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品即画品
人品似画品 笑佛写人生——记当代吉祥画派创始人王光远
美 协主 办 的 首 届全 国职 工 书法 美 术作 品展 优 秀 奖 。2 0 年 , 03 中国画 《 霜真 冰
情 》 选 中国美术 馆 主办 的 “ 昌杯 ” 入 黎 首 届 全 国 青 年 国 画 年 展 。 0 4 , 国 2 0年 中 画 《 境 冰 魂 》 选 中央 电 视 台 、 国 清 入 中
在 《 画 家 》、《 国 画 研 究 》、《 术 国 中 艺
京 涉 外 经 济 学 院 客 座 教 授 ,自幼 承 家
传攻 书画 , 佛 经 , 长 水 墨吉祥 画 , 研 擅 尤 精 于 冲 墨 画 白菜 , 墨 写 笑 佛 , 海 泼 在 内 外 收 藏 界 有 “ 方 画 佛 ”的 美 誉 , 东 曾
生 的笑 佛 创作 。 神形 皆酷似 弥勒
年 之 间 , 创 吉 祥 画 派 笑佛 技 法 开 成 为 中 国 画 笑 佛 第 —人 。 0 9 1 20 年 浙江 省奉化 市雪 窦寺 弥 勒文化节 j 开光 法会 仪 式 , 正是 对王光 远多 也
画 家黄宾 虹大 师 曾在 《 宾虹
中 国 美 协 主 办 的 民 族 魂 国 土 情 中 国 书 画 作 品 展 。2 0  ̄ , 邀 先 后 在 北 京 、 01 应 天 津 、 台 、洛 阳 、 坊 等 地 举 办 个人 烟 廊 画 展 。2 0 年 , 国 画 《 香 》获 中 国 02 中 冷
国美协 主 办 的 第六 届大 连 艺 术 博 览 会
照 , 是 我 的座 右铭 。 品 的的价 值 取 也 人
向 , 出表 现 在 艺 术 家 对 社 会 现 实 的 突
关 注 上 , 及 表 现 在 对 人 类 生 存 状 态 以 的 人 文 关 怀 和 出 自于 这 种 关 怀 的 独 立
画内功与画外功:画品与人品关系解读
互提升 的关 系,诗书画印的融通 ,可以
特别注重修身养性 。无论 古今 .画内功
其一 ,没 有 “画 外功 ” 的储 备 , 形成合力。而这种合力的形成 ,应该是
和画外功是学画成才的必备素养 、必经 国画艺术不能长久 ,更无从深入 。当下 国画大家产生的必备条件 。
之路 ,也是品评画 作之高低 优劣 的唯一 画坛 的诸 多弊端 ,归根 到底就是 “画外
画论r十]也有类似的观点,诸如 “厕如 其
历 史 上 对 下 “人 品 决 定 品 ” 的
人 ” “以画 观 人”等 概念 ,都揭 示 出 误区的根本原 是把人 口】等同于道德
“人品”与 “画品”的密切关系 北宋 而 ,诸如在 中国 书画 史上争论 比较 多的
郭若 说 : “人品既 已高 矣 ,气韵 不 宋代蔡京 ,元代 的赵孟炳 、王蒙 , 末
富春 山罟图 (局部一 ) 元-黄公望
富春 山居 圈 (局部 二 ) 元 黄公 望
绝俗 ,则其画萧远 逸 ,刊 尽雕华 ;若 与道德联 系起来 ,将艺品等同于人品 ,
人 品与 画 品的 关 系其实 就 是 “画
王叔明未 免贪荣附热 ,故画近于躁 ;赵 其实 是强 调绘 画 的教化 功 能与社 会 作 外功 ” 与 “画 内功 ” 的关 系 。 “画 内
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浙江省书
I
!
传统意 义上的人品 ,而是魏晋所提 …的
“大 痴 为人坦 荡洒 落 ,故 其 画平淡 rnj
法 家 协 会 理 事 、浙 江 美 术 馆 学 术 部 - 风度人品,偏重于人的修为与修 养,因 冲濡 ,在 诸家 最醇 ;梅 花道 人孤 高清
副 主任
I 而得 到了宋 代之 后文 人i 坛 的 广泛认 介 ,故其 危耸而英俊 ;倪云林 贝lJ…昧
画皆以人重文言文翻译
自古及今,画坛之上,才子佳人,比比皆是。
或挥毫泼墨,或泼彩泼水,各显神通,竞相斗艳。
然而,画之价值,非徒在技,更在人心。
若人心不古,画亦无光。
是以,画皆以人重,此乃古来之定律。
夫画之重,首在画家之品德。
画家若品德高尚,画品自然高雅。
盖因其心正,故能抒发真情,流露真意。
若画家心术不正,虽画技高超,亦难掩其污点。
故曰:“画品即人品。
”此乃画之根本。
其次,画之重在于画家之才情。
才情者,画家之心也。
画家心胸宽广,意境深远,其画自然韵味无穷。
如王维之山水,李公麟之花鸟,皆因才情横溢,才使画品高远。
若画家才情平庸,纵然画技再高,亦难成大家。
再者,画之重在于画家之匠心独运。
匠心独运,乃画家之独创精神。
画家若能独具匠心,别开生面,其画必自成一格。
如齐白石之虾,徐悲鸿之马,皆因其匠心独运,才成为画坛巨匠。
此外,画之重还在于画家之艺术追求。
画家若对艺术有着执着的追求,其画必具深度。
如张大千之泼彩,吴昌硕之金石,皆因其对艺术的执着,才使画品升华。
然而,画之重并非尽在画家自身。
观画者之心,亦为画之重。
观画者若能赏心悦目,心领神会,则画之价值倍增。
故曰:“画者,心之画也。
”观画者之心,亦为画之重。
总之,画皆以人重,此乃古来之定律。
画家之品德、才情、匠心、艺术追求,以及观画者之心,皆为画之重。
是以,画家当以德为先,以才为辅,以匠心独运,以艺术追求为动力,方能创作出千古传世之作。
而观画者,亦当以一颗真诚之心,去感受画作之美,方能领略画之真谛。
夫画者,人心所向,天地自然之妙。
画皆以人重,此乃画之真谛。
愿画家与观画者,共赏画之美,共悟画之理,使画之精神得以传承,永垂不朽。
人品似画品 笑佛写人生
人品似画品笑佛写人生特色是画家的艺术生命,个性是作品的标志符号。
王光远是中国当代画坛名家,专攻画笑佛,成就卓越,特色精品之作甚丰,形成了独特的画风,得到了艺术界和社会的广泛好评,被公认为画笑佛国手,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画笑佛之最的典范名家,在中国画坛上独自树起了一面画笑佛的旗帜。
黄宾虹大师曾在《宾虹论画》中说:“画品之高,根于人品”,“画以人重,艺由道崇。
