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第七章力知识点
初二物理下册知识点归纳全
初二物理下册知识点归纳全第七章力一、力1、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2、力产生的条件:①必须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②物体间必须有相互作用(可以不接触).3、力的性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相互作用力在任何情况下都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不同物体上).两物体相互作用时,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反之,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4、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物体形状或体积的改变,叫做形变.)说明:物体的运动状态是否改变一般指:物体的运动快慢是否改变(速度大小的改变)和物体的运动方向是否改变5、力的单位: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用N 表示.6、力的测量:测力计7、测力计的制作原理:弹簧的伸长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8、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9、力的示意图: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把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表示出来,如果没有大小,可不表示,在同一个图中,力越大,线段应越长二、弹力知识点1:弹力1、弹性:物体受力发生形变,失去力又恢复到原来的形状的性质叫弹性.2、塑性:在受力时发生形变,失去力时不能恢复原来形状的性质叫塑性.3、弹力: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受到的力叫弹力,弹力的大小与弹性形变的大小有关,在弹性限度内,弹性形变越大,弹力越大.4、弹力的基本特征:⑴.弹力产生于直接接触的物体之间,任何物体只要发生弹性形变,就一定会产生弹力,不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是不会发生弹力作用的.⑵.弹力通常分为两类,一类是拉力(如橡皮筋、弹簧等),另一类是压力和支持力(如桌面对书本的支持力和书本对桌面的压力).知识点2:弹簧测力计1、用途:测量力的大小.2、构造:弹簧、指针、刻度盘等.每个弹簧测力计都有一定的测量范围,拉力过大,弹簧测力计会被拉坏,使弹簧不能回复到原来的长度,因此在测量之前,先要估计所测力的大小,选择合适的弹簧测力计来测量.进行测量时,应做到:使用前:(1)观察量程、分度值(便于读数).(2)观察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调零).(3)轻轻来回拉动挂钩几次,防止弹簧卡壳.使用中:(1)测力时,要使弹簧中心的轴线方向跟所测力的方向一致,使指针和外壳无摩擦,弹簧不要靠在刻度板上.(2)读数时,视线要与刻度板面垂直.三、重力知识点1:概念1.万有引力:宇宙间任何两个物体都存在互相吸引的力,这就是万有引力.2.重力:地面附近的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的力叫重力;重力的符号是G,单位是N;3.重力区别于其他力的基本特征是:⑴地面附近的一切物体,无论固体、液体、气体都受地球的吸引.⑵重力特指地球对物体的吸引.⑶重力的施力者是地球,受力者是物体.知识点2:重力的三要素重力的大小:通常把重力的大小叫重量.重力大小的计算公式 G=mg 其中 g=9.8N/kg,粗略计算的时候g=10N/kg表示:质量为1kg 的物体所受的重力为9.8N.2.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指向地心)重垂线是根据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原理制成.3.重力的作用点——重心:重力在物体上的作用点叫重心.质地均匀外形规则物体的重心,在它的几何中心上.如球的重心在球心.方形薄木板的重心在两条对角线的交点.⑴重心的位置不一定总在物体上,如圆环的重心在圆心,空心球的重心在球心.4.稳度稳度就是物体的稳定程度,稳度越大,物体就越不容易倾倒.提高稳度的方法:一是增大支持面,二是降低重心.第八章运动和力1、惯性:我们把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做惯性.2、惯性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这个规律叫做牛顿第一定律,也称为惯性定律.力是使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的原因,而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3、惯性是物体的一种固有属性,一切物体都有惯性,惯性的大小是由物体的质量决定的,与物体的运动状态、运动快慢、物体的形状、所处的空间、是否受力无关,物体的质量越大惯性越大.惯性的大小可以通过改变物体的质量来加以改变.4、惯性和惯性定律的区别:惯性定律是描述物体运动规律的,惯性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惯性定律是有条件的,惯性是任何物体都具有的.5、力和惯性的区别:力不是使物体运动的原因,力也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维持物体运动状态不变的是惯性,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6、几个力共同作用在一个物体上时,它们的作用效果可以用一个力来代替,这个力叫做那几个力的合力.如果已知几个力的大小和方向,求合力的大小和方向称为力的合成. (求合力时,一定要注意力的方向)7、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力的合成:如果两个力的方向相同,合力方向不变,大小为二力之和.如果方向相反,合力方向与较大的力方向相同,大小为二力之差.8、注意: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力,方向相同时,合力必大于其中的任何一个力.方向相反的两个力,大小相等时,合力为0;大小不等时,合力一定小于较大的力,可能大于较小的力,也可能小于较小的力.9、平衡: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叫做平衡.平衡力:平衡的物体所受到的力叫做平衡力.二力平衡:如果物体只受两个力而处于平衡的情况叫做二力平衡.10、二力平衡的条件是: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作用在同一直线上,即合力为零.(一物、二力、等大、反向、同直线)11、滑动摩擦力:是指在滑动摩擦过程中产生的力.其方向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反.滚动摩擦: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上滚动时所产生的摩擦.与滚动方向相反.12、静摩擦:两个相对静止的物体间产生的摩擦.静摩擦产生的条件是:相互接触,且有相对运动的趋势.静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13、增大摩擦的方法:(1)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2)增大压力14、减小摩擦的方法:(1)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2)减小压力(3)用滚动代替滑动(4)使两个互相接触的表面隔开.第九章压强一、压力和压强1.压力:⑴定义:垂直压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压力.⑵压力并不都是由重力引起的,通常把物体放在桌面上时,如果物体不受其他力,则压力 F=物体的重力⑶固体可以大小、方向不变地传递压力.2.研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因素:⑴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⑵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概括这两次实验结论是: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和受力面积有关.3.压强:⑴定义: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压强.⑵物理意义:压强是表示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⑶公式 P=F/S 其中各量的单位分别是:P:帕斯卡(Pa);F:牛顿(N);S:米2(m2).A、使用该公式计算压强时,关键是找出压力F(一般F=G=mg)和受力面积S(受力面积是指两物体公共接触的那部分面积).B、特例:对于放在桌子上的直柱体(如:圆柱体、正方体、长放体等)对桌面的压强P=ρg h.⑷应用:当压力不变时,可通过增大受力面积的方法来减小压强,如:铁路钢轨铺枕木、坦克安装履带、书包带较宽等.也可通过减小受力面积的方法来增大压强,如:缝衣针做得很细、菜刀刀口很薄二、液体的压强1.液体内部产生压强的原因:液体受重力且具有流动性.2.