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上册《图形与位置》教案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9.3复习认识图形与位置人教版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9.3复习认识图形与位置人教版教案内容:一、教学内容今天我们要复习的是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的数学内容,主要包括第9.3节“复习认识图形与位置”。
我们会回顾和巩固对基本图形的认识,以及物体在空间中的位置和方位。
二、教学目标通过复习,我希望孩子们能够进一步熟悉和理解基本的图形和位置概念,能够准确地识别和描述常见图形的特征,以及能够用正确的语言表达物体的位置和方位。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是让孩子们能够熟练地识别和描述基本图形,以及能够理解并运用位置和方位的概念。
难点在于让孩子们能够准确地表达和理解物体在不同方位的关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我已经准备了一些图片卡片,上面有各种基本图形,还有标注了不同方位的箭头。
孩子们需要准备一张白纸和一支笔,用于画图和记录。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我会在黑板上画出一个简单的图形,让孩子们猜测它是什么图形。
然后我会展示一些图片卡片,让孩子们找出相同形状的图形。
2. 讲解:我会逐个介绍基本图形的特征,比如正方形的四条边相等,圆形的边缘是曲线等。
然后我会解释位置和方位的概念,比如上、下、左、右、前、后等。
3. 练习:我会给出一些实际的例子,让孩子们指出物体在空间中的位置和方位。
比如,我会在桌子上放置一个玩具,然后问孩子们:“玩具在哪里?”或者“玩具的左边是什么?”4. 小组讨论:我会让孩子们分成小组,互相提问关于图形和位置的问题,并尝试用语言描述答案。
六、板书设计板书上会写上今天的主要内容,包括基本图形的名称和特征,以及位置和方位的关键词。
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请孩子们画出一个自己喜欢的图形,并标注出它的名称和特征。
然后找一个物体,描述一下它在空间中的位置和方位。
答案:孩子们的作业可能会包括各种不同的图形,比如正方形、圆形、三角形等,每个图形都会有他们自己标注的特征。
对于位置和方位的描述,孩子们可能会写:“我的玩具在桌子的左边”,“我的书在桌子的上面”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会反思今天的学习情况,看看孩子们是否掌握了基本图形和位置概念。
图形与位置

有趣的游戏—图形与位置一、教案背景:数学来源于生活,用数学眼光观察周围事物更能提高学习的兴趣。
本课有趣的游戏—图形与位置,本着学生借助已有经验学习有关方位的初步知识,组织学生动手操作和主动观察的数学活动,吸引学生在亲身体验中学习知识。
在现实有趣的操作活动中,从不同的方向辨认物体,通过交流初步体验空间感和方位感,能用左、右等方位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教学课题青岛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有趣的游戏—图形与位置。
三、教材分析:1、教学内容分析:本课时是青岛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第六单元有趣的游戏—图形与位置第一课时,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掌握前后、左右、上下的相对位置。
2、学情分析:大多数孩子已经积累了一些判断左右的方法和经验:吃饭时用右手拿筷子、写字时用右手握笔等,然而这种认识只是粗浅的、感性的,对不同的孩子来说层次也是不同的。
本着借助学生已有的经验,设计了一连串的游戏活动,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会用前后左右上下来描述事物的相对位置,让学生亲身体验参与进来,在体验中学习知识。
3、教学目标:(1)在游戏的过程中,感知左、右这两个方位,初步判断左、右的方法。
(2)在认识前后、左右、上下的方位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初步的判断能力,能用前后、左右、上下方位解决简单的问题。
(3)培养学生用数学眼光观察周围事物的兴趣,体验合作探讨问题的乐趣。
(4)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渗透互相团结、互相帮助的思想教育。
4、教学重点:学生能正确的辨别左和右5、教学难点:学生学会确定物体的“左右”位置关系。
6、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2)利用百度搜索找到相关的图片和视频四、教学方法:合作交流,观察法等。
五、教学过程:(一)课前交流:师:同学们现在已成为一名小学生了,哪位同学能告诉老师在课堂上应该怎样表现呢?生1:上课坐端正。
生2:遵守纪律,认真听课。
生3:积极举手回答问题……同学们说得很好,老师希望能按照刚才说的去做,好不好?我们现在开始上课。
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形状与位置

