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膜炎的发病与治疗

合集下载

脑膜炎的症状与治疗

脑膜炎的症状与治疗

脑膜炎的症状与治疗导致脑膜炎的因素比较复杂,包括传染性以及非传染性多种因素,一般因细菌感染引发的脑膜炎比较严重,可出现脑膜水肿、颅内压升高等情况;因病毒感染引发的脑膜炎则病情相对较轻;因真菌感染引发的脑膜炎多与身体其他部位真菌性疾病有关,最为常见的是肺部感染。

下面给大家详细讲讲脑膜炎的症状以及如何治疗脑膜炎。

脑膜炎都有哪些症状?脑膜炎大致可以分为四种类型,分别是细菌新脑膜炎、病毒性脑膜炎、结核性脑膜炎以及真菌性脑膜炎。

1.细菌性脑膜炎。

主要是由细菌感染引发的,一般可分为3种类型,分别是脑膜炎奈瑟菌、肺炎链球菌以及流感嗜血杆菌B型。

这些细菌在健康人体表或者鼻腔内并不会侵害人体,但是通过打喷嚏或者咳嗽导致病毒传播,当人体免疫力低下时即可被这些细菌感染,比如在感冒时,就比较容易被感染。

2.结核性脑膜炎。

主要是由结核菌所引发的,属于脑膜非化脓性炎症,结合分支杆菌经血液传播可在软脑膜下形成结合结节,一旦结节溃破就可导致结核杆菌入侵到蛛网膜下腔,进而引发结核性脑膜炎。

根据相关统计数显显示,结核性脑膜炎在近几年的发病率以及死亡率均呈上升趋势,及早发现诊断,并进行治疗可有效降低患者死亡率。

3.病毒性脑膜炎。

主要由几种病毒引发,多是与腹泻有关的几种病毒。

病毒性脑膜炎的病情相对较轻,对于成年人的威胁较小,但是对于新生儿以及因幼儿的威胁性较大。

4.真菌性脑炎。

真菌也可引发脑膜炎,其中最为常见的是隐球菌,隐球菌在鸽子类动物中比较多见,一般健康人不易患上真菌性脑膜炎,但若是感染HIV病毒者,则比较容易患隐球菌性脑膜炎。

脑膜炎的症状脑膜炎,也称为脑脊髓膜炎,是人体的脑脊膜或脑膜受到病毒或细菌感染发生炎症的疾病,任何年龄段均可发病,危害性较大,尤其是新生儿,如果患上脑膜炎,无论是病毒感染还是细菌感染,对于孩子都有致命的威胁。

对于成年人而言,因病毒感染引发的脑膜炎则没那么严重,病程一般在10d左右,但若为细菌感染引发的脑膜炎也极为严重。

脑膜炎汇报ppt课件

脑膜炎汇报ppt课件
疫苗普及和改进
预测未来脑膜炎疫苗将得到更广泛的普及和应用,同时疫苗的效果和安全性将得到进一 步提高。
个体化精准治疗
展望未来,随着基因测序技术的发展,脑膜炎的治疗将更加个体化、精准化,提高治疗 效果和减少并发症。
多学科协作研究
预测未来脑膜炎的研究将更加注重多学科协作,包括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公共卫生学 等领域的专家学者共同参与,推动脑膜炎防治工作的全面发展。
脑梗死
脑膜炎可导致脑血管炎 ,进而引起脑梗死等严
重并发症。
癫痫
脑膜炎可损伤脑神经组 织,导致癫痫发作。
智力障碍
脑膜炎严重影响儿童智 力发育,可导致智力障
碍等后遗症。
03
治疗原则与方案选择
抗感染治疗策略及药物选择
细菌性脑膜炎
首选三代头孢菌素,如头孢曲松或头孢噻肟。对于疑似李 斯特菌感染者,应加用氨苄西林。对于青霉素耐药的肺炎 链球菌感染者,可考虑使用万古霉素。
02
诊断与鉴别诊断
诊断依据及检查方法
01
02
03
临床表现
头痛、发热、恶心、呕吐 、颈项强直等脑膜刺激症 状。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脑脊液检查等, 可发现白细胞计数升高、 蛋白质增多等异常指标。
影像学检查
头颅CT、MRI等,可显示 脑膜增厚、强化,以及脑 实质受累等情况。
鉴别诊断与其他疾病区分
病毒性脑炎
流行病学特点
发病率
脑膜炎的发病率因地区、年龄、 季节和疫苗接种状况等因素而异 。在发展中国家,由于卫生条件 较差和疫苗接种覆盖率低,发病
率相对较高。
传播途径
脑膜炎主要通过飞沫传播,也可 通过接触传播。例如,病毒性脑 膜炎可通过呼吸道分泌物、唾液

结核性脑膜炎的诊断与治疗PPT资料

结核性脑膜炎的诊断与治疗PPT资料

肝功能损害和血清尿酸水平升高致关节痛是主 要不良反应。
乙胺丁醇(ETH,简称E)为抑菌药,血一脑屏障 通透性欠佳,但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的通透性有 所提高;
不良反应以视神经损害常见。
七年制结核
2024/2/4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链霉素(SM,简称S)、阿米 卡星(AMK,简称A)、卡那霉素(KM,简称K)]通 过阻止结核杆菌蛋白质合成而发挥抑菌作用,具 有较强治疗作用;
灶或结核瘤破溃时,白细胞数可>1000×106;
分类:单核>多核,早期可多核>单核,以淋巴 细胞比例增高为主;
糖和氯化物:均降低,脑脊液葡萄糖,血糖比值 <0.50具有重要诊断意义;
蛋白:中度增高(1-2g/L);
七年制结核
2024/2/4
病原学检查
脑脊液细胞涂片和细菌培养发现结核感觉生长是诊 断金标准,但检出率极低。
结核性脑膜炎的诊断与治疗文档ppt
概述
结核性脑膜炎,简称结脑 若诊断不及时和治疗不当,病死率及后遗 症的发生率高 早期诊断和合理治疗是改善预后的关键。
七年制结核
2024/2/4
发病机制
全身性粟粒性结核病的一部分。
通过血行播散,结核菌进入蛛网 膜下腔及脑脊液中所致。
偶见脊椎、中耳或乳突的结核灶 直接蔓延侵犯脑膜。
七年制结核
2024/2/4
警惕抗结核药物耐药
出现下列情况之一应警惕耐药的可能; 培养可见结核杆菌生长且证实为耐药菌株者; 不规则治疗超过3个月或中途自行停药者; 规范化抗结构药物治疗效果不佳者; 传染源是久治不愈的结核病或不规则治疗者; 复发性结核性脑膜炎患者; 肺结核或肺外结核治疗中合并结核性脑膜炎者; 合并肺结核且痰培养证实为耐药菌株者。 耐药性结核性脑膜炎应及时更换抗结核药物。

