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国汽车发展的思考

合集下载

超级工程中国车观后感

超级工程中国车观后感

超级工程中国车观后感在今天的汽车行业中,中国的汽车制造业已经取得了巨大的发展和进步。

超级工程中国车观后感就是对这一现象的深度思考和感悟,让我们一起来探讨中国汽车行业的崛起与成就。

中国的汽车制造业近几年来突飞猛进地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中国厂商们在技术创新方面所取得的突破。

中国的汽车制造商在电动车领域表现出了强大的实力。

通过大规模投资和研发,中国汽车企业不仅仅是跟随潮流,更是引领了未来的发展方向。

在观察中国车市的发展趋势时,我发现中国的汽车品牌开始在国际市场上崭露头角。

中国汽车制造商积极参与国际汽车展览会,并取得了许多的创新成果和奖项。

这不仅展示了中国汽车工业技术的实力,也彰显了中国汽车企业的自信和竞争力。

与此同时,中国的汽车设计水平也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中国车型的外观设计越来越具有辨识度和个性化,给人一种新鲜感和视觉冲击。

在内饰设计方面,中国汽车企业注重舒适性和科技感,不断提升消费者的使用体验。

这种细节上的用心和专注程度,使得中国车型在国内市场上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好评。

除了技术和设计方面的进步,中国的汽车制造商在品质控制上也有了长足的发展。

高标准的质检流程和严格执行的生产标准,保证了中国车辆的品质稳定性和可靠性。

与此同时,中国车企不断增加对汽车安全性能的投入,确保车辆在发生事故时具备更好的安全保障。

这种品质的提升和安全性能的强化,也是中国车辆在市场竞争中取得领先地位的重要原因之一。

作为一名资深文案专家,我对中国汽车制造业的崛起感到由衷的自豪。

作为一个长期关注汽车行业发展的人,我能够亲眼目睹中国车辆从跟随者到领导者的转变,真是一件令人振奋的事情。

在超级工程中国车观后感中,我不禁向未来展望。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创新,我相信中国的汽车行业将会迎来更加辉煌的明天。

中国的汽车制造商将继续努力,以优秀的产品和卓越的品质,引领全球汽车市场的发展潮流。

总结而言,超级工程中国车观后感展示了中国汽车制造业的巨大进步与成就。

对我国发展纯电动汽车的再思考

对我国发展纯电动汽车的再思考
叫做 新 能 源 汽 车 。 只有 用 风 能 、 阳 能发 出 的 电 太 力制 氢 , 能 叫做 新 能 源 汽 车 。真 正 的新 能 源 汽 才 车 确实 没有 外 部 负效 应 , 纯 电 动 汽 车 不 是 新 能 但
用 燃 料作 动力 的汽 车 。所 谓 传 统 能 源 指 的是 汽 油 和柴 油 , 只要 是 不 用 汽 油 和 柴 油 作 燃 料 的 汽 车 都
抢 占新兴 产业 制高 点 。 如果 这 些 话 讲 的是 真 正 意
义上 的新 能 源汽车 , 么是 正 确 的 , 如果 是 指 纯 那 但 电动 汽车 或混 合动 力 车就不 太 符合 实 际情况 了。
应 上 。因此 , 电动 汽 车还 是 存 在外 部 负 效 应 的 , 纯 而且 在 某 些 方 面 , C 放 对 气 候 变 暖 的 影 响 如 O 排 还要 大 于燃 油 汽 车 , 外 部 负 效 应 也 要 大 于燃 油 其
上海汽车 2 1. 1 00 1
中国的 电力 主 要依 靠 燃 煤 电厂 发 电 , 以用 所
纯 电动汽 车 替 代 燃 油 汽 车 , 于 以煤 代 油 。假 如 等
量, 降低 石 油 对 外 依 存 度 , 高石 油 供 应 的安 全 提 性 。从石 油安 全 角度 来 看 这 个 问题 , 定 是 有 道 确
汽车。 对 于真正 的新 能 源 汽 车 , 如太 阳能 汽 车 , 实 确 没有 外部 负 效应 ; 于 生物 乙醇 汽 车 、 料 电池 汽 对 燃
l 纯 电动 汽 车 并 非 真 正 意 义 上 的 新 能 源 汽 车
什么 叫新 能源 汽 车 ?据 说 是 有 别 于传 统 能 源
汽 车而言 的 , 能源 汽 车 是 指 采 用 了 非 常 规 的 车 新

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战略的思考

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战略的思考

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战略的思考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以及对能源安全的担忧,新能源汽车作为一种清洁、高效、可持续发展的交通工具,已经成为了全球汽车产业的热点。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汽车市场,也面临着日益加剧的交通污染和能源压力。

因此,中国政府早在多年前就开始了新能源汽车的推广与研发,并制定了一系列的战略与政策来推动其发展。

首先,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战略的思考在于加强政策支持。

政府要通过加大财政补贴力度、提供研发资金、降低进口关税等手段,来鼓励企业和个人购买新能源汽车。

同时,为了提高技术水平和市场竞争力,政府还要制定相关标准和法规,加强对新能源汽车的监管,保证其安全性和可靠性。

其次,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战略的思考在于培育产业链。

政府要加大对新能源汽车核心技术研发和创新能力的支持,推动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形成优势技术和专利。

同时,在产业链的上下游方面,政府还要引导和支持相关企业和机构进行合作和联合开发,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提高整体竞争力。

第三,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战略的思考在于提高基础设施建设。

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离不开充电桩、充电站等基础设施的支持,因此政府要加大对充电基础设施的建设和配套政策的制定,促进充电设施的普及和发展。

此外,政府还要鼓励企业和研究机构加大对新能源汽车的研究和推广力度,提高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

最后,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战略的思考在于培育市场需求和消费习惯。

政府要加大对新能源汽车宣传推广的力度,提高公众对新能源汽车的认知和接受度。

同时,政府还要鼓励企业推出多样化的产品,满足不同消费群体的需求,形成规模化生产和市场化运作。

此外,政府还要加强与国际厂商和机构的合作,吸收国际先进经验和技术,提高中国新能源汽车的竞争力。

综上所述,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战略的核心思考在于政策支持、产业链培育、基础设施建设和市场需求培育。