”德艺双馨的称谓也许有司空见惯之泛滥,然则王光远却用他质朴善良而又勤恳进取的行为践行着这一美好而理性的认同。
是故,潘天寿大师也认为道:“画格,即人格之投影。
故传云:士先器识而后文艺。
”有才而不傲物者,有艺而勤勉恻隐者,盖王光远也。
我与王光远都格外敬仰对画家齐白石有知遇之恩的国学大师陈师曾,陈师曾曾说过:“文人画之要素,第一人品,第二学问,第三才情,第四思想,具此四者,乃能完善。
盖艺术之为物,以人感人,以精神相应者也。
有此感想,有此精神,然后能感人而能自感。
”人生有涯而艺术无涯,唯有“肺腑存高志”而又“叹息肠内热”者才能“繁星灿宵,汝月独明”(范曾语)。
在我的书房“法墨斋”正面,悬挂着王光远的墨宝:“清白做人,笑对人生”,这是他的人生写照,也是我的座右铭。
人品的价值取向,突出表现在艺术家对社会现实的关注上,以及表现在对人类生存状态的人文关怀和出自于这种关怀的独立判断与独立思考。
提高修养需要多读书,尤其是文史哲方面的书,这便是诗人陆游的“功夫在诗外”。
王光远的爱好除了画画,便是读诗看书。
范曾大师曾有题画句云:“三日不读诗口齿不香”。
明代王绂在《书画传习录》中云:“要得腹中有百十卷书,俾落笔免尘俗耳。
”清末李瑞清更是在《玉梅花庵书断》中明白如话地讲:“学书尤贵多读书。
读书多则下笔自雅。
故自古来学问家虽不善书,而其书有书卷气。
故书以气味为第一,不然但成乎技,不足贵矣。
”不断进取的知识储备为他的创作带来了良好的源泉,“画外功夫”的涵养与熏陶支撑着王光远朝着艺术的至境而奋进。
人品与画品
人品与画品关于人品与画品的关系,通常有一种说法流布较广,即,人品好、画品高,人品差、画品低。
其实并非尽然,细究起来,这种说法显然存在着片面性和绝对化的倾向。
循着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原则放眼出去,我们会发现,在社会的艺术生活中,并不是非此即彼、非正即负:除了人品好画品高、人品差画品低之外,还有人品好画品差者,亦有画品高人品差者,等等,情况纷繁难以简单化地拍板认定。
笔者以为,其中的原因大抵在于,做人与事艺固然有紧密的联系,而不可忽视的因素是,艺术创作本身还有游离于做人之外的一套规律,不为人品的好坏所左右。
人品差,画品高的情况并非罕见,北宋名画家赵佶即为典型一例。
赵佶即宋徽宗,治国昏庸无能,吏治腐败,最终与儿子钦宗同当了金人的俘虏,留下骂名。
然而,在绘画上他却是才能出众的,工笔花鸟画和他的瘦金体书法,彪炳画史。
他不仅自己作画还十分重视画院的建设,注意健全组织,拟订制度,提高画院画家的政治地位。
招聘画家有以唐人诗句出题考试一项,题如“竹锁桥边卖酒家”、“踏花归去马蹄香”、“野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等等,考生高分所画内容已成为传世趣谈。
这方面的种种业绩,也足以使他成为出色的书画院院长,可叹啊,他当皇帝真是一大误会。
当然,在古代亦有不少人品好、画品亦高的例子。
如清代扬州八怪著名画家郑板桥。
以写墨竹和乱石铺街的“六分半书”而享誉艺坛。
这位“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进士”的书画家,在当“县团级干部”出任潍县知县的时候,廉政勤政,心系民众生计,由写竹而迁想于草民:“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透过诗句,我们仿佛看到了一位亲民之官的虔诚胸怀,即令在今天,不也不失其楷模和榜样的意义么!必须说明的是,这里的人品好,主要指作者对他人、对社会的仁爱之心和善事善举的行动。
人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存在,心性和作为具有不断变化的动态特征。
由好变坏、由坏变好、总体一直是好的、总体一直是坏的等等,种种状况生活中应有尽有。
人品和书品、画品
人品和书品、画品人品和书品、画品■徐建融人品高尚则书品、画品必高尚,人品低下则书品、画品必低下。
何谓人品?通常解释为道德的善恶。
何谓书品、画品?通常解释为成就的高下。
所以,颜真卿忠烈刚毅,其书品高迈超群;而赵孟頫\失节仕元,其书品软美媚俗。
但赵的书品果然低下吗?如果不是低下而是高华,又怎样来解释他的人品呢?于是,对人品又有第二个解释,就是诗书的修养。
虽然,从道德的立场,赵的人品不高,但从诗书的立场,其人品又是高雅的,人品既高,故书品亦高。
更有甚者,为了肯定赵的书品,干脆把他的失节仕元认作是人品高尚,是推动了民族的团结。
这且按下不论,那么,敦煌莫高窟的画工,既无忠烈的品操,又无诗书的修养,难道能说莫高窟的壁画是品格不高的吗?总之,用道德的操守和诗书的修养来认识人品,并以这样的认识来认识书品、画品的成就,局限是非常大的,它势必误导对某些道德有亏、诗书欠缺的书画家的书品或画品成就的评定。
人品与书品、画品确实是有密切关联的。
但人品的层次有三,一是先天的秉性,或温婉,或豪迈,或缓和,或急躁;二是后天的道德和诗书,或道德高尚,或低下,或诗书满腹,或空如;三是与书画的因缘,或具先天的禀赋,或不具,或有后天的努力,或无有。
书品画品的层次则有二,一是艺术的风格,或精美,或雄放;二是艺术的成就,或高迈,或低劣。
概而言之,人品即是书品、画品,书品、画品即是人品,是就人品的第一层次与书品、画品的第一层次之关系而言,秉性温婉者,其风格一定亦温婉优美,秉性豪迈者,其风格一定亦豪迈雄杰,但与艺术的成就无关。
人品既高,书品、画品必高,人品低劣,书品、画品必低,反之亦然,是就人品的第三层次与书品、画品的第二层次之关系而言,一个人具有先天的书画禀赋,又有后天的努力用功,则其书画的成就必高;仅具一者,则成就次高;两者皆不具,则成就必低。
当然,先天的书画秉赋有差别,后天的努力用功更有差别,所以即使两者兼备或同具一者的不同人等,其书画的成就也有高下大小之分。
“人品即画品”探微
文艺天地ISHUTIANDIY Jul. 2016 July 57“人品即画品”这一说法古已有之,具有正确性的同时也有自身的局限性,而放在当今的艺术评判领域却显得过时了。
