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星照耀中国》思维导图a
《红星照耀中国》思维导图3-01苏维埃掌权人物⑴
物
第二次见
傍晚,街头与农民攀谈,毫不介意自己的身份。
㈠
斯诺见到毛泽东
多次夜谈
谈论广泛,如何成为领袖,红军的发展……
写作赠诗
后来斯诺写了约两万字的《毛泽东访问记》。 毛泽把一首长征的旧体诗送给斯诺北苍翠的山谷中,使人心旷神怡。 历史:唐、金之时,曾是抵御外族的要塞。
周恩来为斯诺在“外交部”里准备一个房间。
01
斯诺在保安
苏
外国人很少,还有一个:红军的军事顾问“李德”(德国人)。
维
埃
瘦高、背略弯曲、长发、高鼻梁、凸颧骨。
掌
第一印象
权
眼睛敏锐、机智的知识分子面孔。
人
名著阅读成果展示课---《红星照耀中国》
思考:
1、在本地小学堂,哪些书是 毛泽东最爱读的?
2、8岁-13岁,毛泽东对先 生对父亲有过哪几次反抗并取得胜 利?
3、13岁-16岁,哪几件耳闻 目睹的事,更激发了毛泽东的反抗 意识和政治觉悟,让他明白“国家 兴亡,匹夫有责”?
毛泽东的求学之路
4、16岁-19岁,为了明确自己究竟想做什么,毛泽东先后报名过哪 几所学校?
《红星照耀中国》
名著阅读成果展示课
借助绘制思维导图: 1.回顾阅读过程,展示阅读成果。 2.交流阅读感受,汲取有益素养。
学画思维导图
8岁-13岁
本地小学堂(早晚下地干活,白天读《论
语》《四书》)
13岁-16岁 家里(整天干活,白天全劳力,晚上记账,
偷偷读书)
失业法科学生家里(读书,待半年) 一位老先生那里(读经书、时论、新书)
5、在湖南省立第一师范,毛泽东是怎么锻炼身体的?
毛泽东的求学之路
思维导图传经典 “红星”照耀助成长
16岁-19岁
湘乡县新学堂(离家,50里外,读书) 长沙的专为湘乡人办的中学(离家,120里读书,待半年)
参加正规军(半年,每月七元,除伙食买水外全订了报纸) 进公南省立图书馆(自修,半年)
19岁-25岁湖南省立第一师范(读书、交友、锻炼)
《红星照耀中国》思维导图3-05红军剧社
第一个《侵略》
1931年东三省沦陷,不抵抗的中国军队被赶走。 日本兵调戏妇女,强卖吗啡,欺负小贩,中国人惨死。 效果:群众愤怒,高喊跟“鬼子”拼命。
第二个《收获舞》
十二个女演员,其中两个从江西一路步行而来。 短袄背心,舞蹈优美。
剧社的剧目
《统一战线舞》:抗日的总动员。
05
其它节目
《红色机械舞》:中国机械时代的新气象。
1931年江西成立,瑞金“高尔基”学校。 训练一千名学生,六十组,到各地招收社员,
超强的感染力
到“白区”边界演出,看完演出的国民党士兵, 竟然不想再打红军了。
简单却无比幸福
剧社的条件简陋艰苦,但工作人员却无 比快乐。
作品创作
自己创作,也有著名作家的作品(成仿吾,丁玲)。
剧社的意义
起到了宣传作用,唤起中国农民的责任。 信仰、教育、劝导、憧憬、战斗。
第三章 在保安
斯诺受邀去剧社
周六,傍晚,古庙里,露天戏台。
看戏的各种人群
红军大学的学生,工人、职员、士兵、农家妇女和孩子。
奇特的剧社
观众如何看戏
没有戏票,没有座位优劣,席地而坐。 洛甫、毛泽东等领导坐在群众中间,草垛之上。
剧社的形式与主题
三小时演完,短剧、跳舞、歌曲…… 主题:抗日、革命,探讨生活…… 特点:缺少细腻精巧,却幽默真实,引起共鸣。
红
军
革命题的社会剧,儿童唱国际歌。
剧
社
陕西五个女工,唱一支“陕西古曲”。
与观众互动
农夫弹琵琶,学生吹口琴。
斯诺受邀唱一支《荡秋千的人》。
剧社导演危拱之
危拱之女士
曾在冯玉祥军队宣传部,后加入中国共产党。 欧洲留学,苏联学习,瑞金工作。 从江西出发,走完全部长征的妇女之一。
《红星照耀中国》思维导图1-03大汉的子孙
子
孙
董健吾和两个人带斯诺参观了汉代古城遗址(汉武帝曾经
大汉子民
游览汉代古城
统治过的宫殿)。
在游览古城的汽车上,认识了穿中山装的“邓发”。
斯诺与邓发
邓发其人 初次见面 斯诺感受
红军特务队的首领(悬赏5万元)。 广州人,曾做过轮船上的橱子,参加过香港船员罢工。 加入共产党,进入黄埔,参加过国民革命军。 1927年加入江西红军,后活动于敌后。
