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中心机房冷热通道
数据中心机房节能措施

数据中心机房节能措施一、背景介绍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云计算的兴起,数据中心的能耗问题日益凸显。
数据中心机房是存放大量服务器和网络设备的重要场所,其能耗占领整个数据中心的很大比重。
为了降低能耗,减少能源消耗,数据中心机房需要采取一系列的节能措施。
二、节能措施1. 优化设备配置(1) 服务器虚拟化:通过将多台服务器整合到一台物理服务器上,减少服务器数量,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能耗。
(2) 高效能服务器:选择能效比较高的服务器设备,减少功耗。
(3) 设备合理布局:合理规划机房布局,避免设备之间的热交换,减少能耗。
2. 优化机房空调系统(1) 采用冷热通道隔离技术:将冷通道和热通道分隔开来,减少冷热空气的混合,提高空调系统的效率。
(2) 使用高效节能空调设备:选择能效比较高的空调设备,减少能耗。
(3) 温度和湿度控制:合理设置机房的温度和湿度,避免过高或者过低,以提高设备的工作效率。
3. 优化照明系统(1) 使用LED照明:LED照明能耗低,寿命长,减少能源消耗。
(2) 智能照明控制系统:通过感应器和自动控制系统,实现智能照明控制,根据机房内人员的活动情况自动调节照璀璨度和开关。
4. 优化供电系统(1) 使用高效节能UPS设备:选择能效比较高的UPS设备,减少能耗。
(2) 优化供电电缆布线:合理布置供电电缆,减少电缆的长度和损耗。
5. 合理管理机房空间(1) 定期清洁机房:保持机房内的清洁,减少灰尘对设备散热的影响。
(2) 合理规划机房空间:合理规划机房的空间,避免空间浪费,提高机房的利用率。
6. 优化机房监控系统(1) 使用智能监控系统:通过使用智能监控系统,实时监测机房的温度、湿度、能耗等数据,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
(2) 数据分析和优化:通过对监控数据的分析,优化机房的运行策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7. 培训和意识提升(1) 培训机房管理人员:提供节能技术培训,提高机房管理人员的节能意识和技能。
关于数据中心机房冷热通道

关于数据中心机房冷热通道正文:1·引言数据中心机房冷热通道是数据中心网络设施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对保证数据中心正常运行和设备的稳定性起着关键作用。
本文将详细介绍数据中心机房冷热通道的定义、设计原则、实施步骤以及相关安全措施。
2·冷热通道的定义冷热通道是数据中心机房中用来控制冷热空气流动的设施。
通常,机房会设置冷通道和热通道,以确保设备在良好的温度范围内运行。
冷通道用于供应冷空气给设备,而热通道则用于排出设备产生的热空气。
3·冷热通道的设计原则3·1 机房布局冷热通道的设计应结合整个数据中心机房的布局,使得冷空气能够有效地进入设备,而热空气能够顺利排出。
机房布局应考虑设备的密集度、电力供应和排热系统的位置等因素。
3·2 冷通道的设计冷通道的设计应确保冷空气能够直接引入设备,降低温度并增加设备的寿命。
冷通道应尽可能减少冷空气的泄漏,避免浪费。
常见的冷通道设计包括封闭式冷通道和扩散式冷通道。
3·3 热通道的设计热通道的设计应确保设备产生的热空气能够迅速排出机房,避免设备过热。
热通道的设计应考虑合适的风扇、空调系统和通风设备,保证热空气能够有效地被排出。
4·冷热通道的实施步骤4·1 规划根据数据中心机房的布局和需要,进行通道的规划。
确定冷热通道的位置、尺寸和数量等。
4·2 设备安装按照规划好的通道位置,安装冷通道和热通道的设备,包括壁板、天花板、密封门等。
4·3 连接设备根据设备的需要,连接通风设备、风扇和空调系统等。
确保冷热空气流动的畅通。
4·4 测试和调整安装完毕后,进行冷热通道的测试。
检查通风设备和空调系统的运行情况,并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5·相关安全措施5·1 防火措施在机房冷热通道的设计和实施过程中,必须考虑防火措施。
安装防火墙、烟雾报警器和灭火系统等设备,并定期进行测试和维护。
冷热通道封闭 - v2.0

2.冷通道封闭后,自我维
持时间为原来的3倍。 3.冷通道封闭比给制冷系
统配UPS要合算得多
机房层高对可用性的影响??
