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脓性脑膜炎

合集下载

化脓性脑膜炎病例讨论ppt课件

化脓性脑膜炎病例讨论ppt课件

课件

contents •病例介绍

•化脓性脑膜炎概述•病例分析

•并发症防范与处理•患者教育与心理支持•总结与反思

目录

01病例介绍

患者基本信息

籍贯:XX 省XX 市姓名:XXX

性别:男

职业:无

年龄:3岁

入院时间:

XXXX年XX

月XX日

主诉与现病史

主诉

发热、头痛、呕吐、颈项强直

现病史

患者于入院前一周出现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后逐渐出现高热、头痛、呕吐等症状,曾在当地诊所就诊,给予抗感染治疗无效,症状逐渐加重,遂来我院就诊。

体格检查与辅助检查结果

体格检查

体温39.5℃,脉搏120次/分,呼吸

25次/分,血压120/80mmHg。神

志清楚,精神萎靡,颈项强直,克

氏征阳性。

辅助检查

脑脊液检查显示白细胞计数升高,

蛋白质升高,糖含量降低;头颅CT

检查显示脑膜强化,脑室系统未见

明显异常。

初步诊断与治疗措施

初步诊断

化脓性脑膜炎

治疗措施

给予足量、有效的抗生素治疗,同时辅以脱水降颅压、营养支持等对症治疗。密切

观察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02化脓性脑膜炎概

定义与发病机制

定义

化脓性脑膜炎是由化脓性细菌感染所

致的脑脊膜炎症,是中枢神经系统常

见的化脓性感染。

发病机制

病原菌通过血行感染、直接扩散或病灶

蔓延等途径侵入脑膜组织,引起脑膜急

性炎症反应。

发病率

年龄分布

季节分布

传播途径

流行病学特点

01

02

03

04

化脓性脑膜炎的发病率较高,占所有脑膜炎的60%以上。

任何年龄均可发病,但5岁以

下儿童尤为多见。

全年均可发病,但以春冬季多

见。

主要通过飞沫传播,也可通过

接触传播。

临床表现及分型

临床表现

起病急,高热、头痛、呕吐、烦躁不安、意识障碍、惊厥、脑

化脓性脑膜炎诊疗指南

化脓性脑膜炎诊疗指南

化脓性脑膜炎诊疗指南

化脓性脑膜炎是一种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主要表现为发热、颅内压增高、脑膜刺激征和脑脊液脓性改变。其中,脑膜炎双球菌、肺炎链球菌和B型流感嗜血杆菌是化脑的主要病原菌。在新生儿中,革兰阴性肠杆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是主要病原菌,而5岁以下儿童则以肺炎链球菌和脑膜炎萘瑟菌为主。此外,院内获得性脑膜炎革兰阴性杆菌所占比例明显上升,以大肠杆菌、克雷白杆菌、铜绿假单胞菌为主。

化脑的临床表现大致相似,但与患儿年龄相关。儿童时期发病急,有高热、头痛、呕吐、食欲不振及精神萎靡等症状。体检可见患儿意识障碍、脑膜刺激征阳性。而婴幼儿期起病急缓不一,且由于前囟尚未闭合,颅内压增高及脑膜刺激症状出现较晚,临床表现不典型。常出现易激惹、烦躁不安、面色苍白、食欲减低,哭声尖锐、眼神发呆、双目凝视等。前囟饱满是重要体征。

治疗化脑的主要措施是及时使用有效的抗生素。目前化脑的死亡率<10%,10-30%遗留后遗症。因此,早期诊断和合理治疗是改善预后的关键。

在病史记录中,需要关注起病方式、主要症状、药物治疗情况以及有无诱因等。体检时,要注意意识水平和生命体征的判断,对前囟未闭的婴儿,记录前囟大小、有无隆起、张力及波动感。还需要检查脑膜刺激征、锥体束征和局限性定位体征,以及耳、鼻、咽、肺和其它部位有无感染灶。辅助检查方面,脑脊液检查是必不可少的,可以测脑脊液压力,送常规和生化检查,涂片找细菌和细菌培养对指导诊断和治疗有重要价值,培养阳性者还需进行药敏试验。

未经治疗的化脑患儿的脑脊液WBC计数通常在

化脓性脑膜炎的诊治ppt课件

化脓性脑膜炎的诊治ppt课件
化脓性脑膜炎的诊治

目录
• 定义 • 流行病学 • 诊断规范 • 相关检查 • 药物治疗 • 肾上腺皮质激素的运用

定义
• 化脓性脑膜炎,也称为细菌性脑膜炎,是 小儿时期常见的由化脓菌引起的中枢神经 系统急性感染性疾病,以发热、颅内压增 高、脑膜刺激征以及脑脊液脓性改动为主 要临床特征。其短期并发症包括败血症、 休克等,长期并发症包括听力损害、认知 缺陷、癫痫和脑水肿。
• 在临床实验研讨中证明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患 儿血中PCT 的含量明显上升,阐明检测到血中 PCT 的早期变化可鉴别细菌性及病毒性的目的, 减少该类疾病的病死率,同时也防止和减少了 抗生素的滥用,降低细菌对抗生素耐药的发生。