结核性脑膜炎治疗方案

结核性脑膜炎治疗方案

结核性脑膜炎治疗方案结核性脑膜炎治疗方案1. 简介结核性脑膜炎(Tuberculous meningitis,TBM)是由结核杆菌侵入脑膜所引起的感染性疾病。

结核性脑膜炎是结核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发病率高,病情严重,病死率较高,且容易导致神经系统的残疾。

因此,及早的诊断和治疗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结核性脑膜炎的治疗方案。

2. 诊断结核性脑膜炎的诊断主要依靠以下几个方面:- 临床症状:患者通常会出现头痛、发热、呕吐、颈部强直等症状。

- 脑脊液检查:通过检查脑脊液,可以发现淋巴细胞增多、蛋白质升高以及葡萄糖降低等特征性改变。

- 影像学检查:脑脊液检查结果可结合头颅CT或MRI等影像学检查,以排除其他脑部疾病。

3. 治疗方案结核性脑膜炎的治疗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3.1 抗结核药物治疗结核性脑膜炎的治疗首先是使用抗结核药物进行治疗,以抑制结核杆菌的生长和繁殖。

通常采用的抗结核药物包括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和吡嗪酰胺乙酸盐等。

治疗周期通常为9~12个月,前2个月为急性期治疗,随后继续维持治疗。

3.2 对症治疗除了抗结核药物治疗外,还需要对结核性脑膜炎的症状进行对症治疗。

常用的对症治疗包括:- 对头痛的处理:可以采用非处方的止痛药缓解头痛,但需慎用因为这些药物可能影响神经系统功能。

- 降低颅内压:通过脱水剂(如呋塞米)和镇静剂(如丙泊酚)等药物来降低颅内压,以减轻颅内压增高引起的症状。

- 控制癫痫发作:如果患者出现癫痫发作,可以使用抗癫痫药物进行控制,如苯妥英钠等。

3.3 营养支持结核性脑膜炎患者往往会出现食欲不振、消瘦等情况,因此,适当的营养支持十分重要。

患者应摄入高蛋白、高热量的饮食,同时可以给予维生素B群和微量元素的补充。

3.4 并发症的处理结核性脑膜炎的治疗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并发症,如脑积水、耳聋、精神病变等。

对于这些并发症,需要针对具体症状进行相应的处理,如脑积水可考虑脑室分流术等。

脑膜炎的诊断和治疗指南

脑膜炎的诊断和治疗指南
病理改变
脑膜炎的病理改变主要表现为脑膜充 血、水肿、炎细胞浸润和血管改变等 。
02
脑膜炎的诊断
临床表现
头痛
脑膜炎患者通常会出现剧烈头 痛,尤其是在后枕部和眼眶周 围。
意识障碍
随着病情发展,患者可能会出 现意识障碍,如嗜睡、昏迷等 。
发热
患者可能会出现不规则发热, 持续时间较长,并伴有寒战、 出汗等症状。
脑膜炎的诊断和治疗指南
汇报人:XXX
2023-11-21
CONTENTS
• 脑膜炎概述 • 脑膜炎的诊断 • 脑膜炎的治疗 • 脑膜炎的预防和控制 • 脑膜炎的预后和转归 • 脑膜炎的科研进展和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01
脑膜炎概述
定义和分类
定义
脑膜炎是脑膜和蛛网膜下腔感染 或炎症的统称,通常伴有发热、 头痛和脑膜刺激征等表现。
呕吐
脑膜炎患者可能会出现频繁呕 吐,有时呈喷射状。
脑膜刺激征
脑膜炎患者可能会出现脑膜刺 激征,如颈项强直、克尼格征 阳性等。
诊断标准
临床表现为上述脑膜炎的症状和体征。
脑脊液检查显示异常结果,如压力升高、 白细胞计数增多等。
头颅CT或MRI显示脑膜增厚、脑水肿等 异常表现。
鉴别诊断
病毒性脑膜炎
与细菌性脑膜炎相似,但 症状通常较轻,病程较短 ,脑脊液检查可见淋巴细
年龄也是影响转归的因素之一。年轻患者的身体恢复能力强, 预后相对较好。而老年患者身体恢复能力较弱,预后相对较差

06
脑膜炎的科研进展和未来展望
科研进展
诊断技术的进步
在诊断方面,研究人员开发出了更加灵敏和特异的诊断技 术,如基于PCR和质谱技术的诊断方法,能够快速准确地 检测脑膜炎病原体。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诊疗方案 (2023年版)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诊疗方案 (2023年版)