1.没封闭时,层高对机 房自我维持时间有轻微 的影响,层高越高,时 间稍长。
2.冷通道封闭后,层高
对自我维持时间没有影 响。
下面看看热通道封闭和冷通道封闭有哪些差别??
冷/热通道封闭对整个数据中心可用性的影响的比较
实验室—模拟传统数据中心运行情况
1.漏风导致冷空气短路:地板缝隙、线缆孔洞,机柜内部空U缺少盲板 2.空调风机的转速设到最大:确保即使地板漏风,仍有足够的冷风进入机柜;
3.机柜负荷为5kw/rack,8个机柜,IT负荷40KW
4.冷冻水空调 ,空调送风风温度为18℃, 机柜进风温度为22℃,空调回风温度24 18℃ 5.PUE为1.8
8.主设备的送排风方式要与空调兼容 9.制冷分布:缩短气流路径、大型风管、空调群控
机柜的功率密度对能效的影响??
第一种场景:单台冷冻 水空调运行,供水温度8 ℃,22KW/rack,PUE 降至1.32, 第二种场景:两台冷冻 水空调运,10kw/rack 供水温度16℃,PUE降 至1.23, 1.对比的前提:保持冷通道温度:22 ℃。 2.当机柜功率密度 超过10KW后,功率密 度对PUE的影响不再那么重要,还需综合 考虑可用性。
艾默生白皮书的观点: 1.制冷中断时的自我维持时间。 封闭通道的仅为几分钟,而不封闭通道的可达30分钟; 2.空调额风机供电也中断时,服务器风机吹不动气体。 3.热通道封闭和有天花板回风引流的场合一起使用较好。 思科绿色数据中心建设与管理: 1.调高设定温度可能有以下隐患:发生制冷故障时的缓冲时间越短;由 于温度在高度上面的差异,冷通道顶部温度是否会失控;服务器的风 扇可能转速会更快;工作环境更热; 2.如何利用室外自然冷源: 水侧和空气侧节能器;热转轮技术;地温制冷(地下数据中心、或利 用土地冷源); 3.新建数据中心的负载不足问题: 缩小规模,模块化建设;降低制冷初始容量;使用可变容量的空调 (CRV) 4.变频驱动器: 功率与转速的3次方成正比的法则 5.冷却塔水: 利用回收水;减少冷却塔的漂水和跑水;减少排水(冲刷冷却塔底部 的污垢) 6.提高主机的效率: 液体冷却(机柜内或行级空调),空气冷却,两者结合 7.优化气流:
机房冷热通道系统整体解决方案

机房冷热通道系统整体解决方案机房冷热通道系统整体解决方案整体概述越来越强处理能力的服务器,越来越大容量的数据存储设备和网络设备,需要消耗更多的电能。
而集成度越来越高的设备,发热量越加集中,导致机房温度控制是个很大的问题。
只有对降低机房能耗的新技术与新方法进行研究,力求通过合理选用服务器机架、合理进行散热规划、优化机房设计、布局、使用等方面,提高机房散热效率,降低数据中心机房的整体能耗,才能达到节能减排的目标。
随着人们对讯息的需求,各行业都在不断地提高着数据处理的能力,也随着对节能减排的要求,有效降低耗能成为数据处理机房在建造之前必需要考虑的因素之一,为满足这一需要,鼎龙公司根据多年的实践经验,通过改善空气循环的管理, 可以有效减低PUE值,为客户量身订做了一套灵活实用、多功能的机柜冷热通道分隔解决方案。
实现依据依据美国2005年4月发布的TIA942《数据申心通信基础架构标准》中要求机房内计算机设备及机架采用“冷热通道”的安装方式。
“冷热通道”的设备布置方式,打破常规,将机柜采用“背靠背、面对面”摆放,这样在两排机柜的正面面对通道中间布置冷风出口,形成一个冷空气区“冷通道”,冷空气流经设备后形成的热空气,排放到两排机柜背面中的“热通道”中,通过热通道上方布置的回风口回到空调系统,使整个机房气流、能量流流动通畅,提高了机房精密空调的利用率,进一步提高制冷效果,如图下图所示。
方案设计机柜长排列的方式也为低成本处理冷热通道的隔离提供了条件,在机房内气流组织完成冷热通道隔离,这样最大限度地提高能效,从而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
