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性代数发展简介

合集下载

线性代数发展史

线性代数发展史

线性代数发展史由于研究关联着多个因素的量所引起的问题,则需要考察多元函数。

如果所研究的关联性是线性的,那么称这个问题为线性问题。

历史上线性代数的第一个问题是关于解线性方程组的问题,而线性方程组理论的发展又促成了作为工具的矩阵论和行列式理论的创立与发展,这些内容已成为我们线性代数教材的主要部分。

最初的线性方程组问题大都是来源于生活实践,正是实际问题刺激了线性代数这一学科的诞生与发展。

另外,近现代数学分析与几何学等数学分支的要求也促使了线性代数的进一步发展。

行列式行列式出现于线性方程组的求解,它最早是一种速记的表达式,现在已经是数学中一种非常有用的工具。

行列式是由莱布尼茨和日本数学家关孝和发明的。

1693 年4 月,莱布尼茨在写给洛比达的一封信中使用并给出了行列式,并给出方程组的系数行列式为零的条件。

同时代的日本数学家关孝和在其著作《解伏题元法》中也提出了行列式的概念与算法。

1750 年,瑞士数学家克莱姆(G.Cramer,1704-1752) 在其著作《线性代数分析导引》中,对行列式的定义和展开法则给出了比较完整、明确的阐述,并给出了现在我们所称的解线性方程组的克莱姆法则。

稍后,数学家贝祖(E.Bezout,1730-1783) 将确定行列式每一项符号的方法进行了系统化,利用系数行列式概念指出了如何判断一个齐次线性方程组有非零解。

总之,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行列式只是作为解线性方程组的一种工具使用,并没有人意识到它可以独立于线性方程组之外,单独形成一门理论加以研究。

在行列式的发展史上,第一个对行列式理论做出连贯的逻辑的阐述,即把行列式理论与线性方程组求解相分离的人,是法国数学家范德蒙(A-T.Vandermonde,1735-1796) 。

范德蒙自幼在父亲的知道下学习音乐,但对数学有浓厚的兴趣,后来终于成为法兰西科学院院士。

特别地,他给出了用二阶子式和它们的余子式来展开行列式的法则。

就对行列式本身这一点来说,他是这门理论的奠基人。

线性代数的历史

线性代数的历史

线性代数的历史译自Israel Kleiner《A History of Abstract Algebra》线性代数是一个非常有用的学科,它的基本概念产生并被应用在数学和它的应用的各个不同领域,因此这门学科植根于诸如数论(初等数论和代数数论)、几何学、抽象代数(群,环,域和伽罗瓦(Galois)理论)、分析学(微分方程,积分方程和泛函分析)和物理学这些如此丰富多彩的领域就毫不奇怪了。

线性代数的基本概念是线性方程组、矩阵、行列式、线性变换、线性无关、维数、双线性型、二次型和向量空间。

由于这些概念之间是密切关联的,所以有些概念通常会出现在同一段内容中(例如线性方程组和矩阵),从而使得我们往往不能将它们分离开来。

到1880年为止,已经得到许多线性代数的基本结果,但它们还不属于某个一般性的理论。

特别要指出的是,那时还尚未提出向量空间这个构建这种理论的基本观念。

这个观念仅在1888年由皮亚诺(Peano)提出过。

即使如此,它那时也被大大地忽视了(如同格拉斯曼(Grassmann)更早前的开创性工作),直到20世纪早期作为一个完整理论的基本要素这个观念才再次起飞。

因此线性代数这个学科的历史发展顺序与它的逻辑顺序正好相反。

我们将按照下面的顺序来描述线性代数的基本演变史:线性方程组;行列式;矩阵和线性变换;线性无关,基和维数;向量空间。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将评述上面提到的某些其他概念。

5.1线性方程组大约4000年前,巴比伦人就知道如何解两个二元一次线性方程组成的线性方程组(2*2的线性方程组)。

在著名的《九章算术》(大约公元前200年,Nine Chapters of the Mathematical Art)中,中国人解出了3*3的线性方程组,解法中只使用了线性方程组的(数值)系数。

这些做法是矩阵方法的原型,但和高斯(Gauss)以及其他人2000年后提出的“消元法”并不相同。

见[20]。

对线性方程组的现代研究可以说肇始自莱布尼兹(Leibniz),为了研究线性方程组他于1693年提出了行列式的观念。

线性代数的发展课件

线性代数的发展课件
在机械工程中,线性代数用于分析机械系统的 运动和动力学特性。例如,通过建立线性方程 组来描述多自由度系统的振动和运动状态。
在航空航天工程中,线性代数用于解决飞行器 设计和分析中的问题,如飞行器的稳定性、控 制系统的设计等。
经济学中的应用
在计量经济学中,线性代数用于建立和估计线 性回归模型,以分析变量之间的关系和预测未
量子计算与线性代数
量子计算中的量子态表示和量子门操作需要线性代数中的矩阵和向量运算 ,促进了线性代数的发展。
量子计算中的量子纠缠和量子误差纠正需要线性代数中的线性变换和矩阵 分解等知识,为线性代数提供了新的研究领域。
量子计算的发展也为线性代数提供了新的应用场景,例如在化学计算、优 化问题等领域。
THANKS
01
02
03
非线性代数是相Biblioteka 于线性代数而 言的,它主要研究非线性数学对 象和结构。
随着数学和工程领域的发展,非 线性代数逐渐成为了一个重要的 研究方向。
非线性代数的研究范围广泛,包 括非线性微分方程、非线性泛函 分析、非线性几何等,这些领域 的研究成果对于解决实际问题具 有重要的意义。
05
线性代数与其他数学领域 的交叉研究
线性方程组
古代中国、古巴比伦和古埃及的数学家们开始研究线性方程组问题 ,并尝试求解。
线性变换
古希腊数学家欧几里得在《几何原本》中研究了线性变换的概念, 为后来的线性代数发展奠定了基础。
文艺复兴时期的数学进展
代数符号系统
文艺复兴时期,数学家开始使用代数 符号系统来表示数学对象,使得数学 表达更加简洁明了。
在量子力学中,波函数通常用向量表示,而算符则用矩阵表示。这涉及到线性代数中的向量空间、线性 变换和矩阵运算等概念。