但今人依然可以借鉴其正确性,努力在艺术领域创新与突破的同时,重视自身的人格修养。
在中国花鸟画领域有一种流传甚广的说法,那便是“人品即画品”,大致可以理解为:只有人品好,才能画得好;想要画得好,先要人品好。
好的画品,自有“四品六法”等画论为其佐证,而好的人品,恐怕就没有具体的评判标准了,但至少也应符合当时的社会道德风尚和法律法规。
人品与画品的关系看似重要,但也并不是必然的,值得画者探讨和研究。
一、“人品即画品”的出现与发展轨迹探微首先,“人品即画品”完整表述最初是针对元代书画家赵孟頫而提出来的。
赵孟頫身为宋朝宗室,在宋亡以后归附元朝,成为炙手可热的画坛领军人物。
但当时的文人士大夫不耻于他的行为,轻视他的人格,进而提出“人品即画品”,用以攻击他的书画作品柔媚无骨,并希望借此归正画家们的品行和作为。
其次,这一理论在元代之前已现端倪。
《左传》中提出绘画“使民知神奸”,张彦远的《历代名画记》中也提出“夫画者,成教化,助人伦”,这一些论述指出绘画对社会是有教化作用的,画家责任向社会弘扬忠孝等伦理道德;宋代郭若虚提出 “人品既已高,气韵不得不高,气韵既已高,生动不得不高” 这一著名论断,正式指出人品与画品具有重要联系。
再者、这一画论被后世书画家继承与发展重视,譬如清朝朱和美在《临池心解》中提出“品高者,一点一画,自有清刚雅正之气,品下者,虽激昂顿挫,俨然可观,而纵横则暴,未免流露桎外”,人品逐渐演化为画品的重要评判标准。
二、“画品即人品”这一论断出现的原因探微首先,是文人之间的意气用事。
在中国古代,文人是掌握着社会各个方面的发言权的,绘画领域也不例外。
在宋朝宗室赵孟頫归附元朝之后,文人士大夫因愤慨和反感对他个人产生偏见,便贬低他在书画领域取得的卓越成就,实际上是一种斗气行为,是主观性的。
人品与画品的关系探讨
人品与画品的关系探讨崔梦麟,宋力(山东理工大学美术学院,山东淄博255049)[摘要]中国古代绘画理论认为人品与画品相关,人品的高低决定画品的高下,艺术家内在的品质、性格气质、思想感情、趣味爱好决定着艺术作品的审美价值。
“人品即画品”的命题强调人品对画品的制约作用,强调艺术家要注重培养高尚的品德情操,当然有其合理的因素。
但应当看到,人品与画品属于不同的范畴,有着各自的内涵。
画品有着独立存在的价值,与人品不存在绝对的附庸关系。
如果将非艺术的因素作为品评画家艺术水平高低的唯一标准,不仅不客观,而且也不完全合理。
[关键词]人品与画品;中国传统绘画;中国传统思维方式;非艺术因素[中图分类号]J20-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7416(2015)01—0122—02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传统文化历来注重做事之前先学会做人,有什么样的“人品”,就会做出什么样的“事品”。
“人品”的高低决定“事品”的高下,“事品”的高下反映了“人品”的高低。
同样,绘画也是如此,“人品即画品”是中国古代美学理论特有的命题。
这种思想观念,确实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和影响。
关于人品与画品关系的论说,多保持在人品决定画品的精神体系中,观画如观人。
但也不乏有人对这种观点持反对态度。
有的论者认为,人品与画品属于两个不同的范畴,前者对后者有影响,但不是决定作用,人品与画品不存在附庸关系。
对人品与画品关系的探讨与研究,对于更好地了解中国绘画,对于中国绘画的赏析与创作,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人品人品、、画品的概念分析“人品”即人的品质,如何评判一个人的品质,最早是源于古代人物的品评之风和九品中正制,就是以儒家的仁义道德和才学为主要依据将人通过品评分为九等,作为做官的依据。
笔者认为,“人品”如同品牌,是一个人的形象招牌,同商品品牌一样,时刻发挥着自己的“品牌效应”。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一呼百应”等是人品的正效应;而“敬而远之”、“天怒人怨”则是人品的副效应。
人品在画中,画品在人心中的意思
人品在画中,画品在人心中的意思
人品在画中,画品在人心中的意思是指一个人的品德、性格、行为举止等都会在他的作品中体现出来。
一个艺术家的画作,不仅仅是技术上的表现,更是他内心世界的流露。
因此,当我们欣赏一幅画时,不仅可以欣赏到它的构图、色彩、线条等艺术元素,还可以感受到画家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
举个例子,假设一位画家的画作主要以绿色为主,我们可以猜测他可能喜欢大自然、环保等主题,或者他的个性比较平和、内敛。
而如果我们发现他的画作中经常出现骷髅、鲜血等元素,我们可以猜测他可能是个悲观、情绪化的人。
当然,这些只是猜测,因为我们无法直接了解画家的品德和性格,但是通过他的作品,我们可以对画家有一定的了解。
相反,我们也可以从画家的作品中可以看出他的审美观和价值观。
比如,如果一个画家的画作中强调传统文化和历史,我们可以猜测他可能是个热爱传统文化的人,而且可能对历史、文化等方面有深入的研究。
如果一个画家的画作中强调创新和现代感,我们可以猜测他可能是个追求创新、勇于尝试的人,而且可能对现代科技和文化等有浓厚的兴趣。
因此,当我们欣赏画作时,不仅仅是在欣赏技术上的表现,更是在欣赏画家的内心世界和品德。
而画家也可以通过自己的作品表达自己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从而让观众更好地了解和认识自己。
人品与画品如何完美结合
人品与画品如何完美结合人品与画品如何完美结合文章来源_网络中国画的一个重要传统,看重人品与画品相统一,人品决定画品。
对照西画,人品与画品并不成正比,甚至相割离。
撇开市场不谈,如今国画总体发展繁荣,但作品在高度、深度、厚度上,明显不足与前人相较。
