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物流产业体系建设的几点建议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代物流产业体系建设的几点建议-以深圳市物流业为例

阮清芳深圳市委政策研究室清华大学博士

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背景下,现代物流业已扩展为以管理、信息技术、金融为支撑的综合性服务产业,对全球产业经济体系产生革命性影响。中国各级政府早在十年前就明确指出现代物流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与新经济增长点。近年来,现代物流业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产业结构升级转型和增强国民经济竞争力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深圳作为经济特区,在物流业发展上同样扮演着“先行先试”的角色,充当中国物流产业体系建设的先行地、试验田。市委市政府一直高度重视物流业的发展,早在十五年前便把现代物流业列为经济支柱产业,统筹规划物流业的发展。深圳物流业自此步入了快速发展的轨道,其增加值不断增长,占深圳GDP的比例也在逐年提高。2012年深圳物流业增加值为1279.56亿元,占全市GDP比重高达9.88%。然而,深圳物流业也存在着与国内其它城市相类似的急待解决的共性问题,比如:行业龙头企业不足、高端增值服务不足、物流相关人才短缺、信息化支持不够、与相关产业联动不紧、发展环境有待优化等。加强物流产业体系建设研究,对深圳物流业转型升级具有直接的现实意义,对“深圳质量”的经济发展具有助推作用,对中国其它城市的物流业发展更具有借鉴意义。基于此,我们通过调研分析,提出对深圳物流产业体系建设的几点建议:

1.制定与完善相关扶持政策,推动物流产业高端发展。近年来,国家与省市相继出台了《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物流业健康发展政策措施的意见》、《深圳市贯彻实施国家〈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方案(2009-2012年)》、《深圳市关于支持物流企业应对金融危机的专项资金措施》、《深圳市重点物流企业认定管理暂行办法》等相关扶持政策,推动物流产业发展,但政策扶持导向及规划缺乏长效性和系统性,有些政策是在某个特殊的经济时期(如世界金融危机等)下的产物。建议站在物流产业的整体战略发展的高度做出物流业的顶层设计,出台物流企业税收优惠、研究发展资助、信息化建设、在职培训与教育等相关扶持政策及其实施办法与细则,大胆借鉴新加坡“年度物流业提升及应用计划”等经验制定深圳物流业年度发展指引,指定专门的机构单位负

责落实与操作,以产生良好的政策优势。

2.完善物流基础设施网络和信息网络,夯实枢纽型物流城市基础。近年来,城市海陆空运输网络进一步完善,物流园区建设进一步加快,物流信息化建设跃上新台阶,深港之间港航资本合作进一步加深。但与国际发达物流城市相比,一体化公共物流信息网络依然缺乏,物流基础设施仍不够完善,实时查询等增值业务成本仍在高位运行,物流行业整体组织效率和管理水平仍急待提高。建议大力整合港口、企业、海关等各类信息平台资源,构筑枢纽型的现代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设以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中心的南方物流信息交换中枢,制定物流公共信息标准,实现跨行业跨组织的信息共享;强化国际快件集散与分拨中心、航空物流管理总部基地的建设,拓展深圳航空物流网络;强化深圳港作为国际枢纽港功能,形成干支结合、内外贸兼顾的航线网络;加快珠三角区域的综合交通网络建设,加快综合物流园区的建设,扩大城市的经济腹地和辐射能力,夯实枢纽型物流城市基础。

3.构建多级别的人才培养模式,保障物流产业的良性健康发展。落实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和国内人才引进培育扶持计划,实施物流人才紧缺工程,大力扶持物流企业引进中高级管理型、战略规划型、专家研究型、工程技术型、专业技能型、后备型等多级别、多类型的物流人才。设立专项培训资金,制定年度培训计划,出台多级别的专项培训项目,加大对各级别物流人才培养的投入,大力资助人力资源主管部门、社会组织、行业协会、科研机构、职业技能院校等对物流人才的培养,整合物流人才培训资源,形成物流人才在职培训的多级别、立体化系统,建成物流职业资格认证制度和物流人才认证培训体系,全面推动以企业为主导的多层次物流人才队伍建设,最大限度地满足物流企业发展过程中对人才的需求。建立物流人才柔性流动机制,强化深圳与香港、新加坡等物流人才交流,打造全球性物流人才的重要集聚中心和交流中心,保障物流产业的良性健康发展。

4.扶持大型物流与供应链管理企业,带动产业的网络效应与规模效应。全力加快物流与供应链管理企业全球供应链管理能力建设,扶持培育一批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和服务辐射力的企业,显著提升供应链增值服务水平,全面降低区域产业群生产要素及产品流通成本,提升整个区域的产业竞争力。鼓励企业兼并重

组,支持企业做大做强,加快物流资源的整合,引导企业战略结盟,共享物流网络资源,带动物流产业的网络效应。实施物流总部带动战略,根据“内聚外联”策略,以“内聚”扶持一批总部型企业,以“外联”吸引一批总部型企业,加快发展物流总部经济,构建一个具有国际商务运营能力和国际资源配置能力的物流总部企业群,放大产业的集聚效应和规模效应。

5.创新物流运营与服务新模式,推动物流企业集约化专业化发展。以供应链管理、新技术应用和信息化建设为依托,促进传统物流企业的功能整合,大力发展供应链金融、物流金融、保税物流、低碳物流、订单管理、供应链网络优化等高端物流服务,加强冷链物流、服装物流、危险品物流、医药物流、汽车物流等专业物流服务,加快物流业与制造业、商贸业等产业以及民生事业联动高效发展,不断创新物流运营和服务新模式,加快向现代物流企业和供应链管理企业转型升级,提升物流服务整体水平,推动物流企业专业化集约化发展。

6.深化深港物流业合作,共建具有全球资源配置功能的物流枢纽。深化深港物流业合作,与香港形成“功能互补、错位发展”,可注重在五个方面:一是加强海空港航运合作,加快深港机场合作进程,进一步加强深港在高端航运服务领域的合作与融合,打造世界级的港口群;二是加强物流人才及物流服务培训的合作,如物流管理,操作技能、客户服务、海关系统申报等培训,推动两地人才培训资质相互认证;三是加强两地物流企业的合作,鼓励物流企业间相互参股,避免恶性竞争,实现互利双赢,共同发展;四是加强物流信息公共平台合作,利用CEPA,共同搭建先进的物流信息平台,共享信息资源,共同促进物流业务自动化、电子化、智能化、信息化;五是加强政府间的交流与合作,香港物流业的管理格局是“物流企业—各类物流企业协会—物流协会—物流发展局—物流服务发展委员会”,深圳物流业则是政府主导的物流管理模式,加强政府间的合作,建立高效的物流协调机制,共建具有全球资源配置功能的物流枢纽、亚太地区最重要的多式联运中心和供应链管理中心。

7.完善物流绩效指数考核体系,引导物流业规范发展。自2007年起,世界银行组织联合国际货运业协会、全球快递业协会、全球贸易促进合作署及Turku 经济学院等创立了全球物流绩效指数评价体系,并已公布了三次调查结果,其中新加坡在155个经济体中连续排名第一,香港紧随其后,中国排在第30位。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