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收征管法及其实施细则
税收征管法及实施细则
![税收征管法及实施细则](https://img.taocdn.com/s3/m/07b0aef4ba0d4a7302763a66.png)
税收征收管理法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税务管理第一节税务登记第二节账簿、凭证管理第三节纳税申报第三章税款征收第四章税务检查第五章法律责任第六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税收征收管理,规范税收征收和缴纳行为,保障国家税收收入,保护纳税人的合法权益,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制定本法。
第二条凡依法由税务机关征收的各种税收的征收管理,均适用本法。
第三条税收的开征、停征以及减税、免税、退税、补税,依照法律的规定执行;法律授权国务院规定的,依照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的规定执行。
任何机关、单位和个人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擅自作出税收开征、停征以及减税、免税、退税、补税和其他同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决定。
第四条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为纳税人。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负有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义务的单位和个人为扣缴义务人。
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必须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缴纳税款、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
第五条国务院税务主管部门主管全国税收征收管理工作。
各地国家税务局和地方税务局应当按照国务院规定的税收征收管理范围分别进行征收管理。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依法加强对本行政区域内税收征收管理工作的领导或者协调,支持税务机关依法执行职务,依照法定税率计算税额,依法征收税款。
各有关部门和单位应当支持、协助税务机关依法执行职务。
税务机关依法执行职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阻挠。
第六条国家有计划地用现代信息技术装备各级税务机关,加强税收征收管理信息系统的现代化建设,建立、健全税务机关与政府其他管理机关的信息共享制度。
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和其他有关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如实向税务机关提供与纳税和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有关的信息。
第七条税务机关应当广泛宣传税收法律、行政法规,普及纳税知识,无偿地为纳税人提供纳税咨询服务。
第八条纳税人、扣缴义务人有权向税务机关了解国家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以及与纳税程序有关的情况。
纳税人、扣缴义务人有权要求税务机关为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的情况保密。
征管法实施细则
![征管法实施细则](https://img.taocdn.com/s3/m/dd4460233968011ca3009183.png)
《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实施细则》(全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以下简称税收征管法)的规定,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凡依法由税务机关征收的各种税收的征收管理,均适用税收征管法及本细则;税收征管法及本细则没有规定的,依照其他有关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执行。
第三条任何部门、单位和个人作出的与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决定一律无效,税务机关不得执行,并应当向上级税务机关报告。
纳税人应当依照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履行纳税义务;其签订的合同、协议等与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一律无效。
第四条国家税务总局负责制定全国税务系统信息化建设的总体规划、技术标准、技术方案与实施办法;各级税务机关应当按照国家税务总局的总体规划、技术标准、技术方案与实施办法,做好本地区税务系统信息化建设的具体工作。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积极支持税务系统信息化建设,并组织有关部门实现相关信息的共享。
第五条税收征管法第八条所称为纳税人、扣缴义务人保密的情况,是指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的商业秘密及个人隐私。
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的税收违法行为不属于保密范围。
第六条国家税务总局应当制定税务人员行为准则和服务规范。
