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栓弹力图-血小板检测

合集下载

血小板功能试验与弹力血栓图试验

血小板功能试验与弹力血栓图试验

血小板功能试验与弹力血栓图试验1. 简介1.1 血小板功能试验血小板功能试验是一种用于评估血小板功能是否正常的实验性方法。

血小板是血液中的细胞片段,其主要功能是参与血液凝固和止血过程。

如果血小板功能受损或异常,可能导致出血或血栓等疾病。

血小板功能试验可以通过检测血小板的聚集能力、释放颗粒物质和粘附能力等指标来评估血小板功能的状态。

该试验可以帮助医生判断患者是否存在血小板功能障碍,并为治疗和预防相关疾病提供参考依据。

1.2 弹力血栓图试验弹力血栓图试验是一种评估血液的凝血功能及纤维蛋白形成过程的方法。

正常的凝血功能对维持人体血液循环至关重要,其失调可能导致出血或血栓等疾病的发生。

弹力血栓图试验基于血液的弹性原理,通过在试验中应用不同的压力和剪切力来模拟血液在不同情况下的流动状态。

该试验可以评估凝血功能的弹性、纤维蛋白形成速度和纤维蛋白溶解速度等参数,帮助医生了解患者的凝血功能状态,并为相关疾病的治疗和预防提供指导。

2. 血小板功能试验的方法和指标在血小板功能试验中,常用的方法包括血小板聚集试验、血小板释放试验和血小板粘附试验。

2.1 血小板聚集试验血小板聚集试验是一种通过观察血小板在刺激物影响下的聚集状态来评估血小板功能的方法。

常用的刺激物包括ADP、胶原、花生四烯酸等。

在试验中,可以使用血小板聚集率、聚集时间和聚集形态等指标来评估血小板的聚集能力和稳定性。

正常情况下,血小板在受到刺激后会迅速聚集形成血小板聚集体,从而参与血栓的形成。

2.2 血小板释放试验血小板释放试验是一种通过检测血小板释放颗粒物质的含量来评估血小板功能的方法。

当血小板受到刺激后,会释放出包括ATP、5-羟色胺、ADP和血小板因子等物质。

常用的血小板释放试验包括血小板ATP释放试验、5-羟色胺释放试验和血小板因子释放试验等。

这些试验可以通过测量释放物质的浓度或活性来评估血小板的释放能力和反应性。

2.3 血小板粘附试验血小板粘附试验是一种通过观察血小板与血管内皮细胞的粘附情况来评估血小板功能的方法。

血栓弹力图简介分析

血栓弹力图简介分析

血栓弹力图的优缺
05
点及前景展望
血栓弹力图的优点
全面评估凝血状态
操作简便、快速
血栓弹力图可以全面评估血液的凝血状态 ,包括共同凝血途径的功能、血小板聚集 功能、纤维蛋白在纤维蛋白原的交联等。
血栓弹力图的操作相对简单,并且可以在 短时间内获得结果,这使得它在紧急情况 下能够快速诊断。
样本用量少
预测血栓风险
TEG能够反映共同凝血因子、纤维蛋白原、血小板聚集、纤 维蛋白溶解等各个环节对血液凝固的影响,为临床提供更全 面的凝血信息。
血栓弹力图的作用
评估凝血系统功能
TEG可以评估共同凝血因子、纤 维蛋白原、血小板聚集、纤维蛋 白溶解等各个环节对血液凝固的 影响,从而了解患者的凝血系统
功能。
指导成分输血
TEG能够快速准确地反映患者的 凝血状况,指导医生根据患者需 要输注何种成分血,如血小板、 凝血因子等,以改善患者的凝血
2. 数据整理
将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计 算出各项指标的平均值或中位 数。
3. 与参考值对比
将整理后的数据与正常参考值 进行对比,观察各项指标是否 在正常范围内。
4. 结果解读
根据对比结果,解读患者的血 栓弹力图数据,分析血小板和
纤维蛋白原功能是否正常。
结果分析注意事项
01
结果分析时应结合患者的病史和 其他检查结果综合考虑,不能仅 凭血栓弹力图数据做出诊断。
02
在进行结果分析时应注意数据的 准确性和可靠性,避免因数据错 误导致误诊或漏诊。
血栓弹力图在临床
04
的应用
血栓弹力图在心脑血管疾病中的应用
评估共同凝血因子水平
血栓弹力图可以有效地评估患者的共同凝血因子水平,对判断心 脑血管疾病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血栓弹力图在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症患者中的应用

