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好课堂提问的时机
教师如何把握课堂提问时机
老师如何把握课堂提问时机
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中运用最普遍的一种教学方法。
要进步课堂提问的质量和效果,其中最重要的一环是要把握课堂提问的时机。
恰逢其时的提问,能启迪学生的思维,引导和促进学生有效地掌握知识。
一般说来,老师在以下几种情况下及时提问,会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在学生接触所学知识的关键和本质之处,老师及时提问,引导启发学生正确掌握所学知识的本质,把学生带
入积极的学习情境之中,并促进其积极考虑,顺利掌握所学知识
或形成技能技巧。
二、在新旧知识衔接过渡处提问新知识往往是在旧知识的根底上引伸和开展的,在旧知识向新知识过渡的时候,老师通过适时的课堂提问,可以启发学生运用迁移规律,沟通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络,到达旧知识向新知识过渡的目。
谈谈课堂提问的技巧(通用8篇)
谈谈课堂提问的技巧〔通用8篇〕篇1:谈谈课堂提问的技巧谈谈课堂提问的技巧“课堂提问”是调动学生阅读、考虑、积极主动获取知识、开展智能的重要教学手段。
而在我们的教学中,往往会出现“满堂问”这种弊病,“满堂问”实际上只是“满堂灌”的一种变式罢了。
为此,我觉得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首要的是课堂提问必须新异,具有兴趣性。
-只有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推动他们去钻研课文。
当学生寻求到答案以后,就会为获得新知识和才能而冲动、振奋,为探究和创造的成功感到愉快。
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激发兴趣是提问的第一要素!二、课堂提问要着眼于学生的整体思维,使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文章,防止多而杂的问题分散学生的整体思维。
-学习文章要从整体着眼,感知整体,把握主要事件和人物及主题思想。
部分的精读,也是为了更深化地理解整体。
整体理解是根本目的,提问必须围绕这个目的,而纷繁琐碎、零打碎敲的提问那么偏离或失去了目的。
学生思维也是一个整体,是由观察感知、分析^p 综合、抽象概括、想象联想、比拟区分、推理等思维形式和过程组织起来的。
提问应当给学生充分的思维空间,使学生有充分的自由思维去理解各种问题,掌握布局谋篇、遣词造句的技巧。
三、提问应有助于学生想象和创造才能的开展。
-提问要重现迁移,利用已学知识去阅读新的`文章,利用阅读知识去写作,利用已具有的才能去想象、创造,举一反三,扩展知识领域,所以还要编排一些迁移性的联络实际的问题,防止在课文的细节上纠缠不休,絮叨个没完。
例如在教《项链》这一文时,可以提问:“女主人公在得知花了十年的心血归还的项链是假的以后,她会怎样想,怎样做呢?”给学生创设一个新的思维情境,调动自己的生活积累,展开想象的翅膀,发挥自己的创造才能,在多种可能性中去分析^p 考虑判断。
四、课堂提问应当不断满足学生新的需求。
-思维开展心理认为:新的需要和原有程度或主观内部状态的对立统一,构成儿童、青少年思维开展的内部矛盾,成为思维开展的动力,课堂提问应当符合这种需要。
初中英语课堂提问技巧分享
初中英语课堂提问技巧分享初中英语课堂提问技巧分享导语:教学活动是教师和学生互动的一个过程,要实现互动,就需要通过一定的手段来搭建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而提问就是较好的手段。
提问是构建学生和教师之间信息交流的一个桥梁,对形成“教”和“学”的互动关系有着积极的作用。
特别是在初中英语中,课堂提问成了教师提高教学效率必不可少的一种手段。
初中英语课堂提问技巧分享一、把握好难度和提问的时机难易不当的提问是毫无意义的。
如果问题过难,学生回答不上来,提问的目的自然没有达到,如果问题过易,学生回答轻而易举,提问的目的同样没有达到。
一般说来,提问要由易到难,由浅入深,所提问题要根据课堂上的具体情况而定,不难发现,在一个班级提问顺利的问题到另一个班级也许就行不通。
同样,把握提问的时机也很重要,它需要教师有丰富的经验和较强的驾驭课堂的能力。
所以教师应勤于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养。
二、不同问题交叉运用课堂上,教师通常用提问的方式来检查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程度。
这类问题我们把它称作检查性问题。
这类问题可帮助教师了解学生对某个单词、短语、句子等是否理解,因此,所期待的回答不必冗长。
发挥性问题是指有些问题不希望学生只用一两个词来回答,而是希望学生尽量多进行一些阐述。
提问这样的问题时,应注意问题的焦点不要过于集中,或者说,要将问题问得泛一些。
这样学生就可有更多的发挥。
如“What do you usually do in the evening?”就是发挥性问题,而“Do you usually do your homework in the evening?”就不是发挥性的。
学生对于后者的回答很可能只说“yes,I do”。
当学生对于发挥性问题有一些回答后,教师如果还想让学生继续说下去,就可以进一步提示,如教师可用“what about...?”来引起某方面的话题。
三、停顿时间要适当教师在提出问题后,应该给学生一段思考的时间。
教师和学生对课堂里的沉默,即使是短暂的或瞬时的沉默也会感到紧张,短短几秒种的时间似乎像几分钟一样长,有些学生需要思考的时间或许要更长。
把握提问时机 提高课堂效率
把握提问时机提高课堂效率摘要:把握课堂提问时机,需要从学生课堂积极思维处着手,此处彰显出教师教育教学智慧,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通过师生相互作用,教师引导学生进行积极思考和主动学习,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课堂提问;把握时机;方法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2)23-064-1笔者认为,在教学中,只有在最佳时机提问,效果才最好。
所谓最佳提问时机,就是当学生处于“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不能”的“愤悱”状态的时候,此时,学生注意力集中,思维活跃,对教师的提问能入耳入脑。
