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组织培养技术[1]PPT课件

合集下载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一)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一)

精选课件
3
发展简史
• 1838-1839年,德国科学家Schleide 和Schwann发表了细胞学 说,奠定了组织培养的理论基础。
1902年,德国植物学家Haberlandt 根据细胞学说,提出单个 细胞的植物细胞全能性(totipotency)理论。
1904年,Hanning 最先成功地培养了萝卜和辣根菜的胚。 1922年,Knudson 采用胚培养法获得大量兰花幼苗。 1934年,White 用番茄根尖建立起第一个活跃生长的无性繁 殖系,从而使非胚器官的培养首先获得成功。
精选课件
5
植物组织培养的分类
• 外植体(explant):由活体(in vivo)植物体上 提取下来的,接种在培养基上的无菌细胞、组 织、器官等。
• 广义的组织培养依外植体不同,可分为:器官 培养(organ culture)、茎尖分生组织培养 (shoot tip culture,shoot apex culture,apical meristem culture)、愈伤组织培养(calluse cultrue)、细胞培养(cell culture)、原生质体培养 (protoplast culture)
的营养物质、激素和其他外界条件的作用下,就可能
表现出全能性,发育成完整的植株。人工条件下实现
的这一过程,就是植物精组选织课件培养。
13
植物细胞全能性的表达
• 脱分化(dedifferentiation):将来自已分 化组织的已停止分裂的细胞从植物体部 分的抑制性影响下解脱出来,恢复细胞 的分裂活性。
精选课件
15
植物组织培养特点
• ①培养条件可以人为控制
组织培养采用的植物材料完全是在人为提供的培养基质和小气候环境条件下 进行生长,摆脱了大自然中四季、昼夜的变化以及灾害性气候的不利影响, 且条件均一,对植物生长极为有利,便于稳定地进行周年培养生产。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1(1)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1(1)
烟草
(三)、植物组织培养的类型
根据培养方式:固体培养、液体培养
固体培养:将培养物放在含有琼脂等固化剂的培养基表面进行 培养。 液体培养:将培养物放在未加固化剂的培养基内培养,一般需 进行震荡,又称液体震荡培养。
固体培养
液体培养
固体培养、液体培养的特点:
(1)固体培养法
是最常用的方法。该方法简单,易行,但养
组织培养实验室的 设计与主要设备
二、仪器设备和器皿用具

1、超净工作台或接种箱 2、空调

3、除湿机或加湿器

4、恒温培养箱
常 见 仪
5、高压灭菌锅 6、冰箱 7、天平 8、显微镜

9、水浴锅

10、摇床与转床

11、蒸馏水发生器 12、酸度计
13、离心机
组织培养实验室的 设计与主要设备
(二)各类玻璃器皿
脱分化(dedifferentiation):将已分化的不分裂的静止细 胞,放在培养基上培养后,细胞重新进入分裂状态。一个成 熟的细胞转变为分生状态的过程叫脱分化。
再分化(redifferentiation):经脱分化的组织或细胞在一定 的培养条件下可转变为各种不同的细胞类型,形成完整植株 的过程。
植物组织培养学
植物组织培养实验室 构建及操作技术
本节教学目的与要求:
(1)掌握组织培养实验室的设计; (2)掌握组织培养常用的实验仪器设备及其使用
方法; (3)掌握调控组织培养的主要环境条件。 (4)掌握灭菌和消毒的区别; (5)掌握灭菌的不同方法和具体操作过程;
本节主要内容
商业性组织培养实验室和小工厂的 设计与主要设备 培养基及其配制 外植体的选择与培养 试管苗的驯化与移栽

植物细胞组织培养(PPT)

植物细胞组织培养(PPT)

