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谈高师音乐教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网络出版时间:2013-05-06 16:59

网络出版地址:/kcms/detail/52.1125.J.20130506.1659.008.html

试谈高师音乐教育

孟大强沈阳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摘要:高师音乐教育以培养音乐教师为己任,是中小学音乐教师成长的摇篮,也是开展学校美育的强大后盾。但基于现状,目前的高师音乐教育似乎与中小学音乐教学实际有些脱节,本文旨在找出问题根源,并就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略谈几点见解。

关键词:音乐教育;重技轻文;课程设置;民间音乐

一、探究现象,发现问题

笔者自2007年9月至2012年6月就读于枣庄学院,经过四年的学习,大部分同学都走上了教师岗位,通过他们的反馈加之自身的体会,我们的高师音乐教育存在一些问题。

(一)重技轻文

声乐、钢琴两大技能是每个音乐教师都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学校的技能课设置也是以这两种技能为主。但长期以来,一些教师把技术的培养放在首位,以学生能够弹奏大曲子为荣,以期末考试的高分成绩为骄傲,甚至让初学者在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就弹奏诸如肖邦、李斯特等高级乐曲。殊不知,这已经违背了培养中小学教师的原则了。一个合格的中小学音乐教师除了具备声乐演唱、钢琴演奏、即兴伴奏的技能外,还应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如基本乐理、视唱练耳、和声、曲式等。

(二)教学法课程设置过于简单

音乐教学法是指音乐课的教学方法,它引导教师高效、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达成教学目标,在高师音乐教育体系中是一门必不可少的课程。学校在大三下学期开设这门课程,且只是以选修课的形式开设了半个学期,授课方式也只是沿袭了长期以来的固定教学模式,所讲内容陈旧,早已跟不上一次又一次的音乐课程改革了。最后是以小论文的形式结课,几乎所有同学都是从网上抄袭,教师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马马虎虎就算通过了。

(三)与民间音乐脱节

“乡土音乐进课堂”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了,然而,在一些偏远地区进行得并不顺利,其中一个原因就是由于高师的课程设置不到位。就沂蒙地区来说,当地最流行的当属柳琴戏,此外还有鲁南五大调、苍山绣荷包调、沂蒙小调等。笔者根据已有的研究成果粗略统计,柳琴戏共有唱段200余个,仅解放前的沂蒙小调就有近百首。然而,如此多彩的民间音乐也面临着濒临失传的危机。作为培养音乐师资的高师音乐教育的实际情况,或多或少地束缚了乡土音乐的发展。笔者就读的学校,虽然开设了“沂蒙地方音乐文化”课程,但只是以欣赏课的形式供学生选修,未做更深层次的研究,最后的考试仅以小论文的形式结课。许多同学特别是学习西方乐器的同学,只知道肖邦、李斯特,盲目崇拜西方音乐,对中国民间音乐知之

甚少,甚至不屑一顾。

二、分析问题,得出原因

上述现象并非个例,那么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呢?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两点:(一)培养目标不明确

高师音乐教育与专业院校音乐教育培养目标不同,前者以培养音乐教师为目标,后者主要以输送专业演员为己任。因此,在教学思路上有些许差别。但是,一些高师教师在教学方法上延续了专业音乐院校的思路,追求高难度、高技巧,注重学生演唱(奏)的能力,忽视学生教的能力,在考试中,小马拉大车的现象也是常有之事。

师范院校的主要任务就是培养音乐教师,当然不排除有个别具有专业演员水准的学生,但那只是个例,并不是我们追求的目标。

(二)过度重视教师招考,忽略了教学能力的培养

学校在大四上学期开设了微格教学,目的在于模拟课堂,为以后走上工作岗位打下坚实基础。然而各地区的音乐毕业生供过于求,每年的教师招聘考试竞争都很激烈,学校为了提高就业率,便把微格教学变成了模拟考场,一切以招考为中心,这样做似乎对学生的就业有一定的益处,但是一切以考试为中心会忽略对学生真正教学能力的培养,使得一些学生即便考上了教师,由于缺乏锻炼,遇到突发情况时也会“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为学生的就业考虑是对的,但是如果一味强调变模拟课堂为模拟考场,实为不妥。

三、多方努力,改善状况

改善高师音乐教育的种种状况,需要广思集源多方努力,而就高师本身而言,笔者认为主要有一下几点:

(一)明确培养目标,平衡技能与理论比例

正如前文所说,高师音乐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培养音乐教师,那么,我们就必须按着这个目标来设置课程与确立教学原则。不要把专业音乐院校的教学模式套用到高师院校中来,更不要把培养目标相混淆。

理论内容是丰富中小学教师专业素养的重要武器,在高师教育中要避免“唯技是从”,校方应该充分重视理论学习的重要性,课程设置方面要努力做到技术与理论相平衡,以学生学会、学懂为目的,摆脱理论课程“形同虚设”的尴尬局面。

(二)注重教学能力的培养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对于高师的学生来说,课堂所学必须运用到教学实际中去。而大多数教师只注重学生的学,而忽略了学生的教,导致“学无致用”。笔者认为检验高师学生的三个原则是“学”、“教”、“用”,即:学习能力、教学能力和综合运用的能力。前文讲到

微格教学起到“模拟课堂”的作用,正是把学生的学运用到教的良好渠道,而仅仅把微格教学看成是“模拟考场”,从某种程度上讲有点得不偿失。

中小学音乐教学法、钢琴教学法、声乐教学法这些课程都应该列入高师音乐教育的必修课程。教学法方面还应与国际接轨,学校应该增设国外音乐教学法研究小组,便于充分结合当地实际,探究具有当地特色的音乐教学模式。

(三)与民间音乐相结合

教师是传播乡土音乐文化的中坚力量,决定着乡土音乐教育的质量。因此旨在培养音乐教师的高等师范院校,要将乡土音乐文化作为必修课,同时要改革考试制度,考试内容应是综合性的,要能体现出学生的综合素质,而不仅仅是小论文的形式。如果仅凭书面口头教学,而没有亲身去参与体验,很难真正做到对音乐的理解掌握。只有当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音乐活动中,与音乐融为一体,才能对音乐有更进一步的领悟。为了让学生亲身接触民间音乐,笔者认为,应充分利用当地的民间艺人资源,请他们进入课堂与学生进行交流,并教唱一些经典曲目,民间音乐只有走进了高师课堂才能走进中小学课堂,才能真正实现发扬民间音乐的宏伟蓝图。

四、结语

面对新一轮的改革,高师音乐教育任重而道远,培养出一批与时俱进的、具有创新精神的中小学音乐教师,是高师音乐教育面临的又一挑战。发扬我国音乐教育事业需要社会各界为之奋斗,希望在不久的将来,高师音乐教育能真正推动中小学音乐教育的发展,为发扬我国音乐文化助一臂之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