血栓弹力图在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症患者中的应用

血栓弹力图在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症患者中的应用血栓弹力图(thromboelastography, TEG)是一种全血凝血功能评估技术,通过模拟体内血液在血管内流动时的凝血过程,实时检测血栓形成和溶解的过程,从而评估全血的凝血功能状态。

最近的研究表明,血栓弹力图在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症(thrombocytopenia in pregnancy, TIP)患者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TIP是指妊娠期间患者血小板水平下降,通常小于150×10^9/L。

TIP患者的凝血功能异常,易出现出血或血栓等并发症。

传统的凝血功能检测方法如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 PT)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 APTT)仅能评估部分凝血因子的活性,无法反映全血凝血功能的整体状态。

而血栓弹力图可以通过测量血液在流动状态下的凝血能力和纤溶能力,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加全面准确的凝血功能评估结果。

血栓弹力图主要包括R值(凝血反应时间)、K值(凝血时间)、α角(凝血传导速度)、MA值(最大凝血强度)和LI(龙转指数)等参数。

这些参数可以反映血小板的聚集能力、纤维蛋白形成的速度和稳定性,以及纤溶过程的凝血和溶解程度。

在TIP患者中,血栓弹力图可以通过评估血小板功能和凝血活性的改变,提供更为准确的凝血功能状态。

最近的研究表明,血栓弹力图在TIP患者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一项研究发现,TIP 患者的血栓弹力图参数K值和MA值与其血小板水平呈现显著负相关,即血小板水平越低,K值和MA值越高。

一项回顾性研究发现,TIP患者的血栓弹力图参数R值和K值在发生妊娠期血栓并发症(pregnancy-associated thrombosis)的患者中显著增高,反映出血栓形成的风险增加。

这些研究结果表明,血栓弹力图可以作为评估TIP患者凝血风险的有效工具,为预防和治疗血栓并发症提供参考依据。

血小板抗体及血栓弹力图检测在血小板输注效果中的应用研究

血小板抗体及血栓弹力图检测在血小板输注效果中的应用研究

血小板抗体及血栓弹力图检测在血小板输注效果中的应用研究朱晓珏【摘要】目的探讨血小板抗体及血栓弹力图检测在血小板输注中的应用.方法选择需要输注血小板的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血小板抗体及血栓弹力图检测,根据血小板抗体的检查结果分为阳性组和阴性组,根据血栓弹力图检测结果分为出血组和未出血组.结果出血组的血小板计数(PLT)、最大血块强度(MA)值均低于未出血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小板抗体阴性组的血小板校正增加指数(CCI)、输注无效率与非溶血性输血反应(NHTR),与阳性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进行血小板输注前进行血小板抗体检测以及血栓弹力图检测是十分有必要的,对于提高血小板输注效果具有积极意义.【期刊名称】《中国继续医学教育》【年(卷),期】2017(009)015【总页数】3页(P66-68)【关键词】血小板抗体检测;血栓弹力图;检测;血小板输注【作者】朱晓珏【作者单位】张家港市第一人民医院检验科,江苏张家港 2156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57血小板输注是提高血液中血小板数量的重要方法,能够有效降低血小板数量引起的出血导致的死亡率[1]。

但随着血小板输注次数的增多,会刺激患者产生血小板抗体,导致血小板输注无效(PTR)[2]。

血小板输注无效已经成为困扰临床的重要问题。

因此,对该类患者进行血小板抗体检测显著十分重要,在排除非免疫因素造成的PTR后,根据血小板抗体结果配型输注,对于减少PTR有积极作用。

血栓弹力图检测是一种分析凝血动态的方法,能够预测出血和血栓的风险[3]。

现选择我院2016年1—12月收治的60例需要输注血小板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血小板抗体及血栓弹力图检测的应用价值。

1.1 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16年1—12月收治需要输注血小板的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知晓本次研究,签署知情同意书。