动作:铁钳船的臂膀搂抱斯诺。 语言:“你看我,你认识我吗?”主动泄露自己工作在 敌后的身份。 行为:要送给斯诺各种红区照片和自己的日记本。 目的:护送斯诺前往红区延安。
奇异的预兆:站在土丘上,感受这里(曾是大汉时代 的中心)共产党人的激情与朝气。
第一章 探寻红色的中国
前往红区的介绍信
姓王的(董健吾)的介绍信
在北京董健吾用隐迹墨水写了一封介绍 信给毛泽东。
斯诺在北京从未见过董健吾,到了西安 才见到。
董健吾其人
外貌:结实肥胖、庄严健谈。
曾做过牧师(又称王牧师),活动于国民党中, 宣传“抗日统一战线。”
董健吾与张学良
张学良其人
①1931前赌钱吸毒豪爽,1931年后,信任将介 石,自动撤兵,东北沦陷。
② 职欧州避祸戒毒,回国后生活改变,致力于收 复东北、雪耻的工作。
③担任西北剿匪总司令,却多与共产党接触。
④ 达命令,凡是抗日人士都可以到西安来,下面军 官也都反对跟红军做战。
①借张学良的飞机到延安,带回了议和的消息。
03
大
董健吾与张学良
② 张学良到延安见周恩来,协商停战抗日。
汉
的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③帮助张学良改组军队,军官的政治训练。
红星照耀中国思维导图 初中
红星照耀中国思维导图初中“只要还有一口气,就要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到底。
”轻轻合上书,嘴里却依然“咀嚼”着这铿锵有力的话语··阅完《红星照耀中国》这本经典著作,我的心灵是震撼的,坚定的,沉重的,更是自豪的!红军·勇士有一种无所畏惧的勇士,叫红军;有一种坚不可摧的堡垒,叫红军;有一种所向披靡的力量,叫红军——《红星照耀中国》很好地诠释了这一点!它,让世人知道,红军是永不言败的,他们的信念是无法动摇的!在这本书里,每一个章节,每一段故事,每一次描写,无不将红军所拥有的优点,所展示的面貌,所蕴含的力量表现得淋漓尽致,给读者心灵以强烈的震撼。
从作者刚来到中国,到进入红区,与红军领导人交谈,再到最后的感慨,都十分具体真实,纪实性很强,简单的叙事中穿插了各种政治术语,时而妙趣横生,时而严谨认真,从两方面突出了红军具备而其他人所不具备的特点——坚韧不拔,英勇无畏。
细节·感悟细细品味这本书后,印象最深的还属那段——长征。
那他到底有多么震撼?还记得作者在此章节的最后,用一个再好不过的词来形容长征——触目惊心!是啊,长征的数据触目惊心,长征的经历触目惊心,就连长征的每一时每一刻都是那样触目惊心!渡大渡河,过大草地,翻大雪山··哪一段故事不触目惊心?哪一个细节不触目惊心?然而,红军战士们却毫不畏惧,从不放弃,万众一心,在这段布满荆棘的道路上杀出一条血路来!一次次的绝地逢生,一次次的转危为安,只因他们是无所畏惧的勇士,坚不可摧的堡垒,所向披靡的力量!传奇·致敬历史的脚步,在这里驻足;革命的航船,从这里起航。
往事随着时光渐渐淡去,而红军却永远被历史铭记。
《红星照耀中国》,它以不一样的口吻,不一样的角度去向人们叙说这段传奇的故事,让这段传奇在历史的长河里闪耀,永不熄灭;它也告诉世人:红星,不仅仅照耀中华大地,也照耀整个世界,照耀这个世界上的所有人民,让全世界感受到红军的力量,乃至中国的力量!《红星照耀中国》中的红军,是一段传奇,一段无法抹去,永远闪耀的传奇!让我们在这里,向传奇,致敬!长夜里,红星闪闪驱黑暗;寒冬里,红星闪闪迎春来;斗争中,红星闪闪指方向;征途上,红星闪闪把路开。
中考语文名著复习《红星照耀中国》——章节解读与训练09.同红军在一起(教师版)
《红星照耀中国》中考语文名著复习——章节解读与训练09.同红军在一起(续)一.章节总述该篇包含红色窑工徐海东、中国的阶级战争、四大马、穆斯林和马克思主义者四个部分,讲述了共产党军事领导人徐海东的人生经历,以及阶级战争给老百姓带来的苦难,和共产党团结回族人民抵抗压迫着等内容。
二. 思维导图三.内容概括本篇一开始记述了徐海东的生平, 包括其早年的经历、他的强烈的阶级意识及其产生原因(徐家被国民党杀死了六十六人) ,他如何参加共产党、他如何看到国民党军队对原苏区犯下的残忍罪行等等。
