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总复习之小说阅读ppt

合集下载

高考语文复习小说阅读课件37张

高考语文复习小说阅读课件37张

08
c.小说情节——情节作用
对环境的作用 交代/突出人物活动的环境,渲染气氛,奠定基调等
内容
塑造人物(形象/性格/精神/心理),使人物形象更加丰 对人物的作用
满等 对主题的作用 揭示/表达/寄托/暗示/突出/升华……主题
对读者感受的 吸引注意,引起阅读兴趣,引发思考。
作用 照应前文;承上启下;线索,贯穿全文;设置悬念,埋下伏笔;为后面情
表现 手法
篇章 结构
记叙 顺叙、倒叙、插叙、补叙
描写 感官描写:视、听、嗅、味、触 人物描写:肖像、心理、动作、神态 环境描写: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描写角度:正面描写、侧面描写 白描、细描
表达技巧
修辞 比喻、比拟、排比、借代、夸张、反语、双关、通感、 手法 顶针、互文、对偶、反问、设问、用典……
表达 表达 技巧 方式
表现 手法
篇章 结构
记叙
描写
议论
抒情
直接抒情
间接抒情:借景抒情、触景生 情、咏物寓情……
表达技巧
修辞 比喻、比拟、排比、借代、夸张、反语、双关、通感、 手法 顶针、互文、对偶、反问、设问、用典……
表达 技巧
表达 记叙、描写、议论、抒情 方式
表现 抑扬结合、点面结合、动静结合、叙议结合、衬托、 手法 铺垫、对比、联想、想象、象征、托物言志……
自私贪婪、唯利是图、忘恩 负义、胆小怕事、是非不分 、 目光短浅、尖酸刻薄、爱慕 虚荣、卑鄙无耻、冷漠无情 、 优柔寡断、凶狠狡诈、封建 保守、道貌岸然、冷酷无情
a.小说人物——概括形象
一语未了,只听后院中有人笑声,说:“我来迟了,不曾 迎接远客!”黛玉纳罕道:“这些人个个皆敛声屏气,恭肃 严整如此,这来者系谁,这样放诞无礼?”心下想时,只见 一群媳妇丫鬟围拥着一个人从后房门进来。这个人打扮与

高考语文复习之小说阅读.ppt

高考语文复习之小说阅读.ppt
放下包袱,轻松对话 打开心结、轻松
例题:
以宋子平《风水》为例 小说在刻画杜吉祥这个形象时,突出了他的哪些 性格特征?请简要分析。(5分)
参考答案: ① 嫉妒狭隘。对于丁三处处优于自己,杜吉祥心生嫉 妒之心,竟利用给丁三看风水的机会,为其看了一扇 “鬼门”。 ②胆怯脆弱。对于当年的错事,杜吉祥不敢当面承认, 只能“将错就错”,可以看出其内心的胆小与怯懦。 ③心怀良善。虽然没有承认错误,但杜吉祥多年以来一 直处于愧疚之中。 ④勇于认错。杜吉祥此前一直避免回家乡,不敢面对丁 三,但最后还是鼓起勇气,直面现实。
高考小说阅读
学习目标:
了解高考中小说的命题角度, 探究解题规律。
熟练掌握小说阅读的步骤,学 会品读小说。
全国卷近几年在小说阅读这一考点上的几个特点: 1.选材范围。以现当代的中外名篇或名家作品为主,作品 内容具有较强的文学性或审美情趣、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2.试题样式。题型和分值相对稳定,但2017年略有调整 (一道单选、两道主观题,约14分)。 命 题 3.考题特点。(1)问题设计侧重小说“三要素”(人物形 分 象、故事情节、环境)和主题。往往在以下题型中选择4个 析 考查:①把握故事情节(含“探究情节设计的合理性”); ②揣摩人物形象;③注意环境描写;④概括(或探究)主 题;⑤品味赏析语言;⑥赏析艺术技巧;⑦理解及鉴赏小 说的标题。(2)问题的切入点较小,问题较具体。集中于 分析综合和鉴赏题。(3)更趋向关注对人生、对社会的思 考。集中于探究题。
分析人物形象的作用
分析人物在小说中的作用,可从地位角度入 手,先分清要分析的对象是主要人物还是次要人 物: ①主人公:是文章塑造的核心人物,能够揭示、 突出、深化主题。
②次要人物的作用。 次要人物即陪衬人物或线索人物,它的作用可

《高考语文小说阅读专题复习》PPT课件(共37张)

