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善的层次
善的理解与感悟
善的理解与感悟善,是一个广泛而深刻的概念。
它涉及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个体与社会的关系。
善的理解与感悟需要我们从个体、家庭、社会和世界等不同层面去思考,去探索。
一、个体层面的善在个体层面,善意味着做一个善良、正直、宽容和富有同情心的人。
个体的善意识与品质来源于教育、道德观念和自我认知的培养。
我们需要从小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培养自己的良好品德和道德修养。
在现代社会,人们常常忽略了人与人之间微小的善行,而更加关注自己的利益和欲望。
然而,善的力量是无处不在的,它可以温暖人心、化解矛盾、促进和谐。
我们可以通过一些简单的行为来展现善意,比如帮助周围的人、尊重他人的权益、主动关心他人的需求等。
这些小小的善行可能对我们来说微不足道,但对于别人来说却有着深远的意义。
二、家庭层面的善在家庭中,善是亲情、友情和爱的表达。
一个温暖的家庭需要家庭成员之间的沟通、理解和关爱。
缺乏善意的家庭容易产生矛盾、冲突和不和谐。
而一个充满善意的家庭,不仅可以为每个成员提供一个安宁、舒适的环境,还能够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质和道德观念。
在面对家庭矛盾时,我们需要学会宽容和包容,理解家人的需求和情感。
善意的交流有助于化解矛盾,建立更加紧密的家庭关系。
在家庭中,我们要学会感恩和珍惜,不忘记家人对我们的爱和支持。
三、社会层面的善在社会层面,善是公德心、责任感和奉献精神的体现。
一个和谐的社会需要每个人的共同努力。
我们要对社会、对他人负责任,积极参与公益事业,关注社会问题,改善社会环境。
善的力量可以通过个体的努力逐渐扩大,影响更多的人。
社会中的善行有很多,比如关心弱势群体、献血救人、环保行动等。
无论是大事还是小事,只要能够为社会带来积极的影响,都是值得赞扬和鼓励的。
四、世界层面的善在全球层面,善代表着跨国交往、文化交融和国际合作。
当今世界,各国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国际合作显得尤为重要。
而善意是推动国际合作的基础和动力。
各国之间的友好关系需要建立在相互尊重、平等和合作的基础之上。
论善的层次
利己与利他相统一:善的最高层次易小明1邓敏孙亮摘要:对善的定义虽存争议,但善存在着层次性却是可以确定的。
从利己与利他角度而言,传统伦理学将纯粹利他视为最高层次的善,而我们则认为利己与利他的统一是最高层次的善,对最高层次善的不同界定,是奠定理想道德与现实道德的基石,其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显而易见。
关键词:利己,利他,善,层次善之概念早已有之。
在中国古代文献中,《周易·大有》就有“君子以遏恶扬善”之语,以为有学识有修养的人应制止不道德的行为、张扬道德的行为。
在希腊语和拉丁文中,“善”从“勇敢”一词变化而来。
苏格拉底、柏拉图等从理性思维和灵魂中引申出道德,把知识和理念作为善。
唯心主义哲学家往往从善良意志、绝对观念等抽象精神中引申出善与恶。
马克思主义伦理学认为,善恶观念是人的主观意识对社会所发生的复杂的道德关系的能动反映。
关于“善”这一概念的内涵,是极富争议的,摩尔甚至认为善是不可下定义的。
在《伦理学原理》一书中,摩尔分析道,“善”从本质上来说是一个简单的概念,就像“黄”从本质上来说也是一个简单的概念一样。
但是,我们1易小明(1965—)中南大学应用伦理学研究中心教授,哲学博士,博士生导师,邓敏,孙亮,吉首大学哲学研究所硕士研究生。
可能做不到向一个一点都不了解黄的人去解释黄,同样我们也不可能向一个事先不知道什么是善的人阐明善。
我们认为,善虽然难以定义,但善大致可以理解为“于主体有利”,于是,从利己与利他的角度,我们也就可以将善划分为不同的层次。
一、利己与利他角度下善的层次层次是指系统在结构或功能方面的等级秩序。
从利己与利他的角度而言,我们简要地将善分为以下三个层次:一是利己与利他的统一,二是纯粹利他,三是纯粹利己。
这一分类中,只关涉“纯粹”的有利于主体的行为,而不关涉含有有害主体的情况,比如损人利己即为善与恶的共同体,其中既含有损人这种恶的因素,又有利己这种善的因素,类似的这种善与恶混合体,都不在我们简要分类所关涉的范围之内。
亚里士多德关于“善”的哲学思想
亚里士多德关于“善”的哲学思想作者:张守夫来源:《人文杂志》2008年第05期内容提要古希腊哲学蕴含着丰富的关于“善”的哲学思想。
亚里士多德在批判地继承智者“善”的感觉论、苏格拉底“善”的知识论和柏拉图“善”的理念论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了形而上之至善论和形而下之实践论。
这些思想对我们今天道德哲学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关键词亚里士多德至善论实践论〔中图分类号〕B502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47-662X(2008)05-0030-03一、前亚里士多德时期关于“善”的哲学思想“善”在希腊文中对应的词是arete,本义指任何事物自身所固有的,而他物却没有的特长、品性、用处和功能,失去了各自的这些本性就是arete的“缺失”。
英文译作good,中文应该译作“好”,只有指人的品性、特长、优点、技巧和才能的时候才可译作“善”。
②参见汪子嵩等:《希腊哲学史》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167-168、260页)显然,希腊人最初是在人的自然本性上研究人的“善”,人一旦缺失了这个本性就变成了“恶”。
随着人的社会性的日益丰富和发展,人的特性和“善”的问题也日趋复杂。
智者之前希腊人的传统观念是:善是人的自然秉赋,是每个人先天的本性,只是各人程度不同而已。
只有到了智者时期,才出现了“善”本质是什么,“善”的美德是先天的还是后天的,是理论的还是实践的,是可传授的还是不可传授的争论。
智者派是最早在哲学的意义上探讨“善是什么”的本体论问题,并提出了独具特色的“善”的感觉论。
以普罗太哥拉为代表的智者派不再将神看作是善恶、正义和不正义的裁判者。
他认为神不是人的统治者、支配者和裁决者,人为自己制定习俗、法律、伦理规范和城邦生活的标准。
他说:“关于神,我不可能感受他们如何存在,也感受不到他们如何不存在。
”②普罗太哥拉把善恶的标准从天国拉回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来。
他率先拉起了人本主义的大旗,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的口号,把人看作是世界的中心,用人的利益需要和感觉体验来解释人的活动的善恶问题。
凡人举善的“三境界”
人生静思ARITY 慈善 2023爱因斯坦是物理学家。
年轻时,他曾在一家工厂打工。
虽然工作很累,但待遇还不错,他很喜欢这份工作,工作特别努力。
这天,他像往常一样正常上班。
上司叫他去办公室,说经他手的一批产品有问题,需要返工。
听到这个消息,他很沮丧。
因为工作没有做好,给上司带来不好的印象,他很在乎这份工作。
尽管他加班加点返工完成,但他的心情没有一丝好转。
向厂里请了几天假,他要好好休息一下。
爱因斯坦一个人走在回家的路上,他的心情郁闷,光顾埋头走路。
路上有个人跟他擦肩而过。
他边走边想着厂里的事,没有注意。
回家才知道,他身上的钱包不翼而飞。
屋漏偏逢连夜雨,钱包里装着他取的钱。
前几天,父亲托人告诉他,母亲生病,需要钱。
这是救命的钱,他欲哭无泪,不知道该怎么办。
很快,有同事和朋友知道他的事,过来安慰他。
好像他们的语言都是统一的,叫他想开点,钱丢了可以挣,工作谁都会犯错。
爱因斯坦摇了摇头,他感觉这样的安慰一点用没有,还会徒增他的烦恼。
如果他能想开,他的心情就不会糟糕。
因为太在意工作,他才不允许自己犯错。
一个同事走过来,但他什么都没有说,只是坐着陪爱因斯坦。
临走时,同事伸出手,跟他握手。
他感到一股暖流,通过手向身体传递。
在这样的时刻,他太需要力量了。
同事的握手,让他心情有所好转。
同事走后,他站起身,深吸一口气,感觉心情好了很多。
这段经历,爱因斯坦写到一篇文章里,他说:“当一个人遇到麻烦事,紧闭心扉,任何美妙的语言都显得多余,会让心情更加糟糕。