最佳提问时机既需要教师敏于捕捉、准于把握,也需要教师巧于引发、善于创设。
一、当学生的思维发生障碍时,及时提问学生的思维发生障碍的地方,往往是教学重点所在之处。
在学生思维受阻时,教师要通过采用铺垫性、辅助性的提问,降低坡度,减小难度,帮助学生理解知识,让学生自己去思考、探索知识,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高考数学中,重点是对学生基础知识掌握与否及数学思想方法运用的考察,所以在课堂问题设计中,对思想方法的提问是重要的一个环节。
比如函数中常出现f(x)+f(y)=f (xy)这类抽象函数,学生一时难以入手,不妨通过举例函数y=lg x可以找到解题的突破口。
再举一例“如果函数f(x)=|x|+a-x2-2(a>0)没有零点,则a的取值范围为。
”不少学生拿到此题毫无头绪,无从下手。
其原因是学生识破不了函数与方程内在联系,即函数零点问题可转化为对应方程根的分布问题又可转化为构造两个函数研究交点问题。
课上处理此题前不妨引一变题:“如果函数y1=a-x2(a>0)与函数y2=2-|x|的图象没有交点,求a的取值范围。
”而解决变题的思路即同一坐标系下研究两个函数的图象看何时无交点,学生基本能想到,再看原题,不难发现要使原函数无零点即关于x的方程|x|+a-x2-2=0(a>0)无实根,即构造两个函数y1=a-x2(a>0),y2=2-|x|,研究何时函数图象无交点。
课堂教学中的几点追问技巧
学生课堂2019 年 10 月24课堂教学中的几点追问技巧王文山(吉林省白山市靖宇县花园学校 吉林白山 135200)摘 要:课堂教学中的追问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很难预设,这就对教师的业务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能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在课堂教学中随机应变,什么时候灵活掌握,什么时候应该问,什么问题应该问。
关键词:提问追问 思维延伸 适时适度 把握时机课堂教学中的适时适度的提问,可以启发学生的思维,可以引导学生的思考方向,可以增强课堂教学的效果。
而提问中的追问,更是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追问,是在提问的时候或者是学生回答问题的时候,不失时机地追加的问题,在原有的问题上追加的一次或者多次提问,追问往往会使问题更进一个层次,起到升华的作用。
课堂提问往往是备课时候预设好的,而追问则有很大的随机性,往往是预设之外的或者是在预设基础上的,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把握时机,因为追问的时机一闪而逝,并且仅仅适用于当时的情境氛围。
课堂教学中的追问,特别是科学有效的追问,作用非常大,效果极佳。
因为追问可以在原有的情境中延续思维,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把对问题的认识和理解不断推向深处,触发学生的灵感让学生充分享受思维的乐趣,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课堂教学中的追问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很难预设,这就对教师的业务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具有较宽的知识面和丰厚的知识底蕴,能够根据学生的世纪情况课堂教学中随机应变,什么时候灵活掌握,什么时候应该问,什么问题应该问。
比如在一年级识字,学习生字“口”,让学生组词,有学生说门口,这就是随机的,不是预设的,此时追问,谁家门口,回答我家门口,再追问你家门口有什么,他想想说有小狗,或者有棵树,再继续追问,小狗在门口做什么,那棵树是什么样子的,等等,知识就得以扩展,思路就被正确引导延续。
我认为课堂教学中的追问在具体实施的时候应该做好以下几点。
1.充分了解学生的能力水平,不同年段,不同水平的学生接受能力是不一样的,在同一个班级,学生的能力水平也是有很大的差别的,不能提同样难度的问题,追问难度太大,回答不出,僵在那里耽误时间,影响教学进程,而且会影响学生思路,破坏节奏,冷落气氛,反而会出现尴尬局面。
课堂中教师提问有效性的技巧及策略
课堂中教师提问有效性的技巧及策略冕宁县城厢镇中心校方启美教师有效性提问是指教师根据课堂教学的目标和内容,在课堂教学中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和氛围,精心设计问题情景,提问有计划性、针对性、启发性,能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欲望,有利于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1、精心设计,紧抓提问点(1)抓住学生的兴趣点提问所谓兴趣点,就是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集中学生注意力,促进学生理解的知识点。
思维从疑问和惊奇开始,在教学中可设计一个学生不容易回答的悬念或者一个有趣的故事,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起到启发引导的作用。
例如:金老师在教学“烙饼问题”时,她首先把问题呈现给大家:“妈妈给一家三口每人烙一张饼,家里的一只平底锅每次最多只能烙两张饼,两面都要烙,每面要三分钟,怎样才能尽快吃上饼?”师:“怎样才能尽快吃上饼?”是什么意思?生:烙饼用的时间要尽可能短。
师:要使烙的时间尽可能短,要注意什么问题?生:要充分利用“每次最多能烙两张饼”这一条件。
尽可能不要让锅空出来。
这个问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起到了启发引导的作用,你看,每个同学都忙着拿出事先准备的圆形纸片开始烙饼了。
又如:王老师在上“比较分数大小”时,刚上课他就给学生讲了一个有趣的故事“猪八戒分西瓜”,唐僧师徒来到火焰山下,他们口渴难耐,孙悟空去找来一个大西瓜,猪八戒自告奋勇来分西瓜,他说:“我少吃点分二分之一,悟空多吃点分三分之一,师傅吃得最多分四分之一。
”王老师提问了,“究竟谁吃得多?”我们等一下来解决这个问题。
由于这个故事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拥有一种强烈的求知欲望,这样做有利于学生集中注意力去探索新知。