接下来, 斯诺记述了西北马家 (马鸿逵、马鸿宾、马步芳、马步青) 对西北政治的影响, 包括各种苛捐杂税、征兵政策等等,以及西北回民的历史和现况, 包括深重的汉回矛盾等等,还有红军对回民的争取和策反,包括如何发布针对回民的政治纲领、如何创立中国回民红军的核心, 如何在尊重宗教的情况下发动回民革命、如何枪决一个冒充共产党征税的国民党税务官员等等。
四.章节分述1、红色窑工徐海东主要简述了红军十五军团司令徐海东的人生经历及其留给斯诺的印象,和鄂豫皖苏区的间立发展情况。
a、大名鼎鼎的神秘人物,湖北窑工,驻扎预旺县红军十五军团司令、徐海东态度上、外表上、谈吐上、背景上给斯诺的印象是共产党领袖中“阶级意识”最强的人,身材修长,四肢灵活,肌肉发达,身体处处是伤口,具有真诚热情的自好感。
b、1900年出生于汉口附近的黄坡县,世代窑工。
上学→十一岁参加“富人打穷人”事件后逃学→窑工学徒,十六岁工资最高→罢工反对克扣工资(戏园看阔太太模样引发打架)→21岁因家庭纠纷离家至汉口、江西→霍乱病好参加军阀→广州国民党第四军→1927年任排长c、国民党左右翼派斗争时,逃回黄坡建立党支部→1927年4月,建立湖北省第一支“工农军队”→由17人发展为有6万人的红四方面军→至1933年,控制的鄂豫皖红色共和国苏区各个方面相当完善→第五次反围剿时撤至四川后到达西北。
中考语文名著复习《红星照耀中国》——章节解读与训练06.红星在西北(教师版)
《红星照耀中国》中考语文名著复习——章节解读与训练06.红星在西北一.章节总述该篇包含陕西苏区:开创时期、死亡和捐税、苏维埃社会、货币解剖、人生五十始五个部分,讲述了刘志丹的人生经历和在西北开创苏维埃的历程等内容。
二. 思维导图三.内容概括斯诺重点介绍了刘志丹这个传奇式的人物在陕西苏区开创和发展壮大的事迹。
刘志丹于一九三一年举起一面红旗,在保安着手组织了一支独立的军队,攻占了保安和中阳两县,在陕北迅速展开活动。
刘志丹在一九三六年三月领导突击队袭击敌军工事时受了重伤,不幸牺牲,他葬在瓦窑堡,苏区把红色中国的一个县份改名志丹县来纪念他。
斯诺认为,虽然西北这些苏区是围绕着刘志丹这个人物发展壮大的,但不是刘志丹,而是生活条件本身产生了他的人民这个震天撼地的运动。
斯诺在这一章主要分析了共产主义得到农民拥护的原因。
他介绍了西北苏维埃的种种政策措施,重新分配土地、取消高利贷、取消苛捐杂税、消灭特权阶级,而这也是农民拥护共产主义运动的经济基础。
因为红军没有像其他军队那样对农民强加压迫和剥削,所以,农民对于共产主义都非常欢迎。
斯诺认为,合作化运动的大力推广也为集体化做了初步的教育工作。
四.章节分述1、陕西苏区:开创时期主要讲述了刘志丹在西北开创苏维埃的历程及其自己的人生经历。
a、刘志丹,出生于保安中农之家,榆林上学→黄埔军校→汉口→上海→陕西。
1929、1932年生涯犹如一个万花筒,失败、挫折、捣乱、冒险、死里逃生、官复原职等,有“刀枪不入”的神话,是现代侠盗罗宾汉。
b、1933年初组织成立陕西第一个苏维埃,之后红军壮大,成立了陕西省苏维埃政府,苏区有了自己的银行、邮局、钞票、邮票等。
c、1935年7月25日,整编为红十五军团,徐海东任总司令,刘志丹任副总司令兼陕西晋革命军市委员会主席。
→被张胖子“审问”之后复职→1936年过黄河进山西指挥“抗日”东征,途中不幸牺牲,葬在瓦尔堡,后来把保安改为“刘志丹县”以纪念他。
《红星照耀中国》思维导图4-02在长沙的日子⑴
剪辫子事件
剪辫子
毛泽东主动剪去辫子,强迫别的学生也剪掉辫子。
猪尾马大辩论
进行辩论,聆听演说,表明反清政治立场。 黎元洪的一个官吏的演说,促使毛泽东有了参加革命军的想法。
第一次从军未果
筹钱准备去汉口,城外借鞋,准备投军。 因战斗被迫回到长沙城。
徐特立血书:断指呈文,请求召开国会。
02
参加了正式军队
在
不愿参加学生军,改投正规革命军。
政法学校
一则学习法律,三年毕业成京官的广告。 一元注册费,等父亲回信。
商业学校
一则用经济强国的广告,交了一元注册费。 希望成为经济专家,考取,入学一月。 英文教学,感到讨厌,退学。
省立第一中学
第一名考取,希望那里的国文教员。
课程受限,读《御批通鉴》,决定自学, 六个月离校。