液体压强的规律:⑴液体对容器底和侧壁都有压强,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⑵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都相等.⑶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⑷不同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密度有关.3.压强公式:⑴推导过程:液柱体积V=Sh ;质量m=ρV=ρSh.液片受到的压力:F=G=mg=ρShg.液片受到的压强:p=F/S=ρgh.⑵液体压强公式说明:A、公式中物理量的单位为:P:Pa g:9.8N/kg h:m.B、从公式中得出:液体的压强只与液体的密度和液体的深度有关,而与液体的质量、体积、重力、容器的底面积、容器形状均无关.著名的帕斯卡破桶实验充分说明这一点.4.连通器:⑴定义:上端开口,下部相连通的容器.⑵连通器原理:连通器里装一种液体且液体不流动时,各容器的液面保持相平.⑶连通器应用:茶壶、锅炉水位计、船闸等都是根据连通器的原理来工作的.三、大气压1.概念:大气对浸在它里面的物体的压强叫做大气压强,简称大气压,一般有p0表示.说明:“大气压”与“气压”(或部分气体压强)是有区别的,如高压锅内的气压──指部分气体压强.高压锅外称大气压. 2.大气压的存在──实验证明:马德堡半球实验3.大气压的实验测定:托里拆利实验⑴实验过程:在长约1m,一端封闭的玻璃管里灌满水银,将管口堵住,然后倒插在水银槽中放开堵管口的手指后,管内水银面下降一些就不再下降,这时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约为760mm.⑵原理分析:即大气压=水银柱产生的压强.⑶结论:大气压p0=760mmHg=76cmHg=1.013×105Pa(其值随着外界大气压的变化而变化)⑷说明:A、实验前玻璃管里水银灌满的目的是:使玻璃管倒置后,水银上方为真空;若未灌满,则测量结果偏小.B、本实验若把水银改成水,则需要玻璃管的长度为10.3m.C、将玻璃管稍上提或下压以及玻璃管的粗细,管内外的高度差不变,将玻璃管倾斜,高度不变,长度变长.D、标准大气压:支持76cm水银柱的大气压叫标准大气压.1标准大气压=760mmHg=76cmHg=1.013×105Pa2标准大气压=2.026×105Pa,可支持水柱高约20.6m4.大气压的特点⑴空气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且空气中某点向各个方向的大气压强都相等.大气压随高度增加而减小,且大气压的值与地点、天气、季节、的变化有关.⑵大气压变化规律研究:在海拔3000米以内,每上升10米,大气压大约降低100 Pa5.沸点与压强:一切液体的沸点,都是气压减小时降低,气压增大时升高.15. 流体压强大小与流速关系:在流体中流速越大地方,压强越小;流速越小的地方,压强越大.运动和力易错知识点(诊断纠错)运动和力是初中物理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与我们现实生活联系最为密切的内容,正确理解运动和力的内涵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下面列举几例“运动和力”易错点进行分析,以期同学们在学习中能够明辨是非,正确答题.一、力的概念辨析例1一天,发生了两车相撞的交通事故,一个交警前来处理,说:“我一定要找出是哪辆车先撞上另一辆车的.”请你从物理学的角度分析,这个交警能否找出那辆车?答:__________,这是因为物体间的相互作用总是__________发生的.解析力是成对出现的,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物体同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发生相撞的两辆车,任何一辆车既是施力物体,也是受力物体,所以,你很难判断究竟是哪一辆车先撞击的.答案不能同时易错警示本题容易错解为:能,错解原因是对力的概念理解模糊,似懂非懂.解答此类问题时要注意相近概念的区别,要掌握好每个概念的内涵与外延,这样才能对概念有正确、完整、深刻的认识.二、弹簧测力计两边受力情况分析例2如图所示,一同学实验时在弹簧测力计的两侧沿水平方向各加6N拉力,并使其保持静止,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A.0N B.3N C.6N D.12N解析本题考查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弹簧测力计是利用力产生的效果大小来测量力的大小的.弹簧测力计的构造是弹簧的一端固定(与挂钩相连的一端),叫固定端;另一端与挂钩相连,叫自由端.测量时,用力使固定端不动,拉力拉挂钩使弹簧伸长,拉力越大,弹簧伸长就越长,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就越大,也就是说,弹簧测力计指针的示数等于作用在挂钩上的拉力的大小,是一端的力的大小,而不是两端的受力之和.答案 C易错警示本题容易出现的错误是,有的同学认为弹簧测力计被两端的两个力拉着,其示数应是两个力之和,错选D;也有的同学认为弹簧测力计两端都受力,且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相互抵消,合力为零,错选A.三、判断平衡力例3如图所示,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则下列为一对平衡力的是()A.汽车的牵引力和汽车所受的重力B.汽车所受重力和汽车对地面的压力C.汽车的重力和地面对汽车的支持力D.汽车对地面的压力和汽车所受摩擦力解析平衡力是指作用在一个物体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在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力,必须同时具备.A选项中,牵引力与重力不在同一直线上,B选项中的两个力是作用在不同物体上,D选项中的两个力既不在同一直线上,又没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答案 C易错警示判断两个力是不是一对平衡力,需要同时满足四个条件,即: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在同一直线上.同学们容易出现错误的是往往忽略“作用在同一物体上”这个条件,所以在判断的时候要先考虑此条件,如果两个力不是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其余条件就不要再分析了,肯定不是平衡力.牛顿因一颗苹果而有了成就,还是一颗苹果因为牛顿而出名了?二者结合成就了牛顿第一运动定律,又称惯性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的时候,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常见考法本主要考查对于惯性的理解,惯性定律的应用,题目的形式为选择、填空等.内容考查的难度不大,只要能理解惯性定律即可.误区提醒1、惯性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而惯性定律是物体不受力时遵循的运动规律.2、任何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即不管物体受不受力、受平衡力还是非平衡力),物体受非平衡力时,惯性表现为;阻碍;运动状态的变化;惯性定律成立是有条件的.3、物体不受力,可以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可以不需要力,即力与运动状态无关,所以力不是产生或维持运动的原因.【典型例题】例析: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 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是静止的.B. 惯性定律描述了物体不受力时具有惯性,物体受力后,它的惯性就减小或消失了.C. 把铁锤的锤柄在地上碰几下,锤头便套紧了,这是利用了锤柄的惯性.D. 公共汽车刹车时车上的人站不稳,这是由于人具有惯性的原因.解析:A. 运动的物体在没有受力时做匀速直线运动.B. 物体惯性大小与受力无关,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C. 锤头套紧不是利用锤柄的惯性,而是利用锤头具有惯性.D. 汽车上的人原来是与车一起运动的,刹车时,人由于惯性保持原来运动状态,所以站不稳.答案:ABC第十章 浮力1.浮力的定义:一切浸入液体(气体)的物体都受到液体(气体)对它竖直向上的力叫浮力.2.浮力方向:竖直向上,施力物体:液(气)体.3.浮力产生的原因(实质):液(气)体对物体向上的压力大于向下的压力,向上、向下的压力差即浮力.4.物体的浮沉条件:⑴前提条件:物体浸没在液体中,且只受浮力和重力.⑵说明:①密度均匀的物体悬浮(或漂浮)在某液体中,若把物体切成大小不等的两块,则大块、小块都悬浮(或漂浮).②一物体漂浮在密度为ρ的液体中,若露出体积为物体总体积的1/3,则物体密度为2/3ρ.分析:F 浮 =G 则:ρ液V 排g =ρ物Vgρ物=(V 排/V )·ρ液=2/3ρ液③悬浮与漂浮的比较相同:F 浮 =G不同:悬浮ρ液=ρ物 ;V 排=V 物漂浮ρ液<ρ物;V 排<V 物④判断物体浮沉(状态)有两种方法:比较F 浮 与G 或比较ρ液与ρ物.⑤物体吊在测力计上,在空中重力为G ,浸在密度为ρ的液体中,示数为F 则物体密度为:ρ物=G ρ/(G-F ).⑥冰或冰中含有木块、蜡块、等密度小于水的物体,冰化为水后液面不变,冰中含有铁块、石块等密大于水的物体,冰化为水后液面下降.物体的浮沉条件: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 F 浮>G 时上浮,F 浮 = G 时悬浮,F 浮 <G 时下沉.5.