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股沟斜疝的修补与术式解剖层次

合集下载

腹股沟疝之手术方式 ppt课件

腹股沟疝之手术方式  ppt课件
ppt课件 4
LIHR的特点(优点)
• 真正的后入路手术,切口远离补片修复区 域,补片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几乎为0
• 治疗双侧疝无须增加切口,治疗复发疝可 避开原手术疤痕 • 对侧探查可发现隐匿疝并同时治疗 • 腹横筋膜后方操作,无须切开腹横筋膜 • 腹膜前间隙分离更方便,补片更容易展平
ppt课件
5
ppt课件 2
• 腹膜前修补术的原理是加强肌耻骨孔,一 劳永逸地修复一侧腹股沟区的所有薄弱区 域,理论上是最合理的术式。 • 但如果对于年轻斜疝病人,缝合或平片修 补即可达到目的,则腹膜前修补术可能属 于过度手术。 • 对于腹横筋膜松弛、腹内压增高的中老年 病人(如双侧疝、复合疝)来说,腹膜前 修补术应该是最合适的选择。
LIHR的适宜人群
• 复发疝和双侧疝
• 腹横筋膜薄弱的老年病人、直疝或复合疝, 存在腹内压增高因素的病人 • 需要尽快恢复体力活动、工作的病人 • 有特殊需求的病人
ppt课件
6
• 欧洲疝外科协会在2014年的《成人腹股沟 疝诊疗指南》中推荐Lichtenstein和TEP
ppt课件
7
• 经典腹股沟疝修补术(Bassini术,McVay术) • 常规腹股沟疝修补术(补片修补术) • 现在基本的认识是,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 术只能算是一种手术方法,而非微创手术
腹股沟疝之手术方式
手术方式的选择及评价
ppt课件
1
• Lichtenstein术(Malex平片),在腹横筋膜前 放置补片 • Rutkow术,Millikan术,UPP(网塞平片) • Stoppa于1969年开创的“巨大补片加强内脏囊 手术”(GPRVS) • Kugel于1994年设计一种具有记忆弹簧圈的补 片,通过后入路进行腹膜前修补 • MK术(双层补片) • Gilbert术(如PHS,UHS术) • Stoppa,Kugel术在腹横筋膜后植入补片

腹股沟斜疝ppt课件

腹股沟斜疝ppt课件
腹股沟斜疝
1
一、概述 腹腔内肠管、大网膜或盆腔
内脏器连同腹膜一起经腹壁或 骨盆壁薄弱处脱出腹腔外,在 体表形成有皮肤全层覆盖的异 常隆起称为腹外疝。腹外疝由 疝门、疝囊、疝内容和疝被盖 四部分组成。
2
腹外疝发生的原因有先天性或 后天性腹壁组织薄弱和长期、 反复性腹内压增高。常见的肢 外疝有腹股沟疝、股疝、切口 疝、脐疝的切口疝。按其严重 程度可分为可复性疝、难复性 疝、嵌顿性疝和绞窄性疝
26
疝成形术:手术步骤先按Bassini 法进行,在精索深面用同侧腹 直肌前鞘瓣,向外下方翻转缝 在腹股沟韧带上。或用移植游 离的自行阔筋膜来修补腹股沟 管后壁
27
也可用塑料网、尼龙网、不锈 钢丝网、钽丝网等人工制品进 行修补。适用于巨型斜疝、复 发性疝、腹股沟后壁严重缺损、 腹横腱膜弓完全蒌缩,不能用 于缝合修补的病例
9
(3)肠梗阻症状:若疝块不能回 复,可形成嵌顿性疝,常出现 阵发性腹痛、恶心、 呕吐、腹 胀和停止排便排气等肠梗阻典 型症状。所以凡腹痛或怀疑有 肠梗阻的患者,应检查有无腹 外疝。
10
(4)腹部检查:患者仰卧,检查 者用手轻按在肿块上,嘱其咳 嗽,可查到冲击感。肿块回纳 后,手指经腹股沟管触到扩大 的内外环口,患者咳嗽时,指 尖有冲击感。若为嵌顿性疝可 闻及气过水音或高调肠鸣音。
22
Bassini法:游离精索,在其深 面将腹内斜肌下缘和腹横腱膜 弓(或联合肌腱)缝至股沟韧带 上,,加强腹股沟管的后壁。 适用于成人腹股沟斜疝,腹壁 一般性薄弱者
23
Mcvay法:将腹内斜肌下缘、腹 横腱膜弓 (或联合肌腱),在精 索后方缝于耻骨梳韧带上,加 强腹股沟管的后壁,适用于腹 壁肌肉重度薄弱的成人、老人 和复发性疝。