不如陪着坐坐,握一个手,简单而最有效。
”的确,言语可以促进沟通,但有些时候,行动比语言更加有力。
◎握手的力量文/张松我作为“大善海安”的一名乡村慈善志愿者、参与者,积极投身“海安慈善之城”创建实践,充分体验习善、行善、扬善的快乐,切身感悟凡人举善的“三境界”,逐步实现由“日行一善”到“时时行善”,最终定力“善行一生”的“善念自信”。
一是平凡之人愿意为他人排忧解难,力所能及的事主动去做,哪怕是举手之劳,只要对他人有所帮助,被帮者感激,帮助者心情愉悦。
亚里士多德关于'善'的哲学思想
亚里士多德关于“善”的哲学思想◎张守夫内容提要 古希腊哲学蕴含着丰富的关于“善”的哲学思想。
亚里士多德在批判地继承智者“善”的感觉论、苏格拉底“善”的知识论和柏拉图“善”的理念论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了形而上之至善论和形而下之实践论。
这些思想对我们今天道德哲学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关键词 亚里士多德 至善论 实践论〔中图分类号〕B5021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47-662X(2008)05-0030-03一、前亚里士多德时期关于“善”的哲学思想“善”在希腊文中对应的词是arete,本义指任何事物自身所固有的,而他物却没有的特长、品性、用处和功能,失去了各自的这些本性就是arete的“缺失”。
英文译作good,中文应该译作“好”,只有指人的品性、特长、优点、技巧和才能的时候才可译作“善”。
①显然,希腊人最初是在人的自然本性上研究人的“善”,人一旦缺失了这个本性就变成了“恶”。
随着人的社会性的日益丰富和发展,人的特性和“善”的问题也日趋复杂。
智者之前希腊人的传统观念是:善是人的自然秉赋,是每个人先天的本性,只是各人程度不同而已。
只有到了智者时期,才出现了“善”本质是什么,“善”的美德是先天的还是后天的,是理论的还是实践的,是可传授的还是不可传授的争论。
智者派是最早在哲学的意义上探讨“善是什么”的本体论问题,并提出了独具特色的“善”的感觉论。
以普罗太哥拉为代表的智者派不再将神看作是善恶、正义和不正义的裁判者。
他认为神不是人的统治者、支配者和裁决者,人为自己制定习俗、法律、伦理规范和城邦生活的标准。
他说:“关于神,我不可能感受他们如何存在,也感受不到他们如何不存在。
”②普罗太哥拉把善恶的标准从天国拉回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来。
他率先拉起了人本主义的大旗,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的口号,把人看作是世界的中心,用人的利益需要和感觉体验来解释人的活动的善恶问题。
但是,由于智者派把“善”的标准奠定在感觉论的哲学基础上,导致他们重视眼前利益和实用价值,无视事实,鄙视真理,抹煞善恶、好坏、是非的标准和界线,这样就落下了诡辩家的恶名。
国学名著导读——论善
论善及其现代解读——《国学名著导读》论文摘要“可欲之谓善”,善是以“仁义礼智”四德所表征的“人性”,即“可欲”的内容;国学文本中对为善之道的论述劝人向善,以至善为最终追求;性善论在当今社会有了更新的解读,在道德方面,对人格塑造的影响不容忽视,也易造成片面价值观的形成,在法治方面,性善论易于造成政治监督机制的缺失,且不利于法治社会的构建。
关键词善为善之道现代解读道德法治一.何谓“善”——儒学中的“可欲之谓善”《孟子·尽心下》中提到:“可欲之谓善, 有诸己之谓信, 充实之谓美, 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 大而化之之谓圣, 圣而不可知之之谓神。
”而深入研究“可欲”一词,发现其并非解释为人的各种功利性“欲求”,观其在宋儒张的《癸巳孟子说》卷七中被论述为:“可欲者, 动之端也。
盖人具天地之性, 仁义礼智之所存, 其发见, 则为恻隐、羞恶、辞逊、是非, 所谓可欲也。
以其渊源纯粹, 故谓之善。
”我们可知,“可欲”即恻隐、羞恶、辞逊、是非“四端”所表征的“仁义礼智”,所指即“人性”。
孟轲认为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善是本心,“人性之善也, 犹水之就下也”,即孟子相信人性本善。
儒家的核心思想为“仁”,“仁”作为古代主流文化中至高的道德原则、道德标准和道德境界,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都是儒家思想中“仁”的体现。
以仁为首的“仁义礼智”是人唯一直接“可欲”的内容,成为中华古代人文的主流价值方向。
孟子继而将“可欲”谓为“善”,“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四者皆为“善端”,认为人与禽兽的主要区别是对善永恒的追求,“人之有道也,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 则近于禽兽。
圣人忧之, 使契为司徒, 教以人伦, 父子有亲, 君臣有义, 夫妇有别, 长幼有序, 朋友有信。
”孟子的性善论将向善之心理解为本能的“良知”、“良能”,言之:“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
论善的知识
论善的知识作者:张薇来源:《魅力中国》2010年第23期摘要:“善”一直是伦理学研究的核心范畴。
究竟什么是善?其最终来源是什么?如何获得善的知识?本文以布伦塔诺和罗素为例对这些问题进行论述。
布伦塔诺通过对心理现象的划分指出自明性体验是善的知识的最终来源,且最高的实践之善是一个整体,我们的道德行为都应围绕着它。
而罗素认为整个善恶观念与欲望相关联,并通过智力、幸福来培养人们具有善的欲望,从而去实现全人类的幸福。
关键词:善; 道德行为; 表象; 内观; 自明性 ;欲望中图分类号:B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992(2010)08-0338-一、布伦塔诺对善的论述(一)善之概念及来源布伦塔诺认为根本不存在天赋的道德原则,他说:“所有的道德或者法律的戒条都不是‘自然而然’的,它们不是天生地根植于我们之中的。
①道德命令的产生是源于更强有力的意志。
但是,正如逻辑学法则具有本然有效性一样,伦理学的命题也具有本然的优越性,而道德法则的基础就是这种本然的优越性(即某种内在正确性)。
布伦塔诺指出:“正是内在正确性,使得一个意志的行为优于另一个意志的行为,也正是内在正确性区分了道德与不道德。
②他还认为意志是所谓道德与不道德的关键所在,而我们所意欲的应该是正确的且最好的。
“最好的”就必然涉及到“善”这一概念。
布伦塔诺认为直观表象包括具有物理内容的直观表象和具有心理内容的直观表象。
物理内容通过感觉的性质呈现给我们,这种呈现是一种静态的呈现,可以说,通过我们的五官,就可以看到、听到、闻到、触摸到这些物理内容,从而形成以上这些概念。
但是,对于“善”这个概念,我们无法直接凭五官感觉到,“善”与“真”紧密联系在一起,它们来源于某种具有心理内容的直观表象。
布伦塔诺还明确指出,所有的心理现象都具有“意向的”性质,即我们的心理现象都处于这样一种关系中,它必须指向一个对象。
“意向性”的关系强调的是主客体合一,因此,“每一种意识都是关于对象的认识。
各个哲学流派对善的理解
各个哲学流派对善的理解
1. 儒家学派:儒家强调道德伦理和仁爱精神,将善视为个人和社会的道德准则。
儒家认为,善是指符合仁德、仁爱和道德规范的行为,强调个人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2. 道家学派:道家强调与自然和宇宙的和谐统一,将善理解为顺应自然、遵循道的行为。
道家认为,善是指与道相符,不刻意追求,不违背自然规律,达到心灵的宁静和超脱。
3. 功利主义:功利主义强调行为的后果和对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利益。
功利主义者认为,善是指能够带来最大幸福和福利的行为,强调行为的后果对社会和个人的影响。
4. 伦理利己主义:伦理利己主义主张个人应该追求自己的利益,但同时也要考虑到他人的利益。
他们认为,善是指能够满足个人自身利益的行为,但这种行为不能侵犯他人的权利和利益。
5. 康德主义:康德主义强调道德的绝对命令和人的尊严。
他们认为,善是指基于人的理性和自由意志,遵循道德法则的行为,即尊重人的尊严和权利,追求普遍的道德准则。