线性代数的历史里程碑

线性代数的历史里程碑

线性代数的历史里程碑线性代数是数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研究了线性方程组、向量空间和线性映射等基本概念,具有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重点回顾线性代数的历史里程碑,介绍了几个具有重大意义的事件和突破。

1. 古希腊时期:线性方程组的发展古希腊数学家克拉美(Cramer)在18世纪提出了Cramer's Rule,他通过研究线性方程组的解,发现了一种可以推导出方程组解的方法。

这一重要的发现为线性方程组的求解提供了理论基础,并为线性代数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 17世纪:高斯消元法的提出高斯是线性代数史上的一个重要人物,他在17世纪提出了高斯消元法。

通过对线性方程组进行行变换,高斯消元法能够将方程组化为简化的行阶梯形式,从而更容易求解。

高斯消元法的出现使得线性方程组的解法更加简单和直观,极大地推动了线性代数的发展。

3. 19世纪:向量空间的提出向量空间是线性代数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它由德国数学家Grassmann在19世纪首次提出。

Grassmann通过对向量的研究,发现了一种新的数学结构,将多维空间中的向量和运算规则进行了抽象和概括。

向量空间的出现使得线性代数的研究更加具有一般性和抽象性,为后来的理论建立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4. 20世纪:矩阵理论的兴起20世纪是线性代数发展的关键时期,矩阵理论作为线性代数的一个重要分支逐渐兴起。

矩阵是线性代数中的一种特殊形式,通过研究矩阵的性质和运算规则,人们可以更加方便地应用线性代数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矩阵理论的兴起为线性代数的应用提供了强大的工具和方法,极大地拓展了线性代数的领域。

5. 当代:高维线性代数的研究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实际问题的复杂性增加,线性代数的研究也不断深入。

人们开始关注高维线性代数,并研究了在高维空间中线性方程组、向量空间和线性映射等的性质和应用。

高维线性代数的研究推动了数学理论的发展,同时也为计算机图形学、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等领域提供了重要的数学基础。

线性代数发展史

线性代数发展史

线性代数发展史一行列式行列式的出现已有300余年,1683年日本数学家关孝和在<解伏题之法)中首先引人此概念。

1693年,莱布尼兹(G.W.工ezbniz)著作中亦有行列式叙述,世人们仍认为此概念在西方源于数学家柯西(A.L CaMchy)1750年,克莱姆(G cramer)出版的(线性代数分析导言>一书中已给出行列式的今日形式。

1841年,雅谷比(c.G JaMM在(论行列式形成与性质)一书中对行列式及其性质、计算作了较系统的阐述此后.范德蒙(A.T vandeMondl)、裴蜀(E.Be肋Mt)、拉普拉斯(P.s M de I品PLace)等人在行列式研究中也作了许多工作,但行列式在当今线性代数中似已被淡化,原因是:首先它的大多数功能已被矩阵运算取代,而矩阵(代数)理论与计算已相当成熟;再者是电子计算机的出现与飞速发展,已省去人们许多机械而繁琐的计算.然而行列式也有其自身的魅力:技巧性强、形式漂亮,因而它在历年考研中不断出现.行列式的主要应用是:求矩阵(或向量组)的秩;解线性方程组;求矩阵特征多项式等行列式与矩阵有着密不可分的连带关系,尽管它们本质上不是一回事(短阵是数表,而行列式是数).二矩阵代数矩阵一词系1850年英国数学家薛尔维斯特(J—J sylves贮r)首先倡用,它原指组成行列式的数字阵列。

矩阵的性质研究是在行列式理论研究中逐渐发展的.凯莱(A cayley)于1858年定义了矩阵的某些运算,发表<矩阵论研究报告>,因而他成了矩阵论的创始人。

德国数学家弗罗伯尼(F.G.Fmbenius)于1879年引进矩阵秩的概念,且做了较丰富的工作(发表在(克雷尔杂志>上)尔后矩阵作为一种独立的数学分支迅速发展起来.20世纪40年代,为响应电子计算机出现而诞生厂短阵数值分析,1947年冯·纽曼(Ven Neumann)等人提出分析误差的条件数,1948年图灵(A.Turing)给出厂矩阵的Lu分解,矩阵的另一种分解QR分解的实际应用在上世纪50年代末得以实现.这一切使矩阵计算得以迅猛发展。

数学史话线性代数发展史简介

数学史话线性代数发展史简介

数学史话线性代数发展史简介数学史话—线性代数发展史简介一门科学的历史是那门科学中最宝贵的一部分,因为科学只能给我们知识,而历史却能给我们智慧。

傅鹰数学的历史是重要的,它是文明史的有价值的组成部分,人类的进步和科学思想是一致的。

F. Cajori从事数学研究,发现新的定理和技巧是一回事;而以一种能使其他人也能掌握的方式来阐述这些定理和技巧则又是一回事。

学习那些伟大的数学家们的思想,使今天的学生能够看到某些论题在过去是怎样被处理的。

V. Z.卡兹数学不仅是一种方法、一门艺术或一种语言,数学更主要的是一门有着丰富内容的知识体系,其内容对自然科学家、社会科学家、哲学家、逻辑学家和艺术家十分有用,同时是影响政治家和神学家的学说。

M(Kline一、了解数学史的重要意义数学是人类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人类活动。

