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针配合麦粒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

合集下载

电针配合重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

电针配合重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

电针配合重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王伟华;谢兴国【摘要】目的观察电针配合重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采用电针配合重灸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电针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为83.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VAS评分均明显下降(P<0.05),治疗组下降较对照组更明显(P<0.05).结论电针配合重灸是一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方法.【期刊名称】《上海针灸杂志》【年(卷),期】2012(031)005【总页数】2页(P335-336)【关键词】针灸疗法;电针;艾条灸;椎间盘移位【作者】王伟华;谢兴国【作者单位】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哈尔滨150001;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哈尔滨15004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46.2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常见病之一,中医学在保守治疗方面有着很多宝贵经验,其中尤以针刺和艾灸效果显著[1,2]。

笔者采用电针配合重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0例,并与单纯电针治疗30例相比较,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均为 2010年 3月至2011年7月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针灸二病房和牡丹江市骨科医院针灸科门诊患者。

按随机数字表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 30例。

治疗组中男 17例,女 13例,平均年龄(49±12)岁;沿胆经放射痛 12例,沿膀胱经放射痛15例,两经均有放射痛3例。

对照组中男16例,女14例;平均年龄(47±14)岁;沿胆经放射痛13例,沿膀胱经放射痛13例,两经均有放射痛4例。

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情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3]①腰痛合并坐骨神经痛,放射至小腿或足,直腿抬高试验阳性;②L4-5,L5-S1棘突间旁侧有明显压痛点,同时有向小腿或足的放射痛;③伸拇指肌力减退,小腿前外侧或后外侧皮肤感觉减退,膝反射和跟腱反射消失;④X线摄片、CT排除腰椎其他骨性病变;⑤CT、MRI影像学明确显示腰椎间盘突出。

电针配合麦粒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

电针配合麦粒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

电针配合麦粒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
刘燕
【期刊名称】《上海针灸杂志》
【年(卷),期】2014(033)002
【摘要】目的观察电针配合麦粒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予电针配合麦粒灸治疗,对照组予单纯电针治疗.观察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M-J0A评分及SF-MPQ评分,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M-J0A评分均升高(P<0.05),SF-MPQ评分均下降(P<0.05),观察组改善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配合麦粒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优于单纯电针治疗.
【总页数】3页(P157-159)
【作者】刘燕
【作者单位】厦门大学附属成功医院,厦门36100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46.2
【相关文献】
1.百笑灸配合电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观察 [J], 徐倩;熊振芳;谢彩霞;李圣洁
2.涌泉穴麦粒灸配合电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 [J], 喻红艳
3.电针配合重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 [J], 王伟华;谢兴国
4.电针配合隔姜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50例疗效观察 [J], 杨志
5.电针配合麦粒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评价:一项随机对照试验研究 [J], 罗铁玉;李昭志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电针配合艾灸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肌肉功能改善的研究

电针配合艾灸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肌肉功能改善的研究

图 1 色谱 图 ( 照 品;B 样 品;C 阴性 对照 ; l连翘 苷 ) A对 . . 一
20 0 0 ) 0 96 3 ,各约 1 ,按照上述方法制备供试液,按外标法测定 g 含量, 测定三次, 结果所测定含量分别为 (. 、 . 、 . ) /。 0 8 01 0 7 mgg 9 0 9 4 讨 论
b y EA l sm o i u to c p n t r p u x b si n a u u c u e
王 瑞 琦
( 龙 江 边 防 总 队 医 院 ,黑 龙 江 黑
哈 尔滨 , 10 1 5 0 6)
中图分类号 :12 6 14
【 摘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7 .8 0( 0 1 60 5.2 证型 :AD 6 47 6 2 1 )1.0 00 I
③ 治疗期 间未服用其他药物和采用其他 治疗 。排除标准 :①妊 娠 、哺乳期妇女 、精 神病 患者。②有肝 肾、造血系统等严重原 发性疾病 。③强直性脊柱炎、椎 管狭 窄、椎管 内肿瘤 、结核者。
两 电极连线与后正 中线垂直 ,接地 电极放置 C于右手 ,龙胆紫
标记后 ,用酒精 去处 角质层 ,选择一次性 电极片粘附于相应的
..
5. 0.
Cl ia o r a f i e e M e i i e2 1 VOL () i c l u n l n s dc n 01 n J o Ch 3

NO. 1 6
柱温 3  ̄ 0C,进 样 量 : 1p 图 1 。 0 l( )
38加样 回收率试验 . 精密秤取样 品 05 ( . 连翘 苷含量 O9 mgg ,加入 标准 品 g .8 / ) 适量 ,按上述方法制备供试 品溶液 ,每项 3份,参照上述条件 测定其含量并计算 回收率,结果连翘 苷的平均回收率 9 .7 98 %,

腰椎间盘突出症论文:腰椎间盘突出症电针治疗麦粒灸治疗NO

腰椎间盘突出症论文:腰椎间盘突出症电针治疗麦粒灸治疗NO

腰椎间盘突出症论文:腰椎间盘突出症电针治疗麦粒灸治疗NO【中文摘要】本临床研究通过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取电针配合麦粒灸的临床观察,探讨电针加麦粒灸的刺激对本病症状、炎性指标及临床疗效的影响,为本病治疗方案的优化提供临床依据。

研究方法:将80例符合诊断标准及纳入标准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用计算机随机法分为①电针+麦粒灸组(简称针麦组)②电针组,每组各40例。

针刺治疗主穴为夹脊穴、环跳、阳陵泉、委中,结合随证配穴。

电针组用XS-998B型电针治疗仪,电针主穴为突出椎体旁的夹脊穴、环跳、阿是穴,使用疏密波频率为2Hz-10Hz-100Hz循环。

留针30min,每日1次,连续治疗10天,10天为1疗程,治疗1个疗程。

针灸加麦粒灸组为在电针治疗结束后,于肾俞、大肠俞、阿是穴施以麦粒灸,每次任选四穴,每穴5壮,每日1次,连续治疗10天,10天为1疗程。

分别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第三天,第六天,第十天J0A评分,McGill 疼痛询问量表评分,VAS评分的变化情况及治疗前后血浆N0的变化,并对患者治疗依从性和PPI积分进行动态图表分析,参照中国中医学会痹证疗效判断标准进行疗效评估,数据处理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

