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佛教的宇宙人生价值观

合集下载

从佛教教义看人生价值

从佛教教义看人生价值

从佛教教义看人生价值
樊涛
【期刊名称】《青年与社会:下》
【年(卷),期】2014(000)009
【摘要】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也是我国人民信奉的第一大教,佛教传入中
土之初就以其深厚的教义积淀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民。

文章主要介绍了佛家基本的教义对人生价值选择的重要影响,通过与具体的理论相结合,最终做出正确的实践选择。

【总页数】1页(P350-350)
【作者】樊涛
【作者单位】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北京100026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B821
【相关文献】
1.从生存哲学的意义看当代大学生的人生价值观
2.从“三不朽”看司马迁的人生价值观
3.无材可去补苍天,枉人红尘若许年——从儒家人生价值层面看贾宝玉形象
的悲剧意蕴4.从科举挫折看曾巩的人生价值观5.狂狷与"知重"——由《救风尘》、《望江亭》、《窦娥冤》看关汉卿的人生价值取向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宇宙、世界、生命、人生的本质是什么

宇宙、世界、生命、人生的本质是什么

宇宙、世界、生命、人生的本质是什么?
“苦、集、灭、道”在佛教中称为四谛法门。

“四谛”即四种真实不虚的道理。

“四谛”含有二重不同的因果。

“苦”、“集”二谛为迷的因果:“集”是因,“苦”是果,由“集”感“苦”是人间杂染因果;“灭”、“道”二谛为悟的因果,“道”是因,“灭”是果,由“道”证“灭”是觉者的清净因果。

这是两种不同的人生,一是以情为本的人生,一是以智为本的人生。

学佛就是转迷为悟,转染为净。

由于物质世界与精神世界是永远存在的,因而心灵的力量才是本质的所在。

由于“诸法无常”,处于变化之中,因而宇宙、世界、生命、人生的本质都在于精神系统的本质,就是心灵的自由自在要像阳光一样自由自在。

“诸法空相”中“空”的意义在于生命的能量使心灵的细微能量具有无限的生命力。

佛法的教育宗旨——阐述宇宙人生的真相

佛法的教育宗旨——阐述宇宙人生的真相

佛法的教育宗旨——阐述宇宙人生的真相佛教是教育,它的教育宗旨是什么呢?要用佛学的名词来说,它所讲的是诸法实相;用现代话来讲,它所讲的是宇宙人生的真相。

宇宙,是我们的生活环境;人生,是我们本人。

换一句话说,佛陀教育就是讲我们自己跟我们自己生活环境的真相。

你想想看,这个教育重不重要?世界上的教育再没有比这个教育对我们更为亲切了,我们切身所需要的就是佛教教育,这是我们必须要把它认识清楚的,如此,我们才能够得到佛法真实的利益。

佛教是佛陀的教育,教育的宗旨我们了解了;那么要想了解宇宙人生的真相,这要智慧,要真正的智慧。

所以佛法所追求的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一句话是梵语,翻成中国的意思就是“无上正等正觉”。

这个话我们听起来还不好懂,再说得明白一点:就是对宇宙人生一种究竟圆满的智慧;我们才能够认清宇宙人生的真相,学佛求的就是这个。

诸位要知道,如果你在佛门里面求财、求富贵、求功名、求儿女、求平安……,那是小事;能不能求得到呢?不一定能求到。

可是如果你能够求到真正的智慧,那么这些事情样样都可以求得到。

为什么呢?有了智慧,哪一样办不到呢!所以智慧是第一,智慧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

有智慧,就是佛家常讲的有求必应,有求必应是建立在圆满究竟智慧的基础上。

那么现在我要问了,这个智慧怎么个求法呢?佛教给我们要修行。

佛告诉我们每一个众生,每一个人,都有如来智慧德相;每一个众生,每一个人,我们的智慧是平等的,跟诸佛如来没有两样;我们的德能、才艺也跟诸佛没两样。

可是现在诸佛菩萨智慧、德能流露在外面,我们的智慧、德能到哪里去了呢?这就是现代人讲的话——污染。

我们的智慧、德能被污染了,不是没有;有这个污染是障碍。

我们今天:思想有污染、见解有污染、心地有污染。

现代人常说要讲求环保,要保护环境的清净,佛法在三千年前就教给我们要如何保护我们心地的清净。

清净心起作用就是智慧,清净心起作用就是万德万能。

佛法宗派很多,修行的方法很多,所谓八万四千法门,无量法门。

佛教人生价值观概说

佛教人生价值观概说

佛教人生价值观概说摘要:佛教传入中国,通过与中国传统的儒道文化的融合,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广大民众的精神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这种影响力直到21世纪的今天,依然没有衰退,呈现出佛教事业兴盛、信仰佛教的人数在不断增多的景观。

