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与分配知识点

合集下载

收入分配知识点总结

收入分配知识点总结

收入分配知识点总结收入分配是指将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总量中获得的收入分配给个人、家庭和企业的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政府通过一系列的政策和制度来调节和管理收入的分配,以实现公平和效率的目标。

收入分配是经济学中一个重要的课题,它涉及到社会公平、经济增长和社会稳定等方面的问题。

收入分配的有关知识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收入分配的原则在现代经济制度中,收入分配的原则主要包括公平公正、效率、鼓励生产和创新等。

公平公正是指收入应该按照人们的贡献和需要来分配,以实现社会的公正和公平。

效率是指在收入分配过程中要尽量减少浪费和资源的浪费,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

鼓励生产和创新是指收入分配应该激励人们去从事生产和创新活动,以促进经济发展和增加社会财富。

2. 收入分配的方式收入分配有很多种方式,比如按劳分配、按需分配、按资分配等。

按劳分配是指收入与个人的劳动和贡献成正比,是现代市场经济制度下的一种主要的收入分配方式。

按需分配是指收入与个人的需要和权利成正比,通常用于对社会弱势群体的收入分配。

按资分配是指收入与资本的所有权和投资成正比,是市场经济中的另一种重要的收入分配方式。

3. 收入分配的政策政府通过一系列的政策和制度来调节和管理收入的分配,以实现公平和效率的目标。

比如税收政策、社会福利政策、劳动合同制度等都可以影响收入的分配。

税收政策可以通过调节个人所得税率和企业所得税率来影响收入分配。

社会福利政策可以通过提供教育、医疗和社会保障等服务来影响收入分配。

劳动合同制度可以通过调整劳动力市场的供求关系来影响收入分配。

4. 收入分配不平等的影响收入分配不平等对经济和社会的影响是深远的。

收入不平等会导致资源分配不公平,社会的稳定和和谐受到影响。

收入不平等还会影响消费和投资的能力,从而影响经济增长和发展。

此外,收入不平等还会导致社会犯罪率的增加,家庭关系的破裂等问题。

5. 收入分配的改革和发展为了实现公平公正、效率和社会稳定,政府需要不断进行收入分配的改革和发展。

高中政治第七课:『个人收入的分配』知识点总结!速来围观

高中政治第七课:『个人收入的分配』知识点总结!速来围观

高中政治第七课:『个人收入的分配』知识点总结!速来围观个人收入分配是指社会成员参与国民收入分配的经济活动。

国民收入分配与个人收入分配的关系是总体与局部的关系,二者互相联系、互相制约、互相影响。

国民收人分配决定个人收入分配,个人收入分配对国民收入分配产生积极或消极影响。

分配原则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原则是建立在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市场经济运行规则之上的:因此个人收入分配的原则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1、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原则。

按劳分配不仅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特征,而且与市场经济的基本原则相一致。

按劳分配作为分配方式的主体,是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主导地位所决定的。

发展多种分配方式,并不是为了否定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恰恰相反,只有在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前提下,其他分配方式才能得到应有的发展。

2、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做到效率和公平的正确结合。

经济学上的效率,可以用经济活动中所消耗的劳动量与所获得的劳动成果的比率来衡量。

公平的内涵主要包括:第一,机会均等。

第二,规则平等。

第三,差距适度,共同富裕。

3、效率和公平之间存在着互相制约的辩证关系。

一方面,效率是实现公平的物质基础,只有通过提高效率创造越来越多的物质财富,人们才有可能去实现分配的公平;另一方面,公平又是提高效率的前提,只有收入分配公平合理,才能激发劳动者尽可能全面地发挥自己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才能尽快增加物质财富。

4、允许和鼓励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原则。

从中国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实际出发,提出了在共同富裕的目标下,允许和支持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政策。

实现共同富裕不等于同步富裕。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和必然性。

首先,劳动者之问劳动存在着差别,这是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根本原因。

其次,经济条件的差别也必然造成劳动者的富裕有先有后。

我国幅员辽阔,各地自然条件千差万别,经济收益不平衡,必然造成富裕程度的不同。

收入与分配知识点总结

收入与分配知识点总结

收入与分配知识点总结收入与分配是经济学中的重要概念,它涉及到个人、家庭、企业和国家之间的收入来源和分配方式。

了解和掌握收入与分配知识对于正确理解经济现象和现实生活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收入的来源、收入分配的原则、收入分配的方式和政府的调控等方面进行综合性分析和总结。