(2)抓住知识的疑难点提问学生学习的疑难点也就是教学的重难点,抓住疑难点提问,就是要突破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特别要对学生容易出错的地方设计疑问。
教师要让学生充分“暴露问题”,然后顺着他们的错误认真分析,不断引导,使学生恍然大悟,留下深刻印象。
例如:周老师在教学《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时,让学生对于同一平面图形中两条直线的情况进行分类时,有的学生只看表象,把没有延长,看似不相交的也分在不相交一类,这时老师请学生回忆什么是直线?(可以无限延长)那你还有什么要修改的吗?学生立即把两条直线都延长后再重新分类,得到准确的分类结果。
课堂提问应抓住三个关键点
课堂提问应抓住三个关键点作者:刘宛冰崔波来源:《小学语文教学·园地》 2018年第3期提问是课堂教学的基本手段,教师的有效提问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学生的思考,促进教学目标的达成。
为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教师的提问应把握“引、探、评”三个关键点。
“引”指提问的内容要紧扣目标,要提纲挈领、得全要领。
“探”指提问的方法要恰当得法。
就提问的时机而言,可在本文理解矛盾处和看似无疑实则有疑处提问;就提问的方式而言,可采取追问式提问和随境式发问。
“评”指评价反馈要真诚合理,赏识与鼓励、诙谐与幽默、启发与指导要综合运用。
提问是沟通教师与学生的桥梁,有效提问能驾驭迥然不同、瞬息万变的学情,能启发学生的思考,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那么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如何有效提问以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呢?本文试从“问什么”“如何问”以及“如何评”三个关键问题入手,并结合于永正老师的课堂教学来分析课堂的提问艺术。
一、“引”——提问内容要紧扣目标教师在课堂中通过提问来引发学生的思考,促进学生的学习,首先需明确“在何处设问”“设计何种问题”。
教师不应“为提问而提问”“为表现互动而频繁提问”,提问要有明确的目的,要从学生的学习需要出发,依据教学内容,恰当选择设问处,精心提炼问题内容。
提问内容的选择应把握以下关键点:1.提问要提纲挈领教师如果在教学过程中忽略学生的学习期待和学习重点,漫无目的地提出多、碎、浅的问题,就无法激起学生的思维热情和情感认同,或者提出难、杂、乱的问题,又会让学生措手不及,望而止步,同样难以让学生积极主动思考。
满堂问的做法已不适合当今的教育方式,教师应细心琢磨,文本的关键之处提问。
例如,于老师《秋天的怀念》一课师:一片树叶黄了,落下来了,就意味着一个生命的结束。
古人说“自古逢秋悲寂寥”,秋天容易使人感到哀伤。
“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
”身有残疾的史铁生面对这“无边落叶萧萧下”的情景,他一定想到了自己,他会感到凄凉、悲怆,甚至于绝望。
把握课堂提问时机与技巧
把握课堂提问时机与技巧提⾼初中课堂提问可以拉近师⽣之间的关系,能够对学⽣的思维能⼒、表达能⼒等,进⾏有效的锻炼与培养。
教师所采⽤的提问⽅式,有不少优点,也存在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尤其是课堂提问的时机和技巧的把握上。
⼀、关注教师⾃⼰的提问语速、语调。
⼀般来说,教师提问的时候语速适中或者稍慢,语调适当加重,是所提问题让学⽣听得明⽩听得⾼度重视,才能让学⽣清晰地掌握问题主旨同时还在提问的过程刺激者学⽣对问题的思索。
⼆、提问不能⼈为地制造紧张的氛围。
提问学⽣回答问题,如果回答得不够准确或完全错误,教师可以适当引导,千万不能为了赶时间求得正确答案,接⼆连三地提问其他学⽣,因为随着学⽣⼀个个站起来坐下去,课堂⽓氛会变得⽐较紧张。
退⼀步来讲,学⽣就是回答不出来,,教师也应注意给学⽣留⼀点余地。
如在提问时,尤其是追问的时候,也许学⽣⼀下⼦回答不了或者回答不完整,教师可以说:“你先坐下,请再好好想想”“请另外同学帮帮忙”“哪位同学(或者找⼀位同学)愿意帮忙回答这个问题”……这样既可以消除紧张⽓氛,让学⽣轻松愉快地去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让学⽣有⾜够的勇⽓迎接挑战,迎接每⼀节课。
三、提问时要注意联系学⽣的实际 在教学中,教师所讲的问题⼀定要紧扣学⽣的实际,最好是结合学⽣的学习和⽣活,结合学⽣的家庭和学校及接触到的社会的情况等等,让学⽣真正地在熟悉的环境中去掌握知识。
如讲到九年级年级上册第⼋课第⼀框题《我们的梦想》时,我问学⽣⾃⼰有近期或远景梦想?进⽽问道家庭有什么梦想?最后问⼤到国家和⼈民有什么梦想?由⾝边最⼤的实际渐进问下去,顺利导⼊正课,开个好头。
四、提问时要注意考试的提问类型 在这⼏年的中考中,⾮选择题的提问⽅式多样化,诸如:是什么、为什么、作⽤意义、启⽰了什么、体现了什么、评析等。
甚⾄⼀题多问,有的答案也只要⾔之有理即可得分。
所以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特别注意提问⽅式,既要让学⽣能够理解课⽂,⼜要让学⽣找出解题⽅法,并提⾼学⽣的解题能⼒。
在小学语文课堂如何进行有效提问
在小学语文课堂如何进行有效提问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对于学生的学习生涯具有重要意义,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是在这一时期培养起来的,教师应该善于提问,在课堂上通过提问提高课堂效率,本文主要介绍了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进行有效提问的相关技巧和运用,希望可以提供一定参考。
有效地提问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热情,让学生主动学习,引导学生深入的思考,是教师与学生进行交流沟通,传递信息的一个重要渠道,所以如何在小学语文课堂把握时机进行有效提问成为值得小学语文教师值得关注和研究的问题。
1.提问要把握适当的时机。
所谓适当的时机就是指教师在语文课堂进行提问时要根据所提问题的内容和难易程度找准最佳时机进行发问,孔子曾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也就是说在尚未达到学生想要理解知识而没有得到时不要开导,尚未到学生想要表达自己而又表达不清的时候不要启发,这里说的就是时机的选取。