本文通过对佛教教义中所阐发的人生价值观的研究 ,对佛教关于人生价值问题的主要理论内容进行了概述。

本着吸取精华, 弃其糟粕的态度, 揭示了其中的理论价值和现实价值。

关键词:佛教;人生观;价值观人生问题主要包括人生态度、人生生死、人生苦乐、人生目的、人生价值、人生理想等问题。

佛教作为一种宗教,始终把对人生问题的思考作为其关注的核心。

一、人生态度注重修行是佛教对人生的基本态度。

佛教认为修行要用“四念处”——“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的态度面对人生。

谈到人生态度, 就不得不说佛教的“出世”与“入世”。

佛教既有“出世”的一面, 也有“入世”的一面。

“出世”则远离社会现实,“入世”则服务社会。

佛教主张以“出世的精神 , 作入世的事业”。

佛教提倡的“自利利他, 普渡众生”, 就很好的回答了如何做人和做一个什么样的人的问题。

太虚大师于1933作“学佛先从做人起”的演讲说:“ 要对父母孝顺恭敬奉养要服务社会;要替社会谋利益;要报答国家恩,要以爱国心为前提;要进德修道, 走学佛的道路。

”这些都充分表明佛教利益社会的积极人生态度。

二、生死观生死问题是人生的重大问题,如何看待生死,是人生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佛教认为,人的生命既是非常珍贵难得的,同时又是是无常的, 死亡随时都会降临到我们身上。

所以, 佛教特别提醒和告诫我们, 一定要加倍珍惜这来之不易的人生, 千万不要浪费、虚度这短暂而珍贵的一生, 要为随时可能到来的死亡早做准备。

佛教将生死看为一体, 认为死是生命的一部分,是真实的存在;死并不是结果, 而只是过程。

要人们真诚的面对、冷静的思考。

这样可以让我们时常保持清醒的头脑, 认认真真的过好每一天, 以免留下失去了才感到可贵的感慨与遗憾。

亚洲宗教的宇宙观与道德价值观

亚洲宗教的宇宙观与道德价值观

亚洲宗教的宇宙观与道德价值观亚洲作为一个多元文化的大洲,孕育了众多宗教,包括佛教、道教、印度教、伊斯兰教和基督教等。

这些宗教在塑造亚洲人的宇宙观和道德价值观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本文将探讨亚洲宗教的宇宙观和道德价值观在当地文化中的体现,并分析它们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

一、佛教的宇宙观与道德价值观佛教是亚洲最重要的宗教之一,以释迦牟尼为创始人。

佛教强调人们通过修行和觉悟,超脱尘世的束缚,追求解脱和涅槃。

佛教的宇宙观认为宇宙是无始无终、相互依存的。

人们的命运由自己的业力所决定,因果报应是宇宙法则的体现。

这样的宇宙观塑造了佛教的道德价值观。

佛教的道德价值观主要包括慈悲、无私和平等。

佛教倡导对一切生命的慈悲和保护,鼓励人们摒弃自私和贪婪,追求无私与慷慨。

此外,佛教还强调平等,认为一切生命都是平等的,人们应该平等对待他人,不分贵贱。

佛教的宇宙观和道德价值观对亚洲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道教的宇宙观与道德价值观道教是另一重要的宗教流派,它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与平衡。

道教认为宇宙是一个整体,人与自然、人与人应该和谐相处。

道家强调随顺天道,追求无为而治。

他们认为个体应该顺其自然,保持内心的平静与和谐。

道教的道德价值观注重个体修身养性。

相对于佛教的普世主义,道教更注重个体的修炼与道德提升。

道教倡导“为人民造福天下”的思想,鼓励人们以身作则,关爱他人,追求精神上的满足与和谐。

道教的宇宙观和道德价值观对亚洲社会的价值观念产生了重要影响。

三、印度教的宇宙观与道德价值观印度教是印度次大陆的主要宗教,其宇宙观与道德价值观也对亚洲产生了广泛影响。

印度教强调轮回转世和因果律。

他们认为人们的灵魂会通过不断的轮回转世来体验各种生命,以偿还前世的债务。

印度教的宇宙观与佛教有一定的共通之处,但又有所区别。

印度教的道德价值观注重职责和信仰。

印度教鼓励人们履行自己的职责与责任,同时追求精神的解脱。

他们强调宗教信仰的重要性,认为每个人都应该虔诚地信奉自己所选择的神灵。

对汉译阿含佛教经典关于宇宙和人生三个判断的探析

对汉译阿含佛教经典关于宇宙和人生三个判断的探析

2010年12月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D ec ,2010第6期(总第168期)JOURNAL O F THE CENTRAL I N STI T UTE O F S OC I ALIS MNO .6(G e.l 168)收稿日期:2010-08-15作者简介:王珍(1972-),女,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哲学、宗教学、宗教理论与政策的研究。

或三法印: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

对汉译阿含佛教经典关于宇宙和人生三个判断的探析王 珍(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北京 100081)摘 要: 无常 、 苦 、 无我 是阿含经典关于宇宙和人生的三个基本判断。

从汉译阿含佛教经典来看,它们之间有一定的逻辑关系,即 无常则苦,苦则无我 。

对此从四个方面进行了探讨,即无常是否为必然法则;无常是否必然 苦 ;苦者,无我?无我,谁在轮回。

虽然这些判断及其逻辑环节在印度阿含佛教经典那里具有一定的必然性,但当它进入其他文化如中国文化的土壤中时,它所发生的变化也许并非是对其原有含义的误读,而恰恰表明了不同的富有意义的文化价值及其必然选择。

关键词:阿含佛教经典;无我;无常;苦;涅槃中图分类号:B9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0519(2010)06-0054-05诸行无常,诸法无我,一切皆苦,涅槃寂静 四法印作为佛教与其他学说区别的标志,把 无我 放在了极为重要的位置。