与其他文化一样,数学科学是几千年来人类智慧的结晶。

在学习数学时,我们基本是通过学习教材来认识这门学科的。

教材是将历史上的数学材料按照一定的逻辑结构和学习要求加以重组、取舍编撰而成,因此,数学教材往往舍去了许多数学概念和方法形成的实际背景、演化历程以及导致其演化的各种因素。

由于数学发展的实际情况与教材的编写体系有着许多不同,所以,对数学教材的学习,往往难以了解数学的全貌和数学思想产生的过程。

正因为如此,许多人往往把数学当成了枯燥的符号、无源的死水,学了很多却理解得很少。

数学和任何一门科学一样,有着自身发展的丰富历史,是积累性的科学。

数学的发展历史展示了人类追求理想和美好生活的力量,历史上数学家的成果、业绩和品德无不闪耀着人类思想的光辉,照亮着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历程。

通过了解一些数学史,可以使我们了解数学科学发生、发展的规律,通过追溯数学概念、思想和方法的演变和发展过程,探究数学科学发展的规律和文化内涵,帮助我们认识数学科学与人类社会发展的互动关系以及数学概念和方法的重要意义。

二、代数学的历史发展情况数学发展到今天,已经成为科学世界中拥有一百多个主要分支学科的庞大的“共和国”。

线性代数的发展简介

线性代数的发展简介

线性代数的发展简介由于研究关联着多个因素的量所引起的问题,则需要考察多元函数。

如果所研究的关联性是线性的,那末称这个问题为线性问题。

历史上线性代数的第一个问题是关于解线性方程组的问题,而线性方程组理论的发展又促成为了作为工具的矩阵论和行列式理论的创立与发展,这些内容已成为我们线性代数教材的主要部份。

最初的线性方程组问题大都是来源于生活实践,正是实际问题刺激了线性代数这一学科的诞生与发展。

此外,近现代数学分析与几何学等数学分支的要求也促使了线性代数的进一步发展。

行列式浮现于线性方程组的求解,它最早是一种速记的表达式,现在已是数学中一种非常实用的工具。

行列式是由莱布尼茨和日本数学家关孝和发明的。

1693 年4 月,莱布尼茨在写给洛比达的一封信中使用并给出了行列式,并给出方程组的系数行列式为零的条件。

同时代的日本数学家关孝和在其著作《解伏题元法》中也提出了行列式的概念与算法。

1750 年,瑞士数学家克莱姆(G.Cramer,1704- 1752)在其著作《线性代数分析导引》中,对行列式的定义和展开法则给出了比较完整、明确的阐述,并给出了现在我们所称的解线性方程组的克莱姆法则。

稍后,数学家贝祖(E.Bezout,1730- 1783)将确定行列式每一项符号的方法进行了系统化,利用系数行列式概念指出了如何判断一个齐次线性方程组有非零解。

总之,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行列式只是作为解线性方程组的一种工具使用,并没有人意识到它可以独立于线性方程组之外,单独形成一门理论加以研究。

在行列式的发展史上,第一个对行列式理论做出联贯的逻辑的阐述,即把行列式理论与线性方程组求解相分离的人,是法国数学家范德蒙(A-T.Vandermonde,1735- 1796)。

范德蒙自幼在父亲的知道下学习音乐,但对数学有浓厚的兴趣,后来终于成为法兰西科学院院士。

特别地,他给出了用二阶子式和它们的余子式来展开行列式的法则。

就对行列式本身这一点来说,他是这门理论的奠基人。

近世代数发展简史

近世代数发展简史

近世代数发展简史引言概述:近世代数是数学中一个重要的分支,它的发展可以追溯到16世纪。

近世代数的发展不仅对数学本身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在其他科学领域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本文将介绍近世代数的发展历程,分为五个部份,分别是:1. 代数基础的奠定;2. 方程论的发展;3. 群论的兴起;4. 环论的发展;5. 近世代数的应用。

一、代数基础的奠定:1.1 古希腊代数的起源:古希腊数学家毕达哥拉斯和欧几里得等人奠定了代数的基础,提出了平方数和立方数的概念,并研究了它们的性质。

1.2 文艺复兴时期的代数发展:文艺复兴时期,数学家卡尔丹诺和维埃塔等人开始研究代数方程,并提出了求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

1.3 笛卡尔的坐标系:17世纪,笛卡尔引入了坐标系的概念,将代数问题转化为几何问题,为代数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

二、方程论的发展:2.1 代数方程的分类:18世纪,数学家拉格朗日将代数方程分为代数方程和超越方程,并研究了它们的性质和解法。

2.2 高次方程的解法:19世纪初,数学家阿贝尔和伽罗瓦等人独立地证明了五次及以上的代数方程无法用根式解出,这一结果被称为“阿贝尔-伽罗瓦定理”。

2.3 线性代数的发展:19世纪,数学家凯莱和哈密尔顿等人提出了线性代数的概念,研究了线性方程组和线性变换等内容。

三、群论的兴起:3.1 群的定义与性质:19世纪,数学家狄利克雷和凯莱等人提出了群的定义,并研究了群的性质,如封闭性、结合律和逆元等。

3.2 群论的应用:群论不仅在代数中有广泛应用,还在物理学、化学和密码学等领域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3.3 群论的扩展:20世纪,数学家冯·诺伊曼和埃米·诺特等人进一步发展了群论,提出了正规子群、商群和群同态等概念。