一、收入的来源人们的收入来源主要包括劳动收入、资本收入和转移收入。

1. 劳动收入劳动收入是人们通过从事劳动获得的报酬,主要包括工资、薪金和奖金等。

劳动收入决定于个人的劳动强度和劳动时间长短,也与个人的技能和学历水平相关。

在市场经济中,劳动力的价格受到供求关系的调节,因此劳动者的收入水平会受到市场的影响。

2. 资本收入资本收入是人们通过投资资本获得的收入,主要包括股息、利息和房地产租金等。

资本收入的大小取决于资本所有者所拥有的资产规模和收益率,也受到市场经济的影响。

3. 转移收入转移收入是政府和社会为了帮助弱势群体而提供的收入,主要包括社会救济金、养老金、医疗补助和失业救济等。

转移收入的来源主要是税收和社会保险基金。

二、收入分配的原则在市场经济中,收入的分配受到以下原则的制约和影响。

1. 市场边际生产力理论市场边际生产力理论认为,个人的收入应该与他们对社会生产所作出的贡献成正比。

也就是说,劳动者和资本所有者所获得的收入应该与他们的劳动力和资本所创造的价值成正比。

2. 公平正义原则公平正义原则强调,收入应该按照人们的基础需求和生活状况进行合理分配,以缩小收入差距,保障弱势群体的基本生活权益。

3. 劳动价值论劳动价值论认为,劳动是创造一切价值的源泉,因此劳动者所获得的收入应该与他们的劳动量和劳动对生产的贡献成正比。

三、收入分配的方式在市场经济中,收入的分配方式主要包括市场收入分配和政府调控收入分配。

1. 市场收入分配市场收入分配是指市场经济中通过竞争和价格机制来实现收入分配的方式。

这种方式下,收入的大小和分配是由市场供求关系和价格水平决定的,劳动者和资本所有者根据市场价值获得相应的收入。

收入与分配-知识点

收入与分配-知识点

收入与分配-知识点收入与分配知识点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收入与分配是一个至关重要的话题。

它不仅关系到个人和家庭的经济状况,也对整个社会的经济运行和稳定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深入探讨一下收入与分配的相关知识点。

一、收入的来源与类型收入,简单来说,就是个人或家庭在一定时期内所获得的经济收益。

它的来源多种多样,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类型:1、劳动收入这是最为常见和普遍的收入来源。