二、流行病学
1、传染源 患者和带菌者是主要传染源。 2. 传播途径 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病原菌在体外生活能力极弱,通过物品间接传播机 会极少,但同寝、哺乳和接吻等密切接触对 2 岁以下婴幼儿的传播有重要意义。 3. 易感人群 人群普遍易感,6 月龄至 2 岁时发病率最高,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病率逐渐降低。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三、临床表现
3. 轻型
主要表现为轻微头痛、低热及咽痛等上呼吸道症状,可见少量出血点。
4. 慢性败血症型
本型较为少见,多见于免疫功能低下或有其他慢性疾病者。主要表现为间歇性发冷、寒战、发热、 皮疹、关节痛及全身无力等。皮疹多表现为充血性斑丘疹,也可出现结节样红斑。四肢关节痛呈游 走性,尤其以发热期为甚。
七、治疗
2. 病原治疗 流脑治疗的关键是早期、足量应用敏感且能透过血脑屏障的抗菌药物,疗程常为 7 天 (根据临床恢复情况必要时延长疗程)。在开始抗菌治疗前应留取标本并及时送检。 ① 青霉素类:首选青霉素G,也可选用阿莫西林、氨苄西林。 ② 头孢菌素类:青霉素过敏或耐药(MIC≥0.1mg/L)时,可选用三代头孢菌素。
四、实验室检查
(一)血常规 白细胞计数升高,以中性粒细胞升高为主。 (二)脑脊液检查 压力增高,外观浑浊;白细胞计数明显增高,以多形核白细胞为主;糖及氯化物明显减 少,蛋白含量升高。
四、实验室检查
(三)病原学和血清学检查 用于病原学诊断的临床标本包括脑脊液、血液、瘀点(斑)组织液,由于脑膜炎奈
瑟菌在健康人群中具有较高的携带率,咽拭子标本一般不用于病原学检测。标本在体外 易自溶,采集后应及时送检。 1.细菌涂片革兰染色镜检:瘀点(斑)组织液、脑脊液涂片可见多形核白细胞内或细胞外 见到革兰染色阴性肾形双球菌。 2.细菌培养:脑脊液、血液、瘀点(斑)组织液培养到脑膜炎奈瑟菌。 3.核酸检测:脑脊液、血液、瘀点(斑)组织液脑膜炎奈瑟菌核酸检测阳性。 4.血清学检查:急性期脑脊液脑膜炎奈瑟菌特异性多糖抗原检测阳性。IgG抗体阳转或恢 复期较急性期滴度呈4倍及以上升高。

脑膜炎球菌性脑膜炎的病因治疗与预防

脑膜炎球菌性脑膜炎的病因治疗与预防

脑膜炎球菌性脑膜炎的病因治疗与预防脑膜炎球菌性脑膜炎是脑膜炎球菌性脑膜炎(Neisseriameningitis,Nm)化脓性脑膜炎。

致病菌从鼻咽侵入血液循环,最终局限于脑膜和脊髓膜,形成化脓性脑脊髓膜病变。

主要临床表现为脑膜刺激征,如突起发热、头痛、呕吐、皮肤瘀斑、瘀斑、颈部强直等。

脑脊液呈化脓性变化。

此外,脑膜炎球菌不能侵入脑膜,而只能表现为败血症,其中严重的可能是暴发性发作。

感染也可发生在上下呼吸道、关节、心包和眼睛。

这种疾病在世界各地都很常见,大大小小,儿童的发病率很高。

一、病因脑膜炎球菌是奈瑟菌属之一。

革兰阴性,肾形,直径约0.6~0.8μm,多成对排列,相邻,平面,有时四个相连。

新鲜的分离菌株有多糖荚膜。

在电镜下,细菌有外膜,厚度约8nm。

粘肽层或周质间隙是外膜和细胞质膜之间的厚度6nm。

这种细菌只存在于人体内,可以从细菌的鼻咽部和患者的血液、脑脊液和皮肤瘀伤中检测出来。

细菌可以在中性粒细胞内外看到。

细菌需要氧气,对培养基有很高的要求。

血琼脂或巧克力琼脂通常用于分离5%~10%二氧化碳在浓度下生长良好。

最适宜的温度是35~37℃,超过41℃或低于30℃均不能生长。

18~24h后菌落呈无色、半透明、光滑、湿润、有光泽的露滴圆形隆起。

细菌可以形成自溶酶,如果不及时转移,可以在几天内死亡。

它对寒冷和干燥也非常敏感,在体外很容易死亡,所以在收集标本后必须立即接种疫苗。

它对一般的消毒剂非常敏感。

糖发酵反应是识别奈瑟菌属的重要方法。

脑膜炎球菌发酵葡萄糖、麦芽糖,但不发酵乳糖、果糖和蔗糖可与奈瑟菌属中的淋球菌和乳糖发酵奈瑟菌区分开来。

这种细菌的荚膜多糖是分组的基础。

目前,细菌分为A,B,C,D,X,Y,Z,29E,W135,H,I,K,L,13一个菌群。

此外,还有一些菌株不能被上述菌群的抗血清凝结,称为未定群,占脑膜炎球菌带菌者分离的比例20%~50%,一般无致病性。

B群和C群体还可以根据菌体外膜的蛋白质抗原进行分类,导致临床发病者多为2型和15型。

流行性脑膜炎的表现和防治

流行性脑膜炎的表现和防治

流行性脑膜炎的表现和防治发布时间:2021-05-13T14:00:00.410Z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8期作者:秦艳[导读] 流行性脑膜炎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儿科疾病,因此,针对儿童的早期诊断以及早期治疗是十分重要的,秦艳遂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富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四川遂宁629000流行性脑膜炎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儿科疾病,因此,针对儿童的早期诊断以及早期治疗是十分重要的,对流行性脑膜炎的治疗需要注意患者的水、电解质以及酸碱度平衡。

在患者处于高温时需要予以降热,在惊厥状态时使用镇静剂,在患者产生脑水肿以及颅内高压时使用脱水剂。

流脑患者会伴随着酸中毒,在入院诊治时需要予以及时纠正。

一、流行性脑膜炎的表现形式有哪些?首先是患者处于上呼吸道感染期,这一阶段症状的患者为患病1-2天,大部分患者处于无症状的状态,部分患者会伴有咽喉疼痛,以及鼻咽部黏膜出现充血现象,分泌物逐渐增多。

对患者的鼻咽拭子进行培养可以发现其中的病原菌,并且在一般情况下难以进行确诊。

患者处于败血症期,会突然出现高热、畏寒、寒战等,患者会存在一些临床症状,主要为头痛、食欲减退以及神志淡漠等。

在幼儿时期,患有这一疾病会哭闹不止,烦躁,皮肤出现过敏现象,一部分患者会存在关节痛或者是关节炎,大部分患者皮肤黏膜会出现淤点,并且逐渐扩大至全身皮肤以及黏膜,大小范围在1-2毫米直至1厘米。

患者处于脑膜炎阶段,会伴有高热以及毒血症的症状,患者的全身患有淤点以及瘀斑,并且患者的中枢神经系统症状会逐渐加重,患者的颅内高压会逐渐增高,患者头痛情况加重,呕吐现象也逐渐频繁,血压呈现增高现象,并且患者的脉搏逐渐减慢,患者还会伴有皮肤过敏、惧光以及惊厥的情况,在持续1-2天之后,患者会进入昏迷状态,呼吸系统出现问题或者是循环衰竭。