其中最内在的原因当是人品下降导致画品下降。
中国画强调人品、画品相统一,不高尚的人品难以创作出高峰作品。
北宋书法家蔡京,是宋代有名的奸臣,即使书法造诣很高,后人仍把他从宋代“四大书法家”之列除名,而让书法、人品佳的蔡襄取而代之。
明朝王铎从明朝旧臣变为清廷新贵,许多人对他的人品常有微词。
反观西方,毕加索等的风流史及异乎正常道德的“艺术家个性”似乎丝毫不影响甚或有加强其在西方绘画史上的稳固地位。
中国文化强调人文情怀,传统文人墨客以高、雅为上,不推崇技巧主义、艺术之上主义。
“澄怀观道,静照忘求。
”说的便是此中国文人曾有“道德文章”一说,放在绘画当中,“文章”即指“画品”,而“道德”便是所说的“人品”。
道德文章应建立在道德之上,文章是其次。
人品如何体现于画中?要知道,人品高低并不能直观体现在画中,而是含蓄的、多重式的综合表达。
越是经得起考验的作品,时间推移便越能从画中感悟画家的人品,这是一个提炼的过程。
同时,人品的下跌体现在画品上也是慢性下滑,连画家也不自知的过程。
写意国画如此,工笔画亦需要画家的人品与画品相结合。
工笔画容易让人觉得只需学会卖弄绘画技巧而不需太高的人品修养。
虽然如今各种美展及艺术评比,工笔画往往占有更多优势,但实际上当下工笔画的文化含量与人品含量都不高。
为何这么说?西式装饰风、矫饰风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含蓄表达相违背。
此外,工笔画由于创作耗时较长,画家私底下找人代笔的现象不绝,从这两点来说,就已经触碰了中国画的人品底线,违背了艺术的真诚。
那些传统文化精神不高的工笔画,实际上更像是西方的装饰画和现代派形式感构成的画作,只不过用着中国的笔墨熟宣来呈现而已。
甚多工笔画是文化修养不高、人品不高的曲线折射呈现罢了。
为什么说画品即人品,画画到最后是画修养,人品不高,落墨无法
为什么说画品即人品,画画到最后是画修养,人品不高,落墨
无法
中国传统意义上的写意花鸟画在解决笔墨当随时代中,遇到的最大难题便是营造新的意境和意趣。
清人方薰在他的《山静居画论》中曾言: “作画如作文,立意布局新警,不然,缀辞徒工,不过陈言而已。
”唐宋花鸟写生迭意,元朝表胸逸气,将意境和意趣推向高峰。
梅若先生的写意花鸟画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既塑造禽鸟、八哥、鸡、鸭、鹅、鱼、兔、狗、猪、龟等,又精写梅、兰、竹、菊、牡丹、荷花、蔬果等。
在这冗繁的领域里,要巧变不竭的意境与意趣,其难度可想而知。
意境与意趣从何而来?这里有两方面择取。
一方面是直面生活,画稿盈筐地写生观察;另一方面是加强画内与画外功夫的修炼。
数十年间,梅若先生遍迹各地写生,用线描、水墨、彩绘等勾勒各种花鸟造型,鸟、禽、鱼、虫、花、果各类皆画。
从单项到综合,从局部到整体。
同时,梅若先生还研读古今画论和画史,甚至将艺术的触点伸延到其它门类,寻找挖掘的可能性。
他认为,意境既是在实践中寻觅,也是厚积中薄发。
这一点在他的作品中得以诠释。
这种画境与意趣凝聚成的作品艺术魅力,也袒露出画家醉心于生命的灼热情感。
画品即人品,画画到最后是画修养,所谓“人品不高,落墨无法”。
在当今充满浮躁的功名利禄中,诸多作品疏狂、野气而标榜创新。
而从梅若先生的写意花鸟画作品中,透露出他清正、纯淳、朴素的高贵人格,在笔力腕力功力、骨气逸气神气中,让我们领略、欣赏到朴质中见内涵,真诚中见风貌。
这正是他豪华落尽见真淳,才保持着经久不衰的艺术魅力。
梅若作品欣赏:。
也谈人品与画品阅读理解及答案
也谈人品与画品阅读理解及答案也谈人品与画品阅读理解及答案古人云,“人品即画品”。
这也是业内颇为流行的一句话。
留意了许多年,我发现,许多人对这句话的理解总是“不得要领”。
“人品”和“画品”,分开来说或合起来说,都很重要。
“人品”是“做人”的结果,“画品”是“作画”的结果,一个画家既做一个有品位的人又创作出好作品,是艺术表达的最高境界。
但是,如果把“人品即画品”作为唯一的评价标准,会让我们不时在生活中看到相反的情况:有些画家,画得不好,但人品极佳;有些画家,画得“贼好”,可人“不咋地”。
有位画家,很聪明,人过中年开始画中国画,一上手就很老到,不几年便声名鹊起,但业内口碑却不好。
一次,一位年轻记者去采访他,行前,某长者特地嘱咐:“此人是当代一位很重要的画家,但俗不可耐,采访时不要因此而低估了他的艺术成就。
”记者采访回来后,愤怒地说:“要不是事先有人打过招呼,我真想扭头就走。
他一口一句脏话,真让人受不了!”美术界看重的是绘画水平,何况也不能说世俗的人就一定是坏人,就不能当一个好画家。
所以,“人品即画品”虽在理论层面被奉为圭臬,现实中却有时只是被当作“幌子”。
在美术界,还会听到“作画先做人”、“心灵美画才美”、“用心作画”、“功夫在诗外”等。
要是较起真儿来,会发现这些“流行语”原有的教益在流行之时,常常失去了本然。
“做人”,应怎么做人?做什么人?为什么做人?做了怎么样?做不了又怎么样?这一系列的问题,美术界一些人会用自己的行为做出各种各样的解答。
有的人画很一般,但能靠“官僚奸商”大红大紫,被媒体热捧,但终为大众不齿。
“浮躁”的社会,“做人”的标准也许随之“浮动”。
于是,我们不难见到这样的现象:要想提高画价,便开始自己炒作、商人炒作、圈子炒作,弄个主席、院长之类的头衔,于是那些略知皮毛的官员利用职权谋取“学术”地位,也便似乎不是什么见不得人的事了。
比起长年累月拼命奋斗才能获得社会承认的人来说,这可是省事多了。
画家人品和画品密切联系,画品即人品,人品不高画品如何能高
画家人品和画品密切联系,画品即人品,人品不高画品如何能高摘要:笔者从事中国画创作、教学多年,结合自身创作实践和多年高校中国画教学经验,从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对中国画教学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