MRI
• MRI 即核磁共振成像,能明晰地显示大脑 外表脑池、脑室、脑本质内各部位病变的 范围、性质和程度。MRI 脑膜早期病变主 要累及顶部脑凸面及前纵裂池。脑膜炎症 常累及硬脑膜, 引起硬脑膜下积液或积脓。 炎症晚期蛛网膜下腔及脑底增厚粘连, 脑脊 液循环通路受阻, 导致交通性或梗阻性脑积 水。

(2)肾上腺皮质激素的运用。
• 许多实验研讨评价地塞米松治疗化脓性脑膜炎 的疗效主要集中在降低病死率、减少听力损害 及减少其他神经系统后遗症等方面。
• 目前多数国家建议化脓性脑膜炎在抗生素运用 之前或第1次运用抗生素时运用地塞米松 0.15mg·kg /次,每6 h 一次,延续静脉滴注4 d。

化脓性脑膜炎的临床研究进展

化脓性脑膜炎的临床研究进展
• 一个对来自多个发达国家的研究结果的综合分析显示, 在1602个患儿中死亡率为4.2%,但是存活者中有 16.4%发生了后遗症,并且这个数字还不包括发生远 期后遗症的病例
三、关于预后的研究进展
• 在许多发展中国家,化脑的发病率、病死率及后遗症 发生率都居高不下,每年在发展中国家有400000儿童 发生Hib 脑膜炎,其中近30%患儿死亡,另有30%遗 留了严重的功能障碍
• 在一个澳大利亚开展的研究中,作者发现在化脑12 年 后,130 个儿童中有41%存在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 而正常对照组中只有11%,其中患儿组的学习和行为 障碍发生率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分别为11%∶3% 和25%∶7%)
三、关于预后的研究进展
• 而另一个来自美国的研究发现,有29%的脑膜炎球菌 性脑膜炎患儿存在严重的神经系统后遗症,并且有 43%的患儿因神经系统后遗症、学习和行为障碍等问 题在学校留级,明显高于其同胞对照组(23%)和普 通对照组(11%)
二、治疗进展
• 抗生素的选择
− 一个随机试验证明,曲伐沙星与头孢曲松加或不加 万古霉素治疗化脑患儿的效果是等同的,两个治疗 组的细菌杀灭率、治愈率、严重后遗症发生率和死 亡率在治疗结束及随访时都是相似的
− 但是,在这个试验中也出现了一例不明原因的肝损 害患儿,因此,在正式应用于临床前,氟喹诺酮抗 生素的使用安全性还应得到进一步验证

化脓性脑膜炎

化脓性脑膜炎
血症或败血症。 3.致病菌经血循环波及脑膜。 4.致病菌的繁殖引起脑膜和脑组织的
炎症性病变。
发病机制
(二)直接扩散: 细菌可以通过组织器官感染或
外伤后由创口直接侵入蛛网膜下腔, 引起化脓性脑膜炎。
发病机制
(三):G-脂多糖,G-内毒素,G+肽聚糖

巨噬细胞,单核细胞,内皮细胞,星形细胞
病理改变
镜下:主要为脑膜的血管炎改变,有 充血渗出,浸润,少许坏死。炎性 渗出物有多形核白细胞,少量淋巴 细胞,巨噬细胞及致病菌构成。中 后期可见软脑膜纤维化,脑皮层肿 胀,皮层神经元固缩性病变。甚至 局部皮层坏死。
发病机制
(一)脑膜炎的产生一般需经4个过程: 1.上呼吸道或皮肤等处的化脓菌感染。 2.致病菌由局部感染灶入血,发生菌
2、机理为炎性渗出物阻塞脑脊液 循环或炎症破坏蛛网膜颗粒、静脉 窦栓塞影响重吸收。
脑脊液循环图
侧脑室 室间孔 第三 中 脑 第四 正中孔 脑室 导水管 脑室 侧 孔
蛛网膜 下腔
脉络丛
脉络丛
脉络丛
蛛网膜粒 静脉窦
动脉
动脉
动脉
静脉
抗利尿激素异常分泌综合征
1、炎症刺激垂体后叶致使抗利 尿激素过量分泌,引起低钠血症 和血浆低渗透压。
以及LDH,LA,CRP,TNF等测定。 3.影像学检查:CT,B超等

化脓性脑膜炎的临床分析

化脓性脑膜炎的临床分析
不良反应
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过敏反应、肝功能异常、菌群失调等不良反应。
预后评估及影响因素
预后评估
根据脑脊液检查、影像学检查、临床表现等多方面进行评估。
影响因素
预后受患者年龄、病情严重程度、并发症、治疗时机等多种因素影响。
05
临床案例分析
案例一:儿童化脓性脑膜炎
病情简述
儿童化脓性脑膜炎是一种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主要症 状包括发热、头痛、呕吐、颈强直等。
研究对象包括了不同年龄段、不同性 别、不同病因和不同病情的患者,具 有一定的代表性。
研究内容主要包括:患者的一般情况 、临床表现、诊断方法、治疗方法、 疗效及预后情况等。通过对这些资料 的分析和总结,得出一些有价值的结 论和建议。
02
流行病学及病原学
流行病学特点
地区分布
化脓性脑膜炎呈全球分布,不同地 区和国家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存在差 异。
脑脊液中的白细胞计数也会明显升高,主 要是中性粒细胞。
外观
脑脊液外观可能变得混浊或脓性。
蛋白质和糖
脑脊液中的蛋白质和糖含量也可能发生变 化,通常会降低。
病原菌培养及药敏试验
病原菌培养
通过培养脑脊液中的病原菌,可以明确化脓性脑膜炎的致病 菌类型。
药敏试验
通过药敏试验,可以了解致病菌对哪些抗生素敏感,为治疗 提供指导。
案例详情