2
06.10.2020
主要有:
➢ 原生质体(Protoplast)培养 ➢ 悬浮细胞培养 ➢ 组织(愈伤组织Callus、茎尖分生组织)培
养 ➢ 器官(胚,花药,子房,根和茎)培养
其中最常见的是愈伤组织培养。
06.10.2020
3
06.10.2020
植物细胞组织培养范畴:
(广义)又叫离体培养:指从植物体分离出 符合需要的组织、器官或细胞、原生质体等, 通过无菌操作,在人工控制条件下进行培养 以获得再生的完整植株或生产具有经济价值 的其他产品的技术。
06.10.2020
14
三、植物组织培养的生理依据
植物生长调节物质对于植物细胞组织的分化和决定具 有关键性作用。它包括:生长素类、细胞分裂素类、 赤霉素、脱落酸、乙烯等
生长素类主要用于愈伤组织的形成,体细胞胚的产生及试管 苗的生根。常用的有2,4-D、NAA、IBA、IAA等。其作用强 弱为2,4-D>NAA>IBA>IAA。
细胞分裂素类则有促进细胞的分裂与分化,延迟组织的衰老, 促进芽的产生等作用。常用的有Zip(异戊烯腺嘌呤)、KT、6BA、ZT等作用强弱顺序为。Zip>KT>6-BA>ZT。
赤霉素则有促进已分化的芽伸长生长,打破种子休眠的作用。 常用的为GA3。
06.10.2020
15
四、植物组织培养的原理
★植物细胞全能性(Cellular totipotency): 任何具有完整细胞核的植物细胞,都拥有形成
种子培养
10
06.10.2020
3. 组织或愈伤组织培养(tissue, callus culture) :是对植物体的各部分
组织进行培养,如茎尖分生组织、形成层、 木质部、韧皮部、表皮组织、胚乳组织和薄 壁组织等等;或对由植物器官培养产生的愈 伤组织进行培养,二者均通过再分化诱导形 成植株.

植物组织培养 PPT课件

植物组织培养 PPT课件
我国第一个T-DNA 插入突变体库的构建和研究为我国水稻功能基 因组学研究奠定了良好的技术和材料基础,由中国水稻研究所农业部 水稻生物学重点开放实验室和中科院上海植物生理研究所合作,通过 建立大规模、高效的农杆菌介导的转基因技术体系,将玉米转座子 Ac-Ds 等外源基因导入水稻未成熟胚和种子诱导的愈伤组织,获得了 1.2 万个独立的T-DNA 插入株系,并构建了水稻突变体的数据库。
植物细胞全能性的发现和证实,为植物种质资源的长期保存开辟 了一条新途径。采用液氮超低温保存技术,能保持很高的存活率,并 且能再生出新植株和保持原来的遗传特性。如建立茎尖分生组织培养 物的超低温保存种质库,不仅可以防止种质的遗传变异和退化,而且 可以长期保存无病毒的原种。
• <6>植物组织培养与转基因技术的应用
试管苗大规模培养
• <2>目前进展较多的大概还有胚状体形成、离体胚培养、高频 再生系 统建立、药用植物细胞培养、染色体检测、抗性研究等, 随着与其他 学科的相互渗透,植物组织培养的前景也将越来越宽广
5.植物组织培养的应用现状
• <1>植物快速繁殖和无病毒种苗生产
目前,通过离体培养获得小植株并且具有快速繁殖潜力的植物已有 100 多科1000 种以上,有的已经发展成为工业化生产的商品。世界 上80% ~ 85% 的兰花是通过组织培养进行脱毒和快速繁殖的。利用 组织培养进行植物快速繁殖及无病毒种苗生产,不仅能够挽救珍惜濒 危物种,而且能够解决植物野生资源缺乏的问题。
植物组织培养
生命科学学院0802班梅定兰2008114010239
植物组织培养
1.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历史 2.植物组织培养的原理 3.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研究应用现状 4.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原理ppt课件

