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应县佛宫寺释迦塔造型及结构特点

合集下载

应县木塔

应县木塔

佛宫寺释迦塔位于山西省应县城内西北隅,是中国乃至世界现存最古老、最高大的全木结构高层塔式建筑,俗称“应县木塔”,建于辽清宁二年(1056),外观为五层,实为九层:每两层之间设有一个暗层,这个暗层从外看是装饰性很强的斗拱平座结构,从内看却是坚固刚强的结构层。

这座凝聚了古代匠师聪明才智和精湛工艺的木塔历经了千年风雨、多次地震甚至战争炮火的考验,仍屹立至今,堪称建筑史上的奇迹。

为何应县木塔能如此坚如磐石?这得从木塔的结构与斗拱的相互作用中去寻找答案。

木塔有内外两圈柱网,各层通过柱、梁、斗拱嵌套在一起而形成套筒结构。

辽代木构建筑结构体系进一步创新,在结构中大量使用斜撑构件,保证了结构刚性,改变了传统的四边形体系。

由柱头枋构成的闭合木框起着圈梁作用,木塔的结构体系有如一个刚性很强的八边形套筒,其中斗拱起着关键的稳定作用。

由于斗拱系统本身是由若干小木料即斗、拱等榫接在一起,相当于许多小型的悬臂,它们能够调整倾角、平衡弯矩,因此在受到地震、炮击等异常震动时后,斗拱成为一种阻尼装置,通过斗拱榫卯间的摩擦、错位,可以消耗掉外来的巨大能量,使得木塔具有较好的抗震、抗冲击性能。

即使在现代,这也是理想的抗震结构。

结构布局的合理性使应县木塔在受到多次地震甚至炮击之后依然屹立不倒。

应县木塔内部构造示意图木塔暗层内外槽柱网结构应县木塔的斗拱多达54种,但斗拱的变化并不是杂乱无章,而是根据结构稳定和各层出檐尺度来调整斗拱出跳数与形制变化,如果说应县木塔是一篇惊世乐章,斗拱则无疑是最美妙的音符。

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其中的十处斗拱:1、一层外檐补间铺作:双杪双下昂七铺作,栌斗下用驼峰和蜀柱垫起一足材,耍头层取消,下昂尾过柱中线后被截断。

解析:应县木塔副阶次间与一层、二层的补间铺作都采用了蜀柱,并采用驼峰来稳定蜀柱,使得同一层中补间与柱头铺作高度不同,形成了美妙韵律。

除此以外,其它各层亦有补间铺作将驼峰直接垫于栌斗之下,其作用在于扩大栌斗底面,以避免普拍枋和阑额受集中荷载而被压坏。

山西应县木塔(佛宫寺释迦塔)(图:玉文文:叶子)

山西应县木塔(佛宫寺释迦塔)(图:玉文文:叶子)

⼭西应县⽊塔(佛宫寺释迦塔)(图:⽟⽂⽂:叶⼦)⼈,不过是这⼤千世界的匆匆过客,既然来了,就该留点什么,⾄少能够证明我们来过。

于是,在2016-11-02 15:17:59我开始了我的博客⽣涯。

——叶⼦题记⼭西应县⽊塔(佛宫寺释迦塔)2016年9⽉15⽇⼭西应县释迦塔全称佛宫寺释迦塔位于⼭西省朔州市应县城西北佛宫寺内,俗称应县⽊塔。

建于辽清宁⼆年(宋⾄和三年公元1056年),⾦明昌六年(南宋庆元⼀年公元1195年)增修完毕,1961年被列⼊中国⾸批国家重点保护⽂物单位,国家AAAA级景区,是现存最⾼的⽊结构楼阁式佛塔。

全塔整体架构所⽤全为⽊材,没⽤⼀根铁钉,全塔共应⽤54种⽃拱,被称为"中国古建筑⽃拱博物馆"。

国家⽂物局对释迦塔的评价是,现存世界⽊结构建设史上最典型的实例,中国建筑发展上最有价值的坐标,抗震避雷等科学领域研究的知识宝库,考证⼀个时代经济⽂化发展的⼀部"史典"。

应县⽊塔与意⼤利⽐萨斜塔、巴黎埃菲尔铁塔并称"世界三⼤奇塔"。

2016年,释迦塔获吉尼斯世界纪录认定,为世界最⾼的⽊塔。

释迦塔塔⾼67.31⽶,底层直径30.27⽶,呈平⾯⼋⾓形。

全塔耗材红松⽊料3000⽴⽅⽶,2600多吨,纯⽊结构、⽆钉⽆铆。

塔内供奉着两颗释迦牟尼佛⽛舍利。

释迦塔于辽清宁⼆年(1056年)建成,由辽兴宗的萧皇后倡建,⽥和尚奉敕募建,⾄⾦明昌四年,增修益完。

以作家庙,彰显家威,并有礼佛观光和登⾼料敌之⽤。

永乐⼆⼗⼀年(1423年),明成祖率军出师宣化,给予南侵的鞑靼、⽡剌部以有⼒回击。

回京途中,驻跸应州。

挥笔书写了"峻极神⼯"四字。

此匾于万历四⼗⼀年(1613年)五⽉重装。

明正德⼗⼆年(1517年),鞑靼⼩王⼦犯阳和(⼭西阳⾼),掠应州。

明总兵王勋迎战,被困于应州。

明武宗率师援应。

⼗⽉,两军在应州⾎战六天,⼩王⼦败退。

这次决战,给鞑靼⼀定的打击,从此,边境安宁了⼏年。

应县木塔结构浅析

应县木塔结构浅析

应县木塔结构浅析作者:张林琳乔璐来源:《商品与质量·学术观察》2014年第03期应县佛宫寺释迦塔位于山西省朔州市应县城内西北佛宫寺内,俗称应县木塔。

建于辽清宁二年(公元1056年),金明昌六年(公元1195年)增修完毕。

它是我国保存完好的年代最早的木塔,也是世界上现存的唯一木结构楼阁式宝塔。

1961年国务院将其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山西朔州应县木塔(全景)。

木塔位于寺南北中轴线上的山门与大殿之间,属于“前塔后殿”的布局。

塔建造在四米高的台基上,现高为65.86米,塔底直径以木柱外接圆计算为33.15米,呈平面八角形,塔身全部用木材建造,各层均设内外两槽。

有明层五层及明层间设平座层(暗层)四层,实际上是九层高耸木结构建筑。

因底层为重檐并有回廊,故塔的外观为六层屋檐。

各层均用内、外两圈木柱支撑,内外槽均有8个弦面,每层外有24根柱子,内有八根,以柱、柱间叠枋和斗拱形成弦向平面构架,在角柱处交汇,木柱之间使用了许多斜撑、梁、枋和短柱,组成不同方向的复梁式木架。

