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

合集下载

浅析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

浅析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

浅析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专业:12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01班学号:2012100316姓名:聂依华纪录片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它融合思想性、艺术性、纪实性于一体,具有展示现实、传递观念、传承文化、提升审美等功能。

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在央视纪录频道播出后,却令人眼前一亮。

这部原创大片自2012年5月14日十点半开播,连续七天播出。

首轮播出的平均收视率达到0.5%,而第四集《时间的味道》收视最高,达到0.55%,这个成绩已经达到与BBC纪录片所能达到的收视率,并超过了所有同时段的电视剧收视率。

引发公众对纪录片的强烈兴趣,由“舌尖”引发公众对美食、民俗、文化认同等方面的探讨。

之所以引发公众对此纪录片的热烈反响,笔者将从纪录片的制作精良、平民理念、社会文化认同以及商业化运作四个层面对其进行审视与思考,以期对当今的纪录片创作与发展有一定的影响和启示。

一、纪录片制作精良,中国艺术审美的独特情怀《舌尖上的中国》制作精良,首先是人员的投入,该纪录片由美食家蔡澜、沈宏非两位专业人士担任顾问,动用前期调研员3人,导演就有8人,15位摄影师拍摄,并由3为剪辑师剪辑完成。

另外,该摄制组跨越我国国内自北向南的60个地区,涵盖包括港澳台在内的全国70个拍摄地,基本展现我国地大物博的资源,风情迥异的饮食文化。

整个纪录片共七集,分别以食材、主食、转化、储藏、烹饪、调和、生态7个主题,讲述千百年来中国人独特的饮食习惯与文化传承。

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是国内首次使用高清设备拍摄的大型美食类纪录片,在摄影方式上采用微距摄影。

摄像机在近距离的拍摄,为观众呈现食材本身的纹理构造,这样天然的图案都因此表现得非常唯美。

《舌尖上的中国》的宣传海报即是明显的例证,美丽的山水风光,远山近水与轻舟,其实是筷子与肉的微观特写。

该片通过这种新颖的拍摄手法让人们从这个独特的角度,发现了一个精彩纷呈的世界。

艺术的本质在于展现生命力,人的审美情趣则从人的本性上要求艺术回归本真,表达出人们的某些共同情感历程。

《舌尖上的中国》全七集解说词文稿

《舌尖上的中国》全七集解说词文稿

美食 ]《舌尖上的中国》是纪录频道推出的第一部高端美食类系列纪录片,从2011 年 3 月开始大规模拍摄,是国内第一次使用高清设施拍摄的大型美食类纪录片。

共在国内拍摄 60 个地址方,涵盖了包含港澳台在内的中国各个地区,它全方向显现广博精湛的中华丽食文化。

向观众,特别是国外观众显现中国的平时饮食流变,千差万其余饮食习惯和独到的味觉审美,以及上涨到生计智慧层面的东方生活价值观,让观众从饮食文化的侧面认识和理解传统和变化着的中国。

第一集《自然的馈送》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富戏剧性的自然景观,高原,山林,湖泊,海岸线。

这类地理跨度有助于物种的形成和保留,任何一个国家都没有这样多潜伏的食品原资料。

为了获取这份自然的馈送,人们收集,捡拾,发掘,捕捞。

穿越四时,本集将显现美味背后代和自然的故事。

香格里拉,松树和栎树自然杂交林中,卓玛找寻着一种精灵般的食品——松茸。

松茸保鲜期只有短短的两天,商人们以最快的速度对松茸的进行雅致的加工,这样一只松茸24 小时以后就会出此刻东京的市场中。

松茸产地的清晨 3 点,单珍卓玛和妈妈坐着爸爸开的摩托车出发。

穿过乡村,母女俩要步行走进 30 公里以外的原始丛林。

雨让各样野生菌疯长,但每一个藏民都有辨别松茸的慧眼。

松茸出土后,卓玛马上用地上的松针把菌坑掩饰好,只有这样,菌丝才能够不被损坏,为了持续自然的馈送,藏民们谨小慎微地恪守着山林的规矩。

为期两个月的松茸季节,卓玛和妈妈挣到了 5000 元,这个收入是对她们辛苦付出的回报。

老包是浙江人,他的毛竹林里,长出过遂昌最大的一个冬笋。

冬笋藏在土层的下边,从竹林的表面上看,什么也没有,老包只要要看一下竹梢的叶子颜色,就能知道笋的正确地点,这完好有赖于他丰富的经验。

笋的保鲜素来都是个很大的麻烦,笋不过一个芽,是整个植物机体活动最旺盛的部分。

聪慧的老包保护冬笋的方法很简单,拨开松松的泥土,把笋从头埋起来,保湿,这样的埋藏方式就地利用自然,能够保鲜两周以上。

央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解说词及精彩图片

央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解说词及精彩图片

央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全文案《舌尖上的中国》是纪录频道推出的第一部高端美食类系列纪录片,从2011年3月开始大规模拍摄,是国内第一次使用高清设备拍摄的大型美食类纪录片。

共在国内拍摄60个地点方,涵盖了包括港澳台在内的中国各个地域,它全方位展示博大精深的中华美食文化。

向观众,尤其是海外观众展示中国的日常饮食流变,千差万别的饮食习惯和独特的味觉审美,以及上升到生存智慧层面的东方生活价值观,让观众从饮食文化的侧面认识和理解传统和变化着的中国。

第一集《自然的馈赠》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富戏剧性的自然景观,高原,山林,湖泊,海岸线。

这种地理跨度有助于物种的形成和保存,任何一个国家都没有这样多潜在的食物原材料。

为了得到这份自然的馈赠,人们采集,捡拾,挖掘,捕捞。

穿越四季,本集将展现美味背后人和自然的故事。

香格里拉,松树和栎树自然杂交林中,卓玛寻找着一种精灵般的食物——松茸。

松茸保鲜期只有短短的两天,商人们以最快的速度对松茸的进行精致的加工,这样一只松茸24小时之后就会出现在东京的市场中。

松茸产地的凌晨3点,单珍卓玛和妈妈坐着爸爸开的摩托车出发。

穿过村庄,母女俩要步行走进30公里之外的原始森林。

雨让各种野生菌疯长,但每一个藏民都有识别松茸的慧眼。

松茸出土后,卓玛立刻用地上的松针把菌坑掩盖好,只有这样,菌丝才可以不被破坏,为了延续自然的馈赠,藏民们小心翼翼地遵守着山林的规矩。

为期两个月的松茸季节,卓玛和妈妈挣到了5000元,这个收入是对她们辛苦付出的回报。

老包是浙江人,他的毛竹林里,长出过遂昌最大的一个冬笋。

冬笋藏在土层的下面,从竹林的表面上看,什么也没有,老包只需要看一下竹梢的叶子颜色,就能知道笋的准确位置,这完全有赖于他丰富的经验。

笋的保鲜从来都是个很大的麻烦,笋只是一个芽,是整个植物机体活动最旺盛的部分。

聪明的老包保护冬笋的方法很简单,扒开松松的泥土,把笋重新埋起来,保湿,这样的埋藏方式就地利用自然,可以保鲜两周以上。

舌尖上的中国第一部字幕

舌尖上的中国第一部字幕
and preserve widely different species.
10
00:01:16,400 --> 00:01:18,119
No other country has so many
11
00:01:18,400 --> 00:01:21,199
potential food sources as China.
00:02:23,200 --> 00:02:24,839
Zhuoma and her mother are looking
29
00:02:25,160 --> 00:02:26,799
for an elf-like food.
30
00:02:32,160 --> 00:02:34,799
40
00:02:59,200 --> 00:03:00,080
but the price was low.
41
00:03:00,400 --> 00:03:01,479
Its production has fallen this year,
42
00:03:01,760 --> 00:03:02,841
12
00:01:27,800 --> 00:01:29,239
By collecting,
13
00:01:30,200 --> 00:01:31,079
fetching,
14
00:01:32,600 --> 00:01:33,399
digging,
15
00:01:34,560 --> 00:01:35,361