通过付出自己的体力或脑力劳动,如在企业工作获得的工资、奖金,个体经营的收入,以及自由职业者通过提供服务所获得的报酬等。

劳动收入的多少通常与个人的劳动技能、工作经验、工作时间和工作强度等因素密切相关。

2、资本收入指通过拥有资本并使其增值所获得的收入。

比如,通过投资股票、债券、基金等金融资产所获得的股息、利息和资本利得;拥有房产并出租所获得的租金收入;拥有企业股权所获得的分红等。

3、经营收入对于那些自主创业、经营企业的人来说,企业的盈利就是经营收入。

这包括销售收入减去成本后的利润,以及企业在经营过程中所获得的其他收益。

4、转移收入这是一种特殊的收入形式,通常是由政府或其他社会组织提供的。

例如,社会福利、养老金、救济金、补贴等。

二、影响收入的因素了解了收入的来源和类型,我们再来看看影响收入的因素有哪些。

1、教育水平一般来说,受教育程度越高,往往能够获得更高的劳动收入。

因为较高的教育水平意味着具备更丰富的知识和技能,能够从事更复杂、更有价值的工作。

2、职业选择不同的职业在收入水平上存在较大差异。

一些热门的行业和职业,如金融、科技、医疗等,往往能够提供较高的薪酬。

3、工作经验随着工作经验的积累,个人的工作能力和效率通常会提高,从而有可能获得更高的收入。

4、地区差异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生活成本不同,导致收入水平也存在较大差距。

比如,一线城市的工资水平通常高于二三线城市。

5、宏观经济环境经济的繁荣或衰退会对整体就业和工资水平产生影响。

高一政治必修一必背知识点总结

高一政治必修一必背知识点总结

高一政治必修一必背知识点总结高一政治必修一是关于经济的方面的,这方面的知识点有些难懂,所以为了理解透彻,在平时我们要做好知识点的整理。

高一政治必修一国家收入的分配知识点总结财政及其作用1、财政收入与支出2、财政收入3、财政收入的影响因素:财政收入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其中经济发展水平和分配政策的制约是其主要因素.4、财政支出:财政支出是国家对集中起来的财政资金进行分配和使用的过程.通过财政资金的分配,国家的职能才得以实现,也就是说财政支出是政府实现职能的物质条件,财政支出的状况反映了政府的政策.6、①财政收支平衡与财政赤字:财政收入和支出的对比,不外有三种情况:收大于支,存在节余;支大于收,出现赤字;收支相等.②在国家财政预算和决算中,收入和支出相等是最理想的状态,它表明国家筹集的财政资金得到了最充分的利用.得是,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制约,财政收支完全相等的情况几乎不存在.③财政收支平衡,是指当年的财政收入等于支出;或收入大于支出,略有节余;或支出大于收入,略有赤字.④财政赤字,是指当年的财政支出大于财政收入的部分.财政赤字意味着要靠借债过日子,财政赤字必须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7、财政的作用:(1)集中力量办大事(2)人民生活有保障高一政治必修一知识点推荐: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市场配置资源1、合理配置资源的必要性:①资源配置是由资源的有限性和人的需求的无限性,这一矛盾决定的.②人的需要是多种多样的,永无止境的,但在一定时期和范围内,社会能够加以利用的资源总是有限的.如果用于生产某种产品的资源增加,用于生产其他产品的资源就会减少.为了尽量满足多方面的需要,社会必须合理配置有限的资源.2、资源配置的基本手段:计划和市场是资源配置的两种基本手段.3、市场经济:①市场经济就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②在市场经济中,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主要通过价格的涨落以及供求行情的变化,由市场来安排和调整的.③哪种商品在市场上好卖,人们就扩大生产;哪种生产要素昂贵,供应紧张,人们就减少这种要素的使用.市场中就好像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在引导着商品生产者、经营者、调节人、财物在全社会的配置.4、市场配置资源的方式(途径)及优点.①市场配置资源主要通过价格、供求,竞争等来实现的.市场能够及时、准确、灵活地反映出市场供求变化,传递市场供求信息,实现资源合理配置.②市场利用利益杠杆,市场竞争能够很好地调动商品生产者、经营者的积极性,推动科学和经营管理的进步,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市场秩序2、市场规则的含义及主要内容:(1)市场规则是以法律法规、行业规范、市场道德规范等形式,对市场运行的方方面面作出具体的规定.(2)市场规则主要包括市场准入规则,市场竞争规则和市场交易规则.其中,市场准入规则规定符合什么条件的企业、商品可以进入市场.市场竞争规则用于维护市场的公平竞争.市场交易规则主要是对交易方式和行为作出规定.市场交易规则是市场规则中的核心./yingshi/3、市场交易原则:(1)主要包括:自愿、平等、公平、诚实信用.它们从不同的方面,规范着市场上买卖双方的交易方式和交易行为.(3)诚实信用是现代市场交易活动的基本精神.遵守市场交易原则,是保证市场交易活动有秩序、按规则进行的基本条件.有了这个原则,市场主体从事各项交易活动便有章可循,买卖双方才不致引起不必要的纠纷,从而使交易顺利进行.坚持自愿、平等、公平、诚实信用的交易原则,是遵循市场运行规律的必然要求,也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题中之义.市场调节的局限性:1、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并非所有行业和领域市场者能起作用,市场不能调节的领域有国防、治安、消防等公共物品的供给问题.枪支弹药惯用语危险品,麻醉品等也不能让市场来调节.因为如果听任经营者自由经营这些产品,会严重危害公民的身心健康,败坏社会风气,影响社会安定.2、市场调节存在固有的弊端:(1)市场调节的自发性.(2)盲目性(3)滞后性.加强国家宏观调控1、必要性: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正常发展,既需要充分发挥市场调节的作用,又需要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②加强宏观调控不仅是因为市场的局限性,而且取决于我国社会主义的性质(指社会主义公有制及共同富裕的目标).2、宏观调控的含义,主要目标及手段.①含义:指国家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对国民经济进行的调节和控制.②主要目标: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含义2、基本特征:①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标志.因为生产资料所有制是生产关系的基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区别就在于二者运行的基础不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建立在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有制上,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在公有制经济占主体地位的基础上.②以共同富裕为目标.③能够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高一政治必修一知识点归纳: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面对经济全球化一、经济全球化趋势1、经济全球化,指商品、劳务、技术、资金在全球范围内流动和配置,使各国经济日益相互依赖、相互联系的趋势.2、经济全球化的表现是多方面的,如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资本全球化、文化人才全球化、金融全球化、经济风险全球化、跨国公司全球化等.其中最主要的表现是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资本全球化.(1)1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生产领域的国际分工与协作不断深化、加强,世界各国的生产相互联系、相互协作,各国的生产活动成为世界生产链条中的一个环节.2生产的全球化有利于世界各国充分发挥优势,节约社会劳动,使生产要素达到合理配置,提高经济效益,促进世界经济的发展.(2)贸易全球化将极大促进世界经济的发展.国际贸易是推动经济全球化的强大物质基础.二、经济全球化的影响.1、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具体表现为,它促进了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国际分工水平的提高以及国际贸易的迅速发展,从而推动了世界范围内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各国生产力的发展,为各国经济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2、经济全球化的消极影响.(1)经济全球化实质上是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这是因为发达国家具有经济和科技上的优势,掌握着推动经济全球化趋势的现代信息技术,主导着世界市场的发展,左右着国际经济的游戏规则.(2)经济全球化加剧了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这种由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主导的经济全球化使世界经济发展更加不平衡,两极分化更加严重.一边是发达国家财富的不断积累,一边是发展中国家贫困的不断加剧.(3)经济全球化增加了国际风险.经济全球化在促进各国经济合作的同时,也使得一个国家的经济波动可能殃及他国,甚至影响全世界,加剧了全球经济的不稳定性,尤其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安全构成了极大的威胁.经济全球化使世界各国在经济上日益相互依赖、相互渗透.这就使得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震荡可以迅速波及全球,也就说明经济全球化意味着风险全球化.3、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对广大发展中国家来说,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机遇与挑战并存.经济全球化已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任何国家也无法回避,正确的态度应是:我们应当抓住机遇,积极参与,趋利避害,防范风险,勇敢地迎接挑战.积极参与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4、(1)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积极影响1加入世贸组织,有利于扩大对外开放,为我国经济发展赢得更好的国际环境.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有利于我国参与国际经济合作.我国对其他世贸组织成员的出口不仅享有最惠国待遇,而且可以享受世贸组织给予发展中国家的最惠国待遇,因此,有利于进一步扩大我国出口贸易,我国可以利用谈判来解决与其他国家和地区在贸易上的摩擦,维护我国在世界贸易中的地位和权益;可以获得大量的经济信息,了解国际贸易的规模、世界经济的发展情况以及国际贸易变化的新动向.2有利于促进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增强我国经济发展活力和国际竞争力.(2)中国入世面临着严峻的挑战(2)对外开放格局形成的意义.对外开放格局的基本形成,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3、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促进我国经济发展.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和加入世贸组织的新形势,我国必须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和竞争,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优化资源配置,拓展发展空间,促进我国经济发展.高一政治必修一知识点整理: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一、树立科学发展观(1)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2)以人为本:坚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3)全面发展: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4)协调发展:就是要坚持五个统筹,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5)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6)树立科学发展观的意义:牢固树立并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社会就能和谐发展,就能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与和谐社会的全面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就会更加卓有成效地推向前进.二、促进经济持续发展1、为什么要促进经济持续发展?(1)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科学发展观的主旨在于更好地发展.(2)既长期保持较快的经济发展速度,又实现速度、结构、质量、效益的统一,促进经济持续协调发展,才能为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提供物质基础.。