化脓性脑膜炎查房全解

化脓性脑膜炎查房全解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检查
白细胞计数升高,中性粒细胞比 例增加。
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
生化检查
血糖、血沉、C反应蛋白等指标升 高。
免疫学检查
通过检测特异性抗体诊断病原体。
影像学检查
头颅CT或MRI
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
排除颅内占位性病变,了解脑水肿和 脑室扩张情况。
了解心脏疾病,评估病情严重程度。
X线胸片
了解肺部感染情况,排除败血症等全 身感染病灶。
激素治疗
在特定情况下,如出现脑水肿等 严重并发症时,可考虑使用激素
类药物。
镇静止痛药
对于高热、头痛等症状明显的患 儿,可适当使用镇静止痛药缓解
症状。
并发症处理
脑水肿
密切监测颅内压变化,必要时使用脱水剂降低颅 内压。
癫痫发作
及时控制癫痫发作,预防再次发作,并给予抗癫 痫药物治疗。
心脏疾病
对于心脏疾病患儿,应积极治疗原发病,同时注 意监测心功能变化。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化脓性脑膜炎,脑脊液 白细胞计数升高,糖含
量降低。
给予抗生素治疗,持续 治疗2周后痊愈。
典型化脓性脑膜炎病例, 诊断明确,治疗效果良
好。
病例二:特殊病例分析
01
02
03
04

化脓性脑膜炎病毒性脑炎和脑膜炎课件

化脓性脑膜炎病毒性脑炎和脑膜炎课件
吐、惊厥、意识障碍等; ③颅骨透光检查(颅骨透照试验)阳性; ④硬膜下穿刺放液,积液大于2ml,蛋白质定量大于0.4g/L,
常规检查和涂片找到细菌; ⑤ CT 、MRI 检查见硬膜下积液特征。
硬膜下积液
颅内压增高:前囟膨隆、颅缝开大、 头痛、呕吐; 4岁以上患儿化脓性脑炎患儿 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低钠血症、血浆渗透压降低、脑水肿加重、低钠性惊厥、意识障碍、甚至昏迷。 新生儿脑膜炎:氨苄青霉素、氨基糖苷类、头孢呋辛钠 、丁氨卡那霉 急性脑功能障碍:惊厥、嗜睡、昏睡 淋巴和浆细胞浸润,在小血管周围呈袖套样分布 ; 抗病毒治疗,疑似疱疹病毒脑炎时,应尽早给予阿昔洛韦、更昔洛韦(5-10mg/kg. 传染病病毒:腮腺炎病毒、水痘病毒、风疹病毒 肺炎链球菌: 青霉素、头孢噻肟钠 、头孢曲松钠、万古霉素 颅内压增高:头痛、呕吐等; 病毒培养:大便、咽分泌物和脑脊液。 蛋白质:大多正常或轻度增高 蛋白质:大多正常或轻度增高 化脓性脑膜炎的临床表现 典型的临床表现为:发热、惊厥、意识障碍、颅内压增高、脑膜刺激征阳性及脑脊液脓性改变。 ※一般感染中毒症状:不典型,类似败血症症状. 降低颅内压增高。 弥漫性慢波增多或限局性异常慢波 一般感染中毒症状:上呼吸道感染、胃肠道感染症状; 感染严重或治疗不规则者白细胞总数减少
染中毒症状 重; 诊断 (1)脑室穿刺检查:白细胞数> 50 106/L、糖<1.6mmol/L、蛋

化脓性脑膜炎

化脓性脑膜炎
脑脊液: 表层脑组织
编辑ppt
13
编辑ppt
14
病理变化 基本病理变化
1、普遍的软脑膜、蛛网膜、及表层脑组织为主:
(1)大量中性粒细粒浸润。
(2)脑膜血管广泛充血
血管炎 栓形血成
血管壁坏死,破裂出血。
(3)纤维蛋白渗出。
(4)弥浸牲血管源性、细胞毒性脑水肿。
2、脑脊液:炎性,混浊、甚至脓块
*充满于蛛网膜下腔,脑桥前面、第四脑室底、 桥脑与小脑间尤甚。
特征性
编辑ppt
22
基本临床表现 并发症表现 不同年龄特点 不同菌种特点
l1感染中毒及
全身表现
急性脑功能障碍症状
l2颅内压增高 l3脑膜刺激征
神经系统表现
编辑ppt
23
基本临床表现
一、全身中毒表现 二:神经系统表现
体温升高、意识逐渐改变,烦躁,嗜睡 甚至昏迷。
编辑ppt
24
基本临床表现
一、全身中毒表现 二:神经系统表现
编辑ppt
8
病因病基
二、客观条件:
机体防御能 力低下
编辑ppt
9
病因病基 三:CNS感染途径
血行感染
邻近病灶直接感染
主要
中耳炎.乳窦炎等扩撒波及
通过外伤致血-脑脊液屏障
与颅脑 有直接 通道
损伤部位侵入