血小板输注记录完整。

血栓弹力图血小板检测课件

血栓弹力图血小板检测课件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TEG检测与其他血小板聚集实验的比较
项目 原理 处理血样 检测时间 结果是否受肝素影响 对小的血小板聚集体 是否敏感 重复性 临床相关性 操作者对数据影响
TEG血小板图 电磁法 不需要 30分钟 否 是 好 好 小
血小板聚集仪 比浊法 需要 较长 是 否 一般 一般 大
• 血栓事件分层 • 使用过抗血小板药物的出血原因 • 是否存在高凝血因子活性或高纤维蛋白原活性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血小板图检测(PlateletMapping®)
优点
• 微量全血,不需处理血样
• 检测时间短,30分钟出结果 • 联合用药可同时分类检测 • 结果不受肝素类药物影响 • 重复性好
X X
血小板聚集 (GPIIb/IIIa + 纤维蛋白原)
X
血小板聚集 +
X 纤维蛋白网
血块发展
血小板-纤维 蛋白血块
XXX XXX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血小板图检测
计算公式
% Inhibition = 100 - MApi – MAf X 100% MAt - MAf
ADP
MAADP
AA
MAAA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PlateletMapping® 血小板图检测图形
KH MAKH
ADP
MAADP
A
MAA
KH ADP
A
Kaolin 激活的 血液样本

血栓弹力图课件-血小板图

血栓弹力图课件-血小板图
评估纤维蛋白块形成及相互联结(凝块加固)的速度,反应纤维蛋白原 功能。
MA
即最大幅度,直接反映纤维蛋白与血小板通过Ga+/XIIIa相互联结的最强 的动力学特性,代表纤维蛋白凝块的最终强度主要反应血小板功能
MA 转化而来,反应血块的重力 dynes/cm2.
G
G = 5000*MA/(100-MA)
46mm< MA< 54 mm 41mm < MA < 45 mm
MA ≤ 40mm MA>73
R<4, MA>73
α< 45° LY30≥7.5%, C.I.<3.0 LY30≥7.5%, C.I.>3.0 LY30<7.5%, C.I.>3.0
TEG治疗指导
2020/7/15
临床分析 酶动力型高凝
2020/7/15
测定单独或联合使用阿司匹林、氯吡格 雷及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如依替巴肽 药物的疗效
评估使用抗血小板药物后的出血原因
服用抗血小板药物的病人术前、术中出 血的风险评估
是否存在高凝血因子活性或高纤维蛋白 原活性
血栓事件分析
2020/7/15
住院患者
入院时常规检测A
住院患者
只使用肝素的患者,入院12-24h后检测B
血小板活化和聚集是血栓形成的始动因素和重要参与者
ADP
血小板 激活
血小板 聚集
胶原暴露
内 皮
TXA2


内源性 凝血酶IIa 纤维蛋白原 纤维蛋白
凝血 启动
凝血 瀑布
凝血酶原II
外源性
血栓
2020/7/15
What do activated platelets look like?

血栓弹力图的临床应用

血栓弹力图的临床应用

多数为数值,没有诊断建议,医师需自行判 断
每个指标的结果诊断时间不一样
多数非国际标准化参数
需较多实验室指标,不能提供诊断提示,需
医师综合判断
14
CFMS的临床应用
心内科
心外科
输血科
神经 外科
神经 内科
麻醉科
15
一次简单的检测可以看到病人凝血过程的全貌,反应凝血过程中各个凝 血成分在全血环境下的真实作用.
11
CFMS图形诊断凝血-纤溶障碍
12
那么血栓弹力图较常规检验有哪些优势呢 13
TEG检测与常规实验室检验的区别
项目 原理 操作便捷性
检测范围 血样形式
结果
报告
时间 参数标准 DIC诊断
TEG 细胞基础模式
简单,易学.一个样本,同种试剂,床 边可完成. 凝血-纤溶连续的整个过程 不须处理血样,全血、血浆、富含 血小板的血浆等都可
22
TEG的临床应用
心内科
心外科
输血科
神经 外科
神经 内科
麻醉科
23
用途: 1.可提供病人围手术期的真实凝血功能,监测肝素使用效果,指导低分子肝素和 抗血小板药物的使用. 2.评估液体和血制品的使用对血凝的影响,探讨出更合理的使用方案. 3.判断患者术后出血是由手术造成还是凝血异常所致. 4.其对高凝状态的诊断,判断患者出现缺血时间的风险,这是目前其他检测方法 所不能代替的.
4
血栓弹力图仪的检测原理
工作原理: 在模拟人体内环境下凝血-纤溶整个过程的同时,通
过物理方法将血块弹性强度转换成图形表示,直观判断 血凝情况并分析成因.
5
血栓弹力图的主要参数
TMA A
6
血栓弹力图的主要参数