需要注意的是,这只是一些主要哲学流派对善的理解的简要概述,不同的哲学家和学派可能有更具体和深入的解释。
对于善的理解是一个复杂而广泛的议题,不同的文化、历史时期和个人也可能有不同的观点和理解。
善的三个层次
善的三个层次哎哟喂,说起这“善”的三个层次,咱们四川人讲究的就是个实在与细腻并存,今儿个咱们就摆摆龙门阵,用咱地道的川话,聊聊这其中的门道。
首先啊,第一层,“小善”,就像是邻居大妈给你端来的一碗热腾腾的红糖糍粑,暖手更暖心。
这种善,不图啥大回报,就是看你家娃娃放学晚了,怕你饿着;或是雨天看你出门没带伞,顺手递把伞过来。
它藏在生活的点点滴滴里,让人心头一热,觉得这世界还是温柔以待的嘛。
这种善,简单、直接,却能瞬间拉近人心的距离,让邻里之间多了几分温情。
再来说说第二层,“中善”,这就好比咱们四川人常说的“帮人帮到底,送佛送到西”。
这不仅仅是表面的帮助,更是设身处地为人着想,解决问题于根本。
比如,朋友创业遇到难关了,你不仅出钱出力,还帮忙出谋划策,甚至动用自己的人脉资源,让他能顺利度过难关。
这种善,需要更多的耐心和智慧,是对人性和社会的深刻理解。
它让人感受到的,不仅仅是帮助,更是一份信任和支持,让人在逆境中也能看到希望。
最后,咱们聊聊最高层次的“大善”,这就像是那高山之巅的清泉,虽远必达,润物无声。
它不仅仅局限于个人与个人之间,而是放眼于整个社会,乃至整个自然界。
比如,那些默默投身公益,为贫困地区的孩子建学校、为环保事业贡献力量的人。
他们不求名利,只愿这世界因他们的存在而变得更加美好。
这种善,是超越了个体利益的,是对生命、对自然、对社会的深切关怀和尊重。
它让人心生敬畏,也让人看到了人性中最光辉的一面。
所以啊,朋友们,善有不同,但每一份善都值得我们去珍惜和传承。
不管是邻里间的小小帮助,还是对社会的大爱无疆,都是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加温暖和美好的力量。
咱们四川人,就是要把这种善,像火锅一样,越煮越香,越传越远!。
孟子完美人格的六重境界:善、信、美、大、圣、神
孟⼦完美⼈格的六重境界:善、信、美、⼤、圣、神胡⽴根《孟⼦·尽⼼下》中有⼀段话,表达了孟⼦对完美⼈格的追求:可欲之谓善,有诸⼰之谓信,充实之谓美,充实⽽有光辉之谓⼤,⼤⽽化之之谓圣,圣⽽不可知之之谓神。
这⾥孟⼦将完美⼈格划分为六重境界:第⼀重境界是“善”:“可欲之谓善”。
⼈有⼀种向善的欲望了,渴望成为具有⾼尚⼈格的⼈了,这说明你有了⼀种道德⾃觉,有了⼀种道德认知,这就是⾼尚⼈格追求的开始。
当然是善的。
这也是后来王阳明的所谓“知是⾏之始”。
第⼆重境界是“信”:“有诸⼰之谓信”。
不仅具有道德⾃觉,具有道德认知,还能将这种认知内化为⾃⼰的品德,这就表明你真正具有了善的本性,不在于多与少,只要真正具有了,就是真正有了好的⼈格,这就叫做“信”。
第三重境界是“美”:“充实之谓美”。
只有⼀种、两种善的品格,那只叫“信”,若能将⾃⼰善良的本性不断扩充,终⾄于灌注全⾝,浑⾝充满正能⼒,便能使你⼈⽣增⾊,这就是屈原的“纷吾既有此内美兮,⼜重之以修能。
”所以能给⼈以美的感觉。
第四重境界是“⼤”:“充实⽽有光辉之谓⼤”。
就是不但有内美,有修能,还能充分显现出来,能发光发热,能光彩照⼈,⾃⼰的内在品德还能⾃然⽽然地影响到别⼈,那就有很⼤的魅⼒了。
也就是不仅度⼰,还能度⼈。
第五重境界是“圣”:“⼤⽽化之之谓圣”。
美德发扬光⼤,进⼊超然的境界,能够感化他⼈,不仅能度⼰度⼈,还能普度众⽣,化育万物,即所谓修⾝、齐家、治国平天,所谓教化万民,教化万邦。
这就是圣⼈的境界。
最⾼境界是“神”:“圣⽽不可知之之谓神”。
就是不仅能教化万民,还能如“随风潜⼊夜,润物细⽆声”的春风,让⼈不知不觉受到感染,受到教化。
这种神性,表现为三点,⼀是,修为深不可测。
⼆是表现不知不觉,⾃然⽽然。
既不刻意修为,望之泯然众⼈,⽆任何哗众取宠之⾏为;也不刻意教化,⽽是⾃然⽽然让你受感染,所谓上医治未病,所谓教育的最⾼境界是了⽆痕迹。
三是不求回报,不求功利,也即庄⼦的“⾄⼈⽆⼰,神⼈⽆功,圣⼈⽆名”的逍遥境界。
辩论 善行和善心谁才是真善
首先让我们来分析一下辩题。
善,是指有利于他人的,慈善的。
而善心的意思是有一颗向善的心,善行指的是社会公认的,结果有利于他人或社会的行为。
由于“善”这个形容词的限制,我们承认,善心和善行都是善的,在这个前提下,对比哪者更真,哪个更善。
我方认为善行是真善,基于以下三方面:第一,从辩题本身来看,这个判断性的辩题需要我们首先给出一个标准,由此来判断善心和善行,到底哪个才是真善。
善心是内在的,潜藏于人思维的一种想法,是人们看不到摸不着甚至感觉不到的。
“心”的主观性使我们无法判断一个人到底有没有善心,如果他不把善心付诸于行动,我们不知道他到底是“有心无力”,还是“无心无力”;相反,善行是可见可感的好事,它客观地存在着,从其产生的良好效果来看,不仅可以横向接受社会的考察,还可以纵向的接受历史的评价,从而更能判断出是否真善。
所以,只有把客观产生的效果作为评判标准,才能更好的体现善,逼近真善。
而只有“善行”具备以上的客观条件。
第二,从“真”的角度来看,善行更加真实,更加体现善的意义。
一位哲人说过“没有任何人得到好处就没有善存在。
”我们在评判事物是否善的时候,更多的是看其有无使他人使社会得到福利,而不是看是否想着要使社会获益。
雷锋之所以为成为众人学习的榜样是因为他把精神落到了实处,切实给身边的人带来了好处。
善行可能是有意识的,也可能是无意识的,但只要做了,就比只有“善”的空想要有意义得多。
第三,从价值导向来说,善行是真善所倡导的务实精神的体现。
如果说善心是一张充满美好意愿的空头支票,那么善行则是一张实实在在可兑现的灵通卡。
我们鼓励大家“日行一善”,而不是“日想一善”;我们称赞人“乐善好施”,而不是“成天想着乐善好施”。
只有去行善,才能知道什么是善,也只有让善的行为充满生活,我们的社会才能不断的进步。
综上所述,大家都行善,才是真的善,所以我方认为善行才是真善。
善行是由善心产生指导的善心是善行的前提,没有善心是不可能做出善行的.所谓善心,它的一个"心'就表明它是一种意识,一种思考,与真善是一类的,而善行是一种行为,我们要用"善"的思维来支配我们的行动.首先,什么是“善”,其次,善心是否必然导致善行?(当然这个善行可能只是很小的,但却是行善者力仅能及的,而且也是不带目的、不要求回报的)再次,有善行者是否就一定有善心?他是否还有其它目的?善者,非恶也.善者,原人之初也.善者,他本有心、有觉、有智,意识向上,皈依真理,公而无私,全心全意为主体意识服务,为整体的统一而活动.真善是出自灵魂深处最隐秘的角落,发自人本性的一种情感;其次何为善心?它是一个人对某一特定事物的发自内心的向善的思想和意识.老子的《道德经》第八章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此乃谦下之德也;故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则能为百谷王.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此乃柔德;故柔之胜刚,弱之胜强坚.因其无有,故能入于无之间,由此可知不言之教、无为之益也.”他认为上善的人,就应该象水一样.水造福万物,滋养万物,却不与万物争高下,这才是最为谦虚的美德.江海之所以能够成为一切河流的归宿,是因为他善于处在下游的位置上,所以成为百谷王. 世界上最柔的东西莫过于水,然而它却能穿透最为坚硬的东西,没有什么能超过它,例如滴水穿石,这就是“柔德”所在.所以说弱能胜强,柔可克刚.最高的善像水那样.水善于帮助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上善的人居住要像水那样安于卑下,存心要像水那样深沉,交友要像水那样相亲,言语要像水那样真诚,为政要像水那样有条有理,办事要像水那样无所不能,行为要想水那样待机而动.正因为他像水那样与万物无争,所以才没有烦恼. 善的哲学定义:是具体事物具有的有利于社会和绝大多数人生存发展的特殊性质和能力,判明具体事物的运动、行为和存在符合自己的意愿和意向,满足了自己的生理和心理需要,产生了称心如意的美好感觉.善行、善事必有善主,善主、善行和善事中必然包含着善.人类在自然界出现以前,没有现在所谓的抽象事物.抽象事物是人为了自己的需要,把具体事物具有的内在规定、规律、性能从具体事物中分解和抽象出来,并加以冠名形成和产生的的认识对象.随着人类思维认识能力的提高,真和假、美和丑、好和坏、善和恶这些具体形式的抽象事物逐步被人从客体具体事物中分解和抽象出来了.不同的人对同一个具体事物的同一个行为行为会有不同的看法和观点,有人认为它符合自己的意愿,是善行,有人认为它不符合自己的意愿,不是善行,还有人认为它违背了自己的意愿,是恶行.