腹腔镜腹股沟疝解剖要点

腹腔镜腹股沟疝解剖要点

腹腔镜腹股沟疝解剖要点
腹腔镜腹股沟疝解剖要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腹股沟区域解剖:腹股沟是位于腹部和大腿之间的一个区域,由腹直肌、腹内斜肌和腹外斜肌形成,还有外侧韧带、腹股沟静脉等结构。

腹腔镜腹股沟疝解剖要点就是要熟悉这些结构的位置和相互关系。

2. 疝囊解剖:疝囊是疝气病变时肌腱缺陷部位对腹腔压力的嵌入,并进一步在腹壁缺陷处引起肠管和网膜等腹腔脏器的穿出。

因此,在进行腹股沟疝解剖时,要准确定位疝囊,避免误伤。

3. 疝门解剖:疝门是疝囊进入腹壁的通道,由腹内斜肌和腹外斜肌之间的腹股沟环形革肌形成。

手术时需要找到疝门,将疝囊缩回腹腔。

4. 疝鞘解剖:疝鞘是一层腹膜型成的袋状结构,包裹着疝囊和附近腹腔脏器。

手术时,需要准确识别疝鞘,以便缩回疝囊,修补腹股沟缺陷。

5. 腹股沟静脉及神经解剖:要注意保护腹股沟静脉及神经,避免损伤。

以上是腹腔镜腹股沟疝解剖要点的一些关键内容,手术操作中还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处理。

建议在进行手术前进行充分的解剖学学习和手术技巧训练。

腹股沟斜疝和腹股沟直疝的解剖学结构基础

腹股沟斜疝和腹股沟直疝的解剖学结构基础

腹股沟疝是指腹腔内脏器(如肠管)通过腹壁的腹股沟区域突出的一种疾病。

根据腹股沟疝的解剖学结构基础,可分为腹股沟斜疝和腹股沟直疝两种类型。

一、腹股沟斜疝的解剖学结构基础1.解剖学位置:腹股沟斜疝发生在腹直肌和卵状突肌之间的腹股沟区域,可分为内、外两个腔。

内腔是指腹直肌和腹横肌之间的腹股沟管,外腔是指腹内、外斜肌之间的腹股沟环。

2.疝囊形成:腹股沟斜疝的疝囊由腹腔内的脏器(如小肠或大肠)穿过腹股沟区域的腹膜突出形成,其通道在内、外腔之间。

3.可能导致的症状和并发症:腹股沟斜疝的主要症状为患侧腹股沟区域的肿块,疼痛和不适感。

而腹股沟斜疝若未得到及时治疗,可能导致腹股沟疝嵌顿、肠坏死和腹膜炎等严重并发症。

二、腹股沟直疝的解剖学结构基础1.解剖学位置:腹股沟直疝发生在腹直肌和阔筋膜腱膜之间,位于腹股沟区域的腹壁。

2.疝囊形成:腹股沟直疝的疝囊一般由腹腔内的脏器(如肠管)穿过腹直肌和阔筋膜腱膜之间的腹壁组织形成。

3.可能导致的症状和并发症:腹股沟直疝的症状和并发症与斜疝类似,主要表现为患侧腹股沟区域的肿块、疼痛和不适感,同时也可能出现腹股沟疝嵌顿、肠坏死和腹膜炎等严重并发症。