通过政府的引导和推动,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为中国汽车产业注入新的活力,同时也为改善环境和促进可持续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关于中国汽车市场未来发展规模与速度的思考

关于中国汽车市场未来发展规模与速度的思考
e vr n n ,h a i ai n lc n i o s a d e e g i ai n, r n l z d u d rt e g i a c fS in i c C n e to n i me t t e b sc n t a o d t n n n r y s u t o o i t o a e a ay e n e h u d n e o ce t i o c p f f De e o me t h e e fC ia’ u o b l o u a z t n s o l e c o e t h o d lv 1 h e f t r e e o me t v l p n . e lv lo h n S a t mo i p p lr a i h u d b l s o t e w a e e .T u u e d v lp n T e i o
关 于中国 汽车市场未来发展规 模与速度的 思考/ 程振彪
d i 03 6 /i n1 0 - 5 02 1 .40 1 o: .9 9js .0 5 2 5 .0 00 .0 1 .s



程振 彪
( 东风 汽 车 公 司 , 汉 4 0 5 武 306
摘要 : 针对 国 内外 有 关 机 构和 人 士对 中 国未 来 汽 车市 场 规 模 与 发 展 速 度 的各 种 预 测 , 本 文 以科 学发 展 观 为指 导 , , 分 析 了决 定 ( 影 响 ) 国汽 车 未 来 发展 的主 要 因素— — 国 际 大 环境 、 本 国情 和 能 源 环 境 形 势 , 出 我 国 汽 车 普 及 的 或 我 基 提 目标 应 与 世 界水 平 大 体 相 当 , 国汽 车 的 未 来 发展 取 向必 须 以平 稳 ( 非 高 速 ) 科 学 、 中 而 、 可持 续 为追 求 目标 , 变粗 放 改

对我国汽车产业政策的几点思考与建议

对我国汽车产业政策的几点思考与建议
15 9 3年 开始起 步 , 经过近 6 0年 的时 间虽成 为 汽 车 生产大 国 , 但企 业 规模 小 而散 , 足 以形成 优 势 规 不 模经济 。现 在全 国汽车 生产企业 超过 1 0家 , 布 0 分
计 划 中提 出 : 把 汽 车 制 造 业 作 为 重 要 的 支 柱 产 “
产 业发展 的 战 略 目标 主 要 集 中在 卡 车 方 面 , 施 实

我 国汽 车产 业现 状
21 0 0年 中 国 已成 为 世 界 上 最 大 的 汽 车 产 销
重 点倾 斜式 的扶 持 发 展 政 策 , 有 将 产 业 关 联 性 没 强、 市场 潜 在需 求 大 的轿 车 和小 型 卡 车 作 为 支 柱
影响。
4. 方 保 护 主 义 泛 滥 地
步指 明了方 向。
20 04年 5月 2 1日, 国务 院批 准 ,汽 车产 业 经 《
发 展政策 》 布 实施 。该 政 策 重点 对 创 造 统 一 的 颁
市场 环境 、 汽车产 业 与其 他 关联 产 业 的 协调 发 展 、
齐鲁师范学 院学报

2 ・ 9
经济 的支 柱 产业 , 努 力 改 变 当 时 汽 车 产 业 的 落 并
后 状态 。该 政策 的实 施 为我 国汽 车产 业 的 发展 进

量 限制等 。 这些 政 策 的 实 施 , 一 定 程 度 上 保 护 在 了我 国的 国 内 市 场 , 进 了汽 车 产 业 的 发 展 。但 促 它 对我 国汽 车产业 组 织优 化 也带 来 了 明显 的 负面
业” 。我 国开 始重视 汽车生产 的“ 约化 政策 ” 以 集 , 骨干企 业 带 动 产 业 发 展 , 成 长 春 一 汽 、 北 二 形 湖 汽、 济南重 型 汽 车 制 造 厂 以 及 军 工 部 门 等 汽 车制 造 基地 , 时 也 加 大 了汽 车零 部 件 生 产 企 业 的改 同 建 、 建 。在 继续扩 大汽 车 产业 利 用外 资 的 同 时 , 扩 更加 重视提 高轿 车零部件 生产 的 国产 化率 。 19 94年 , 国务 院制定 并实施 了《 车工 业产业 汽 政策 》 目的是把我 国汽车 工业 尽 快 建设 成 为 国民 ,

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战略的思考

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战略的思考

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战略的思考随着能源紧缺和环境污染问题的日渐严重,新能源汽车作为一种清洁、可再生的能源替代方案,已经成为了全球汽车产业的发展趋势。

作为世界最大的汽车市场,中国应积极推动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并制定相应的发展战略。

以下是对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战略的一些思考。

首先,制定明确的政策和法规是推动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基础。

政府应该出台一系列的激励政策,如减税、补贴等,以鼓励消费者购买新能源汽车。

另外,加强对新能源汽车的技术创新支持,鼓励企业开展研发工作,提高新能源汽车的性能和可靠性。

同时,加强对充电设施和电池回收等相关产业的支持,构建完善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

其次,建立健全的市场体系是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关键。

目前,新能源汽车的生产和销售主要依赖政府的补贴资金,这种补贴导向的市场机制难以持久。

应鼓励市场竞争,通过引进外资、激活民间资本等方式,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

此外,加快推动新能源汽车的标准化和规模化生产,提高产能,降低成本,进一步提升市场竞争力。

第三,加强产学研合作,提升新能源汽车的核心技术。

新能源汽车涉及多个领域的技术,如电池、电机、控制系统等。

政府应该加大对高校和科研机构的支持力度,鼓励企业与院校合作开展研发项目,共同解决关键技术难题。

另外,建立起以新能源汽车技术研发为主导的产学研创新联盟,促进产学研之间的紧密合作,提高新能源汽车的创新能力。

第四,加强国际合作,借鉴和吸纳国际先进经验。

新能源汽车是一个全球性的产业,各国都在积极推动其发展。

中国应该积极参与国际合作,借鉴和吸纳国际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

同时,加强国际标准制定和合作,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全球化发展。

最后,加强宣传和教育,培养社会对新能源汽车的认知与接受度。

虽然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前景很好,但目前大部分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了解有限,对其存在一定的疑虑和不信任。

政府和企业应加大宣传和教育力度,向公众普及新能源汽车的优势和意义,提高社会对新能源汽车的认知与接受度,推动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健康发展。