《舌尖上的中国》为何这样火

《舌尖上的中国》为何这样火

《舌尖上的中国》为何这样火辣、鲜、咸、甜,红椒、紫菜、黄鱼、海参,爆炒、慢炖、白煮……一部以美食为主题的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在刚刚过去的一周里玩了场“吃货总动员”,连续几个深夜,无数人守在荧屏前,看得食指大动、口水涟涟。

而它不仅点燃了中国人对美食压抑已久的热情,更是拨动了中国人深处的那根情感的心弦。

无论从播出时间、还是纪录片本身的定位上看,《舌尖上的中国》无疑都不具备成为热播片的潜质。

然而,正是在这种看似不可思议的“悖论”中,这部纪录片所引发的轰动效应远远超过同期电视剧。

收视率居高不下,一跃成为微博“刷屏利器”第一集《自然的馈赠》播出后,《舌尖上的中国》便成了微博热门关键词,这几天的风头更是力压美剧《绝望主妇》、韩剧《屋塔房王世子》等热播剧,成为连日来的微博“刷屏利器”并高居话题榜,甚至让那些“不看电视很多年”的80后,纷纷锁定每晚22:30的央视一套,坐等这部传说中的“吃货指南”。

更夸张的是,这部纪录片引发的“吃货效应”。

来自淘宝的数据显示:5月14日开播至今,淘宝零食特产的搜索量高达400万次,片中出现的毛豆腐搜索量甚至增长了48倍。

有人在微博上爆料:第一集介绍云南火腿之后,某淘宝店产生33笔订单,其中32笔是在节目播出当晚。

据说,有不少吃货是按图索骥,边看电视边下订单。

有网友专门制作菜单,香菇灌汤包、西湖醋鱼、葱烧海参、剁椒鱼头等片中提到的食物悉数尽收;有网友提议开个相关食品实体店;有网友呼吁干脆组个美食旅行团走一路吃一路。

网友交口称赞:口水与泪水齐飞《舌尖上的中国》刚刚播出第一集,微博上大家就开始议论,“《舌尖上的中国》看得我垂涎欲滴。

”“作为一个要减肥的人,晚上看《舌尖上的中国》,这是一种什幺样的自虐精神?”随后,该片很快冲上新浪微博话题榜,在天涯论坛也引起广泛热议,受关注度瞬间超越近期所有电视剧。

而且,该片的口碑也不逊色,豆瓣网友给它打出了的高分!被《舌尖上的中国》勾起的,不光是荧屏前的垂涎三尺,更有流泪的冲动。

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的成功之道

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的成功之道

截至 2 1 0 2年 5月 2 8日 1 4点 5 4分 ,共有 2 ,O 8 1 O人参与 , 题 , 使作品更有 “ 情味” 它更着 重表 现朴 实劳动 者的艰辛 人 。

内容表现方面
( ) 意 深 刻 , 现历 史 性 一 寓 展
集都 是从一 个平凡 的人 物 , 从小 的角度切入 , 后伴 随着 人 然
注 : 数 据 引 自 中 国 网 络 电 视 台 :t : ap . t.l , ht / p 1 oe r p/ v ct  ̄
中 国 网 络 电 视 台作 为 唯 一 被 授 权 对 其 推 广 的 新 媒 体 平 c / iwReuts? oed 9 6 n ve sljpv tl=5 4 。 .
中 国 美食 的 同 时 , 深 一 步 地 挖 掘 了其 更 加 深 刻 的 内 涵 。 纵 更
观银幕 , 展示 中国美食 的节 目并不在少数 。但 是 , 为什么《 舌
尖上 的中国》 如此的受到广大观众的欢迎?探讨《 舌尖上 的中
国》 的成 功 之 处 , 于 我 国未 来 电视 纪 录 片 的 发 展 , 于 中 国 对 对 文 化 的对 外 传 播 都 有 深 远 的影 响 。
台, 舌尖 上的中国》 在《 播放八 天后 , 2 1 于 0 2年 5月 2 1日 1 7 点2 2分 , 在其 网站上进 行了对于《 舌尖上的 中国》 的大调查 。
共 有 1 6 3 0票 。 文将 借 助 一 些调 查 数据 , 于 《 尖 上 的 6 ,3 本 对 舌 中国 》 功 之 道 进 行 分 析 。 成
《 舌尖上 的中国》 以说是 一部展现 中国美食 的纪录片 , 可
物的活动和情 感进入片子 的主题。《 自然的馈赠》 ~集 中, 讲

舌尖上的中国(1-7)全集解说词

舌尖上的中国(1-7)全集解说词

第一集《自然的馈赠》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富戏剧性的自然景观,高原,山林,湖泊,海岸线。

这种地理跨度有助于物种的形成和保存,任何一个国家都没有这样多潜在的食物原材料。

为了得到这份自然的馈赠,人们采集,捡拾,挖掘,捕捞。

穿越四季,本集将展现美味背后人和自然的故事。

今天当我们有权远离自然,享受美食的时候,最应该感谢的是这些通过劳动和智慧成就餐桌美味的人们。

第二集《主食的故事》主食通常提供了人类所需要的大部分卡路里。

中国人的烹调手艺与众不同,从最平凡的一锅米饭,一个馒头,到变化万千的精致主食,都是中国人辛勤劳动,经验积累的结晶。

然而,不管吃下了多少酒食菜肴,主食,永远都是中国人餐桌上最后的主角。

在中国,五谷始终是一个变化中的概念。

大约两千年前,五谷的排序为稻、黍、稷、麦、菽。

而今天,中国粮食产量的前三名已经变成稻谷、小麦和玉米。

中国,从南到北,广袤的国土,自然地理的多样变化,让生活在不同地域的中国人,享受到截然不同的丰富主食。

擀面,是中原女孩子在成为女人的成长中,必须要掌握的生活技艺。

按照中国人的风俗礼仪,过生日贺寿是一定要吃面条的,中国人称为长寿面。

为什么中国人过生日要吃面?面条是怎么成为中国人贺寿的象征?有一个说法是面的形状长瘦,谐音长寿。

面条成为讲究讨口彩的中国人最喜欢的主食。

饺子是中国民间最重要的主食,尤其年三十晚上,吃饺子取更岁交子之意,在中国人的习惯里,无论一年过得怎样,春节除夕夜合家团圆吃“饺子”,是任何山珍海味所无法替代的重头大宴。