在本项目中,机房内冷热通道隔离的设计是在仅在D、E列有刀片机的区域的通道上部安装具备防火耐冲击的PC耐力板,D、E列机柜两头安装封闭的平移门,使得机柜的前面形成一个封闭的冷通道,使热气流从机柜的后面流出,符合气流组织原理在对新一代数据中心机房的设计和工程实践当中,通过全面的整体规划,对机房的关键设备、UPS电源、空调机房、场地布局等进行综合的考虑和节能设计是能达到节能减排的目标。
数据机房冷热通道封闭方案对比分析

图 2 冷通道方案下温度云图
图 3 热通道方案下温度云图
图 2、图 3 为距机柜底部 0.5m 高度的温度云图截面,可以 很明显的看出,两种方案的冷池位置不同。冷通道封闭的地板 出风区域为冷通道,温度基本为空调送风温度 17℃ ;热通道封 闭是( 图 3 为隐藏回风天花的云图截图)空调冷风直接送到机 房处的,所以机房整体呈现送风温度 17℃。
1 物理模型与数值方法 1.1 模型建立
本文所研究的数据机房建筑面积约为 630m2,横向跨距 44m,纵向跨距 14.3m,层高为 6m。机房内共有 9 列列头柜,各通 道宽度为 1.2m,均采用冷热通道隔离,单机柜额定功率为 4kW( 以 实际功率为准 )。机房采用 9 台艾默生精密空调送风,额定风量为 36000m3/h。送风方式为地板下送风,冷风经处理后送至架空地 板下,整个架空地板作为一个送风静压腔,然后通过架空地板上 设置的送风口将冷风送入各机柜内,冷风与机房机柜进行热交换 后,回风通过隔墙回风风道回到空调机房进行循环冷却。
关键词 :数据中心 ;通道封闭 ;数值模拟
Comparison and Analysis of Closing Scheme of Cold and Hot Channels in Data Room
Qin Yi [ Absrtact ] Data center equipment has a large amount of heat dissipation, and the channel closure form can effectively optimize airflow organization and reduce energy consumption. In this paper, a data room in Guangzhou is taken as the research object, and the simulation model is builted by numerical simulation method. On this basis, by changing the air supply mode of the machine room, compare and analyze the change of the thermal environment of the engine room and the cooling effect under the cold channel closure and hot channel closure scheme,finally provide data basis for data center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design. [ Key words ] data center; channel closure; numerical simulation
关于数据中心机房冷热通道

关于数据中心机房冷热通道在数据中心机房中,冷热通道是一种重要的设施,它能够有效地控制机房的温度和湿度,保障服务器等设备的正常运行。
本文将介绍冷热通道的基本概念、优势、设计原则以及在数据中心机房中的应用。
一、冷热通道的基本概念冷热通道是指数据中心机房中的一种布局方式,它将服务器等设备放置在冷通道中,而将空调设备放置在热通道中。
冷通道是指设备机柜的前面部分,而热通道则是指设备机柜的后面部分。
这种布局方式能够有效地提高空调的制冷效率,降低能耗。
二、冷热通道的优点1、提高制冷效率:冷热通道布局能够将服务器等设备的热量集中到热通道中,然后通过空调设备将热量排出机房,从而提高制冷效率。
