
这首诗以描述一个离别的爱情故事为主题,通过琵琶的声音和歌者的哀怨情感,表达了对离别的思念之情。
整篇诗歌以平仄和韵律的变化为特点,使得诗歌充满了节奏感和音乐性。
诗经中的《关雎》一词并非真实的乐器,而是以一种虚构的形象来表达作者的情感。
诗的开头两句“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以平仄相间的语言描绘了一幅美丽的景象,让读者仿佛置身于江河之洲,感受到了诗人笔下的风景和情感。
接着,诗人以“窈窕淑女”形容了女主人公的美丽和温柔,以“君子好逑”表达了男主人公对女主人公的喜爱之情。
这两句话犹如一幅画面,让人感受到了作者对美好爱情的渴望和追求。
随后的几句:“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通过草木的形象描绘了男女主人公相互追逐的情景,营造了一种浪漫的氛围。
而“寤寐求之”则表达了男主人公对女主人公的思念之情,给人以深深的感动。
整篇诗歌以平仄和韵律的变化为特点,使得诗歌充满了节奏感和音乐性。
通过多次重复的“关关雎鸠”和“窈窕淑女”等词语,使诗歌更具韵律感,让读者回味无穷。
在艺术赏析中,我们不仅要欣赏诗歌的文字之美,更要理解其中蕴含的情感和哲理。
诗经中的《关雎》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情感表达,让人们感受到了古人对爱情的追求和思念之情。
通过赏析古人的作品,我们可以深入了解古代文化和人们的情感世界。
总结:通过对诗经中的《关雎》进行艺术赏析,我们可以欣赏到其中蕴含的美和情感。
诗歌以平仄和韵律的变化为特点,充满了节奏感和音乐性。
通过描绘离别的爱情故事,诗人表达了对爱情的追求和思念之情。
通过赏析古人的作品,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古代文化和人们的情感世界。
诗经论文范文
一、关于诗经的论文,1000至2000字左右丘中有麻,彼留子嗟。
彼留子嗟,将其来施施。
丘中有麦,彼留子国。
彼留子国,将其来食。
丘中有李,彼留之子。
彼留之子,贻我佩玖。
《诗经·王风·丘中有麻》这首诗只有三章,章四句,表面上看起来并不复杂,但是对于诗的内容以及诗中人物的姓名,却仍有争议,迄无定论。
《小序》云:“《丘中有麻》,思贤也。
庄王不明,贤人放逐,国人思之而作是诗也。
”毛认为是“思贤”诗,《笺》、《疏》并无异议。
[1]《传》的故训由于最接近于《诗经》时代,大体上是可信的。
但是,对于“国风”中某些诗篇的诗旨,尤其是那些反映男欢女悦的情爱诗篇,囿于思想的保守性,《小序》往往牵扯到帝王后妃的身上,其说多半不可考之于史。
自然亦有少数可考者,如《鄘风·君子偕老》、《邶风·新台》、《齐风·南山》、《齐风·载驱》、《陈风·株林》,但大多数情爱诗篇,往往是诗人即事即景抒情之作,并不反映什么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何可考耶?窃以为《丘中有麻》就属于此类民歌。
对于这些诗歌,只能就诗论诗,味之以文情,审之以辞气,衡之以语法,核之以训诂,来探索其主题。
朱喜作为一个理学家,思想也是保守的,但他的《诗集传》尚能遵循就诗论诗的原则,如《丘中有麻》,朱子就认为是一首爱情诗,其说一出,后人多有信之者,但朱说亦有瑕疵。
朱子云:“子嗟,男子之字也。
”“子国亦男子之字也。
”“之子,并指前二人也。
”在首章之后评点曰:“妇人望其所与私者而来,故疑丘中有麻之处,复有与之私而留之者,今安得其施施而来乎?”[2]果如朱子所言,妇人私会二人且二人均赠其佩玖,揆之以情理,今天虽然有如此荒唐之事,但在古代确是够大胆的了,纵有,当事人也不会形之于诗,即使作诗人未必诗中人,亦不会如此津津乐道地赋之于诗。
程俊英、蒋见元《诗经注析》引崔述《读书偶识》驳那些认为《齐风·东方之日》是讽刺诗者,曰:“夫天下之刺人者,必以其人为不肖人,乃反以其事加于己身,曰我如是,我如是,天下有如此之自污者乎?”[3]其理亦可用于此。
《《诗经》“赋”艺术探析》范文
《《诗经》“赋”艺术探析》篇一一、引言《诗经》作为我国古代文化瑰宝,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历久弥新,流传至今。