上级税务机关发现下级税务机关的税收违法行为,应当及时予以纠正;下级税务机关应当按照上级税务机关的决定及时改正。
下级税务机关发现上级税务机关的税收违法行为,应当向上级税务机关或者有关部门报告。
第七条税务机关根据检举人的贡献大小给予相应的奖励,奖励所需资金列入税务部门年度预算,单项核定。
奖励资金具体使用办法以及奖励标准,由国家税务总局会同财政部制定。
第八条税务人员在核定应纳税额、调整税收定额、进行税务检查、实施税务行政处罚、办理税务行政复议时,与纳税人、扣缴义务人或者其法定代表人、直接责任人有下列关系之一的,应当回避:(一)夫妻关系;(二)直系血亲关系;(三)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关系;(四)近姻亲关系;(五)可能影响公正执法的其他利害关系。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及其实施细则若干具体问题的通知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及其实施细则若干具体问题的通知](https://img.taocdn.com/s3/m/dd3fa5b9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3d26659.png)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及其实施细则若干具体问题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税务总局•【公布日期】2003.04.23•【文号】国税发[2003]47号•【施行日期】2003.04.23•【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部分失效•【主题分类】税收征管正文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及其实施细则若干具体问题的通知(国税发[2003]47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为了保证《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以下简称征管法)及《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实施细则》(以下简称实施细则)的贯彻实施,进一步增强征管法及其实施细则的可操作性,现将有关问题规定如下:一、关于税务登记代码问题实施细则第十条所称“同一代码”是指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在发放税务登记证件时,对同一个纳税人赋予同一个税务登记代码。
为确保税务登记代码的同一性和唯一性,单位纳税人(含个体加油站)的税务登记代码由十五位数组成,其中前六位为区域码,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共同编排联合下发(开发区、新技术园区等未赋予行政区域码的可重新赋码,其他的按行政区域码编排),后九位为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赋予的组织机构统一代码。
市(州)以下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根据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制订的编码编制税务登记代码。
二、关于扣缴义务人扣缴税款问题负有代扣代缴义务的单位和个人,在支付款项时应按照征管法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将取得款项的纳税人应缴纳的税款代为扣缴,对纳税人拒绝扣缴税款的,扣缴义务人应暂停支付相当于纳税人应纳税款的款项,并在一日之内报告主管税务机关。
负有代收代缴义务的单位和个人,在收取款项时应按照征管法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将支付款项的纳税人应缴纳的税款代为收缴,对纳税人拒绝给付的,扣缴义务人应在一日之内报告主管税务机关。
2024年税收征管法实施管理细则(2篇)
![2024年税收征管法实施管理细则(2篇)](https://img.taocdn.com/s3/m/0c0760e3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7ff4201.png)
2024年税收征管法实施管理细则____年税收征管法实施管理细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根据《税收征管法》(以下简称“征管法”)的规定,制定本实施管理细则(以下简称“细则”)。
第二条征收税款的税务机关(以下简称“税务机关”)应当按照法定程序,依法征收税款,保障纳税人的合法权益,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第三条细则适用于全国范围内的税收征管工作。
第四条税务机关应当加强内部管理和队伍建设,提高征收税款的效率和质量,加强纳税服务,提供咨询和指导,为纳税人提供优质便捷的纳税服务。
第五条纳税人应当按照法律规定的义务,如实申报、及时缴纳税款,接受税务机关的监督和管理。
第六条纳税人可以委托代理人申报、缴纳税款,但应当遵守法律规定和纳税人的委托授权书的规定,确保纳税义务的履行。
第七条税务机关应当积极采用信息化手段,加强跨部门合作,提高征收税款的效率和准确性,保障税收数据的安全和隐私。
第八条纳税人申报的税款减免、退还等优惠政策,应当依法享受,并按照规定的程序申请,税务机关应当及时审批并给予落实。
第二章税款的征收和管理第九条税款的征收依法进行,税务机关应当按照法律规定的征收程序,向纳税人发出税款通知书,纳税人应当按照通知书的内容和金额缴纳税款。
第十条税务机关可以对纳税人进行税款的实地核查,核实纳税人申报的税款是否真实、准确。
核查应当依法进行,保障纳税人的合法权益。