在内外槽的径向,以内柱、外柱和梁栿及斗拱组成空间构架,内槽内供奉佛像,外檐柱内为游人空间。

有人计算,整个木塔共用红松木料3000立方,约2600多吨重,整体比例适当,建筑宏伟,艺术精巧,外形稳重庄严。

右图就是应县木塔的实体照片,可以看出有以下建筑特点:二层以上各层均以斗拱挑出平座并设置栏杆供人登临凭栏远眺,塔身逐层向内递收,上部高达十余米的相轮铁刹耸立,造型优美,轮廓线变化富于韵律感,塔身雄壮巍峨,挺拔向上,稳如泰山,正如古人赋诗赞曰:远观擎天柱,近似百尺莲。

该塔身底层南北各开一门,二层以上周设平座栏杆,每层装有木质楼梯,游人逐级攀登,可达顶端。

二至五层每层有四门,均设木隔扇,光线充足,出门凭栏远眺,恒岳如屏,桑干似带,尽收眼底,心旷神怡。

塔内各层均塑佛像。

一层为释迦牟尼,高11米,面目端庄,神态怡然,顶部有精美华丽的藻井,内槽墙壁上画有六幅如来佛像,门洞两侧壁上也绘有金刚、天王、弟子等,壁画色泽鲜艳,人物栩栩如生。

《应县木塔》阅读附答案

《应县木塔》阅读附答案

《应县木塔》阅读附答案应县木塔山西应县佛宫寺释迦塔(俗称应县木塔)在创造了一个木结构建筑近千年不倒的神话的同时,还是一个昭示前人建筑艺术极致的精品。

木塔最令人称奇的是其设计的精巧,全塔上下除了砖石塔基和铁制塔刹外,整体架构所用全为木材,没有一根铁钉,数以万计的构件全靠卯榫互相咬合固定在一起。

木塔屹立近千年而不倒,其结构之固堪称一绝。

应县文物旅游局原局长马良和应县木塔文物保管所原所长杜福介绍,木塔采用的是两个内外相套的八角形框架,而平面分为内槽和外槽两部分,内槽供奉佛像,外槽构成平座供人员活动,内外槽之间亦靠各种木料纵横连接,这就构成了一个刚性很强的双层套筒式结构,成为木塔坚固之本。

同时,塔内上下层的连接采用了叉柱造的方法。

叉柱造就是将上层柱的底部十字开口,插在下层柱上的斗拱之间,而且上层柱向内退进半个柱径,从而造成逐层内收的效果,进一步增加了木塔的稳定性。

另一方面,木结构建筑应用的斗拱和卯榫的咬合不是刚性连接,当遇到大风和地震等外力作用时,构件之间产生一定的位移和摩擦,可以吸收和损耗部分能量,起到调整变形的作用,构成了木塔建筑的柔韧性。

据专家考察统计,木塔共用了54种不同形制的斗拱,其种类之多可谓中国古建筑的斗拱结构集大成者,堪称世界建筑史上的杰作。

人们参观木塔时就可看见木塔内外檐下的各式斗拱,一睹中国古代木结构建筑的标志性构件之风采。

应县木塔文物保管所原所长杜福说,我国古建筑专家和文物专家多次实地研究的结论是:这种“刚柔相济”的结构共同造就了应县木塔卓越的稳固性,也正是木塔的这些建筑特色成就了木塔如今最古老、最高的木结构佛塔建筑的地位。

小题1:文章从哪两方面介绍了应县木塔的特点?(2分)小题2: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应县木塔千年不倒的原因。

(3分)小题3:文中画线句使用了的说明方法的同时,又强调了应县木塔小题4:应县木塔是我国著名的物质文化遗产,请设计一条广告语来引导人们保护木塔。

(3分)参考答案:小题1:结构坚固,千年不倒(1分);金用木材,设计精巧(1分)。

一注考试复习重点28-塔

一注考试复习重点28-塔

隆兴寺慈氏阁:同上,只是底层正面伸出副阶,其他三面为缠腰周匝腰檐,与上不同。堂阁型构架。为疏朗像前空间,底层采用减柱造减去两根内柱。正中置木雕慈氏立像,头部及背光伸到二层,形成了楼层空井。
三、天津蓟县独乐寺:
始建于唐,辽代重建,现存辽代建筑为山门及观音阁。其余殿屋均明清重建。主轴线上依次布置山门、观音阁、佛殿、法堂,四周环绕庑廊,东西庑上对峙建阁 山门,辽代,面阔三间,进深两间。建在石砌台阶上,平面分心槽式样。两次间中柱间垒墙分为前后间,当心间中柱安两扇板门。 殿堂型构架。柱子收分小,但有显著侧脚。阑额出头垂直切割,未用普拍枋。梁架上仍用叉手、托脚。柱头五铺作,双抄偷心造。补间一朵,于斗子蜀柱上外出华拱两跳托挑檐檩,第二跳华拱是耍头。内出华拱四跳,第二跳为耍头尾,第三跳为撑头木尾。彻上明造庑殿顶,举高约1/4。屋檐伸出深远,斗拱雄大,台基较矮,脊尾邸吻形制遒劲,形成庄严稳固的气氛。与后面的观音阁空间关系处理得很好。
四、福建泉州开元寺双石塔仁寿塔:
始建于五代,木构,南宋改为石建,具石阶及勾阑的八边形台座(须弥座式样),八角形 ,5层,设塔心石柱,全部花岗岩石建,塔身每面都以木兼柱划分为3间,一三五层正面开门,斜面设龛。二四层正面设龛斜面辟门。转角都置圆倚柱,中间隐出阑额无普拍枋。一二层又出棹幕枋。斗拱用五铺作双抄偷心造,补间一二层每面两朵,以上均一朵。各层设平座及勾阑。我国石塔中最高的一对塔身粗壮
三、江苏苏州报恩寺塔:
南宋,八角形副阶周匝,9层 ,塔外壁、回廊、塔心壁、塔心室 ,木外廊砖塔身 。塔身为双套筒式砖砌结构。外壁各层施木构平座、腰檐。底层引出砖砌柱额,每面分三间,四面当心间开门,门侧用木兼柱,塔内用瓜楞柱及圆梭柱,柱下有石礩。内檐斗拱五铺作出双抄,或以单抄托上昂。柱头铺作用园栌斗,补间用讹角斗,内转角用凹斗。