血栓弹力图(1)

血栓弹力图(1)
3. 主要受Fg及PLT(质量、数量)影响, PLT 的作用要比纤维蛋白原大
(五)A 1、是任一时刻曲线两点间的扫描宽度,是血凝块 强度或弹性函数,A值用单位mm来计量; 2、MA值在确定前与A值相等; 3、MA值确定后A值测量血凝块溶解的信息。
(六)TMA时间(time to MA)
1. 从凝血开始至MA值确定所需用的时间
2. TMA包含血凝块的形成速率,评估形成稳定 血凝块所需用的时间。
(七)G 1. 血凝块强度,即最大切应力强度; 2. G = 5000A/(100-A),用单位d/sc来计量; 3. G值在MA值确定的同时也被确定。
(八) E(弹性常数) 1. E是标准化的G,作为一个弹性常数; 2. EMX是最大振幅时的E:
(十五)TTL
1、TTL = Time to lysis 溶解时间
2、指从MA确定后,曲线幅宽收窄至2mm时所 经过的时间
TEG常用参数
参数
意义
参考值
R
凝血反应时间
6~8min
K
血细胞凝集块形成时间
约4min
α
血细胞凝集块形成速率 50°~ 60°
MA
最大振幅
50~60mm
A60 最大振幅后60min的振幅 MA-5mm
改良TEG
▪ 动态评估血小板与凝血级联反应相互作用, 及其他细胞成分对血浆因子活动的影响, 从而全面分析血液凝固及溶解的全过程
▪ 目前运用于冠心病抗栓治疗指导、抗血小 板药物抵抗筛查、介入术的急性或亚急性 血栓形成原因分析等方面
▪ 可靠、重复性高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三、血栓弹力图的原理:
承载血标本的测试杯以4°45'的角度和 每9秒一周的速度均速转动,一旦血栓 形成,置于血标本检测杯中的金属探针 受到标本形成的切应力作用,随之出现 左右旋动,金属针在旋动过程中由于切 割磁力线而产生电流,给电脑软件处理 后,便形成TEG曲线。

血栓弹力图 血小板检测

血栓弹力图 血小板检测
02
微量全血,不需处理血样
01
TEG检测与其他血小板聚集实验的比较
项目
TEG血小板图
血小板聚集仪
流式细胞学检查
原理
电磁法
比浊法
流式细胞学
处理血样
不需要
需要
需要
检测时间
30分钟
较长
较长
结果是否受肝素影响



对小的血小板聚集体 是否敏感



重复性

一般

临床相关性

一般

操作者对数据影响



血小板在凝血中的重要性
TEG 培 训 北京中盛兴华贸易中心
TEG®血小板图
2022 - 2023
血小板图检测(PlateletMapping®) TEG血栓弹力图实验血小板图测试
血小板图检测(PlateletMapping®) 优点
重复性好
05
结果不受肝素类药物影响
04
联合用药可同时分类检测
03
检测时间短,30分钟出结果
国外应用----介入前的草案 Sinai Center, Maryland, USA
介入前服用ASA 325毫克+波立维300-600毫克后
维持草案
Plavix 病人
单击此处添加小标题
单击此处添加小标题
单击此处添加小标题
添加标题
有无出血风险?
有无血栓风险?
(MA = 49.9/G =5.0)
血小板-纤维蛋白血块
肝素化的血样
MAPi
激活剂 F
X
X
X
X
X
X

血栓弹力图检测(心内科)