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 形状与位置第一部分:教学背景一年级是学生接触数学的第一年,此时的学生已经掌握了简单的数学概念和基本的数学技能,还能简单地发现周围的事物形状与位置,并能描述其特点。
为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形状与位置的知识,本节将通过教案的方式开展教学活动。
第二部分:教学目标1. 掌握从图片中发现出各种形状的能力。
2. 能够描述物体的大小、高低、左右、前后等位置关系。
3. 学习使用简单的几何术语描述物体形状和位置关系,例如直线、弧线、圆形、三角形等。
第三部分:活动设计1. 热身活动教师可以通过游戏的方式来进行热身,例如放一首快乐的歌曲,鼓励学生跳舞,各种欢快的姿势包括立正、站直、举手、转圈等。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提出有关位置的问题,例如孩子们的手在哪里?身体朝前还是朝后?孩子们的腿是垂直的还是平行的?2. 认识几何图形教师放一些几何图形的图片在课堂上,并让孩子们观察。
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发言,谈谈各图形的特点、共性与差异。
接着,让学生在图片上标出图形的特点,例如圆形的特点是有一个圆心,半径相等的曲线。
让学生自己尝试手绘图形,巩固知识点。
3. 形状与位置的概念通过表述与绘画活动,让学生理解像在左侧的绿色球球听起来比它在右边听起来更弱,因为绿球在比音箱在左侧的距离更远。
这个活动能够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远近关系和位置概念。
4. 视觉巧活动手玲的各种形状,让学生在她的课堂上观察形状,用发现的形状和颜色编排成新的形状组合,再用玩具,小人偶来摆放并指出几何图形中的一些关键特征。
通过创造力和游戏来认识几何概念,将能更大程度地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四部分:小结通过活动式教学的形式,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字与几何概念,并能准确地描述出物品的位置、形状等特性。
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可以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好奇心和探究精神,进一步开拓他们的潜力。
需要强调的是,不仅是学生能够与几何图形一起玩耍,还能与整个世界进行互动,并从中学到更多关于几何的实际知识。
图形与位置教案

•••••••••••••••••图形与位置教案图形与位置教案图形与位置教案1教学目标:⑴使学生掌握描述物体间位置关系的不同方法,能按指定要求在平面图上确定物体的位置或描述简单的行走路线,增强利用几何直观进行思考的能力。
⑵使学生进一步体会确定位置的学习价值,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⑶使学生在系统复习的过程中,体验与同学合作交流以及获取知识的乐趣,增进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情感,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进一步体会确定位置的方式和方法。
教学难点:体会确定位置的学习价值。
教学具准备:教学流程:一、揭示课题,自主学习。
⑴揭示课题。
教师谈话:今天我们复习《图形与位置》,重点复习立体图形的体积。
板书课题——“图形与位置”。
⑵自主学习。
教师谈话:用5-8分钟的时间阅读理解110页“整理和复习”,完成“练习与实践”1-3题。
同桌可以自由交流个人观点,教师适度参与。
二、交流讨论,梳理知识。
⑴梳理“确定位置”的方法。
交流确定位置的方法: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位置;用东、南、西、北描述位置;用数对来表示位置;把方向和距离结合起来确定位置。
⑵完成“练习与实践”第1题。
独立思考,准备回答题目后面的问题。
第一问:孔雀园在大门的那一面?预设: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位置;用东、南、西、北描述位置;用数对来表示位置;把方向和距离结合起来确定位置。
第二问:猴山在孔雀园的哪一面?狮虎山、鹿岛和熊猫馆呢?同桌试着用各种确定位置的方法,描述猴山、狮虎山、鹿岛和熊猫馆相对于孔雀园的位置。
⑶完成“练习与实践”第2题。
独立完成书后的填空,交流矫正。
⑷完成“练习与实践”第3题。
自主练习描述2路公共汽车行驶的路线图;同桌相互说说,并相互矫正;班级交流,进一步路线描述的方法。
⑸谈谈本节课的收获。
图形与位置教案2设计说明本节课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入手,首先让学生说出什么是轴对称图形,并通过举例说出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然后让学生通过实例认识平移和旋转现象,最后通过用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西南这些词语描绘物体所在的方向,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上册8图形与位置精品教案