其中,“赋”作为《诗经》的主要表现手法之一,具有深厚的艺术内涵和独特的审美价值。
本文旨在通过对《诗经》中“赋”的艺术进行探析,揭示其艺术特色与价值。
二、诗经中“赋”的艺术形式“赋”在《诗经》中表现为一种叙事、抒情的诗歌形式,通过描绘自然景象、人物情感、社会风俗等,呈现出丰富多彩的艺术画面。
其特点在于善于运用形象思维,以具体、生动的语言表现抽象的情感和思想。
1. 自然景象的描绘《诗经》中的“赋”常以自然景象为描写对象,如风、花、雪、月、山、水等。
通过细腻的描绘,使读者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丽与和谐。
如《关雎》中“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以鸟鸣声和自然景色为背景,描绘出一幅美丽的爱情画面。
2. 人物情感的表达“赋”在表达人物情感方面具有独特魅力。
通过对人物心理活动的细腻刻画,使读者能够深刻感受到人物的喜怒哀乐。
如《采薇》中通过描绘戍边将士的思乡之情,表现出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痛苦与无奈。
3. 社会风俗的反映《诗经》中的“赋”还善于反映当时的社会风俗,如婚恋、祭祀、农耕等。
通过对这些社会活动的描绘,使读者能够了解到古代社会的生产生活状况。
如《蒹葭》中描述的婚恋习俗,反映了古代人们对爱情的追求和向往。
三、诗经中“赋”的艺术特色1. 形象思维“赋”在表现手法上善于运用形象思维,通过具体、生动的语言表现抽象的情感和思想。
这种表现手法使得诗歌更加生动、形象,易于引起读者的共鸣。
2. 情感真挚“赋”在表达情感方面具有真挚的特点,能够深刻反映出人们的内心世界。
这种真挚的情感表达使得诗歌更加具有感染力,能够触动读者的心灵。
3. 语言优美《诗经》中的“赋”语言优美,运用丰富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排比等,使得诗歌更加富有韵味和艺术魅力。
四、结论通过对《诗经》中“赋”的艺术探析,我们可以看到,“赋”作为一种独特的诗歌表现手法,具有深厚的艺术内涵和独特的审美价值。
诗经、唐诗之美的评鉴赏析800字
诗经、唐诗之美的评鉴赏析800字美,无处不在,然而美,也是极易消逝。
但有一种美,却不会因时光流逝而变老消逝相反地,历史的沉积只会让她越发光彩照人,越发生气盎然。
这种美就是诗词之美,她是一种永恒之美。
诗词是中华民族之瑰宝,古往今来,多少大诗人,大词人用了无数传颂不衰的诗词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美的空间。
诗词在美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诗词来源于现实又高于现实。
在我看来,诗词的审美体验就是诗词对人的情感的一种激发过程。
当人们与诗词表现出一种高度的融合的时候,诗词中的体验也就给予了人最真实的感受。
不同的人对于同一作品会产生不同的体验,同一个人对于同一作品在不同的时期也会有不同的体验。
可见人们对美的体验带有主观性,而同文学作品一样,诗词来源于现实,只不过是经过了提炼,使得人们对其有了更深的体会。
意境包括“意”和“境”两个方面“意”是诗中表达的思想感情,“境”是诗中描绘的具体景物和生活画面。
意与境合,就形成了意境,优美的意境总是景中有情,情中有景。
哲思之美。
我想,李商隐的诗能够很好的体现这一点,特别他的《无题》系列,在艺术上,在思想上都有很高的成就。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人们常用来歌颂老师辛苦工作,表现一种奉献的精神。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同样的表现了恋人之间那种默契和爱意。
而在《登乐游原》中更是一句千古绝唱,“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此种艺术哲思,虽经千年而不变色,人们总能够从中得到共鸣。
自然之美。
借景抒情,是一种常用的诗词表现手法。