佛宫寺释迦塔

佛宫寺释迦塔

学院:信息学院系别;信电系专业:电子信息工程02班姓名:毛燕飞学号;3021131037佛国寺释迦塔释迦塔(应县木塔)应县木塔位于应县城内西北佛宫寺内, 距大同约70公里。

原名佛宫寺释迦塔,俗称应县木塔.释迦塔建于辽清宁二年(公元1056年),金明昌六年(公元1195年)增修完毕。

是我国现存最高最古的一座木构塔式建筑。

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此塔今已历940多年,经狂风暴雨、强烈地震、炮弹轰击,寺内大部分建筑已毁,唯此塔依然屹立在黄土高原之上,巍峨之势不改,是中国现存唯一的一座木塔。

此塔在中国的无数宝塔中,无论建筑技术、内部装饰和造像技艺,都是出类拔萃的。

立体造型塔为平面八角形五层六檐楼阁式,总高67.31米。

塔身矗立在一个大型砖石基座之上,基座分两层,下层方形,上层八角形,高4.4米。

该塔每层之间平座内设一级暗层,致使塔身实为9层。

附阶周匝,正南面辟门,塔底层直径30米。

2层以上皆设斗口挑出平座钩栏。

每层柱间装隔子门。

各层柱头上施斗口悬挑塔檐,檐上覆盖布筒板瓦,顶层为八角攒尖屋面。

铁制塔刹雄伟壮观,瑰丽精巧。

各层屋檐上配以外挑的平座与走廊,层层梁坊、斗拱、栏杆重叠而上,加上造型优美的塔顶、塔刹,真有顶天立地的气势!结构塔身构造是逐层立柱,柱间口额贯联,纵横施以梁枋,其间有斗口垫托,夹层撑设斜材,自下至上逐层叠架而成。

每层随塔身内外设柱子两周,遂致各层构成塔室、围廊和平座。

每面分隔3间,有门额、立颊、地口结成框架稳固柱身,围廊绕塔室形成八面排列的桁架。

各层外檐柱上下之间的衔接,有斗口和草口承托,上层柱根较下层柱向内收进半径,既可形成塔身外观轮廓收分的曲线美,又可保持上下层柱的稳定。

塔身斗口依其部位、结构和形状分类,达54种之多,可谓集中国古代建筑斗口之大成。

塔身梁架是承重塔体荷载的骨架。

1~4层外槽用乳口和草乳口内外贯固,内槽南北向用六椽口两道,各角抹角口一根,两根六椽口间用三缝足材枋相联,两六椽口当心又施一单材枋顺口连接。

中国科学技术馆之华夏之光——应县木塔

中国科学技术馆之华夏之光——应县木塔

中国科学技术馆之华夏之光——应县木塔作者:暂无
来源:《军事文摘·科学少年》 2015年第2期
应县木塔全称佛宫寺释迦塔,位于山西应县佛宫寺内,塔高67.31米,相当于20层楼房的高度。

塔平面呈八角形,底面直径达30.27米,是世界上最高、最古老的纯木结构楼阁式建筑。

应县木塔与埃及金字塔、意大利比萨斜塔、法国埃菲尔铁塔齐名,其建筑与艺术堪称天下奇观。

木塔最巧妙之处就在于斗拱的运用。

斗拱是我国古代特有的建筑形式,基本构件是十字交
叉的拱和它下方的垫木—斗。

这些基本的斗拱组合体再按照一定形式和规格层层叠合,向上挑
出和扩展伸开,就形成了一个大的斗拱组合体,习惯上称为“一朵斗拱”。

斗拱位于柱与梁之间,由屋面和上层构架传下来的荷载,要通过斗拱传给柱子,再由柱传
到基础,因此,它起着承上启下、传递荷载的作用。

由于斗拱之间不是钢性连接,所以在受到
大风水平力作用时,木材之间产生一定的位移和摩擦,从而可以吸收和损耗部分能量,起到调
整变形的作用。

据统计,应县木塔的斗拱有54种之多,共计416朵,汇集了历代建筑中斗拱的所有形式,被称为古代建筑的斗拱博物馆。

一朵朵斗拱宛如一朵朵盛开的莲花,将佛塔的内涵充分予以表现,难怪古人会留下“远观擎天柱,近视百尺莲”的绝妙佳句!
(本栏目合作单位:中国科学技术馆文图提供:耿娴陈康)。

应县木塔:文化瑰宝250

应县木塔:文化瑰宝250

应县木塔:文化瑰宝250在山西省朔州市应县,有一座举世瞩目的建筑——应县木塔。

这座木塔不仅仅是一座建筑,更是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杰出代表,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

应县木塔全称为佛宫寺释迦塔,建于辽清宁二年(公元1056 年)。

它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最高大的纯木结构楼阁式建筑。

这座木塔高达 6731 米,底层直径 3027 米,呈平面八角形。

其外观雄浑壮美,内部结构精巧复杂。

从建筑结构上看,应县木塔的设计巧夺天工。

它采用了筒中筒式结构,将内外两圈柱网通过梁枋相互连接,形成了一个刚性很强的双层套筒式结构。

这种结构极大地提高了木塔的稳定性和抗震能力。

而且,木塔的斗拱设计更是精妙绝伦。

斗拱是中国古代建筑中特有的构件,在应县木塔中,斗拱的种类多达54 种,堪称中国古建筑斗拱的博物馆。

这些斗拱不仅具有结构上的支撑作用,还起到了装饰的效果,使木塔更加美观大气。

在建筑材料方面,应县木塔全部采用了木材。

这些木材经过精心挑选和加工,质地坚硬,耐久性强。

为了保证木材的耐久性,古代工匠们还采用了特殊的防腐处理技术。

尽管历经了近千年的风雨侵蚀和多次地震的考验,应县木塔依然屹立不倒,这充分证明了古代建筑工艺的高超和建筑材料选择的精准。

应县木塔所承载的文化内涵也极为丰富。

它是佛教文化的重要象征。

塔内供奉着众多的佛像和佛教文物,反映了当时佛教在中国的盛行和发展。

同时,木塔的建筑风格和装饰艺术也体现了辽代的文化特色和审美观念。

从塔身上精美的壁画、雕刻,到塔内的佛像造型和布局,都展现了辽代文化的独特魅力。

这座木塔的建造过程也是一个传奇。

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要建造这样一座高大而复杂的木结构建筑,无疑是一项巨大的挑战。