图形位置
我学会了吗?
教学目标:
1. 通过对本单元知识的回顾,使学生学会用前后、上下、左右认识和描述物体相对位置及从不同方向辨认物体的形状。
2. 加深与同伴的相互交流,初步体验空间感和方位感,感受数学的乐趣。
3. 能够熟练应用所学知识辨认物体的形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师:同学们想一想,在第六单元尤其是在游戏中,我们都学会了些什么?
二、展示“我学会了吗?”
1. 可以借助挂图或事物投影展示“我学会了吗?”
2. 学生自己观察图,说说图中有什么?可以编一个小故事(如:龟兔赛跑),并用学过的知识说说图意。
教师要及时点评,说明个别答案不唯一。
3. 完成“我学会了吗?”下面的3道题目。
(1)第1小题,用彩笔涂色,独立完成后,小组相互检查。
(2)第2小题,把小蚂蚁前面第2只涂上红色,小蚂蚁后面的第3只涂上黄色。
第二小题做完后可增加一些相关练习,如把从左边起第4只蚂蚁圈起来,把右边的4只蚂蚁圈起来等等。
(3)第3小题,乌龟是谁看到的?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可能是小鸟,也有学生回答是太阳,都合理。
三、丰收园
丰收园里谈收获。
现在学完了,你想跟老师说点什么?
(1)长本领了吗?你长哪些本领了?
(2)学习了这些知识,在生活中有什么用?
四、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同学们都学到了什么?。
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上册8图形与位置公开课精品教案

图形与位置信息窗一教学内容:教科书第68页的信息窗1及第69页的练习题。
教学目标:1. 结合现实情境,能辨别前后、上下、左右,初步学会用前后、上下、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2. 学会用前后、上下、左右认识和描述物体相对位置,并通过与同伴相互交流,初步体验空间感和方位感。
3. 在现实、有趣的操作活动中,初步积累有关方位知识,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产生用数学眼光观察周围事物的兴趣。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好!(师用右手向同学们挥手问好)请同学们也挥一挥你的右手向老师问好,好吗?师:老师知道同学们都喜欢玩游戏。
这节课我们就来玩有趣的游戏。
(师可贴示板书)同学们想玩吗?二、合作活动,理解知识。
(一)理解左、右。
1. 引入游戏:师:谁玩过“指鼻子、眼”的游戏?(有,请两位同学演示一下;如没有,师可课件演示或者请一位同学帮助演示,并讲清游戏规则。
)2. 同桌合作,做游戏。
师:现在知道怎么玩了吗?你想玩吗?下面就请你同桌的小朋友和你一起玩吧。
咱们还要比一比谁指的又对又快。
(给学生大约10分钟的时间玩,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感知左、右)3. 巧学方法,辨认左右。
师:同学们,咱们先玩到这儿。
刚才在玩的时候,谁赢了?(学生会争先恐后的说是自己)请几个学生说说为什么会指的又对又快?有什么巧妙的方法辨清左、右?(学生可能会举生活实例,例:用右手写字、刷牙;走马路,靠右走……)师:请同学们看看自己的小手,想一想,哪只是左手?哪只是右手呢?请举起你的左手,再举起你的右手。
再举起你的左手、右手。
(强化训练)师:左手、右手是一对好朋友,团结起来力量特别大,其实在我们身上也有这样的好朋友,同桌的同学互相看看,你还能找出几对这样的好朋友?找找看。
5. 相对左右。
师:请伸出你的右手和你的同位握握手。
请指一指你同位的左耳朵。
师:刚才在握手、指耳朵的时候,你发现了什么问题?师:这是什么原因呢?(学生尝试解答)师:这是因为你和同位是面对面,方向是相对的。
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有趣的游戏图形与位置》教案

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有趣的游戏图形与位置》教案
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有趣的游戏----图形与
位置》教案
教学目标:
1、在操作、观察活动中,初步学会辨认从不同方向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2、积累有关方位和辨认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的直接经验。
教学重难点:
学生认真观察图画,在操作、观察活动中,初步学会辨认从不同方向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教学准备:
投影、学具、小汽车、小兔子的玩具模型。
教学过程:
一、观察图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喜欢照相吗?老师这里有两幅照片,你们仔细观察一下有什么不同?
二、出示情景图,引导学生观察,提出问题。
1、学生认真观察图画,看看图中分别拍的是什么?你想知道什么?(同位互相讨论)汇报:第一组拍的是汽车,第二组拍的是小兔子
2、同一辆小汽车、同一只小兔子为什么会拍出不同的照片呢?
(我是从哪个位置拍的?)
巩固从不同方位观察物体的形状。
)
引导:出示四幅图,说说分别是谁看到的,并说说自己的理由
五、总结收获。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对自己的表现满意吗?
作业
学会从不同方位观察物体的形状
板书设计:
小小摄影家
学会从不同方位观察物体的形状。
一年级数学《位置》教案