阿基米德原理:⑴内容:浸入液体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⑵公式表示:F 浮 =G 排=ρ液V 排g ,从公式中可以看出:液体对物体的浮力与液体的密度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而与物体的质量、体积、重力、形状、浸没的深度等均无关.⑶适用条件:液体(或气体)6.漂浮问题“五规律”:一:物体漂浮在液体中,所受的浮力等于它受的重力;二:同一物体在不同液体里,所受浮力相同;三:同一物体在不同液体里漂浮,在密度大的液体里浸入的体积小;四:漂浮物体浸入液体的体积是它总体积的几分之几,物体密度就是液体密度的几分之几;五:将漂浮物体全部浸入液体里,需加的竖直向下的外力等于液体对物体增大的浮力.7.物体浮沉条件的应用⑴轮船:工作原理:要使密度大于水的材料制成能够漂浮在水面上的物体必须把它做成空心的,使它能够排开更多的水.排水量:轮船满载时排开水的质量.单位t ,由排水量m 可计算出:排开液体的体积V 排=m/p ;排开液体的重力G 排=m ;轮船受到的浮力F 浮 =mg ,轮船和货物共重G=mg.⑵潜水艇:工作原理:潜水艇的下潜和上浮是靠改变自身重力来实现的.⑶气球和飞艇:工作原理:气球是利用空气的浮力升空的.气球里充的是密度小于空气的气体如:氢气、氦气或热空气.为了能定向航行而不随风飘荡,人们把气球发展成为飞艇.⑷密度计:原理:利用物体的漂浮条件来进行工作.构造:下面的铝粒能使密度计直立在液体中.刻度:刻度线从上到下,对应的液体密度越来越大.第十一章 功和机械能一、功1.力学里所说的功包括两个必要因素: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2.不做功的三种情况:有力无距离、有距离无力、力和距离(运动方向)垂直.巩固:☆某同学踢足球,球离脚后飞出10m远,足球飞出10m的过程中人不做功.(原因是足球靠惯性飞出).3.力学里规定:功等于力跟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的乘积.公式:W=FS.4.功的单位:焦耳,1J=1N·m.把一个鸡蛋举高1m,做的功大约是0.5J.5.应用功的公式注意:①分清哪个力对物体做功,计算时F就是这个力;②公式中S一定是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强调对应.③功的单位“焦”(牛·米=焦),不要和力和力臂的乘积(牛·米,不能写成“焦”)单位搞混.二、功的原理1.内容:使用机械时,人们所做的功,都不会少于直接用手所做的功;即: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2.说明:(请注意理想情况功的原理可以如何表述?)①功的原理是一个普遍的结论,对于任何机械都适用.②功的原理告诉我们:使用机械要省力必须费距离,要省距离必须费力,既省力又省距离的机械是没有的.③使用机械虽然不能省功,但人类仍然使用,是因为使用机械或者可以省力、或者可以省距离、也可以改变力的方向,给人类工作带来很多方便.④我们做题遇到的多是理想机械(忽略摩擦和机械本身的重力)理想机械:使用机械时,人们所做的功(FS)=直接用手对重物所做的功(Gh).3.应用:斜面①理想斜面:斜面光滑;②理想斜面遵从功的原理;③理想斜面公式:FL=Gh,其中:F:沿斜面方向的推力;L:斜面长;G:物重;h:斜面高度.如果斜面与物体间的摩擦为f,则:FL=fL+Gh;这样F做功就大于直接对物体做功Gh.三、功率1.定义:单位时间里完成的功.2.物理意义:表示做功快慢的物理量.3.公式:4.单位:主单位W;常用单位kW mW 马力.换算:1kW=103W 1mW=106 W 1马力=735W.某小轿车功率66kW,它表示:小轿车1s内做功66000J.5.机械效率和功率的区别:功率和机械效率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功率表示做功的快慢,即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功;机械效率表示机械做功的效率,即所做的总功中有多大比例的有用功.四、机械能(一)动能和势能1.能量:一个物体能够做功,我们就说这个物体具有能.理解:①能量表示物体做功本领大小的物理量;能量可以用能够做功的多少来衡量.②一个物体“能够做功”并不是一定“要做功”也不是“正在做功”或“已经做功”. 如:山上静止的石头具有能量,但它没有做功.也不一定要做功.2.知识结构:3.探究决定动能大小的因素:①猜想:动能大小与物体质量和速度有关.实验研究:研究对象:小钢球方法:控制变量.·如何判断动能大小:看小钢球能推动木块做功的多少.·如何控制速度不变:使钢球从同一高度滚下,则到达斜面底端时速度大小相同.·如何改变钢球速度:使钢球从不同高度滚下.③分析归纳:保持钢球质量不变时结论:运动物体质量相同时;速度越大动能越大.保持钢球速度不变时结论:运动物体速度相同时;质量越大动能越大;④得出结论:物体动能与质量和速度有关;速度越大动能越大,质量越大动能也越大.物体质量m/kg 速度v/(m.s-1) 动能E/J牛约600 约0.5 约75中学生约50 约6 约900练习:☆上表中给出了一头牛漫步行走和一名中学生百米赛跑时的一些数据:分析数据,可以看出对物体动能大小影响较大的是速度.你判断的依据:人的质量约为牛的1/12,而速度约为牛的12倍,此时动能为牛的12倍,说明速度对动能影响大.4.机械能:动能和势能统称为机械能.理解:①有动能的物体具有机械能;②有势能的物体具有机械能;③同时具有动能和势能的物体具有机械能.(二)动能和势能的转化1.知识结构:2.动能和重力势能间的转化规律:①质量一定的物体,如果加速下降,则动能增大,重力势能减小,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②质量一定的物体,如果减速上升,则动能减小,重力势能增大,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3.动能与弹性势能间的转化规律:①如果一个物体的动能减小,而另一个物体的弹性势能增大,则动能转化为弹性势能.②如果一个物体的动能增大,而另一个物体的弹性势能减小,则弹性势能转化为动能.4.动能与势能转化问题的分析:⑴首先分析决定动能大小的因素,决定重力势能(或弹性势能)大小的因素──看动能和重力势能(或弹性势能)如何变化.⑵还要注意动能和势能相互转化过程中的能量损失和增大──如果除重力和弹力外没有其他外力做功(即:没有其他形式能量补充或没有能量损失),则动能势能转化过程中机械能不变.⑶题中如果有“在光滑斜面上滑动”则“光滑”表示没有能量损失──机械能守恒;“斜面上匀速下滑”表示有能量损失──机械能不守恒.第十二章简单机械一、杠杆定义:在力的作用下绕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叫杠杆.说明:①杠杆可直可曲,形状任意.②有些情况下,可将杠杆实际转一下,来帮助确定支点.如:鱼杆、铁锹.五要素──组成杠杆示意图.①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点.用字母O表示.②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用字母F1表示.③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用字母F2表示.说明:动力、阻力都是杠杆的受力,所以作用点在杠杆上.动力、阻力的方向不一定相反,但它们使杠杆的转动的方向相反.④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用字母L1表示.⑤阻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用字母L2表示.画力臂方法:一找支点、二画线、三连距离、四标签.⑴找支点O;⑵画力的作用线(虚线);⑶画力臂(虚线,过支点垂直力的作用线作垂线);⑷标力臂(大括号).研究杠杆的平衡条件:杠杆平衡是指:杠杆静止或匀速转动.实验前:应调节杠杆两端的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这样做的目的是:可以方便的从杠杆上量出力臂.结论:杠杆的平衡条件(或杠杆原理)是: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写成公式F1L1=F2L2也可写成:F1/F2=L2/L1.。
初中物理教育科学八年级下册第七章力-摩擦力
A.A、B之间无摩擦力 B.A受到B的摩擦力水平向右 C.B受到A的摩擦力水平向右 D.地面对B的摩擦力为静摩擦力,水平向右
1.如图1所示,F=10N,G=8N,物体
在力F 的作用下,静止在竖直的墙上
,则此时物体受到墙壁的摩擦力大小
为
8 N,当增大F 时,墙对物体
的摩擦力将 不变(填“增大”“减
8.现有四块相同的砖,每块砖重为G,一个用竖 直的两手将四块砖如图所示夹起,试求2号砖左 、右两侧所受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
1
2
3
4
9. 如图所示,重50N的物体A通过细绳 绕过滑轮与物体B相连,在推力F的作用 下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 (1)若物体B重20N,求墙给A的摩擦力的 大小和方向; (2)若物体B重70N,求墙给A的摩擦力的 大小和方向。
小”“不变”)。
2.如图甲所示,完全相同的木块A和B叠放在
水平桌面上,在l0N的水平拉力F1作用下,A、
B一起作匀速直线运动,此时木块B 所受的摩
擦力为 0 N;若将A、B紧靠管放在水平桌
面上,用水平力F2推A使它们一起匀速运动(如
图乙所示),则推力F2= 10 N
3.如图所示,物体甲m重5N,物体乙M重8N,那
么轻质弹簧秤上的示数及水平地面对物体M
的支持力分别为( B )
A. 3N、8N B. 5N、3N
C. 8N、3N
D. 13N、5N
甲 乙
4.A、B一起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请画出A、B的 受力示意图。如果F=10N,则AB间的摩擦力和地与 B间的摩擦力各位多少?