然而,古代工匠们凭借着他们的智慧和精湛技艺,克服了重重困难,最终完成了这一伟大的杰作。

他们的精神和创造力,成为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激励着后人不断追求卓越,勇于创新。

应县木塔的存在,对于研究中国古代建筑史、文化史、宗教史等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

应县木塔及其斗拱

应县木塔及其斗拱

请拱插入您的标题
右图为宋式斗拱基本构造图。在该构 造图中,为反应真实的受力情况,更 接近真实的构造情况,拱的各部分直 接简化为同尺寸梁单元,实际构造中 纵横向拱之间采用槽口卡实的搭接方 式,受力时基本无相对滑动,故该部 位简化模型中做固接处理;斗与拱销 钉连接部位也采用固接处理。防止直 角引起应力集中,将拱转角部分做倒 角处理。最后,在为梁单元分配单元 属性的过程中,对部分截面进行了轴 偏心处理,以使建成的梁单元模型最 大程度地与实体模型相似。
惟第一层塔身之外,还另加一 周副阶(亦即塔之外廊)
请插入您的标题
第一层平面处理:
1.这一层的两重厚墙占去很大面积, 外槽成了一条窄狹的走道。所以将 副阶南面一間,用磚墙隔断划人塔 身之内 , 在外观立面上显著地突出 了正面入口的地位,又使塔内多出 一間“門厅”。扩大了内部空間, 改变了内部窄狹 局 促的环境,是极 为巧妙、成功的处理手法。 2.第一层内槽安置了一个高莉11米 的龐大塑像,占滿了内槽整个空間, 用夸张方法,取得更加高大的效果。
2
此处添加标题
点击此处添加文本 点击此处添加文本
请插入您的标题
避雷科学: 应县处于雷雨地带,尤其夏季, 多雷雨,多雷电,木结构建筑 的最大威胁就是火,而雷火是 其中主要威胁。释迦塔站立了 一千年,为什么不遭雷击?第 一,塔身全木质,高度干燥, 高度绝缘,第二,木塔基础坚 硬并且干燥,数米厚的打夯灰 土层几千年过去了,依旧干燥, 地下水不能入侵,绝缘性良好。 第三,高耸入云的塔刹,以及 塔刹引出的八条铁链,形成典 型的“法拉第笼”式避雷针系 统,典型的现代一贯用的避雷 针系统。所以,上世纪80年代 成立的“应县木塔避雷机制研 究”课题组得出结论,木塔目 前不用再额外安装避雷针。 倾斜要素: 民国大修,当地百姓误认为墙 体对于木塔的载荷负担过大, 所以统统拆掉,换上门窗,变 成了现在的样子,门窗对柱子 的稳定性不再有帮扶作用,明 层的钢性大大被削弱,连为一 体的柱网变得无依无靠,为以 后明层倾斜的隐患埋下了伏笔, 也是当今木塔倾斜的根源所在。

应县木塔

应县木塔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灵芝草
木塔第六层的莲花顶周围长着一圈灵芝草,而且一年四季葱郁旺盛。这灵芝草有一段美丽的传说故 事。
传说,远古时候,宝宫禅寺里有一位慧能大师,他在夜里梦见释迦牟尼坐在他的身旁说:“峨嵋山 上有一株灵芝草,你若能把它采回来,栽在一块宝地上,这地方一定年年风调雨顺,丰衣足食,人畜兴 旺,国泰民安。”梦醒之后,慧能大师为了应州庶民百姓的兴旺和安康,就照着峨嵋山的方向徒步启程 了。 在这次行程中,慧能大师一天只有一次熟食进嘴,一次生水入肚,日夜兼程,不觉困乏。在第十五 天清晨,他来到了峨嵋山脚下。站在山谷中,举目望去,好一派世外桃源之景可是,这么大的山,这灵 芝草长在哪一道山谷中?他心里一片茫然,于是在这山凹中随便漫行起来。两天两夜之后,他攀上了一 个山巅。这时,飞来一块彩云,立时狂风大作,他的草帽“飕”地一下飞向天空。他伸手去抓,草帽像 被一根无形的绳索拽着沿山坡沟壑飘飞,慧能大师也只好跟着草帽飞崖跳沟。最后草帽挂在一道山沟向 阳处的石壁上。他走近石壁一看,草帽带儿正挂在一株伸手可摘的花草上。细细一瞧,这花草长在岩石 与岩石的隙缝中,他觉得这花草绝不和一般花草一样,枝叶老绿而又翡翠,花儿红中透紫,而又红得放 光。他愣住了,这是一株什么草?正在茫然不解时,从幽谷中传来一个悠长的声音:“灵——芝—— 草!”接着,回音四起,满山遍野全是”灵——芝——草”的声音,慧能大师认定了,这花草一定是灵 芝草!
透玲碑 辽宋战争期间,应州城里两军争夺的指挥阵地。因为要指挥战斗, 就需知己知彼,洞察敌情,观战了望。要观战了望,就得登高远眺,而 木塔是最好的了望站。 站在高达几十丈的木塔上,尽管凭着肉眼也能把恒山、翠薇、龙首 等较远地方的山情地景收入眼底,但是、再远点的地方就看个见了。在 当时没有望远镜的情况下,人们煞费苦心地想了许多办法,仍然起不到 望远镜的作用。后来有人透露:后唐晋王墓中有块能照见千里以外景物 的石碑,于是将士们就把石碑取回来放在塔上。果然,这块石碑光泽如 镜,北照呼和浩特,南看雁门要塞,几百里以外的情况一目了然,自从 有了它,几百里以外的敌情就能及时发现。敌人的动态也能如实掌握, 把主动权大大地掌握在自己的手里。因此,人们就把这块石碑叫“透玲 碑”。 据人们传说,这块石碑的秘密被“南蛮子”发现了,他们悄悄地在 透玲牌上做了手脚,使透玲碑失去了望远的能力。现代它虽然仍是光泽 如镜,但再也照不到任何景物了。人们为了纪念它以往的功绩,现在仍 然把它保存在木塔墙壁处最显眼的地方。