可以说, 无我 是原始佛教的一个核心概念,以致于印度古代思想家称佛教为 无我论 ;霍韬晦先生则认为,佛教的 无我 主张, 足以代表整个佛教的特色 [1]。

无我 这一概念首先出自原始佛教阿含经典。

阿含(ahan),意为法归。

僧肇在 长阿含经 序 中认为:法归者, 万善之渊府,总持之林苑 。

阿含之总持, 譬彼巨海,百川所归,故以法归为名 。

四阿含暮抄序 认为:阿含者,趣无也。

这里把阿含旨趣归于导向涅槃,而涅槃正是原始佛教的理论与实践归宿。

也有人将阿含经典译为 圣训集 或 圣言 ,认为这是唯一的原始佛教经典,是唯一认可佛陀思想的凭证[2],正如吕澄先生所说, 佛说契经结集流布,莫先于阿含,亦莫信于阿含 [3]。

佛教的人生哲学包含哪些

佛教的人生哲学包含哪些

佛教的人生哲学包含哪些佛教的人生哲学,着重阐述人生的本质、意义、价值、命运,人生应当追求的理想境界以及实现这种境界的道路和方法等问题,这是整一佛教教义的哲学基础,是佛教思想的核心内容。

一、人类在宇宙中的地位佛教提出了宇宙的有情识的和证悟得道的生命体共分十类的说法。

中国佛教学者把十类定名为“六凡四圣”。

所谓六凡,也称为“六道”“六趣”“有情”“众生”,指没有超越生死轮回、没有获得解脱的凡庸者。

具体地说,由高到低,六凡是指:天:因天然自然,清净光明,非人类世间所能比拟,故名。

指一般的神,也称“天神”。

天又分若干层次,其中“四天王天”是最接近人间的,“三十三天”即“切利天”是较高层次的天。

这些天神都是护持佛法的护法神。

天是六凡中最优胜高超的,但还有升进与堕落,还受生死轮回法则的支配,并没有真正解脱。

人:人类,有智能,有意识,能作恶也能从善者。

阿修罗:梵文音译,略称“修罗”,意译为“非天”,是魔神。

佛教说阿修罗的能力像天,但因多怒好斗,失去了天的德性,被撵出了天界。

畜生:也称“傍生”,谓傍行的生类,指飞禽走兽,以及蜻飞蠕动、水游地藏的、切动物。

鬼:因恐怯多畏,故名为鬼。

依赖子孙的祭祀,或拾取人间遗弃的实物而生活。

鬼的种类很多,如大财鬼、小财鬼、多财鬼、少财鬼等。

鬼中的药叉罗刹是有大威德者,而饿鬼是鬼中处境最糟糕的,常受饥渴,千年万载也不得一食,即使得了也立即为猛火烧成灰烬。

鬼类中俄鬼最多,所以通常讲的鬼也就是指饿鬼而言。

地狱:这是六凡中地位最低、最为痛苦的受罪处。

作恶多端、罪行累累的就在这里受惩罚。

佛教通常谓地狱里面烈火熊熊,布满炽热的铜床铁柱,堕落在地狱里的要受火焚烧。

地狱有三类,第一类是根本地狱,其中又分八热地狱和八寒地狱。

如八热地狱中的第八阿鼻地狱,也称无间地狱,罪人在此受苦永无间断,最为痛苦。

第二类是近边地狱,第三类是孤独地狱,在山间旷野、树下空中等处。

所谓四圣是指声闻、缘觉、菩萨和佛。

声闻是指听闻释迦牟尼言教的觉悟者.缘觉是指独立观悟佛说因缘道理而得道者。

佛家的人生观

佛家的人生观

佛家的人生观佛家有一个重要的基本观念,叫做“业”。

“业”通常解释为人的行动作为,而实际上,它的含义比“行为”要广泛得多。

一切有情物(生灵)的思念和言语都包括在内。

按照佛家的看法,宇宙的一切现象,或者更确切地说,任何一个有情物所看出去的世界,都是他内心自造的景象。

每当他有所动作,或只是说话、或心理动念,都是心的作为。

这个作为必然产生它的后果,不论这后果要等多久才显现出来。

这个后果便是“业”的报应。

“业”是因,果是“报”。

每一个人都是因与果,业与报的连环套。

每一个有情物的今生只是这个无穷锁链中的一环。

死并不是生命的终结,而只是这个因果循环的一个中转站。

人的“今生”只是他前生的“业”的果报。

他在今生的作为(“业”)又决定他来世成为什么,他将来的作为又结成更后世的果报,以至于无穷。

这个因果的锁链构成“生死轮回”。

一切有情物的“众生皆苦”,其主要来源便由于此。

按佛家的看法,所有这些苦难的根源在于人不认识事物的本性。

宇宙万物乃是个人自己内心所造的景象,因此它是“幻相”,只是昙花一现。

但是,人出于自己的无知(“无明”)而执著的追求(“执迷不悟”)。

由“无明”导致“贪欲”,又“执迷不悟”。

这便把人紧紧缚在生死轮回的巨轮中,无法逃脱。

人从生死轮回中解脱出来的唯一办法便是“觉悟”。

佛教各派的种种教义和修行都是为启发人对世界和自己的“觉悟”。

人觉悟之后,经过多次再世,所积的“业”,不再是贪恋世界、执迷不悟,而是无贪欲、无执著。