结果:(1)两组均能显著降低“下腰痛评分标准”(JOA评分);评分值的改善程度治疗组优于对照组。

治疗前后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5),治愈率试验组为40.54%,对照组为18.18%。

在治愈率方面针麦组优于电针组(P<0.05)结论:针灸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方法,能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降低血浆NO的分泌,具有消炎镇痛、整体调节的良好作用,在总体疗效上针麦组显示出更明显的优势。

【英文摘要】:To explore the therapeutical effect of therapeutic effect、symptoms、inflammatory indicators on lumbar intervertebral disc with electro-acupuncture and moxa-grain moxibustion, provide clinical evidence for better treatment program.Methods:eighty lumar intervertebral disc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forty in observation group and the other in control group. In observation group the main acupuncture points were Jiaji, Yanglingquan, Huantiao and Weizhong. The XS-998B electro-acupuncture equipment was used to treat the patients. The frequency of electro-acupuncture was 2Hz-10Hz-100Hz. The points for electro-acupuncture were Huantiao, Jiaji, Ashi point.then combine with moxa-grain moxibustion on Shenshu,Dachangsu,Ashi point.The control group didn’t use moxibustion,the other treatment was the same as the observation group. The patients’ scores of JOA, Micgill, and VAS were observed before treatment, after 3 days,6 days and after treatment respectively. To two groups patients’treatment compliance and PPI use dynamic state comparison analysis.NO was observed before treatment and after treatment respectively. SPSS 16.0 software was performed in the statistical analysis.Result:(1)The two groups both could reduce thepatients’ JOA pain points. The significant difference of the points was found between pretreatment and posttreatment(P<0.01). The observation group is bet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2)The two groups both could release the degree of patients’pain.Reduce the scores of VAS. Theelectro-acupuncture combine with moxa-grain moxibustion was better than the electro-acupuncture group (P<0.01).(3) The two groups both could reduce the points of NO. The chang of observation group was bigg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P<0.01).(4)The two groups both could reduce the patients’MicGill’s points, To the degree of patients’pain reduction and the time of disease improvement, observation group was better (P<0.01).(5)The observation group’s tendency of emotional points (PPI) descent obviously-approximate and patients’treatment compliance ascent obviously. The control group was slower than it.The treatment of observation group was more popular in patients.(6)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94.59% and the control group was 90.91%. The excellence rate of observation group was 40.54% and the control group was 18.18% electro-acupuncture combine with moxa-grain moxibustion group was better on the excellence rate (P<0.05). Conclusion:Electro-acupuncture combine withmoxa-grain moxibustion is an effectual method to treat patientsof lumbar intervertebral disc, and can improve the patients’clinical symptoms and reduce the secretion of NO. It has thefunction to reduce the body’s inflammation and release the pain,adjust all over the body. The observation group is better thanthe control group.【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电针治疗麦粒灸治疗 NO【采买全文】1.3.9.9.38.8.4.8 1.3.8.1.13.7.2.1 同时提供论文写作一对一辅导和论文发表服务.保过包发.【说明】本文仅为中国学术文献总库合作提供,无涉版权。

电针疗法结合口服中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47例临床观察

电针疗法结合口服中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47例临床观察

电针疗法结合口服中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47例临床观察目的:观察电针疗法结合口服中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10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

对照组单纯采用口服中药治疗,观察组采用电针疗法结合口服中药治疗,观察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及腰腿疼痛程度。

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723%,对照组为8222%,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腰腿疼痛视觉模拟评分为(253±098)分,低于对照组的(391±120)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电针疗法结合口服中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较单纯采用口服中药能更快地缓解患者腰腿疼痛,值得推广应用。

标签:腰椎间盘突出症;电针疗法;中药内服腰椎间盘突出症(Lubar Intervertebral Disc Protrusion,LIDP)是临床上的常见疾病,近年来其发病率有增加趋势。

保守治疗仍然是本病目前的主要有效治疗方法,其疗效肯定,深受广大病患者认可。

笔者采用电针疗法结合口服中药治疗LIDP,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4年3月至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100例LIDP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选患者均符合《中药新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的LIDP诊断标准[1],并经CT或(和)MRI确诊并排除腰椎结核、肿瘤等所引起的腰腿痛。

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0例。

至本临床试验结束,观察组与对照组各有47例与45例最终进入结果分析。

观察组47例中男26例,女21例;年龄18~64岁,平均(465±142)岁;住院患者36例,门诊患者11例;突出节段:腰4/腰5突出者18例,腰5/骶1突出者24例,两者合并突出者5例;腰腿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为(631±224)分;病程:5~70d,平均(347±125)d。

涌泉穴麦粒灸配合电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

涌泉穴麦粒灸配合电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

涌泉穴麦粒灸配合电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喻红艳【摘要】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grain-sized moxibustion at Yongquan (KI 1) plus electroacupuncture in treating lumbar intervertebral disc herniation (LIDH).Method Fifty LIDH patients were randomized into a treatment group and a control group, 25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treatment group was intervened by grain-sized moxibustion plus electroacupuncture, while the control group was by dry electroacupuncture. The 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 and 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 (JOA) score were observed, and the clinical efficacies were compared.Result After treatment, the VAS and JOA scores we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from that before treatment in both groups(P<0.01). After treatment, the VAS and JOA scores in the treatment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from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1,P<0.05). The recovery plus markedly-effective rate and total effective rate were respectively 72.0% and 96.0% in the treatment group, versus 52.0% and 80.0%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comparing the recovery plus markedly-effective rate (P<0.01).Conclusion Grain-sized moxibustion at Yongquan (KI 1) plus electroacupuncture is an effective approach in treating LIDH.%目的:观察涌泉穴麦粒灸配合电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