第十一条纳税人对于税款的征收通知书有异议的,可以按照法律规定的程序提出复议或者申请行政诉讼。
第十二条纳税人有欺骗、偷税等违法行为的,税务机关可以按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对其进行查处,追缴税款并处以相应的罚款。
第十三条纳税人可以按照法定程序向税务机关提出申请,要求调整税款的征收方式、期限等事项,税务机关应当依法受理并及时作出答复。
第三章纳税服务和管理第十四条税务机关应当加强纳税服务,提供咨询和指导,帮助纳税人正确理解税法法规,合理履行纳税义务。
第十五条税务机关应当简化纳税申报和缴纳程序,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提高服务效率,并提供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纳税方式。
新税收征管法与其实施细则对照表
![新税收征管法与其实施细则对照表](https://img.taocdn.com/s3/m/32efcd11ee06eff9aef8074a.png)
纳税人、扣缴义务有权控告和检举税务机关、 订、修改的权利。 税务人员的违法违纪行为。 纳税人在税收征收管理过程中,有权获得 税务机关的尊重和服务,享有接受正当程序的权 利。
2
纳税人、扣缴义务人有权要求税务机关依 法保守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的隐私和商业秘密。税 务机关所掌握的纳税人信息资料只能用于税收目 的,除法律另有规定或者经纳税人同意,税务机关 不得向第三人提供。 纳税人、扣缴义务人有权拒绝税务机关重 复索取内容相同信息资料的要求。 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对税务机关所作出的 决定,享有陈述权、申辩权;依法享有申请行政复 议、提起行政诉讼、请求国家赔偿等权利。 纳税人、扣缴义务人有权控告和检举税务 机关、税务人员的违法违纪行为。 第九条 税务机关应当加强队伍建设, 提高税 务人员的政治业务素质。 税务机关、 税务人员必须秉公执法, 忠于职守, 清正廉洁,礼貌待人,文明服务,尊重和保护纳税 人、扣缴义务人的权利,依法接受监督。 税务人员不得索贿受贿、 徇私舞弊、 玩忽职守、 不征或者少征应征税款;不得滥用职权多征税款或 者故意刁难纳税人和扣缴义务人。 第十条 各级税务机关应当建立、 健全内部制 约和监督管理制度。 上级税务机关应当对下级税务机关的执法活 动依法进行监督。 各级税务机关应当对其工作人员执行法律、 行 政法规和廉洁自律准则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第十一条 税务机关负责征收、管理、稽查、 行政复议的人员的职责应当明确,并相互分离、相 互制约。 第十二条 税务人员征收税款和查处税收违 第八条 税务人员在核定应纳税额、调整税收 定额、进行税务检查、实施税务行政处罚、办理税 务行政复议时,与纳税人、扣缴义务人或者其法定 代表人、 直接责任人有下列关系之一的, 应当回避: (一)夫妻关系; (二)直系血亲关系;
务,税务机关有相反证明的除外。 纳税人、扣缴义务人有权向税务机关了解 国家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以及与 退税的权利。 关的情况。 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对税务机关所作出的决 纳税人依法享有减税、免税、退税以及其
税收征管法实施管理细则范文(二篇)
![税收征管法实施管理细则范文(二篇)](https://img.taocdn.com/s3/m/cf9799ef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90d8ee9.png)
税收征管法实施管理细则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税收征管工作,加强税收法律的实施,维护国家税收秩序,保障国家税收的正常征收,根据税收征管法的规定,制定本管理细则。
第二条税收征管法所称税务机关是指依法负责税收征管工作的部门。
第三条税收征管工作应当遵循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
第四条税务机关应当加强税收征管执法队伍建设,提高税收征管执法水平。
第五条税务机关应当加强税收信用管理,依法建立纳税信用评价制度,推动诚信纳税。
第六条税务机关应当依法开展税收征管宣传教育,提高纳税人税收意识,推动优化税收环境。
第二章征册第七条纳税人应当按照税务机关的要求填写《税收征税登记申请表》,提交必要的证明材料,办理税收登记手续。
第八条纳税人应当如实提供与税收有关的信息,不得提供虚假信息。
第九条纳税人申请税收登记,税务机关应当及时办理,不得拖延。
第三章征收第十条税务机关应当依法清查和确认纳税人应纳税款的计税依据。
第十一条税务机关应当加强税收稽查工作,发现纳税人的违法违规行为,依法进行处理。
第十二条税务机关应当对纳税人实施税款征收措施时,确保合法权益不受损害。
第四章征管第十三条税务机关应当建立健全纳税人税收档案,及时、准确记录纳税人的纳税情况。
第十四条税务机关应当建立和完善税务信息系统,实现税收征管工作的信息化。
第十五条税务机关应当积极推动税收征管工作的标准化和规范化,提高工作效率。
第十六条税务机关应当加强与有关部门的沟通合作,共同推进税收征管工作。
第五章应征申报第十七条纳税人应当按照税法规定的期限和方式申报纳税义务。
第十八条税务机关应当提供纳税申报便利措施,简化纳税申报手续。
第六章税款缴纳第十九条纳税人应当按照税务机关的要求及时缴纳税款,不得拖延缴纳。
第二十条税务机关应当提供多种税款缴纳方式,方便纳税人履行纳税义务。
第七章税收减免第二十一条纳税人符合法定条件的,可以享受税收减免。
第二十二条税务机关应当及时审查和批准纳税人的减免申请。
税收征管法实施细则范文(4篇)
![税收征管法实施细则范文(4篇)](https://img.taocdn.com/s3/m/fed683d3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1111c76.png)
