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杜伊斯堡景观公园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背景概况
北杜伊斯堡景观公园 (Duisburg North Landscape park)位于德国杜伊斯堡市的北 部。公园建在原钢铁厂与炼炉厂 所在地,是工业地更新与改造的 经典设计案例。 为德国著名景观设计师彼 得〃拉茨(Peter Latz)设计,已经 成为是一个占地200公顷的综合 休闲娱乐公园。公园除了保存下 来的鼓风炉炼钢厂和煤矿及钢铁 工业以外,冶炼厂的烧结厂、铁 和锰仓库以及属于公司的铁路的 众多铁轨都座落在那里。
北杜伊斯堡景观公园
北杜伊斯堡景观公园总平面图
特里希郊区和汉 姆庞郊区之间, 在煤炭和钢铁工 业的各种休耕地 上。除了保存下 来的鼓风炉炼钢 厂和煤矿及钢铁 工业以外,冶炼 厂的烧结厂、铁 和锰仓库以及属 于公司的铁路的 众多铁轨都座落 在那里。
公园的概念是打算让现有的种植 物自然生长,包括在各块场地中 心倒闭了的鼓风炉炼钢厂,虽然 要以保守主义者的方式部分改变 其应用。紧密地结合人以及文化 和娱乐设施的各种选择,是规划 和建造措施的优先目的。
(4)中心动力站、鼓风机房综合体、 1号高炉铸造车间的“多功能综合活动中心模式”
(5) 配电站开关设备用房的“办公与餐 饮模式” 该建筑位于靠近公园中部的主入口处。现更 新改造为游客服务中心、信息咨询中心和酒 吧餐厅(图26~27)。
(6)5号高炉的“观景模式” 5号高炉于1985年4月停产,现更新为游人可以 攀爬到顶部的 70 m高观景平台上鸟瞰公园全景的观 景塔(图8)。
(7)旧办公楼的“旅馆模式” 旧办公楼1906年建成投入使用,现改建140床位的青年旅社(图28)。
三、景观层次梳理与整合
设计者将范围广阔、尺度巨大、景观破碎、布 局混乱的园区梳理、整合为水公园、铁路公园、公 共使用区和公园道路系统四个景观层次。
(1)水公园(Water Park) 公园标高最低的层次,由净化水渠、净水池、 冷却池等水体构成。净化水渠是对由东向西流经整 个厂区的埃姆舍河进行净化的河道。水渠两岸栽植 了自由生长的植被,每隔一段距离布置有台阶和平 台以满足游人亲水的需求
(1)整体厂区的“博物馆模式” 布局结构和各节点要素得到全面保护的整体 厂区向公众全面展示了有关工业生产的组织、流 程、技术特征、相关设施、景观尺度和综合形 象,也映射了工厂的发展历史进程,可以作为有 关工业技术与文化的具有科普教育意义的巨型博 物馆
(2) 煤气储罐的“体育休闲活动模式” 煤气储罐位于厂区中心,1号、2号高炉东侧。 在生铁制造过程中产生的大量高炉煤气除一部分用 于发电机房的能源外,其余的都储存在该煤气储罐 中。工厂关闭后煤气储罐废弃。潜水爱好者向气罐 内注入了2万立方米的水,将煤气储罐改造成了欧洲 最大的人工潜水中心(图10~12)。
(3) 料仓花园的“体育休闲活动、儿童娱乐、展览模式”
利用原来贮存矿石和焦炭的料仓,更新改造为能容纳攀岩、儿童活 动、展览等综合活动的场所。料仓的顶部设计成纵横交错的网格状 步行道,与“铁路园”的高架步道系统位于同一标高上; 1990年,公园正式对公众开放之前,德国登山协会的杜伊斯堡分会 利用料仓厚重的混凝土墙壁建立了攀岩运动的场所; 拉兹在“料仓花园”的北侧设计了专供儿童游戏的滑梯、绳索等设 施;串联式的展览空间则是通过在厚达 2 m~3 m的混凝土墙壁上开 凿出洞口形成的
(3) 植被保护
彼得· 拉兹认为,在废弃地受污染土壤上顽强 地进行生态演替的野生植被是生态学家难得的试验对 象,应加以保护(图43),据统计,这些野生植被有 450多种。在厂区与周围环境的边缘地带,有大面积的 原生生境,成为多种植物生长和鸟类栖息的场所。
五、对自然演化进程的尊重
公园的设计和营造包含了生态演化进程,因此 不应是一蹴而就、生硬地景观处理,而应是展现长 期的循序渐进的自然演化过程,例如金属广场铁板 的持续腐蚀、受污染土壤上植被的生长等。其中也 包括规划设计工作的不断修正和完善。十几年来, 伴随着北杜伊斯堡景观公园的逐步实施,彼得· 拉 兹先生一直在充满激情地持续地优化他的设计。