本文从教学模式和具体教学方法两个方面入手,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深入研究了当代教育背景下中国画教学的新思路。
关键词:中国画;教学;思路目前高等院校中国画教学处于前所未有的困境中,高等院校对人才的培养由“精英型”向“大众化”转变,各院校为了扩大受教育者的范围,不分重点地扩大招生,导致一系列问题,中国画教学质量下降。
笔者在高校从事中国画教学和创作,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对中国画教学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进行了思考和研究。
下文将重点探讨中国画教学的新思路与新方法,旨在抛砖引玉,吸引更多的教育工作者参与中国画教学改革与发展的研究。
一、教学模式的新思路1.临摹、写生、创作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现在的中国画教学采用临摹、写生、创作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
临摹是中国画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课程,对解析笔墨和造型规律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也是高等院校中国画教学的必修课。
写生是在对中国画的继承和创新中不可或缺的纽带课程,从绘画风格的形成和绘画语言特征上来讲,写生也是一门笔墨转换至形成自我表现方式的极重要的课程。
创作课是在经过临摹课和写生课的绘画练习后所开设的课程,是对临摹课和写生课的巩固和延伸,是学生运用临摹和写生课所学到的知识把自己对自然界和人生的感悟、感受、认识表现出来的一种解说式绘画方式。
中国画教学中的临摹、写生、创作课有其各自不可替代的作用,前一个教学环节是后一个教学环节的基础,后一个教学环节是前一个教学环节的巩固和延伸。
临摹、写生、创作课的相互结合,能够使学生所学到的笔墨知识、构图技能等得到运用和巩固。
所以,教师对中国画教学中的临摹、写生、创作课不但都要抓,而且都要抓好。
2.综合素养全面发展的教学思路中国画是建立在以采集、农耕、定居为主要生活方式的数千年绵延不断的中国文化基础上的一种传统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是中国先进文化的表率,是一个有深厚文化积淀并肩负文化传承的重要文化领域。
丰子恺:人品同画品,沐之如春风
122022年 5月上 总期数877丰子恺是现代漫画家、散文家,被誉为“现代中国最像艺术家的艺术家”。
除了卓越的艺术成就,他还有着非凡的人格魅力,为人交友同样值得称道。
大家对他有一个评价:“都说丰子恺的画好,其实他的字更好;都说他的字好,其实他的文章更好。
《缘缘堂随笔》读起来很有滋味,但若接触到丰先生的人,你就会发现,他这个人,比他的字、他的画、他的文章还要好。
”人品如画,简约纯粹丰子恺和朱光潜同在浙江上虞春晖中学教书时,有一次,朱光潜去丰子恺的住所拜访,带了一些本地土特产,丰子恺坚决不收,还“警告”朱光潜:“大家彼此间不就是图个高兴吗,干吗要弄得那么俗气。
我们之间的来往,不要让那些俗物连累了,你我空着手来去自由,多好呢。
以后你要是提着东西来,我就不让你进门了。
”朱光潜回去时只好将东西带走了。
此后,两人来往更密。
朱光潜说:“丰子恺的人品一如他的画品般简约,而这种简约并不是少,是没有多余的客套与俗气。
他的胸襟,他的言谈笑貌、待人接物,无一不是艺术的,无一不是至爱情深的流露。
”陈忠实说:“朋友之交,宜得删繁就简。
”人与人的交往,其实最重要的就是简单,简简单单才能相处轻松愉快。
丰子恺淡泊处世,追求纯粹的友谊,注重享受交友的快乐,所以他能不以物喜,超然物外,要求朋友“空手往来”,成为一段佳话。
君子之交淡如水,崇尚清淡简约,不为物累,不为俗羁,不掺杂任何功利之心,这样的交往,才会更加无拘无束,心情舒畅,友谊长久。
默默助人,无求自得丰子恺有一位日本朋友叫内山完造,他在旧上海经营一家书店,与常来买书的丰子恺熟识。
抗战爆发后,丰子恺逃难离开,几年后又回到上海,第一时间去拜访内山完造,此时内山完造的生活已经非常窘迫。
丰子恺第一个想法就是要帮他,于是就跟他说需要一套《夏目漱石全集》,内山完造说自己刚好有一套,就是缺了两本。
丰子恺就先买下来,其余两本找到后再给他。
过了几天,内山完造写信说找到了一本,只要补一万元法币。
人品与画品两不相干
李 四画 的 ,同一 张作 品就 有 另外 的艺 价 值 的。 只不过 因传 统思 维所 约束 , 这就 是人 品即画 品 的恶 果 。今 天 ,这
术价值 。
不 便 公 开 表 示 。道 德 为 艺 术 的评 判 个人 居以高 位 ,是 宫方代 表 、社 会 精
美术作 品是 独 立的审 美 实体 ,即 准 则 ,与 以政 治 作为 艺术 的评判 标准 英 、艺 界 领 袖 ,作 品 价 格 就 高 ,明
作 品具 有与 作者 无关 的审 美地 位 ,这 一 样 ,那是 外部标 准 ,与 艺术 本身 无 天 ,被 称 为坏人 、恶 人 ,他 的书画 作
不 是新 鲜观 点 ,而是现 代 美学 常识 。 关 。
品就 一文 不值 ,毫 无艺 术性 ,后天 ,
美 术作 品是 由作 者创 造 的 。但 一经 创
l 古代思想的道德论观点。中国古代甚 职务、什么身份 、历史上有f
l 至现代,喜欢评价艺术作品时,一切 记,他创作的书画作品与这些
中国美术学院教 授、艺术传播 t 看人品,看为人,而人品与为人的善 无关。作者并不是作品的必要
学 博 士生 导 师
l 恶高下,又是由官方定标准,由当时 分。
画与 作者 是产 品 与生 产者 的关 系 ,这 明 的 、无法考 证 的 ,但 是 ,几乎 没有 互 吹捧 ,尤其是 在本 身或 者朋友 画艺
是从 实体 上讲 的 “物 的关 系” ,不 是 人否定这些作品本身 的艺术价值 。