税收征管法实施细则范文税收征管法是国家对纳税人进行税收管理的基础性法律,为了更加明确和细化税收征管法的具体实施细则,以下是一个____字的税收征管法实施细则范本供参考: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和加强税收征管工作,提高税收征管效率,依据《税收征管法》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税务局依法负责税收征管工作,具体实施以税务局为主,结合其他有关部门的配合。
第三条税务局应当建立健全税收征管信息系统,提供便捷、高效的服务。
第四条纳税人应当按照法律规定的计税期限、计税方法和计税事项自行申报、纳税,并且主动配合税务机关的征税管理工作。
第五条税务机关有权对纳税人的纳税申报进行核实、查验、勘验等,纳税人应当予以配合并提供相关证据材料。
第六条税务机关有权对涉税事项进行检查和审计,纳税人应当提供必要的协助和配合。
第七条纳税人认为税务机关的征管决定有错误或者不当的,可以提出复议或者申请行政复议,同时可要求暂缓执行征管决定。
第二章税收申报与核算第八条纳税人应当按照法律规定的计税期限,根据实际情况,自行填写税收申报表,并按照规定的途径进行申报。
第九条纳税人应当按照税法规定的准则,按照合理的会计方法进行核算,并将核算结果报告税务机关。
第十条纳税人应当保存有关的财务会计凭证和账簿等核算材料,税务机关有权对其进行检查。
第十一条纳税人在法定的期限内申报的税款,税务机关应当及时核查,并在规定的期限内通知纳税人缴纳。
第十二条如果纳税人未按照法定期限进行申报或者未履行报送核算报告等义务,税务机关有权依据相关法律依据进行罚款或者其他处理。
第三章税款征收和纳入国库第十三条纳税人应当按照法律规定的纳税期限和方式缴纳税款。
第十四条纳税人应当在规定的期限内将缴纳的税款纳入国库,否则将按照相关法律进行处理。
第十五条税务机关应当建立健全现金押运制度,确保税款的安全收缴和运输。
第十六条纳税人缴纳税款后,税务机关应当发放《税务缴款凭证》作为纳税人的缴税凭证。
第四章税收征管措施第十七条税务机关有权对纳税人的税务登记信息进行核实和调查,并在情况需要时要求纳税人提供真实、完整的相关证明材料。
税收征管法实施细则
![税收征管法实施细则](https://img.taocdn.com/s3/m/cb4acdcd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723e58f.png)
税收征管法实施细则
实施细则是对税收征管法中的相关规定进行进一步解释和详细规定的文件。
税收征管法的实施细则主要包括以下方面的内容:
1. 纳税人登记和管理:包括纳税人的注册、登记、变更、注销等管理事项的具体规定,以及纳税人的身份认定和纳税人信息管理等内容。
2. 税款征收和缴纳:包括税款的计算方法、纳税期限、缴纳方式、税款的减免、减免条件等具体规定,以及对逾期缴税的罚款和滞纳金的相关规定。
3. 税务稽查和执法:包括税务稽查的程序和方法、执法人员的职责和权限、案件处理的程序和方法等内容。
4. 纳税申报和财务核算:包括纳税人的申报义务、申报期限、申报方式、申报资料的要求,以及财务核算的准则和要求等内容。
5. 税收征管的监督和管理:包括税务机关对纳税人的监督、查处逃税行为的措施和程序、纳税人的申诉和复议等内容。
实施细则的制定旨在更加具体地规范税收征管的相关事项,为税务机关和纳税人提供明确的操作指南,保证税法的有效实施和税收征管的公正、公平性。
第 1 页共 1 页。
新税收征管法与其实施细则对照表
![新税收征管法与其实施细则对照表](https://img.taocdn.com/s3/m/cb51e805a98271fe910ef9cc.png)
4
内,持有关证件向所在地的主管税务机关申
报办理税务登记。
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人办理税务登记的办
法由国务院另行规定。
税务登记证件的式样,由国家税务总局制定。
第十三条 扣缴义务人应当自扣缴义务
发生之日起30日内,向所在地的主管税务
机关申报办理扣缴税款登记,领取扣缴税款
登记证件;税务机关对已办理税务登记的扣
第二条 凡依法由税务机关征收的各种
第二条 凡依法由税务机关征收的各种 税收的征收管理,均适用税收征管法及本细
税收的征收管理,均适用本法。
则;税收征管法及本细则没有规定的,依照
其他有关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执行。
第三条 税收的开征、停征以及减税、 免税、退税、补税,依照法律的规定执行; 法律授权国务院规定的,依照国务院制定的 行政法规的规定执行。
代收代缴税款义务的单位和个人为扣缴义务 定的除外。
人。
发包人或者出租人应当自发包或者出租之日起30日
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必须依照法律、行 内将承包人或者承租人的有关情况向主管税务机关报告。发
政法规的规定缴纳税款、代扣代缴、代收代 包人或者出租人不报告的,发包人或者出租人与承包人或者
缴税款。
承租人承担纳税连带责任。
税务系统信息化建设的总体规划、技术标准、 装备各级税务机关,加强税收征收管理信息
技术方案与实施办法;各级税务机关应当按 系统的现代化建设,建立、健全税务机关与
照国家税务总局的总体规划、技术标准、技 政府其他管理机关的信息共享制度。
术方案与实施办法,做好本地区税务系统信 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和其他有关单位应
日内,向原税务登记机关申报办理注销税务
登记。