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原理ppt课件

ppt精选版
26
改变诱导期长短
主要外因方面是添加一些生长物质
Steward等(1964)用2, 4-D及其类似的 生长调节物质处理处于静止状态的组织, 看到RNA的含量很快明显地增加。并且2、 4-D积累在分裂细胞的核仁中。
Yeoman 和 Mitchell (1970) 指出了核 仁是生长物质的作用部位。
42
根发生在组织的深处,与整体植株发生 类似,是内起源。 愈伤组织的外部形态也随分化而改 变,一般由疏松转向紧密。
此时期中细胞的伸展和分裂处于 平衡,故细胞的平均大小趋于稳 定。
ppt精选版
31
形成期愈伤组织的特点:
生长旺盛的愈伤组织一般呈乳黄色或白色,
有光泽;也有浅绿色或绿色;而老化的愈伤组织
多转变为黄色甚至褐色。
ppt精选版
32
提醒:
根据形态变化列出三个时期,实际上 它们的界限并不分严格,特别是分裂期 和分化期。一块培养组织的细胞既有分 裂的又有分化的。
试管苗 试管苗
试管苗
ppt精选版
11
主要内容:
1.3.1愈伤组织的诱导与器官分化
1.3.1.1 愈伤组织诱导 1.3.1.2 器官分化
1.3.2植物体细胞胚胎发生
1.3.2.1植物体细胞胚胎发生的方式 1.3.2.2植物体细胞胚胎发生的极性和生理隔离
1.3.3离体器官诱导 1.3.4影响植物离体形态发生的因素
杂的脱分化过程恢复分裂能力转化为分生细胞。此过程有人称之
为:细胞的诱导活化过程。
期,并发生同步分裂。
ppt精选版
22
有人认为损伤是诱导细胞分裂的重要因素。受 伤细胞释放出的物质与外源激素共同诱导细胞 发生分裂,是诱导植物愈伤组织形成的主要原 因。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课件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课件

04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应用实例
快速繁殖技术
快速繁殖技术是指利用植物组 织培养技术,快速、大量繁殖
植物种苗的一种方法。
该技术广泛应用于花卉、果树 、林木等植物的快速繁殖,能 够大大缩短繁殖周期,提高繁
殖系数。
快速繁殖技术还可以通过控制 培养条件,实现植物的定向繁 殖,如矮化、无病毒等。
快速繁殖技术具有高效、环保 、可重复利用等优点,是现代 农业和林业生产的重要手段之 一。
濒危植物保护与复壮是保护生 物多样性和维护生态平衡的重 要手段之一,具有深远的社会 意义和生态意义。
05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挑战与前景
技术瓶颈与解决方案
技术瓶颈
目前植物组织培养技术面临的主要瓶颈包括培养基的优化、外植体的选择与处 理、污染控制以及基因转化效率等。
解决方案
针对这些问题,研究者们正在探索新型的培养基成分、优化外植体的选择标准 、开发新型的消毒方法以及改进基因转化技术,以期提高植物组织培养的效率 和成功率。
指任何一个植物细胞都包含该物种的 全套遗传信息,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 的潜在能力。
植物细胞全能性证明
植物细胞全能性的应用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利用植物细胞的全 能性,通过离体培养获得完整的植株 ,广泛应用于植物繁殖、品种改良、 基因工程等领域。
许多植物细胞如胡萝卜、烟草、草莓 等在适宜条件下能够发育成完整的植 株,证明了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技术发展趋势与展望
发展趋势
随着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植物组织培 养技术也在不断进步和完善。未来,该 技术将更加注重与基因编辑、合成生物 学等新兴技术的结合,以实现更为精准 和高效的植物育种和种质资源保护。
VS
展望
未来,植物组织培养技术有望在农业、园 艺、林业等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为解决 全球粮食安全、生态恢复等问题提供有力 支持。

植物组织培养(1)