fA对B= 0N f地对B=F=10N(水平向左)
A.可能与接触面所受的压力有关 B.可能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C.可能与接触的面积大小有关 D ……
最新人教版初中物理第七章《力》知识点大全
最新人教版初中物理第七章《力》知识点大全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七章《力》知识点大全知识点1:力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力的单位是XXX,简称牛(N),表示符号为F。
补充:一个力的产生必须有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且同时存在。
力的作用可发生在相互接触的物体间(接触力:推力、拉力、阻力、摩擦力等),也可以发生在不直接接触的物体间(非接触力:磁力、重力)。
知识点2:力的作用效果力的作用效果有两种:一是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二是改变物体的形状。
知识点3:力的三要素和表示方法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称为力的三要素,它们都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力的表示方法是画力的示意图,在受力物体上沿着力的方向画一条线段,在线段的末端画一个箭头表示力的方向,线段的起点或终点表示力的作用点,线段的长表示力的大小,这种图示法叫力的示意图。
知识点4:弹力弹力是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产生条件是发生弹性形变。
物体的弹性形变越大,产生的弹力越大。
补充:弹性形变是指物体受力发生形变不受力自动恢复原来形状的形变;塑性形变是指物体受力发生形变不受力不能自动恢复原来形状的形变。
知识点5:弹簧测力计弹簧测力计是测量力大小的工具,工作原理是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量就越大。
弹簧测力计有盒型和圆筒型两种。
补充:使用弹簧测力计前要观察量程和分度值,不能超过测量范围,否则会损坏测力计。
使用前要调零,如果不能调节归零,应该在读数后减去起始末测量力时的示数,才得到被测力的大小。
在测量前,需要沿弹簧的轴线方向轻轻拉动挂钩几次,以检查指针、弹簧和外壳之间是否有过大的摩擦。
如果指针能回到原来的位置,则可以开始测量。
为避免挂钩杆与外壳之间产生过大的摩擦,被测力的方向应与弹簧的轴线方向一致。
指针稳定后再进行读数,视线应垂直于刻度线,读数原则为“就近原则”。
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
它的大小又叫重量,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计算公式为G=mg,其中g=9.8N/kg。
初中物理各章节知识点总结(八年级下)
精品文档.初中物理各章节知识点总结第七章力1.什么是力: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符合是N。
1牛顿大约是你拿起两个鸡蛋所用的力。
3.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还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物体形状或体积的改变,叫做形变。
)4.力的三要素是: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叫做力的三要素,它们都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5.力的示意图就是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来表示力。
具体的画法是:(1)用线段的起点表示力的作用点;(2)延力的方向画一条带箭头的线段,箭头的方向表示力的方向;(3)若在同一个图中有几个力,则力越大,线段应越长。
有时也可以在力的示意图标出力的大小,6.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一个物体对别的物体施力时,也同时受到后者对它的力)。
7.实验室测力的工具是:弹簧测力计。
8.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量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9.弹簧测力计的用法:(1)要检查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如果不是,则要调零;(2)认清最小刻度和测量范围(分度值和量程);(3)轻拉秤钩几次,看每次松手后,指针是否回到零刻度,(4)测量时弹簧测力计内弹簧的轴线与所测力的方向一致;(5)观察读数时,视线必须与刻度盘垂直。
(6)测量力时不能超过弹簧测力计的量程。
10.重力:地面附近物体由于地球吸引而受到的力叫重力。
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11. 重力的计算公式:G=mg,(式中g是重力与质量的比值:g=9.8 牛顿/千克,在粗略计算时也可取g=10牛顿/千克);重力跟质量成正比。
12.铅垂线是根据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原理制成。
13.重心:重力在物体上的作用点叫重心。
(尤其注意:形状规则、质量分布均匀的物体,重心在它的几何中心上;比如一根均匀的木棒或一根均匀的铁棒都在它们的中点上)第八章运动和力1.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牛顿第一定律是在经验事实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的推理而概括出来的,因而不能用实验来证明这一定律)。
八年级物理第七章知识点手抄报
八年级物理第七章知识点手抄报物理是一门研究自然现象和物质及其运动规律的基础科学。
作为初中物理的一部分,第七章的学习内容主要涉及到动力学。
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掌握第七章知识点,以下是本章的主要内容总结。
一、暗物质和暗能量宇宙是由能量和物质构成的,但是目前只能探测到很小一部分物质,大部分的物质和能量是不可见的,这就是暗物质和暗能量。
学习过程中需要深入了解暗物质和暗能量的概念、分布以及其对宇宙的影响。
二、牛顿第二定律物体的加速度和受到的力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
这就是牛顿第二定律。
公式表达为:F=ma其中F表示受力,m表示物体的质量,a表示物体的加速度。
三、牛顿第三定律对于任意两个物体,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力相等,方向相反。
这就是牛顿第三定律,简称作用-反作用定律。
四、万有引力定律地球、月球、太阳等天体之间的引力都遵循万有引力定律。
两个物体之间的引力与它们的质量和距离的平方成正比。
公式表达为:F=G(m1×m2)/r²其中G称为万有引力常数,m1和m2分别代表两个物体的质量,r代表它们的距离。
五、牛顿引力定律物体间的引力不止存在于天体间,还存在于一般物体之间。
牛顿引力定律规定,两个物体间的引力与它们的质量有关,与它们的距离平方成反比。
公式表达为:F=G(m1×m2)/d²其中G代表引力常量,m1和m2分别代表两个物体的质量,d 代表它们的距离。
以上是本章的主要知识点总结。
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需要注重理解和掌握相关概念、公式和定律,并且要通过练习大量的题目来加深理解和掌握。
相信在认真学习和练习的过程中,同学们一定能够掌握第七章的知识点,取得更好的学习成果。
初中物理第七章拉力知识点及习题总结
初中物理第七章拉力知识点及习题总结本文档旨在总结初中物理第七章中关于拉力的知识点及相关题,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该内容。
1. 拉力的概念拉力是一种物体受到的由外力引起的作用力。
它是作用于物体表面的一对相互拉向相反方向的力。
2. 拉力的特点- 拉力的大小与拉的物体的质量无关,只与物体之间的接触力大小有关。
- 拉力的方向总是沿着拉的物体表面指向拉的物体的力的方向。
3. 拉力的作用效果拉力具有以下作用效果:- 产生物体的运动或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 支持、保持物体的形状或结构。
- 使物体克服阻力或摩擦力等。
- 实现机械设备的正常工作。
4. 拉力的计算拉力可以通过如下公式计算:拉力 = 物体的质量 ×重力加速度5. 拉力的实例- 拉弓时的拉力:拉弓时,弓弦对箭产生拉力,从而使箭能够射出。
- 吊车起重物的拉力:吊车通过吊钩对起重物进行上升运动,吊钩对起重物产生向上的拉力。
- 汽车拖拉带动的拉力:汽车通过拖拉绳对其他车辆或物体产生拉力,从而实现拖拉或运输。