长
沙
投军从戎半年
的
饷银每月七元,不愿挑水(从挑夫那儿买水用)。
日
子
军旅生活
读《湘江日报》和小册子,首次知道了“社会主义”。
㈠
绰号“大学问”:帮战友写信,获得尊敬。
半年士兵
孙中山、袁世凯议和,退出军队。 决定回到书本,研究学问。
看广告找学校
肥皂学校
看到制造肥皂对社会的好处,交了一元注册费。 决定改变警察学校的志愿,去做肥皂制造专家。
第四章 一个共产党员的由来
长沙求学
毛泽东得尝所愿,进入离家一百二十里的长沙的学校读书。 在这触民力报
于右任主编,知晓孙中山的纲领。 (民族革命日报),黄花岗七十二烈士殉难(黄兴)。
发表政治意见
写的一篇文章,贴在学校的墙上,阐明主张。 主张:支持孙中山,康有力、梁启超。
中考语文名著《红星照耀中国》复习——章节解读与训练07.去前线的路上(学生版)
《红星照耀中国》中考语文名著复习——章节解读与训练07.去前线的路上一.章节总述该篇包含同红色农民谈话、苏区工业、“他们唱得太多了”三个部分,讲述了斯诺上前线以来同心地善良、殷勤好客贫苦穷人谈话的经历,体现共产党对百姓的关爱,以及农民对红军的拥护等内容。
二. 思维导图三.内容概括一位年轻共产党员胡金魁陪同斯诺前往甘肃边境和前线。
在一个叫周家村的村子借宿时,斯诺和当地一些农民谈话。
从谈话中,村民谈到了红军到来前后的情况对比,发自内心地认同红军和共产党,而且抗战的理论也深入人心。
斯诺访问了陕西苏区的一个“工业中心”--吴起镇,对于在西北苏区看到机器运转他感到十分惊讶。
在斯诺访问期间,苏区工业都是手工业,所有这些工厂都计划生产足够的商品供红色陕西和甘肃的四百家合作社销售,这个“工业计划”的目标是要使红色中国“经济上自足”。
而苏区国营企业中最大最重要的是宁夏边境长城上的盐工业以及陕北的油井。
而吴起镇则是红区工厂工人最“集中”的地方。
四.章节分述1、同红色农民谈话主要简述了斯诺上前线以来一路上同心地善良、殷勤好客的贫苦穷人谈话的经历(如同周家村农户的谈话),体现了共产党红军对百姓的关爱,以及对农民革命宣传的深刻影响和农民真正把共产党红军当成了自己的儿子。
2、苏区工业主要简述了南北苏区工业的发展情况及其特色。
(1)江西苏区工业比较繁荣:钨矿,纺织厂,织布厂,机器车间;吉安中央苏区的印刷厂、全国性报纸《红色中华》;到1933年9月,江西苏区有由人民管理的“产销合作社”1423个。
(2)西北苏区工业相当落后,机器是“缴获”的,从南方一路艰辛带过来,一点点的发展起来的以手工业为主的“工业繁荣”:织布厂,被服厂,制鞋厂,造纸厂,制毯厂,毛纺厂,纺纱厂等,目标是让红色中国“经济上自足”。
国营企业是宁夏边境盐池的制盐工业和永平、延长的油井。
斯诺访问了陕西苏区的一个“工业中心”——吴起镇,对于在西北苏区看到机器运转他感到十分惊讶。
中考语文名著《红星照耀中国》复习——章节解读与训练09.同红军在一起(续)(学生版)
《红星照耀中国》中考语文名著复习——章节解读与训练09.同红军在一起(续)一.章节总述该篇包含红色窑工徐海东、中国的阶级战争、四大马、穆斯林和马克思主义者四个部分,讲述了共产党军事领导人徐海东的人生经历,以及阶级战争给老百姓带来的苦难,和共产党团结回族人民抵抗压迫着等内容。
二. 思维导图三.内容概括本篇一开始记述了徐海东的生平, 包括其早年的经历、他的强烈的阶级意识及其产生原因(徐家被国民党杀死了六十六人) ,他如何参加共产党、他如何看到国民党军队对原苏区犯下的残忍罪行等等。
接下来, 斯诺记述了西北马家 (马鸿逵、马鸿宾、马步芳、马步青) 对西北政治的影响, 包括各种苛捐杂税、征兵政策等等,以及西北回民的历史和现况, 包括深重的汉回矛盾等等,还有红军对回民的争取和策反,包括如何发布针对回民的政治纲领、如何创立中国回民红军的核心, 如何在尊重宗教的情况下发动回民革命、如何枪决一个冒充共产党征税的国民党税务官员等等。
四.章节分述1、红色窑工徐海东主要简述了红军十五军团司令徐海东的人生经历及其留给斯诺的印象,和鄂豫皖苏区的间立发展情况。
a、大名鼎鼎的神秘人物,湖北窑工,驻扎预旺县红军十五军团司令、徐海东态度上、外表上、谈吐上、背景上给斯诺的印象是共产党领袖中“阶级意识”最强的人,身材修长,四肢灵活,肌肉发达,身体处处是伤口,具有真诚热情的自好感。