植物组织培养(1)
• 组培的环境温度、光照强度和时间都是人为 设定的,其参数可调。
0.1.3 植物组织培养的研究类型和任务
• 组织培养:分生组织、形成层组织、薄壁组织、韧皮部组 织等。
• 器官培养:根、茎、叶、花、果实、种子。 • 胚胎培养:幼胚、成熟胚、胚乳、胚珠、子房等。 • 细胞培养:单细胞或较小细胞团,如性细胞、叶肉细胞、
1. Thimann和Wickson
• 1958年,他们发现腋芽(当顶芽存在时为休眠状态) 的生长,可以通过外源细胞分裂素的应用而启动。这 样,将茎段培养在含有细胞分裂素的培养基上,就可 以在一个具有完整顶芽的生长中的茎上诱导侧芽的形 成。这将消除顶端优势,得到大量不定芽。
Thimann
2. Morel-脱毒、快繁商业化
• 1922 年 , 植 物 离 体 组 织 培 养 取 得 了 一 些 进 展 。 德 国 人 Kotte和美国人Robbins两人同时分别独立地将分生组织作 为外植体。Kotte研究切下的根尖,如豌豆、玉米根尖, 将它们放在含有Knop溶液盐成分、葡萄糖、含氮化合物 如天冬酰氨酸、丙氨酸以及肉汁的各种营养液中。Kotte 观察到根尖生长持续了2周,但他没有进行继代培养。另 一方面Robbins通过继代,将玉米根尖离体培养了更长的 时间,但随着时间延长,生长量减少,最后消失。
• 1952年, Morel和Martin提出了植物脱毒(virus free)技 术,通过分离已被病毒感染的大丽花个体的根尖,并将其 离体培养,重新获得了无病毒的大丽花。
• 1960年,Morel利用兰花茎尖培养,实现了脱毒和快速繁殖 (rapid clone propagation)的两个目的。这一技术导致欧 洲、美洲和东南亚许多国家“兰花工业”的兴起。
0.2 植物组织培养的形成和发展

植物组织培养PPT课件

植物组织培养PPT课件

在植物体内
限制
游离
表现
植物体的任何一个细胞,都有长成完整个体的潜在能力
.
5
01
培养基
在组织细胞生长过程中提供所需的营养物质
.
6
02
组培苗的生长过程
.
7
02
组培苗的生长过程
转苗
出瓶
.
8
03
植物组织培养的意义
.
9
03
快速繁殖
稀有植物 繁殖能力低或不能用种子繁殖的植物 受地理环境及季节因素限制的植物
.
10
04
组培的实验条件
.
11
04
超净工作台
提供无菌无尘的工作环境
照明灯
紫外线灯
风机
视频介绍
.
12
04
培养室
控制光照、温度,并 保持相对的无菌环境
.
13
05
转苗操作步骤
.
14
05
操作步骤
准备工作 01
1.将操作时需要用到的物品(酒精灯、一对镊子、托盘、培养基等) 放于超净工作台台内喷洒70%酒精后开启超净台紫外灯照射消毒 30min左右 2.戴口罩,70%酒精消毒双手 3.取一对镊子于酒精灯火焰的外焰灼烧约1-2min后放置至恢复室温 备用
.
18
05
每瓶接7-10株
接苗深度:将根部插入培 养基,露出根茎结合部 (过深不利于苗的生长) 尽量使苗直立固定
.
19
The end 希望同学们学有所成
.
20
1.取适量的苗于托盘中后,将培养瓶盖上盖子 (盖前同样转动灼烧瓶口) 2.左右手各持一把镊子,将托盘里的苗分成一株 株同时把夹带的培养基、枯叶等杂质与苗分开

12-03-12高二生物《专题3植物的组织培养技术》(课件)

12-03-12高二生物《专题3植物的组织培养技术》(课件)

愈伤组织
湖南长郡卫星远程学校
制作 03
2012年上学期
污染的预防措施
(一)防止外植体带菌 (二)保证培养基及接种器具彻底灭菌 (三)操作人员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 (四)保证接种与培养环境清洁
湖南长郡卫星远程学校
制作 03
2012年上学期
(二)影响植物组织培养的因素
植物组织培养条件
含有全部营养成分的培养基、一定
湖南长郡卫星远程学校
制作 03
2012年上学期
(三)影响花药培养的因素
——材料的选择 花期早期时的花药比后期的更容易产生花 粉植株。一般月季的花药培养时间选在五月初 到五月中旬,即月季的初花期。 选择合适的花粉发育时期也是提高诱导成 功率的重要因素。一般来说,在单核期,细胞 核由中央移向细胞一侧的时期,花药培养成功 率最高。 为了挑选到单核期的花药,通常选择完全 未开放的花蕾。
湖南长郡卫星远程学校 制作 03 2012年上学期
湖南长郡卫星远程学校 制作 03 2012年上学期
(三)影响花药培养的因素
——材料的选择 花期早期时的花药比后期的更容易产生花 粉植株。一般月季的花药培养时间选在五月初 到五月中旬,即月季的初花期。 选择合适的花粉发育时期也是提高诱导成 功率的重要因素。一般来说,在单核期,细胞 核由中央移向细胞一侧的时期,花药培养成功 率最高。 为了挑选到单核期的花药,通常选择完全 未开放的花蕾。
的温度、空气、无菌环境、适合的PH、
适时光照等。
湖南长郡卫星远程学校
制作 03
2012年上学期