四、环论的发展:4.1 环的定义与性质:20世纪初,数学家费罗和诺特等人提出了环的定义,并研究了环的性质,如加法和乘法的封闭性、结合律和分配律等。

4.2 环论的应用:环论在代数几何、代数编码和数论等领域中有广泛应用,为解决实际问题提供了有力的工具。

线性代数发展及应用

线性代数发展及应用

线性代数发展及应用线性代数是数学的一个分支,研究向量空间及其上的线性变换。

它的发展可以追溯到18世纪,当时欧拉和拉格朗日等数学家开始研究线性方程组的解法。

随着时间的推移,线性代数逐渐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并在各个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

线性代数的发展可以分为几个重要阶段。

首先是线性方程组的研究,这是线性代数的基础。

欧拉和拉格朗日等数学家研究了线性方程组的解法,提出了高斯消元法等方法。

这些方法为后来的线性代数理论奠定了基础。

接着是向量空间的研究。

19世纪末,赫尔维茨提出了向量空间的概念,并研究了向量空间的性质和结构。

他的工作为线性代数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并成为后来的线性代数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20世纪初,线性代数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矩阵论的出现使得线性代数的研究更加系统和完整。

矩阵论研究了矩阵的性质和运算规律,为线性代数提供了更加严密的数学基础。

同时,线性代数的应用也得到了广泛发展,如在物理学、工程学、计算机科学等领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线性代数的应用非常广泛。

首先,在物理学中,线性代数被广泛应用于描述物理系统的运动和变化。

例如,量子力学中的波函数可以用向量表示,线性代数的方法可以用来求解波函数的演化和测量结果的概率。

其次,在工程学中,线性代数被广泛应用于信号处理、控制系统和电路设计等领域。

例如,在信号处理中,线性代数的方法可以用来分析和处理信号,如滤波、降噪等。

在控制系统中,线性代数的方法可以用来建立系统的数学模型,并设计控制器来实现系统的稳定性和性能要求。

此外,在计算机科学中,线性代数被广泛应用于图形学、机器学习和数据分析等领域。

例如,在图形学中,线性代数的方法可以用来描述和变换三维空间中的图形对象,如旋转、缩放和投影等。

在机器学习中,线性代数的方法可以用来建立和求解线性回归、主成分分析等模型,从而实现数据的分类和预测。

总之,线性代数的发展和应用在数学和各个领域中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它不仅为数学理论提供了丰富的内容,还为物理学、工程学和计算机科学等领域的问题提供了解决方法。

线性代数发展史

线性代数发展史

线性代数发展史
线性代数的发展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当时古希腊数学家们就开始研究线性方程组的解法,其中最著名的是欧几里得算法,由他提出了解决线性方程组的有效方法。

随后,17世纪,法国数学家雅克·德·拉斐尔(Jacques de Laplace)发现了矩阵的性质,他发现矩阵可以用来描述线性方程组的解法,并且提出了特征值和特征向量的概念,从而开辟了线性代数的新天地。

19世纪,英国数学家詹姆斯·威尔逊(James Williamson)发现了矩阵的可逆性,他发现可以使用矩阵来求解线性方程组,而不需要使用欧几里得算法。

20世纪,美国数学家艾伦·克莱因(Alan Cayley)提出了矩阵的乘法,他发现可以使用矩阵乘法来求解线性方程组,从而使线性代数变得更加强大。

现在,线性代数已经成为数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在许多领域都有着重要的应用,比如机器学习、统计学、计算机科学等等,都离不开线性代数的支持。

线性代数发展简介

线性代数发展简介
线性代数发展简介
线性方程组
18世纪下半叶,法国数学家贝祖 对线性方程组理论进行了一系列研究 证明了n元齐次线性方程组有非零解的条件 是系数行列式等于零
19世纪,英国数学家史密斯和道奇森 前者引进了方程组的增广矩阵的概念 后者证明了n个未知数m个方程的方程组
相容的充要条件是系数矩阵和增广矩阵的秩 相同
矩阵
英国数学家凯莱 1858 年,《矩阵论的研究报告》 系统地阐述了关于矩阵的理论: 矩阵的相等、运算法则、转置以及逆等 指出了矩阵加法的可交换性与可结合性
方阵的特征方程和特征根(特征值), 有关矩阵的一些基本结果
凯莱出生于一个古老而有才能的英国家庭 剑桥大学三一学院大学毕业后留校讲授数学 三年后他转从律师职业,工作卓有成效 并利用业余时间研究数学,发表了大量的数学论文
线性代数发展简介
二次型
二次型化简的进一步研究涉及特征方程的 概念
特征方程的概念隐含地出现在瑞士数学家 欧拉的著作中;
法国数学家拉格朗日在其关于线性微分方 程组的著作中首先明确地给出了这个概念;
而三个变数的二次型的特征值的实性则是 由阿歇特、蒙日和泊松建立的
线性代数发展简介
二次型
法国数学家柯西 在别人著作的基础上,着手研究化简变数
线性代数发展简介
线性方程组
大量的科学技术问题,最终往往归结为解 线性方程组。
因此在线性方程组的数值解法得到发展的 同时,线性方程组解的结构等理论性工作 也取得了令人满意的进展。
现在,线性方程组的数值解法在计算数学 中占有重要地位。
线性代数发展简介
向量
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已经知道力可以表示成向量, 二力合成的平行四边形法则。 法国数学家笛卡尔和费马为解析几何奠定了基础。 挪威测量学家未塞尔(Caspar Wessel, 1745.6.81818.3.25), 瑞士数学家阿工(Jean Robert Argand, 1768.7.18-1822.8.13)发明了复数的几何表示。 英国数学家科兹, 法国数学家棣美弗, 范德蒙 (Alexandre-Théophile Vandermonde, 1735.2.281796.1.1), 瑞士数学家欧拉也曾认识到平面上的点 可与复数一一对应。