腧穴热敏灸配合电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

腧穴热敏灸配合电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

腧穴热敏灸配合电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摘要】目的:观察腧穴热敏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

方法:将8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主要采用电针治疗,治疗组在电针治疗的基础上予以腧穴热敏灸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和比较。

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1),其疼痛缓解亦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采用腧穴热敏灸配合电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疾病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热敏灸;电针疗法【中图分类号】R2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6)03-0222-02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多发病,多由于腰椎间盘退变而致[1]。

近年来发病率逐年增加,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临床上绝大多数患者可经非手术疗法缓解或治愈。

我科采用热敏灸配合电针治疗本病,效果明显,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2014.6~2016.1我院外科收治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80例,均符合《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2]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标准,男性50例,女性30例;年龄24~69岁;平均40岁;病程3天至3年。

并经CT或MRI检查确诊。

均有腰痛伴一侧或两侧下肢放射痛,下肢活动障碍,直腿抬高试验阳性或加强试验阳性。

按就诊先后顺序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男性27例,女性13例;对照组40例,男28例,女12例。

两组性别、年龄、病程、病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1.2.1对照组采用单纯穴位电针治疗(由针灸科医生操作)。

患者穴位选择双侧夹脊穴、肾俞、阳陵泉、患侧环跳穴、委中以及昆仑穴。

常规消毒后捻转提插泻法以局部出现酸胀感为度,进针得气后,接通电针仪,采用疏密波,刺激由弱到强,以患者耐受为度,每次留针30分钟,14天为一疗程。

1.2.2治疗组在对照组电针基础上加腧穴热敏灸,由经过专业技术培训的护士进行操作(1)选择体位帮助患者采取俯卧位或侧卧位,充分暴露腰骶部。

电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68例临床疗效观察

电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68例临床疗效观察

电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68例临床疗效观察目的:探讨电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

方法:收集我院2011年6月~2013年6月共13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分为电针治疗组68例,采用电针疗法为主,结合骶管疗法、牵引疗法,对照组68例采用电针疗法(取穴同治疗组),配合口服维生素B1、B6、肌注维生素B12等。

对两组的疗效进行分析评定。

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8.5%,对照组有效率95.6%,两组疗效比较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结论:电针疗法治疗腰突症不仅具有良好的近期疗效,也有一定的远期疗效。

说明电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突出,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标签:电针;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常见的腰腿痛疾患,通常发于22~60岁,男多于女,常常给患者带来许多痛苦,对工作和生活影响极大,一般治疗多常用牵引、中药,治疗效果缓慢。

本研究对电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68例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与其他疗法相比较能取得较好的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1.1临床资料收集我院2011年6月~2013年6月共13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

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进行治疗观察,所有患者均经CT或MRI确诊有腰突现象。

其中男72例,女64例,年龄36~68岁,平均(48.6±5.2)岁。

病程最短3d,最长16年,L3、4突出者15例,L4、5突出者65例,L5~S1突出者42例,两个及以上椎间盘突出者18例。

病例平均分为两组,治疗组68例,对照组68例。

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无显著性差异(P>0.05)。

1.2治疗方法1.2.1治疗组电针疗法采用局部取穴、循经取穴、神经节段取穴相结合。

腰骶部取肾俞,大肠俞,L3~S1的夹脊穴,臀腿部取环跳、秩边、承扶、委中、阳陵泉、昆仑、太冲透涌泉、飞扬。

除腰骶部穴位取双侧外,其余穴位均取患侧。

针刺得气后接上海产G6805一II电针仪,连续波,频率3O次/min,连续刺激30min,同时配合TDP照射突出部位。

电针配合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45例疗效观察

电针配合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45例疗效观察

电针配合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45例疗效观察标签:腰椎间盘突出症;电针;推拿手法腰椎键盘突出症是临床常见、多发病,临床表现以腰腿疼为常见症状,常见病因为肾虚或跌扑闪挫,复发率高,电针加推拿治疗为最常用方法,笔者运用电针加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45例,取得一定疗效,现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85例病例均来源于2013年1月—6月本院门诊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

电针加推拿组45例,其中男20例,女25例;年龄最小32岁,最大82岁,平均(43±11.18)岁;病程最短1 d,最长19 a,平均(4.6±0.72)个月。

针刺组男19例,女21例;年龄最小33岁,最大78岁,平均(41±10.45)岁;病程最短1 d,最长20 a,平均(4.3±0.64)个月。

2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情况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诊断标准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①有腰部外伤史、慢性劳损或受寒史,大部分患者在发病前有慢性腰痛史;②常发生于青壮年;③腰痛向臀部及下肢放射,腹压增加(如咳嗽、喷嚏)时疼痛加重;④脊柱侧弯,腰生理弧度消失,病变部位椎旁有压痛,并向下肢放射,腰部活动受限;⑤下肢受累神经支配区有感觉过敏或迟钝,病程长者可出现肌肉萎缩,直腿抬高或加强实验阳性,膝、跟腱放射减弱或消失,足背伸力减弱;⑥X线摄片检查:脊柱侧弯,腰生理前凸消失,病变椎间隙可能变窄,相邻边缘有骨质增生,CT检查可显示椎间盘突出的部位及程度;⑦全部病例经腰椎间盘CT轴位扫描或MRI确诊。

3治疗方法3.1电针加推拿治疗组先电针后推拿治疗,电针取病变椎体部位夹脊穴、痛侧肾俞、大肠俞、环跳、委中、阳陵泉、承山、昆仑穴、连接G6805电针仪,选用连续波,腰部一组电针,环跳、委中1组电针留针30 min,电针后行推拿治疗,点按督脉、腰夹脊穴、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阳胆经及穴位,按经络行循走向行迎随补泻手法,双掌根叠加按法,放松腰腿肌肉,两法交替进行,重点点按疼痛侧夹脊穴、肾俞、大肠俞、环跳、委中、阳陵泉、承山、昆仑穴,行手法20 min,行腰椎复位斜板手法。