少数人和绝大多数人的生存发展需要和利益时常存在差别,少数人同多数人的意愿、意向、意识时常存在差别.电视剧刘罗锅的主题歌中有两句歌词:天地之间有杆秤,那秤砣是咱老百姓.这两句歌词唱得太好了,完全符合天理和社会发展规律.天地之间有大美,老百姓的生存发展需要是称重万物的秤砣,是丈量世界的尺度,是区分美与丑、善与恶、好与坏、真理与谬误的社会客观标准.人是万物的尺度,善是万物之一,所以人是善的尺度.这里所谓的人不是指社会中的个别人,而是指社会中的绝大多数人,是指占社会多数比例的人民.社会的发展进步是有客观规律的,人是社会发展变化规律的制定者,人们参与创造自己的历史.社会绝大多数人的意愿、意向、意识就是社会发展变化具有的客观规定和客观规律.国十三亿人民正在积极筹备的北经2008年奥运会,有极少数人对北京2008 奥运会的火炬传递活动进行破坏,发表有失公允的言论.少数人对北京举办2008年奥运会说三道四,难道能完全否认北京举办2008 年奥运会的行为中包含着真、善、美的客观事实吗?难道能令人相信真、善、美不是真实存在于具体事物之中的客观事物吗?人类的生存发展需要是丰富多样的,人不仅有生理的物质需要,而且有心理的精神需要.人的生理需要和心理需要的满足只有维持在一个正常合理的水平上,人才能感到生活的美好,才能感到具体事物的存在、行为和变化对自己具有的善意.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人类关于“善”的本质、关于“善行”问题的认识,具有悠久的历史.“可欲之谓善”,是我国春秋战国时期的人对善的理解,也是我们的先哲最早对“善”的解释和定义.善就是“可欲” ,就是人的欲望可以得到满足;这时期人们关于善的概念比早期已经有了很大的扩展,已不再仅仅指羊多、食物多、有饭吃等等原始含义,而是已从食物对人的生存的支持,对人的食欲的满足扩展到了一切事物对人的生存、生命的欲望的满足.在古希腊,人们对善的认识同我们的祖先基本上是一致的.善不仅有好、可欲、有益的意思,还有幸福的含义.苏格拉底就认为:对于任何人有益的东西对他来说就是善.他甚至将善的知识称为“一种关于人的利益的学问”,而“一切可以达到幸福而没有痛苦的行为都是好的行为,就是善和有益”.苏格拉底的善,希腊文中本来就有好、优越、合理、有益、有用等含义.苏格拉底还认为:美就是善.他认为美德就是善.善是至高无上的宗教,是指导人们思想和行为的唯一东西,人们应该认识什么是善行.苏格拉底同欧提德谟斯关于什么是善行进行过一次有趣的讨论.欧:请问苏格拉底先生,什么是善行?苏:盗窃、欺骗、买人当奴隶,这几种行为是善行还是恶性?欧:是恶行苏:欺骗敌人是恶行吗?把原来敌人占领的城市里的人卖作奴隶是恶行吗?欧:这是善行.不过我说的是朋友,没有说敌人.苏:照你说,盗窃对朋友是恶行.但如果你的朋友准备自杀,你盗窃了他准备自杀的用具,这是恶行吗?欧:是善行苏:你说对朋友欺骗是恶行,可是在战争中,军事统帅为了鼓舞士气,对士兵说:援军就要来到了.但实际上并没有援军,你说这种欺骗是恶行么?欧:这是善行.苏格拉底认为,既然同一件事情,同一种行为,不仅对于不同的人,而且对以同样一种人(如对朋友),可以是善行也可以是恶行,因此,具体的有条件的善行是不真实的,只有一般善的行为才是真正的善行.佛教认为善行是对自己有益的,对他人亦是有益的行为;是在今世好的,在来生也是好的行为.这四个条件具备,才能算是纯善的行为.“善心所法”.善行是善意、善心的存在和表现形式,善意、善心是善行的内容和本质.善心、善意不是凭空在人脑中形成和产生出来的,而是由社会知识作为根据的.1.正:善行重要于善心善行是善心的结果,而善心是善行的出发点,我想大家都会认为我说的模棱两可,但是做什么事都要讲究结果,就算过程精彩也是为了结果打基础.如果你有善心而没善行就好像纸上谈兵,谈了很多还是无从下手,所以没有善行的话善心就好像一堆废墟,如果你一直说你有善心但你从来没有去表现你的善心,这有用吗?没用.因为无论心是怎样,但行动才能给人带来实在的东西,才能解决实在的问题,这是很重要的,因为人不可能以精神为粮食. 一个社会也不可能靠善心来支持,也许心很重要.但造成结果的却往往是真实的行动. 有了善良的行动,就可能造福于不同的群体.可能你会想.没有善良的心怎么会有善良的行动呢?不然,善行的话往往会有两个举动,一个就是你们所想的由善心而出发的,还由一个就是出自瞬间迸发的热情,所以没有善心的出发点也可能以善良的行动给别人带来幸福快乐.善行与善心最终的目的是为了给别人一种幸福,一种快乐,一种安慰,一种实在的东西,你有了心而没行动,人家会感觉到幸福,快乐,安慰吗??也不会,所以善良的行动比善良的心重要,不,不止重要,而是非常非常重要.我认为善心与善行的关系就好似决心与恒心的关系.往往有决心的人总是会失败的.而有了恒心的人总会做事成功. 最后我还想问你们个问题,你们有善良的心而没去行动,你敢说你很善良吗?请搞清楚当你说出善良的时候,应该有你所做的事实依据.要不然人家问你你善良在哪啊?你总不能回答我有善心啊,这样你能说服人家吗?不能吧.所以你应该有实际的行动.如果你在有了善良行动的基础下你就可以雄纠纠气昂昂的说我是很善良的,因为那个时候你就有事实的依据.所以这个社会需要的是实在的东西,也就一位着这个善行的重要性,我也不是完全不重视善心,只是我比较看重善行,就是因为善行是实际的,而善心是虚的.我想你们也会追求实际的.2)反:善心重要于善行英国作家伯吉斯的小说《发条橙》堪称一部现代经典.它的主要内容如下:少年亚历克斯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小流氓,他打架斗殴、无恶不作.在他被捕后,政府采用经典条件反射技术——书中称为“路多维哥氏技术”对他进行“治疗”,使他一想到暴力,就会头痛、恶心,从此他不能作恶,只能为善.这部小说引我们深思的一个问题是:强迫为善,是真正的善吗?小说中的牧师面对小亚历克斯时,表达了自己的疑问:“上帝想要什么呢?上帝是想要善呢,还是向善的选择呢?”秦晖先生曾经在文章中引用过一个“监狱寓言”:世界上最高尚的地方在哪里?——在监狱.牢门一关,那里的罪案发生率为零,而且所有的人都在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地干活儿.如果对牧师的问题的回答是前者,那么肯定能够推出以上的荒唐结论:既然善行本身是最重要的,那么监狱中的犯人和奴隶的劳动无疑是最“善”的.但想必没有几个人会同意这个结论.这让我想起了阿妮达陈研究文革红卫兵的的著作《毛主席的孩子们》,其中一段是讲“文革”前的学雷锋运动的:学生们挖空心思地想做哪些“无名”好事才会被别人发现,日记里该写哪些内容,是否应该把脏衣服藏起来以免别人“做好事”替自己洗了,甚至有个学生晚上睡觉时大喊“毛主席万岁”,以示自己做梦还不忘毛主席!这些“学雷锋”的举动是真善吗?显然不是,很多人可能会说,这是伪善.事实上,这些学雷锋的举动是为了争取一个较好的政治评价,为成为“接班人”铺路.那么,什么才是真正的善呢?让我们再次引用牧师的话:“善心是发自内心的,六六五五三二一号(亚历克斯在监狱中的编号).善心是选择出来的事物.当人不会选择的时候,他就不再是人了.”“人选择了恶,在某个方面也许要比被迫接受善更美妙吧.”换句话说,强迫为善,并非真善;自由选择的善才是真正的善;有自由选择的权利,才有真正的善.善心与善行不可混同.善心是真善.人的心脏是人这个个体存活在社会中最重要的器官,医学上人的死亡就是以心脏的停止为标准,心脏对人而言有着举足轻重的利害关系,心脏好与坏直接决定人的生死存亡,同样的道理,是否是“真善”我方坚定的认为也是决定于是否拥有一颗善心,我方认为只有拥有善心才会是真正意义上的善人.一颗有着邪毒心灵的人是不能称为真善的,他们做善事有着这样那样不可告人的目的,他们都只能称为伪善人,.伪君子,比如笑傲江湖中那“君子剑”岳不群,他所做的一些善举也是为了他获得武林盟主积累资本,他有一颗邪毒的心灵,最终只能去修练“葵花宝典”成为一代笑柄.同样我们社会上也有恶人经常做下不少善行,他们拿出钱来修路,捐款给希望工程.在某些人眼中他们就是善人了,但事实真是如此吗?他们最终的目的都是很阴暗的,他们的钱来路不明,他们只是在掩饰他们邪恶的本质,他们都是为了捞取政治资本啊.所以我方坚定的认为,只有善行没有善心是不能称为真善的,曾记得某名人说过人可能一次二次的做好事,但难得能一生都做好事.幸好我们有了一个鲜明的事例,马上就是学雷锋日了.我们的雷锋新时代的好战士,他有着一颗善心,“行军几百里,好事做了一火车”.只有拥有一颗友善的,乐于助人的心灵,我们才能指引着我们作出善行,这样我们才能真正意义上成为一个“真善”善心是本质的善,是真正的善,如果这个社会人人都有善心,那么行动上是可以看到的,那么我们的社会就不会有犯罪.