应县木塔简介

应县木塔简介
应县木塔简介
应县木塔
● 佛宫寺释迦塔(Pagoda of Fogong Temple ),又称应县木塔,位于山西省朔州市应县佛宫寺内, 始建于辽清宁二年(1056年),是世界上现存最高大、最古老纯木结构楼阁式建筑,与意大利比 萨斜塔、巴黎埃菲尔铁塔并称“世界三大奇塔” 。
● 佛宫寺释迦塔高67.31米,底部直径30.27米,总重量为7400多吨,主体使用材料为华北落叶松, 斗拱使用榆木。木料用量多达上万立方米。整个建筑由塔基、塔身、塔刹三部分组成,塔基又分 作上、下两层,下层为正方形,上层为八角形。塔身呈现八角形,外观五层六檐,实为明五暗四 九层塔 [6] 。佛宫寺释迦塔是现存世界木结构建设史上较典型的实例,中国建筑发展上较有价值 的坐标,抗震避雷等科学领域研究的知识宝库,考证一个时代经济文化发展的一部“史典” 。
● 1961年3月4日,佛宫寺释迦塔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5] 。
山西应县木塔
Hale Waihona Puke 历史沿革● 辽清宁二年(1056年),敕建佛宫寺释迦塔。 ● 金明昌四年(1193年),佛宫寺释迦塔增修完毕。 ● 金明昌六年(1195年),佛宫寺释迦塔增修完毕。 ● 元延祐七年(1320年),敕监造官荣禄大夫、平章政事阿里伯重建佛宫寺释迦塔。 ● 明永乐四年(1406年),明成祖朱棣北征驻跸佛宫寺释迦塔,题“峻极神工”匾。 ● 明正德三年(1508年),明武宗朱厚照令太监周善监工修补佛宫寺释迦塔,题“天下奇观”匾。 ● 明正德十二年(1517年),佛宫寺释迦塔重塑佛像。
● 该塔体积庞大,出檐及平座宽厚,造型颇显雄伟华丽,出檐长度逐层减缩,华拱与下昂高度相应调整,与整 体轮廓线的节奏相适合,亦使檐下构件避免了重复。斗拱样式约有60余种,规格、手法变化多。特别是第一 层柱高等于二、三、四层柱高与斗拱、平座高度的总和,而塔的总高度又等于第二层外围柱内接圆的周长。 这种设计安排的几何对位,产生了有规律的立面分割,使结构与审美结合起来。

浅析应县木塔中佛像的艺术特征

浅析应县木塔中佛像的艺术特征

撷英篇浅析应县木塔中佛像的艺术特征苏静平(山西省朔州市山阴县安荣中心校,山西朔州)摘要:应县木塔中的泥塑佛像形态各异,底层是一高10米的释迦像,内槽壁上有6幅如来佛像,门洞两侧壁绘有金刚、天王、弟子等壁画,这些佛像和壁画都为辽代的风格,是壁画中的珍品。

关键词:应县木塔;佛像;艺术特征辽代佛教造像遗存十分丰富,有寺庙供像、石窟造像、佛塔浮雕造像和其他散存的不同材质的造像。

其中,应县木塔内各层塑像就属于寺庙造像的遗存。

本文目的是通过对辽代佛像的艺术特征的了解,进一步探讨应县木塔中佛像的艺术特征。

一、应县木塔概况应县佛宫寺释迦塔,俗称应县木塔、应州塔,位于山西省朔州市应县县城内西北角的佛宫寺院内。

目前对它的建造年代仍不甚明确,但大致认为木塔建于辽代道宗清宁二年(公元1056年),即北宋至和三年,金明昌六年(公元1195年)增修完毕。

它和意大利比萨斜塔、法国埃菲尔铁塔并称世界三大奇塔,不仅是中国,也是世界现存最古老而又最高峻的一座纯木结构塔式建筑,被誉为木塔之王。

1961年公布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二、辽代佛像的艺术特征辽代佛教造像在艺术风格和表现手法上都很有特色,它既继承了唐代造像典雅端庄的遗风,吸收了南宋造像写实的手法,又融入了契丹和北方地区传统的审美情趣和表现技法,因而在整体风格上体现出多元文化融合的特点,展现出辽代造像独特的文化艺术风貌。

下面从以下几个方面简单地总结一下辽代佛像的样式特点。

面相:面形圆鼓,肉髻低矮,螺发中央多嵌一髻珠。

上身:佛像上身着袒胸式袈裟,下身着长裙,衣褶较多,两肩宽厚,身躯饱满。

上半身偏长,且系腰较低,外覆大衣,遮住双肩,前胸袒露,胸部宽厚,胸肌隆起,有刚健的气势。

衣纹:衣纹绵软曲折,较为复杂,且线条缺乏力度,在佛像的小腿处,多出现一个回勾状纹饰,仿佛一条蜿蜒而行的小蛇。

坐姿:坐姿为跏跌坐,即双腿收紧盘起,双脚脚心向上,且只露一只右脚。

头冠:头冠形式很特别,类似契丹贵族的头冠,如筒状,十分高大而华丽。

应县木塔导游词

应县木塔导游词

应县木塔导游词应县佛宫寺释迦塔位于山西应县城内西北佛宫寺内,俗称应县木塔。

建于辽清宁二年(公元1056年),金明昌六年(公元1195年)增修完毕。

是我国现存最高最古的一座木构塔式建造,也是唯一一座木结构楼阁式塔,为全国重点文物爱护单位。

该塔身底层南北各开一门,二层以上周设平座栏杆,每层装有木质楼梯,游人逐级攀登,可达顶端。

二至五层每层有四门,均设木隔扇,光线充脚,出门凭栏远眺,恒岳如屏,桑干似带,尽收眼底,心旷神怡。

塔内各层均塑佛像。

一层为释迦牟尼,高11米,面目端庄,神态怡然,顶部有精美华丽的藻井,内槽墙壁上画有六幅如来佛像,门洞两侧壁上也绘有金刚、天王、弟子等,壁画色泽明艳,人物栩栩如生。

二层坛座方形,上塑一佛二菩萨和二胁侍。

三层坛座八角形,上塑四方佛。

四层塑佛和阿难、迦叶、文殊、普贤像。

五层塑毗卢舍那如来佛和人大菩萨。

各佛像雕塑精细,各具情态,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塔顶作八角攒尖式,上立铁刹,制作精美,与塔协调,更使木塔雄伟壮观。