高中数学的历史与发展重要知识点归纳

高中数学的历史与发展重要知识点归纳

高中数学的历史与发展重要知识点归纳数学是一门古老而重要的学科,它在人类文明的发展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高中数学作为学生学习的一门重要科目,涵盖了数学的各个分支和知识点。

在学习高中数学的过程中,了解数学的历史与发展是非常有意义的,它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数学的本质和目的,以及其中的重要知识点。

本文将对高中数学的历史与发展重要知识点进行归纳和介绍。

1. 古希腊数学的发展古希腊是数学的重要发源地之一,其数学成就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古希腊数学中,毕达哥拉斯定理、欧几里得几何以及希腊数学家们对无理数的研究是其中的重要知识点。

毕达哥拉斯定理是数学中最为著名的定理之一,它表达了直角三角形斜边的平方等于两直角边平方和的关系。

欧几里得几何则奠定了几何学的基础,包括了公理、证明等重要内容。

2. 数学分析的发展数学分析是高中数学中重要的知识点,它起源于17世纪的牛顿和莱布尼茨,并在后续的发展中得到了不断的完善和拓展。

微积分学是数学分析中的重要分支,包括了导数、积分等概念和运算方法。

高中数学中的微积分知识点主要包括函数的极限、导数和定积分等内容。

了解数学分析的发展历程以及其中的重要知识点,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高中数学中的微积分知识。

3. 线性代数的应用与发展线性代数是数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其应用广泛而深远。

线性代数的发展可以追溯到18世纪,其重要性逐渐凸显出来。

线性代数中的矩阵、向量空间、特征值等知识点在高中数学中占据重要地位。

矩阵的应用广泛,包括在物理学、经济学等领域中的模型建立和问题求解。

了解线性代数的应用与发展,对于理解高中数学中的相关知识点以及将来在科学研究和工程实践中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4.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应用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是高中数学中的重要内容,也是现代科学研究中不可或缺的数学工具。

概率论研究随机事件的可能性以及其规律,数理统计则研究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方法。

在高中数学中,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知识点主要包括概率的计算、期望和方差等内容。

线性代数

线性代数

九章算术线性代数作为一个独立的分支在20世纪才形成,然而它的历史却非常久远。“鸡兔同笼”问题实际 上就是一个简单的线性方程组求解的问题。最古老的线性问题是线性方程组的解法,在中国古代的数学著作《九 章算术·方程》章中,已经作了比较完整的叙述,其中所述方法实质上相当于现代的对方程组的增广矩阵的行施 行初等变换,消去未知量的方法。
凯莱矩阵论始于凯莱,在十九世纪下半叶,因若当的工作而达到了它的顶点。1888年,皮亚诺以公理的方式 定义了有限维或无限维线性空间。托普利茨将线性代数的主要定理推广到任意体(domain)上的最一般的向量空 间中。线性映射的概念在大多数情况下能够摆脱矩阵计算而不依赖于基的选择。
学术地位
线性代数在数学、物理学和技术学科中有各种重要应用,因而它在各种代数分支中占居首要地位。在计算机 广泛应用的今天,计算机图形学、计算机辅助设计、密码学、虚拟现实等技术无不以线性代数为其理论和算法基 础的一部分。线性代数所体现的几何观念与代数方法之间的联系,从具体概念抽象出来的公理化方法以及严谨的 逻辑推证、巧妙的归纳综合等,对于强化人们的数学训练,增益科学智能是非常有用的。随着科学的发展,我们 不仅要研究单个变量之间的关系,还要进一步研究多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各种实际问题在大多数情况下可以线性 化,而由于计算机的发展,线性化了的问题又可以被计算出来,线性代数正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有力工具。线性代 数的计算方法也是计算数学里一个很重要的内容。
所谓“线性”,指的就是如下的数学关系:。其中,f叫线性算子或线性映射。所谓“代数”,指的就是用符 号代替元素和运算,也就是说:我们不关心上面的x,y是实数还是函数,也不关心f是多项式还是微分,我们统 一把他们都抽象成一个记号,或是一类矩阵。合在一起,线性代数研究的就是:满足线性关系的线性算子f都有哪 几类,以及他们分别都有什么性质。

线性代数

线性代数

线性代数一、线性代数的形成和发展历史在代数学发展的第二个时期,即在19世纪时,线性代数就获得了光辉的成就。

线性代数内容广泛,而行列式、矩阵、线性方程组等只是线性代数的初等部分,线性代数还有更深入的内容,如线性空间、欧式空间、酉空间、线性变换和线性函数、 -矩阵、矩阵的特征值等等以及与其相关联的一系列理论。

有材料说,在代数学的所有分支中,线性代数的这些理论按其应用的重要性和广泛性来说,是第一位的,很难指出数学、理论力学、理论物理等学科中有不用到线性代数的结果和方法的。

例如,线性代数对于泛函分析的发展就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下面着重对线性代数的初等部分的形成和发展简述如下:1.行列式最早引入行列式概念的,是十七世纪的日本的数学奠基人关孝和。

他1383年著《解优题之法》一书,对行列式及其展已经有了清楚的叙述。

但是在公元一世纪(东汉初年)。

中国古算术《九章算术》中已有用矩阵(当时称为“方程”)的初等变换来解线性方程组的内容了。

关孝和的思想的产生,大概多受惠于中国而非西方的影响。

1693年,莱不尼兹用指标数的子统集合表示含两个未知量和三个线性方程组所组成的系统,他从三个方程的系数中消去两个未知量,得到一个行列式,就是现在所称的方程组的法式。