李白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充满了恢宏的气势。
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寥寥数语一幅动人景象就此铺开。
而唐代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这首长诗在写景上堪称完美,以至于有人称之为“孤篇盖全唐”。
他将音乐美,景物美,还有意境美融合在一起。
发古之幽思,写景中加入了历史的厚感和美感。
就诗词来说,狂放,浪漫,有气势的诗词更容易打动人。
而细腻,婉约的诗词得有更多的经历之后才会渐渐感觉到其中的好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诗经》中的爱情
12级音乐表演2班 1217435064 郭权上午1、2节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代表了西周初至春秋中叶的诗歌创作,其中描写爱情的诗篇占了很大的比重。
《诗经》中的爱情诗,有的清纯而自然,有的热烈而浪漫,但也会有“落花有意,流水无情”的诀恋及婚姻不幸的痛苦哀怨。
杨老师在授课的时候主要以诗经中爱情为主线,旁征博引,层层递进,带我们重游了古人的情感之路。
接下来我主要从爱情中的“相遇”,“相爱”再到“诀别”浅谈诗经中的爱情。
<一>,相遇:
伊人依新装,新颜欢心漾。
最喜欢泰戈尔的那首《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在古代的恋爱中是否亦如诗中所言呢?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诗经·周南·关雎》)这首诗作者热情地表达了自己对一位窈窕美丽、贤淑敦厚的采荇女子的热恋和追求,表达了对与她相伴相随的仰慕与渴望,感情单纯而真挚,悠悠的欣喜,淡淡的哀伤,展现了男女之情的率真与灵动。
因此,孔圣人说:《关睢》,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有人说,在爱情方面,女方总是处于被动,即使有了心仪的人也无法表白,在古代是否真的如此呢?
“瞻彼淇奥,绿竹猗猗。
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瑟兮僩兮,赫兮咺兮,有匪君子,终不可谖兮!”(《诗经·卫风·淇奥》)这首诗便以一位女子的口吻,赞美了一个男子的容貌、才情、胸襟以及诙谐风趣,进而表达了对该男子的绵绵爱慕与不尽幽怀。
显然,在爱情方面女方也有追求自己幸福的权利。
落花如有意,流水情亦长。
记得,三毛曾说“人生最大的幸福就是发现你爱的人正好也爱着自己”。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诗经·卫风·木瓜》)描述了古时候青年男女自由相会,集体相会、自由恋爱的美好,女子把香美的瓜果投给集会上的意中人,男子则解下自己身上的佩玉等作为定情信物回赠给心目中的那位姑娘。
从诗中透漏的不仅仅是他们的情感生活,还可以由此看出,《诗经》不单有很高的文学艺术价值,而且对于我们研究古代习俗亦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二>, 相爱:
相伴共执手,有言无言良。
由相遇到相爱的过程很是微妙,左一秒是相遇,下一秒就
成了相爱,似乎没有太明显的界限来划分左与右,自然也无法用粗糙的言语来说明其中的缘由了。
《郑风·子拎》是一首写女子对情人相思期会的诗:"青青子铃,悠悠我心。
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青青子佩,悠悠我思。
纵我不往,子宁不来?挑兮达兮,在城阀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诗歌末段写出了女子不见情人来时的焦灼心情,她"挑兮达兮",翘首以盼,虽然和情人只有一日未见,却如同隔了三个月一样漫长。
这种夸张的修辞手法,形象地刻画出了人物的心理,对男子的思恋之情可见一斑。
从此结发老,生死两恋长!