这样,人便能从生死轮回中解脱出来,这个解脱便称为“涅槃”。

对“涅槃”这个境界怎样进一步领会呢?可以说,这就是个人和宇宙的心融合为一(宇宙的心又即“佛性”)。

个人本来与宇宙本性是一体,他就是宇宙本性的表现,只是人先前不认识这一点,或说,不曾意识到这一点。

当人意识到这一点的时候,他就觉悟了,成为了“佛”,即“大觉大悟的人”。

“佛”成为佛家思想中人生的终极追求。

佛教中的一点宇宙观

佛教中的一点宇宙观

佛教中的一点宇宙观一、佛教向我们提示了至极广大的宇宙观。

1.地球是个扁圆的球体,运行于虚空。

按《阿含经》等,皆言以须弥山为轴,有四大部洲绕日而行。

即有四个绕恒星旋转的星球,上面者有人类居住,有生命存在。

地球在其中,称南瞻部洲,即“阎浮提”,形状如庵摩罗果,略为扁圆。

科学直到最近两百年,才证明地球是个扁圆球体;而佛经中早在二千多年前就提出了。

2.佛经中指出,地球上有四大海洋,分隔陆地。

地球上的大陆都是北广南狭,故阎浮提人的脸形也与之相仿,是瓜子脸,下巴尖。

见《楼炭经》等。

3.其余三个有生命的星体分别是东胜神洲、西牛贺洲,北俱卢洲。

东、西两洲人的寿命约为我们地球人寿命的二倍半;北洲人是我们地球人寿命的十倍,并都随着我们寿命的增减而相应变动。

东、西两洲陆地形状是半月形,北洲陆地形状是园形。

将四大部洲圈起来,其中的范围叫做“四天下”,又名“小世界”。

而佛教说的“大千世界”,共有百亿四天下,这是多么广大的宇宙观!而现代科学也证实了此理。

但其虽探测至外太空,尚未寻找到其余三个有人类居住的星体,可见佛法的广大。

而修行至初禅,即可在定境中看到须弥山和四大部洲,佛之罗汉弟子,如目连等,一昼夜即可飞行遍四天下,数尽其中的人民、动植物种类。

可见圣境诚非凡夫所能想象分别。

4.每一大千世界,称为一佛土,有佛住世,教化众生。

有的大千世界有千亿四天下,有的有万亿四天下,大小不一。

《华严》上说,有正世界,有侧世界,有覆世界,有仰世界,差别万端;人民的身体、相貌也千差万别,有的头大身小,有的多手多足,并有不同的寿命、名字、礼仪、住处......每一世界悬浮于空中,下有风轮执持。

所谓风轮,即是无形的强大引力。

这是现代科学所证明的。

5.世界为欲界、色界、无色界。

欲界从地狱直到他化自在天,色界从梵天直到色究竟天,四空天为无色界。

其中人民相貌、身量、衣着、寿命、受用等,难以尽述,诸君可细研《三藏法数》,其中广引经论,有详尽记载。

二、佛教关于世界和人类起源的解释:从缘起生。

佛教的人生智慧

佛教的人生智慧

佛教的人生智慧标题:佛教的人生智慧引言概述:佛教作为世界上重要的宗教之一,不仅是一种信仰,更是一种哲学体系,提供了丰富的人生智慧。

佛教教导人们如何面对人生的起伏和挑战,以及如何获得内心的平静与满足。

本文将从五个大点来阐述佛教的人生智慧,包括生命观、无常观、因果观、禅修和慈悲。

正文内容:1. 生命观1.1. 佛教认为生命是珍贵的,每一个人都应珍惜生命。

1.2. 佛教鼓励人们正确认识生命的本质,超越生死的束缚。

2. 无常观2.1. 佛教教导人们认识到一切事物都是无常的,包括快乐和痛苦。

2.2. 佛教教导人们不要过于执着于世俗的欲望,而是要接受变化,以平静的心态面对一切。

3. 因果观3.1. 佛教强调因果报应,认为一切行为都有相应的结果。

3.2. 佛教教导人们要根据善因善果,以及恶因恶果的原理来塑造自己的人生。

4. 禅修4.1. 佛教提倡禅修,通过冥想和专注来培养内心的平静和智慧。

4.2. 佛教认为禅修可以匡助人们超越烦恼和痛苦,达到内心的解脱和觉醒。

5. 慈悲5.1. 佛教强调慈悲心,即对一切众生怀有无私的关爱和同情心。

5.2. 佛教教导人们通过慈悲来培养善良的品质,以及与他人和谐相处的能力。

总结:综上所述,佛教的人生智慧包括生命观、无常观、因果观、禅修和慈悲。

佛教教导人们珍惜生命、认识到一切事物的无常性、根据因果报应原则塑造自己的人生、通过禅修培养内心的平静和智慧,以及通过慈悲来培养善良品质。

这些智慧不仅可以匡助人们面对人生的挑战,还能让人们获得内心的平静与满足。

佛教的人生智慧是一个深奥而珍贵的财富,值得我们去学习和领悟。

佛教生命观和宇宙观

佛教生命观和宇宙观

《佛教的生命觀與宇宙觀》研究心得(上)◆廖翎而本文榮獲九十三學年度第一學期慧三法師獎學金秋天翩翩來到金山小鎮,季節的變換,使得荷花低垂了頭,紛紛委泥落地,化作一梗梗的蓮子,散播陣陣的清香。