生长素/细胞分裂素
利于根的形成
适中 促进愈伤组织的生长

使用顺序
利于芽的形成

植物组织培养植物组织培养技术愈伤组织的分化与再分化脱分化及形态发生分析PPT课件

植物组织培养植物组织培养技术愈伤组织的分化与再分化脱分化及形态发生分析PPT课件
酸,在进行器官分化第2培0页养/共25时页 ,加入一定量是有益
•(二)培养基
4 物理性质:固体或液体状态、渗透压等。
——对形态发生有明显的影响。
➢ 培养基状态:
第一阶段诱导形成愈伤组织——固体培养基 第二阶段细胞和胚状体的增殖——液体培养基 第三阶段胚状体发育成可移植植株——固体培养基
➢ 培养基渗透压:
第8页/共25页
• 形成期(分化期):是指外植体经过诱导期和分
裂期后形成了无序结构的愈伤组织进行分化并形成器官的 时期。
主要特征如下:
• 1、细胞的平均大小相对稳定。
• 2、细胞分裂由原来局限在组织外缘分裂转为组织 内部较深层局部细胞的分裂。
• 3、形成分生组织结节。瘤状或片状的拟分生组织。分生组织
• 特点: • 1、细胞大小没有多大变化,外观无明显特征; • 2、细胞内物质代谢旺盛,RNA含量迅速增加,细胞核体积明显增大。
• 诱导期的长短,因植物种类和外植体的生理状况和 外部因素而异,如胡萝卜的诱导期要好几天,新鲜 的菊芋块茎则只要22h,但菊芋块茎经过5个月的贮 藏后,诱导期则须延长到40h以上。
• 不同激素的效果是不同的:如NAA对生根的作用比IAA和IBA的效 果好,但用IAA和IBA处理,产生的根比较健壮,而用 NAA处理,产生的根则较纤细。2,4-D往往利于愈伤组 织的诱导。
第17页/共25页
愈伤分化
第18页/共25页
•(二)培养基
• 2.无机营养元素 在植物组织培养,细胞的生长也要求满足植物
第10页/共25页
优良的愈伤组织的 特点
• 1、高度的胚性或再分化能力——以便从这些愈 伤组织得到再生植物。
• 2、容易散碎——以便用这些愈伤组织建立优良 的悬浮系,并且在需要时能从中分离出全能性的 原生质体。