总结:腹股沟斜疝和腹股沟直疝是常见的腹股沟疝病变,其解剖学结构基础决定了两者发病部位的差异。

了解并掌握腹股沟疝的解剖学知识,有助于临床医生对其进行准确诊断和合理治疗,以便及时有效地避免并发症的发生,保障患者的健康与生命安全。

针对腹股沟斜疝和腹股沟直疝的解剖学结构基础,我们需要深入了解其发病机制和临床特征,以便更好地进行诊断和治疗。

下面我们将就这两种疝的特点,发病机制以及临床表现进行更详尽的探讨。

从发病机制来看,腹股沟斜疝和腹股沟直疝的形成都与腹壁的解剖结构有着密切的关系。

在腹股沟斜疝中,疝囊穿越腹壁内、外腔之间的腹股沟区域形成,这与腹壁解剖结构的一些特点有关。

而在腹股沟直疝中,疝囊则是穿越腹直肌和阔筋膜腱膜之间形成,这也与腹壁的解剖结构密切相关。

疝腹股沟疝解剖图谱

疝腹股沟疝解剖图谱
• 髂腹下神经—由第1腰神经旳主干分支构成。
前支:从腹股沟管外环正上方旳腹外肌腱膜潜 出,向下支配耻骨上区旳皮肤。 侧支:在髂棘正上方旳腹外斜肌潜出,支配臀 部上侧方旳皮肤
• 髂腹股沟神经—支配部分腹内斜肌,不穿出肌肉,经过腹股
沟管外环,伴随精索下行,支配腹股沟韧带 远侧旳下肢内侧、阴茎根部、阴囊前上部皮 肤。在女性,支配阴阜和大阴唇。
腹股沟直疝
腹壁下动脉
腹股沟斜疝
股疝
腹横筋膜 筋膜束带
股疝
腹股沟韧带 股动、静脉
髂腰肌及筋膜
股神经 髂外动、静脉
腹壁下动脉
小肠 迷走闭孔动脉
股环 耻骨结节 耻骨联合
腔隙韧带 隐静脉开口处 股疝 大隐静脉
联合腱:由腹内斜肌 + 腹横肌形成
腹股沟管解剖6
腹外斜肌+腱膜 :腹股沟管旳前壁
腹股沟管(两口、四壁)
• 腹股沟管—位于腹股沟韧带内上方 旳1/2处,是由外上方斜
向内下方旳肌肉筋膜裂隙,长4-5cm, 精索即走行于腹 股沟管中。内有精索或子宫圆韧带经过。腹股沟斜疝 也就是经过腹股沟管伴行于精索,可进入阴囊。
• 耻骨疏韧带—陷窝韧带继续向外延续,附于耻骨疏上,称为
耻骨疏韧带(Cooper’s韧带)
• 腹股沟管外环(浅环)-在耻骨结节外上方,腹外斜肌腱
膜形成近乎三角旳裂孔,称为腹股沟管外环
INTERNAL
OBLIQUE 腹内斜肌
腹内斜肌(Internal oblique m)
腹内斜肌层旳组织构造
• 腹内斜肌 • 提睾肌—腹内斜肌旳最下部发出某些细散旳肌束和腹横肌旳下
腹股沟管旳下壁 :腹股沟韧带陷窝(腔隙)韧带 Cooper’s韧带
腹股沟管解剖2 腹股沟管旳下壁