针刺联合艾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观察邵美玲

针刺联合艾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观察邵美玲

针刺联合艾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观察邵美玲发布时间:2023-07-05T05:12:06.222Z 来源:《健康世界》2023年9期作者:邵美玲[导读] 目的研究针刺联合艾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方法选择我院2022年1月-2022年12月期间收入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70例,按随机法分为两组均35例,对照组实施针刺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结合艾灸治疗,观察两组症状积分、JOA评分。

结果治疗后研究组症状积分较治疗前降低,且低于对照组;治疗后研究组JOA评分较治疗前升高,且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取针刺联合艾灸治疗后,效果理想,能够改善患者症状积分,并提升患者腰椎功能,整体效果理想。

肥城市中医医院山东肥城 271699摘要:目的研究针刺联合艾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方法选择我院2022年1月-2022年12月期间收入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70例,按随机法分为两组均35例,对照组实施针刺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结合艾灸治疗,观察两组症状积分、JOA评分。

结果治疗后研究组症状积分较治疗前降低,且低于对照组;治疗后研究组JOA评分较治疗前升高,且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取针刺联合艾灸治疗后,效果理想,能够改善患者症状积分,并提升患者腰椎功能,整体效果理想。

关键词:针刺;艾灸;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在外力作用下发生髓核组织突出及脱出的病变,目前主要发生在中老年患者中,近年来出现发病率升高的趋势[1]。

在中医学领域,认为LDH发病的主要原因为肝肾不足,加之风寒湿邪入侵、跌扑损伤、过度劳累、年老体衰等,临床治疗需要祛风除湿、活血化瘀等,其中中医针刺与艾灸对这类患者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2]。

通过针灸与热灸等方式,能够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改善神经循环障碍,帮助机体炎症代谢产物吸收。

本文通过将两者结合研究,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22年1月-2022年12月期间收入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70例,按随机法分为两组均35例。

电针配合穴位埋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

电针配合穴位埋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

电针配合穴位埋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摘要】目的:分析电针配合穴位埋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有效度。

方法:抽取2023.01-2023.06于天水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就诊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共计80例。

计算机1:1随机数列均分组别,参比组(电针治疗,n=40),分析组(电针+穴位埋线治疗,n=40)。

比较干预效果。

结果:分析组治疗后中医症候积分均较参比组低、腰椎前屈及后伸活动度较参比组大,功能障碍指数及人体功能性障碍评分较参比组低,分析组治疗有效率较参比组高(P<0.05)。

结论:针对腰椎间盘突出患者,采取电针配合穴位埋线干预,利于改善患者腰椎间盘突出症状,降低腰椎功能障碍水平,提升腰椎角度提升效果,于临床疗效提升有显著增益。

【关键词】电针;穴位埋线;腰椎间盘突出;腰椎角度;中医症候积分在青壮年中,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病率是处于比较高的水平的。

发病后会导致患者出现坐骨神经痛或是腰痛等症状。

该病在中医学中被纳入到了“腰痛”的范畴中。

采取电针、穴位埋线的方式对该病是具有一定干预成效的[1]。

笔者为验证针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联合应用穴位埋线及电针干预的临床有效度,特设计了本研究,内容如下:1、对象与方法1.1对象资料抽取2023.01-2023.06于天水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就诊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共计80例。

参比组中共含男性21例,女性19例;年龄28-61岁,均值(61.61±4.37)岁;分析组中共含男性20例,女性20例;年龄27-60岁,均值(61.31±4.36)岁。

假设校验无意义(P>0.05)。

1.2方法1.2.1参比组电针治疗所选取穴位三阴交、膈俞、合谷、阳陵泉、腰阳关、环跳及十七椎处。

在对上述穴位干预时,保持患者处于侧卧或是仰卧位的状态下,并应用75%的乙醇对上述穴位常规消毒。

应用一次性针灸针刺,然后在针灸针上外接电针仪。

调节仪器为连续波,频率控制在40Hz之间,电流强度控制为2mA,持续时间为20min。

电针与穴位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效果观察

电针与穴位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效果观察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al2018 年第 5 卷第 24 期2018 Vol.5 No.2447电针与穴位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效果观察谭瑞华,曾海平*,马 强,张靖帛(平凉市中医医院骨一科,甘肃 平凉 744000)【摘要】目的 观察并探究电针与穴位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效果。

方法 回顾性分析选择2015年9月~2017年7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3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对其采用电针与穴位注射疗效,总结临床治疗效率。

结果 入组研究的83例患者,治愈32例、显效28例、有效12例、无效11例,临床治疗有效率为86.7%。

结论 电针与穴位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能够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与体征,优化临床治疗效果,在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治疗中具有一定推广价值。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电针;穴位注射;疗效分析【中图分类号】R24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8242.2018.24.47.01腰椎间盘突出症有被叫做腰椎间盘纤维环破裂症,为临床中一种常见病、多发病,要不疼痛伴单侧或双侧下肢放射性疼痛、腰部活动障碍是本病主要症状。

当下,保守治疗依然是本病临床中首选治疗方法。

我院对9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电针与穴位注射方法进行治疗,疗效相对理想,现做出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取2015年9月~2017年7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3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均符合《常见疾病的诊断与疗效判定(标准)》中有关诊断标准。

其中男49例,女35例;年龄23~72(48.5±4.9)岁;病程25天~30年;所有病例均是单侧型;发病位置L3-422例,L4-524例,L5-S137例。

1.2 方法取穴:腰3-5夹脊穴、肾俞、大肠俞(双侧)、委中、阳陵泉、昆仑(患侧)。

随症选穴:寒湿症患者外加腰阳关穴;血癖者另加血海穴;肾虚者外加命门穴、太溪穴;下肢障碍极为明显者下肢症状明显者加秩边穴。

夹脊电针加艾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观察

夹脊电针加艾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观察

夹脊电针加艾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观察目的以夹脊电针加艾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观察临床疗效。

方法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及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夹脊电针加艾灸法,对照组采用普通针刺法,治疗4周(两个疗程)后观察临床疗效。