血栓弹力图检测(心内科)
▪ 血小板图的结果如何应用到临床?
▪ 抑制率 ▪ MAADP
▪ 如何进行药物调整?
4
5
参数r
凝血状况 凝血成分
凝血时间 血块速率
最大血块强度
IIa 生成,纤维 蛋白形成
纤维蛋白血小板
凝血旁路
凝血旁路 血小板
(血小板 – 纤维蛋白原)相互作用
血小板 (~80%) 纤维蛋白原(~20%)
血块稳定性 血块强度的减弱
LY30 ▪ 最大振幅后30分钟的振幅衰减率。这表现了
血液溶解的程度 ▪ 若LY30>7.5%,提示纤溶亢进
EPL值 ▪ MA值确定后,30min内血凝块将要溶解的百
分比(%),作用同LY30。参考范围:0%~ 15%
参数r
凝血状况 凝血成分
凝血时间 血块速率
最大血块强度
IIa 生成,纤维 蛋白形成
▪ 阿司匹林
3. Full (ADP & AA)
血小板功能 基线 药物作用 纤维蛋白
ADP(AA)抑制率(%) MA凝血酶 - MAADP(AA) 100% MA凝血酶 - MA激活剂A
11
12
案例一、术后三个月出现支架内血栓
▪ 急性心梗入院,PCI术后常规剂量两联血小板药物,出院后三个月再次发病 ,发现支架内血栓。
▪ 二次入院时,加测血栓弹力图
1. 无论ADP抑制率还是AA抑制率均<30% 2. MAADP>47mm
案例二
▪ 62岁女性患者,2007年7月行PCI手术,服用阿司匹林+波 立维一年,
▪ 于2008年7月停波立维。
▪ 8月3日复查,发现复梗。
▪ 4日再次行PCI术。术前服用冲击量波立维。术前后回ICU 即刻出现口部插管、引流管大量出血。

血栓弹力图

血栓弹力图

K (min)
a(deg)
K (min)
a(deg)
MA 编辑ppt MA
EPL
LY30 > 7.5% EPL > 15%
N/A
实验结果参数1:R(凝血时间)
R值:
检测开始到第一块纤维蛋白凝块形成振 幅达2mm所用的时间,表现了凝血酶等 凝血因子充分激活形成纤维蛋白所需的 时间,反应凝血因子的活性。 R值延长:表示低凝,凝血因子缺乏、 使用抗凝剂,可通过注射新鲜冷冻血浆 (FFP)而纠正。 R值缩短:表示高凝,凝血因子活性较 强,血液呈高凝状态,需要用抗凝药物 纠正
血栓弹力图 (CFMS-凝血-纤溶监测系统)
在临床的应用
长沙市中心医院输血科 许靖
(2015-3)
编辑ppt


➢ “血栓弹力图”是由血栓弹性描记仪描记的凝血动 态过程曲线,是一种能动态分析血小板、凝血因子 、纤维蛋白原等血液成分之间相互作用、血凝块形 成和纤维蛋白溶解全过程的曲线图。
➢ “血栓弹力图”也是一项动态监测血液凝固全过程 ,指导科学、合理用血的“新”技术。
编辑ppt
实验结果参数2: K 值和(a)角 (血块形成速率)
K值 从R时间结束到振幅度达20mm所用的
血凝块形成时间, 高纤维蛋白原活性可使K值缩短 低纤维蛋白原活性及抗凝剂的使用
可以使之延长
Angle(a)角 从血凝块形成点至描记图最大曲线
弧度作切线与水平线的夹角 主要反映纤维蛋白的功能
编辑ppt
凝血时间(R):反映凝血因子功能
血块动力(K、α):反映纤维蛋白原功能
血块强度(MA):主要反映血小板功能
血块稳定性(Ly30、EPL):判断原发性、