如今,在几乎所有的传统手工食品都已经被放到了工业化流水线上被复制的今天,中国人,这个全世界最重视家庭观念的的群体,依然在一年又一年地重复着同样的故事。

在这个时候,中国人心里,没有什么比跟家人在一起吃饭更重要的事情,这就是中国人的传统,这就是中国人,这就是中国人关于主食的故事。

第三集转化的灵感在吃的法则里,风味重于一切。

中国人从来没有把自己束缚在一张乏味的食品清单上。

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叙事语言分析

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叙事语言分析

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叙事语言分析作者:刘悦来源:《卷宗》2018年第11期2012年5月14日,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于央视综合频道《魅力纪录》开播,在收视上全面飘红,超过CCTV1之前同时间段电视剧收视30%。

它从“食材、主食、转化、储藏、烹饪、调和、生态”7个主题分别讲述了千百年来中国人独特的饮食习惯以及蕴含在中华美食背后的价值观,因此,《舌尖上的中国》被誉为我国首部高端饮食文化纪录片。

本文拟从叙事语言的角度对《舌尖上的中国》进行研究,以便进一步探讨该片备受受众追捧的原因。

“纪录片从来就不是艺术,从来就不以唯美和观赏为目的,它有着明确的认知价值,具有强烈的工具性和目的性”。

纪录片最直达人心的东西是内容,要分析纪录片的内容制作就需分析其镜头语言的运用,因此,纪录片的叙事语言也需要通过镜头语言来完成。

1 叙事语言的分析1.1 特写镜头:表达细腻真实的情感在《舌尖上的中国》中,导演大量运用了特写镜头,这既是该片纪实性的需要,同时也传达出了导演的美学思考和感情倾向。

《舌尖上的中国》中较多的运用特写镜头,首先是对于各种关食和食材的特写,这与纪录片的本质属性相关,一部表现美食的纪录片必然要通过刻意地放大食物来展现其特色,并给观众带来强烈的视觉刺激。

另外是对于片中人物的特写,导演通过这种方式表达对这些勤劳的劳动者的敬意,或许正是有了他们的汗水,我们才一能享受到如此美味的食物。

1.2 空镜头:书写艺术的情感空镜头(scenery shot)义称“景物镜头”。

常用以介绍环境背景、交代时间空间、打发人物情绪、推进故事情节、表达作者态度,具有说明、暗不、象征、隐喻等功能,在影片一中能够产生借物喻情、见景生情、情景交融、泣染意境、烘托气氛、引起联想等艺术效果,在荧幕的时空转换和调节影片节奏方面也有独特作用。

在《舌尖上的中国》中便大量运用了空镜头。

《舌尖上的中国》既是一部表现美食类的纪录片,同时也是一部展示我们祖国辽阔大地卜丰富多彩的白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纪录片,因此在片中创作者往往会用到一些富有地域色彩的景物镜头用以转场或者介绍环境交代空间。

舌尖上的中国第一季第五集厨房的秘密

舌尖上的中国第一季第五集厨房的秘密

《舌尖上的中国第五集:厨房的秘密》要在数量上统计中国菜的品种,在地域上毫无争议地划分菜系,在今天是一件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事。

除了食材,更重要的是烹饪、火候的拿捏、佐料的配比、刀工的精妙。

在中国的厨房里,藏匿了太多的秘密。

在扎西家阴干陶器的小屋里,悬挂着腌肉,藏族人叫它琵琶肉。

它们已经在这里凉了大半年。

新鲜食材弥足珍贵,许多食品都像这样处理,便于长期保存。

午餐是为了犒劳邻居们。

尼西乡的人们都要给青稞地施肥,为了不错过最佳时机,各家互相帮忙。

在今天,他们的耕种方式、生活习惯依然保持着原样。

扎西是个黑陶匠人。

尽管有些黑陶会出售给外来的旅行者,但它们并不是工艺品,而是每家厨房的秘密所在。

虽然新的炊具已经进入尼西人的生活,但平日蒸饭、炖菜、煮汤、打酥油茶用的器具依然是尼西黑陶。

“煮”这种烹饪方式与陶制炊具的诞生息息相关。

尼西黑陶相对年轻,却也有三千年的历史。

尼西在香格里拉是气候最为宜人的所在。

在村民心里,周围的山都是神山,他们能轻易地开采到泥料,这是自然的恩赐。

这些年黑陶又开始畅销,年轻人变得愿意继承这手艺。

扎西的大儿子汉语名字叫李小龙,在外面闯荡几年之后,又回到了这个村庄。

李小龙每周会去县城的小学教孩子们打鼓或做黑陶,他的愿望是在县城里开个陶艺吧,不过目前正是农忙时节,他要参与家里的农活。

扎西和其他匠人原封不动地传承了三千年前祖先们的制作工艺。

黑陶的煅烧是在平地上聚拢柴堆,烧到一半,盖上松针、锯末。

成品是黑色的,这是藏族最推崇的颜色,是碳分子与泥料产生的化学反应。

当代的厨房,陶制炊具并不能担纲,但尼西黑陶却像是个活的标本,在青铜器被引入厨房之前,陶制炊具是所有中国厨房的绝对主角。

陶器诞生之前,人们无法想象在烧和烤之外,还有另外一种让食物变熟的方法,这是一次惊喜的飞跃。

这里的人们有着自己的生活哲学,并不追求过于精致的生活习惯。

简单的食物,简单的烹饪,几乎是他们饮食的全部。

黑陶能承担的烹饪方法,就是煮。

作为水和火之间的媒介,它将温度传给食材,让美味释放。

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何以在中国走红?

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何以在中国走红?

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何以在中国走红?对于那种不进电影院,也不止一集的纪录片——尤其是人文性质的纪录片,我的态度很明确,一定要好看。

这种好看,并不完全建立在其内容的营养程度上,而在画面、解说词和外围的一些“视听语言”的精彩程度上。

很简单,要详细了解一个东西,最好的办法就是看书,而不是看电视。

虽然很多纪录片颇有深度,但是限制于电视的表达,还是太过于浮光掠影和蜻蜓点水了。

那些BBC、NG、PBS 和Discovery做的专门史,挺有意思,但是太过于粗浅。

无论是着名的《艺术创世纪》、《欧洲电影史》还是什幺《二战史》这样的东西,看看只是一个猎奇。

因为更多的内容还在书籍里。

这就造成了一个很奇怪的现象。

对于我这样喜欢看书多过喜欢看电视的人来说,纪录片的内容太简单,于是我只盯着画面看,成了不折不扣的“外貌派”。

当然,这篇文章并不是要对纪录片做什幺梳理,而是想说说那部才放完的,我也追着看完的《舌尖上的中国》。

对于“吃”,我一直是有着极大兴趣的。

因为除了自己是个吃货之外,我对于做菜,兴趣也不小。

所以,《舌尖上的中国》里那些讲述普通人劳动和吃东西的内容,非常符合我的胃口。

诚然,《舌尖上的中国》并不完全是一部介绍“美食”的纪录片,导演所希望的,是把吃东西这个普天下最为基本的人类活动和中国人的文化、精神和民族气节联系在一起。

在食品安全问题日益突出的当下,拍摄这些内容,显然有着言在此而意在彼的考量。

在这个角度上,《舌尖上的中国》是一部切中时代问题和要害的“人文纪录片”。

中国的纪录片和中国的电影一样,很少把小人物的生活和生命当作内容主体来表达,而《舌尖上的中国》却反其道而行之,把最普通、最简单、或许也是最贫困的劳动人民用做了纪录片的主角,这诚然是一种进步,但的确也是一种悲哀。