知识点1-我国的收入分配制度及其理论依据

知识点1-我国的收入分配制度及其理论依据

我国的按劳分配制度及其理论依据
【典型例题】
3、坚持与完善绩效工资制度是事业单位工资制度改 革最重要的指导思想,其原因在于它( ) ①符合社会主义劳动的性质与特点 ②是对平均分配的根本否定 ③能维护分配公平,促进效率提高 ④是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原则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我国的按劳分配制度及其理论依据
【典型例题】 【解析】本题考查收入分配的有关知识。在我国, 劳动还只是谋生的一种手段,必须通过公平的收入 分配来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①③正确;②④与题干不构成因果关系。
【答案】C
我国的按劳分配制度及其理论依据
【典型例题】
4、在收入分配问题上,效率和公平的关系是既对立 又统一的。其统一性体现在( ) ①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基础 ②公平是提高效率的保证 ③公平就是效率 ④效率高一定会带来社会的公平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知识点—— 我国的按劳分配制度
及其理论依据
我国的按劳分配制度及其理论依据 【知识点解析】
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1、分配制度 (1)生产决定分配,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分配方式。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 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决定了必须实行按 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我国的按劳分配制度及其理论依据
【典型例题】
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和政策调 整大体经历了破旧,打破平均主义——立新,效率 优先,兼顾公平——调整和完善,更加关注社会公 平三个阶段。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 A.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深化 B.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不断完善 C.我国的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 D.共同富裕根本目标的客观要求

收入与分配知识点

收入与分配知识点

收入与分配知识点1. 引言收入与分配是经济学中的核心议题之一,涉及个人、家庭、企业和政府等多个层面。

理解收入的产生、分配以及再分配机制对于制定公平有效的经济政策至关重要。

2. 收入的定义收入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个人或家庭所获得的所有货币收入和实物收入的总和。

这包括工资、薪水、奖金、股息、利息、租金、退休金等。

3. 收入的类型a. 劳动收入:通过提供劳动力所获得的收入,如工资和薪水。

b. 资本收入:通过投资所获得的收入,如股息、利息和资本利得。

c. 混合收入:同时包含劳动和资本成分的收入,如个体经营者的收入。

d. 转移收入:不通过市场交易而获得的收入,如社会保障金、退休金等。

4. 收入分配的原则a. 效率原则:资源应分配给最能高效使用它们的人。

b. 公平原则:收入分配应保证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需求得到满足,并减少贫富差距。

c. 激励原则:收入分配应鼓励个人努力工作、提高生产效率和创新。

5. 收入分配的现状a. 个人收入差距:不同行业、不同地区、不同教育水平的人群之间存在显著的收入差距。

b. 财富集中:财富往往在少数人手中集中,导致社会不平等的加剧。

c. 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经济增长并不总是带来收入分配的改善,有时反而加剧不平等。

6. 影响收入分配的因素a. 教育水平:教育水平的提高通常与收入水平的提升相关。

b. 技术进步:技术的发展可能改变劳动力需求,影响收入分配。

c. 政策与法规:税收政策、最低工资法等都会对收入分配产生影响。

d. 市场力量:市场供需关系、竞争程度等也会对收入分配产生影响。

7. 收入再分配a. 税收政策:通过累进税制、财产税等手段对收入进行再分配。

b. 社会保障体系:通过养老金、失业救济、医疗保险等社会保障措施减少收入不平等。

c. 公共服务:提供教育、医疗、住房等公共服务,改善低收入群体的生活条件。

8. 结论合理有效的收入与分配政策有助于实现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政策制定者需综合考虑效率与公平,通过教育、税收、社会保障等手段,减少收入差距,提高社会整体福祉。

收入与分配知识点

收入与分配知识点

收入与分配知识点在现代社会中,收入和分配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

不同的社会经济制度和政治体系对收入分配有不同的规定和实践。

本文将探讨一些与收入和分配相关的知识点,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一重要的经济议题。

一、收入源收入是指个人或家庭从各种渠道获得的经济收益。

它可以来自工资、利息、租金、股息、企业分红、财产出售等多种方式。

在市场经济中,个人通过劳动创造财富,从而获得工资收入。

而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资本和金融市场的发展使得利息、股息等非劳动性收入成为一部分人财富增长的重要来源。