血栓弹力图简介

血栓弹力图简介
α
血凝块形成的动力学参数,反映纤维蛋白原功能水平。
53°-72°
MA
最大振幅,反映血小板功能
50-70mm
LY30
MA后30min振幅减小百分率,反映纤溶状态
<7.5%
CI(凝血指数)
描述凝血总体情况
<-3低凝
- 3<正常<+3
>+3高凝
MA-ADP
ADP通道类抗血小板药物使用后血块强度。小于31mm提示有出血风险,大于47mm提示有血栓风险
两管血:枸椽酸钠1:9管2ml+肝素锂/钠4ml
不要第一管标本,抽血后常温保存,1小时内送检。
当日下午4点后取报告。
TEG(血栓弹力图)-血小板功能检测(ADP)
监测血小板功能及对抗血小板药物治疗效果。
甲类
1325元
周一到周五8:00-12:00
14:30-16:00
两管血:枸椽酸钠1:9管2ml+肝素锂/钠4ml
217元
周一到周五8:00-12:00
14:30-16:00
枸椽酸钠1:9管2ml
不要第一管标本,抽血后常温保存,1小时内送检。
当日下午4点后取报告。
TEG常用国际标准化参数的意义及参考值
参数
意义
参考值
R
凝血反应时间,反映凝血因子活性
5-10min
K
血凝块形成的速度,反映纤维蛋白原功能水平。
1-3min
当日下午4点后取报告。
TEG(血栓弹力图)-肝素监测
对使用肝素、低分子肝素以及类肝素药物患者的疗效检测。
甲类
680元
周一到周五8:00-12:00
14:30-16:00
枸椽酸钠1:9管2ml

TEG血栓弹力图

TEG血栓弹力图

凝血因子
纤维蛋白
血小板
纤溶
参数 范围
R (min)
5-10
K (min)
Angle (deg)
MA (mm)
1-3 53-72 50-70
LY30
0%~ 7.5%
EPL值
0%~ 15%
延长:低凝
增大:高凝
凝血参数
缩短:高凝
减小:低凝
• R时间:主要反映凝血因子活性、抗凝药物效果。缩短提示高凝,凝血因子活性强 • Angle角:主要反映纤维蛋白原功能。增大提示高凝,纤维蛋白原功能强 • K时间:主要反映纤维蛋白原功能。缩短提示高凝,纤维蛋白原功能强 • MA值:主要反映基础血小板的功能。增大提示高凝,血小板功能强
指导个体化药物治疗
22
Copyright © 2012 Haemonetics Corporation
THANK YOU 谢谢
23
Copyright © 2012 Haemonetics Corporation
血栓弹力图(TEG)临床应用
只供内部培训用
美国血液技术公司
TEG功能介绍
血栓弹力图是一种凝血和纤溶系统检测工具
特点:
微量全血检测(比血浆学PT,APTT更符合生理环境) 更全面、更准确反应凝血和纤溶功能全貌 指南资料、循证证据更充分
临床价值:
基础凝血和纤溶系统整体评估,更全面,更准确 评估血栓发生风险 分析出血原因,指导血制品使用
3
Copyright © 2012 Haemonetics Corporation
TEG最完善的检测功能,满足临床多方面需 求
1.普通TEG
参数:R、K、a、 MA 、LY30

血栓弹力图 TEG

血栓弹力图 TEG

7. 北京阜外医院 麻醉科------MAADP评估手术出血风险
8. 重医二附院 心内科------TEG 指导的个体化抗血小板治疗研究 9. 交大一附院 周围血管科------TEG 指导个体化抗血小板治疗
10. 其他(略)
14
Copyright © 2012 Haemonetics Corporation
提示:不同的检测类型,R时间,K时间,angle角,MA值具体范围有一定差异。
10
Copyright © 2012 Haemonetics Corporation
TEG异常参数---对应临床处理措施
检测类型 常用参数 R < 4 min 14min < R < 20min R>20 min 临床意义 酶动力型高凝 凝血因子 凝血因子 血小板功能 血小板功能 血小板功能 纤维蛋白原水平 MA增大或D-dimer升高,提示继发性纤溶亢进 MA正常,提示原发性纤溶亢进 肝素残留/过量/反跳 凝血因子功能不足 临床措施 抗凝药物 FFP 8 ml/kg
TEG图形 激活剂 参数:R、K、a、 MA 、LY30
8
Copyright © 2012 Haemonetics Corporation
TEG图形
重要参数:MAADP, ADP,AA抑制率
TEG每一种检测参数都有明确的临床价值
检测类 型 常用 参数
R
正常 范围
5-10min
参数意义
凝血启动
临床意义
不遗余力的支持用户进行科研工作
1. 北京天坛医院 神经内科 ------急性TIA和小中风患者个体化抗血小板治疗
2. 浙江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麻醉科------快速TEG在创伤患者中的应用