抓住提问的时机是塑造高效课堂的关键环节,对于提问的效果有直接影响,教师应该抓住机会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
例如,对于一些很难的问题,教师要留给学生足够的深入思考和互相交流讨论的'时间,不然课堂就容易出现冷场的现象。
在交流中学生的思维得到训练同时也会获得问题的答案,这对于学生的课堂学习是行之有效的一种方式。
同时,教师要善于提问,提问的时机最好选择在学生想要表达而又表达不明和想要获取知识而尚未获得之时,这样学生的学习热情也会提高,从而更快接受新的知识,选择这样的时机往往比随意选择的提问时机要更为高效。
2.适度提问尊重学生差异。
小学生受智力水平以及外部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其理解和接受能力并不相同,一个班级里面的学生也会存在差异,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差异,适度提问,把握好问题的难易程度,顾及到每一位同学。
例如,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实际设计“困难、一般、简单”三个级别的问题,让班里学习好的同学回答困难的问题,中等的同学回答一般的问题,而学习比较吃力的同学回答简单的问题,这样全班的同学的积极性都会被调动起来,课堂氛围也会比较活跃。
在教学中如何进行设问
姓名:高士华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玉泉区石东路小学邮编:010020在教学中如何进行设问课堂提问是教学过程中信息输出和反馈的主要途径之一。
好的提问,能“一石激起千层浪”,启发学生积极思维,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使课堂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教学中,教师怎样进行设问呢?1.把握良好的设问时机两千多年前,孔子就提出启发提问要掌握时机的主张。
在什么情况下提问最好呢?孔子认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启发性提问就是抓住提问的契机,在学生欲言不能的环节上,因势利导,让学生在“山穷水尽”之时有“豁然开朗”之感,其目的在于积极地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的主体地位。
例如,在讲了圆面积公式推导过程之后,紧接着需要指导学生应用圆面积公式进行计算,这时要强调求圆面积必须知道半径这个关键条件,可以采用这样的教学方法:(1)让学生利用教具讲述圆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2)用卡片出示2C 、π2C 、r π2、2r π等公式进行辨认,并说明公式中每个字母的意义,这时学生认为已掌握了求圆面积的知识,于是产生“无疑之感”。
教师适时地捕捉良好的设问时机,指着圆面积的教具问:“谁能求出这圆的面积是多少?”谁也算不出来,这个看来不成问题的问题把学生“难”住了。
教师再引问:“为什么求不出呢?我应当再给你们一个什么条件呢?”此时学生才深刻地理解到:求圆面积的关键是确定r 的具体数值。
2.点明课题设问新课伊始,用几句贴切而精炼的引诱导入,采用“设问”的方式揭示课题,这不仅可以把学生分散的注意力集中起来,诱发思维,强化求知欲,还可以开门见山地说明新知识的内容,促使学生去开动脑筋,探求答案。
例如,教学圆柱体积的计算时,教师出示两个圆柱体实物(一个细而长,另一个粗而短,如接力棒和茶叶桶等),问学生:“这两个圆柱体哪个体积比较大?你是根据什么进行判断?”由于学生都是通过观察得出的结论,所以极易产生分歧。
这时教师因势利导,指出只有准确地计算出它们的体积,才能做出正确的回答。
教师课堂提问的技巧
教师课堂提问的技巧文件排版存档编号:[UYTR-OUPT28-KBNTL98-UYNN208]教师课堂提问的技巧提问是课堂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了解学生知识掌握状况以及学生解决自身存在的认识困惑与问题,进一步获取知识的重要方式与手段。
掌握课堂教学提问的技巧,对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技能,促进学生的认知与情感发展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掌握恰当的提问时机提问要考虑到情境性,在不同的情境下,对同样的内容进行提问会收到不同的效果。
因此,若想有效地发挥提问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除了我们要在提问的内容上进行思考与设计以外,还要考虑到提问的情境性与实效性,掌握恰当的提问时机。
恰当的提问时机并非完全就是一个时间上的概念,它是受提问对象、提问内容与教学场景等因素同时作用与影响而形成的一个思考与解决问题的时机。
1.提问对象课堂教学中提问的主要对象是学生。
由于不同的学生其学习的方式与特点不同,那么对其进行提问的方式与时机也就应该有所不同。
有的学生反映比较灵敏,进入学习状态比较快一些。
对于这类学生,在提问的时间上并没有太严格的要求。
而对于那些进入学习状态较慢的学生,不宜过早地对他们进行发问,否则,就可能会适得其反,给他造成一定的心理负担。
所以,教师在进行提问时,一定要对学生思考、回答问题的方式与特点有所了解,且不可随意提问,尤其是学生被动的点名提问。
2.提问内容并不是所有的内容都适合对学生进行提问的。
提的问题必须是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思考能够回答出来的问题,此外,对于那些不经学生思考就能够回答上来的问题亦不适宜对学生进行提问。
所以,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既要考虑提问的对象,也要考虑到提问内容的难度。
太难与太简单的问题,都不宜在课堂上提问,否则,就无法收到良好的提问效果。
当然,问题的难易程度也是相对的,它存在着较大的个体差异性,在课堂教学提问过程中可以灵活掌握。
此外,问题难易程度的选择,还要依提问的目的而定,如果提问的目的不一样,那么受其影响所选择的提问内容的难易程度也就会存在一定的差异。
试论课堂提问的时机把握及提问方法
试论课堂提问的时机把握及提问方法摘要:课堂提问的质量代写论文直接影响着教学的质量,影响着学生思维的训练。
提问的时机把握应该是:提问于学生的疑惑处、新旧知识的联系处、教学环节的关键处、学生思维的转折处。
