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视野下的音乐融合——读《关注音乐实践》有感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了解了哲学、音乐与音乐教育后,会进入到音乐的教学与学 习。提出将“课程作为实践的观念。”将课程与音乐制作融合在一 起,音乐课程制作让我们定位在学习情境中,这里融合了情境中的 情境与情境中的音乐,要求联系情境去教授音乐。所有的音乐课程 都应该按照内省的音乐实践来组织和实施、准备和策划实践,应及 时存储音乐思考和认识的证据。一个音乐实践是一个社会集体,音 乐实践亦是音乐文化,两者是双向的,不动脑,不实际行动操作永 远无法促进思维的运转。通过对《关注音乐实践》这本书的阅读, 旨在使人们能够获得对音乐制作与聆听最完整的理解与投入之中而 建立起哲学基础,从而融合整理贯穿音乐。再结合美国音乐教育家 贝内特•雷默的著作《音乐教育的哲学——推进愿景》一书中提出的 融合,音乐教育哲学不应单方面重视审美与实践,更多的应该是一种 融合多元的教育观点,进行有针对性、多样性、灵活性的音乐教育。
◎ 音乐美学及评论
黄河之声 2019年第10期 总第535期
哲学视野下的音乐融合
——读《关注音乐实践》有感
李 颖
(中北大学艺术学院,山西 太原 030051)
摘 要:戴维•埃里奥特的《关注音乐实践——新音乐教育哲学》通过在哲学及美学的视野下解析了音乐教育,为其提供 了新的理念,摒弃了传统的审美体验。注重从实践出发,在关注意识形态、社会文化及语境等基础下理解音乐,从而达 到融合,平衡的状态。 关键词:哲学;融合;音乐教育
三、结语 通过综合系统的阅读,《关注音乐实践》这本书的目的在于发 展一种音乐教育哲学,鼓励作为教师应将哲学与工作融合。也充分 有力地证实了音乐是人类生活中至关重要的、有动力的和实践性的 追求之一,它融合了个体和集体全面发展的根基。一个优秀的音乐 教育专业者不仅要反映出除了在音乐、教学法等一些方面的功底,更 要融合哲学的音乐理论,否则只是片面的空谈。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 不只是音乐教育者的地图,指导出不同方向的道路,更是以全新的理 念,视角,和方法告诉我们应该如何去教学与学习,实现音乐。也为 当下我国的音乐教育哲学研究提供了极其重要的参考价值。■
一、新哲学下的音乐教育观念 哲学是有关于一个领域的本质和价值的某套信仰,是一种方 法,也是结果。它并非独立的,它像一个地图,有其关键性,也有 局限性。哲学呈现了揭示——查找——解释——发现的一个全过 程。而在本书提到的新哲学有三个问题:第一是综合性;第二是客 观性;第三为方法论。以往的音乐教育哲学只是关注了音乐的外部 聆听,做出单一的评价,忽略了其内部的本质与价值。在新哲学 中,音乐有精微性和复杂性,音乐本质是人类有意向的行为。埃里 奥特打破了传统的音乐教育哲学,发展了一种多元化的音乐观念, 为音乐表演、音乐聆听、音乐素养、创造性活动等多方面的自然属 性和意义提出了创造性的反思。因此本书第一部分为导论,探讨了 哲学与音乐教育的关系。第二部分为音乐与音乐教学,概述在音乐 的本质和价值的新思维方式上构建出音乐教育哲学。第三部分是音 乐的教学与学习,为音乐教学提出了一种全新的音乐课程发展观, 对过去的哲学思想进行了深刻的反思。 二、哲学下的音乐融合 所有的事物都有其关联性。如上面所述,哲学不是独立的,同 样在音乐中的任何活动也并非独立个体能生存的,都有其必然的依 赖性。首先,在音乐制作中所存在的意识、知识、思想这三者,便 要将其融合。意识是人神经系统的组成部分,包括有认知、情感、 意志力;知识又分为理论、实践、生产知识;而思想的主张,如何 斟酌,如何决定你的行为表现都是在生产想象力和塑造行为的过程 中体现的;三者都是基于一个文化体验的基础下层层升华的,从思 想上升到知识最终上升到意识,缺一不可,直到融合为一体才能碰 撞出音乐制作。埃里奥特在书中将音乐作为一种社会实践的课程改 革,主张音乐哲学的实践,这也就是将哲学理论与实践相融合。提 出将音乐看作一种实践的过程,一种带有社会性及情境性的实践活 动。音乐作品是多维的,不是以独立的审美个体而存在,也不是乐 谱,而是呈现出社会文化的一种实践。 在书中提到最多的一个词就是音乐素养。音乐素养是在音乐 的语境中表现出来的。它包括了正规音乐知识、非正规音乐知识、 及印象性音乐知识和指导性音乐知识。在音乐素养中有一个要点被 称之为是音乐素养的多维形式知识——创造力,创造力是指一个脱 颖而出的实质性的成就,但不等于非凡的成就。在创造力中又融合 了智力、认知、意识、原创性、想象力等要素。想象力是创造力的 必要条件,但并不等于创造力。原创性的成分决定了是否具有创造 力。创造力不是一定有特殊智力才能拥有的。实现和促进音乐创造 力依赖与音乐素养。音乐素养与聆听素养相当于一枚硬币的正反 面。音乐聆听的本身并不是创造性的。音乐聆听是人类为意识带来 的有秩序的独特方式,其中又融合了感知。埃里奥特提出一个问 题:聆听是毫无思想还是富有思想?毋庸置疑是富有思想。聆听
的信息是无穷无尽的,有意识的形成带有思想性、知识性的聆听终 究脱离不开思与行的融合。音乐聆听要求学生通过有意义的音乐制 作而沉浸于音乐实践中。这里又提到了意识,正所谓融合,也证实 了这一点。那么该如何实践便是音乐素养的程序性本质,也就是如 何做的行为。展现音乐素养的水平有以下几种方法:表演、即兴表 演、作曲、改编以及指挥。在音乐中,音乐表演是音乐时间的本质 形式,我们只有参与到音乐表演的过程中才能感受到音乐的本质和 内在,才懂得怎样去实现音乐、表现音乐。音乐是在生活的累积过 程中形成的,不能脱离现实,更不能脱离实践。音乐是可学的,先 天只是前提,但音乐的感受是教不会的。不能从兴趣着手,要从理 想着手,是要经过一个享受——沉寂——流畅的过程。音乐反映了 文化和意识,同时也反作用于文化、意识。这三者是相互作用,不 同的音乐可以反映出不同的文化,而如何和为何植根于文化的感情 意义层面,影响了人类的意识。
[参考文献] [1] 戴维•埃里奥特.关注音乐实践—Fra Baidu bibliotek音乐教育哲学[M].上海教育出版 社,2008. [2] 贝内特•雷默.音乐教育的哲学—推进愿景[M].人民音乐出版社,201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