2、降低能耗:由于冷热通道布局能够将热量集中到热通道中,因此能够减少空调设备的能耗,降低数据中心的运营成本。
3、提高服务器寿命:通过合理的冷热通道布局,能够保持机房的温度和湿度适宜,从而延长服务器的使用寿命。
三、冷热通道的设计原则1、合理规划机柜布局:在规划冷热通道布局时,需要根据数据中心的实际情况,合理规划机柜的布局,确保每个机柜都有足够的空间进行散热。
2、确定合适的空调设备:在选择空调设备时,需要根据数据中心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空调设备型号和数量,以确保能够满足数据中心的制冷需求。
3、确保气流组织合理:在规划冷热通道布局时,需要确保气流组织合理,避免出现气流短路等问题。
4、考虑扩展性:在规划冷热通道布局时,需要考虑数据中心的扩展性,为未来的扩展预留空间。
四、冷热通道在数据中心机房中的应用1、服务器机柜的布置:在数据中心机房中,服务器机柜通常被布置在冷通道中,以确保服务器等设备的正常运行。
同时,为了方便管理和维护,通常将机柜面对面排列,形成冷热通道。
2、空调设备的布置:空调设备通常被布置在热通道中,以确保能够有效地将热量排出机房。
同时,为了提高空调设备的制冷效率,通常将空调设备安装在机房的上部。
3、气流组织的控制:在数据中心机房中,需要合理控制气流组织,避免出现气流短路等问题。
机房冷通道设计方案

机房冷通道设计方案
机房的冷通道设计方案是指如何有效地将冷空气引导到机架设备,以提供良好的散热效果。
以下是一个适用于中小型机房的冷通道设计方案:
1. 确定冷通道和热通道:在机房内划定冷通道和热通道的区域,尽量使冷热空气流动保持分离。
冷通道是指冷气流动的区域,主要为机架设备供给冷空气。
热通道是指散热区,主要是机架设备排放的热空气的流动区域。
2. 合理安排机架设备的位置:将机架设备按照冷通道和热通道的划分合理布置。
将机架设备背面朝向热通道,使机架设备热空气能够直接排放到热通道中,避免与冷空气混合。
3. 安装冷通道门帘:在冷通道的出口安装门帘,防止冷空气向热通道漏风。
门帘的选用应具有良好的密封性能和灵活性,以使机房保持稳定的温度。
4. 安装冷通道风帘:在冷通道的入口安装风帘,防止热空气进入冷通道。
风帘的选用应具有良好的隔热性能和密封性能,以有效地隔离冷热空气。
5. 增设冷通道补水设备:在冷通道内添加冷空气喷头或空调风机等设备,可根据机房散热需求合理设置冷空气喷射角度和风扇转速,以保持冷通道内的合适温度和湿度水平。
6. 安装机柜冷通道隔板:在机柜间安装冷通道隔板,将冷空气
流通隔离开,确保每个机柜都能够得到充足的冷空气供给,并避免冷热空气混合。
通过以上的设计方案,可以有效地提高机架设备的散热效果,降低能耗。
同时,科学的冷通道设计也能延长机房设备的使用寿命,并提高机房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最后,为了确保冷通道的设计方案的有效性和持续性,需要定期对冷通道进行巡视、维护和改进。
数据中心机房冷热通道封闭对比

数据中心机房冷热通道封闭对比数据中心机房冷/热通道封闭对比分析:国标要求机柜进风口温度不得高于27℃,当前行业的服务器的风扇设计的服务器进出风温差为11℃,即服务器出口温度可以在38℃。
如果冷通道封闭,则开放区温度可能在38℃。
如果热通道封闭,则开放区温度在27℃。
则:1、从运维人员舒适度来看。
封闭热通道,机房开放区域处于冷空气区域,机房人员舒适性高。
2、同理,开放区域独立设备安全性考虑。
机房内除了整齐布置的IT机柜外还有少量独立设备,则冷通道封闭的,仍需要增加空调或通过风管从密闭的冷通道获取冷量来保证这些设备正常运行。
而热通道封闭则不需要。
3、同理,空调能效对比。
热通道封闭时,空调回风温度提高,空调的COP相对较高。
4、同理,制冷系统能效对比。
如果客户对开放区域的温度有限制要求,比如不能超过30℃,则热通道封闭时完全可以满足此要求,而冷通道封闭,就需要降低冷通道温度到19℃。