进步在于,有人能看到社会的普通人;而悲哀在于,这种“目之所及”,来得太晚。

因为我们在无数次看过种种弱势群体被如何、被如何如何的报道之后之后才看到这幺一部纪录片,这来的的确太晚了一点。

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观后心得

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观后心得

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观后心得【导语】下面是作者精心整理的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观后心得(共14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篇1:舌尖上的中国观后心得在吊足人们胃口之后,CCTV于上周五终于开始播出《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

我因为有事没赶上首播,今天有点闲暇就迫不及待地在腾讯视频补看。

第一集《脚步》里人物、故事和美食都来自农村和底层老百姓,编剧为什么这样选择,一种可能因为编剧来自农村有强烈的乡下情节,也可能是因为比较偏爱不经繁复处理简单加工的的食材本初味道,不过这只是我的猜想,也许后面几集中会有变化。

故曰:名曰中国,实则故乡!舌尖上的中国这么受观众欢迎,在我看来,不仅仅是因为其中的美食美景,更多是因为那些美食是人们记忆中的故乡的味道,以及伴随故乡味道的亲情故事,惹起人们对故乡的无限眷恋之情。

该片就是抓住这一点在撩拨着远离故土的观众的离情,抚慰着他们的别绪,让人欲罢不能。

甚至有人夸张地说是:一边流口水,一边流眼泪。

故曰:名曰舌尖,实至心头!不管怎样,这一集电视片中还是让我们看到农夫、麦客、渔民和养蜂人的辛苦勤劳和朴实无华,农民工和留守儿童分别时的酸楚和远离后思念,具有远超出美食之外的寓意。

赶场为主顾割麦的麦客们,因为收割机械的竞争也许会成为最后一拨职业割麦人,这个古老的行业逐渐会退出历史舞台。

在机械竞争面前失去赖以挣钱养家糊口的工作机会,虽然有些许的悲凉,但也是无可奈何之事。

这些都是在歌舞升平的春晚类节目里不大能看得到的。

故曰:名曰美食,实关民生!第一集中印象比较深的另一个情节是,养蜂人老谭的妻子在他们星夜转场到下一个放蜂地的时候不无感概地说:“养蜂的乐趣就在于自由,不受人约束,我们就是享受这点自由。

”。

养蜂人工作的餐风露宿和迁徙辛苦是不言而喻的,但四处漂泊的自由自在这一点却又让人心生羡慕而心驰神往。

除了少数生活中的幸运儿,安逸舒适和自由自在是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只有根据个人的需要和偏爱而取舍和选择了。

该片的总导演陈晓卿说:我们正经历太多的欢乐与痛苦,但中国人能苦中作乐,把喜悦通过美食呈现。

舌尖上的中国观后心得体会范文5篇

舌尖上的中国观后心得体会范文5篇

舌尖上的中国观后心得体会范文5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演讲稿、总结报告、合同协议、方案大全、工作计划、学习计划、条据书信、致辞讲话、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peech drafts, summary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project plans, work plans, study plans, letter letters, speeche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Want to know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different sample essays, so stay tuned!舌尖上的中国观后心得体会范文5篇一部以美食为主题的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连续几个深夜,让无数人守在荧屏前,看得食指大动、口水涟涟。

除《舌尖上的中国》外,十四部最好看的美食纪录片,吃货们看起来

除《舌尖上的中国》外,十四部最好看的美食纪录片,吃货们看起来

除《舌尖上的中国》外,十四部最好看的美食纪录片,吃货们看起来最近有点迷上看记录片,特别是美食记录片!一边看一边流口水!吃货们看过来,这简直就是美食攻略啊!一、《中国人的零食》《中国人的零食》共四集,分别为“果壳里的喜悦”、“新鲜的记忆”、“大地的滋味”和“甜蜜的生活”,分别从炒货、肉类、果蔬及蜜饯四种品类出发,从南到北、从都市到乡村,挖掘中国人最真实的热爱,展示中国人的天赋——食物的花样吃法。

二、《味道中国》《味道中国》是中国首部美食纪录片电影,制作团队花费整整两年时间,走遍中国的13个美食大省,终于寻觅到最地道的20种“中国味道”。

影片按照春夏秋冬四个季节、二十四节气,走遍大江南北,将一道道美食背后不为人知的故事娓娓道来,而那些即将消失在历史深处的传统手工艺也再次被发掘。

三、《中国美食探秘》《中国美食探秘》分为八集,每集一个主题,包括“火候”、“刀功”、“辣”、“豆腐”、“面点”、“鲜”、“食之器”、“官府菜”等,全面展示中国美食的不同侧面。

与以往美食类节目不同,《中国美食探秘》并不关注菜肴的制作,而是希望通过“探秘”我们中华民族悠久丰富的美食文化传统、以及这些美食技巧、食材食器背后的讲究,来进一步理解人与食物之间的关系。

四、《一城一味》《一城一味》从全国精心甄选七个城市作为拍摄地,囊括东南西北各个方位的特色美食、地域文化。

共七集,每集纪录一个城市。

以专业厨师的视角走进城市深处,在街边小店,在百姓家庭,在餐厅酒楼,寻找发现最能代表城市特色的民间美食。

五、《小海鲜》《小海鲜》记录和反映了浙江三门的美食生态和人文魅力。

分为“讨小海”、“烹小鲜”两集,共8个故事组成,从小海鲜的获取、烹饪、享用等角度,用三门百姓聚散悲欢的故事,展示美食带来的欢乐,和人们关于家庭、友谊、自然的观念。

六、《御膳房》《御膳房》记录了清朝御膳房的一些故事。

一共九集,分别为“康熙的节俭”、“御厨张东官”、“慈禧的美味”、“国宴上的烦恼”、“真假满汉全席”、“溥仪与西餐”、“天价的片汤和鸡蛋”、“皇帝的小吃”、“皇帝的团圆饭”。

《舌尖上的中国》简介和解说词1-7集

《舌尖上的中国》简介和解说词1-7集

《舌尖上的中国》解说词1-7集第一季:1.自然的馈赠作为一个美食家,食物的美妙味感固然值得玩味,但是食物是从哪里来的?毫无疑问,我们从大自然中获得所有的食物,在我们走进厨房,走向餐桌之前,先让我们回归自然,看看她给我们的最初的馈赠。