一年级数学《位置》教案一年级数学《位置》教案(15篇)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
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一年级数学《位置》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一年级数学《位置》教案1本单元教学简单的方位知识,使学生能够分辨自己的前后、上下、左右,并会应用这些方位词描述物体间的相对位置。
由于学生在生活中都接触过这些方位,而且以自己为中心的前后、上下很容易界定,所以例题及“想想做做”都以辨认左右作为教学重点,对于上下、前后,教材只是结合具体情境引导学生在使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位置关系的过程中自主获得认识。
教材设计的学习活动有看图说话、游戏、操作等。
1、例题的教学内容分三个层次编排。
首先是分辨自己的右手和左手,“要发言的请举右手”既是对学生的常规教育,也让学生记住自己的右手。
接着以“练习本在数学书的左面”“数学书在练习本的右面”为例,教学用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然后让学生看图说说其他物体间的位置关系,初步学会语言描述。
在教学练习本和数学书的位置关系时要注意三点:一是让学生联系自己的左手和右手,分辨这两个物体哪个在左面、哪个在右面;二是指导学生用“×在×的哪面”进行表达;三是两句话中的任何一句都清楚地表达了练习本与数学书的位置关系,可以这样说,也可以那样说,而且从其中的一句话可以推理得出另一句话。
要体会这两句话之间的必然联系,但不要求学生同时说两句话,不要刻意进行这样的练习。
看图说一说以左、右关系为主。
图中的小明、小红、小刚、小芳四人的朝向与学生是一致的,学生按自己对左、右的感受确定小明在小红的左边、小芳在小刚的右边等位置关系不会有困难,也不会有歧义。
如果说出前后或上下关系也是可以的。
2、联系自己的身体作出判断。
一年级学生辨别左右的时候,大多数都要先想一想自己的左手、右手,才能作出判断,这是学生年龄、心理发展特征的表现。
【K12学习】一年级数学上册《图形与位置》教案二

一年级数学上册《图形与位置》教案二第二课时图形与位置信息窗二教学内容:教科书第70页信息窗2及71页的练习题。
教学目标:在操作、观察活动中,初步学会辨认从不同方向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在现实、有趣的操作、观察活动中,初步积累有关辨认从不同方向观察到的物体形状的直观经验,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产生用数学眼光观察周围事物的兴趣。
教学重点:结合实际,积累从不同方向观察到的物体形状的直观经验,逐步建立方位感和空间感。
教具准备:信息窗2挂图,学生准备:小汽车、积本、小兔子、小狗等玩具和各种各样的图片及照片。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师:同学们,你们都是天真、活泼、可爱的好孩子,为了留下这个美好的回忆,你的爸爸妈妈是不是领你照过好多像呢?其实啊,照相也很有学问的,为了日常生活的需要,如:学生证、身份证、毕业证上的像要从正面拍,有的想为了美观,具有艺术性就要从侧面拍,你没想到还有这么大的学问吧?现在谁想当一名小小摄影家呀?师:那么老师首先要考考你的辨别能力,你可一定要先过老师这一关呀!二、探索新知提出问题出示挂图:师:你从图上都看到了些什么?师:你能说说他们的位置关系吗?师:仔细观察,谁能从图上发现点什么?师:为什么两张照片不一样呢?其实啊!那是因为拍摄的方向不同。
师:你能辨别出它们各是从哪个方向拍的吗?合作探究小组讨论分小组讨论上面的问题,方法是通过从不同方向辨认课前准备好的小汽车、积木、小兔子、小狗、等玩具形状,不断积累经验,相互交流、合作探究,最后统一意见,得出结论。
小组汇报小组代表汇报结果,教师有效点评,重点是小汽车挂图。
操作练习分小组合作,把每人准备好的各种各样的图片和照片和起来一起分类。
教师参加各小组活动,及时指导。
同学们再看这两幅画,你还能提出不同的问题吗?。
三、自主练习谁看到的?学生自己读图,照图讲一个小故事,教师做简单充实,从而引出要解决的问题。
四、板书设计图形与位置上面侧面前面后面五、教学随笔:。
一年级上册数学位置教案范文