而善行,有时只是表面的东西,其善行的背后可能是为了名,为了更大的利益.甚至是不可告人的目的.所以你是正方,你的观点应该是善心才是真正的善.善行不一定有善心,很多人搞人际关系为了得名声也会去做一些善行的. 商人政治家最会搞这些的,他们的善行太多了,却没有善心.如果有善心,他们还会去赚取别人的东西吗?还压制别人吗? 那些企业搞公共关系,就是做善行呀.但是背后是为了得到更多.为了得民心,得舆论.真善的人对社会的影响力很小的,因为他们不需要去影响社会,不需要社会的好评.或许他们在行善的时候死了,真善的人一般在社会的基层,他们甘心情愿地奉献着.让我想起了大话西游里的台词:“只要有了一颗仁慈的心 ,妖就不再是妖,是仁妖”呵呵.我觉得有善心的人即使没有善行,也很难有恶行.但有善行的人却未必.那句话怎么讲来着,做好事不难,难得是做一辈子好事.如果能做一辈子好事的人,前提肯定有一颗善心.善心是真善!对待白骨精,你觉得应该作孙悟空哪?还是唐僧?善行可能是伪善!农夫对待蛇,可是说是善行,但是,结果并不好!李嘉诚的捐款据听说,很多学校拒收.2.正:善行背后必有善心!只要正方一举那些伪善行,那些另有意图的善行,就直接打善行背后那颗“心”!我们不通过他的善行.怎么会晓得他的善心有问题?他的善心如此阴险?所以,我认为善行是真善!(利用善行和善心间的关系,就能借正方力还击,借力打力!)伪善行背后是一颗不纯粹的善心!如果正方说这根本就不是善心,那么请问大家在“非善心”支配下做出的“非善行”,难道属于善行?反: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善”字,强调要心存善意、向善之美;要与人为善、乐善好施,更要独善其身、善心常驻.记得一位哲人说过,对众人而言,惟一的权力是法律;对个人而言,惟一的权力是善良.心存善良之人,他们的心滚烫,情火热,可以驱赶寒冷,横扫阴霾.同善良的人接触,往往智慧得到开启,情操变得高尚,灵魂变得纯洁,胸怀更加宽阔.与善良的人相处,不必设防,心地坦然.一个人,可以没有让旁人惊羡的姿容,也可以忍受“缺金少银”的日子,但离开了善心,却足以让他的人生搁浅和褪色.多一些善良,多一些宽容,多一些牵挂,这是社会文明进步所必需的.3.自由辩论:反:某些善行的动机不是出于真善.(如有些单位为了宣传,去捐款行善)正:虽也有好心做坏事,但其也是真善的本质反:善心是善行的驱动力.正:既然有善心,为什么光说而不付出行动?反:当然从善心的立场出发,可以说很多人没有办法付出行动是有客观原因的,这可以算是个例.正:好,我们同意你这是个例,那么我们同样可以说,好多人做善事并不是真正想做好事而是有其他目的.那么这些人又有多少呢?为什么这个不能算个例?反:我们将真善做一个简单的分解:真善=善心+善行,先有善心而后有善行,相信这点应该没有人会反驳吧?正:从这个等式就很明显的可以看出来,光有善心不等于真善,而有了善心后再有善行才是真善.反:谁说善心就只是口上说的?而且现在讨论的是,哪个行为是真善,而非哪个对社会效益更大! 正:我们是无法判读他内心的善恶,那么我们只有通过他善意的行为来假定他是善的,从而推定具有这一行为的人是真善.这样的善行才是更加纯粹的善,才是一种善的凝华.才是我们社会应该宣扬的一种道德价值,所以说,善行才是真善(1.记住在自由辩论中用“主观违心主义”反驳.善行是看得见的让人真真切切感受得到的!从善心上,你不知他是有心无力还是无心无力) 2.如果善心是真善,那只要你有了善心就有了真善?请问这世界上又有几人会连善心都没有?那人人都真善了?连最大恶极的人都有善心(良心未泯),在加上“人之初性本善”的理论,那真善得来可真是全部费功夫啊!然而,虽有善心的我们,有几个人敢问心无愧的说,我做到了真善?那为何我们的社会还如此迫切的呼唤和追求真善?难道吃饱了撑着了? 3.社会倡导真善和今天我们在这里辩论这个话题,就是要让更多的人去做真善,做到真善!因为真善是能为社会创造社会价值的!为社会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而善行才能做到!反:善行不是真善,比如猫哭耗子!正:对方辩友居然认为这是善行,那小猫咪怀着一颗好恐怖的善心啊,才做出了这种对方认为的“善行”啊!反:真有了善心,自然有了善行!!正:何来因关系!有善心未必有善行!反:那些大贪官企业家,大名星也捐钱,但其中好多人是为了换回一个好名声,为了谋取更大的利益!一时帮助了人,但从长远看,是为了拉大贫富悬殊,必然对社会不利!正:可从多角度反驳: A 请问他们为什么会有这种“伪善行”呢?那是因为他们有一颗不纯粹有杂念的善心啊!请问对方辩友这种善心是真善吗? B 请大家透过现象看本质,伪善行背后有一颗伪善心在支配啊!请问对方辩友还如何口口声声说“善心是真善”?C请对方辩友注意,善行是行为,而不是结果.对方辩友说“换一个好名声”“拉大贫富悬殊”!!这分明是结果嘛,怎么也归到了善行中呢?正如善行未必产生善果嘛!反:既然是“伪善心”,那就不是善心嘛,当然不是真善咯.因为善心才是真善嘛!正:正如对方辩友所言,“善心是善行的前提”,现在正方辩友主动告诉我们那背后不是善心,那他又怎么做出了善行?那他们的行为又怎么会是善行!请对方辩友不要无情的扩大我方善行的范畴啊!(以反方“善心是善行的前提”理论反击)注:1.正方要提前说明:善行不是善果!因为正方为了支持己方观点,当然举正面的善行,于是产生正面的结果! 2.善行背后必有善心!只要反方一举那些伪善行,那些另有意图的善行,就直接打善行背后那颗“心”!我们不通过他的善行.怎么会晓得他的善心有问题?他的善心如此阴险?所以,我认为善行是真善!(利用善行和善心间的关系)3.伪善行背后是一颗不纯粹的善心!如果反方说这根本就不是善心,那么请问大家在“非善心”支配下做出的“非善行”,难道属于善行?4. 正:善心比善行更根本!(并举出了灯钨丝的例子,从根本性、本质上论证)7.反:我给一个小孩100元钱,请问这是善行吗?正:那我倒想问问这种行为背后是一颗善心吗?如果你是心怀一颗善心做这个行为,那就是善行!如果你不是怀着善心,那你做出来的这种行为,有怎能会是善行呢?反:我为一个病人心里默默祈祷!!正:如果医生也向你一样只会为病人在心中默默祈祷,那病人不绝望才怪呢!反:当善心不复存在,我们的善行也许就是为了遮挡人性丑恶的羊皮罢了!、正:请问,善心都不复存在了,他的行为是善行吗?他还能做出善行吗?正:善不是靠做出来的,难道是靠想出来的吗?反:要透过现象看本质嘛!做一两件善事不难,难的是坚持做一辈子的善事,试问没有善心作基础,怎么可能做到!正:一个人一辈子都有善心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都有善行!可现实是:无数人有善心作基础,而且做了一辈子基础,但力所能及的善行少得可怜!请问这个基础意义何在?这难道这就是真善?。
第五讲 哲学基本问题之“善”-PPT精选文档
2、西方伦理思想,从德谟克里特、伊壁鸠 鲁、卢克莱修到英国唯物论者洛克、霍布 士、亚当·斯密;法国的爱尔维修、霍尔 巴赫、德国的费尔巴哈这一派经验论哲学 家的伦理学思想,几乎都是快乐主义、幸 福主义、或者理性利己主义、功利主义。
欧:哎呀,我已经不知道什么是善行、什么是 恶行了。
苏格拉底于是告诉他,善行、恶行在不同的语 境里有不同的含义,任何概念都不是一成不变 的,只有通过学习拥有知识,才能对此做出准 确的判断。
同一件事情,同一种行为,不仅对于不同的人, 而且对于同样一种人(如对朋友),可以是善 行也可以是恶行,因此,具体的有条件的善行 是不真实的,只有一般善的行为才是真正的善 行。
可见,功利主义在西方渊源流长,是规范 伦理学的一种传统。
道义论,从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斯多 德、到中世纪经院哲学家奥古斯汀、安瑟 伦、托马斯·阿套那、再到康德、黑格尔, 这是理性主义传统。他们的伦理观,几乎 都是道义论。
马克思主义的伦理观,就是在扬弃西方包 括东方功利论和道义论规范伦理学的基础 上,形成了自己的道德观,建立了全新的 规范伦理学。
康德的答复是:要诚实,即使害人,也要诚实, 因为诚实是一条“绝对的律令”。
3.医生的道德困境
在西雅图的Grace Hospital,有着一群不仅医 术精湛而且数十年如一日以拯救生命为骄傲, 以自我牺牲换来他人重生的外科医生。无论是 肿瘤还是器官移植,无论是显贵还是穷人,每 当救护车开进医院的大门时,无疑都成为了患 者新生的天堂,这里的每一个主治医师都可以 很自豪地说:“It’s OK, because I happened to be the best.” 然而,这群坚信着“I’m saving life”的医生们, 遭受了一次道德选择的挑战,在一个简单的身 体异物移除手术中,最优秀的医生们,哪怕一 直坚持着最大程度拯救患者的原则,也必须面 对利益最大化和“以人为目的”信仰的挑战了。