用行列式去解含二、三、四个未知量的方程组,可能在1729年由马克劳林所首创,且于1748年发表在他的遗作《代数绝著》中,其法则基本就是现在所使用的法则。

瑞士数学家克莱姆(Cramer)于1750年把马克劳林的法则发表在他的《线性代数分析导言》中,这就是现在所谓的克莱姆法则。

1772年,范德蒙(Vander monde)把行列式脱离开线性方程组作为一个独立的理论研究。

给出行列式的定义与确立符号的法则,被认为是行列式理论的奠基人。

1812年,柯西(Cauchy)首先采取“行列式”(Determinant)这一名称。

他还于1815年把行列式的元素记为a ij,带双重足码。

他的著作给出行列式第一个系统的也几乎是近代的处理,其中一个主要结果之一是行列式的乘法规则。

线性代数迹

线性代数迹

线性代数迹线性代数是一门重要的数学学科,它结合了代数,几何,计算机科学和抽象数学,具有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结合的特点。

线性代数在数学、物理学、统计学等诸多科学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其含义深刻,推导复杂,故必须掌握其基本原理。

线性代数的发展受到西方数学家贝尔、伽利略等先驱的推动。

尤其是贝尔所创立的矩阵理论,极大地推动了线性代数的发展,从而为数学其他学科奠定了基础。

线性代数的主要内容是空间向量、线性方程组、矩阵及它们的应用。

空间向量是数学中最基本的也是线性代数的最重要的概念。

它有力地阐述了点的位置,方向和大小的特点。

线性方程组是研究空间变换的主要方式,它描述着一组线性方程相互联系的方式。

矩阵是一个非常基本的概念,由它可以给出许多有用的方法,最主要的功效是可以把复杂的数学概念进行直观化和描述,对更全面解释和分析是有益的。

线性代数在计算机科学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它提供了可以计算复杂系统中数据的方法。

例如,相机和手机可以使用线性代数中的矩阵变换来捕捉图像,提供用户最为全面的信息。

线性代数在机器学习中也有着重要的作用,例如用于多元线性回归,最小二乘法,神经网络等方面。

线性代数在很多学科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例如建筑物、艺术品的制作中可以用线性代数的技术去理解平面的结构变换,电子工程,控制工程等也可以使用线性代数的计算方法去解决复杂的问题。

此外,线性代数还可以用来解释社会学、心理学中的许多现象,从根本上分析出社会现象的特征,深刻地指导人们的行为。

综上所述,线性代数在许多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其理论及其应用推动着这一学科的发展。

此外,线性代数也可用于解释社会学、心理学中的许多现象,所以它对人们的生活及其他学科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代数的发展史

代数的发展史

代数的发展史代数作为数学的一个分支,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逐渐形成了今天我们所熟知的数学体系。

下面将分别介绍代数的发展史中的几个主要阶段。

1.代数起源代数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算术和几何。

在那个时期,人们已经开始使用字母来表示未知数和已知数,这种做法可以看作是代数的萌芽。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开始尝试用符号表示运算,如加、减、乘、除等,从而形成了代数的初步概念。

2.古代代数古代代数指的是文艺复兴以前的代数学。

在这个时期,代数学的发展主要集中在解一次方程和二次方程的方法上。

中国的《九章算术》和阿拉伯的《阿尔·芬格尼》等著作都包含了丰富的代数内容。

这些古代代数的著作主要探讨的是线性方程和二次方程的求解,使用了符号化表示和运算。

3.现代代数现代代数起源于19世纪末期,其标志是德国数学家域论的诞生。

域论提出了代数结构的概念,将代数学从对数字和方程的研究扩展到了对更为抽象的代数结构的研究。

这一阶段,代数学开始涉及到更高阶的群、环、模等抽象概念,为后续的代数学发展奠定了基础。

4.抽象代数抽象代数是现代代数的一个分支,它运用抽象的方法研究代数的结构和性质。

在这个阶段,代数学开始深入研究群、环、域等抽象代数结构,发展出了丰富的理论体系。

抽象代数的研究方法为后续的数学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5.线性代数线性代数是代数学的一个分支,主要研究线性方程组、向量空间等线性代数结构。

它与矩阵、行列式等概念密切相关。

线性代数的研究成果被广泛应用于物理、化学、工程等领域。

在20世纪初期,线性代数的理论体系逐渐形成并逐渐发展完善。

6.群论与环论群论与环论是抽象代数的两个重要分支。

群论主要研究的是满足结合律的二元运算下,元素的集合的性质;而环论则研究的是具有两个运算(加法和乘法)的代数结构。

这些理论在数论、几何等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7.域论与伽罗瓦理论域论是代数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主要研究的是在某个运算下封闭的数的集合。

线性代数ppt课件

线性代数ppt课件

VS
线性代数的特点
线性代数具有抽象性、实用性、广泛性等 特点,是数学中重要的分支之一。
线性代数的历史背景
线性代数的起源
线性代数起源于17世纪,主要目的 是为了解决线性方程组的问题。
线性代数的发展
随着数学的发展,线性代数逐渐成为 一门独立的数学分支,并在20世纪得 到了广泛的应用和发展。
线性代数的应用领域
转置矩阵
一个矩阵A的转置矩阵是满足$A^T_{ij}=A_{ ji}$的矩阵
行列式与高斯消元
03