课堂提问的方式方法多种多样,主要有直接诱导法、追根溯源法、无中生有法、反弹琵琶法、曲径通幽法、由此及彼法等。
关键词:课堂;提问;时机;方法《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1]。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实践”[1]。
新课标所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要求语文教师放下架子,不再以课程知识的唯一拥有者和权威自居,而应是以参与者的身份与学生进行合作伙伴式的交往。
心理学家认为,发现问题是思维的第一步,回答问题是思维的第二步。
师生问答使课堂形成不断向前推进的思维流程,进而迸发出创造性思维。
适时有效的课堂提问是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课堂中的师生问与答,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与人交往的能力,还可以让那些充满个性的回答所闪现的创造性火花得以放大,使新的信息得以交流。
诙谐而富于艺术性的提问,还可以消除学生的学习疲劳,提高学习效率。
一、把握提问时机在课堂教学中,课堂设疑提问的质量直接影响着教学的质量,影响着学生思维的训练。
提问必须抓住时机,相机诱发,使提问收到应有的教学效果。
一般说来,课堂提问时机选准与否,对学生的创造思维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
那么,什么时候提问容易收到最佳效果呢?1.提问于学生的疑惑处“学起于思,思源于疑”。
提问,是为了启发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来获得知识、培养能力。
孔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2]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调动学生进入“愤悱”状态,引导学生“生疑”、“质疑”、“释疑”,培养他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有了疑问,就会产生求知欲望,就非要弄个水落石出不可。
因此,教师在组织教学时,要善于根据教材内容,或课前设疑、引人入胜,或课中置疑、波澜跌宕,或课后留疑、回味无穷,使学生在课堂上始终处于一种积极的探求状态。
有效的课堂提问
有效的课堂提问一位美国教学法专家曾说:“教师教学效率的高低,绝大多数能够从他们所提的问题的性质和发问的方法查出来。
中小学教师若不熟谙发问的技巧,他的教学工作是不易收到成效的。
”叶圣陶先生更是提出“可否自始即不多讲,而以提问与指点代替多讲。
”——以提问和指点替代多讲,这其实对课堂提问的有效性、艺术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样的教学内容,不一样的提问方法,会产生不同的教学效果。
一、明确提间的目的任何教学提问,都是为实现一定的教学目的服务的,教师在备课和设计教学提问时,首先应想好在教学实行到某一步骤时,为什么要设计提问,怎样去实现教学目标。
在不同的教学阶段,教师设计提问要达到不同的教学目的。
这是导人新课时常用的提问法,可采取围绕课题,抓住文眼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
问题一提出,学生的好奇心马上就被激发,想一探事情的究竟,从而就达到了激趣的目的。
这是在授课的过程中设置问题,好的提问能激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思考中学习。
通过问题的解答,突出了重点,化解难点,完成了教学目标。
这是在结束新授课时提出问题,教师通过总结性提问,在学生答问中获得反馈信息,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学生也能够从中理解学习重点、难点,检查自己的学习成效。
二、掌握提间的策略( 一 ) 精心设计提问没有问题的课堂不是成功的课堂,教师要树立“问题意识”,在课堂教学中以问题为纽带,这个问题包括教师的设疑、启疑、答疑和学生的怀疑、质疑、解疑等。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做“平等者中的首席”,即教师是引导者,学生是主动者。
所以,教师在设计提问时要注意以下几点:1.提问要把握问题的难度。
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关于认知心理学的观点认为:人的认知结构能够划分为 3 个层次,即“已知区”、“最近发展区”和“未知区”。
老师要努力寻找学生“已知区”和“最近发展区”的结合点,在不知不觉中唤起学生学习的热情,然后逐渐提升问题的难度。
2. 提问要注重问题的角度。
教师要从培养学生的综合水平入手,处理好问题大小、多少的关系。
有效把握课堂提问的技巧与时机
有效把握课堂提问的技巧与时机在新课程中,以“问题为中心的学习”是课堂教学的一种新模式。
问题是知识的心脏,是调动思维的催化剂,是促使学生认知结构重建的立足点和落脚点。
教师将学习内容问题化,以问题引导和促进学生学习,以问题解决来培养和提高学生思维能力与学习能力,促进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发展。
教学过程是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再提出新问题的循环往复过程,这一过程的关键在于引发学生的思维和思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教师除了要设计高质量的问题,还要把握课堂提问的技巧与时机,才能实施有效课堂教学。
下面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谈谈一些体会。
一、找准最佳结合点进行提问即摸清前后知识和新旧知识的联系和衔接,找准最佳结合点进行提问。
注重新旧知识的过渡。
新课程认为,学生是发展的人,是独特的人,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教师要清晰地把握每一个学生的知识基础、认知风格和个性特点,了解学生的兴趣点、疑惑点、模糊点和兴奋点,预设出与学生实际相匹配的教学活动。
问题的设计要立足于学生思维的“最近发展区”,定位于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和认知需要,“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既要寻找知识的固着点,也要关注新旧知识的“关联点”,选准新信息进入学生经验世界的“切入点”,找准新知识在原有的知识中的“生长点”。
