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信用环境现状分析及改善对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信用环境现状分析及改善对策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信用销售越来越成为广泛使用的手段。
但中国目前信用体系尚不健全,信用环境日趋恶化。
不良的信用环境对中国经济发展的负面影响是显而易见的,文章针对我国信用环境的现状和信用缺失的危害,提出改善意见,目的在于引起国内企业对改善信用环境的注意,促进企业更好的发展。
标签:信用信用环境信用缺失信用制度
一、建立良好信用环境的意义
人类的经济活动史表明,仅仅依靠法律制度的支撑远远不能保证信用契约的圆满履行,这只是一种外在的“他律”约束条件,契约的履行尚需要一个内化了的伦理学约束条件,即“自律”约束,两者缺一不可。
现实当中的市场交易契约均是不完全契约,关于约定内容、履约条件及相关信息载记均有其不可避免的模糊性,在一个较低的社会信用伦理水平下,必然大规模地存在着欺诈、违约现象,这些被威廉姆森归纳为“机会主义倾向”,包括根据个人的目的对信息加以筛选和扭曲等。
它严重阻碍着市场交易的顺利进行,使借贷信用行为充满市场磨擦,使交易关系的主体承担着高昂的履约成本(用于信息收集、甄别、谈判签约、诉讼事务),带来的后果往往是商业信用、银行信用的急剧萎缩,这在客观上产生了一个对制度支持的较高需求,需要在银行信用、商业信用体系方面努力完善技术性条件以抵御作弊风险。
而在一个良好的信用伦理环境中,相应的制度需求也将减弱,交易的履约成本会大幅降低,商业信用和银行信用将在一个较为宽松的环境下发展,更为有效地发挥信用体系的功能,促进商品流通,促进金融资本和产业资本的结合。
良好的信用伦理水平是商业信用、银行信用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从绝对的意义上看,没有伦理学意义上的信用,商业信用、银行信用就不可能存在。
二、我国信用环境现状及信用缺失危害分析
1.我国目前信用环境分析
社会经济越发达,信用的维系作用越明显。
而我国信用环境存在问题较多,主要表现在:金融机构贷款逾期率过高;企业间互相拖欠债务现象普遍;以劣充优、以次充好和欺诈失信严重冲击商业信用关系和消费信用关系;居民的信用观念淡化,相互之间的商业行为产生了许多经济纠纷,失信于人屡见不鲜;整个社会的守信与失信,履约与违约出现极大的失衡。
比较突出的信用环境恶化的问题有:
(1)制假售假。
制假售假问题在近十年来已经非常突出,从国家到各级政府都成立打假办每年都开展打假专项斗争,而且力度越来越大。
在加入WTO的谈判中,一些WTO成员把制假问题作为严重侵犯知识产权问题,要求我国必须承诺保护知识产权,加大打假力度。
(2)骗税。
骗取国家出口退税是全国性问题,这也是不良信用的突出表现之一。
(3)逃废债务。
目前,一些企业逃废金融机构债务非常严重,造成银行不良贷款比例高。
在信用缺失的情况下,银行为逃避企业逃废债务,不敢放贷,出现银行怕贷、企业怕投、三角债严重的恶性循环。
(4)政府决策失误。
政府信用是社会信用的核心,决策失误会给政府信用带来极大的损害。
错误的决策一旦付诸实践,必然造成一系列问题,很难取信于企业、取信于民。
2.信用缺失的危害性
目前的经济活动中,信用缺失成为侵蚀经济肌体的毒瘤,它的危害在各个层面上表现出来,对经济秩序和社会生活造成巨大的负面影响。
(1)在企业与企业的关系方面。
在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商品交易关系上,信用环境恶化使得企业应收款居高不下,三角债的死结把企业拖得气息奄奄,企业法律纠纷不断。
不少企业日子不好过,将不守信用作为摆脱困境的手段。
(2)在企业与银行的关系方面。
在企业与银行的关系方面,一些企业贷款时不择手段,实则压根就不想还,资金到手则盲目投资,扩展业务,效益不佳但工资福利不降,成本费用失控,数千万流动资金贷款如水泼沙漠,不知所终。
在没有信用体系保障的情况下,银行只好能不贷就不贷,或只找大客户以回避风险。
导致一些信用较好的中小型企业也无以筹资。
(3)在企业与顾客关系方面。
从企业与顾客之间的关系看,一些企业在营销手法上不是以诚信为本,而是虚张声势,玩噱头,耍花枪,如虚打折、实提价,包装上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广告上信息误导、设置语言陷阱。
在一些行业存在严重的价格欺诈,对消费者推诿责任,对复杂消费行为布设合同陷阱。
同时还出现了一些并非明显欺诈的“灰色地带”,如有些商品的包装结构上充满无用空间,其有效使用空间仅占总空间的三分之二,甚至一半。
此类处于“灰色状态”的商业行为,也许能更清楚地折射出经营者的商业伦理心态。
(4)在企业与政府关系方面。
在企业和政府之间的关系方面,在政府采购、公共工程发包、招商引资等领域亦存在着众多不规范、不透明、违背信用原则之处。