化脓性脑膜炎的护理常规

化脓性脑膜炎的护理常规

化脓性脑膜炎的护理常规

一、概述

是由各种化脓性的细菌感染引起的脑膜炎症,时小儿常见的感染性疾病之一。临床表现以发热、呕吐、头痛、烦躁、嗜睡、惊厥、脑膜刺激征及脑脊液改变为主要特征。

二、主要症状

1.感染性全身性中毒症状:发热、面色灰白、烦躁不安

2.急性脑功能障碍症状:进行性意识改变,出现精神萎靡、嗜睡、昏迷、昏迷。

3.颅内压增高:持续性剧烈头痛、频繁呕吐、畏光等,婴儿表现易激惹、双眼凝视、惊厥等。

4.脑膜刺激征:颈项强直最常见。

三、护理诊断

1.体温过高与细菌感染有关。

2.潜在并发症颅内增高。

3.有受伤的危险与惊厥发作有关。

4.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摄入不足、机体消耗增多有关。

5.焦虑与疾病预后不良有关。

四、治疗要点

早期用药、联合用药、坚持用药、对症处理、治疗并发症及支持疗法外,

主要采取抗生素进行病原学治疗。

五、护理评估

1.评估有无呼吸道、消化道或皮肤感染史。

2.注意观察精神状态、因门有无隆起或紧张、患儿有无头痛、呕吐、惊厥、脑膜刺激征等。

3.了解实验室检查结果如血常规、脑脊炎检查等。

4.评估家长对疾病的了解程度及护理知识的掌握程度,评估家长及患儿有无焦虑或恐惧。

六、护理措施

1.密切观察病情变化:观察患儿的生命体征及面色,神志,因门等变

化,及早采取应对措施。

2.维持正常体温:高热患儿要卧床休息,每4小时监测体温1次。当体

温超过38℃时,应及时给予物理降温或药物降温处理,以减少大脑的消耗,防止发生惊厥。

3.防止外伤,意外:惊厥发作时将患儿头偏向一侧,给予口腔保护以免

舌咬伤,拉好床档,避免躁动及惊厥时受伤或坠床。及时清理患儿呕吐物,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造成误吸。

化脓性脑膜炎

化脓性脑膜炎

化脓性脑膜炎

疾病概述病因症状诊断治疗预后相关药品

疾病名称

化脓性脑膜炎

疾病概述

化脓性脑膜炎(Purulent Meningitis,以下简称化脑)是小儿、尤其婴幼儿时期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化脓性细菌的感染性疾病。临床以急性发热、惊厥、意识障碍、颅内压增高和脑膜刺激征、以及脑脊液脓性改变为特征。随诊断治疗水平不断发展,本病预后已有明显改善,但病死率仍在5%—15%之间,约1/3幸存者遗留各种神经系统后遗症,6个月以下婴幼儿本病预后更为严重。90%的化脑为5岁以下小儿,1岁以下是患病高峰,流感杆菌化脑较集中在3月—3岁小儿,一年四季均在化脑发生,但肺炎链球菌冬春季多假,而脑膜炎球菌和流感杆菌分别以春、秋季发病多,大多急性起病,部分患儿病前有数日上呼吸道或胃肠道感染史。化脓性脑膜炎是由不同的化脓菌侵袭脑脊髓膜,引起的急性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临床上具有起病急、高热、头痛、呕吐及脑膜刺激症等特点。治疗不及时或不彻底,可因休克、DIC危及生命或遗留失语、偏瘫和精神障碍等后遗症。脑膜炎球菌致病最多,为流感杆菌、肺炎球菌、大肠杆菌、革兰氏阳性杆菌、葡萄球菌及厌氧菌等。

病因

许多化脓菌都能引起本病。但2/3以上患儿童由脑膜炎球菌、肺炎链球菌和流感嗜血杆菌三种细菌引起。2个月以下婴儿和新生儿、以及原发或继发性免疫缺陷病者,易发生肠道革兰阴性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脑膜炎,前者以大肠杆菌最多见,其次如变形杆菌、绿脓杆菌或产气杆菌等。然而,与国外不同,我国很少发生B组β溶血性链球菌颅压感染。

症状

【临床症状】1、突然高热,畏寒,剧烈头痛,伴喷射性呕吐。2、中毒面容,皮肤瘀点,颈项强直,病理反射阳性。3、各种急性化脓性脑膜炎的特点:(1)流脑:早期可出现皮肤瘀点或瘀斑,其直径多在2毫米以上。病后3~5天常有口周与前鼻孔周围的单纯疱疹。(2)肺炎球菌性脑膜炎:发病季节多以春秋为主。常伴有肺炎或中耳炎。(3)流行性感冒杆菌性脑膜炎:起病较上述两型稍缓,早期上呼吸道症状较明显。(4)金黄色葡萄球菌性脑膜炎:常伴有皮肤化脓性感染,部分病例于疾病早期可见有猩红热或荨麻疹样皮疹。(5)绿脓杆菌性脑膜炎:多见于颅脑外伤的病例,亦可因腰椎穿刺或腰麻时消毒不严而污染所致。4、实验室检查:(1)脑脊液。(2)血培养。(3)血常规。(4)皮肤瘀点涂片。典型临床表现可简单概括为三个方面:(1)感染中毒及急性脑功能障碍症状:包括发热、烦躁不安和进行性加重的意识障碍,随病情加重,患儿逐渐从神萎、嗜睡、昏睡、昏迷到深度昏迷。30%以上患儿有反复的全身或局限性惊厥发作,脑膜炎双皇菌感染易有淤斑、淤点和休克。(2)颅内压增高表现:包括头痛、呕吐,婴儿则有前囟饱满和张力增高,头围增大等,合并脑疝时,则有呼吸不规则、突然意识障碍加重或瞳孔不等大等征兆。(3)脑膜刺激征:以颈强直最常见,其他如Kering 征和Brudzinski征阳性。年龄小于3个月的婴婴和新社而化脑表现多不典型,主要差异在①体温可高可低,或不发热、甚至体温不升,②颅压增高表现可不明显,幼婴不会