b、1900年出生于汉口附近的黄坡县,世代窑工。
上学→十一岁参加“富人打穷人”事件后逃学→窑工学徒,十六岁工资最高→罢工反对克扣工资(戏园看阔太太模样引发打架)→21岁因家庭纠纷离家至汉口、江西→霍乱病好参加军阀→广州国民党第四军→1927年任排长c、国民党左右翼派斗争时,逃回黄坡建立党支部→1927年4月,建立湖北省第一支“工农军队”→由17人发展为有6万人的红四方面军→至1933年,控制的鄂豫皖红色共和国苏区各个方面相当完善→第五次反围剿时撤至四川后到达西北。
5.《红星照耀中国》
第二部分名著阅读五、《红星照耀中国》纪实作品的阅读(八年级上册P64)【作者简介】埃德加·斯诺,美国著名记者。
1936年6月斯诺访问陕甘宁边区,写了大量通讯报道,成为第一个采访红区的西方记者。
100位为新中国成立做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之一。
代表作有《红星照耀中国》《远东前线》《活的中国》等。
【作品背景】1927年4月12日,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右派发动了反革命政变,大肆迫害屠杀共产党员、国民党左派和革命群众。
与此同时,与中国共产党、红军有关的消息也被严密封锁。
苏区和红军的存在成了一个难解的谜,为了解开这些谜,给萦绕在心头的问题找到答案,1936年埃德加·斯诺冒着生命危险,穿越重重封锁,深入延安,深入根据地,切实了解中国共产党人的生活经历和革命精神。
【作品提要】全书共12篇,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做了客观评价,并向全世界做了公正报道。
主要内容包括:关于红军长征的介绍;对中国共产党和红军主要领导人的采访;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政策、红军的军事策略;作者的整个采访经历和感受等。
【作品意义】①它通过一个外国人的所见所闻,客观地向全世界报道了共产党和红军的真实情况,使西方人全面了解到中国共产党人的真实生活;②书中不仅记录了考察所得的第一手资料,而且深入分析和探究了“红色中国”产生、发展的原因,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做了客观评价。
【思维导图】【主要人物及相关情节】毛泽东人物形象质朴纯真,博览群书,涉猎广泛,精力过人,天才的军事家、政治战略家,同时他又是一个感情深邃、爱军爱民的人。
主要经历就读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组建中国共产党——组织秋收起义——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苏维埃革命政权——长征相关情节《苏维埃掌权人物》《一个共产党员的由来》①与父亲对抗。
②剪辫子、参加革命军。
③自己到湖南省立图书馆看书自修半年。
④他的财物只是一卷铺盖、几件随身衣物,伙食也同每个人一样。
⑤谈及已死的同志和饥荒中的死人事件,他眼睛湿润。
《红星照耀中国》思维导图2-01被白色土匪追逐
小村庄到处是红色的标语,夜宿门板床。
前往安塞的路上
沿途“白匪”
由地主和绅士挑选的人员组织民团,抵抗红军。 被白匪尾随,斯诺三人却未发觉。
斯诺、骡夫、分会主席派的向导三人。
池边遇红军战士
姓姚的青年红军战士,白马(俘获张学良军队的)。
01
被
愿意护送三人至安塞,外貌诚实。
白
色
土
小县城,城墙美丽,街道有些荒废。
匪
红区安塞
追
曾遭大水,居民都住在城外的窑房里。
逐
安全抵达安塞
百家坪
姚战士送斯诺至百家坪。 十几个农民正在操练,神情坚决。
与白匪的交战
获得消息 率兵剿匪
安塞的少年先锋队员发现白匪,报告姓卞的安塞红军团指挥。 “卞指挥”袭击了一路跟随斯诺的白匪,俘获几人。
邂逅周恩来
清瘦,青年长官,会讲英语。 温和文雅的问斯诺:“你想找什么人吗?”