论亚里士多德的善观念
从古希腊哲学到近现代哲学,从苏格拉底到康德,对“人应该过什么样的生活”这一问题的解答形成了对伦理学的研究。
其中,关于善的问题成为伦理学思想探讨的重心所在,在古希腊伦理学中尤为如是。
梯利在《伦理学导论》中谈到,“至善是人类认为世界上最有价值的东西,它具有绝对的价值,正是由于它的缘故,其他一切被意欲的东西才被意欲”。
虽然不同的道德哲学关于善的概念、遵循的规则、评判的标准、以及实现路径之间会存在某些区别,甚至是完全相反。
但正如麦金太尔在《伦理学简史》中所提到的,伦理思想一方面有历史上的承继性,另一方面要满足当时社会的需要。
因此,亚里士多德的道德哲学必然会存在苏格拉底或柏拉图的印迹,不论是赞成或否定,同时也有着自身的特点,如对当时希腊社会环境的回应,当然也会有亚里士多德个人的特色,如基于其所在阶层的特色而在哲学思想中处处倡导的那种平静和优雅。
一、不彻底的实践哲学1.至善《尼各马可伦理学》是伦理学领域中最为经典和重要的著作之一。
亚里士多德在其开篇便直接指出“各种技艺,各门学科,并且同样,每个行为和计划,似乎其目的都在于某种善,因此,善已经清楚地表达在一切事物所求的目的中”。
亚里士多德一开始就把善定义为某物或某人活动的目标、意图或目的。
称某物为善,就是说,它是一定条件下被人所追求的目的所在。
有无数的活动,有无数的目标,因而也就有无数的种类杂多的善。
而且,亚里士多德所言的善,即活动的目的乃至于终极目标,可以通过人类自身的活动来实现。
如此,亚里士多德对善的观念便与其师柏拉图形成了鲜明对比。
柏拉图致力于消除公民和城邦中的恶,并且将善的根源赋予现实之外的理念中。
在柏拉图看来,“至善是对本质的关照、知觉和对美的理念的静观,是善良的生活,和谐的生活,也就是理性的生活,理性的生活要靠智慧、勇敢、节制和正义四种美德来支持,是以正义和智慧为中心形成的和谐生活”。
对此,亚里士多德认为至善不存在于柏拉图的理念世界里,他认为普遍的善和个别的、特殊的善是联系在一起的,离开的了特殊的、个别的善,就不能实现绝对的、普遍的至善。
论善与非善
善善,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对人对事的态度,不主动去害人,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做善事,行善举,以德服人,以理服人,以善心对人对事,会收到善报,佛曰:种善因,得善果,种恶因,得恶果,即是如此。
老子《道德经》曰: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是老子对最高境界的善行理解,像水一样,泽被苍生而不争名夺利,可修成上善。
善良的人很多,人之初,性本善,初生的小孩子都看不出一丝的邪念,只觉得很美好。
能伸手搭帮一下其他人的,都是有善念的,至今为止我也没见过有谁是个十恶不赦之人。
曾拜访过数位事业有成之人,交流谈及往事,往往一笑而过,追问后了解,得知其往往是经历过非常规手段而积累原始财富发家致富之辈,但现今都涉及慈善事业及捐建寺庙吃斋念佛之举,这些成功人士都已向善,认为善举可以“消业”,即不论现世报还是来世报,都在用自己的善举来消掉自己之前所种的恶因,我虽然不全信鬼神,但还是相信因果报应,积善因,终归还是可以得到善果的。
由此可见,善心还是存在于各个层面上的,为求心安者也是大有人在,善意的思想还是存在于每个人的心底,或多或少而已。
非善之前自己陷入过一个思维定势,是不是所有积大成者,都要经历非常手段才能迅速积累资本,要依从“路径依赖原理”来走向事物的发展规律,由量变转化为质变,由“恶”带来资本的累积,由资本的累积开始资本运作,再由资本运作换取更多的财富,由更多的财富再实现大的善举,如果这条道路是可行的,那么我们是不是都得从恶开始,去实现最终的“大善”,这似乎又违背了传统的儒家思想要求:“善”要从一而终,“善”要事无巨细。
孔子虽是公认的大善人,我们暂且也抛开传统思想,由反证法来分析:设立一个假想型社会,社会上的所有人本身是有着千奇百怪思想的动物,兴许世上本没有“天道”和“人道”,所有的思维模式、行为方式和道德法则都是国家为了维护统制而创造的,固定的法则和标准是对大数人的桎梏,而只有少数人是凌驾于法律法规之上的,这样的人,是仲裁者,形成社会的统制地位,另一拨范围的人,是介于法律法规的边缘,却又能得到巨额财富,有一拨人,在违法乱纪,没有实际的能力和资本,已被关押劳改,还有一拨范围的人,在法律法规之内本份行事,本份工作,也能过得安安稳稳,大致就是这样几拨人,就可以形成一个简单的社会。
论 善--刊文
论善《说文解字》中说到:“譱,吉也。
从誩(jing)从羊。
此与義美同意。
”由此可知,“善”的本义是吉祥、美好的意思。
时代不同,善的观念也不同,其语义也从本义演变为两个方面的涵义:品德性格和行为方式。
一儒家“善”的观念先秦儒家围绕“人性”对“善”进行了深入的阐述,认为符合人性的才可能是“善”,主张“善”来自天道,使作为道德意义上的“善”获得了客观的必然属性。
孔子谈仁与礼,孟子重仁与义。
孔子面对礼崩乐坏的乱世提出“仁”的概念,“仁”是指由真诚而引发的向善的力量,善者行善,行为符合道德规范,响应社会的共同期许。
换言之,仁是善的外化,是行善之力由内而发。
孔子阐述“仁”概念,并不是要用它来取代“善”概念,而是要揭示他对人性的洞见,亦即人性不是一个单纯的“善”概念就可以说明的。
但是,“仁”概念又过于丰富,因而善的内涵被拓宽为向善、择善、至善。
子曰: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论语·季氏》)。
这句话是说:看见善良的东西,努力追求,好像赶不上似的;遇见邪恶的东西,赶紧躲开,好像将手伸到沸腾的水里一样。
因此孔夫子期望弟子们都能“笃信好学,守死善道(《论语·泰伯》)”。
在《论语》中,“善”更多表达的是伦理道德层面的意义,孔子希望通过对君王品德性格的塑造和百姓道德修养的培养求得社会秩序和谐,家庭关系和睦。
季康子问:“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孔子答道:“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论语·为政》)”意思是如果君王用庄重的态度对待百姓,百姓就会对君王恭敬;如果君王对父母孝敬,对幼弱慈爱,百姓就会对君王忠诚;如果君王能选拔任用德才好的人,又教育能力差的人,老百姓就会相互勉励而乐于向善了。
这些含“善”的语句都蕴藏着孔子的教育理念和处世之道,引人向善的结果就是君王德治、臣民和乐。
孔子感叹道:善人为邦百年,亦可以胜残去杀矣。
诚哉是言也。
儒家另一代表人物孟子明确提出了“性善论”,在记录了孟子的政治策略和个人思想的《孟子》一书中,充满着对“善”的讨论:“以善服人者,未有能服人者也;以善养人,然后能服天下(《孟子·离娄下》)”“善人也,信人也(《孟子·尽心下》)”“乃若其情, 则可以为善矣,乃所谓善,若夫为不善,非才之罪也(《孟子·告子上》)(从天生的性情来说,都可以使之善良,这就是我说人性本善的意思。
善的定义(精)
善的定义在被动个体自我意识出于自愿或不拒绝的情况下,主动方对被动个体实施《精神》《语言》《行为》的任何一项的介入:皆为善孟子认为,人都有同情,辞让,羞恶,是非之心,称为性善的四端他曾举例说明,如果有人看到一个小孩掉到井里,人不会有其他的念头,首先想到的就是去救这个孩子,不管这个孩子是谁,就算掉下去的是杀亲仇人的孩子,见者一定也会动恻隐之心去救他,说明人性本善,恶是后天环境影响使善受到了压抑才产生的。
但荀子的观点与他针锋相对,他认为世人的本性都是好利避害的,这是人的求生本能不能回避。
人之所以会变善完全是因为有后天礼仪规范的教化。
举例说,如果你拿糖果逗小孩却不给他吃,他就会大哭大闹甚至抓你咬你,这也只是他的本能而已。
但如果受到了教化,他可能只是会向你讨要,而不是用本能来争抢。
恶的定义在被动个体自我意识不出于自愿的情况下,主动方对被动个体实施《精神》《语言》《行为》的任何一项的侵犯:皆为恶性荀子·正名》:“生之所以然者谓之性,不事而自然谓之性,性之好恶、喜怒、哀乐谓之情。
情然而心为之择谓之虑。
心虑而能为之动谓之伪,虑积焉、能习焉而后成谓之伪。
正利而为谓之事,正义而为谓之行。
”“不可学、不可事而在天者谓之性。
可学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者谓之伪。
是性伪之分也。
”社会影响性恶之恶就其本义而言,是指人类作为一种生物,所本来具有的生存本能。
是生物就要生存,就一定要求生。
既然一定要求生,也就没有必要否定它,回避它。