暴发型败血症主要症状是从高热、头痛以及呕吐开始,并且患者的中毒症状较为严重,精神情况出现混乱,患者会存在程度不同的意识障碍,时常伴有惊厥。

诊疗指南 脑膜炎

诊疗指南 脑膜炎

诊疗指南脑膜炎诊疗指南: 脑膜炎前言脑膜炎是指由细菌、病毒或真菌引起的脑脊髓膜的感染和炎症。

其临床表现多样化,严重的病例可以导致死亡或永久性的神经系统损伤。

本文档旨在提供关于脑膜炎的诊断和治疗的指南。

诊断方法1. 病史和体格检查:医生应详细询问病人的病史,包括发病时间、症状和疾病史等。

体格检查时要仔细观察是否有颈项强直、抽搐或神经系统损伤迹象等。

2. 腰穿检查:通过腰穿检查可以获得脑脊髓液,进而进行细菌、病毒或真菌的检测。

同时也可以观察到压力、蛋白质和细胞等的异常情况。

3. 影像学检查:脑部CT扫描和MRI可以提供脑膜炎的相关信息,例如脑部炎症、脑脊液积聚等。

治疗方法1. 抗生素治疗:对于细菌性脑膜炎,抗生素是最常用的治疗方法。

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用敏感的抗生素进行治疗。

治疗时间一般为10-14天。

2. 对症治疗:病人通常会出现发热、头痛、呕吐等症状,可以使用镇痛药、抗恶心药物等进行对症治疗。

3. 对于病毒性和真菌性脑膜炎,病原体特定的抗病毒药物和抗真菌药物会被应用于治疗。

4. 并发症防治:细菌性脑膜炎可能会导致并发症,如脑水肿、颅内高压等。

对于高危病例,可能需要进行额外的治疗,如脱水、脑室引流等。

预防措施1. 接种疫苗:针对一些常见引起脑膜炎的病原体,如流感病毒、脑膜炎球菌等,接种相应的疫苗可以有效预防感染。

2. 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惯:勤洗手、避免与患者接触和避免使用患者的个人物品可以减少传播。

3. 避免季节性传染病:如流感、水痘等,需要注意预防,避免感染以减少患脑膜炎的风险。

总结脑膜炎是一种严重的疾病,及早的诊断和治疗非常重要。

通过适当的诊断方法,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及时进行预防和控制,可以有效降低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减轻患者的痛苦和并发症的风险。

以上是关于脑膜炎的诊疗指南,希望对医务人员和患者有所帮助。

请注意,这只是一个示例,你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补充和修改。

同时,由于本文档仅为参考,如有疑问或需要更详细的信息,请咨询专业医生或医疗机构。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病因治疗与预防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病因治疗与预防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病因治疗与预防流行性脑脊髓膜炎(epidemiccerebrospinalmeningitis)流脑是由脑膜炎双球菌引起的化脓性脑膜炎。

致病菌通过鼻咽侵入血液循环,形成败血症,最终局限于脑膜和脊髓膜,形成化脓性脑脊髓膜病变。

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头痛、呕吐、皮肤瘀伤、颈部强直等脑膜刺激。

脑脊液呈化脓性变化。

1.脑膜炎球菌属于奈瑟氏菌,是革兰阴性球菌,呈卵圆形,常成对排列。

这种细菌只存在于人体内,可以从带菌者的鼻咽、患者的血液、脑脊液和皮肤瘀伤中检测出来。

脑脊液中的细菌在中性粒细胞中很常见,只有少数在细胞外。

普通培养基不易生长,在含有血液、血清、渗出物和卵黄液的培养基中生长良好,一般为5%~10%二氧化碳生长得更好。

这种细菌对寒冷、干燥和消毒剂非常敏感。

它很容易在体外死亡,细菌可以形成自己的溶解酶,所以它必须在收集标本后立即接种疫苗。

2、病原菌从鼻咽侵入人体。

如果人体免疫力强,可以迅速杀灭病原菌或成为带菌状态;如果体内缺乏特异性杀菌抗体或细菌毒性强,细菌可以从鼻咽粘膜进入血液,发展为败血症,进而累及脑脊髓膜,形成化脓性脑脊髓脑炎。

3.败血症期间,细菌经常侵入皮肤血管内壁,引起栓塞、坏死、出血和细胞浸润,导致瘀斑或瘀斑。

由于血栓形成、血小板减少或内毒素作用,内脏出血程度不同。

4.暴发性败血症是一种特殊类型,过去被称为华-佛氏综合征曾被认为是由双侧肾上腺皮质出血和坏死引起的急性肾上腺皮质衰竭。

已证明肾上腺皮质功能大多未衰竭,在发病机制中不起主要作用,脑膜炎球菌脂多糖内毒素可引起微循环障碍和内毒素性休克,进而导致播散性血管凝血(DIC)它的主要病理基础。

5.暴发性脑膜脑炎的发生和发展也与内毒素有关。

Ⅲ免疫球蛋白、补体和脑膜炎球菌抗原沉积也可能在发病机制中发挥一定作用,如免疫球蛋白、补体和脑膜炎球菌抗原沉积。

脑膜炎球菌主要引起隐性感染。

据统计,60%—70%.无症状带菌者约300%深呼吸感染和出血型%典型流脑病人的潜伏期为1-10天,一般为2-3天。

脑膜炎患者的临床分析报告

脑膜炎患者的临床分析报告

脑膜炎患者的临床分析报告概述:脑膜炎是指脑膜及其腔隙的炎性病变,通常由细菌、病毒或真菌感染引起。

本报告旨在对脑膜炎患者的临床数据进行分析,以便为临床医生提供参考和帮助。

一、基本信息:患者姓名:XXX 年龄:XX岁性别:XX入院时间:XXXX年XX月XX日出院时间:XXXX年XX月XX 日二、病史回顾:1. 主诉:患者出现头痛、发热、恶心、呕吐、颈项强直等症状。