二、收入不平等收入不平等是指个人和家庭收入分配的不均衡现象。

过高的收入不平等可能导致社会不稳定和不公平。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统计数据,全球收入不平等程度在过去几十年中有所上升。

这主要得益于资本的积累和技术进步对收入分配的影响。

一些富裕国家通过税收和福利政策来减轻收入不平等,而在发展中国家,减少贫困仍然是首要任务。

三、收入政策收入政策是指政府通过税收、社会保障和福利等手段来调控收入分配。

税收政策可以通过调整个人所得税和企业所得税等方式来减轻贫困和促进公平分配。

社会保障体系包括医疗保险、养老金和失业保险等,它们的目标是提供社会安全网,减轻个人和家庭的经济压力。

另外,福利政策也可以通过现金补贴、住房补贴和教育津贴等来帮助低收入人群。

四、收入与经济增长收入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

经济增长可以扩大就业机会,提高劳动力的收入水平。

相反,收入的增加也可以促进经济增长。

这种正向互动可以通过增加消费和投资来实现。

然而,过高的收入不平等可能阻碍经济增长。

研究表明,收入分配不均导致贫困化和社会不稳定,进而抑制企业投资和创新活动。

五、国际收入分配差距国际收入分配差距是指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收入水平的不平衡。

发达国家的人均收入往往远高于发展中国家。

这种差距主要源于历史和制度因素。

贸易、资本流动和技术转移等因素也会影响国际收入分配的差异。

为了确保可持续发展和全球经济稳定,国际社会需要采取措施来减轻国际收入分配差距。

个人收入分配知识点

个人收入分配知识点

个人收入分配知识点
1、个人收入的分配
个人收入的分配是一项重要的理财活动,它决定了一个人的金融状况。

一般来讲,收
入分配应该按照“节约优先,投资其次”的原则,即把收入分配给基本的消费和储蓄,其
次是投资。

只有通过合理分配收入,才能使个人财务状况更加稳定和安全。

2、基本的消费和储蓄
基本的消费是指满足基本的生活条件,如食品、衣物、住宿等;储蓄就是传统的各种
贷款,这涉及到收入的长期节约,需要设置较大的储蓄目标,以有效地保障未来的经济需求。

3、投资
投资指的是投资特定资产,如股票、基金、现金等,以获得资本增值,它是收入分配
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提高收入水平的有效方法。

但是投资也存在风险,因此在投资前,一定要对投资组合各种投资产品的风险能力进行充分的考察和分析,考虑投资的有效性。

4、安全投资
由于投资高风险,因此投资者应该在投资时对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作出合理的取舍,
以控制投资的冒险性,此外,针对储蓄金的安全投资也值得考虑,如定期存款、国债、银
行理财等,有利于保障资金安全。

5、资产配置
收入分配中投资是实施资产配置的关键。

一般来讲,资产配置应该按照“小而稳”的
原则,即对投资的资产类型充分调查,有选择地进行分散投资,积极投资市场上合适低风
险的安全资产,尽量避免让大量的资金投入单一的投资标的之中,以减少投资风险。

综上所述,收入分配是一项重要的理财工作,需要把收入分配给基本的消费和储蓄,
合理投资市场上低风险的安全资产,并积极投资,以提高收入水平,保障自己的未来经济
安全。

个人收入分配的知识点

个人收入分配的知识点

个人收入分配的知识点
个人收入分配是指个人所得的财务资源如何分配和使用的问题。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收入来源:个人收入来源可以包括工资、奖金、投资、股息、遗产等,不同收入来源在税收和财务规划方面的处理也有所不同。

2. 税收:个人的收入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税率根据收入水平
和婚姻状况等因素不同,税务局可以提供相关的计算工具和申报流程。

3. 财务规划:个人需要根据自己的收入水平和生活需求进行合
理的财务规划,包括储蓄、投资、理财等,以达到稳健增长和风险控
制的目的。

4. 消费和债务:个人的收入需要用于满足生活需求和消费,同
时需要注意债务管理和还款计划,不超过收入的合理比例。

5. 慈善和捐赠:个人收入也可以用于公益和慈善事业,根据自
己的信仰和价值观选择适合的捐赠方式和渠道。

个人收入分配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保持合理的消费和投资,
提高收入水平和财务状况。

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第七课个人收入的分配第1课时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第七课个人收入的分配第1课时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D.实行按劳分配,是由我国现实的经济条件决定的

【解析】D。本题考查按劳分配的原因、形式的相关知识。 我国的生产资料公有制、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人们劳动的性质 和特点决定了要实行按劳分配。故 D 项正确。A 项说法错误, 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 下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基础。B、C 两项说 法也错误。只有在公有制经济内部的工资收​ 入才是按劳分配,

知识点 1 按劳分配为主体
1.我国的分配制度 (1)是什么: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2)原因:生产决定分配,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分配方式。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

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相应地就必然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
2.按劳分配 (1)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按 劳分配。