本集将选取生活在中国境内截然不同的地理环境(如海洋,草原,山林,盆地,湖泊)中的具有代表性的个人、家庭和群落为故事主角,以及由于自然环境的巨大差异(如干旱,潮湿,酷热,严寒)所带来的截然不同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为故事背景,展现大自然是以怎样不同的方式赋予中国人食物,我们又是如何与自然和谐相处,从而了解在世代相传的传统生活方式中,通过各种不同的途径获取食物的故事。

第一季:2.主食的故事主食是餐桌上的主要食物,是人们所需能量的主要来源。

从远古时代赖以充饥的自然谷物到如今人们餐桌上丰盛的、让人垂涎欲滴的美食,一个异彩纷呈、变化多端的主食世界呈现在你面前。

本集着重描绘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风貌的有关主食的故事,展现人们对主食的样貌、口感的追求,处理和加工主食的智慧,以及中国人对主食的深厚情感。

第一季:3.转化的灵感腐乳、豆豉、黄酒、泡菜,都有一个共同点,它们都具有一种芳香浓郁的特殊风味。

这种味道是人与微生物携手贡献的成果。

而这种手法被称作“发酵”。

中国人的老祖宗,用一些坛坛罐罐,加上敏锐的直觉,打造了一个食物的新境界。

要达到让食物转化成美食的境界,这其中要逾越障碍,要营造条件,要把握机缘,要经历挫败,从而由“吃”激发出最大的智慧。

第一季:4.时间的味道腌制食品,风干晾晒的干货,以及酱泡、冷冻等是中国历史最为久远的食物保存方式。

时至今日,中国人依然对此类食品喜爱有加。

本集涉及的美食主要有腊肉,火腿,烧腊,咸鱼(腌鱼),腌菜,泡菜,渍菜,以及盐渍,糖渍,油浸,晾晒,风干,冷冻等不同食物保存方法,展现以此为基础和原材料的各种中国美食。

贮藏食物从早先的保存食物方便携带发展到人们对食物滋味的不断追求,保鲜的技术中蕴涵了中国人的智慧,呈现着中国人的生活,同时“腌制发酵保鲜”也蕴含有中国人的情感与文化意象,如对故乡的思念,内心长时间蕴含的某种情感等等。

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的叙事分析

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的叙事分析

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的叙事分析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的叙事分析《舌尖上的中国》是一部由央视十套制作的纪录片,以食物为主线,展现了中国各地的美食文化和人文景观。

这部纪录片在播出后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热议,受到了观众的一致好评。

那么,《舌尖上的中国》是如何通过其独特的叙事方式吸引观众并传递出深层次的信息的呢?首先,在叙事结构上,《舌尖上的中国》采用了多线索逐渐展开的方式。

整个纪录片被分为多个集数,每集都聚焦在某个地区或某种食材上。

这种叙事方式使得每一集都有一个明确的主题,既有助于观众的理解和记忆,又使得观看过程中的信息量不至于过大。

同时,每集中还会穿插一些细小的故事,通过个人经历和情感渲染来增加观众的共鸣和情感投入。

其次,在叙事节奏上,《舌尖上的中国》运用了慢节奏的方式。

纪录片中的镜头切换较为缓慢,多数情况下会给观众更多的时间去细致感受食物的外观和材质。

与此同时,配乐也是相对柔和和舒缓的,能有效地烘托出每一道美食的独特魅力。

这种慢节奏的叙事方式使得观众能够更加专注于美食本身,感受其中所蕴含的文化和历史。

第三,强调食物的视觉呈现是《舌尖上的中国》叙事的一个重要特点。

纪录片中的许多镜头都在强调食物的美观性,通过精美的摄影和精细的制作来展示食物的多样性和独特之处。

这种视觉上的呈现不仅增加了观众的视觉享受,也极大地增加了观众对食物的好奇心和渴望。

值得一提的是,《舌尖上的中国》还运用了一些特殊的摄影技巧,如慢动作、偏光镜头等,以突出食物的细节和质感。

另外,纪录片中的叙述方式也非常注重情感的表达。

通过一些平凡的人物和场景,观众可以体会到背后的感动和共鸣。

纪录片中涉及的人物不仅仅是厨师,还有许多普通人,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智慧,创造出了非凡的美食。

他们的故事无不展现出人们对美食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态度。

这种情感的表达不仅增添了观看的乐趣,也加深了观众对食物和文化的认识。

最后,纪录片还通过一系列的对比和呼应,来突出中国美食文化的独特性和多样性。

舌尖上的中国_第一集 自然的馈赠

舌尖上的中国_第一集 自然的馈赠

中国拥有众多的人口,也拥有世界上最丰富多元的自然景观----高原、山林、湖泊、海岸线。

这种地理和气候的跨度,有助于物种的形成和保存,任何一个国家都没有这样多潜在的食物原材料。

人们采集、捡拾、挖掘、捕捞,为的是得到这份自然的馈赠。

穿越四季,我们即将看到美味背后人和自然的故事。

云南香格里拉,被雪山环抱的原始森林,雨季里空气阴凉。

在松树和栎树自然混交林中,想尽可能地跟上单珍卓玛的脚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卓玛和妈妈正在寻找一种精灵般的食物。

卓玛在松针下找到的是松茸----一种珍贵的食用菌,这种菌子只能在没有污染的高海拔山地中才能存活。

这只松茸的伞盖已经打开,品质不好。

松茸属于野生菌中的贵族,在大城市的餐厅里,一份碳烤松茸价格能达到1600元。

松茸的香味浓烈袭人,稍经炙烤就会被热力逼出一种矿物质的酽【yàn】香,这令远离自然的人,将此物视若珍宝。

吉迪村是香格里拉松茸产地的中心。

凌晨3点,这里已经变成一个空村,所有有能力上山的人,都已经出门去寻找那种神奇的菌子。

穿过村庄,母女俩要步行走进20公里之外的原始森林。

即使对于熟悉森林的村民,捡拾松茸也是一项凭运气的劳动,品质高的松茸都隐藏在土层之下。

妈妈找寻着两天前亲手掩藏过的菌坑,沙壤土层中果然又长出了新的松茸,可惜今年雨水不足,松茸太小。

酥油煎松茸,在松茸产地更常见。

用黑陶土锅溶化酥油,放上切好的松茸生片,油温使松茸表面的水分迅速消失,香气毕现。

高端的食材往往只需要采用最朴素的烹饪方式。

以前藏族人都不爱吃松茸,嫌它的味儿怪。

原来的松茸也就几毛钱一斤,可是这几年,松茸身价飞升。

一个夏天上万元的收入,使牧民在雨季里变得异常辛苦。

松茸收购恪守严格的等级制度,48个不同的级别,从第一手的产地就要严格区分。

松茸保鲜的极限是三天,商人们以最快的速度对松茸进行精致的加工。

这样一只松茸在产地的收购价是80元,6个小时之后,它就会以700元的价格出现在东京的超级市场中。

美食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解说词

美食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解说词

美食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解说词第六集五味的调和不管在中餐还是在汉字里,神奇的“味”字,似乎永远都充满了无限的可能性。