2. 发病过程:患者于入院前一周开始出现头痛症状,逐渐加重,并伴随发热、呕吐。

在入院前两天,患者出现颈项强直,行走困难,出现意识改变。

3. 既往史:患者无重大疾病史,过去一年无显著病毒感染。

三、体格检查:1. 一般情况:患者面容痛苦,卧床休息,神志不清。

2. 神经系统检查:颈项强直呈阳性反应,Kernig征和Brudzinski征阳性。

3. 其他系统检查:无明显异常。

四、实验室检查:1. 血液检查:- 白细胞计数:XXX(正常范围:4-10×10^9/L)- C-反应蛋白:XXX(正常范围:0-8 mg/L)- Cerebro-Spinal Fluid (CSF) 检查:- 压力:XXX cmH2O(正常范围:50-180 cmH2O)- 外观:透明,无混浊- 蛋白质:XXX mg/dL(正常范围:15-60 mg/dL)- 细胞计数:XXX(正常范围:0-5 cells/μL)- 葡萄糖:XXX mg/dL(正常范围:45-80 mg/dL)- 细菌培养:阴性五、影像学检查:1. 脑部MRI:显示脑膜及脑室区域无异常信号,排除其他颅内病变。

六、诊断与治疗方案:1. 临床诊断:- 急性细菌性脑膜炎- 病原体待定2. 治疗方案:- 抗生素治疗:XXX静脉滴注,持续7-14天。

- 对症治疗:低温物理降温、抗痉挛治疗、补液、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

七、病程观察与结局:1. 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头痛逐渐减轻,发热逐渐降温,颈项强直逐渐缓解。

2. 经过全面治疗和护理,患者症状逐渐好转,神志清晰,可进食。

脑膜炎怎么治疗

脑膜炎怎么治疗

脑膜炎怎么治疗脑膜炎的介绍疾病名称:脑膜炎所属部位:头就诊科室:传染科脑外科症状体征:其他症状,发热,头痛,恶心与呕吐脑膜炎(brainfever;meningitis)是一种娇嫩的脑膜或脑脊膜(头骨与大脑之间的一层膜)被感染的疾病。

此病通常伴有细菌或病毒感染身体任何一部分的并发症,比如耳部、窦或上呼吸道感染。

细菌型脑膜炎是一种特别严重的疾病需及时治疗。

如果治疗不及时,可能会在数小时内死亡或造成永久性的脑损伤。

病毒型脑膜炎则比较严重但大多数人能完全恢复,少数遗留后遗症。

脑膜炎比较罕见,在美国,每年发病少于3000例,大多数为两岁以下的婴儿。

开始的症状类似感冒,如发热、头痛和呕吐,接下来嗜睡和颈部疼痛,特别是向前伸脖子时痛。

小孩子经常因弓后背时感到疼痛。

乙脑会有暗红色或浅紫色淤点布满全身。

儿童会因大脑炎导致颅内压升高造成囟门突出(婴儿头顶骨未合缝的柔软的地方)。

脑膜炎可在居住一起的人群中传染,比如在学生宿舍内。

脑膜炎特别是细菌型脑膜炎很少暴发。

尽管从1991年后暴发增加,但至今弄不清原因。

急性化脓性脑膜炎又称脑膜炎,是化脓性细菌所致的软脑膜、蛛网膜、脑脊液及脑室的急性炎症反应脑及脊髓表面可轻度受累,常与化脓性脑炎或脑脓肿同时存在化脓性脑膜炎是一种严重的颅内感染,尽管抗生素的研制已经有了很大进步,但至今急性化脓性脑膜炎的病死率和病残率仍然较高。

脑膜炎的并发症如治疗不当,病变可由急性转为慢性,并可发生以下后遗症:1.脑积水由于脑膜粘连,脑脊液循环障碍所致;2.颅神经受损麻痹如耳聋,视力障碍,斜视、面神经瘫痪等;3.脑底血管炎致管腔阻塞引起相应部位脑缺血和梗死。

脑膜炎的治疗方法化脓性脑膜炎是内科急症。

治疗首先应在维持血压、纠正休克基础上,根据年龄、季节特点,有针对性地选择易透过血-脑脊液屏障的有效抗生素,然后根据细菌培养和药敏实验结果调整抗菌药物。

过去几十年青霉素对常见的3种化脓性脑膜炎致病菌普遍具有敏感性,但近年来这些细菌对青霉素的敏感性降低,特别是流感杆菌,能产生对氨苄西林(氨苄青霉素)和青霉素耐药的β-内酰胺酶。

脑膜炎的教学课件

脑膜炎的教学课件
提高诊断和治疗水平
提高脑膜炎的诊断和治疗水平对于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未来需要加强医护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其诊断和 治疗技能。同时,加强医疗设备的更新和升级,提高诊疗效率和准确性。
加强健康教育和宣传
健康教育和宣传是提高公众对脑膜炎认识和预防意识的重要手段。未来需要加强对公众的健康教育和宣 传工作,普及脑膜炎的相关知识和预防措施,提高公众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THANKS
感谢观看
启示
加强脑膜炎的预防和控制工作,提高 公众对脑膜炎的认识和重视程度。对 于医务人员来说,应加强对脑膜炎的 诊断和治疗能力培训,提高诊疗水平 和服务质量。
06 脑膜炎的研究与 展望
研究现状与进展
01
病原学研究
脑膜炎的病原学研究不断深入,已经发现多种细菌、病毒和其他微生物
可引起脑膜炎,且不同病原体的致病机制和临床表现有所差异。
加强预防和控制措施
脑膜炎是一种严重的传染病,加强预防和控制措施对于减少疾病的发生和传播具有重要意 义。未来需要进一步加强疫苗研发、健康教育、疫情监测和防控等方面的工作。
提高脑膜炎防治水平的措施与建议
加强疫苗研发和推广
疫苗是预防脑膜炎的有效手段之一。未来需要继续加强疫苗研发工作,提高疫苗的保护效果和覆盖率。同时,加强疫 苗接种的宣传和推广工作,提高公众对疫苗接种的认识和接受度。
建立完善的疫情监测和报告制度,及时发现并控制疫情的传播。
开展健康教育宣传
通过多种形式开展脑膜炎防治知识宣传,提高公众对脑膜炎的认识 和防范意识。
实施应急处理措施
在疫情暴发时,迅速采取应急处理措施,如隔离治疗、消毒灭源等 ,有效控制疫情扩散。
05 脑膜炎的病例分 析
典型病例介绍