题部分:1. 若物体质量为10kg,重力加速度为10m/s²,求物体所受的拉力大小。
答案:拉力 = 10kg × 10m/s² = 100N。
2. 一个人以50N的力拉动一个15kg的物体,求物体受到的拉力大小。
答案:物体受到的拉力大小等于拉动力的大小,即为50N。
3. 一辆汽车以1000N的拉力拖拉另一辆质量为500kg的汽车,求被拖车的重力。
答案:被拖车的重力等于拉力,即为1000N。
以上为初中物理第七章拉力知识点及题总结。
希望能对学生们在研究和复时有所帮助。
初中物理知识点复习总结归纳(必掌握)
初中物理知识点复习总结归纳(必掌握)初中物理知识点复习总结归纳第七章力一、力1、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力的单位:牛顿,简称牛,用N 表示。
力的感性认识:拿两个鸡蛋所用的力大约1N。
3、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说明:物体的运动状态是否改变一般指:物体的运动快慢是否改变(速度大小的改变)和物体的运动方向是否改变4、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它们都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5、力的示意图: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把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表示出来,如果没有大小,可不表示,在同一个图中,力越大,线段应越长6、力产生的条件:①必须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
②物体间必须有相互作用(可以不接触)。
7、力的性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两物体相互作用时,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反之,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
二、弹力1、弹力①弹性:物体受力时发生形变,不受力时又恢复到原来的形状的性质叫弹性。
②塑性:物体受力发生形变,形变后不能恢复原来形状的性质叫塑性。
③弹力: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受到的力叫弹力,弹力的大小与弹性形变的大小有关弹力产生的重要条件:发生弹性形变;两物体相互接触;生活中的弹力:拉力,支持力,压力,推力;2:弹簧测力计①结构:弹簧、挂钩、指针、刻度、外壳②作用:测量力的大小③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它的伸长量就越长。
(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跟受到的拉力成正比)④对于弹簧测力计的使用(1) 认清量程和分度值;(2)要检查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如果不是,则要调零;(3)轻拉秤钩几次,看每次松手后,指针是否回到零刻度;(4) 使用时力要沿着弹簧的轴线方向,注意防止指针、弹簧与秤壳接触。
测量力时不能超过弹簧测力计的量程。
(5)读数时视线与刻度面垂直说明:物理实验中,有些物理量的大小是不宜直接观察但它变化时引起其他物理量的变化却容易观察,用容易观察的量显示不宜观察的量,是制作测量仪器的一种思路。
初中物理第七章力知识点归纳
第七章知识点概括第1节力1、定义: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符号F2、单位: N 托起两个鸡蛋所用的力大概有1N3、条件:起码要有两个物体物体间要有互相作用③接触和不接触的物体之间都可能有力的作用4、作用成效:力能够改变物体的形状力能够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运动状态改变指:速度大小的改变运动方向的改变运动状态不变是指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5、三因素: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受力物体上〕,它们都能影响力的作用成效。
6、特色:物体间力的作用是互相的。
同一个物体既是施力物体又是受力物体,力不可以离开物体而存在。
互相作使劲特色:同时产生,同时消逝。
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向来线上,作用在两个不一样的物体上。
第2节弹力1、弹性和塑性物体受力时发生形变,不受力时又恢还本来的形状的特征叫做弹性。
〔弹性有必定的限度,超过这个限度就不可以完整还原。
〕物体受力时发生形变,不受力时不可以自动恢复本来形状的特征叫做塑性。
2、弹力:〔施力〕物体因为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
3、产生的条件:两物体互相接触〔挤压〕并发生弹性形变4、弹力的大小:与弹性形变的程度相关方向:与弹性形变的方向相反作用点:受力物体的接触面上5、常有的弹力:压力、支持力、拉力、推力等。
6、弹簧测力计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量与所受拉力成正比。
7、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答: (1) “三看清〞:看清测力计的量程、分度值以及指针能否瞄准零刻线,假定不是,应调零。
(2)被测力的大小不可以高出量程。
(3)使用前,用手轻轻地往返拉动几次,防备指针、弹簧和外壳之间的摩擦而影响丈量的正确性。
(4)使用时,要使弹簧测力计的受力方向与弹簧的轴线方向一致。
(5)读数时,应保持测力计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视野一定与刻度面垂直。
第3节重力1、万有引力:宇宙间任何两个物体之间都存在互相吸引的力。
2、重力定义:因为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遇到的力。
符号 G施力物体:地球受力物体:地球邻近的全部物体3、重量:重力的大小。
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知识点测试(附答案)
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知识点测试(附答案)第七章力【知识点一】力1、力的作用效果:(1)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___;(2)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_______。
2、力的概念:(1)力是_______对_______的作用,其中施加力的物体叫做_____物体,受到力的物体叫做______物体。
力不能脱离物体而单独存在,一切物体都受力的作用。
(2)力的单位:________,简称_____,符号______。
(3)力的三要素:力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力的三要素。
力的三要素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3、力的示意图:(1)用力的示意图把力的三要素表示出来。
(2)作力的示意图的要领:①确定受力物体、力的_______和力的方向;②从力的作用点沿力的方向画一条线段,用________表示力的方向;③力的作用点可以用线段的起点,也可以用线段的终点表示;④表示力方向的箭头,必须画在线段的末端。
4、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物体间力的作用是______的,比较甲、乙两个物体间产生力的作用,那么甲对乙施加一个力的同时,乙对甲也施加了力的作用。
由此我们可以认识到:①力总是成对出现的;②相互作用的两个力互为_______物体和______物体。
【知识点二】弹力1、概念:弹力是由于物体发生______形变而产生的力。
压力、支持力、拉力等都属于弹力。
2、弹簧测力计:(1)测力计:测量_____的大小的工具叫做测力计。
(2)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_______跟受到的_______成正比。
(3)弹簧测力计的使用:①使用前,先观察弹簧测力计的指针是否指在_________位置,如果不是,则需在_______方向调零,所测的力不能大于弹簧测力计的_______,以免损坏测力计。
②观察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和测量范围,估计被测量力的大小,被测量力不能超过测力计的量程。
③测量时,拉力的方向应沿着弹簧测力计______方向,且与被测力的方向在同一直线。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7.1力》PPT课件
初中物理(人教版)
八年级 下册
第七章 力
第一节 力
1 第认七识章无理力数