《邺风·静女》是篇优美的民间小情歌,唱着人们心中的曲折。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
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短短的二句诗就充分显示出捕捉形象的能力和刻划人物的艺术技巧。
少女与恋人相约在幽僻的地方见面,可是,当小伙子来到的时候,她也许因为羞怯,也许为了挑逗,却隐蔽起来了;见不到心上人,急得抓耳挠腮,走来走去。
写少女时用"暗笔",从男子的内心感受刻划出了一个天真活泼而又美丽多情的少女形象。
全诗笔调明快轻灵,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激荡着动人心怀的美好感情。
当然,相爱的两个人最美满的结果是踏入幸福的殿堂。
《诗经》中的《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这首诗相对来说轻快活泼,诗人热情地赞美新娘,并祝她
婚后生活幸福。
<三> 诀别:
弱柳扶风美,无风柳为谁?
在乱火纷飞,战事频发的年代,男子应征入伍参军是再寻常不过的事了,在这种时代背景下,相爱的两个人便不得已要分开了,丈夫背井离乡,妻子独守其家,相思之苦溢于言表。
其中,《卫风伯兮》便写了一位女子自从丈夫别后,无心梳洗,思念之心日日萦绕期间,苦不堪言。
“自伯之东,首如飞蓬。
岂无膏沐?谁适为容!其雨其雨,杲杲出日。
愿言思伯,甘心首疾!”也许为国征战是英勇豪迈的,可是人生的天涯孤苦和生离死别,总是让有情的人们感到撕心裂肺之痛。
女子如是,男儿亦然。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诗经·国风·击鼓》)便刻画了一位出征在外的男子对自己心上人的日夜思念:他想起他们花前月下“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誓言,想起如今生离死别、天涯孤苦,岂能不泪眼朦胧、肝肠寸断?
昙花一现醉,怜花奈何摧!
其实,再美好的开始也有耐不住“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的“七年之痒”的时候。
从《诗经》中的很多作品中可以看出,丈夫的喜新厌旧,另结新欢是夫妻情感决裂的主要原
因。
其中,《卫风•氓》这首诗便是弃妇自述不幸的诗作,诗中首先以甜蜜的语气叙述了他们的相恋、嫁娶以及初婚的美好生活,然后又以悲凉的语气,叙述了年华的逝褪以及丈夫的变心和丈夫对她的粗暴相向,一种含辛茹苦、人生不幸的感叹以及对青春少年甜美生活的不尽留恋,弥漫在了诗的词句中——而古时男女地位的不平等以及妇女生活的不幸,亦由此可见一斑。
信誓旦旦,不思其反。
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无独有偶。
《谷风》,“习习谷风,维风及雨。
将恐将惧,维予与女;将安将乐,女转弃予!”讲述了在危难时期,两个人相依为靠,但在安乐之后,丈夫却将她抛弃的悲凉故事。
《诗经》中对美好爱情是歌颂而向往的,比如,当我读到“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诗经·小雅·采薇》)“青青子衿,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诗经·卫风·子衿》“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诗经·秦风·蒹葭》)“风雨凄凄,鸡鸣喈喈。
既见君子,云胡不夷?”(《诗经·卫风·风雨》)这些美好的诗句时,便会有一种久违的感动涌上了心头,爱情是人类一永恒的话题,海可枯,石可烂,山无棱,天地和,不敢与君绝。
而那些真诚率直的情感又让我们如此动容。
当然,对于那些始乱终弃的现象,《诗经》则持批判态度,
并对受害者予以深深的同情。
《诗经》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一朵艳丽的奇葩,其爱情诗更是体现那个时代人民真实的情感生活,其思想内涵从现代的眼光来看仍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好的事物总是经得时代考验的,在几千年过去之后,《诗经》仍然以其非凡的魅力感染着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