结果治疗4周后,治疗组治愈率达40.00%,总有效率达93.33%,对照组治愈率为16.67%,总有效率为73.33%,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夹脊电针加艾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满意,值得推广。

标签:腰椎间盘突出症;夹脊穴;电针;针刺;艾灸腰椎间盘突出症是由于椎间盘变性、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而刺激或压迫神经根、马尾神经而表现的一种综合征,临床以腰部或(和)下肢的疼痛为主要表现。

80%~90%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经保守治疗,症状可以得到缓解甚至痊愈[1],因而,大部分患者选择以针灸为代表的保守疗法,针灸治疗本病的疗效肯定,临床有不少报道[2-3],为探讨夹脊电针加艾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疗效,该研究于2011年3月—2013年5月,运用夹脊电针加艾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临床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针灸门诊患者60例,其中男性36例,女性24例;年龄最小21岁,最大62岁;病程最短10天,最长3年。

根据随机、单盲法原则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夹脊电针加艾灸法,对照组采用普通针刺法。

1.2 诊断标准所有病例诊断均符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4]。

纳入标准:年龄在20~65岁之间;有腰部外伤史或慢性劳损病史;腰痛并向一侧或双侧臀部及下肢放射性疼痛或下肢感觉障碍;腰部反应点压痛,直腿抬高试验或加强试验阳性;经腰椎CT或MRI检查确诊为单纯性腰椎间盘突出。

排除标准:合并椎管狭窄并伴有严重退行性变者;合并椎体滑脱,重度骨质疏松,肿瘤、结核者;合并严重心脏病或安装心脏起搏器者,孕妇、精神病患者;髓核突出引起严重神经功能障碍者,马尾神经受压及其它手术指征者。

30例电针加穴位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

30例电针加穴位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

30例电针加穴位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摘要:目的:对比单纯使用电针与电针联合穴位注射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系统观察电针加穴位注射治疗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改善作用。

方法:将3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15人。

前者只采用电针治疗,后者采用电针加穴位注射治疗。

结果:从两组治疗前后量化评分比较可知,(p0.05),具有可比性。

1.2诊断依据。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相关内容规定,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标准主要以下特征:①疼痛由腰痛沿臀部和下肢方向延展,当病人增加腹压如咳嗽时疼痛程度会有所加重。

②大部分患者都有受寒湿史、腰部外伤或慢性劳损。

③病症多发于青壮年时期。

④在x线摄片检查中可明显看出病患的脊柱发生侧弯,其腰部的生理凸起消失,且与之相连部位有骨赘增生现象。

通过ct检查可直接观察到腰椎间盘突出的部位和突出的程度。

⑤病患的脊柱发生侧弯症状,腰部失去生理弧度,病变腰椎部有疼痛症状,腰部失去正常活动能力。

⑥下肢感觉神经失常,反应或迟钝或过于敏感,若病患病程较长,则会出现直腿抬高、肌肉萎缩、相关部位的条件反射减弱等症状。

1.3治疗方法。

对照组单纯使用电针的治疗方法,电针疗法就是对患者进行取穴并加以电针。

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治疗要循经取穴,其主穴取大肠俞(双)、肾俞(双)、腰阳关、关元俞(双)。

依据其病症的不同,可对其5对、10个穴位进行选择搭配针灸,这些穴位包括:环跳加少阳合病和太阳、阳陵泉加少阳经、委中加太阳经等。

据辨证进行选穴,如:寒湿配足三里和阴陵泉、血瘀配血海和太冲、湿热配三阴交和丰隆、肝肾亏虚配昆仑和太溪等。

将0.25×40毫米的一次性不锈钢针进行常规消毒后,让患者取俯卧或侧卧姿势,对准其穴位快速直刺进针,针刺深度以患者出现局部麻、酸、胀的感觉和相应穴位的可刺深度来判定。

依据病症的具体情况采用补泻手法,以“实则泄之,虚则补之”的原则行针调气。

得气后用华佗sdz-ⅱ型电针仪进行针灸治疗,采用疏密波对患者刺激30分钟,每天一次。

电针牵引为主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

电针牵引为主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
1年 2月 第 9卷
第3 6期
C I E E A D F R IN M DC LR S A C HN S N O EG E IA E E R H
曩 浮 碧辩学 疆菪 学0嚣 嚣l 磐磐
叠0≮要 _l 努 影磐0 曩譬 蘑 j 蠢 簿 0。群蚤 鹫
r u e ev r cin a d c mp tr e n e me it g o p r c ie ta to n o u e z d i tr d ae —f q e c h r p p a au r ame t T e t e a e t f c s w r v l ae f r t o i r u n y t e a y a p r t s t t n . h h r p u i ef t e e e a u td at w e e c e e
2 1 8月 间经 C 、 I 0 1年 T MR 确诊为腰椎 间盘 突出症 的患者 , 随机分
制 目前多认为其 引起腰腿 痛 的主要原 因是突 出的椎问盘 组织对 神经根 的机械压迫 、 化学性刺激以及与 自身免疫 反应所造成 的炎
症水肿有关 。因此治疗 的关键在于改善局部血液循环 , 消除炎 症 水肿, 以达 到 减压 止 痛 的 目的 ’ 。腰椎 牵 引能 增 加椎 间隙 宽
床观察 [] 长治 医学院学报 ,09 2 ( )2 4— 8 . J. 2 0 ,3 4 :8 2 6
【 收稿 E期】 21 — 9 1 l 01 0 — 5
电针 牵 引为 主治 疗 腰 椎 间盘 突 出症疗 效 观 察
蔡 朝 阳
厦 门市第三 医院( 建 福
【 摘要 】 目的
厦 门 3 10 ) 6 10
T i o i lfXa e ,im n3 10 , hn hr H s t i n Xa e 6 10 C i d pao m a

电针加温针灸治疗急性腰椎盘突出症70例疗效观察

电针加温针灸治疗急性腰椎盘突出症70例疗效观察

电针加温针灸治疗急性腰椎盘突出症70例疗效观察目的:观察急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电针加温针灸治疗70例。