红星照耀中国思维导图 初中
红星照耀中国思维导图初中
怀着对中国战士的重重疑问,以一名记者的身份,冒着生命危险奔赴当时被恶意曲解的革命根据地,与革命领导人进行谈话,然后他用平实,质朴的文字记录下来我很诧异于作者竟然是个美国人,他对中国的热爱令我震惊。
斯诺对革命者的描写狠狠地驳斥了国民党,他们一直对外宣扬鼓吹共产党人为“狂热分子”、“无知土匪”、“强盗”。
书中是这样描述毛泽东的:“然而毛泽东还是一个精通中国旧学的有成就的学者,他博览群书,对哲学和历史有深入地研究,但是对于工作却事无巨细都一丝不苟,他精力过人,不知疲倦,是一个颇有天才的军事和政治战略家。
”对周恩来的着墨是“他头脑冷静,善于分析推理,讲究实际经验”。
“他无私地忠于一种思想和从不承认失败的不屈不挠精神——这一切似乎都包含在这个红军的故事和参加创建红军的一个人的故事中。
”除此之外,还有黄埔军校毕业身经百战、战无不胜的林彪;使地主乡绅闻风而逃的贺龙;九岁离家闯世界十七岁就带领饥民攻打粮仓的彭德怀;洛浦、徐海东、刘志丹、徐特立、林伯渠、左权等许许多多优秀的领袖……通过他的叙述,我仿佛看到无数仁人志士在战火纷飞的根据地,用火一般的热情与铁一般的意志,百折不挠,自信乐观地坚持着自己心中那最崇高的革命理想。
他们是一群有气质、有风度、有抱负、有力量的领导者!。
重庆市万州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2023-2024学年重庆市万州区八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任务一校园广播•宣传红星】1.(15分)学校拟开展“红星耀中华”主题系列活动,请你参与。
ㅤㅤ闪闪红星耀中国,灿灿文化传华夏!ㅤㅤ看我巍巍华夏,中华儿女ào()然天地间。
他们任劳任怨,为国事殚精竭虑....,....;他们顶天立地为自由披荆斩棘!身处困境,他们不折不náo();面对外敌,他们慷kǎi()激昂。
他们义无反顾的精神,让人由衷.赞叹;他们振聋发聩....的呼喊,至今响彻天地……时光悄.然逝去,英雄的儿女必被历史记载.,被世人铭.记,光辉的事迹必将络绎不绝....。
ㅤㅤ看我泱泱中华,灿烂文化源远流长。
从朦胧唯美的《诗经》到瑰丽无比的唐诗,从粗犷豪放的秦腔到精美绝伦的川剧……它们宛若一颗颗晶莹剔透的宝石,散落在华夏文明的大地;_____,_____。
深耕中华文化,增强民族自信。
只要不断弘扬与传承中华优秀文化,才能获得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
(1)语段中加点字注音错误..的一项是(3分)A.由衷.(zhōng)B.悄.(qiāo)然C.记载.(zǎi)D.铭.(míng)记(2)根据拼音在田字格中规范填写汉字。
(3分)①ào然②不折不náo③慷kài激昂(3)语段中划线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3分)A.殚精竭虑B.顶天立地C.振聋发聩D.络绎不绝(4)语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正确的一项是(3分)A.只有不断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文化,才能获得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
B.只要不断弘扬与传承中华优秀文化,就能获得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
C.只要不断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文化,才能获得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
D.只有不断弘扬与传承中华优秀文化,就能获得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
(5)请仿照划线句,把语段补写完整。
(3分)【任务二诵读诗书•寻觅红星】活动一:诵诗•遇见2.(10分)根据积累,填写句子。
统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考试复习练习题(含答案)
2.补全成语。
(1)眼花()乱 (2)振聋发()(3)()扬顿挫 (4)和()悦色
3.古诗文名句填空。
(1)树树皆秋色,_______________。(王绩《野望》)