第十六条 纳税人在办理注销税务登记前,应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及其实施细则若干具体问题的通知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及其实施细则若干具体问题的通知](https://img.taocdn.com/s3/m/9f368fff0242a8956bece427.png)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及其实施细则若干具体问题的通知国税发〔2003〕47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为了保证《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以下简称征管法)及《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实施细则》(以下简称实施细则)的贯彻实施,进一步增强征管法及其实施细则的可操作性,现将有关问题规定如下:一、关于税务登记代码问题实施细则第十条所称“同一代码”是指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在发放税务登记证件时,对同一个纳税人赋予同一个税务登记代码。
为确保税务登记代码的同一性和唯一性,单位纳税人(含个体加油站)的税务登记代码由十五位数组成,其中前六位为区域码, 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共同编排联合下发(开发区、新技术园区等未赋予行政区域码的可重新赋码,其他的按行政区域码编排),后九位为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赋予的组织机构统一代码。
市(州)以下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根据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制订的编码编制税务登记代码。
二、关于扣缴义务人扣缴税款问题负有代扣代缴义务的单位和个人,在支付款项时应按照征管法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将取得款项的纳税人应缴纳的税款代为扣缴,对纳税人拒绝扣缴税款的,扣缴义务人应暂停支付相当于纳税人应纳税款的款项,并在一日之内报告主管税务机关。
负有代收代缴义务的单位和个人,在收取款项时应按照征管法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将支付款项的纳税人应缴纳的税款代为收缴,对纳税人拒绝给付的,扣缴义务人应在一日之内报告主管税务机关。
扣缴义务人违反征管法及其实施细则规定应扣未扣、应收未收税款的,税务机关除按征管法及其实施细则的有关规定对其给予处罚外,应当责成扣缴义务人限期将应扣未扣、应收未收的税款补扣或补收。
三、关于纳税人外出经营活动管理问题纳税人离开其办理税务登记所在地到外县(市)从事经营活动、提供应税劳务的,应该在发生外出经营活动以前向其登记所在地的主管税务机关申请办理《外出经营活动税收管理证明》,并向经营地或提供劳务地税务机关报验登记。
最新税收征管法实施细则全文
![最新税收征管法实施细则全文](https://img.taocdn.com/s3/m/cb0410e1f61fb7360b4c65d2.png)
最新税收征管法实施细则全文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实施细则国务院令[2002]362号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以下简称税收征管法)的规定,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凡依法由税务机关征收的各种税收的征收管理,均适用税收征管法及本细则;税收征管法及本细则没有规定的,依照其他有关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执行。
第三条任何部门、单位和个人作出的与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决定一律无效,税务机关不得执行,并应当向上级税务机关报告。
纳税人应当依照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履行纳税义务;其签订的合同、协议等与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一律无效。
第四条国家税务总局负责制定全国税务系统信息化建设的总体规划、技术标准、技术方案与实施办法;各级税务机关应当按照国家税务总局的总体规划、技术标准、技术方案与实施办法,做好本地区税务系统信息化建设的具体工作。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积极支持税务系统信息化建设,并组织有关部门实现相关信息的共享。
第五条税收征管法第八条所称为纳税人、扣缴义务人保密的情况,是指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的商业秘密及个人隐私。
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的税收违法行为不属于保密范围。
第六条国家税务总局应当制定税务人员行为准则和服务规范。
上级税务机关发现下级税务机关的税收违法行为,应当及时予以纠正;下级税务机关应当按照上级税务机关的决定及时改正。
下级税务机关发现上级税务机关的税收违法行为,应当向上级税务机关或者有关部门报告。
第七条税务机关根据检举人的贡献大小给予相应的奖励,奖励所需资金列入税务部门年度预算,单项核定。
奖励资金具体使用办法以及奖励标准,由国家税务总局会同财政部制定。
第八条税务人员在核定应纳税额、调整税收定额、进行税务检查、实施税务行政处罚、办理税务行政复议时,与纳税人、扣缴义务人或者其法定代表人、直接责任人有下列关系之一的,应当回避:(一)夫妻关系;(二)直系血亲关系;(三)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关系;(四)近姻亲关系;(五)可能影响公正执法的其他利害关系。
新税收征管法实施细则
![新税收征管法实施细则](https://img.taocdn.com/s3/m/f1930222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3c4b5d7.png)