1 第认1节识无力理数
知识点一 力 1.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发生作用的两个物体,一个是施力物 体,另一个是受力物体。物理学中,力用字母F来表示。 2.单位: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符号是N。托起两个鸡蛋所用的力大约 是1 N。 3.产生条件:①至少存在两个物体;②物体间必须有相互作用。
现象 ①篮球撞击在篮板上被弹回
分析 运动方向改变
④关闭发动机后缓缓向前运动的汽车 ②用力揉面团,面团形状发生变化 ③塑料直尺被压弯
答案 B
速度变小 形状改变
判断 受力改 变运动 状态
受力改 变形状
1 第认1节识无力理数
知识点三 力的三要素和力的示意图 1.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叫做力的三要素(如图7-1-3)。
1 第认1节识无力理数
2.力的示意图:物理学中通常用一条带箭头的线段表示力。如图7-1-4所 示,在受力物体上沿着力的方向画一条线段,在线段的末端画一个箭头 表示力的方向,线段的起点或终点表示力的作用点。 在同一示意图中,力越大,线段应该越长,有时还可以在力的示意图旁边 用数字和单位标出力的大小。
1 第认1节识无力理数
解析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产生力的两个物体之间一定发生了作 用;要想产生力,至少要有两个物体;力不能脱离物体而存在,故A选项正 确,B、C选项错误。相互接触的物体不一定有力的作用,比如并排放置, 不相互挤压的两个桌子间就没有力的作用,故D错误。 答案 A 点拨 本题是一道关于“力”的概念的辨析题,解答该类问题时,首先 要正确理解相关物理概念,然后利用概念进行辨析解答即可。
初中物理 第七章 力
第七章 力7.1 力知识点1:力的概念和单位1.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其中的两个“物体”并不是指同一个物体,理解力的概念时必须注意:(1)必须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才能产生力的作用,单独一个物体不能产生力;(2)产生力的作用与否跟两物体是否接触无关,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可能没有力的作用,而相互不接触的物体之间可能发生力的作用,如磁铁吸引铁。
2.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用字母N表示,我们托起两个鸡蛋的力大约是1 N。
知识点2: 力的作用效果(1)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运动状态改变应包括两个方面:物体运动方向的改变和物体运动速度大小的改变,概括起来有以下三种情况:①运动方向不变,速度大小发生改变;②速度大小不变,运动方向发生改变;③运动速度大小和方向同时改变,如斜向上投出去的铅球,在重力作用下做曲线运动,速度的大小和方向都在发生变化。
(2)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力作用在物体上可以使物体的形状发生改变.我们称之为形变,例如:用力拉一根弹黄,弹黄被拉长;用力挤压一个气球,气球变瘪了等,都是在力的作用下,物体发生了形变。
知识点3: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当发生力的作用时,总有两个物体存在,一个物体施加力的作用,叫施力物体;另一个物体受到力的作用,叫受力物体,物体间力的作用总是相互的,当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力时,同时它也受到另一个物体对它的作用力,所以对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来说,它们既是施力物体,也是受力物体。
一对相互作用的力,有如下特点,①性质相同,或同是引力,或同是推力,或同是拉力等;②总是同时产生,同时消失;③分别作用在两个物体上;④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在同一条直线上。
知识点4: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叫做力的三要素,它们都可以影响力的作用效果.注意:力的三要素中,若有一个要素不同,力的作用效果就不相同.例如,推门的时候,推力作用在离门轴较远的点与作用在离门轴较近的点相比,前者更易把门推开.(1)力有大小:“项羽能力举九鼎”、“某人手无缚鸡之力”,这些都表明力有大小,大人能提起一桶水,小孩却提不动,说明大人比小孩的力气大.(2)力有方向:力的方向不同,作用效果不同,如用力推门,门开了,用同样大小的力拉门,门关了,说明力的方向不同,力的作用效果不同.(3)力的作用点,力在物体上的作用部位,它必须在受力物体上.知识点5:力的表示法一个物体受到几个力,每个力的大小如何,方向怎样,如果一一用文字叙述,显得尤为繁琐,若用图形表示,往往简单、直观、明了。
最新人教版初中物理第七章《力的合成与分解》知识点大全
最新人教版初中物理第七章《力的合成与分解》知识点大全本文档将介绍最新人教版初中物理第七章《力的合成与分解》的知识点。
该章节是初中物理中的重要内容,主要涉及力的合成和分解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
1. 力的合成- 力的合成是指将两个或多个力合并为一个力的过程。
- 合成力的大小等于合成力的力矢量的代数和。
- 合成力的方向可以通过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或三角形法则来确定。
2. 力的分解- 力的分解是指将一个力分解为两个或多个力的过程。
- 分解力的大小等于原始力在分解方向上的投影。
- 分解力的方向可以通过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或三角形法则来确定。
3. 力的合成与分解的应用- 力的合成与分解在实际生活中有许多应用,例如:- 航空航天中的力的合成与分解用于飞行器的稳定与控制。
- 运动员在体育项目中通过合成力与分解力来提高运动效果和技巧。
- 工程师在设计建筑物和桥梁时需要考虑合成力与分解力对结构的作用。
4. 力的合成与分解的计算方法- 力的合成与分解的计算方法包括向量法和三角函数法。
- 向量法适用于力的大小和方向已知的情况,通过向量加法来求解合成力或分解力。
- 三角函数法适用于已知力的大小和夹角的情况,通过三角函数的计算来求解合成力或分解力。
5. 相关公式和定理- 力的合成公式:若力 $ \mathbf{F_1} $ 和 $ \mathbf{F_2} $ 的合成力为 $ \mathbf{F} $,则有 $ \mathbf{F} = \mathbf{F_1} +\mathbf{F_2} $。
- 力的分解公式:已知力 $ \mathbf{F} $ 在 $ x $ 和 $ y $ 方向的分解力分别为 $ \mathbf{F_x} $ 和 $ \mathbf{F_y} $,则有$ \mathbf{F_x} = F \cos \theta $ 和 $ \mathbf{F_y} = F \sin \theta $。
- 平行四边形法则:根据已知的力的大小和方向在平行四边形上进行绘制,合成力的大小和方向为对角线的大小和方向。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初中)第七章 力—第2节弹力
B
D
几种常见的弹力
例题1.木块在水平面上运动时,下列力中是弹力的是( )A 木块对水平面的压力 B 水平面对木块的支持力C 木块受到的阻力 D 木块受到的重力
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
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就越长。
原理:
作用:
弹簧测力计
弹簧秤的构造
小结
读出下列各测力计的读数
1.80N
2.60N
2.6N
课堂练习
例题1.下面对弹力的理解是正确还是错误的?A.物体只要发生形变就能产生弹力B.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要恢复原状产生了弹力C.弹力的产生主要是为了反抗自身的形变D.弹簧越长弹力越大,弹簧越短弹力越小
A错。必须发生弹性形变;B正确;C正确;D错。弹簧在伸长情况下,伸得越长弹力越大;在压缩状态下,缩得越短,弹力越大。
A
课堂练习
5.(中考真题)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弹力大小与弹簧的伸长量成正比,即F=kx,其中F为弹力大小,x为伸长量,k为弹簧的劲度系数。已知某弹簧劲度系数为100N/m,原始长度为10cm,则在弹力为5N时,弹簧长度可能为A.10cm B.15cm C.20cm D.25cm
B
弹力方向
形变趋于恢复的方向
2、弹力的作用点:
二、弹力的三要素
1. 拉力
物体受到的拉力:由什么物体形变产生的?
可见拉力也是弹力
方向:绳子对物体的拉力是沿着绳而指向绳收缩的方向。
几种常见的弹力
2.压力和支持力
桌面受到的的压力:由什么物体形变产生的?
物体受到的支持力:由什么物体形变产生的?