(2)庭中有奇树,_______________。(《庭中有奇树》)
杭州亚运会是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之后我国举办的规模最大、水平最高的国际综合性体育赛事,也是继1990年北京亚运会和2010年广州亚运会之后,亚运会第三次来到中国。
杭州亚运会为期16天,赛会规模和参赛人数都创下亚运历史之最,设置40个大项、61个分项、481个小项,参赛运动员超过12000名。举办城市除了杭州,还有宁波、温州、湖州、绍兴、金华等五个协办城市。杭州亚运会、亚残运会共有56个竞赛场馆、31个训练场馆。
23日的开幕式以“潮起亚细亚”为总主题,分“国风雅韵”“钱塘潮涌”“携手同行”三大篇章。开幕式上,主火炬点燃将实现“数实融合”,打造亚运史上首个数字点火仪式。男子游泳运动员覃海洋和女子篮球运动员杨力维将担任开幕式中国体育代表团旗手。
(新华社 记者:张泽伟 王恒志)
【材料二】
无关奖牌,48岁的她已是赢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⑦这一走就是三十年,邢伯伯的一双铁脚板,将浙江适宜种茶的上百个乡都走遍了。每隔一年,他就来看望我父亲,每次来,必要带一两斤在农家大铁锅里亲自炒制的茶。有的茶装在饼干桶里,有的茶装在洗净晾干的月饼盒子里,有的茶装在小陶罐里……包装如此不讲究,但是他带来的茶叶,每一次都有惊喜,不是品种上有创新,就是品质上有迭代升华,这些无疑给山区农民创业创收奔小康创造了条件。
《红星照耀中国》思维导图4-02在长沙的日子⑵
思想形成
进步团体 思想形成
此时,中国各种进步团体开始形成,如“互助社”。 喜欢陈独秀的《新青年》,爱好胡适的文章。 反军阀,反帝国主主义。
沙
的
姓唐的教员
学习旧的《民报》,同盟会纲领。
日
子
㈡
想法的原由
《民报》登载两个学生,走遍中国到藏区的事。
徒步湖南全省
徒步全省
同行“萧瑜”(同学),经五县,未花一文钱。 无论走到哪里,都得到农民的热情招待。
发起组建新民学会
组建原则 严密组织 身体锻炼
吃苦耐劳,只谈国事,不论小事。 1917年,发展到七八十人。 许多会员成了日后中国共产党的有名人物。 会员:何叔衡、蔡和森……
第四章 一个共产党员的由来
自主学习
图书馆学习 年。 了解了世界地理、历史,接触到哲学、法律、文学、 科学等各面的书籍。
家里不支持,寻找新住所,有了做教书的初衷。
成功考取 五年学生
替两位朋友写了论文,三人一起考取。 在这里学习五年,政治观开始形成。 1912年考入,1918年毕业。
湖南师范学校
不及格的科目
对自然科学不感兴趣,得分很低。
美术:一条直线半个圆(李白“半壁见海日”), 一个椭圆便是鸡蛋。
中文教员“袁大胡子”
强迫改毛泽东的文风,学习韩愈旧的古文词藻。 感谢,至今能写可观的古文。
02
教授伦理学,灌输公正、道德、正直的思想。
在
留学生杨昌济
长
毛泽东的论文《心之力》,100分,还是唯心主义者。
2020浙江省杭州市中考语文第一轮复习: 5. 《红星照耀中国》
五、《红星照耀中国》:纪实作品的阅读
【作者简介】埃德加·斯诺,美国著名记者。
1936年6月斯诺访问陕甘宁边区,写了大量通讯报道,成为第一个采访红区的西方记者。
代表作有《红星照耀中国》《远东前线》《活的中国》等。
【作品介绍】作者于1936年6月至10月对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进行了实地考察,根据采访和考察所掌握的第一手材料完成了写作。
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做了客观评价,并向全世界做了公正报道。
全书共12篇,主要内容包括:关于红军长征的介绍;对中国共产党和红军主要领导人的采访;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政策、红军的军事策略;作者的整个采访经历和感受等。
【作品意义】①它通过一个外国人的所见所闻,客观地向全世界报道了共产党和红军的真实情况,使西方人全面地了解到中国共产党人的真实生活。
②书中不仅记录了考察所得的第一手资料,而且深入分析和探究了“红色中国”产生、发展的原因,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做了客观的评价。
【人物辨识】
【思维导图】。
中考语文名著复习《红星照耀中国》——章节解读与训练10.战争与和平(教师版)