普 通 的情况 下 。人品 高 的人有 的是 ,
指它 的艺 术价 值依 存关 系 。也许 确 有
历 代 共 识 。 总 不 能 说 ,如 果 是 张 三 画 身 .一 定会得 到认 可 、赞 赏 。其实 ,
人品与画品
人品与画品文艺家的风格与文艺家的精神个性、思想人格有着内在的联系。
马克思十分赞赏法国评论家布封关于“风格即人”的观点,认为风格是文艺家的“精神个体性”的“表现形式”。
别林斯基也强调优秀的作家总会在作品中“按下自己的个性和精神独特性的印记”。
清代书画家金农在“扬州八怪”中以画梅著称。
金农,字寿门,曾被荐举博学鸿词科,入京未试而返。
心情抑郁,遂游历四方,足迹遍及大江南北,走山西、河北、山东、河南、历陕西、湖北、湖南、广东、客扬州鬻诗文、卖书画最久。
一生布衣,生活窘迫,晚年衰老穷苦而死。
他的《冷香图》,能体现他画梅艺术的特色。
画幅直式,纵91.6厘米,横49.4厘米。
此画与常见的老树新枝、繁花满幅不同;与那种枝干横斜、花朵疏落也有别。
画面展示出围墙一角,数树梅花竞相开放。
可是人们能看到的并不是梅树的全貌,而仅仅是高出围墙的树梢以及伸出围墙的斜枝,即所谓过墙花。
再看墙脚边、路径上,已有不少被风吹落下的花朵和零散的花瓣。
路上没有人,但一阵风过,暗香浮动,唤起人们的遐思,禁不住吟诵起陆游的《咏梅》佳句:“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这幅画用笔精练,给人一种拙朴感。
几根细细的墨线画出围墙,梅花用墨笔勾圈,墙瓦也着笔不多。
至于墨色,简明而富有层次。
浓墨的树干,中墨的瓦片、墙脚,淡墨的路径,经过白色宣纸的烘托,奇妙地表现出江南常见的粉墙灰瓦的民居。
画的构图,也现出作者的匠心独运。
纸幅直式,围墙横式,中间稍作转折而斜上;梅树主干直上,枝干横斜,有的更越出围墙,在变化中求得统一,令人感叹画家立意新奇。
画上作者题诗,可见画中寓意:“数树梅花破俗,冷香恰称清贫。
旧家门径不改,莫道此中无人。
”画里表现的不只是一种幽雅的意趣,而是提出自己绝不随波逐流的主张,以及不同于流俗的一些生活准则。
郑燮,字克柔,号板桥,江苏兴化人。
清代书画家、文学家。
幼年丧母,家贫,赖乳母教养。
应科举,为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进士。
出任山东范县、潍县知县,做了12年七品县官。
人品与画品关系的三种类型研究
人品与画品关系的三种类型研究内容摘要:历来对于人品与画品的关系的认知,多集中于对人品与画品是否影响以及如何影响上,而对于人品与画品的影响模式和古人对于人品与画品影响的具体实例分析甚少,为此对人品与画品的关系在历史上的存在进行不同类型的分类和出现原因的分析是本文关注的对象。
人品与画品的关系是建立在对于人以及绘画艺术中的高低品评体系中的,关键在于这种关系对绘画艺术水平的高低优劣产生如何的辨别理论体系亦或是指导创作的理论体系,已知的对人品与画品的关系的见解,类别多样,观点不一,这是由于提出观点人的身份,以及时代特点与其他社会、文化因素的集合产物,稍有一点不同,则会导致对此关系的认知是不一样的。
一般来讲,对于人品与画品关系的认知可以分为三大类。
首先,即人品影响画品中的精神境界,人格修养愈高,人品境界愈高,则在绘画中反应出的对造化、人生的探求境界也会更高,那么这是一种由人的精神反映到画的精神中的,一对一的互相提高。
其次,也有观点认为艺品(包含书品、画品、诗品等)与人品不能挂钩,这种观点认为,以人品影响画品的品评方式是局限的,这种品评体系中难免要受到道德伦理、普世价值观念的拷问以及世俗追求的审视,用道德批评的方式,来看待艺术史中的艺术优劣,实在显得意气用事。
甚至会在一定意义上贬低一门艺术的存在价值和文化高度。
这之中不乏对于中国文化中追求完美人格以及最高境界的文化底蕴的体现,这种观点反对将画品等艺术的优劣附庸于人品之下,而追求人品与画品的二元定位,两者有影响,却不存在决定性关系。
对精神境界的影响这种观点与人品与画品的二元定位的观点,两者差异在于人品的主要涵盖范围的差异,是一种认识上的不同,是时代性要求的人品对画品影响的内容上的变化。
然而,与之相对立的另一种观点则认为人品决定画品之高低,亦可称之为人品决定论。
这种观点认为“画品即人品”,把将艺术创作同人的素质修养完全等同,以道德尺度来论定画家之高低,以社会伦理、家族宗法之舆论评价书画作品,不强求以真正的艺术审美来看待书画家。
关于“人品”与“画品”的故事
关于“人品”与“画品”的故事凡画艺上有着突出成就之艺术家,必有其独特的个性和高尚的品格,美丑、是非、荣辱泾渭分明,反对什么,赞扬什么有着强烈的反差。
他们讲究“真、善、美”。
真,讲人要诚实;美,比真高;善,讲道德、人格。
没有人格就没有画格。
画格是人格的反映。
其人品比画品的影响更大更深远,对今人来讲,颇有借鉴做人之道。
齐白石的:“四不主义”齐白石的画室,一幅“铁栅三间屋,笔如农器忙。
砚田牛未息,落日照东墙”。
这是他的生活写照,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长年累月,他创作了难以计数的笔墨丹青,但是他对四种人不画。
在他的画室门上贴了告示:一、送礼物不画;二、请客不画;三、为外国人翻译者不报酬;四、为照相者不画。
见者如不见,无耻。
这则告示是在北平沦陷为日冠统治时期,他拒绝为日伪作画,翻译者指的汉奸之类。
但是也有例外,他的得意门生李苦禅,一日遇见伪警察欺侮一位黄包车的车夫,李苦禅路见不平,上前狠狠地揍了那个伪警察。
不料招来许多伪警察,寡不敌众而被抓关押。
齐白石不得不破例,拿自己的画将李苦禅从牢里赎出来。
“死不休”的李苦禅齐白石对他的门生李苦禅说:“画不惊人死不休”。
并专为他治过一方“死不休”的印章。
李苦禅这个名字,乍听起来以为他当过“和尚”。
不错,他有一手武功,但不是和尚。
他的名字是同窗好友林一庐起的,“禅”乃“禅宗画”,苦禅即苦画画之意。
他曾说:“我这一生坎坷困苦,有人劝我改掉这个名字,但我一直不改,我就是一个苦画画的,名之固当。