植物组织培养PPT

植物组织培养PPT

3、为了探究6-BA和IAA对某菊花品种茎尖外植体再生丛芽的影响,某 研究小组在MS培养基中加入6-BA和IAA,配制成四种培养基(见下表), 灭菌后分别接种数量相同、生长状态一致、消毒后的茎尖外植体,在适宜 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统计再生丛芽外植体的比率(m),以及再生丛芽 外植体上的丛芽平均数(n),结果如下表。
10
4. 生根培养基:1 000mL MS 培养基+含 0.38mg NAA 的溶 液+30g 蔗糖+20g琼脂,再加蒸馏水至 2 000mL,混合均匀 ,加热至琼脂融化后,分装至 100mL 的三角瓶中,每瓶 40mL,共 50 瓶。灭菌操作同步骤 3。
三角瓶加上封口膜后 1kg 压力下在灭菌锅中灭菌 20min
基中,盖上 封口膜 。
生芽培养 在日光灯下保持18~25 ℃ 的温度培养,每天 光照 不少
于14.5 h,培养(2~3周后)至长出 丛状苗
生根培养 在 无菌 条件下,将丛状苗转入 生根 培养基中,在
适宜条件下继续培养
移栽和定 植
待生根后,将苗移至 草炭土或蛭石 中,逐渐降低 行 锻炼 。最后转移至土中培养( 定植 )
15
4、培养
⑴在日光灯下保持18-25℃培养,每天的光照不少于 14.5h ⑵先生芽培养,然后再生根培养 2~3 周后将生长健壮的丛状苗 在无菌条件下一个个 转入生根培养基中,在上述条件下继续培养。
注意事项:
①无菌箱中培养并定期消毒
②如果培养顺序颠倒,则不容易诱导芽的形成
③一般情况下,愈伤组织形成不需要光,试管苗形成后需要见光培养
外植体上残留的杂菌会和外植体争夺培养基中的营养物质,并 且产生大量对外植体有害的物质,导致外植体死亡,所以要先 消毒再接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7
.
8
1.4 无菌操作室
无菌操作室主要用于实验材料的接种操作,所以又叫 接种室。通常由里外两间组成,外间是缓冲间,用于 准备工作,还有防止污染的作用。缓冲间的门应该与 接种室的门错开,两个门也不要同时开启,以保证无 菌室不因开门和人的进出带进杂菌。缓冲间内应该设 有水槽、实验台、鞋帽架、和柜子、紫外灯。无菌操 作室的内壁应当用塑钢板或瓷砖装修,工作人员进入 操作间前要穿上消过毒的工作服和拖鞋。
3
.
4
1.2培养基配制间
面积60平方米左右,配备的主要仪器设备有 :冰 箱、天平、微波炉、pH计、培养基分装器、药品 柜、器械柜、抽气泵、电炉、各种规格的培养瓶、 培养皿、移液管、烧杯、量筒、容量瓶、储藏瓶 等。冰箱以体积180-200L为宜,用于储存培养基 母液、激素维生素等贵重药品、彩色胶卷、及保 存植物材料。天平应有不同感量。
.
20
D、金属用品洗涤
金属用品一般不宜用各种洗涤液洗涤(新的 可以用热洗衣粉水洗净),需要清洗时,一 般用酒精擦洗,然后火焰干燥。 E、除菌过滤器用清水冲洗后,用洗液冲洗, 再用清水冲洗,最后用蒸馏水冲洗,晾干备 用。
.
21
二.灭菌
(一)、灭菌工作是极其重要的。
首先应建立有菌和无菌的概念有菌的范畴: 有菌:凡是暴露在空气中的物体,至少其表面都是有菌的。 如植物的表面、超净工作台的台面,未处理的工具和手等。 无菌:高压高温处理(工具、器皿、培养基等)
在30-50m2。在实验室的一侧设置专用的洗涤水 槽,用来清洗玻璃器皿。中央实验台还应配置2 个水槽,用于清洗小型玻璃器皿。如果工作量大, 可以购置一台洗瓶机。准备1-2个洗液缸,专门 用于洗涤对洁净度要求很高的玻璃器皿。此外还 应配置落水架、干燥箱、柜子、超声波清洗器等。 地面应耐湿并排水良好。
.
生化分析室 在以培养细胞产物为主要目的的实验室 中,应建立相应的分析化验实验室,以便于对培养 物的有效成分随时进行取样检查。 离心机、酶联免 疫检测仪、天平、PCR仪等。
.
14
.
15
2.2、温室
为试管苗提供满足生长的适宜环境条件。
.
16