腹股沟疝修补术

腹股沟疝修补术

腹股沟疝修补术什么是疝?体内某本个组织或器官,能通过先天或后天形成的薄弱点、缺损或空隙,从其正常解剖部位进入另一部位称为疝。

多发生于腹部,以腹外疝多见。

腹外疝是由腹腔内的脏器或组织连同壁腹膜,经腹壁薄弱点或孔隙,向体表突出所形成。

常见的有腹股沟疝、股疝、脐疝、切口疝等。

腹内疝是由脏器或组织进入腹腔内的间隙囊内而形成,如网膜孔疝。

疝的病理解剖:疝环:是疝突向体表的门户,又称疝门,是腹壁薄弱区或缺损所在。

是疝命名的依据。

疝囊:是壁腹膜憩室样突出部,由囊颈、囊体组成。

在手术过程中首先要找到该部分,再确定疝门的位置。

疝内容物:是进入疝囊的腹内脏器或组织,以小肠最为多见,大网膜次之。

疝外被盖:是指疝囊以外的各层组织,通常由筋膜、皮下组织和皮肤等组成。

腹股沟疝发生在腹股沟区的腹外疝统称为腹股沟疝,男性多见,右侧较左侧多见。

分为斜疝和直疝两种。

斜疝为最常见的腹外疝,多见于儿童和成年人,直疝则多见于老年人。

(这是手术记录单写的最多的了,腹股沟斜疝无张力修补术)传统的疝修补术⑴疝囊高位结扎术:适用于婴幼儿或儿童,以及绞窄性斜疝因肠坏死而局部严重感染者。

⑵加强或修补腹股沟管管壁2.无张力疝修补术:具有创伤小、术后疼痛轻、康复快、复发率低等优点。

适用于成年人。

经腹腔镜疝修补术:技术设备要求高,需全身麻醉,手术费用高。

1.物品准备:探查包、单子包、大衣包、镊子桶、疝补片;23号刀片;、4号、7丝线 3-0可吸收线;一次性电刀笔;2.麻醉方式:腰硬联合麻醉;全身麻醉。

3.体位:仰卧位4.核对患者:姓名、性别、科室、床号、住院号、诊断、手术名称、手术部位、过敏史、自身准备等(因为腹股沟疝平卧时不明显,核对时尤其要注意。

)手术野皮肤消毒:使用0.5%的碘伏消毒。

消毒范围为上至剑突,下至大腿上1/3处,包括会阴部。

5.手术步骤:切开皮肤、皮下、腹外斜肌腱膜用20号刀片切皮,电刀切开皮下、腹外斜肌腱膜,递甲状腺拉钩牵开暴露术野,刀切开、组织剪扩大,中弯止血或电凝止血,切口位置髂前上棘至耻骨联合线上2~3cm 处充分游离出精索,清晰暴露腹横筋膜及内环结构,精细解剖及探查整个腹股沟区。

腹外疝的解剖和手术方式图谱

腹外疝的解剖和手术方式图谱

腹内斜肌和腹横肌
2021/7/22
8
皮肤、皮下 组织和浅筋膜
腹外斜肌 腹内斜肌 和腹横肌 腹横筋膜 腹膜外脂肪 和壁层腹膜
2021/7/22
弓状下缘 精索
腹内斜肌
腹股沟韧带
腹内斜肌和腹横肌
9
皮肤、皮下 组织和浅筋膜
腹外斜肌 腹内斜肌 和腹横肌 腹横筋膜 腹膜外脂肪 和壁层腹膜
2021/7/22
腹横筋膜
腹外疝的解剖和手术方式图谱
主讲人:黎明
2021/7/22
1
腹股沟管的解剖
内 口 即深环,是腹横筋膜的卵圆形裂隙
外 口 即浅环,是腹外斜肌的三角形裂隙
前壁 后壁
皮肤皮下组织、腹外斜肌腱膜、外 1/3的腹内斜肌
腹横筋膜和腹膜
上 壁 腹内斜肌、腹横肌的弓状下缘
下 壁 腹股沟韧带和腔隙韧带
2021/7/22
2021/7/22
22
Bassini手术加强后壁 腹内斜肌下缘和联合肌腱→腹股沟韧带上
2021/7/22
23
Shouldice法
由加拿大的Edward Earle shouldice医生在 1945年提出;
强调了腹横筋膜及内环的修补,使复发率得 到进一步降低;
适用于腹横筋膜松弛,腹股沟管薄弱者。
腹横肌
腹内斜肌和腹横肌
10
皮肤、皮下 组织和浅筋膜
腹外斜肌
腹内斜肌 和腹横肌
腹横筋膜
腹膜外脂肪 和壁层腹膜
腹壁下A、V 腹横筋膜
腹横筋膜
2021/7/22
11
皮肤、皮下 组织和浅筋膜
腹外斜肌
腹内斜肌 和腹横肌
腹横筋膜
腹膜外脂肪 和壁层腹膜