”又说:“搞艺术就要吃苦,怕苦就不要搞艺术。
”这正应了他的恩师“死不休”的叮嘱。
李苦禅上追宋代牧溪,学贯休、石涛、八大,师承齐白石,而自成一家,形成古朴、雄浑、厚重的风格。
齐白石十分器重他的才华,说“英(苦禅)也无敌!若老死不享大名,世无神鬼。
”苦禅一幅《双鸡图》齐白石在上题款:“雪个(八大山人)无此超纵,白石老人无此肝胆。
”崔子范:“丹青胜似乌纱情”崔子范是位“三八”式干部,在部队是位师政委,转业到文化部,两位副部长都是他在延安中央党校同学,安排他一个重要位子——艺术局副局长兼北京中国画院副院长。
画品如人品且不可低俗
画品如人品且不可低俗
吴悦石先生说一幅画的好坏,首先最重要的是画品,我们常说一个人什么都可以没有,但不能没有品,简而言之就是德行,对于画来讲就是画一定要高雅,而不能低俗,“人品不高,落墨无法”就是经典的口头禅。
其次才是看一幅画的气韵,一眼看上去气韵天成,笔墨生动,气势扑面而来,这就是气韵的张力,气韵也不是空泛之谈,而是依托笔
墨作画时的随机生发、忘情忘我的创作状态,和如有神助般的精神畅想。
其次才是笔墨,画品和气韵乃先天而成,也可以说是一定的道理,其实画品和气韵主要是靠后期的读书,广见博闻,所谓的烟云供养笔墨修熏陶而得来的气质。
墨分五色,浓、淡、干、湿、焦,施之于毫素,变化于笔端,心手双畅,神韵顿生,故而说中国书画能通神妙之境,并非虚妄之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品即画品记者:请您谈谈您父亲的为人原则? 李燕:父亲谈及“为人”,必先谈到“做人”,这可以从多方面切入来谈。
比如孟子教导的做人基本四要,如果违背了这些就“非人也”。
孟子说过,无恻隐之心、辞让之心、羞恶之心、是非之心就“非人也”。
对群众、亲友生命的苦难应有恻隐同情之心,尽自己的力量去帮助,比如汶川大地震的灾民,身边友人大病住院等等应当援助;单位分配住房,别与同事争利,尽量辞让,先父为中央美院工作几十年,最后没要一寸单位的房子,我也是到退休都没要单位的一寸房子,都想办法自己解决,对社会上大家认为丑恶的人与事,假恶丑的“伪现代艺术”感到羞耻,自然会待人真诚!对艺术事业也会追求真美善吧!做人的大原则就是公认的“大是大非”原则。
父亲一生最强调“人格――爱国第一”,对国家不利之事坚决反对,忠孝礼不可不讲,这第一就是效忠国家――五千年的祖国。
对于大是大非在“文革”运动后很多人都忘了,我们不能忘。
古人教导的孝、悌、忠、信、礼、义、廉、耻都不可忘,忘了的话做人都成问题了,又哪能“为人”呢?记者:您眼中的父亲是怎样的?李燕:父亲去世后,国家给他的“盖棺论定”―悼词中有一条“心口如一”,做到这一条很不易!父亲只有在被日本宪兵逮到后,对他刑问时他不说真话(地下工作的秘密),平时对同胞,无论是高级首长还是普通老百姓他都说真话。
为此在历次政治运动中他总不吃香,还挨批,甚至挨打,几乎送了老命。
父亲对人特别善良侠义,自己穷还帮别人。
父亲最反对把人分等级,他对来家的客人都是一视同仁,但他最爱交穷朋友或“富而好礼”的朋友。
在事业上父亲特别爱读书,书写、画画,特别勤奋,但从不把自己的画当钱守着。
朋友、学生谁要父亲画,他就画,越穷的他越先给画,很多人都有他的画,有的还不止一张,多的有十几张,几十张。
总之我眼中的父亲是一个真正的人,一个对得起国家和人民而无愧此生的人。
治学、为人、以及做人,还有对子女的教育,我认为父亲都是把它们融为一体的,不像西方人那样总爱分类,某某人他的画风格如何,治学观点如何,家庭教育如何,中国文化整个是浑然一体的,需要什么你都可以从这个整体中找到。
您需要的诸点,可选择的余地很大,八八六十四卦啊!但最后还是要回归到阴阳整体上来的。
记者:您父亲好象很欣赏苏东坡先生?李燕:苏东坡是我刚才讲的一段话的印证,你说他算一个什么家?很难说,他接触什么然后表现出来,我们感觉都是高水平的,都是大家!记者:您好象专门谈过苏东坡写字的姿势?李燕:是的,苏东坡写字的姿势我们可不能模仿,他写字时歪着身子,斜拿着笔,那时有人还攻击说他这还算书家吗?他的好朋友米芾口才很好,就替东坡先生反驳,对方说苏东坡这么拿笔是一病,米芾接过来话来:“病固然是一病,但是他美就美在这个‘病’上,西施捧心,病得美,你要学也学不了,一学就是‘东施效颦’!”到了苏东坡的境界他怎么拿笔写出来都是好的。
电视剧中有苏东坡在桌子上撂起袖子来书写的一幕,那是不符合真实情况的。
宋朝还不太习惯在桌子上写字的,他就是歪着身子在几上写。
后来给他的执笔法起名叫“外撅笔”,一个提手加一个讨厌的厌字,这是后人起的名,这么歪着执笔出中锋特别不容易啊!记者:苏东坡的书法就是我们讲的“苏体”?李燕:“苏体”是我们后人的说法。
记者:苏东坡在其他方面的成就也很高?李燕:苏东坡水平到了一定境界,若以画的形式表现出来是大画家,以书法的形式表现出来是一大书法家,以文学形式表现出来是一大文学家。
东坡先生最典型,当然还有一位徐渭,文长先生。
记者:您父亲对徐渭是如何评价的?徐渭是非常有个性的艺术家?李燕:父亲对徐文长极其崇拜,他认为自己就是徐文长的再世,徐渭(文长)在明代抗倭寇、作画、编戏,人直率。
父亲也参加抗战了,为人直率,也喜欢戏曲,这些都和徐渭很像,父亲的“第二专业”就是戏曲,唱武生,武花脸。
经过动乱现在还留下三件京戏武把子,有姜维用的长柄大刀、高宠用的大枪、老生泰斗谭鑫培练功用的象鼻刀、谭家《定军山》里黄忠使的刀。
他自己是文武双修,练功练拳,练七节鞭,所以父亲的身体很好。
要没这个身子骨,过不了坎坷的一生,挨不过日本宪兵的毒刑,也挨不过“文革”里的毒打狠斗。
记者:您父亲也算是高寿了,一生经历了那么多风雨!李燕:84周岁虚岁86,不容易啊,父亲自己常说,这辈子要死,几次都该死了,活到这会都想不到,他到去世前身体都很好,牙齿都没掉几个,这和父亲坚持练功和意志坚强有很大的关系。
记者:您父亲一生大概创作了多少幅作品?李燕:现在很难统计,至少超过四千幅吧。
战争年代毁得太厉害了,“文革”中又毁了很多,现在我们看到的他的作品大都是建国以后创作的,特别是以他晚年的作品居多。