《红星照耀中国》中考语文名著复习——章节解读与训练10.战争与和平一.章节总述该篇包含再谈马、“红小鬼”、实践中的统一战线、关于朱德四个部分,讲述了代表中国希望的中国少年们的耐心、勤劳、聪明,及中国共产党为建立统一战线所做的努力,革命领导人朱德的领导才能与个人魅力等内容。
二. 思维导图三.内容概括1.斯诺回预旺堡路上对红军防空演习及骑兵队的见闻感受,记述了有关红军骑兵的一些事情, 接下来是一些与红军小战士有关的事迹,包括一位红军小战士向季邦如何参加红军、红军如何帮助他们家人,少先队员的英勇事迹, 他们的精神状态等。
红色中国的少年们耐心、勤劳、聪明、努力学习,代表着中国的希望。
2.讲述斯诺从军队活动的日记中了解到苏区红军是如何努力从实践中扩大统一战线的策略,以便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进行抗日。
3.重点叙述了朱德同志的事迹, 包括他对红军的杰出领导、他夫人的情况、他对部下的爱护、天性极端温和又十分负责任、喜欢读书, 然后是朱德的一些早年经历以及如何参加革命工作, 以及他与毛泽东的合作:朱、毛的联合不是相互竞争的,而是相辅相成的。
四.章节分述1、再谈马主要简述了斯诺回预旺堡路上对红军防空演习及骑兵队的见闻感受。
(1)红军在韦州县得红城子进行修正和“巩固”新区,甘肃南部得马鸿逵国军部下一整个师向红军投诚。
(2)红军转移路上逼真的防空演习。
(3)对回汉骑兵队高超缜密得战术得赞叹和对骑兵得敬意。
2、“红小鬼”主要简述来斯诺对少年先锋队“红小鬼”的访谈及其对他们得总结、评价。
(1)福建漳州一位十五岁红军号手得故事,“山西娃娃”得故事,十五岁瘦少年“宣传员”得故事,十四岁上海无线电学生的故事,李克农通讯员“向季邦”纠正自己名字的故事。
尽管他们来历弄不清楚,但他们的故事流传很多,从他们身上斯诺更加深刻认识到他们参加红军的原因和目的。
(2)少年先锋队:共产主义青年团组织的,苏区有约四万人,每一个驻军地都有一个“模范连”,年龄约十二岁至十七岁,来自各地。
2023年12月九校联考八年级试题(语文)
2023年12月九校联考八年级语文试题(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总分120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积累运用(20分)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和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还没等观众从眼花缭乱....中反应过来,她已经展开身体,像轻盈.(yíng)的、笔直的箭,“哧”地插进碧波之中……四面水花则悄.(qiāo)然不惊。
B.随着照相机的快门声响起,中国第一位航母舰载.(zǎi)战斗机飞行员的风采..,定格在人们的镜头里,镌.(juān)刻在共和国的史册上。
C.南京大屠杀,早已是所有正义力量的集体记忆,唯有日本右翼分子仍在梦中呓.(yì)语。
国家公祭日之长鸣警钟震聋发聩....,那些装睡梦游的罪恶灵魂无处遁.(dùn)形。
D.无疑,这张脸平淡无奇,障碍..重重,没法弥.(mí)补,不是传播知识的庙堂,而是禁锢思想的囚牢;这张脸蒙昧阴沉,郁郁寡欢,丑陋可憎.(zēng)。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2分)A.古人在修建这些建筑时,借助山势,因地制宜....,显示出了高超的建筑水平。
B.收到100万的投资后,武汉这对80后夫妻白手起家....,如今拥有三个大型服装店。
C.疫情期间,防疫物资供应络绎不绝....,从未缺货。
D.天安门广场上的巨型祝福花篮,是设计者和匠师们妙手偶得....的结晶。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2分)A.学校宿舍、教学楼等人群密集区,一旦发生火灾,后果不堪设想,因此学生掌握火灾中自救互救相当重要。
B.在古代艺术展览上,同学们都停下脚步驻足观看,心中充满对先人之才智的钦佩。
C.阅读名著时,可在浏览目录的基础上从最感兴趣的部分入手进行选择性阅读。
D.中国比其他任何国家都更关心南海的和平与稳定,为维护其和平与稳定,我国发扬了灯塔的作用。
4.依次填入下面句中横线上的语句,排列顺序恰当的一项是()(2分)①丹江口水库是亚洲第一大人工湖,中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水源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