腹股沟区域的解剖与疝修补术

腹股沟区域的解剖与疝修补术

腹股沟区域的解剖腹股沟疝的手术并不是简单的小手术。

它需要精细的解剖与分离,需要术者对这一区域有深刻的了解与认知,并在此基础上进行重建和修补。

因此,为了学好腹股沟疝手术必须首先掌握腹股沟区域的解剖结构,这是做好疝外科的基础。

第1节腹股沟区的解剖层次腹股沟区是连接腹部和下肢的过度区域,它的解剖层次与腹前壁基本分相同,由浅入深可分为7层:①皮肤、②浅筋膜(camper's筋膜)、③深筋膜(Scarpa筋膜)、④肌肉层(腹外斜肌、腹内斜肌、腹横肌以及它们的腱膜)、⑤腹横筋膜、⑥腹膜外脂肪和⑦腹膜(壁层)。

作为术者,首先要清楚手术操作在哪个层面进行。

TEP手术主要是在腹横筋膜下方的腹膜外脂肪和腹膜之间进行。

一、腹外斜肌腹外斜肌(obliquus externus abdominis)在腹股沟区域,已无肌肉,移行为腹外斜肌腱膜(external oblique aponeurosis)。

腹外斜肌腱膜在髂前上棘到耻骨结节之间,反折、增厚形成腹股沟韧带(inguinal ligament或称股浅弓femoral arch)。

腹股沟韧带内侧部有一小部分纤维,继续向后向下向外反折成陷窝韧带(lacunar ligament,又称为Gimbernat氏韧带),附着于耻骨梳上,边缘呈弧形。

陷窝韧带的游离内缘组成了股环的内界。

陷窝韧带继续向外延续,附于耻骨疏韧带(pectineal ligament,又称为Cooper韧带)。

上述各韧带在腹股沟疝修补术中是重要的解剖标志(图3-1)。

腹外斜肌腱膜的纤维自外上方向下方行走,在耻骨结节的外上方分为上、下二脚,二脚之间形成一个三角形裂隙,即为腹股沟管的外环(exterior ring)。

正常人的外环口可容一食指尖。

在腹外斜肌腱膜深面,有两条呈平行的髂腹下神经和髂腹股沟神经于腹内斜肌表面行走,两条神经纤维可相互交叉相连,在手术中应注意保护,谨防误伤。

图3-1:腹股沟区主要韧带二、腹内斜肌与腹横肌腹内斜肌(obliquus internus abdominis)和腹横肌(transversus abdominis),在腹股沟管中,两者的肌纤维都向内下行走,下缘构成弓状,越过精索前、上方,止于耻骨结节。