59血栓弹力图临床血液学检验技术

59血栓弹力图临床血液学检验技术

5
病例1
• 患者男性,53岁 • 因反复皮下瘀斑、
血尿住院。 • 临床申请400ml血
浆输注 • 血栓弹力图检测:
R值、K值、Angle 角正常,MA值下降, 提示凝血功能正常, 血小板不足或功能 低下,建议临床结 合临床输注血小板。
病例2
• 患者,女性,42岁 • 乳腺癌术前检测APTT
54s,临床申请400ml 血浆输注 • 血栓弹力图检测: • 凝血功能正常,建议 临床医生重新评估患 者凝血功能。 • 重新评估结论:抗磷 脂综合征 • 无需输血,手术顺利, 无出血。
血栓弹力图仪原理
▪ 1948年由德国人Harter发明 ▪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应用于临床 ▪ 2004年血小板图检测问世
检测: 血凝块强度的变化和时间 • 血凝块形成的速率
• 血凝块的强度
凝血状态
• 血凝块的稳定性
参数r
凝血状况 凝血成分
凝血时间 血块速率
最大血块强度
IIa 生成,纤维 蛋白形成
主要作用
1.评估凝血全貌,判断凝血状态 2.指导成分输血 3.区分原发和继发纤溶亢进 4.判断促凝和抗凝等药物的疗效 5.评估血栓发生几率,预防血栓发生
1.评估肝素、低分子肝素以及类肝素药物疗效 2.评估是否肝素抵抗或过量
1.测定单独或联合使用阿司匹林、波利维,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药 物的疗效 2.评估使用抗血小板药物后的出血原因 3.服用抗血小板药物的病人手前,手术中出血的风险评估
MA
纤维蛋白溶解
血小板聚集功能
EPL
MA MA
LY30 > 7.5% EPL > 15%
N/A
常规凝血检测难以评估凝血状态全貌

血栓弹力图在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症患者中的应用

血栓弹力图在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症患者中的应用

血栓弹力图在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症患者中的应用血栓弹力图(TEG)是一项用于评估凝血功能的检查方法,它通过对全血凝血功能进行综合评估,提供了更为全面准确的评估结果,是临床上最常用的凝血功能检测技术之一。

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症(Pregnancy-Associated Thrombocytopenia,PAT)是指妊娠期发生的血小板减少症,其临床特点是孕妇血小板计数降低至正常值以下,但没有明显临床出血表现。

PAT患者存在着因为血小板减少而增加出血倾向的风险,因此需要及时有效的诊断和治疗。

本文将探讨血栓弹力图在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症患者中的应用,以期为临床医生提供更为有效的诊断和治疗方案。

对于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症患者,血栓弹力图可以提供更为全面准确的凝血功能评估。

传统的凝血功能检测方法主要是通过血浆来进行检测,不能够真实反映出全血凝血功能的情况。

而血栓弹力图则是直接使用全血样本进行检测,可以更为准确地评估整体的凝血功能状态,包括凝血酶原时间(R时间)、凝血强度角(MA值)、凝血时间(K时间)等参数,为医生提供更全面的诊断依据。

对于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症患者,血栓弹力图的应用可以帮助医生更准确地评估患者的凝血功能状态,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更为准确的依据。

血栓弹力图可以帮助医生更准确地评估患者的出血和血栓风险。

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症患者由于血小板减少而可能存在着增加出血风险的情况,同时也可能存在着增加血栓形成风险的情况。