结果:治愈18例,显效32例,有效12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88.6%。

结论:电针加温针灸治疗急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标签:急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电针;温针灸急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是由于某种外伤或其他原因而致椎间盘纤维环发生破裂,椎间盘内髓核膨出(突出),压迫神经根所致的一种腰腿痛疾病。

是针灸科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在发生之初往往症状较重,疼痛难忍。

笔者自2005年以来,采用电针局部相应穴位及循径远道取穴,配合温针灸治疗本病70例,疗效满意。

现总结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均为2005年1月—2012年12月本院针灸理疗科门诊患者。

1.1、一般资料70例患者中,男性47例,女性23例,年龄最小26岁,最大65岁;病程均在1—15天内。

所有患者均在发病后行腰椎CT或MRI检查,明确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

其中L3/L4,突出16例,L4/L5突出32例,L5/b1突出12例,L4/L5及L5/b1突出10例。

1.2、诊断标准所有病例符合西医诊断标准,参照骨科疾病诊断标准[1]拟定;中医诊断标准参照1994年国家中医管理局发布的《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拟定。

①有腰部外伤史,慢性劳损或受寒湿史,大部分患者发病前有慢性腰痛史;②腰痛向臀部及下肢放射,腹压增加(如咳嗽、喷嚏)时加重;③脊柱生理弧度消失或侧弯,相应病变部位旁有压痛,并向下肢放射,腰部活动受限;④下肢受累神经支配区有感受过敏或迟钝,直腿提高试验及加强试验阳性,膝、跟腱反射减弱或消失,拇趾背伸力减弱;⑤CT扫描或MRI成像有明确的椎间盘突出征象并与临床表现相符合。

1.3、排除標准①游离型突出;②伴有中央型椎管狭窄;③伴有腰部骨、软组织感染及占位病变;④伴有针刺疗法禁忌及不愿接受温针灸者。

2治疗方法2.1、(1)取穴:突出部位相应的穴肾俞、气海俞、大肠俞、腰眼、秩边、环跳、风市、委中、承扶、阳陵泉、飞扬、昆仑。

电针结合麦粒灸治疗寒湿型腰痛的临床疗效观察

电针结合麦粒灸治疗寒湿型腰痛的临床疗效观察

电针结合麦粒灸治疗寒湿型腰痛的临床疗效观察目的:探讨电针结合麦粒灸治疗寒湿型腰痛患者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本科2012年12月-2014年10月收治的符合寒湿型腰痛标准的门诊及住院患者189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将其分为治疗组102例和对照组87例,治疗组采用电针技术结合麦粒灸治疗,对照组仅采用电针技术治疗,穴位同治疗组。

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患者腰痛症状体征评分及寒湿证候积分变化情况。

结果:经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8.0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8.4571,P=0.0262)。

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的腰痛症状体征评分及寒湿证候积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1571,P=0.0356;t=4.8914,P=0.0314)。

结论:电针结合麦粒灸治疗寒湿型腰痛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本科2012年12月-2014年10月收治的符合寒湿型腰痛标准的门诊及住院患者189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将其分为治疗组102例和对照组87例。

治疗组102例患者中,男28例,女74例;年龄23~70岁,平均(45.5±21.5)岁;病程3~10个月,平均(8.1±2.1)个月。

对照组87例患者中,男21例,女66例;年龄23~70岁,平均(46.5±22.5)岁;病程3~10个月,平均(8.2±2.2)个月。

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中寒湿型腰痛的临床诊断标准[2]:腰部冷痛重,转侧不利,逐渐加重,虽静卧疼痛不减,阴雨气候病情加重,舌苔白腻,脉沉且迟缓。

1.3 排除标准患者排除合并心脑肾肝功能不全者,患有精神疾病无法配合治疗者。

电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电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注 :各 组 内比较 :与治疗前 比较 : <0 . 0 5
3讨

目前研究 表明 ,腰椎 间盘突 出症 的病 因主要有两点 :①突 出的椎
间盘对神经根等产生机械性压迫 ,使其静脉回流受阻,这是引起腰腿
痛的主要原 因 ;②破裂的椎 间盘 及周围组织释放 出许多化学刺激性 物 质 ,可直接刺 激周围 的感受器 引发疼痛 ,亦可 导致受累的神 经根 或脊 神经节 发生炎症反 应而提高神 经根对疼 痛的敏感性 口 。祖国 医学 则认 为本病 的发生与 外感 风 、寒 、湿 、热 以及 外伤 ,内有 肝脾 肾亏损 有
【 关键 词 】腰椎 间盘 突 出症 ;电针 ;针 刺
中图分类号 :R 6 8 3 . 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 :1 6 7 1 — 8 1 9 4( 2 0 1 3 )0 7 — 0 6 2 4 — 0 2
腰椎间盘突出症 ( L D H)是由于于腰椎间盘变性 ,纤维环破裂,
分 ),采用A D L 评分 评价患者 日常生活能力。
2 0 1 0 年1 月至2 0 1 2 年1 月我院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7 4 例,均
符合腰椎间盘突出症中西诊断标准,中医诊断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
管理局1 9 9 4 年发布的 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相关标准,西医诊
注:各 组内比较 :与治疗前比较: <0 . 0 5 ;治疗结束后2 个 月组
2 . 2两组治疗前后 、治疗后2 l f A DL 评分 比较
表2 两组 患者A DL 评 分比较 ( 夏±s ,分)
例采用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电针组和常规针刺组,每组各3 7 例。其中
电针组男2 l 例 ,女 l 6 例 ;年 龄3 0 ~6 7 岁 ,平均 年龄 ( 4 3 . 5 ±7 . 9 )岁 ; 病程 1 ~1 2 月 ,平均 ( 3 . 7 士2 . 5 )个 月 。常规针 刺组 中男2 2 例 ,女 l 5 例 ;年 龄3 0 ~7 0 岁 ,平均年龄 ( 4 5 . 1 土8 . 3 )岁 ;病程 1 ~1 3 个 月 ,平