关于汽车及零部件企业国际化发展的思考

关于汽车及零部件企业国际化发展的思考

源 优势来 获取 国际 市场份 额 ,在 汽
位 。无论 是 出 口还 是海 外建 厂 ,企
级 ,形成生产要素的跨境流动 ,进 行跨 国 经营 的经济 活动 。 国际化 是

车 产业 的 国 际 分 工 中 处 于 被 动 地
个 发展 演进 的动 态变化 过程 :出 口是 企业 国际 化 发 展 的 初 级 阶 段 ;
想 ,主要 是汽 车信 贷 、汽车 保险 等
出口的主力车型 ,两种车型的出口 量 合计 接近 汽 车 出 口总 量 的 8 % 。 0
的产 业 之一
业 无一 例外 的 均为跨 国公 司 。汽车
企业 的全球 化经 营 已经成 为汽 车 企
业 在全 球 竞争 舞台上 生存 和 发展 的
必 经之 路 。
质量 ,提高产品的可靠性 。通过成 功 的跨 国并购 ,国 内企业 将学 习到 先进 的生 产技 术和 管理 经验 ,这些
关于汽车及零部件企业国际化发展的思考
口 王 红娟 曲 婕
摘要 : 国际化是全球汽车产业发展 的重要特征 , 目前 中国汽车企业 的国际化发展 已经开始起 步 , 汽车及零部件 出 口逐 年攀升 , 国内企业开始将生产 、 研发等产业链环节布局全球 , 分车企尝试海外并购 。在 国际化 的进程 中, 部 中国汽 车及零部
能得 到进 一步提 升 。 发 资源 ,提升我 国 汽车产 业发 展水

都有 利于 我 国汽车 产品 的质 量和性
三 是 汽 车 企 业 之 间 的 兼 并 重
组。自2 0世纪 6 O年代 以来 ,世界
2 12 通过海外并购掌握核心研 ..
2 O世纪 9 0年 代 以后 ,经 济 全 球化 的进程 显著加 快 。在这 个过 程

关于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战略思考-新能源专业论文(1)

关于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战略思考-新能源专业论文(1)

关于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战略思考-新能源专业论文(1)本文讨论的新能源汽车仅限于纯电动车、燃料电池车和油电混合动力汽车,而将先进柴油动力车和使用生物液体燃料的汽车归为节能汽车的范畴。

所谓纯电动车是指以蓄电池或燃料电池为动力行驶的用电动机驱动的汽车;燃料电池车有很多种,目前公认的最佳办法是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

这种技术的特点是以氢为燃料,通过电子的运动产生电能,储存并使用;油电混合动力汽车是指由传统的汽油机或柴油机与电动机结合提供动力的汽车。

一、发展新能源汽车的重大意义汽车工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它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已成为现代社会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但是,以石油为燃料的传统的汽车工业,在为人们提供快捷、舒适的交通工具的同时,增加了国民经济对化石能源的依赖,加深了能源生产与消费之间的矛盾。

随着资源与环境双重压力的持续增大,发展新能源汽车已成为未来汽车工业发展的方向。

(一)发展新能源汽车是缓解石油短缺的重要措施发展新能源汽车是减少对国外石油依赖,解决快速增长的能源需求与石油资源终将枯竭的矛盾的必由之路。

近年来,我国汽车市场发展迅速,已成为全球第二大汽车市场。

2009年,我国汽车保有量突破7000万辆,产销量双双突破1300万辆,石油年消耗量将会达到1.2亿吨。

目前,我国人均GDP已超过3000美元,消费结构升级是必然趋势,加之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市化和机动化的重要阶段,汽车需求的快速增长难以避免。

我国每千人汽车拥有量仅为38辆,与139辆的世界平均水平存在很大差距,汽车消费市场还有相当大的发展空间。

预计到2020年,我国汽车保有量将达到1.5亿辆,如果全部使用化石能源,石油年消耗量将达2.5亿吨,约占届时我国石油总消耗量的55%。

因此,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是缓解我国石油短缺、降低石油对外依存度的重要措施。

(二)发展新能源汽车是降低环境污染的有效途径新能源汽车不燃烧汽油和柴油,所使用的锂电池是国际公认的环保电池。

全球生产网络背景下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思考

全球生产网络背景下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思考

于 自己的全球 营 销 网络 , 建 立 自己 的融 资 公 司 , 为
遇, 构 建 自己的竞 争 优势 。汽 车产业 的升级 遵循 一 般产 业升级 的规律 , 其 首先 要 实现 的 目标就 是 分段
顾 客提 供全 面 的金融 服 务 。我 国整 车企 业 在 这些 方 面与 国 际竞 争 对 手 相 比有 许 多 欠 缺 , 如汽 车 销 售体系不健全、 售后服务差、 专业化程度低 、 汽 车 金 融服 务发 展缓 慢 等 。
链 条 升级 。产业 升 级对 于生
立 的零部 件供 应商 。中 国汽 车 市场 中 以第 一类 零 部件 企业 为 主。这 种关 系往 往使 得 整 车 企业 处 于 核心地 位 , 零部 件企 业 缺 乏竞 争 意 识 , 不 利 于新 产
品 的研 发 和节 约管 理成本 。
( 2 ) 汽 车后 市 场 领 域 发 展 不 健 全 。在 全 球 生 产 网络 中 , 汽 车 产 业 的各 环 节都 是 相 互 依存 和 彼 此制 约 的 。营销 、 售 后 等处 于微 笑 曲线 的右 端 , 具 有较 高 的附加 值 。发 达 国家 汽 车 营销 通 常采 用 销
企业 之 间关 系虽然 较 为复 杂 , 但 主 要分 为 两 类 : 一 类是 依附 于 整 车 企业 的 零 部 件 企 业 , 另 一 类 是 独
具 有竞 争合 作关 系 的 企业 之 间 的 集成 关 系 。 与价 值 链看 重 同一产 品在 不 同生 产环 节 的垂 直关 系相
比, 生 产 网络 的概念 更加 宽泛 。 以全 球 生产 网络为 背 景进 行 的 汽 车产 业研 究 主要是 对汽 车产 业整 零 关 系 和跨 国公 司 的 战 略调 整 进 行 分 析 。产 业 升 级 有 4种类 型 , 分 别 是 流 程 升级、 产 品升级 、 功 能升 级 和