儿童脑膜炎的临床表现及治疗

儿童脑膜炎的临床表现及治疗

儿童脑膜炎的临床表现及治疗脑膜炎是一种娇嫩的脑膜或脑脊膜(头骨与大脑之间的一层膜)被感染的疾病,是现在儿童中比较常见的一种病。

这种病通常伴有细菌或病毒感染身体任何一部分的并发症,比如耳部、窦或上呼吸道感染,主要发病人群是2-4岁的幼儿,一般表现为高烧不退的现象,或是异常哭闹、烦躁,如果病情严重,头痛呈持续性并加重,呕吐加重并可变为喷射性,逐渐出现嗜睡,还可出现抽搐,病情进一步加重则出现昏迷,频繁抽搐,四肢肌肉松弛、瘫痪。

还可出现呼吸不规则,部分患儿死亡。

2.化脓性脑膜炎是小儿及老年人常见的,由各种化脓性细菌引起的脑膜炎症。

以发热、头痛、呕吐、烦躁等症状为主要表现。

神经系统检查和脑脊液检查异常。

由于小儿抵抗力较弱,血脑屏障发育未完善,细菌易进入大脑神经系统。

一般为身体其他部位感染引起败血症,细菌进入大脑所致。

部分由于中耳炎、头部外伤后感染,细菌直接进入脑膜所致。

儿童时期起病急,高热可达39℃起病时小儿神志清醒,病情进展可发生嗜睡,神志模糊,言语杂乱,不能正确辨别方向,抽搐,昏迷。

病情严重者在发病后24小时内就出现抽搐及昏迷。

如果未及时治疗,病情进展,颈部僵硬,头向后仰,背部僵硬,整个身体向背后弯曲似弓样,医学上称角弓反张。

还可出现呼吸不规则,甚至出现呼吸衰竭,部分患儿皮肤有出血点。

由于病变可引起脑膜粘连和脑实质的损害,因此可以出现颅神经麻痹、失明、听力障碍、肢体瘫痪、癫痫及智力减退等后遗症。

脑膜炎的治疗细菌性脑膜炎是一种有生命危险的疾病,应立即治疗。

症状出现就应马上去急诊。

如果患上脑膜炎,应到医院就医直至感染完全被根除,大约需2周时间。

如果感染上细菌型脑膜炎,将会使用大剂量抗菌药物,可能用静脉注射。

抗生素被广泛采用治疗细菌性脑膜炎。

因为抗生素对病毒性脑膜炎不起作用。

还经常采用输液和休息疗法。

因为脑膜炎是传染性的,所以患儿将会被放到隔离房间至少48小时。

如果因为脑膜炎使患儿对光敏感,住的房间将被弄暗。

脑膜炎治疗方案

脑膜炎治疗方案

一、引言脑膜炎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主要由细菌、病毒、真菌等病原体引起。

脑膜炎的病情严重,若不及时治疗,可导致脑损伤、脑脓肿、脑积水等严重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

本文将针对脑膜炎的治疗方案进行详细介绍。

二、病因及分类1. 病因脑膜炎的病因主要包括细菌、病毒、真菌等病原体,其中细菌性脑膜炎最为常见。

(1)细菌性脑膜炎:主要由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脑膜炎奈瑟菌等细菌引起。

(2)病毒性脑膜炎:主要由肠道病毒、单纯疱疹病毒、腮腺炎病毒等病毒引起。

(3)真菌性脑膜炎:主要由新型隐球菌、念珠菌等真菌引起。

2. 分类根据病因,脑膜炎可分为以下几类:(1)细菌性脑膜炎(2)病毒性脑膜炎(3)真菌性脑膜炎(4)结核性脑膜炎(5)其他病原体引起的脑膜炎三、诊断1. 症状和体征(1)发热、头痛、呕吐、颈项强直等全身症状。

(2)脑膜刺激征:克氏征、布鲁津斯基征、颈强直等。

(3)其他神经系统症状:意识障碍、癫痫发作、偏瘫等。

2. 实验室检查(1)血常规:白细胞计数升高,中性粒细胞比例增加。

(2)脑脊液检查:外观浑浊,白细胞计数升高,蛋白定量增加,葡萄糖降低,氯化物降低。

(3)病原学检查:根据病原体种类进行相应的检查,如细菌培养、病毒分离、真菌培养等。

四、治疗方案1. 一般治疗(1)卧床休息,保持呼吸道通畅。

(2)给予充足的水分和营养,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3)保持室温适宜,避免感冒。

2. 抗感染治疗(1)细菌性脑膜炎根据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选择合适的抗生素进行治疗。

常用的抗生素有:- 头孢曲松钠- 青霉素- 头孢噻肟钠- 万古霉素治疗疗程一般为10-14天,重症患者可适当延长。

(2)病毒性脑膜炎目前尚无特效抗病毒药物,主要采用对症治疗。

可给予抗病毒药物如利巴韦林、阿昔洛韦等,但疗效有限。

(3)真菌性脑膜炎根据真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选择合适的抗真菌药物进行治疗。

常用的抗真菌药物有:- 两性霉素B- 伏立康唑- 卡泊芬净治疗疗程一般为4-6周,重症患者可适当延长。

隐球菌脑膜炎的病因治疗与预防

隐球菌脑膜炎的病因治疗与预防

隐球菌脑膜炎的病因治疗与预防隐球菌病作为一种深层真菌病,主要侵犯中枢神经系统,约占隐球菌感染80%,预后严重,死亡率高。

隐球菌包括17种和8种变种,包括半知菌亚门、芽孢菌纲、隐球酵母目和隐球酵母科。

致病菌主要是新的隐球菌。

有浅黄色隐球菌、浅白色隐球菌和罗伦隐球菌可引起人类疾病,但很少见。

新的隐球菌有三种变种,即新的变种(varneoformans)、格特变种(vargattii)和上海变种(shanghaiensis)。

可分为血清学A、B、C、D及AD型5型,还有少量不确定型。

新隐球菌的新变种广泛分布在世界各地,几乎所有艾滋病患者都伴有隐球菌感染。

鸽粪被认为是最重要的感染源,可能是:一、吸入空气中的孢子,这是主要途径,隐球菌孢子经肺到脑。

2.创伤性皮肤接种。

吃带菌食物,通过肠道传播全身引起感染。

隐球菌性脑膜炎主要表现为中枢神经系统损伤。

临床上可分为脑膜炎、脑膜脑炎、肉芽肿和囊肿四种类型。

1、脑膜炎型这种类型是最常见的,可以是急性、亚急性和慢性过程,主要表现为脑膜炎的症状。

⑴上呼吸道感染症状:约2/3的患者首先表现为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如畏寒、发烧、头痛、头晕、咽痛、鼻塞、打喷嚏、恶心、纳呆、全身不适等。