则要求冷冻水温度较低,则相应的制冷系统的能耗就要高,相应的利用潜在的节能冷却模式的运行时间就会缩短。
全年的PUE就会稍高。
5、故障响应时间对比。
封闭热通道,空调故障制冷能力下降后,机房温度上升比冷通道封闭的慢。
人员响应时间较长。
6、密闭冷通道要有架高地板。
目前一些新建机房设计弥漫式送风的机房,没有架空地板,只能做热通道封闭,而做不成了冷通道封闭。
7、当采用热通道封闭时,则开放区温度在27℃及以下,如果房间的防潮做的不好,外界环境漏湿进来,有可能会导致机柜表面或服务器进口结露,影响可用性。
8、密闭冷通道,机房大面积处于回风温度,可以避免冷量随着开关门的散逸,以及减少通过围护结构的冷量散失。
9、从门禁管理角度来看,密闭冷通道中机柜都是面对面的,可以实现通道级门禁和机柜级门禁,而密闭热通道中机柜都是背对背,需要设置机柜级门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据中心机房冷热通道论如何选择布置隔离冷通道还是热通道随着IT设备越来越趋向于大密度集中管理时代,数据中心所面临的散热问题也就越来越严重,TIA942标准的出现,为这一问题提供有效的规避指导依据。
本期冷通道连载系列正是为解决这些问题,而进行了原理、实施、特点等方面的阐述,希望对涉及到该行业的设计人员、实施人员、IT管理人员、信息主管等有一定的帮助作用。
一、论如何规划好数据中心气流组织1、概述数据中心机房在使用过程中,受各种因素制约限制,造成机房气流组织不合理、不通畅,由于IT设备是靠机房空调送入的低温风与其散热充分交换,带走热量,降低机架内温度,气流组织起到热交换媒介纽带作用,当热交换的纽带不顺畅、不合理时,现状只能是机房空调设备容量配置远远大于实际需求量,以满足机房需要。
造成空调设备投资增大、运行费用增高,机房PUE值增大。
因此如何规划好数据中心机房气流组织,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它是对机房内现有的不合理的气流组织,进行归纳分类、根据不同类型,进行合理改造。
将冷热空气有效的隔离,让冷空气顺利的送入通信设备内部,进行热交换,将交换产生的热空气送回至空调机组,避免不必要的冷热交换,提高空调系统效率。
减少机房运行费用。
2、数据中心机房中的几种气流组织形式我们根据多年的规划气流组织经验,将数据中心气流组织分为以下四种形式即:机房气流组织形式、静压仓气流组织形式、机架气流组织形式、IT设备气流组织形式。
下面分别介绍这几种气流组织形式:1) 机房气流组织形式在机房的气流组织中精密空调的送风方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精密空调的送、回风方式不同,其整个机房的气流组织形式是截然不同的。
下面是这两种送风方式的气流组织示意图:上送风下回风时;下送风上回风时,均采用艾默生PEX系列机组即可满足需要。
同时,机房内部机柜的摆放形式不同,其气流组织也是不同的,如下图所示:2) 静压仓气流组织形式数据中心的静压仓是为了保证有足够的送风压力而设计出的一个压力容器,它是精密空调送出的冷风所经过的第一道气流路径,它的压力以及精密空调的送风速度都是不可忽略的。
对于下送风,地板下为静压箱,所需要的是静压,只有保持静压箱中有足够的静压且静压的分布趋于相对均匀,才能保证每个机架的气流量。
下图是它的气流组织示意图:静压仓气流组织图3) 机架气流组织形式模拟软件示意:机架是数据中心为IT设备提供可靠的物理运行微环境场所,机架气流组织形式显得非常关键,它是精密空调送出的冷风给IT设备所经历的最后一道气流路径,其气流组织示意图如下:4) IT设备气流组织形式设备内的气流组织虽然不是数据中心设计人员所考虑的问题,本应交给设备制造商解决。
但我们应关心设备是否是前进风、后排风,还有排风位置是在服务器的左侧还是右侧,因为设备排风的方向对气流组织的影响还是很大的。