可见压力和支持力都是弹力
F
(2)
采用假设法:
F1
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学期校本教材
八年级下册第七章力第1节力知识点一:对力的认识举出一些生活中的力现象:A:B:C:D:E:以上现象存在的共同地方:物体-作用-物体。
有力存在时,总有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发生了作用,提、拉、挤、打击、吸引、举、排斥等等都是对这些作用的具体描绘。
所以,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一个物体受到力的作用一定有另一个物体对它施加这种作用,后者是物体,前者是物体。
物理学中,力用符号F表示。
力的单位是,简称,符号是。
托起两个鸡蛋的大约为。
力的概念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去理解:①力是物体与物体之间或物体的两个部分之间的相互作用.一个物体受到力的作用,一定有另外的物体施加这种作用,只要有力发生,就一定有受力物体和施力物体.力不能离开物体而单独存在。
②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加力的作用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由物体直接(接触)作用,如手提水桶,推土机推土等;另一种是物体之间的间接(不接触)作用,如磁铁对铁针的吸引力,空中飞翔的鸟受到的重力等。
练习1.力是物体对物体的。
用羽毛球拍击打羽毛球时,施力物体是,受力物体是。
2.观察磁铁吸引铁钉的过程,磁铁对铁钉有力。
是否必须相互接触?3、当发生力的作用时,总可以找到施力物体和物体,足球比赛时,守门员接住对方射来的球,这接球的力的施力物体是。
4.下列哪个物体最接近3N( )A.一头小牛B.一块砖C.八年级物理课本D.两枚1元硬币5.俗话说:“一个巴掌拍不响”,这句话用下列哪个说法最能说明力的现象()A.一个巴掌的力太小B.一个物体也能产生力的作用C.人不会只有一个巴掌D.一个物体不能产生力的作用知识点二:力的作用效果力的作用效果一:观察下图回答问题。
①静止的小钢珠被磁铁吸引,向磁铁方向运动,钢球由变为。
②光滑的水平面上做直线运动小钢珠被正对运动方向位置的磁铁吸引,速变。
③光滑的水平面上做直线运动小钢珠被与运动方向垂直的位置放的磁铁吸引,运动改变,偏向磁铁方向运动。
由此得出结论:。
(力改变物体的动状态包括两方面:力可以改变物体运动速度的;力可以改变物体物体运动的)。
初中物理教育科学八年级下册第七章力摩擦力(PPT
物体受力分析
方 向:与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 作用点:接触面上,可以画在重心上
举例分析:斜面上下滑的物体的f示意图
学习探究 2.滑动摩擦力的三要素?
b.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的测量? 支持力F支
摩擦力f
拉力F
重力G
物体受力分析
当拉着物体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时 :
f=F拉(根据二力平衡)
点击:3.测摩擦力 大小的实验方法
小摩擦,人走路时脚与地面之间的摩 擦是__静_ ___摩擦。
6.体操运动员在上单杠之前总要在手上涂些镁粉,是为 了 增大 摩擦,采用的方法是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而在杠上做回环动作时,手握杠又不能太紧,这是为
了 减少
摩擦,采用的方法是( 减少压力 )
7、为了研究摩擦力,某同学把一个重6N的木块放在水平地板 上,做了五次实验,试根据实验情况填空:
受的摩擦力的大小.
(2)如果要验证猜想②,应该选择 甲丙
两幅图所示的实验步骤
பைடு நூலகம்
来操作,根据图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可得出结论:在其他因素相同的情况
下, 接触面的粗糙程度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3)要验证猜想③,将木块切去一半,重复甲的操作过程,如图丁所示.
比积较的甲大和小丁有的关实,验你结认果为,他于的是 结小 论明不得可出结靠论(:填滑“动可摩靠擦”力或的“大不小可与靠接”触),面理
学习回顾 §7.4 《重力》
1.定义:地面附近的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到的力 叫做重力(G)
2.施力物体:地球 3.三要素:
a.重力大小:物体所受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 m——质量(Kg)
公式:G=mg
g——常数(9.8N/Kg) G——重力(N)
初中物理知识点——第七章
第七章压强和浮力一、压强1.压强:(1)压力:①产生原因:由于物体相互接触挤压而产生的力。
②压力是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
③方向:垂直于受力面。
④压力与重力的关系:力的产生原因不一定是由于重力引起的,所以压力大小不一定等于重力。
只有当物体放置于水平地面上时压力才等于重力。
(2)压强是表示压力作用效果的一个物理量,它的大小与压力大小和受力面积有关。
(3)压强的定义: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做压强。
(4)公式:P=F/S。
式中P表示压强,单位是帕斯卡;F表示压力,单位是牛顿;S表示受力面积,单位是平方米。
(5)国际单位:帕斯卡,简称帕,符号是Pa。
1Pa=lN/m2,其物理意义是:lm2的面积上受到的压力是1N。
2.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1)增大压强的方法:①增大压力:②减小受力面积。
(2)减小压强的方法:①减小压力:②增大受力面积。
二、液体压强1.液体压强的特点 (1)液体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2)同种液体中在同一深度处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
(3)同种液体中,深度越深,液体压强越大。
(4)在深度相同时,液体密度越大,液体压强越大。
2.液体压强的大小 (1)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和液体深度有关。
(2)公式:P=ρgh。
式中,P表示液体压强单位帕斯卡(Pa);ρ表示液体密度,单位是千克每立方米(kg/m3);h表示液体深度,单位是米(m)。
3.连通器——液体压强的实际应用(1)原理:连通器里的液体在不流动时,各容器中的液面高度总是相同的。
(2)应用:水壶、锅炉水位计、水塔、船闹、下水道的弯管。
三、大气压强1.大气压产生的原因:由于重力的作用,并且空气具有流动性,因此发生挤压而产生的。
2.大气压的测量——托里拆利实验(1)实验方法:在长约1m、一端封闭的玻璃管里灌满水银,用于指将管口堵住,然后倒插在水银槽中。
放开于指,管内水银面下降到一定高度时就不再下降,这时测出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约为76cm。
(2)计算大气压的数值:P0=P水银=ρgh=103kgkgX0.76m=。
初中物理第七章力知识点
物理第七章力知识点:弹力我们在压尺子、拉橡皮筋时,感受到它们对人也有力的作用,这种力在物理学上叫做弹力。
弹力是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
弹力也是一种很常见的力。
并且任何物体只要发生弹性形变就一定会产生弹力。
而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绳的拉力、重物的压力、支持物的支持力等,实质上都是弹力。
弹力的产生条件:两个物体直接接触并相互挤压。
弹力的大小与物体的弹性强弱和形变量的大小有关。
压力、拉力、支持力等都是弹力,弹力的方向:跟受力物体的形变方向一致。
例如,压力方向:跟受力面垂直且指向受力物体内部;拉力方向:沿着绳子的伸长方向;支持力方向:跟受力物体表面垂直,且向上。
物理第七章力知识点:力的测量用途:弹簧测力计是测量力的大小工具。
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所受的拉力成正比。
使用方法:“看”:量程、分度值、指针是否指零;“调”:调零;“读”:读数。
注意事项:A.所测力的方向要与弹簧测力计中弹簧的伸长方向一致;B.把挂钩轻轻拉动几下,看看是否灵活;C.加在弹簧测力计上的力不许超过它的最大量程。
物理实验中,有些物理量的大小是不宜直接观察的,但它变化时引起其他物理量的变化却容易观察,用容易观察的量显示不宜观察的量,是制作测量仪器的一种思路。