《高考语文小说阅读专题复习》PPT课件(共37张)
高考语文复习高考专题复习课件ppt精 品课件 优秀课 件《高 考语文 小说阅 读专题 复习》 课件 (共37张)
高考语文复习高考专题复习课件ppt精 品课件 优秀课 件《高 考语文 小说阅 读专题 复习》 课件 (共37张)
细节题
• 小说中多次写到某个细节,它前后有什么 不同?有什么作用?
• 【解析】小说中如多次写到某个细节(情 节或者行为),其前后的不同主要要联系 前后文,从主旨表达和情感体现两方面去 分析它的异同。而它的作用大致有如下几 个方面:①创设背景,渲染气氛,②铺垫 伏笔、暗示情节发展,③刻画人物、推动 情节,④突出主旨、抒写情感。
侧面描写(间接描写) (环境描写衬托对比等) • 环境:自然环境——渲染气氛、烘托心情
社会环境——交代时代背景 • 情节:序幕、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尾声
高考语文复习高考专题复习课件ppt精 品课件 优秀课 件《高 考语文 小说阅 读专题 复习》 课件 (共37张)
高考语文复习高考专题复习课件ppt精 品课件 优秀课 件《高 考语文 小说阅 读专题 复习》 课件 (共37张)
丢项链,赔项链,明真相。
• 感情 《我的老师》感情线索—回忆、依恋、思念我的蔡老师。
记叙的七件事,始终贯穿着老师爱学生、学生爱老师的强烈感情
高考语文复习高考专题复习课件ppt精 品课件 优秀课 件《高 考语文 小说阅 读专题 复习》 课件 (共37张)
高考语文复习高考专题复习课件ppt精 品课件 优秀课 件《高 考语文 小说阅 读专题 复习》 课件 (共37张)
一、关于小说的常识
• 小说是通过人物、情节和环境的具体描写来反映现 实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
• 1.主题是通过人物、事件反映的中心思想。 • 2.人物描写(语言、肖像、行动、心理、细节描写) • 3.情节(序、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尾声) • 4.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 5.写作技巧(表达手法、表达方式、语言特点)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文学类文本阅读 小说 课件44张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文学类文本阅读 小说 课件44张
1)点明时间地点,创设故事背景,渲染环境 氛围(以时间、地点、环境为题) 2)贯穿全文的起线索,概括小说主要事件, 揭示小说主旨,深化主题;寄托作者情感; 具有象征意义(以物件物象为题) 3)交代主要的人物形象;对比讽刺,强化效 果;照应细节;强化主旨(以形象特征为题) 4)奠定文章的感情基调。 5)设置悬念,吸引读者的兴趣,引发阅读的 冲动的作用
(2)与人物的关系:展现人物某种性格;表 现人物心理和情感;丰富人物形象
(3)对主题而言:丰富和深化主题
(4)对读者而言: 引起读者注意力,引起读者阅读兴趣,引发读
2、开头情节的作用:
(1)情节:设置悬念,吸引读者阅读下去;开 门见山,为后面的情节展开铺垫;交代故事发 生的时间地点。线索,贯穿全文
表述形式力求一直,简明(什么人+事件) 分层阅读习惯:学会从时间节点、地点变 换对象转换 事件发展 线索等角度分层
2、线索:单线和双线(反复出现的某个人、某 物、作者的情感、事件 空间 时间)
暗线:未直接描写的人物活动或事件,故事 情节是隐藏的
(二)分析情节的作用
1、中间某一情节的作用
(1)与其他情节的关系:推动故事情节的 发展(结构严谨,构思精巧);与前面或后 面的情节呼应(作用:使情节连贯,脉络清 晰,结构紧凑)或对比。线索,贯穿全文。
(3)情节角度:推动XX情节发展(为下文XX情节 展开做铺垫)
(4)主题角度:深化(表达、揭示)作品主题。
(5)暗示社会环境,揭示社会本质特征或展示世态 风情。
1、天色好晴朗。水田还没有栽上秧子,但包谷已 长得十分青葱,初夏的山野,透露着旺盛的生命力, 叫人沉醉不已。碎石的马路拐弯了,爬坡了,又拐弯 了,又爬坡了。不时有布谷在啼叫,车上的人似乎打 起盹来了。