化脓性脑膜炎的影像诊断与鉴别诊断

化脓性脑膜炎的影像诊断与鉴别诊断
化脓性脑膜炎的影像 诊断与鉴别诊断
概述
❖ 化脓性脑膜炎(细菌性脑膜炎)是由化脓性细菌 引起的以脑膜炎症为主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 病。
❖ 常与化脓性脑炎或脑脓肿同时存在。 ❖ 通常急性起病,好发于婴幼儿、儿童和老年人。 ❖ 由于婴幼儿抵抗力较弱,血脑屏障发育未完善,
细菌易进入大脑神经系统。
病原学
脑膜刺激征(表现
为颈项强直,Kernig征和 Brudzinski征阳性)
颅内压增高(表
现为剧烈头痛、呕吐、 视乳头水肿;严重时可
形成脑疝)
临床表现
局灶症状(部分患者
可出现局灶性神经功能损 害的症状,如偏瘫、失语
等)
其他症状(如脑膜炎双球
菌脑膜炎菌血症时出现的皮疹, 主要见于躯干、下肢、黏膜以及
结膜,偶见于手掌及足底)
鉴别诊断结核性脑膜炎
①儿童和青少年多见。 ②起病慢,低热,盗汗、惊厥等。 ③脑底部,以鞍上池和外侧裂池多见。 ④鞍上池和外侧裂池稍短T1稍长T2信号 ⑤脑膜线样强化;钙化较其它几种常见。
鉴别诊断病毒性脑膜炎
①青少年多见;起病急;精神异常表现较多见。 ②多侵及额、颞部脑实质;刀切征。 ③ T1WI呈等-略低信号,T2WI高信号。 ④软脑膜和脑表面呈曲线样或脑回样强化。
鉴别诊断隐球菌性脑膜炎
①任何年龄均可,在机体免疫力降低时易发病。 ②头痛、呕吐为首发,病情进展伴脑实质损害。 ③主要沿血管周围间隙繁殖并向脑深部侵入。 ④影像表现:V-R间隙扩大、胶样假囊、肉芽肿

化脓性脑膜炎诊断和治疗方案

化脓性脑膜炎诊断和治疗方案
液外观多数呈浑浊米汤或呈脓样,白细 胞总数明显增高,蛋白质显著增高,糖 及氯化物含量降低,压力可高达 600mmH2O以上。 半数以上患者脑脊液离心后的脑脊液涂 片可发现致病菌。
化脓性脑膜炎的诊断和治疗方案
脑脊液细胞学特点
急性化脓性脑膜炎脑脊液细胞学改变,主 要分三个期:
1.渗出期(发病3天内、未经治疗) 2.增殖期(发病3天治疗后) 3.修复期(发病10天治疗后)
经受损
化脓性脑膜炎的诊断和治疗方案
肉眼: 脑脊膜血管扩 张充血; 脑顶部灰黄色 脓性渗出物
化脓性脑膜炎的诊断和治疗方案

脑wenku.baidu.com




化脓性脑膜炎的诊断和治疗方案
脑回变平, 脑沟变浅
脑 水 肿
化脓性脑膜炎的诊断和治疗方案
镜下:
蛛网膜血管高度扩张、 蛛网膜下腔脓性渗出, 脉管炎和血栓形成, 出血性梗死
化脓性脑膜炎的诊断和治疗方案
3、机体免疫状态
营养不良(重度)、恶性肿瘤(白血病)、 先天免疫缺陷、长期应用激素
条件致病菌、医院内感染
化脓性脑膜炎的诊断和治疗方案
4、医源性
神经外科手术 神经外科装置应用(如储液囊、外引流、
旁路者) 近期头部外伤 脑脊液漏者
化脓性脑膜炎的诊断和治疗方案
医院获得性脑膜炎:菌种分布:

化脓性脑膜炎护理措施

化脓性脑膜炎护理措施

化脓性脑膜炎护理措施

1. 引言

化脓性脑膜炎是一种严重的感染性疾病,严重程度可能导致死亡或患者出现严

重并发症。因此,对于患有化脓性脑膜炎的患者,正确的护理措施对于治疗和康复至关重要。

2. 化脓性脑膜炎的定义

化脓性脑膜炎是指脑脊液中出现细菌感染引起的脑膜炎。其常见症状包括头痛、发热、恶心、呕吐、颈部僵硬等,严重的化脓性脑膜炎可能会导致意识改变、癫痫等症状。

3. 护理措施

3.1 保持环境清洁

•确保患者所在的环境干净、整洁,减少病原体的传播和感染的机会。

•定期清洁患者的床铺、衣物和个人用具,以保持卫生。

3.2 增强体液摄入

•鼓励患者多饮水,保持充足的体液摄入,以帮助排除体内的毒素和维持正常的脑脊液压力。

•根据患者情况,可辅助喂食患者高热量、高营养的食物。

3.3 严密监测病情

•定期检测患者体温、脉搏、呼吸等生命体征,及时发现病情变化。

•注意观察患者的神志状态、瞳孔反应、肌力等,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的并发症。

3.4 给予适当的药物治疗

•根据医嘱,合理使用抗生素等药物,抑制感染的细菌繁殖。

•根据患者情况,可能需要给予镇静剂、解热药等辅助治疗。

3.5 确保充足的休息和睡眠

•充足的休息和睡眠对于恢复患者的体力和免疫力非常重要。

•提供舒适的环境,减少外界干扰,帮助患者获得良好的休息和睡眠。

3.6 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患者在深度昏迷时,应采取适当的翻身和护理措施,以防止压疮等并发症的发生。