一如往常,我走在田間小路上,欣賞無常的手在大地施展魔術,眼前的一切,田野美景無限,波光瀲灩,好風如水,令人心曠神怡。

隨著一隻白鷺鷥的展翅衝天,青山柔和的稜線展現在前,天地為之一寬,真正是宏智正覺大師在〈默照銘〉中所描述:「鶴夢煙寒,水含秋遠,浩劫空空,相與雷同。

」在無盡期的時間,一切都是空的,無論過去、現在、未來的時間皆不存在,心中無一念,又明鑑無餘,當下即空。

但是古聖大德的意境雖遠,我的心卻是凡夫的心,不能控制地低沈,因為一樁人事問題而於心耿耿,百思不得其解。

是什麼困住了我?「我」不是「無自性」嗎?為什麼還會如此煩惱?如此在意世間事?真的只是作繭自縛,而其實本來無一物?《大乘起信論》如是說:「一切法,如鏡中像,無體可得。

唯心虛妄,以心生則種種法生,心滅則種種法滅。

」我所煩惱的事,其實是我的心所造作出來的,我的內心有染污,投射到外界的人事物上,如鏡中像,在我面前演練一遍。

此像本來無自體,是我執在作祟,什麼是我內心的染污?到底要不要在意?要看念頭如是生滅?還是要如聖嚴法師所說的四它:「面對它,接受它,處理它,放下它。

」面對它的緣起,觀它的因緣,然後不執取於它。

正如《華嚴經》因陀羅網所顯示:「一即一切。

」層層無盡的法界觀,一顆摩尼寶珠有了染污,所有的摩尼寶珠都會有染污,而且是重重無盡的染污,所以若我的心有染污,那麼眾生也都會受影響,如此我怎可不好好善護一念!內心的染污,深深地一再困擾著我,當然不能置之不管,我必須真正打開心房,凈除它,認知這一切都是分別心的取著,所營造出來的貪瞋癡,只是增長生死業罷了,外面世界的種種不如意,其實只是境界來考驗,它正測探我修行的程度,什麼地方還未破除執著,什麼地方還須加強。

因為煩惱即菩提,這樁煩惱正是我智慧開展的機會,所以我試著從知見上去突破,檢驗我對佛法的生命觀與宇宙觀是否不清楚,造成知見及修行上無法突破!回到房間,打開林崇安教授的《佛教的生命觀與宇宙觀》,重新再看一遍,落實在生活上重新思考,為我的心尋求一個出路,走一遍佛法的星光大道。

佛教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认识论

佛教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认识论

佛教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认识论佛教的认识论就是十二因缘:一、无明,二、行,三、识,四、名色,五、六入,六、触,七、受,八、爱,九、取,十、有,十一、生,十二、老死。

这十二因缘概括起来就是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及其关系,也就是认识的过程: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不断。

佛教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就是佛教的四圣谛:1,人生本有一些无法避免的苦事。

2,不正确的思想观念招致更多的苦。

3,正确的思想观念能减少不必要的苦。

4,离苦得乐的方法就是八正道: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

这八正道概括起来就是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1,人生观就是自己对人生的目标,实现目标的方法,及人的自然使命的认定或观点。

正确的人生观是这样的:人生目标就是富裕与安全,这和一切有生命的动植物的追求与希望是完全等同的,当然人还应负责家人社会的富裕与安全。

人的自然使命就是在实现富安的过程中所做的工作及劳动,它是实现富安的方法及过程。

2,世界观就是个人对自己周围的人事物及互相作用的看法观点,自己周围的人事物包括家人、同事、邻居、所认识的人及各种事情,也包括衣食住用及山河大地。

正确的世界观是这样的:周围的人事物和自己是一个整体,是不可分隔的,具体就是任何人事物都属于我个人的,或我家庭的,或我社区的,或我地方的,或我国家的,或我天下的一部分;无论他们是好是坏,都是自己的一部分;当然自己也是他人或它物的一部分。

周围的人事物是构成自己与他人的整体世界的一部分,也是宇宙的一部分,而且是客观存在的,是不断变化的,不会静止的,不会随意地按任何人的意愿喜恨而改变的。

但其变化是有规律的,对其善,其对我就善,我就会富安乐;对其恶,其就对我恶,我就会贫困苦。

善等同于良心好心;恶等同于坏心害心。

3,价值观就是事情、兴趣、念头、观点等等对于自己的好坏益害的自我认定。

能最终增加自己的富安乐,减少自己的贫困苦的事情与观念兴趣就是好益之事;能最终增加自己的贫困苦,减少自己的富安乐的事与观念兴趣就是坏害之事。

佛教的宇宙观

佛教的宇宙观

佛教的宇宙觀(佛學與科學論文集,佛光文化事業出版,1998)林崇安中央大學太空科學研究所教授佛陀並不迴避宇宙這一問題,而是面對它,指出:物理世界與精神世界都是「自性空」及「緣起有」,以「業力」推動整個心物世界的變化。