新税收征管法实施细则引言为了进一步加强税收征管,完善税收法律体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要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税务总局关于印发的通知》的规定,制定了新税收征管法实施细则。
一、纳税人资格和认定(一)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以及资产管理机构等具有纳税人资格。
(二)非居民纳税人的认定原则:包括居民身份、实际控制权和实际所得源地等因素。
(三)非自然人、非法人的其他组织和资产管理机构的纳税人资格认定。
二、纳税申报和缴纳(一)纳税人应当按照规定的税种、纳税期限和计税依据申报和缴纳税款。
(二)纳税申报的形式:实现电子化申报,纳税人可通过互联网、手机APP等方式申报纳税。
(三)税款缴纳方式:实行电子化缴纳方式,纳税人可通过网上银行、自助设备等方式缴纳税款。
三、税务登记和证明(一)纳税人应当及时进行纳税人登记。
(二)纳税人登记的标准化,主要包括统一的登记申请表、登记流程、审核标准和登记结果等。
(三)纳税证明的制度:修改纳税人核定税额、退税、《税务机关对纳税人的信用等级的评定结果》等。
四、税收执法和税务稽查(一)税收执法和税务稽查是对纳税人实施税法的监管机制之一。
(二)税收执法和税务稽查应当基于纳税人实际经营活动的需要,依法实施,强化风险分析,提高查控效率。
(三)纳税人申请减免罚款、免征违法所得申报、纳税人申请调整核定征收标准等应当经过税务机关依据法律程序的审批。
五、税收征收和征缴监管(一)税收征收和征缴监管是税收管理工作的必要环节。
(二)税收征收和征缴监管应当加强纳税人征收申报、缴纳、发票管理等环节的管理,确保税收的规范和合法性。
(三)加强征收和征缴监管的机制,完善税务机关和高风险行业税务管理机构合作,提高监管执法的效果。
六、税务信用管理(一)税务信用管理是企业信用体系建设和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诚信纳税:树立纳税信用意识,提高企业社会责任感,积极维护纳税小康形象。
(三)税务管理部门应当建立价值取向、多元责任、风险机制、联合监督等方面的制度和机制。
2024年税收征管法实施细则(二篇)
![2024年税收征管法实施细则(二篇)](https://img.taocdn.com/s3/m/8ad04429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1eb201a.png)
2024年税收征管法实施细则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以下简称税收征管法)的相关规定,制定本细则。
本细则适用于税务机关征收的各种税收的征收管理,若税收征管法及本细则未作规定,则依照其他相关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执行。
任何与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决定均无效,税务机关不得执行,并应向上级税务机关报告。
纳税人应按照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履行纳税义务,其签订的合同、协议等与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均无效。
国家税务局负责制定全国税务系统信息化建设的总体规划、技术标准、技术方案与实施办法,各级税务机关应按照国家税务局的总体规划、技术标准、技术方案与实施办法,做好本地区税务系统信息化建设的具体工作。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积极支持税务系统信息化建设,并与其他有关部门实现相关信息的共享。
税收征管法第八条所称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的商业秘密及个人隐私,应当保密。
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的税收违法行为不属于保密范围。
国家税务局应制定税务人员行为准则和服务规范。
上级税务机关发现下级税务机关的税收违法行为,应予以纠正;下级税务机关应按照上级税务机关的决定及时改正。
下级税务机关发现上级税务机关的税收违法行为,应向上级税务机关或者有关部门报告。
税务机关根据检举人的贡献大小给予相应的奖励,奖励所需资金列入税务部门年度预算,单项核定。
奖励资金具体使用办法以及奖励标准,由国家税务局会同财政部制定。
税务人员在核定应纳税额、调整税收定额、进行税务检查、实施税务行政处罚、办理税务行政复议时,与纳税人、扣缴义务人或者其法定代表人、直接责任人有夫妻关系、直系血亲关系、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关系、近姻亲关系、可能影响公正执法的其他利害关系之一的,应当回避。
税收征管法第十四条所称按照规定设立的并向社会公告的税务机构,是指省以下税务局的稽查局。
稽查局专司偷税、逃避追缴欠税、骗税、抗税案件的查处。
国家税务局应明确划分税务局和稽查局的职责,避免职责交叉。
《征管法及实施细则》课件
![《征管法及实施细则》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8330d99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85005ae.png)
contents
目录
• 《征管法》概述 • 《征管法》的核心内容 • 《征管法实施细则》详解 • 《征管法》与《实施细则》的关系及案
例分析 • 《征管法》及《实施细则》的实践与展
望
01
《征管法》概述
《征管法》的立法目的和原则
立法目的
规范税收征收管理,保障国家税收收 入,保护纳税人的合法权益,促进经 济和社会发展。
是税务机关依法管理的必要前提。
税务登记的内容
02
主要包括纳税人名称、地址、法定代表人、经济类型、经营范
围等基本信息。
税务登记的程序
03