•配合医生的嘱托,进行定期的检查和治疗,以预防和处理可能的并发症。

3.7 提供心理支持

•化脓性脑膜炎对患者的身心都是一种巨大的考验,提供积极的心理支持对于患者的康复非常重要。

化脓性脑膜炎(医药参考)

化脓性脑膜炎(医药参考)
断确立。
医药参考
36
化脓性脑膜炎
鉴别诊断
结核性脑膜炎
医药参考
37
鉴别诊断之二:病毒性脑炎
• 临床表现与化脑相似 • 感染中毒及神经系统症状均比化脑轻 • 病程自限,<2周 • 脑脊液清亮,白细胞数0至数百×106/L,淋
巴为主,糖含量正常。 • 脑脊液中特异性抗体和病毒分离有助诊断。
医药参考
38
医药参考
48
病例
• 患儿,男,2个月,发热13天,抽搐4次 • 体检:T38.5℃,P160次/分,R40次/分,头围
40cm,皮肤无出血点,前囟膨隆,张力增高, 颅缝分离,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 心肺无异常,颈抵抗,克氏征、布氏征阴性
诊断?治疗?
医药参考
49
该病人的诊断及治疗
• 诊断 • 治疗
医药参考
12
临床表现(clinical manifestation)
年长儿典型临床表现
症状 感染和脑功能障碍 高热 烦躁不安 皮肤瘀点瘀斑
体征 脑膜刺激征
进行性意识障碍
颈项强直 克氏征阳性 布氏征阳性
反复惊厥
颅压增高 症状 头痛、呕吐、前囟饱满张力增高、头围增大,脑疝时 呼吸不规则、瞳孔不等大
医药参考
24
并发症及后遗症
• 抗利尿激素异常分泌综合征:

化脓性脑膜炎护理常规

化脓性脑膜炎护理常规

化脓性脑膜炎护理常规

化脓性脑膜炎是小儿时期常见的神经系统急性感染性疾病,可由各种化脓性细菌引起,婴幼儿多见。病死率较高,神经系统共后遗症较多。

新生儿及2个月以下小婴儿致病菌多为革兰阴性杆菌和

金黄色葡萄球菌,3个月至3岁小儿致病菌多为流感嗜血杆菌,年长儿脑膜炎多由脑膜炎球菌、肺炎链球菌引起。

发病前数日常有上呼吸道炎症或胃肠道症状,继之高热、头痛、精神萎靡,小儿表现为易激惹、不安、双目凝视等。神经系统表现有脑膜刺激征(颈强直、克匿格征、布XX斯基征阳性)、颅内压增高(剧烈头痛、喷射性呕吐、囟门饱满、重者昏迷,发生脑疝,出现双瞳不等大、对光反射迟钝、呼吸衰竭)、惊厥等。

新生儿脑膜炎表现与败血症相似,体温可高可低、拒食、吐奶、尖叫、凝视、惊厥,由于颅缝及囟门未闭,对颅内压增高有一定缓冲作用,使颅内压增高机脑膜刺激征不典型。

部分患儿在病程中可并发硬脑膜下积液、脑性低钠血症、脑室管膜炎、脑积水、癫痫等。

一.主要护理诊断

1.体温过高与细菌感染有关。

2.潜在并发症颅内压增高。

3.有受伤的危险于高热惊厥有关。

4.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摄入不足、机体消耗增多有关。

二.观察要点

1.观察患儿的生命体征及面色、神志、瞳孔、囟门等变化,及早采取应对措施。

2.监测患儿的体重是否维持在正常范围,所需能量、水分及其他营养物质是否得到满足。

三.护理措施

1.按儿科一般护理常规

2.一般护理

①.休息与饮食:保持室内安静,根据患儿年龄制定饮食计划,给予高热量、清淡、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意识障碍者应予鼻饲。

②.防止外伤:协助患儿洗漱、进食、大小便及个人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脓性脑膜炎(化脑)的常见致病菌为嗜血流感杆菌、肺炎球菌及脑膜炎双球菌。目前,许多国家已开展包括流感杆菌在内的常规疫苗接种,使流感杆菌脑膜炎的发病率明显降低,但在我国仍是婴幼儿化脑的主要致病菌之一。随着新型抗生素问世应用,耐青霉素及头孢类抗生素的肺炎链球菌致病的严重性也成为世界性问题。婴幼儿化脑的病死率在我国仍可达60%。

[入院评估]
(一)病史询问要点
1.典型症状 发热、头痛、呕吐仍是三大主要症状,虽并无特异性,但约80%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病儿有此表现。此外,惊厥的发生也见于较年幼的病儿或病程较长、病情较重的病儿。