⑴头痛:大多数患者开始头痛较轻,然后逐渐加重;少数患者从严重头痛开始,伴有恶心和呕吐。

头痛通常从颞部两侧开始,然后出现在前额和枕部,主要发生在两侧,也可能是偏头痛。

一般来说,肿胀疼痛伴有头部压迫感,也可能是撕裂疼痛或刀切样疼痛,开始大多是间歇性发作,每次发作几分钟,每天发作几次到十次以上。

发作时,患者情绪低落或易怒。

在未来,可能会出现持续的疼痛,并可能伴有阵发性加重。

少数患者可以在强光或强声刺激下诱发疼痛发作。

⑴恶心、呕吐:80%~90%患者有恶心和呕吐。

恶心和呕吐可以与头痛同时发生,但大多数患者只有在头痛发生1~2周后才会呕吐,可以是喷射性或非喷射性。

严重时,他们会在进食后呕吐,不能进食,甚至喝水和服药也会诱发呕吐。

脑膜炎的诊断标准

脑膜炎的诊断标准

脑膜炎的诊断标准脑膜炎是指脑膜的炎症反应,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

脑膜炎的早期识别和治疗对于预防并发症和死亡率的降低至关重要。

正确的诊断标准对于临床医生是至关重要的。

1.临床表现脑膜炎的临床表现比较典型,主要包括头痛、发热、呕吐、颈项强直、意识障碍和癫痫等,不过也可能表现得比较隐匿。

对于有疑似脑膜炎的患者,应该进行精心的评估和仔细的检查。

关键点包括:(1)头痛:脑膜炎患者的头痛通常为强烈的前额或枕部头痛,持续时间长达数小时或数天。

头痛往往伴随着颈项强直和呕吐。

有时头痛的位置并不明显,可能是面部、额部或者牙齿等部位。

(2)发热:脑膜炎患者体温通常在38℃以上,可能达到40℃。

不过也有少数患者体温并不升高,甚至出现低体温。

(3)呕吐:脑膜炎患者的呕吐通常发生在头痛和发热之后,伴随着颈项强直。

(4)颈项强直:脑膜炎患者的颈项强直通常为突出的临床表现,患者不能将下巴贴近胸部。

不过,颈项强直也可能发生在其他一些神经系统疾病中。

(5)神经系统症状:脑膜炎患者可能出现意识障碍、癫痫、脑积水、集中性神经系统症状和感觉异常等。

2.实验室检查脑脊液检查是诊断脑膜炎的重要手段。

以下是常规脑脊液检查的诊断标准:(1)压力:正常脑脊液压力为70-180mmH2O,但脑膜炎患者的脑脊液压力常常升高。

(2)外观和颜色:脑膜炎患者的脑脊液通常为浑浊的,颜色可变化为黄色或绿色。

(3)蛋白质:脑膜炎患者的脑脊液蛋白质含量常常升高。

(4)糖和氯化物:脑膜炎患者的脑脊液糖含量通常降低,而氯化物含量通常升高。

(5)细胞数和分类:脑膜炎患者的脑脊液中细胞数明显升高,超过5/mm^3。

并且这些细胞主要是中性白细胞(约占80-90%),少数是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