构建主义认为新旧知识的衔接点、生长点是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在学生各自的“最近发展区”内,充分发挥知识的迁移作用构建开放的新旧衔接,教师要安排适当的教学活动,激活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使新知识的植入有一个清晰、稳定的“固着点”,体现新旧知识点的联系与发展,并通过学生自主探索来理解、掌握新知。
例如:在教学四年级“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口算”时,教师先让学生口算“24÷6= 32÷8= ”的得数后,提出如果老师在被除数和除数的末尾都添上一个0,变成“240÷60= 320÷80= ”你还会计算吗?学生根据知识的迁移很快理解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相同的倍数商不变的规律。
课堂有效提问的技巧与策略
2016.12小学语文教学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倡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过程,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转变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习惯,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启发式教学。
有效提问是一种能够使学生有所进步或发展的课堂提问,在启发式教学中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
由于语文教学受严格的课时、内容限制,在规定的时间内必须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所以,课堂提问所占的比重要做到适量,保证高效。
有效提问的关键在于教师对所提问题的把控能力,教师要想把设计好的问题提得恰到好处,需注意以下方面。
一、提问开始时,教师要把握设疑时机1.提问要把握时机。
课堂提问并非想问的时候就问,而是要寻找最佳时机。
古代大教育家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学生“愤”“悱”时不仅是设疑的最佳时机,也是提问的最佳时机。
心理学认为,人的注意力有周期性的强弱变化。
因各种因素的影响,课堂上学生的注意力不可能自始至终保持集中。
以新课导入为例,导入的方法很多,而有经验的教师往往在开头就巧妙设疑,创设“愤”“悱”的情境;在学生注意力逐渐分散时设疑提问,可以使注意力集中;一节课结束或学习完一个单元后设疑,可设置悬念,承上启下,形成以后的学习高潮;在学生有心理准备和需求时发问将会“启而发”,达到有效提问的作用。
2.提问要面向全体,注意层次性。
提问不是服务于某个学生,而是服务于全班。
教师提问时,应面向全班把问题提出,让学生思考后再指名回答。
提出问题后要有耐心,给学生留一定的思考时间,让学生经过充分准备后再回答问题,这样不仅能增加学生回答的正确性和完整性,还有助于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教师提问不仅要面向全体,而且要注意层次性,使绝大多数学生都有收获。
一般情况下先叫中等水平的学生回答,同时提醒全班学生尤其暗示学困生注意听。
等到中等生回答差不多时,再请学优生补充。
最好留有自觉回答的时间,鼓励学困生和中等生起来回答问题。
这样,全体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久而久之,他们就会养成思考问题的习惯,对课堂提问产生浓厚的兴趣,发展思维能力。
一年级数学课怎么提问问题
一年级数学课怎么提问问题1一年级数学的提问技巧一、把握提问的时机课堂提问如果问得过早,学生思路跟不上会感到突然;问得过晚,就如同“马后炮”起不了作用。
因此,教师要善于察言观色,注意学生的表情和反馈信息,及时地提出问题。
一般来讲,教师提问有课前复习提问、导入新课的提问、课间引导启发学生思考的提问和课后性提问。
虽然一节课中提问次数没有确定,但要把握好提问时机,不宜过多,何时提问,提问什么内容,一般课前应设计好,提问要问到关键处,问到点子上,问出水平来。
当同学们在听课中流露出迷惘的神情时,教师应及时提问,便于发现问题,采取果断,对症下药。
一节课中,不可刻意追求课堂气氛热烈,一味地问个不停,使课堂教学变成“答记者会”,其结果必将适得其反。
二、把握提问的难度提出的问题过于简单,学生不用思考就可以回答,这样的提问没有意义;提出的问题难度过大,超过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水平,也会造成学生不能作答。
因此,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知识水平设计问题。
问题要有一定的难度,又要使学生经过独立思考可以回答,如果学生回答有困难,教师还可以做必要的鼓励和提示。
三、尊重学生的提问权学生是一个个有着丰富而细腻的感情的人,每一堂课中他们都会产生一些想法或疑惑。
由于学生自制力较弱,这些想法或疑惑一经产生,便急欲一吐为快,否则就会形成一个个思维干扰。
学生是学习实践活动的主人,教师要允许学生质疑,热情地为他们创造吐露思想的机会。
对于学生的质疑,要在态度上给予鼓励,上加以引导,让学生在教师亲切、赞赏的言行中产生强烈的思维意向,积极进行思维活动。
2小学数学课堂的有效提问提问方式的转变课堂提问,是教学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教学手段,也是一种最直接的师生双边活动,更是教学成功的基础。
准确、恰当的课堂提问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很好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但是,在现实的课堂教学中,提问的作用发挥得远远不够。
甚至数学课堂教学中严重存在无效提问、低效提问的现象,甚至有时教师的提问得不到学生的配合,学生要么答非所问,要么答者寥寥,造成课堂教学的冷场,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把握课堂提问的时机和原则
