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乞者 阅读及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求乞者

鲁迅

我顺着剥落的高墙走路,踏着松的灰土。另外有几个人,各自走路。微风起来,露在墙头的高树的枝条带着还未干枯的叶子在我头上摇动。

微风起来,四面都是灰土。

一个孩子向我求乞,也穿着夹衣,也不见得悲戚,而拦着磕头,追着哀呼。

我厌恶他的声调,态度。我憎恶他并不悲哀,近于儿戏;我烦厌他这追着哀呼。

我走路。另外有几个人各自走路。微风起来,四面都是灰土。

一个孩子向我求乞,也穿着夹衣,也不见得悲戚,但是哑的,摊开手,装着手势。

我就憎恶他这手势。而且,他或者并不哑,这不过是一种求乞的法子。

我不布施,我无布施心,我但居布施者之上,给与烦腻,疑心,憎恶。

我顺着倒败的泥墙走路,断砖叠在墙缺口,墙里面没有什么。微风起来,送秋寒穿透我的夹衣;四面都是灰土。

我想着我将用什么方法求乞:发声,用怎样声调?装哑,用怎样手势?……

另外有几个人各自走路。

我将得不到布施,得不到布施心;我将得到自居于布施之上者的烦腻,疑心,憎恶。

我将用无所为和沉默求乞!……我至少将得到虚无。

微风起来,四面都是灰土。另外有几个人各自走路。灰土,灰土,……

……

灰土……

一九二四年九月二十四日(选自鲁迅《野草》)阅读帮助:

①早在上世纪40年代初就有学者指出:"《野草》是鲁迅先生为自己写,写自己的书,是理解他的锁钥,是他的思想发展的全过程中一个重要的枢纽."这里的"为自己写,写自己" 可以说已经提供了解读《野草》的钥匙.可是多年来人们总是习惯于政治思维模式的定势,或是对这钥匙视而不见,或是虽然拿着钥匙却找不到开锁的密码.所以对《野草》的解释真可谓牵强附会,歧义百出.其实,只要用"为自己写,写自己" 这把钥匙,再找到解读每篇的合适的密码,即或从文化批判或从个人情感体验等不同的角度来解读,我们就能掌握《野草》每篇的内在逻辑,理解鲁迅所要表达的情感体验和思想内涵,世界观和思想观。

②“1920年末《新青年》团体的分裂,标志着‘五四’退潮时期的开始。……那些在‘五四’高潮中一度热血沸腾,勇于反抗旧社会、旧礼教的新式青年,在‘五四’退潮后,却变得消沉、颓唐。”在本文,鲁迅想象自己是个被剥夺了一切的乞丐,他耻辱于一切求乞姿势的虚伪,而宁可以沉默求乞虚无的真实。

③1924年,正是鲁迅在精神上处于第二个寂寞苦闷的时期。面对依旧“太平”的街市,日渐沉默的青年,作为主张战斗要带“兽性”的革命斗士鲁迅,自然感到“成了游勇,布不成阵了”的寂寞,(例如诗歌《影的告别》正是鲁迅孤独,彷徨心境的写照。)这是鲁迅在经历了希望的瓦解后,重新回到一种荒凉的人际社会,失望让他憎恶那种在悲惨社会只为肉体行乞,忘却精神可耻的求乞者,他宁愿肉体的虚无,也不愿同流于世俗。

1.分析“高墙”、“灰土”、“另外有几个人,各自走路”几个物象的含义?体现了鲁迅怎样的生活经历?(8分)

2.“布施”有何含义?“布施”与“求乞”体现了人与人的什么关系?分析文中安排两个“求乞的孩子”的作用是什么?(6分)

3.鲁迅为何不愿做个“受施者”与“布施者”?这体现了他怎样的世界观与思想命题?(6分)

4.请简要分析本文的艺术特色。(6分)

5.(拓展延伸)虽说鲁迅不愿意当一个求乞者,但他的潜意识里仍然是在乞求着某些东西的,分析文章,并结合鲁迅的人生轨迹(《野草》1924-1926),说说鲁迅到底想要求乞什么?(9分)