IT设备气流组织示意图3、合理规划数据中心气流组织合理规划数据中心气流组织最终目的是为了给IT设备快速散热,提高空调资源利用率,减少不必要的冷源浪费,提高数据中心PUE值。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来正确、合理的规划数据中心气流组织呢?前面我们已经对数据中心的四大气流组织形式阐述过,现在姑且把这四大气流组织形式看作是气流流经的四个不同的地方,那么任何一个地方出现问题,都会直接或者间接的影响到IT设备快速散热问题。
也就是说我们需要逐一分析这四大气流组织形式中可能存在的问题,相当于就找到了解决的办法。
1) 合理规划IT设备气流组织合理规划IT设备的气流组织最重要的就是要了解我们所使用IT设备,了解它的用电功率及损耗、发热功率、风扇的进出风及温差情况,单台设备所需要的风量计算等等。
有了这些数据,我们就可以为下面的机架、机房的总体功率及发热量,从而计算出整个数据中心所需要的热量,并以此数据来选择精密空调的容量。
一般一个1U的刀片服务器所需的电功率约为300W~500W,由于服务器中的元器件损耗很小(约为2%左右)所以基本上都以发热的形式散发,在刀片服务器上服务器厂商都自带风扇冷却,进出温差一般设计为11℃.根据公式:1KW发热功率在进出温差11 ℃所需风量为270M3/H则10KW发热功率在进出温差11 ℃时所需风量为2700M3/H2) 合理规划机房气流组织与机房气流组织形式有关的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精密空调送风方式的选择、机架的摆放方式以及走线的方式。
Ø 数据中心精密空调应采用架空地板下送风、上回风方式。
Ø 精密空调的制冷量应该根据IT设备的总制冷量来进行计算。
Ø IT设备应采用上走线、网格桥架的方式,改善空调回风效果。
Ø 离精密空调最近一侧的机架边缘与其的距离不能低于1200mm,否则第一台机架冷区域会出现回风的现象。
Ø 计算机设备及机架采用“冷热通道”的布置方式。
将机柜采用“背靠背、面对面”摆放,这样在两排机柜的正面面对通道中间布置冷风出口,形成一个冷空气区“冷通道”,冷空气流经设备后形成的热空气,排放到两排机柜背面中的"热通道"中,热空气回到空调系统,使整个机房气流、能量流流动通畅,提高了机房精密空调的利用率,进一步提高制冷效果。
TIA942《数据申心通信基础架构标准》中要求机房内计算机设备及机架采用“冷热通道”的安装方式,可以分出两种来,一种是隔离冷通道的气流组织,另一种是隔离热通道的气流组织形式如下图所示:隔离冷通道气流组织图隔离热通道气流组织图3) 合理规划静压仓气流组织在规划静压仓的气流组织时,我们需要重点针对静压仓内的气压、气流速度等如下:Ø 确保架空地板下的送风断面风速控制在1.5~2.5米/秒。
活动地板净高度不宜小于400mm。
Ø 架空地板内不应布放通信线缆,空调管道和线缆不应阻挡空调送风。
4) 合理规划机架气流组织机架气流组织的规划是大家最容易忽略,但它又是最为关键的环节。
说白了就是前面所有的都是一流的,而恰恰在这一点上我们却做的不尽人意。
(在此我们只说结论,暂不做分析,后续章节会有相关的详细分析及描述)Ø 为防止气流乱窜,必须保证机架的进风与出风口是隔离的,也就是说在IT设备没有到位的情况下,我们应该用挡风板将没有用到的位置封闭起来。
Ø 同理,机架的19英寸外的两侧位置也必须要密封起来。
所有的线缆不再使用传统的方式,走在机架的前部两侧,而是通过理线器从机架的后端进线。
Ø 为防止静压仓冷所流窜到机架后部(也就是热区域),不要采用下走线的方式,或者在后部开孔。
Ø 为保证送风风量,在机架的顶部尽量不去布置IT设备。
Ø 为保证回风风速,尽量不要将走线塞满后部空间。
论隔离冷(热)通道的两个基本原理大家都知道,隔离冷(热)通道是来源于TIA942《数据申心通信基础架构标准》中要求机房内计算机设备及机架采用“冷热通道”的安装方式,其核心指导思想就是我们在上节所阐述的“合理规划数据中心气流组织”,那么在现实的设计与实施过程中,遇到了问题怎么办?要以什么为基准来进行分析与处理呢?这也就是我下面要跟大家分享的两个基本原理。