2025届高考语文复习:文学类文本阅读之小说+课件

2025届高考语文复习:文学类文本阅读之小说+课件

新高考I卷:冯至《江上》
【小说】历史、诗化小说
新高考Ⅱ卷:李广田《到橘子林去》 【小说 】
新高考I卷:陈村《给儿子》
【小说】书信、知青小说【
新高考Ⅱ卷:沈从文《社戏》(节选) 小说 】
提示:近三年新课标卷命题素材均以小说为主,侧重国内名家的文本,还未 出现外国小说,其中有些作者是统编版教材中的选文作者。
14
(2) 隐性关联:阅读材料与试题材料有关联
2021——2023全国卷文学类文本阅读选材一览表
卷别 2023新高考I卷 2023新高考II卷
篇目 《给儿子》 《社 戏 (节选)》
作者 陈村 沈从文
2023全国甲卷 2023全国乙卷 2022新高考I卷
《机械的诗旅途随笔之一》 《长出一地的好荞麦》 《江上》
作品简要分析。
全国甲卷:海明威的“冰山”理论将文学作品同 冰山类比,他说:“冰山在海面移动很庄严宏伟 2020 ,这是因为它只有八分之一露在水面上。”本小 说正是只描写了这露出水面的八分之一。请据此
考查对小说情节安 排及其作用的分析 能力。
简要说明本小说的情节安排及其效果。
考查筛选并概括文
全国乙卷:老董的匠人精神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中信息的能力。
现代文阅读 文学类文本阅读
小说的整体阅读
读懂一本小说,就是多活一次人生。 小说通过虚构的故事,让我们经历一段我们不曾经历 的人生。 这就是为什么那些最杰出的小说是文明赠予我们的礼 物。它们让你完全沉浸在床头的台灯能够照射到的小小空 间之中,摒除了喧哗的世界。本来你对自己几乎一无所知, 它们却让你了解自己的孤独,了解自己的悲哀,了解自己 在永恒时光中小小的位置。
小说阅读有问题 想说爱你不容易
1.不曾经历的人生让我们产生隔阂 2.专注于故事情节让我们忽略鉴赏 3.艰深的主题意蕴让我们难以把握

部编人教版高考语文专题复习《小说阅读》PPT课件

部编人教版高考语文专题复习《小说阅读》PPT课件
中秋后,我照旧去老董家练书法。父亲拎了一笼螃蟹给他家。 老董说,毛羽,今天放个假。我带孩子出去玩玩。
老董穿了一件卡其布的工作服,肩膀上挎了个军挎。父亲笑 笑,也没有多问,只是让我听伯伯的话。
老董就踩着一辆二八型的自行车,带着我,穿过了整个校园。 老董踩得不快不慢,中间经过了夫子庙,停下来,给我买了一串糖 葫芦。我问老董,伯伯,我们去哪里啊?
①“据说送去做光谱检测,色温、光泽度与成分配比率,和古 书的原书皮相似度接近百分之九十”,体现出老董技艺的高超。
②图书馆要给老董转正,但被他婉言谢绝,写出了老董淡泊名 利的高贵品格。
2.了解人物形象 (1)老董:这篇小说讲述的是古籍修复师老董千辛万苦寻找修复 材料,尝试用书皮染色的方法修复古籍,最终取得成功的故事。小 说塑造了一位修书匠老董的形象,他敢于叫板权威,热爱自己的事 业,对修书工作精益求精,传达出一个普通匠人对职业道德的坚 守。 [提示] 第3题需要结合对老董形象的分析点分析。
Hale Waihona Puke (2)小说的发展部分主要写老董开始锲而不舍地染蓝。 ①父亲“找到了一块绢”,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 ②“老董家里,沙发套和桌布、窗帘,都变成了靛蓝色”,说 明老董染绢的过程并不顺利,突出了他坚持不懈的性格。
(3)小说的高潮部分写老董带“我”到东郊一处颓败的城墙处捡橡碗的 过程。
①“萧瑟、空阔,人烟稀少,但是似乎充满了野趣”,点出了秋天特 有的景色。
我听了恍然大悟,说,原来是为了修书啊,那咱们赶快捡吧。 老董到底把那块蓝绢染出来了。据说送去做光谱检测,色温、 光泽度与成分配比率,和古书的原书皮相似度接近百分之九十。也 就是说,基本完美地将雍正年间的官刻品复制了出来。
因为本地一家媒体的报道,老董成了修书界的英雄。图书馆要 给老董转正,请他参与主持修复文澜阁《四库全书》的工作,老董 摇摇头,说,不了。还是原来那样吧,挺好。