堆积木材形成的景观。
公园现状
保留的铁路和铁水槽车 改造后的儿童活动场地
保留的各种工业设 备和管道
改造后的儿童游乐 设施
改造后的多功能活 动大厅
景观公园照明效果
二.废弃工业场地及设施的整体结构
保护与综合再利用
北杜伊斯堡景观公园最突出的特色是强调工业 文化的价值,体现在对废弃工业场地及设施保护与 利用的理念和对策上。 其一,表明了对废弃工业场地及设施的态度。拉 兹认为,废弃工业场地上遗留的各种设施(建筑物、 构筑物、设备等)具有特殊的工业历史文化内涵和技 术美学特征,是人类工业文明发展进程的见证,应加 以保留并作为景观公园中的主要构成要素。
公园夜景照明
北杜伊斯堡景观公 园绚丽、迷幻的夜 景照明是由在欧洲 负有盛名的英国艺 术家乔纳森· 帕克 (JonathanPark) 设计完成的。公园 夜景与工业文化遗 产、休闲活动共同 构成公园吸引游人 的三大亮点(图44)。
(3)公共使用区(Areas of Public Use)
包括金属广场、考珀活动场地、 熔渣公园、料仓花园、开放绿地 等公共开放空间。
四、优化环境的生态对策
(1)水污染净化与雨水收集
彼得· 拉兹提出对由东向西穿越公园、原作为开敞的排水渠 的埃姆舍河道进行处理,将污水与净水系统分离。埃姆舍河流 经公园的长度约3 km,过去生活污水、工业废水、雨水、垃圾 等都排放到河道中,使水体污秽不堪,夏季气味刺鼻。 现在经改造后污水由地下直径4 m的污水管道排走,经过净 化的水则采用水渠的形式 以避免与受污染的土壤接 触;从场地和建筑屋顶上 收集的雨水经过管道进入 冷却池和经过清除污泥的 沉淀池过滤后,再进入水 渠湿地进一步净化,水污 染净化的部分主要布置在 厂区中部(图29~32)。
汇报人:陈珊珊
C
目录
ONTENTS 0 1 0 2 0 3 0 4 0 5
背景概况 废弃工业场地及设施的整体结构 保护与综合再利用 景观层次梳理与整合 优化环境的生态对策
对自然演化进程的尊重
后工业景观
后工业景观是指工业生产活动停止后,对遗留在工业废弃地上的各种工业设施、 地表痕迹、废弃物等加以保留、更新利用或艺术加工,并作为主要的景观构成元 素来设计和营造的新景观。这些工业设施涵盖了与工业生产相关的各类设施,主 要类型有生产设施、仓储设施、交通运输设施、动力设施、给水与污水处理等基 础设施、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等,具体包括各类车间厂房、库房、变配电站、锅 炉房、烟囱、井架、水塔、水池、水渠等建、构筑物;高炉、气罐、油罐等工业 生产设备;铁路、机车、管道、传送带、特种车辆等交通运输设施或动力传输设 备等。 后工业景观公园发端于20世纪60~70年代欧美发达国家,成熟于20世纪90年代的 德国。其中,德国鲁尔区北杜伊斯堡景观公园被认为是后工业景观公园的代表作。
其二,对原工业遗址的整体布局骨架结构(功能分区结构、空 间组织结构、交通运输结构等)以及其中的空间节点、构成元 素等进行全面保护,而不仅仅是有选择地部分保留。拉兹在对 各种由炼钢高炉、煤气储罐、车间厂房、矿石料仓等独立工业 设施构成的点要素,铁路、道路、水渠(埃姆舍河道)等构成 的线要素以及广场、活动场地、绿地等开放空间构成的面要素 等进行结构分析的前提下,使旧厂区的整体空间尺度和景观特 征在景观公园构成框岸边的“风塔”可以利用风力将水渠中经净化的水从底部提升到 高架步行道标高层,作为旱季灌溉植被用水;在其他季节,经过提升的水又回灌 到水渠中。通过这一循环过程,一方面营造了富有意趣的水的流动、跌落的视听 环境;另一方面通 过增加水体与氧气 的接触来提高净化 质量(图41~42)。
(2)铁路公园(Railroad Park) 铁路公园与高架步行道系统相结合,是园区标高最高的层次,高出地 面约12 m,通过楼梯、台阶等与其他空间层次相联结。该层次不仅形 成了独特的景观视野,而且作为水平线元素将各个庞大的独立工业设 施联结起来,丰富了景观向度(图33~36)。铁路公园层在东西方向 上穿越整个园区,并在中部偏西的位置呈编组形式放大,设计者将其 命名为“铁路竖琴”(Rail ha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