局部解剖 腹股沟斜疝手术入路讲解

局部解剖 腹股沟斜疝手术入路讲解
腹股沟斜疝是指疝囊从腹壁下动脉 外侧的腹环突出,向内、向下进入腹 股沟管,再穿出腹股沟管皮下环,可 突入阴囊内或大阴唇前端的疝。发病 率最高。
腹股沟直疝、斜疝和股疝的发生位置
正常解剖结构
• 腹股沟斜疝 病理解剖结构
腹股沟斜疝修补术
【适应症】 易复性和难复性斜疝均应行手术治疗。
有下列情况者不宜手术: 1.增加腹内压的因素未能解除或缓解者,如慢性咳嗽、顽固性便秘、排
3.寻找、切开疝囊:用2把止血钳夹起上下两片腹外斜肌腱膜,
于其下面钝性分离,上片至显露出联合腱,下片至腹股沟韧带(图4)。 注意分离下片时勿伤及髂腹股沟神经,可将此神经自腹内斜肌上分 离出来(图4),用止血钳自神经下将下片腱膜拉至神经下方,再将腱 膜外翻,使神经被腱膜覆盖加以保护(图5、6)。
图4
远端疝囊若较小,可以剥除;若较大,不必剥离,敞开不缝合,如有
渗液,皮下组织可 以吸收。
图10
图11
图12
图13
6.修补斜疝:腹沟斜疝修补有多 种方式,根据腹股沟管前后壁的薄 弱程度,采取不同的修补方法,常 用的有以下几种: (1)Ferguson修补法 (2)Bassini修补法 (3)Halsted修补法 (4)Shouldice修补法
Ferguson修补法
这种方法的特点是:于精索前将联合腱、腹内斜肌下缘与腹 股沟韧带缝合,以增强腹沟管前壁。适合于儿童、青壮年患 者腹股沟管后壁较完整的情况。用1 号线将切开的提睾肌和 精索内筋膜缝合,修复精索(图14)。可再用1号线将提睾肌和 腹内斜肌、联合腱间断缝合(图15),以使腹股沟韧带与联合 腱靠拢。
O腹u股tl沟in疝e 包括
股疝 腹股沟直疝
腹股沟斜疝
股疝(femoral hernia)是指脏器或组织经股环突入 股管,再经股管突出卵圆窝的疝,即疝囊通过股环、 经股管向卵圆窝突出的疝。股疝是腹股沟区疝中发病 率最低的一种疝。

腹股沟疝修补术解剖揭秘ppt课件

腹股沟疝修补术解剖揭秘ppt课件

.
11
关于无张力的概念
? Lichtenstein 的tension-free 技术: 针对Bassini技术、Mc Vay 技术而言的,手术避 免将联合腱缝合到腹股沟韧带,本身并不排除将 腹横筋膜进行重建修复,如“直疝在疝囊被还纳 后要求作一可吸收的缝合”。
? 二是使用人工网片修补加强腹横筋膜, Lichtenstein 手术要求放置的网片为 8×16cm,并 要求补片重叠腹直肌鞘和耻骨 1-1.5cm,认为这 是至关紧要的步骤,其原因是 Lichtenstein 术式并 不强调对腹横筋膜的重建性修复。
.
3
第二阶段--强调自体腹横筋膜重 建与修复
? 1953年,Shoudice腹横筋膜的重迭缝合。
? Gallie和LeMesurier采用自体筋膜作为修补 材料。
? 缺点:自身的材料已有病变或缺陷,不足 于作为修补材料
.
4
.
5
第三阶段--强调用人工材料加强 或代替腹横筋膜
? 材料主要有聚丙烯、聚四氟乙烯、生物材 料等
.
18
观 点
.
19
后进路修补
腹腔下修补、开放式后路修补腹腔镜下修 补----目前的热点: ? 优点:外观创伤小、能同时完成完成二侧 修补 ? 不足:设备、技术要求较高,一般要求全 麻,综合损伤可能较大,医疗费用稍高, 在基层地区难于普及。
.
15
各种入路、术式及修补平面的选择
? 各种术式均有其最佳适应证 ? 如何选择与外科医师经验和习惯有关 ? 个体化:病人疝的类型与程度;治疗史如
? 对于巨大嵌顿疝、多次复发疝则以采用硬膜外麻 醉为好。
.
17
疝预防性手术问题的提出
? 问题的提出--老年男性发生一侧疝后有 多少会发生另一侧疝:需要流行病学调查。