一年级上册数学位置教案范文使学生通过复习,比较系统地综合地运用各种描写的方法描写并肯定物体的位置,体会用不同的方法肯定位置的特点和作用;能综合地运用比例尺的知识肯定物体之间的图上距离或实际距离。
今天作者在这里整理了一些一年级上册数学位置教案最新范文,我们一起来看看吧!一年级上册数学位置教案最新范文1教学要求: 1、在具体场景里体会上下、前后的位置关系,能比较准确地肯定物体上下、前后的方位。
2、能按上下、前后的方位要求,解决日常生活里的简单问题,初步学会用上下、前后等词描写物体所在的位置,发展初步的位置观念。
3、在分组学习中培养小组合作学习的意识。
教学重点:认识物体之间上下、前后的位置关系。
教具准备:粉笔盒、书本、尺子。
教学进程:一、谈话引入,揭示课题。
1、视察:小朋友们视察自己宽阔、漂亮的教室,说一说你到了什么(黑板、讲台、课桌、小朋友等)2、设疑:它们之间有什么样的位置关系。
3、揭题: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认一认它们之间的位置。
(板书:认位置)二、讨论交换,感悟新知。
1、出示主题图——教室。
提问:视察主题图,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教室)教室里有些什么?(各组推荐一位同学说一说)告知学生图中四个小朋友的姓名。
2、讨论交换。
(1) 组内讨论:国旗在黑板的什么位置?小明在小军的什么位置?(2) 组汇报。
板书:国旗在黑板的上面,小明在小军的前面。
(3) 讨论:国旗在黑板的上面,还可以怎么说?小明在小军的前面,又可以怎样说?3、分组讨论。
提问:你还能找出图中哪些物体有上下、前后的位置关系?讨论后汇报:地球仪在讲台的上面,讲台在地球仪的下面。
小红在小平的前面,小平在小红的后面。
4、联系教室真实场景,感悟位置关系。
小组学生相互说一说、指一指,教室里的`人或物的上下、前后的位置关系。
如:——在——的前面——在——的后面——在——的上面——在——的下面指出:两物体之间有一定的位置关系,如果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上面,那么另一个物体就在这个物体的下面。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 1.9.4《图形与位置》【教案】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图形与位置》教案教学目标:1.让学生能够形成对4种常见立体图形的表象以及对图形特征的直观感受,能辨认这些图形。
2.使学生学会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3.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教学重、难点:1.学生学会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2.成对4种常见立体图形的表象以及对图形特征的直观感受。
教学过程:一、复习位置的相关内容1.课题引入(课件出示主题图)师:同学们,请看!他们在干什么?预设:他们在学习图形与位置师:这些内容咱们学过吗?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复习《图形与位置》(板书课题)2.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位置师:我们先把目光聚焦到这四名同学的身上。
他们分别叫、、、师:(课件出示题目)请问小兰的左边是谁?小红的后面是谁?小红在小刚的哪边?小刚在小明的哪面?给予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
小结:是的,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常常用上、下、前、后、左、右。
你会用吗?2.小动物吃水果过渡语:那老师要考考你们。
请看!(课件出示)师:小猴怎样走能吃到桃子?生:小猴先向上走5格,再向左走5格就能吃到桃子。
师:还可以怎样走?生:小猴先向左走5格,再向上走5格也能吃到桃子。
小结:是的,走法不一样。
但是都能让小猴吃到桃子。
师:这里还有小兔子、香蕉、和胡萝卜。
你能像这样也提出一个问题吗?生:小兔子怎样走才能吃到胡萝卜?师:你怎么不问小兔子怎样走才能吃到香蕉呢?生:小兔子喜欢吃胡萝卜师:你对小兔子的知识知道的真不少!师:我们现在来解决这个问题?生1:小兔子先向上走3格,再向右走5格能吃到胡萝卜。
生2:小兔子先向右走5格,再向上走3格能吃到胡萝卜。
小结:你们表现的真棒!学会了用上下、前后、左右。
二、复习图形的相关内容1.辨认图形师:回到刚才的界面。
我们把目光聚焦到讲台上面。
这是(圆柱),这是(长方体),这是(球)。
第2单元 位置2023-2024学年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人教版)