[答案]A
4.老马一家三口 2012 年 3 月份的收入共 12 758 元。老马
在国有企业工作,工资收入 3500 元;妻子在集体企业工作,工
资收入 1400 元;儿子在外资企业工作,工资收入 5800 元,股
租收入 528 元。老马一家 3 月份的非劳动收入有( )
票收入A1.20012元0,0 为元企业提供商品B信.息收10入730300元元。另外还有房
按管理要素分配 的贡献而参与分配的方式

2.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
(1)原因: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
济,还要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 (2)意义:是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生产要素所有权存在的
分配的制度。 合理性、合法性的确认,体现了国家对公民权利的尊重,对劳

思想政治人教版高中必修1 经济生活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知识点

思想政治人教版高中必修1 经济生活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知识点

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个人收入的分配、财政与税收)什么是按劳分配?按劳分配是指在公有制经济中,在对社会总产品作了各项必要的扣除之后,以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包括劳动数量和质量)为尺度分配个人消费品,多劳多得,少劳少得。

我国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分配方式:按劳分配、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按生产要素分配。

按劳分配的原因:1)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

2)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要求。

3)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劳动的性质和特点,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

按劳分配的作用:1)有利于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励劳动者努力学习科学技术,提高劳动技能,从而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

2)是对以往几千年来不劳而获的剥削制度的根本否定,是消灭剥削和消除两级分化的重要条件,它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发展,平等分配的社会地位。

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原因: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是对市场经济下各种生产要素所有制存在的合理性,合法性的确认,体现了国家对公民权利的尊重,对劳动,知识,人才,创造的尊重。

按生产要素分配的作用: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原则是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生产要素所有权存在的合理性、合法性的确认,体现了国家对公民权利的尊重,对劳动、知识、人才、创造的尊重。

有利于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造福于人民。

效率、公平、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含义分别是什么?效率是指经济活动中投入与产出的比率,它表示资源有效利用的程度。

公平是指收入分配的公平,即要求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不能过于悬殊,要求保证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

效率优先,实质是发展生产力优先,分配制度和分配政策要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和经济效益的提高为首要目标;兼顾公平,是指社会要将收入差距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使分配的结果能促使人们奋进,社会具有生机和活力。

效率与公平的关系:1.效率与公平具有一致性。

收入与分配知识点总结

收入与分配知识点总结

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第七课个人收入与分配1、我国现阶段的分配制度?(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2、我国为什么要实行按劳分配?必要性: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基础;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劳动的性质和特点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

3、其他分配方式包括(个体劳动者按劳动成果分配;按生产要素分配)。

参与收益分配的生产要素有哪些?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

分配方式与所有制相适应:公有制(国有经济、集体经济)一定有按劳分配;个体经济一定是按个体劳动者按劳动成果分配;私营经济和外资经济,以按生产要素分配为主;现代公有制经济中往往是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

4、效率和公平的关系是什么?P66效率与公平既有一致性又有矛盾性。

一致性表现为:(1)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基础,只有提高经济效率,大力发展生产力,增加社会财富,才能实现社会公平,没有效率作为前提和基础的公平,只能导致平均主义和普遍贫穷。

(2)公平是提高效率的保证。

只有给劳动者提供充分的利益和权利分配的公平,才能激发劳动者发展生产力,提高经济效率的积极性。

5、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P66 效率优先:发展经济必须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提高资源利用率,同时,兼顾公平:要将收入差距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使分配的结果能促使人们奋进,使社会具有生机和活力第八课国家收入的分配1、取得财政收入的渠道有哪些?税(最主要部分)、利、债、费2、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是什么?P69 经济发展水平(最根本)和分配政策3、财政支出按用途分为哪些内容?经济建设支出(占首位)科教文卫支出,行政管理和国防支出,社会保障支出,债务支出。

社会保障支出指国家财政为公民提供的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社会救济和社会优抚各种费用4、财政的作用是什么?P74-75(1)集中力量办大事:A促进资源合理配置;B调控经济平稳运行;C促进经济社会发展(2)人民生活有保障:A巩固国家政权的物质保障;B建立和完善社会公共服务体系的物质保证;C 实现收入公平分配、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第九课征税与纳税1、税收的特征是什么?税收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