腹股沟疝腹腔镜解剖要点及手术步骤

腹股沟疝腹腔镜解剖要点及手术步骤

27
死亡冠 (Corona Mortis )(Circle of death)
28
TAPP
死亡冠 (Corona Mortis )(Circle of death)
29
TEP
危险三角区(Triangle of Doom)
— 1991年由Spaw提出,又称Doom三角。 — 位于输精管和精索血管之间。 — 髂外动静、脉通过。
的神经支配。损伤会引起射精障碍、射精疼痛感。
32
腹膜前间隙的神经
股外侧皮神经:
— 来自腰丛
— 在髂耻束的下方通过髂肌的前面
— 提供大腿外侧皮肤感觉的神经支配
— 位置较表浅,较其他神经相比最容易损伤。
33
腹膜前间隙的神经
股神经: — 腰丛最大的分支 — 主要支配大腿前方皮肤和伸肌。 — 位于比较深的平面,通常不易损伤。
36
疼痛三角 (Triangle of pain)
37
打开腹膜
• 在疝缺损上缘自脐内侧韧 带至髂前上棘切开腹膜,游 离上、下缘的腹膜瓣,进入 腹膜前间隙、。切开腹膜时 有两点需注意:①内侧不能 超过脐内侧韧带,以免损伤 膀胱;②切开中间的腹膜时 应避免损伤腹壁下动静脉
套管植入(TEP)
• 第一套管的置入部位与方法:开放式方法:于脐孔下约0.5~1.0cm 处行 1.0cm 左右的小切口,直至白线。将皮肤和皮下组织用皮肤拉钩向 两侧牵拉,显露腹直肌前鞘。切开白线,暴露两侧腹直肌,用皮肤拉钩 将腹直肌向两侧牵开,进入到腹直肌背侧与腹直肌后鞘之间的间隙,伸 入剪刀或弯钳,扩大此间隙,将 10-12mm 第一套管置入腹膜前间隙 (图 )。
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
腹腔镜下腹股沟疝修补术
建立操作孔

腹股沟区解剖与疝的手术方式

腹股沟区解剖与疝的手术方式

3月 2-4周
较低 较高
腹腔镜
无张力修 补术
3个小切口 (各约0.51.5cm)
3-5天
麻醉 苏醒后
<1%
1-2%
1-2周

单纯疝囊高位结扎术
• 疝囊高位结扎术: • 适用于婴幼儿或儿童;以及绞
窄性斜疝因肠坏死而局部严重 感染、暂不宜行疝修补术者
1)腹横筋膜前的肌前修补 Lichtenstein,Rutkow,
Retzius 间隙在外侧 的延续
5 条腹股沟区的 神经
1)髂腹下神经(走
行于腹外斜肌深面,
5
在外环上方约 2.5 cm 处穿过腹外斜肌
腱膜)
2) 髂腹股沟神经
髂腹股沟神经较髂
腹下神经细,在其
外下方,几乎与之
平行。
5 条腹股沟区的神经
3)生殖股神经(来自腰丛
(L1-2 神经),进入腹股沟
管内环前分出股支和生殖支。
腹股沟区疝的解剖 与手术方式
腹股沟区解剖层次
1 条精索(或子宫圆韧带)
1
2 条韧带 腹股沟韧带(后面是髂耻束)
耻骨梳韧带(Cooper 韧带)
2
腹股沟韧带
3 个区域
3
肌耻骨孔、危险三角、 疼痛三角
3个区域
3
肌耻骨孔、危险三角、 疼痛三角
4 个解剖层面
从前向后:
腹外斜肌和腹股沟韧带
4
腹内斜肌和弓状下缘
手术步骤9
• 高位游离和结扎疝囊
手术步骤10
• 固定UPP网塞
手术步骤11
• 固定UPP的上片
手术步骤12
• 术后切口6cm
谢谢
2)腹横筋膜后的腹膜前修补