除了舌之所尝、鼻之所闻,在中国文化里,对于“味道”的感知和定义,既起自于饮食,又超越了饮食。

也就是说,能够真真切切地感觉到“味的,不仅是我们的舌头和鼻子,还包括中国人的心。

和全世界一样,汉字也用“甜”来表达喜悦和幸福的感觉。

这是因为人类的舌尖能够最先感受到的味道,就是甜,而这种味道则往往来源于同一种物质——糖。

对于阿鸿来说,糖不仅表示着甜,更意味着一切。

糖葱薄饼,潮州著名的传统甜食,阿鸿的手艺是祖传的。

今天,阿鸿准备多做一些糖葱,明天就是当地隆重的节日——冬节。

祖祠中,随着大戏的开场,人们怀着敬意,把各种色泽艳丽的甜品奉献给祖先,同时为自己的生活祈福。

阿鸿的心愿,是他的传统手工技艺能继续为整个家庭带来富足。

中国人在品尝生活的甘甜之时,似乎也很善于欣赏苦。

10月的果园,茶枝柑由青转黄,气味芬芳。

味苦带甘的新会陈皮就出自这些饱满的果实。

储存年份的长短,决定了陈皮的等级和价值。

在南中国,陈皮甚至能决定一家餐馆的兴衰。

澳门路环岛,阿伦进完货回到店里。

他是这家海鲜餐厅的主人。

餐厅以阿伦祖父的名字命名,半个多世纪以来,生意很少冷场,秘密就在于餐馆的招牌菜——陈皮鸭。

阿伦的记忆里,父母始终只是在店里日夜忙碌的两个身影。

童年给他留下的,是辛苦的回味。

陈皮飘香里,时光仿佛过得很快,如今,阿伦已有了稳定的工作和收入。

在他看来,四十多年的生活经历,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最准确的,莫过于“苦尽甘来”。

咸的味觉来自盐。

在中国菜里,盐更重的使命,是调出食物本身固有的味道,改善某种肌体的质地。

在中国的烹饪辞典里,盐是百味之首。

粤东海边,村民世代以晒盐为生。

不下雨的日子里,阿刘每天都要在盐田里忙碌。

晒盐的收入微薄,一年不到一万元,阿刘还要做电工和捕鱼贴补家用。

村子里的人大多外出打工,大片的盐田已经荒废,阿刘依然选择留守。

解析舌尖上的中国——厨房的秘密

解析舌尖上的中国——厨房的秘密

解析《舌尖上的中国》——厨房的秘密背景《舌尖上的中国》为中国中央电视台播出的美食类记录片,主要记录中国各地美食生态。

通过中华美食的多个侧面,展现食物给中国人生活带来的仪式、伦理等方面的文化;通过一系列元素让观众见识中国特色食材以及与食物相关、构成中国美食的特有气质;最终达到了解中国饮食文化的精致和源远流长的意义。

今天我要解析的是第五集——厨房的秘密。

我将从主题思想,结构线索,和解说词等三方面进行分析,以下便是我的具体分析。

主题思想本集通过描写尼西黑陶匠人与他们的琵琶肉,昆明人关于“蒸”的文化,重阳节顺德的村宴,中国上千年的刀功文化,几位厨师与厨房的渊源,李婆婆的亲情午餐,来表现厨房的秘密,表面上是水与火的艺术,实际上无非是人与天地万物之间的和谐关系。

因为土地对人类的无私给予,因为人类对美食的共同热爱,所以,厨房的终极秘密就是——没有秘密。

看完整集记录片,我深深感受到这部片子中所蕴含的敬畏。

这样的态度应该是编导们在做该记录片的最初就定下了基调,面对养育中华民族儿女的各色美食,怀着敬畏感恩的态度去采访、拍摄、写作。

随便翻看其中章节,就能感受一二。

如尼西人与他们生活密不可分的黑陶,如顺德人与他们亘古不变的村宴,如制作文思豆腐时的一丝不苟。

不是孤立的在说美食,而是把吃还原到家庭、传统等方面。

这是本片与其他美食记录片最大的区别之一。

在说到每一种美食甚至食材的时候,从来都不是在孤立的说。

几乎每个美食故事的背后都有家庭细胞或者历史传承在支撑着这些美食,这样的写法也使美食更加美味可口更加让人眷恋。

结构线索秘密,是本集的一个重大线索,也可以说这一集是围绕厨房的秘密所展开的。

片子多次出现到“秘密”一词。

黑陶是尼西人的秘密,亘古不变的传承,是顺德村宴的秘密,刀功的作用,是中国饮食的秘密,对中西方的糅合,对火候的把握,是厨师的秘密,亲情的调味,是普通家庭中的秘密。

通过对厨房秘密不同角度描写,得出了秘密无非是人与天地万物之间的和谐关系,也就是没有秘密。

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的叙事分析

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的叙事分析

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的叙事分析本文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作为分析对象,主要运用文本分析的方法,举例分析了该片在叙事内容、叙事策略、叙事结构和叙事技巧四个方面。

首先,文章通过对《舌尖上的中国》叙事内容的研究,较深层次又多角度地挖掘了该片所表达、的主题。

其次,在对该片叙事风格的解读中,文章经分析认为《舌尖上的中国》叙事风格简单明快,内容富有民族特色,塑造人物形象饱满。

文章又通过分析片中的特写镜头、空镜头、蒙太奇、构图等镜头语言,完成了对该片叙事语言的分析。

最后,文章结尾分析认为《舌尖上的中国》的散文化线性叙事结构以及故事化的表述手法是其广受欢迎的重要原因之一,而多种技巧的悬念设置也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文章研究认为,《舌尖上的中国》能够在2012年红遍大江南北,是在社会环境、媒介生态环境和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变化的大环境中,纪录片创作者进行的一次有意义的创作理念和创作方式的突破。

文章认为,无论是从选题还是内容制作,以及镜头语言的运用,还是在叙事策略与叙事结构等方面,《舌尖上的中国》都能成为当下纪录片创作的典范。

关键词: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叙事分析第一章绪论1.1研究的导火索电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于二零一二年五月十四日在央视一套《魅力纪录》栏目上播出,引爆了观众的热情、网民的热议、收视率的狂潮和媒体的话题。

至二零一二年五月二十日晚二十三点,《舌尖上的中国》第一集《自然的馈赠》在优酷网的总播放量达到一万七千余次,土豆网的总播放量达到了四万余次,在腾讯视频上的总播放量更是高达十四万四千余次,并引发了各大媒体的相继报导,《人民日报》《东方早报》《重庆商报》等著名媒体都参与了此次“盛会”。