2.不典型症状 3岁以下的婴幼儿症状常不典型。新生儿及婴儿颅缝未闭者,颅内高压症状可不明显,而表现为体温不升、面色发灰、精神委靡、拒乳及黄疸等。

(二)体格检查要点
1.全身情况及生命体征 注意反应情况、体温、意识状态的变化。如有心率减慢,血压升高,瞳孔不等大,对光反射迟钝或消失,呼吸深浅不一或不规则,进而呼吸衰竭,提示有脑疝发生。

2.神经系统检查 前囟饱满、隆起,示颅内压增高明显。此外,可有颈抵抗感,布氏征、克氏征阳性,病理反射阳性,中枢性脑神经麻痹及肢体瘫痪。

(三)分析门诊资料
1.血象 白细胞计数明显增高,中性粒细胞比例增高。

2.脑脊液(CSP)检查 对可疑者争取24小时内作腰椎穿刺(腰穿)检查。指征为:①不明原因的惊厥或昏迷;②脑膜刺激征阳性;③前囟饱满或紧张;④3个月以内婴儿有不明原因的发热和中毒面容。腰穿可示CSF压力增高,外观混浊或脓性。CSF常规检查可见白细胞计数增高,可达1.0x10*9/L,以中性粒细胞为主。若疑有腰穿损伤,应作红细胞计数,以估计CSF的细胞计数。CSF生化检查:蛋白质增高,常可超过1.0g/L,蛋白含量甚高时可能提示有脑脊液循环阻塞;糖含量降低,如CSF糖与当时血糖比值小于1/2,则提示为细菌性脑膜炎,但CSF糖含量减低也可见于其他疾病,如某些肿瘤、蛛网膜下隙出血等。

3.咽拭子培养 在疾病早期或可有助于诊断。

(四)继续检查项目
1.CSF细菌培养和涂片检查 常因早期应用抗生素而影响结果。如为阳性,可确诊。未经彻底治疗的病儿需多次反复作培养,必要时可作硬膜下穿刺,所抽积液作细菌培养。如果同时或相继的两次培养获不同细菌,且疗效不显著,要结合临床考虑是否有混合性感染可能。

2.免疫学检测 如对流免疫电泳、乳胶凝集反应、放射免疫测定、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及免疫荧光技术(荧光

抗体法)。这些方法比较有特异性,但敏感性不一。

3.CSF酶学及某些成分检测 有利于早期化脑的诊断,如CSF磷酸己构酶测定,细胞酸性磷酸酶染色,肿瘤坏死因子检测,干扰素检测,乳酸值及总氨基酸值测定等。

[病情分析]
(一)基本诊断
临床上出现呼吸系统和(或)消化系统的前驱期症状,继而出现神经系统的症状、体征。疑有化脑,应作脑脊液常规及病原学检查。化脑早期易被漏诊,不典型者易误诊,应与以下疾病鉴别:

1.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具有流行性,临床与化脑相似。鉴别依靠流行病学特征和细菌学检查。如有皮肤瘀斑,可作瘀斑涂片检查细菌以助诊断。

2.病毒性脑炎 起病急,病程急性期与化脑临床表现难以区别,头痛、嗜睡等症状有时比较突出。CSF细胞数正常或轻度增高,早期中性粒细胞增多,后期以淋巴细胞占优势,糖含量正常,蛋白质正常或轻度增高。细菌学检查阴性。

3.不典型结核性脑膜炎 可呈急性或亚急性起病,伴头痛呕吐,但根据结核接触史、其他部位的结核感染病灶、CSF外观及常规表现、结核杆菌纯蛋白衍生物(PPD)试验及结核杆菌抗体检测等可予区别。

4.新型隐球菌脑膜炎 呈亚急性起病或反复发作,颅内高压症状突出。其CSF常规和生化检查与结核性脑膜炎相似,但约80%病儿CSF中有带荚膜的隐球菌。取CSF沉淀物作印度墨针染色涂片,可能找到带荚膜的酵母菌。

5.复发性脑膜炎(如Mollaret脑膜炎) CSF常规表现酷似化脑,但为多种非细菌性病原所致,抗生素治疗无效,可自行缓解。

6.不典型毛霉菌性脑膜炎 起病呈急性或暴发性。常由眼、鼻窦的原发病灶扩散所致,临床表现严重。CSF细胞数中度增高,单核、多核各半,蛋白轻度增高。诊断较困难,可行眼、鼻处病变皮肤活检或涂片,可能发现毛霉菌丝。

(二)病因分析
化脑多为化脓性细菌经血行传播所致,即脑膜炎前先有其他部位的感染病菌形成菌血症,再沿血行播散到脑膜,引起化脓性感染。少数也可因头颅外伤病菌直接侵入或由邻近组织的感染向颅内扩展。由先天畸形部位直接感染引起者罕见。化脑早期及婴幼儿化脑容易误诊,应予重视。

1.婴儿期化脑临床表现常不局限于神经系统,可以腹泻、呕吐等起病,易误诊为肠炎、肺炎等。

2.病程早期病儿多曾应用抗生素,细菌性感染部分受抑制,临床表现可不很典型。其脑脊液常规、生化特点已不鲜明,易误诊为结核性脑膜炎、病毒性脑炎等。

3.重症感染性疾病如败血症、重症肺炎,或免疫功能低下的病儿,在诊治过程中,易

忽略感染向颅内扩散,从而延误继发化脑的诊断。

[治疗计划]
(一)治疗原则及程序
凡已确诊或高度疑似化脑的病儿,均应立即给予抗生素治疗,以早期、足量、足疗程为原则。根据病原菌的种类选择相应敏感的且能透过血脑屏障的抗生素,经静脉途径给药。治疗3~5日,观察疗效,从而决定治疗方案的取舍以及是否需更换药物或调整剂量。