试题答案:

1.(1)表层含义:“高墙”、“灰土”、“各自走路”的人,是20世纪20年代北京街巷中的实景。(2)物象的象征义:①“高墙”:隔断人与人之间交往沟通的屏障(【解读】文中“剥落”意在说明鲁迅先生对这种事物的憎恶,狠不得其马上坍塌)②“灰土”:当时的社会腐化风气,一种肮脏的社会环境的指代,也象征作者灰暗迷惘的心态。③“另外有几个人各自走路”:用冷漠的行人来表达一种疏离的人际关系。(3)生活经历:是鲁迅在经历了希望的瓦解后,重新回到一种荒凉的人际社会,失望让他憎恶那种在悲惨社会只为肉体行乞,忘却精神可耻的求乞者,他宁愿肉体的虚无,也不愿同流于世俗。(引用“阅读帮助”原话)全文反映出作者不愿成为权贵、强者,也不愿成为奴才、弱者的两难境况,揭示作者在犹豫、彷徨、苦闷中孤独前行的情感经历。

2.①“布施”是主子、强者对弱者的施与,是一种错误救世方式的借代,②“布施”和“求乞”体现人与人的超乎简单的物质肉体依附与被依附的关系网,没有心灵的提携与骨气的支撑,也不存在精神的积极影响。③文中两个求乞的孩子,其实是作者“我将用无所为和沉默求乞”的铺垫,是作者内心求乞的演示,作者亦是求乞者。④作者由已及人,推想自己求乞的结果,得出不去求乞,也不施与的结论。

3.①鲁迅在文中前一部分以两个小孩为例,写了“受施者”必会以牺牲自尊放弃自己的思想去磕头、哀呼。而鲁迅“厌恶他这声调、态度”,所以不愿作“受施者”,也不愿做使对方失去自身尊严的“布施者”。②作者以为,施舍于人却只能增添求乞人无知与贪婪,布施者在作者而言是一种愚善——给予世人的物质却拯救不了世人缺失的精神脊梁。③体现了他反对人与人之间冷漠无情,坚守人格独立、思想尊严的世界观,与尊重自己也尊重他人的思想命题。

4.①本文用一个冷色调的行路画面,通过画面的细节刻画,体现一种肮脏的社会和扭曲的灵魂。②反复和象征借代不断运用,产生一种不断刺激灵魂的效果,深刻至极。③本文对景的描绘是写实的,然而塑造的形象却又是象征性的。如求乞者的形象,是个在两难中艰难选择,最终以“无所为和沉默”来表达自己的文人形象。④文章将景、情、意交融为一体,在尘土弥漫的氛围中表达了自己对扑朔迷离人生前景的焦虑与苦闷。⑤文章含蓄蕴藉,意蕴深长,表意非常的丰富。(除了1、2、3题分析之外,鲁迅通过表达对求乞者的烦腻,疑心与憎恶的感受和如何求乞的思考,还批判了一种虚假麻木的做戏人格和缺乏耻辱感与抗争精神的奴性人格。)

5.①求乞亲情。1923年,鲁迅与其弟弟周作人失和,鲁迅在“战场”上拼杀太久,满目看到的都是社会黑暗冷酷的现实,而在鲁迅的内心深处是需要亲情的,只不过社会的现实、理想、责任促使鲁迅奋然前行,做了一名追求光明但又太过寂寞的过客。当然这种亲情的“乞求”,不仅仅指兄弟家庭之亲情,也更指向社会上一切善良的人们都能够亲情融融。

②求乞爱情。鲁迅与朱安的结合完全是为了顺服母亲,出于孝心,至于出于爱情的原因是没有的。对于具有大爱大恨的鲁迅来说,这折磨更加痛苦。而在这个时期许广平闯入了鲁迅的生活,大大激发了鲁迅长期被压抑的爱的情感。可是,鲁迅的理性又让鲁迅想爱而不敢爱,“怕不配”的矛盾心态陷入了极深的苦恼之中。“悲凉而圣洁的痛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