纳税人需提交相关证件资料,经税务机关审核后,进行登记注
册,领取税务登记证。
纳税申报
纳税申报的概念
纳税申报是纳税人按照税收法规规定,定期向税务机 关提交有关纳税事项的书面报告。
特点
内容全面、具体、操作性强,注重保 障纳税人的合法权益,强调税收征管 工作的公开、公正、公平原则。
《实施细则》的适用范围和执行要求
适用范围
《实施细则》适用于各级税务机关和纳税人,包括各类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等。
执行要求
各级税务机关应当认真贯彻执行《实施细则》,加强税收征管工作,提高税收征管效率,保障国家税 收收入和纳税人的合法权益。同时,纳税人应当自觉遵守税收法律法规,履行纳税义务,配合税务机 关的税收征管工作。
04
《征管法》与《实施细则》的关 系及案例分析
《征管法》与《实施细则》的关系
01
立法层次与效力
《征管法》是国家层面的税收征管法律,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而《实
施细则》是对《征管法》的细化,属于行政法规,其效力低于《征管法
最新版税收征管法及实施细则精讲
![最新版税收征管法及实施细则精讲](https://img.taocdn.com/s3/m/2cd8837d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9025110.png)
最新版税收征管法及实施细则精讲1.背景介绍税收征管法是国家税收管理的基本法律,对税收征收、征管、征纳等环节进行了规范和统一、中国税收征管法修订于2024年,于2024年起正式实施。
税收征管法的实施细则则对具体的条款和政策进行了详细解释和规定。
2.贯彻税收法治原则税收征管法实施细则贯彻了税收法治原则,即稳定、公平、简便、透明和可预测。
其中,稳定原则要求税收政策应当稳定不变,不得随意变更;公平原则要求税收征纳应当公平合理,不得歧视特定纳税人;简便原则要求税收征纳过程应当简化,不得增加纳税人的负担;透明原则要求税收信息应当公开透明,确保纳税人的知情权;可预测原则要求税收政策应当合理预测,便于纳税人做出规划。
3.税收征收主体与对象税收征管法实施细则明确了税收征收的主体和对象。
主体包括国家税务机关和地方税务机关,对象包括居民个人、企业和其他组织等。
征纳主体和对象亦可在具体税收法律中做进一步的明确。
4.纳税人的权利和义务税收征管法实施细则明确了纳税人的权利和义务。
纳税人的权利包括纳税人权益保护、纳税人自主决策权、纳税人知情权等。
纳税人的义务包括按时足额缴纳税款、提供真实准确的纳税信息、接受税务机关的监督等。
5.税收征纳程序和方式税收征管法实施细则规定了税收征纳的相应程序和方式。
纳税申报、核算和清算程序应当按照统一的规定执行。
税款的征收方式可以采取预缴、定期缴纳等形式。
6.税务机关的职责和权限税收征管法实施细则明确了税务机关的职责和权限。
税务机关管理和监督纳税人的税收行为,对纳税人进行查账、核算、调查等。
税务机关也负责税务登记、税务登记证书的发放等工作。
7.税收执法和纳税争议解决税收征管法实施细则明确了税收执法的相关规定。
税务机关可以依法采取税收执法措施,包括查封、扣押、罚款等。
纳税人对税收行政处罚有异议的,可以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诉讼。
8.税收信息管理和保护税收征管法实施细则对税收信息管理和保护进行了规定。
税收征管法及其实施细则与发票管理
![税收征管法及其实施细则与发票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31898596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cf.png)
税收征管法及其实施细则与发票管理一、税收征管法及其实施细则的主要内容首先,税收依法征收是税收征管的根本原则。
税务机关在履行税收征管职责的过程中,必须依法进行税收征收工作,不能超越法律规定的范围,确保税法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其次,纳税义务和纳税人权益是税收征管的核心内容。
纳税人在履行纳税义务的同时,也享有相应的纳税人权益,税务机关应当保障纳税人的合法权益,确保税收征收的公正性和公平性。
再次,税务检查是税收征管的重要环节。
税务机关有权对纳税人进行税务检查,以确保纳税人的税收申报情况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同时也是对纳税人遵守税法的一种监督手段。
最后,税务处理和法律责任是税收征管的补充规定。
对于不履行纳税义务或者违法行为的纳税人,税务机关有权进行相应的税务处理,并追究相应的法律责任,以维护税法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二、发票管理的基本要求发票管理是税收征管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基本要求包括发票的使用和管理。
首先,发票的使用要合规合法。
纳税人在进行交易时,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使用发票,确保交易的合法性和规范性。
同时,发票的开具也要按照相关规定进行,确保发票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其次,发票的管理要规范严谨。
税务机关应当根据法律规定,对纳税人的发票使用进行监督和管理,确保发票的合规性和真实性。
纳税人也要做好发票的保存和使用,确保发票的完整性和真实性。
再次,发票的查询和核对要及时便捷。
税务机关和纳税人都应当建立相应的查询和核对系统,方便对发票进行查验和核对,确保发票的真实性和合规性。
最后,对于发票的违法行为要依法处理。
如果发现有人使用假发票或者其他违法行为,税务机关有权进行相应的处理,并依法追究相关责任人的法律责任,以维护税收征管的公正性和有效性。
综上所述,税收征管法及其实施细则与发票管理是税收征管工作中的重要内容,税收征管法及其实施细则为税收征管提供了法律依据和操作指南,是税收征管的基本法律;发票管理作为税收征管的组成部分,关系到税收的诚信度和税收征管的效力,需要纳税人和税务机关共同努力,确保发票的合规和真实性。