(5)其他方面。
信用环境恶化还导致市场交易成本上升,资源配置效率下降,由于社会信用环境恶化,失信企业大量存在,失信行为频繁发生,这就使信用功能的发挥受到很大限制。
一方面,为防范风险,部分国内企业开始宁愿放弃大量订单和客户,也不肯采取客户提出的信用结算方式。
交易方式向现金交易、以货易货等更原始的方式退化,大大提高了市场交易的成本,降低了交易效率和经济的活力;另一方面,由于失信企业占用大量的社会资源,但却无法通过市场的力
量使其退出,从而直接影响甚至危害到真正有实力、有信誉的企业的发展,造成资源配置效率下降,
综上所述,信用伦理水平低下、信用环境恶化严重侵蚀着经济体系,使经济活动不能顺畅开展,使企业及其他经济主体付出了高昂的交易成本和履约成本,使生产要素不能有效地聚合成现实生产力,极大地阻碍着企业的发展步伐,窒息了经济体系的活力。
三、信用环境恶化的原因分析
信用环境恶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应以系统论的观点解析之。
1.从经济社会发展史角度分析
从经济社会发展史的角度看,每当社会形态处于一个急剧的转型期,总会出现市民社会意识形态的一个迷茫期,在经济生活中出现一个秩序失控、信用伦理水平下降的混乱时期,而此时加强国家干预力度、强化法制约束是十分必要的。
2.从信息经济学的角度分析
从信息经济学的角度看,信用环境恶化与信息不对称有关。
所谓信息不对称是指市场交易双方所掌握的信息量或信息准确性不对等。
企业为了谋求增加自身利益在市场交易中往往会隐藏一些信息,反而会提供一些虚假信息给消费者,扭曲了消费者对于产品的信息。
而一些虚假信息通常会对消费者造成不良影响,所以消费者在吃亏之后就会给企业的信用打上问号。
在现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商战中,某些企业只图眼前利益而欺骗消费者使自己的信誉扫地,失去了消费者对它的信任,也使的整个社会的信用环境恶化。
从博奕论的角度看,信用环境的恶化与制度缺失有关,其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⑴整个社会普遍缺乏信用意识;⑵为信用服务的中介机构规范操作力度不够,市场化程度低;⑶信息数据开放度低。
法制体系对企业违约失信行为惩罚不力,缺乏失信处罚机构,使得违约收益高于违约成本,成为对违约现象的变相鼓励。
四、完善企业信用环境的措施
1.普遍树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信用观念
规范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赖于严格的法制,更有赖于国民良好的道德水准和信用意识。
当前最要紧的是,政府要大力加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本质的教育,切实加强诚实、守信的职业道德教育,增强全民的信用观念;要提高全民的信用意识,决非一朝一夕之事,要充分利用行政、报纸、电视、网络等各种手段广泛进行信用宣传和教育,要造成一种态势和氛围,打击那些失信者、背信者、无信者、骗信者;推广信用文化也是当务之急,利用一切经济的、行政的、法律的手
段,使诚实、守信的企业和个人获得方便,让失信者受到惩罚。
这样才能真正逐步培养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正确观念和整个社会的信用。
2.建立一套完备的信用制度体系
(1)建立健全企业与个人的信用评级制度,规范市场信息传递机制。
以立法形式尽快建立所有企业和个人的信用档案,并对信用档案的记录与移交、管理与评级、披露与使用及评级机构与被评级单位的责任与权益做出明确的规定。
(2)改善信用秩序。
要形成一个良好的市场信用体系,其关键是要建立一套使守信者得到利益,失信者必然付出代价的制约机制,保证契约双方的权利不受侵害。
所以要改善信用秩序,必须首先切断政府与企业的联系,加大执法力度,提高企业及其他信用主体的违约成本,使我国的信用体系及其发展真正建立在法制化的轨道上。
3.建立健全完备的法律法规体系
严格信用监管,依法严厉制裁制假售假、偷税骗税、经济欺诈、恶意逃废债务等行为,创造良好的社会秩序。
完善信息披露制度增加信用市场的透明度。
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加强和完善信息披露的法规体系,要求市场参与主体在不涉及商业秘密的条件下充分公开自己的信息及相关信息增加信用过程的共同知识而减少私人信息或隐蔽信息,并通过《会计法》的完善,加大对会计信息违法性失真的处罚力度,加强对企业会计信息的检查,并建立社会检举制度,为我国市场信用的健康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信息条件和外部环境。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