第2单元位置2023-2024学年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能够用上下、前后、左右等词语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
(2)培养学生观察、操作、表达能力,发展空间想象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让学生体验上下、前后、左右等空间位置关系的相对性。
(2)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位置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2)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增强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上下、前后、左右的位置关系。
2. 上下、前后、左右位置关系的相对性。
3. 运用位置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使学生能够用上下、前后、左右等词语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
2. 教学难点:理解上下、前后、左右位置关系的相对性,能够灵活运用位置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粉笔等教学工具。
2. 学生用书、练习本、铅笔等学习用品。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课件或黑板展示一些物体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这些物体的位置关系。
通过这个环节,激发学生对位置关系的兴趣,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探究新知(1)学习上下、前后、左右的位置关系利用课件或黑板展示一些物体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这些物体的上下、前后、左右位置关系。
通过观察、讨论,使学生理解上下、前后、左右位置关系的含义。
(2)学习上下、前后、左右位置关系的相对性利用课件或黑板展示一些物体位置变化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这些物体的位置变化。
通过观察、讨论,使学生理解上下、前后、左右位置关系的相对性。
3. 巩固练习(1)完成教材中的练习题,巩固上下、前后、左右位置关系的知识。
(2)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4. 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用上下、前后、左右等词语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位置的认识教案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位置的认识教案位置的认识是数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孩子们日常生活中需要掌握的基本技能。
在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中,位置的认识被列为其中一个重点难点,需要教师和家长们耐心、细致地教导孩子们。
本文将从教师的角度出发,介绍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中位置的认识教案,帮助教师们更好地掌握教学方法和步骤。
一、教学目标1.能用“上、下、左、右”等词语描述物体的位置关系;2.能在各种情境下正确识别物体的相对位置;3.能将所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实践中。
二、教学内容1.认识图形的方向;2.学习图形的相对位置。
三、教学过程1.导入让孩子们观察身边的物体,并询问他们物体的位置关系,如“你身边的桌子在你的哪个方向?左边还是右边?”2.授课(1)认识图形的方向:让孩子们观察图形的方向,如箭头、圆等,引导他们用“上、下、左、右”等词语描述物体的位置关系。
(2)学习图形的相对位置:让孩子们观察两个以上的图形,引导他们用“上下左右”等词语描述图形之间的位置关系。
3.练习(1)观察图形并说出它们的位置关系。
(2)模仿老师角色演示物体的位置关系。
(3)完成相关练习册习题。
4.拓展引导孩子们观察物体在三维空间中的位置关系,如“树在地面下面,天空上面”。
五、教学反思教学位置的认识需要通过教师引导和孩子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意以下几点:1.要引导孩子们观察物体并用简单的词语描述它们的位置关系,帮助孩子们认识和记忆位置概念。
2.应该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如“演示角色模仿”、“实物操纵”等方式,激发孩子们的兴趣和积极性。
3.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尊重孩子的思考习惯,引导孩子们自主探索,及时发现和纠正孩子们的错误。
4.在教学结束后,应该进行总结和评价,及时纠正错误,并鼓励孩子们积极探索新知识。
位置的认识教学是孩子们数学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和家长们应该共同关注孩子们的学习情况,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引导孩子们在实践中掌握位置的认识技能。
【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4课时 位置和图形-优质教案.doc

第9单元总复习第4课时位置和图形【教学目标】:1.进一步加深对位置概以及所学的物体和图形的认识【重点难点】:重难点:理解上、下、左、右、前、后的概念;辨认所学的几何图形。
【教学过程】:一、课前复习(板书课题:位置和图形)二、复习“位置”出示教材第105页第1题。
三、复习“图形”出示教材第106页第3题。
四、巩固练习1.完成教材第110页第16题。
2.认识立体图形。
(1)长方体有()个,正方体有()个。
(2)圆柱有()个,球有()个。
五、课堂小结。
师:今天我们复习了认识图形和认识钟表。
谁愿意来说一说,通过复习你又有什么收获?1、Thank you very much for taking me with you on that splendid outing to London. It was the first time that I had seenthe Tower or any of the other famous sights. If I'd gone alone, I couldn't have seen nearly as much, because I wouldn'thave known my way about.The weather was splendid on that day, which I thought was rare. I still remember some peopletold me that in Britain there was weather and no climate. During the same day, it might snow in the morning, rainat noon, shine in the afternoon and be windy before the night falls. So I think I was lucky。
一年级数学位置与图形教学案及反思

---------------------------------------------------------------最新资料推荐------------------------------------------------------ 一年级数学位置与图形教学案及反思数学第一册第六单元《有趣的游戏图形与位置》教学内容:青岛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信息窗 1 教学目标:1、在现实的活动中识别左右的位置关系,理解其中相对性。
2、以生活中有关左右的真实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
3、培养学生运用左右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渗透互相团结、互相帮助的思想教育。
教学重难点;分清左右教学过程:一、课前交流激发兴趣师:同学们,你们现在已经是一名小学生了,哪位小朋友能告诉老师在课堂上应怎样做呢。
生 1:遵守纪律。
生 2:认真听课。
生 3:师:同学们说得很好,老师希望大家能按照刚才说得去做,好不好?(好)我们现在开始上课。
二、做游戏认识左右 1、做听口令做动作的游戏师:1/ 10大家喜欢做游戏吗?(喜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做有趣的游戏。
(板书:有趣的游戏)游戏的名字叫听口令做动作,老师说你们做,看谁做得又对又快。
玩拍手游戏,先请一名学生上来和老师做示范。
在让孩子和同位玩一玩。
全班玩一玩。
游戏完成后师喊停,同学们玩的很高兴,我想问,在你玩的时候,发现了什么?(板书:上下前后左右)生自由发言。
发现了上下前后左右。
师:这六个词表示物体的方位,我们叫它们方位词。
你看这六个方位词哪几个比较好区分。
上下,你是怎么区分的呢?好区分的我们就不在这儿浪费时间了,那么你认为哪几个方位不好区分。
生:左右,前后。
师:那么我们就来重点研究左右前后。
从刚才的游戏中,你是怎样区分左右的呢?谁有好方法来教教大家?生:---------------------------------------------------------------最新资料推荐------------------------------------------------------ 右手这边就是右边,左手这边就是左边。
一年级上册数学《总复习:图形与位置》