不过目前市场上买卖的“他的”书画多半是赝品,尤其是老年风格的“鹰”、“鹭”、“鱼鹰”、“鱼”,小幅的赝品更多,大幅的90%以上是伪作,居然还有“专家鉴定”上电视,上拍卖,水平甚劣,荒涎不堪。
记者:您父亲对自己不满意的作品是怎么处理的?李燕:父亲对不满意的作品就用它练字了,他从不浪费纸的。
记者:您家没有帮忙的小时工,经常在纸篓里收东西啊?李燕:(哈哈)没有,那倒没有。
有时候我们看到一些画的确实挺不错的,父亲就在上面练字了,觉得很可惜。
后来有个学生说:“先生您这画都挺好的,练字也不缺这张纸,就把它留下吧!”从那以后就留着了,但基本这样的画父亲是不题字盖章的,类似这样的画传世的大概有个两百多张吧!记者:这样的画大部分应该在您家里吧?李燕:是的!但有些已无偿捐献国家了,存在李苦禅纪念馆里,有些在老学生手里,都是父亲送给他们的。
记者:您父亲的作品曾在香港展览过吧?我在您家看到一幅大照片,和林风眠老先生的合影?李燕:父亲一辈子就没有机会搞一次全面的个人展览,北平和平解放前,父亲的画展中当然没有50岁以后的作品。
到50年代基本不重视写意花鸟画,60年代才开始重视父亲写意画的影响,但那年月个人画展非经上面特批是不能开的,“左”的气息仍很浓。
刚被批准出个人画集,赶上“文革”了,后来一直到晚年才在上海人美出了本画集,对画集出版父亲高兴极了,在这方面还是现在的画家比较幸福!有钱就能出个人画集,不用上面特批。
至于举办画展,直到1980年12月香港新华社邀请我们父子在香港展览,父亲和我各出50张作品,直到那时父亲才有机会展示自己的作品,虽然不多,但这是他在建国以后第一次看到自己的作品展览了,父亲高兴得不得了!那次展览很成功!尤其是有机会见到当年的林风眠老校长,父亲激动极了,两个老头拥抱起来,我赶快让摄影师拍了下来。
父亲请教老校长:“怎么样?您看我的画有进步吗?”林风眠老校长说:“好啊!画的气魄更大了。
”记者:这张照片很珍贵啊?李燕:是的,这是建国后父亲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跟林风眠老校长见面。
记者:齐白石老先生曾称赞过您父亲画的鸡?李燕:是的,就是这幅双鸡图,这是白石老人一生对我父亲最高也是最后一次评价“雪个先生无此超纵,白石老人无此肝胆。
庚寅秋九十岁白石题。
”这是父亲给许麟庐的母亲画的一幅《双鸡图》,白石老人当时看了很激动,就在上面题了这些字。
意思是公认的写意画大宗师八大山人都没有你这么超纵,“超纵”这个词不是一般人可以用的,当然白石老人他自己太谦虚了!记者:齐白石老先生对您父亲怎么评价呢?李燕:白石老人是大智慧者,大智慧表现在会识人才,他最会看人,并且有预见性。
父亲不到30岁的时候,白石老人出版的第一本画册上题的那段词“苦禅仁弟画笔及思想将启余辈”,意思就是:你李苦禅的技巧及艺术思想将启发这一代画家。
那时白石老人对父亲的评价就很高了!接着题“尚不倒戈,其人品之高即可知矣”意思就是:到你有成就有名声的时候,你不会背叛你的艺术和自己的朋友,到那时侯你的人品之高大家就都会知道了。
记者:您父亲曾经跟潘天寿同事过,后来有种说法叫“南潘北李”,有没有听您父亲讲过他们之间关于艺术方面的互相影响?李燕:有这种提法。
人只要在一起相处必定会相互影响,父亲是在1930年应林风眠校长邀请到杭州艺专教授国画的,当时的国画教授有两位,父亲与潘先生。
那时他们都很年轻,父亲当时31周岁。
那四年里和潘先生相互关系很好,经常切磋八大山人、石涛、吴昌硕的艺术技法。
他还把潘先生的作品介绍给自己的恩师齐白石,白石老人回信对潘先生的作品很欣赏。
记者:您父亲如何看潘天寿的作品?李燕:潘老和父亲都从事国画教育,但他们各自有自己的教学与作画的方法,潘老比父亲长三岁,他更多是在传统的绘画中间拿出一些局部来放大,比如说石涛的山水里面有些石头被放大,他的很多构图都是古画加以改造变成自己的;潘老更注重章法上的惨淡经营,分局布白,而且他的写意画,是一种理智型的写意画,不是感情型的。
父亲说潘老有时一幅画可以画一个月,画几笔然后就挂在墙上,潘老画画一般不让人看,自己在屋子里面坐着看,哪缺几个点,点几点,又看,哪个角度需要来根草,再来两笔,很理智地经营位置,行笔运墨,和父亲作画大不相同。
记者:一般大写意创作随心境,构思后完成一幅作品应该很快的? 李燕:潘老是走“惨淡经营”的路,从古人的画里面学习精髓,从而将其变化成自己的东西,处处显出传统的功力。
譬如说徐文长的“歪打图章斜题款”本是感情型的,到他这呢,他变成是理智型的,字大小不一,然后用大小不同的印章把行气的平衡找回来。
他的画出品并不快,所以存世精品相对来说不多。
他还使用毛笔以外的工具,如笋皮、丝瓜瓤等,父亲说当年他们都试过,但父亲以后主要用毛笔画,偶尔用棉团、宣纸团画画。
记者:您父亲作画时习惯是怎样的?李燕:父亲继承了徐文长这种感情进发式的作风,所以其精品往往产生于人多之时。
父亲是“人来欢”,学生围着,客人围着时一边聊着一边画,这种时候往往能出精品,因为父亲喜欢戏,有时画着画着就想起戏,便哼唱起来,想起戏中的架势来,也会拿起毛笔舞起来,而后又接着画,谈笑间精品自然而出。
还有时他忽而兴起,连作数幅,若是小品,能连作十多幅,满意的留下,不满意的练书法用。
还有时几天无画兴,一人翻古书,整理碑帖,刻石拓片。
记者:像您父亲这种感情进发式的人特别容易动感情吧?李燕:是的,约1974年,有一次我出去买菜,碰见一个带着孩子的卖艺人,山东口音,孩子三四岁没饭吃,在街上要饭,当时我身上钱也不多,就两毛钱。
回来我和父亲说了,当时父亲眼泪都下来了,问我给钱了没有,我说买菜剩下的两毛多钱都给他们了。
“文革”时期那时候都穷,父亲让我带点钱再去,我说人家练完就走了。
父亲特别爱动感情,真挚得很,爱憎分明。
在父亲面前不能提爷爷奶奶,一提父亲就掉眼泪,爷爷奶奶都是农民,过去穷啊!当父亲挣钱了,有能力孝敬老人时,老人都相继去世了,父亲始终觉得遗憾,所以我们不敢在他面前提爷爷奶奶,怕父亲伤心,父亲甚至到老也没有回老家。
还有就是不能提岳飞,得说“武穆将军”,一提岳飞父亲眼圈就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