这种科学方法称作“转换法”。
利用这种方法制作的仪器有温度计、弹簧测力计、压强计等。
物理第七章力知识点:“失重”与“超重”地球周围物体都受到重力的作用,这是由于地球对物体的吸引而造成的。
如果物体在空中只受重力的作用,则物体在重力作用下会做自由落体运动——竖直地,愈来愈快地落向地面。
在用弹簧测力计称物重时,物体挂在弹簧测力计上,对支持它使之不下落的弹簧测力计有一个力的作用,弹簧伸长了。
由于这个力的大小与重力相等,所以我们读出的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就等于物体重力的大小。
但是,如果你放了手,弹簧测力计和物体在重力作用下都自由下落,这时物体对弹簧测力计不再有力的作用,弹簧测力计指针会回到零。
初中物理七章力知识点总结
初中物理七章力知识点总结初中物理是一门基础科学课程,它帮助学生理解周围世界的运行原理。
在初中物理的学习中,力是一个核心概念,涉及多个章节。
以下是初中物理中关于力的知识点总结:第一章:力的基本概念1. 力的定义: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它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或形状。
2. 力的分类:按照作用方式,力可以分为接触力和非接触力。
接触力如摩擦力、弹力,非接触力如重力、磁力。
3. 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这三个要素共同决定了力的作用效果。
4. 力的表示:通常用带有箭头的线段表示力,线段的长度表示力的大小,箭头指向力的方向,线段的起点或终点表示力的作用点。
第二章:力的测量与单位1. 测量工具:弹簧秤是常用的测量力的工具,它根据弹簧的形变来测量力的大小。
2. 单位:力的国际单位是牛顿(N),简称牛。
1牛顿大约相当于0.1千克物体受到的重力。
3. 力的计算:力的合成与分解是力计算的基础,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力可以相加或相减。
第三章:重力1. 重力的定义: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称为重力,它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
2. 重力的计算:物体的重力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比例常数为g(重力加速度),在地球表面g约为9.8N/kg。
3. 重心:物体上所有点受到的重力可以看作集中在一点,这个点称为物体的重心。
第四章:弹力1. 弹力的定义:物体发生弹性形变时产生的力称为弹力,如弹簧的拉力或压力。
2. 胡克定律:弹力的大小与形变量成正比,方向与形变方向相反,公式为F=kx,其中k是弹性系数,x是形变量。
3. 弹力的应用:弹力在生活中有广泛应用,如跳板、弓箭等。
第五章:摩擦力1. 摩擦力的定义: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在相对运动或有相对运动趋势时产生的力称为摩擦力。
2. 摩擦力的分类:根据接触面的状态,摩擦力可以分为静摩擦力和动摩擦力。
3. 摩擦力的计算: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性质和压力大小有关,公式为F=μN,其中μ是摩擦系数,N是法向力。
第六章:力的合成与分解1. 力的合成:当多个力作用在同一直线上时,可以求它们的合力,合力的大小和方向取决于各个分力的大小和方向。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初中)第七章 力(共3节)
课堂练习
例7.下列关于力的大小的估计,不可能的是( ) A.一名中学生的体重约为400NB.拿起两只鸡蛋所用的力大约是1NC.九年级物理课本重约3ND.一只普通的苹果受到的重力约0.15N
假设没有下面的墙呢
F
(2)
采用假设法:
F1
把墙拆了。。。
F2
说明受到了墙的弹力
如果抽掉斜面呢?
说明受到了斜面的弹力
F1
球受到墙和斜面两个弹力的作用
一、弹力
说明只受绳子的拉力
0
假设去掉斜面
0点有弹力么?
球保持原状,说明0点……
假设绳子断开
(3)弹力的种类: 按效果分为
压力 支持力 拉力
形变
运动状态
课堂练习
例2. 如图所示,某人用大小相同的力作用于弹簧,观察比较(a)、(b)两图,可知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_______有关。
方向
课堂练习
例3.图(a)、(b)表示了力作用在物体上产生的作用效果。其中图(a)主要表示力能使物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图(b)主要表示力能使物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使用弹簧测力计不必要的是( )A.弹簧测力计竖直或水平放置,不得倾斜B.使用前指针要“校零”C.使用过程中,弹簧、指针不得与外壳有摩擦D.拉力不得超过弹簧测力计所能承受的最大的力
A
课堂练习
2、下列关于弹力产生条件的说法中, 正确的是( ) A、物体间不相互接触,也能产生弹力。 B、只要两物体接触就一定会产生弹力。 C、只有弹簧才能产生弹力。 D、两个物体直接接触且互相挤压发生弹性形变时才会产生弹力。
弹力方向
形变趋于恢复的方向
2、弹力的作用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物理第七章力知识点
我们在压尺子、拉橡皮筋时,感受到它们对人也有力的作用,这种力在物理学上叫做
弹力。
弹力是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
弹力也是一种很常见的力。
并且任何物
体只要发生弹性形变就一定会产生弹力。
而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绳的拉力、重物的压力、支持物的支持力等,实质上都是弹力。
弹力的产生条件:两个物体直接接触并相互挤压。
弹力的大小与物体的弹性强弱和形
变量的大小有关。
压力、拉力、支持力等都是弹力,弹力的方向:跟受力物体的形变方向
一致。
例如,压力方向:跟受力面垂直且指向受力物体内部;拉力方向:沿着绳子的伸长
方向;支持力方向:跟受力物体表面垂直,且向上。
用途:弹簧测力计是测量力的大小工具。
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所受的拉力成正比。
使用方法:“看”:量程、分度值、指针是否指零;“调”:调零;“读”:读数。
注意事项:A.所测力的方向要与弹簧测力计中弹簧的伸长方向一致;B.把挂钩轻轻拉
动几下,看看是否灵活;C.加在弹簧测力计上的力不许超过它的最大量程。
物理实验中,有些物理量的大小是不宜直接观察的,但它变化时引起其他物理量的变
化却容易观察,用容易观察的量显示不宜观察的量,是制作测量仪器的一种思路。
这种科
学方法称作“转换法”。
利用这种方法制作的仪器有温度计、弹簧测力计、压强计等。
地球周围物体都受到重力的作用,这是由于地球对物体的吸引而造成的。
如果物体在
空中只受重力的作用,则物体在重力作用下会做自由落体运动——竖直地,愈来愈快地落
向地面。
在用弹簧测力计称物重时,物体挂在弹簧测力计上,对支持它使之不下落的弹簧测力
计有一个力的作用,弹簧伸长了。
由于这个力的大小与重力相等,所以我们读出的弹簧测
力计的示数就等于物体重力的大小。
但是,如果你放了手,弹簧测力计和物体在重力作用下都自由下落,这时物体对弹簧
测力计不再有力的作用,弹簧测力计指针会回到零。
我们看起来物体就没有重力了。
如果用手提着挂有物体的弹簧测力计使之急剧加速上升,那么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就会
增加,大于物体的重力。
我们看起来好像物体的重力变大了。
可见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并不总是等于物体真正受到的重力.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即物体
对弹簧测力计或支持物的作用力称作“视重”。
“视重”的大小与物体的运动状态密切相关。
当“视重”小于物体的重力时,称为“失重”。
当“视重”大于物体重力时,称为
“超重”。
同学们可以这样试一试:用手托起一块较重的砖,静止时手上感到的压力大小与砖相等.当你突然下蹲,使砖急剧加速下降,会感到砖比静止时轻得多;或者猛抬手,使砖加速上升,会感到砖比静止时重得多。
这就是上面讲的“失重”与“超重”现象。
不过你要明白这仅仅是你手的感觉而已,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受到的重力并没变。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