塔每层檐下装有风铃,微风吹动,叮咚作响,十分悦耳。

应县木塔的设计,大胆继承了汉、唐以来富有民族特点的重楼形式,充分利用传统建造技巧,广泛采纳斗拱结构,全塔共用斗拱54种,每个斗拱都有一定的组合形式,有的将梁、坊、柱结成一具整体,每层都形成了一具八边形中空结构层。

设计科学严密,构造完美,巧夺天工,是一座既有民族风格、民族特点,又符合宗教要求的建造,在我国古代建造艺术中能够说达到了最高水平,即使如今也有较高的研究价值。

该塔设计为平面八角,外观五层,底层扩出一圈外廊,称为“副阶周匝”,与底屋塔身的屋檐构成重檐,因此共有六重塔檐。

每层之下都有一具暗层,因此结构实际上是九层。

暗层外观是平座,沿各层平座设栏杆,能够凭栏远眺,身心也随之溶合在自然之中。

全塔高67.3米,约当底层直径2.2倍,比例相当敦厚,虽高峻而别失凝重。

各层塔檐基本平直,角翘十分平缓。

平座以其水平方向与各层塔檐协调,与塔身对照;又以其材料、色彩和处理手法与塔檐对照,与塔身协调,是塔檐和塔身的必要过渡。

山西木塔简介

山西木塔简介

山西木塔简介山西应县木塔(又名佛宫寺.释迦塔),建于公元1056年(辽清宁二年,即北宋至和三年),塔高67.31米,底层直径30.27米,总重量约为7400多吨,是世界上现存最高大、最古老纯木结构楼阁式建筑。

1961年,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6年9月,被吉尼斯世界纪录认证为“世界上最高的木塔”。

应县木塔从外观看,稳重端庄、比例得当、轮廓优美。

古籍上称“浮图之丽、甲于宇内”。

应县木塔坐落于山西省应县老城西北角的佛宫寺院内,是寺庙的主体建筑。

佛宫寺坐北朝南,占地面积约25000平方米,整个中轴线突出,由南向北依次为山门、释迦塔、大雄宝殿,释迦塔位居寺院中心,大雄宝殿在其后。

钟鼓楼为于寺院前部东西两侧,建于明代。

木塔主体使用材料为华北落叶松,斗拱使用榆木。

木料用量多达上万立方米。

整个建筑由塔基、塔身、塔刹三部分组成,塔基又分作上、下两层,下层为正方形,上层为八角形。

塔身呈现八角形,外观五层六檐,实为明五暗四九层塔。

塔刹由基座、仰莲、相轮、圆光、仰目、宝盖、宝珠组成,制作巧妙与塔身融为一体。

全塔上下有59种不同形式、成百上千朵斗拱(斗拱既可以替立柱分担重量,又能对外来的力量起到缓冲、分散的作用),犹如朵朵盛开的莲花装点于塔身各处,种类之多国内罕见,有“斗拱博物馆”之称。

古籍上誉其为“远看擎天柱,近似百尺莲”。

从结构上讲,应县木塔的设计更为巧妙,全塔上下没有用一颗铁钉,全靠木构件互相卯榫咬合而成。

木塔塔身内外悬挂52块牌匾和6副楹联,其中“峻极神功”为明成祖朱棣亲笔所书;“天下奇观”为明武宗朱厚照所书。

1966年、1974年木塔先后现世的两枚佛牙舍利,据考证是释迦牟尼佛的真身舍利。

应县木塔堪称世界古建筑的典范,佛教文化的中心和圣地。

MLA旅游文化课程论文作业——浅析应县木塔旅游文化

MLA旅游文化课程论文作业——浅析应县木塔旅游文化

旅游文化课程作业:题目:浅析应县木塔旅游文化姓名:班级:MLA学号:日期:浅析应县木塔的旅游文化应县地处山西省北部,辽代称应州。

应县佛宫寺释迦塔即应县木塔,位于应县城内的佛宫寺中,外形为五层六檐八角形宝塔,实际内夹四级暗层,实为九层宝塔。

释迦塔建在4 米高的两层石砌台基上,内外两槽立柱,构成双层套筒式结构,塔身总高67.31米,底层直径30.27米,是国内外现存最古老的最高达的木结构塔式建筑,被誉为世界三大奇塔之一。

应县木塔是我国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山西省重点旅游景区之一,由于地处应县县城中心,周边环境与旅游发展不相适宜,且不利于对木塔的保护。

2006年,由山西省发改委批准,决定对应县佛宫寺周边环境进行整治,通过综合规划,拆除佛宫寺周边部分破旧建筑,修建环塔园,是周边环境得到改善,促进旅游经济发展,并对佛宫寺释迦塔申请成为世界文化遗产奠定基础。

木塔建成以来,观瞻木塔成为许多人向往的乐事,其包含的诸多历史文化故事也为世人称奇。

历代君王将相、达官显贵、文人墨客、佛门弟子前来登临观赏、抒发情怀、泼墨题字,留下了许多赞颂的匾额和楹联。

塔上和寺门牌楼共有53面牌匾和6幅楹联,有的叙事说景、有的抒情写意,文字精彩,寓意深长,而且内容丰富多彩,书法遒劲古朴,各有千秋,是中华文化、书法艺术之瑰宝,同时也是历代修缮木塔的见证。

其中包括记载木塔的建造及维修年代的“释迦塔”三字匾,赞美木塔宏伟奇特的“天柱地轴”四字匾,宣传佛教教义的“天宫高耸”四字匾。

木塔的第一层内有独具特色的辽代彩塑与展现契丹族豪迈奔放气质的壁画。

第一层佛坛上这尊11米高的释迦牟尼金身坐像,形体丰满硕壮,神态端庄慈祥,左手下垂,右手向上,屈指作环形,名为“说法印”。

释迦牟尼金身佛像面部井然绘有一圈绿色胡须,还佩带着耳环,为佛像中所罕见的。

据说这是因为契丹男子以蓄胡须为美,所以就也给释迦牟尼佛留下了胡须。

内槽墙壁上所绘6幅如来佛像,有菩萨胁侍,高近8米,堪称巨制。

应县木塔稳健千年的擎天巨塔

应县木塔稳健千年的擎天巨塔

在华夏大地上众多的古建筑中,雄伟壮观,华美玲珑,威严庄重,典雅高贵的应县木塔,始终是一个特别的存在,“漯南宫阙尽,一塔挂青天。

”清代学者顾炎武曾这样赞叹应县木塔。

近一千年过去了,木塔依然巍巍挺立在莽莽恒岳之阴,悠悠漯水(今桑干河)之阳的内长城要冲之地应县古城内。

诚如中国建筑史大家梁思成所言:“不见此塔,不知木构的可能性到了什么程度。

我佩服极了,佩服建造这塔的时代,和那时代里不知名的大建筑师,不知名的匠人。

”天柱地轴稳健千年的擎天巨塔今天的应县,在辽代称为应州,下了高速是县城的北部边缘,因为没有什么高大建筑,依然保留着千百年来的天际线,著名的应县木塔成了视线中唯一高耸之物。