行列式的定义及性质
总结词
行列式是线性代数中重要的工具之一,它具有特殊的性质和计算规则。
详细描述
行列式是由一组方阵中的元素按照一定规则组成的,它是一个方阵是否可逆的判断标准,同时也有一 些重要的性质和计算规则,如交换两行或两列、对角线上的元素相乘等。了解行列式的定义和性质是 学习线性代数的基础。
矩阵的运算规则
加法
两个相同大小的矩阵,对应位置的元素相加
数乘
用一个数乘以矩阵的每一个元素
减法
两个相同大小的矩阵,对应位置的元素相减
乘法
要求两个矩阵满足乘法运算的规则,即第一 个矩阵的列数等于第二个矩阵的行数
矩阵的逆与转置
逆矩阵
一个矩阵A的逆矩阵是满足$AA^{-1}=I$的矩阵,其中$I$是单位矩阵
高斯消元法的原理
总结词
高斯消元法是一种解线性方程组的直接方法 ,其原理是将方程组转化为阶梯形矩阵。
详细描述
高斯消元法的基本思想是通过一系列的行变 换将线性方程组转化为阶梯形矩阵,这样就 可以直接求解方程组。高斯消元法包括三种 基本的行变换:将两行互换、将一行乘以非 零常数、将一行加上另一行的若干倍。通过 这些行变换,我们可以将矩阵转化为阶梯形 矩阵,从而求解方程组。

线性代数发展简史

线性代数发展简史

线性代数发展简史代数学可以笼统地解释为关于字母运算的学科。

在中学所学的初等代数中,字母仅用来表示数。

初等代数从最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开始,一方面进而讨论二元及三元的一次方程组,另一方面研究二次以上及可以转化为二次的方程组。

沿着这两个方向继续发展,代数学在讨论任意多个未知数的一次方程组,也叫线性方程组的同时,还研究次数更高的一元方程及多元方程组。

发展到这个阶段,就叫做高等代数。

线性代数是高等代数的一大分支,是研究如何求解线性方程组而发展起来的。

线性代数的主要内容有行列式、矩阵、向量、线性方程组、线性空间、线性变换、欧氏空间和二次型等。

在线性代数中,字母的含义也推广了,它不仅用来表示数,也可以表示行列式、矩阵、向量等代数量。

笼统地说,线性代数是研究具有线性关系的代数量的一门学科。

线性代数不仅在内容上,更重要的是在观点和方法上比初等代数有很大提高。

行列式出现于线性方程组的求解。

行列式的概念最早是由十七世纪日本数学家关孝和提出来的,他在1683年写了一部叫做《解伏题之法》的著作,标题的意思是“解行列式问题的方法”,书里对行列式的概念和它的展开已经有了清楚的叙述。

欧洲第一个提出行列式概念的是德国的数学家、微积分学奠基人之一莱布尼兹(Leibnitz)。

1750年克莱姆(Cramer)在他的《线性代数分析导言》中发表了求解线性方程组的重要基本公式(即人们熟悉的Cramer 克莱姆法则)。

1764年,法国数学家贝佐特(Bezout)把确定行列式每一项的符号的.相对而言,最早利用矩阵概念的是拉格朗日(Lagrange)在1700年后的双线性型工作中体现的。

拉格朗日期望了解多元函数的最大、最小值问题,其方法就是人们知道的拉格朗日乘数法。

为了判定多元函数的最大、最小值,他首先需要一阶偏导数为0,另外还要有二阶偏导数矩阵的条件。

这个条件就是今天所谓的正、负定二次型及正、负定矩阵的定义。

尽管拉格朗日没有明确地提出利用矩阵。

线性代数历史背景及应用

线性代数历史背景及应用

线性代数历史背景及应用线性代数是一门研究向量空间和线性映射的数学学科。

它具有悠久的历史背景和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从历史背景和应用两个方面介绍线性代数。

首先,我们来看线性代数的历史背景。

线性代数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希腊的数学家欧几里得。

他在《几何原本》中首次提出了向量概念。

然而,线性代数的真正发展始于18世纪至19世纪的欧洲。

在这一时期,数学家们开始研究向量空间,提出了线性代数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基础。

著名的数学家伽罗瓦、高斯、爱尔米特等人对线性代数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以高斯为例,他在矩阵理论的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他定义了矩阵的概念,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随着近代数学的发展,矩阵理论和线性代数的应用在物理学、工程学、计算机科学等领域中变得越来越重要。

接下来,我们将探讨线性代数的应用。

线性代数在各种实际问题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首先,在物理学中,线性代数被广泛用于描述物理系统和求解物理问题。

例如,量子力学中的波函数可以用复数向量表示,量子态的演化可以通过线性变换描述,而且量子测量可以通过矩阵的特征值问题来求解。

其次,在工程学中,线性代数的应用也非常重要。

例如,电力系统的分析和控制、通信系统的信号处理和编码、电路分析中的基尔霍夫定律、机械系统中的力学分析等都需要运用线性代数的知识。

另外,在图像处理和计算机图形学中,线性代数被广泛应用于图像压缩、三维图形的表示和变换等方面。

此外,在经济学和金融学中,线性代数的应用也非常重要。

例如,经济学家经常使用线性模型来描述经济关系,并通过线性代数的方法进行模型的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