车临城下—对我国汽车工业的三点思考

车临城下—对我国汽车工业的三点思考
维普资讯
Chn s s i ie e Mo a c
20 年 第 1 期 02 0
・●, 三 点 思 _ 口. _ 、、 — 、 考 — 对我 国汽车工业的 I、
0/友 熊 达
盛 况 空前 的第 七届 北京 国 际汽车 展 已 经 离 我 们 远 去 , 它 留 下 的 是 严 峻
组 , 即 “ 汽 ” 与 “ 汽 ” 重 组 。 重 一 天 组 的 一 方 是 中 国 最 早 , 也 是 最 大 的 汽
这 主 要源 于 我 国汽车工 业 脱胎 于 “ 三
线 ” 军 工 企 业 , 出 于 战备 考 虑 , 大 都
散 布 在 隐 蔽 的 山 区 或 丘 陵 地 带 。 后 因 经济 建设 需要 ,一部 分企 业 向沿 海迁 移 , 但 大 部 分 企 业 仍 然 留 在 原 地 。据
十分 深远 。 2 .关 键 是 把 企 业 做 强 。企 业 不 仅
起 来 并 非 那 么 容 易 。 2 世 纪 8 年 代 从 0 0 后期 开始 ,我 国政 府 曾一度 致力 于推 动这 项工 作 ,通过 行政 手段 把 大批企 业合 并起 来 。其结 果事 与愿 违 ,重组
要 做 大,更 要做 强 ,只有 这样 才 能抵 御 国际竞争 的疾 风 暴 雨 。加 入 世 贸 , 我 国 汽 车 行 业 将 受 到 较 大 冲 击 ,特 别 是 小 轿 车 行 业 。 人 世 前 国 家 对 小 轿 车 实 行 双 重 保 护 , 一 方 面 实 行 进 口许 可
虽 然这 不是 什么新 的话题 ,但做
购车 合 同,夏 利 等经济 型轿 车 也都拿
到 了不少 订 单, 就连 标价 高 达 8 8 8万 的 宾 利 和 3 8万 的 劳 斯 莱 斯 也 找 到 了 6 买 主 。这 种 多 元 化 需 求 市 场 的 壮 观 场 面 , 预 示 着 汽 车 进 入 中 国 百 姓 生 活 的 浪 潮 正 在 兴 起 , 已显 示 其 世 界 最 大 汽 车 消 费 市 场 的 潜 在 魅 力 。 中 国 市 场 的 进 一步 开放 对 国际跨 国 汽车 公司 产生 了极 大 的 吸 引 力 , 国 外 汽 车 厂 商 携 名 车参 展 并不 仅仅 是供 人欣 赏 ,他们 的 目的是通 过展 示 自己的 实力 ,扩大 在 中 国 的 市 场 的 份 额 。面 对 国 外 厂 商 虎 视耽 眈, 全副武 装地 向 中国市 场大举 进 攻 ,中 国汽 车工 业要 注意 以下几方 面 ,武 装 自己,迎接 挑 战 。

关于中国汽车工业发展前景的思考

关于中国汽车工业发展前景的思考

中国汽车工业现状和发展预期朱孔源(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北京100823)【摘要:本文对2008年和2009年1季度我国汽车工业产销情况进行了介绍,分析了我国汽车工业目前所处的经济发展环境,并对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前景进行了预测。

最后,本文还提出了汽车工业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三大挑战。

】1、我国汽车工业产销概况1.1 2008年全球汽车工业回顾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全球汽车市场2008年需求萎缩,汽车工业受到了较大冲击,全球产量为7020万辆,同比下降了4.1%。

表1-1给出了2008年世界主要汽车生产国的汽车产量,这些国家的汽车产量占全球汽车产量64.4%。

从表中可以看出,受金融危机影响严重的美国,汽车产量降幅突出。

此外,美国的汽车销量同比下降18%,是自1992年以来最低的一年。

日本汽车产量虽然降幅只有0.3%,但销量却仅为508万辆,创28年来的新低。

其中,日本丰田汽车71年来首次出现亏损。

表1-1 2008年世界主要国家汽车生产量注:数据来源为《日本自动车工业》1.2 2008年我国汽车工业产销回顾进入新世纪,我国汽车工业发展极为迅速(见图1-1)。

2000年,我国的汽车产量仅占全球汽车产量的3.5%,但现在我国汽车产量已经占到全球汽车产量的13.31%。

图1-1 历年汽车产销情况从图中1-1可以看到,虽然2008年我国汽车产销量仍有5.2%和6.7%的增长,明显好于全球市场,但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增幅已经明显放缓。

汽车行业内骨干企业也未能幸免,多数企业增幅放缓。

在市场集中度方面,2008年也没有大的变化,行业前十佳企业共销售782.01万辆汽车,占汽车销售总量的83%,市场占有率与大致相当;乘用车前十佳企业的市场占有率接近60%,商用车接近70%。

图1-2 2008年前十家企业销量及市场分布图1-3 2008年前十家乘用车企业销量及市场分布图1-4 2008年前十家商用车企业销量及市场分布分析2008年月度走势(图1-5和图1-6),受金融危机和我国宏观调控政策的影响,汽车产销前高后低现象突出,上半年汽车产销同比增幅还在两位数以上,下半年却是峰回路转,产销下滑明显。

关于中国汽车产业国际化发展的思考

关于中国汽车产业国际化发展的思考

关于中国汽车产业国际化发展的思考
中国汽车产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在技术、工艺、生产能力等方面不断追赶国际先进水平,逐步形成了一定的产业规模和市场份额。

同时,中国汽车产业也在逐步走向国际化,
越来越多的中国汽车品牌走向海外市场,参与国际竞争。

但是,中国汽车产业的国际化水
平还远远不够,中国汽车品牌在国际市场的知名度还不高,应该怎样促进中国汽车产业更
加国际化发展呢?
首先,中国汽车产业应该加强国际化的战略规划。

中国汽车产业面临着国际化竞争的
挑战,需要针对不同的市场与竞争对手进行合理的战略规划。

除了注重技术研发和创新,
还需要进一步提升品牌形象和管理水平,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汽车品牌。