2024秋季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总复习:图形与位置》教案一、教学目标核心素养:1.知识与技能:1.复习巩固对常见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的认识,能正确识别并描述它们的特点。
2.复习位置与方向的概念,能准确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2.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操作、比较等活动,引导学生回顾图形的特征和位置的概念,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
2.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想象能力,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对图形与位置知识的兴趣,培养探究和发现的学习态度。
2.通过复习,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数学学习的成就感。
二、教学重点•复习巩固对常见图形和位置的认识,能正确识别并描述它们的特点和关系。
三、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图形的特征和位置的概念,能够准确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资源•教科书•教学课件(含图形和位置复习要点、练习题等)•图形卡片和模型•实物或图片展示位置和方向的例子五、教学结构设计1.复习创设情境引入课题•通过展示一些图形和位置的实例,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图形与位置的知识。
•创设情境,引入图形与位置的总复习课题,激发学生的复习兴趣。
2.初读课文识记生字•引导学生快速浏览教科书中的相关章节,复习并识记与图形和位置相关的生字和术语。
3.整体感知理清层次•通过教学课件或板书,展示图形和位置的知识框架,包括图形的分类、特点以及位置关系的描述等。
•引导学生回顾并整理知识,形成清晰的知识脉络。
4.教学活动•图形识别游戏:利用图形卡片进行识别游戏,巩固学生对图形的认识。
•位置描述练习:通过实物或图片展示,让学生描述物体的位置关系。
•小组合作:学生分组进行图形与位置的练习,互相交流并解决问题。
5.总结拓展•总结本节课的复习要点,强调图形和位置知识的实际应用。
•引导学生思考更多与图形和位置相关的实际问题,鼓励他们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标题:《总复习:图形与位置》图形分类:- 平面图形: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等- 立体图形: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等位置关系:- 上下、左右、前后- 相邻、相对位置实例展示:(图形卡片和位置实例图片)七、课后反思课后,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复习情况和作业完成情况,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
一年级上册数学复习教案-二《位置》 人教新课标(2014秋)

一年级上册数学复习教案-二《位置》人教新课标(2014秋)一、教学内容1.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能够认识图形的位置关系,掌握图形在空间的位置。
•过程与方法:运用生活中的实际情境解决问题,培养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观察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 教学重点•掌握基本的位置关系词汇。
•能够用简单的语言描述物体的位置。
3. 教学难点•理解并正确使用位置关系词汇。
•能够准确描述物体的位置关系。
二、教学准备•板书内容:位置关系词汇、示意图。
•教学工具:卡片、玩具模型、投影仪。
三、教学过程1. 导入老师用几个简单的物体,如书、椅子等,在教室中摆放,让学生描述物体的位置关系,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学习新知1.讲解常用的位置关系词汇,如上、下、左、右、前、后等。
2.让学生用卡片配对练习,练习描述物体的位置关系。
3.引导学生观察教室中的物体,用简单语言描述各物体之间的位置关系。
3. 拓展练习1.让学生分组,用卡片在桌面上搭建简单的建筑,互相描述搭建好的建筑的位置特点。
2.小组展示并相互评论,学生互相学习,发现错误并改正。
3.老师总结指导学生正确的描述方法。
4. 巩固提高1.学生完成相关练习册上的练习题,强化对位置关系词汇的掌握。
2.学生自主搭建一些模型,相互描述位置,加深对位置关系的理解。
四、课堂小结本节课主要讲解了位置关系词汇的应用,并通过实际操练,让学生掌握了物体在空间的位置关系。
希望同学们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多加观察,加深对位置概念的理解。
五、作业布置1.完成练习册上相关的练习题。
2.观察家中的布置,描述家具之间的位置关系。
以上就是本节数学课的教学内容,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复习,掌握好位置关系的知识。
一年级数学上册《图形与位置》教案,教案设计