电针配合麦粒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_省略_床疗效评价_一项随机对照试验研究_罗铁玉

电针配合麦粒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_省略_床疗效评价_一项随机对照试验研究_罗铁玉
·16·
广 州 医 药 2013 年第 44 卷 4 期
THH 为卫矛科雷公藤属植物,又名火把花。近 20 年 来,THH 被广泛应用于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红斑狼疮等 多种结缔组织病及自身免疫性疾病,由于 THH 有肾上腺皮 质激素类疗效但无副作用,停药后也无反跳和戒断症状, 临床应用广泛[7]。对其免疫机制研究表明 THH 能使肾上腺 素皮质激素合成增加,并明显降低胸腺重量,大剂量时可 抑制 Ts 细胞生成,使血清循环免疫复合物水平增高从而抑 制体液免疫。黄祥坤的实验结果表明 THH 对内毒素诱导的 大鼠葡萄 膜 炎 有 很 好 的 治 疗 作 用, 其 疗 效 与 强 的 松 无 差 异[8]。但 THH 药用成份多样,主要含 有 生 物 碱 类、萜 类 等,临床上需要筛选更为有效的中药复方或单体,改进药 物剂型和给药途径,以提高中药治疗葡萄膜炎的疗效。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clinical therapeutic efficacy of electro-acupuncture plus grain-moxibustion in treatment of lumbar disc herniation. Methods In total 180 patients were randomized into three groups,with 60 in each group. In group A,all cases were applied with electro-acupuncture plus grain-moxibustion; in Group B,all were applied with simple electro-acupuncture; and Group C,all were applied with routine western drugs plus acupuncture. All were treated for two weeks,18 times in total.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s and six months after treatments,modified Japanese Orthopaedics Association Low Back Pain Score ( M-JOA) was applied to assess the clinical therapeutic effects. Results After the treatments,there was statistical difference of the effects among the three groups,with the lumbago-alleviated effects of electro-acupuncture plus grain-moxibustion better than that of routine western drugs plus acupuncture. With the follow-up for 6 months,there was still the advantage. Conclusion There are remarkable therapeutic effects of electro-acupuncture plus grain-moxibustion in treatment of lumbar disc herniation,which is superior to the simple electro-acupuncture or routine western drugs plus acupuncture.

电针配合穴位埋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6例

电针配合穴位埋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6例

电针配合穴位埋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6例目的:观察电针配合穴位埋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

方法:采用电针配合穴位埋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6例,10天1疗程,3个疗程后评价疗效。

结果:痊愈12例,显效20例,有效3例,无效1例,有效率为97.2%。

结论:采用电针配合穴位埋线治疗辟椎间盘突出症取得了满意疗效。

42山西中医202年第8卷第4期第214个月saxftmar02v12o4hniocp.21o8n.j.目的:观察电针配合穴位埋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

方法:采用电针配合穴位埋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症36例,o天l1疗程,3个疗程后评价疗效。

结果:痊愈12例,显效20例,有效3例,无效1,效率为9.%。

结论:例有72采用电针配合穴位埋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取得了满意疗效。

关键词:椎间盘突出症;腰电针;位埋线穴CLC编号:241r8 3文件识别码:物品编号:00-1621)4-02-2r4,615b1075(020220腰椎间盘突出症(d发病率高,占门诊腰腿痛的lh)约2%,床多发于350临0~o岁的体力劳动者,男性多于女性,侧肾俞和肝俞。

使用03m一次性不锈钢丝状针头,直接穿刺,穿刺速度为。

0米。

局部酸痛、肿胀、麻木和沉重感的程度为。

圆跳和中点需要让患者感到电击,并辐射到下肢以获得真气。

放电技术遵循并补充了“补充,放电”的原则。

针刺取气后,在X虚实的情况下加入S1临床上多以保守治疗为主。

219月至218月,00年01年笔者采用电针配合穴位埋线治疗腰椎问盘突出症36例,取得了满意疗效,报道如下。

现1临床资料98光电治疗仪(景晓松医疗器械研究所生产)的频率为9,10小时,0 Z,强度以患者能承受的最大值为基础。

将针保持3I,0mn,1天,然后继续针灸8天。

22次连续埋线疗法:主要穴位:两侧夹脊穴变位、侧位、跳位、病位和环位一一一般资料:.本组36例均为浙江省中医院和保德县人民医院针灸科患者,中男2其6例,1女o例;年龄22~61岁;程最短6天,长1病最3年;纯腰痛8例,痛和一侧单腰下肢疼痛28例;出部位:一5椎间盘突出2突ia2例;5一l钟,成山,阳陵泉,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海针灸杂志2014年2月第33卷第2期 ·157·文章编号:1005-0957(2014)02-0157-03 ·临床研究· 电针配合麦粒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刘燕(厦门大学附属成功医院,厦门 361003)【摘要】目的观察电针配合麦粒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

观察组予电针配合麦粒灸治疗,对照组予单纯电针治疗。

观察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M-JOA 评分及SF-MPQ评分,并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M-JOA评分均升高(P<0.05),SF-MPQ评分均下降(P<0.05),观察组改善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电针配合麦粒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优于单纯电针治疗。