血栓弹力图通过对全血的凝血功能进行评估,可以帮助医生更为全面地了解患者的出血和血栓风险情况,为医生提供更为准确的诊断和治疗建议。

通过血栓弹力图的检测,医生可以及时发现患者的出血和血栓风险,为患者制定更为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案,从而有效地降低患者的出血和血栓风险,提高治疗的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
血小板聚集 展
血小板-纤维 蛋白血块
XXX XXX
血小板图检测
计算公式
% Inhibition = 100 - MApi – MAf X 100% MAt - MAf
% Aggregation = 100% - % Inhibition
MApi MAADP or MAAA (ADP or AA 激活的血小板强度) MAf MAfibrin (只有纤维蛋白的MA 值) MAt MAthrombin or MAK (最大血小板强度)
TEG®血小板图
TEG 培 训
北京中盛兴华贸易中心
血小板图检测(PlateletMapping®)
TEG血栓弹力图实验血小板图测试
• 分别判断使用不同抗血小板药物后病人的药物疗 效 Aspirin阿司匹林,Clopidogrel (Plavix)波立 维,Dipyridamol (Persantine)潘生丁, GPIIb/IIIa 抑制剂 (ReoPro, Aggrastat, Integrilin)等
• 血栓事件分层 • 使用过抗血小板药物的出血原因 • 是否存在高凝血因子活性或高纤维蛋白原活性
血小板图检测(PlateletMapping®)
优点
• 微量全血,不需处理血样 • 检测时间短,30分钟出结果 • 联合用药可同时分类检测 • 结果不受肝素类药物影响 • 重复性好
TEG检测与其他血小板聚集实验的比较
~ 80% 血块强度取决于血小板
激活的血小板 纤维蛋白(原)
凝血因子/ 旁路
纤维蛋白原
静止的血小板
血样本的组成
XIII
XIIIa
可溶性纤维 单体
弱的血小板血块
血小板聚集 (GPIIb/IIIa + 纤维蛋白原)
纤维蛋白网
弱纤维蛋白血块
血小板聚集 +
纤维蛋白网 血块发展
强的血小板纤维蛋白网
PlateletMapping®与参数MA
维持草案
Plavix 病人
(MA = 49.9/G =5.0)
有无出血风险? 有无血栓风险?
病人支架后
阿司匹林325 mg 病人
病人抱怨有出血
病人潘生丁治疗
ADP
使用替罗非班病人
ADP
血块强度以 MA测定 并表示
MA
PlateletMapping® 检测示意图
枸橼酸化血样
Kaolin
CaCl2
CK
MATHROMBIN
A
MAFIBRIN
肝素化血样
A – 激活剂F™ ADP – ADP 激活剂 AA – AA 激活剂
ADP
MAADP
AA
MAAA
PlateletMapping® 血小板图检测图形
KH MAKH
ADP
MAADP
A
MAA
KH ADP
A
Kaolin 激活的 血液样本 凝血因子/ 旁路
纤维蛋白原
静止的血小板
MAtotal (MAKH)
XIII
XIIIa
可溶性纤维 单体
弱的血小板血块
血小板聚集 (GPIIb/IIIa + 纤维蛋白原)
纤维蛋白网
弱纤维蛋白血块
血小板聚集 +
纤维蛋白网 血块发展
强的血小板纤维蛋白血块
肝素化的血样 凝血因子/ 旁路
纤维蛋白原
XIII
XIIIa
可溶性纤维 单体
纤维蛋白网 纤维蛋白网
静止的血小板
MAfibrin
弱的纤维蛋白血块
血块发展
肝素化的血样 凝血因子/ 旁路
纤维蛋白原
XX
静止的血小板
MAPi
XIII
XIIIa
可溶性纤维 单体
纤维蛋白网
X X
血小板聚集 (GPIIb/IIIa + 纤维蛋白原)
PlateletMapping 血小板图检测结果
% Inhibition: 21.5
PlateletMapping®结果 使用药物后
程度 不敏感
起效 较好抑制
抑制率(AA%或ADP%) <20% >50% >75%
血小板图药物检测分类
• AA %抑制率:
Aspirin阿斯匹林
• ADP%抑制率:
Clopidogrel (Plavix)波立维 Dipyridamol (Persantine)潘生丁 GPIIb/IIIa 抑制剂 (ReoPro, Aggrastat,
Integrilin)
国外应用----介入前的草案
Sinai Center, Maryland, USA
介入前服用ASA 325毫克+波立维300-600毫克后
项目 原理 处理血样 检测时间 结果是否受肝素影响 对小的血小板聚集体 是否敏感 重复性 临床相关性 操作者对数据影响
TEG血小板图 电磁法 不需要 30分钟 否 是 好 好 小
血小板聚集仪 比浊法 需要 较长 是 否 一般 一般 大
流式细胞学检查 流式细胞学 需要 较长 是 否 差 差 大
血小板在凝血中的重要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