把握课堂提问的时机和原则虽然提问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并不是说教师可以随心所欲地提问。
提问是一门技巧,也是一门艺术,只有掌握提问原则、运用提问艺术、把握提问时机,才能切实发挥提问抛砖引玉的作用,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
下面将结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数学学科的教学属性探讨提问教学的技巧。
一、把握提问时机一节课什么时候提问、怎样提问是提问的关键。
若教师不管不顾时机、不停地问学生,会使学生产生疲倦感,激不起思维涟漪,也就难以发挥问题的功效。
因此,教师要把握提问时机,优化提问效果。
提问具有启发、引思等作用。
基于此,教师可以在学生遇到障碍、发生矛盾时提问。
这时问题就像一道亮光,为学生照亮思维活动的方向。
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必须吃透教材,从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出发,找到新旧知识的结合点,用问题引导学生利用旧知识找到新知识的生长点。
这时的问题就如一座桥梁,将新旧知识有效地架构起来,帮助学生建立完善的知识体系。
以人教版三年级数学《倍的认识》一课为例。
“倍”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又是一个很重要的概念,它既是二年级数学表内乘法的拓展和延伸,又是学习分数、比例等知识的基础,在学生的数学学习中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因此,做好“倍”的教学意义重大。
为了帮助學生建立“倍”的概念,使他们对“倍”有清晰的认知,教师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出发,设计了这样的问题:3个2是多少?学生很快就说出6,并列出算式3×2=6。
这时教师组织学生根据这一认知,借助摆小棒摆一摆,他们以2根小棒为一组,摆成3组。
此时教师就可以继续提问:“将2根小棒看作一份,共有几份?”学生回答3份。
“6根小棒是2根小棒的几倍?”很明显是3倍。
这样,通过问题衔接,学生从“几个几”的角度认识了“倍”,深化了对“倍”的本质认识,突破教学重难点。
除此以外,教师还要在学生产生困惑时进行提问,如教学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万以内数的加法》一课时,在引出算式“98+25”后,学生的学习陷入僵局,这一算式对他们来说比较陌生,学生不知道如何下手。
谈课堂教学中提问时机的把握
谈课堂教学中提问时机的把握
提问时机的把握对于谈课堂教学至关重要。
当正在准备讲授知识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们回忆自己在相关领域已学到的知识,以此来
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当教师正要讲授某一点时,可以先让
学生回答一些引发思考的问题,帮助学生从一般概念中走向具体描述;当讲授完某一知识点时,可以让学生把该知识点与他们之前已经学过
的相关知识进行联系,以此加强他们对该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总之,
提问时机要合理把握,才能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习效果,
从而实现教学的最终目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把握好课堂提问的时机
江西省瑞金市第五中学宋海明
著名特级教师嵇明海说:“教师通过精心设疑、提问,让学生思考、回答,能引发学生思维的强烈冲突,充分开启学生的心智,使学生的思维处于高度兴奋状态,学得的知识印象深刻、记忆牢固,还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启发性极强。
在学生精神焕散时,用提问的方法还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教师精心设疑、提问,学生通过思考、回答,能引发学生思维的强烈冲突,充分开启学生心智,使学生的思维处于高度兴奋状态,学得的知识印象深刻、记忆牢固。
课堂提问是优化课堂教学的必要手段之一,也是教师教学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适当的课堂提问,教师能多角度、深层次地调动学生主动思维,使教与学的双边活动达到一种和谐的交流状态,真正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实现教学目标,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本文结合个人在物理教学中的体会,对此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一.认识作用走出误区
1.物理课堂提问的作用
首先,通过提问,可以使教师当堂了解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从而及时地调控教学程序,改变教学策略,使学生能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其次,提问可以提高学生听课的注意力,教师用一个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问号"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可紧紧地把握学生的思维脉搏,激发学习兴趣,赋予学习动机;其三,提问可以让学生发现不足,帮助学生克服盲目的自满情绪,这样对提高学习效率、拓宽视野,诱发思维很有作用;另外,提问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观察能力,还有利于师生之间的相互沟通和信息交流。
2.物理课堂提问中的误区:
有些教师认识到课堂提问有如此大的作用,往往会片面追求,走想极端。
通常有以下几种误区:①表面性提问。
旨在追求热闹场面,问题肤浅,学生齐声回答,表面轰轰烈烈,实则空空洞洞;②习惯性提问。
问题未经精心设计,每讲一两句便问"是不是"、"对不对",发问不少,收效甚微;③模糊性提问。
提问表达不言简意赅,有时不知所云,学生无法回答;④惩罚性提问。