《舌尖上的中国》从此开始了中国纪录片历史上的又一个里程碑式的传奇,或者说,继《话说长江》《望长城》等优秀纪录片之后,中国纪录片终于又迎来了新的春天。

中国纪录片源起于1958年,由于人力的缺乏、资源的不足、政治上的限制等原因,这个时期的纪录片发展并不完善,只能称作新闻纪录电影。

舌尖上的中国

舌尖上的中国

第7集 我们的田野
糯米团;香橙烤鱼;腌鱼;酸汤鱼;烤蚝;红 烧珍珠鲍鱼;海胆水豆腐蒸蛋;
节目定位
在娱乐心理和功利心理泛滥荧屏的背景下 《舌尖上的中国》没有从众跟风,从《舌尖 上的中国》的文本内容、目标受众以及实际 对其给予积极反馈的受众群体来看,该片是 从城市人的视角出发,向城市人展现相对遥 远并陌生的自然状态和乡村生活。 在《舌尖上的中国》中,镜头下的乡村生 活是按照与城市生活“相反”,即“差异之 物”的角色进行定位的。

优点


找寻对中国美食认同的交集点 《舌尖上的中国》之所以获 得成功是因为每一集的主线采取了碎片似的剪辑方式,从文 化角度探讨 国人“吃”的传承和变化。它也是美食献给普 通劳动者的颂歌,悄然传达出几千年来中国人在劳动中所产 生的智慧思考以及味觉审美,每一道食物都能勾起观者的浓 浓思乡之情。 文案创作运用 《舌尖上的中国》的文案创作,事实上使用 了国际纪录片的基本创作习惯。在《舌尖上的中国》里就大 量采用了这样的叙述方式,比如说第一集中的“鱼把头”已 经70多岁了,他这次带领大家到冰面上捕鱼,他到底能不能 打到鱼呢?正当观众看着渔网被慢慢拉上来的时候,此时镜 头一转又跳到其他地方,这就给观众造成了一个悬念,要接 着把后面的故事看完。

建议



本纪录片在照顾城市人的需求前提下,也应注 重反映拍摄地的真实情况,增加其真实性,也 让社会关注到农村的各种问题,而不是故意躲 避问题。 其制作者应加强版权意识,尊重知识产权,在 涉及知识产权时应妥善处理,以便纪录片良性 发展。 最后,希望其在学习国外纪录片的模式中,要 结合中国实际情况,发扬创新精神,打造自己 的特色!
不足之处

《舌尖上的中国》是将乡村生活作为“他者”来 展现的,内容取舍经过城市人对乡村生活的固有 想象的心理滤镜。在第一集《自然的馈赠》中原 本有一个“广西田林县八渡笋”的故事:由于该 地恰逢全面干旱,笋大面积歉收,故事主人公只 能到山林中更低洼潮湿的地方收笋。但这个故事 最后被导演删掉了,理由是涉及干旱,“并不光 鲜”。乡村生活中不光鲜的一面就这样被挡在了 受众视线以外,以农民(还有渔民、牧民)和农 民工为代表的社会下层人群忙于生计、疲于奔命 的辛劳被刻意遮掩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题目:舌尖上的中国姓名:侯昆峰专业班级: 机械(21)编号: 46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教研室2012.12《舌尖上的中国》学号;311104002111 姓名:侯昆峰专业班级:机械(21)《舌尖上的中国》讲述了中国各地美食生态。

通过中华美食的多个侧面,来展现食物给中国人生活带来的仪式,伦理灯方面的文化,揭示中国特色食材以及与食物相关,构成中国美食特有气质的一系列元素,了解中华饮食文化的精致和源远流长。

纪录片简介该纪录片共七集,每一集的主线采取了碎片似的剪辑方式,进行了不同地域之间的组合和嫁接,讲述了同一种食材在天南地北之间的变化,用味道营造出了一个个真实的故事。

第一集自然的馈赠本集选取生活在中国境内截然不同的地理环境(如海洋,草原,山林,盆地,湖泊)中的具有代表性的个人、家庭和群落为故事主角,以及由于自然环境的巨大差异(如干旱,潮湿,酷热,严寒)所带来的截然不同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为故事背景,展现大自然是以怎样不同的方式赋予中国人食物,我们又是如何与自然和谐相处,从而了解在世代相传的传统生活方式中,通过各种不同的途径获取食物的故事。

感谢大自然给我们的最初的馈赠。

第二集主食的故事主食是餐桌上的主要食物,是人们所需能量的主要来源。

从远古时代赖以充饥的自然谷物到如今人们餐桌上丰盛的、让人垂涎欲滴的美食,一个异彩纷呈、变化多端的主食世界呈现在你面前。

本集着重描绘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风貌的有关主食的故事,展现人们对主食的样貌、口感的追求,处理和加工主食的智慧,以及中国人对主食的深厚情感。

第三集转化的灵感本集着重描绘了人与微生物携手转化成美食的故事。

中国人的老祖宗,用一些坛坛罐罐,加上敏锐的直觉,打造了一个食物的新境界。

腐乳、豆豉、黄酒、泡菜,都有一个共同点,它们都具有一种芳香浓郁的特殊风味。

这种味道是人与微生物携手贡献的成果。

而这种手法被称作“发酵”。

要达到让食物转化成美食的境界,这其中要逾越障碍,要营造条件,要把握机缘,要经历挫败,从而由“吃”激发出最大的智慧。

第四集时间的味道本集涉及的美食主要有腊肉,金华火腿,烧腊,咸鱼(腌鱼),腌菜,泡菜,渍菜,以及盐渍,糖渍,油浸,晾晒,风干,冷冻等不同食物保存方法,展现以此为基础和原材料的各种中国美食。

贮藏食物从早先的保存食物方便携带发展到人们对食物滋味的不断追求,保鲜的技术中蕴涵了中国人的智慧,呈现着中国人的生活,同时“腌制发酵保鲜”也蕴含有中国人的情感与文化意象,如对故乡的思念,内心长时间蕴含的某种情感等等。

第五集厨房的秘密本集主要透过与具有精湛美食技艺的人有关的故事,一展中国人在厨房中的绝技。

与西方“菜生而鲜,食分而餐”的饮食传统文化相比,中国的菜肴更讲究色、香、味、形、器。

而在这一系列意境的追逐中,中国的厨师个个都像魔术大师,都能把“水火交攻”的把戏玩到如火纯青的地步,这是8000年来的修炼。

我们也在这漫长的过程中经历了煮、蒸、炒三次重要的飞跃,他们共同的本质是水火关系的调控。

第六集五味的调和本集描绘了中国人烹制各种口味所需不同调味料,展示丰富的调味料的制作工艺,解密中国人高超的调味技术。

10个故事,涉及川、鲁、粤、淮扬四大基础菜系和新疆、云南等有代表性的地域美食,通过展现丰富多彩的烹饪文化,讲述当下中国人的真实生活,表达他们的真实情感。

中国饮食素有“味”是灵魂之说。

不同的原材料,不同的调味品,不同的调制手法,不同的调味大师,引领食物到达更加美味的境界。

咸鲜,甜咸,酸甜,酸辣,麻辣,香辣,苦香,鲜香……每一种美食,经过中国人的精心烹饪制作,呈现了不同的味型与气质。

第七集我们的田野第七集我们的田野作为最后一集,本集带领观众完成一个回归——从餐桌回归大地。

以餐桌上的美食为出发点,继而将视线投向生产出各种美食原材的广袤田野,探究美食的来源,它们是如何被人类以各种方式培育出来,并突出体现生态环保的农业生产方式,正是这样的方式才能为美食提供至关重要的品质保证——优良和清洁。