性恶论并非一定会给社会带来不好的影响。
试以法家韩非为例:韩非主张人性恶比荀子更加鲜明彻底。
《韩非子·.奸劫弑臣》说:“夫安利者就之,危害者去之,此人之情也。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说:“人为婴儿也,父母养之简,子长而怨。
子盛壮成人,其供养薄,父母怒而诮之。
子、父,至亲也,而或谯或怨者,皆挟相为而不周于为己也。
”《韩非子·备内》说:“医善吮人之伤,含人之血,非骨肉之亲也,利所加也。
道德经 善篇-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道德经善篇-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道德经》是一部古代中国文化瑰宝,被誉为中国文化的宝库之一。
其以独特而深刻的智慧,为后世留下了许多关于道德和生活的启示。
其中,对于"善"这一概念的诠释更是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着重探讨《道德经》中关于善的观点,并探索善的实践与修炼。
首先,我们需要对"善"这一概念进行界定。
在《道德经》中,善被视为一种道德行为的基石,是人们应当追求和实践的核心价值观。
与传统的道德观念相比,《道德经》对善有着更为宽广的理解。
它认为,善不仅仅体现在人与人之间的互助和友善上,更应该涵盖对自然环境和整个宇宙的尊重与敬畏。
其中,一种重要的观点是强调了"无为而治"的概念,即通过无欲无求的心态与自然的融合,达到自身与世界的和谐统一。
其次,善的实践与修炼是《道德经》中一个重要的主题。
《道德经》强调了个体内心的修炼和内在道德准则的培养。
通过修炼,人们能够在善的道路上得到提升,从而成为一个更加完善的人。
在这一过程中,善与道、德相互关联,自我修养与周围环境的和谐也相辅相成。
善的实践与修炼不仅仅是对个人品行的要求,更是对整个社会的一种期许,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
综上所述,《道德经》中对善有着独特而深刻的诠释。
善作为一种核心价值观,是人们必须追求和实践的道德准则。
善的实践与修炼是个体提升和社会和谐的关键所在。
古人云:"善行无边,乃周而复始。
”只有相信善、坚持善,我们才能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找到道德的指引,实现自身与世界的和谐发展。
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主要是介绍和解释整篇文章的组织结构,以及各个章节的主题和内容。
在本文中,文章的结构如下:1. 引言1.1 概述- 在这一部分,我们会对《道德经》的背景和基本内容进行简要介绍,以便读者可以对文章的主题有一个整体的了解。
1.2 文章结构- 本部分将详细说明文章的目录结构,以及各个章节的主题和内容,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文章的框架和逻辑。
柏拉图关于善的论述
柏拉图关于善的论述一、什么是“善”:柏拉图对于善日喻的妙用什么是“善”的理念呢? 柏拉图有句格言: 恶人亲往犯法,止于梦者便为善人。
在《理想国》中,柏拉图带着神秘的口吻说:关于善的理念,“要把我现在心里揣摩到解释清楚,我觉得眼下还是太难”,许多人都昧于“善”的真义,“我担心我的能力也办不到,单凭热情,画虎不成,反惹笑话。
”因此,他拒绝对“善”的理念做直接的论述,而只用打比喻的办法,借“善之子”来揣摩和说明“善”,这个比喻也就是学者们称之为“日喻”的。
柏拉图把世界两重化,分为“可见世界”(即由可见的个别的事物构成的世界)和“可知世界”(即由理念构成的世界),并把不同的认识对象和认识能力分别归属于这两个不同的世界:“可见世界”里的认识对象是个别事物,与之相对应的认识能力是视力;“可知世界”里的认识对象是一般理念,与之相对应的认识能力是理智。
所谓“善之子”是指可见世界里的太阳,由于太阳的光线照耀才使眼睛产生视觉能力,看到可见世界中的个别事物,因此柏拉图认为用这个通俗的比喻说明“善”的理念在“可知世界”中的地位与作用就可以理解“善”的理念是什么了。
他指出:人的灵魂就好比眼睛一样,当他注视被真理和实在所照耀的对象时,它便能够认识这些东西,了解它们,显然是有了智慧。
但是当它转而去看那些暗淡的生灭世界时,它便模糊起来,只有变动不定的意见了,显得好像是没有智慧的东西了。
现在我可以告诉你,这个给予对象以真理并给予认识主体以认识能力的东西,就是“善”的理念。
它乃是真理和知识的原因。
真理和知识是好东西,但它却是更好的东西。
你虽然可以把它看成知识的对象,但是把它看成某种超乎真理和知识的东西才是恰当的。
“……‘善’是具有更高的价值和荣誉的”。
这是柏拉图对“善”的理念的一种解释。
这种解释已经把“善”的理念提高了,但他并不满足,接着他又进一步对“善”的理念作了深刻论述:“我想你会说,太阳不仅使我们看见的事物成为可见事物,并且还使它们产生,成长,并且得到营养,但是太阳自己却不是被产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利己与利他相统一:善的最高层次易小明1邓敏孙亮摘要:对善的定义虽存争议,但善存在着层次性却是可以确定的。
从利己与利他角度而言,传统伦理学将纯粹利他视为最高层次的善,而我们则认为利己与利他的统一是最高层次的善,对最高层次善的不同界定,是奠定理想道德与现实道德的基石,其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显而易见。
关键词:利己,利他,善,层次善之概念早已有之。
在中国古代文献中,《周易·大有》就有“君子以遏恶扬善”之语,以为有学识有修养的人应制止不道德的行为、张扬道德的行为。
在希腊语和拉丁文中,“善”从“勇敢”一词变化而来。
苏格拉底、柏拉图等从理性思维和灵魂中引申出道德,把知识和理念作为善。
唯心主义哲学家往往从善良意志、绝对观念等抽象精神中引申出善与恶。
马克思主义伦理学认为,善恶观念是人的主观意识对社会所发生的复杂的道德关系的能动反映。
关于“善”这一概念的内涵,是极富争议的,摩尔甚至认为善是不可下定义的。
在《伦理学原理》一书中,摩尔分析道,“善”从本质上来说是一个简单的概念,就像“黄”从本质上来说也是一个简单的概念一样。
但是,我们1易小明(1965—)中南大学应用伦理学研究中心教授,哲学博士,博士生导师,邓敏,孙亮,吉首大学哲学研究所硕士研究生。
可能做不到向一个一点都不了解黄的人去解释黄,同样我们也不可能向一个事先不知道什么是善的人阐明善。
我们认为,善虽然难以定义,但善大致可以理解为“于主体有利”,于是,从利己与利他的角度,我们也就可以将善划分为不同的层次。
一、利己与利他角度下善的层次层次是指系统在结构或功能方面的等级秩序。
从利己与利他的角度而言,我们简要地将善分为以下三个层次:一是利己与利他的统一,二是纯粹利他,三是纯粹利己。
这一分类中,只关涉“纯粹”的有利于主体的行为,而不关涉含有有害主体的情况,比如损人利己即为善与恶的共同体,其中既含有损人这种恶的因素,又有利己这种善的因素,类似的这种善与恶混合体,都不在我们简要分类所关涉的范围之内。
从利己与利他角度对善进行层次划分,王海明先生有过较为精辟的论述,他认为“符合道德终极标准‘增加全社会和每个人的利益总量’,是道德的、应该的、善的。
”1并在此前提下得出结论:“无私利他的正道德价值最高,是伦理行为最高境界的应该如何,是道德最高原则,是善的最高原则,是至善;单纯利己的道德价值最低,是伦理行为最低境界的应该如何,是道德最低原则,是善的最低原则,是最低的善;为己利他是利他与利己的混合境界,所以其道德价值便介于无私利他与单纯利己之间,是伦理行为基本境界的应该如何,是道德的基本原则,是善的基本原则,是基本的善。
”2虽然王海明先生将“增加全社会和每个人的利益总量”作为道德终极标准学尚界存争议,但他关于道德层次的划分,从某种意义上讲,在中国传统伦理学界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我们认为,善作为“有利于主体”这一内涵,其实有两个基本价值指向:一个是好、是利益;一个则利益的合道德处理。
二者是有联系的,但其区别也显而易见。
从其统一性来看,二者都是合人之实践目的性的,都具有正价值;从其差异性来看,前者是利益总量,后者则是利益的道德化分配,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后者是前者的目的实现,前者的总量会影响到后者处理的方式,后者的处理方式也会影响前者总量的积累。