腹腔镜腹股沟疝解剖要点

腹腔镜腹股沟疝解剖要点

腹腔镜腹股沟疝解剖要点
腹腔镜腹股沟疝手术是一种通过腹腔镜技术来修补腹股沟疝的手
术方法。

以下是腹腔镜腹股沟疝解剖要点:
1. 腹股沟区域的解剖结构:腹腔镜手术需要对腹股沟区域的解
剖结构有清晰的了解。

腹股沟区域包括腹部肌肉、腹膜、血管、神经
等结构,需要找到疝孔的位置。

2. 腹股沟疝的解剖特点:腹股沟疝是指腹腔内的脏器通过腹股
沟区域的薄弱点突出。

腹腔镜手术需要准确找到疝孔的位置,通过修
补疝孔来解决腹股沟疝。

3. 腹腔镜手术入路选择:腹腔镜手术可以选择腹腔镜直视入路,通过在腹腔镜直视下进行手术,或者选择TAPP(经腹腔镜股沟开窗术)入路,通过在腹腔镜下进行股沟区域的手术。

4. 脏器解剖:在进行腹腔镜手术时,需要解剖腹腔内的脏器,
使其暴露出来,以便进行修补疝孔。

这包括膀胱、肠管等脏器的解剖。

5. 疝孔修补:在找到疝孔的位置后,需要采用适当的修补材料
来修补疝孔,防止再次膨出。

常用的修补材料包括网片、缝合线等。

6. 避免并发症:在进行腹腔镜手术时,需小心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如腹腔积液、血肿、神经损伤等。

术中需注意对各个解剖结构的
辨认和保护,避免损伤。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内容仅为一般解剖要点,具体操作还需根据
具体情况进行。

术前需进行详细的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和相关检查,
术中需密切关注患者的情况,术后需进行适当的术后护理和随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1腹股沟斜疝的解剖改变图2修复腹膜及腹横筋膜的手术途径
3-1切口
3-2切开浅筋膜浅层和深层
3-3分离浅筋膜深层下结缔组织
3-4切开腹外斜肌腱膜
3-5向两侧分离
3-6拉开腹内斜肌、腹横肌,切开提睾肌
3-7寻找并切开疝囊
3-8分离疝囊至内环处,辨清周围重要组织
3-9疝囊小的,可高位缝扎切断
3-10疝囊大的,可高位荷包缝合,切除多余的上半段囊壁
3-11修复内环、腹横筋膜
3-12将联合肌腱缝于腹股沟韧带上
3-13将腹外斜肌腱膜重叠缝合
图3精索原位腹股沟斜疝修复术(ferguson)
4-1缝合内环处腹横筋膜缺损后,将联合肌腱缝于腹股沟韧带上
4-2精索移位至腹内斜肌外面,重叠缝合腹外斜肌腱膜
图4精索腱膜下移位腹股沟斜疝修复术(bassini)
5-1耻骨韧带和腹股沟韧带的关系
5-2修复内环处的腹横筋膜缺损后,切开腹直肌前鞘,减少缝合张力
5-3将联合肌腱缝于耻骨韧带上
图5改良精索腱膜下移位腹股沟斜疝修复术(mcvay)
6-1拉开精索间断缝合腹横筋膜缺损后,将联合肌腱缝于腹股沟韧带上
6-2重叠缝合腹外斜肌腱膜,精索置于皮下层
图6精索皮下移位腹股沟斜疝修复术(halsted)
7-1向耻骨结节方向剪开腹横筋膜(注意腹壁下动脉及腹膜外脂肪组织)
7-2从下向上逆行交叉连续缝合腹横筋膜
7-3再由上向下将上瓣游离缘与下瓣同腹股沟韧带深面融合处连续缝合
7-4将联合肌腱与腹横肌腱缝合到腹股沟韧带上
7-5精索置于腹外斜肌腱膜下,缝合该腱膜图7腹横筋膜修复术
图8睾丸的供应血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