摘要:本文依據佛教的經論,探討佛陀所闡述的宇宙現象,依次分析:(1) 佛典中有關數字、時間及長度的計量。

(2) 三千大千世界的結構以及三界(欲界、色界、無色界)中時間的相對差異。

(3) 宇宙的動態變化:於成、住、壞、空中,世界與有情的生滅。

此中經論的記載有許多符合現代科學的說法,只是佛教的宇宙論同時考慮物質與精神的合一 ──推動宇宙變化的是物質間以及精神間的作用力,此力統稱作「業力」。

佛陀因材施教,在大乘佛法中宇宙的描述更為浩瀚,要由「緣起」與「性空」的觀點,才能掌握宇宙的真面目。

最後本文討論「四記問」,以澄清佛陀對宇宙這一問題是否不予置評。

一、前言佛教對宇宙現象的描述,散見於大小乘的經論中,小乘的經典有西晉法立及法炬譯的《大樓炭經》、後秦佛陀耶舍及竺佛念譯的《長阿含經》卷十八、隋闍那崛多等人譯的《起世經》、隋達摩笈多譯的《起世因本經》等;小乘的論典有《大毗婆沙論》、《俱舍論》等;大乘的經典有唐實叉難陀譯的《大方廣佛華嚴經》等;大乘的論典有玄奘譯的《瑜伽師地論》、《大乘阿毗達磨集論》等等,由這些經論使我們知道佛教對宇宙現象的重視。

以下依次依據經論來分析佛典中有關數字、時間、長度的計量、三千大千世界的結構及其成、住、壞、空,並對物質世界及有情世界的成滅詳細闡述。

二、數字為了描述大幅度的宇宙現象,佛經中定出許多大的數字,如「阿庾多」、「阿僧企」。

今依《俱舍論》卷十二的記載:「一十為十,十十為百,十百為千,十千為萬,十萬為洛叉,十洛叉為度洛叉,十度洛叉為俱胝,十俱胝為末陀,十末陀為阿庾多,十阿庾多為大阿庾多,十大阿庾多為那庾多,十那庾多為大那庾多,(中略)……十跋邏攙為大跋邏攙,十大跋邏攙為阿僧企耶。

对汉译阿含佛教经典关于宇宙和人生三个判断的探析

对汉译阿含佛教经典关于宇宙和人生三个判断的探析

作者: 王珍
作者机构: 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北京100081
出版物刊名: 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页码: 54-58页
年卷期: 2010年 第6期
主题词: 阿含佛教经典;无我;无常;苦;涅槃
摘要:"无常"、"苦"、"无我"是阿含经典关于宇宙和人生的三个基本判断。

从汉译阿含佛教经典来看,它们之间有一定的逻辑关系,即"无常则苦,苦则无我"。

对此从四个方面进行了探讨,即无常是否为必然法则;无常是否必然"苦";苦者,无我?无我,谁在轮回。

虽然这些判断及其逻辑环节在印度阿含佛教经典那里具有一定的必然性,但当它进入其他文化如中国文化的土壤中时,它所发生的变化也许并非是对其原有含义的误读,而恰恰表明了不同的富有意义的文化价值及其必然选择。

佛教与中国古代文人的宇宙观、人生观和自然观

佛教与中国古代文人的宇宙观、人生观和自然观

作者: 冉祥华
作者机构: 山东大学文艺美学研究中心,山东济南250100
出版物刊名: 山东社会科学
页码: 162-166页
年卷期: 2014年 第7期
主题词: 佛教;中古文人;宇宙观;人生观;自然观
摘要:佛教自东汉末年传入中国,即与文人群体发生密切关系,进入中土文人思潮之主流,对他们的思想观念产生了深刻影响,尤其是佛教的宇宙观、人生观、自然观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中古文人对宇宙时空的认识,促进了他们对人生价值的思考,形成了中国本土化的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自然观。

同时,激发了中古文人的艺术想象力,增添了人生无常的诗学感叹,影响了中国文学的发展方向。

佛教与人生宇宙

佛教与人生宇宙

佛教与人生宇宙
唐仲容
【期刊名称】《佛学研究》
【年(卷),期】2000(000)000
【总页数】8页(P20-27)
【作者】唐仲容
【作者单位】四川佛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B94
【相关文献】
1.宇宙与人生——无限并循环的宇宙模型及可演化出多神 [J], 卢戈
2.对汉译阿含佛教经典关于宇宙和人生三个判断的探析 [J], 王珍
3.从鬼神之教到人生佛教的转变——论太虚人间佛教的理论与特色 [J], 欧阳镇;舒建国
4.中国佛教现代转型的探索r——以太虚大师人生佛教思想为核心 [J], 李虎群
5.宇宙大爆炸理论与佛教宇宙起源理论的研究 [J], 张玉良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引用】佛教的宇宙、人生、价值观【引用】佛教的宇宙、人生、价值观佛教的宇宙、人生、价值观佛法精深博大,能够指导人们走上光明大道,使我们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宇宙观、价值观,指导我们获得幸福快乐的生活,甚至最终获得涅槃解脱的潇洒人生,圆满成就佛道。