其次,中国汽车产业还需要注重与外部市场的交流和合作。

需要积极参与国际汽车展,并与国外知名汽车品牌展开合作,加强人才资源的共享和技术交流,在全球范围内建立开放、协作、互利共赢的国际合作机制。

第三,中国汽车产业还需要完善自身的产业生态系统。

除了生产自主品牌车辆外,还
需要建立汽车零部件和后市场服务体系,提高产业的整体竞争力,进一步增强国际竞争
力。

最后,政府也需要出台相关政策支持和鼓励中国汽车产业的国际化发展。

政府可以通
过财政支持、税收优惠等方式,激励企业加强创新研发,提高产品质量和技术含量,在国
际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

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概况及问题与思考

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概况及问题与思考

能 源 汽 车核 心 技 术 的研 发 方面 已经取 得 了令 人可
喜的进展嘲 。
电动轿车 、 上海牌燃料电池轿车三款代表不同技术 方向的新能源汽车, 并计划于 2 1 年推出自主品 02 牌的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和纯电动汽车。 一汽集团已
确 定 以混 合 动 力 车 为 主 的 新 能源 汽 车 发展 战 略 ,
环境的压力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 汽车产业在能源利 用方面迫切需要技术创新实现转型升级。
【 作者简介 】云 洁 , ,93年 生, 女 16 本科 学历, 研究 员, 专利代 理人 , 江苏省科技 情报研 究所查新 中心副主任 , 专利分析师。研
究 方 向 : 技 查新 、 科 情报 研 究 、 利 信 息 分 析 、 争情 报 。 专 竞
节 能 论 坛
我国新能源汽 车产业发展 概况及 问题与思考
江 苏省 科 学技 术 情报 研 究所 云 洁

要 :本 文论述 了我 国现阶段新 能 源汽 车产业的发展现 状 , 从产业政 策、 总体发展状 况、 主要 零部件生
产现状 、 新能源汽车的主要种 类和特点等方 面概述 了我 国新能 源汽车产业的发展 , 结合对新能源汽车领域 的专 利 文献检 索与专利分析 结果 , 出了我 国发展新 能源汽车产业还存在 的主要 r ̄ , 指 . 并对我 国现阶段 发展 新能源 - l 汽车提 出了建议与对策 。 关键 词 :新 能源 汽车 ; 发展 ; 专利 分 析 ; 状 ; 现 对策 ; 建议
地。 比亚迪是 国 内新能源 汽车 的领 跑者 ,0 8年 即 20
推 出插 电式混合动力车 F D 2 0 3 M,0 9年又推 出纯 电动轿车 E 。具体情况见表 1 。 6 旧 在众多汽车企业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比亚迪。

汽车概论思考题

汽车概论思考题

学习汽车概论之后,谈谈你对我国汽车工业发展的认识。

答案:1:(汽车发展的历程)世界上第一辆三轮汽车由德国工程师卡尔·奔驰于1885年研制成功,并于1886年l月29日进行了立案专利。

100多年来,人类的汽车制造技术在现代科技的推动下,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新型的汽车在造型、性能、燃料方面,都发生了许多重大的变化。

到1988年为止,全世界汽车年总产量达四千八百多万辆。

世界上汽车保有量已超过五亿三千多万辆。

其中日本汽车产量急剧上升,1980年日本汽车产量达到一千一百多万辆,超越美国,跃居世界第一位。

2、(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中国的汽车工业是在1949年后才建立起来的。

1953年7月第一汽车制造厂开始在长春市兴建,并于1956年10月开工,结束了中国不能制造汽车的历史。

随后,许多汽车修配企业相继改建成汽车制造厂,使我国汽车的品种和产量进一步发展。

1968年开始动工兴建我国规模最大的第二汽车制造厂。

80年代,在“改革开放”的正确方针指引下,我国汽车工业又以更高的速度向前发展。

我国汽车工业经过多年的艰苦创业,已形成相当的规模和明确的发展方向。

到本世纪末,我国汽车的保有量将超过1000万辆,年产量将超过100万辆并跃居世界主要汽车生产国的行列。

3、(汽车为什么是衡量)汽车工业的发展水平是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也是社会物质生活发展水平的标志。

汽车的研制、生产、销售、营运,与国民经济许多部门都息息相关,对社会经济建设和科学技术发展起重要推动作用。

因为汽车工业是高新技术的载体,其庞大的产业规模为电子信息技术等的产业化和持续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支撑平台。

汽车发展带来的社会变革,加快了城市化进程,开拓了汽车服务贸易市场,从市场、研发、采购、生产、销售、服务直至后勤都超出了国家范围,由此而产生的贸易、法律、环保及产业经济影响远远超过了汽车工业本身。

同时,与汽车产业发展密切相关的汽车服务贸易和后市场迅速发展。

对中国汽车业现状的几点思考

对中国汽车业现状的几点思考





_一_ 一
蛾甄 强 §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一 ■ 踊 . ● 一一 ! ■ 鼎 ■ ■ 聃 ■ 霞
= f -
叠 麓
对 中国汽 车业现 状 的几点 思考
入世 1年 ,中国汽车业发展速 度之快 ,为 0
世 界 汽 车 发 展 史 所 罕 见 ;但 与 此 同 时 ,许 多 积 聚 的 问题 和 深 层 次 矛 盾逐 渐 凸 现 来 ,再 次拷 问 中 国汽 车 产 业 。
为 中 国 车市 是一 个 永 远 挖 不 完 的 金 矿 。 近 几 年 发生 的事 实 开 始 慢 慢模 糊 了笔 者 的判 断 ,在 豪 迈 地 登 10 万辆 、跃 居 全 球 第 一 大 汽 车 市场 之 后 ,我 们 有 幸 0 8
从品牌 到市场 、从技术到人才 、从 整车 到全产业链 ,尽 管中国汽车 已经有 了巨大的进 步 ,但依然没有摆脱对跨 国公
展无 疑有 着 自身 的现 实 压 力 。一 方 面 是 能 源 压 力 。 随
车是一场汽车产业 变革 。它的变革之大 ,可能远远超 过乔 布斯 的 “ 苹果” 。因此包括政府和企业 ,切不可 浮躁 与急于求成。 对于 《 规划》 提 出 的极 具针对 性 的多项重 点工 作 ,许多业界人士认为 ,节能与新能源汽 车产业要想 跨 越式发展 ,在产业 化未 到来前 ,国家必须 强力扶 持 ,因此 紧随 舰 戈 之后 ,应该就是内容的细化 实 施。并出台配套的实施 细则 ,防止低水平盲 目投 资和 重复建设 。此外 ,发展节能与新 能源汽车 ,不能光靠 政策支持 ,关键要靠企业 自身能 力 ,努力突破核心技 术 ,解决新能源汽车发展中亟待解决 的问题 。