2025届高考语文复习:小说阅读课件

2025届高考语文复习:小说阅读课件
专题二:小说阅读
一、整体把握
• 怎么考? • 题型: • 2道选择题(3+3)+2道主观题(4+6)=16分 • 考什么? • 小说四要素:人物、情节、环境、主题 • 外加:语言、标题、文体特征……
几个命题要点:
1.把握故事情节 2.注意环境描写 3.揣摩人物形象 4.概括探究主题 5.品味语言特色 6.理解小说标题 1.7.分析写作技能……
单元学习任务 本单元作品抒发的都是青春情怀。作品中 的哪些地方最让你感动?哪些是你以前未曾留 意,而读过之后感受很深的?哪些已经点燃了你 思考人生、积极上进的热情?认真阅读、欣赏这 些作品,从你最有感触的一点出发,与同学就 “青春的价值”这一话题展开讨论。 《百合花》写的是战争年代一名革命军人 的牺牲,《哦,香雪》写的是改革开放初期山 村少女对现代生活的向往。两篇小说的时代背 景不同,表现的青春情怀却都是那样感人。阅 读时要联系特定的历史背景来理解作品的内 涵,结合自己的阅读感受欣赏小说的描写艺 术。从两篇小说中各选择一两个感人的片段, 揣摩人物的心理活动,分析典型的细节描写, 并作简要点评。
2.评点小说中人物的心理活动和细节描写。 《百合花》中有几处写到新媳妇家的被子?《哦,香雪》中铅笔盒 出现了几次?请对它们分别进行分析,指出它们在反应人物心理、 推动故事情节发展上的作用。
3.尝试分析《百合花》和《哦,香雪》这两篇小说视角的差异, 比较它们不同的表达效果。
4.《百合花》《哦,香雪》《荷花淀》都能体现“诗化小说”的 特点。请从场景描摹、人物刻画的角度,结合文本赏析“诗化小 说”的特征。
• 如:自然环境描写的作用、常见的情节结构模 式、情节作用、情节的手法、概括人物形象的 固定术语等。
• 2.结合练习,结合学情,自行绘制每个知识点 的思维导图。

2025届高考语文复习:小说阅读课件

2025届高考语文复习:小说阅读课件

例:女主人很快发现了我的反常行为,她嗅到了屋子里的油烟味。 即刻提出了质疑。女主人说,傻瓜蛋,有吸油烟机不用,你有神经 病啊?我刚给她干活时,她对我的称呼是四个字——文学青年。这 四个字用她地道的北京话发出来,显得无比的狠毒。雇用我三个月 后,她叫我的就是这三个字——傻瓜蛋,她说之所以没有解雇我, 是因为我看上去不像别的人一样吓她一跳。我示意她小声一点,低 声说,烟囱里有一窝小麻雀,他们是我的兄弟。女主人上上下下地 看了我一遍(好像我是个什么怪物),扭身走出了厨房,在门口她 从牙缝里挤出了两个字——农民。我喜欢这个称呼,虽然它同样狠
考点六:把握文章中心主旨
设问方式:①找出体现小说主题的句子(或用自己的话概括作品的 主题) ②读了全文后,文章让你明白了什么道理(本文对你有何启发?谈 谈你的体会) ③结合全文主题,谈谈你对某一句话(某一个问题)的理解或看法。
主旨的常见表现情势 ①以小说主要人物的性情特点、道德风貌、品行等揭示人性中真善 美和假丑陋。 ②用故事的情势针砭时弊。 ③通过寓言、寄寓人生哲理。 ④虚构生活经历,反应人物生存状态和心理状态。
明、机智、专一、坚定、坚强、勇敢、忠贞、忠诚、真诚、诚 实、谦虚、清高、节俭、简朴、廉洁、博学、能干、有志气、 有作为、一视同仁、正直无私、义无反顾、执法如山、刚正不 阿、冰清玉洁、克已奉公、忍辱负重、表里如一、贫贱不移、 严于律己、深谋远虑、乐于助人等
反面人物形象: 狡猾、固执、吝啬、消极悲观、自卑、胆小怯懦、逆来顺受、 妥协退让、敏锐自闭、故步自封、妄自菲薄、冷漠自私、粗鲁 莽撞、以权谋私、徇私枉法、贪生怕死、墨守成规、横行霸道、 狂妄自大、目中无人、孤傲自负、刚愎自用、奸诈多疑、老气 横秋、油滑圆滑、尖酸刻薄、利欲熏心、唯利是图、争强好胜、 孤芳自赏等。