3.影像学检查脑膜炎患者常常需要进行头部CT或MRI等影像学检查,以了解是否有脑积水、脑软化或者其他异常表现。

影像学检查可以帮助确定病因和病情严重程度,同时也可以帮助临床医生制定治疗方案。

结核性脑膜炎的早期诊断与治疗

结核性脑膜炎的早期诊断与治疗
增高。
病毒性脑膜炎
起病较急,有病毒感染前驱症状 ,脑脊液外观清亮,细胞数轻度 增多,以淋巴细胞为主,蛋白质
轻度增高,糖和氯化物正常。
隐球菌性脑膜炎
亚急性起病,头痛逐渐加重,脑 脊液压力明显增高,外观微黄或 淡红色,细胞数增多,以淋巴细 胞为主,蛋白质增高,糖含量降
低。
误诊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
误诊原因分析
03
癫痫
炎症刺激大脑皮层, 引发异常放电,导致 癫痫发作。
04
认知功能障碍
长期炎症损害大脑功 能,导致记忆力、计 算力、定向力等认知 功能下降。
预防措施建议
积极治疗原发病
对结核性脑膜炎进行积极治疗, 控制炎症发展,是预防并发症的 关键。
合理饮食
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 食物,保证患者营养需求,增强 免疫力。
癫痫
给予抗癫痫药物治疗,控制癫 痫发作,同时寻找并去除诱因 。
认知功能障碍
进行认知功能康复训练,包括 记忆力、计算力、定向力等方 面的训练,同时给予营养神经
等药物治疗。
06
康复期管理与生活指导
Chapter
康复期评估内容及方法
01
02
03
04
神经系统功能评估
包括意识、语言、运动、感觉 等功能的检查,以了解患者康
日常生活技能训练
指导患者进行日常生活技能训练,提高生活 自理能力。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功能训练
针对受损的神经功能进行训练,如肌力训练 、平衡训练、协调训练等。
循序渐进
根据患者康复情况,逐步增加锻炼强度和难 度,避免过度疲劳。
生活习惯调整建议
规律作息
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 避免熬夜、过度劳累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病毒性脑膜炎是由各种病毒感染软
脑膜(软膜和蛛网膜)后引起弥漫
1
性炎症的临床综合征
其次为流行性腮腺炎病毒、
疱疹病毒和腺病毒感染,
3
疱疹性病毒包括单纯疱疹
病毒及水痘带状疱疹病毒
大多数为肠道病毒感染,包括脊 髓灰质炎病毒、柯萨奇病毒A和 B、埃可病毒等病原体
85%~95%
2
病毒性脑膜炎
细菌性脑膜炎
2
脑膜炎的致病机 理与症状表现
血脑屏障
血脑屏障是指脑毛细 血管壁与神经胶质细胞形 成的血浆与脑细胞之间的 屏障和由脉络丛形成的血 浆和脑脊液之间的屏障, 这些屏障能够阻止某些物 质(多半是有害的)由血 液进入脑组织。
自身免疫病
系统性红斑狼疮等
身体对某些药物有敌对状态
在鞘疗法中,将药物注射到脑 脊液中
患者去枕仰卧,下肢伸直,检查者一手 托起患者后枕部,另一手按于其胸前, 当头部被动上托,使颈部前屈时,双髋 与膝关节同时不自主屈曲则为阳性
腰椎穿刺
临床常用的一种诊疗操作。可用于诊断中枢神经系统各 种炎症性疾病
当针穿过低腰椎进入脊髓,比如在L3和L4之间。 针穿透进入蛛网膜下腔,吸取几毫升脑脊液
腰椎穿刺
显著提升了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 的治愈率(以两性霉素B为代表)
脑膜炎的预防
主要通过疫苗和提前抗生素进行预防
预防
#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 结核性脑膜炎
感 谢 观 看
细菌侵入脑膜引起的软脑膜炎症,有化脓性脑膜炎和非化脓性脑膜炎
○ 新生儿:B族链球菌、大肠杆菌和单细胞增多性李斯特菌 ○ 儿童、青少年:脑膜炎奈瑟氏菌、肺炎链球菌 ○ 成年人老年人:肺炎链球菌、单细胞增多性李斯特菌
脑膜炎奈瑟菌
可导致流行性脑脊髓膜 炎
流感嗜血杆菌
乙型流感嗜血杆菌会引致菌血病症及急性细 菌性脑膜炎
感染
最重要也是最常见的脑膜炎病 因
脑膜炎的病因
感染
直接蔓延:病原体进入颅骨或者脊椎内部,穿过脑膜进入脑脊液
途径
A 皮肤、鼻子
B 通过颅骨或者脊柱的破损处 例如:脊椎裂和颅骨骨折
感染
血性传播:病原体进入血液,在构成血
脑屏障的血管中跨越内皮细胞,进而进入脑 脊液
脑膜炎的症状
头痛 发烧 颈项强直
部分脑膜炎患者还会出现畏光、畏声症状,同时会伴有不同程度的食欲不振、恶心、呕 吐、精神状态差、意识障碍,呼吸困难甚至会导致抽搐、昏迷等症状。
3
脑膜炎的检 查与治疗
脑膜炎的检查
克尼格 氏征
布鲁金 斯氏征
腰椎穿 刺
克尼格氏征,简称克 氏征,是神经科常用 的一种检查方法
患者采用去枕仰卧位, 一侧髋关节和膝关节 成90°角弯曲,检查 者将患者小腿上抬伸 直,正常应该能够达 到135°,如果遇到阻 力或疼痛,则为阳性。
布鲁金斯氏征,简称布氏征,医学术语,神经科常用检查手段之一。
脑膜炎是一种严重的致死性疾病,目前全球 每年仍有500万人罹患各种脑膜炎,是第6 大致死性感染性疾病。
脑膜 炎系指软 脑膜的弥 漫性炎症 性改变
由细菌、病毒、真菌、螺旋体、原虫、立克次体、肿瘤与白 血病等各种生物性致病因子侵犯软脑膜和脊髓膜引起
根据病原体的类型
病毒性脑膜炎
细菌性脑膜炎
新型隐球菌性脑 膜炎
颈项强直
颈项强直,指由于支配颈部肌群的神经受 到刺激后,引起颈部肌肉发生痉挛性收缩和疼 痛,颈部僵直,活动受限,被动屈曲颈部时有 阻抗感,下颌不能贴近胸部。 颈项强直是脑膜刺激征中重要的客观体征,主 要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肌强直,尤其是伸肌,头 前屈明显受限,即被动屈颈遇到阻力,头侧弯 也受到一定的限制,头旋转运动受限较轻,头 后仰无强直表现。
脑膜炎的发病 与治疗机理与症状表现 脑膜炎的检查与治疗 脑膜炎的预防
目 录
1
脑膜炎的介绍 与分类
脑膜炎是常见的颅内感染性疾病,如果不及 时就医,可导致严重的后果。脑膜炎可以在 几个小时内发作,但后遗症可持续并影响患 者一生,其后遗症包括记忆力丧失、耳聋、 失明、癫痫、瘫痪和大脑损伤。
A
B
腰椎穿刺可以测量脑膜 开放的压力
抽出的脑脊液可以被用 来分析白细胞、蛋白质 和葡萄糖数量
脑脊液实验室检查可以 诊断病原体,也可以用 PCR技术来诊断病因
脑膜炎的治疗
基本策略是根据引起脑膜炎的病原体使用对应的抗 病毒药、抗细菌药、抗真菌药等进行治疗
抗病毒药物
皮质类固醇类药物
常选用的抗菌素
多烯类抗真菌药 物
头痛
脑膜炎的头痛特点是整个头部呈剧烈的炸裂样 疼痛
主要是因为脑膜受到细菌或者病毒感染以后,由于炎症刺激导 致渗出物增多,压迫大脑中枢神经系统,致使脑组织长时间受 压水肿,导致患者表现出剧烈的头疼症状,呈持续性加重的特 点。
发烧
脑膜炎的发烧程度和时间因患者病因和病 情而有一定的差异,一般来说病毒性脑炎 会导致患者发烧一周到两周左右的时间, 而结核性脑炎相对比较严重,发烧时间也 比较长。
肺炎链球菌
此菌可引起大叶性肺炎、脑膜炎、支气管炎 等疾病,化脓性脑膜炎的主要致病菌之一
2020
结核分歧杆菌
结核性脑膜炎(tuberculous meningitis. TBM)是由结核杆菌引起 的脑膜和脊膜的非化脓性炎症性疾病
隐球菌性脑膜炎
脑膜炎还可由真菌引起。最为常见的一种是 隐球菌,常发病于免疫缺陷患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