中国汽车工业未来发展战略的几点思考

中国汽车工业未来发展战略的几点思考
工业 。 、
提 出要造 4万元的经济实用轿车 , 以最佳 的性能价
格 比, 足 雷人对 家庭 轿 车的 需求 。 满
2 提高利用外瓷的质量 . 中国今后要大力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 应从以 下 几方 面着手 十 五 “ 期间 , 中国汽车 工业 仍然要 进

竞争是市场经济的灵魂 , 是一个产业发展最强 劲的杠杆 , 是振兴 中 国汽车工 业的 希望 所在 。 也 实践
方面是做 了多年轿车梦的广大百姓持 币 购, 待 另一 方 面汽 车 厂家却苦 于市 场太 小。 巨大 的市场需 求呼
唤切合 中国百 姓 的 供给 , 利从 市 场 供需 的 断 层 中 吉 看 到 了蕴 藏的无 限商 机 , 到 了 自己 的位 置 , 找 响亮地
义上讲 , 一个 国家不具备开发 能力就不能算有汽车
股票、 债券和各种形式的贷款, 筹集资金发展中匡汽 车工业, 并规范利用外资的渠道 , 将各种利用外资的 形 式纳入 到利用 外 资 的统一管理 中来 。 三 , 第 要通 过 定的政策措施来促进 合资企业进行开发 , 如合资 企业的第 二代 产 品应 当是 合 作开发的 产 品等 。如果
不是很大 , 产品品种也不是很多 , 大都生产一两种基
维普资讯
2 0 ( ) 1 0 轻型汽 车技 术 0 22 总 5
市场论 坛
5 7
本 车型 。 同时 , 些企业 的产 品也不都 是世 界先进 的 这 车塑, 外商 通 过 知识 产 权对 合 资企 业 的产 品 开发 进 行 牵制 , 转让 的大 多是 即将过 时的 技术与 产品 , 导 这 致 了我国 汽车 界 难 以实 现 科技 开 发 , 多 教 企业 都 大 是 在重复 生 产 , 新换代 缓慢 目前 , 内许多 人士 更 业 都 已注意 到这 一 问题 , 们认 为 , 国大多 数企业 无 他 我 力 建 立强大 的科 技 开发 部 门 , 技术 上 主要 依赖 国外 企 业 , 符合 我 雷发 展 的长远 利益 因为 , 不 从某 种意

中国汽车市场与汽车产业层面的双重思考

中国汽车市场与汽车产业层面的双重思考

此 导致 下 半 年 甚至 是 整 个 全 年 市 场 是 不 容 乐 观
的水 平。20 年 ,中国汽车产量 占世 界产 量规 03 模的 比重约为7 %,至2 l年 ,这个 比重一跃 . 3 OO 升为2 .%,这一 比重的变 化充分说 明 中国市 3 5 场的快速 崛起 。2 0 年亚太市场 占全世 界市场 05
场数据来看 ,对很多企业来讲不 是很 乐观 的三 个 月 。从 一 季 度 的 市 场 表 现 来 看 ,轿 车 、 s v、MP u V和商用车市场 全部 出现逆 增长 ;从 企业 的市场表 现来看 ,乘用 车企业在一季度 出 现逆增 长 的数 量比例达 到了6 %,客 车企业 占 2  ̄4 %,货 车企业 占 ̄ 6%,这是 非常严 峻 的 J 15 J 13 数字 。从2 1年 的经济数据 的走 向和市场 的表 02 现来看 ,上半 年汽车市 场的形势非常严峻 ,由
汽 车 市 场 在 过 去 的 二 三 十 年 里确 实取 得 了 很 大

赵 冬 耙
任 焕 焕 边 杨
的进步。但是 ,自从2 1年各项 刺激 政策退 出 0 1
以后 ,中 国汽 车 市 场 出 现 了 一 种 急 速 下 滑 的态
级 ,同时市场也需 要产业升级去带动它 的一些 沉淀 ,从 这个 角度来讲 ,无论是市场 的一些 成
大学博 士 ,中
国 汽 车技 术研
究 中 心 数 据 资 源 中 心 首 席 分 析 师 , 高 级 经
济 师
2 中国汽 车产 业层 面 的考量
在全球化 的生产 阶段下 ,市场和产业是相
辅相 成 ,相互 协 调 的 。 产业 需 要 市 场 去 实 现升
无论从数量上还是从质量上来看 ,中 国的

中国汽车工业未来发展战略的几点思考

中国汽车工业未来发展战略的几点思考

产 权对 合 资 企 业 的产 品开 发 进行 牵 制 , 让的 大多 是即将 过 时的技 术与 转
产品, 这导致 r我 国的汽 车界难 以实
业 国家创 新体 系 工程 , 力 实现跨越 努
式发 展 , 求在 激 烈的 国际汽 车 工业 以
现科 技开 发 , 多数 企业 都是在 重复 大
何走? 下面 是顿 具 争议 的几大 观 点 . 值 得更 加பைடு நூலகம் 八的 探讨 。
走 强 强 联 合 之 路
国内外 专家 预 测 ,  ̄ 0 5 、 * 2 0 年 国 际 上汽 车 工业 新 一 轮 的 科技 创新 将 发生 突破性 进 展 ,由量变 到质 变 , 接 着迅速 向纵 深 方 向发 展 , 引发 一 并 场 空前 的汽 车工 业科 技革 命 。 实 质上 这 是一次 综 合 国力的 大较 量 , 我 国将 而
生产 ,更新 换 代缓 慢 。目前 , 内许 业 多人 士都 已注 意 到 r 妻一 问题 , j 他们 认为, 由十我 国大多 数企 业无 力建 证 强 大的 科技开 发 部门 , 术 上主要依 技 赣 国外 企业 , 不符 合我 国发 展的长 这 远利 益 。因为 , 某种 意 义 J讲 , ‘ 从 二
轿 车企 业趋 向于分 散 , 无法 实现 国内
资 的 进入 。 可以在 目前 条件 下进 一步 放宽准 人 的条件 , 鼓励 外商 对汽车 零
部件 的投 资 。 其次 ,要多渠 道利 用外 资 以往 中 国汽 车工 业利 用外资 只将 长 期以 来 ,中 国汽 车 工业 的 发
展 , 于严 格的 国家投 资 、 处 国家控 制 模 式 之下 , 但直 到今 天 , 轿车在 国 小
维普资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中国汽车发展的思考营销121班王芳 12313821摘要:近百年来,中国的汽车工业在不断地快速发展。