§2 实验基本操作
一.洗涤技术
(1)洗涤液的 配制
.
17
(2)洗涤方法
物理或化学处理; 火烤后的物体; 健康的动植物不与内外部表面接触的组织 内部可能是无菌的(有时也有内生菌,但 不会影响培养,也不会污染)
.
22
(二)、灭菌的方法
1、物理方法:干热、湿热、过滤(0.25微 米)紫外灯、超声波等。 2、化学方法:使用灭菌剂或抗菌素,如酒 精、次氯酸钠、升汞、漂白粉、高锰酸钾、 双氧水、福尔马林等
室内应配有超净工作台,紫外灯、解剖镜、各种 接种器械等。
.
9
.
10
1.5 培养室
为了控制培养室的温度和光照时间及其强度,培养
室的房间不要窗户,但应当留一个通气窗,并安上排气 扇。室内温度由空调控制,光照由日光灯控制。天花板 和内墙最好用塑料钢板装修,地面用水磨石或瓷砖铺设, 一般要分两间,一为光照培养室,一为暗培养室。培养 室外应有一C、 塑料器皿的清洗
聚乙烯、聚丙烯等制成的塑料器皿,在生物化学 实验中已用的越来越多。第一次使用塑料器皿时, 可先用8mol/L尿素(用浓盐酸调pH = 1)清洗,接 着依次用无离子水、1 mol/L KOH和无离子水清洗, 然后用10—3 mol/L EDTA 除去金属离子的污染,最 后用无离子水彻底清洗,以后每次使用时,可只用 0.5%的去污剂清洗,然后用自来水和无离子水洗净 即可。
.
5
.
6
1.3 消毒间
配备实验台、高压灭菌锅、排风灭火设备、细
菌过滤设备、干热消毒柜、电炉等。灭菌锅的选择 应根据不同的要求选择不同型号的灭菌锅。一般实 验室可选用小型的医用手提式高压灭菌锅,较大的 实验室可选用立式自动控制压力和温度的灭菌锅。 生产性的实验室可选用大型的卧式灭菌锅。
如果没有条件的话,可以将上述工作间合并 成一个准备间,要求是设备的安装和排列要合理、 房间要宽敞、明亮、透风,地面要便于清洁、防滑。
.
23
各种灭菌方法及其使用范围
干热灭菌 湿热灭菌 熏蒸灭菌 过滤灭菌 药剂灭菌 烧灼灭菌 辐射灭菌
玻璃器皿、器械 培养基、蒸馏水、器械、棉塞等 接种室、培养室 液体培养基、蒸馏水 培养材料 器械、瓶口、棉塞、包头纸 接种室。培养间
.
24
(1)干热灭菌
适用于玻璃器皿和金属器械的灭菌。操作方 法:150℃ 、40min或120℃ 、120min, 如果发现芽孢杆菌,160℃ 、90~120min
植物细胞工程实验室及基本操作
§1 实验室设置及仪器设备 §2 实验基本操作 §3 培养基的成分及其配制 §4 培养条件的选择
.
1
§1 实验室设置及仪器设备
实验室是进行组培研究的主要场所,应能 满足清洗、培养基制备、储藏、无菌操 作、培养、鉴定等多方面的工作。
.
2
1.基本实验室
1.1 洗涤间 根据工作量的大小决定其大小,一般面积控制
培养室应配有培养架、转床、摇床、光照培养箱、 生化培养箱、自动控时器等。日光灯一般用40W,固定 在培养架的侧面或搁板的下面,每层有两支日光灯,距 离在20cm,光照强度为2000-3000lx。
.
11
.
12
.
13
2.辅助实验室
2.1鉴定室
细胞学鉴定室 其功能是对培养材料进行细胞学鉴定 和研究。要求清洁、明亮、干燥,使各种光学仪器 不受潮湿和灰尘污染。应配置各种显微镜、照相系 统等。
A、新购买的玻璃仪器表面常附着有游离的碱性 物质,可先用0.5%的去污剂洗刷,再用自来水洗 净,然后浸泡在1%~2%盐酸溶液中过夜(不可 少于四小时),再用自来水冲洗,最后用无离子 水冲洗两次,在100℃~120℃烘箱内烘干备用。
.
18
B、使用过的玻璃仪器的清洗
先用自来水洗刷至无污物,再用合适的 毛刷沾去污剂(粉)洗刷,或浸泡在0.5% 的清洗剂中超声清洗(比色皿决不可超声), 然后用自来水彻底洗净去污剂,用无离子水 洗两次,烘干备用(计量仪器不可烘干)。 清洗后器皿内外不可挂有水珠,否则重洗, 若重洗后仍挂有水珠,则需用洗液浸泡数小 时后(或用去污粉擦洗),重新清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