一年级数学上册《图形与位置》教案,教案设计一年级数学上册《图形与位置》教案图形与位置教学内容:雪山乐园回顾与整理中右上角板块,图形与位置的有关内容。
教学目标:1、进一步理解、巩固所学的图形与位置的相关内容,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体验整理知识的方法,初步形成归纳、整理知识的能力。
3、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感受学习数学的快乐,增强学习的自信心和成功感。
教学过程:一、想一想师:同学们,回想一下这学期我们学过了哪些图形?出示准备好的积木,利用积木巩固所学的图形。
二、找一找师:同学们已经知道了很多的图形,哪么谁能说说你生活中有哪些熟悉的(比如家里的、教室里的)物体是什么形状的?三、游一游仔细观察雪山乐园图:看看这里边都有哪些是你熟悉的图形?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让他们在小组中进行讨论,尽可能让学生找出多一些的图形。
如雪人的头是球形的,注意培养他们对立体图形的形象思维能力。
四、看一看1、出示已经准备好的实物,让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正面、侧面、上面等)说说自己看到的现象2、出示一组从不同角度拍摄的实物的照片:谁能说说每幅照片是从哪个方位拍摄的?看一看1/ 23、练习:综合练习9圈一圈,先让学生观察小华在镜子中的形象然后圈出是在前后侧哪一面照出来的。
通过小华照镜子的情境图,复习从不同方向看物体的知识。
五、评一评师:同学们将你们捏好的图形拿出来,咱们评比一下,好吗?评比之前教师要说明白要求。
1、分小组进行评比。
2、说说捏得是什么图形。
3、评出捏得好的。
4、进行奖励。
六、教学随笔2/ 2。
最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位置和图形》教学设计

第9单元总复习
第4课时位置和图形
【教学目标】:
1.进一步加深对位置概以及所学的物体和图形的认识
【重点难点】:
重难点:理解上、下、左、右、前、后的概念;辨认所学的几何图形。
【教学过程】:
一、课前复习
(板书课题:位置和图形)
二、复习“位置”
出示教材第105页第1题。
三、复习“图形”
出示教材第106页第3题。
四、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第110页第16题。
2.认识立体图形。
(1)长方体有()个,正方体有()个。
(2)圆柱有()个,球有()个。
五、课堂小结。
师:今天我们复习了认识图形和认识钟表。
谁愿意来说一说,通过复习你又有什么收获?
课后小知识
--------------------------------------------------------
课外拓展
学习方法指导:
学习只是一种习惯、一种状态。
只要您按照计划所想,不打折的执行,二十一天后一个学习的习惯就会形成。
一个好的学习习惯,是学习成绩的保证,再加上恒心、专心、静心,那么学习就变成了一件很简单的事
对人生来讲学习是一个最务实最有意义的事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年级数学上册《图形与位置》教案
图形与位置
教学内容:
雪山乐园回顾与整理中右上角板块,图形与位置的有关内容。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理解、巩固所学的图形与位置的相关内容,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体验整理知识的方法,初步形成归纳、整理知识的能力。
3、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感受学习数学的快乐,增强学习的自信心和成功感。
教学过程:
一、想一想
师:同学们,回想一下这学期我们学过了哪些图形?
出示准备好的积木,利用积木巩固所学的图形。
二、找一找
师:同学们已经知道了很多的图形,哪么谁能说说你生活中有哪些熟悉的(比如家里的、教室里的)物体是什么形状的?
三、游一游
仔细观察雪山乐园图:看看这里边都有哪些是你熟悉的图形?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让他们在小组中进行讨论,尽可能让学生找出多一些的图形。
如雪人的头是球形的,注意培养他们对立体图形的形象思维能力。
四、看一看
1、出示已经准备好的实物,让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正面、侧面、上面等)说说自己看到的现象
2、出示一组从不同角度拍摄的实物的照片:谁能说说每幅照片是从哪个方位拍摄的?看一看
3、练习:综合练习9圈一圈,先让学生观察小华在镜子中的形象然后圈出是在前后侧哪一面照出来的。
通过小华照镜子的情境图,复习从不同方向看物体的知识。
五、评一评
师:同学们将你们捏好的图形拿出来,咱们评比一下,好吗?评比之前教师要说明白要求。
1、分小组进行评比。
2、说说捏得是什么图形。
3、评出捏得好的。
4、进行奖励。
六、教学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