1、容器原理a)名称定义把数据中心中的静电地板以下的部分静压仓定义为容器体积(M);把经过气流组织规划后的冷通道区域定义为容器体积(M1);把精密空调送出的冷风量定义为(Q);把单台机架所需的冷风量定义为(Q1);把静电地板下静压仓的送风速度定义为(S);b)原理阐述当在机房中布置了冷(热)通道后,单台机架所需的冷风量(Q1)是不变的,由于精密空调送出的冷风经过了M、M1不同的两个静压仓,这时我们假设容器M及其送风速度S为恒定不变,那么容器M1的压力Pa1是否足够就取决于容器M1的大小了,也就是Pa1是与M1的大小成反比的;而当我们假设精密空调的送风量Q为恒定不变,那么容器M1如果增加,就会得不到足够的压力,也就不能快速给机架散热。
c)结论得出通过以上的问题分析,我们不难看出冷通道容器体积M1如果增加,那么机架就不能得到足够的冷风风量Q1,也就可以这么说,在机柜高度相同的情况下,1200mm宽的冷通道要比1800mm宽的冷通道所得到的效果要好。
说到这里了,似乎有人会问,那为什么我们的静压仓的高度会越来越高呢?其实静电地板的净空高度增加,是为了减小送风的压力对IT设备所产生的影响,因为压力越大,其送风速度也就快了很多,它们经过IT设备后,只是简单把把热量带走,而并没有对IT设备进行足够的冷却,还是没有达到满意的效果。
2、混合原理a)名称定义把经过气流组织规划后的冷通道区域的冷气定义为(C1);把经过气流组织规划后的热通道区域的热气定义为(H1);把由于地板下开孔后流窜到热通道区域的冷气定义为(C2)把由于未在机架前面安装挡风板从冷通道流窜到热区域的冷气定义为(C3)把由于未在机架前面安装挡风板从热通道流窜到冷区域的热气定义为(H3)b)原理阐述我们大家都知道一个原理,就是在热水中加入冷水或者在冷水中加入热水,其水温都会变化成其二者的综合温度。
那么针对数据中心气流变化也是一样的道理,当C1与H1与混合后,其CH1的温度值就小于C1,为保证设备得到同样的冷量,那制冷量在原来已经送出的基础上还需要增加,这势必要增加空调的压缩机功耗。
同理当C2流窜到H2,C3流窜到H3,H3流窜到C3后都会出现这种情况。
c)结论得出合理的组织规划,主要是为了让冷、热空气气流回归到属于自己的区域,防止冷热空气混合后,机房整体温度上升,同时为了降低数据中心的温度,而需要增加空调的制冷功耗。
同时也为后面的“论规划冷通道应该注意些什么问题”提供了很好的理论依据。
一、论如何选择布置隔离冷通道还是热通道关于冷热通道系统业界谈论最多的当属:“是布置隔离冷通道,还是布置隔离热通道?”。
那么实际案例当中,我们应该如何来正确的选择呢?现在我们姑且不讨论怎样来做出选择,首先我们来看看这两种方案分别有什么不同。
1、选择冷(热)通道的前提条件并不是所有的数据中心机房都适合布置隔离冷通道与热通道,主要还是看其数据中心的发热量是否大,如果发热量不是很大(一般是以单机架发热量不超过4KVA为基准),那这个时候是即可以选择冷通道,又可以选择热通道布置方案。
其它情况笔者认为还是选择布置隔离冷通道为最佳。
为什么这么说呢?1)选择布置隔离热通道后,我们把机房中除机架外当成是一个密闭的容器(M1),单台机架的发热量(Q1)是不变的,那么要散去这些热量,是不是精密空调送出的冷气风量要更加多呢?也就是说当发热量恒定时,容器的大小与送风量是成反比的。
从这一点来说,布置隔离热通道会增加空调的功耗。
2)选择布置隔离冷通道后,我们也把冷通道区域当成是一个密闭的容器(M2),单台机架的发热量(Q2)是不变的,那么要散去这些热量,是不是精密空调送出的冷气风量要比布置隔离热通道小些呢?因为M22、布置隔离冷(热)通道后机房的环境布置隔离热通道后,机房剩余空间即处于一个冷空气区域,经常出入机房的人会感觉到机房很冷,但设备却不一定得到足够压力的冷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