行至塔应县木塔稳健千年的擎天巨塔影子微档案:应县木塔,位于山西省朔州市应县城西北佛宫寺内,全称“佛宫寺释迦塔”,建于公元1056年(辽清宁二年),辽兴宗的萧皇后倡建,木塔高67.31米,底层直径30.27米,全塔耗材红松木料3000立方米,重达2600多吨,纯木结构无钉无铆,是中国现存最早、唯一一座木结构楼阁式高层建筑,1961年被列入中国首批国家重点保护文物单位,2016年获吉尼斯世界纪录认定为世界最高木塔,是中国古建筑中的瑰宝,世界木构建筑的典范,与意大利比萨斜塔、巴黎埃菲尔铁塔并称“世界三大奇塔”。

202007/VACATION TOUR 前,空旷的广场更加剧了这种高大感,此时的木塔真如一层匾额上所书“天柱地轴”一般,拔地升起,大气磅礴,矗立在苍茫的天地间。

“噫嘘唏,危乎高哉”,从辽清宁二年到元代到明清再到如今,它经历了多少历史巨变?它又见证了多少悲欢离合?站在这稳健千年的擎天巨塔下面,心如狂浪,震撼难平。

走近细看,近七十米的木塔更加令人难以置信,整个建筑由塔基、塔身、塔刹三部分组成。

塔基分为上下两层,下层为方形,上层为八角形。

塔身像一层层叠起来的楼阁,平面均为八角形,外观为五层六檐。

塔高近70米,高峻而不失凝重。

各层塔檐基本平直,角翘平缓,每层檐下均装有风铃,微风吹动,叮咚作响,十分悦耳。

应县木塔介绍以及结构介绍

应县木塔介绍以及结构介绍

67 LOREM
10 LOREM
2
应县木塔结构介绍
应县木塔结构介绍
应县木塔采用的是传统的中国木 结构建筑方式,主要由柱、梁、 椽、斗拱等组成。整个木塔共五 层,高67.31米,底层直径30.27 米,呈平面八角形。木塔每层均 用内、外两圈木柱支撑,每层外 有24根柱子,内有八根大柱直通 顶层,犹如八根钢铁般的支柱, 顶着千钧压力
八角形平面:应县木塔采用的是八角形平面,这种设计使木塔在各个方向上都具有很好的结构对称性和
1 稳定性
纯木结构:应县木塔采用的是纯木结构,没有使用一钉一铆。全靠斗拱、大梁、立柱互为支撑和扣合,
2 这种工艺精湛之极,传世罕见
防震设计:在建造过程中,工匠们充分考虑了防震设计。他们通过使用交叉梁和斗拱等结构,将地震力
木塔的设计精巧无比,底层重檐, 四面敞开,给人以稳健之感。以 上各层均为单檐,每层外檐分为 八面,作亭殿式,互相对称。顶 层为八角攒尖顶,上冠琉璃莲瓣 宝瓶。木塔的内槽结构分内外两 圈,并分别用不同方式构造。外 圈柱呈八面八角,内圈亦为八面 八角,面面开窗。这种构造方式 使木塔不仅外观雄伟,而且具有 坚固的结构强度
木塔的外檐分为上下两层,均为 重檐。下檐建筑风格古朴庄重, 上檐则流露出一些唐代建筑的遗 风。斗拱是木塔的精华所在,其 造型优美,结构精巧,具有极高 的艺术价值。斗拱的配置非常合 理,使木塔能够承受住各种自然 力的考验
应县木塔结构介绍
1
在建造过程中,工匠们使用了多种不同的木材,包括松木、榆木、槐木等。 这些木材经过精心挑选和加工,具有很高的强度和耐久性。此外,木塔的
斗拱结构:斗拱是应县木塔的一个重要特点,它不仅具有很强的结构功能,而 且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斗拱的配置非常合理,能够承受住各种自然力的考验

山西古建筑应县木塔PPT课件

山西古建筑应县木塔PPT课件
应县木塔
一座最古老最高大的纯木结构
1
2
3
4
应县木塔与意大利比 萨斜塔,埃菲尔铁塔并 称世界三大奇塔。
5
应县木塔简介
应县木塔全名为佛宫 寺释迦塔,位于山西省朔 州市应县县城内西北角的 佛宫寺院内,是佛宫寺的 主体建筑。建于辽清宁二 年(公元1056年),金 明昌六年(公元1195年) 增修完毕。它是我国现存 最古老最高大的纯木结构 楼阁式建筑,是我国古建 筑中的瑰宝,世界木结构 建筑的典范。
6

木塔位于寺南北中轴线上的山门与大殿之间,
属于“前塔后殿”的布局。塔建造在四米高的台
基上,塔高67.31米,底层直径30.27米,呈平面
八角形。第一层立面重檐,以上各层均为单檐,
共五层六檐,各层间夹设暗层,实为九层。因底
层为重檐并有回廊,故塔的外观为六层屋檐。各
层均用内、外两圈木柱支撑,每层外有24根柱子,
内有八根,木柱之间使用了许多斜撑、梁、枋和
短柱,组成不同方向的复梁式木架。有人计算,
整个木塔共用红松木料3000立方,约2600多吨重,
整体比例适当,建筑宏伟,艺术精巧,外形稳重
庄严 。
7
木塔与寺庙建筑视觉关系
8
从山门处看木塔
9
木塔上的牌匾
10
木塔上的斗栱
11
12
木塔内的佛像
13
15
16
17
木塔的暗层
暗层有何用?
18
木 塔 剖 面
19
20
木塔塔刹
21
22
塔刹修建图
塔刹主要刹柱为主,木 塔刹柱全长15米,下端 有放在平梁上的两条方 木固定,中部固定再砖 刹座中,上部伸出塔顶 上。

