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词句法功能究述评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形容词句法功能研究述评-汉语言文学

形容词句法功能研究述评

尹琪

摘要:形容词具有多种句法功能,这些句法功能具有不平衡性,在使用频度上存在差别。确定每个形容词的主要句法功能,需要对形容词充当各种成分的频率进行统计分析。

关键词:形容词句法功能频度

形容词在汉语词类体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自《马氏文通》(马建忠,1898)以来,句法学界对形容词的研究不断深入,如形容词的分类研究、形容词重叠式研究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是,对形容词句法成分功能,在不少问题上还存在着较大的分歧。分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形容词的主要功能

形容词的主要功能究竟是什么,是作定语,还是作谓语,人们对这一问题的看法是不一致的。

(一)认为形容词的主要功能是作定语

早期的汉语语法著作大多数认为形容词的句法功能是作定语,如王力在《中国语法理论?新版自序》(1957)中认为“凡经常被用为名词的加语者,叫作形容词”;张志公主编的《汉语知识》(1979)则更明确地指出“形容词最主要的用途是作定语”;房玉清在《实用汉语语法》中也认为“形容词的主要功能是修饰名词(作定语)”。

(二)认为形容词的主要功能是作谓语

赵元任在《汉语口语语法》(1979)中认为“广义的动词也可以称为谓词,包

括狭义的动词和形容词,因为汉语的形容词也能作谓语或谓语的中心成分。”朱德熙在《语法讲义》(1984)中认为“谓词包括动词和形容词两类”“谓词的主要功能是作谓语。”显然,在他们看来,形容词的主要功能是谓语,而不是定语。(三)认为作定语和作谓语都是形容词的主要功能

吕叔湘在《中国文法要略》(1982)中认为“动词是用作词结里的谓语的时候多,形容词是用作词组里的加语或词结里的谓语的时候多。”后来他在《单音形容词用法研究》(1984)一文中再一次指出“修饰名词和作谓语是形容词的两项主要功能。”胡明扬在《语体和语法》(1993)一文中指出“由于口语句子简短,很少使用修饰语,因而在口语中形容词的主要语法功能是作谓语;相反,由于书面语大量使用修饰语,形容词被广泛用作定语,因而在书面语中形容词的主要语法功能是作定语。”可见,在他们看来,作定语和作谓语都应该视为形容词的主要功能。

现代汉语形容词的最主要句法功能是作定语还是作谓语的争论,实际上是源于语法学家研究现代汉语形容词的句法功能所处理的材料来源不同。贺阳《性质形容词句法成分功能统计分析》一文统计了大量的书面语和口语材料,对形容词在定语位置上和谓语位置上的出现频率进行检测。统计结果表明:在书面语中,形容词作定语的频率是最高的,而在口语中形容词的主要功能是作谓语。

二、形容词作状语的句法功能研究

对于形容词作状语的情况,人们的看法也有分歧。总体而言有三种主要观点:(一)认为现代汉语形容词一般不能作状语

朱德熙《现代汉语形容词研究》(1956)认为,状语一般表示的是动作的方式或情状,但性质形容词一般表示的是事物的属性或品质,所以性质形容词一般不

能作状语;性质形容词占总数的绝大部分,在整个现代汉语形容词类属中,能作状语的就是少数。朱德熙对形容词能否作状语的具体处理意见为:一是认为形容词作状语的提法应该取消,二是承认有少数形容词有作状语的功能,应该按兼类处理。

(二)认为作状语是形容词的主要语法功能之一

博婧《副词跟形容词的界限问题》(1954)以及张志公《汉语知识》(1979)等均持此论,他们认为,由于多数形容词可以作状语,所以作状语是形容词的主要语法功能之一。

(三)有一部分形容词能作状语,但不是很自由

有一部分形容词可以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作状语,陈一《形容词作状语问题再探讨》(1987)持这种看法。陈一认为作状语不是形容词的主要句法功能符合现代汉语形容词的语言实际。但有些学者则认为多数形容词可以作状语,这与目前各家的统计结果不符。据贺阳《性质形容词作状语情况考察》一文的统计,作状语的出现频率只是14.9%。从形容词所能充当的句子成分来看能够充当状语的形容词至少要比能够充当定语和谓语的比率还要低。

三、形容词能否带动态助词

语法学界对形容词带动态助词的句法结构一直存在着不同的看法。

(一)认为形容词接动态助词是形容词句法特点之一,并不改变形容词的词性带动态助词并不是动词的专利,而是动词和形容词共有的语法特征。王力的《中国现代语法》(1943)认为,“形容词最不适宜作叙述词(叙述句中的谓语)。……凡形容词用为叙述词的时候,往往是靠‘了’字或是‘着’字的力量,如‘心凉了半截’‘他红着脸’之类”。王力《中国语法理论》(1945)明确地指出“了、

着”二词并不是为动词而设的,“红了脸”“大着胆”中的“红”和“大”本身不是动词。张志公《汉语语法常识》(1959)“认为动词和形容词都有‘体’的变化,就是加上‘了、着、过、起来、下去’这些辅助性的成分。”房玉清在《实用汉语语法》(1991)中指出“大部分动词可以带动态助词,一部分形容词也可以带动态助词”。持这种看法的还有赵元任《汉语口语语法》(1979)、朱德熙《语法讲义》、李泉《现代汉语“形+动态助词”考察》(1997)等等。(二)认为带动态助词是动词的语法特征,形容词接动态助词后变成了动词丁树声(1961)认为,有时候形容词加上“了”一类字眼,如“花红了”,简直和动词没有区别,因此形容词这样用的时候,就可以认为是动词。唐广厚、车竟《形容词接动态助词动词化特征》(1985)认为形容词接动态助词以后,就失去了形容词的语义特征,能带数量(动量)补语,有一些可以带宾语,一般不受程度副词修饰,有一些可受形容词修饰,这些特征均与动词相同。文章据此认为,“形容词接动态助词后无论在语义还是在语法功能上都具备了动词的主要特征,把它们看成动词时完全合乎情理的。”

在如何看待形容词带动态助词问题上,两种看法都有一定的道理。第一种看法把接上动态助词看作是动词和形容词共有的语法特征,事实确有一部分形容词可以接动态助词。第二种看法从接动态助词后形容词在语义上和语法功能上发生了与动词相同的变化,因而把这种形容词看成动词,也不是没有道理。据李泉《“形+动态助词”考察》统计,有49.27%的性质形容词可以带动态助词,也就是说有近半数的形容词可以带动态助词。

四、形容词能否带宾语

传统语法总把形容词不能带宾语而动词能带宾语作为形容词与动词的区分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