佛教的人生观我们活在世上,应该活得有价值,不能空过一生,不能懵懵懂懂的混过一生,更不能造作恶业过一生。

我们应该有一个正确的人生观,拥有好的人生观才能创造出有益高效的人生价值,我们的存在才有意义。

没有人生观指导的生活的下场,便是醉生梦死地度过一生,所以,我们应该树立佛教的人生观。

佛教的人生观是什么呢?佛陀指示我们,要利用我们有限的生命,转恶成善、转邪成正、转染成净、转识成智,这么四个"转"字,就包含了佛教积极利他精神的人生观。

(一)转恶成善转恶成善,就是依我们信仰佛陀的信心、愿心,断灭五逆十恶等三世罪障而得现生利益,成就大善根种性。

什么是五逆?即杀父、杀母、杀阿罗汉、出佛身血,破和合僧(即破坏佛教的团结)。

这五种极端罪恶的行为,任犯一种,即堕无间地狱,所以又叫无间业。

什么是十恶业?即杀生、偷盗、邪淫、妄语、恶口、两舌、绮语、贪欲、嗔恚、邪见等十种不善业。

要断除三世罪障,即不仅仅断除现在世的五逆十恶,还要去除过去世、未来世的罪孽。

断除恶业,成就善业,即行十善业,可以感得人天果报。

修善行,我们就要先皈依佛法僧三宝,明白因果道理,勤修五戒十善,这样子可以走上"转恶成善"的道路。

严守杀、盗、淫、妄、酒五戒,可以保持人生,不致堕落恶趣。

修持十善业,即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不贪欲、不嗔恚、不邪见,死后可以根据修持的品位上升诸天,享受天道的快乐。

当然这是最初阶段的学佛,我们还要更进一步,修习转邪成正。

(二)转邪成正转邪成正,在佛教来讲还是属于人天乘。

我们做人,这一生结束以后,要想不再堕落三恶道——地狱、饿鬼、畜生,就不能再造堕三恶道的因。

地狱、饿鬼、畜生要感受刀途、火途、血途的苦楚,一生中受尽诸般磨难,是很痛苦的,没有学佛的机会。

所以邪知邪见很可怕,不但将失去人身,还要受万劫的苦楚。

什么是邪知邪见呢?即邪心取理,颠倒妄见,不信因果,断诸善根,作阐提行,是名邪见。

要转邪成正,就要修习八正道,即八种求趣涅槃的正道。

八正道又作八圣道、八支正道、八圣道分等名称,是三十七道品中,最能代表佛教的实践法门,即八种通向涅槃解脱的正确方法或途径。

释尊转*轮时,所说离乐欲及苦行的二边,趋向中道法门的,即指这个八正道。

正见,又作谛见。

即"见苦是苦,集是集,灭是灭,道是道";"有善恶业,有善恶业报,有此世彼世,有父母,世有真人往至善处,去善向善,于此世彼世自知自觉自证,成就佛道。

"正思惟,又叫正志、正分别等。

不生欲觉、恚觉及害觉,即我们意业保持清净,没有过分的贪求,在恶劣的环境中也能心平气和地为大众服务,更没有整人害人之心。

正语,又作正言、谛语。

即离妄言、两舌、恶口、绮语等业,有所言说,即与道相应,与善法相应。

正业,又作正行、谛行。

即身口意三业清净,远离杀生、不与取、邪淫等一切邪妄。

正命,又作谛受。

即舍咒术等邪命,如法求衣服、饮食、床榻、汤药等诸生活之具,以正确的方法来养活自己。

正精进,又作正方便、正治等。

发愿已生之恶法令断,未生之恶法令不起,未生之善法令生,已生之善法令增长满具。

有的人说我们佛教消极,那他是不知道佛法,愚昧无知的结果。

佛陀教导我们要精进地生活,不要懈怠。

正念,又作谛意。

即以自共相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

正定。

即离欲恶不善之法,修习初禅乃至四禅。

(三)转染成净佛教的人生观,就是首先要学人天乘的善法,再进一步修解脱行,也就是转染成净。

染就是染污,指我们内心的染污、烦恼无明之法。

净,即远离烦恼、清净之义,是法性之法。

《摄大乘论释》卷十三中说,生死之法为不净品,涅槃之法为净品。

现在社会上搞环保,为什么搞环保呢?就是近年来,环境污染重——水源污染、空气污染等,导致生态不平衡,给地球带来很多的灾害。

在佛教来讲,首先污染的是内心污染,内心污染造成环境污染。

假若内心不污染,环境就会干净,生态就可以保持平衡。

所以佛法的环保工程是治本,从心理上根治污染。

当然,要标本兼治,但首先要治本。

内心有污染的众生就是凡夫,没有污染的就是圣人,所以转染成净,就是一条成佛作祖之路。

由于人们烦恼重、无明重、不信因果、不信三宝,只见眼前(的利益)不见未来、只看到自己这个空间没有看到他人的空间,处处损人利己,造成很多不应该的染污现象。

所以我们佛教,除了做好人之外要勤修"戒、定、慧",息灭"贪、嗔、痴",求得三业(身口意)清净。

内心不起烦恼污染,口业清净,就是语言干净,身体当然也不会有过激行为,更不用说去害人了。

身口意三业清净,才可以得到解脱。

这就是佛教的解脱行。

宣说这一种解脱行,是佛出世的因缘。

转染成净是三乘所共修,即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要共同修习的,是成就佛道的必经之路。