从自主研发到与外国汽车公司合资经营,到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思考要建立我国的自主品牌,我国的汽车工业正处于不断前进的道路上。

关键词:中国汽车工业自主品牌品牌是一个企业的灵魂,也是一个行业振兴的标志,汽车产业已是我国五大支柱产业之一,关系到国家经济的安全和可持续发展,中国汽车自主品牌的发展就是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从世界汽车工业发展史及中国汽车工业现状来看,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壮大离不开自主品牌,努力培育自主品牌是中国汽车工业发展壮大的必由之路。

不可否认,我国汽车产业20年来的合资政策无论在增加劳动就业、培养技术工人、输送管理经验、传播营销理念、推动中国零部件企业成长、带动汽车产业上下游发展等方面都作出了极大贡献。

然而,在大量的合资过程中,我们不仅没有掌握国外的先进技术,明显地提高我国汽车产业的自主开发能力,反而还丢失了原有的品牌和研发能力,更不用说打造出能与跨国巨头竞争的自主品牌。

合资企业所产产品的利润的绝大部分被外方赚走,无数事实说明了在没有自主品牌的合资企业中,由于我们没有进行自主开发的机会和舞台,要想提高我方的自主开发能力是非常困难的,我方仅仅是外方品牌的一个制造工厂。

在现代经济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品牌已是跨国公司作为控制和配置资源、抢占和控制市场的利器。

简而言之,中国汽车自主品牌的发展过程,就是其与国际汽车巨头品牌的博弈过程,未来10—20年,中国能否诞生世界级的跨国汽车工业集团,能否培育出自己的全球知名品牌将是中国汽车工业成败的一个重要标志。

一、我国汽车自主品牌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自主品牌现状我国汽车工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涌现出一大批汽车自主品牌,但称得上是驰名品牌的并不多,大多数自主品牌汽车规模小、技术含量不高、知名度也不高。

自主品牌主要集中在国际竞争力相对较高的小排量经济型轿车,如吉利、奇瑞、哈飞等,国内汽车汽车销售量中合资汽车占很大的比重,我国汽车自主品牌正处在被“边缘化”的险境之中。

随着进口配额的取消及进口关税的逐步降低,这些自主品牌如不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将会面临着生与死的严峻考验。

总的来说,中国汽车市场长期被外国品牌主宰,而自主开发的历史太短,所以自主开发的产品缺乏品牌效应,已有的少数国内知名汽车品牌如“红旗”、“解放”和“东风”,与国际一流品牌也有相当的差距,“红旗依稀可见,东风吹拂乏力”就是它们的真实写照。

二、制约自主品牌发展的关键因素分析(1)政府对自主品牌的发展支持力度不够长期以来,政府就没有一个清晰的发展汽车产业的战略目标和定位,国家对企业发展自主品牌的政策支持和引导不多。

其中包括对于自主品牌的税收和征费方面优惠不多,对自主开发成果的奖励措施空缺;缺少对中国汽车企业和中国汽车产品“走出去”的扶植政策;另外,对合资企业的“二免三减”的税收优惠政策造成了事实上的对本土品牌的歧视与打压等等。

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的市场竞争机制与公司治理制度还有待完善,市场机制与企业制度的不健全导致企业缺乏进行品牌竞争的动力。

如对国企领导的任命考评制度,考核指标只注重眼前经济利益,而不是看企业更长远的持续发展能力,因此,许多企业对投入巨资搞自主开发缺乏积极性。

总之,政府没能营造出一个有利于自主品牌成长壮大的环境。

(2)国民的消费心理存在一定偏差中国汽车工业由于自主开发的历史太短,自主开发的产品缺乏品牌效应以及国产汽车在技术、质量上的确与外国汽车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导致消费群体形成了对外国品牌的心理崇拜,购买轿车时,更多的倾向国外品牌。

在对待国内自主品牌的态度上,基本上对我国汽车自主品牌不抱有信心,这样的思想逐步根深蒂固,一时之间也是难以改变的。

还有一些消费者出于攀比心理、从众心理,觉得用国产汽车丢人,会比用外国汽车的人低一等。

另外,有些地方政府为了撑门面,追求高格调、上档次,大量引进外资,对自主品牌反而缺乏一定的支持,甚至制定了限制自主品牌占主导地位的小排量经济型车的政策法规等,这些现象严重地限制了我国汽车自主品牌的发展,这种政府及个人的畸形消费心理也导致了国内的轿车制造企业在自主品牌的建设中投入较少。

(3)汽车企业的品牌意识淡漠甚至错误我国汽车行业刚刚由产品竞争时代转入品牌竞争时代,多数企业存在着品牌意识淡漠,品牌定位模糊的问题。

比如节能、环保、人性化等大众化要素,这些要素是所有品牌共有的特质,并不能成为某一品牌独特的差异化优势。

把它们作为品牌定位,就陷入了一个同质化的误区,进而也就失去了品牌独特的差异化优势。

更有甚者,一些品牌除了商标之外,没有品牌定位、消费者划分、识别系统等概念,仅仅是一个商标。

另外,有一些汽车企业在如何塑造品牌的问题上进入了误区,把品牌推广的重点放在了媒体炒作和提高知名度上,忽视了对品牌内涵的有效性传播,对维持品牌的基本元素缺乏深入研究,针对目标消费群体进行的有效营销和渠道建立工作也不完全到位,造成了品牌知名度与美誉度、忠诚度相背离的尴尬局面。