呈现中国美食多样性、地域差异性和农业多样性的样貌同时,讲述了中国人为了食物顺应自然、改造自然的故事这部纪录片在端上视觉饕餮盛宴的同时,更记录了中国千年沉淀下来的饮食文化,以及一菜一羹背后的人情温暖。

很多“吃货”表示,好想边看这部纪录片边在手边备份美食,既饱眼福,又饱口福,回味主题后,还是一碗温暖的“心灵鸡汤”。

从片中可以感知到一个有着悠久文化传统的国度,这里的国民对待生活、对待家庭,对待社会抱持着什么样的态度。

丰富的食材高清镜头下,东方美食端上“深夜盛宴”。

从查干湖捕鱼到南海渔夫,从山东烙饼到新疆烤馕,从卤水豆腐到过桥米线……从5月14日开播的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仿佛中国料理的美食大全。

这一部仅有7集的纪录片取代多部热播电视剧,成为热点话题。

该剧被誉为“吃货观众的必追剧”最大原因,莫过于它在让观众们“一解眼馋”的同时也随着电视机的镜头走遍中国各地,踏上了寻找让中国人为之幸福且引以为傲的料理之旅。

纪录片创作立意:这部片子之所以能这么受欢迎,首先跟他的立意定位是紧密相关的,《舌尖上的中国》从字面上讲与舌头有关,再粗看内容就清楚是与饮食有关,是讲中国人各具特色的饮食风情,但不仅仅是讲饮食,他的立意更多的是展现了制作中华美食的劳动者们如何辛勤劳作,如何捕猎、加工、制作大自然馈赠给我们的各种美味食材。

纵观全片,自始至终弥漫着一股劳动者辛勤劳作的汗水味道和各类食物扑鼻的芬芳气息。

这才是他要表现的平民的故事。

1人物里面大部分的人物都是现实中的普通人,他们居住在农村、生活过得简单而又淳朴,比如在陕北做黄馍馍的黄国盛(老黄)和他的老伴儿,这一段给我留下的印象很深,他和老伴儿住在陕北高原上的窑洞里,儿女都在城市工作,他俩按理说可以去城里安享晚年,但他们没有,老黄每次去城里卖黄馍馍都要踩好几个小时的三轮车,他的馍馍都是他和老伴儿细心亲自做的,干净而又好吃,在他看来累点儿都没什么,高原上宁静的生活才是他想要的、还有湖北嘉兴挖藕人叶茂荣,他给我的印象很深,甚至是极大的感动。

他穿着很长的筒靴,因为经常要下地,因此又特别脏,一跨进藕田就陷进深深的淤泥里,拔都拔不出来!他和其他挖藕人一样,每天都要早起,天未亮就出发去挖藕,他说:“我家孩子上学的钱,盖房子的钱都是挖藕挣的”。

还有很多,采松茸的卓玛、捕鱼的远洋船长林红旗等等,片子的叙述,每位厨师、每位与食物有关的人,都当成“角色”去打造。

他们都在为远离乡村的人们输送新鲜而美味的食物,或许应该用《自然的馈赠》里最后的解说词来形容:当我们有权远离自然享受美味时,应该感谢的是那些付出劳动和智慧的人们!2食物对于里面的食物,看过的人没有不想亲自去尝尝的欲望吧!,那一个个刚出锅的冒着热气的黄馍馍、那经过大半天才挖到的松茸在锅里冒着香气,酥软着身子、那绿绿的健康又营养的糯米……看着嘴巴里就情不自禁地溢出口水,能达到这种效果,摄影师功不可没,他们特别强调,对待食物,不会直接呈现,而是要设计一些周折,用一些技巧,把它们体现出来。

○1在摄影上,要把最有魅力的一面展现出来。

要拍出来那种垂涎欲滴的视觉效果,运用近景拍摄手法,给每样食物以特写,像拍模特一样,带着欣赏与探究奥秘的心情去拍,表现食物不可替代的美观、自然。

○2当然,这些食物都是来自寻常百姓饭桌上最常见的饮食,因此你就会惊奇:“哇,我婆婆也做过这个菜诶!”“哇,以前我还在这吃过这个菜!真的很好吃!”“我好想回家,吃我妈妈做的菜······”这就是一种温情,这就是我们在舌尖上寻觅到的家乡,因为普通而打动人,因为相近而启发人,这是舌尖上的故乡,我们每个人舌尖上的故乡加起来就是舌尖上的整个中国!○3最后,就是这个食物得特别的中国,在它身上能够沉淀一些历史精华和文化传承性的东西。

我的看法:我们的饮食,向全球表达了中国人的世界观。

对食物的看法和做法,代表了中国人的温情、善意和灵性。

百姓视角的饮食观,是对中华美食最恰当的哲学表达。

美食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一炮而红,挑剔的人们甚至给出了和国际知名纪录片相同的高分。

通过普通人的日常美食切入,不仅让唾液受到刺激,也让心灵得到温暖,凝聚起华夏的文化认同。

这是一部能成为经典的片子,这种经典,不仅仅体现在美食拍得让人流口水上,更因为它抓住了中国饮食背后的文化核心,体现了中国人“民以食为天”“食道即天道”的价值观。

正因为中国人在吃方面的文化成就,才使我们今天依然是人口和子孙繁衍最旺盛的族群。

“从五谷中获得温饱”,是人类文明史的基础。

而中国文明的巨大财富,对世界的巨大贡献,也能在食物的层面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对中国人而言,吃更是一种“幸福生活”。

中国人在美味上发展得极其丰富,也因此中国人的胃口被调教得非常娇气。

一家餐馆可以服务不好,但不能味道不好,这与西方恰恰相反。

《舌尖上的中国》不仅是对自然馈赠的感恩,也是对中国饮食文明的礼赞。

我们不仅讲究与自然的和谐,同时也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超越了自然。

我觉得该片最了不起的地方在于平民的美食观,介绍的美食几乎全是家常菜。

美食本身不是出自大厨大师,而是出自寻常生活、里弄街巷,享受美食本无需花费奢靡,这才是真正找到了美食的灵魂。

如孟子所言:口之于味有同嗜也。

人与人在美食的追求鉴赏上本无多大差异。

所以,我们的饮食文化,不仅顽强地昭示出文化认同的根脉和家乡之情,也透视出对美食的追求与品尝人人平等。

如此百姓视角的饮食观,是对中华美食最恰当的哲学表达。

《舌尖上的中国》是一种才下舌尖,又上心间的心灵感受。

自古中国就是一个民以食为天的国度。

每一种味觉,每一种美味,其中蕴藏的不仅仅是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更是中国百姓所寻求的一种根,一种温情,一种同民族间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舌尖上的中国,是每个国人的中国,是一种归宿,是一种内心地踏实。

品种多样的中国菜,不仅体现了一个地区的自然特色,更体现了中国博而同的认同感,传承千年的文化历史,不仅是民族的历史,更是国民意识的体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