发现某一学生精力分散,心不在焉,突然发问,借机整治;⑤随意性提问。
提问漫无边际,提一些低级的、重复的问题,东拉西扯,越扯越远;⑥跨越性提问。
提问没有层次性,难易问题无阶梯;⑦呆板性提问。
即不能灵活应变,针对课堂气氛、学生的回答和反应,进行必要的反馈或追问下去,等等。
二.锤炼语言规范题意
课堂教学语言是教师的一项基本技能,更是一门教学艺术,课堂提问同样要锤炼语言,做到科学规范,美感十足。
对此,物理教师要注意以下几点:①语言的优美性。
提问的语言必须抑扬顿挫,能引起学生的注意;②语言的准确性。
让学生听清楚提问的内容和要求,切忌含糊其词,模棱两可;③语言的精炼性。
提问语言要言简意赅,表达要准确到位,不能让学生有颠三倒四、重复累赘的感觉;④语言的激励性。
提问语言要带有鼓励的性质,能引起学生心灵的共鸣,唤起学生的求知欲,引发学生积极思考。
⑤语言的科学性。
物理是一门自然科学,对一些概念、规律的要做到正确无误,科学严谨。
⑥语言的节奏性。
每提一个问题,都要留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与空间,让学生积极思维,这样一来方能体现提问的最佳效果。
三.精选内容把握时机
教师在课堂上并不是任何内容都要问学生,必须紧紧围绕教学的目标和要求,从教材的系统性、知识的连贯性和学生的实际水平等方面考虑。
要善于对教材的内容进行归纳、筛选,做到删繁就简,择精选萃,抓住教材的重点和难点,选择那些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节点,问一问为什么,求一求所以然。
首先,物理教师要善于利用学生易混、易错的问题进行提问,通过对概念、规律和例题的剖析,达到解惑的目的,让学生有一种思路清晰,解题驾轻就熟的感觉。
其次,课堂提问要有一定的深度,以培养学生进攻性的学习状态,应避免引出简单答复的问题否则会使学生兴味索然。
切忌事无巨细,都要提问,纠缠于价值不大的枝节问题上。
简而言之,物理教师要选准提问的突破口,把问题问到点子上。
这犹如沙里淘金、花中采蜜一样,是教师的一种创造性劳动。
课堂提问还要把握好时机,一方面要看课堂教学的内容,另一方面又要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和注意力等实际情况,因此,课堂提问应有灵活性。
首先,引入新课就是一个很好的时机,一节课的开始教师若能提出一两个引人深思的问题,学生的思维一下子就处于积极状态。
如在学习“自由落体运动”一课时,可先提出“重的物体下落的快还是轻的物体下落的快?”一问,引导学生探究;同样,课尾设疑可以引发学生“且听下回分解”的欲望,有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从而来促使学生自觉预习,课后钻研;其次,在讲解知识的关键点时提问,可有利于突破重点、化解难点,让学生主动地接受知识,同时还可活跃课堂气氛;另外,教师要时刻注意学生的神态,当学生的精神不正时提出问题,可使出学生的注意力回升。
四.注重策略优选方式
同一物理问题,可以从不同侧面提出,提问的角度不同,效果往往不一样;不同的物理问题,采取不同的提问策略,选择不同的提问方式,效果也往往不
一样。
课堂上,教师若能根据具体的情况形成各种不同的问题情境,便能达到优化课堂教学结构的目的。
结合教学实际,常用的提问方式有:
1.设疑式设疑式提问用于复习旧知时,可以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和独立思考,它并不是知识的简单重复,而是着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有助于知识的巩固、深化和提高;设疑式提问还常用于引入新课,其作用是设置悬念,以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2.迂回式迂回式提问是指先不直接提出所要解决的问题,而是提出与此有关的其他问题,然后瞄准时机,托出要题的提问方法。
这种提问能使学生对问题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这种弃直就曲的提问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这种方法常在讲解一些综合物理问题时使用。
3.比较式比较式提问是指运用比较来提问的方法。
它可以在同种事物或不同种事物之间进行,也可以在同一事物的不同部分、不同方面进行,或同中求异,或异中求同。
这种提问有利于学生认清事物间的相同或不同点,从而达到加深理解、增强记忆、灵活运用的目的,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求同思维或求异思维能力。
如“振动图象与波动图象有何不同?”就是一种比较式提问。
4.层递式层递式提问是指对有一定深度和难度的问题进行有浅入深的提问方法。
通过一环扣一环、一层进一层的提问,引导学生思维向知识的深度和广度发展。
经层层剖析、层层推进,最终到达解决问题的目的。
如讲授“楞次定律”一课,在教师做演示实验后,提出了几个分层的小问题:①磁铁插入线圈时,磁铁在线圈中的磁场方向如何?线圈中的磁通量如何变化?②灵敏电流计的偏转如何?线圈中的感应电流如何?感应电流产生的磁场方向如何?③感应电流的磁场与原磁场的方向有如何关系?它对原磁通量的变化起什么样的作用?……这些问题起到了架桥设坡的作用,原来负杂的问题学生稍加思索就解决了。
5.分割式分割式提问是指把整体性较强的内容分割成若干个并列的小问题来提问的方法。
物理上有些知识的整体性较强,作为1个问题提出来,范围太大,学生不容易回答完整。
这时教师可采用化整为零、各个击破的分割式提问,一个个小问题解决了,原来的大问题也就解决了。
如讲授“磁场线”一课,在教师引入概念后,若提出“磁场线有何特点?”的问题,学生一时难以回答,这时教师提出了几个过渡性的小问题:①磁场线闭合吗?②在磁体的外部与内部磁场线的方向如何?③磁场线会相交吗?④磁场线的疏密程度与磁场的强弱有如何关系……通过一系列的小问题,学生对磁场线的理解就深刻了。
课堂提问的方法还有很多,本文难以一一罗列。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认为,教师不仅要教,而且要导。
如何“导”呢?他认为:
“一要提问,二要指点”。
如何指点,这里包含一个艺术性的问题。
加强物理课堂提问的艺术性,在激发兴趣、启迪思维、培养创新精神、提高综合素质等方面都具有不同程度的作用。
在今天的物理教学中,教师若能重视课堂提问的艺术性,善加指点,一定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013-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