三、如何发展我国汽车自主品牌打造我国汽车自主品牌是一个系统的工程,需要政府为企业营造一个有利于自主品牌发展的外部环境,企业形成适应市场竞争与创新需求的运作机制,还需要消费者对自主品牌的信心与支持。

这样,我国汽车自主品牌的打造才能有一个系统的保障。

(1)政府应为汽车品牌的打造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加剧,面对强大的、拥有知名品牌的国外竞争对手,幼稚的中国汽车产业显然难以抵抗。

在这种严峻的形势下,政府应加大对自主品牌的支持力度,完善公平的市场竞争机制,积极引导自主品牌消费,为汽车品牌的打造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在政策上,政府应尽快制定与新的汽车产业政策相应的、具有可操作性的支持自主品牌发展的实施细则,完善我国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法律制度,在研发和消费环节出台扶持本土品牌的相关财税优惠政策,制定对中国汽车企业和中国汽车产品“走出去”的扶植政策,引导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等。

在机制和体制上,政府应支持企业进行制度与体制的创新,完善公平的市场竞争机制,加速形成对自主品牌有激励作用的市场环境。

在市场引导上,政府应倡导国内舆论界给予本土民族工业自主品牌的发展以更多关怀与支持,引导消费者理性地对待民族品牌车,增强社会对自主开发汽车的信任度和认同度,改变长期形成的崇洋媚外的社会消费心理。

政府应在引导消费方面起模范带头作用,加强政府采购,如在一定范围内指定公务用车必须使用自主开发的汽车,各地方政府取消对小排量经济型车的限制性政策等。

(2)企业应增强品牌意识,实施品牌战略在现代市场竞争中,品牌是一个巨大的杠杆,所谓有“品牌”者得市场。

我国汽车工业的真正发展必须要求我国本土汽车企业增强品牌意识,树立品牌形象,实施品牌战略。

具体思路与方法建议如下:1、稳固现有品牌,提升现有品牌价值一些现有自主品牌,如红旗、东风、解放等,是中国汽车工业几十年发展的结晶,也是企业核心资产的组成,对这些品牌,我们应该倍加珍惜和爱护,并不断提高品牌的内在价值,在战略上有意识地把它们培育成全球知名汽车品牌。

另一方面,我们也应清醒地认识到这些品牌的不足,一定要在产品质量、性能及服务上不断地改进提高,不断提升其产品的品牌形象。

要注意增加汽车技术的研发投入,通过技术进步使品牌变得厚重和有所依托,增强品牌的抗风险能力,提升品牌价值,形成品牌和技术的良性互动。

此外,还应不断丰富这些品牌的文化的内涵,塑造自己的品牌特点、建立与顾客的情感价值。

2、增强话语权,深化品牌合作力度在目前的中国汽车市场上,合资企业的外方品牌由于技术与管理的优势,牢牢地占据了国内市场的主导地位。

我们可以把跨国汽车集团全球知名品牌的优势和国内现有品牌的本土优势结合起来,形成双赢的局面。

具体来说,我们应充分发挥50%的股权的作用,增强话语权,深化品牌合作的力度:第一,对于合资企业的产品来说,我们不仅要有国际知名汽车的品牌标识,也应有我们企业的标识;第二,让合资企业生产我国的民族汽车品牌。

另外,合资企业在以“市场换技术”失败以后,我们可以用“以股权换技术”的策略来增加跨国公司创立合资品牌的积极性。

3、抓住发展机遇,加速品牌创新在当今汽车工业全球化的具体情况下,我国民族汽车企业和合资汽车企业,都应该抓住机遇,加速品牌创新,这是关系到我国汽车工、业兴衰成败的战略问题。

根据我国汽车工业的具体情况,我认为创立自有汽车知名品牌可以走以下这两条路:第一,先占领中低端市场,以优质低价切入,创出品牌,然后,再向中高端市场挺进。

国际管理咨询公司柯尔尼认为,中国国内超低端汽车产品市场潜力巨大,尚待开发,这为中国本土企业的生存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契机。

开发这类产品的企业可以先将规模做大,再“曲线渗透”海外中低端市场,以“价值品牌”的卖点取胜,走一条独特的发展道路。

第二,整合国际国内资源,直接从中高端产品入手。

但从目前情况来看,还存在一定的难度。

当然还有另一种选择,那就是进行资本运作,整体购买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并以此为切入点,通过在核心技术的消化和吸收上下功夫来提升自主开发能力,从而创立或拥有自主品牌。

(3)企业要实际行动改变消费者的心理,获得他们的支持消费者不购买国产轿车,大概有这几个原因:一是国产汽车的质量并不能让他们放心。

这也是客观存在的,国产汽车的质量、技术确实与外国汽车相比有些不足,不过也在不断地改进发展着,但消费者的”国产垃圾“的印象却未能与时俱进,所以企业要让消费者了解到自己的汽车已经有了很大进步,争取得到消费者的信任,这样才有可能让消费者购买自己的汽车。

企业可以聘请高端的技术人才,如果国内不容易找到,也可以去国外寻找,只有有了人才,才有了自主品牌设计制作的掌舵人。

也可以去外国企业考察学习,学习它们的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生产技术。

还要加强与外国企业在技术、生产、制作方面的交流合作,紧跟国际标准潮流。

不过要谨慎切记不能再变成外国汽车的制造工厂,要注意保护国内市场,不能再用”用市场换技术“的思想去与外国企业合作交流。

同时企业还要加强本土人才的培养,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不能光靠学别人。

做这些都是为了提高国产车的质量,质量永远是最重要的。

然后企业可以通过做广告、请名人代言、举办自己企业的小型车展让用户能切实体验、举办购车用户的茶话会、建立本企业汽车的论坛以供大家交流,总之在全社会范围内营造出良好的氛围,改变消费者认为国产车质量不好的印象。

二是好面子心理作怪。

中国人好像自古就讲究面子,凡事都以面子为重。

如果别人都用外国车,就自己用国产车,就会觉得没面子了,即便心里觉得有款国产车挺适合自己的,但迫于压力,还是不会选择那款车。

解决这样的问题,方法与第一个差不多,就是在社会上营造出有利于本企业的舆论,如果社会上对本企业的车好评不断,那么那些怕丢人的消费者也就可以比较没负担的选择国产车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