(二)治疗方法
1.抗生素的选用
(1)病原菌未明或疾病初期 新生儿化脑,病原菌常考虑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等,另外要注意近来条件致病菌感染也有上升趋势。婴幼儿及年长儿首选抗生素仍以青霉素、氨苄西林或氯霉素较多,以后可根据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进行调整。用法:青霉素40-60万u/kg.d,分3次静脉滴注;氨苄西林150~300mg/kg.d,分2-3次静脉滴注;氯霉素60-100mg/kg.d(总量不超过2g/d,分2~3次静脉滴注。

(2)病原菌明确 可根据药敏试验及临床情况评价选择抗生素。某些肺炎球菌菌株对青霉素耐药,B型流感嗜血杆菌菌株因产生p—内酰胺酶和乙酰转移酶对氯霉素、氨苄西林产生耐药,从而使头孢菌素成为治疗耐药菌株化脑的首选药物,尤以第三代头孢菌素既能较快通过血脑屏障又有较强的杀菌作用。对青霉素、氨苄西林及磺胺类药产生耐药的脑膜炎球菌脑膜炎,也可选用第三代头孢菌素,或与氯霉素联用。第三代头孢菌素常用剂量:头孢氨噻肟100-200mg/kg.d,分次静脉滴注;头孢曲松(菌必治)75-100mg/kg.d),每日1次,静脉滴注。

(3)新生儿化脑 病原多为大肠杆菌、B组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可选氨苄西林和第三代头孢菌素联用;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可选头孢噻甲羧肟和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联用;李斯特菌感染可选用青霉素、氨苄西林、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或磺胺类药。

(4)抗菌治疗疗程 如抗感染治疗3~5日以上,病情无好转迹象,需考虑耐药菌株感染的可能,应及时更换药物。疗程长短可参考临床表现,脑脊液检查结果,机体的免疫功能,有无并发症及迁徙性感染等因素。大多数疗程为3~4周。

2.糖皮质激素的应用 糖皮质激素应在抗菌素应用的稍前或同时使用。用法:地塞米松0.6mg/kg.d,分4次静脉滴注,可连用4日,以降低颅内高压,减轻脑水肿。

[病程观察]
(一)病情观察
1.症状和体征变化 若治疗有效,可表现出生命体征稳定,体温逐渐下降,颅内高压症状如头痛、呕吐逐渐减轻至消失,一般反应及面色好转,脑膜刺激征转阴以及病理反射逐渐消失。

2.化验和特殊检查结果分析
(1)若CSF生化检查蛋白含量持续偏高,提示有椎管内CSF通路阻塞或

炎症未能有效控制。

(2)重症化脑病儿,CSF糖含量如持续偏低则预后欠佳。

(3)头颅Cr跟踪复查,可以显示是否存在因颅底渗出、粘连而导致阻塞性脑积水的产生。

(二)疗效分析及处理
1.病情好转 可继续应用原抗生素,达到所需疗程后,再作腰穿CSF检查,如正常,可停药观察数日,不需减量过程。

2.病情无变化 应考虑初期所选用的抗生素可能不十分敏感,或是否存在其他感染病灶或并发症。

3.病情反复 如体温降而复升,病情好转后又出现惊厥、呕吐、烦躁等,应想到并发硬脑膜下积液的可能。

4.病情恶化 感染未能有效控制,继而可再向全身扩散,并在颅内形成炎症后脑积水、硬脑膜下积液、脑脓肿、脑室炎等并发症,应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1)硬脑膜下积液 18个月以下的婴儿多见。处理上应作硬膜下穿刺放液,病程已久的病儿,宜行外科引流或囊膜切除。

(2)脑室炎 多见于婴儿及新生儿。必要时除静脉滴注和鞘内注射抗菌药物外,尚可谨慎行脑室穿刺注药。

(3)脑积水 常见阻塞性或混合性脑积水。鞘内注射抗生素以及应用糖皮质激素可能有效。颅内高压症状明显时,应考虑作脑脊液分流术。

(4)脑脓肿 见于毒力较强的病原菌感染,或治疗不彻底的化脑病儿。除抗菌治疗外,必要时作外科手术处理。

[住院小结]
(一)确定诊断
化脑的确诊主要通过CSF的检查,包括CSF细菌培养,从而作出病原学诊断。

(二)预后评估
有以下情况的病儿,病情较重,可能影响预后。
1.年龄小、体质差、免疫功能低下。
2.抗菌治疗较迟,病程中反复惊厥,意识障碍较严重。
3.CSF呈脓性,常规检查糖含量持续偏低,蛋白含量一直较高。
4.抗生素应用后体温仍不下降,体征改善不明显,提示病原菌株毒力强或对所用抗生素耐药。

(三)出院医嘱
1.如在足够疗程后停药,无病情反复,CSF检查正常则不需带药出院。
2.注意一般营养支持,避免感染。
3.有神经系统后遗症,如肢体瘫痪、智力障碍、癫痫等,应继续予以相应的药物治疗和功能训练康复治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