【关键词】椎间盘移位;腰椎间盘突出症;电针;直接灸;麦粒灸;M-JOA评分;SF-MPQ评分【中图分类号】 R246.2 【文献标志码】 ADOI:10.13460/j.issn.1005-0957.2014.02.0157Therapeutic Observation of Electroacupuncture plus Wheat-grain Moxibustion for Lumbar Intervertebral Disc Herniation LIU Yan. Chenggong Hospital Affiliated to Xiamen University, Fujian Province,Xiamen 361003,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electroacupuncture plus wheat-grain moxibustion in treating lumbar intervertebral disc herniation (LIDH). Method Sixty LIDH patients were randomized into an observation group and a control group by the random number table, 30 in each group.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intervened by electroacupuncture plus wheat-grain moxibustion, and the control group was by electroacupuncture. The clinical efficacies, modified Japanese Orthopedic Association (M-JOA) scores, and short-form McGill pain questionnaire (SF-MPQ) scores were compared and analyzed. Result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93.3%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from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the M-JOA scores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in both groups (P<0.05), the SF-MPQ scores dropped significantly in both groups (P<0.05), and the improvem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mo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Electroacupuncture plus wheat-grain moxibustion can produce better therapeutic efficacy than electroacupuncture alone in treating LIDH.[Key words] Interverterbral disc displacement; Lumbar intervertebral disc herniation; Electroacupuncture; Direct moxibustion; Moxibustion with seed-sized moxa cone; Modified Japanese Orthopedic Association (M-JOA); Short-form McGill pain questionnaire (SF-MPQ)腰椎间盘突出症是由于腰椎间盘的退变与损伤,导致脊柱内外力学平衡失调,椎间盘的髓核自破裂口突出,压迫腰脊神经根而引起腰腿痛的一种病症[1]。

该病影响了患者的生活和工作,严重者可致瘫痪。

针灸治疗本病疗效确切,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2-6],但电针配合麦粒灸治疗尚未见报道。

2011年8月至2012年8月,笔者采用电针配合麦粒灸治疗本病30例,并与单纯电针治疗相比较,现将资料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60例患者均来自本院中医康复科门诊,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

观察组30例,男17例,女13例;年龄18~63岁,平均(49±12)岁;病程最短5个月,最长8年,平均(31.64±9.52)个月;L4-5突出者18例,L5-S1突出者12例。

对照组30例,男16例,女14例;年龄20~64岁,平均(49±12)岁;病程最短7个月,最长10年,平均(32.48±10.25)个月;L4-5突出者16例,L5-S11.2 诊断标准突出者14例。

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及发病部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7]1.3 纳入标准制定。

①有腰部外伤、慢性劳损或受寒湿史。

大部分患者在发病前有慢性腰痛史;②常发生于青壮年;③腰痛向臀部及下肢放射,腹压增加(如咳嗽、喷嚏)时疼痛加重;④脊柱侧弯,腰椎生理弧度消失,病变部位椎旁有压痛,并向下肢放射,腰部活动受限;⑤下肢受累神经支配区有感觉过敏或迟钝,病程长者可出现肌肉萎缩,直腿抬高或加强试验阳性,膝、跟腱反射减弱或消失,足拇趾背伸肌力减弱;⑥X线摄片检查示脊柱侧弯,腰生理前凸消失,病变椎间隙可能变窄,相邻边缘有骨赘增生。

CT检查可显示椎间盘突出的部位和程度。

①符合诊断标准;②年龄18~65岁,性别不限;③知情同意。

作者简介:刘燕(1972 - ),女,主治医师·158· Shanghai J Acu-mox, Feb 2014, V ol 33, No 21.4 排除标准①不符合纳入标准者;②马尾神经受压或有其他手术指征者;③存在腰椎结核、椎管狭窄、骨质疏松、脊髓肿瘤、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等病变;④哺乳妊娠或正准备妊娠的妇女;⑤合并肝、肾、造血系统、内分泌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及精神病患者;⑥无法完成治疗者。

2 治疗方法2.1 观察组2.1.1 电针主穴取肾俞、大肠俞、膈俞、脊中、腰阳关、环跳、委中、阳陵泉、阿是穴,若下肢后侧痛配承扶、承山、昆仑;若下肢外侧痛配风市、悬钟、足临泣。

穴位皮肤行常规消毒,用0.30 mm×25~75 mm毫针进行针刺,采用单手快速进针,得气后选2对穴位与长城牌KWD-808I型电针仪导线相接,选用连续波,频率2 Hz,强度以患者能耐受为度,每次30 min。

每日1次,1星期治疗6次,休息1 d,2星期为1个疗程。

2.1.2 麦粒灸电针治疗结束后,先将凡士林涂抹于肾俞、大肠俞、腰阳关、阿是穴上,每次取4~5个穴位,将艾绒做成麦粒大小放置于腧穴上并点燃,若出现痛感即用镊子取走,每穴灸15壮,以皮肤潮红发热为度。

每日1次,1星期治疗6次,休息1 d,2星期为1个疗程。

2.2 对照组予单纯电针治疗,取穴、操作及疗程与观察组相同。

3 治疗效果3.1 观察指标3.1.1 M-JOA评分法采用改良的日本骨科学会(JOA)下腰痛评分表进行评分,采用4级评分法,由小到大分别记0~3分,评分项目包括主观症状、客观体征和日常生活工作能力,总分为30分,得分越低说明功能障碍越严重。

[8]3.1.2 SF-MPQ评分法采用简化疼痛量表(SF-MPQ)进行评分,该量表主要有11个感觉类和4个情感类对疼痛的描述词组成,按疼痛的无、轻、中、重度,分别记0、1、2、3分,各项目的评分相加即为SF-MPQ总分,得分越高说明疼痛程度越严重。

[9]以上指标于治疗前后各评定1次。

3.2 疗效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7]治愈:腰腿痛消失,直腿抬高70°以上,能恢复原工作。

制定。

好转:腰腿痛减轻,腰部活动功能改善。

无效:症状、体征无改善。

3.3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卡方检验;等级资料用秩和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4 治疗结果3.4.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详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n(%)] 组别n 治愈好转无效总有效率/% 观察组30 12(40.0) 16(53.3) 2(6.7) 93.31)对照组30 6(20.0) 18(60.0) 6(20.0) 80.0注:与对照组比较1)3.4.2 两组治疗前后M-JOA评分比较P<0.05治疗后两组M-JOA评分均升高(P<0.05),观察组升高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详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M-JOA评分比较 (x±s,分) 组别n 治疗前治疗后差值观察组30 13.58±4.34 20.49±3.71 6.91±1.631)2)对照组30 12.74±3.52 17.28±2.95 4.54±1.051)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1)P<0.05;与对照组比较2)3.4.3 两组治疗前后SF-MPQ评分比较P<0.05治疗后两组SF-MPQ评分均下降(P<0.05),观察组下降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