浅谈应县木塔之艺术美

浅谈应县木塔之艺术美

浅谈应县木塔之艺术美作者:程乃莲杜丽君来源:《文物世界》 2011年第4期程乃莲杜丽君程乃莲杜丽君佛宫寺释迦塔,位于山西省应县城内西北隅,俗称应县木塔(图一)。

塔建于辽道宗清宁二年(1056年),高67.31米,是我国现存最为古老,最为雄浑的楼阁式纯木建筑,塔以设计独特、结构精巧而闻名于世。

196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一、释迦塔外观1.塔基、塔刹释迦塔平面直径为30.27米,由塔基、塔身、塔刹组成。

塔高九层,五个明层,四个暗层,外观为五层六檐,平面呈八角形。

塔基高4.40米,由大小不等的石块砌成。

台基和月台的角石上都雕有伏狮,现存十七块。

角石伏狮造型古朴,大气浑厚,具有明显的汉唐遗风,是现存为数不多的辽代石刻精品。

塔刹高11.77米,由两大部分组成。

下部为砖砌二层仰莲,高2米,直径约3.65米。

上部由覆钵、相轮、仰月、宝珠等五个部分的铁质部件组成。

这些铁质部件经千年风雨而不锈,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给宝塔增添了无穷的魅力。

2.塔身释迦塔塔身是中国传统楼阁式建筑,塔外观六檐五层,底层为双檐。

各层间又夹设暗层四个,所以全塔实际为九层。

释迦塔外观整体造型稳定,比例得当。

距塔前70.36米处,是观看全塔的最佳距离。

释迦塔巍峨宏伟崛地擎天,斗棋如天宫盛开的莲花美丽壮观。

古人有诗云远观擎天柱,近似百尺莲”。

释迦塔六层外檐八角上,都挂着风铃,每层有大小16个。

因历代都有修补更换的缘故,现存风铃呈不同形制,多达九种。

每当清风徐来,这些古朴的风铃便会随风轻撞发出咚咚铛铛的声音,寥然空荡,使人感受到遥远古代的神秘气息。

二、释迦塔内彩塑释迦塔五个实层中,都有精美的彩塑佛像,其主要特点为,造型生动,体态健硕,面目端庄。

佛像虽经历过人为破坏,千年风化和历代修补重妆,但仍风韵犹存,不失辽代雕塑原貌。

释迦塔现存彩塑共计34尊。

其中各层佛像12尊,菩萨12尊,力士8尊,菩萨奴2尊。

另还有菩萨坐骑狮、象、马、大鹏金翅鸟等各种神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西应县佛宫寺释迦塔结构造型及特点
世界现存最古老、最高大的全木构塔式建筑。

塔平面八角形,五层六檐楼阁式,总高67.31米。

顶层为八角攒尖顶,刹高9.91米。

木塔雄伟壮观,瑰丽精巧,体态和谐,雍容大方,在艺术构图上有着相当严密的几何关系,迷宫一样的木构架将结构机能发挥得淋漓尽致,即使从今人的眼光看,也具超群的魅力
宫寺院整个中轴在线由南往北依次爲山门、释迦塔、大雄宝殿。

寺院前部东西两侧还有钟楼和鼓楼,后有东西配殿、厢房。

佛宫寺内除释迦塔爲辽代原物外,其余皆爲明清建筑。

木塔在设计和施工上匠心独具,结构上采用双层环形套筒空间框架。

上层柱脚插在下层柱头的枋上,并向内递收,形成一层比一层小的优美轮廓。

全塔在结构上没用一个铁钉子,全靠构件互相铆榫咬合。

在观感上呈现出神圣庄严之美,就建筑技艺上,所有讲述中国建筑史的论著几乎都会以大篇幅来介绍应县木塔,已然成为中国塔刹建筑代表。

塔的暗层,内外槽柱之间的梁用斜撑连接,成八角筒式内外槽框架,增强了构件的整体性。

全塔共使用54种不同形式的斗拱,种类之多,国内罕见,被世人称爲“斗拱博物馆”。

因此,应县木塔被古人誉爲“远看擎天柱,近似百尺莲”。

一层南北开门,四周设有回廊。

塔内各层装有木制楼梯,游人可拾级而上。

二层以上都设有平座栏杆,形成回廊,供游人凭眺。

目前因为考量到木塔年代久远,为维护木塔完整性,只开放游客参观至二层。

塔内各明层内都有塑像,共计26尊。

其中一层回廊内佛坛上有一座高约11米的释迦牟尼金身塑像,保存完好。

塑像顶部有精美华丽的藻井,内槽墙上画有六幅如来佛像。

门洞两侧的墙壁上绘有天王、金刚及佛门弟子等壁画。

壁画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一层内槽门额壁板上的三个女供养人,人物体态匀称,面容丰满,神情安详,衣著华丽。

据有关专家考证,他们是倡建木塔的三位皇后,从左至右依次爲;仁懿皇后萧挞里(小说里的萧太后)、宣懿皇后萧观音、钦爱皇后萧耨斤。

古往今来,观瞻应县木塔是一大乐事,历史上不少帝王将相、达官贵人、文人墨客、佛门弟子尽兴游览之余爲木塔挥毫泼墨,留下赞美绝句,塔上因此存下51面珍贵牌匾,其中明成祖朱棣题的“竣极神工”、明武宗朱厚照题的“天下奇观”笔画苍劲凝重、神韵连贯、婉媚娟秀,爲绝代珍品。

应县木塔历经千年沧桑,遭受过无数的天灾人祸,居然能够“雷击不焚、强震不倒、战火不毁"。

元代以后,应县曾发生过十余次较强的地震,其中六级以上就有三次,房毁人亡,木塔却安然无恙。

1926年军阀混战时,木塔中弹200余发,至今弹痕可见而她仍巍然屹立。

木塔之所以寿命绵延,除其本身结构坚不可摧外,历代不断维修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据史料记载,历史上的大型维修共有六次。

1974年到1982年的大整修,先后补替更换了楼板、楼梯、围栏,加固二、三层大梁,归整加固了塔基,补塑了文革中被毁坏的各层塑像,并油饰了外部所有的构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