收入与分配知识点

收入与分配知识点

收入与分配知识点收入是指一定时期内个人、企业和国家获得的经济利益,包括工资、奖金、津贴、租金、利息、股利、营业利润等。

收入的分配是指将全社会的收入按照一定的规则和方式分配到不同的收入群体中。

一、收入与生产要素的关系收入的产生离不开生产要素,生产要素包括劳动、土地、资本和技术,而这些要素同样也需要收入回报。

劳动的回报为工资、津贴等,土地的回报为租金,资本的回报为利息、股息等,技术的回报为技术转让费等。

二、收入分配的原则1. 公平性原则。

收入分配要遵循公平的原则,弥补不同劳动者因不同工作所得的报酬差异,消除不同层次劳动者收入分配不均和歧视现象。

2. 激励性原则。

激励是促使人们努力工作和创造财富的重要手段,收入分配也应该根据人们的能力、工作量和工作效果来给予相应奖励,使其为更高收入而努力奋斗。

3. 非平等报酬原则。

不同行业、不同岗位要有不同的收入水平,否则不能形成正确的价值评估,也不能使不同行业、不同学科人才更好发挥其潜力。

4. 物质保障原则。

应该保障最低收入,避免一些人过于贫困,使他们有能力继续创造价值,同时,也有利于经济增长和稳定。

三、收入分配方式1. 劳动所得。

体现的是一种按照劳动时间、劳动强度、劳动技能和工作成效给劳动者报酬的方式。

2. 资本所得。

以权益资产、有价证券、不动产等为代表,收益来源于其所拥有的资产的增值和产生的收益。

3. 转移支付。

用于社会保障、社会福利、救济救助、税收减免等,是政府调节贫富收入差距的手段。

4. 奖励所得。

来自于人才奖励、技术奖励、发明创造奖励等。

四、收入差距及其机制1. 地理位置和行业差别。

人口密集大城市工资待遇一般会比较高,而偏远地区收入较低,不同行业和职业之间的收入差距也较大。

2. 教育和技能差异。

在竞争激烈的职场环境下,人们往往会投入更多的时间、金钱和精力学习和培训,以提高自己的技能和能力,同时拥有更多法定证书的人也会得到更高薪水。

3. 性别差别。

由于一些历史原因以及性别刻板印象的存在,女性的工资待遇总体上较男性低,工作机会也相对较少。

中级会计职称《财务管理》 第九章 收入与分配管理

中级会计职称《财务管理》 第九章 收入与分配管理

第一节收入与分配管理概述一、基本要求1.了解收益分配的原则;2.熟悉利润分配的顺序。

二、重点内容回顾(一)收入与分配管理的原则1.依法分配2.分配与积累并重3.兼顾各方利益4.投资与收入对等(二)分配管理『提示1』法定公积金的提取比例为当年税后利润(弥补亏损后)的10%。

当年法定公积金的累积额已达注册资本的50%时,可以不再提取。

『提示2』法定公积金提取后,可用于弥补亏损或转增资本,企业用法定公积金转增资本后,法定公积金的余额不得低于转增前公司注册资本的25%。

三、核心公式四、典型题目演练『例题·多选题』以下对股利分配顺序的说法不正确的有()。

A.法定公积金必须按照本年净利润的10%提取B.法定公积金达到注册资本的50%时,就不能再提取C.企业提取的法定公积金可以全部转增资本D.公司当年无盈利不能分配股利『正确答案』 ABCD『答案解析』法定公积金按照净利润扣除弥补以前年度亏损后的10%提取,不一定必须按照本年净利润的10%提取,所以A不正确。

B的正确说法是“法定盈余公积金已达注册资本的50%时可不再提取”。

企业提取的法定盈余公积金转增资本时,法定盈余公积金的余额不得低于转增前公司注册资本的25%。

所以C不正确。

公司本年净利润扣除公积金后,再加上以前年度的未分配利润,即为可供普通股分配的利润,本年无盈利时,可能还会有以前年度的未分配利润,经过股东大会决议,也可以发放股利。

所以D不正确。

『例题·多选题』关于利润分配顺序,说法中正确的有()。

A.企业在提取法定公积金之前,应先用当年利润弥补以前年度亏损B.根据《公司法》的规定,当年法定公积金的累积额已达注册资本的50%时,可以不再提取C.税后利润弥补亏损只能使用当年实现的净利润D.提取法定公积金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增加企业内部积累,以利于企业扩大再生产『正确答案』ABD『答案解析』税后利润弥补亏损可以用当年实现的净利润,也可以用盈余公积转入。

收入与分配-知识点

收入与分配-知识点
调控经济
平稳发展
总需求不足或通货紧缩时→扩张性财政政策(增加支出,减少税收)
总需求过旺或通货膨胀时→紧缩性财政政策(减少指出,增加税收)
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协调发展(促进经济结构合理优化,发展科技教育事业的发展)
人民生活有保障
财政是巩固国家政权的物质保证。
财政是建立和完善社会公共服务体系的物质保证
财政是实现收入公平分配、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
(再分配注重公平的具体措施: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









实现渠道
国家预算和国家决算
财政收入
形式:税收收入、利润收入、债务收入、其他收入——税收是主要来源
影响财政收入的主要因素:经济发展水平对财政收入的影响是基础性的(根本原因)
分配政策的影响(合理的分配政策:保证财政收入稳步增长,促进企业持续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我国的分配原则
既讲效率又兼顾公平
公平
意义:有助于协调人们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有利于实现经济的发展、社会和谐。
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一致性
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
矛盾
侧重点不同
如何兼顾效率与公平
1、要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和个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带动其他地区和个人致富,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先富带后富,达到共同富裕)2、要反对平均主义和收入差距过分悬殊;既要落实分配政策,又要提倡奉献精神;在鼓励人们创业致富的同时,倡导回报社会和先富帮后富(两反对,两提倡)3、必须正确处理初次分配注重效率与再分配注重公平的关系
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

个人收入的分配知识点

个人收入的分配知识点

个人收入的分配知识点个人收入分配知识点1. 引言个人收入分配是指个人从其劳动、投资或其他合法来源获得的收入在社会成员之间的分配方式。

它是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议题,涉及到公平与效率的平衡、税收政策、社会保障体系等多个方面。