在金融学中,线性代数被用于股票价格走势的预测、投资组合的优化、风险管理等方面的研究。

最后,在计算机科学中,线性代数的应用非常广泛。

例如,线性代数在计算机图形学中被广泛用于动画、游戏和计算机模拟等方面。

同时,在机器学习和数据挖掘领域中,线性代数被用于数据的降维、特征选择、分类和聚类等任务中。

综上所述,线性代数作为一门重要的数学学科,具有悠久的历史背景和广泛的应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方阵的特征方程和特征根(特征值), 有关矩阵的一些基本结果
凯莱出生于一个古老而有才能的英国家庭 剑桥大学三一研究数学,发表了大量的数学论文
1854 年,法国数学家若尔当 矩阵化为标准型的问题 1892 年,加拿大数学家梅茨勒
1824 年,挪威数学家阿贝尔
证明了次数大于四次的一般代数方程不可 能有根式解
但问题仍没有彻底解决,因为有些特殊方 程可以用根式求解
因此,高于四次的代数方程何时没有根式 解,是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这一问题由法国数学家伽罗瓦全面透彻地 给予解决
置换群的概念和结论是最终产生抽象群的 第一个主要来源
法国数学家笛卡儿和费马为解析几何奠定了基础。
挪威测量学家未塞尔(Caspar Wessel, 1745.6.81818.3.25), 瑞士数学家阿工(Jean Robert Argand, 1768.7.18-1822.8.13)发明了复数的几何表示。
英国数学家科兹, 法国数学家棣美弗, 范德蒙德
(Alexandre-Théophile Vandermonde, 1735.2.281796.1.1), 瑞士数学家欧拉也曾认识到平面上的点 可与复数一一对应。
抽象群产生的第二个主要来源则是戴德金 和克罗内克的有限群及有限交换群的抽象 定义以及凯莱关于有限抽象群的研究工作
克莱因和庞加莱给出了无限变换群和其他 类型的无限群
19 世纪 70 年代,李开始研究连续变换群, 并建立了连续群的一般理论,这些工作构 成抽象群论的第三个主要来源
Niels Henrik Abel
出现于线性方程组的求解 最早是一种速记的表达式 现已是数学中一种非常有用的工具 发明人: 德国数学家莱布尼茨 日本数学家关孝和
1750 年,瑞士数学家克拉默 《线性代数分析导引》
行列式的定义和展开法则,克拉默法则 稍后,法国数学家贝祖
将确定行列式每一项符号的方法进行了系 统化,利用系数行列式概念指出了如何判 断一个齐次线性方程组有非零解
公元前3世纪, 古希腊的阿基米德曾用图像法解出 特殊的数字三次方程 公元前1世纪, 《九章算术》: x3=1860867 公元3世纪, 希腊的丢番图: x3+x=4x2+4 625年左右, 唐朝数学家王孝通: 三次方程 1079年, 阿拉伯数学家奥马·海亚姆 (Omar Khayyam, 约1048-约1131) 在《代数》中较系统地研究了一、二、三次方程 以上都未给出求根公式
❖ Born: 5 Aug 1802 in Frindoe (near Stavanger), Norway
❖ Died: 6 April 1829 in Froland, Norway
Archimedes of Syracuse
• Born: 287 BC in Syracuse, Sicily • Died: 212 BC in Syracuse, Sicily
英国数学家凯莱
被公认为是矩阵论的创立者
首先把矩阵作为一个独立的数学概念
首先发表了关于这个题目的一系列文章
同研究线性变换下的不变量相结合,首先 引进矩阵以简化记号。
英国数学家凯莱 1858 年,《矩阵论的研究报告》 系统地阐述了关于矩阵的理论: 矩阵的相等、运算法则、转置以及逆等 指出了矩阵加法的可交换性与可结合性
(William Henry Metzler,1863.9.18-1943.4.18)
引进了矩阵的超越函数概念并将其写成矩 阵的幂级数的形式
傅里叶、西尔和庞加莱的著作中还讨论了 无限阶矩阵问题,这主要是适用方程发展 的需要而开始的。
矩阵本身所具有的性质依赖于元素的性质, 矩阵由最初作为一种工具经过两个多世纪 的发展,现在已成为独立的一门数学分 支——矩阵论。
而矩阵论又可分为矩阵方程论、矩阵分解 论和广义逆矩阵论(M-P)等矩阵的现代理论。
矩阵及其理论现已广泛地应用于现代科技 的各个领域。
公元前1世纪,《九章算术》 初等行变换, 相当于高斯消元法。 • 17 世纪后期, 德国数学家莱布尼茨 曾研究含两个未知量三个方程的线性组 • 18 世纪上半叶, 英国数学家麦克劳林 具有二、三、四个未知量的线性方程组 得到了现在称为克拉默法则的结果 • 克拉默不久也发表了这个法则
法国数学家范德蒙德
(Alexandre-Théophile Vandermonde, 1735.2.28-1796.1.1) 对行列式理论做出连贯的逻辑的阐述 把行列式理论与线性方程组求解相分离 给出了用余子式来展开行列式的法则 自幼在父亲的指导下学习音乐 但对数学有浓厚的兴趣 后来终于成为法兰西科学院院士
1772 年,法国数学家拉普拉斯 证明了范德蒙德提出的一些规则 推广了范德蒙德展开行列式的方法 1815 年,法国数学家柯西 第一个系统的几乎是近代的处理 乘法定理, 方阵, 双足标记法 改进了拉普拉斯的行列式展开定理并给出 了一个证明
“矩阵”这个词是由西尔维斯特首先使用的 他是为了将数字的矩形阵列区别于行列式 而发明了这个述语。
1541年,意大利数学家塔尔塔利亚
(N.Tartaglia, 1499?-1557) 三次方程的求根公式 1545年, 意大利的卡尔达诺
(G.Cardano, 1501-1576) 在《大术》中介绍了三次方程的求根公式 卡尔达诺的学生费拉里 一元四次方程的一般解法 但是对于更高次方程的求根公式是否存在,成为 当时的数学家们探讨的又一个问题。这个问题花 费了不少数学家们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经历了屡 次失败,但总是摆脱不了困境。
18世纪下半叶,法国数学家贝祖 对线性方程组理论进行了一系列研究 证明了n元齐次线性方程组有非零解的条件 是系数行列式等于零
19世纪,英国数学家史密斯和道奇森 前者引进了方程组的增广矩阵的概念 后者证明了n个未知数m个方程的方程组相 容的充要条件是系数矩阵和增广矩阵的秩相 同
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已经知道力可以表示成向量, 二力合成的平行四边形法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