如果从善的两个指向来规定最高层次的善,就必然产生这样两个标准,一是有利于总量增加,二是利益处理要恰当,要合道德。
显然,第一个标准是功利论的,第二个标准则既可以是功利论的也可以是道义论的,还可以是合理利益论的。
从第二个标准来看,最高层次的善也就是最合道德的利益处理方式,这就涉及到对“道德”这一概念的理解,道义论的道德本质指向是利他,越利他越具有道德性;功利论的道德本质指向是有利于增进善的总量,越有利于总量的增加越道德;合理利益论的道德本质指向是己他两利同时兼顾利益总量的积累,某种意义上它其实是以分配正义为道德基石的。
二、纯粹(无私)利他不是善的最高层次我们认为,如果将“增加全社会和每个人的利益总量”作为道德的终极标准,那么无私利他就不是最高层次的善,因为较之于利己与利他的统一并兼顾利益总量的合理利益论而言,前者至少在三个方面存在问题:(一)、从功利角度而言所谓功利主义是指以实际功效或利益作为道德标准的伦理学说。
其思想由来已久,但作为伦理思想史上的一种系统的学说,则产生于18世纪末19世纪初。
其代表思想以一言蔽之为“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
如果把功利主义作为规定善的前提,那么它将与纯粹利他作为最高层次的善这一结论之间产生矛盾,因此,在逻辑上反证了纯粹利他在功利角度下不是最高层次的善。
首先,在受利的主体范围上讲,纯粹利他与己他两利二者之间是存在形式上差异的。
纯粹利他较之于利己与利他的统一,在受利主体上是不及后者的,因为后者仍存在“己”可作为受利的主体。
当存在可以扩大受益主体的可能性时,却无视这种可能性,而认为纯粹利他的功利效果要大于利己与利他的统一的功利效果,这是武断的;这与功利主义所倡导的“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可能相左。
因此在功利主义前提下,在受利主体范围的角度上,利己与利他的统一要高于纯粹利他的善的层次。
其次,针对效果的总量而言,纯粹利他不及利己与利他统一效果的总量。
纯粹利他在为他的同时往往是不考虑自身得失的,这将必然存在一个问题——当不考虑自身利害的得失时,姑且不说这种自我利益损失会减少利益总量,更重要的是道德主体的这种为他行为能否持续,能持续多久?当一个人在纯粹为他而忽略自身的得失时,必然的会影响到他自身的发展甚至是生存;当他不能较好发展时,就会丧失更大程度利他的可能性;当他不能生存时,就会完全丧失利他的可能性。
相反,当利己与利他相统一时,个人得以生存与发展,于是就有更大程度、更持久的为他的可能性,这符合功利主义的主张。
再次,纯粹利他,不是寻求个人利益与他人利益相统一的恰当的度,而是不顾自己损失地一味利他,这种将利益向他人的无限制堆积,完全有可能超越他人的应当享用度,结果可能导致他人对利益的一种奢侈和浪费,而自己则可能是对应有利益的享用不足,一个“过”一个“不足”,这完全背离了恰当这一中道原则,利益效用当然难以发挥到最佳。
总之,无论从受利的主体,还是从受利的总量来讲,纯粹利他都不及利己与利他的统一能够达到功利主义“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增加全社会和每个人的利益总量”的效果,因此在功利角度讲,利己与利他的统一是更高层次的善。
(二)、从人生命的存在角度而言从人生命的生成角度而言,人是自然生命与社会生命的和谐统一,任何现实的人都不只表现其自然属性,他同时还表现其社会属性。
正如马克思所言:“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
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3所谓人的自然属性是指人在生物学和生理学方面的属性,如吃、穿、住、繁殖后代等。
而所谓人的社会属性是指人区别于动物的本质属性的总和,包括能制造和使用工具进行生产,能利用语言交流思想情感,能进行理性思维,能按一定的伦理道德观念行动等多方面的内容,其中能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从事生产劳动是人最根本的属性,其余的各种社会属性都是在这一根本属性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人的自然属性不是人的纯粹的“自然要求”,而是具有社会属性“规制”、“掺合”的自然需求。
人对食、性、衣、住、行的需要和满足,都离不开社会生产,并取决于社会生产;同时,人的爱欲不同于动物的性冲动;人的语言不同于动物的啼叫,人的思想不同于动物的本能,它们都不是简单的自然遗传,而要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在文化教育中不断生成和发展。
因此,人的自然属性区别于动物的自然属性,它始终不能脱离人的社会性而独立存在。
虽然,人的社会属性是彰显提升人的生命本质的内在属性,但人的社会属性的实现却一定得以人的自然属性的合理实现为前提,即人的自然生命是人的社会生命得以实现的物质前提。
因此,尽管人的自然属性的表现形式要受到其相应社会属性、受到历史与文化的规约,但作为具体个体的人,其自然属性的表现内容却只能通过此个体自身生理需要的满足才得以完成,即人必须从外界获取必要的物质、信息、能量才能满足自身肉体存在的需要,从此角度上来讲,利己行为是人的自然属性的内在诉求,也是人的自然生命得以存在的必然方式;在此意义上讲,利他行为尽管可以有利于其他个体的自然属性表现,但对“利他”者自身的自然需要却无直接意义。
而人的社会属性内在地要求人应当具有利他性,因为人必然的处于一定的社会关系、社会分工中。
所谓社会关系是指人们在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中结成的各种关系的总和,这种总和是按一定的秩序与规律组成的有机整体。
而所谓社会分工是指统一的社会总劳动中划分为互相独立又互相联系的部分。
从社会关系和社会分工的内涵可知,无论是社会关系的维持还是社会分工的实现,都内在的蕴涵着一种合作精神。
通常来讲,人与人合作的前提是参与合作者都能获利,即合作中任意一方相对于另一方,其行为都应具有利他性。
总之,人的利己行为是人的自然属性的内在要求,人的利他行为是人的社会属性的内在要求;人是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的统一,因而人应当是利己与利他的统一。
正是基于此,汉儒董仲舒指出:“天之生人也,使人生义与利。
利以养其体、义以养其心。
心不得义不能乐,体不得利不能安。
”4强调纯粹或无私利他具有至上道德价值,是将人的社会属性彻底放大,而不考虑其自然属性是否得到了应有的对待,其合理性是有待商榷的。
首先,这是对人的生命构成的一种片面理解。
因为从生命的完整性角度而言,人的生命是自然生命与社会生命的统一,要保持完整人生命,二者就缺一不可。
其次,这是没有充分理解人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之间的辩证关系。
人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是相互依存的,离开一方另一方便不复存在,这就决定人的利己与利他的相互依赖性。
从施利方来讲,没有利己基础上的自我生命的存在,就不可能发出利他行为;从受利方来讲,没有自利的心理愿望,他就不可能接受别人的利益恩赐。
所以,离开利己的纯粹利他,不过是离开现实的抽象人之纯粹思想的产物。
而如果强调自利与利他的统一,那么就是强调人的生命的完整存在,就是强调在实现了人的自然生命的同时,也实现人的社会生命,这里,既有对生命物质基础的尊重和强调,也有对生命精神价值指向的维护和澄明,它构成了整个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的道德基石。
(三)、从道德的主体践行角度而言强调纯粹利他是最高的善,必然推拥人向最高的善奋进,而许多人的正当利益恰恰就牺牲在这熙熙攘攘的推拥路程之中。
第一种情况是,一个利他思想强劲的人,可能会认为纯粹利他的行为人人都应当甚至可以做到,于是往往将纯粹利他的思想意志强加于人,让别人被迫做出纯粹利他的行为,这不仅强奸人意并可能导致对他人利益的严重伤害;更可怕的是,如果这种思想一旦与权力相结合、被权力所操纵,就更容易极端化,这些高尚的掌权人往往以己度人,要求所割之人都得像他那样高尚,结果造成对无数人合理利益的伤害,这种现象在社会上司空见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