诸位居士除了做个好人,奉行三皈、五戒、十善之外,要进一步提高,必然要走这条道路,这就是转染成净。

(四)转识成智普通的俗人,心有分别,认识不清,颠倒重重,既有烦恼障,又有所知障,不能以智慧来观察人生,观察宇宙间万事万物。

所以不能处处为他人着想,一门心思总想着自己。

不能以他人之苦为自己之苦,不能以他人之乐为自己的乐。

因此佛教讲,在修解脱行的基础上发菩提心、发悲悯心、发广大心。

广大心就是"慈、悲、喜、舍"四无量心。

在此基础上,行动上就修四摄六度。

四摄就是布施、爱语、利行、同事;六度就是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

通过这样的具有菩萨精神的行动,在唯识学上讲就可以转八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末那识、阿赖耶识)成四智(一大圆镜智,二平等性智,三妙观察智,四成所作智),断烦恼障就证得涅槃,断所知障就证得菩提。

转凡夫有漏的八识成为佛的四智,即转第八识为大圆镜智,转第七识为平等性智,转第六识为妙观察智,转前五识为成所作智。

转恶成善、转邪成正、转染成净、转识成智,既是我们远大的理想,也是我们学佛的最高目标,这就是佛家的人生观。

我们要以这种观察思维来对待人生,珍惜光阴,使人生不虚度,创造人生价值,这样就活得有意义。

从这四个"转"字来说,我们要走的路很长,也许前方布满了荆棘,但我们不怕重重困难,以坚韧的毅力,迎难而上,以实现我们的最高目标——完成佛道。

佛教的宇宙观什么是佛法的宇宙观呢?以佛教的观点,对事物的观察,对宇宙森罗万象的观察,要靠智慧来进行正确的观察。

这个观察有三点,一是缘起,二是性空,三是中道。

佛法主张以慧眼观察一切事物。

宇宙森罗万象,包括诸多的精神现象、物质现象。

必须以缘起、性空、中道的智慧来观察这个复杂变迁的宇宙,清楚地了知它的本质和现象,如此观察,才是正确的宇宙观。

(一)什么是缘起缘起,指一切有为法,皆因种种条件(因缘)和合而成立,即任何事物皆因各种条件之互相依存而有变化(无常),是佛陀对于宇宙各种现象生起消灭之原因、条件所证悟的法则。

如阿含经典多处阐明的十二支缘起,谓"无明"为"行"的缘,"行"为"识"的缘,乃至"生"为"老死"的缘。

"此有故彼有,此起故彼起",以明生死相续的真理,同时亦由"此无则彼无,此灭则彼灭"之理,断除无明,以证涅槃。

此缘起之理是佛陀成道之证悟,是佛教宇宙观的基本原理。

佛陀对印度诸外道所主张"神我"及诸法具有实在的自性等论点,均予以否定,而称万有(物质界)都是相互依存,非有独立的自性,以此解释世界、社会、人生及各种精神现象产生的根源,建立起佛教的人生观与世界观,成为佛教异于其他宗教、哲学、思想的最大特征。

宇宙间一切法离不开"因、缘、果"三个字。

不管人生现象、社会现象、自然现象,都脱离不了因果规律。

时间上很长,空间上很宽,超越我们现在所认识的时空。

要相信因果,不违反因果,以因果律对照检查自己的言行,看看我们起心动念是不是违反因果律?这是做人的基础,也是世间伦理道德的基础。

一切事物的兴衰成败都离不开因、缘、果,不管你信与不信,因果律都是客观存在的,它不会因你的相信与否而疏忽行使它的职能。

你们大家想嘛,古往今来,这种因果报应的事情太多了,这里就不一一举例了。

我们就要深信不疑,为善受福,作恶遭殃;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时候若到,一切都报。

报应现前时,不会因你职位高低、权势大小而改变,人人平等,正所谓报应丝毫不爽。

(二)什么是性空性空,指一切缘起法的造作变化如幻如化,凡是因缘所生法,都没有实体,没有常恒不变的东西,没有青春常在而不变化的东西。

一般人追求六尘(色声香味触法)境界,把它看得很实在。

攀缘追求,贪恋不舍,所以造业无边。

我们如此观察"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就能破除我执、法执,对一切事物可以看淡放下。

要"空"掉什么?空妄情,空执情。

《金刚经》里讲要遣相去执,直察真相,没有这个观察,就处处以我为主体,私心杂念重重,我的这样、我的那样、我的家庭、我的儿女、我的钱、我的权位,样样都放不下。

放不下就要害人,害得你为物所累,成了"我的"奴隶,连自己最根本的东西都丢掉了。

放得下,看得淡,就可以对事物、对人们、对众生起平等心,既尊重人类,又尊重自然。

不能破坏自然,因为人、宇宙、万物与我一体,平等观察,就可以发大悲心。

佛法的"空"就是本着万物一体的这个互相依存的精神,空除我执,空除法执,空除贪心。

"空"并不是说什么都不要了,或者什么都没有了,连正法之理都放弃了,不是那个意思!什么都没有了不是"空",那是佛教说的"断见",这是邪见。

佛教的空是要明白事物的变迁,事物的朴素依存关系,断除狭隘的个人主义、自私自利的小人思想。

达到空的境界,就是空去了小我而融入到宇宙的大我中去,成为自然的一份子,与自然协调,和合一味。

(三)什么是中道中道,就是看待万物时,一方面不要否定因果现象,因果是客观存在不能否定;另一方面也不能执着"实有","实有"即对事物的偏执,要空除对"实有"的执着。

所以看待人生,看待一切事物,要做到"二而一",消除对立,亦有亦空,非有非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