高考语文复习小说阅读之叙述技巧课件61张

高考语文复习小说阅读之叙述技巧课件61张

2020全国1卷 2019全国1卷
《越野滑雪》 根据海明威的“冰山”理论简要说明本小说的情节安排及其效果 。
《理水》 请从“故事”与“新编”的角度简析本文的基本特征。
2019全国3 卷 2019浙江卷 2018全国1卷
《到梨花屯去 》
两个乘客为什么沉默?小说为什么首尾均有这一细节?请结合全 文分析。
3.熟悉考题的多样性。一是题目的问法是多样的,但离不开叙事、叙述、 讲述这样的字眼;二是题目的难度不断提高,有反套路的倾向,考到最后是考 阅读理解能力;三是题目有精细化发展趋势,不是笼统地考叙事方式,而是就 某一叙事方式进行具体考察。因此,备考过程中要熟悉不同题型,并在训练中 得到提高。
晓文语文何老师精心整理
至于送西瓜人是怎么冲破风沙,奇迹般的来到这里,最终也没弄清
次要人物 ,因为谁也听不懂蒙语,只好让它成为一个美好的谜,永久地留在记忆
参与者 里。
次要人物
艺术效果:“他”的视角所知有限,强化神秘的氛围,给读者留下
想象空间。
全知视角
叙述者处于全知全能的地位,叙述人就像上帝一样知道故事的全部
(第三第人二称人)称来算龙不去上脉一,种知叙道述所角有度人,物因的为一虽切然隐“秘你,”特是别小是说其中复的杂人微物妙,的但心故理事变的化叙。述
全知视角(叙述者>人物) 有限视角(叙述者=人物) 客观视角(叙述者<人物)
1.散文化、魔幻化、客观化、幽默化 2.对话式、独白式、讲述式、意识流式、交织 式(历史与现实、真实与荒诞、叙事与写景)
1.线索 2.一波三折(摇摆延迟) 3.开头与结尾(悬念、欧亨利) 4.抑扬、伏笔、照应、铺垫、对比、衬托、
(2017全国卷1 《窗子以外》) 作者交替使用“你”和“我”两个不同的人称,其中蕴涵着怎样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题考查考生鉴赏文学作品表达技巧的能力,能力层级 E。根据命题者提供的评分标准来看,这道题的命制是有 毛病可挑的。题目问的是“场景描写有哪些特点”,答案 答的却是“描写的场景有哪些特点”。如果顺着题目所问, 就应该回答作者是用什么样的手法来写场景的,这些手法 的特点是什么。实际上,很多考生就是这么答的,但是根 据评分标准,这样的答案却不能够得分。撇开这个毛病不 谈,这道题目应该分两个方面回答。
一个方面,作者在一、二段所描绘的场景本身具有什么样 的特点,文章虽然没有概括性词语,但所写“清澈”的河 水“在沙滩上闪烁”,“夕阳衔山”“晚烟萦树”“均匀 细软的沙滩”透露出来的就是一种宁静与和谐的意境。场 景描写有什么作用,应该从两个方面去观照。一是看这两 段的描写和塑造人物的关系,二是要扣住这两段的描写与 表达感情的关系。两个方面三个点,答出一点给2分,答 出二点给3分,答出三点给4分。
情景交融,以语言和细节描写来推动情节的发展,主人公 痴情,淳朴而纯真,可说是写爱情故事的神来之笔。对于 景色、情意、人物的文字描述,质朴真淳,令人回味。有 人认为,读这样的文章,让人心灵仿佛沐浴了一场春雨, 美不胜收。尤其是文中的那位女子,纯洁、美丽、灵动、 温柔却不失情趣。4道考题,分别考查场景描写的特点和 作用、构思的特点、语言特色、人物形象和主旨,每道题 都从整体着眼,真正分析时却还是得从细节人手。全面考 查考生鉴赏文学作品的综合能力。这些也正是我们2008 年版《核按钮》特别用心打造的重要内容。
第22单元 小说阅读
◆考场体验·高考试题◆
一、(2007年湖北卷)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9
题。(18分)
日月行色(正文略)
16.本文开头两段的场景描写有哪些特点和作用?(4分)
答:

【试题解析】近两年,湖北省高考语文试卷在现代文阅 读的命题方面总在创新,试图摆脱全国卷的影响,命出自 己独特的个性来。2006年选的是法国散文的译文,2007 年选的是微型小说,而且是爱情小说。当然,也有人说它 不是小说,是记事写人的散文。这都无关紧要。重要的是, 这种变化是有利于纠正某些教学偏差的,这种尝试是有益 的。文章选自人教版《语文读本》第一册(第69课)。杨闻 宇的《日月行色》以情写人,以反话明真心;
答:

【试题解析】2094年夏季高考试题,只有辽宁卷考了 小说鉴赏,主要考查考生对小说的悄节、人物形象、艺术 手法的认识与赏析考查对小说情节的把握,既与分析文 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有关,也与归纳概括文章内容有关, 能力层级为C。
高考语文总复习之小说阅读ppt
高考语文总复习之小说阅读ppt
参考答案 ①地方色彩鲜明。比如:“老人经的事稠” 一句中的“稠”在当地的方言中是“多、丰富”的意思。 用这一方言,使语言生动.富有地方生活气息。②符合山 村情侣的身份与心理。比如,“村里那么多赢人、出众的 女子,你咋就……”这一问话体现了山村初恋女子欣喜、 羞涩的微妙心理。③富有生活情趣:比如,“灵性人是鳖 熊的奴”,含蓄俏皮,富有情趣。
表达感情服务的,所以还必须抓住这个方面的作用。
高考语文总复习之小说阅读ppt
参考答案 (1)女主人的两次回答最能体现先抑后扬的特 点:前面“你是个鳖熊”,激起“我”的“无名火”;结 尾灵性人是鳖熊的“奴”表明我真心,让“我”突生欣喜 之情。(2)突出了人物的可爱性格,加强了女主人公表达 情感的效果;前后对照,造成悬念,形成曲折,增加情趣。
物的外貌特征,一是人物的性格特征,实际上半数的考生
往往忽略了其中的一个方面,这是训练不到位造成的。文
章的主旨就是文章的主题,就是文章所要表达的中心意思。
做这道题还必须充分注意到题干中的“概括”一词的含义,
人物形象特征必须概括,不能照抄原文;主旨也必须概括,
不能抄一句原文了事。
高考语文总复习之小说阅读ppt
高考语文总复习之小说阅读ppt
18.本文的人物语言有哪些特色?请分别举例分析。(6 高考语文总复习之小说阅读ppt
分)
答:

【试题解析】本题考查考生鉴赏文学作品语言的能力, 能力层级E。命题者将问题限制在“人物语言”的范围内, 具有很强烈的规定性,既要谈语言特色,又只能谈文章中 人物的语言的特点。许多考生粗枝大叶的审题,答的是文 章本身的语言特点,得0分。题目共6分,可以从三个不同 的方面作答,答出任意两个方面即可得满分。每一个方面 都需要从特点、举例、分析三个侧面人手。第一个方面是 人物语言有鲜明的地方色彩(也可称作乡土气息),第二个 方面是符合山村情侣的身份和心理(也可称作人物语言具 有个性化特点,如幽默、含蓄、质朴),第三个方面是富 有生活情趣(也可称作通俗化、口语化、生动形象)。
力层级C。为了降低难度,命题者已经明确告诉考生,这 篇文章在构思方面有个先抑后扬的特点,要求具体说明并
分析其作用。考生只需找到文中女主角起先故意贬抑男朋
友的句子,在找出后来又赞扬或者自贬的句子,就算是具
体说明了本文先抑后扬的特点。先抑后扬属于营造情节方
面的手段,它和情节的波澜有关;情节又是为塑造人物、
参考答案 ①选择的是一个日落黄昏、清清河畔的特定 场景,突出了场景的宁静与和谐,具有诗情画意的意境美。 ②场景描写与人物描写融合在一起,人与景互为映衬,相 得益彰。③景中融情,“我”和“她”约会时的喜悦之情。
17.本文在构思上具有先抑后扬的特点,请具体说明,
并分析其作用。(4分)
答:

【试题解析】本题考查考生把握文章思路的能力,能
高考语文总复习之小说阅读ppt
高考语文总复习之小说阅读ppt
19.简要概括本文女主人公的形象特点与文章的主旨。
(4分)
答:

【试题解析】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形象的能力,也
考查概括文学作品的主题的能力,能力层级分别为E和C。
答这道题,须从两个方面人手。一是女主人公的形象特点,
二是文章的主题。形象特点又必须兼顾两个侧面,一是人
高考语文总复习之小说阅读ppt
参考答案 女主人公的形象特点:美丽;纯朴;灵性。 本文通过描绘一对青年情侣约会的情景,表现了山村青年 男女纯朴的爱情之美。
高考语文总复习之小说阅读ppt
高考语文总复习之小说阅读ppt
二、(2004年辽宁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1题。
认识自我(正文略)
18.请简要概括赛艾姆“认识自我”的过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