2. 个人收入的构成个人收入通常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a. 工资和薪水:个人因提供劳动力而获得的定期报酬。

b. 奖金和提成:根据工作绩效或其他业绩指标获得的额外收入。

c. 投资收益:个人投资于股票、债券、房地产等资产所获得的回报。

d. 转移收入:包括退休金、社会保障金、赠与或继承等非劳动所得。

e. 个体经营收入:个人通过经营自己的生意所获得的利润。

3. 收入分配的原则a. 按劳分配:根据个人的工作量和工作质量来分配收入。

b. 按资本分配:根据个人所拥有的资本量来分配收益。

c. 按需分配:考虑到个人或家庭的实际需求,通过社会保障体系进行收入再分配。

d. 混合分配:结合以上原则,通过税收和转移支付等手段调整收入分配。

4. 影响个人收入分配的因素a. 教育水平:通常受教育程度较高的个人能够获得更高的收入。

b. 工作经验:具有丰富工作经验的个人往往能获得更高的报酬。

c. 地理位置:不同地区的生活成本和经济发展水平会影响收入水平。

d. 经济环境:经济增长、通货膨胀等宏观经济因素会影响个人收入。

e. 政策因素:税收政策、最低工资法等政府政策对收入分配有直接影响。

5. 税收政策对个人收入分配的作用a. 累进税制:通过设置不同税率的税阶,对高收入者征收更高的税,以减少收入差距。

b. 税收抵免和减免:为低收入者或特定群体提供税收优惠,以提高其可支配收入。

c. 间接税:如消费税,对所有消费者征收,但对低收入者的影响相对较大。

6. 社会保障体系对个人收入分配的影响a. 退休金制度:为老年人提供基本的生活保障,减少老年贫困。

b. 失业保险:在个人失业时提供临时性的收入支持。

c. 医疗保障:减轻因疾病而产生的经济负担,提高社会福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财政支出
种类:经济建设支出(比例最大);科教文卫事业支出;行政管理和国防支出;社会保障支出;债务支出
收支关系
收入>支出→财政节余→财政资金没有得到最充分的利用;收入=支出→财政相等→最理想;收入<支出→财政赤字→利弊要具体分析,要控制在一定限度;财政收支平衡





集中
力量
办大

促进基础设施建设,优化资源配置
(再分配注重公平的具体措施: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









实现渠道
国家预算和国家决算
财政收入
形式:税收收入、利润收入、债务收入、其他收入——税收是主要来源
影响财政收入的主要因素:经济发展水平对财政收入的影响是基础性的(根本原因)
分配政策的影响(合理的分配政策:保证财政收入稳步增长,促进企业持续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含义
国家为实现其职能,凭借政治权力,依法取得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
基本特征
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三者关系)
分类
根据征税对象的不同分为:流转税、所得税、资源税、财产税、行为税
增值税
优点:避免重复征税,防止偷漏税;有利于生产的专业化和体现公平竞争;有利于财政收入稳定增长
个人所
得税
计税:超额累进税率、比例税率
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
知识点
补充
个人收入的分配
我国的分配制度
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理论原因:生产力落后,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分配制度。
现实原因:我国现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决定必然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按劳分配
地位
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主体地位
调控经济
平稳发展
总需求不足或通货紧缩时→扩张性财政政策(增加支出,减少税收)
总需求过旺或通货膨胀时→紧缩性财政政策(减少指出,增加税收)
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协调发展(促进经济结构合理优化,发展科技教育事业的发展)
人民生活有保障
财政是巩固国家政权的物质保证。
财政是建立和完善社会公共服务体系的物质保证
财政是实现收入公平分配、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
意义: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调节个人收入分配、实现社会公平的有效手段。
纳税人
税法上规定的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
纳税人不一定是负税人
负税人
最终承担税款的单位和个人
纳税必要性
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通过税收实现全体人民的根本利益;税收是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是国家实现职能的物质基础。
违税行为
偷税、欠税、骗税、抗税
原因
(必然性)
前提条件:产生资料公有制物质基础:我国的生产力发展水平
直接原因:我国劳动的性质和特点(存在差别,谋生手段)
意义
有利于调动积极性和创造性;有利于激发劳动者努力学习科技,提高技能;有利于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非按劳分配
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
按生产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素分配(劳动、资本、技术、管理)
意义:体现国家对公民权利的尊重,对劳动、知识、人才、创造的尊重;有利于调动劳动、技术、管理和资本等生产要素的活力;有利于让一切能够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造福人民。
我国的分配原则
既讲效率又兼顾公平
公平
意义:有助于协调人们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有利于实现经济的发展、社会和谐。
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一致性
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
矛盾
侧重点不同
如何兼顾效率与公平
1、要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和个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带动其他地区和个人致富,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先富带后富,达到共同富裕)2、要反对平均主义和收入差距过分悬殊;既要落实分配政策,又要提倡奉献精神;在鼓励人们创业致富的同时,倡导回报社会和先富帮后富(两反对,两提倡)3、必须正确处理初次分配注重效率与再分配注重公平的关系
增强“纳税人意识”
公民应当履行义务自觉纳税 公民还要行使权利——增强监督意识;关注税收的征管和使用;批评和检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