2023年征管法实施细则
![2023年征管法实施细则](https://img.taocdn.com/s3/m/27e94c93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5293af2.png)
2023年征管法实施细则根据2023年征管法实施细则,以下是该细则的主要内容和要点(字数为2000字):一、征管目标和原则1.1 目标:征管法的目标是规范和加强税收征管工作,提高税收管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促进国家税收收入的稳定增长。
1.2 原则:征管法实施的原则包括公平、公正、便利、透明、依法和高效等。
二、征管主体和责任2.1 征管主体:征管主体包括国家税务机关、税务人员和纳税人等。
国家税务机关负责税务管理工作,税务人员是税务管理的执行者,纳税人是税收的义务承担者。
2.2 责任划分:根据任务划分,国家税务机关负责税收规划和政策制定、税务登记和备案、税款的征收和缴纳管理等工作。
税务人员负责具体的税务征管工作,包括征纳税人员的办税服务、税收咨询和税收征管监督等。
纳税人有义务按照法律规定的时间和方式,申报并缴纳税款。
三、税务登记和备案3.1 税务登记:纳税人应按照规定程序向国家税务机关申请税务登记,并提供相关材料和证明文件。
国家税务机关应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登记,并发放税务登记证件。
3.2 信息推送:国家税务机关应向纳税人提供税务登记和备案相关的政策和法规,以及办税指南和税务服务指南等信息。
四、税款的征收和缴纳管理4.1 税款征收:国家税务机关应规范税收征收流程,确保税款的准确计算和合规征收。
纳税人应按时向国家税务机关申报税款,并如实填写纳税申报表和相关报税材料。
4.2 缴纳管理:纳税人应按照法定的时间和方式缴纳税款。
国家税务机关应提供各种便捷的缴税方式,并建立缴税数据管理系统,确保缴税数据的安全和准确。
五、办税服务和税收征管监督5.1 办税服务:国家税务机关应提供优质高效的办税服务,包括税收咨询、申报辅导和税务审核等。
税务人员应提供专业、礼貌和便捷的办税服务,解答纳税人的疑问和问题。
5.2 税收征管监督:国家税务机关应加强对税收征管的监督和检查,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机制和风险防控体系。
对于违法行为和失职行为,要依法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税收征管法实施细则
![税收征管法实施细则](https://img.taocdn.com/s3/m/1fd12490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c171fcb.png)
税收征管法实施细则
实施细则是根据税收征管法制定的详细规定和具体操作方法。
具体内容可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税收登记和缴纳:规定纳税人的登记程序和要求,明确纳税人如何办理税款缴纳、申报等手续。
2. 税收征收管理:规定税务主管机关的职责和权力,明确税务机关如何进行税收核查、稽查,以及对违法行为的处罚等。
3. 税收监管和执法:规定税务机关对纳税人的监管和执法职责,包括税务机关如何进行税收稽查、税务风险防控、重大税收案件的处置等。
4. 税收征管措施:规定税务机关在税收征收过程中可以采取的措施,如税款追缴、查封扣押等。
5. 税收征管配套制度:制定配套的制度,如纳税人信用评级制度、税收减免政策等,以便更好地进行税收征管工作。
实施细则的出台可以更加具体、明确地规范税收征管工作的执行,提高税收征管的效率和质量,保障税收的正常征收。
第 1 页共 1 页。
税收征管法实施细则范本(2篇)
![税收征管法实施细则范本(2篇)](https://img.taocdn.com/s3/m/a4a8532b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368fd86.png)
税收征管法实施细则范本一、税务登记1.纳税人应当在税务登记机关办理税务登记,取得税务登记证书。
税务登记证书是确认税务主体身份及纳税义务的法定证明文件。
2.纳税人应当按照税务登记规定的时间和程序,提供真实、完整、准确的登记材料和信息。
3.税务登记机关应当对纳税人提供的登记材料和信息进行审核,确保其真实、完整、准确。
如有需要,税务登记机关有权要求纳税人提供相关的证明文件。
二、税收征收与缴纳1.纳税人应当按照国家税收法律、法规和相关规定,履行纳税义务,按期足额缴纳税款。
2.纳税人应当按时办理纳税申报,报送纳税申报表,并提供真实、完整、准确的企业财务会计报告、银行出入账记录等相关资料。
3.税务机关对纳税人提交的纳税申报表和相关资料进行核实,如发现问题,可以要求纳税人提供补充说明及相关证明材料。
4.纳税人应当按照税务机关的通知要求,及时缴纳应纳税款。
逾期不缴或者少缴税款的,将按照相关法规进行罚款和滞纳金的计算和处罚。
5.税务机关应当加强对纳税人的税款计算核对和催缴工作,确保税款的及时收缴。
三、税收优惠政策1.具备享受税收优惠政策条件的纳税人,应当按照国家税收法律、法规和相关规定申请享受相应的税收优惠。
2.税务机关应当对纳税人提出的税收优惠申请进行审核,如发现申请不符合相关条件,应当及时通知纳税人并说明理由。
3.经审核符合条件的纳税人,应当及时办理税收优惠减免手续,并享受相应的税收优惠政策。
四、税务查验与稽查1.税务机关可以对纳税人的税务申报表和相关资料进行查验,如发现违法违规行为,将启动税务稽查程序。
2.税务稽查应当依法进行,对涉嫌违法违规的纳税人进行调查核实,并取证保存相关证据资料。
3.涉嫌违法违规的纳税人,应当配合税务稽查工作,并提供相关的会计账簿、凭证、财务报表等资料。
4.税务机关应当依法处理税务稽查中发现的违法违规行为,并追缴逃税、岗位担责等相应的经济损失。
五、税务纠纷解决1.纳税人对税务机关的税务处理决定有异议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